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钱伟长:我每天早上5点背书,那时候华罗庚已经背完了

 

 钱伟长:我每天早上5点背书,那时候华罗庚已经背完了


当年,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念物理系,他每天早上5点跑去科学馆背书,自以为是全校读书最用功的学生。

直到有一天,他碰到助教华罗庚一跛一跛地从科学馆走出来。

钱伟长连忙打招呼:

“老师早,您也来背书啊?”

华罗庚微微点头:

“我已经背完了。”

钱伟长当时就震惊了!原来华罗庚3点钟就来了!

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却自学成才,成长为清华教授、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还被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为“当今世界88个数学伟人之一”。

这背后付出了多少,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中国有句俗话:一勤天下无难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大师华罗庚的传奇人生——



01

华罗庚,1910年出生在江苏金坛,家里以开杂货铺为生。

因为家境贫寒,华罗庚初中毕业,就不得不辍学。

“那正是我应当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穷’字,剥夺掉我的梦想。”

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喜欢的数学,一边在杂货铺干活,一边顽强地自学。

由于对数学太过痴迷,华罗庚常常忘了招呼顾客。

父亲气得拿着烧火棍追着他打:

“你再这样,我就把你的数学书扔进火炉里烧掉!”



为了让华罗庚收心,父亲还给他成了家。

17岁那年,华罗庚娶了同乡的吴筱元。

吴筱元端庄贤惠,她和华罗庚虽然属于包办婚姻,但他们同甘共苦、互敬互爱,从少年夫妻走到了白头。

当华罗庚把能找到的书都看完了,就去找恩师王维克借。

王维克是金坛中学校长,他是第一个发现华罗庚数学才华的人:

“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天赋超过其他的孩子,很有培养前途!”

王维克欣赏华罗庚自学的精神,想方设法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

在金坛中学当会计兼做数学教员。

这样,华罗庚不仅可以补贴家用,还可以继续研究喜欢的数学。



02

然而,安稳的生活没过多久,厄运就像个不速之客一样找上门了!

在华罗庚19岁那年,他的母亲因病过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紧接着,华罗庚又染上极其可怕的伤寒病,卧病在床长达一年之久。

幸而有妻子吴筱元日夜守护,为了请医买药,她把陪嫁衣物、首饰都变卖了。

一年后,华罗庚终于病愈,但左腿关节变形,成了瘸子……

遭此打击,他一度非常绝望:

“这年头,身体好的人尚且不易谋生,以后我靠什么养活家人啊?”

吴筱元听到后,心疼地安慰道:

“以后家里有钱了,再想办法给你治。我给你找根手杖,往后你就拄着它走路。”

妻子的话,给华罗庚增添了生活的勇气。

往后余生,妻子成了他生活和精神上最可靠的“手杖”。

晚年,华罗庚提到妻子,总是动情地说:

“她是无名英雄,她的作用很大,我的整个工作是跟她分不开的。我俩结婚以后,同甘共苦地度过了许多年,没有她教养子女和担负起琐碎的家务劳动,我就不能全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工作,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03

回到金坛中学后,华罗庚白天工作,晚上继续钻研数学。

“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正是靠着对数学的热爱、勤奋和执着,他从辍学之后,用五年的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1930年,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

这篇论文引起了中国数学界的注目,甚至惊动了熊庆来。

熊庆来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创办了清华大学算学系。

当他看到这篇论文, 如获至宝, 四处打听:

“请帮我查一查,这位华罗庚先生是何方神圣,如果可能,我们应该请他到清华园来……”

一年后,在熊庆来的盛情邀约下,华罗庚拄着拐杖来到北平。

熊庆来 不在意华罗庚的初中学历,坚持让他担任算学系助理员,还让他空闲时去教室旁听。

就这样,华罗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他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学完了算学系的全部课程。

与此同时,他还自学了英文、德文和法文。

不久, 华罗庚 在国外杂志上连续发表3篇用英文写的数学论文。

凭借这些论文, 华罗庚被破格提升为助教。

他 登上清华大学的讲坛,给大学生们讲微积分。



钱伟长

04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教学之余,华罗庚一有空就去钻进图书馆、科学馆。

这不,当年的物理系学生钱伟长,对华罗庚的勤奋记忆深刻。

晚年,他接受采访还念念不忘:

“我是很用功的,我每天早上五点到科学馆,去背书去了,华罗庚已经背完了!所以我和华罗庚是很熟的……”

两人互相比拼、疯狂内卷,钱伟长成为物理系全班成绩最好的人,而华罗庚在国外的数学杂志上又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1936年,由清华大学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当时,他可以攻读博士学位;也可以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不同的学科。

最终,他选择后者。

在剑桥进修的两年,华罗庚除了四处听课,就是泡图书馆。

两年后,他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和哥德巴赫猜想撰写了18篇论文。

这些论文的水平,每一篇都足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但是,华罗庚不在乎学位,他在乎的是学问:

“有人去英国,先补习英文,再听一门课,写一篇论文,然后得一个学位。我听了七八门课,记了一大沓笔记,回国后又重新整理了一遍,仔细地加以消化了。”

1938年,28岁的华罗庚学成回国,被西南联合大学正式聘为教授。



05

抗日战争期间,物价飞涨,生活非常艰苦。

华罗庚的薪水根本养不活一家子人,一家人饥肠辘辘,嗷嗷待哺。

于是,他悄悄到职业学校去兼课,为的是多挣几个钱养活妻儿。

一次,附近的老乡送给吴筱元两个鸡蛋,吴筱元特地留了一个给丈夫。

华罗庚却把鸡蛋平均分成五份,自己吃掉一份,剩下的四份留给妻子与孩子。

就在这样苦难的日子里,华罗庚坚持不懈,竟然写出了20多篇数学论文。

1941年,华罗庚用英文写出《堆垒素数论》,这部著作至今仍被世界数学界视为数学经典。



1948 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请华罗庚为终身教授,希望他能建设一个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

华罗庚把妻子和孩子带在身边,应邀前往。

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归心似箭。

为了留下华罗庚,美国人开出种种优厚条件,伊利诺大学决定聘请华罗庚为院士。

然而,华罗庚不为所动,悄悄带着家人坐上了回国的邮轮。

途中,他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

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

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06

回国后,华罗庚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所长,为研究所网罗了苏步青、张宗燧等一批优秀数学人才。

并且,他培养了大批的数学新星,诸如王元、陈景润、陆启铿等人。

除了在国内奔忙,华罗庚还不断地出访外国,与同行和学者讨论交流。

无论去哪里,吴筱元用心经营的家,永远是华罗庚温馨的港湾。

在华罗庚外出时,夫妻俩书信来往不绝。

1974年11月1日,华罗庚给妻子写信说:

“今天12时多安抵洛阳,在车上发现包中有糖,还是一盒鹿茸糖。你的关心,感动了我。”

1977年3月12日,华罗庚托人给妻子带一床丝棉被絮、一包山萸肉:

“都是买来的。特别是山萸肉,对你的健康合适,可以泡水,常喝。”

这对夫妻的书信,流露出对彼此的浓浓爱意和真挚关怀。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的东京大学,做一场学术报告。

彼时,他因为患过两次心肌梗死,大部分时间是坐在轮椅上。

那天,华罗庚用英语滔滔不绝地讲了45分钟,还意犹未尽。

于是,他征求听众意见:

“演讲时间已过了,是否还可以延长几分钟?”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鼓舞下,他又讲了十几分钟,总共讲了65分钟。

未料,当华罗庚讲完最后一句,他突然心脏病发作,跌坐在椅子上!

当天,华罗庚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75岁……



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却靠着勤奋、努力、执著的精神,成长为蜚声中外的数学家。

有人说他是一位天才数学家,他否认说:

“从我身上是找不到这种天才的痕迹的,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不要夸大天分,比天分重要得多的,是勤奋和积累,这是两把成功的钥匙。”

华罗庚不是天才,只是他用勤奋换来了天才的称号!

有句话说得好:

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那么我们有什么借口不去奋斗呢?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26/21/1105390240_1105390240.shtml
  更新: 2025-2-13 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