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花是中国一种极具观赏性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宋金时期,兴盛于明清。作为古代汉族冶铁工匠创造的技艺,打铁花最初是一种祈福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节庆表演艺术。其炫目的火花与浓烈的民俗文化氛围,赋予了打铁花独特的艺术魅力。
2025年1月26日,人们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城观看了打铁花表演。同年1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景区和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里”庙会民俗美食街区也分别举办了打铁花表演。1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隋唐洛阳城九洲池景区展示了这一传统技艺。1月3日晚,孟津寒水村夏氏打铁花传承人在河南省洛阳市进行了表演。
打铁花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民间冶铁业兴盛,铁匠在春节等重要节庆时,将高温铁水泼洒在墙壁或空中,形成绚烂的火花,以此驱邪祈福、庆贺丰年。到了明清时期,打铁花从祈福仪式逐渐发展为民间的娱乐活动,尤其在黄河流域的村镇广为流行,被誉为“民间焰火之王”。
2025年2月1日晚,广西南宁市民在亭子码头广场观看了非遗打铁花表演。打铁花的表演过程充满力量与美感。表演者将铁块加热至1600℃以上,融化成铁水。表演者手持木勺,将铁水用力泼洒到空中或撞击坚硬的物体,使铁水在空中炸裂成万千火星。火星飞溅时与空气接触,瞬间冷却,形成流光溢彩的壮观景象,宛如“火瀑”或“满天星雨”。整场表演通常伴随鼓乐和锣声,营造出热闹的节庆氛围。火花喷涌之间,观众仿佛置身于火树银花的梦幻世界。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