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历史 -> 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 -> 正文阅读 |
[历史]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第3页] |
作者:神将路飞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我首先举一个例子,现在有10个人在一起共事,要进行集体活动,行动的时候是不可能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总得选一个指挥者出来发号司令、协调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优化集体行为、保障团队的整体利益,而发号司令者就等于获得了这个团队的话语权(这道理用在国家上,就等于获得政治上的话语权,即政治权)。但现在有10个人,人人平等,作为发号司令的人如何让其余的9个人服从自己的号令呢?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武力,威逼其余9个人服从自己,而武力就代表着军事权。 |
因此,通过上述案例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政治权是国家事务上的话语权、决策权;军事权是包含军队、监狱在内的动用这些暴力机构的权力。一个国家的政务负责者,要把其制定的各项政策、法律、治国方针等贯彻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就必须取得政治上的话语权(政治权),那如何保证民众服从政务者的管理呢(如何保障政治上的话语权在政务者的手上呢)?那就必须依靠军事权(武力)。对于服从政务者管理的民众,我们全部保留,但不服从政务者管理的人或团体,就依靠暴力机构(军事权)进行歼灭或者惩罚(用武力威逼其服从政务者的管理)。其最终结果是,通过军事权(武力)使所有民众都服从政务者管理,让政务者获得了政治上的最终话语权(即政治权)。因此,军事权和政治权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互相配合,有着密切的联系。我认为,军事(武力)是政治(话语权)的根本保障,政治是军事的最终目的。 |
1、军事是政治的根本保障:一个有话语权却没有军队的人,很容易被架空,历史教训比比皆是,不少皇帝都因为军权旁落而被架空,成傀儡皇帝(皇太极继位初期,也是因为军事实力弱,而被三大贝勒牵制,成傀儡大汗)。反过来,一个有军队而没有话语权的人,可以通过军队夺取话语权(政治权),因为“枪杆子里(军事权)出政权(政治权)”,所以,如果把政治权和军事权进行比较的话,军事权更为重要,军事权保障了话语权的存在和落实,是政治权最根本的保障。 |
2、政治是军事的最终目的:军队(军事权)的作用,对外是对抗侵略、保家卫国,对内是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但军队存在的最终目的是要维护当权者的统治,且保障当权者在政治上(国家事务上)的话语权(即政治权),因此,政治才是军事的最终目的。历史上发动的每一次战争,各军事集团之间打得死伤无数、血流成河、付出沉重代价,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话语权,所以,军事最终都是要为政治服务的,军队的其他职能(诸如保家卫国、维护稳定等)都是在“维护统治”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维护统治、维护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话语权才是军队最根本的属性。 |
我们常说的权力集中,主要是指军事权和政治权集中于一身,当一个人不仅拥有了调动军队的权力,而且还拥有了国家事务的话语权,那么这个人在这个国家就具备了很强的实力(实权),地位就巩固了。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军事、政治权集中在自己手上,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但是政务、军务均多而繁杂,单靠皇帝一人处理,即使英明如汉武帝、唐太宗等人也是力不从心的,因此,皇帝需要请一些能人做自己的得力助手,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军务。一开始,皇帝只是请一个能人做自己的得力助手,并且把所有的军务、政务全部交给这个得力助手负责,结果,这个得力助手在处理军政事务的时候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坐大),逐步掌握了军政大权(原来属于皇帝的军政大权转移到得力助手那里),架空了皇帝,最终把皇帝踢下去,得力助手自己当了皇帝。这种因为大权旁落而成傀儡皇帝甚至被取代的现象,历史上比比皆是,为了防止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皇帝就是皇权,得力助手就是相权),历代统治者(皇帝)都在不断寻求有效、可行的办法。 |
下面我要以秦朝为例,讲述皇权与相权反复斗争的情况,历朝统治者基本上都是通过分权(相权)来实现集权(皇权)的。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起庞大的统一帝国,全国的军政事务多而繁杂,秦始皇一个人自然应付不来,于是他也打算请能人(得力助手、相权)帮忙处理各项事务,但他又担心把所有军政事务交给一个得力助手,会坐大得力助手的势力,进而架空皇帝,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秦始皇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相权拆分。秦始皇吸取前人的教训,这一次他请了两个得力助手,一个负责政务(政治权)的叫做丞相,另一个负责军务(军事权)的叫做太尉,并且规定负责政务的所有文官(丞相及其下属官员)不能碰军事事务,负责军务的所有武官(太尉及其下属官员)不能碰政治事务,从秦始皇年代开始,就实现了行政、军事两个系统分离,两套人马并行的制度(管政治的不能管军事,反之亦然),这种制度一直为后世沿用。秦始皇让有话语权的人不能有军队(丞相),让统率军队的人不能有话语权(太尉),并且让丞相和太尉互相监督,其结果是双方都不能坐大,都只能听命于皇帝。 |
但秦始皇觉得这样做的监督力度还不够大,于是秦始皇设立了一个御史大夫的职位,御史大夫地位等同于丞相和太尉,御史大夫负责掌管图书、律令,且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大夫职权远远不如丞相和太尉的大,丞相管全国政治、太尉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只是管图书、律令,权力小,但御史大夫有一个很重要职能---监察百官,实则是监察丞相和太尉,起到了钳制丞相和太尉的作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就是地位仅次于皇帝的三公(相权),秦始皇通过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把相权一分为三(政治、军事、监察),让三公互相监督、互相牵制,无法一家坐大,最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都只能听命于皇帝,所有权力就高度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这就是权谋学中的“以分权(相权)达到集权(皇权)”的手段。 |
秦始皇开创了权谋手段中的两个先河:第一、实现了行政、军事系统的分离,两个系统互不统属、两套人马;第二、实现了以“分权(相权)达到集权(皇权)”的目的,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无法坐大,最后三公(相权)只能受制于皇帝,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身上。这两个重要手段一直为后世所仿效。回归到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国上,努尔哈赤是皇权的代表,那么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4人均是努尔哈赤得力重臣)就是相权的代表,原本按照权谋法则,臣下把军事权和政治权集于一身,权力过大,对大汗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国,的确出现了权力高度集中在四大贝勒(相权)的情况,四大贝勒不仅手中握有八旗重兵(军事权),而且还轮流掌管国家政治(四大贝勒轮值制度,政治权),如果他们四人联合起来,完全有能力架空努尔哈赤,这是要冒很大的风险。但努尔哈赤非常清楚四大贝勒心怀鬼胎,好胜心强,谁也不服谁,一般情况下只会互相争斗,很难联合起来,正因为如此,结果就让努尔哈赤利用了:努尔哈赤既可以利用四大贝勒处理繁琐的军政事务,也可以在四大贝勒互相争斗、牵制、监督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皇权地位巩固下来。 |
后金国初期的相权(四大贝勒)权力过大的问题,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第一、后金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且建立的时间比较短,没有前人建国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一开始并不懂得军政分离的重要性;第二、后金国建立初期,地域狭窄,人才匮乏,而军政系统的分离需要大量人才,这本身就存在矛盾,无法实现,因此,努尔哈赤只能把军政大权放在了最信得过的亲人手上(如四大贝勒)。所以,努尔哈赤时期的四大贝勒和皇太极时期的多尔衮,都出现了军事权和政治权高度集中在相权身上(权力过大)的情况,但随着清兵入关、统治全国的历史发展,大清国最终还是实现了军政系统的分离,这是因为:第一、从皇太极当大汗开始,就仿效汉人的政治制度,有了借鉴经验,从中华历史里面明白到军政系统分离的重要性;第二、清兵入关后,国土成倍增长,人才众多,为军政系统分离提供了智力和人力支撑。清朝军政系统的分离从皇太极统治时期开始酝酿、顺治时期开始实施、康熙时期基本成型。因此,努尔哈赤时期的四大贝勒,实权真的很大,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确实是第一次汗位争夺战中最有力的候选人,如果没有阿巴亥四母子集团的出现,我相信四大贝勒一定会为了大汗宝座而争个头破血流,但阿巴亥四母子集团的存在,使四大贝勒均感到巨大的威胁,进而使四人走向联合,形成四大贝勒利益集团去对抗阿巴亥四母子集团。四大贝勒的联合只怕连努尔哈赤本人都要忌惮三分,就更别说是根基不稳的阿巴亥四母子,因此,阿巴亥四母子集团的失败完全是可以预见的(未完,待续)。 |
顶 |
今天有事,明天更新第四节,敬请期待 |
顶 |
多尔衮的一生(4)---第一次夺汗位失败之谜 |
接上文再一次回顾努尔哈赤死前,八旗旗主的分布情况: 第一势力(努尔哈赤):亲自统帅正黄旗(45个牛录)和镶黄旗(20牛录),共65牛录; 第二势力(代善父子):代善的正红旗(25牛录)和代善儿子岳托统帅的镶红旗(26牛录),共51牛录; 第三势力(阿敏):统帅镶蓝旗,共33牛录; 第四势力(莽古尔泰):统帅正蓝旗,共21牛录; 第五势力(皇太极):统帅正白旗,共18牛录; 第六势力(无旗主):镶白旗,暂无旗主,共15牛录。 |
从上面排名来看,八旗四种颜色的战斗力从强到弱排列是:黄、红、蓝、白。这次汗位争夺战就好像大学选班干部一样:首先,你得有实力(例如成绩优秀、在其他校团体担任职务等),因为只有自身有实力,老师才会推荐你去竞选,你的实力和底气让你获得了参赛资格;然后是在竞选中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这才能当选。把这个道理运用在后金第一场汗位争夺战中也是非常适合:要获得大汗宝座,首先你自己要有实力,进而获得参赛资格,这种实力主要体现在军政大权上,前文已经叙述了后金的行政权掌握在四大贝勒手上,后金的军事权掌管在努尔哈赤和四大贝勒手上,现在努尔哈赤一死,后金的军政大权大部分落入四大贝勒囊中。也就是说,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获得了参赛资格,那么下一步就是,他们四个人谁能够在后金军政两界获得大多数人支持的,谁就当大汗。说到这里,这第一场后金汗位争夺战不过是四大贝勒之间互相争夺的事情,与多尔衮压根就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事情只是单纯发展到这里,当然与多尔衮无关,然而,努尔哈赤晚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让多尔衮被动地卷入了这场汗位争夺战之中。 |
接下来登场的人是一个女人和三个幼童,这个女人让努尔哈赤爱恨交织,爱得死来活去、恨得咬牙切齿。努尔哈赤的婚姻不是太顺,几任老婆都相处得不太好,总是悲剧收场,到了晚年,一位年轻美貌的女人走进了他的生活,她的名字叫做阿巴亥。这个女人总是非常体贴努尔哈赤,尤其是努尔哈赤经常在外征战,压力很大,但往往在努尔哈赤心灵最脆弱、最需要人安慰的时候,阿巴亥总能适度送上关怀。很快,阿巴亥就征服了努尔哈赤的心,让努尔哈赤爱得死来活去。努尔哈赤晚年娶了阿巴亥后(典型的老夫少妻),阿巴亥为他生了三个儿子(年纪均小,三个幼童):阿济格(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尔衮三兄弟全是四大贝勒的弟弟。 |
由于努尔哈赤非常喜欢阿巴亥,爱屋及乌,努尔哈赤也非常宠爱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这是典型的子凭母贵)。努尔哈赤对阿巴亥四母子宠爱到什么程度?在当时后金,阿巴亥四母子是大汗身边的红人,连位高权重的四大贝勒面对后妈(阿巴亥)和多尔衮三兄弟都不敢得罪,生怕因此而恼怒了努尔哈赤,为自己带来麻烦。因此多尔衮三兄弟在努尔哈赤的庇荫下,在后金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多尔衮在父母的保护下,童年过得很快乐,没有人敢说他们母子半句坏话,天真无邪、衣食无忧,还养尊处优,那时候的多尔衮是多么的单纯。 |
然而,阿巴亥四母子这种优越的待遇是很容易遭到周围人的妒忌,而且这种优越待遇会随着靠山努尔哈赤的去世而消失。最惨的是,努尔哈赤与阿巴亥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努尔哈赤一死,年轻的阿巴亥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幼子失去靠山后,该怎么生活?所以,阿巴亥在努尔哈赤生前,就开始为自己和三个幼子在努尔哈赤死后的生活做打算(再找靠山),阿巴亥看中了两个人作为努尔哈赤死后的新靠山---代善和皇太极。 |
后金国除了努尔哈赤之外,最有实权就剩下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所以,阿巴亥要找靠山,也肯定从四大贝勒中挑选,而阿巴亥第一个相中的人是代善。努尔哈赤自从大儿子褚英叛变被杀后,二儿子代善就成为最有可能接班的人,虽然努尔哈赤一直没有明确表态接班人的问题,但代善不仅是四大贝勒之首,统帅重兵,大权在握,而且代善也是努尔哈赤所有儿女的大哥哥(家族长者),阿巴亥拉拢代善有百利而无一害。退一步来说,即使以后代善当不了大汗,但他辈分、地位、威望、权力均高,和代善合作,至少代善是有能力保护阿巴亥四母子。 |
除了代善之外,四大贝勒中就剩下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莽古尔泰和阿敏都是大老粗,只会打打杀杀(典型少数民族特性),而皇太极的为人沉稳,处事圆滑,不轻易得罪人,换句话说,皇太极为人比较好商量(容易打交道)。因此,阿巴亥想把这个四大贝勒之末的皇太极拉拢过来做靠山。最终,阿巴亥经常一番深入研究之后,选定了代善和皇太极作为自己以后的新靠山。 |
选定目标之后,阿巴亥就开始行动,她第一步就是对代善、皇太极献殷勤,套近乎,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皇太极的话,不论阿巴亥如何献殷勤,他总是和后妈(阿巴亥)保持一定距离,但代善就不一样。努尔哈赤经常在外打仗,阿巴亥一个人独自在家,阿巴亥为了和代善拉近关系,经常邀请代善到家里做客或者亲自去代善家做客,一坐就是半天,而且次数很频繁。大家想想,一对孤男寡女在一个地方呆半天,会做什么谁也说不清,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代善和阿巴亥这暧昧不清的行为早就在后金宫殿中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人猜想二人有不伦关系,这些闲言闲语还是传到了努尔哈赤耳中,努尔哈赤表面上什么也不说,但心里面开始起了芥蒂和怀疑。 |
眼见努尔哈赤起了疑心,可是阿巴亥并没有收敛行为,反而亲自下厨,做了两盒饭,给代善和皇太极送去,努尔哈赤儿女众多,偏偏只送给代善和皇太极,这不是惹人怀疑吗?那么,皇太极和代善会怎样处理呢?皇太极面对后妈(阿巴亥)的盒饭,不接受则得罪后妈,接受的话,会让其他人怀疑他和后妈的关系,惹怒努尔哈赤(真是接也死,不接也得死),聪明的皇太极采用了“受而不吃”的办法,接受盒饭不会浪费后妈的一番心意(不会得罪后妈),但皇太极不吃盒饭,向努尔哈赤表明他和后妈没有暧昧关系(不会得罪努尔哈赤),这“受而不吃”的手法相当高明。 |
而代善面对后妈阿巴亥的盒饭,选择“受而吃之”。当皇太极打听到代善不仅接受了盒饭、还吃了的时候,皇太极立刻暗中派人去努尔哈赤面前打小报告,当努尔哈赤听说阿巴亥的盒饭皇太极是“受而不吃”、代善是“受而吃之”(最怕有对比),马上就断定阿巴亥与代善有染。努尔哈赤心想:“我还在世的时候,你们就那么明目张胆地传情,一旦我百年之后,那还得了,你们眼中还有我吗?”努尔哈赤感觉一顶活生生的绿帽子已经戴在头顶上了,正所谓“爱得越深,恨得越深”,正因为努尔哈赤太爱阿巴亥,所以当他误认为阿巴亥背叛他的时候,憎恨也是最深。结果,因为一个盒饭,阿巴亥被努尔哈赤囚禁起来,代善也遭到了努尔哈赤严厉批评和处罚,要代善在家中面壁思过(尽管经过调查,确实找不到阿巴亥和代善有染的证据,但努尔哈赤已经醋意大发)。 |
皇太极这小报告可是抢点很准,既打击了大汗宝座最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代善),也打击了努尔哈赤身边最大的红人(阿巴亥),还让阿巴亥和代善产生很深的矛盾,从此二人无法合作(此事平息后,代善就很少和阿巴亥进行交流),可谓“一箭三雕”。但代善被努尔哈赤严厉处罚的下场,也不能去怪皇太极,皇太极为人沉稳、行事谨慎、城府颇深、心思细密,所以很难被人抓到把柄;但代善年轻时毫无城府、不会避嫌、不会防备,不明白“人心险恶”、“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落下把柄害了自己,这只能怪自己。同样面对一个盒饭,皇太极从容处理、安然无恙,代善却被严厉批评、面壁思过,两人手段的高低立现,所以,最后是皇太极当大汗(而不是代善)是有原因的。 |
努尔哈赤因为一个盒饭把阿巴亥囚禁起来,因爱生恨,然而,这一切就这样结束吗? |
第四节后记中午更新 |
细说多尔衮一生(第四节)后记 |
首先说明一下“后记”的作用,我第一次在贴吧开《多尔衮的一生》的历史专题时,共写了23节,从“第一次汗位争夺战”写到“皇太极统治时期(权谋篇)”为止,在写“皇太极统治时期(军事篇、政治篇)”之前,因发现有两个问题不知道如何交待,遂删帖不写。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理清了思路,把遗留的两个问题解决之后,我决定重写《多尔衮的一生》,并打算在已经定稿的前23节正文中添加一个后记。后记并不是正文部分,甚至有些时候后记的内容要比正文内容超前,后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正文所处的时代背景、人脉关系、历史使命等,是对正文写作时遗漏的一些必要细节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一种侧面补充,因此,后记的内容涉及的面非常广,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等,用这些知识拓宽视野,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正文。正文内容多以叙述为主、议论为辅,但后记内容多以议论为主、叙述为辅,是正文内容的补充、总结与升华。把正文与后记结合,文章就可以呈现出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的立体感,有利于读者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去把控文章、理解文章,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 |
这一节,剩下的四个重要人物终于登场:阿巴亥、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进而形成一个新的政治利益集团---阿巴亥四母子集团。在第一次汗位争夺战中,主要是围绕阿巴亥、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8个人的爱恨情仇、反复斗争而展开的故事,但争夺战到了最后,就变成了两大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互相抗衡,即四大贝勒集团(以皇太极为首,代善、阿敏、莽古尔泰) vs 阿巴亥四母子集团(以阿巴亥为首,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最终,四大贝勒集团赢了这场汗位争夺战,而为首的皇太极自然就登上了大汗宝座,对于失败的阿巴亥四母子集团,为首的阿巴亥就被送上了断头台,这充分体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血腥性---“胜者为王、败者身死”。 |
从这一节后记开始,我打算用三节后记去介绍---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反复斗争的情况,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与矛盾是权力斗争的集中体现。作为最高统治者(皇帝、皇权),面对全国各地多而繁琐的军政事务,也是力不从心,于是,必须请几个能人(得力助手、相权)来协助皇帝处理各项事务,进而就产生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皇帝离不开得力助手,需要得力助手出谋划策、协调统筹、处理事务(必须用得力助手);另一方面,皇帝又怕得力助手在办事的过程中掌握过大的权力,进而架空皇帝,甚至取而代之(不能尽用得力助手),“用但不能尽用”(可见皇帝心里是非常矛盾)充分体现了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复杂性、矛盾性、长期性。下面来看一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皇权)是如何对待相权的(秦到魏晋南北朝):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 最新文章 |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
如何评价这个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