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历史 -> 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 -> 正文阅读

[历史]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第9页]

作者:神将路飞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国家基本实现了少数人进行农业生产就可以满足整个国家温饱的情况下,统治者却继续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的做法就变得不合时宜了。南宋时有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也就是仅仅苏州和湖州两地的粮食(少数人从事农业)就可以满足全国的温饱,在这样的情况下,统治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留少数人继续发展农业外,把其余人口释放出来,去发展手工业和商业,这叫做“释放农业劳动力去发展工商业”,但封建统治者继续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农业和工商业之间发展不平衡。而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古代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那么国家可以用权力集中所有人力物力办大事,而封建统治者集中全国人力发展农业,进而出现“顾此失彼”现象,农业高度发展,而工商业发展异常缓慢。也就是说,从秦到清,我们主要在解决一个问题---生存问题,如何通过农业去满足个人温饱和国家军事需要,人民的需求层次仍然停留于低层次发展。
 
后金国初期只是一个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到了皇太极统治时期,学习明朝,大力发展农业,开垦农田,才变成了一个农业国家,而“重农抑商”政策也从皇太极时期成为清朝的基本国策。当时清朝为了完成入主中原的理想,利用明朝的制度去强化自身,进而取代明朝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清朝入关后依旧采用“重农抑商”政策,把大部分人口束缚在土地上发展农业,造成工商业发展极其落后,无法满足人民除粮食外的其他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逐步落后于世界,不得不说,这是皇太极封建化改革留下的一大隐患,因此,所有事情都得一分为二去看待。正当大清国固守农业之际,西方国家的经济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留意下一节后记(未完,待续)
 

 
多尔衮的一生(11)---第一次夺汗位失败之谜大总结(上)
 
阿巴亥是整个阿巴亥集团的首脑和核心,打掉了她,整个集团就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威胁自然解除,皇太极抢点很准,既消除了心腹之患,又保留三幼子,挽救了自己的名声,手段之高明堪称一绝。阿巴亥死后,皇太极成功地继位大汗,至此,后金国第一次汗位争夺战终于落幕。
 
站在多尔衮的角度,这次汗位争夺战的结果对他的打击是非常之大,14岁的他一夜之间父母相继离世(丧失了大靠山),父亲因宁远之败,气急攻心而死,紧接着母亲阿巴亥被四大贝勒逼死。多尔衮非常清楚,杀母仇人是四大贝勒(杀母之仇不共戴天),然而,此时失势的他有报仇之心,而没有报仇之力(有心无力),只能把对四大贝勒的憎恨深藏在心中。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多尔衮想起了父母都会独自流泪,这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冲击。多尔衮常常梦见母亲阿巴亥对他说:“儿子啊!本来你们还年幼,额娘是舍不得丢下你们的,但当时的形势额娘不这么做,是保不住你们的性命,以后你们要靠自己了,兄弟间要团结,额娘和你们的父汗(努尔哈赤)只能陪你们走到这里,不过我们会在天上看着你们、守护着你们,你们兄弟要坚强地活下去”,梦破灭了,多尔衮知道在现实中只能是三兄弟相依为命了。
 
虽然第一次汗位争夺战多尔衮以最弱势的地位被动地卷入其中,但斗争的结果让年仅14岁的多尔衮深刻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权力斗争,权力斗争失败的一方是要付出性命的代价(阿巴亥的死就是例子,充分体会到权力斗争的血腥性、现实性和残酷性),所以才会有人说,权力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另一方面,这次争夺战也让多尔衮深刻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8个字:努尔哈赤生前,因父母的庇护,所有人都不敢说多尔衮三兄弟一句坏话,在多尔衮三兄弟面前只有奉承、巴结和好话;然而皇太极继位大汗后,多尔衮兄弟失势,多尔衮发现周围人的面孔全部变了,不少人说他们兄弟的坏话,说他们的母亲阿巴亥行为不检点,说他们是没有战功、不会打仗而靠女人上位的旗主等等,各种讽刺、谩骂、瞧不起接踵而来,多尔衮从一个受人吹捧的幸运儿变成一个受人嘲笑、辱骂的对象,其心理落差是相当大,也深刻体会到“前倨后恭”的反差是有多大。
 
我们伟大的毛爷爷再一次教会我们一个道理,他说;“我们是在敌人的谩骂声中成长起来的”,任何一个伟人或者成功人士,都会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成长过程,“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也”,要你受的你就坦然接受,正所谓“温室里养不出千年松,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多尔衮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后,就需要独自面对各种困难:因为报母仇而不得,则需要把仇恨深藏于心,这样可以锻炼一个人控制情绪的能力(俗称情商);而各种谩骂、嘲笑和看不起可以让多尔衮的内心更加坚强、意志更加坚定(人的坚强从来不是天生出来,都是在后天通过各种打击而磨炼出来,是在嘲笑、讽刺中独立坚强起来);从一个受宠的幸运儿到一个受人冷落的对象,这种反差让多尔衮更清晰地面对现实、更快速地成熟起来。当多尔衮在地狱的熔炉中把自己的心理素质练得炉火纯青后,历史才会把清兵入关、问鼎中原的重任交给他,否则,以他目前一个天真小孩的状态,难当大任。因此,努尔哈赤和阿巴亥的离开(或者是件好事),让多尔衮失去了保护伞,多尔衮开始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向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军事家发生转变。皇太极当大汗的时期,对多尔衮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尽管很辛苦,尽管需要潜伏等待,但这种环境切实有效地锻炼了多尔衮。
 
文章到此,多尔衮一生的第一阶段---努尔哈赤统治时期以及第一次汗位争夺战时期基本结束。在这个时期,多尔衮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配角,在此阶段真正的主角是以下5个人:努尔哈赤、四大贝勒中的代善和皇太极、阿巴亥四母子中的阿巴亥和阿济格,这五个人才是这一时期真正的主角。我在安排文章结构时,始终尊重史实,并没有夸大多尔衮在这一阶段的作用,在讲述努尔哈赤、阿巴亥、代善、皇太极、阿济格五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从侧面去反映多尔衮在这一阶段的特定背景、性格、与各人关系等,初步形成了人物关系网,为下文的叙述做好铺垫。在这个时期,从侧面上至少知道了多尔衮以下几个重要信息:
 
第一、多尔衮在努尔哈赤时期是一个养尊处优、无忧无虑的孩童。由于阿巴亥得宠于努尔哈赤,让多尔衮三兄弟也受到了无比恩宠,在父母的保护下,让这三兄弟远离一切痛苦和打击,无忧无虑地渡过了他们的童年。
 
第二、多尔滚在第一次汗位争夺战中以最弱势的地位存在,作用不大。由于努尔哈赤的宠爱,多尔衮三兄弟的地位比其他兄弟姐妹要高,但三兄弟里面最不受宠的是多尔衮。就拿分配旗主的事为例,努尔哈赤把镶黄旗给了阿济格、正黄旗给了多铎,唯独多尔衮不是旗主,虽然有人说努尔哈赤打算把镶白旗(暂无旗主)给多尔衮,但毕竟最后还是没给,不能作为佐证。退一步来说,努尔哈赤真的有把镶白旗给多尔衮的想法,但努尔哈赤优先把战斗力最强的两黄旗给阿济格和多铎,就证明了在努尔哈赤心中,三兄弟地位最低的还是多尔衮。所以,从努尔哈赤的宠爱角度来说:阿济格和多铎>多尔衮>其他兄弟姐妹。正因为在三兄弟里面多尔衮最不受宠,所以多尔衮从努尔哈赤身上得到的利益也是最少,在第一次后金汗位争夺战中威胁也是最少(核心是阿巴亥、汗位最有力竞争者阿济格、手拿最强部队正黄旗的多铎、毫无优势的多尔衮 ),同时多尔衮与四大贝勒的冲突也是最小,所以后来皇太极才能与多尔衮合作(这是后话)。
 
第三、真正赏识多尔衮的人不是努尔哈赤。可能由于多尔衮后期位高权重,所以,不少历史著作都夸大了多尔衮在第一次汗位争夺战的作用,诸如“努尔哈赤很赏识多尔衮,如果阿巴亥集团成功夺位,做大汗的一定是多尔衮”,但实际上努尔哈赤生前在三兄弟里面最不宠的是多尔衮,最没有实力争当大汗的人也是多尔衮,因此,真正赏识多尔衮的人不是努尔哈赤(连弟弟多铎竞争大汗的实力都要比多尔衮强)。客观来说,真正赏识多尔衮、重用多尔衮的人是皇太极(这个以后详细介绍),命运好像和多尔衮开了一个大玩笑,这个赏识和提拔自己的大恩人(皇太极),同时也是最大的杀母仇人,多尔衮对皇太极是既感恩又憎恨,此种复杂的心情以后也会详细介绍。
 
十一节后记今天补上
 
细说多尔衮一生(第十一节)后记
 
第十一节和第十二节是对第一次汗位争夺战的总结,本节后记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多尔衮真的受努尔哈赤宠爱?努尔哈赤真的想把大汗之位传给多尔衮?
 
努尔哈赤把手中两黄旗分给阿济格三兄弟的时候,民间流传的版本很多,但后来史学界基本形成一种共识:努尔哈赤把镶黄旗(20牛录)分给阿济格,把正黄旗(45牛录)一分为三,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各领15牛录,分配的过程很复杂,各位大可不必深究,最重要把结果记住了即可---努尔哈赤死前规定,镶黄旗由阿济格统领,正黄旗由多铎统领,三兄弟里面,唯独多尔衮不是旗主。要判断努尔哈赤是不是宠爱多尔衮,首先要找准参照对象,就正如一个身高180厘米的人,如果和190厘米的人比,他就是矮的,但和170厘米的人比,他就是高的,因此,多尔衮是否受宠还得找准参照对象。我认为,和其他兄弟姐妹比,由于阿巴亥受宠于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爱屋及乌,进而对多尔衮特别照顾,多尔衮是受宠的;但是,就单纯在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中进行比较,多尔衮是三兄弟里面最不受宠的那个。第一个例子,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让那些重要朝臣对其进行朝拜,其中阿济格和多铎分列第六、第七位,得以朝见努尔哈赤,但唯独多尔衮没有资格去朝拜努尔哈赤。第二个例子(分旗事件),如果上面第一个例子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就请看一看分旗事件,努尔哈赤把镶黄旗(20牛录)给了阿济格,把正黄旗(45牛录)给了多铎,唯独多尔衮不是旗主的事,历史上对这件事可是有文字记载的,即使民间盛传努尔哈赤有打算把镶白旗(15牛录)给予多尔衮,但镶白旗是当时八旗里面最弱的一支旗,只有15牛录,努尔哈赤优先把最强的两黄旗给了阿济格和多铎,从中可以看出多尔衮在努尔哈赤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如果努尔哈赤真的有心让多尔衮继位大汗,他为何不给多尔衮一点军事实力做保障呢?他为何要让多尔衮空拳赤手地去争这个大汗宝座?多尔衮连军事实力最弱的皇太极都不如,皇太极至少还有正白旗(18牛录),但多尔衮连旗主都算不上,多尔衮又有何资格和能耐去争夺大汗之位呢?
 
后世传说的“努尔哈赤生前是打算把大汗之位给多尔衮”,这种说法更多是因为后来多尔衮当上了摄政王而奉承多尔衮的话,而且从上面的说法中引申出一种更奇特的逻辑说法---“努尔哈赤把镶黄旗给了阿济格,把正黄旗给了多铎,就是利用他们两兄弟辅助多尔衮做大汗”,这里面至少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即使多尔衮以毫无军事实力的身份做了大汗,其最终结果也会像皇太极早期继位那样,被阿济格和多铎挟持住,做了一个傀儡大汗,你们也别跟我说他们三个是兄弟,不会内斗,四大贝勒也是兄弟,难道他们就同心同德吗?历史上兄弟相争的历史还少吗?自古至今,只有具备实力的人才会有话语权的;第二、我们(阿济格、多铎)比你(多尔衮)有实力(军队),凭什么要让两个有实力的人去辅助一个没有实力的人?难道阿济格和多铎就没有觊觎汗位的野心吗?多铎当时才12岁,或许他真的没有这野心,但21岁的阿济格肯定有。论辈分,阿济格是三兄弟的长子,长子继承汗位名正言顺;论军事力量,阿济格有军事力量,多尔衮连旗主都不是;论年龄,阿济格21岁,初步具备成年人的思维,继位大汗后可以直接亲政,而多尔衮才14岁,思维还处于一个小孩的状态,继位后肯定不能亲政,必须依靠其他人摄政。因此,面对阿济格,多尔衮完全没有任何竞争大汗的优势,他(多尔衮)又凭什么要阿济格卑躬屈膝去辅助他?
 
努尔哈赤把象征大汗亲兵的两黄旗给了阿济格三兄弟,这就等同于努尔哈赤对外宣称大汗之位将由阿济格三兄弟中某一人继承,但这个继位人既不是皇太极,也不是多尔衮,而是努尔哈赤生前最宠爱的儿子---阿济格,而事实上,在阿济格三兄弟里面,阿济格的确是最具优势的汗位竞争者,因此,在第一次汗位争夺战中,皇太极的对手不是多尔衮,而是阿济格,三兄弟里面和皇太极冲突最厉害的也是阿济格,所以,当皇太极上位后,就只有阿济格一人被皇太极弃用(被剥夺旗主之位)。从种种蛛丝马迹来看,努尔哈赤生前是打算这样布置身后事---“领镶黄旗的阿济格继任大汗,阿巴亥做太后,代善辅政,领正黄旗的多铎作为阿济格的护卫,协助哥哥巩固汗位”,其想法是让拥有两黄旗的阿济格和多铎互相配合,进而把汗位坐稳,而此时毫无实力、毫无优势的多尔衮被努尔哈赤放在一边。即使多尔衮对阿济格忠心耿耿,但政治场上讲求的是利益合作(你有实力,我有实力,大家合作才能互利互助),此时毫无实力的多尔衮在阿济格眼中,是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就更谈不上合作了,因此,若果当初是阿巴亥集团取得胜利的话,多尔衮极有可能就是被遗弃的那个。
 
皇太极在四大贝勒集团里面是最弱势的那个,军事实力最弱,辈分最低,即使后来当上大汗,也被三大贝勒用军事实力挟持住,做了一个傀儡大汗;无独有偶,多尔衮也在阿济格三兄弟里面是最弱势的那个,三兄弟里面唯独多尔衮不是旗主。一开始,多尔衮和皇太极均是各自集团里面的最弱者,但正因为大家处境相同,才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最终他们二人才会走向合作。合作之后,两人迅速崛起,都走到了各自集团的最强者地位,皇太极先后击败三大贝勒,做回一个有名有实的大汗,而多尔衮后来的成就远远在阿济格和多铎之上,这是典型的“弱弱联合”最终走向“强强地位”的事例,因此,真正重用多尔衮的不是努尔哈赤,而是皇太极,是皇太极赏识多尔衮的才华和能力,把他从毫不重要的地位上破格提拔、受以军权、委以国政、耳提面命、重点培育,多尔衮才有了后来的平步青云、无限风光。皇太极对多尔衮有知遇之恩,但偏偏这个最大的恩人(皇太极)却是自己最大的杀母仇人,我想,多尔衮对皇太极的感情是极其矛盾复杂的。
 
一个新领导上任,是不会重用前任领导留下来的重臣(心腹手下),反而新领导会把前任领导的重臣踢出决策中心,然后起用新人做新领导的心腹(重臣),形成新的决策中心。
 
因此,中国才有句古语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纵观皇太极一朝,凡前任领导的重臣(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阿济格等),其结局都是悲惨的:阿济格被弃用,阿敏被终身囚禁、莽古尔泰被削爵并逐出宗族、代善被打压得不问政事,皇太极把前朝(努尔哈赤)留下来的、不听指挥的重臣全部踢出决策中心,起用了像多尔衮、济尔哈朗、豪格、多铎等新人进入决策层,形成以皇太极为首的新决策中心。所以,新领导越是重用的人,往往说明了此人越是不受前任领导重视或者前任领导没有用过的人。而多尔衮作为皇太极身边的第一臂膀(重用程度可想而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多尔衮在努尔哈赤一朝并不受重用。换一种说法就是,正因为多尔衮是三兄弟里面最不受努尔哈赤(前任领导)喜爱的人,所以皇太极才敢重用多尔衮。
 
从上节后记开始,我就开始对经济领域进行介绍,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从秦到清)一直在解决生存问题和满足国家军事需要,大力发展农业,封建王朝与农耕经济高度结合在一起,重农抑商,导致工商业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其他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最终落后于世界。除了基于解决温饱和军事需要的目的外,还有另一个因素促使封建统治者重视三农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那就是农业发展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请各位回顾一下历史,从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历经绿林起义、赤眉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等,直到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尽管每一次起义的领导人不同、起义的内容和地点也不同、起义的借口也不尽相同,但所有的起义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三个字而引发战争---吃不饱,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吃饱穿暖,谁会拿自己的性命去开玩笑呢?正因为吃不饱,活不下去了,才迫使他们走上起义之路。因此,农业发展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进而维护统治。
 
正因为农业发展有着解决温饱、满足军事需要、维护社会稳定三大积极作用,因此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集中全部人力、物力、精力去发展农业,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对于“重农抑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对它进行评判,必须用唯物主义辩证观(一分为二)去分析它。我先举一个数学问题做例子,“若直线A与直线B垂直,直线A与直线C垂直,则直线B与直线C平行”(称为原命题),这个原命题到底是对还是错?放在平面几何中,原命题是对的;但放在空间几何中,直线B与直线C既可能是平行,也可能是异面,原命题就变成了错误的。因此,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一变,其正确与否也随之变化,把这个道理运用在“重农抑商”政策上也是成立的。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秦汉时期,需要动用举国之力才能勉强维持整个国家温饱的条件下,通过“重农抑商”,优先发展农业,集中所有力量解决生存问题(温饱问题)的做法是对的;但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实现了用少数人从事农业就可以解决国家温饱的情况下,封建统治者还把大部分人固守在农业上,导致工商业发展严重滞后,落后于世界,这个时候“重农抑商”就变得不合时宜了。
 
正当大清国固守农业之时,西方国家在经济上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西方国家基本采用了领主制的政治制度,它们并不像古代中国那样,建立起高度集权的国家。在领主制中,国王之下存在着众多领主,领主在其领地上有独立的行政权,各个领主各自为政,有些领主重视农业,有些领主喜欢发展工商业,这种分散性的政治体制下,反而更有利于农、工、商等行业的平衡发展。西方国家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农业),在手工业领域实现了重要飞跃,尤其是蒸汽动能和电动能的出现及广泛应用,让传统的手工制造业(手工业)变成了机械化的制造业(工业),工业领域的发展使西方国家在生产衣服、手表、清洁用品等产品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极大地满足民众的其他物质需求。逐渐地,西方国家把工业运用到军事领域,大炮、飞机、舰队等应运而生,西方国家实现了从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的过渡,而此时的大清国,还停留在简单的手工业上(还算不上机械化的工业),依旧是冷兵器时代。一场由西方热兵器对东方冷兵器的鸦片战争终于爆发了。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开明人士看到不能再固守在传统的农业上,要发展工业,但大清国没有工业基础(只有手工业),于是展开了一场大规模学习西方工业技术的运动---洋务运动。人们对一件物品从“毫无接触”到“熟能生巧”,是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西方工业技术,但对工业产品不能熟练地运用,浮于表面,因此在对外战争中,依旧屡战屡败。随后,在历经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八年抗日、解放战争等时期,新中国成立了。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国人终于可以熟练地使用各种工业制造品,并且建成了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同时也摆脱了农业的束缚,把中国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工业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各项物质需求,群众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于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也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农业、工业、商业及服务业三大支柱的经济模式(未完,待续)。
 

 
多尔衮的一生(12)---第一次夺汗位失败之谜大总结(下)
 
在第一次汗位争夺战中,阿巴亥四母子集团掌握后金国八旗中最强的两黄旗,共65牛录,取得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四大贝勒中的任意一人都不是阿巴亥集团的对手。而处于四大贝勒最末位的皇太极,不仅军事实力最弱,而且辈分、威望、资历等均比不上二哥代善,是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竞争者。然而,历史奇迹发生了,实力最强的阿巴亥集团输得一败涂地,而实力最弱的皇太极却成功逆袭,成为后金国第二任大汗。那么阿巴亥母子输在哪里?皇太极又赢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第一、阿巴亥母子输在太强,皇太极赢在太弱。在一般人心目中,实力强是一种优势,实力弱是一种劣势,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强是一种劣势,弱是一种强势,这种颠覆传统观念的理念应该如何理解呢?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和矛盾论,矛盾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自古“强弱无定势”:官渡之战时,袁绍因为自身强大而产生了轻敌思想,最后痛失乌巢而致败变弱;曹操因为弱而特别谨慎对待官渡之战,反复权衡找准了袁绍致命死穴---乌巢,因弱而强。因此,强可变弱,弱可为强,强弱自古无定势。
 
回归正题,这道理一样适用于皇太极和阿巴亥身上:阿巴亥母子输在太强,强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为优势,但同时也能带来致命劣势。首先,太强为阿巴亥母子带来了妒忌,努尔哈赤晚年的偏心举动,把战斗力最强的两黄旗给了毫无战功的阿巴亥四母子,给了他们无上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众人对她们的不愤与妒忌,使阿巴亥母子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其次,太强为阿巴亥母子带来了寂寞,常言道“无敌是最寂寞的”,由于阿巴亥母子太强,让周围的人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进而慢慢疏远(产生了距离感),最终阿巴亥四母子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四大贝勒击败;最后,就因为阿巴亥太强才促使了四大贝勒的联合,四大贝勒的联合是整场汗位争夺战胜负的关键,一开始四大贝勒是各怀鬼胎、各自为政,但因为强敌阿巴亥母子的出现,才迫使四大贝勒联手,进而击败阿巴亥。阿巴亥因强致弱,让人惋惜。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 最新文章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如何评价这个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7 13:47:33  更:2021-07-07 13:49:00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