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历史 -> 拾遗:一战结束100周年读书推荐 -> 正文阅读 |
[历史]拾遗:一战结束100周年读书推荐[第2页] |
作者:tczm642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2018年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了。这场大战为何爆发,有何意义,看看下面这些书是怎么回答的。推荐书目仅供参考。 |
梦游者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1914年,欧洲如何走向“一战” 原作名: The Sleepwalkers: 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 译者: 董莹 /肖潇 出版年: 2014-8-1 【豆瓣评分】7.8 【内容简介】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从卷帙浩繁的历史资料中,一点一滴地追本溯源,再现了在维也纳、柏林、圣彼得堡、巴黎、伦敦以及贝尔格莱德这些决策中心地所发生的事情。但他匠心独运,只是将发生在“一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之前的结盟状况及一系列危机作为背景,重点放在了因为冒险而犯下错误、导致“一战”爆发的那些人身上。克拉克聚焦“一战”爆发前的10年里的欧洲外交界的每一位重量级人物,包括德皇、沙皇、奥匈帝国皇帝等,鞭辟入里地分析他们的人物性格、其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对外部地缘政治的认知及其动机。 他最终得出结论,“一战”是欧洲各国合力上演的一场悲剧,而非一桩罪行。不能将这场灾难归咎于某个特定国家。所有的参与者,无论是领导人、外交官、将军都在“一战”一触即发之前,莽撞自负、懦弱多变,他们不是狂徒,也不是谋杀犯,而是一群懵懵懂懂、不知未来去向的“梦游者”。 |
|
|
八月炮火 作者: [美] 巴巴拉·塔奇曼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The Guns of August 译者: 张岱云等 出版年: 2018-8 【豆瓣评分】9.0 【内容简介】 一战终结了历史意义上的19世纪,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开端。作为历史的转折点,“这个可怕8月的僵局,决定了其后战争的进程和达成和平的条件,并推动后来两次大战间情势的演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在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绝大多数政客、知识分子与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 在这部普利策奖经典著作中,巴巴拉·塔奇曼透过生动的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的细节勾勒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精彩地展现了1914年8月期间危机的形成、爆发以及大战初期的战役,叩问了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和将领踏进一场无人希望发生,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本书面世后不久即发生了几乎引发核战争的“古巴导弹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正是从本书中汲取了历史教训,使美苏和平化解了危机。这些历史教训对当今世界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
|
春之祭 作者:[加] 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Modris Eksteins)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 原作名: Rites of Spring: The Great War and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Age 译者:李晓江 出版年: 2018-8 【豆瓣评分】8.4 【内容简介】 《春之祭》匠心独运,用诙谐而敏锐的手法发掘已被历史抹去的图案,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影响和余波——从1913年芭蕾舞剧《春之祭》的首演,到1945年希特勒的死亡。在这本极为出色的书中,作者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借助普通人的生活和言论、文学作品,以及诸如林德伯格越洋飞行和现代第一部畅销书《西线无战事》出版等事件,记叙了那场大灾难所造成的人们观念的急剧转变。 |
|
一战简史 作者: [英]诺曼·斯通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帝国幻觉 原作名: World War One :A Short History 译者:王岽兴/张蓉 出版年: 2014-9 【豆瓣评分】7.4 【内容简介】 1914年的欧洲就像是一尊众人仰慕的巨像,4年之后,这片大陆面临着从经济到社会,从生活到梦幻的灾难性破碎。诺曼?斯通在这本《一战简史》中,改变了以分析为主的历史专业写作方式,转而以叙事为主,加上新颖独到的见解,简明清楚的勾勒出“一战”这个二十世纪最重大、最复杂的论题。 |
|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作者: [英] 尤金·罗根 出版社: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一战中东,1914—1920 原作名: The Fall of the Ottomans 译者:王阳阳 出版年: 2017-1 【豆瓣评分】8.5 【内容简介】 本书栩栩如生地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东,描写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中东是地缘政治的关键,奥斯曼帝国得到德国金钱、武器和军事顾问的支持,向英法俄军队开战。土耳其人在加利波利、美索不达米亚和加沙,给协约国以决定性的打击,然而战局逆转。巴格达、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相继陷落。战后胜利者瓜分奥斯曼帝国,种下了现代阿拉伯世界永无止境的冲突根源。 |
|
哈布斯堡的灭亡 作者: [美] 杰弗里·瓦夫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 原作名: A Mad Catastrophe: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Habsburg Empire 译者: 黄中宪 出版年: 2016-7 【豆瓣评分】7.7 【内容简介】 哈布斯堡的愚蠢行径,刚好正中欧洲各国的下怀,各国对战争早已跃跃欲试,只差没有引信点燃。这印证丘吉尔说过的:欧洲的荣耀与安全竟系于其最薄弱的环节上。 开战时刻,奥匈帝国转眼间便溃不成军,炮弹不足、训练过的兵源不足、冷兵器时代的打法、估算错误的战略、失去现实感的战术,种种因素导致奥匈帝国只是把自己境内六成的男子送入碎骨机,连生病无法上战场者也无例外。 |
|
缔造和平 作者: [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副标题: 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 原作名: Peacemakers: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of 1919 and Its Attempt to End War 译者: 邓峰 出版年: 2018-3 【豆瓣评分】8.7 【内容简介】 国际关系史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用小说笔法,借助海量文献呈现了巴黎和会的真实历史。麦克米伦用丰富的细节和辛辣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缔造和平者的群像,将他们的个性、理想与偏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她的曾外祖父劳合?乔治也不留情面。她告诉我们,巴黎和会不只是被世人诟病的《凡尔赛条约》和国际联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不该归因于此。不过,与会者决策失误,也难辞其咎,他们本想缔造和平,却为更大规模的战争、更多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 最新文章 |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
如何评价这个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