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儿》历史小说 烂柯人·著(修改版) -> 正文阅读 |
[历史]《唐朝那些事儿》历史小说 烂柯人·著(修改版)[第13页] |
作者:转世轮回123456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 李密到达河阳稍作休息之后就立马召开了军事会议。 . . 不得不说,李密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他打过多少胜仗,也经历过许多失败,在打了胜仗之后得意过,骄傲过,在经历失败之后迷茫过,彷徨过。 . . 但他很快就振作起来,重拾信心,以天才般的眼光准确的找出一条适合当下发展的路。 . . 李密自信的对下面的将领说道,我们在南边以黄河为界,北边以太行山为界,连接河阳到黎阳的一大片地区,先暂时稳定下来,再图下一步的发展。 . . 这时,幽灵出现了。 . . 李密的话刚说完,下面的将领强烈反对,我们的大军刚刚打了一场败仗, . . 士气非常低落,我们现在所在的河阳离王世充很近,他随时都有可能打过来,军心已经散了,恐怕难以成功了。 . . 听完这番话,前一刻还自信满满地李密瞬间崩溃,瘫坐在椅子上大哭起来。 . . 我李密能走到今天,全依仗的是大家的拥护,既然你们都不想打仗了,我又何必为难你们呢? . . 这便是李密的死穴。 . . 但凡一种负面的性格心绪,能改掉的就叫做缺点,改不掉的就是死穴。 . . 很可惜,李密终其一生都没有改掉。当初他本不想杀翟让,禁不住别人的劝说,杀了。 . . 当初他不想和王世充交换粮食,经不住邴元真的劝说,换了。 . . 当初他不想对王世充出战,耗死他就行了,经不住手下众将的请求,战了。 . . 今天,他提出了一套伟大的战略设想,但是没有一个人支持他,他只好黯然放弃。 . . 其实我们今天细细品味李密说的那一番话,其中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 . 他一上来就说在南边以什么为界,在北边以什么为界,可是,为什么要这样?他没有解释。 . . 策略是天才的,可是要怎么向手下将领传达,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而不能那样? . . 前面打了几次败仗,李密没有作任何的解释,我们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必将胜利,这些鼓舞人心的话他一句都没有说。 . . 我们来看一下李密的对手王世充是怎样做的。 . . 他在出战之前以迷信的方式鼓动人心,只要出战就能获得胜利,如果有谁胆敢逃避战争,就会被周公降下瘟疫,充分利用了士兵们的畏惧心理。 . . 不仅如此,王世充还上了双保险,在北邙山决战之前又发表了一番讲话,赢了,就荣华富贵,输了,连家人都逃不掉,这是个人荣辱。 . . 保卫洛阳,消灭李密,不仅是为了个人,也是为了天下太平,这是家国天下。 . . 王世充充分利用了各种各种有利不利因素,激起了士兵必胜的信念和必死的决心。 . . 而李密呢? . . 王世充做的这些他通通没有做,赢了,就是赢了,许诺你升官发财? . . 没有。输了,就是输了,坚持一下我们还能东山再起?没有。 . . 或许他也曾经在心里想过,这场战争赢了之后我要给哪几个人封赏。 . . 输了之后也曾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胜败乃兵家常事,暂时的失败不算什么,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 . 但他从来不曾说出来,一句也没有。 . .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他手下的将领士兵在面对一场必胜的战争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 . 因为谁也不知道李密会不会封赏,按照以往的经验,李密只是象征性的发给一些粮食奖赏而已。 . . 而面临失败之后,士兵就会茫然无措,我们为什么会失败,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任何人能给他们解释。 . . 长此以往下去,士兵看不到希望,所以李密稍有失败,手下士兵就逃的逃,散的散,能坚定的围在李密身边的人,不多。 . . 有了以上的认识,你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李密提出的下一个要求也会遭到众将的反对了。 . . 李密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 . 他提出放弃刚才的计划,全体向东北转移,龟缩到黎阳,慢慢壮大自己。 . . 如果当初李密在虎牢不向西返而直接东去黎阳的话,说不定也没什么人反对,但手下这些人刚从东边回来,并不想回去。 . . 这时,手下有人提了一个问题,听完这个问题,李密沉默了。 . . |
. . 这个配角初步确认由李渊的手下重臣裴寂来当,可是人家帝国的唯一合法继承人都请不动李渊,你一个小小的裴寂如何能请得动李渊呢? . . 很显然,裴寂也很有自知之明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纠结了文武大臣两千余人一起向李渊劝进。 . . 同样,这番话由我来继续翻译。我们听说这个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并不是一家一姓所独有的, . . 就像春天观赏兰花而秋天又赏菊一样,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就有了朝代更替。 . . 上古的圣王尧传位给舜,舜又传位给禹,扩大到整个宇宙来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生命,一旦生命结束,就有下一个生命来代替它,所以秦朝灭亡的时候汉朝接替了它。 . . 现在天下大乱,民bu聊生,恐怕是这个朝代的寿命快要结束了,前段时间听人说(当然是他们安排的自己人)晋阳那个地方冒着龙气,那不正是你起兵的地方吗。 . . 又听有些小孩(当然也是他们安排的人给小孩教的)唱的歌谣里面暗示了李家的人应该当皇帝,唐王你不正是姓李吗?看来是上天要让你当皇帝啊。 . . 当然作为一份正式文书,最后的结尾肯定是少不了的,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我们这些作臣子的诚惶诚恐的冒死请求你一定要皇帝啊。 . . 李渊是怎么回复的呢?你们说的都挺对的,后面呢?没了。 . . 毕竟是当红男主角,出场费高,就这么一句台词。 . . 既没说答应,又没说不答应,这样便算是拒绝了,不过大臣们都懂,古往今来这种事情怎么着也得劝进三次拒绝三次。 . . 就像是过年给小孩子压岁钱一样,大人表示小孩子非常可爱,来给你一些压岁钱, . . 虽然小孩子非常想要,但还得装出一份为难的样子,不要不要,怎么能要你的钱呢,旁边的家长也在一旁提醒,不能要叔叔/阿姨的钱啊。 . . 大人也不会把钱收回去,继续说道,你看我跟你爸爸妈妈关系这么好,这是叔叔/阿姨一份心意, . . 怎么能不要呢,小孩子嘛,也不会别的词,虽然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钱,就是一口咬定不要。 . . 接下来会有第三次劝说,你看我跟你爸爸妈妈这么多年的朋友了,你又这么可爱,你赶紧拿上吧, . . 不然我可就生气了,这时候旁边的家长不失时机的说声拿上吧,小孩才不情愿的叫声谢谢叔叔/阿姨,然后把钱拿上,至此三方关于压岁钱的角逐才真正结束。 . . 一个压岁钱都这么麻烦,当个皇帝搞这么一出把戏也就不稀奇了,反正李渊能成功的当上皇帝, . . 劝进的大臣也如愿加官进爵,至于百姓,也能看看热闹,这是个至少双赢的事。 . . 接下来是第二次劝进,作为一名优秀的编剧,台词可不能跟上一次说重了,并且要有层层递进之感。 . . 上次说尧舜禹的禅让,这是明君,这次该说暴君了,夏和商朝有两个出了名的暴君,桀王和纣王,得麻烦您二位出来走一走了。 . . 当初桀王和纣王在位的时候统zhi非常残暴,他们也都有儿子,也没有听说下一个朝代的开创者去辅佐他们的儿子。 . . 古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功劳如果大的没法赏赐的话就可以让他做天下之主了,唐王您正好是这样啊。 . . 当然,为了把自己的荣辱和李渊绑在一起,他们又加了一句, . . 如果你不当皇帝的话,那我们的这个官也不做了,回家务农去! . . 李渊非常赞同这番话,但面子上的活计还是要作的, . . 就无奈的笑了笑,你们为什么要这样逼我呢?一定要三思啊! |
顶一下 |
49家谱 . . 下面的众人也是心知肚明,这才到第二步,还有第三步呢,不足半日,裴寂又领着一帮人来“逼宫”了。 . . 当然了,台词背后的深意也得更进一步了,这次得说说政quan合 fa性的问ti了。 . . 我国古代社会统zhi阶ji的政quan合fa性来自哪儿呢,肯定不是ren民,说出“shui能载舟,亦neng覆舟”的李世民还得九年之后才能登ji,而且他的意思也只是说要注yi人民qun众的li量。 . . 皇帝又被称为天子,顾名思义,天的儿子。 . . 所以皇帝的政 quan合 fa性的来源于天,也就是汉代大儒董仲舒所讲的“君quan神shou”,天子“受命于天”。 . . 虽然抬头就能看见天,但“老天爷”这位老先生可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他说的话也不是一般人能听得到的, . . 幸好,民jian还有歌诀流传。 . . 小孩子莫名其妙就学会了一首歌,歌词也不指ming道姓,而是以猜字谜或暗示的手法隐hui的表达出“老天爷”对于皇帝应该由谁来当这个问题的意jian。 . . 以前的陈胜,刘邦,刘秀等等都是这样,现在的李渊也是这样。 . . 东海边突然传来一首儿歌,南山边也传来一首儿歌,北岗上和西丘上也有儿歌传来, . . 虽然歌词的内容不尽相同,但他们表达的含义却惊奇的一致:李渊应该当天xia之主。 . . |
. . 自然有热xin qun众将这些歌谣收集起来呈上去,连裴寂也是啧啧称奇,唐王啊,这是上天要让你当皇帝呀。 . . 如果违背了上天的旨意的话,上天就会给我们降下zai祸来,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我们考虑啊,求求你,为了我们,请你当皇帝吧! . . 李渊还是觉得有些为难,我为什么要再三的拒绝你们的劝进呢? . . 因为我是身 ju gao位的人,害怕你们拍我的ma屁,净捡好听的说, . . 但是,既然你们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为了天xia亿 万bai姓的幸 fu,这个皇帝我不想当也得当了。 . . 听到这儿,下面的群臣一片欢呼,总算是皆大欢喜了。 . . 既然是建立一个quan新的王朝,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起个什么好呢? . . |
码 |
暖暖(??ω??)~ |
. . 名字想好了,还得继续加深巩固一下政权合法性的问题,虽然说是“受命于天”, .. . 但那些毕竟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还得找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来衬托一下李唐家族的威严,怎么衬托呢,从家谱入手。 . . 民部,土地赋税和财政的事先放一放,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们,去把我们家的家谱修一下,给你们一个小提示,陇西李氏。 . . 皇帝大人发话了,帝国的政府官员们办事效率很高,不足三日就有详细的调查报告呈了上来。 . . 第一批官员得出的调研结论是:汉朝时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是陇西成纪人,虽然李广家的旁边还有几家姓李的, . . 但是我们大胆的考证过了,其他几家姓李的都没有后代,所以李广是皇上您的祖先。 . . 第二批官员得出的调研结论也出来了:陇西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小了,没有什么名人, . . 我们没有拘泥于陇西这个的地方,一直将目光扩展到了咸阳周围,终于在咸阳的槐里找到了一位名人,战国末期秦国的著名将领李信,他也可以做皇上您的祖先, . . 我们也大胆的考证过,虽然他们家附近也有几家姓李的,但无一例外全都没有后代,所以,李信肯定是您的祖先。 . . 第三批官员的调研报告也相继而来,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但是可以证明秦朝的李信搬了一次家, . . 从咸阳的槐里搬到了陇西的成纪,我们可以证明他们说的都是真的,所以恭喜陛下了,李信和李广这两位名人都是皇上您的祖先。 . . 李渊还是有些不太满意,老子都是当皇帝的人了,怎么还给老子找两个将军当祖先,不行,换个排面更响的,就让老子当老子的祖先吧。 . . 下面的官员战战兢兢的站成一排,你们可不认为李渊在说绕口令,“老子”这个词除了代称自己外, . . 普天之下能当得起这个名号的只有一个人了,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他的本名叫李耳,。 . . 倒是也姓李,而且也当过孔圣人的老师,那可是比圣人还厉害的人物,当个李渊的祖先绰绰有余。 . . 当场就有博学的人提了出来,老子李耳是一千多年前的河南人啊,那里现在可是王世充的防区,我们没法派人去调查李耳后代的具体情况。 . . 李渊一拍桌子,老子不是爱骑着青牛到处转吗?一千多年的时间也够他从河南走到咸阳了。 . . 于是,结论出来了:一千多年前的老子骑着青牛从河南走到了咸阳,然后安家落户,结婚生子, . . 秦朝时后代里面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将领李信,汉朝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将领李广,唐朝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后代李渊当了皇上,这就是陇西李氏的故事。 . . 解决了以上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应该怎样建设这个伟大的王朝了。 . . 经过隋末的战乱,李渊接手的其实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百姓流离失所,民bu聊生。 . . 民以食为天,所以首先该解决的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这就牵扯到土地的分配和田shui赋役制du了。 . . 作为一本比较轻松的历史小说,我还是想把这些东西讲的通俗易懂一点,很多人都讨厌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枯燥,难懂,我也一样。 . . 但只有懂得了这些,我们才可以洞悉历史规律,知道有些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甚至是预测结果。 . . 举个例子,别的不说,就说一下李世民的作战风格问题,他有时候喜欢龟缩不出,等到耗尽了对方的粮食和锐气之后就轻骑突出直捣黄龙。 . . 他哪儿来的那么多粮食能把对方耗死呢?难道对方就想不到这种办法吗? . . 这就要讲讲唐朝的土地制du了,下面我用农民张三的故事来讲讲唐朝的土地制du。 . . |
50土地制度 假设有一个名叫张三的农民,经过隋末唐初的战乱年代,他世代居住的村庄毁于战火之中, . . 由于战争的原因,妻子和儿子在一次逃跑中走散了,偏偏祸不单行,老父亲老母亲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 . 唐朝建立后,为了充实国库,积蓄民力,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 . . 张三同志获得了当地政府分给他一百亩土地,其中二十亩被成为永业田,为什么会有这种称呼呢? . . 它是跟口分田相对而言的,永业田是他可以祖辈辈流传下去的,他可以在这二十亩土地上盖房子,种桑树,一般来说,一座房子可以使用几十年, . . 不用担心自己死了之后房子被政府收回去,可以放心的把它传给自己的儿子,桑树也是同样的道理, . . 一颗桑树成长期三四年,活个几百年是没有问题的,后代也可以世世代代在这里缫丝养蚕,这算是祖业。 . . 等到农民张三年纪大了,身体也不灵活了,种不了那么多的地,政府就从剩下的八十亩土地中收回一部分, . . 再等到张三过世后,这八十亩土地会被当地政府全部收回,只留下二十亩永业田传给张三的子孙。 . . 张三在得到土地之后就开始了辛勤的劳作,几天后,他那在战火中失散的妻子找回来了,于是,两个人一起耕种土地。 . . 生活越来越好,日子也有了盼头,最重要的是,他的父亲也回来了,两个人种植一百亩土地或许还有些紧张,三个人则刚好可以。 . . 过了几天,他的母亲也回来了,这可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喜的是母亲健在,忧的是多余了一个劳动力,四个人耕耘一百亩地还是有些浪费人力了。 . . 政府自然会想到这个问题,多分配一亩地给他们,唐朝的法律规定,一户人家三人以下分配一百亩土地,三人以上每增加一人就多分配一亩土地。 . . 说完了张三家,我们来说说他的邻居李四,这个李四是一个中年女人,唐朝的法律规定, . . 女人是不可以拥有土地的,因为在封建社会,女人是附属于男人的,她和他的丈夫共享那一百亩土地。 . . 但是很不幸,这个李四前两天刚死了丈夫,这下就麻烦了,她是不是连一亩土地都没有了呢? . . 没有土地种植粮食,她怎么能够生活的下去呢? . . 政府也做出了人性化的规定:对于寡居的人,可以分配给她们三十亩土地,如果她上面还有一个残疾的公公,还可以额外增加四十亩的土地。 . . |
支持 |
dd |
喵~( ^???^ )dd |
鼓励一下 |
51霸王 土地制度属于内政,解决了内部问题,接下来该清除一下外部隐患了,就目前来说,对李渊威胁最大的当是西北方向号称“秦帝”的薛举了。 . . 在介绍他之前,我们必须介绍他原先的上司郝瑗。 . . 这个郝瑗是金城(今兰州)县的县令,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公元617年4月,由于杨广的残暴统治,再加上各种天灾人祸不断,人心思变,有实力的基本上都起兵造反了。 . . 郝瑗面对帝国的严峻形势忧心重重,本着为国家出一分力的想法,准备于四月三日在县衙召集属下开会,招兵买马进行剿匪。 . . 当天的县衙热闹非凡,有驻守当地的中高层军官,也有本地的豪族大户,该来的不该来的都来了。 . . 会议在一片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进行,酒过三巡之后,郝瑗开始谈正事了。 . . 他首先对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会议的军官和豪族表示了感谢。 . . 其次畅谈了一下周边的形势,提出了征兵的想法。 . .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便是收银子,剿匪是要出钱的,这就是请豪族大户来的目的。 . . 出乎意料的是,无论是对于征兵还是收银子,眼前的这些人都是连连点头,没有任何反对。 . . 郝瑗有些奇怪,不对呀,这些平时爱财如命的人今天怎么这么大方。 . . 这时,一个魁梧雄壮的中年人朝郝瑗走了过来,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大喝一声,把他给我绑了! . . 这个人朝郝瑗哈哈大笑,郝县令,对不住了,兄弟咱也反了。 . . 郝瑗恍然大悟,我说他们今天怎么这么听话,原来都被买通了。 . . 这个魁梧雄壮的中年人就是薛举,他原本是山西人,后来因为父亲做生意的缘故一家人搬到了金城。 . . 因为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薛举见识广泛,富有胆识,他父亲的生意做得很好,家底颇为殷实, . . 他也没有什么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反倒是对练武入迷了起来,上马弯弓射箭,下马赤膊厮杀,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 . 经常在外面闯荡的人消息灵通,薛举敏锐的发现天下即将大乱,就散尽家财结交各路豪杰, . . 准备成就一番大事,这次郝瑗招兵买马准备剿匪,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剿匪实在是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像他的偶像项羽一样起兵反隋,做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 . 郝瑗也是个明白人,跟谁打工不是打工呢,没必要不明不白的死在这儿,就对薛举说道, .. . 你虽然勇猛无敌,但指挥上万人的战争一味的使用蛮力是不行的,我来当你的军师吧。 . . |
更的太慢了楼主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 最新文章 |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
如何评价这个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