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很多人对棒子嗤之以鼻,完全是一种对蛮夷小邦高高在上的心态,说棒子几千年来,对外战争从来没赢过。这话其实不光傲慢还非常无知,因为抛开那些“捡漏”(如趁着唐朝军队应付吐蕃时吞并百济旧地和大同江以南,元末时期吞并济州岛和东北部双城都督府的土地)外,对辽国的战争是实打实公认的大胜仗。 辽国远征高丽三次,每次都是十万人的大军,结果战果都不好,尤其是第三次,辽国精锐部队损失惨重,除了获得高丽的称臣纳贡外,啥都没有捞到,鸭绿江以南除了保州(新义州)外的土地全被高丽收入囊中。 辽国第一次征高丽,原因是高丽一直向宋朝纳贡,于是辽国远征高丽,想让他们成自己的附属国,外加高丽不停向北蚕食,将定居点扩张到了鸭绿江附近,建立“江东六镇”,引起辽国警觉。结果却是他们被高丽军队阻挡在清川江一带,互有胜负。这时高丽派人过来谈判,答应成为辽国附属(他们联络过宋朝,宋朝表示不掺合),辽国也将江东六镇赏赐给高丽。 第二次征高丽:由于辽国发现高丽依然在向宋朝朝贡,于是辽国派大军进攻高丽,一路上辽国军队势如破竹,没多久就占领高丽的王京(开城),高丽国王跑到南部罗州。正当辽国准备一鼓作气灭掉高丽时,高丽军队不停的袭击辽军后方,后方补给重镇郭州都被高丽收复,而进攻也不顺利,路上高丽守军都坚决抵抗,加上高丽使臣忽悠辽国主将说“国王跑到万里之外的南部”,辽国觉得补给不足,于是撤兵,撤退途中轻装出行,大量武器,物品被扔,外加高丽军队沿路骚扰,让辽国军队非常狼狈的撤回鸭绿江,双方议和。 第三次征高丽:由于檀渊之盟的达成,宋辽进入和平时期,辽国也能真正腾出手来对付高丽,这次辽国任命上次征高丽的主将萧排押领兵十万,这次有很多以前和宋朝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士兵,信心满满,誓要彻底灭掉高丽。而高丽也任命经验丰富的老将姜邯赞领兵三十万抵御辽国。姜邯赞在辽国进攻王京的路上进行埋伏,并且修筑堤坝阻挡河流,待辽军通过时,开闸放水,导致辽军军心大乱,高丽军队趁势杀出,打的辽军措手不及,而外前方进攻开城的辽军主力由于失去了补给,被迫撤回,而沿途高丽军不断骚扰,伏击,待到龟州,辽军筋疲力尽时,姜邯赞带领大军杀出,把辽军杀的丢盔弃甲,损失惨重。这次是辽军彻底的失败,损失大量经验丰富的将领和官员,甚至导致辽国北方出现官位空缺,需要从南京调人补缺的地步。 此战彻底激怒辽国,辽圣宗誓要高丽讨还血债,结果高丽派人过来正式的纳贡称臣,并且释放扣押的辽国使者,令辽圣宗大喜过望,承认高丽拥有出保州外的鸭绿江以南的土地(辽国在鸭绿江最后的地盘保州在辽末时期,女真人入侵辽国时,趁机派兵占领,为今天的新义州),高丽的领土面积得到极大的增加。这是棒子从古至今,由自己独立完成的对外战争的最大胜利,辽国给棒子炫耀本国的历史上,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姜邯赞被朝韩两国誉为“古代三大战神”之一(乙支文德,姜邯赞,李舜臣),韩国还有姜邯赞号驱逐舰。如下图,落星岱姜邯赞铜像和姜邯赞号驱逐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