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为什麼明末守个辽东就说军费不够? -> 正文阅读 |
[中国历史]为什麼明末守个辽东就说军费不够?[第1页] |
作者:今宵酒醒無梦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文/李谨言 |
从明朝开国到灭亡,北方边境一直处于重兵镇守、严阵以待的备战状态。明朝虽然取代了元朝统治,但退入漠北的元军余部,仍然拥有可观的军事力量,并对中原地区怀有觊觎之心。为此,明朝曾连续派遣大军北征,却始终未能使对方屈服。明朝不得已只能在西起甘凉、东至辽东的九个重镇建立起著名的“九边”防线。这条针对鞑靼、瓦剌、女真等北方少民的“九边”防线部署了全国约一半的兵力,同时也消耗了明朝相当数量的财政。 “九边”重镇是指从鸭绿江到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的九个边防重镇 明朝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前朝的诸多作为,如“诸色户计”制度,就是把老百姓分为若干种固定职业的户籍,世代继承,永不更改。在这其中,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叫“军户”,具有很大的强制性。 按照朱元璋的设计,军户主要工作是种地,所谓“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
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边镇军队供应体制逐渐由纳米向纳银过渡,折银逐渐增加。到了崇祯时期,“九边”的兵力比起万历年间已有所减少,但军费却在日益增加,明朝财政出现了“仓无数万石之储,军无半年之饷,二百年来未有此极穷之时”的局面。为了缓和矛盾,明朝皇帝往往不得已发内帑币充兵饷犒赏士兵。与此同时,明廷还会发动大官僚地主捐款,不过统治阶级贪婪吝啬的本性注定了此法收效甚微,崇祯皇帝在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二十七日召对大臣时坦言:“去年岁谕令勋戚之家捐助,至今抗拒,全无急公体国之心,就是省直乡绅也不捐助。” 有限的内帑对于明朝庞大的财政赤字来讲无异于杯水车薪,而脑满肠肥的勋戚与乡绅又往往虚与委蛇,敷衍了事,增加的兵饷就只能全部压在贫苦农民身上了,也就是所谓的加派。加派是明朝弥补财政亏空的惯用手段,辽东自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起兵反明起,就有专用加派的军饷即“辽饷”。不过,这种竭泽而渔的赋税方式丝毫没有缓解明朝的财政困局。 明末许多仁人志士纷纷主张“复兵农之制”,孙传庭等人也相继在陕西等地试点,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
明朝自万历末期以来,每年正常的岁入额为1461万两,其中归入内府作为皇帝和宫廷奢侈享乐的约600余万,真正属于户部作为朝廷开支的除本色外,折色银不过400余万两。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加派辽饷520多万两,已经超过了朝廷全年的正常开支数额,到崇祯四年(1631年)辽饷达到了1000多万两,十年(1637年)加剿饷280万两,十二年(1639年)再加练饷730余万两,加派总数高达2000余万两,远超国家正常年份的赋税收入。除了卫所制度废弛,募兵数量增加外,军官贪污腐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在明朝各级官吏看来,抗金(清)事业已然发展为一门“生意” 天启三年(1623年),兵部尚书赵彦曾揭露称,户部放饷虽未断绝,军人领饷却常遭克扣,甚至还有一两个月分文未得的情况。天启六年(1626年),东江守将毛文龙即上书抨击:“天津岁运米二十万石,而去年只运到十六万余,其中尚有漂没腐烂者。”不过,毛文龙自己也未必干净,辽东皮岛“合老幼止四万七千”,而他却妄报“有众数十万”。 |
在军官们大搞贪污时,很多士兵经常处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境地。军队无法维持正常运转,最终导致大批逃亡与频繁哗变。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袁崇焕曾用雷霆手段处理过宁远兵变,但引发此次兵变的财政危机,却早已超出袁崇焕的能力所及。 有明一朝,整个官僚体系的贪腐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而崇祯皇帝对于武官的妥协态度,也让军队中的贪腐现象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崇祯担心一旦开始整治贪官污吏,会动摇军心,反而希望通过不断增加军饷来讨好将官们 万历初年,有赖于高拱、张居正的改革,京运(中央财政供应)虽然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但是朝廷的征收税款能力尚可,保证了“三大征”等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到了万历中后期,神宗皇帝开始怠政,地方缺员无数,贪腐和党争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朝廷的税收能力开始急剧下降。 |
除以上几点外,从太祖时期开始实施的藩王制度也给明朝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朱元璋当年册封藩王主要是为了让其拱卫朝廷。然而经过建文、永乐两代皇帝的削藩,明朝的藩王只能“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这就导致了日后“天下养朱”的局面。根据《万历会计录》记载,万历初年,全国每年的田赋总额约2300万石,光供给宗室的俸禄就多达800多万石。可以说,这一负担始终贯穿着整个大明王朝,也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崇祯坚定不移地执行“藩王不纳税”祖制,也严重影响了朝廷的财政健康 明代卫所世兵制的衰败和募兵制的兴起是正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明朝末期辽东战场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仅辽东一边,年费就达800万两至2000万两。太仓库岁入(又称太仓银库)万历年间不过450余万两,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只有2、300万两,明朝财政窘迫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崇祯手中的钱其实并不算少,但经常用不对地方,而且在不该省的地方省钱,比如裁撤驿站 明朝的最终覆灭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执行税赋以及控制地方弊端的无能。辽东战场的失利,不仅仅是军事策略的失误,更是迟缓的军事供给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一个处于危难之际的王朝要想图存,就必须要让庙堂与江湖达成共识。由于财政制度的种种积弊,明朝始终无法用常规手段筹集到足够的军费,最后只能用摊派的方式挑软柿子捏,在不归路上一步步走向灭亡…… (来自 冷兵器研究所) |
还不是腐儒害的,文人秀才文官都不纳税 |
毛文龙接收了大量难民,不会只有四万。 军费被中饱私囊这种事暂且不论,主要浪费在堡垒战术上了。 堡垒战术需要有强大的野战兵力,才能以数个堡垒为基点,控制广大地区。但明军在萨尔浒惨败之后,未能重建足以战胜清军的野战兵力,一味埋头修堡,结果不是被围点打援,就是被绕过去而不敢出击。明军的堡垒战术反而变成了清军的放血战术。 而且在军制的影响下,明军更倾向于只打必胜之仗来为家族派系争取利益,如果难以取胜则一味避战,导致明军战斗意志不断萎靡,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变成了中央与地方的互不信任。 |
和 |
为什么eu4里面带明那么强 |
封建军队,没军饷不干活 |
下面吃空饷很正常 |
政府机构能力低下,人口都查不明白。 和平年代都入不敷出,各地的铜铁矿这些收入是直接到皇帝私库,不经过国库。 官员的工资经常发一下物品丝绸之类的抵, 居然退化到以物换物阶段 明朝灭亡前,前线重地山海关居然能做到欠响三年,其他地方无法想象。 |
东林党。 |
钱都在少数的手里,政府养不起兵,军屯都被私用了 |
因为以前都是层级管理 一层一层盘剥,到了真正有用的人手里没有几个,再加上有信息代差 |
土地兼并收不上来税,寄了,几乎所有封建王朝都是这么没的 |
土地兼并呗,放到现在都没解决,俗称:越有钱的越有钱~ |
军费够了以后还怎么要? |
需要支部建在连上,士兵委员会和政委制度才能解决 |
东林党加上背后的南方才华与地主阶级。 |
|
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加上贪污成风,还养了一堆王。 |
耕地就这些,粮食产量也就这些,能养活的人口也就这些。 人口一旦超越红线,那多出来的人口会吃掉原本的税收。土地兼并,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
最根本原因还是明朝开国时政治制度就留下了很多缺陷。之后既的利益者不可能同意损害自己的利益的改革。两百年后既得利益者越来越多,只能加大剥削平民力度。平民活不下去就只能造反。 |
明代税制本就不合理,后期疆域缩小到汉地之后面积人口与宋朝相当,但是税收却远不如宋朝。另外明代官僚贪污严重,实收100文的税估计贪官污吏能向百姓收500文,中间的钱全给贪了。 |
蒋北伐有一半的功劳属于工人,正是北边各种罢工,北洋军阀不得民心,到处都有罢工,后期缺钱,一推就倒。 |
其实重文轻武,八股取士,皇帝昏庸,我曾试想皇帝破罐子破摔,解禁天下,像东汉末年允许各地方地主团练武装,都不会有孙坚曹操,毕竟二百年重文轻武,八股取士,人才读书都读傻了。 |
如曹操从小生长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环境中,程朱孔孟洗脑下,恐怕也得废。 |
两极分化太严重,被卷起来的土给埋了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中国历史 最新文章 |
他说的是真的吗 |
明朝酷刑多残暴 第一代闯王高迎祥被捕后被凌 |
汉朝时期,整个南方丘陵一带均是“三不管” |
“四度赤水”真的是毛..用兵如神吗? |
明朝到底有多强大? |
这个数据可信吗 |
什么是九军、六军和三军,关羽水淹七军到底 |
秦灭六国以后与秦始皇去世时的疆域对照图。 |
朝鲜半岛曾经近在咫尺,却为何没有被收入囊 |
昆阳大战,刘秀的2万军队为何能打败王莽的4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