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中国历史 -> 兵力并不占优的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 -> 正文阅读 |
[中国历史]兵力并不占优的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第1页] |
作者:遥夜泛清瑟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而曹操最终能够反败为胜的原因,历来是讨论的焦点。主流观点认为,曹操代表的是东汉的中央政府,因此在战争当中是正义的一方,相比之下,袁绍就在道义上处于不利。同时,曹操也能在战争的关键时刻采纳荀彧等人的建议,加上袁绍最后时刻的指挥失误,最终奠定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战争的正义性自然不能忽视,但战争的胜利却不仅仅是靠正义获得的。曹操下属的建议固然重要,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主帅曹操的战略规划和作战意图。因此,笔者认为曹操在此次战役中谋划和应变同样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
官渡之战前的变数,曹操都正确应对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建安五年正月,在徐州截击袁术的刘备突然反叛,意图联合袁绍夹击曹操。在部将王忠等人初战失利的情况下,曹操果断决定亲自征讨刘备,这一举动让刘备有点措手不及。经此一战,曹操暂时解除了后顾之忧。实际上,当时的处境与之前吕布、袁绍、曹操三股势力在中原对峙的局面大体相似,按照之前的思路,肯定是先解决后顾之忧,然后再考虑与袁绍正面决战。 但不同的是,刘备是刚刚占领徐州,根基不稳,正是针对这一情况曹操才力求速战。同年二月,袁绍派遣主力进攻白马。曹操打算直接增援白马,但荀攸建议先假装派兵前往延津,分散袁军的兵力,然后派出精锐的机动力量突袭白马一带的袁军。结果,斩杀了袁军大将颜良。 战后,曹操依然清楚当下的处境,没有做过多停留直接让白马的百姓与军队一起撤往延津。袁绍下令追击,并在延津以南追上了曹军。在此危急时刻,曹操却十分镇定,一边命令全军休息,同时将辎重散落在道路上以此诱敌。结果,袁军开始抢夺辎重,这时曹军发动突袭大败袁军,同时斩杀袁军名将文丑。 经过白马和延津的两次战斗,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曹操没有一味退守,而是力求主动,先是误导敌军而后又利用敌军的失误,打出了两次漂亮的反击战,严重挫伤了敌军的士气。与之前相同的是,曹操并没有打算固守黄河沿线的延津、白马等重镇,而是边打边撤退到官渡附近,似乎想把战争进程引导到自己的计划当中,因此决战地点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 上图_ 官渡之战示意图中,黎阳、白马、延津、官渡的地理位置 |
战略决战的胜负都与决战地点的选择密切相关,官渡地形更利于曹军作战 以前,大家在探讨官渡之战胜败的原因时,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官渡这个地方的特殊性。 根据《汉书》和《水经注》的记载,官渡的北面为水网密布的鸿沟水系,西面为圃田泽,东面有中牟泽,可以说是三面环水的地理环境。在这样一个水网密布的区域,很不适合袁军的展开,也为袁军进攻官渡增加了困难,笔者认为官渡水网密布的地理环境是曹操选择的重要原因。 |
官渡之战,袁军补给线过长 当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也是历来讨论最多的,在官渡决战拉长袁军的补给线,这一点为之后在官渡的相持埋下了伏笔。建安五年的八月和九月是战争的相持阶段,双方在官渡的正面战场互有攻守。 此外,双方还经常分兵袭击对手的后方和补给线,例如曹操的部将徐晃曾在官渡西面的故市袭击了袁军的补给队,袁绍也曾派部将进攻曹军后方的鸡洛山,却被曹仁击败,结果导致袁绍再也不敢分兵。何以至此?相比邺城,许都从地理位置上离官渡更近一些,补给线更短,这样可以保证以更少的兵力来保证补给线的安全。 上图_ 官渡之战 中曹操的防御部署要图 相反,由于河内郡为曹军占领,袁军的西侧一直会受到曹军的袭扰,补给线的安全很难得到完全的保障,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双方采取了同样的行动但结果却恰恰相反。但在相持阶段,曹操遭遇的危机反而比之前更严重,在对峙的两个月时间里曹军出现了军粮不足的情况。 同时,袁绍同意刘备分兵与刘辟在曹操的汝南一带作乱。至此,曹操遭遇了自开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稍有不慎将满盘皆输。曹操还是沿用了之前应对吕布和刘备的思路,派曹仁前去稳定后方,不久就解决了这一危机。 上图_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
因时制宜,曹操敢于用险计 同年十月,许攸的叛逃成为改变战争形势的契机。许攸突然来降,这让曹操身边的人都对许攸偷袭乌巢的主张表示怀疑。在一番商讨之后,曹操决定让曹洪、荀攸等人留守官渡,自己亲率步骑五千奇袭乌巢。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冒险的军事行动,但战争往往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自八月份双方在官渡对峙以来,曹军逐渐不支,有崩盘的危险。如果还是一味死守官渡,对于曹操而言没有太多胜算。 虽然这次偷袭乌巢看上去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没有更好选择的曹操愿意努力一试,正所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而曹操之所以选择只带五千兵力偷袭乌巢,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了万一奇袭不成,主要的兵力仍在官渡,至少大本营可以保住,自己仍然有退路。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曹操在用险的同时,也体现出其军事指挥稳健的一面。曹操奇袭乌巢,再加上最后决战时刻袁绍指挥失误,使得曹军既占领了乌巢,同时也守住了官渡,战争胜负的天平由此倒向曹操一方。 纵观整场战争,曹操很早开始为双方的决战做着必要的准备,并在战争中优先考虑争夺主动权,面对突发情况也能应对得当,用兵正奇相辅……这些都为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这场关键的战役也为曹操最终成为优秀的军事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作者:天启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陈寿 《三国志》 【2】范晔 《后汉书》 【3】宋杰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 【4】田余庆 《秦汉魏晋史探微》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因为汉末三国那段时间点。跳槽是允许的,投降是稳赚的。 所以,主子们的输赢对下属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输了就换个主子。主子门也得随时提防着小弟倒戈。 曹操这边将领大多复姓夏侯,或者姓曹。所以稳定了很多。 袁绍这边,什么杂七杂八的都有,谋士都想表现自己贬低异己。 |
战争有偶尔性,又不是比比人数就下杰伦了 |
其实也就是把粮草烧了,不得不撤退了而已。事实上并没造成多大战果。只是袁绍没几年死了,儿子内讧,给老板捡了便宜。后面的刘表也一样。 |
二五仔之力 |
曹操本人的战术指挥起决定性作用。带5000人深入到敌方粮仓竟然没被发现,还击破了两倍于己并且有营寨可守的敌人并其援军。 袁绍该想的都想了,该做的也做了一大半,结果曹操一队顶三队 |
如果刘邦在彭城之战后和袁绍一样,那么楚汉之争的结果也有可能改变。 |
赤壁之后如果曹**了... |
排除曹操,主要原因就是双荀和贾诩。 |
就是许攸而已,许攸不投降你告诉我怎么赢 |
郭嘉的十胜十败说明了原因 |
袁军根本没伤筋动骨,恢复后照样吊打曹操,然而袁绍就这么挂了,两个儿子同室内伐,贻笑外人,被逐个击破 |
嫡系部队就这么点,多数都是看粮食和钱的,什么叫军心涣散,粮库没粮了还麦什么命,很多人只是小兵或者大头兵荣华富贵离他很远,活得还是很现实的,而流言蜚语还是传播很快的,文字上的东西比如割发代首,以前我也觉得是士兵好忽悠 |
若不是我许子远,阿瞒焉能进这邺城 |
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到冀州啊! |
怎么,没读过隆中对啊? |
一在曹操,二在袁绍 |
陆逊兵力差距那么大为什么能赢? |
一在曹操,二在袁绍。 |
袁绍瞎放箭,把忠臣沮授放死了,牌还全让曹操收了,可不输了 |
官渡之战的关键在于,袁军上将临阵归降曹操 |
应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许攸叛逃,曹操还有翻盘点吗?反正我是想不出来了。许攸来了以后告知了淳于琼的位置,还“左右疑之”,可见曹军一开始并不知道淳于琼位置,曹操这次算赌赢了。 许攸来的时候曹操兵粮没多少了,也就是拖着曹操就是袁绍的下场。而且曹操不像袁绍,袁绍的后方是比较安定的,但是曹操还和不听话的西北军阀、观望的刘表、尚在稳定江东的孙权接壤。战胜还好,一旦战败,这些人都有可能出击捞好处(反正绝对不可能像乌丸帮袁绍儿子一样帮曹操) 如果趁粮尽之前和袁绍决战,只有极小概率获胜。毕竟按照史书描写,袁绍大军抵达以后,曹操一直在防守,要是有把握能出击,以曹操这种果断的性格早就出击了。 |
我觉得根本原因是双方指挥官的性格能力问题,直接原因是许攸的叛变 |
你别说,日本的三国无双里也能看出来,4代开局战役里就官渡最难打,一开始就是各种负面消息,然后就是关羽斩颜良和文丑,直到烧掉乌巢音乐才变化,张郃瞬间变自己人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中国历史 最新文章 |
他说的是真的吗 |
明朝酷刑多残暴 第一代闯王高迎祥被捕后被凌 |
汉朝时期,整个南方丘陵一带均是“三不管” |
“四度赤水”真的是毛..用兵如神吗? |
明朝到底有多强大? |
这个数据可信吗 |
什么是九军、六军和三军,关羽水淹七军到底 |
秦灭六国以后与秦始皇去世时的疆域对照图。 |
朝鲜半岛曾经近在咫尺,却为何没有被收入囊 |
昆阳大战,刘秀的2万军队为何能打败王莽的4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