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中国历史 -> 高句丽为什么有实力跟隋唐抗衡70年? -> 正文阅读 |
[中国历史]高句丽为什么有实力跟隋唐抗衡70年?[第1页] |
作者:遥夜泛清瑟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史载高句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沃沮、东濊皆属焉”。这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上亦有描绘,比如洞沟12号壁画墓的斩俘图和三室墓第一室北壁的攻城图等。攻城图整个画面为某个城的一角,城门紧闭,城外有二将乘骑手持长矛,正在酣战,人马均着甲胄。在二将上方有二士卒滚抱厮打,画面简洁,主题突出,是描绘一幕城池的守御战,可能是为了表现墓主生前参与守卫某城有功的战绩场面。 唐朝时期是高句丽军队建立以来数量最为庞大的时期。在高句丽历史研究领域,史学家们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对高句丽军队和战争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科学认真的考证,相继出版了一批非常重要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提出了符合历史事实的见解。其中,耿铁华先生对唐朝时期高句丽全国军队数量的考证最具代表性。在耿铁华先生的《中国高句丽史》考证统计得出高句丽灭国前的常备军队在60万人左右。从高句丽在历次战斗中使用军队的数量及高句丽全国人口总数的测算情况看,耿铁华先生考证唐朝时期高句丽全国军队数量为60万人左右,是具有客观依据的。 |
高句丽军队最初是由五部的高句丽人组成的,随着国土的扩张,征服其他地区和民族,高句丽国家的军队中也出现了其他民族的成份如鲜卑、马韩、秽貊、靺鞨、扶余、汉人士兵。高句丽后期,军队主要由高句丽人、靺鞨人、扶余人、汉人组成。高句丽军队由步兵、骑兵和水军构成。高句丽古墓壁画中,高句丽骑兵、步兵的形象是很多的。 根据现存的文献研究和考古壁画分析,人马俱装的突击骑兵是高句丽军队的主力。这种重骑兵人马披挂,并有高高的铁护领保护脖子和脸颊,通过冲锋和白刃战的方式作战。得益于高句丽境内丰富的金属矿藏资源,使高句丽的重骑兵保有量和中原王朝不相上下。此外,重步兵也是高句丽壁画的常见元素之一。较常见的是一种身着兜鍪和甲、手持长枪和方盾的士兵。其次是一种头戴冠冕,身披甲肩挑重剑和盾牌的士兵。 |
天寒地冻 |
一则能形成割据,大多有某种地理屏障以供防守, 二则古代能够集中在一处的资源是有限的,规模在一省之地或以上的国家,在局部战役上都和大国打的有来有回,并非奇事。 无论是高句丽,南诏,西夏,安南,缅甸,日本 还是一些汉族割据政权(如蜀汉)都如此。 |
又不是只跟一个国家打,你打高句丽其他国家就打你 |
太远了 ,那个实在想要把军队运到辽东,后勤压力太大 |
高句丽坚壁清野,后勤保障太难了 |
以逸待劳,坚壁清野,守到冬天唐军就只能退兵了,边城就像马奇诺防线,没有巨大优势根本打不穿,最后凭借水师打赢的,就把高句丽城池焚了,高句丽内迁,后来百济和新罗当了上千年的小弟年年进贡,也就没必要打了 |
要想清理也容易,用火炮发射穿甲榴弹,一个个清理就是了 可惜那年头没有 |
隋代与唐初中国与高句丽的分界河,并不是今日中朝边境的鸭绿江。高句丽在南北朝时趁中国分裂向西扩张,将辽东半岛并入版图,现在於中国境内的辽河,却是隋唐中国与高句丽的边界河。由於隋唐时代中国东北如吉林黑龙江尚未成为中国版图,辽东又为高句丽占据,隋唐时代中国进兵高句丽的路线,就只有沿辽河之间渤海湾北岸向东进兵,再配合海军攻击辽东,进攻的路线只有一条,而高句丽只有故守辽河东岸,就能有效防守,在这个形势对守方的高句丽,是十分有利。 另外辽河两岸的气候,也不利进攻一方。原来中国东北地区在七至八月是雨季,有时更会因降雨太多而出现水灾,多雨的天气影响行军及补给,但当雨季在九月开始过去时,东北地区的冬季又很快到来,东北地区冬季十分寒苦,加上不时降雪,都不利补给及作战。全年只有三至六月的春季严冬过去但雨季未至,才有利进攻。所以进攻的中国部队,要打败高句丽就只有趁春季数个月速战速决,才有较大胜算,正如上面提及,地理上的局限中国军队只能集中一点攻击高句丽,而高句丽也明白气候问题令中国军队不可长期作战,故只要在春季数个月坚守要塞,到了雨季中国军队自自然然是因补给不便而退兵,好似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两次因久攻不下而在七月退兵,史家相信与雨季开展有关。 高句丽也可在休战期间再巩固防守,以至中国多年攻势根本消耗不到高句丽的防守军力,反而中国军队却因多次攻击及撤退影响军力及士气,再加上隋代及唐初实行『关中本位政策』,军事力量集中在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离辽东前线很远,补给支援是异常困难。 后来在唐高宗时代,中国最终攻下高句丽,也因为唐军改变进攻策略,先派海军渡过黄海攻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国,再由朝鲜半岛南方攻击北方高句丽,高句丽最终被唐军两路夹击下才兵败。这也说明最后唐军也明白辽东一带的地理及气候是唐军无法克服,要找另一条进攻路线才能攻下高句丽。 |
就是太远了,你给他换到中原试试 |
后金:我不仅反抗,我还反扑。 |
辽西走廊在海里,榆关道很不好走。去辽东得出卢龙塞,然后500多里没有人烟,后勤压力太大了 |
地形优势,打败了就退进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里,你退兵了又出来了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中国历史 最新文章 |
他说的是真的吗 |
明朝酷刑多残暴 第一代闯王高迎祥被捕后被凌 |
汉朝时期,整个南方丘陵一带均是“三不管” |
“四度赤水”真的是毛..用兵如神吗? |
明朝到底有多强大? |
这个数据可信吗 |
什么是九军、六军和三军,关羽水淹七军到底 |
秦灭六国以后与秦始皇去世时的疆域对照图。 |
朝鲜半岛曾经近在咫尺,却为何没有被收入囊 |
昆阳大战,刘秀的2万军队为何能打败王莽的4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