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中国历史 -> 浅谈苏联与国民党的关系 -> 正文阅读 |
[中国历史]浅谈苏联与国民党的关系[第2页] |
作者:上网就拍脑残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九、摊牌(一) 在鲍罗廷的纵容下,草字头的胃口越来越好,不过虽然他的实力越来越强,但还是有所顾虑,迄今为止,国民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联的帮助,连他自己都说: “苏俄同志不来指导我们格命的方法,恐怕国民格命军至今还不能发生。” 正因为如此,草字头对于离开苏联后是否依然能成功,尚无把握。 但只要草字头还心存大志,他就必然走上与苏联决裂的道路,因为他的职位固然已经很高,但毕竟还是军人,而只要国民党还是苏俄体制,就绝不会允许军在党上的情形发生。 有鉴于此,草字头一边笑言哑哑,尽量不使苏联疑心,一边则加紧寻找新的金主。 新的金主还真被找到了,这就是北伐军的新属地上的江浙财团,他们掌握着雄厚的经济实力,靠山则是英美。 在与草字头一番接触后,江浙财团的头面人物认定草字头必成大器,决定全力支持他,这也意味着草字头可以搭上英美这条线了。 有了新靠山的草字头开始着手摊牌的准备工作,首先,他极力拉拢被打败的官僚买办,招降纳叛,加速培植自己的势力,不久,他的做法已经跟被他打败的北洋军阀相差不大了。当时有句说法,揭破了时局的实质: “军事北伐,政治南伐” 在这种情况下,草字头向苏联彻底摊牌只是时间问题了。 |
摊牌(二) 草字头的摊牌,并不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早在中山舰事件之后,许多人已经对草字头心存警惕,直到蒋介石以总司令的身份,擅自决定迁都南昌后,连一向纵容他的鲍罗廷也坐不住了。 鲍罗廷对草字头的态度逐渐从支持转向限制,草字头不是傻瓜,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草字头的对策,便是动手,首选地是上海,这里的力量对比对他最为有利。 此时的斯达舒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当年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主张红军直接越过国境传播格命,斯达舒对此嗤之以鼻,而苏波战争果然也是斯达舒预想的结果。而现在,中国的局势将证明,通过共产国际支持外国的势力自主格命的道路才是正确的。 如果一切顺利,中国的榜样肯定会引起许多殖民地人民的兴趣,有可能,整个亚细亚都将被染成红色。 斯达舒的美梦,在1927年4月12日被击得粉碎。 这次打击不仅使苏联巨额的投资打了水漂,而且也严重伤害了斯达舒的自尊,此前很多同志早就看出来草字头是个二五仔,但他相信鲍罗廷的意见,毫不动摇地支持了草字头。 愤怒的斯达舒需要找个发泄口,侥幸逃回苏联的鲍罗廷立即被打入冷宫,永不叙用。 鲍罗廷也算是咎由自取,更何况,与那些中国的同志相比,他的处境简直就是天堂。 |
楼主没有论述24年改组和苏联的关系,是一大疏漏。这是历史上苏联与国民党之间的重要事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改组对炮党的影响比帮忙组建黄埔军校大。弄明白这次改组的前因后果,才能解释炮党为何后来只能依靠军力维持统治,而当里异常薄弱的特点。其实楼主在2和4楼已经接触到了一部分这方面的内容。看了2楼的内容,看客会得到什么教训?能够控制武力而不被武力反噬及其重要。什么能够制服武力?能供孙中山学习的老师不多,其中最好的师傅就是苏联。答案就是强有力的正当组织。所以说,这次改组对炮党的影响比帮忙组建黄埔军校大。也是由于改组的不彻底,蒋当权后的中国军队还是没能摆脱旧中国的私人化,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
我在第五楼有提到,但是被删了……,等完结后再说吧 |
这有什么好删的,这方面的书和论文没少出版。吧主或度娘是不是文化少,误以为看见了什么敏感的东西。 |
十一、丝连 广州起义前后,草字头已经告诉斯达舒,你们的外交人员我们不承认了,请自行撤回吧。 斯达舒的答复让草字头大跌眼镜,斯达舒的意思,草字头苏联也不承认,所以苏联的外交人员不能走! 这个答复可能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只要联系一下苏联为什么在北伐时还在北京有使馆就清楚了,苏联这是两头下注,同时承认几个政府。 也就是说,草字头不承认与苏联的外交关系,那没关系,草字头地盘上的使领馆撤了便是,但北京、广州这些地方又不是草字头的地盘,苏联既然不承认草字头,那凭什么要把这些地方的使领馆撤走?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后来苏联与民国中央政府没有外交关系,但与地方政府却有外交关系的滑稽事。国民党和苏联,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藕断丝连。 不过看起来草字头统一中国只是时间问题,不久,草字头、冯玉祥、阎锡山三大巨头结为联盟,对硕果仅存的北洋军——张作霖发动了猛烈攻势。 张作霖纵有本事,奈何三个对手都不是泛泛之辈,左支右绌,遮拦不住,只得败退东北老家,结果被日本人一包炸药,把他和老友吴俊升一起炸死在皇姑屯。 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在东北军部属的拥戴下,继承了乃父的大部分遗产,这位少帅面临选择,究竟是继承父亲的元首地位,跟草字头血拼到底,还是归顺南京,甘当下属?张学良选择了后者。 当时草字头已经宣布与苏联绝交,作为其下属的张少帅理应采取同一举措,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在张少帅的地盘上,还存在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需要在外交上慢慢扯皮,这个问题后来也酿成了中苏最为严重的矛盾。这个问题,就是中东路。 |
十二、相杀(一) 在说到八十多年前的这桩公案的时候,有必要回顾一下中东路的来龙去脉。 甲午一战后,清朝的纸老虎实质暴露无疑,原本作为清朝“友邦”的沙俄也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要向中国插上一刀。 当时的时代,出兵占据一块地盘已经是小儿科的玩法,就像现在以金融圈钱一样,当时最流行也最有效的玩法就是修铁路,可不要以为这些老外都是白求恩,专门跑来帮中国修铁路,实际上这背后大有玄机。 按照列强的想法,铁路贯通后,将极大便利他们向中国出售商品与运回原材料,获得远比修建费用高昂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修了铁路后,一旦中国要对列强采取行动,他们便可利用掌控的铁路从容运兵。 不但如此,在铁路沿线,列强一般还享有行政与司法权力,从而扩大了在华势力。 沙俄在中国夺取了修筑权后,开始兴致高涨地修起了铁路,这条铁路横线是从满洲里到绥芬河,纵线是从哈尔滨到大连,成丁字形状,俄语称中国东部铁路,简称中东路。铁路修成后,沙俄兴奋异常,做起了黄龘俄罗斯的美梦。 不料觊觎黑土地的不止俄国,1905年爆发了日俄战争。在海上,不善海战的俄国人惨败。在陆地上,被日本疯狗式打法惊得目瞪口呆的俄国人也投降了。沙俄战败后,中东铁路南段随之成为日本囊中之物,故苏联与中国争执的中东路,实际专指这条铁路的横线。 沙俄覆灭后,张作霖趁机收回了中东路沿线的行政、司法诸项特权。苏俄则无力顾及,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在中东路事件爆发时,苏俄在这一区域已并不存在多少政治特权,那么,中东路事件究竟因何而起呢?? |
相杀(二) 苏俄尽管放弃了大部分中东路的特权,但还是将中东路本身视为财产,舍不得放弃。而中国则认为苏俄既已宣言放弃在华特权,中东路必须无条件归还中国。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双方各退一步,中东路属于商业性质,苏联保留中东路所有权,但必须与中国合营,而且在60年内,中国可以无条件赎回。 话虽这样说,但对于苏联不肯无条件归还中东路,不少人始终耿耿于怀,其中张作霖的情绪最强烈,在他与冯玉祥交战时,苏联倾向冯玉祥,不肯同意他利用铁路运兵,气得老张七窍生烟。 张作霖虽然是粗人,但长期江湖历练,知道苏联是个惹不起的主,于是只要没有必要,一般不会去找苏联的麻烦,中东路问题就这样搁置了下来,而鉴于当时的财政情况,中国要收回这条铁路,恐怕真的要等到60年期满了。 新任少帅张学良对日本抱有国仇家恨,苏联一开始难免有些乐观情绪,现在东北是主少国疑,外有强敌,张学良八成会主动联络苏联巩固地位,中东路问题看来不用过多费心了。 但是斯达舒不久就发现自己错的离谱,这位张少帅,不久就开始千方百计地向苏联找茬。 1929年初,东北当局强行收回了中东铁路电权,苏联强烈抗议,然后没了下文。 同年4月,东北当局再就中东铁路权益问题向苏联方面提出交涉,苏联经过考虑,基本满足了少帅的要求,将原由苏联人出任的六个职位让了出来。 仅过了一个月,5月27日,斯达舒接到急电,张少帅派人封闭了苏联驻哈尔滨领馆,并逮捕了领事。 斯达舒终于怒了,这个姓张的小子,不会是鸦片抽多了开始发神经了吧?! |
相杀(三) 当年的张少帅,虽然风流倜傥,但也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乃父的精明强干没学会多少,颟顸鲁莽倒是全盘继承了。 关于这次封闭领馆的行为,张少帅解释道,乃是苏联利用使领馆宣传而引起的,并有缴获的文件为证,苏方自然不肯认账,宣称文件只有俄文英文,并无中文,不可能用于宣传。 正在双方外交扯皮时,张少帅突然将事件升级,自7月10日起,东北军相继封闭了苏联在中东路的机构,实际上是强行收回了中东路。 这样,一起普通外交纠纷最终变成了严重的危机。 现在回来读历史,对张少帅的做法多数人感到难以理解,某些时人和现在一些人的说法,张少帅此举乃是捍卫主权。 恐怕张少帅自己都不信这个说法,前面已经说过,苏联在中东路的权益,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无法与其他国家的租界等相提并论。要是觉得上海租界太远了,大连可是被日本人成为关东州啊,您不是与日本人有杀父之仇吗,怎么不去捍卫主权呢? 这起事件的真正起因,还要从张少帅的义兄,戏耍了斯达舒的草字头身上去找。 |
相杀(五) 因为中东路事件,斯达舒憋了一肚子火。但他头脑毕竟还算清醒,决定来个先礼后兵。 7月12日,苏方电告中东路督办吕荣寰,苏联将派交通次长谢列布良阔夫来哈谈判,吕督办电告南京,中方不予理睬。 7月13日,苏联照会国民政府,愿意和平解决问题,提出了三项建议,限三日答复。 7月15日,外交部决定按原定方针办理中东路事件的交涉,不必急于答复。 7月16日,外交部回复苏联,谓中东路问题可待原驻苏公使朱绍阳回任时商谈,并未明确答复三条建议,同日,苏联决定中止谢列布良阔夫来华,从这时起,苏联已然准备动武。 7月17日,苏联照会中国夏维崧代办,苏联对华绝交,第二天,照会抵达南京,草字头决定不予理睬。 张少帅得知苏联对华绝交后,知道大事不妙,立即中断在北戴河的休养,返回东北。这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赌错了,但怎么收场,还拿不出个主意来。 怎么办?这时,少帅又接到了草字头的电报,义兄信心满满地打包票: “苏俄绝不敢对我国开战!” 少帅接到电报后,稍感欣慰,但过了两天,情形完全不对。 7月20日,南京接到张少帅急电: “苏军在绥芬河用炮向我军射击,我军尚未还击” 末了,张少帅还急切请求: “决非局部之事故,非东省独立所能应付,应请中央预定方策,详为指示,俾中央与地方连贯一气,相机应付,事机危迫,不容再迟!” 寥寥数语,张少帅那种六神无主的样子,跃然纸上。 尽管自己的预言完全落空,草字头还是保证不会出大事,与张少帅火烧屁股一般的急迫心态不同,草字头非常稳态。他的主要理由,乃是各国公使都在关注东北,必定会出面调停。 对草字头这种凡事靠人的个性,张少帅简直有些脱力,不过这一阶段,苏军倒也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
中国所谓的保卫主权都是西方列强唆使,中国收回主权都是为西方帝国主义服务,就不应该收回所谓主权,苏联板载! |
相杀(八) 由于此前草字头已经宣称中东路乃是在捍卫国权,故而伯力城下之盟签订后,张少帅陷入了被动。 平心而论,作为得胜之师,苏联显得厚道得多,一不要割地,二不要赔款,只是要求恢复原状,而某个国家收了赔款之后挤出一部分给中国办教育,就已经让许多JY感激涕零大唱赞歌了。 不过由于没有达到事先的目的,故而时人普遍将其视为屈辱,况且苏联手脚并不干净,退出中国时还占据了一个岛。 国内汹涌的抨击随之而来,中苏断交后在负责交涉中苏事务的驻德公使蒋作宾极为尖刻地批评道: “无故挑衅,又无故投降,辱国丧权,莫此为甚,国际地位从此降落,尤以国民政府之声誉扫地矣!” 说句题外话,到此之时,太祖的老对头王明等人为了取悦斯达舒,更是宣称此事完全是由张少帅引起的,并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这句话后来被移花接木,硬栽在了太祖身上。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指责声,少帅哑口无言,几十年后回想起此事,一向为义兄讳的少帅还是有些hold不住: “打既然不行,就得和吧,可是南京又不让我管和的事,这简直是整我们呀!” 一句“简直是整我们呀”,怨愤之气,溢于言表。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少帅的冒险之举输了个精光,但中国的损失却远不止两个旅的将士性命。 |
加油更新啊~ 坐等新疆登场 |
西域(三) 这个年轻人,时年21岁,但已经是个老资格的将领了。 马仲英,原名马步英,被回族人称呼为尕(小)司令,说起来他与金树仁还都是河州人。此人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堂兄,叫做马步芳。后来他与自己的这位堂兄闹翻,怒而改名为马仲英。 1924年,冯玉祥将势力扩展到甘肃,对当地的土皇帝执行消灭政策,宁夏的马鸿逵、马鸿宾选择俯首称臣,甘青一带马仲英虽然年纪尚小,却出头与冯玉祥作对。 冯玉祥征战多年,最初根本没把这个毛头孩子放在眼里,不料马仲英竟然闹出了大动静,三围河州,威胁兰州,冯军急忙调派三个师前来作战。国民军训练有素,又得到苏联援助,马仲英等人不是对手,便仗着自己多为骑兵,来回剽掠。不久避开国民军锋锐,攻陷永昌、民勤,杀戮汉民,震惊中外。 怒不可遏的冯玉祥立刻派来了马仲英的克星,想必此人名姓诸公应该耳熟能详,他便是吉鸿昌。吉鸿昌率军西进,一举收复民勤,马仲英却转头东进,攻陷宁夏首府银川,省主席门致中落荒而逃。吉鸿昌穷追不舍,又将银川收复,马仲英迭遭惨败,势力大挫。 正当马仲英前途渺茫之时,草字头与冯玉祥却开战了,待冯玉祥战败后,甘青的土皇帝们又重新活跃。马仲英被草字头委任为骑兵36师师长,退往河西经营势力,但此时他的主要对手却变成了亲戚,马步芳纠集甘宁青三省兵力,与其激战,马仲英大败,再次落跑。 就在马仲英茫然不知所措时,已被金树仁疑心的二五仔尧乐博斯跑到了他那里,向他陈述了新疆的状况,尕司令一拍大腿:干! 1931年夏,马仲英带领四百骑兵,西出玉关,扬言三个月打败金树仁。马仲英在关内连战连败,遇上新疆的豆腐兵,却是所向披靡,由于马军不善攻城,马仲英便准备野战,在哈密西窑泉,他仅以二百之众,歼灭新疆省军两个团,俘获甚重,金军为之胆寒,称之为“西窑泉失事”。 此役后,马仲英轻取奇台、哈密新城等地,金树仁大惊失色,派兵救援,援兵为杜国治旅,当其进发至七角井时,马仲英当机立断,让弟弟马仲杰拖住哈密老城守军,自己带兵两百,疾驰七角井了墩。 杜国治旅拥兵一千五百,在了墩构筑了阵地,又有克虏伯火炮和轻重机枪,双方实力悬殊。马仲英二话不说,带兵直冲头阵,虽身负重伤,却也竟然连破三道防线,杜国治在后撤途中遇到一支别军马黑鹰,以为被围,拔枪自戕,一军尽溃。 这一仗打完后,虽然金军损失惨重,马仲英却也受伤不轻,只得暂且撤退回到甘肃,此为马仲英第一次入疆。 马仲英回兵后,金树仁终于喘了一口大气,不过他肯定没想到,这一仗打完后,新疆人都看出了他的斤两,此后的局势只会更加严峻。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中国历史 最新文章 |
他说的是真的吗 |
明朝酷刑多残暴 第一代闯王高迎祥被捕后被凌 |
汉朝时期,整个南方丘陵一带均是“三不管” |
“四度赤水”真的是毛..用兵如神吗? |
明朝到底有多强大? |
这个数据可信吗 |
什么是九军、六军和三军,关羽水淹七军到底 |
秦灭六国以后与秦始皇去世时的疆域对照图。 |
朝鲜半岛曾经近在咫尺,却为何没有被收入囊 |
昆阳大战,刘秀的2万军队为何能打败王莽的4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