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世界历史 -> 【汉译】900~1204年的拜占庭步兵 -> 正文阅读 |
[世界历史]【汉译】900~1204年的拜占庭步兵[第3页] |
作者:塞纳琉斯之怒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指定地区补充的士兵将被编在同一个作战单位中,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在艰苦的服役过程中,他们的同一来处可以保持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间谍渗入的可能性。 全职士兵组成了市镇的守备队,并且大量驻扎在首都地区。为了应付随时到来的攻击,这些守备力量的重要角色就是形成一个高度训练的作战核心,并在动员时给农兵和征召兵提供带头表率的模范作用。虽然职业士兵前往他处作战时可能自备武器,且即使武器由国家购置也必须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自行维护升级,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其他财力支援,因而国家花钱必须维护他们。 不同于早期帝国时代,对于全职士兵或农兵的服役时间都是奔着实用至上的原则。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士兵就会尽可能长的服役,有时可能更久。军事手册记载,军事人员名单应当时常更新,剔除不在服役的人名并加上新近补充的人员。 除了维护费用外,所有士兵还会收到一份薪金。以往给长期在册的士兵发放薪金是不定期的,也因此爆发过不满于没收到薪金的暴乱,君士坦丁七世因此尝试四年发一次薪金。在特定的时期,薪金可能更定期且更时常发放。949年对克里特远征时,每一位士兵——看起来不分骑兵与步兵,都将会在四个月内,每月收到1金诺米斯玛(Nomisma)的薪金。 纪律是一支部队最基础的元素,所有的军事手册都花费大量篇幅讨论军规与惩处。我们可以想到的过错都有记载:无视长官命令、违背命令、临阵脱逃以及将军事计划和城镇情况泄露给敌军等背叛行径。除此之外,还有偷窃、遗失或不经允许自行处置装备与牲畜、荒废装备以及不法侵吞公共财产,如税收、军事征税和补偿津贴。 对于临阵脱逃与叛变行为,长久以来不变的处置方式便是死刑。对于较轻的违规行为的基本处置是施以鞭刑。处罚通常由违背军规者的直属上司执行。在特定的情况下,士兵的十夫长也会受到惩罚,比如他的士兵在休假时荒废了他的武器和护甲。鞭打的实际数量可能依据惯例执行,亦或是取决于长官的喜好。利奥劝告惩处不要过度严苛,否则会使得士气低落甚至引发士兵们的不满。在财政上的违规行为将会被处以罚金,因此如果一个士兵不法地领取了一份津贴,比如军队在冬季移动作战的津贴,就必须支付两倍于不法领取数额的罚金。 另一方面,一名士兵如果诚实且有能力,就会得到晋升,有些时候甚至直接被提拔到高阶军位,并且不论他最初是什么军阶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保持良好的家庭联系是进入高级军官阶层的方便途径,不过这样的事例更多发生在骑兵中,仅仅因为骑兵是更富有魅力且更加昂贵的军事单位。 |
|
战场经历(Experience of Battle) 根据环境的不同,步兵的战场经历也是不同的,一场只有步兵的野战不能与有骑兵支援的情况相提并论。同理,敌军的不同构成也会改变战场角色。不过,只有一件事是始终如一的,当战事迫在眉睫时,作为步兵日常例行公事的宗教仪式时间将会翻倍。因此,在战役的清晨,祈祷仪式会较长,也更加发自内心、更主要忏悔原罪并祈求上帝赐予平静,这样做是期望士兵前往战场后,不会因为精神上的问题而受到限制与困扰。获得这样的精神食粮后,一顿丰盛的饭菜将会供给将要**前往战场的士兵们。这时,十人队系统的优点就变得格外宝贵,赶赴前线的勇士们将会得到日常一起工作、用餐、喝酒与就寝的同伴的慰藉与鼓励。 在战场上最通常使用的是线型方阵(Linear Formation),前提是敌军没有成型的骑兵部队,亦或是己方部队可以在不转动侧翼的情况下占战场的整个宽幅。每个小队或“十人队”(Kontouvernion)成员一个接一个列队,站在每队第一排的是“领导者”(Promakhos,即File-leader),之后是其副手;站在每队最后一排的是“殿后者”(Ouragos,即File-closer),前面是他的副手。通常这些人的盔甲是整个小队中最厚重的,站在他们之间的是装备轻甲的持盾步兵(Skoutatoi)和抛射步兵。阵型通常并非紧凑密集,每位士兵拥有3 podes(约为90厘米)的间隔空间活动。倘若队伍要形成龟甲阵(Foulkon)以防御强大的远程火力,这个距离就会缩减三分之一。不过,这种接近在并非绝对必要时不会维持太久,因为这样会使得中间的士兵在近身徒手作战开始时无法发挥作用。每个或每2个Vandon(200~400人队)与之相邻的队伍以一段间隙分隔开,这个间隙大小浮动首要依据为是否有骑兵部队存在。如果有的话,这个间隙就必须足够大以允许骑兵冲出与撤回。这个间隙将由被称作Defensores的骑兵部队护卫。如果只有步兵作战,这个间隙将会较小,只够允许通过轻装散兵部队或防御骑兵并保护前线的矛兵部队(Menavliatoi)以及负责救助受伤者的医护部队(Daipotatoi)。 倘若指挥官自信于他的侧翼并且确认地形允许,他可能会采取进攻性的行动,命令部队主动接近敌人。随着“移动”(Kineson)命令的发布,士卒们将踏着他们训练有素的步伐向前行军。值得一提的是,资料中没有记载任何类似“急行军”的命令,这是因为,试图使一大批人马以超越平稳行军的速度前进,特别是当士兵们装备超长枪时,会不可避免得导致整只部队脱节。如果地形不适合主动进攻,部队将守住阵线不动以待敌军。这在军事上是上较为保险的选择,但通常在心理上是危险的。不主动行动会使得士兵长时间处于紧张和忧虑的状态,这将导致他们在突如其来的事件中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
在无法确保侧翼安全的情况下,亦或是敌军拥有成型的骑兵部队,军队将会列阵成对称的正方形。小队仍以同样的方式集结,且留有间隙以冲出和支援,整体阵型四面保持同等的坚固与可靠。这种阵型的机动力必然不如线型阵,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理由以这种阵型调遣部队,因为只要有骑兵部队就必然能追得上它们。 在双方都有成型的骑兵部队的情况下,战斗的首要责任便交给了他们,这时步兵方阵的职责就是组成人肉堡垒,为发动进攻的骑兵提供坚固的后方。这种情况下,军队的首要素质就是稳健,需要在战场上持续不断地等待与观望,中间夹杂着抵抗敌军追击撤退的罗马骑兵的非决定性的小规模战斗。 当交战的双方开始接近,率先发起进攻的必然是弓箭手们,他们使用Solenarion发射梭镖形成长距离的火力弹幕,在敌军做出反击前扰乱并阻碍他们的前进。当敌军逐渐靠近,弓箭手们便开始发射普通尺寸的箭枝,之后投石兵和标枪兵们开始攻击。当双方的军队即将正面接触,“准备”(Prothumos)就会下达,命令士兵拿起武器准备战斗。在方阵中矛是最主要的武器。即便使用较短的长矛(Kontarion),仍有四根矛尖超越最前排的行列。当进攻的敌军是骑兵时,阵列的第一线由一排持重矛(Menavlia)的矛兵(Menavliatoi)支援,矛托顶地斜撑朝向敌军。为了阻挡骑兵冲锋时的冲击力,亦或是敌军士兵进入攻击范围之内,最前排的士兵将提起长矛。当敌军开始突破最前线,前锋(Promakhoi)们将放弃长矛,转而依靠徒手武器,如剑或斧子。现代的模拟战斗显示,在手持单手武器和盾牌的稳固线列后安置几排长矛手的战术是十分有效的,面对这种阵型的人感受到很难抵御来自不同开口处的同时到来的突刺和劈砍攻击。 战争是双方面的,不过罗马军队的独特优点明确体现在安排解决伤员的问题上。在步兵战线之后大概100米处设有战地医院。工作人员有医生和勤务兵,还有救护人员(Daipotatoi/Krivantai)协助。Krivantai通常利用运输部队的骡子来运送受伤而不能走动的士兵。当战役打响时,最早的伤亡是由远程攻击造成的。投石兵,虽然仍出现在文献中,但是这一时期已经很少使用了,因此受的伤通常是箭伤。当阵线接近到足够刺击的距离内,长矛将会主宰下面的战斗并造成刺伤,相对的,剑与斧子带来的砍伤会比较少。由于泪形盾能护住大部分的身躯,因此大量的负伤点聚集在头部、脸部和咽喉部位,偶尔会出现在右肩和腿部。这些部队,头部、脸部和咽喉部队的创伤可能会立即导致残废,无论是肢体上还是精神上。不过,类似头皮受创虽然会大量流血,但并不足以致命,在简单的医护处理后这些人即可重归战线。有序地将伤员从前线移走并在治疗后回归以维持战线,这对军队的士气有着稳固的作用。这与敌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乎所有的敌人伤员都只能停留在原地,最后无助地死在战场中间。 |
一场胜利后的首要任务是对主的感恩仪式和埋葬死者,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表彰典礼,那些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能力的士兵会得到奖赏。根据记载,系统性的表彰制度是存在的,表彰包括赐予荣誉和实物奖赏。实物奖赏包括武器、盔甲装备和一部分的战利品。表现优良的作战单位的军官将有可能得到晋升。同时,没有尽到职责的人也会遭到处罚。极度怯懦的行为将遭到永恒不变的处罚——死刑。至于其他较轻的罪责,通常的处罚方式是鞭笞与罚款。 对于中世纪的军队而言,通常15~20%的伤亡率是整只部队的崩溃临界点。这一时期的罗马军队的崩溃临界点则相对要高,倘若这是因为运走伤员而掩饰了实际临界点,那么至少还有溃败的案例足以证明罗马军队的素质。步兵们逃离战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而且他们必然明白,在逃跑过程中受伤和被杀的几率和在战线上是一样的,甚至更高。此外,除了巴西尔二世将保加利亚俘虏刺瞎的暴行之外,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出现追击溃散敌军过远距离或是伤残俘虏的行为。没有任何一支中世纪的野战部队可以维持大量的俘虏。因此,在溃败之时,有地位的人将会被追击并囚禁起来,而大部分的普通士兵,无论是逃走的亦或是被俘虏后又被释放的,将会朝着营地或军事基地零星地撤退,并在缺乏装备与补给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重组。 攻城战的情况与野战大不相同,近东地区高质量的要塞工事与险峻多岩的城镇、城堡选址致使包围与封锁成了攻城战最标准的状况。之后,攻击方和防御方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防御方有人成为了叛徒,或是任何一方提前耗光了补给,亦或是有任何援军的到来。等待期间则夹杂着一阵又一阵的抛射攻击较量。攻城军队的主要行动就是定时拉动抛石机的缆绳。倘若没有援军,围城的后期就必须要承受食物与水耗尽等物资匮乏情况。这时,守军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降。当士兵们意志开始变得不够坚定甚至出现了不安的情况,进攻方可能会开始撤退。任何明智的将军都会选择在此时放弃围城以保存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 如果围城的地形允许更具有攻击性的行动,那么一系列令人熟悉的战术便会执行。没有幽闭恐惧症的人将会被送去挖掘地道,另外会对看上去薄弱的城墙区域进行一系列的钻孔与撞击。较低和较易接近的城墙段必然遭到暴风雨般的打击。除了带有吊桥(Draw-bridge)的攻城塔(Wheeled Tower)外,10世纪的围城军事手册记载了一种非常精密的升降平台(Lifting Platform),以运送士兵们到达城墙顶上。这些攻城作业比野战更危险,士兵们不得不面对由地面坍塌、城墙倒塌和从城墙上坠落而造成的伤亡。 |
彩图内容(Colour Plate Commentary) |
A:10世纪初期利奥皇帝与《战术总汇》的不知名作者预期为步兵提供相当高级的装备。实际上,最重装的步兵,Hoplites,理想的情况下应当拥有堪比重骑兵的甲胄。他带有盔羽的头盔应当拥有和骑兵一样的面甲,他的身甲可能是锁子衣、金属或角质制成的鳞甲以及同样是由金属或角质制成的札甲。这一时期四肢的防护并不清楚,可能如同一些画作资料描绘一般仍沿用铁质护甲,也可能采用夹板防护(Splinted Defense)。当资源不足以提供如此高质量的防护时,最基本的替代方式是使用填充甲。在肘部开缝允许手伸出来,并将袖子扣在肩后以方便行军(1)。椭圆形的塔盾这一时期仍在使用,但一部分已被泪形盾取代。进一步描述的话,这些盾牌两边成曲线,通常底面是编织物,上面覆有兽皮——这种构造十分耐用。凹面圆盾也是一种常用盾牌。盾牌的握手是两条系于盾牌两边圆环上的栏索或皮绳(见图C)。这些士兵持有长矛,4米或更长的长枪(Great Kontarion)或约2.5米长的小型矛(Kontarion),亦或是同样长约2.5米的、用于组织骑兵反复冲击和进行散兵作战的重矛(Menavlion)。随身武器包括一种略微完全的单刃剑Paramerion和双刃直剑Spathion,它们挂于腰带或肩带上,肩带一般用于更坚固的护甲,如鳞甲和札甲,而腰带则用于更灵活的护甲,如填充甲和锁子甲。Tzikourion,一种两边斧刃可能相同或不同的手斧,挂于髋骨右侧(2)。第二阶层的步兵Peltastes,拥有较次于Hoplites的盔甲,但条件允许下,配有相同的武器。 |
B:训练通过已有的资料和证据很难总结出这一时期步兵通常训练的程度与频率。军团士兵应当如同以往的罗马军队一样训练有素。个人训练以操练步伐为主,同时也在驻扎地训练使用徒手武器。行军训练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因为自9世纪起,长枪被再次引入了阵型之中,倘若无法精通规律的行军步伐,便无法完成军事手册上描绘的战法。军事手册也记录了一种久经时间考验的罗马战术,龟甲阵(Tortoize),如今称为Foulkon。行省征召兵的训练相对来说必然系统性不如军团士兵,可能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在被征召到开赴战场的这一期间内接受高强度的速成训练。利奥皇帝在《战术》一书中认为,在没有战斗的行军过程中,军事训练和演习操练应当持续进行,以弥补一支新近集结起来的军队的训练不足。 |
D:10世纪晚期的战场阵型 强力的皇帝与将领尼基弗鲁斯·福卡斯提倡的,在骑兵成为巨大威胁的开阔野战地形上的步兵方阵,令人惊异地类似于17世纪的西欧战术。我们并不清楚这种面对重骑兵最有效的对策是独立的创造,亦或是福卡斯的军事手册传入了西方,就像维吉提乌斯的书那样。福卡斯拟定,步兵方阵应该是每一面由7人纵深的小队形成的空心阵型。弓箭手站在Hoplitai的后面,而Menavliatoi站在队伍中间。方阵的每一面都留有空隙以允许骑兵通过,方便骑兵在方阵内部重组与再武装。倘若敌人掌握战场优势且侧翼稳固,罗马军队将会采用线型阵,这种阵型就像是方型阵的一面——小队之间仍留有空隙,散兵、轻步兵和骑兵列在阵后。不管事线型阵还是方型阵,每个小队最前面是三名手持Kontarion的Hoplitai或Peltastai,之后是2到3名弓箭手,最后是1到2名Hoplitai或Peltastai以填补之后伤亡会造成的前线空缺。 |
E:亚美尼亚战争的军营生活 知名于早期罗马帝国时期的优良行军营地的组织结构,10世纪的军事手册作者依然对此十分注重。营地设立成正方形,内部道路分明,外面设立栅栏,且条件允许就会设置堤防与壕沟。除此之外,亦或是以上无法执行时,军营外围将设置一层由蒺藜和矛尖对外的三角架构成的“雷区”。这一时期大帐篷之间用粗绳连接以将营地划分成易于管理的不同区域,并将行动限定于划分好的通道内以方便监控全营。每个大帐篷容纳一个小队,较小的帐篷则提供给军官和其他军务人员。在没有开赴战斗时,每个小队都必须在帐篷外保留一名哨兵。两个小队共享一个后勤马车,行军时拖运他们的行李,扎营时提供给养。这样大部分的士兵可以安心进行训练。除了仆人和哨兵,仍零星地有一些人落在后方无需执行活动性的任务,通常情况是因为生病或是受伤。军事手册强调,在营地里的非工作时间应当用来保证武器干净、光亮与维护良好。尽管理论家们并不赞成,不过文献提及,官员们携带诸如床和椅子之类的家具并不稀奇,普通士兵却只能将就于任何能临时准备的东西。类似于较后年代的做法,驮鞍这一时期经常用作为座位。尽管东正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但是这一时期罗马军队生理上的放纵和心理上的不虔诚并不少于其他时期,另外,虽然神学家们反对,但是远征军队依然从他们路过地区的居民中吸纳随军商贩(Camp follower,尤指军妓)与劳务。图上这名四处兜售葡萄酒的妇女,从她的服装来看可以确定是亚美尼亚本地居民,而不是来自随军的其他民族。 |
F:攻城战 虽然攻城战通常从进攻方的角度来考虑,不过防御城市和据点却是步兵们最频繁的责任。10世纪的军事手册记载了有效防御与进攻的围城军事艺术。在敌军围城前,最起码要为剩余的守城者和民众提前征集好食品供给与军备。有效的抵抗措施有降低敌军的攻城能力与预期让敌人攻城带来的损失打过其好处。许多围城器械最初的效用更多是防守而非进攻,例如由古代希腊人发明的、投掷弩箭的弩炮Vallistrai。罗马军队建造与使用弹力抛石机的能力并没有随着西部帝国的灭亡而衰退。米哈伊尔·颇塞罗斯(Mihail Psellos)告诉我们,11世纪早期防守城市的弩炮小队技能娴熟、打击精准,能够给一名正在城墙外嘲弄防御方的骑兵带去致命威胁的恐惧,以迫使他撤退。投掷弩箭与投掷石头的器械都一直在使用着。希腊火作为海军武器而知名,同时,在可以将附属伤害(即对非军事建筑和平民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的情况下,希腊火也时不时地作为防御武器出现。对于希腊火喷射器的具体造型只能靠猜测,因为其最早的描述与刻绘完全称不上清晰。图中的式样是基于霍顿(John Haldon)和伯恩(Maurice Byrne)的理论。罗马人从6世纪起开始使用牵引抛石机,不过其固有的低精确度与有限的投掷重物重量意味着作为进攻武器,它从来都不是十分有效的。当这种武器用以防御,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投掷坚硬的抛射物,也可以将城市的垃圾丢出去,亦或是将装有粪便的容器投入敌军营地造成不适甚至疾病。每一名士兵都应当能够使用弓箭,对于防守城镇的持盾步兵(Skoutatoi)来说,这项技艺大多数情况下比徒手武器的技艺更具有优先级。 |
G:医护措施 另一项罗马军队远领先于同时代人的领域是医护措施。源自古典希腊时代的医护知识的积淀,使得随军的医生可以媲美同时代世界上任何地区的医生,而在有关军营生活的特殊医疗护理方面甚至更好。在战时,运用这些技艺与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条理有序。一个特殊的群体,称之为Despotatoi或Krivantai,负责照料来自前线的伤员,并将他们送往战线之后的战地医院进行治疗。在那儿,医师(Iatroi)和勤务兵或男性护士(Therapeutai)将加入他们的队伍。资料告诉我们,Despotatoi拥有自己的马以运送伤员且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不装备武器的。希腊-罗马世界的医生非常善于缝合伤口与矫正骨折,倘若四肢遭受严重的肌腱、韧带或关节损伤,那么截肢手术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案。同时,亦有关于治疗腹部受创的细节性知识,不过通常认为这远不如对其他损伤的治疗来得有效。伤兵的坚固盔甲可能在战线后方被立即剥去,以方便运送和治疗,脱下的盔甲可能交给仍在战斗中的、缺乏护甲的士兵。 |
H:12世纪的超重装步兵 10世纪已经到达了武器和护甲技术的顶峰,以至于在前火枪时代的战斗中已经没有什么空间来提升这些技术了。11到12世纪确实有一些变化,不过那更多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而非显著的技术提升。最坏的情况下,资料告诉我们,步兵使用厚头巾与填充甲最低层次的防护。最好的情况下,更多的资源允许步兵比之前更多更广泛的装备札甲。札甲的构造及使用亦有变化。一颗铆钉、两片系紧(Single-riveted,Two-laced)的构造依然沿用,不过发生了一些细小的修改。11世纪早期开始尝试每片甲片使用两颗铆钉,不过到12世纪则由四条悬挂系带(Suspension Laces)的构造所代替。10世纪用夹板固定的上臂袖筒由倒置的札甲片袖筒或偶尔为鳞甲片的袖筒所取代。这一时期有一项主要发明以使札甲特别适用于步兵,即将倒置的札甲片裹在腹部下方到腹股沟这片容易遭受攻击的区域上,这是主要满足骑兵需求的传统札甲(Klivanion)所没有的。源自古代的弗吉里亚无边便盔,在12世纪无视民族边界地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与复兴。很难从这一时期手稿的画作上得出弗吉里亚无边便盔的清晰造型。其前方尖锐褶皱的盔脊使得这种头盔非常坚硬且密不透风。这段时间开始,我们看到有关长筒军靴的描绘,这与土耳其资料中的式样一模一样:有一块下摆可以提到膝盖以上,并系在裤子的绳索上。 |
————————————————全文完—————————————————— |
上次发的预告,坑已填,骗精。恩,就是这样。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世界历史 最新文章 |
二战十大名将 |
对比史上主要强国综合国力 |
太平天国若成功中国命运不堪设想,看朱九妹 |
中国历史“圣经”——《资治通鉴》柏杨白话 |
大家说如果那年819紧急状态委员会对叶利钦果 |
二战时各国的实力排名 |
高梁河车神 宋太宗赵光义为何遭人唾弃? |
历史上各时段的亚洲十大强国排名 |
【转载】《天下无谍》——黄河故人(基本全 |
世界古代史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