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伍子胥:纵然是身负史书骂名,也要活一个快意恩仇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伍子胥:纵然是身负史书骂名,也要活一个快意恩仇[第2页] |
作者:左清词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他站在墓前,手握鞭子看着地上的这具尸体,似乎还没有从那股悲愤的情绪中出来。 地上的这个人,原本高高在上,手握生杀之大权;没有傲人的功业,更没有贤德的品行,只因为降生到王族之家,便有了随意决定人生死的特权,他的父亲就是这样无辜的死去,对了,还有他的哥哥。 生前享尽荣宠,到如今,却在他的鞭下变得面目全非,他知道,从此史书里会怎样写他,并且,从这一刻开始,那些忠君典范们所享有的种种荣耀,都与自己无缘了,不过他并不后悔,相比起父兄所受的冤屈,自己这点虚名上的损失,算不了什么。 他叫伍员,还有一个人们更为熟知的名字——伍子胥。 事实上,在做下这些事情之前,他有着良好的家世背景。他的祖上就是楚庄王时期的伍举,而他的父亲伍奢是太子太傅,如果没有那件事的发生,如果一切顺利直到太子即位,那么,他们伍家或许会成为新一任楚王的心腹之臣,为楚国的强大出谋划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借用他国的力量反攻母国,鞭着楚平王的尸。 就像所有昏君的背后都有一个无耻的小人一样,楚平王的身边也有一个费无忌。身为太子少傅,却尽干些悖逆太子之事。比如那次,去秦国为太子选妻,看到秦女漂亮,居然私下跑去告诉平王,让他占为己有,而另外再为太子选妃。 这样的剧目本来也不是楚国一家独有,然而“做贼心虚”的费无忌,担心太子日后即位,会因为此事而对自己不利,于是彻底摒弃了太子少傅这个身份,开始在楚王面前不遗余力地谗害太子。 厄运就这样降临到了他的家族,楚王将父亲伍奢找去质问,太子有无反意。伍奢当然为太子不平,由此惹恼了那个昏君,于是囚伍奢、杀太子,一连串昏庸的决断,为日后楚国的大乱埋下伏笔。 幸好,太子建预先听说父亲要杀自己,已经逃去了宋国。而他身为伍家子孙,却没有护住家族,因为就在他迅速离开楚国的时候,他的父兄伍奢与伍尚,全部被害。 那段时间的逃亡,是他最不堪回首的日子,宋国去不了,逃到郑国;郑国待不下去了,又奔往吴国;而到了江边,却发现没有船可渡。所幸天无绝人之路,他遇上了那个老翁,才得以渡江到对岸。他为了表示感谢,拿出了随身的剑赠给老翁,然后老翁说了一句话,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楚国出重赏捉拿你,爵执邽,金千镒,我都看不上,又何况这千金之剑呢? 很幸运,刚刚入吴境,就遇上好人,他非常感激,虽然他并没有把这一份感激带到以后为吴王僚效力的日子里。 吴国不是晋楚那样的大国,以他的才干,在他那儿谋得一席之地不难,然而久了,他才发现公子光比吴王僚更有谋略,这意味着如果公子光当了吴王,那么自己离报仇雪恨的日子就不远了。于是他推荐了刺客专诸,与公子光合谋,伺机刺杀了吴王僚。 这时他才知道,为了报仇,不得不辜负更多的人,比如眼前的吴王僚,再比如不久的将来,那些楚国士兵们。 吴王僚死,公子光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并没有让他等待太久,九年,吴军攻入楚国郢都,此时楚平王早已死去,继任的是当初秦女的儿子楚昭王。等到大军攻入楚都的时候,就连楚昭王也丢下王城不要,疲于奔命去了。 他一腔的悲愤怒火无处发泄,于是才让人将楚平王从墓里拖出来,也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只是,他没有料到,在楚国昏庸的朝堂之下,居然还有真正的忠臣存在。 那个人叫做申包胥,以前是他的朋友,如今,成了他的敌人。 他看着以前的朋友,对他说:我必覆楚。 申包胥看着如今的敌人,坚定地回答:我必存之。 他不屑一顾,如今的吴国国力强盛,有他,还有那个叫做孙武的神奇男人,仅凭一个申包胥,能力挽狂澜?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申包胥果然做到了。听说他跑去向秦国求救,秦国不允,他便在秦廷日夜哭泣了七日七夜,终于感动了秦哀公发兵来救楚,再加上吴国内乱又起,于是吴王阖庐只得舍弃大好局面,归国平乱。 后来,阖庐虽然又派太子夫差继续伐楚,但也没能彻底颠覆这个老牌诸侯国,阖庐的目光开始放在越国的身上,但是越王勾践却不是个善茬,阖庐的军队不仅败给了越军,阖庐本人还被伤到手指,继而疮发身亡。 就这样,他效力的国君从楚平王到吴王僚、吴王阖庐,现在又到了吴王夫差。 望着夫差身边站立的太宰伯嚭,他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费无忌。他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或许身在楚国的那一幕即将会重演。 果然,击败越王勾践后,他渐渐失去了夫差的信任,他深知自己的缺点,虽然才能出众,但性情却过于刚戾,在夫差的眼里,自然就不如会说话的伯嚭。 他很困惑,为什么自己走到哪儿都绕不开“小人”这类群体? “小人”虽然没有治国的才干,却有杀人于无形的本事,终于有一天,在伯嚭的谗言下,吴王夫差递给他一把剑,那是“属镂”之剑,他一眼就看出来。聪明如他,很快就明白了吴王的意思。 他感到悲愤,当初站在楚平王墓前的那种情绪又来了,只是现在的他,再没有力量作出什么反击,这种无力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甚至超过了即将到来的死亡。于是他命人在自己死后,挖出自己的双眼挂在东门之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军攻入,吴国灭亡。 后来,吴国如他所料地覆灭,而他却没有亲眼看到,原因是夫差将他的尸体装入鸱夷革囊,扔进了江里。 |
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这才是真汉子,真爷们。我马加爵也算一类吧。 |
楼主的原创吗? |
我觉得人活着至少需要三种东西作为支撑:情爱、希望与仇恨。如果没有前两样,以仇恨为支撑也是有价值的。只是这样的人生注定会成为悲剧。 |
其实我对伍子胥这种人的认知是撕裂的。一方面他为了私怨背叛了母国,将战争的伤痛添加到无辜的平民百姓头上,胜利后又掘墓鞭尸,最终山穷水尽自刎之时还不忘发出恶毒的诅咒。俨然是一个极端、暴戾、泯灭良知的杀人犯刽子手,实在算不上是个英雄,更罔论正人君子。 |
另一方面,又是谁造就了伍子胥?是楚平王,是费无忌,是夫差,是伯嚭。正是这些昏主奸佞狼狈为奸才造就了伍子胥。楚平王听信奸佞费无忌,斩杀伍子胥满门。在这一刻,楚国便不再是伍子胥的祖国,而是敌国,楚平王也不再是君上,而是仇人了。 |
国是建立在家的基础上,家又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如今,自己被国家所驱逐,没有了家庭,失去了依靠,破灭了希望,伍子胥还有什么活下去的理由?仇恨,他要报仇,要雪恨。他要不择手段地,报复那个让他失去一切的罪魁祸首。 |
他已经失去了一切,支撑他的,不是情爱,也不是荣誉,而是仇恨。他不再顾及世俗的眼光,不再思考是非对错,他想要做的,只有报仇。 |
支持楼主, 很同意你的观点, 尤其那一个‘快意恩仇’ |
伍子胥借吴国之势,了解了伍家和楚王的大因果。借势过程也就和吴国结下因果。 要杀吴王僚的是阖闾,伍子胥只是提供刀子,这也是吴王室能容忍他到最后的原因所在。但他不可避免的成了叛臣,自尽是最好的下场(收留他的是吴王僚)。 楚粉认为楚被吴灭是厄运,其实这恰恰是了却因果的一种暴力方案,楚也因此得以涅槃重生。孙武是强,但也不至于十几天就打到楚都,这基本是边打边赶路了,用丢盔弃甲来形容楚军不够恰当,应该叫闻风而逃。楚军战力的弱化是人心厌楚。你楚王胡乱灭门还不受报应,天理何在? 假使伍子胥也死于灭门,楚国没有那次灭国之难,这个大因果没有了却,那么楚王室就会渐渐失却人心,要么楚国慢慢衰弱,要么像田氏代齐那样,熊楚也会被新的部族所取代。商代夏,周代商都是这么来的。李隆基也抢儿媳,人心散了安史之辈就开始作乱。崇祯因为袁崇焕“付托不效”,同样来了个凌迟(等价于灭门),导致大臣寒心,也彻底被架空,官僚彻底腐化,迎来民乱。 |
复仇是狂野的“正义”,因果循环吧 |
伍子胥并不是身负骂名,在战国时代被视作忠臣的典范,甚至出现在屈原的楚辞里。 |
他快意恩仇,也有忠臣的气节。 |
不过他的家族被灭门,他在楚国找不到立足之地,出去投奔他国我可以理解(楚国当时奸臣当道也无法再发展,吴国不攻打楚国早晚也会有其他国家给楚国教训)。后来伍子胥攻楚、鞭尸也是想要复仇。而他既然身在吴国就该忠于吴国、为吴国国君建言献策。他并不是身负骂名,至少现在都把他作为忠臣的代表。 |
春秋战国有汉奸?我在张学良手下干的不爽了,跑去跟阎锡山混,我就成汉奸啦?那商鞅,吴起算什么奸 我带吴军灭楚室报仇,又不是带吴军杀楚民。吴军本无德,怪我啦? 楚灭我满门,还想我留恋楚?我既改吴籍,楚国兴亡关我何事? 任何时代,被灭门的人物叛投敌国,都不会被指责,没有任何道德压力。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