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中国的青铜器文化(全)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中国的青铜器文化(全)[第14页] |
作者:相思菁灵 |
首页 上一页[13] 本页[14] 下一页[15]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错金云纹敦 错金云纹敦,高10.2cm,宽21.2cm,口径16cm,重1.18kg。 器作半球形,双环耳,三短足。通体错金花纹。口沿饰几何纹一周,腹中部饰流云纹,下部饰窃曲纹、垂叶纹,足饰兽面纹。原有盖,已失。 |
外卒铎 外卒铎,通高11cm,宽9cm,重0.46kg。 铎桥形口,方柄中空,柄内有横梁,隧饰兽面纹。 隧两面分别有铭文5字,一面为铸造文字: “外卒铎”。一面为刻画文字:“锺尹。” “外卒铎”记此为外卒之铎,“锺尹”则是官名。 |
楚王酓璋戈 楚王酓璋戈,长22.3ccm,宽7.2cm,重0.22kg。 戈长援,有“胡”,胡残,援及胡饰嵌金鸟篆铭文18字: “楚王酓璋严南越,用作戈,以邵扬文武之。” 记楚王酓璋重击南越,作此车战用戈,用以宣扬先王之武功。 |
君子之弄鬲 君子之弄鬲,通高14cm,宽18.4cm,口径15cm,重1.76㎏。 鬲圆体,大腹,三短足,双附耳,有盖,盖上有三环。盖、器各饰方块绹纹二周,附耳上遍饰花纹。器口沿处铸有铭文5字: 君子之弄鬲。 意为君子用于赏玩的鬲。 商周时期,青铜礼器是最为庄严神圣的祭祀用品,但到了战国时代,青铜器的地位随着整个奴隶制度的“礼崩乐坏”而大为下降,甚至成为赏玩用器,“君子之弄鬲”的铭文就说明了这一点 |
能转吗? |
嵌红铜鸟兽纹壶 嵌红铜鸟兽纹壶,通高39.2cm,宽27.7cm,口径12.9cm,足径16cm,重8.2kg。 壶圆体,侈口,圈足,双兽首耳衔环。颈饰变体蕉叶纹、云纹,肩饰云纹,腹部正中以云纹一周将壶腹隔为二区,各饰鸟兽纹一周,腹下部饰交颈夔纹,圈足饰云纹。颈、肩、腹、足之云纹内以红铜镶嵌。 |
嵌红铜狩猎纹壶 嵌红铜狩猎纹壶,通高40.7cm,宽24.6cm,口径14.7cm,足径16.7cm,重4.82kg。 壶圆体,侈口,盖顶双伏兽钮,圈足。器身被四圈宽带纹分为四层,各层均饰狩猎纹,宽带内饰三角云雷纹,足饰菱形花纹。通体纹饰均以红铜镶嵌。 |
错金银鸟耳壶 错金银鸟耳壶,战国前期,高36.9cm,口径17.4cm,腹径26.1cm,足径13.9cm,重5880g。 壶扁平敞口,束颈,伏鸟状穿环双耳,鼓腹,圈足。口沿镂空处雕兽纹,平缘处饰绳纹。颈部饰错金银嵌绿松石云纹。肩、腹部饰流云纹并以绳纹间隔。圈足上饰贝纹一周。 此壶设计独特,镶嵌精细,伏鸟状双耳栩栩如生,云纹古朴流畅,体现了战国时期铜器制作工艺之精湛。 |
楚王酓璋剑 楚王酓璋剑,长50.5cm,宽4.5cm,重0.82kg。 剑长体,宽刃,有格,圆柱柄,有镡。 剑身上刻有铭文15字: 楚王酓璋为从囗士,铸用剑囗用征囗。 铭文记楚王酓璋为从征将士铸剑,作为征伐之用。 此剑为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 |
者钟 者钟,通高18.3cm,宽10.5cm,重1.6kg。 钟扁钮,桥形口,两面有乳丁36枚,隧、篆、舞、钮均饰蟠螭纹。 两面各铸有铭文共12行24字: 用爯 烈壮 光之 于聿 汝其 用兹 汝安 乃寿 惠 康乐 (音夷)之 不啻 铭文记在越王十九年,王对者的训诰之辞。 钟是打击乐器,盛行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组合器之一,其形式是从铙演化而来,因多为数钟、乃至数十钟同时组合使用,又称编钟。者钟、镈现存世13件,苏州市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各藏有一件,其余10件皆藏日本。此钟传为河南洛阳金村出土。 |
鸟纹壶 鸟纹壶,战国后期,通高37.5cm,宽24.7cm,口径11cm,重3.48kg。 这是一件典型的秦式壶,圆体,圈足,肩部饰二兽首衔环。有盖,盖上三钮,中央饰涡纹。器颈、肩、腹部浅雕鸟纹四周,并以弦纹作间隔。 此器为河南洛阳西宫秦墓出土。 战国时期秦国铜壶在青铜器中的地位有明显的提高,中原式鼎与秦式壶相结合是这一时期富有特征的秦国青铜容器的基本组合形式。 |
错金银鸟纹虎子 错金银鸟纹虎子,战国后期,高13.6cm,宽22.6cm,重1.7kg。 器扁圆,大腹,管状流,有鋬。通体饰金银丝镶嵌纹饰,腹部以鸟纹为主题纹饰,口部、腹下部饰V形连纹。器底部饰涡纹。 |
轨敦 轨敦,战国后期,通高17.8cm,宽22.4cm,重3.46kg。 敦有盖,圆体,鼓腹,腹部有一对双兽面衔环耳,三短足。盖上饰三伏牺,盖顶有一活环钮,钮座处饰相间的叶状纹与圆涡纹。盖与器身各饰枝状纹二周。盖内铸有铭文“轨”字。 |
铸客豆 铸客豆,战国后期,通高30cm,口径14.2cm,重2.34kg。 豆圆体,直口,高柱圈足,通体无纹饰。器口沿刻划铭文9字: “铸客为王后六室为之”。 记外方冶铸匠人——“铸客”为王后六室做此豆。 豆是专备盛放腌菜、肉酱等和调味品的器皿,它也是礼器的一种,常以偶数组合使用。青铜豆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的楚墓仅见方体带盖豆,战国晚期则流行高柄碗形豆和不带盖的浅盘状豆。铸客豆属于前者,而后者与秦汉的豆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
铸客缶 铸客缶,战国后期,通高46.9cm,宽46cm,口径18.4cm,重16.22kg。 缶小口,短颈,大腹,肩部铸有四环,圈足。器口外有刻划铭文9字: “铸客为王后六室为之”。 记外方冶铸匠人(铸客)为王后六室作此缶。 缶是一种盛酒的器物。《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把这一点讲得很清楚。缶流行于战国时期。早期的缶体形接近滚圆,圈足低矮,没有伸起的颈部,小口加盖,盖上有四个可以却置的环钮,腹壁前后有一对穿鼻,左右两侧各有提链一套。春秋末期,缶的形态与早期的基本相同,但代替提链的是兽首耳,出现了伸起的颈部,表现出“壶”形的趋势。战国晚期,多为“壶”形化的圆缶,盖均有钮,腹也都有鼻。穿鼻的有无很重要,要把缶、壶区别开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有无穿鼻。缶在南北地区均有出土,但楚、蔡、曾国墓中出土更为普遍。铸客缶就是出土于战国时期楚幽王之墓。 |
首页 上一页[13] 本页[14] 下一页[15]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