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三国 -> 袁尚大败过曹操是不是已经有定论了? -> 正文阅读 |
[三国]袁尚大败过曹操是不是已经有定论了?[第1页] |
作者:abqwer22hjkg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发现最近两年吧里完全不怎么讨论这事了?多年前袁尚败曹操也是国吧的热门之一,曹操大破尚军胜利南进800里,和司马懿南北夹击大破诸葛亮凶猛北上120里,可谓并驾齐驱的两大议题~ 现在不谈了是因为这事已经定论了吗? 仔细看看好像袁尚胜了这一次是比较确定的?因为三国街亭(列)柳城木门道都有位置争议,但是邺城黎阳阴安完全没有~~ |
既然地理位置上没有回旋余地,那么看史料记载, 袁尚逆击破操+摧严敌于邺都,可互证 《张辽传》有【从攻尚於鄴,尚坚守不下】说明确实有过攻邺战事,但是后面却有曹操让张辽和乐进迁移百姓到河南,曹操攻了一下,怎么下一步就要迁民放弃河北桥头堡? |
后汉书袁绍传:刘表以书谏谭曰......功绩未卒,太公殂陨,贤胤承统,以继洪业。宣奕世之德,履丕显之祚,摧严敌于邺都,扬休烈于朔土,顾定疆宇,虎视河外,凡我同盟,莫不景附。 武帝纪的记载非常有趣,“太祖将围之,乃夜遁。追至邺,收其麦,拔阴安,引军还许。” 曹操从五月开始,一路从邺城到阴安,随后再到黎阳,显然是被破 故而南退去“拔阴安”的,渡河时留贾信于黎阳,防备袁军 |
如图,这些地方是确定的吧,不像街亭木门道那样有争议 |
建安七年从二袁手中攻下黎阳,后在邺城受挫,诸将仍欲再战,曹操纳郭嘉计,先假退让二袁自斗,后有袁谭降。 丟黎阳夺不回的袁氏是胜利者? |
五月已酉日,曹操严令“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爵”,此时曹操已在许都,俨然胜利南进完毕 此事现在吧里不再提及,是否已经盖棺定论了? |
你的版本理解太落后了,现在荆州才是版本之子 |
这种对大局没啥影响的,讨论的人自然少咯 |
这有什么 无非就是袁尚挫败了一次曹操的进攻罢了 |
怎么就确定是大败了?曹操打了半天打不动选择撤军不行吗?徐达漠北之战和王宝宝各自损失万余主动撤军就被传成被王宝宝打败,曹操怎么就一定是被大败了? |
这可是曹操吧,你说啥大逆不道的言论呢 |
确实挫败了,所谓“撤退引二袁争斗”这种计策,其实还是自己实力不足怕损失过大,毕竟二袁内斗又不是一定能预料的。历史上想坐收渔利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次让曹操赶上了。曹操官渡之战后打袁家本来就非常费劲,甚至如果袁绍不死曹操最后能不能笑到最后也不好说 |
一般打坚城打不下是必然是迁走城池以外的人口,割走快成熟的粮食,目的消耗守城方的实力。 |
哪来的定论,没有半点依据的东西,臆想罢了。而且某些群体很喜欢把自己臆想的东西假设成事实来讨论,这是没有意义的。 |
打不下来,主动撤退,正常操作。主动撤退和被打败溃退是不一样的。 |
如果这都算败。被曹操一路吊锤的刘备算什么?被曹操坑杀的袁绍算什么? |
别干啥就动不动大败的,关羽、曹操、孙权深受其害 |
败肯定是败了,那还有疑问? |
徐荣还打败过曹操呢,有啥用 |
打败曹操的人挺多的,但都最后死在曹操手里了。 |
摧严敌于邺都,换个语境叫 摧匈奴于长安 摧晋军于建康 摧邓艾于成都 |
后汉书袁绍传 操将围之,乃夜遁还邺。操进军,尚逆击破操,操军还许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国 最新文章 |
荆州交易的实质 |
我一直很好奇,说糜芳背叛 |
关羽在荆州八年干了什么 |
这张图可能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荆州情势 |
关于关羽北伐,为什么总有人想不通? |
话说合肥之战张辽高光时刻,为啥封赏不是第 |
其实曹髦造反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
为何三国前期的人才凋零后,大部分的后代都 |
马岱北伐之谜 |
曹魏为什么不主攻蜀汉?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