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三国 -> 略观十一虎臣(不含丁奉)官职(亦含屯、督xx)变迁 -> 正文阅读 |
[三国]略观十一虎臣(不含丁奉)官职(亦含屯、督xx)变迁[第1页] |
作者:干元菱J4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副标题:被低估的蒋钦、陈武、董袭 吐槽一句:孙权把建安年号用到了二十八年也就是黄武元年,蜀汉才到二十六,孙权这是真执着哟······ |
1.程普(二十年卒):【(孙策时)为吴郡都尉】—【徙丹杨都尉】—【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十二年)代太史慈备海昬】—【(十三年)与周瑜为左右督(虽事决于瑜)】—【(十四年)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十五年)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十五年)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活着时地位一直是第一,官职被董袭超过一次; |
2.董袭(十八年或十九年卒):【(元年)署门下贼曹】—【(疑二年)拜别部司马,授兵数千】—【(四年前)迁扬武都尉】—【(疑八年)拜威越校尉】—【(十三年前)迁偏将军】—【(十八年或十九年)曹公出濡须,袭从权赴之,使袭督五楼船住濡须口】; |
3.黄盖(十五年卒):【有寇难之县(九县),辄用盖为守长】—【(十二年)迁丹杨都尉】—【(十四年)拜武锋中郎将】—【(十四或十五年)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十五年)加偏将军】; |
5.甘宁(二十年或二十五年卒):【(十三年)遂授宁兵,屯当口】—【(十八年或十九年)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宁益贵重,增兵二千人】—【(十九年)从攻皖,为升城督】【拜折冲将军】—【(二十年)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 |
6.周泰(二十八年薨):【(元年)策入会稽,署别部司马,授兵】—【(二年)补春谷长】—【(八年)补宜春长,所在皆食其征赋】—疑似资料遗失—【(二十二年)留督濡须,拜平虏将军】——【(二十五年)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和蒋壹一起封的侯; |
7.陈武(二十年卒):【(疑元年)拜(孙策)别部司马】—【(四年)(孙策)多得庐江人,料其精锐,乃以武为督】—【(五年)及权统事,转督五校】—【(二十年前)进位偏将军】,需要注意的是合肥之战也就是陈武战死后孙权任命潘璋督五校,足以证明陈武自五年起一直督五校。五校普遍认为是孙权禁军,这也就会造成史书孙武战绩匮乏,类似于曹魏中护军韩浩、曹洪和中领军史涣。另外,建安二十五年,所以陈武真的不水,更是当之无愧的虎臣; |
8.凌统(二十二年卒):【(十三年)为承烈都尉】—【(十九年)又从破皖,拜荡寇中郎将,领沛相】—【(二十年)与吕蒙等西取三郡,反自益阳,从往合肥,为右部督】—【(二十年)拜偏将军,倍给本兵】 |
9.潘璋(嘉禾三年薨):【(元年至四年间)署(孙权)别部司马】—【迁豫章西安长】—【(二十年前)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二十年)拜偏将军,遂领百(当为“五”)校,屯半州】—【(二十五年)权即分宜都巫、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黄武元年)拜平北将军、襄阳太守】—【(黄龙元年)拜右将军】; |
11.韩当(黄武五年薨):【(中平、初平年间)为(孙坚)别部司马】—【(疑元年)迁先登校尉,授兵二千,骑五十匹】——【(八年)领乐安长】—【(十三年赤壁之战前)中郎将】—【(二十五年)迁偏将军,领永昌太守】—【(黄武元年)徙威烈将军,封都亭侯】—【(黄武二年)封石城侯,迁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后又加都督之号,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三代元老,位黄盖之前,结果二十四年才当上偏将军······ |
10 |
编年(建安元年至二十八年,仅梳理有迹可循的): 元年:程普任吴郡都尉;韩当行先登校尉;黄盖行武锋校尉;蒋钦、周泰、陈武为孙策别部司马;董袭为孙策门下贼曹;潘璋为孙权别部司马(疑)。 二年:吴郡都尉程普迁丹阳都尉;孙策别部司马周泰补春谷长;孙策门下贼曹董袭为别部司马(或补周泰);孙策别部司马蒋钦开始外调(疑);行武锋校尉黄盖任某县长并平叛。 三年:行武锋校尉黄盖任某县长并平叛;丹阳都尉程普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疑);孙策别部司马董袭迁扬武都尉(疑)。 四年:行武锋校尉黄盖任某县长并平叛;扬武都尉董袭迁扬武都尉(疑);孙策破刘勋,以别部司马陈武督庐江兵。 |
五年:行武锋校尉黄盖任某县长并平叛;孙权统事:别部司马陈武转督五校,以徐盛为别部司马守柴桑长; 六至七年:行武锋校尉黄盖任某县长并平叛。 八年:行武锋校尉黄盖任某县长并平叛;孙权征江夏,山越大乱,还:行先登校尉韩当领乐安长,周泰补宜春长,别部司马潘璋迁豫章西安长(疑),柴桑长徐盛为校尉芜湖令(疑)。 九至十一年:行武锋校尉黄盖任某县长并平叛。 十二年:太史慈卒,行荡寇中郎将程普代太史慈备海昬;行武锋校尉黄盖任丹阳都尉(疑); 不明时间:扬武都尉董袭平叛拜威越校尉,后升偏将军;行先登校尉韩当升(疑似先登)中郎将;潘璋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某县长蒋钦任会稽西部都尉。 十三年:孙权破黄祖:凌统为承烈都尉;赤壁之战:周瑜与程普为左右督; 十四年:南郡之战后:行汤寇中郎将程普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丹阳都尉黄盖拜武锋中郎将后领武陵太守。 十五年:周瑜卒,江夏太守裨将军程普代领南郡太守;武陵太守武锋中郎将黄盖升偏将军,病卒;孙权借荆州,程普复领江夏太守为荡寇将军;会稽西部都尉蒋钦徙讨越中郎将; 十八年:濡须之战,偏将军董袭阵亡(疑)。 |
十九年:皖城之战:甘宁为升城督;战后:甘宁拜折冲将军,凌统拜荡寇中郎将,遥领沛相。 二十年:夺三郡后:折冲将军甘宁领西陵太守;合肥之战:沛相荡寇中郎将凌统任右部督;偏将军陈武阵亡;江夏太守荡寇将军程普病逝;合肥之战后:讨越中郎将蒋钦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沛相荡寇中郎将凌统升偏将军,武猛校尉潘璋拜偏将军领五校屯半州。 二十二年:濡须之战后:濡须督荡寇将军蒋钦为右护军,周泰为濡须督拜平虏将军;沛相荡寇中郎将凌统病逝。 二十四年:襄樊之战:右护军蒋钦督水军入沔。 不明时间:甘宁病逝,芜湖令校尉徐盛迁中郎将督校兵。 二十五年:;襄樊之战后:右护军蒋钦病逝,子壹封宣城侯,(疑似先登)中郎将韩当迁偏将军领永昌太守,周泰领汉中太守迁奋威将军封陵阳侯,偏将军潘璋领固陵太守迁振威将军封溧阳侯;孙权追录功臣后:陈武子校尉陈脩封都亭侯为解烦督,凌统子烈封亭侯领父兵(疑)。 |
可以把贺齐加进来,同时代的,有对比,应该是宗室之外第一个升将军号的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国 最新文章 |
荆州交易的实质 |
我一直很好奇,说糜芳背叛 |
关羽在荆州八年干了什么 |
这张图可能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荆州情势 |
关于关羽北伐,为什么总有人想不通? |
话说合肥之战张辽高光时刻,为啥封赏不是第 |
其实曹髦造反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
为何三国前期的人才凋零后,大部分的后代都 |
马岱北伐之谜 |
曹魏为什么不主攻蜀汉?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