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三国 -> 夷陵之战时期,曹丕如果伐吴就一定能赢? -> 正文阅读 |
[三国]夷陵之战时期,曹丕如果伐吴就一定能赢?[第1页] |
作者:akzdbq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夷陵之战时期,曹丕没有伐吴是错失良机? 219年荆州之战后,孙权本来就准备两线作战。 陆逊、潘璋、宋谦率领共2万兵力足以守住巫峡。 孙权在沿江的10多万兵力,大部分在防御魏国:江陵3万,夏口3万,孙权卫队1万,濡须坞3万,京口3万。 由于向曹丕表面称臣成功,孙权被曹丕封为吴王,等于曹丕承认孙权割据吴楚。所以,陆逊的诱敌深入计划被孙权批准,准备放手一搏。于是,孙权调江陵、夏口及下游部分兵力到夷陵,归陆逊指挥,另有后来自夏口增援的骆统所率1万兵力。孙权以步骘从交州带出1万兵力到益阳,为陆逊万一失利绸缪。 与季汉作战,未出动的吴军主力部队,至少包括:江陵百里洲孙盛1万,公安诸葛瑾至少5千,夏口糜芳5千,武昌孙权卫队1万,濡须坞朱桓至少2万,京口及毗陵吕范、全琮1万以上,闽中贺齐1万,以上已经超过7万。 孙权面对曹丕可能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不是没有强大的预备队。 实战面对曹丕伐吴,孙权既没有动用全部主力部队,将领方面也没有出动最能打仗的陆逊,只用了朱然、朱桓、吕范等率领的部分主力,就将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张辽、徐晃、张郃等魏国几乎全部名将率领的几十万大军杀的落花流水。 为何某些人觉得,夷陵之战时期,曹丕如果伐吴就一定能赢? |
楼主提的好问题。 夷陵之战当中,曹魏如果按照贾诩的建议,同时进兵攻孙权,东吴必败无疑。至于最后的结果是不是曹丕获胜却是很难说。 |
理由,楼主文中也有伏笔,想当初,张辽一支孤军尚能败孙权10万大军,为何到了夷陵之战结束之后,合“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张辽、徐晃、张郃等魏国几乎全部名将率领的几十万大军”被杀得“杀的落花流水”。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就是曹丕废汉人心不服,将士未必肯用命,从而导致战斗力缺失。另一个就是孙权们趁战胜出乎意料的胜利,士气上去了。此消彼长,战争胜负的天平就变了。还有第三个原因,关羽的旧部被孙权全盘接受了,这些部众是专门对付曹军的,孙权用荆州兵对抗刘备的汉军,是死路一条,随时会叛变,这些荆州兵对付曹魏绝对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陆逊上了,《建康实录》和《曹真碑》互证。 |
不过孙权在夷陵之战没用吕范、贺齐他们是真的,不过这些个数据可以算发明历史了。 |
外带,曹休、臧霸、张辽是把吕范打的落花流水。 |
你都12级了还要说什么?曹操汉中之战这个前车之鉴也才没过多久啊,吕蒙夺三郡湘水划界就是没有打起来的夷陵之战呗 |
曹丕根本就没有开创大一统王朝的雄心,两弱相争,千载难逢的机会,无论如何都得试一试,万一成了呢? 孙权如果不是被逼无奈会称臣?不就是害怕两线作战? |
战争这玩意有什么必胜的说法?抓住机会尽可能的做到最好罢了。 |
真能成功。 |
曹丕跟着刘备伐吴不是某粉译音的主观愿望?事实是刘备派使臣讨好曹丕 然后使臣被曹丕砍了 |
战争一旦进入相持阶段,拼的就是国力了,以东吴的实力,两线作战很悬 |
如果夷陵之战曹丕参战的目标只是先夺取江陵呢?真正伐吴时曹丕只受阻与于仅有5000人守卫的江陵,其余所有吴军赶来支援的部队全部都被击败了。如果夷陵时曹丕军选择南下抢夺江陵得手的几率很大。 |
三国时期防御战明显优于进攻战,即使曹丕同时打孙权,也不看好曹丕能赢 |
这里不是曹魏有问题才没出兵的吗。况且曹丕不想。。。等到有机会都。。。个人理解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国 最新文章 |
荆州交易的实质 |
我一直很好奇,说糜芳背叛 |
关羽在荆州八年干了什么 |
这张图可能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荆州情势 |
关于关羽北伐,为什么总有人想不通? |
话说合肥之战张辽高光时刻,为啥封赏不是第 |
其实曹髦造反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
为何三国前期的人才凋零后,大部分的后代都 |
马岱北伐之谜 |
曹魏为什么不主攻蜀汉?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