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唐朝 -> 公元698年秋天的后突厥默啜挑衅和侵入河北,事实上是一次武周内部 -> 正文阅读

[唐朝]公元698年秋天的后突厥默啜挑衅和侵入河北,事实上是一次武周内部[第1页]

作者:陆筱滢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奸细(内鬼)捣蛋和故意勾结外敌的一次被掩盖夸张事件。

 
首先,必须强调直到695年,默啜与他领导的后突厥不仅不强,而且甘愿正式称臣于武周朝廷与女皇陛下。
 
【默啜的“强大”水份很多】
不可否认,后突厥第二任可汗默啜让武则天很是头疼。可是默啜的麻烦主要在契丹696年叛乱之后,在叛乱之前他并没有什么震撼表现。骨咄禄复国之后就把默啜封为“设”(突厥官职中的大将军),但他在骨咄禄时期没有什么青史留名战绩。骨咄禄死后他与侄子争夺汗位,最后才成功。两唐书《突厥传》都称他是“篡位”。
长寿二年或三年,默啜上台后首次进犯武周,袭击了灵州,“杀掠人吏”。可是等薛怀义带兵征讨时,他已退兵。过了一年,也就是“证圣/天册万岁”元年。这年发生了明堂大火事件,在我看来是武周政权遭到的第一次严重打击。薛怀义忙着重修明堂,在北方边境,朔方道行军总管换成了王孝杰。可是按《资治通鉴》,这年七月“吐蕃寇临洮”,武则天又把王孝杰调到南边去打吐蕃。但突厥这次并没有趁机占什么便宜,反而在几个月后向武周求和。通鉴:“冬,十月,突厥默啜遣使请降,太后喜,册授左卫大将军、归国公。”
默啜请降,武则天当然是大喜,因为自从后突厥独立,十余年来这是第一次有求和的表示。默啜到底为何请降,原因无从考证,但显然他当时的日子并不好过。
不过形势很快发生了逆转。从默啜这年冬天遣使求和,到第二年五月契丹叛乱,仅仅半年时光。契丹叛乱之后,武周政权便开始朝“还政李唐”的方向转变。但因为“还政李唐”是被迫的,所以闹得一波三折,并且让契丹与突厥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契丹叛乱时,孙万荣打出旗号“何不归我庐陵王”,在河北又有马行蔚、李怀璧等人相勾结;默啜进犯河北时,声称“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邪!”,又有武周重臣阎知微亲自做带路党、边防军守将慕容玄皦主动投降,而武周将领们趁机胁迫武则天赶紧确立李显的太子身份。
 
一般来说,外敌与内鬼里应外合,造成的破坏力最大。契丹起叛乱、默啜犯河北,都是这种情况,而形形色色的内鬼在《资治通鉴》和“两唐书”中要么被被隐瞒,要么轻描淡写,给读者一种“武周军队十分无能”的假象。前面章节对此已有详细分析,不多说了。
从此前的双方交锋来看,默啜刚上台那几年处境并不好。但他确实非常精明,一见机会就牢牢抓住,打了一场翻身仗。
天策万岁元年默啜主动求和时,武则天趁机重申了君臣关系,授予默啜中华系统的官爵,而且爵位只是一个“归国公”。默啜想必接受了,以换取一些实惠。但默啜这个“归国公”当得忍辱负重,因为这完全背离了骨咄禄复国的初衷。所以他急需扳回面子。
机会很快就来了。几个月后契丹叛乱,默啜马上趁火打劫。可他一开始并无多少成效。他进攻西北的凉州、胜州,但在凉州的战果很可能是捡了吐蕃的便宜,因为吐蕃大将钦陵当时也袭击了凉州。而在胜州,默啜被驻守当地的平狄军副使安道买击破。这时默啜只得又放下面子,主动联络武周,表示可以联手攻打契丹。
这时双方进行了一场艰苦谈判,不过几本正史对这个谈判过程的叙述相当杂乱,各个事件的先后顺序不太明朗。大体说来,武周对突厥本来占有绝对优势,但因为在契丹战场上节节失利,尤其是河北冀州等地已有军阀割据的苗头--那已不是边境疥癣之患,而是心腹大患了,所以与突厥的谈判也就越来越没有底气。默啜趁机向武周索要大批财物以及突厥降户。武则天一开始并不想给,在大臣的劝说下还是答应了。默啜后来也终于出兵袭击了契丹后方,客观上帮助武周平定叛乱。
 
武则天此后同意把居住在丰、胜、灵、夏、朔、代六州的突厥降户交给默啜,同时给突厥一大批农具种子铁器绢帛。但这期间默啜依然接受了武周朝的册封。综合两唐书的《突厥传》,这期间武则天先后两次册封默啜为可汗。按理说,“可汗”总算是突厥系统的封号了,可是,先封了他一个什么“迁善可汗”(改邪归正的可汗??);第二次,在突厥出兵袭击了契丹老巢、掠走契丹首领李尽忠的妻小之后,武周又封默啜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单于是早已消亡的匈奴的封号,立功报国的意思是仍把默啜视为武周一臣。做为突厥人,看到这种不伦不类的封号会又是个什么滋味?契丹之战结束后,张说在战报《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中提到默啜,也说是“藩臣默啜,统率毡裘,倥弦逾於万骑,带甲弥於千里。”可见那时武周朝廷对默啜一直视为“藩臣”。
契丹叛乱结束后,默啜捞了一大笔实惠。他先后两次抄袭契丹后方,掠夺了一批财物和人口,又从武周这里获得了几千帐突厥降户,以及大批财物。武则天给他的那些种子农具大概没什么用,但铁器肯定大有用处。几本正史都说,默啜由此开始强大。这话固然不错,但这时默啜的“强大”只是与他自己先前相比。
 
【默啜698年进犯河北的奇葩战争】
契丹叛乱平定后过了一年,即圣历元年,发生了默啜进犯河北之战。这是一场极为奇葩的战争,突厥兵马大举进犯河北好几个州,残害州县、屠杀吏民,而武则天先后派出的几十万大军居然都成了只知围观的吃瓜群众。武则天只好赶紧宣布把李显立为太子,于是默啜就主动撤兵了,但在撤兵过程中,武周大军依然是“不敢战”,任由默啜在撤兵归途大杀大掠,《通鉴》说杀了赵州、定州男女一万多人,《旧唐书》说是掠走了赵、定百姓((七到十之间的两个数字))万人,《新唐书》的记载最是触目惊心,说“取赵、定所掠男女(七到十之间的两个数字)万悉坑之”。
 

 
几本正史对这次和亲的谈判过程说得乱七八糟,让读者很难搞清楚和亲谈判到底是在契丹叛乱期间还是叛乱结束后。但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朝官方对这次默啜进犯的前因后果吱吱唔唔语焉不详。可不管怎样,可以确定的是默啜主动提出和亲,而且还把姿态放得很低。
但是当阎知微率领迎亲队伍到了突厥的黑沙南庭之后,默啜马上改主意了,从和亲到出兵,来个了一百八十度大转身。何以如此呢?正史上没交待,但我认为这都是阎知微的怂恿。当初正是阎知微极力游说武则天答应与默啜和亲,另一位出使过突厥的田归道就坚决反对,说默啜此人不值得信赖。但是武则天这一次做了错误选择,听了阎知微的。
阎知微很可能早就在撒网布局了。这次配合默啜进犯河北的有军队将领,也有地方大员,恐怕都与阎知微事先通过气。《通鉴》说,默啜扣押武延秀之后,“遂发兵袭静难、平狄、清夷等军,静难军使慕容玄崱以兵五千降之,虏势大振,进寇妫、檀等州。”这里的静难、平狄、清夷都是北方边境的戍兵。本来国家依赖这些军队抵御来犯之敌,但这时“静难军”居然临阵倒戈,反成突厥帮凶,所以默啜能够轻松突破防线。
 
后来的赵州长史唐般若也是个内贼,打开城门把突厥兵放了进去,致使赵州刺史高睿与妻秦氏死难。阎知微、慕容玄崱、以及唐般若等人背叛武周、投靠默啜,大概不会是因为向往漠北草原上纵横驰骋的生活,而是想就地割据。阎知微已经接受了默啜的册封,成为了“南面可汗”,据说是替突厥管理唐朝百姓。
赵州刺史高睿夫妇因为拒绝投降而自尽,所以名留青史。那些投降的地方官并没有被一一记录,但我们也能知道这类人物的存在。后来默啜退兵后,武则天派狄仁杰到河北各州进行安抚,狄仁杰给武则天上了一道表,请求赦免河北曾经投降过突厥的官民。他说:“诸城入伪,或待天兵,将士求功,皆云攻得,臣忧滥赏,亦恐非辜。”这句话意思是说,那些成为“伪军占领区”的县城,现在正等着官军的攻打,而官军将士们都想立功,盼着赶快打,但是臣以为这对那些地方的百姓来说又是一场劫难。
后来武则天赦免了这些曾经投敌的百姓,如同此前赦免投降过契丹的百姓一样。
突厥入侵后,武则天立刻调集大军进行反击。因为知道出了叛徒,所以她这时指派的将领都是看上去可靠的人。根据《通鉴》,武则天派出去迎击突厥的是:武家王爷武重规、蕃将沙吒忠义、幽州都督张仁愿、以及另一位将领阎敬容。这几个人里面,武重规是自家人,沙吒忠义参与过契丹平叛,张仁愿不久前才在幽州阻挡过默啜进犯(见两唐书《张仁愿传》),默啜根本就没在幽州恋战,赶紧改道;阎敬容,其实本名“阎敬客”,其事迹在正史中几乎不提,但根据他的墓志(《阎虔福墓志》),他本是平狄军的将领,在这次默啜进犯中曾与突厥交战,而且九战九捷(“……寻有制,起为左金吾将军、平狄军大使。军次塞垣,与虏相遇,一日之内,九战皆捷。”)
 
可见武周军队的战斗力始终是正常的。之所以出现“不敢战”的奇观,就是政治原因作祟。武则天同意立李显,政治问题解决了,武周军队准备打了,默啜就赶紧撤兵了。从武延秀的迎亲队伍到达黑沙南庭算起,到默啜从河北退兵,前后不足两个月时间。
不可否认,这次进犯尽管为期不长,但后果依然相当严重,不但让河北百姓遭受荼毒,也让默啜的实力再次跃升。他把武周朝堂堂的豹韬卫大将军、春官尚书(礼部尚书)阎知微册封为突厥系统的“南面可汗”,给那些投降的武周官员封了三品五品的大官。如此,默啜总算一雪前耻,把什么归国公、改邪归正可汗、立功报国可汗、给武则天当儿子这些丢掉的颜面给扳了回来。
 
则天女皇严惩内鬼作妖,其实做得很到位。
 
【即使在武周朝后期,默啜也没正史吹嘘的那么厉害】
正史在说完默啜的河北之战后,紧接着就说他变得如何如何强盛。
《资治通鉴》说:“默啜还漠北,拥兵四十万,据地万里,西北诸夷皆附之,甚有轻中国之心。”
《新唐书·突厥传》说:“默啜负胜轻中国,有骄志,大抵兵与颉利时略等,地纵广万里,诸蕃悉往听命。”
看起来,正史的史官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让读者相信:默啜一下子就强大了,而且都是武则天搞的。可是仔细分析一下史料,又不是这么回事。默啜仍旧算不得强大,而且他的“拥兵四十万,据地万里”可能还得再过好几年。
根据正史,圣历元年进犯河北,又过了一年才把弟弟~咄悉匐~为左厢察,把侄子~默矩~立为右厢察,又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小可汗。这说明,默啜这时才算基本理顺了他的汗庭内部人际关系。这三人当中,侄子默矩是个重要人物。他是前任可汗骨咄禄的大儿子。骨咄禄死后,默啜就是跟他争夺汗位。因为当时默矩年纪还小,终究不是对手。但到了这时,默啜因为从武周那里收获颇丰,自己终于站稳脚跟,而默矩也已长大成人,可以独立领兵了。默啜安排这个侄子担任要职,给了他两万兵马,但是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小可汗,位在默矩之上。默矩接受了这一切,说明叔侄二人已经达成谅解,开始携手合作了。
《新唐书·突厥传》还说,默啜从河北回去之后变得强盛:“默啜负胜轻中国,有骄志,大抵兵与颉利时略等,地纵广万里,诸蕃悉往听命。”所以《新唐书》是在暗示默啜这时已经强大到与当年的颉利可汗差不多了。那么我们就来对比一下,看看当年的颉利可汗强大到什么程度,看看默啜到底能不能跟颉利相提并论?
 
颉利可汗活跃于唐朝刚立国时的武德年间,是始毕可汗的弟弟,最终在贞观四年被唐太宗灭掉。但是在他担任可汗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唐朝头号强敌,与残余的割据势力联手,频频袭击唐朝北方边境各州,从东北打到西北,扶持刘黑闼、协助梁师都、逼得高祖李渊把本已废除的十二军建制又重新恢复。这些还不算,颉利最凶险的一次进犯发生在唐太宗刚登基不久的武德九年八月,当时率领着十万突厥大军南下,进军神速,仅十天就打到了离长安只有四十里的渭水便桥,逼得唐太宗跟他真刀谈判。
 
武周时的默啜,何时分秒有过颉利可汗曾经的风光?武周一直视默啜为藩臣。默啜大闹河北,武则天还给他改名叫“斩啜”,虽然属于女皇情绪化的自娱自乐,但“斩啜”其名也曾被当作官方称呼使用过一段时间。
还有一件事,是正史的史官们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想告诉你的,那就是后突厥有一个特点:他们真的强盛时就不会留在紧挨着唐朝/武周的漠南,窝在漠南动不动去骚扰唐朝/武周的时候,反而不是最强的时候。所以,后突厥真的“据地万里,西北诸夷皆附之”时,唐朝/武周在北方的边境压力反而轻了。这是因为后突厥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北方其它的游牧部族,包括东北的契丹、奚,北方草原的铁勒诸部、以及西域的西突厥各部。
正史上说,默啜自圣利元年进犯河北之后,每年都会侵扰边境,大概是实情。突厥是一个征战民族,在默啜时期尤其依赖武力抢掠。可是这种高成本的生活方式注定他们经常处于匮乏状态。而武周朝相比之下要富裕得多,所以这种巨大的经济落差也会刺激突厥经常南犯。可就算如此,突厥在武周边境上并没有多少收获。
综合几本正史的记载,从圣历二年到长安三年,这五年时间突厥进犯造成比较严重损失的只有两次。第一次久视元年冬天在陇右抢走了一万多匹官马(监马)。从武周名将郭元振的相关史料中看,这次袭击很可能是吐蕃与突厥的联手进犯,所以危害较大。郭元振后来一份上疏中提到吐谷浑部落首领~耽尔乙·句贵~,说他本已归附,后来复叛,“至如耽尔乙句贵,往年王孝杰奏请,自河源军徒居灵州,用为惬便。及其逃叛之日,穿监牧,掠马群,所在伤夷,大损州县。”或许就是指这次事件。默啜抢马成功,第二年再次兴兵南下,武周这边让相王李旦挂帅,结果双方还未交战默啜便撤兵了。
第二次比较严重的进犯发生在长安二年。《新唐书》提到突厥在这期间“寇盐、夏,掠羊马十万”,但《旧唐书》上没提,《资治通鉴》只说长安二年“突厥寇盐、夏二州”,没提到损失。根据突厥方面的重要史料《que特勤碑》和《pi伽可汗碑》,大约在这期间,突厥与武周境内的“六州胡”交战并打了一场胜仗。武周这边损失的是“羊、马十万”,我推测大概是指同一场战斗,因为是与居住于河套内的胡人交战,所以他们的损失被正史忽略了。
长安二年,突厥在掠夺了盐、夏二州之后又转而进攻河东道各州。这一次也是相当深入,一度攻克了石岭关,打到了并州(武则天的老家)。但奇怪得很,武则天只派了两个御史出身的将军薛季昶和张仁愿到北方,还只是协调几个州的防务,似乎突厥立刻立刻了并州,接着骚扰代州、忻州。然后武则天派了李旦、武攸宜、武三思等人领兵,然后军队还没出发突厥又撤了。
总之,在《资治通鉴》上看到的就是突厥在北方各州到处乱窜,仿佛战果累累,而武周军队在战场上就不见胜过,但动不动就是大军未发而突厥主动撤走,也算武周奇景之一,只是不知究竟是武周的问题还是史官的问题。这也就难怪默啜给人的印象是十分强大。可是到了长安三年六月,“强大”的默啜却又遣使求和了,而且,他又提出和亲了。通鉴:“六月,辛酉,突厥默啜遣其臣莫贺干来,请以女妻皇太子之子。”就在两个月前,吐蕃也有使者前来献礼、求婚。综合各种史料,武则天对吐蕃和突厥的和亲要求口头上予应允了。突厥仍是以女儿嫁给某位王爷,只是这次的女婿候选人变为是李显的儿子。没过多久,默啜又遣使“献马千匹,谢许婚”,可见他当时同样需要这份和平。当然,由于默啜后来又言而无信,所以这次和亲从未实现。
 
长安三年议和后,一直到神龙元年武则天退位,突厥没有再予进犯。当时的边境形势又出现新的格局,西域的局势越来越复杂。武周后期到中宗一朝,军事重点都在西域,对突厥和吐蕃的冲突也体现在西域。如此,到中宗执政后的神龙二年底,默啜忽然再次进犯陇西,让唐朝有些措手不及,损失了六千多人,并再次损失一万多匹监马,史称“鸣沙之战”。中宗大怒,决心彻底解决突厥问题。
景龙二年,张仁愿对突厥便打了一次胜仗。他再接再励,请求在黄河以北建筑防御攻势。当时默啜正在西域攻打另一部落突骑施,漠南空虚,正是个好机会。这个提议获得中宗的支持。于是张仁愿以半年左右的时间在黄河以北建筑了三座受降城。唐朝有一项特别之处,就是从来没有修筑过长城。这三座受降城中间有烽火台相连,算是最接近长城的防御工事了。三受降城建好之后,有效目的地抵挡了突厥的南下。资治通鉴说:“自是突厥不敢度山畋牧,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
武周后期与前期相比,北方边防的投入确实增加,但是加强防御就相应地起到了效果。武则天派出的边将也并不以战场带兵见长,而是文武并重、有宰相之才的人选。魏元忠这时就经常到边境布置防务,郭元振可能却参与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长安二年,突厥一度突破了石岭关,武则天派薛季昶为山东防御军大使,协调沧、瀛、幽、易、恒、定等数州的边防军,又派张仁愿到河北,协调幽、平、妫、檀等数州防务,与薛季昶配合。通鉴:“三月,庚寅,突厥破石岭,寇并州。以雍州长史薛季昶摄右台大夫,充山东防御军大使,沧、瀛、幽、易、恒、定等州诸军皆受季昶节度。夏,四月,以幽州刺史张仁愿专知幽、平、妫、檀防御,仍与季昶相知,以拒突厥。”
这大概可视为以后节度使的前身了。“节度使”制度成书于玄宗时期,但早在睿宗年间就设立了河西节度使。而武周长安二年薛季昶、张仁愿在河东、河北的防务工作,可能是节度使制度最早的试点。
默啜被正史说得十分强大。时至今日,不但网民,就是大多数专家学者在说到后突厥时,都心甘情愿被正史牵着鼻子走,甚至把默啜吹嘘得比正史暗示的更厉害,把武则天说成是面对突厥入侵毫无作为软弱可欺。可是,突厥人自己对默啜的记录可没那么辉煌。“突厥三大碑”中,《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都是后来成为毗伽可汗的默矩(骨咄禄之子)所写,在提到“我叔可汗”默啜时是这么写的:“根据国家法规,我叔继承汗位。我叔可汗任为可汗之后,重新组织和养育突厥大众。他使贫者变富,寡者变多。我叔可汗即位之时,我是达头部的设。与我叔可汗一起,我们向东一直征战到绿河与山东平原,向西征战,则远抵铁门。越过曲漫山,……”
这一段与正史记载大体对得上号。默啜成为可汗后,让贫者变富,寡者变多,可以理解为他从契丹叛乱和进犯河北两战中捞到了不少油水。但接下来碑文说到他们一起征战四方,被两唐书和通鉴大肆渲染的圣历元年进犯河北之战,在碑文中一字没提!就连久视元年盗走一万匹监马的战斗也未提及,反倒记录了“征讨六州胡”,以及中宗时的“鸣沙之战”,因为这两次是真正的战场厮杀,而且突厥获胜。
默啜最终在开元四年被另一个部落所杀,首级还被交给唐朝。随后突厥内部再次陷入汗位之争,这次是骨咄禄的儿子们获胜,长子默矩在次子阙特勤的帮助下成为大可汗,即毗伽可汗。默啜儿子全被杀。
按正史的说法,默啜领导下的突厥十分强盛,几乎恢复了昔日风光,可是突厥碑文在说到毗伽可汗刚继位时,却描绘出一幅悲惨图景:“为使突厥人的名声不坠,(上天)令我成为可汗。我并未成为一个富裕繁荣民族的君主,而是成了一个贫穷凄惨民族的君主,他们内无食物,外无衣衫。我与我弟阙特勤一起商谈,为使我们父、叔为突厥人所嬴得的声誉不坠,以及为了突厥民众的利益,我夜不睡眠,昼不安息。与我弟阙特勤,与我的两位设操劳到几至丧生……”
这就是默啜留给下一任可汗的遗产。所以他真的强大吗?我疑心他领导下的后突厥从未真正摆脱过挣扎状态,即便抢到了财物也很快就消耗光了。隋末唐初时突厥可以从中原的军阀混战中大收渔翁之利,到贞观四年被太宗灭掉,但归附唐朝后被安置在条件较好的漠南,生活也比较安定。突厥反叛唐朝之后,经过武周朝到中宗、睿宗朝三十年的反击,在漠南早已无法立足,只能与北方各个部族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到毗伽可汗时,突厥终于改变了对唐朝的策略,虽然也有战争,但总的来说以和为主。后来唐玄宗还允许突厥在中受降城进行绢马贸易,这时的突厥民生可能才真的繁荣过一段时间。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唐朝 最新文章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安禄山和杨玉环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1-29 09:56:00  更:2022-01-29 09:59:2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