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唐朝 -> 中国古代贵族政治时期的皇权与太子 -> 正文阅读

[唐朝]中国古代贵族政治时期的皇权与太子[第1页]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深度好文,分享给大家
 
贵族政冶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陌生。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两次贵族政冶,第一次是先秦时期的奴隶主贵族政冶,第二次就是以庄园经济为经济基础的中古贵族政冶,即两晋南北朝隋唐(唐玄宗之前)时期。
 
所以,唐玄宗时期可谓“中国4000年历史的分水岭”、“两千年未有之变”。在这之前的中国历史与之后的中国历史是完全不同的。
贵族政冶向官僚政冶历史性大转移
关中+江南模式向华北+江南模式历史性大转移
中原政权第一次同时应对漠北游牧民族政权和青藏高原政权
历史大转移的过程中,秩序是最乱的,因为旧的秩序已经不适用,但是新的秩序尚未博弈出来。
贵族政冶已经结束、官僚政冶尚未构建成熟,军人势力却失控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宣告唐玄宗制衡军人势力的措施彻底失败。历经安史之乱-杯酒释兵权,长达208年的时间才彻底解决军人问题,建立起了成熟的官僚政冶。
 
从宋朝开始,曾经长期困扰皇权稳定的君储矛盾、外戚、宦官、豪强士族、军人势力全部消失了。
在宋、明两朝,以地主经济为经济基础的官僚政冶下,以科举制为入仕途径的文官士大夫阶层主导了朝堂,并按照以文制武的政策主导了军队。中央朝堂的稳定最有利于文官阶层官员的共同利益。因为他们的权力主要是来源于皇权为代表的秩序,如果皇权为代表的秩序崩溃了,他们的权力就会失去基础,拥有各种尚书、总督之类官职的官员,如果没有了皇权给他们站台,他们的身份在乱世中还有多少含金量实在不好说。科举制一旦中断,大部分读书人的入仕途径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文官士大夫阶层成了皇权的维护者,文官保证皇位在皇帝的血脉中流传,皇帝则保证文官的治权。即君主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不需要给太子配置强大的东宫班底,也无需给太子配置东宫卫率,曾经长期困扰中国历史的君储矛盾在宋、明两朝迎刃而解。有明一代没有被废的太子。(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导致的特殊情况不讨论,这里指的是没再出现皇帝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然后又废黜了他的情况。)
 
我们今天看到的废太子基本都是贵族政冶时代的、换句话说,都是官僚政冶构建成熟之前的朝代的。在两晋南北朝,贵族政冶的鼎盛时期,别说皇太子了,就是皇帝也是动辄被废被杀。
我们今天觉得皇权很神圣,主要是宋明清三朝给我们的错觉。皇权之所以能够高高在上,是因为有精巧的权力格局和强大的实力来保护。失去了这个基础,皇帝能好好当个傀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贵族政冶鼎盛的两晋南北朝,一个典型的皇帝,是什么样子的呢?或是篡位上台,或是骨肉相残,或是死于非命,或是尸骨未寒全家惨死。
一个君主在那种时代,想合法上位并且家庭和睦、还想寿终正寝、子孙安康,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殂于晋阳宫。《资治通鉴》
在那个时代,产生了一系列名句,权臣当众骂皇帝“狗脚朕”,骂人是狗都已经很轻贱了、骂人是狗的脚,这样的皇帝被权臣当众轻贱到了什么地步。光骂不算、还让手下当众殴打皇帝。而皇帝受气到了还要赏赐财物给殴打他的人。[注甲]后面皇帝不堪受辱、准备剿灭权臣,结果失败,权臣带兵进宫大言不惭的反问皇帝“陛下你为何要谋反?”[注乙]
[注甲]:澄尝侍饮酒,举大觞属帝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胜忿,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澄怒曰:“朕,朕,狗脚朕!”使崔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明日,澄使季舒入劳帝。帝亦谢焉,赐季舒绢百匹。《资治通鉴》
[注乙]:澄勒兵入宫,见帝,不拜而坐,曰:“陛下何意反?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负陛下邪!此必左右妃嫔辈所为。”欲杀胡夫人及李嫔。帝正色曰:“自古唯闻臣反君,不闻君反臣。王自欲反,何乃责我!我杀王则社稷安,不杀则灭亡无日,我身且不暇惜,况于妃嫔!必欲弑逆,缓速在王!”《资治通鉴》
那个时代不止一位小皇帝发出“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的哀叹。即使是士族,即使是号称铁打的士族,桓温发出了“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的感叹。[注]
[注]: 大司马温,恃其材略位望,阴蓄不臣之志,尝抚枕叹曰:“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资治通鉴》
如果不看时代背景,桓温这种不顾名声只追求青史留名的理想真的超出了人的道德认知。但是,如果考虑到那个时代的特殊情况,就能理解桓温了。因为在那样的无序博弈下,谁也不敢说自己是最后的成功者。谁也不敢说最后自己在史书上会是怎样的形象。所以只能追逐青史留名,至于是名垂千古还是遗臭万年,那实在是不是自己能管得了的。三国时人口损失了90%以上,今天能看到这篇文字的人都是那10%的后代。那个时代的无序博弈中,士族在政冶斗争中失败,全家被拉上屠宰场的也是一堆。
 
贵族政冶晚期的隋唐,君权比两晋南北朝时期稳定多了,这个时期,一个典型的皇帝,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控制住局势,你就是皇帝,你如果控制不住局势,你赶紧自觉地当太上皇去、唐高祖、唐睿宗、唐玄宗……一连串的太上皇名单。
皇帝都是这样,更何况太子了。杨勇、李建成、李承乾、李忠、李贤、李重润、李重俊、李成器、李瑛,一连串的失败者名单。
当一个太子怎样才能成功登基?隋唐两朝告诉我们那实在是不知道。
谋反未遂的有李承乾、李重俊、李瑛。没谋反、但是皇帝害怕掌控不住而被废的有杨勇。[注甲]也许有人要说了,那就不要那么大势力,这样皇帝就不会猜忌,符合这个条件的李建成被亲王杀了全家,然后还没什么人觉得他全家被杀有什么不对。符合这个条件的李忠败给了武后的儿子。面对武后身后的支持力量,李忠只能被废了。也没什么人觉得他被废有什么不对,他13岁时被废,21周岁时被赐死。[注乙]至于李贤被废的原因、李重润被处死的原因已经扑朔迷离,因为后面的皇帝给他们翻案了。而李成器直接在太子位的竞争中败给了身后站着强大武力的庶出弟弟李隆基。这就是贵族政冶时代晚期的太子的命运。
[注甲]: 上既数闻谮毁,疑朝臣悉知之,故于众中发问,冀闻太子之过。弘对既失旨,上因作色,谓东宫官属曰:“仁寿宫此去不远,而令我每还京师,严备仗卫,如入敌国。我为下利,不解衣卧。昨夜欲近厕,故在后房恐有警急,还移就前殿,岂非尔辈欲坏我家国邪!”《资治通鉴·隋纪》
[注乙]:麟德元年,又诬忠与西台侍御上官仪、宦者王伏胜谋反,赐死于流所,年二十二,无子。《旧唐书》
 
为什么贵族政冶下君权如此衰弱,君储矛盾如此激烈呢?一切都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的。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古贵族政冶的经济基础是庄园经济。关于庄园经济的描述,东汉时的《四民月令》非常详细。
汉武帝开始,庄园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东汉时期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规模,豪强地主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垄断了商业,并训练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从东汉开始依靠「举孝廉」逐渐垄断了朝堂。两晋南北朝时,中原地区的生产力又发展到了极其尴尬的阶段,长期无法突破,对瓦解庄园经济起到重要作用的制钢技术直到南北朝后期才有了质的飞跃。所以,庄园经济长期盛行不衰,豪门依据庄园各成体系,联手瓜分、垄断了全国上下的的政冶、经济、军事资源。皇帝也不是众多豪门的一员而已,只是依靠微弱的优势才成为短暂的共主。所以两晋南北朝,走马观花的王朝、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士族。无论谁当皇帝,都是与士族共天下,汉族如此、鲜卑族亦如此,南朝如此、北朝亦如此。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东汉时期的君权就已经很衰弱了,靠着外戚和宦官两种势力平衡勉强支撑着。
到了晋武帝司马炎时期,贵族政冶已经构建成熟、士族已经形成。所面对的局势比东汉时要复杂多了。在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年轻的时候,看着曹操和曹丕欺负汉献帝。到了司马炎这里,从小就是看着父祖之辈欺负曹魏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歇后语的主角。一个皇帝如果没有强大的势力,乱臣贼子会怎么欺负他,司马炎比谁都清楚。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不得不给太子配置强大的直系班底,以用于自己去世后,太子登基时有足够强大的直系班底对峙贵族集团。而太子这样的政冶势力,向上一步就是皇帝,如果没有有效的制衡力量,太多的官僚会为了官场的下半场仕途去投资的。所以皇帝不得不扶植其他力量与太子的势力相制衡,通常都是选择另外一个皇子或其他皇室亲王。而为了皇子(亲王)的势力不至于伤害到太子,皇帝通常会再布置外戚势力与皇子(亲王)势力互相牵制,共同拱卫皇权的高高在上。
晋武帝司马炎苦思了20多年,总结了秦、汉、曹魏、蜀汉、东吴,列朝各国500年的历史经验,把几乎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了,设计出一套层层环绕、互相牵制、互相制衡的贵族联合执政的政冶体系。
 
晋武帝司马炎,就是说了“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的父亲,愍怀太子司马遹的祖父,因为晋惠帝的智力问题,所以晋武帝司马炎的布局甚至是考虑了晋惠帝无法根据情况调整布局的情况,默认为一旦自己去世,就让它自行运转,以保护太孙司马遹顺利登基,如果有人要挑战这个秩序,那就让它自行博弈。所以,这是一套本着“人性本恶”的理念设计的制度。
这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立储布局。司马炎之后的四五百年,无数政冶强人都是在这套布局里循环,要么全盘照搬(石勒),要么稍作修改(李世民),要么轻视这套布局吃了大亏,然后变本加厉的遵守(石虎)。直到唐肃宗之后这种立储布局才退出了汉族中原王朝历史舞台,统治了中国四五百年的历史。
 
列几组经典的“司马炎模式”布局
东吴皇帝孙权(前传):立太子孙和,设置鲁王孙霸与太子互相牵制,共同维护中央朝堂的稳定
晋武帝司马炎(标准模板、用于晋惠帝时期):立太孙司马遹,设置亲王(汝南王)、两大外戚(杨氏、贾氏)互相牵制,共同维护中央朝堂的稳定,地方上佐以强大的、庞大的宗室诸王势力
后赵石勒(司马炎忠诚粉丝):立太子石弘,设置亲王(中山王石虎)、两大外戚(刘氏、程氏)互相牵制,共同维护中央朝堂的稳定
刘义隆(南朝宋文帝):立太子刘邵,设置亲王(始兴王刘浚)与太子互相牵制,共同维护中央朝堂的稳定,地方上佐以强大的、庞大的宗室诸王势力
李世民一次布局:立太子承乾、设置亲王(魏王李泰)与太子互相牵制,共同维护中央朝堂的稳定
李世民二次布局(用于唐高宗时期):设置两大亲王(江夏王、吴王)、外戚(长孙氏)互相牵制,共同维护中央朝堂的稳定
李亨(唐肃宗)布局:立太子李豫,设置亲王(先为建宁王李倓,后改为越王李係)、宫廷力量(张皇后)互相牵制,共同维护中央朝堂的稳定
 
们的结局分别是什么呢?
孙权:废黜太子孙和、杀鲁王孙霸
司马炎:晋惠帝、愍怀太子均被杀,以 “八王之乱”结局
石勒:太子石弘登基不久即被中山王石虎废杀,石虎登基为后赵皇帝
刘义隆(南朝宋文帝):始兴王刘浚倒向太子刘邵,最后走到了“上欲废劭、赐浚死”的地步。太子始兴王得知信息,抢先发作,联合弑父,太子刘邵登基100多天后,被诸王联合剿灭。于是太子刘邵和始兴王刘浚在史书上并称“二凶”、太子刘邵本名被废,在史书上称作“元凶劭”、“劭”。
李世民一次布局:废黜太子承乾,同时贬谪魏王李泰
李世民二次布局:贡献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合法的女皇帝武则天
李亨(唐肃宗)布局:这次太子李豫倒是上位了,是为唐代宗,但是过程太曲折了,一句话都说不清楚,要一段话,不亏是抓住历史性机遇,依靠大唐帝国强悍的野战军团武力上位的皇帝布的局。
 
历史的诡异之处就在这,看这些成败,孰是明君?孰是庸君?
从这些结局可以看出,“司马炎模式”的失败率极高。但是“司马炎模式”同样是一套非常稳定的政冶格局。也正是“八王之乱”检验了这套政冶格局的稳固性。公元300年暨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的第10年,年仅22岁的太子司马遹(即愍怀太子)被皇后贾南风废杀。从此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启,司马氏诸王联合起来,废杀贾后,族灭贾氏,为愍怀太子偿命。从此7年的时间,司马氏诸王一个个控制晋帝国的政府,再一个个轰然倒下。贾后全族、司马氏诸王,前赴后继的用自己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了晋武帝司马炎的政冶智慧,不要试图拉愍怀太子下台,把太子拉下台,绝不是你成功的开始,而是你失败的开始。
 
然而,在巨大的权力前,在巨大的利益回报前、因为没有有效的权威仲裁的约束、无数人愿意忽视风险、或者因为周边势力的裹挟不得不向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囚徒困境”。
所以,那个时代、什么皇帝不皇帝的、什么太子不太子的、什么嫡长子不嫡长子的。每个皇子、亲王后面都有自成系统的利益集团,每个人都用身后的枪杆子为自己找上位的理论。只有你有强大的势力,立嫡、立长、立德、立功、立贤总有一款适合你。再不行,尧舜禹禅让,商汤周武。再不行,还有平衡力量来凑。权利站在力量的一边。只要你后面有足够强大的势力,圣人的书里总会找出一款适合你的。圣人说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圣人同样说了“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闻诛一夫商纣矣,未闻弑君也”。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唐朝 最新文章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安禄山和杨玉环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6-23 10:35:29  更:2022-06-23 10:41:3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