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要是从1644年算起,已经灭亡近380年,明朝16帝中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总被大多数人怀念感慨,说他是勤奋的皇帝,不应该是亡国之君,明朝实则亡于“万历帝”。其实崇祯皇帝基本上是明朝最无能的皇帝没有之一。 真相是这样吗?那就从北京的西北一个地区开始说起,品一品历史的真相。 这个地区就是北京的延庆区,延庆在北京的西北地区,是一个行政区,连接北京和宣化--张家口--山西--内蒙,是北京出居庸关后一个重要的地区,当年李自成就是从这里进入北京的,史书记载“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又连下居庸关、昌平”现代的很多自驾车的人对八达岭告高速路并不陌生,即便是高速路也是崎岖弯折,两边是群山峻岭,在以前没有修高速路的时候国道更是险阻,而且都是“两山夹一沟”的地形,可以说易守难攻,李自成在攻占“宁武关”时已经费尽周折。《罪惟录》记“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伤亡十余万人。 站在居庸关上,看长城关外,自思,如果给我一万能征善战精兵可不叫“闯贼”入京。但历史没有如果,李自成破居庸关后直奔京师,但并没有直接攻打北京城,历史记载: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双方谈判破裂。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桢带着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大臣皆己逃散,最后崇祯前往景山自缢 为什么有明朝实亡于万历这么一说呢,还有一本平平淡淡,怎么看也看不出什么精彩的《万历十五年》备受崇拜,通过一部《人民的名义》的电视剧被大众熟知,当时能看懂的人也在谈论,看不懂的人也在谈论。我想这可能就好比李白等诗人在当时随口吟诵出的古诗,并没有刻意包含其它寓意,但是被现代的人慢慢的细细的解读,就能分析出诗人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思想境界。 为什么要从结果来看真相呢?在历史的长河中,百年弹指一挥间,何况几十年,但是每个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一个现实的社会来说,都能改变很多。娱乐节目中几个人击鼓传花式的传话,最后一个人有时都不能正确表达出第一个人所说的东西,何况是历史变迁中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没有科技手段来记载这些,只有人们写的史书和一些野史作品。即使有史官,但谁能保证如实记载呢?所以能还原真相的只有结果。过程虽有偶然但产的的结果已经产生不能改变。 言归正传,结果是明朝亡了,是亡在坐了龙椅十六年的朱由检手里,他不是亡国之君谁是王国之君!他临死都在责备别人,都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在上吊之前还再说本不是亡国之君尽是亡国之臣,他不上吊谁上吊!为什么死的时候没有轰轰烈烈的军队为其抵抗,王莽被灭的时候还有三千甲士为其尽忠,崇祯只有一个太监陪着自缢,李自成在北京城下还在讨封赏。 场景又回到了延庆古道,回到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居庸关,为什么勤王的部队没有及时赶回来,因为他们放佛看到了被千刀万剐的袁崇焕,看到了几十个被贬被罚的首辅大臣,为什么北京的百姓大臣高高兴兴的迎接李自成进京,因为皇家有花不完的长毛了也舍不得花的“内帑” 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最然整天的迷恋木匠活但是在他执政期间除了魏忠贤杀害了一些文臣,基本上武将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本事,袁崇焕,熊廷弼等能人辈出,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也被击伤而死。天启皇帝给崇祯留下的基本上是一个略有外患内部不乱的天下。万历更不用说了,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崇祯在位十六年,秦始皇统扫平六国,汉高祖,唐高祖统一天下也没用十六年,朱元璋白手起家四十岁金陵称帝也就用了十六年左右,当时天下纷争,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只能比崇祯继位时更乱。天启皇帝再执政十六年也不至于亡国。还是那句话,历史没有如果,上天给了崇祯十六年的时光,直到最后还有机会挽救大明的覆灭,但是没有把握住,只能说无能的皇帝断送了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