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明朝 -> 从《红楼梦》看明末十二风云人物之真实性情 -> 正文阅读 |
[明朝]从《红楼梦》看明末十二风云人物之真实性情[第7页] |
作者:向南行驶的瓶子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警幻见宝玉甚无趣味,因叹:“痴儿竟尚未悟!”】 如果当时真能悟得悲惨下场而警醒,历史就将随之改写,朱明也就不会亡国了。 所以宝玉必定是悟不得的! |
【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 这里与秦可卿判词里的情和淫都是相同用法!!! 借警幻仙姑盛赞了这样的情和淫。 情是性情才情,实指才学和人品。 淫是操纵玩弄,代指掌控运作,对于宝玉则是实指国家的掌控和权力的运作。 可卿将要与宝玉行警幻之事了…… 我们去看看可卿的判词。 |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里是秦可卿的判词,也是号称红楼梦中最神秘的人物。 她来自东府宁国府,属于荣国府的前朝之人。荣国府是崇祯朱由检一代。 她是比崇祯还早的末世之人,也是宁府里惟一的金陵十二钗人物。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明末十二雄,于是大家该明白了。 她的身份其实很简单,她就是末世前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朝帝王——天启皇帝朱由校。 |
【画着高楼大厦】 高楼大厦,在这里就是宫殿,也有帝王基业的隐意。 朱由校是一个优秀的帝王,他也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做木工活建造房屋,“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朱由校亲自参与了高楼大厦——三大殿的重建和很多宫内建筑的修造。 |
【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朱由校当然没有在高楼大厦里悬梁自缢,但身为帝王丰衣足食却二十多岁就能亡故,也是史上罕有。 天启当政时期,党争渐渐好转,军费开始稳定,帝国基业高楼大厦即将成功,但朱由校死了。 各种原因(待后文可卿沉疴难愈再详细解释),最终一病不起。 年纪尚轻就死在了这所未来得及稳固的帝国大厦里,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也令朱明王朝在党争反复中再度衰落,忽喇喇似大厦倾。 |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情指才情,淫为掌控。情与淫的意义一会警幻之事中再次详解。 知识才干的渊博和兴趣爱好的广泛使得朱由校成为了一代风流人物,卓越的执政能力让他轻松控制着整个国家。 |
【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 这里再次赞美了秦可卿,也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 将他比作警幻之妹的高度,兼美即兼有崇祯朱由检和满清皇太极的优点。 既才学高明,又机变多谋。 |
【许配于汝】 正是呼应可卿判词中的【情既相逢必主淫】。 可卿是情天情海幻情身,宝玉痴情加意淫,两情相逢,便淫在一起。 两情相逢容易理解一些,是彼此才学能力结合。 而淫这一字是全书纲目体系里的一个重点。 行警幻之事,淫在一起,对于象征国家权力的宝玉,因书中女子为尊,淫是特指宝玉**纵玩弄,也就是国家被掌控,权力被运作。 行警幻之事,对于可卿,也就是天启帝朱由校,对宝玉行警幻之事,就是掌控国家,运作权力,一位可以成功驾驭明末中国可以支撑朱明王朝的高楼大厦的绝世帝王。 |
历史课本告诉你天启是个无能的木匠皇帝,文化水平不高,又偏听偏信。 但傅山、吴梅村、孔尚任、严绳孙、尤侗、王士祯等一帮真正名士告诉你,并不是这样。 认识了书中人见人爱的秦可卿,赞叹过果断睿智的老神仙贾母,你就明白真正的天启皇帝,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了! |
第五回的梦境就这样讲完。 让我们回过头看看梦境里宝玉所见到的一些已出场人物的判词。 |
【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个判词是丫鬟香菱的判词,也就是原来的甄家小姐甄英莲,历史上的桂王朱由榔。 一株桂花,既点出了杀死朱由榔的汉人吴三桂身份,也暗合朱由榔所袭桂王的称号。 作小姐时名字带莲,作丫鬟时名字带菱,以菱花莲花来比喻朱由榔,莲枯藕败自然就是朱由榔的死亡。 判词的意思是这样的: 朱由榔继承了汉人反抗夷族压迫的精神,他一生坎坷四处逃亡的凄惨经历着实令人感伤。 因为吴三桂对他追剿截杀不止(两地生孤木指木边两个土,字谜谜底是桂),最终他被抓到押回故土并死于吴三桂之手。 |
【只见头上一页便画着四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 这里是黛玉与宝钗的判词。下面简单把判词意义给大家讲解一下。 这四株枯木就是朱由校朱由检兄弟,他们名字里共四个木。 朱的意思是赤心木,校和检都是带木的字。 枯木就是点出他们最终不幸死亡的结局。 堪怜咏絮才——(林黛玉)聪明上进勤奋好学的朱由检实在令人感叹, 玉带林中挂——(林黛玉)最终明亡身丧,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 可叹停机德——(薛宝钗)皇太极是一个有远见智慧和决断野心的人, 金簪雪里埋——(薛宝钗)他图谋中国的野心并未真正实现就病死埋葬在东北沈阳。 |
今天的讲解就先到这里,电脑似乎报废了,需要拆机检查一番。 大家慢慢消化理解一下这个梦境。 明早寒士会更新王熙凤与李纨这对妯娌的判词讲解。 |
作者傅山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叙说“闺阁中人”被灭国毁史隐去的本来面目。 并非生搬硬套历史人物的死亡时间和死亡方式。 十二人死亡方式历史并未虚假记载,死亡过程和死亡方式皆非书中重点。 正如朱由崧之死只以甄士隐出家带过。 全书只写风月,真事尽皆隐去。 并不会出现杀剐等历史真实。 大家请尝试理解傅山的文学手法。 以上就是关于书中人物死亡方式的统一答复。 |
全书纲目循序渐进,无法跳跃解读。后文需要大量调用前文结论,所以无法用简短篇幅直接讨论后文正面情节与反面情节。 |
作者:心似雨田 时间:2016-04-22 23:42:13 对于红楼梦的解读,新奇怪异咱都喜欢,但时间、空间、人物、环境这些基本点要有符合逻辑才行。咱对于认定傅山是作者存疑,就一点,书中对皇家衣食住行的细致描写,非亲历者绝难道出。举报 | 495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4) 无名寒士:2016-04-23 06:23:01 评论 住行规模、衣服材质是由礼制规定。不知者纵然天天见到,也无法用文字描述。优秀的文字、优秀的电影都会让人感受到真实,打造真实需要的是缜密的细节思维,并非皇宫内的生活。正如一个优秀的编剧不经历战场厮杀也能用合理细节打造出震撼的战争和扭曲的心灵。而一个沙场老兵,却通常无法做到。 野人yeren2014:举报 2016-05-07 11:07:53 评论 寒士牛逼 |
看到这个解说便一发不可收拾,楼主辛苦 |
看红楼梦一直觉得很压抑,原来作者向表达的是国家沉沦 |
@清亮水店倒闭 记得看完 |
……总感觉有些地方有点牵强emmmmmmm,而且有些地方写得不清楚……顺便大哥你能少用点感叹号吗 |
晚上好 |
今天当继续更新部分 |
介绍一下明朝末世的两大势力魁首的判词。王熙凤与李纨。魏忠贤和钱谦益。 不能抱有看懂判词就等于看懂全书的想法。 因为十二钗对应人物虽然皆是显赫一时极易看出,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懂书中对不同人物的塑造,了解他们鲜活真实的一面。 |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就是王熙凤的判词,实际是评说明末显极一时的太监魏忠贤。 这个人的实际情况被史书刻意歪曲抹黑到一无是处了,也只能在石头记书中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真实出色的王熙凤,一个被世人评作现代管理之母的优秀领导。 关于冰山,这是一个典故。明末张岱创作了冰山记这一戏剧,曾坊间广为流传,内中记述了魏忠贤专权嗜杀迫害忠良,最终如冰山溶化般失势完蛋的故事。 一只雌凤,这是一个怪词。凤求凰,凤雄凰雌,雌凤二字混在一起,就是既非雄又非雌,也就是不男不女的太监。点出了魏忠贤的太监身份。 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就是凡鳥,也就是鳳。魏忠贤如同凤凰,可惜生不逢时,没有梧桐树可以栖息,而是遇到了末世残酷腐败的官场环境。 都知爱慕此生才。魏忠贤这个人的才干和能力令上上下下(贾母王夫人、周瑞家的等婆子、宝玉冷子兴等)赞叹不已。 |
【一从二令三人木】 起先出嫁从夫,然后号令荣府,最后惨被休弃。 口令,以口代令,这也是个字谜,檢,这个字右边有“一”和“从”,还有二个“口”,还有三个“人”,最后左边补木。这个字就是朱由检的檢字。 朱由检上台后,众官员纷纷弹劾魏忠贤,魏忠贤就被罢了职务。从前朝万历入宫至跟从朱由校,到天启帝时期发号施令管束天下文武,最后没几年天启亡故后被崇祯帝朱由检罢免。 【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回金陵,贾府少了这样一个有才能的当家角色,也就没人可以像王熙凤那般做到从早忙到晚(下回刘姥姥处可以感受到)地处理家务管束家人。内部作乱起来,再有外人趁火打劫,自然就步向末世树倒猢狲散的结局了。 实指魏忠贤被发配往凤阳皇陵,在路上自尽后,朝中再没能找到一个这样为国操劳的优秀大臣来辅佐皇帝,做到魏忠贤那般既监督官吏赏罚严明又稳定财政开源节流,后来朱由检急迫地换了五十任内阁首辅,朱明王朝还是无济于事地走向了灭亡。 |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这里是李纨的判词,茂兰自然就是说贾兰,以后会在相应章节里介绍他。 这个凤冠霞帔的美人,自然就是李纨,也就是末世东林党党魁——钱谦益。 【桃李春风结子完】 桃李就是门生的意思。钱谦益身为东林党魁,门下求学出师者无数,可谓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到头谁似一盆兰】 兰花是君子,形容有节义的人。讥讽那些门生故吏作为士人大抵没有气节,做不到知行合一。 |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冰水是一个典故。 钱谦益作为南明礼部尚书,在清军将至南京时决定跳湖殉国,最后时刻,他说水太冰了,于是没有跳湖,随后剃了发去献城降清。 这水太冰了的事迹流传开来后成为钱谦益一生最大的污点,他只能徒劳地妒怨自己没能保全名节,让这事情白白成为了坊间世人谈论揶揄的笑柄。 |
@Macchiato158 540楼 2016-04-23 12:40:00 这么看来王熙凤与魏忠贤真的很像,但是我去查了傅山的资料,傅山对魏忠贤不会有那么赏识啊?而且看起来两个人还有什么矛盾在,会这么描写吗?会不会红楼梦并不是一个人写的,是多人合作创造的结果呢?因为在红楼梦里描写的那些奢华的景物,感觉傅山没什么机会接触到啊。。。? ————————————————— 住行规模、衣服材质等是由礼制规定。不知者纵然天天见到,也无法用文字描述。 优秀的文字、优秀的电影都会让人感受到真实,打造真实需要的是缜密的细节思维,并非皇宫内的生活。 正如一个优秀的编剧不经历战场厮杀也能用合理细节打造出震撼的战争和扭曲的心灵。而一个沙场老兵,却通常无法做到。 书中并非只有盛大场景引人注目,随手写出的景物描写也是妙到毫巅美轮美奂。譬如太虚幻境、大观园中木石花草、湘云芍药茵睡姿等。盛大场景的成功是依靠文字细节烘托。古来皇亲国戚写文反而并无此等气象。 提到傅山和魏忠贤,首先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材料都介绍出了真实的傅山。 作者傅山不是一个盲从派系热衷党争的人。他有的是洞悉世事的智慧。他的是非观正如他下面这段话。 “一双空灵眼睛,不唯不许今人瞒过,并不许古人瞒过。 看古人行事,有全是底,有全非底。 有先是后非底,有先非后是底,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底, 至十百是中之一非,十百非中之一是,了然于前,我取其是而去其非。” |
闲聊个关于傅山的小故事。 山西太原有种叫作头脑的吃食,特别受人欢迎,它的来历与明末第一奇人傅山有很大的关系。 明末太原小巷有家做吃食的小难,因生意清淡,食客廖廖无几。有“仙医”之称的傅山就写了个配方,又亲笔写了“头脑杂割——清和元”的牌匾赠于这个摊主。 普通的头脑汤有羊肉、羊髓、酒糟、煨面(炒过的面粉)、藕根、长山药,傅山又加了黄芪、良姜两味中药共计八宗原料。 从这后五更时人们便提灯笼从城内街头巷尾汇拢来此,摊主把一碗碗“头脑”挨桌端上,香气四溢,热气腾腾,人声鼎沸,异常壮观。 傅山反对清朝和元朝这些异族政权的残暴统治,他取“清和元”就是要让大家杂割清人和元人的头脑,让人们天亮前打着灯笼前来,正是——天不欲明人欲明。反奴反胡的傅山先生的小故事就讲到这里。 晚上开始讲第六回。 第六回涉及全书的关键人物——花袭人,刘姥姥,嗯,这回不那么悲伤,算是一些有趣的故事。 |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 这里要强调一下年龄问题。宝玉七岁时,袭人就已是照顾宝玉的十四岁大丫鬟,实际大宝玉七岁。(十四岁以下为小丫头) 此处故意模糊,为骗过粗心读者,前四回明确理清年龄者,自然不会上钩。这个写作手法叫作云山雾罩瞒天过海。 前六十回里,后文芦雪广联句之前第二次用了这同样的一招。(称凤姐宝钗和黛玉探春都是十五六七岁) 这些当然不可能的事情,正是作者瞒天过海的写作手法。 如同没有明写的风月事多为障目法一般。很多读者如果看几个字就陷到风月里痴想脑补,就是入了彀。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明朝 最新文章 |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方言,广丰话 |
明朝十六位皇帝的能力之我见 |
崇祯3700万内帑,舍不得花,是怎么回事?所 |
这个人真有意思 |
小伙鞭炮炸ATM想进劳教所过年 不知劳教已废 |
语文问题:明史这张献忠图六万万是六亿还是 |
金庸《天龙八部》慕容氏复650多年燕国是不是 |
话说如果把明朝放在19世纪,按照常理会如何 |
大一统王朝开国君主能力排行: |
明武宗朱厚照究竟为什么一直没有儿子啊?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