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明朝 -> 明朝有什么思想家吗? -> 正文阅读 |
[明朝]明朝有什么思想家吗?[第2页] |
作者:123shuo6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王廷相(1474—1544年),字子衡,号浚川,时人称王浚川、浚川先生、浚川公,明朝开封府仪封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仪封乡)人,祖籍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明代中期天文学家、诗人、儒家气思想哲学家,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他廉洁奉公、学识渊博、倡习唐诗,被称为“明代前七子”之一。又集成前人气本论,与罗钦顺、王尚絅、杨慎一起构建了气学,被后世称为“气学二王”之一。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病逝,享年七十,谥号“肃敏”。 《明史》:“(王廷相)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 |
哦哦 |
邹守益 :江右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邹守益一生尤其重视教育,崇尚简易明白、朴实无华、直指本心。他认为,教育是人后天赖以长进的最根本的途径。守益教人,把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并对“致良知”作了充分的发挥。邹守益著作有《东廓文集》、《诗集》、《学豚遗集》等。今有《东廓邹先生遗稿》传世。 |
王道:明朝官员,思想家、理学家。初学王守仁,后师事湛若水(明哲学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怀疑王守仁“致良知”说,认为“良知止是情之动,未动前头尚属疑”(《次阳明咏良知》),批评王守仁“为学之道,剸求之心而已,是几执一而废百矣”(《顺渠先生文录答朱守中》),提出“盈天地间,本一气而已矣”(《天道说》)。“天地之气,一阴一阳而已,阴阳之形而上者,谓之道,而人物受之以正其性,阴阳之形而下者,谓之器,而人物分之以范其形”(《性说》)。情者,一气之流行也,流行必恻隐、羞恶、辞让最非之善。无残忍刻薄之夹带,是性也”认为“情之善可迁,而性之善不可迁”(《明儒学案甘泉学案六》)。 由于王道在家乡讲学十余年,弟子、门徒众多,被家乡人“文圣人”。《武城县志》有载。 |
丘濬:字仲深,琼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丘濬一生研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医学、戏剧等方面。他提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比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要早180年。《大学衍义补》是丘濬经济治国思想集大成者之作。丘濬善为南曲,剧作《五伦全备记》当时颇有影响。其诗法度严谨,风格典雅。 弘治八年,丘濬在任上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太傅,谥号“文庄”。 |
王恕:创立三原学派,又称“关学别派”。因恕及其门人多为陕西三原一带人,故名。理论无多建树,为程朱绪余。赞同孟子尽心知性知天说,认为“盖性乃天之所命,人之所受。其理甚微,非尽心而穷究之,岂易知哉!既知其性,则知天理之流行,而付于物者,亦不外是矣”(《明儒学案·三原学案》)。又认为“天理人欲相为消长,有天理即无人欲,有人欲即无天理”(同上)。为学“大抵推之事为之际,以得其心安者,故随地可以自见”(同上)。处事提倡“中和”,强调“天下之事,处之得中则成,不得中则不成,故中为天下处事之大本。天下之事,行之以和则行,不和则不行,故和为天下行事之达道”(《石渠意见》)。学派重气节和风土,冠婚丧祭必率礼而行,影响三原土风民俗甚大,门下亦多以气节著称。其后学思想不尽相同,马理“墨守主敬穷理之传”;韩邦奇明于数学, “论道体乃独取横渠”;杨爵主“天人一理”,强调“中和”;王之士则潜心理学,又南下问学于许孚远,转宗湛若水之学。 |
胡居仁:明代理学家,思想主张“以忠信为先,以求放心为要,操而勿失,莫大乎敬”,故自号敬斋。胡居仁认为,研究学问,贵在“穷理”,其穷理思想,不着重于向外求知,而在于“存心”,而所谓的“存心”,主要是以主敬穷理为内涵,即内“敬以直内”,外“义以方外”。并认为儒家之存心和禅家存心不同,禅家存心,是“空其心”、“制其心”、“观其心”,而儒家之存心为“内存诚敬,外尽义理”。穷理的方法各有不同:“读书得之虽多,讲论得之尤速,思虑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实。” 胡居仁认为宇宙间惟有“实理”流行,说“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万物之所以为万物,莫非实理所为”。认为天下万理虽然各殊,但都存于心中,“凡道理具有吾心,大小精粗无所不该”。认为“心理不相离,心存则理自在,心放则理亦失”。据此,他力斥佛道,指责其“专事乎内而遗其外,不考诸迹而专求诸心,厌弃事物之理,专欲本心之虚灵”。也就是说,佛道之徒只求返观内照,向内用功,而于外在人伦物事的道理却屏弃不顾,“释氏见道,只如汉武帝见李夫人,非真见也,只想像这道理”,不做切实的认识和推求,故而“劳而无功”。儒者则与之相反,“便即事物上穷究”。而穷理之法,不止一端:“读书得之虽多,讲论得之尤速,思虑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实。”可见,胡居仁的学术思想不落窠臼,丰富和发展了程朱理学,自成一体,成为闻名全国的理学大家。 胡居仁从教二十余年,他生活十分俭朴,唯以讲学为念,一日不讲学,则心中不安。饶城淮王请他到府上讲授《易》学,并以宾客师长礼待之。 |
吕坤: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等,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 他在哲学上坚持气一元论,认为:“天地万物只是一气聚散,更无别个。”(《呻吟语·天地》)“道器非两物,理气非两件,成象成形者器,所以然者道;生物成物者气,所以然者理。”(《呻吟语·谈道》)批判了理学家把道与器、理与气分割开来和“理在气先”等说法。 |
顾问(1511—1591),字子承,号日岩,母梦岩上日升而生,故号日岩。蕲州人(今属湖北蕲春蕲州)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嘉靖十六年丁酉,举于乡。十七年戊戌(1538)进士正德六年(1511)十一月初八日生,万历十九年(1591)正月十四日卒,享年八十一岁。,顾问 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弟弟顾阙(1528—1613),字子良,号桂岩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兄弟二人均为进士;均为官清正廉洁,世称“天下清绝,顾问顾阙”;均为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并称“二顾” |
焦竑,明代思想家,在思想上他承接与发展了晚明“泰州学派”的思想革新运动,打破了程子朱子“理学”死守教条,把圣人看成不可企及的“圣人思想至上”对人们思想的束缚。焦竑提出:“学道者当扫尽古人刍狗,从自己胸中辟出一片天地。”“刍狗”,是古人扎制的用以祭祀的泥、木偶。祭祀时,作为神圣之物,祭祀完,则弃之不用。焦竑认为,古人的学说,作用如同刍狗,那是在当时需要下杜撰出来的,随着事过境迁,而后人将这些无用之物当作宝贝,只能蔽固自己的聪明…… 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制社会后期的第一个启蒙学派”。它所倡导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为圣人”,把“百姓”和“圣人”放在等同的地位,维护大众利益(“百姓日用是道”说);尊重、重视人的价值,人人平等(“格物说”) |
暂时先列举这二十几个人 |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明清之际思想家、教育家。 朱之瑜从小聪颖好学,却轻视功名。清军南下江南后,朱之瑜积极从事抗清斗争,先是追随隅拒舟山的鲁王,后来又参加抗清名将郑成功、张煌言的北伐战斗。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朱之瑜看到清政权日趋坚固,复明无望,为了保全民族气节,毅然辞别国土,弃离故乡,流亡日本。朱之瑜寄寓日本二十多年,仍着明朝衣冠,追念故国。 他的学问和德行得到了日本朝野人士的礼遇和尊重,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圀聘请他到江户(今东京)讲学,执弟子礼,许多著名学者都慕名来就学。朱之瑜在讲学时摒弃了儒家学说中的空洞说教,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对日本水户学有很大影响。他还把中国先进的农业、医药、建筑、工艺技术传授给日本人民。以舜水学说为宗旨的“江户学派”一直影响到“明治维新”,为日本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贡献。朱之瑜死后,他讲学的书札和问答由德川光国父子刊印成《朱舜水文集》二十八卷。朱之瑜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 |
黄佐,明广东香山县荔山(今属珠海)人,字才伯,号希斋,晚号泰泉。祖籍江西,明初定居香山。祖父黄瑜,世称双槐先生,父亲黄畿,世称粤洲先生,皆为一代儒宗,以品学知名。 黄佐建立了泰泉书院,广收弟子。弟子中不乏俊贤之才,明代岭南诗坛著名的“南园后五先生”中,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三人即出其门下。讲学之余,黄佐潜心著述,在经学、地方文献、诗词等方面均有较大建树。黄佐博通经籍,学术上尊陈献章之学说,而与王守仁则数相辩难,其所持理气一体说,认为“理即气也,气之有条不可离者谓之理,理之全体不可离者谓之道。盖通天地、亘今古,无非一气而已”,在明代学坛独树一帜。 黄佐作为一位卓越的思想家,被认为是继丘濬、陈献章之后,岭南儒学的又一位集大成者。他不但影响了明正德以后岭南学术的发展,而且在明代以程朱理学为主导的思想潮流中,能自辟蹊径,独树一帜。 黄佐的基本理论得益于孔孟儒学,深受程朱影响,但他又发展了理学。首先,在理气关系上,反对“理先气后”说。朱熹认为“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又说“太极只是一个气”。对“理”和“气”的认识,朱熹的表达是模糊的。于是关于“理”与“气”孰先孰后的问题,由于朱熹的左右其说,遂成为了后世学者争论不休的题目,而且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归根到底,朱熹是主张“理在气先的”。黄佐认为,作为宇宙最高范畴的“理”与“气”,亦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一样,是一个统一体,两者表现之形式可有不同,但不能强分为二。他准确地指出,宇宙的本原是“气”,是物质性的“气”,此“气”的发展、变化而表现为宇宙运动自身的规律性,这便是“理”。“理”并非主宰宇宙万物的意志,而是宇宙万物自身发展、变化所表现而又必须遵循的规律。“气”是“理”的物质形式,“理”是“气”的最高概括。其次,在知行关系上,黄佐反对心学末流不尚读书、一味枯坐冥想的空疏学风,认为应当知行统一。他明确指出,无论是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或是王阳明的“知行并进”之论,都是不能贯彻到底的理论,实质上是以“知”代替“行”。“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但又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表现为对事物认识、个人修养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表现,两者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这些辩证的观点,已经隐约地透露出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相对独立性的消息 |
方以智 |
王阳明一个顶百个千个啊!上下五千年除孔丘外第二个圣人啊!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明朝 最新文章 |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方言,广丰话 |
明朝十六位皇帝的能力之我见 |
崇祯3700万内帑,舍不得花,是怎么回事?所 |
这个人真有意思 |
小伙鞭炮炸ATM想进劳教所过年 不知劳教已废 |
语文问题:明史这张献忠图六万万是六亿还是 |
金庸《天龙八部》慕容氏复650多年燕国是不是 |
话说如果把明朝放在19世纪,按照常理会如何 |
大一统王朝开国君主能力排行: |
明武宗朱厚照究竟为什么一直没有儿子啊?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