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朱元璋对于南京作为国都不甚满意,一直心怀迁都之意,他和太子朱标最钟意的迁都之选正是长安。 洪武二年(1369年)9月,朱元璋提出另择地建都问题,由朝中大臣商议。就是这次“定都会议”,朱元璋决定在他的老家临濠(凤阳)兴建中都。左丞相李善长任总指挥,工匠多时达百万人,到洪武八年(1375年)已成规模。当年4月朱元璋驾临视察,但令所有史学家不解的是,在他回宁后,突然宣布停止中都的营建。 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其理由是“以劳费罢之”。实际上不这么简单,建国初期固然财力不甚雄厚,但当时已营建6年,费了巨资,这么说停就停了,不更造成了财力的浪费?据说是刘基反对,称这里“可以是帝乡但不能作帝都”。另外一说是营建过程中破坏了朱家的万年根基,惹恼了他,还杀了不少工匠。后世史学家分析,真正原因是朱元璋从中看到了乡党势力的形成,对他朱氏王朝存有潜在不利。这与他以后大开杀戒,弄死所有功臣一样,都是出于江山的考虑。 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又罢北京,恢复南京的京师地位。但很快,皇宫这块心病让朱元璋对南京的京师地位再起疑心。怎么办?有大臣提出了几个方案,一是关中,二是洛阳,三是汴梁。朱元璋一度也曾看好汴梁,还亲自去考察了,并定之为“北京”。可在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定都之处不是开封,而是在关中,即今天陕西境内。 关中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系富庶之地,而且是中国最典型的以西安为代表的黄河流域都城文化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起兴之乡,炎帝、黄帝曾族居于此。当年刘邦与项羽争天下时,项羽称王关中,刘邦还为此怀恨在心。所以,视刘邦为偶像的朱元璋最看好这片风水宝地。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监察御史胡子祺上书,提到“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朱元璋顿时心动,但不形言表。经过仔细考虑后,他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并告谕天下:“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向命汝弟(指朱元璋第二子秦王)分封其地,已十余年,汝可一游,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其实已经颇有迁都关中的打算。太子朱标详细考察了西安和洛阳,比较两地地形,回来后向朱元璋献《陕西地图》。太子朱标个人也倾向于选择西安为国都,因为长安作为最为国人仰慕的汉唐国都,王者气派天下独步、无可匹敌。然而世事难料,太子朱标返回南京后于第二年病逝,谥号“懿文太子”。太子朱标壮年而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击,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的事情。 朱元璋在当年底亲自撰写的一篇《祀灶文》中,表达了万般无奈的心情:“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维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一副听天由命的可怜相,听起来真是异常凄凉。 后世史学家认为,当年如果朱元璋建都关中,如果太子朱标没有病死,中国的历史肯定要改写。但历史与朱元璋开了一个玩笑。朱标的病逝,让他受到沉重打击,望天长叹,“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又将南京确定为京师。 在朱元璋死后,他的“定都关中”之梦就没有人再提起了。朱棣夺得皇位后,没有立即迁都,不过,他提高了北京的地位。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改北平为北京,但前面加“行在”,以示与南京的区别。当时身在南京的朱棣不时北上,遣将派兵,抗击北元的骚扰。以明史专家吴晗的观点为代表,出于对北元威胁的考虑,朱棣才下定决心迁都,营建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9月,正式定都北京。 朱棣在迁都北京后,并没有改变南京的首都地位。为此朱棣专门说了一段,称“朕荷天地祖宗之祜,继承大宝,统驭万方,祗勤抚绥,夙夜无间。乃者仿成周卜洛之规,建立两京为子孙帝王永远之业。” 但在朱棣死后又出了一个反复。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后决意恢复南京为京师,并令修治南京宫殿,重新要求北京诸司皆加“行在”二字,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同年设北京行都察院,南北两京官吏,互为征调。只是,朱高炽多病,一年后就死掉了,朱高炽死后,宣宗朱瞻基继位,但朱瞻基也未到南京办公过,仍在北京主理朝政。宣宗死后,英宗朱祁镇继位,他再一次去掉北京的“行在”二字,复定京师,北京的地位得到最终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