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明朝 -> 日本眼里的清朝,与明粉清粉想的都不一样,颠覆了传统认知 -> 正文阅读 |
[明朝]日本眼里的清朝,与明粉清粉想的都不一样,颠覆了传统认知[第1页] |
作者:沫落枫心丶Iy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作为东亚文明的核心,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日本、朝鲜、越南、琉球四国,进而形成了“汉字文化圈”。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之下,汉字文化圈里的国家很早就形成了一致的“华夷”标准,即仰慕华夏、鄙视蛮夷。 被视为“胡虏”的清朝入住中原之后,日本等国对华态度急遽转变,开始蔑视清朝版的中国,认为自己才是中华正宗传承,比如日本对清朝使者称“中原,天子国;彼虏,小丑也”;19世纪鸦片战争战败,日本蔑视清朝,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更是瞧不起清朝了。 然而,在17世纪清朝崛起之初,和19世纪清朝接连战败,日本这么看待清朝可以理解,但到了18世纪,清朝统治日固,甚至出现了“康乾盛世”,那么此时的日本又如何看待清朝呢?答案非常矛盾,与明粉清粉想的都不一样,也与多数中国人想的不一样,颠覆了传统认知。 17世纪,德川幕府掌权之后,为了稳固统治,日本实行了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但与清朝闭关锁国不同的是,日本锁国并不与世隔绝,而是留了一扇窗口,用以了解清朝,这就是日本的“风说书制度”,即建立专门机构,培养专门情报人员,详细询问来日本贸易清朝商人(包括欧洲商人),记录问答甚至配以绘画,最后编辑成册,报告给德川幕府领导。日本近现代情报系统为何那么发达?其实就与日本历史悠久的风说书制度密切相关。 在这些风说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成书于18世纪的《清俗纪闻》,其中就有不少日本对18世纪中国的看法。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风说书制度,并不意味日本获得消息非常落伍,或消息不够全面。《华夷变态》是日本一本风说书,是1644-1724年风闻的合编,其中序文中提到“崇祯登天,弘光陷虏,唐、鲁才保南隅,而鞑虏横行中原,是华变于夷之态也”,可见日本基本及时掌握了当时中国局势,并认为中华文明已变成“蛮夷”。 《清俗纪闻》成书于1799年,日本情报部门为了给德川幕府领导提供清朝信息,耗时一年多做出的一本清朝全面调查辑要,古今都非常受欢迎,在1989年时已经再版9次。这本书是通过询问清朝商人的所得见闻,主要局限于乾隆(见下图,油画)时代的江苏、浙江、福建一带的社会见闻。 此书开头曰:“古来清国东西风异, 南北俗殊,切不可误认为此书所载乃清国普遍之风俗。今至崎阳之清人多来自江南、浙江,故宜知此书所录多为江南、浙江之风俗。”可见,日本对中国认识非常深刻,研究的非常透彻,令人不寒而栗,这是后话暂且不谈。 风说书的内容,相对比较客观,但序言却能表达一定情绪,只不过日本对清朝的情绪却极为复杂矛盾。《清俗纪闻》序言中,有一个叫林衡日本大学头(相当于国子监祭酒)在序文一中,先是表达了对清朝的蔑视,却又描述了日本对清朝的羡慕。 今也,先王礼文冠裳之风悉就扫荡,辫发腥膻之俗,已极沦溺,则彼之土风俗尚真之不问可也。而子信之有斯撰,自有不得已者也。 清朝实行剃发易服,让中国失去了先王衣冠,如今是“辫发腥膻之俗”(《清俗纪闻》中的清人辫子,见下图),显示出林衡对清朝的蔑视。但接着林衡又指出一点,却让人诧异,日本对清朝江浙福建一带还是很羡慕的。 余观今之右族达官贵游子弟,或轻佻豪侈是习,而远物珍玩是贵。一物之巧,寄赏吴舶;一事之奇,拟模清人,而自诧以为雅尚韵事。窃恐是书一出,或致好奇之癖滋甚,轻佻之弊益长。 日本不少达官子弟,以清朝事物为贵,甚至“拟模清人”,反映出当时日本很多贵族子弟对清朝还是很仰慕的态度。林衡的意思是,不能让这种喜好滋长,劝诫年轻人不要染上情人习俗,所以林衡担心,这本详细记录清朝风俗的书籍,一旦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反而助长贵族子弟学习清朝风俗。 这些日本达官子弟为何羡慕清朝?其实,准确的说不是整个清朝,而是江南地区,18世纪的清朝江南依然是日本羡慕与学习的榜样。 《清俗纪闻》中福州夏日能买到冰,“暑期有贩冰者。冰可用于冰冷鱼类、鲜果等,或盛于盆中赏玩。此外,远路运鱼时可用冰防止损失,故贩鱼商人日购置冰一二百斤以保鲜鱼。每斤冰价约三四文。”清朝乾隆年间,福州人过得雅尚殷实,很让隔海的日本国民艳羡,却让德川幕府忧心忡忡。 除此之外,《清俗纪闻》里记载当时三吴之地诸多官民生活实况,日常起居、年节习俗、礼仪往来、言行举止,事无巨细,一一记叙,且附有大量插图,包括屋舍、衣服、工具、器皿、玩物,以及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场景,比18世纪日本而言,更会玩、更好玩、更富裕.......自然容易引起达官子弟的羡慕与模仿。 序文二的黑泽惟直,也谈到了中国如今是“辫发腥膻”,但却也指出三代圣王传承下来的风俗,在中国如今并非荡然无存,而是还存在部分,还值得日本学习。 又清商之来琼浦者,多系三吴之人,则其所说,亦多三吴之风俗,乃六朝以来故家遗俗确守不变者,就斯编亦可见其仿佛也。我东方古昔盛时,聘唐之舶留学之员传乎彼而存乎此者,则皆三代圣王之礼乐。则今日民间通行礼俗有不同于彼变于夷者同也。 简单的说就是,江苏、浙江、福建三吴之地的人们,至今还保留中华风俗,清朝并未全部化为“蛮夷”,并未全部变夏为夷,并认为中华与满清不同,两者应该区别对待。 序言三的中井曾弘言论与黑泽惟直差不多,认为江南一带还是传承了中华遗风,并未由夏化夷,所谓“北京、盛京之间民俗名物,其为满也纯矣。西南方或大满而小汉矣。其小满而大汉可以观唐宋遗风者,独有闽浙而已。”闽浙的小满而大汉,其中大汉说的就是还保留传统唐宋遗风。 可见,18世纪日本眼里的清朝,既非彻底一无是处,也非全然美赞,而是一种比较矛盾的态度,承认三吴之地传承中华遗风,又蔑视清朝“辫发腥膻”等,与我们多数中国人想的不一样。总得来说,日本普遍的态度是区别对待中华与满清,彼时承认推崇三吴之地的中华之风,贬低清朝的“辫发腥膻”。 |
总结就是不学他的辮发腥膻,学他的唐宋遗风 |
日语发音很多都和吴语相通,我老家的方言很多外地人都说听着像日语 |
说白了就是不希望心中的白月光完全毁灭,但也难掩对满清的嫌弃 |
现在轮到日本做小和大汉了 |
凡是为倭寇马首是瞻的,估计祖上也不是纯种 |
彼可取而代之 |
日本人对明朝也不喜欢吧 |
日本人连明朝都不认作中华正统,清民共更不会放在眼里 |
甲午战争日本人就打的反清复明口号, |
满清要是学北魏汉化不搞剃发易服的政策的话,风评会好很对的 |
以倭代华 |
我只知道偷国都懒得偷。。。 |
日本喜欢大唐 |
好久没看到这种鄙夷清朝来美化日本对华关系的公知文了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明朝 最新文章 |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方言,广丰话 |
明朝十六位皇帝的能力之我见 |
崇祯3700万内帑,舍不得花,是怎么回事?所 |
这个人真有意思 |
小伙鞭炮炸ATM想进劳教所过年 不知劳教已废 |
语文问题:明史这张献忠图六万万是六亿还是 |
金庸《天龙八部》慕容氏复650多年燕国是不是 |
话说如果把明朝放在19世纪,按照常理会如何 |
大一统王朝开国君主能力排行: |
明武宗朱厚照究竟为什么一直没有儿子啊?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