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清朝 -> 无情最是帝王家,但朱标是权力最大的太子 -> 正文阅读 |
[清朝]无情最是帝王家,但朱标是权力最大的太子[第3页] |
作者:斗篷客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朱元璋与朱标 |
“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这句话放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王朝中,非常实用。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秦朝到清朝宣统帝退位,历经数十个朝代。在各个朝代中,都曾经为了争夺皇位发生过弑父、骨肉相残的流血案例。如:胡亥在赵高篡改始皇帝遗诏之后,赐死兄长扶苏继承皇位,之后把自己兄弟姐妹几乎屠戮殆尽;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变”之后继承大统;雍正帝参与康熙朝著名的“九子夺嫡”。 |
这些案例都无疑都证明“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但是,凡是总有例外,在封建王朝中,有一个皇帝一点都不害怕皇权被儿子夺取了,作为太子,越是更多参与政务,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与其父亲顶撞,乃至抗旨不遵,反而作为皇帝的父亲,越是高兴,这便是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因此,朱标也被后世誉为“古代封建王朝最有实权的皇太子”。 |
朱标 朱标,生于公元1355年,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母亲是马皇后,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明史》对朱标的评价: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朱标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可以从如下多方面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朱标的重视;也可以看住朱标作为太子,权力有多大。 |
朱标在洪武元年,就被册立为太子,确立未来储君之位。 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吴王的时候,就册立朱标为世子,在朱标十三岁的时候,朱标就代替其父赴祭拜临濠祖墓,借此锻炼朱标将来为人君的本领,这时候距离朱元璋称帝仅仅还有一年,天下已经大定,仅仅从这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朱标从小就寄予厚望。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年号洪武。洪武元年,朱标就被册立为太子,以此确保朱标诸位之位。 |
从以上观点,可以得出结论,朱元璋从小就对朱标寄予厚望。 朱元璋亲自为朱标选拔德才兼备的老师。 在朱元璋称帝之后,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教育非常的重视。朱元璋亲自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辅佐朱标太子的学业。 |
在朱标的授业老师中,汇聚当时各方面的人才,例如:当时儒家名师宋濂教育朱标学习儒家经典;军务方面的老师有:常遇春、徐达等这些明朝开国元老,培养朱标的军务能力;在政务方面有:左丞相李善长,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中书参政杨宪,御史中丞刘基等这些三省六部中枢神经的官员辅佐朱标政务方面。 |
朱元璋让朱标监国执政。 随着朱标年龄长大,朱元璋开始正式让朱标参与政务方面,以此锻炼朱标处理政务的能力。 在封建时代,几乎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册立太子之位后,都唯恐出现皇权与东宫之权争夺。毕竟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皇帝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东宫对皇权觊觎之后,就随时有可能威胁到皇位乃至皇帝的身家性命。 |
在封建王朝中,皇帝为了确保皇权独尊,也出现过不少流血事件发生,例如: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案”;康熙帝两立两废太子。 这些都无疑在向天下昭示着自古皇权受命于天,皇权神圣不可侵犯。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在皇家,纵然是亲父子,一旦东宫权力威胁到皇权,那也会被毫不留情的给予铲除,乃至流血案件发生。 但是,偏偏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对待朱标,在涉及皇权政务方面不但不恐惧,反而非常愿意接受。 |
洪武十年,朱元璋见朱标年龄已长,遂下旨“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从这点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彻底愿意放手,让朱标处理朝政,当然,其最终目的还是培养朱标独断国政的能力。 自此之后,朱元璋每次外出到各地,朝政大权多数都是由朱标监国治政。在朱标辅助朝政期间,朱标曾将自己治国理政的理念在小范围内付诸了实践。 从这一点,纵观我国封建王朝中,这是唯一一个皇帝愿意放权于太子的皇帝。因此,朱标也被誉为:封建王朝权力最大太子。 |
朱标敢于对朱元璋提出不同见解,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在封建王朝中,不缺乏太子监国或者当与皇帝政策不一样时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 然而,众多的太子名为监国,但是事无巨细,还是要由皇帝亲自批准方可。在与皇帝的朝政意见不同时期,多数的太子还是选择默认皇帝的朝政意见。 在洪武朝时期,朱标在监国治政时期,当自己的主见与朱元璋发生对立时期,朱标会劝谏父皇,坚持自己的个人意见,有时候乃至抗旨不遵。然而,当朱元璋气消之后,朱元璋首先会顾及朱标的观点。 |
例如:朱元璋称帝之后,在对待开国功臣与吏治方面,朱元璋出了名的严苛。“胡蓝之案”牵连着数万人,其中牵连多数开国功臣,被朱元璋给屠戮殆尽。 在“胡蓝之案”中,牵连到朱标的授业老师宋濂,朱标为了保住宋濂的性命,不惜与朱元璋发生语言冲突,也要力保宋濂。最终宋濂性命得以保住。 |
纵观在历代封建王朝中,能享有朱标这样太子权力的,唯有一例。如若不是朱标英年早逝,那么,大明王朝的历史也许就会被改写。 对于朱标一生评价,可以引用方孝孺对朱标评价:“盛德闻中夏,黎民望彼苍。”“圣子承皇业,能疏四海衰。” |
参考文献:《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四》。 |
老朱家的雷雨……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清朝 最新文章 |
给老照片上个色,让人我物更生动,让场景更 |
假如乾隆皇帝重视火器发展 |
欣赏b站清小将言论 |
清朝驭民政策:33两白银 |
我们现在的领土和满清什么关系? |
1861-1863的照片是因为照相技术 |
历史吧0001号候选人,投他 |
夏完淳与郑成功的奋斗:父子同仇与父子异道 |
慈禧——中国最早玩cosplay的人 |
连环画|苏武牧羊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