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浅说胡塞尔现象学》 -> 正文阅读 |
[哲学]《浅说胡塞尔现象学》[第1页] |
作者:芳草尽大门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不能说是多么高的观点,只能是我进来研究得的一点浅见。 胡塞尔的哲学是一个运动,正如德国观念论一样,想要理解现象学知道胡塞尔本人是不行的,但是限于时间原因,这里主要就讨论胡塞尔。 黑尔德说:“讲坛哲学家胡塞尔的晦涩文体从一开始就无法像存在哲学以那样易于把握的方式公与公众。”有人甚至认为胡塞尔的哲学是“非实践性的哲学家。”这都是对胡塞尔的误解。胡塞尔重视理论但不蔑视实践,理论与实践是合而为一的,不是两半的。“我们可以说,跳跃不是从观察陈述出发,而是从问题情境出发,而得出的这个理论必须允许我们解释产生问题的那些观察。”——《猜想与反驳》(波普)波普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要想理解哲学家的思想就必须先了解其背景与面临的问题,不然就只能讲胡塞尔的哲学当做经院哲学,浪费其价值。 那么,胡塞尔所面临的危机是什么?就是欧洲理性的危机。“具体地说,自然科学的成功发展,使它达到了这样的僭妄,它自诩为理性的唯一形式……精神科学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回归理性之源-胡塞尔现象学对实体主义的超越及其意义》(魏敦友)黑格尔在在《小逻辑》的序言里讲:“科学和常识这样携手协作,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崩溃,于是变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一个有文化的民族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它各个方面都装饰的富丽堂皇,却没有至上的神一样。”而胡塞尔面临的危机甚至比黑格尔还大,在他看来欧洲人病了,或者说是有欧洲文化的民族都病了,自然科学一直占据着人的内心,精神科学则是止步不前。 “西方的科学技术走向了一种科学主义或者技术主义的方向……从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进行发现,科学发明,一种超功利的好奇心,兴趣,现在成为了单纯的技术。”——《现象学引导》(邓晓芒)但是自然科学的兴盛与精神科学的萎靡不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造成了欧洲的理性危机。当时的非理性主义哲学也是是十分流行,但是胡塞尔不以为然,斥之为“世界观哲学。”“就是说世界观哲学并不能改进西方人的人性或治疗西方人,它就不过是西方人的人性得了一种病,就是人性受不了了,于是到了非理性哪里寻求避难,所以说世界观哲学或非理性哲学,就是欧洲人性的堕落,也就是人性的堕落。”——《现象学引导》胡塞尔说:“实事上我们已经被各种天真而浮夸非改革提议的洪流淹没了。”《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胡塞尔认为精神科学不能止步于“精神疗法”,而当时的精神科学实则就是“精神疗法”,唯有达到“科学的医学”才行即对事物的本质的把握才有资格享受“科学之名”。 科学是近代理性主义的目标,科学标榜自己认识了客观事物,科学伟大光辉的形象映射到当时人的心里。从伽利略开始一种不同于古希腊的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概念就出现了,我们将客观世界理解为与我们隔离的绝对的物质实体,最为突出的就是牛顿,当时的人都标榜科学可以认识客观事物。很久以来,自然科学成为了代替上帝的绝对权威,一切都要讲科学,科学拥有崇高的地位,只有精神科学符合自然科学才是真实有意义的。然而胡塞尔却翻了个身,他说自然科学只有作为精神科学才是可能的。 然而胡塞尔指责心理主义与科学主义,那么他的依据是什么?他又有哪些反思?这些我下次再说。 |
欢迎“正常”的讨论,我没有太多的知识量,所以欢迎指出我的问题,但是我拒绝任何无理的謑訽,谩骂,有这样的人我是不会理你的 |
大概提纲(会有变动的) 1.《胡塞尔对欧洲理性危机的反思及对实体主义的透视》 2.《胡塞尔与康德》 3.《胡塞尔现象学的大致分析》 4.《胡塞尔的影响及其后继者》 |
你核心的观点是什么?我没看懂,简单说说。 |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理性首先是一种感性的人格特征,但是不同于一般感性,是一种高端的力求精确真实的感性。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不知道胡塞尔和我的观点是否一致。 |
生平 1859年,埃德蒙德·胡塞尔出生于普罗斯尼兹的莫拉维亚省,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在本省受过早期教育后,胡塞尔进入莱比锡大学,在那里,他从1876年至1878年学习了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并抽时间去听哲学家威廉·冯特的课。胡塞尔在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继续深造。1881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并于1883年在那里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讨论的是“微积分的变分理论”。1884年至1886年,他听了弗兰兹·布伦塔诺(1838~1917)的课,这些课尤其是其中关于休谟、密尔的课和对伦理学、心理学及逻辑学中的问题的研究对胡塞尔哲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之后,胡塞尔听从布伦塔诺的建议,来到哈勒大学。1886年,他在那里成了卡尔·斯通普夫(1848~1936)的助手,后者是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指导下,胡塞尔撰写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算术哲学》(Philosophy of Arithmetic,1891)。他的《逻辑研究》(Logical Inverseigations)发表于1900年。同年,他应邀到哥廷根大学任教,在那里的16年里他创获颇丰,写了一系列的著作,发展了他的现象学概念。由于他的犹太血统,1933年以后他被禁止参加学术活动,虽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聘他为教授,但他谢绝了。1938年,在经受几个月的病痛折磨之后,他在布莱斯高的弗莱堡死于胸膜炎,终年79岁。 |
这病,是科学主义在践踏人类的尊严。世俗社会中的情操,美德等等人类高尚的情怀被科学心理学解构的平淡无奇。是这意思吗? |
主观和客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调吧? |
今天这这一段文字,看上去与胡塞尔没多大关系,但是却是很重要的。 胡塞尔说:“伽利略在从几何的观点和感性可见的和可数学化的东西的观点出发考虑世界的时候,抽象掉了作为过着的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物所附有的文化特性。这种抽象的结果使事物成为纯粹的物体,这些物体被当作具体的实在对象,它们的总体被认为就是世界,它们成为研究的题材。”《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在这里胡塞尔指出了自然科学的问题就是它的前提是虚假的,是假设出来的,是被事先的,先入为主的设定了下来。自然科学家门独断的设定了一个“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从而陷入了一种隐藏的二元论即:实体主义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胡塞尔说:“只要对周围世界的自然主义的关注焦点为基础的客观主义的朴素性还没有被人清,只要人们没有彻底认识到世界的二元论的解释-即把自然与精神视为同等意义的存在-的谬误,就不会有真正的进展。”《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精神从本质上来讲是无法被对象化的,是不可能被客观的。精神科学是不可能去获得自身的客观性。我们无法用客观的方法来看主观的界,这样只能限制主体的自由。 所以胡塞尔反对将精神物化,精神当做物体去看待,被理解为一个实体,从而被对象话,物化,丧失了精神的超越性。同时胡塞尔反对只有讲精神科学作为自然科学才是可能的这一说法,自然科学主义者们受着客观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支配。自然科学是非反思的,只要提到反思,就会走向无意义的循环论证之中。他认识到自然科学是是一种精神活动,所以只有当自然科学作为精神科学来说才是可能的。 要想理解胡塞尔,让我们先回到古希腊,回到巴门尼德,看看存在问题是如何被提出的。 巴门尼德提出了两条研究的路径。即:“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显然第一条是确实的道路,因为它与真理同性,第二条路则根本不可能,因为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古希腊哲学》(苗力田)巴门尼德把第一条路称为真理之路,第二条则为意见之路。巴门尼德的观点看上去是废话,实则是有许多韵味的。 自泰勒斯以来人们就开始争论宇宙的本源问题。例如,阿那克西美尼,赫拉克利特等等。他们越来越像语言倾倒。直到赫拉克利特提出了逻各斯的概念,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构建起 实体论。 巴门尼德说存在是“一”,即对多的否定,一是在对多的否定的前提下才建立的,对多的绝对否定达到了一,所以结论只能是存在存在,非存在不存在。巴门尼德坚持存在的同一性,其本意在拒绝一且讲存在物化,即对象化,保持存在的纯粹。 所以在巴门尼德看来思想与存在同一,然而世人总想把思想与存在分开,去找之间的一致,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谓的“之间”是多余的,存在的纯粹性体现了思的客观性,与任何物不相关,物的存在不是巴门尼德所谓的不可分化的,不可对象话的“在”。 存在是从“S是P”中分析出的:在一个判断之中,主词,宾词一直变化,唯有存在不变。即:“S是P”“是”不变,然而这个理论是有问题的。高尔吉罗反对道: 1.无物存在,我们不能以存在说明什么东西。 2.即使假定有存在,存在也无法被认识。 3.即使存在可以被认识,也无法传达给别人。 4.所以存在不可被思想,被言传。 5.所以存在是无。 所以高尔吉罗得出了:非存在存在的观点。这就是可说与不可说的的内在矛盾。所以会有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这个下次再讲。 |
又看了一遍刚才写的东西,似乎讲的太简单了,自己也看的费劲,看不懂没关系,以后会再提到的。 |
现在又发现,好多错字,希望不要被误导,以后会更严谨些的。 |
问一下,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主体是指意识活动结构上的所要求的主体吗,和费希特的自我是否有相似之处? |
你说的可能有些不对 |
一、胡塞尔现象学的性质 1.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康复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人们便力求探讨认识论上的真理、绝对真理,尽量排除“意见”(doxa)。这种精神铸造了欧氏几何等一大批学术理论成果,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我们只要把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和中国古代同样的“勾股定理”比较一下,就可见出理性原理和实用(测量)规则的区别。正如罗斑所言:“东方的科学在它存在过的这许多世纪之中,甚而至于和希腊科学接触之后,都从来没有超出实用的目标,或对细微末节的好奇心,以提高到纯粹的思辨和决定原理的阶段”,而希腊人则“并不是直接着眼于行动,而是寻求基于理性的解释;是在这种解释,和在思辨之中,他们才间接地发现了行动的秘密”[2]。超越事实和自然物,自由地思考,认识自己并为自己作论证,这被古代希腊人视为最崇高的事业,最理想的精神生活。 然而,近代科学理性的兴起,逻辑和实验方法的完善化,使西方理性精神朝可操作的事实世界片面发展了。知识的异化掉转头来和自然物、人造物一起反对人自身,理性、科学从理想的生活方式跌落为技术,甚至沦为杀人的手段(如两次世界大战所表明的);真正合乎人性的生活则失去了纯正理性的指导,陷入了非理性和疯狂。西方的理性病了,而这也意味着西方的人性病了。 要治疗这种世纪病,单靠“让人间充满爱”这类软弱无力的呼吁是远远不够的。西方人有理性主义的传统,相信事物本身的规律和有说服力的逻辑,只有对理性本身进行治疗,才能给西方文化提供真正有效的免疫力,在可靠的人性基础上重建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但另一方面,对理性的治疗也不是要抛弃一切现代科技理性的成就,而是要对之进行“反思”和回溯,看看它是从哪里走到现在的片面化境地来的,并找出它最初之所以可能的根据。那个原始根据本身是健全的、合理的,只是被现代科学理性给遗忘了。现代自然科学自以为是自足的,绝对的,可以凭自己决定一切、规范一切,却没有意识到它自己首先是被规范的,是由独断的假定所支配的(如假定客观对象的绝对存在)。它从不对自己的前提和基础进行反思,却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哲学,甚至认为自己就是第一哲学。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人开始感到这种科学主义的苍白和虚假,它远离人性和真正的生活。在艺术领域,印象派反对科学的透视法,强调色彩、感觉,主张“用自己的眼睛看”(莫奈);在文学中,意识流小说和心理现实主义兴起,也是为了用这种方式表现真正的、人性的真实。应当说,这些努力都已经开始显露出,一切科学的、抽象的、客观的真理都要以人性本身的真理为基础。但许多人却将这一方面引向了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和神秘主义,旨在反对科学的哲学,主张“世界观哲学”[3]。胡塞尔认为,这种倾向同样是欧洲人性即理性的堕落,并指出,西方的一切非理性主义归根结底仍然是理性的,只是未达到某种(更深层次的)理性的自觉而已。没有理性便没有整个西方文化。问题是理性要突破科学的狭隘视野,扩展其地盘,深化其根基,提高其层次,在非理性和科学理性两方面都重新获得理性的自我意识。科学的概念、逻辑必须回到前科学、前逻辑的根,反之,非理性则要意识到克服自己的瘫痪状态的合理前景。 这就要求对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真理”概念进行一种彻底的反思和追溯,返回到古代思想的源头,即认为真理就是“显现”出来而被“看”到的东西(Eidos),是直接被给予的、自明的东西,其他一切(逻辑、概念、事物的存在等等)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并由此得到彻底理解的,是由“看”的各种不同方式决定的。因此要“回到事情本身去”(Zur Sach selbst),直接地去“看”。 2.“严密科学”的哲学 胡塞尔反对唯科学主义,但并不反对科学,相反,他扩大了科学概念的范围。在他看来,“科学”只有一个,这就是对事物本身的真理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有层次上的不同,一般自然科学是较低层次的,因为它不包含对科学的科学、对认识的认识(自我意识),所以它总是建立在某种非批判的假定之上的,总有自己的盲点和“缺口”。只有真正科学的哲学才能填补这一缺口,它能使全部科学、包括人的全部精神生活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因而它自身是唯一真正严密的科学。 但这种最高层次的科学(即哲学)要得到正确理解,首先有必要与一般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在层次上区分开来,不容混淆。这是已往一切哲学所未能做到的,它们要么借鉴自然科学、要么借鉴心理学来建立第一哲学,陷入自然主义和心理主义、独断论和怀疑论、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唯物主义和唯灵主义等等。相反,在胡塞尔看来,一般科学本身恰好要由第一哲学来为它们提供前提,即:它们的普遍必然性、自明性(科学性)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一般科学只涉及看到的东西,哲学则涉及“看”本身,“看”的类型、方式和结构。这种结构不是由其他东西规定的,而是前科学的、自明的,只须把眼睛 |
眼睛转向内部,就能直接给出所看到的东西,并通过“内在超越”使这些东西成为客观必然的,而不再是去独断地设定客观存在。 这当然也是一种心理学,但已经不是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的经验心理学,而是作为哲学入门的“纯粹的”心理学了,它不是指向人们日常的心理结构,而是指向“先验的”普遍意识结构了。也就是说,它通过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反思”,去发现其中隐藏着的超人乃至非人的一般意识结构,这种结构是任何人或动物的心理结构之所以可能的条件,绝对的“理”,人和其他有意识的生物则是它的“摹本”或实例。这就是由个别中见出一般的原则。所以“严密科学”的体系应当由这种反思的程序来建立:实证科学(包括历史、社会科学)——经验心理学——纯粹心理学或纯粹现象学——先验心理学或先验现象学。这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回溯的过程,而从先验现象学这一最高点出发,也可以回过头来下降到前此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使它们在根基上得到更精确的理解,从而克服其唯科学主义的片面性。在这整个过程中,心理学可以视为一个中介,但却决不归结为心理学。这样一来,胡塞尔就为建立纯粹的精神科学(如伦理学、宗教学、美学、社会学等等)奠定了科学性的基础,并把自然科学也理解为一门精神科学,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得到统一,它们都是由“看”的不同类型所导致的专门科学。胡塞尔没有能够从现象学立场上逐个地去建立这些科学,他认为这只能是集体协作的工程,各个领域原理不同,类型各异,但方法却相同,他自己毕生只致力于方法。这个方法有如下具体步骤。 |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一开始就接受了一个近代哲学的科学方法论前提,这就是:在最直接显现的东西没有得到澄清之前,不得设定任何间接的东西。这是自笛卡儿以来所建立的一条为科学奠基的原则,它由康德的批判主义所深化,而在休谟那里则体现为经验实在论。胡塞尔要建立严密科学的哲学,必须从这一前提出发。所谓“回到事情本身”,无非是回到直接自明、不可怀疑的东西,这并非胡塞尔的独创。 但这一意图始终受到近代自然主义的科学思维习惯的纠缠,人们习惯于“直向思维”,外向性思维,却不善于回过头来反思到出发点。胡塞尔的想法有些象小孩子的直观。小孩子一开始听到“心理学”这个名词,便认为很神秘、很玄妙、觉得“心理学家”就是可以知道人在想什么的人。但后来长大了,学了心理学,发现远不是这么回事。心理学家根本不是研究人在想什么,而只是对人的心理能力进行分类并考察它们的关系和动作方式,所有这些都并不出现在人平时的“想”之中。同样,我们今天所谓“美学”,也绝对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美”,而只是给“美”这个词挂上一大串不相干的名词概念,在人们欣赏美、感到美时这些名词概念并不出现,或者一旦出现就大倒胃口。然而,胡塞尔的意图正是要回到小孩子所理解的那种“心理学”,回到真正的、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美并考察在审美时直接“出现”的东西的美学,也就是说,要为这些学科建立这样一种可直观性、可体验性即“明证性”的理论基础。例如,对于“想象”这种心理现象,实验心理学只研究想象的物质基础及其测定的数据,普通心理学只研究其形式分类(联想、记忆、幻想等等)及其与现实事物的关系(如与现在、过去、将来事物的关系)。而胡塞尔的“纯粹”心理学则要研究想象现象本身及其内容(如颜色、声音、形状等等表象及其结构方式),即想象的全部丰富的含义或意义,并且不是从它这一次实际发生的立场、而是从它可能发生的立场上,考察它之所以可能发生的普遍必然条件。这就撇开了想象的物质基础(如大脑活动)和与现实事物的关系(因为这些都是偶然的或每次不同的),而还原到想象本身那种必然可直接看到的、具有意向对象的意向活动,即所谓Noesis-Noema结构,这是一切人的、甚至一切非人的(如动物,又如外星人)或非大脑的(如可能有智慧的机器人)意识活动的必然结构,是超出一切具体有限思维存在物的“先验”结构。 |
因此,要返回到明证性,第一步便是对一切事物的存在进行“悬置”,将其放入“括号”中存而不论(加括号)。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现象学还原”。 |
人们在日常经验和科学研究中,往往实际上已经悬置了某种东西,但只是不自觉的和有局限的。例如,逻辑学悬置了它的内容,数学悬置了它的形象物,生物学悬置了物理学,文学悬置了纸张油墨,电影悬置了银幕,美食悬置了营养构成,恋爱悬置了繁殖等等。被悬置的东西并未被否定,而只是被看作处于“事情本身”之外,为了事情的纯粹性而不必谈或不应混入。胡塞尔的悬置则是最普遍、最彻底的,一切事情的存在都在悬置之列。此外,胡塞尔的悬置是为了最终能从一个可靠的基础上将被悬置的存在推出来,使之得到非独断的、合理的解释。因此,悬置是针对“超验”存在的,其结果却是使这些存在都成为了“内在的”,即由意识本身的结构得到解释因而不再与(人的)意识相外在、相对立、相异化的。所以真正悬置的是存在的超验性,为的是最终达到“内在的超验性”。 这样,在悬置了事物的存在之后,剩下的是一个摆脱了独断论束缚的无限广阔的现象领域,一个真正自明的而又无所不包的显现领域。因此,悬置不是限制了、而是扩大了哲学考察的范围:想象、幻想、情感、信念、希望、意志、活动,当然也包括认知和逻辑,都在“直观”(Anschaung)的名义下成了理性考察的艾多斯。它们与科学经验(感觉、印象、知觉、概念、判断、推理)根本上处在了同一层次,只有直观处于更本源的层次。直观就是这一切的直接被给予性,它无须证明,而是前逻辑(前证明)的;但它是一切逻辑、证明的前提,例如同一律,A=A,无非是直观而已。这种直观也不是以是否有实在的存在的对象而决定其真假,而只是以是否显现、是否自明、是否有意义来决定其真假(显然,不自明则不显现,也无意义)。如“飞马”并不存在,但飞马的观念有意义,它是真的;“圆的方”不但不存在,它的观念也不可设想,但它的意思人人都懂,有其“意向对象”,在这一层次上它也是真的。一切理想的东西,不现实的东西,非理性的东西,甚至自相矛盾的东西,都可以是有意义的、真实的东西,是可能性或“可能的不可能性”。用胡塞尔的话说,它们不是real(物的实在性),而是reell(心理的实在性)。这就打破了自然科学、工具理性的垄断,为人性的自由舒展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但又还是合理的、严密科学的。换言之,非理性也是可思的、可说的、可规定的。所以现象学家们,如海德格尔、萨特们,都有大部头的理论著作问世,但都不是什么逻辑概念体系,而是循序渐进的“描述”,属于“描述心理学”一类。这与东方的“诗化哲学”(如诗禅、偈语、庄子的散文)亦极不同。 |
2.本质还原 但悬置所留下的这个领域,即“现象”领域,并不单纯是一种经验心理学的事实领域,否则它就是杂乱无章的,形不成一门“本质科学”,注定仍然要沦为有待于经验心理学来整理的“材料”。相反,现象学是一门本质科学而不是事实科学,只是它的本质并不在现象之外、之后,而在现象之中,是通过对现象作“想象力的自由变更”而直观到的变中之不变、稳定有序的结构 |
你的功底不错 |
看来邓晓芒对你也有很大影响 |
我看你写文言文也不错啊,给你个新称号新一代伊克巴尔 |
知道是谁吗? |
巴基斯坦的哲学家,很有影响力的推荐你看看 |
今天来更新一下吧,有一个多星期没更了。 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内含着深刻的矛盾即:存在与非存在,一与多之间的矛盾。所以当德莫克里特讲:“非存在也是存在着的”的时候,存在这个概念就很混乱了。关键就在于打通这其间的矛盾。 柏拉图的理念论无疑打通了这一矛盾的道路。“柏拉图的理念,就是逻各斯,就是表达,既是存在自身的表达,又是对存在的表达”《回返理性之源——胡塞尔现象学对实体主义的超越及其意义研究》。他采取了“分有”的办法即对于一个普遍共象的分有。“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共同的理念。”《希腊哲学》所以一与多的关系就成了:一是对多的统摄,多是对一的分有。 |
胡塞尔倡导的一种哲学流派。胡塞尔现象学是在德国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哲学的影响下创立的。布伦塔诺认为心理行为的意识与该行为对象的意识是同一现象,胡塞尔则认为两者有区别,意识经验的内容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与两者相关的意动结构。 “现象学”一词可上溯至18世纪法国哲学家兰伯尔和德国古典学家黑格尔的著作,但其含义均与胡塞尔的用法不同。胡塞尔赋予“现象”的特殊含义,是指意识界种种经验类的“本质”,这种本质现象是前逻辑的和前因果性的, 它是现象学还原法的结果。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现象学所说的“现象”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它既非客观存在的经验的事实,也非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胡塞尔认为,经验事实是模糊的靠不住的。当人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同一立方体时,所获得的是关于这一立方体的不同外观。按照“自然观点”,我们会认为这些知觉都是那个立方体的种种外观,但他却说,必须摆脱这种非反省的、常识的看法,因为知觉并不能以其连续的侧面图形告诉人们本然的真实性。所以他认为应当中止对这样一种客体存在的信念,而通过凝神于具体现象,直观其本质。这种暂时“中止”对客体存在的信念的态度和方法,就被称作“现象学还原”,即从感觉经验返回纯粹现象之意。这种做法又可叫作“悬搁”,或把外间世界“加括号”,使其失去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主体先把立方体看作不存在,以便能专注于自身的经验和对这些经验的体验。 胡塞尔的现象学来自布伦塔诺有关意识行动的意动性问题。他批评现象主义把现象只看作类似于影片上的影像系列。实际上,现象流有一种“意动结构”,有其“深度”,在透明的意识的直接材料背后有其意动性核心。因而,在他看来,意动性也不如布伦塔诺所说的只是“客体指向性”,意动的参照体是一复合结构,意动性客体是全部参照体的轴心,此客体的身份与参照它的种种方式一致,如知觉、思想、怀疑等。此外,意动性具有同一核心。同一客体的每一个方面,都与形成其“边缘域”的相关方面有参照关系。如一正面头像总会关涉到侧面像,而且也模糊地涉及背面像,就是说正面像会引起我们对进一步经验的合法的预期。 胡塞尔运用还原法向始源深掘,他没有在意动性意识的现象本质处止住,而是进一步向“主观深处”走去。这样,现象学就达到了遭致广泛非议的“先验性还原”阶段。在这一阶段,胡塞尔用加括号的方式把一切经验性因素排除在考虑之外,最后留下的部分叫做“现象学剩余”。它包括:自我、我思和我思对象。这三部分组成了胡塞尔称作绝对的,必然的或纯粹的意识领域。他说过,“我”也正如立方体的外观一样,可以被体验或被看作是现象学还原的结果。这个“我”是心理自我本位,仍然属于经验范围。此外,还有一个隐蔽的我(我自己),它是先验的自我本位,这才是全部还原过程的最终产物。头两步还原是使人们从事实的经验普遍性向本质普遍性的推移,“先验性还原”则是从现象中根本排除事实性。 在胡塞尔看来,唯有还原作为一切意义的基础和意识构成基础的先验自我,才能领悟意义的产生以及“意义如何以意义为基础”。构成作用是胡塞尔现象学一个中心概念,构成不只是一个客体的静态结构,而且是一个客体被构成的动态过程。当他追溯构成作用时,最后进入了关于时间意识的研究领域。他认为,时间意识的构成就是通过先验自我在“时间作用”的过程中积极而又隐蔽的时间流的原始构成。经过这么一番解释,一切意识中的其他构成就都被说成是从作为“最终生产性根源”的先验自我中导引出来的。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数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