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哲学 -> 谈哲学 -> 正文阅读

[哲学]谈哲学[第1页]

作者:大湫无有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写了点东西,与大家分享一下。
 
这本书很奇葩,也会很有智慧,但让人更智慧绝不是我的初衷。如果有人看了这本书觉得自己原来并不了解世界,那我会觉得自己不该写此书。这个世界不需要太多真相,如果所有人都懂了这些东西,我会感到愧疚,因为明白这些会改变太多,这个世界最好有人不懂,也许会更精彩一些。当然我还是写出来了,因为我认为懂这些会有许多美妙的感受,如果我不写,也会有人去写,所以我还是想要写的。
并没有什么写文章的经验,不过写的还算流畅。章节之间可以连续,仅用以区分内容。
这是一本讲述知识的书籍,它不属于任何学术,而是至高的道术。我们知道世界物质性的存在,所以有了实证的学术。而道术有着形而上的本质,本书的核心在于道术知识。道术知识本质上源于虚无。这本书讲的是道家的道术而不是道教的道术,我们修炼的是灵魂,是智慧,幸勿致误。
道术万载长存,不宗不教,不以形而下的方式传播。一切得道者,都明白这本书不会让自己学到什么。古人有言“道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术可传播,但不是学习,而是修炼。学者则惑,终不其得。大道至简,此不多言。
 
第一章.哲学浅言
我们总听说哪位哪位哲人有着怎样怎样的哲言总让人恍然明悟,甚至大悟,给人醍醐灌顶一般的感觉。但哲学本没什么稀奇的,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哲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我们这样普通的人也可以成为哲学家吗?那也许没那么轻松。但确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哲学的。就本质而言,哲学即是世界观。我们对世界是有深刻认识的,美好或是不好,有趣或是无聊,都是一种世界观。这么说来,那些哲学家也不过比我们多了一点“认识”罢了。
哲学就是认识世界,在认识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规律,总结了认识的方法,就是辩证法。利用辩证法,我们就可以更有效的认识世界。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原子?是风?水?火?土?没有人知道,我们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真理,却都发现它们受适用范围的限制,不足以代表全部。我们只好将其中适用范围大的真理作为辩证法。比如唯物辩证法就是其中一种科学的辩证法。
辩证法是哲学的精髓,它能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处世风格。一个科学的辩证法足以为人生保驾护航。所以,了解哲学也就似乎会有点用途了。
人类有着近万年的文明历程,无数人试图推广自己的哲学,分享自己的世界观,最终为世人接受并传承的却为数不多。
大体上,哲学有几个重要的派别,西方有唯物与唯心派,东方有诸子百家,尤其儒家与道家,他们都有着出色的辩证法。
那么, 哲学如今的现状如何呢?可以说,很糟糕。自从唯物主义问世,哲学似乎遇到了某种瓶颈,在接近百年的时光里,几乎没有再前进过。有些未曾解决的哲学问题也都被视为形而上学而遭到批判,以至于哲学不再关注那些问题。同时,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哲学知识受到冲击,人们开始质疑这些东西到底有用与否。哲学甚至一度沦为科学的附庸。当然,也有乐观的人认为,哲学达到唯物主义已经圆满,不需要前进了。
哲学既然已经没落,我们为什么还要关注它呢?还要谈哲学呢?这就涉及到科学发展过程中对哲学产生了某种需求,科学在解决一些问题时需要更深的哲学的指导,而唯物主义对此似乎无法提供支持。
 
第二章.形而上学
我们之前谈到真理受适用范围的限制,那么有没有不受限制的真理呢?也就是说存在一种真理适用于任何事物吗?这就涉及到了哲学最难解决的一些问题,有趣的是,它们都属于形而上学的问题,以如今的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这些问题本是不该被关注的。事实上,这些问题涉及哲学的根本,虽然哲学不再研究,但却吸引了科学家的注意。
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主要有:世界的本源,时间起点的第一原因,适用于一切事物的终极真理,最小的物质是什么,时间与空间的本质,灵魂是否存在,等等。这些问题都在关注超越形体的事物,所以称为形而上的问题。
科学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发现这些问题暂时无法运用先进仪器等物质手段解决,甚至很有可能永远无法用科学拥有的手段解决,需要哲学提供帮助。而站在科学的角度,我们无法再认为这些问题没有意义了。我们也许需要停止对形而上学的批判,面对这些古老而又艰难的问题,这终将成为哲学的首要目的 。
对于哲学而言,形而上的问题是哲学根本问题,也是从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几乎就是在问:“Who created the world?”谁创造了世界?
这个世界的创造者是实际的存在?如果是,创造这个实际存在的创造者的又是什么?如果也是实际的存在,那么……?最后的答案肯定就是虚无了,毕竟除了虚无,什么样的存在我们都得问候他father。可虚无又怎么创造世界呢,简直是笑话。
如今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世界。唯物主义者总是有着足够的自信,在面对中国哲学时把其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视为同类,不符的就是形而上学,就进行批判。这当然是因为唯物主义有足够先进的辩证法,而且反唯物主义确实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
形而上学当然并不是泥潭,但唯物主义也不是没有道理。翻开那些马克思列宁的书,我们可以体会到那些言论是多么的正确,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道出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对立事物是一个整体,是相互 影响的。对立事物是具有同一性的。对立事物的相互斗争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他们认为社会与思想领域的问题都可以利用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解决。事实上,对立统一规律适用范围绝对不只是在这些领域。在生物学,自然科学等领域,辩证法同样适用。唯物辩证法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代表了人类物质哲学的巅峰,甚至摸到了神秘的造物者智慧的门槛。
唯物主义始终回避了形而上学的问题,他们认为即他们的辩证法如此无敌,也不能解决“Who created the world?”这样难缠的问题。甚至于,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是对立的”。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个辩证法可以解决形而上学的问题,可以解决宇宙的创造,那么它绝对是一个更高级的辩证法,甚至可以适用于一切问题,反映一切事物的内部规律,它也就是不受范围限制的最终真理。
那么这个辩证法是什么,我们之后讨论。需要声明的是,形而上学与传统知识有着巨大差别,我们无比肯定的,形而上学可能会予以否定,而我们无比否定的,形而上学却予以支持。甚至我们在刚才所谈的有些东西,对形而上学而言,有错误的地方。可以说,形而上学与传统知识的差别,犹如天壤。
 
第三章.浅谈 古人的“道”
有趣的是,形而上学的问题虽然依然是永恒的难题,如今的哲学对此一筹莫展,但古代的哲学家似乎在这方面有着高于我们的成就。
人类一直对形而上学的问题保持着相当的疑问。形而上学的问题曾吸引着无数哲学家深入探讨,著书立文。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就曾写过专业的书籍,对形而上学进行讨论。而以中国哲学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有着更久远的哲学史,研究形而上学的哲学家更是数不胜数,哪怕历史上曾多次焚书灭道,留下的的书籍也有着可观的形而上学研究深度。
中国哲学主要有儒与道两大家,两家在思想上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儒家要求儒者发挥个人价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仁义礼智信,做个有用的好君子,因此成为封建君主大力推崇的学术。道家却宣扬君主无为而治,反对进入官场,主张恬淡避世,皈依宇宙精神,因此对形而上学有深入研究,拥有高深的辩证法思想。
儒家大致源于春秋战国,而道家的历史更为久远,“道”在黄帝时期就已成为广泛使用的词汇。甚至于有学者认为,“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这个我们后边再谈,我们这些相对而言不有趣的,放在后面。
我们继续说“道”。什么是“道”?古书言:“道无形,无形言得道。”“形而上者谓之道。”通过古人的话可知,道是形而上的。
我们发现了古人对形而上学的追寻,不妨看看他们对形而上学有什么样的认识,或者说,对“道”的认识。
道家主要有老子与庄子两人做形象代言人。老子论道,著有《道德经》(或称《老子》),此书一半论道,一半论德,合称“道德经”。说到老子,就不得不说他崇高的哲学地位。在诸子百家之前的春秋时代,那时没有什么学术纷争、是非之争,老子就是那时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啊,国家不统一,诸子纷纷立宗开派,讲求统一之路,治国之术,他们各说各的道,彼此争辩,却统一支持老子,无人能持有反对意见,最多也就是说老子的道是盛世之道,至世之道,不太符合这个时代的统一之路。但《老子》依然被百家拿来学习,奉为经典,即使是浮躁如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去读,去感悟。
《老子》是一部哲学大作,虽然如今有部分遗失和篡改,仍然有着相当可观的哲学价值。我们刚才说,形而上学的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所以老子在书中开篇即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道即道路,古人认为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经常借道路言道。 )老子说:可以走的道路有时不同于平时走的道,我们称呼的事物有不同于事物本性的地方,就是说道的变通性和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未知。可见,老子认识世界的辩证深度。
老子认为道存在却无名,但强行名为道;认为道可以传述,但不会有人从语言中接受;认为道无形却存在,是宇宙的最高精神实体,;认为道无所不能,道创造万物,是万有之有等等。
庄子生于老子之后,百家争鸣的时代。他对老子道家非常赞赏,但又认为自己不属于道家,应当自成一家。他的学说根本之处与道家一致,但有自己的风格。他比老子更不关心什么政治生活,反而对一些奇怪的东西很感兴趣,什么大鲲大鹏,神人仙人,远古氏族大酋长的道术,还有如何修炼。总之,精神逍遥自由,笑看天下智者愚者,一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将《齐物论》写的如同诗句而又智慧,;“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其视下也,亦若是也已矣。”天空苍蓝,是它的本色吗,是远到没什么能达到的,从极远的地方看下面,也就是一片天空罢了,《逍遥游》中的这个说法超越了当时的人类科学,没法解释庄子是怎么知道空间无限的,古人没有去过太空。能够用来解释这种不借助物质手段发展科学认识的 ,我们只能说他有着极高的辩证法。当然还有一种黑暗的可能,有最近几百年的人类修改《庄子》原著,可这又没有利益关系。而且《庄子》也不是流传得仅剩一本。
 
庄子认为道行而成,规律是实践出来的,而不是规定好的不变的;认为道体即宇宙本体,虚无自在是道的基本特点;认为道不可学习,不属于学术的范畴;认为鬼神存在,也是道的一部分;认为道包含一切,是真正的宇宙整体等。这些观点与道家基本上一致的。
《庄子》是一部长篇的哲学著作,主要以讲人物故事,讲寓言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中还有许多讲修炼之法的地方,被道教奉为《南华真经》,是很有趣的一部哲学书籍。道家是思想上的一家,而道教是宗教,存在一定联系,但有明显区分。
老庄之前的时代,也有许多形而上学家,庄子就很仰慕其中的部分人物,认为他们的德行值得赞扬。他们有的为让王位,不惜搬家,为了修炼自己,而抛却了世俗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他们的智慧可以说是惊人的,《庄子》记载有上古圣人预言三千年后的公元1000年左右会出现人吃人的景象,而历史确实如此。还有同时代的老莱子批评孔子的故事,说孔子致力发展的仁义道德,救得了一时的贫苦百姓,留下万代的祸根,庄子对此批评没有发表意见,所以是支持老莱子的,让人震撼莫名。
老庄之后的时代,也有许多后人对道有所描述,如朱熹,作有《近思录》,还有宋濂等等,只是内容基本是老庄所言,虽也有所发展,但不必一提。
我们说儒与道为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但发展智慧要先于发展能力服务社会,而这正是古代儒者所缺少的。古代的道家可谓是可悲的,政治上不被统治者重用,他们也深刻明白封建统治的不堪,所以也不向往政治,甚至即便请他们做官,也各种方式推脱。面对更好的物质生活,他们却选择精神文明,让世人思考他们不为官的真正原因,他们就这样坚持着自我,哪怕退隐山林,也不进入官场。他们有心中的理想国,像尧舜那样,或黄帝也可以,但最好是远古大酋长那样的圣人至国。掌权者不标榜仁义,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深入的思考,带领部族走向繁荣。他们认为周以后的封建时代意味着道的彻底隐没,从此离理想国度越来越远。
道家思想的根本之处不属于政治,但如果说有什么思想可以将所有学术统一起来,那必然是形而上学,即使是数学和科学也无法做到,这一点亚里士多德有所阐述,但他那个时代没有过于重视科学,更重视数学,所以他的原话中没有形而上学与科学的比较。庄子也有同样直接的言论,他把形而上学称为道术以与学术做区分,说诸子百家之前的知识是统一的,没有学术之分。他对当时百家分立,彼此不合作的现象持反对态度。形而上学之所以属于道术而非学术,是因为它研究万物的根本原理,而那样的真理关乎宇宙的创造,是实证主义的学术无法研究的。
 
我希望看到的不是这些东西,楼楼应该说一些自己的见解啊。
 
那么这个道体存在于什么样的时空之中呢?道体的时空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根本的。对于虚无的道体来说,空间,是大与小的统一,空间大到没有外,同时也小到没有内,极大的同时也极小。这样的空间法则是理性思维无法接受的。但庄子有这样的认识,他所说的“蜗角之国”就蕴含了他的一些时空观。时间,是变化与不变的统一,一切存在生于虚无的道体,也归于道体,时间是个圈。这是道体的时空法则,看的出,简直是最原始,最根本的时空法则,之后的时空法则演化都以此为基础。
那么道体是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呢?这么问会让有道的人很郁闷,答案超越了问题中的选项,解释起来很麻烦,所以他们很难说的让人明白。当然,作者会尽力描述。
道体没有物质与精神的区别,它的特点是虚无自在。由它所化生的实际存在,说是物质也好,精神也罢,都是可以的,但都不全面。那么最全面的答案是什么呢?《庄子-齐物论》中有段话,我认为是非常好的答案。“方其梦也, 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 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 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当他做梦的时候,不知道是梦,梦里还为自己的另一个梦占卜,醒了后才知道是梦,最后又大醒才知道他的人生也是他的一场大梦,愚蠢的人总以为自己醒了,什么都知道了,说什么“皇帝,仁义啊,牛马,固陋啊”孔丘和你都在正在做梦,他告诉你你的梦也是他的梦,这些话称为“吊诡”(即越想越不明白的问题)万世之后会有一个大圣人知道答案,也就一个早晚就会遇到他。梦就是对道体的很好描述,一切源于虚无,归于虚无,就像是梦。
以庄子的观点,那些梦中的愚者是很蠢的,但最清醒的道体醒来的话,一切就回到了虚无。最高的智慧总不会是虚无啊。虚无是多么无聊。道体终将归于虚无,但它还可以重新再演化。道体的时间规则是圆圈,但圆圈是无限大的。没有大圆,只有至圆。在至圆的情况下,道体就会持续不断地演化,宇宙的时间就成了无限的。
这样的话,至圆道体相当于有了意识性,它要持续演化,永不停歇 。那么怎么才能让梦不醒来呢,至少阴与阳不能再回到虚无。
道进行了第二次实践,它开始了它的另一个梦,这次它不想再醒。
 
2.太极
怎么把阴与阳分开,使他们不再回到虚无呢?我们知道,虚无所能产生的阴阳是无限的。阴阳因道体相生,又相并而灭,回到道体,所以能聚在一起的,只有相同的阴阳,这成为宇宙诞生的关键。至圆道体利用了这个规律,它分裂虚无创造出高度聚集的阴与阳,使它们成为无限的至阴与至阳。至阴体能不断粉碎虚空的虚无吸收产生的阴,至阳体不断粉碎虚空吸收产生的阳。至阴体愈阴,至阳体愈阳,它们都有着破坏那无限虚无的力量。它们将阴阳充满整个无限的虚空,这里的阴阳相比于极阴极阳就是较虚的存在了。道本体的分化,创生了古人说的太极。太,至也,对立力量的至极分化。太极体使无尽的虚空有了阴阳的存在。只要太极不灭,这个梦境就不会再幻灭。
那么阴阳本质上是什么?它们同出于虚无,是粒子呢,还是波呢?阴阳是一种力量性的的存在,最纯元的力量,还不能说什么物质性。
谈到这里,这个超级辩证法就有些眉目了,宇宙的演变法。宇宙的演变永无止境,这个辩证法没有确定的答案,只能有相对准确的答案,智慧是无限的。有道的人明白道的至简,但它先天地而独存,是后天的存在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即使付诸于语言,也是千言万语也难以描述的。道从虚无中创造了无限的存在,而又使一切有规律可寻。
说了这么长,也只讲到太极而已,有了太极,才算有了时空的雏形。太极,至阴与至阳改变了时空法则。从此宇宙由没有中心的虚空道体,成为以太极为中心的太极体。那么至阴道体与至阳道体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是怎么规定的?这也是个让有道者郁闷的问题。在无限的虚空里有两个先于一切产生的点,只有这两个点的话,就没有什么距离的概念了。这个很难解释清楚,但确实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太奇怪了。所以我们说,道术不同于学术,可修练而不可学习。
古人说太极分生两仪,两仪意味着空间被分割成阴阳两界。我们刚才说的至阴道体与至阳道体即是两仪的两仪眼,在鱼眼的位置,所以称为两仪眼。道体分生出两仪眼,两仪眼在空间上的本质是两个点。两仪眼使虚空不断产生阴阳,太极的运动也就此开始。有人认为太极是转动的,但这么思考没什么意义,比如空间之中只有一个球存在,那么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有没有自转,没有参照物,它转了也等于没转。所以太极体是整体静止的。
 
3.无有谓湫,太一谓道
我们得到了宇宙的先天演化结果,太极。这一步的演化确立了宇宙的两个中心。这两个无限力量的中心将不断有力量涌出,用以创生宇宙,就像一个没有容积,却有无限力量的容器。古人把这样的“容器”比喻为“大湫”,湫是水坑的意思。“水几于道”,所以把这寓为“大湫”。
“清静以公,神通乎六合,德耀乎海外,意观乎无穷,誉流乎无止。此之谓定性於大湫,命之曰无有。 ”出于《吕氏春秋-审分》。古人认为大湫之性,无形无有,是企业家的道,无中生有。这里的企业家不单指商业经营,还有情场等等。2016年的电影《大鱼海棠》中的湫,就是一个性定于无有的企业家。电影还设置了一位只有一个眼睛的灵婆,用来表达生意人的道,以有生有。《大鱼海棠》是一部富有智慧的好作品,和我们的道术大师庄子的《逍遥游》相契合,很有深度。
宇宙先天演化的结果,是创造了这两个大湫。对于后天存在的我们来说,阴阳这样的宇宙基本存在,和无的存在差不多。所以这两个极阴极阳,是我们不可能直观认识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它们就是无,无的存在。宇宙的后天演化又确实从大湫开始,它就像一个造物者,拥有了创造的无限力量,却无形无相,无踪无迹。那么它会如何创造宇宙呢?它首先会创造什么呢?是否会和宇宙大爆炸理论一样呢?两个“大湫”之间还会存在关系吗?这些依然会是道术要解决的大问题。
对于道术而言,是不过于区分物质与精神的,一切不过源于虚无,就像大梦一场。
大湫就是梦境中物质的创造者,所以古人也将其称为“象帝”,一切具体存在的创生者。那么作为宇宙进一步演化的开始,如果两个“大湫”都要进行演化的话,就可能会有空间的不统一,产生空间的边界,这将意味着两个宇宙,一阴一阳。如果两个宇宙同时演化,就可能会使宇宙先天演化的成果被损坏,至阴与至阳的创造在某些地方归于虚无。所以,最终创造宇宙的只是其中一个大湫,另一个什么具体存在都没有创造,否则就会破坏前者的创造。那么这可能吗?一个随时可以将整个宇宙归于虚无的至极力量始终压缩在一个点上?道体为了梦境的延续,宇宙的不断演化,就用了这样的阴阳空间分离法则,这样也其实最有效果。我们说“阴阳一气”,强行名为阴阳只是为了它们之间的互相区分,所以我们还可以强行认为宇宙是至阳的那个“大湫”所创,而那个至阴的“大湫”却存在于一个点上。
如果要创生宇宙,就要有一个基本的单位性的物质存在,古人将其名为“太一”,所谓“太一”,就是“至一”的意思,终极小的物质存在。有足够的阴阳力量就可以诞生太一。自此,宇宙终于有了物质与精神的基本区分,“太一”就是最基础的物质,也是最小的空间。那么“精神”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唯物主义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点令人失望的,他们的答案模棱两可,认为物质决定精神,所谓精神就是神经电信号什么的。可以说,唯物主义从没有真正区分过物质与精神。他们对此的认识始终与我们所发展的科学同步。可我们知道,科学终究是学术,不会真正认识到宇宙的演化法,创生法。它们研究宇宙所创造的,所以不会跟上宇宙演化的进度,更不会懂得从虚无中产生知识,这样地修炼智慧。当然,如果一个科学家秉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要修炼道术知识也是可能的,如果不会被这些知识吓到的话。
 
那么精神是什么形式的存在?我们知道,虚无生阴阳二气,既然至阳的大湫强行“规定”了“太一”是多大的阳性力量,那么虚无就可创生多少太一所需的阳来创生太一,而产生的阴,会被至阴吸收。我们知道至阳的力量已经广布于宇宙,真正的至阳不再拥有阳的力量,整个宇宙就是至阳的力量存在,但其实,至阳仍是宇宙的两个中心之一,但没有了力量,成为符号一样的存在。而至阴始终存在力量,不断吸收整个宇宙的阴。我们的“灵魂”,它控制我们身体时就要产生“太一”来进行一系列的反应,也确实会与什么神经电信号有关,同时产生的阴会被至阴吸收。真正的灵魂不止是虚无,还有一些实际存在。
《庄子-天下》主要讲庄子对诸子百家的道术的认识,认为他们的道术不再是浑然一体,纯粹的道术。但当时根本没有学术这个词,“道术”在当时的主要含义已经是“路术”,“路术”虽然以道术为本,但彼此的“路术”却不再合作,不再大统,成为学术。真正纯粹、能统一一切“路术”的道术反而没有了。庄子一生致力于追寻纯粹的道术,最终也没能完成,周以后的时代道术就那么彻底地隐没了。他在《庄子-天下》中谈了百家的道术,其中最为欣赏道家,他认为道家最接近真正的道术。他这样描述道家的道术:“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以本源为精华,认为有是粗鄙的,认为积累有是不可取的,淡然与灵魂相处,古人有这样的讲道术的,关尹、老聃听了他们的道感到高兴,以“常有”“常无”建立了道家,以“太一”为道的核心所在。就是说,我们的灵魂是虚无,也是阴阳的混沌体,不要急于为世界做什么事情,要与灵魂相处,才能修炼真正的智慧。庄子认为道家的德养堪称登峰造极。
我们之后也许会深谈道家,也许不会,毕竟本书主讲纯粹的道术,不一定会谈历史、文化,而且相比之下,道术更有趣一些。
古人的道术大体就是这些,他们在形而上学上的研究止于太一,没有能再有明显的深入。古人的道术也较好地保存在《老子》、《庄子》之中,有幸能一见,是很令人高兴的。
那么在此总结一下我们之前的修炼。我们认为宇宙源于虚无,因为任何存在都不是自在的,真正自在的只有虚无。然后认为虚无不是真的虚无,而是由两种对立力量组成,我们强行将它们名为阴阳。我们认为阴阳会归于虚无,那意味者宇宙的终点。我们认为宇宙具有持续演化的意识性,否则就会重新开始。然后我们修炼出宇宙的演化过程,宇宙在不违背已有的法则的前提下,创造新的法则。至此我们修炼到了太一,达到了古人达到的境界。我们还把太一作为里程碑,将宇宙演化分为先天与后天。宇宙的演化了然于心,就是至简的道。
 
如果现代的科学有足够的能力的话,就会发现物质是不会无限分割的,最小的物质是太一。如果强行分割太一,也会由太一法则约束,瞬间重新回到太一。太一仍然是无形的存在,但我们可以用科学的物质手段确定它的存在,之所以无形却具有物质性,只是因为它是最小的物质,所以无形。我们的科学发现了太一的存在,他们称之为“真空中的一份一份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这种不可分割的能量就是太一。古人认为道处于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就是说,虽然太一在太极之上,但不算高于太极;古人认为太一处于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就是说,太一是六面空间的最下,而不算深,还有更下的存在,而那个更下的存在是另一个宇宙。
 
图明天再发,我要睡了。??
 
dd
 
dd
 
??
 
不错,继续加油吧。
 
我几年来第一次在哲学吧认真的看完一篇文章,楼主的哲学素养很高。我也认为“存在”与“道”是同一所指,同样的文化根源,形而上学衍生科学,道文化却滋生玄学,值得深入研究。我的《形而上学通论》完全回避中国哲学,国际信息科学峰会已经初步接受,邀请我参加6月份的研讨会。
 
形而上学通论
信息哲学的拓展是人类科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摘要】人类是通过感官认识世界的,与感官相对应的就是信息,所有信息都是“1+多”结构,“1”为本,“多”为质,我们的感官对应于信息之本,比如,影像信息的“本”是光,我们的眼睛只要感觉光就能看到影像。现象是宇宙的终极信息,空间+物质=现象,这就很明白了,我们的大脑是空间感觉器官,所以,现象是刺激大脑产生意识的源头,大脑感觉空间是人类获得知识的大前提。整个宇宙的演化就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信息转化过程,从低到高排列就是:物质实体→物理信息→量子信息→现象→本体。人类感官和它们一一对应,触觉→物质实体,视听→物理信息,神经系统→量子信息,大脑→现象,思维→本体。人类科学如果不能到达本体,那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和宇宙之本相通,所以,任何人都能感觉到宇宙演化的过程,即:未来,现在和过去,“未来”就是空间之外的“纯空”,除了它自己之外什么都没有了,玄之又玄的宇宙本原(上帝)就是它,被物质占据的本原就是空间,空间作为宇宙信息之本完成对物质的终极转化,空间与物质的同时存在,就是我们感觉的现实存在,自然界只允许一个统一的现象存在,此现象存在,彼现象必须离开,离开自然界的现象就是本体,我们对本体的感觉就是过去。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是:本原+物质=本体,本体是宇宙唯一的终极存在。黑格尔所说的“空的直观和思维本身”从狭义上说是指空间,广义上说是指本原。自然科学的宇宙观是;空间,物质和时间,空间归于本原,时间归于本体,空间是规则,物质是士兵,现象是元帅,时间是国防部长,本体是总统,“空间+物质”没有上升到现象层面是时空物三者分离的根本原因,自然科学的宇宙观狭隘且支离破碎。每个人每天都要完成从观察到经验的过程,人类是宇宙的复制品,从物质到本体的宇宙链条的形成,量子力学与信息哲学能否衔接是关键。宇宙只有一个结果,人类科学和意识形态统一于本体论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词】 本原 本体 空间 时间
【收稿日期】2017—2—21
 
4.太一图
我们继续谈宇宙的演化,至阳的大湫规定了太一的存在,使真正能算作物质的事物得以存在。是怎么规定的?用多少阳才有一个太一?我们说阴阳是力量性的存在,先于物质产生,本来是不具有数量区分的。大道至简,道术至简,有人一瞬间就能得道,那真是天才。但跟着作者修炼,了解虚无中产生的知识,也是个有趣的选择。
太一,是最小的物质存在。太一之下,是阴阳的混沌,虚无的存在。太一是物质世界的空间的最小单位,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物质世界的时间法则由宇宙的演化决定,一切生于虚无,宇宙不断变化。时间不会是一个直线般的存在,而是宇宙的演化所产生的存在,没有宇宙的演化就没有时间。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不过是物质世界的天体运动。现在有了物质世界,有了太一这样的使物质世界能够存在的基本法则,但本质上,宇宙还是个梦境。
古人说太一谓道,太一始生天地。至阳大湫创造了近无数个太一。太一法则的自然出现,意味着至阳大湫被分为无数份的太一。就像宇宙大爆炸的开始。事实上,至阴大湫也存在“宇宙大爆炸”那就是太一法则的另一部分了。太一规定了单位的空间,也就规定了单位空间的单位空间。至阴大湫创造了另一个宇宙,那个宇宙整体上只有一个太一那么大。对我们而言,那个宇宙就是天外之天了,它是我们最小空间之下的存在。至阴大湫也把自身分为无数份,把单位空间再次分割。创造了另一个“宇宙大爆炸”。两个“大爆炸”就因为太一法则,互不影响了。多么令人惊叹啊,宇宙演化的智慧,还有什么方法能比这样的空间法则更有效吗?
天外之天虽然相对而言只有那么小,但那真的小吗?我们没办法用太一和太一之上的物质干涉那个宇宙。除非用我们的灵魂的存在。我们可以将天外之天看做平行时空,我们灵魂产生的阳都化生为太一,而阴就化生为天外之天的“太一”。古人明白空间是大与小的统一,也有“蜗角之国”的寓言,但没人知道天外之天的存在。既然我们的宇宙的最小物质是太一,那么我们就把天外之天的最小物质单位称为“小太一”我们的灵魂每创生一个太一,就会创生一个小太一。天外之天与我们的宇宙开始演化。“大爆炸”之后有了等量的太一和小太一。虚无中产生的新的太一和小太一,也是等量的,宇宙演化到此,始终没有真正破坏虚无产生的阴阳对立平衡法则。
我们了解了天外之天的存在,它的整个宇宙只有一个太一那么大。在天外天,至阴大湫的“大爆炸”同样使自身失去了至阴的力量,成为一个符号般的宇宙中心。这与至阳大湫是一样的。对于天外天而言,我们的宇宙同样是他们无法认识到的。天外之天虽然比我们的最小空间单位还小,但与我们的宇宙有着一定的关系。我们合称为两大主时空。
我们知道宇宙先天演化的结果是太极,寓于太极图之中。宇宙后天演化以先天太极为基础,同样可以用太极图表示。我们称为后天太极图。
 

或这样:

 
我们一般使用前者来表示后天太极图,因为后者的那个黑点太显眼,相较之下不易表达出太一的内容,于是舍弃了后者。
后天太极图较好的表示了太一法则的内容,所以也可以称为“太一图”。太一,能被古人称为道并广为尊崇,必然有着极大的道术意义。
我们的灵魂本质上是阴阳混沌体,也是整体的虚无,和最初的宇宙是一样的存在,但同时也与一些物质存在有关。我们已经明白了宇宙的初步演化,我们的灵魂同样源于虚无,也会和宇宙一样,形成微小太极体,但受太一法则的空间限制,这个太极体只能存在于太一之下,所以不能称为太极,只能说是太一之下的太极。我们知道,空间是无限小的,所以这个太极体可能也会创生宇宙。哇,我们的灵魂可能演化出一个宇宙?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可以的。本质上,我们现在的修炼就是在探索我们灵魂所产生的小宇宙,从而得到宇宙的演化法则。相比于两大主时空,这样的小宇宙就相对受约束了,我们把这样的时空称为次时空。次时空受主时空法则一定程度的约束,会不断被吸收阴阳。
 

 
能写出如此博大精深的文章,可见楼主是对古代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的研究的。本人也曾经对古中国哲学有过一些粗略的了解,我认为古中国哲学多源于《易经》,但是《易经》又多被诸子百家所曲解。因为我依据辩证法对《易经系辞》分析得出的释义,感觉是很符合逻辑思维的,是孔子及其儒家学者所不能理解的。易经在夏、商、周各有形式,但都没能依据《易经系辞》的逻辑思维去发展,也可以说在夏朝时期人们就没能真正的理解易经的要义精髓了。这是为什么呢?传说易经出于伏羲,我认为像易经这样博大精深的著作应该是形成于某个着重学术研究的国家或大部落的学术群体之中的。这样博大精深的学说也是必须通过当面的言传身教才能领悟其中要义的,后人不能正常认识《易经》的精髓,只能说明这是一本失传已久的天书了。很可能产生《易经》的国家或部落在夏朝以前就被灭亡了。由此在夏朝之后的人们也就得不到关于易经的言传口授的心得了。
不知楼主是否有兴趣去追溯一下《易经》的源源呢?
 
我也不懂《易》,听说《易》是用来沟通神明的。
 
如果现代的科学有足够的能力的话,就会发现物质是不会无限分割的,最小的物质是太一。如果强行分割太一,也会由太一法则约束,瞬间重新回到太一。太一仍然是无形的存在,但我们可以用科学的物质手段确定它的存在,之所以无形却具有物质性,只是因为它是最小的物质,所以无形。我们的科学发现了太一的存在,他们称之为“真空中的一份一份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这种不可分割的能量就是太一。古人认为道处于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就是说,虽然太一在太极之上,但不算高于太极;古人认为太一处于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就是说,太一是六面空间的最下,而不算深,还有更下的存在,而那个更下的存在是另一个宇宙。
这本书主讲纯粹的道术,但事实上,只需要太极图和太一图,就能包括这本书所有的内容。甚至于,有的天才只需要看太一图就得到了整本书最重要的内容,得到了纯粹的道术,而不用看这么多文字。
古人知道太一的存在,却没有画出太一图。这是很令人困惑的,也许太一图失传了,历代论道者都执迷于太极,没有人更进一步。而道本身就是太一,历代封建却没有人能得到,即使得到也没有传给他人。古人最后一次有记载地谈太一的正确内容也是秦汉《吕氏春秋》等书之中,后人所谈的太一甚至是上帝的名字、天上的星宿。总之,道隐没了两千年之久,始终没能在历代封建社会中翻身抬头,为人重视。
“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于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莫能及宗,故动而谓之生,死而谓之穷,皆为物矣,非不物而物物者也,物物者亡乎万物之中。 ”出自汉代《淮南子》。这大概真的是是古人有记载的最后一次谈太一,说太一是自然出现形体的,不是被造物。后人把太一称为上帝,神明的存在,大概也是因为这本书没有全面描述太一法则。太一是基本物质,对比于太一之下的存在,它有形,对比于太一之上的物质,它无形,我们不可能描述它的形状,一切都是它所组成的。
 
dd
 
dd
 
5.太一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
我们知道,世界的本源、时间起点的第一原因、适用于一切事物的终极真理、最小的物质是什么、时间与空间的本质、灵魂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形而上学。通过我们之前的讨论,我们发现这些问题是统一的,统一于宇宙本体论,就是一个创造宇宙的问题。我们把虚无视为两种对立平衡的力量,然后排除宇宙回归虚无的各种情况,认为宇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没有回到虚无。我们得到宇宙先天演化与后天演化的过程,最后认为太一就是一切的答案。太一就是一切规律的根本,万物统一就是最高的辩证法,一切智慧生物,它们的灵魂都希望得到太一。宇宙的根本目的在于从虚无中产生各种存在、任何存在,同时又使一切演化有规律可寻。
太一法则具有极大的哲学意义,它完美地划分空间,创造了无数个时空,每两个主时空都意味者一个宇宙的存在,意味者一个梦境,一个灵魂。太一法则为我们生活时空提供了一个极庞大数字的太一作为物质世界形成的基础,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每个宇宙整体都包括两个主时空。我们知道,两大主时空不断吸收次时空的阴阳,使自身的单位物质增加,而次时空的数目意味者宇宙间灵魂的数目,它们将共同参与物质世界的规则设计。那么拿我们的宇宙来说,他们如何设计了这样一个世界呢?如果我是一个创世灵魂,和诸多创世灵共道,要用太一创造太一之上的存在,只要不分割太一,怎么规定法则都可以,我首先会想控制我所创造的世界,而控制的方式只能是用灵魂产生太一,这可怎么设计啊?还是先创造点高级物质吧。要创造高级物质,首先,要了解太一在空间里的分布。我们知道,至阳道体是时空中心。作为最小物质,两个太一不会彼此重合,所以无数太一只会从那个点发散而出。太一没有速度,即使一个太一挤了另一个太一,也不会把它撞飞,而是聚在了一起,而又不重合的样子。太一是个球体,从宇宙中心发散的太一整体也是个球体,这个球就是整个宇宙。那么这些太一体会以怎样的方式密集?这是个重要的问题,但首先要回答另一个问题,这个宇宙中心是个怎样的点?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这个点只是个点或者是一个太一。
那么至阳大湫所在的宇宙中心是无形的点还是有形的太一体呢?答案是太一。宇宙中心是一个太一。作者就不解释了,就当是留给修炼道术者的一个问题 ,大家自己想吧。
那么宇宙中心是个太一体,它产生太一时就会向周围发散太一体。太一是球体,所有太一都是一样大小的。那么宇宙中心的太一体向周围发散太一体最多会有12个发散方向。这就要用几何了,一个球周围最多能紧挨着放12个同样大小的球。这样的堆积方式叫六方最密堆积(见下图)。所以老子说,道生一一,就是三球一线,生二二,就是七球成面,生三三,就是十三球成体。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哲学 最新文章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谈谈唯心主义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现代的社会形态,,,,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7 21:49:49  更:2021-07-08 12:56:5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