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当下的“不可说”——冥想和禅性》 -> 正文阅读 |
[哲学]《当下的“不可说”——冥想和禅性》[第1页] |
作者:柳艺诚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导论:“不可说”的意义! |
某位佛学大师说:“众生无边誓愿度。” “禅宗”的意义说明什么?——佛本《楞伽经》有记载:“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此句中的“智”既不是普通的“知识”,也不是“智慧”,而是同时彻见洞察人的本质,以及所有存在、非存在之物的本质而显现的根本智慧,梵文称之为“般若的智慧”,与禅家的“见性”和“悟”显然是相同的。 |
《楞伽经》主张:如若获得根本智慧,将不产生“有”、“无”之分别及分析观念,而生大悲之心,从大慈大悲的源泉之中不断地涌出禅的经验和智慧。这句经文并非说明叙述,而是如实地阐述了禅的真谛,由绝对无的深层直接喷涌出“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大慈大悲的满腔热忱。如果这一热忱属于缺乏对众生无边无际、爱情洋溢的“无”的经验,就是所谓似是而非的见性。 |
哲学无非就是思想的“见性(悟)”,而思想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除了精神自在之外,就是经验的“认知”。然而,柳艺诚认为通常的“本觉”(内在)经验并不是源自于思想——即使意志本身有相同的逻辑、相同的思想,也应该区分为由“知识”(外在)经验创造出来的思想,以及不具备“知识”(外在)经验而作为各种“逻辑的归结”(思辨的自洽)去预示所谓的——“本觉”(内在)经验,二者之间具有天壤之别。 |
苏轼有诗云: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通常情况下,我们显然会见诗而生欲一睹庐山为快的激情。这与许多人看到反映阿尔卑斯山脉壮丽雄姿的照片而萌生登顶览胜的欲望如出一辙。但是,无论诗句或照片的描述映照如何逼真,都不过是画饼充饥。如果不亲临绝景佳境,用自己的双眼去仔细观察或用自己的双手去亲自触摸,终究难解千般之恨。只有通过切身实地的体验和观察,才能够使人心情释然。 |
体验是本觉的根本。不亲口尝一尝梨子,就永远不知道梨子的滋味。眼观一叶可窥知群山景色,即如身临其境而获得的经验,获得“庐山烟雨浙江潮”的感慨。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感慨,这种感慨就是所谓“无别事”的境界就是对不为悲喜而动的自然风光的感叹,就是向尚未目睹此般佳境的生传递萌发的热情。 |
小子很啰嗦,不如我用一句话概括: 自性,本自圆满,本自具足,不假外求。 如一杯混合了泥沙的清水。你不搅动,水就不浑浊。所以不可说,不是不能说、不敢说,是说的本身就是道这个本体的外在体现。但你强行把你的心与外部的世界分成很多个,不停的分别,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整体。 @而今的风月 就是犯了这个毛病。沉默,不就是不可说么?! 也是醉了! |
如基督教所说,上帝既是在万物之上的,又内在于一切万物之内。 万物之上是说本质,万物之内是具体到实际情况时的外在表现。人哪,总是迷惑于那个无数个的外在表现上,而不能认识那外在表现,全都是上帝这个抽象本体的外化物。 |
禅乃什么,当下足见——“见性”者自有“庐山蒙蒙烟雨淅沥而降,钱塘江澎湃潮水涌来”的境界。“见性而为”(或者说悟性本身)既不能称为所谓的“先知”,也不能称其为“空无”的“虚心”,“见性而为”即是“不可言说”,是我们意志所赋予的“未被分化的统一体”,可以说“见性”乃“自我内省的意识流”。 英文“continuum”(连续统一体)这个单词,乃“现在发生时”,是“想在当下”的至高境界。显然,当(我)在冥思理念的时候进入的是一个空寂无人的绝对境界,环境将多少发生变化。 这正如,(我)在“冥想”:——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苏轼在那淅沥而降的烟雨中,心境是否与那起伏翻涌而来的潮汐融为一体? 此刻,借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此时,我再也听不到那淅淅沥沥的雨声;侧耳倾听的是苏轼和庐山都荡然无存的“统一世界”展现“而在”。 |
经历了这一刹那而获得的即是“至禅的本觉经验”。《楞伽经》称这种“至禅的本觉经验”为“一缘”(ekāgra)。所谓“一缘”就是禅家所说的“打成一片”。如果将其称为“统一”可能较为容易理解。《楞伽经》云:“寂灭者所谓一缘,一缘者是最胜三昧,从此能生自证圣智,以如来藏而为境界。” 将“先知”在世之前与现在当下的自身打成一片;当庐山与苏轼、苏轼与“我”打成一片之时,就是“未分化连续统一体”,就是净土,就是寂灭。这一境界可以说是一个神秘或秘密的境界,但是如果从“一缘”这一立场出发则毫无任何神秘之感。 |
你的旧手机体现他的价值 |
当我们在黑暗中把头部砰的一声撞了一下而脱口喊疼时,砰的一声碰撞动作的“本身”即为尚未感觉疼痛的“未分化连续统一体”。——简单说,“continuum(连续统一体)”就是“现在进行时”,是所谓的“瞬间的未分化”,即所谓的“当下的一缘”。 柳艺诚认为,如果能够明了碰撞动作本身与疼痛感觉之间的相异,则将更清楚地明了禅性与“禅的自我意识”,以及禅性与基于“禅的而存在”的真谛。感觉疼痛之时漾出的“未分化连续统一体”,渗透于意识之中的瞬间或当下的“一缘”。 |
我们可以再略微深入地分析一下。碰撞头部这一普普通通的经验的根基就是“绝对未分化连续统一体”,它通往人的生命内在的根基,通往本性的预设,通往“先知”的先验,通往认知的“极端”。在这个世界上,经验与彼此的根基,一根草乃至所有万物相通之时,即为“觉”或“本觉”。换言之,即为不可思议,即通往所谓的“神秘”。 |
禅的大意是 从道德形而上追索中 解脱出来…… 东方所谓知识 主要指道德与伦理 从诸多应然律条中 能否归纳出普适一般的 道德形而上原则呢? 这是苦行僧们朝思暮想的 他们还把这冥思代入日常 非道德的生活领域 以致于被困于这 形而上的心牢中 精力的虚耗影响了对 鲜活生活的体验 最大的痛苦是心累 所以说: 放下心牢、入世即禅! |
虽然通常被称之为神秘的境界,但当你自身投入到其中之时,将会发现毫无任何神秘之处。从那里返回历史的现实世界,山即为山,苦即为苦,死即为死,在日常繁杂的生活中,“未分化连续统一体”一直分化下去。这就是禅者所说的“日日是好日”。 |
在东方的哲学中,称通晓上述道理之人“为道之人”、“为逍遥之人”、“为格物之人”、“为致知之人”等,即为“基于禅而存在之人”。所谓“禅者”就是与自然相通。那么,如何与自然相通呢?其实并无任何特殊之事。所谓“为禅之人”,就是清早乘坐公交车出行,傍晚又沿着喧嚣未息的街道归来之人。公交车(瞬间)刹车,乘客之间肩与头互相碰撞而发出疼痛的叫声。如果意识到“未分化连续统一体”之意识,则将安心于疼痛之感,由疼痛之感而获得解脱。这种人就是“基于禅而生活之人”。正如引用的苏轼诗句“到得还来别无事”所咏叹的心境。这是一个无忧无虑、安详平和的境界。这种貌似平平淡淡而实际上却亲身体验蕴涵着无比神秘的境界,就是人生之“大事”。 |
“开悟”这个词听起来就像一些超人类成就的玄学,但是,它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它是一种与不可衡量的、不可摧毁的事物相联系的状态。几乎矛盾的是,它其实就是你自己,但又比你更伟大。它找到了超越你名字和形象的真正本质。如果你不能感觉到这种联系,你就会有一种与自己以及与你周围的世界相分离的幻象。你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孤立的碎片。然后,你内外部的恐惧、冲突和矛盾也随之产生。 我喜欢佛陀将开悟简单地定义为“受苦的终结”。在这个定义里没有超人类观念的存在。当然,作为定义,它是不完整的。它仅告诉你开悟的否定性定义: 受苦停止。但是,当没有受苦存在时,还剩下什么呢?佛陀对此沉默不语。他的沉默意味着他自己也没有找到答案。他下了一个否定形式的定义,所以你不会认为开悟是一个超人类的成就或不可达到的目标。尽管这样,绝大部分佛教徒仍然没有体会佛陀的苦心,仍然相信开悟是为佛而准备的,而不属于他们,至少在此生中不属于他们。 |
经过上千年的滥用,“上帝”这个词的意义已经变得很空洞。我有时用“上帝”这个词,但极少这样做。这里的滥用指的是人们在从未理解这个词的真谛的基础上就自以为是地去运用它,像是很了解它的样子,或是极力地反对它,好像很清楚他们在反对的究竟是什么似的。这种滥用就引发了可笑的信仰、结论以及自大的幻象,比如:我的或我们的上帝是唯一的真正的上帝,而你们的上帝则是假的,或如尼采说的“上帝死了”。 |
到23楼,我认为你把问题分析的很好,接下来似乎多余了。 |
很显然,本体内涵了“未分化连续统一体”,并外延了“开悟”。实际上,“本体”不可被解构,即是“不可言说”。“本体”作为“自在之物”是最深的自我意识和真实的理念本质,我们可以在每个禅性生活中接触到“本体”。别试着去掌握“本体”的含义,别试着去理解“本体”。只有当我们的思维处于静止时,我们才会领会到“本体”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的思维处于静止时,当我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即所谓的冥思、冥想我们才能感觉到本体,但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它。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保持这种觉知体验的状态才能延伸到开悟。 |
第一章:“当下”的开悟! |
体验这种现实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认同于你的思维,它使人们进行强迫性的思考。不能停止思考是一个可怕的烦恼,由于几乎每一个人都遭受着此种痛苦,而我们又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就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种不停的思维活动使你无法达到内心的宁静状态。同时,它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不断投射出恐惧和苦难的阴影。 |
哲学家笛卡尔认为,在他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时,他已经找到了真理。实际上,他表达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将思考视为存在并且认同于思考。强迫性思考者(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是)活在一个分裂的状态——一个充满了问题和冲突的疯狂而复杂的世界、一个反映了我们大脑越来越分裂的世界。开悟是一个圆满的境界,合一而和平,与生命以及它所显化的世界合一,同时,与你最深“禅性的自我意识的未分化而产生的“意动”( ‘意动’是感觉和判断等“认知活动”的过程和形式。‘意动’必然要指向一个客体,涉及一种内容)。 显然,柳艺诚认为开悟不仅是痛苦和身心内外冲突的终结,也是思考的终结。 |
我们大脑的信息接受所反馈的认知(即所谓的思维)——它创造了一连串的概念、标签、意象、词语、判断和定义,阻碍了我们所有真正的“本觉”(内在)关系。这些“东西”挡在我和我自己之间、我和其他人之间、我和自然之间、我和当下的自在……。如此这些知识领域的抽象创造并形成了一种无用的形式,我与其他人完全分离的意义。因此,我忘却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在我肉身表相看来是与众生分离的情形之下,我其实是与万物合一的。当我说“我忘却了”,我指的是我已经无法感受到“天人合一”这个不证自明的事实。也许我相信“它”是真的,但是我无法感觉到“本体”的“真在”(真实的存在)。一个信念也许可以被遗忘,但是,我一定要亲身验证它,它才能真正地解放我自己。 因此,“理性”死了,“逻辑”错了,我之所以“存在”,作为本真的本元,那是在体验生命的表象,作为本己的自在……,那是“现实”的观察,那是生活在当下,一种禅性的自我意识,我必然是“向恶而善”的——只有邪恶的眼神才能让我感受到善的紧凑,一旦恶意蠢蠢欲动,我即刻之间心静自然。 |
例如,当我们在解答一个填字谜语或科学实践者制造了一颗原子弹,并不能说明我们在利用我们的大脑。就像狗喜欢啃骨头一样,大脑喜欢思考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玩填字游戏和制造原子弹的原因。或许大家对这两个活动都不感兴趣,让我这样问大家吧:无论何时,当我们想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我们能做到吗?我们找到了停止思考的那个按钮吗? 显然,我们不可能完全停止思考?或许一两分钟还可以……,但此时此刻或者说我们永远都在被“意识流”所控制:——那是我们的大脑在利用我们。我们无意识地认同了它,所以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自己是它的奴隶。这几乎就像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它所俘虏,所以我认为思考问题的这个实体就是自我。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开始就是认识到我不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认识到这一点能使我很好地观察这个“思考者”。在我观察这个“思考者”的同时,一个更高层次的意识就被激活了,那就是所谓的“禅性的自我意识”。然后,我会开始意识到有很大的一片超越思想的智性,一种绝对“未分化连续统一体”的意念知性产生了:我即刻之间认识到所有真正重要的事情,如美貌、爱情、创造力、欢乐、内在的宁静等,都是来自于大脑之外的。我开始“觉醒”了——唯有快乐和幸福的天然的自在,那是“洪荒之力”的自在,即是禅性的自然而然。 |
欢迎作品,感觉跨度挺大的。 |
置顶了,加油。 |
能谈谈什么是冥想吗?在国外的正规论文中已经在研究冥想了,可是我们国内的论文很少提到这个。冥想应该是现代科学最应该注重的内容之一。 |
“杞人忧”是一种“神经质”,这种“神经质”来源于本体所预设的“意识能动”(意识流)。通常情况下,在我们的大脑意向中就不自觉的存在“私人语言”——即所谓的“心语”,也就是所谓的心理作用在不断的“下意识”,不停地在“评论”、“推测”、“批判”、“比较”、“抱怨”、“选择好恶”等等,我们都是不自然的在思维范畴中“理不断,剪还乱”。心语与我们当下所在的表象情境无关,它很可能是关于过去或未来的一些事情,它可能是在回忆往昔,或是在幻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它经常想象事情可能会出差错,或产生不利的后果,这就是“杞人忧”。有时心语还会伴随着一些视觉意象或“神经质”。即使心语与现在的情况相关,它也会以过去的形式来解释它,这是因为“私人语言”属于你被解制约的大脑, “私人语言”是我们过去的经历以及我们继承下来的思维模式的“知识”。所以,我们常常以对过去的看法来判断现在的事情,一定会得到一个完全被歪曲的理解。“私人语言”是人类自己最大的敌人,这是毫不夸张的。许多人在大脑的折磨下度过一生,任由它攻击、惩罚,并耗尽生命的能量。这就是数不清的灾难、痛苦以及疾病产生的原因。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数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