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为何研究“心智”——认知科学的概念和意义》 -> 正文阅读 |
[哲学]《为何研究“心智”——认知科学的概念和意义》[第1页] |
作者:柳艺诚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导论,为何要研究“认知”? |
前 |
第一章:行为主义 |
和这些心理学的发展并行的,一个哲学上的行为主义(有时被叫做逻辑行为主义)发展了起来。它以强烈的实证主义为特征,这种想法一般把关于内部精神生活的不可验证的陈述当作无意义的。但如果没有个人能够进行内省报告的内部状态,那什么是精神状态呢?行为主义的回答是精神状态并不存在,它实际上就是由外部的第三人为了解释或预见他人行为而做出的行为与/或行为倾向的描述。 |
哲学性的行为主义被大多数的现代认知哲学家认为是过时了的。行为主义持有的这样的看法:如果她向他报告说她头痛得厉害,那么他只是在谈论她的行为。先不管其它问题,单是这就让人难以置信。 |
第二章:模型物理主义 |
虽然一开始看起来似乎有道理,模型物理主义,即所谓同一理论,也可以称为模型实在论:——“模型(物理主义或实在)论”采用的是多重真实理论方式上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挑战:——“感知”似乎很清楚的是不只是人类,比如两栖类,也能够体验到疼痛。 然而,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有相同的痛感的生物体都处于同一的大脑状态,这似乎也不大可能。显然,“模型(物理主义或实在)论”同一理论就经验看来没有依据。 |
第三章:功能主义 |
所有这些不同的功能主义共享的理论是:精神状态本质地以其和其它精神状态、感觉输入、行为输出的因果关系为特点。这也就是说,功能主义是从一个精神状态的物理实现细节中,通过使用非精神性的功能属性来刻画,从而量化或者说是抽象出来的。比如,一个肾按科学的方法来刻画其特点就在于它在过滤血液和维持一定的化学平衡上的功能性角色。从这个观点看,肾是否是由器官组织还是由塑料纳米管、硅芯片组成的并不重要:是它所扮演的角色和它和其它器官之间的关系界定了它是一个肾。 |
第四章:非还原性的物理主义 |
许多哲学家对于认知的研究坚定地持有两个本质性的信念: 1.物理主义是对的并且精神状态必须是物理状态。 2.所有的还原主义者的提议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精神状态不能被还原到行为、大脑状态或者功能状态上。 |
这个观点通常用随附理论的方式描述:精神状态随附在物理状态上,但又不能还原到物理状态。随附性描述了一种功能的依赖:可以在精神上有(原文是没但看起来像应是有?)变化而在现象上没有变化。 |
第五章:否定的物理主义 |
頂。 |
如果一个人是唯物论者但他相信所有反映(还原)的努力都已经失败了,以及一个非反映的唯物论是条理不通的,那么一个人接受一个最终的、更激进的立场是:否定的物理主义。否定的物理主义持有的观点是:精神状态是由“文化心理学”介绍进来的假想的实体。“文化心理学”被否定主义者看成是一种准科学的理论,它应该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被证明是错误的吗?而后我们就必须废除所有由它假定的实体。 |
否定主义者,比如Patricia和Paul Churchland经常引用其它的、错误地广受欢迎的在历史中涌现出来的理论和存在论。比如,魔法中作为人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原因的信念,现在被当成错误的而被排除出去了,其后果是大多数人们不再相信女巫的存在了。魔法并不被解释成其它的现象,而是从人们的谈话中被取消了。 |
第六章:对语言学的批判 |
每种回答认知问题的努力都面临不小的问题。一些哲学家说这是由于这个问题中有一些底层的概念混淆。这样的哲学家把认知问题看成是一个幻想出来的问题而加以拒绝。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分析哲学通过由维特根斯坦的追随者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传统代表了这个立场。这个立场的代表者解释说:问精神和生物状态之间如何相互结合是错误的。 |
他们宁可更简单地接受人可以在不同的方式上被描述的观点,比如,可以以精神的方式或以生物学词汇的方式。如果一个人尝试用其中另一方的词汇来描述某方,或者精神性的词汇被用在了错误的上下文中,这都会导致幻想性的认知问题的出现。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在大脑中去搜寻精神状态。简要说来,大脑对精神性词汇来说是一个错误的上下文、用词环境,也由此这个对精神状态的搜寻就是一个范畴错误或者说是一个纯粹的概念混淆。 |
今天,这样的立场经常被维特根斯坦的解释者所采纳,比如Peter Hacker。然而,Hilary Putnam(普特南)——功能主义的发明者,也采用这个立场:认知问题是一个幻想出来的问题,要按维特根斯坦的方式被解决掉。 |
第七章:自然主义及其问题 |
物理主义的基础是意识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这样的立场面临的基本问题是:意识有着现象的物体所不具有的特定的性质。由此物理主义必须解释这些性质如何能够从一个现象的东西中涌现出来的。提供这样一个解释的方案经常借助于“精神的植入”。什么是这些方案必须尝试去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呢?最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如下的两个: |
虽然在许多人看起来似乎科学最终将不得不解释这样的经验。这源于还原性解释的逻辑。如果我尝试“反映论”(还原性)的解释一个现象(比如,水),我也不得不解释为何这个现象有它所有的那些性质(比如:流动性、透明性)。对于精神状态,这意味着需要一个解释,以一定的方式来解释为何他们有被解释的那些性质。 |
例如,希罗多德是一个历史学家的观念提到了希罗多德以及他是一个历史学家的事实。如果这个事实是真的,那么这个观念是真的;否则,它是假的。但是这样的关系从何而来?在大脑里,那里只有电化学的过程并且那里好像和希罗多德没有任何关系。 |
第八章:认知科学 |
生物学的理论背景,和现代自然科学大体上说来一样,在基础上是物理主义的。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物理过程,物理过程被看成是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基础。由于缺乏任何经验主义的驳斥它的基础假设:“一个人没有大脑状态的改变就没有精神状态的改变。”,生物学在解释精神现象上不断取得成功。 |
在精神生物学的领域内,有许多分支学科是涉及到精神和物理状态、过程之间的关系的,则其概要选自四个学科: 1、感觉神经生理学研究感觉过程和刺激之间的关系。 2、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精神过程和神经过程之间的关系。 3、神经心理学描述精神本能对特定大脑解剖组织的依赖关系。 4、进化生物学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的起源和发展,由于这是认知的基础。也描述精神现象从它最原始阶段开始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
总体来说,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上的突破,特别是高科技的神经成像程序的引入,推动着科学家营建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一个主要的目标是描述和理解对应于那些精神功能(参见:“神经关系”)的神经过程。一些非常少数的神经生物学家,比如Emil du Bois-Reymond和John Eccles已经拒绝了从精神现象到大脑过程的“反映论(客观性)”的可能性,这部分地是出于宗教的原因。 |
在此补充,即计算机科学关心的是信息的自动处理过程(或至少被赋予信息的物理符号系统),并依靠这样的过程而成其为计算机。从一开始,计算机程序员就能够开发出让计算机执行任务的程序,这样的任务对一个有机存在者来说是需要拥有心智才能完成的。 |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乘法运算。但很显然计算机并不使用心智来做乘法。他们是否会在某一天拥有我们称为心智的东西?由于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这个问题已经被提到了许多哲学讨论的议题中。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