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中华城市 -> 全球首次“成都造” 无人机高海拔搭建空中基站 -> 正文阅读 |
[中华城市]全球首次“成都造” 无人机高海拔搭建空中基站[第1页] |
作者:wzk8188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全球首次“成都造” 无人机高海拔搭建空中基站 无人机在任务区域进行盘旋并提供持续通信信号腾盾科技供图 继6月20日首次完成“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平台”项目技术验证测试,实现全球首次利用空中基站完成全通信网络覆盖服务后,“成都造”无人机又向新的领域出发了。7月10日至12日,位于成都金牛区的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双尾蝎无人机,在海拔4238米的甘孜康定机场成功完成了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平台的高原测试和飞行验证。 本次测试模拟的是海拔4200米的甘孜州康定市雅拉乡某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受灾区域道路、电力、通信全部中断,常规应急通信车辆和装备短期内无法到达灾区。为及时打通抢险救灾“最后一公里”,确保“生命线”畅通,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紧急调度双尾蝎无人机飞赴灾区,为灾区提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 本次测试中,双尾蝎无人机从甘孜康定机场起飞,抵达无通信网络覆盖的现场指挥部上空后,在半径4公里的任务区域内进行盘旋并提供持续通信信号。开展应急通信作业后,30—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中国电信、移动、联通手机均从无信号状态恢复,任务区域内手机的短信收、发功能,微信传输文字、语音和文档功能,以及电话主、被叫功能全部恢复,飞行验证工作圆满成功。 本次测试实现了全球首次在“高海拔”地区、“无信号”区域等复杂自然环境与真实应急条件下,无人机搭载空中基站实现全网应急通信,充分验证了无人机平台和通信装备应急保障能力。 “测试为下一步规模化、实战化使用积累了真实的数据与宝贵的经验。”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高原高寒地区实战场景下的飞行验证测试,进一步丰富了大型无人机直接参与应急通信的应用场景和使用内涵,对于大型无人机深度融入应急通信体系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和示范效应。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方耀 |
据介绍,此次飞行验证测试使用的双尾蝎无人机,翼展20米、机长10米、机高3.1米,最大航时35小时、最大航程7000公里、最大升限10000米,最大速度280公里/小时,是全球首创的双发大型高端无人机系统。优异的空中性能为大型应急通信工作的部署与展开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也让快速响应、跨区域与不间断的空中支援成为现实。双发动机极大提高了无人机的系统可靠性和飞行安全性,使无人机在高原与海上的部署能力、复杂气象条件和复杂地理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保持显著优势。双发电机的配置,确保无人机能够为全网通空中基站或者其他任务载荷提供充足的供电能力。上述这些特点也使得双尾蝎无人机特别适用于应急通信领域。 |
越南:希望在成都开设贸易促进办事处 |
思科瑞鸣锣上市 成都高新区诞生第10家科创板企业 |
“我们此次招聘岗位总需求8000余人,主要集中在研发类、工艺、设备、质量等技术岗位。其中,技能类岗位需求7000余人,将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500人;涉及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科研助理岗位240人。”通威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
“我们此次招聘岗位总需求8000余人,主要集中在研发类、工艺、设备、质量等技术岗位。其中,技能类岗位需求7000余人,将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500人;涉及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科研助理岗位240人。”通威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
天府兴隆实验室 其中,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最早启动建设。实验室位于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科学中心,占地约1120亩。目前物理载体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绿色智能光子技术、微纳电子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深空通信技术、电磁调控技术。11月初,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开始招兵买马。 |
天府永兴实验室在天府新区正式揭牌成立。实验室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重点单位,国电投、国家电网、东方电气、通威集团等重点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室”采取“核心+基地+网络”的建设模式,一期计划总投资70亿元。 |
成都打造国内首个大规模短临降水预测大模型 “局地有雨”可精确到“某时某地有雨”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怡霏) 昨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成都智算中心与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签约合作,将创新融合气象领域科研成果和前沿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依托成都智算中心强大的昇腾AI算力资源,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短临降水预报模型——“蓉城·夔牛”。 进入夏季,阵雨或雷雨天气频繁。如果出现一场小范围的阵雨,过去的天气预报往往只能显示“局部地区有雨”,无法具体预报降水的范围及时间。但如今,“蓉城·夔牛”有望实现所在区位方圆1公里、逐小时天气预报实时查询,并与交通、网格、热线等城市综合治理大数据共融互通,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切实发挥出气象服务的重要作用。 据悉,“蓉城·夔牛”是国内首个大规模短临降水预测大模型。该模型利用雷达回波序列自身具有的时空特性,结合历史积累的多层回波数据,进行外推预测,结合雷达回波定量降水估测技术,实现未来0-2小时短临降雨预测。预计将短临预报更新频次缩短到10分钟,分辨率精细到1公里,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45分钟。有了“蓉城·夔牛”,“更快更细更准”的天气预报将成为可能。而精细化的气象预报服务,除了提升复杂地形区域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能力,还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赋能。 记者了解到,“蓉城·夔牛”能显著提升预测的频次、提前量和准确率,为防灾减灾预留准备时间窗口。同时,孵化一批顶级的科研成果,解决一系列短临天气领域的技术瓶颈问题,进一步发挥短临天气预测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价值。此外,在温度、气压、湿度、风速、风向上的预测也是可探索的方向,未来在能源、制造、交通、城市防灾减灾等领域也将大有可为。 |
天奈科技今年来首次宣布扩产。5月8日,公司公告,拟投资30亿元在四川省彭州市建设碳纳米管及相关复合产品生产项目以及建设天奈科技成都研发中心。生产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拟建设年产1万吨多壁碳纳米管及1600吨氢气(复产);二期拟建年产1万吨碳纳米管及相关复合产品生产项目。 |
四川签约产业项目22个 平均投资规模超50亿元 |
天府永兴实验室正式揭牌! 聚焦三大方向,布局八个中心 |
四川省信捷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国内顶尖科研团队以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复杂微器件高精度柔性装配检测一体化机器人系统”项目为契机,研发出适合复杂微器件的“微器件装配检测一体化机器人”。该产品精度高,兼容性强,还可实现多器件并行协调装配,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其关键核心技术可用于复杂微器件的精密装配、功能测试、特征检测等,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复杂微器件的科研生产,可被广泛应用于武器制导、可控核聚变、通信器件、微型光电镜头、微型连接器等多个领域。该产品已应用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航集团、四川华丰等企业,为进一步扩大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还将继续在民用高科技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发挥更广阔的作用。 |
德阳市与重庆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德阳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
四川拟组建新能源汽车先进动力技术创新中心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中华城市 最新文章 |
中国第三城之争:武汉、成都惊艳对比! |
成都22个区县和重庆九区哪个大一目了然? |
成都与苏州的差距越来越大了,未来五年苏州 |
湖北为什么被认为是北方、 |
今天看到沈阳吧友说天津经济烂,我只想说一 |
西安2022年,Gdp稳进十大 |
从成都双流机场下来后,惊呆了,这完全跟宣 |
天津这种没有短板 科教文卫都处在国家前5水 |
这就是成都人嘴里比重庆凉快的样子 |
盘点中国各个城市地铁Logo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