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中超 -> 关于恒大:这位讲的很是透彻 ,振聋发聩~~ (转) -> 正文阅读 |
[中超]关于恒大:这位讲的很是透彻 ,振聋发聩~~ (转)[第1页] |
作者:凯镛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关于恒大:这位讲的很是透彻 ,振聋发聩~~(转) 现在微信群里全是恒大爆雷、员工围堵恒大高管的视频。 这只是恒大的雷之一,甚至金额都在恒大上万亿的负债中占比非常低。 而恒大的购买者的噩梦可能才刚刚开始。 今天,有数位朋友向我询问,让我感觉这个问题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比如上述这个朋友。 他已经付清全款了,这意味着恒大已经收了全款。 但恒大还没有交房。 因为在建工程已做抵押贷款,银行未解押,这时,意味着施工方可能才是房产的权利人。 而施工方可能由多方组成,这里面既有复杂的合作关系,甚至还有反复抵押的金融问题。 而在不太规范的地产操作中,施工方往往是带资入场的,恒大如果没有付施工方的工程款,那这个房子就不是恒大的。 同时,施工方可能还用在建工程向银行借了钱,以现在的很多的操作来看起,他可能还放弃了优先权,也就是说存在在建工程抵押的情况下,银行可能是第一权利人。 这时,仅仅是这个未交房的房子,就有四个可能的权利方,分别是购房者,施工方,银行,恒大。 我们假设恒大就此倒下,无法付清施工方的工程款,那会发生什么呢? 这就叫烂尾了。 银行可能成为房子的权利方,他或许可以拍卖用于回收他的贷款。 但购房的消费者呢? 有可能面临一个最为痛苦的局面。 就是房子不是你的,也没到你手上,但你已经付清钱了。 在烂尾工程里,当事方有政府、开发商、银行、建筑商、购房者。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建筑商来说,开发商不给钱,停建房子是后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实际上银行、建筑商都会十分默契地不赞成将房子盖完,如果开发商还不上钱,那岂不是成了慈善家了? 建完房子,那消费者要搬进去住,银行的款呢?建筑商的款呢?他们岂不是成为恒大的接盘侠了吗? 银行和建筑商敢去把住户从房子里赶出来吗? 所以,要出现烂尾情况时,让他烂着,可能才是银行与建筑总包商的默契选择。 这个时候,只有一类人是最天真的,那就是购房者。 购房者会认为,房子一定会盖好。 怎么可能自己花钱买了房子,最后房子没到手,甚至还是别人的呢? 天底下哪有这种事? 不要这么天真,这个世界奇怪的事多着呢,只是你没经历过。 购房者的底层逻辑是,政府一定会出手托底。 如果小规模,有可能,如果恒大这种情况,那就不好说了。 在烂尾工程里,政府能做的大概有四点,分别是直接出钱支持工程继续,找第三方接盘继续投入资金开发、协调开发商多方筹措资金继续开发、司法途径等。 直接出钱,现实吗?纳税人为恒大接盘? 找第三方,谁敢接这个盘?他们如何面对总包商的工程欠款,银行的欠款和购房者的权利主张? 协调开发商筹措资金? 万亿元的窟窿,怎么筹? 最后一条路,就是司法途径。 而所有的合同里,银行是唯一的债务优先人,甚至总包都得放弃优先权。 购房者想在法律上赢官司,恐怕有困难。 说实话,真正不可理解的是恒大的商业模式。 恒大开发一个楼盘,出了土地的费用。 甚至有可能这个土地出让金还拖欠着。 比如兰州市就在七月份向恒大催款,要求他支付拖欠的土地出让金。 而恒大转过头可以拿土地抵押向银行贷款,同时,他还可以将建房工程外包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垫资开发,而第三方建一部分后用在建工程向银行继续贷款融资,以解决恒大不能支付工程款的资金短缺问题。 同时恒大开始售楼,购房者在没有网签和备案的情况下分期将钱交给了恒大,钱全部进了恒大的口袋。 就这种商业操作套路,明明就是空手套白狼式的高杠杆运营模式,自己需要投入的资金极少,甚至首批土地出让金都是贷来的。 恒大出的兑付方案中,可以用房子抵欠款。 但如果这个房子是未建好的,未网签,未备案,在建工程在质押过程中,那其实不是恒大的房子,是总包商的房子。 给你了,是不是能成为你的呢?也许也是个谜团。 即使你能搬进去,住进去,可能以后也面临着不动产证办不下来的局面。 如果恒大六折卖房,最后这些房子都是没有备案,没有网签,要收购房者全款的模式,你品,你细品。 能不能品出一丝恐怖的气息出来。 再将他四五月在员工内部疯狂融资的行为结合起来,你能不能看到恒大最后的疯狂? 那购房者要怎么办呢? 没有网签备案的,马上去要求网签要房产证,如果遭到拒绝,就赶快起诉。 一个项目,他土地款没付,工程款没付,土地质押了大笔的钱,但他却收了购房者的全款,他的钱呢?这绝不是简单的资金链断了的问题。 这些钱到底去哪了? 第一种可能: 多元化投资失败 比如搞各种项目,恒大汽车类的,投到里面又没有产出,亏光了。 第二种可能: 经营不善导致 高杠杆的资金导致资金成本高,内部管理混乱导致成本过高,恒大一直在亏钱。使用各种手段,反复融资,是地产商追求规模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房价节节上升的时候,贷到就是赚到,但在房价下行的时候,这就是灾难了。 第三种可能 实际控制人利用各种手段将公司的钱套出,变成自己的钱 这在上市企业里面不是奇怪的事,大股东把上市企业的现金套出搞死公司屡见不鲜。 第四种可能 整个恒大管理层疯狂利用各种手段掏空恒大 恒大是一个国企式的企业,内部充满着官僚主义和大量的职务腐败。恒大在地产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的管理作风独树一帜,这个无法评价,但事实就是恒大的员工对公司管理作风一向多有微词。 或许,上述四种可能同时存在。 我要声明,在这个时间点,我绝不想看恒大的笑话,我倒是真心希望能完美解决,毕竟无数人的身家与恒大的状况相关。 但这么多朋友来问我买了恒大的房子怎么办,我得站在最坏的情况为他们考虑。 也许是我多虑了。 但我还是要奉劝所有的购房者,市场中永远有风险,任何决策都会带来风险,当你在没有网签备案的情况下全款购买,你也应该自负其责。 这是清晰而明确的当前中国房地产购买的基本规则 ,你若连基本规则都不管不顾,那 最后出问题时,光想着天天找政府,不反思自己,那你还是会上了一当又一当,当当不一样罢了。 不管怎么说,恒大,注定要成为中国房产史上躲不开的悲催一页。 谁的血泪来书面这一篇,是恒大员工,投资者、供应商、银行、还是购房者,还是全体纳税人,现在还不好说 |
毕竟恒大在全国还屯着很多地呢,只不过不想被抄底廉价买。。。。。 |
|
坐等地产崩盘~ |
看这内容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因为皮带就是个贼! |
文章太长了 我了解的房地产行业 不止恒大 基本上都一个套路 比如你有100个亿 拿下一块地 然后找银行 说这块地我压给你银行 我贷款150个亿 银行同意后放贷 拿地 地产商拿着这150个亿继续买地皮 然后再地皮抵押给银行 再贷款拿新的地 |
就这样 反反复复拿地 贷款 所以地产商的地 很多都不是自己的了 都银行的 至于为什么前段日子供应商闹商票 这个行业的规律应该是盖房的时候 地产商不投钱 都是建筑公司 承包商垫资 然后地产商把房子卖了 连本带利还银行 再和盖房子的单位结算 这是这个行业的操作 不止恒大 其它地产公司也这样做 |
恒大这几年就是按照这个操作弄的 拿地~借贷~再拿地~再借贷 这本身没错 但恒大错误的估计了咱们ZF对房价的把控 房价被控制住 恒大当然买不出好价 甚至连本金都亏 造成的结果就是还不上银行贷款(甚至利息) 也给先期垫资房屋城建单位结算 再加上冰泉 理财 粮油 汽车全线溃败 更加剧了倒闭的步伐 情况越来越恶劣 所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步子迈的太大 出风险 哪个阿爷救 都够呛 而且 出了很多昏招 商业信誉没了 救与不救 都不太重要了 |
就这么回事,以后买房也要先给产证,再分五年付清房款 |
假装第一种情况,实际第二种情况,附加第三种情况,最终演变成第四种情况 |
海外发行的企业债也是个无底洞。利息很高,即使将来恒大清算重组,把资产卖了换回点钱,最优先还的应该是这部分资金,因为国外投资者很多是国家机构,必须考虑外交影响和国家声誉。。国内的投资者,被欠的供应商,材料商,期房房主,未来日子不好过。 |
祸 国 殃 民 虚假阴 |
虽然期房房主的遭遇令人同情,但事已至此无法改变,生活还是得继续,别总心里想不开 |
大概5,6年前,各地房企早在国家管控房地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收缩房地产业务了,我真的很奇怪恒大为什么能顶风而上? 也许是恒大足球的成绩和当年蔡小球给他的底气? 好吧,可以看出想转型,恒大粮油,恒大汽车,恒大金融,又搞矿泉水,又搞汽车的,但是市场真不是“我想要,我就拿得走”的 利用足球投机取得成绩,再利用成绩绑架资本,绑架员工,绑架合作伙伴,真是胆比天大 |
网签了就问题不大吧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中超 最新文章 |
三镇的资金链已经供应不上,今年不夺冠弄不 |
请把武磊与上港分开看 |
上港真窝囊啊,年年花这么多钱,一个强队都 |
申花这裁判绝了 |
上港球迷的世纪性难题:到底谁不行? |
武磊的速度真快! |
如果您是武磊,这个单刀会如何处理? |
中超欠费大军又添两队!名记:连工作人员也 |
郑痔化做教练,一场比赛要几副担架才够用?? |
这些是哪队“球迷“?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