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明星娱乐 -> 港星|张国荣|林青霞|赵雅芝|陈凯歌|扒叔 -> 大湾区中秋晚会阵容,简直是80、90后的盛宴 -> 正文阅读 |
[明星娱乐]大湾区中秋晚会阵容,简直是80、90后的盛宴 |
港星|张国荣|林青霞|赵雅芝|陈凯歌|扒叔 |
前几天,王菲、谢霆锋同框的新闻,刷爆全网。 在听说,二人将同台亮相某晚会后。 粉丝都守在电视前等着发糖。 |
|
|
|
遗憾的是。 王菲最终只参与了录播,同台传闻沦为泡影。 但这场晚会却没有因此暗淡失色。 除了菲锋噱头外,舞台上依然别有洞天。 它靠强大的港星阵容,掀起集体怀旧潮,霸占了一整晚的热搜。 |
|
具体来说。 晚会把活跃在八九十年代的港星集体请出山。 成龙、林子祥、钟镇涛、谭咏麟、赵雅芝、惠英红、任达华、陈小春、舒淇....... 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掷地有声。 这阵容简直是80、90后的盛宴。 |
|
|
|
|
|
晚会播完,网友开始集体怀旧: “妥妥回忆杀”、“几代人的回忆”、“港圈YYDS”。 扒叔也不禁感叹: 这些老港星,承包了多少人的青春啊! 而且,不得不服的是。 舞台上的老港星,有不少都年过半百,状态依然很能打。 从飙高音、劲舞到主持控场,业务能力都甩流量们几十条街。 他们才是真正的娱乐圈上古大神,明星业务能力天花板。 |
|
借这个机会。 今天,扒叔想探讨一件事。 为什么,每当老港星集体出动,网友都会自发怀旧? 进一步说,我们怀念的港星情怀,到底是什么? 再进一步说,那个从上世纪80年代到千禧年之间的香港娱乐圈,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
|
香港娱乐圈的黄金年代 上世纪80-90年代,是香港娱乐圈的巅峰期。 也是它向全世界输出娱乐文化的重要节点。 因为,在那个时代,它已经匹配了得天独厚的娱乐工业环境。 电影领域。 出现邵氏、嘉禾、新艺城、永盛这样的电影公司巨头。 |
|
唱片领域。 本土的华星、乐意,加上外来的EMI、华纳、新艺宝等唱片公司,构成了竞争激烈、新人辈出的唱片行业。 |
|
传媒领域。 当时,香港已经出现“传媒五台山”。 即无线电视台、亚洲电视台、佳艺电视台、香港电台、商业电台这5个广播电视阵地。 |
|
选秀领域。 香港小姐、新秀歌唱大赛、以及无线艺员训练班,成为了无数人的娱乐圈跳板。 |
|
左一赵雅芝就是选港姐出道 所以你看。 80-90年代之所以有那么多影响颇深的港星出现。 是香港唱片、电视、电影、传媒行业共同繁荣的结果。 因为那时候,香港就已经具备从选秀-唱歌-拍戏-宣传的成熟造星模式。 行业的繁荣,需要人才来支撑。 当时的娱乐公司愿意启用、花钱捧新人,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曝光。与此同时,港姐、无线艺员班的出现,又给了许多老百姓演戏、唱歌的机会。 年轻人雄心勃勃、娱乐、传媒公司推波助澜,不到10年间,不少人在这里出道、走红、影响至今。 像中秋晚会里的林子祥、钟镇涛、赵雅芝、成龙、惠英红、任达华等,都是80年代红透半边天的人物。 那可真是盛产巨星的年代。 |
|
|
|
港星靠什么红? 说完大环境。 我们再来聚焦行业里的个体——港星。 那时候,所谓的当红炸子鸡,是什么样子? 都是个人风格极其突出的超级巨星。 扒叔随便拿5个人举例,他们的风格至今都无人超越、独领风骚。 比如: 林青霞,中性气质女顶流。 |
|
王祖贤,红颜祸水天花板。 |
|
周润发,永远的黑帮模板。 |
|
梅艳芳,百变女王、努力上进的港女代表。 |
|
张国荣,挑战传统性别审美的实验者。 |
|
5个人,各有风格。 他们靠着独特标签,闯入观众心里,一眼难忘。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这些港星的风格难道不是经典角色赋予的吗? 还真不是。 他们的性格标签,是先经过自身发掘,再通过影视放大的结果。 是人戏合一的境界。 不信的话,来看张国荣演《霸王别姬》的经历。 |
|
在这之前,导演陈凯歌就看到了他的阴柔,发出了饰演程蝶衣的邀约。 张国荣很懂这部电影对于传统艺术、性别审美的触及,以及与个人性格的关联度,所以毅然决然接拍。 为了把自己的性格带入角色,并将其无限放大,他有多拼呢? 提前6个月来北京,每天学京剧和普通话。 直到把电影里需要的唱腔和身段,都练得十分熟练,他才站在陈凯歌面前说:“导演,我就是程蝶衣。” 陈凯歌回忆这次经历: “这是一个令人汗毛直立的瞬间。这样的经历只有这一次。” 那时候,张顾荣入戏到什么程度? 他在片场抽烟、练走位,都是程蝶衣上身。 |
|
甚至把对手戏演员张丰毅吓到,直说张国荣根本不是在演戏。 试问,这种人戏合一的境界,现在内娱的流量们谁能做得到? 当年,他们为了角色,可是练了一身真本身。 《霸王别姬》上映后,张国荣还在金马奖,现场跟巩俐打电话,狂飙京片子,一点都不违和。 |
|
扒叔拿张国荣这段经历举例,除了要说港星们的自我风格之外,还想说的是他们的努力上进。 别忘了,那个年代,是把电影当黄金的时代。 港星们想大红大紫,必须在表演上缔造惊喜。 要知道,那时候可没什么粉丝应援、打榜一说,只有靠实力才能真正受欢迎。 而奖项就是对港星最大的加持。 在《霸王别姬》拿下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后。 张国荣的艺术生涯也到达了巅峰,至今无人超越。 那时候,票房数额、影帝影后奖、女歌手男歌手奖,就是评判一个港星能力和社会地位的标准。 所以,他们可比现在的明星努力多了。 |
|
林青霞演东方不败也是同样的道理。 徐克拍《刀马旦》的时候,看到了她眉宇间的英气,决定邀请她出演《笑傲江湖》里的东方不败。 当时,金庸不看好,觉得林青霞太美不合适。 但她跟京剧名家、叶派传人叶少兰,学习运用三种不同的眼神去情绪,将她自身的英气发挥到极致。 于是,便有了电影里冷峻、霸气、潇洒的东方不败。 也是因为这个角色的成功,她开始了长达几年的银幕反串生涯。 |
|
可以说,直到现在,提起80-90年代的港星,林青霞和张国荣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他们的拼和努力,实现了人戏合一的境界,缔造了空前绝后的影响力。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港星的魅力。 |
|
港星们有多敢说?! 除了业务能打之外。 当时的香港娱乐圈,还有个特点。 港星们都很敢说。 比如,对于男女感情观。 林青霞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就对女人依附男人的说法嗤之以鼻: “我不是很渴望男人约会我,寂寞也不是一定要和男人在一起。” |
|
舒淇比她更大胆。 “人闷的时候,就会想找个男人来玩一玩感情。” 当时的港圈女明星,有两种现象。 一种是林青霞、舒淇这种,女性意识的先锋发言。 另一种现象,就是把女明星当豪门附属品。 那个年代,盛传港星嫁豪门的“神话”。 但嫁豪门哪有那么容易,胜利者少,失败者多。在豪门神话面前,更多的女星只被当做包养对象而已。 这种新闻,在当下的娱乐圈来说,简直就是红灯警告,要付出一秒撤代言的代价。 但当时的港星无所谓,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 比如,袁咏仪与某富豪的桃色事件。 她不仅能面对镜头,说出曾被包养的事实,还能从中反思: “我想,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贪慕虚荣。” |
|
|
|
女明星们敢说。 男明星们也不甘示弱。 比如,“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 年轻时,什么都敢说。 批张柏芝拍《大块头有大智慧》不敬业,镜头都开拍了还在打电话买包。 |
|
除此之外,还自曝惨遭王家卫换角。 本来还想跟梁朝伟在《春光乍泄》谈BL的。 |
|
前几年,有人问他,怎么看待自己的歌手生涯。 他依然直言不讳: “我从艺30多年,只唱红过3首歌,《恭喜发财》《忘情水》《中国人》。” 这个半开玩笑的回答,充满了自嘲,让人啼笑皆非。 但扒叔敢说,放在当下的娱乐圈,没有一个歌星敢这么说。 这背后体现了港星的自省、清醒和幽默。 |
|
其实以上这些话题,还不算什么。 当时的港星们,都是在片场被骂大的。 王晶、杜琪峰都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拍戏香烟脏话不离口。 刘德华、梁朝伟、刘嘉玲、张曼玉、张学友.......都被导演问候过八辈祖宗。 扒叔不是倡导拍戏骂人。 扒叔是在怀念,那个年代的香港娱乐圈更加真实、鲜活,它一点都不装。 明星们可以聊业务,更可以聊情感、家庭、社会议题,而且是掰开揉碎了讲。 香港亚视在1989年,办了档访谈节目叫《今夜不设防》。 请了黄沾、倪匡、蔡澜三大才子,与明星聊天说地,诞生了不少经典语录。 比如,周润发曾在节目里,十分正经、详细地聊拍床戏细节。 |
|
关之琳在这里,大聊做情妇的经历。 |
|
这些言论,放在当下堪称“危险发言”。 但在当时,这些都是日常话题。 港星们觉得,这没什么不能说的。 正是这种畅所欲言,这种敢说,让香港娱乐圈看起来更有趣、更鲜活。 在当下盛产完美偶像的年代,这种环境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我们老说怀念8、90年代的香港娱乐圈,也是怀念那时候港星们敢说、并且敢为自己言论负责的态度。 那时候的明星,承认自己人无完人。 而这也是它最迷人的地方,明星们都是有欲望、有烟火气,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
|
为什么怀念港圈? 我们为什么要怀念过去的港圈? 在90年代末,香港电影急速下滑,从此一蹶不振。而数字时代又把传统唱片行业冲垮。 香港娱乐圈已经无力再捧新人。 TWINS、陈伟霆、邓紫棋等,算是踩着港圈最后一波红利出道的艺人。 |
|
那么,现在港圈的重心是什么呢? 是北上。 每年大量合拍片的情况,就已经预示了当下港星们的处境。 内娱对他们来说,显得拘禁和陌生。 因为这里的要求,是完美偶像。 不能说错话、不能做错事,否则就是退圈警告。 注意,扒叔不是在唱反调。 有严标准、高要求肯定是好事。 像吸毒、嫖娼的X签艺人,扒叔第一个想让他退圈,别在这里祸害人。 但对于一些兢兢业业的艺人来说,现在的环境让他们少了一点人情味。 因为这里,容不下瑕疵。 就拿内娱的采访来说吧,满屏全是求生欲,内心真实想法永远藏在通稿之外。 |
|
|
|
|
|
|
|
连普通采访都这样。 更别想,让他们聊男女情感、聊社会议题了。 在大多数时候,娱乐之外的议题对他们来说,就是在微博转发、排队形。 那有人要说了,现在内娱的明星们,看重什么呢? 流量。 很讽刺,这是一个流量大于奖项的时代。 甚至是流量逆推奖项的时代。 |
|
在清朗行动之前。 流量就意味着代言、片约,可以衡量一个艺人的社会地位和商业价值。 多讽刺啊。 在那时候的港圈,演技、奖项才是衡量这些的唯一标准。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 明星们嘴里轻轻含着纱布,就叫柔弱。 |
|
滴几滴眼药水,就叫做泪眼婆娑。 |
|
拍戏用抠图,就叫做对表演有要求。 |
|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 是因为他们相信,流量可以改写娱乐圈的成名法则。 他们欣慰的躺在,流量缔造的商业价值里。 而不再专心刻苦的磨炼唱功和演技。 悲哀的是,只要市场依然捧流量,流量为王的闹剧就永远不会停歇。 许多年后,内娱流量们,也会年老色衰。而新一波的流量,又会重复他们走过的老路。 但观众们怀念的,依然还是那拨在80-90年代声名鹊起的,演技唱功双吊打的港星。 因为他们曾经用过硬的实力,留下了永远不会褪色的经典作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