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明星娱乐 -> 导演|影评人|梁龙|毕导|导演请指教|毕志飞 -> 《导演请指教》,不如改名《尴尬已到位》吧 -> 正文阅读 |
[明星娱乐]《导演请指教》,不如改名《尴尬已到位》吧 |
导演|影评人|梁龙|毕导|导演请指教|毕志飞 |
要说近期最引人关注的综艺,当属《导演请指教》了。 这不,节目第一期播完后,凭借着一幕幕让人足以抠出“芭比城堡”的互动,该节目成功出圈,贡献了不少尴尬“名场面”…… |
|
高级or故作高深? “二手玫瑰梁龙”在摇滚圈称得上是“摇滚教母”(为啥是教母不是教父饭姐也不知道),但在导演界他也不过是一枚“新人”。 大概是玩音乐自带文艺细胞,梁龙改编版的《疯狂外星人》带着浓浓的文艺腔调:黑白、默片、异类…… 每一个元素看似高级却实在晦涩,以至于弹幕里不停飘过:“不太懂”“这是啥/什么意思?” |
|
由此,本期节目迎来了第一个“尴尬场面”: 十五分的短片因为得票太低还没播完就被叫停。 |
|
观众、制片人、影评人之间也出现了播出以来最大的一次分歧。 专业鉴影组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这部默片的喜爱。 |
|
对于大众观影组叫停了这部片子,有的专业影评人更是直接表达了不满甚至不屑。 听听他们这些话说的: “当我看到大众对异类的这个态度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更加悲哀,也更加荒诞……” |
|
“这个片子在播放的那一刻,以及不受到大众喜欢的那一刻,它才真正完成了。” |
|
从这些专业鉴影人的言语中,多少能听出几分优越感,他们就差没直接指着鼻子说在场观众理解不了、low了。 然而,现场观众也很有脾气,暂且不说大部分观众感受一致——看不懂,只是面对这番阴阳怪气的指责,就少不了有人反击。 有观影者直言不讳:“有些老师的点评有点故作高深。” |
|
火药味陡然浓烈,又有一位专业影评人立马跳出来化身“理中客”,自称影评人并非故作高深,而是用他们的行业知识、经验,来告诉观众影片具体妙在何处,并引导观众“从正确的入口进、从正确的出口出”。 所以,看不懂的时候不要轻易去评价,可以看一下影评再下结论。 |
|
这番“我是为了你好”的言论不但没什么人买账,更是引得一位大哥祭出金句:“就像去嚼甘蔗,要去吃人家嚼过的,然后我再去嚼第二遍,那有意义吗?” 换句话就是说,你们这些所谓的“专家”自认为高人一等,非要把自己的意见塞到别人嘴里,自称要引导观众还不忘贬低观众审美,你不觉得膈应人吗? |
|
想来这位大哥也说出来大多数观众的心声:一部好的作品,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但至少要让大多数人能够共情,才算比较成功。如果只是导演或者所谓的专业人士在那里孤芳自赏,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还要贬低观众,那么这部影片无论如何都谈不上高大或成功。 |
|
很显然,最终谁都没有说服谁。 漩涡中心的新人导演梁龙的态度也很“固执”:“我可以认可我自己,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你管我呢?” |
|
|
|
短视频or电影? 不只是观众和专业影评人之间出现两极分化,几位制片人的battle也很“有意思”。 制片人方励和郝蕾直接上升到了内涵层面,就“这部作品能否称之为‘电影’”出现了分歧。 前者认为这部片子更像是短视频而不能称作为“电影”,后者则坚持认为它是电影,且再三表达了对梁龙及其作品的喜爱。 |
|
|
|
听到郝蕾的一番话,方励仿佛如坐针毡,充满不屑地瞥了她一眼,让人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尴尬,脚下自动抠出一套一室一厅。 |
|
梁龙似乎是仍觉得现场氛围不够尴尬,再次添了一把柴。 面对小演员提出“怎么想到用黑白画面来表达这个作品”,他语带不善,直接拒绝回答问题: “一个作品没有播完整的情况下,我没有回答的任何意义。” |
|
小演员或许本是想着转移话题,但初出茅庐的他也没想到对方这么“刚”,直接呆立当场…… “一室一厅”立马升级为“两室一厅”。 |
|
关于这部作品到底是高级还是故作高深、到底是短视频还是电影?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留给大家自行评判吧。 但这溢出屏幕的尴尬感却实在是让人难以忽视,任谁看了都想说一句: |
|
如果说梁龙这趴的尴尬点只是在点评部分,他更像是一个旁观者,火药味是由除他以外的观众、影评人、制片人承包了。 那毕志飞则是“尴尬本尬”。 从拍摄最初到最后点评,他都没有逃开这两个字,甚至让人不由地对他生出了几分怜悯。 在经历第一期的连番被拒后,毕志飞仍未放弃,还在后台试图邀请牛骏峰加入自己的队伍,不出意外地,毕志飞再次被拒。 |
|
对此,他也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
|
演员or导演? 在讨论剧本的环节,毕志飞就遭遇“滑铁卢”。 几位演员对毕志飞提出的修改意见纷纷提出质疑,从人设到剧本,毕志飞的意见无人接纳。 |
|
|
|
卑微如毕导,在3:1的情形下,只得遵从几位演员的意见,选择按照原剧本拍摄。 |
|
走戏走得也不顺利,在衣服不对、光线不对、没有机器的情况下,毕导硬要让演员们试戏。 |
|
其中一位女演员吕星辰立马发出怼人三连:“这样走戏没有意义”“我们走戏你也不看”“所以有什么意义呢?” |
|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演员们怼晕了头,在稍后的试戏中,毕导连人物关系都理不清楚,几位演员反过来给他说戏,结果越说越乱…… 吕星辰直接扶额苦笑,毫不掩饰自己的无奈与不满,负面情绪简直要溢出屏幕。 |
|
本该统领全局的人,却无法掌握演员,甚至对自己的拍摄内容一片迷茫,也难怪有网友表示:好像有点明白他拍的片子为啥是烂片了…… |
|
更尴尬的是,毕导的作品本来按照原著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还获得了一些肯定,毕竟有《逐梦演艺圈》这种“珠玉”在前,大家其实都没对毕志飞的作品报太大的期待。 |
|
|
|
难得没有被批评,毕导感动得直接泪洒当场。 |
|
然而,这个眼泪着实流早了。 改编or模仿? 本来受到肯定的一部小短片,在经过毕志飞的一番解读后,突然变味。 好好的一部先锋电影,从毕志飞嘴巴里说出来却全是些感情里的鸡零狗碎,他不仅没有回答好“《小城之春》为什么能成为百年百大华语电影之首”这个问题,还自行将“写实主义”说成西方擅长的东西。 |
|
对此,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孟中直接怼他:“你中国电影史没学好”, |
|
现场更是秒变“考试现场”,一位专业影评人直接考起了他的理论知识。 |
|
眼见着毕志飞被问得哑口无言,现场的专业影评人和制片人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意思,气氛愈发紧张,火药味十足。 |
|
毕志飞也是越说越错,既没有成功解读原作,也没有改编出新意,按部就班所拍出的传统剧情并不符合时下价值观。 李诚儒辛辣评价“我不承认这是他的作品”,直指毕志飞投机取巧,只是在模仿经典,没有自己的思想。 |
|
说到后来,越说越狠,在李诚儒口中,毕志飞不仅固执,还是“读书读傻了”的典型。 |
|
|
|
刚刚还被感动得哭了的毕志飞,这一刻简直要被怼哭了…… |
|
戏剧化的是,毕志飞被围攻之后,本期最尴尬的局面出现了。 尽管这些专业鉴影人嘴上说着很喜欢梁龙,最终梁龙的专业上座率却落后毕志飞20多票,被大家万般嫌弃的毕导以近80票的分差遥遥领先。 不得不说,大家的手还是挺诚实的。 |
|
看完了两期节目,饭姐也不禁产生一种感叹:人类的悲喜虽不相通,对电影是高级还是故作高深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这档节目的“尴尬”场面倒是都有相似之处。 回想上一期,不难发现这一点。 尴尬or更尴尬? 牛骏峰再次拒绝毕志飞邀约,让人不免联想到上一期的张雪迎。 张雪迎以自己“年仅24岁”的理由巧妙拒绝了毕志飞的邀请,毕志飞的窘迫和张雪迎的机智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啼笑皆非,这段抓马的内容成功出圈。 |
|
两位演员同样年轻且拥有一定的流量和名气,也同样“看不上”以烂片出名的毕志飞,如此做法暂且不论好坏,但都足以令节目中的毕志飞感到尴尬,也足以让节目外的观众看到一场场好戏。 |
|
类似的拒绝场面也发生在上一期的蔡康永和李诚儒身上。 蔡康永邀请李诚儒三次被拒绝,李诚儒都没有想要去小房间听听他的电影构想,甚至还内涵说不是什么人都能拍好京剧。 |
|
一向深谙说话之道的蔡康永在李诚儒的连连扫射下都不免落下阵来。 |
|
梁龙的“孤芳自赏”也不是头一例,第一期的导演相国强同样听不进旁人的意见。 |
|
从专业鉴影组到王晶、郝蕾、李诚儒等业内人士,大多数人纷纷提出差评,要么是没有理解相国强的表达,要么是觉得相国强表达得不好。 一向以“毒舌”著称的李诚儒更是直言:“这部戏如果没有牛骏峰,你三十分都达不到。” 虽说是在夸奖牛骏峰,但更是贬低了相国强的能力,想来在场最尴尬的当属牛骏峰了…… |
|
当然也有评委是支持相国强的,譬如这位专业鉴影组成员王旭东。 王旭东和制片人方励再次现场交锋。 听到方励否定相国强的作品,王旭东直接质问:“方励老师作为一个投资人,肯定是一个有钱的投资人,那请问,你投的所有片子,有几个经得起时间考验?” 这段话一出,就连彼时尚未出场的梁龙都感受到了火药味,王旭东就差没直接说:你方励拍片就是为了挣钱。 |
|
王晶也挺倒霉的,本来是好意劝和,说了一句“我觉得你听他(方励)的比听他(王旭东)的好”。 这话,比起李诚儒的“30分都达不到”温柔多了吧。 |
|
结果却换来王旭东一句嘲讽:“因为王晶不做王家卫。” |
|
这句话也算是一个老梗了,大意就是说,王晶长期被吐槽是“电影商人”,只拍赚钱的商业电影;而王家卫则被不少人奉为真正的电影大师,尤其是部分专业人士,认为王家卫拍出来的作品才是艺术,才称得上“高大上”。 简而言之,就是王旭东借王家卫“踩”王晶。 |
|
听到这番“拉踩”言论,现场众人脸色骤变,王晶只得好脾气地微笑, |
|
原本处于话题中心的相国强也不知如何作答,尴尬值瞬间飙升至顶点。 |
|
结语 从目前播出的几期来看,这个节目的最大看点仍是“撕X”:影评人们互相扫射,影评人与观众现场互怼、制片人与制片人之间唇枪舌战……总而言之,任意两者间都能开战且各不相让。 节目则俨然已经掌握“流量密码”,无论是节目原本就有,还是通过后期剪辑,营造出了不少“尴尬场面”,并且不吝啬提前在网络上预告,生怕观众错过。 但在尴尬的背后,这个节目到底想呈现什么呢?是给大家介绍更细致的导演工作,让大家更了解每一部作品背后的辛苦?还是说就是为了噱头? 撕X固然有爆点,但还是希望节目组接下来能不忘初心,安安稳稳地做好专业工作,让更多有才华、有才学的导演得到关注。 #导演请指教#、#尴尬# 作者:大杯冷萃 责编:CHEN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