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明星娱乐 -> 邵逸夫|邵氏兄弟公司|邵仁枚 -> 6000多座逸夫楼,一些楼的“逸”字少了一点,学校:已征得本人同意 -> 正文阅读 |
[明星娱乐]6000多座逸夫楼,一些楼的“逸”字少了一点,学校:已征得本人同意 |
邵逸夫|邵氏兄弟公司|邵仁枚 |
|
邵逸夫先生 他在香港富豪界并不是最富有的人,年轻时也曾吝啬得出了名,但提起他的名字,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慷慨捐赠,惠及多方”的慈善大家,他就是邵逸夫先生。 “逸”字少一点的逸夫楼 邵逸夫是香港富豪界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一生捐献了超过一千亿港元的善款,特别是在对中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贡献上呕心沥血。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有名的逸夫楼,在内地建有6000多座。奇怪的是,在这些逸夫楼中,一些楼宇的“逸”字少了一点,不明白其中原委的人们自然对此感到困惑不解。 |
|
逸夫楼的逸少了一点 原来,邵逸夫先生在对教育事业进行捐赠时,总会事先设定好捐款数额,而在教学楼的建造中,实际花费难免会有超出邵逸夫先生所捐款额,超出的部分便由其他一些慈善意机构进行捐款补助。 而邵逸夫先生曾表示,如果教学楼不是本人全额资助建造的,就不能挂着逸夫楼的名号。 各地学校因此想出了一个主意,如果校内的逸夫楼不是邵逸夫全资建造的,那么逸夫楼名上的“逸”字就少写一点,这一做法也征得了邵逸夫先生的同意。 年少创业,缔造邵氏影业帝国 邵逸夫能够成为对社会有巨大影响力的慈善大家,其财力来源于他庞大的邵氏影视帝国。这个影视帝国造就了一大批红遍大江南北的明星,如阮玲玉、李丽华、李翰祥、刘德华等人皆出自邵氏门下。 |
|
年轻时的邵逸夫 邵逸夫于1907年生于上海一个富裕的家庭中,长大后,邵氏家族由于种种原因而日渐式微。不得已,邵逸夫开始为了生活而想方设法另求他路。19岁时,刚刚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请,下南洋到新加坡与他一起开拓南洋电影市场。 此后,仅有的一架破旧无声放映机及由自家公司制作的“天一”影片便是他们的全部身家。带着这些东西,邵氏兄弟开始了在南洋乡村的巡回放映,并在当地开设了游艺场和电影院。此后“天一”影片在邵氏兄弟的苦心经营下艰难地发展着。 1930年,邵氏兄弟前前后后并购了多家戏院,并在新加坡创立了日后的影视巨头“邵氏兄弟公司”。后来,上海局势动荡,影视娱乐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
|
邵氏兄弟决定将公司“天一影业”搬到香港地区,随后在那里创办了“天一港厂”,由他出品的《白金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一经上映即引发巨大反响,作为此片导演的邵逸夫开始在影视界崭露头角,中国观众由此进入“有声时代”。 邵逸夫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路和想法,他更是用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影片制作方面的行家。他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观看一部影片,不论影片质量是好是坏,他都看得津津有味。对于受观众欢迎的影片,他要思考剧片好在哪里。对于口碑不行的影片,他要思考剧片坏在何处。 一天天坚持下来,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就成为了电影制作专家,无论是剧本、摄影还是剪辑、化妆等影片制作工作,他样样在行。对于影片质量,他严格把守,若是一部烂片最终无法补救,他宁愿烧毁也决不让它在荧屏幕上播出。 |
|
不仅在影片质量上严格把关,邵氏兄弟影片公司还捧红了一大批明星,如“四大天王”的称号和评选皆出自它手。在这些名艺双全的人的努力下,经典的港片佳作纷至沓来,成为无数人的回忆,香港的电影事业由此诞生了一个黄金时期。 邵逸夫就是如此,以精益求新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在影视界中闯出一番天地。邵氏影城在全盛时,被西方媒体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自成立以来,拍摄的电影达1000多部,每部电影都精彩纷呈,百看不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性情转变,投身公益 但是,邵逸夫在工作中尽显商人本性,热衷追逐利益,严格把控成本,他在经营上的吝啬成性、锱铢必较在香港人尽皆知。在邵氏门下的艺人片酬普遍偏低,邵氏创办的TVB捧红了一众明星,但是这些人在出名后纷纷选择出走,原因正如邓萃雯所说的“我很红,但我特别穷”。 邵逸夫吝啬成性的转变源于最初带他创业、对他有塑造之恩的三哥邵仁枚。 1983年,邵仁枚不幸身患中风,无法医治,只能靠药物维持生命。看到三哥晚年场景如此悲凉,邵逸夫内心触动很大。想到自己平日也如邵仁枚这般肆意压榨他人,结局很可能也一样不得善终,内心百感交集。于是,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 |
|
从1985年起,邵逸夫先生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善款达1亿多元。两年后,邵逸夫开始把慈善的目光投向故乡宁波,多次前往故乡祭祖,慰问乡亲,还先后向宁波捐赠了4000多万元用以发展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 邵逸夫先生对家乡的关怀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赞赏,早在九十年代初,他就获得了浙江省政府授予的“爱乡楷模”、“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 1990年,中国科学家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为了纪念邵逸夫先生在我国科学教育上的贡献,中科院将这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2008年,汶川地震三天后,邵逸夫及其夫人为了帮助灾区学校重建,即向教育部承诺捐赠1亿港元。两年后,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邵逸夫向当地捐赠1亿港元用于灾后重建。 |
|
邵逸夫先生逝世 2011年,邵逸夫先生退休了,他离去不时不忘慈善事业,将邵氏基金的2.59%股权捐赠给数家慈善及教育机构。退休三年后,107岁的邵逸夫先生在家中突然长逝,一代大慈善家从此离开了我们。 邵逸夫的前半生自强不息,刻苦拼搏,以惊人的天赋与努力在影视行业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建造起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在大富大贵时,他不忘儒家所提倡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真精神,后半生不遗余力地为我国的文化、教育、科技事业作贡献,造福于民,这样一位慈爱而无私的邵逸夫先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