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远去的村庄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远去的村庄[第1页]

作者:592851055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从2010年到2011年一年多的时间,老家总是有事,接连回去了几次。在家乡的好几个村子,都发现一些因长时间无人居住而自然倒塌,或是被人拆掉屋顶的房屋。一大片一大片的废墟上,到处长满了旺盛的荒草。废墟掩映在丛丛的荒草之间,不由得让人想起杜甫的诗句“城春草木深”。这里不是城,是即将失去功能和活力的村庄。
    我刚出生的时候,是上世纪六零年代初。那时候,村里也偶尔能见到这样的倒塌的房屋的废墟,大多是抗日战争时期遭到了破坏,因主家无人在村里居住,而没来得及翻修。所不同的是,那时候村子里的人很多,活力很足。那些倒塌的房屋里边,也不像现在这样长满荒草。那时候人们穷,草是好东西,不等到长的很高就被人割掉了。
    以前,最能聚集农村人气的喜事和丧事现场,现在根本见不到几个人,尤其年轻人,更是稀缺如凤毛麟角。仅仅在20年前,村里有丧事的时候抬棺材,根本用不到20岁往下和40岁往上的人,更不会让亲戚们动手。可是这两年,仅仅我自己经历的,我的姐夫,我的岳父母,都要我这个快要五十岁的人亲自上阵抬。在以前,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不可想象的事。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失去了活力。村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甚至孩子们也开始到城里上学,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为空心村。计划生育政策给农村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生活状况的变化。这两种变化,让村里的年轻人比以前少了很多。即使村里还有年轻人,也大多从小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没有干过活吃过苦,会以传统方式种地的,几乎没有。即便会种,一般家长也不会舍得让他们去种地。即便仍然种地的,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让人们种地的效率大为提高,种地占用人们的时间,一年里也就那么一两个月。农忙时期人头攒动的场景,随着年轻人不回家,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据报纸上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省的高校招生率,这几年已经接近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学生只要能考上高中,最起码也能有个高职的学校上。在农村人的观念里,上高职的也是大学生,大学毕业再回到家去种地,家里都丢不起那人。即使没有上高中,没有高等院校可上,很多人打工、种地,也会在县城、镇里买楼房去生活,这已经成了说对象娶媳妇的最基本的条件。
    先说几句题外话:
    这个帖子在煮酒,可谓命途多舛。发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自称为毛粉,其实我感觉是超级毛黑的人跳出来。他们的特点是,在发言之前,先用一些垃圾语言撩拨别人,等被撩拨者反击,他们再变换一副面孔,成为讲理者的样子。他们惯于抓住别人帖子里的不严谨,或不符合他们观点的只言片语进行攻击。于是,双方言来语去,开始骂战。这样不等多久,帖子就会被封。
    因为这样的原因,我自己,或者帖子被封,已经好几次了,最长的一次被封了两年。所以这一次我决定,只负责发自己写的帖子,对于那样的挑衅,一概不理,争取把帖子尽快发出去。

    

    

    

    
    (当初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开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当初写好的,现在可能在一部份地方有了一定的变化)
    人类的文明,是从村庄开始的。
    当第一波远古人学会耕种土地,学会建筑房屋,并以族群为单位在固定的地方居住下来,就意味着人类社会农业文明时代的到来。也就是说,村庄是人类告别风吹日晒雨淋,告别茹毛饮血,开始向农业社会和现代文明过渡的标志。从这个角度来看,说村庄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的标志,似乎也不为过。
    眼看着,远古以来形成的,在人类发展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发生过无数的故事的村庄,到了今天,有被历史淹没的趋势。
    这时候,我萌发了一种冲动,想把自己还没来得及忘记,属于村庄,属于自己,特有的一些东西写出来,给自己、给未来留一些记忆,免得将来后辈们“不知有汉,更遑论魏晋”。(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并非多余,因为现在,已经开始有人质疑我文章当中“农民没有粮票,正常年份粮食够吃,一遇特殊情况就会挨饿、甚至饿死”这样的表述。认为我是造谣了。)
    种种冲动,越来越强烈的同时,也越来越让我为难。关于村庄,需要说的太多了,从哪里开始说起呢?

    村庄形成的基本特征,是以族群为范围形成居住点。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成不限于族群。随着不断吸纳族群以外的人,村庄不断扩展,成为城镇,直至成为城市。但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有足够养活一个村落一个城镇所有人的,可供耕种的土地。
    土地,不仅仅是村庄形成的前提,更是州县、城市,甚至国家形成的前提。上古时代的战争,基本上最后都以土地和人口的重新分配为结束的标志,并成为下一次战争的起点。城市建立的前提,也必须是有足够的可耕地,提供一定数量的人口所需要的粮食。当初晋文公在外流浪十九年,几被饿死,“野人与之块”之时,从臣狐堰把这件事看成欲得土地的吉兆,虽是无奈之言,但也反映了土地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如今,村庄、州县和国家赖以生存的耕地,也同样像村庄本身一样,面临旷古未遇的危机。
    所以,《村庄的挽歌》,就从村庄的土地开始吧。
    @david_tianyaabc 2021-02-21 10:36:00
    第一,你不敢回答县名。
    第二,照片是网络上的。
    这样的农村,大概是20年前。现在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你不敢回答县名。当然自己也拍不了。
    你的所谓的农村,只是臆想,根本就不是现实。
    -----------------------------
    一,你以为你是谁?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二,你信或者不信,对我没有任何影响,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三,冥顽不灵者,我有必要搭理吗?
    第一章 一 方 水 土
    水 土之 一 土 地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土质,风调雨顺的气候,使我们的祖先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进入农耕文明,并养育了我们的民族数千年,让我们的国家成为现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不得不说,农业文明成熟,发达,能够更多的养活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口,在其中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黄土高原的土什么样子,我没有实地考察过。但是,从那里能掏出窑洞住人这一现象分析,黄土高原的土应该很密实,很坚固。
    自古以来,华北平原虽然广阔平整,东部近海地区,却一直是地广人稀的。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水质不好,水的含盐碱度高,且土质不好。再加上天气旱涝无常,导致土地的产出物低,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有限。
    古语说,地灵人杰。虽然我们这里的水土不怎么好,但是曾经养育出了汉代大儒董仲舒,唐代顶尖诗人高适,唐朝首屈一指的千年望族封氏家族,以及建立了北齐王朝的高氏家族的土地,再怎么说也不能算是穷山恶水,应该还算可以的吧。

    我们这里的耕地,大致可分三种类型:旱地,水浇地,盐碱地,大约各占三分之一。
    旱地,没有水源能浇水,种地基本上要靠天吃饭。旱地之所以是旱地,盖因这些地里,即便能打出水井,要么水量不大不足以浇地,要么出来的水是咸水苦水,牲口都不喝的那种。用这样的水浇地,会让庄稼碱死,加剧土地盐碱化程度,还不如不浇。所以,旱地,每年耕种所得有限,全看老天爷的恩赐。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旱地能收百十斤麦子,就算阿弥陀佛。
    水浇地,是指在地里打出来的井,水量充足,水质好,可供人畜饮用,也可以用来浇地。水浇地,一般都离河渠较近,天旱了能浇水,雨大了能排涝。这样的土地,是村子里耕作的重点,一般都会按照一年两熟的方式种植。而且,水浇地的土质,比旱地要好,粘性大,盐碱含量低。水浇地,不但庄稼产量高,村里人打土坯盖房子,土坯的使用寿命,也会比用其它的土长一些。
    盐碱地,放眼望去,有一片一片白色的盐碱结晶,在太阳下闪光。这样的地里,一般的作物都不能生长。勉强种下去的庄稼,会有一片一片的不出苗,或即使出了苗,也会慢慢被碱死一部分。只有高粱等几种耐盐碱比较强的庄稼,才能多少收一些。小时候,盐碱地种的麦子,能收回麦种,就不算赔本。这样的耕地,产量一般比旱地还要低。生产队的时候拔麦子,人们最喜欢分到这样的垄,可以比别人少干活,多休息。
    @五月十九日注册 2021-02-21 14:08:24
    @592851055
    对不起,我只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忆,不需要查任何资料。既不写土地改革,更不写改革开放,只是简单叙述村庄的前世。
    ————————————————————
    所见所闻,正是国家政策对地方的实施和管理的具体体现,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见所闻也正是地方对国家政策是否上行下效,没有贯彻执行,是地方基层的问题,穷山恶水出刁民。更加和国家政策或者国家领导人,没有任何关系......
    -----------------------------
    其实我老家是哪里,文中有说,是不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大家自己判断。
    我自己感觉,我们这里人杰地灵的,别人怎么认为,我也管不了啊。

    

    

    

    
    扎篷颗
    盐碱地里最常见的一种植物,是一种野菜,叫扎蓬棵,也有人把他叫作碱蓬棵。这种植物,长着松针形状的叶子,叶子很嫩,手指一掐就可以断,流出绿色的汁液。扎蓬棵又可细分为两种:贴地长没有枝干,一直都是绿色的,我们老家叫盐篓子菜;还有一种是有枝干,可长到一人左右高,像灌木,叶子嫩的时候是绿色,长老了逐渐变红的,叫扎蓬棵。盐篓子菜的梗是绿色,扎篷颗的梗刚长出来的时候也是绿色,随着生长,慢慢变红。本来,这两种植物应该是长在海边的,蜚声大江南北的红海滩就是这种植物造成的。因为我们这里的盐碱地,盐碱比较重,可能接近于海边,才会有不少这种植物。这两种植物,叶子嫩的时候一模一样,青翠欲滴的样子,用开水焯一下,加醋和蒜泥,拌好了可以食用。但好像不能多吃,会对人体有害。小时候童谣说:“盐篓子菜,上锅炸(开水焯),老师吃了腚眼麻。”为什么要说老师吃了,我不是很清楚,童谣而已。从这童谣可知,这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会身体不舒服,或者对身体有害。
    那个时候的童谣,经常会提及老师。比如:老师老师快放学(学,音xiao,二声),俺家擀的杂面条,一个人一碗零一勺,家去晚了摸不着。小孩子之所以这样说,我想,对于正长身体的小孩子来说,饿着肚子还要读书,确实是挺痛苦的一件事。而且那时候,杂面条,在农村家庭属于比较奢侈的饭食,不经常能吃到的。
    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可以经常见到大片大片泛着白色盐碱的盐碱地,现在见不到了。盐碱地的盐碱消失,据说与化肥的使用有关系。但我感觉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我刚记事的时候,地里打出来的土井,深的也不过三四米,水面距地面一米多,到了雨季,会更高。现在,不但土井早已成为了历史,就是在一段时期内每家都必须有的,比土井深很多的手压井,包括真空井,也早就不见了。打了不出水,谁家还会再打?七零年代中期,我们村打第一眼深井的时候,钻杆往地下钻的深度是一百米,井打好以后水面距地面一两米深。现在,深井的深度据说已经到了400米左右,井口用的水泵,早就是能从七八十米深度抽上水来的潜水泵了。

    华北平原上的土,据说有50米厚。这50米厚的土,土质并不是一样的。据我观察,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叫粘土,就是大部分地表可见的那种可以用来耕种庄稼,分布最广泛的黄土。这种土分布在最表层,厚度大约一米半到两米不等,这种土不但适合种粮食,还可以打土坯、烧砖盖房子,在村里的用处很多。
    粘土层往下,会有两种土:一种是沙土,一种是红土。在我小的时候,从地面往下挖,穿过沙土层,就会有地下水了。沙土,根据含沙量不同,质量也不一样,适合耕种的作物也不一样。从我们村往西十里左右,有几个村子,沙土就在最外表的上层,我们那里称作“白地”,适合种花生和红薯。因为沙土松软,颗粒细密,粘合力比粘土要小。这样的地里长出来的红薯和花生,外表非常平整光滑,在我们老家那一带非常有名。因为沙土不但松软,而且比粘土渗水性强,不利于保墒。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长出来的红薯,不但外表光滑好看,水分含量也低,相对含糖量就比一般的高。这样的红薯,吃起来口感好,在粮食不够吃的年代,普遍受大大多数农民的欢迎。
    红土又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我们这里称为红土子,另一种叫做胶泥。具体的,后边提到的时候再做详述。
    水 土 之 二 沙 土

    沙土,在我国分布比较广,古代的诗人,在诗中写到沙的不少,像“黄沙百战穿金甲”,“沙场秋点兵”等等。不过,古诗里提到的沙,大多数应该是沙漠里的沙子,而不是我们这里的沙土。
    相对于沙漠里的沙子,沙土的颗粒更小,更细,细到能够成为粉尘,所以跟沙子,还是有所区别的。光脚踩到沙土上,感觉比沙子更柔软,会非常舒适。由于颗粒小,互相之间更加紧密,也能保证其中可以留住更多的水分。因而,相对于沙漠来讲,沙土地,还是能种植一些作物的。
    不过在我小的那个时候,沙土在我们这里的农村,有着比耕作更为重要的作用。
    纸的发明使用,据说是从东汉的蔡伦时期开始的。但是一直到我有记忆开始,纸对于村里的农民来说,都是奢侈品。除非家里有读书人,才会有书本,有纸。当然一般的家庭,大多用的是草纸。草纸,颜色黄黄的,黄中偏点黑,有的时候可以从纸的背面看见碎了的麦秸残片。这种纸,在农村教育普及之前,都是用来上坟打纸钱烧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教育在农村,已经比较普及了。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都会有一两个,甚至更多上学的学生。这样的草纸,被大多数的人家选择,给上小学的孩子作为练习本用。用铅笔往草纸上边写字,经常会被麦秸残片或其它残渣阻拦了笔迹,造成纸张的破损,小孩子们都不太喜欢用。但是,不喜欢也没办法,没别的选择。农民家里的条件都不好,钢笔用不起,小学生都用铅笔。白纸太贵,四分钱一大张,草纸比白纸便宜一分,只有三分。作业本老师有要求,必须用白纸。练习本,就只能少花点钱,能省一分是一分。至于卫生纸,当时的人听都没听过,更别说用了。

    
    沙土
    以前读过的书当中说,曲辕犁在中国的使用,是自西汉开始。这一革命性的发明,早早将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带到了世界前沿,生产效率获得了成倍的提高。据我分析,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绵不绝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农业技术的成熟,同样的土地面积,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即使统治者发生了变化,在这片土地上,仍然选择以农业为主。这足以让新的统治者不至于杀绝农民,也不至于灭绝文字,因而使中华文明和文化得以延续。
    直到我小的时候,曲辕犁在村里还能见到,不过那时候的曲辕犁,已经不是种地用了。平常家里能见到的,都是犁铧,而不见整架的犁。犁铧留给我最深的记忆,也不是犁地,而是炒沙土。
    犁铧的形状,有点像滑冰运动员穿的冰鞋,不过比冰鞋要大,是铸铁的。犁铧中间部分中空,像一个小的尖底锅,可以装下三四斤沙土。将沙土装到犁铧里边,放到做饭的灶台里烧,饭做熟了,犁铧里的沙土由也白色变成黑色,这就算炒好了。
    沙土的神奇之处在于,炒成黑色,经过水沁以后,放在太阳下暴晒,很快就又可以恢复成原本的白色,像新的没用过的一样。沙土的土质也分好坏,颗粒细密沙多土少的最佳。这样的沙土,湿了以后,不会结成硬块。我们村就没有好沙土,只有像沙土的黏土。这样的土吸水性不足,遇水还容易结块,不好用。可沙土是每个家庭都是离不开的,没有就很难办,没办法,只好到西边十几里外,有白地的村子去拉。

    炒沙土的特点是,吸水性强,而且干净柔软,人的皮肤接触上去会很舒服。没有炒过的生沙土,吸水性也不错,不过大家都用炒沙土,大概是为了杀菌。因为当时来说,炒沙土的作用,相当于现在人们都离不开的卫生纸,卫生巾。在卫生纸卫生巾还没有被发明的年代,我们这里的农民,都是用炒沙土来替代的。

    

    
    沙土地。
    炒沙土的好处,在于可以反复使用,而且皮肤接触的时候感觉干燥柔软。在湿水的情况下,沙土,比卫生纸的感觉要好。所以使用炒沙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尤其对于婴儿,用沙土是再合适不过。将炒好的沙土晾到合适的温度,装进一种特别缝治的土裤子里边,给还没学会走路,只会在炕上躺着的婴儿穿上,能保暖,还干净干爽,不伤皮肤。小孩子拉尿都在里边,来不及更换的时候,可以使用的时间长一点,最长可以坚持一个白天,到了晚饭的时候再换新土。使用过的沙土,经过暴晒,经过筛子筛出杂质,又可以像新的那样使用。
    那时候农村家庭孩子多,几乎每家都有五六个以上,基本上是大的看小的。炒沙土,给婴儿换土裤子,晾晒沙土等等这些活,大都是大孩子们的活儿。老大负责老三,老二负责老四,如果下边还有,就继续往下轮。等到婴儿该学走路了,才不用再穿土裤子,于是土裤子传给下一个更小的孩子。
    用沙土的当然不止婴儿,女人们也是要用的。只不过,女人们所用的土裤子,跟婴儿使用的,做法有所不同。女人们不管是否来例假,都要下地干活,使用沙土,以不影响她们干活为主要考虑。她们穿的土裤子,要求穿上以后不影响走路,也不能往外漏沙土。
    除了例假的时候用,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一旦女人因生育导致大出血,纸是绝对用不起的,只能用大量的沙土。由于女人们平时每个月都要用,用量比婴儿更大。所以说在那时候,沙土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卫生纸卫生巾,这绝不是哗众取宠。
    每个家庭的院子里,都会用砖砌一个池子,池子上边搭一个小棚子。棚子不高,也不很大,能装一两车沙土,下雨不漏就可以。除了女人和婴儿用沙土,过年炒花生也用。当然,炒花生,不能用污染过的沙土。
    九零年代,彩色电视开始在农村普及。面对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卫生巾的广告,一名上初中的小男孩百思不得其解,在课堂上大声向大家询问:谁能告诉我,这个卫生巾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班级里鸦雀无声......
    犁铧与沙土何时淡出人们的视线,我没有印象了。因为经济条件的改善,不知不觉中,沙土被卫生纸和卫生巾所取代。女人们应该很早以前就不用了,但是直到90初期,村里还有不少的家庭在拉沙土,给新生的婴儿使用。


    

    

    
    土裤子与炒沙土
    水 土 之 红土与胶泥

    红土在沙土层之下,颜色比粘土深一些,吸水性更强,湿水的状态下粘性更大。这里说的红土,并非闻名于世的南国热带雨林的红壤,我们村里人把它叫做红土子。加了一个“子”,把红土的特点说的很清楚:红土脱水后会粉碎成小一些的颗粒,而不是像其它的土那样成为粉末。而且,红土所成的颗粒,相互之间没有吸附力,所以干了的红土会自己发散。因而,红土既不能烧砖打坯泥房,也不利于种庄稼,基本上是废物。

    胶泥土,在湿水的情况下,和红土外观有点类似,只是颜色稍白一些。胶泥土,其实就是一般人都知道的观音土,也就是制作陶器的陶土。胶泥的颗粒比粘土细密,黏性更大,但不容易跟其它东西粘连。所以在各种土里边,胶泥土是最干净的,也是最硬的。
    当城市里的孩童盛行弹玻璃球的年代,村庄里的男孩们,玩的就是胶泥球。玻璃球对大家来说,成本太高,买不起。胶泥就不一样,自己费点力气,到河边沟边找一些,和泥的时候仔细一些,把泥和熟了。团泥球的时候用点心,尽量把泥球团得圆一些,光滑一些。这样做出来的泥球,弹的时候,从感觉上,跟玻璃球的区别不是很大。如果团好的泥球,下窑加以烧制,就成为陶制球,弹起来连玻璃球的声音都有了。
    胶泥因为硬度大,一般都被用来制作陶器,如家里用的水缸、各种盆罐。其实,如果用来做砖或者土坯,胶泥应该比粘土做的质量好。不过,胶泥的硬度大,用来打土坯做砖坯,需要花费的力气和时间过多。在生产力低下,一切都需要人力的年代,这样会因为效率低,导致成本过高。

    

    

    

    
    印片,泥娃娃,泥球。
    @ty_娃哈哈978 2021-02-24 14:38:18
    闻所未闻,大开眼界。
    -----------------------------
    谢谢鼓励。七十年代,我所经历的生活,现在的人,城市的人,都是不可能想象出来的。

    
    比较精美的泥娃娃,现在在某些地方又有人卖了。
    

    

    
    
    没了那几个人,还真有点啊啊。
    胶泥制品在烧制过程中,如果烧制技术不好,很容易融化变形,使用起来就不方便。所以那时候,并没有谁用这种土坯烧砖。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各地砖瓦厂开始改用机器做砖坯,胶泥砖开始得到推广。
    胶泥砖的硬度,超过普通的粘土砖很多。以前,经常有耍把式卖艺的串村子,表演硬气功劈砖,砖大都是他们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个别村民故意给他们出难题,用提前准备的胶泥砖让他们劈,功夫再好的表演者也要退避三舍。

    胶泥在农村的用处非常广泛。除了烧制陶器,很多的儿童玩具也都是用胶泥烧制的。我小的时候,就有各种形状,能吹出各种悦耳的声音的哨子。还有圆形的,带各种图案的“印片”(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卡通图片),以及各种动物外形,各种颜色,可以吹出好听的声音的“泥娃娃”。几乎,今天在商场里能买到的,除了电动玩具以外的其它所有玩具,在当时都能找到胶泥烧制的原型。
    不过,所有这些玩具,平时大家难得一见。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有换泥娃娃的来到村里。不需要用钱买,家里的大人收集一些实在不能再用的破布烂棉花(俗称破铺扯烂套子),交给小贩换。想一想,那些在小孩子们眼中制作精美又好玩的玩具,只能换一些庄稼人用不着的破布烂棉花,他们会有多大的利润?当然,他们拿这些农民都不用的废物去干什么,没人知道,大家也不会去考虑。我的记忆中,“泥娃娃”是过年时最重要的,也是比较奢侈的玩具,大家都视若珍宝。
    每次换泥娃娃的一进村,就开始喊:破铺扯(破布)烂套子(烂棉花),换泥娃娃,换印片。这声音,就像口令,催着各家各户的小孩子们,在家里翻箱倒柜。每当找到一些破旧的布头、棉花,赶紧拿给母亲问:这个行吗?大多数时候,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因为,但凡还能够有点用处的破布烂棉花,家里都是用得着的,不会当废品处理。想起来,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不少的泥娃娃,不但经过了烧制,外表也被涂上油彩,画出好看的图案。泥娃娃,外形一般是各种小动物,麻雀、兔子、公鸡等等。这些动物是中空的,在头部,或者脚的部位留有小眼儿,可以让人含在嘴里,吹出哨子一般的声音。或者,有做的精致的,也可以吹出节奏和韵律。
    没办法,今天电脑又登不上天涯,发不了内容。
    胶泥给我留下的更多记忆,当然也是劳动。
    七零年代中期,县里成立了打井队,拉着井架来到村里,开始在地里打机井了。之前,由于年龄小,我对于水没有太多的记忆,只记得每年夏天会下很多很大的雨,村民吃水在土井里打,其它用水在坑里挑。大概到了七十年代中期,由于上游山区修水库,和天气变化的原因,我们这里的河道开始断流,水坑里的水位逐年下降,不得不开始打深井。打这种井是农民没有见过的,需要先像打石油井那样,立一个很高的铁质三脚架,三脚架下挂着钻杆,钻杆带着钻头向地下钻一百来米深,才能到达干净的水层。这个水层的水没有盐碱,没有杂质,只能从里边隐隐约约看见亮晶晶的零星沙土。不过沙土量很少,比我们这里的地表水干净多了,合起来感觉口感很甜,大家都叫甜水。
    钻杆带着钻头大概钻一二十天(具体多少时间记不清了),就可以钻到100多米深。期间是要经过岩层的,所以才会需要那么多天。钻头的深度达到要求,钻头拔出来以后,把一尺左右口径的铁管子,或者水泥管子,顺着钻孔,伸到地下的水层。伸到地下最底端的两节管子,管壁周遭,布满鸽子蛋大小的圆孔,是为渗水管。地下水通过这些孔,渗流到管子当中,在地下压力的作用下,顺着没有渗水孔的管道,升高到距离地面一两米高。
    在钻井机的钻杆向下钻的时候,钻头在地上钻出来的孔,要比顺下去的管子粗一些。管子顺下去以后,管子周边需要回填固定;同时井打好以后,使用的时间长了,管子上的渗水孔,有可能会被淤泥堵住,影响机井出水量。为了固定管子,也为了防止淤泥堵塞管道上的渗水孔,在有条件的地方,都是在管子周围向下填一圈碎石子。在我们这里,经济和自然条件所限,石子统统都是用胶泥球替代。
    为了尽快打好机井,村里给每个家庭的每个人,都分了几十上百斤泥球的任务。这里所说的的每个人,是不分大人孩子的。大人上工忙没时间,基本上,各家都是由孩子来完成团泥球的任务。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堆满了自己从野外拉回来的胶泥。从这些胶泥当中挖出一部分,在院子里不碍事的地方堆起来,成为一个圆锥的形状。将圆锥的尖去掉,中间掏的低一些,灌进去一些水,就成了一个个胶泥的“窝窝”。
    这些被水阴着的泥窝窝,外表的土是干的,中间就是泥。不管家里人什么时候有空了,就从窝窝中间挖一块泥出来,在硬地上摔打。摔打熟了,就开始团泥球。家里的泥球积攒到一定的数量,交到生产队去过秤记账。泥球的大小形状都有要求,有专门的人验看,不合格的拿回去返工。打一眼深井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一个家庭千八百斤泥球的任务,不是十天八天能完成的。
    不管男孩女孩, 到了十来岁,就要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开始参加各种劳动了。十来岁的孩子算半个大人,再想玩,除了冬闲很难有机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农村的所有人,劳动任务都很重。随便哪一个家庭的大人,都不会嫌自己家劳力多。
    任何一件事,抱着游戏的态度,和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对待,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那是还没有劳动能力的小儿。一旦有了劳动能力,再像小儿那样“无赖”,可能真的会给大人留下好吃懒做的无赖印象。不好的印象一旦形成,对个人的成长,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水 土 之 四 水 井
    水是生命之源。
    任何的人类活动,离开了水,都只是空谈。世界历史上,许多民族之间的战争和仇恨,都与争夺水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民族争夺约旦河之水的战争,从耶稣诞生以前,一直持续到现在。

    华北平原以前之所以不太适宜居住,土质不好,水质不好,水源不足,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村所在的这个地方,附近没有大一点的河流,人们日常用水基本都靠打井。但是,这里的地下水比较难以捉摸,相隔几十米,就可能是苦水和甜水之分,出水不出水之别。所以,并不是随便哪一块地都适合打井。
    除了村里吃水用的,其它的井一般都在庄稼地里。小的时候下地割草挖野菜,不少人都会带一个墨水瓶,和一根线。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超市冷饮店,每个村里的供销社代销点儿,只有生活必需品如盐,煤油柴油,和一些简单的农具文具。下地干活,一般人是不需要带水的,因为没有什么可以装水的器具。
    除非夏天割麦子的时候,一家人才会烧一锅开水,用陶罐装上带着。再者,一般家庭没有暖水壶,带水出去没一会儿就凉了,所以,带到地里去的,仍然是凉水。倒不如就地取材,爬到路边的沟里喝个饱方便。如果嫌沟里的水不够干净,干的又是割草挖野菜等游动比较频繁的工作,就只好用线拴在墨水瓶口上,直接系到井里灌几瓶。井水冬暖夏凉,夏天人们称作“井白凉”,相当于现在的冷饮。
    民间有个和水井有关的关于刘关张的传说,说法跟《三国演义》里的情节有所区别: 张飞是杀猪卖肉的,销量有限,不能保证每天的猪肉都能卖完。为了不让卖剩下的猪肉坏掉,张飞用一根绳子,把每天卖剩下的猪肉拴上,系到井里水面以上部分冰着,把水井当天然冰箱用。又为了防止别人趁夜晚偷肉,就往井口上边压上一块大石头,把井口罩起来。石头很重,普通人根本搬不动。石头的大小,跟井口差不多,力气不足者稍微动一下石头,就可能让石头掉进井里去。出于对自己的力气的自信,张飞对外夸下海口:凡能把石头搬起来者,白送半片猪肉。 关羽在山西杀了人,隐姓埋名逃命,找不到工作穷困潦倒。路过张飞的村子,听说了张飞悬赏的事,就来到张飞放肉的水井边,一只手一伸,就把盖井的石头掀开了。关羽找到张飞要求张飞兑现承诺,并提出要一整头猪的肉,理由是我一只手把石头搬开的,赏额就应该翻倍。张飞当然舍不得给,关羽穷疯了,硬要,二人争吵,吵不出结果就动手,开打。关张是三国后来有名的超级武将,二人打的很凶,短时间内分不出胜负,有拼命到底的趋势。周围的人实力不足,不敢靠前拉架,出现不死不休的局面。 刘备卖草鞋从此路过,见关张二人打的凶,恐怕要出人命。正好刘备心有大志,正在招揽人手,见状上前拉架。许是关张二人已经打累了,许是刘备本来就力气很大,结果是刘备上前,一只手抓一个人的手腕,二人无力反抗,于是打架结束。关张二人打斗过程中已经惺惺相惜,见刘备有力气把俩人分开,都比较佩服,这才有后来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做了大哥。
    这里不讨论刘关张的问题,井里边的水冬暖夏凉,确实是真的。炎热的夏季,能喝上一顿井白凉,对于劳累的人来说,可算是一种享受。 一般能打出甜水的土地,村民是不舍得用来盖房子的。盖房子的地方,要么水量不足,要么只能打出苦水。至于人的生活用水,只好在大坑的边上再挖井。大坑里的雨水,经过土层的过滤,会变得干净一些,适合人饮用。我们村就是在大坑周围打了两眼井,家里吃水都去坑边的井里挑。不是特别干旱的年份,井水足够全村人吃的。 俗话说,瓦罐不离井台破,大将难免阵前亡。我记事的时候,村民挑水不再用瓦罐,改用铁皮的水桶。挑水是个力气活,也是技术活。不说扁担压在肩上走路需要技巧,就说只靠一根扁担,扁担钩钩上水桶,不借助其它工具,直接从两米多深的水面把水桶灌满水,不熟练的人就会费很大的劲。除了力气,水桶进水面之前扁担的晃动显得特别重要。村谚说,挑水的是徒弟,摆桶的是师父。因为铁皮水桶很轻,自己不会很快的往水底下沉,技术不好的人,不管你怎么摆动扁担,水桶在水面上飘过来飘过去,就是不进水,让人干着急。 除了水桶不进水,还有一个风险,是可能在摆桶的时候掌握不好,让水桶从扁担上脱钩,掉到水下边去。从井水里寻找水桶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水面距地面两米左右,水的深度也有大概两米,仅靠扁担的长度不够,需要借助另外的长杆,绑上钩子到井底去捞。因为井的四周是用砖一层一层垒起来的,有许多砖缝,经常会把钩子钩到砖缝上。在这样的环境中,仅靠手感把钩子钩到水桶的提手上,并不是太容易,时间稍长一点,越着急就越找不到感觉。

    

    

    

    

    

    
    我十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到井里挑水,不小心水桶脱钩掉了下去。想尽各种办法,用了两三个小时,愣是没有捞上来。眼看天快黑了,找不到水桶会耽误家里用水,没别的办法,找了个梯子下到井里,才把桶捞上来。这个时候村里已经有深井,人们早就改吃深井水,大坑边上的井水,只是洗衣服和饮牲口用。否则,搁以前没有深井的时候,任何人是不可能下到吃水的井里的。
    水桶掉进井里,是件让人沮丧的事。更让人沮丧的是,很多人在别人问起的时候,会把话说错。本来是桶掉到井里了,不少人因为着急,在别人问起来的时候,都会说成“井掉到桶里”。平时大家都会拿这句话打趣,当成笑话说。一旦轮到自己身上,说错的人可真的是不少。
    也许有的人会纳闷,以前的人从井里打水,不是都用辘轳吗?其实农村打水并不都是这样。井上用辘轳,一般会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井里的水面太深,扁担够不着。另一种情况是,打水用的是木桶,很重,灌满了水更重,人直接提上来很费劲。对于水面离地面比较近,又改成用铁皮水桶的地方,直接用扁担挂上水桶从井里打水,速度比辘轳提水更快,也更省力气。

    以前水井在农村非常普遍,村里地里都会有,路边也会有。这样就使得水井,对人们的生活,构成一定的威胁。如果一个人掉到水井里,当时没人看到的话,自己上来是很困难的。没有人从近处路过,一个人的声音从井底传到上边来,变得很小,稍远一点根本没人能听见。水井一般都是大肚小口,普通人在井底,伸开双臂不足以摸到水井的两边墙壁。即使有高个的人能摸到,想借助两边砖缝的支撑往上爬,基本不可能。
    掉到井里的人,想仅靠自己的力量爬上来,往往会白费力气。最好的办法是,在水面位置借助水的浮力漂浮着,一边节省体力,一边凝神静听,一旦听到有人路过就呼救等待救援。那时候农村家庭普遍孩子比较多,谁家有某个孩子有一段时间不见了,家里人最先想到的,是到村里外的水坑水井去寻找。
    @hero是太阳 2021-02-28 23:56:01
    ???没说什么呀,黑屋里了
    那也得问啊,华北平原很大,地理特征不都是一样的,楼主是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哪个村的?网络信息这么发达,看看是否同样做个参考
    
    
    
    
    http://img3.laibafile.cn/p/l/320724166.jpg......
    -----------------------------
    本来不想回的,但是看到你是回复,不是评论的,就给你解释一下。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一定要知道我是那个县的?是怀疑我造谣吧?你还纳闷儿自己没说什么,你想说什么自己心里有数吧?
    我文章开头提到了几个古人,有点文化的都知道这几个人是哪个县。再不然,你们不是有一句名言,内事不决问百度吗?我从来不查资料的,但我没权阻止别人查资料。
    不知道这样说可令你满意?
    外地人新到一地,对路况不熟习,还要走夜路,那就相当危险。大多村外的水井,井口并没有像村内的井那样,用条石把井口砌起来。这样,井口没有明显的标志,很容易让走路快的人刹不住车。夜晚或者下雨天,平平的井口很不显眼,更不那么容易辨认。
    其实,下雨天和走夜路,还不是最危险的时候。我的记忆中,四十多年前的气候跟现在不太一样,那时候夏天雨多冬天雪大,几乎每年冬天,都可以下几场大雪。雪大的时候,天地一片白色,几乎把地面上所有的物品掩盖起来。所谓的大雪封门,在那时候并不是太罕见的事情。
    有一首打油诗这样说:“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雪下的厚的时候,田野和道路根本没什么分别,走路会很困难。乡村公路或者田间小路,经常会因为土地都冻得很硬,一场大雪后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如果雪下的足够大,时间足够长,井口的黑窟窿就可能被掩盖起来。水井冬暖夏凉,雪落在井边慢慢融化,到了晚上气温下降结成冰,后边降下来的雪,会让井口变得越来越小,直至最后把井口暂时封闭起来,从外表看不到。井口虽然被封闭,但是其上的冰雪并不结实,不知道人的一脚踏上去,其结果,自然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

    自从村里开始打了深井,深井的水不但干净,喝起来的口感,也大大优于地表的井水。村里的人,渐渐地都开始吃深井水。从那时候,人们才告别了“井掉到桶里”这样的笑话。再后来,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地表的这种土井里再也见不到水,水井,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被自然淘汰了。

    

    

    
    雪下的井口。
    @hero是太阳 2021-03-01 14:10:10
    天涯论坛,代表个人,没有群体,被注销封号禁言时,会注册马甲,更不是危害性很大的两面人
    -----------------------------
    看来,以后没必要跟你说话了。没别的意思,单纯的不喜欢扯淡。
    @hero是太阳 2021-03-01 14:38:08
    六十来岁的楼主,用不着你喜欢我,扯干净哪个省哪个市县村的蛋就行了
    
    -----------------------------
    你是不是有点高看你自己了?不但高看自己的地位,还高看了自己的智商,和判断力,眼力。你问的这些,我帖子里都有,你可以自己查看。再者,你想知道什么,自己下去看不行吗?我有义务回答你这样无聊的问题吗?你闲的蛋疼,我可不是。懒得理你,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当然我们大家都是爱吃鱼的,一般都是在过年的时候,才能买点咸鱼煎着吃。或者,平时自己抓点小鱼,不放油干煎。虽然坑里平时有水,天旱的时候也一般不会干,但是每年的雨季来临之前,野外沟里的水会变得很浅,里边的鱼很难有机会能长大。我的记忆中,那时候的鱼大多是小鱼,上两的都少。村里的大多数人,不但爱吃鱼,也更爱抓鱼。
    到了秋后,天不下雨了,坑里的水位开始下降。村里村外的沟渠水变浅了,也变清了,水里有鱼能从岸上看见。不管水凉不凉,下地干活的几个孩子见了,就可能忘了本来的任务。大家卷起裤腿下到水里,将水沟从中间用泥挡两道坝,就形成一个小水塘。用手,或者随便找到的什么器皿,把小水塘中间的水往外淘。随着水越来越浅,鱼越来越慌,慢慢的都露出身子无路可逃,成为人们的战利品。

    等到天更冷一些,水更凉了,不便于下水淘鱼了,捉鱼会变得困难一些,但是我们家有网。母亲的老家,村子靠河,地势低洼,经常都会被河水倒灌,导致庄稼被淹。大家收的粮食不够吃,只好靠抓鱼来补充,所以几乎家家都有人会织网。我上小学那时课业不多,老师留的那点作业几乎在放学的路上就做完了。剩下点儿需要背诵的,就把课本带上,搬上家里的网来到坑边。
    网是那种叫“罾”的,我们村成为搬网。网整个是四方形状的,四个角用四根竹竿撑上,竹竿的头部固定在一根三四米长的木杆子前端。木杆子前端绑一根绳子拉到手边,起网的时候用脚踩住木杆子后端,用手一拉绳子,就可以把网从水底拉起来。过年的时候啃剩的骨头,专门留起来,这时候用细绳子拴上,挂到杆子的前端,系到水里作为诱饵。网下到水里后,在坑边一边背课文,一边张网待鱼。其时,课本的内容并不多,课文的字又大又稀,月光好的时候,甚至可以在月光下阅读!
    儿时的秋天,有许多的下午和夜晚,就是这样度过的。这样的网,大一点儿的鱼很难抓到。大鱼的动作太快,会在起网的时候很快的蹿出网外,所以网里边剩下的,大都是一二两以下的小鱼。每天从下午四五点到晚上八九点,都会小有收获。回到家里彻夜杀好洗净,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美餐一顿。不过那时候鱼的做法比较单一,就是裹上面上锅干煎,基本上不用油,或只用筷子沾着淋上几滴,大家也会感觉香的很,吃得不亦乐乎。
    为什么这一段发了几次都不显示,是有敏感词吗?以前发的时候怎么没事?

    
    

    

    
    水坑,网鱼。
    十二岁那年的夏天,从麦子没收完开始,整个夏天阴雨不断,村里村外一片泽国,秋季庄家基本绝收。地里没多少庄稼活的村民,整个夏天就在放水、抓鱼的过程中度过。由于这年夏天雨大,各村的坑塘与远处的河流都连通到一起,使得村里的坑里开始有了大鱼。在我记事以前,据大人们说,村里的坑很少会干,里边也会有长到几斤的鱼。不过,那些时候,我是没有经历过。
    这一年雨水大,雨期也长,中小学罕有的放了暑假。等坑里的水浅一些,我又开始了守网待鱼的生活,不过这次大部分时间是在白天。快到中秋节的一天下午,我和弟弟又在打渔的时候,因为另外有人在坑里拉网,受到惊吓的鱼儿乱窜乱跳。一条鲢鳙忽然窜到我的网里,紧接着又窜到了岸上。兴奋的我和弟弟双双扑上去,把鱼压在了身下,成功将其活捉。
    回到家,同样高兴的母亲上称一秤,这条鱼足有二斤多!我可从来没抓过,没见过,也没吃过这么大的鲜鱼!正好第二天中秋节,母亲把这条鱼用调料喂好,放到蒸馒头的锅里一蒸,我们一家好好的过了一个中秋节。在我感觉,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鱼,虽然只是一条鲢鳙,而做法也不过是清蒸。
    时光过去了30多年,仅从吃鱼上来说,走遍大江南北,吃过了天下美味儿,却再也没有吃到像那次那样好吃美味儿的鱼。也许,吃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在吃之外吧。
    水 土 之 六 雨 水

    村子里的坑,平时蓄水,下雨时就具有蓄水和排水的功能——坑连着水渠,水渠连着河流,水大的时候都能相通。一般不是特别急的雨,水都能自己慢慢渗到土里去。雨特别猛来不及下渗,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流到坑里,顺便把很多地面上的很多东西,碎木头啊,小树枝啊碎草啊什么的,也都冲到坑里。雨停了,村子里的人们会聚集在大坑四周,用耙子把冲到坑里的东西捞起来,称为捞浮草。
    我家西邻有个小伙子,比我大十来岁,叫根起,水性很好。记得有一次大家聚在坑边捞浮草,带的家伙都比较短,稍微往里边一点儿的就够不着。根起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一会儿功夫就把坑里的浮草捞干净了,把周围的人羡慕的不行。这些捞起来的浮草,够好几天做饭烧呢!
    村里人判断雨大小的标准是:地皮湿——小雨,二指雨(指地面的干土湿了两根手指横着那么厚)——中雨,下透了——大雨,满坑了——暴雨或者大暴雨。所谓下透了,指的是地里的土湿的厚度。土地自己具有保湿的功能,一般天旱,也就是地面往下一铁锨深,大概三十厘米的土干了。透了,指的是天上下来的雨水,和地表三十厘米左右以下的水汽接上了,这时候就可以直接翻地耕种了,所以叫下透了。如果地表干土超过三十厘米,种下去的种子会因为土太干而发不了芽,这种情况就是大旱。所谓满坑,就是雨下的特别急特别大,水量很多,坑里的水满了,开始通过沟渠往河里流。
    农村人最怕两种雨,一种是疾风暴雨,一种是连阴雨。暴雨不但容易造成农田积水,导致庄稼淹死,风急雨大的时候,空中的雨滴成为雨剑,瀑布似的冲在土坯的墙和房顶上,会把墙和房顶上的麦秸泥冲下来。没有了麦秸泥保护,土坯直接暴露在阴雨天气,有的时候会很危险,造成墙倒屋塔。连阴雨天的时候,十天八天,甚至十天半月泡在雨水里,除了土墙倒塌的危险,房顶漏水也是人们不能承受之痛。
    土坯房的房顶,遇到过长时间的阴雨浸泡,多数都不敢保证不漏。大多数人家的屋里,地面都是没有经过硬化的土地,即使硬化过,也只不过是打过夯的夯土。这样的地面,滴水从房顶落下来,不久就会砸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每当这个时候,家里能盛水的家什儿都会用来接水,否则屋里就可能布满了小水坑,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睡觉了。外边是阴风怒吼大雨如注,屋里是水落如泉叮当作响,这样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贯穿童年记忆的始终。
    连阴天带来的另一个不便,就是没饭吃。家里人多房子少,平时放柴草都是在室外,只有看快闹天了,才会往放杂物的屋子里运一些干柴。如果干柴储存不够,连阴天够长,就会出现做不熟饭的情况。已经被雨水泡透的湿柴,遇到连阴天,好几天都晾不干。即使用引火物勉强点着了,只会在灶膛里冒出很浓的浓烟,就是不见明火。家里能吃的都是粮食,不做熟了,一家人就没吃的,会挨饿。如果再加上房子漏水,这一家人在凄风苦雨里挨饿,那滋味,没经历过的人不能想象。
    我们村西的苇子坑,平时的水面不大,也就一两亩,其它浅一点的地方都长满了芦苇。到了秋后,苇坑的水面变得更小,不长苇子的地方可以站人了,靠近水边的地方还都是软泥。
    靠近岸边的浅水里,仔细瞅能看见细小的气泡,气泡下边是一个小眼儿。顺着小眼儿拿铁锹挖下去,一般都能挖到泥鳅,或者鳝鱼。鳝鱼的血,具有止血的功能。如果挖到了,家人会找一张黄纸,把鳝鱼的血滴在纸上晾干。谁干活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哪个地方,出血了,撕一小块带血的纸贴上去,很快就可以止血,相当于今天的创可贴。有的时候坑边会聚集很多人,除了挖泥鳅,在这里还可以挖到地梨儿(荸荠),偶尔也有菱角可以见到。那时候一般家庭里都没什么钱,这些水里出产的东西,都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这一年的夏天,因为雨下的大,又很急,不大的苇坑,储水量有限。很快坑里水满了,开始从坑边一条路的低洼处往外流。这一往外流水,坑里的泥鳅,大量的从溢水口向外顺流而下。得知这一情况,姐姐哥哥和我带上家里的渔网,支在了溢水口。
    在这种流水的地方,渔网的用法,与平时在大坑里抓鱼稍有不同。不再用一根长木杆,也不再用四根竹竿,只需要两根细竹竿就够了。将两根细竹竿,贴在网的两个边上,绑紧了。两个人每人抓住一根竹竿,将竹竿的一端插进水下的地面,另一端端稍向后倾斜一点。网对着水流的方向,顺水而来的鱼,稍大一些的撞在网上,人手会有一些感觉,两人凭感觉起网。或者,也可以不用凭感觉,定时起网也可以。网阻断了水流的整个水路,顺流而下的鱼儿,除了网这一个方向无路可过。水流很急,鱼儿回头不太可能,只能撞向渔网。这样隔一段时间起网,也能有不少的鱼,不过是抓住的鱼比有感觉的时候起网抓住的要小一些。
    姐姐和哥哥负责抬网,我负责抄鱼,一直不停手的就忙到了天亮。家里能装东西的家伙事儿——大盆小盆,水桶箩筐,基本都装满了。不过,全都是泥鳅,一条鱼也没有。现在想来,我们三人这一晚上的战果,不下六七十斤!从那之后的一段时间,家里天天顿顿都吃泥鳅菜——将吐完脏物的泥鳅往开水锅里一倒,捞出来开始开膛破肚。杀好洗净的泥鳅,仍用干煎的办法,或者煎完了最后再加上水炖一下。这样吃泥鳅吃了十多天,终于吃得我闻到泥鳅味儿就吐,再也不想吃。四十年过去了,一直到今天,我仍然对泥鳅的味道十分敏感,能不吃尽量不会吃。
    我儿时的记忆里,并没有大旱的时候,以风调雨顺或者偏涝的时候居多。经常,一场大雨过后,跟着大人到地里放水——把田地里积的水排到田边的沟里。其时,各个地方都不是很富裕,能依靠各种方法填饱肚子已经不错了,至于营养什么的,根本没听说过。但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营养是万万不能匮乏的,需要补充,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除了各种水产品,鱼啊什么的,再就是地里的各种动物:知了,蚂蚱等等,现在想想,蛋白质还挺丰富。其余的植物蛋白维生素,就只能靠偷了。
    生产队种的各种瓜,水果等,反正是生产队的,小孩子偷了最多被家长教训一顿,没多少人较真处罚什么的。偏偏我家里的大人都是比较较真的,对于孩子偷东西往往处罚很严厉,很认真。
    有一次下了很大的雨,实在无聊,跟着大人们去地里放水。当中路过生产队的瓜园,恰好,看瓜园的,是我大爷。见到我和几个孩子来了,大爷实实在在一眼不拉的盯着我们,连骂带吓唬,直到我们离开。要不是雨太大地太湿,一脚陷进去拔不出来,非得直接把我们追没影了。其实,我那次只是跟着大人去放水,根本没有偷瓜的打算。
    水土之 七 翻 坑
    村里的大坑,水位高的时候会很深,足有四五米。坑边有很多树,夏日的白天黑夜,大坑边,是村里人活动的集散地。没事的时候,很多人会来到坑边歇着。中午天太热,睡不着觉的大人会摇着蒲扇,拿个小板凳到坑边的树荫下坐着乘凉。大多数时候,坑里会有半大小子在洗澡。偶尔,牧羊人也会趁中午的时间,把羊群赶到大坑里,给羊降温。
    比我记事更早的时候,雨水很多,大坑好多年也不会干。坑里种着不少莲藕,坑边长着麻,鱼也会长的很大。听大人说,村里有猎枪的几个人,会在伏天水里缺氧,鱼儿们翻到水面晒背的时候,用猎枪打中几斤重的大鱼。
    不过,我有记忆的时候,坑里的莲藕不见了,大鱼也没有了。大概,那时候气候已经开始变化,老天爷的降雨比以前开始减少。每年春天雨季开始之前,水会变得很浅,最浅的时候,六七岁还没学会游泳的小小子,也可以走到中间去。
    大鱼虽然没有了,坑里的各种小鱼却很多。据老人说,凡是有水的地方,水里都会生鱼,只要水里能长草。根据有水草就会有鱼这一现象,人们得出结论,鱼是草籽变的。当时太小,不会去考证这种说法的真伪。不过,只要有两三年不翻坑,坑里的小鱼也会长到半斤多。还没到下地干活年龄的小小子们,不少会到坑里钓鱼。找一根细一点的竹竿就是鱼竿,大人的针线箔萝里截一截缝衣服的线就是鱼线,掰一节高粱秆,拴在线上就是鱼漂。家里有小一点的缝衣针,用灯头烤一下,用钳子板弯了,就是鱼钩。钓鱼所用的鱼饵,都是菜地里自己挖的蚯蚓。条件好一些的,面缸里挖一点白面,滴几滴香油和一下,偶尔,也能钓到半斤以上的鲫鱼。

    

    

    http://img3.laibafile.cn/p/m/320764226.jpg翻坑。
    麦收以前,雨季还没来的时候,坑里的水最浅,这个时候白天会很热,中午最热的时候,会有大大小小的光屁股下到坑里游泳嬉戏。大坑水浅的时候,比深的时候水面小很多,能容纳下洗澡的人自然就会少很多。丰水期水面十来亩,枯水期大概只剩下两三亩大。如果下到水里的人比较多,在丰水期对水里的鱼影响不大,最多让它们换个地方。水少了,也浅了,下到水里的人足够多,就会把坑底的污泥搅动起来,水变的非常浑浊。不适合在底层活动,没有多少地方可去的鱼儿们,为了呼吸到空气,不得不浮到水面,露出头部呼吸。这种情况,就意味着,离翻坑不远了。
    翻坑,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刚开始,只有个别鱼儿把头露出水面呼吸,不太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下坑的人增多,嬉戏的人员活动加剧,水的浑浊程度不断加深,浮出水面的鱼头数量会逐渐增加。当有人开始注意到这种情况以后,坑里的人员数量开始有意识的增加。坑里的人,逐渐从空手,开始变得手持捕鱼工具。不知不觉中,坑里的主角,从小孩变成大人。家里人多的,两三个人抬一张网。家里人少的,一个人端一张网。没网的,筐头筛子捞米筛,有的时候甚至连笊笠都会用上。
    水面的鱼头越来越多,坑里的人的密度同样也在增加。有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除了太小的孩子和太老的老人,大部分都会手持工具加入到捕鱼的队伍。水面上鱼的密度大到一定程度,两只手掌随便伸出去一抄,就可能抄到手指粗细的小鱼。
    更多人的目标,是稍微大一点的鱼。坑里的水两三年不干,或者两三年不翻坑,就会有长到半斤以上,甚至一斤左右的鱼。这样的鱼是少数,也不会早早地被人发现。一旦被发现,整个水坑开始人声鼎沸,热闹无比。发现大鱼的尖叫声,大鱼没抓住的惋惜声,呼朋唤友协调抓大鱼的招呼声,呼唤家人拿装鱼的工具的呼唤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几乎所有的声音,都带着激动和兴奋,平时缺乏娱乐活动的人们,把翻坑当作了一场集体狂欢。狂欢的热闹程度,和参与性,超过了包括过年,和看电影在内的任何活动。虽然,最后,大多数的人并不能抓住大鱼,但是只要参与其中,几乎所有人都是兴趣盎然,兴高采烈。
    @二爷乱摆龙门阵 2021-03-04 18:48:29
    抓鱼的情景各地差不多。有藕的地方那时在过年前清塘,收获的藕是极少数不统购的作物--人工踩塘,用手抠挖,顺带抓鱼,热闹无比。
    -----------------------------
    老哥,北方挖藕可不能到过年,十月份就得收,否则全冻成冰,挖不动了。
    我记忆中,我们村翻坑我参与了三次,都是在我还没能力成为主角的时候。几乎每次,家里都能捉到三四十斤,或者更多,一扎左右长的小鱼。这些抓到的小鱼,给亲戚送一些,给没有参与到翻坑当中的本家人送一些,最后自己家似乎也剩不了多少。但是每经过一次翻坑,坑里的鱼只能剩下特别小的还能存活,其余的都被一扫而光。等到第二年坑里再有水,新生的鱼儿长不了多大会再次遇到翻坑,每年坑里的鱼,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小。
    等到我可以端起一张网,成为翻坑当中的主角的时候,村里的坑开始年年见底,连能够长到一扎长的鱼也看不见。随后,坑里的水一年比一年少,渐渐的,连雨季都存不下水,成了干坑。再后来,开始有人在坑底也种上了树,翻坑,永远的变成了儿时的记忆,直到今天,再也没有遇到过。
    水土之 八 水 车
    打深井以前,生产队的菜地就在村子边上。菜地用水量大,就在大坑边挖一个土井,井底跟大坑里的水连通,用水车把井里的水车上来浇菜。
    水车,算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农用机械,在农业发展史上,有着革命性的作用,算是“人定胜天”的例证之一。据说,水车最早在中国使用,是在三国时期发明的龙骨水车。不过,我们村里用的水车,跟三国马畇发明的水车,从外形看就不一样。
    这种水车的动力是牲畜,一个铁质的大圆盘套在井口上,圆盘是个大齿轮系统。牲口套在齿轮系统上伸出的一根木棍上,通过木棍带动整个齿轮系统转动,绕着井口转圈儿。通过一系列的齿轮运动,把圆周运动转换成伸向井口下方的一根铁管内的铁链的上下运动。铁链套在一个直通井下的粗铁管里,铁链上,每间隔五十厘米左右距离,就有一个碗口大小的圆形的胶皮圈。胶皮圈略大于铁管的口径,通过铁管的时候,会把铁管里的空气排出来,铁管内部成为真空。也就是说,铁链应该是个传送带,胶皮密封圈相当于活塞,整个水车就是一个原始的真空泵。牲口拉着转盘齿轮一直转圈儿,铁链便不断的带动活塞从井底往上通过铁管,气压将井里的水压进铁管,持续的运动,使铁管里的水位一直升高,直到流出管口。从管口车出来的水,通过一个水槽流出井口,流向地头。这样的水车抽水,比柴油机水泵慢很多,但是比人工用水桶往上提要快,而且节省体力。
    夏天,大坑里的水位高的时候,会超过井底很多,坑里的水可以自然流向井里边,所以水车抽水很顺畅。一旦遇到春秋天旱长时间不下雨,随着人们不断用水,和自然蒸发,大坑里的水位会下降很多。用来浇菜地的水井井底很深,跟大坑的底儿基本持平,只要坑里有水,就可以保证井里的水不干。不过,坑的边缘是斜坡,越往里走坑越深。坑里水浅了,坑中间的水,不会流向在坑岸上挖的井,靠地下水自己从井底渗处来,速度慢,供应不上浇地使用。这时,就需要从大坑水深的地方挖一条沟,一直挖到井底的部位,继续保持井底跟坑里的水畅通。
    几乎所有的村子,都在大坑边上挖井浇菜地。除了水车,菜园里会有不少人劳作,大多也都是不能干重体力活的老弱病残。不到上学年龄又不能干活的幼儿,不方便跟着父母下地去,就很喜欢跟着爷爷奶奶们来到菜园。在这里,可以趁着大人们不注意,摘个茄子,拔颗大葱就是一顿美食。闲下来的时候,看看驴马拉着水车吱吱扭扭的响,瞅瞅坑里的水缓缓的从井口流出,也充满了趣味。

    

    
    实在找不到一样的水车图片,只好找到个类似的充数了。
    听村里的老人说,在我记事之前的某一年,夏天雨水特别大,村里的坑跟远处的河水连通了很长时间,于是,坑里边就有了不少的大鱼。秋天水位下降,没有那么深的时候,有一天白天天气比较热,下坑洗澡的大人很多。大家在大坑里游泳嬉闹,声音越来越大,坑里的大鱼受到惊动,纷纷跳起来。被这么多鱼吸引,洗澡的人开始把目标转向鱼,一边大声喊叫,一边追逐跳起来的鱼们,大有“翻坑”的架势。正在大家欢呼雀跃,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个叫秋根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被一条受惊的大鱼撞到了胸口,秋根惊叫一声,倒了下去。 受了伤的秋根很快被人们抬上岸,叫来一个老中医查看。老中医用尽了办法,最后摇摇头,说了一句:送医院吧。那时候人们生了病,送医院的还不太多。但是秋根一个正当年的棒小伙,又是意外受伤,家里不想就这样让他去了。于是安排人推着手推车往市里的医院送。结果,没能赶到医院,秋根就不行了。 第二年春天,看菜园的文臣大叔在坑边的井里车水浇菜园。牲口拉水车的过程当中,文臣大叔不断的发现水车的出水量越来越少。他拿着铁锹来回巡视大坑通往水井的沟,一直都没有发现哪里被堵住。文臣大叔大惑不解:哪里都没堵住,水怎么就会越来越小,这不科学啊!郁闷不已的文臣大叔,耐下性子仔细巡查,就发现水沟的一个地方水流很慢。认真瞅下去,才看见一个土黄色的活物被卡在了水沟的窄处,用铁锨轻轻一捅,原来是条鱼。文臣大叔举起铁锹,照着鱼猛然用力铲下去,只见一个半米多长的大鱼,挣扎着跳起一人多高,落下去的时候,血和泥水溅了文臣大叔满身都是。最后大鱼挣扎不动了,被俘获,是个鲶鱼。这条鲶鱼太大了,嘴上的须都有筷子那么粗,那么长。全村所有人都来看稀罕,谁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放到生产队的泵称上一称,好家伙,28斤!原来,这家伙,就是撞死秋根的罪灰祸首!
    等到深井真空井开始大范围使用,井里坑里的水越来越少,水车的身影才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6 18:10:13  更:2021-06-26 18:22:09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