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图说]寻陵绍兴:越国王陵、徐渭墓、兰亭、王守仁墓、大禹陵与宋六陵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图说]寻陵绍兴:越国王陵、徐渭墓、兰亭、王守仁墓、大禹陵与宋六陵[第1页]

作者:18611695124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2020年11月底,刚好在浙江海宁有一个项目要去忙几天。中间空闲下来了两日,寻思着没事儿干应该去玩一玩。海宁离绍兴只隔着一条钱塘江,跨过嘉绍大桥开车一小时就到,所以基本没犹豫,抬腿就奔了绍兴。

    绍兴旅游的旅游景点很多,人文文化非常浓厚,虽然多次到浙江来,但绍兴却是一直思来而示成行的地方之一。之前2019年10月之时,当时在宁波做一个展会,曾在中间休息的时间开车首次到访绍兴,当时先去了安昌古镇,之后又走访印山越国王陵,而后住到市区再游览了鲁迅故居。

    这次再来绍兴,时间只有两天一晚,而那些已经去过的景点也不想走二回。所以就将时间都安排在了绍兴市区周边。本来想着时间不多,所以就选了印山越国王陵、徐渭墓及上次来过之后才知道的宋六陵,想来一次深度游。但未成想,一这路走过还非常偶然的去了兰亭、王守仁墓、大禹陵,也算是额外的惊喜吧。


    
    别的先不说,把这六个景区各选一张硬照先发上来:



    印山越国王陵:超级恢宏的春秋越王墓,号称“北有秦公墓,南有越王陵”


    
    徐渭墓:明代四大才子之一,书画双绝的“中国式凡高”

    
    兰亭:虽然文章叫“寻陵绍兴”,但兰亭还真不是埋人的地方。王羲之“封神”的见证之所。

    
    王守仁墓:知行合一的“心学”创始人,中国古代儒家的又是“圣人”的归所

    
    大禹陵:中华文明始祖之一的安寝之地,一处华丽的现代公园

    
    宋六陵:偏安半壁的六代皇帝暂安之所,现今仅余莽莽的茶园农舍

    
    这六处景点基本上都处于绍兴市的南郊,沿着S24绍诸高速基本上就可以到达。

    因为我是从海宁过来的,所以计划由远及近的进行走访。因此,第一站当时选的就是较远一些的绍兴兰亭街道,先去印山越国王陵和徐渭墓,晚上住在兰亭,第二天再去宋六陵。

    
    沿着S24绍诸高速开车到兰亭收费站出来就是308省道。

    在这段省道前后3、4公里之间坐落着印山越国王陵、徐渭墓、兰亭及王守仁墓等多个景区,所以可以一次性全部都走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将会在这个帖子中陆续将这六处景点的前世今生一一道来....................

    首先,我们将从那个缔造了一个传奇式国度的越王开始。

    
    [图说]寻陵绍兴--[一] 印山越国王陵之到达


    我很喜欢看央视的探索栏目,有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部讲“木客大冢”的记录片,但时间很久了,也没在意。2019年10月当时在宁波做展览,中间有两天没事做就来绍兴旅游。住在安昌古镇的时候,没事看看地图,结果看到了一个叫印山越国王陵的地方,于是就上网搜了一下,结果一看,原来这个印山越国王陵的原名就叫“木客大冢”,于是第二天临时起意改变行程到了印山。

    2019年的那次只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所以这次时隔一年之后再次到绍兴之时,就想再仔细的看一看,走一走。

    沿着绍诸高速从兰亭收费站出来,驱车走308省道向北约2公里左右,面对兰亭景区有一条乡级公路的岔路。沿着这条乡级公路再向东走就可以直到王陵脚下。

    要不说烟雨是江南的特色,两次来两次都赶上下雨。毛毛细雨之中这条乡路还正维修。还好这次我开的是一辆普拉多,要是普通的小轿车非托底盘不可。

    
    刚才这张图变形了,重新传一下

    
    拐进岔路之后前行不远就是一座建在山坡之下的小山村。

    这座山村因为建在木客山下,因此被称为“木客村”。在明万历十五年编修的《绍兴府志》明确记载“越王允常冢在木客山” , 而在发掘之初这座越王墓也被称为“木客大冢”。这个越王墓最初的名字,以及这座小山村的名字都是来源于村子旁边的木客山。

    沿着乡道出了木客村就是一片农田。现在农田里基本上不种植粮食作物了,大多种植各类花卉及茶叶。因此,一垄一垄的茶树布满山野,眼中全是深深的绿色,确实很养眼。

    
    
    江南的山色总是郁郁葱葱之中带有那么股娇柔,虽然此起彼伏。在它圆润的外表之上包裹着江南深秋的烟雨,总是让人感觉那么不真实。

    如果我们从卫星图上俯视而看的话,可以看到这个地方是一个三面环山,中间夹有小形平原且平原侧旁还有河山流淌的一块“洞天福地”。如果按中国的风水学来讲,可真是个“埋人”的好地方。

    出了木客村再向东约2公里就到达了印山越国王陵。

    
    

    古代人对人死后的埋葬地是非常讲究的,要进行精心的选址,特别是身居特殊地位的统治阶层尤为如此,王陵就更不用说了。

    秦汉时期称为“堪舆”,后来称为“风水”。东周时期各诸侯国国君陵墓多选择在背山面水的地方,或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有的则建在山颠之上,以显示死者生前的崇高地位。印山越王陵位于当时越国的都城、今绍兴城西南方约13公里的兰亭镇,这里为半山丘陵地带。

    印山所在地是一处群山环抱之中的小盆地地形,北临棋盘山,西依兰渚山,南接裟帽山和笔架山,东眺会稽山,这些大山均海拔100米以上。在这群山环抱之中形成的一片基本呈西南-东北走向的长条状宽阔走廊地带,由东向西呈一字形分布着5座小山,这5 座小山海拔均仅40-50米,大小相若,形状类似,虽排列紧密,但又各自独立。

    我特意从卫星中制作这样一张位置图,彩色部分就是环绕王陵的北、东、南三侧的小型山峰。可以看到印山在5座小山中位居最东,海拔高度41.7米,王陵建在印山之颠。站在这里注目远眺,只见方圆数千米内是一片宽广的开阔地,气势非凡,起伏有致。而远处山冈伟峙,层峦朝拱,从“堪舆”学上讲,确实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

    
    另外,从当时的交通来说,印山以西约3公里,有南北流向的古“兰溪”,即今天的兰亭江。而印山东北侧的木栅村前,更有河道可通达越都绍兴。因此,从当时主要依靠的水路交通来说,印山也是十分便利的。可见越王陵埋在这里确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印山越王陵距当时越国都城,也就是今天的绍兴城仅13公里之遥。距都城较近,这对于王陵的管理、保护和祭祖也是十分有利的。这说明,印山越王陵选址时在考虑“风水”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管理、保护和祭祖等方面的方便问题。

    从全国考古发现情况看,东周时期各国陵区都多在都城附近,这显然都是出于日后管理、保护、祭扫方便之考虑。

    由此可见,印山越王陵在这方面的考虑与其他诸侯国也是一致的。

    
    我们再从印山越王陵的分布位置分析,似乎也有对陵区整体规划上的考虑。

    据考证分析以及今天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同的,印山越王陵的主人是越国开始“拓土始大,称王”的允常,也就是第一位越王。因此,将其埋葬在5 山之最东首,也是颇具道理的,从这个安排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测,这一陵区当时可能已经考虑到今后别的王陵的继续埋葬,而且当时的规划可能是从早到晚由东向西排列的。

    在1980年代曾经在印山王陵周边的小山上发现一座春秋末期,有可能与印山王陵同时代的越国墓葬,但专家们通过其大小、规格及施工质量,认为其可能只是越国贵族的墓葬。而作为王级的墓葬在此地只有印山墓一座。因此,也推测当时应有比较明显的王陵区规划意图,但后来未予实际实施的原因,则可能是允常之后勾践迁都琅琊等方面的因素。

    
    1973年

    浙江绍兴的一座林场在山地划分界限时,突然在附近印山上的一个断面上,意外发现了人工堆筑起的夯土层,要知道当时的印山只不过是一座人员稀少的荒山而已,又怎么会出现防护古墓用的夯土层呢?

    很快,林场人员就将这个发现,报告给了绍兴的文物保护部门。在派出调查小组多次进行了勘察后发现,这很有可能是一座大规模的越国贵族古墓,当然也不能排除是越国王陵墓。由于当时的考古技术水平不够成熟,文物部门就把印山列为重点文物保护中心,只等待到恰当的时机进行挖掘。

    1996年

    文物部门发现印山上已经出现了三个现代盗洞,得到消息后,考古专家第一时间内就赶赴了现场,经过调查发现,三个盗洞顺着封土的走向一字排开,互相之间的间隔大约有十米,位于中间的盗洞让在场的几个专家都大吃一惊,洞口周围堆积的大量的青膏泥与木炭,这不禁让众人怀疑盗墓分子早就进入了墓室,虽然墓室里面的具体情况他们并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盗墓分子已经对这个墓地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通过盗洞的深度与散落的泥土判断,这应该是当地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深土坑墓。

    为了保护这座未知的古墓,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 开始对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发掘工作自1996年8月至1998年4月,历时近两年。


    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中登载的印山大墓发掘前的航拍照片:

    
    随着1998年对当时被称为“木客大冢”的越王陵发掘完毕之后,当地政府为了更好的保存当时已经发掘出来的王陵木质椁室,因此在原址上建立了一座“印山越国王陵”博物馆。以一座大型的钢结构展厅对发现的遗址进行了全面保护。

    之前这座王陵还是收费的,后来为了更好的宣传和促进博物馆的旅游,现在我们去游览已经免费了。

    在印山之下有一个小型的集车场,不大,估计停个十来辆车就会满。

    山下有一座原来应该是收费处的小房子,它的外观就是来自王陵之内木椁的样式,高大的三角型立体支撑式的房顶结构,下边为使用空间。

    
    
    在这个“收费处”的对面,则是一个类似亭子似的建筑。下边由玻璃罩保护着一根长4米,边长0.8米的木方柱。

    这个木方柱就是当年发掘之时在墓室中取出来的支撑木。当时,这根支撑木是被盗墓者破坏之后扔在了盗洞之中,后来在发掘之时从盗洞中取出的。后期建设博物馆之时,因为它已经离开了原属的墓室,因此就将它移动到陵山之下新建了一个小亭子,陈列于此。


    
    
    这里陈列的支撑木是块残木,因为盗墓者为进入椁室而锯开的,因此它虽然有4米多长,但却不是原高度。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它是由一整颗的大型树木修整而成的。以其四方形、每边长0.8来计算,它在制作之前的直径至少为1.2米左右。而我们知道,一颗树越是靠近芯处相对密度与硬度也越高,所以古人在制作大型木结构的时候,除了将外皮去掉,还会尽量选用木芯位置的实材。所以,以这个支撑木来看,它最初的直径应该在1.5米左右,这样它才有一定的高度使得在加工成边长0.8米大小之后还具有一定的长度。

    另外,对于如此巨大的一个木方,体量和重量都是惊人的,当时为了便于运输和搬运,在木方的两端,当进的工人还在其它挖有“牛鼻孔”,方便安装的时候将绳索穿过。

    
    
    
    在山下,收个原来“收费处”的东侧就是一条上山的栈道。栈道旁边立有一座2001年6月公布“印山越国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碑。

    沿着栈道,我们可以上到山顶上建设的室博物馆。

    站在栈道中途再回首,可以看到南侧的山峰犹如一道密林屏风一样镇守着王陵的南大门。因为我去的时候是阴雨绵绵,看不到全景,所以后来在网上找相关资料的时候,看到其它网友之前拍摄的晴天时的照片,所以也一起贴了出来。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应该比较早,我们可以看到在左下角现在已经盖成支撑木保护亭的位置,现有的保护亭在拍摄照片的时候还未建成,那根原木还是露天摆放着。

    
    
    
    登上栈道顶端,是一个小型的广场,在这个广场的北侧注是一座全封闭式的室内展馆。

    外墙贴以花岗岩,正门处则以古代图腾与人物图案表现古越国的文化。

    从小广场上向南看去,景色确实非常的美。深秋之际北方已经四处灰暗,而在这江南水乡之处却依然翠绿,山坡上与广场边树木、灌木变红的叶子则点缀了一抹异色,真的如同一幅油画。

    
    
    
    [图说]寻陵绍兴--[一] 印山越国王陵之超越千年的不朽之迷



    进博物馆的正门之后就可以看到眼前一座规模巨大的大坑!

    这座坑有多大呢?根据考古发掘报告中的数据:印山越王陵使用的是甲字形墓葬形制,墓坑墓道全在山岩中凿成,墓坑深大狭长,坑口长46、宽14、深12.8米。

    但现代博物馆中为了留出一定的保护区域,同时能够让游客下到坑底近距离的观看木椁,所以其开口比实际墓坑要更大一些。虽然没有找到实际数据,但以现场的目测尺寸来看,其长度大约在60米,宽度约20米。因为博物馆的地面基本上是与当封土下沿齐平,所以坑深也应在13米左右。

    因此,当你站在博物馆地面之上向下俯视之时,你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以巨木搭建而成的一座巨大建设(这里我用了三个“巨”字,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形容词可以如此形容它的“大”)

    
    
    现有博物馆的地面基本上是沿着当看该墓的上封土堆的外沿建设而成的。在发掘之后,除了保留了北侧一小部分封土夯筑的遗迹之外,其余的封土都已经移除了。

    此越王墓原本就是在一座山的山顶之上开凿而成的:将原有的山顶开凿一道巨大的墓坑,完成之后,墓坑再以填土夯筑;然后,再夯筑与原山顶平齐之后,依然在其之上加高封土继续夯筑,以人工的形式重新塑造一个新的“山头”。

    从上边贴出的整体照片中可以看到,墓室两侧墙壁是不同的。一侧以现代形式建立了一道齐平的墙壁,而另一边则是以几道固定混凝土形成“匝圈”。这是因为在齐平墙壁之内是一道从上至下的通道,供游从可以从博物馆的地面下行到墓室的走廊。在走廊的一侧其实也是岩石山体。

    
    
    大墓封土全系分层夯筑而成,规模巨大,气势宏伟。封土的整体形状基本呈东西向长方形覆斗状封土。底边东西长72米,南北宽36米,中心最高处9.8米,发掘前保存较好。

    后期为了建设博物馆,不得不将原有的封土移除,所以现在保留的部分仅有博物馆一进门对面,即坑口对方的一小部遗迹。

    在遗迹靠近坑的位置,为了方便参观,所以建设了一个步行的走廊。我们可以在走廊之上即看到坑口下方巨大的木椁建筑,同时也可以看到原有封土的剖面形态。黄褐色粘土堆筑巨大的覆斗状封土墩,把整个墓坑和部分墓道覆盖起来。

    在发掘之初,越王墓的封土墩高12 米左右,夯层坚实清晰,每层厚0.07--0 . 09 米。圆形夯窝直径约0 . 07 米。

    
    
    在一些古墓或古代建筑中经常会讲到“夯土”或“夯筑”形式,现代很多人或是年龄小一些的、或是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对“夯筑”、“夯土”基本上都不太熟悉。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80年代左右,在姥姥家和二姨家的时候,当时她们是在农村。在起屋或是筑墙的时候除了用黄泥和麦秸打成一个个的方方正正土坯,另外就是在房基或墙基上需要两个人用一个大石头或大木桩子合力来“砸”地。这其实就是一种夯筑的方式。

    在夯筑的过程中,是通过砸一层铺一层再砸一层的形式,逐渐将地基垫高。而夯筑墙体的时候,则会先用大的夹板围成空心体,之后在空心体里砸一层铺一层的夯筑。这种夯土筑墙的方式现在即使在农村也很少看到了,费力不说,风吹日晒雨淋的也用不长久。所以,现在还只有一些偏远的地区还在用这种传统方式来使用,比如在一些西藏的地区,他们的传统筑屋方式就依然采用夯筑的形式。一方面这是人家的传统,如果不这么做就不是藏民传统的房子;另一方面,这种很多人一起劳作的方式虽然也是工作,但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虽然传统的夯筑的方式在日常中已经很少看到了,但现代建筑之中依然需要近似“夯”的形式将地基压实、压固,所以在一些建筑工地上,我们也会看到在开工之后会用很多的压路机在地基上反复的压路,这其实也是用的“夯筑”原理。

    
    
    
    今天,我们对于墓上堆土形成一个个的“坟头”习以为常,但这种墓葬形态却不我们华夏族的传统的丧葬样式。在春秋之前,华夏族的墓葬讲求“不封不树”,即不在地表之上有任何表明墓葬的建筑或标志,即使如伟大的君王,地下建筑再豪华、再雄伟,经过填埋之后也不过是一片原野。

    而今天我们看到墓上堆筑封土却是越地土墩墓的传统,它至迟在商代,就已出现。它与中原及其他地区商至春秋时期,“墓而不坟”的埋葬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之后,在春秋时代,这种土墩墓先是在楚地得到推广,而后慢慢蔓延至华夏地区,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坟头”样式。

    这种“坟头”的样式虽着封建阶级的产生慢慢也成为一种身份与地位的标志,君王之墓的封土高大、雄伟,平民之墓而以简单的培土形态存在。


    汉武帝茂陵的“大坟头”

    
    而这种“土墩墓”也存在着一个发展过程。

    早期越地因为地处地下水较高的南方地区,因此如果先人尸骨埋藏于地下难免会导致地下水对尸骨的破坏,而“入土为安”的思想却一直是农业文明的主旨。因此,在最初之时,越地先民只是将先人尸骨放置于地面,之后在地面之上用泥土进行堆砌。而后,其家族或部族之人又继续在此堆砌的土堆之上或之旁继续埋葬、继续泥土堆砌,因而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土堆之下会埋葬多个墓穴的情况。

    在现代考古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先人之“土墩墓”基本上是以一个大土墩为核心,成为整个家族的集中安葬之地,随着埋葬的人数越来越多,土堆也就越来越大。在今天我们进行考古之时,这些墓葬也基本上是按照由上至下、由近至古的顺序进行发掘的。

    
    
    
    春秋中后期,原始的家族形态“土墩墓”已经慢慢变成个人形态的墓葬形式,而原有以地表进行埋葬的形态也开始向地下埋葬、地面起封土形式递进。

    因此,今天我们看到的印山越王陵如此讲究的封土夯筑,已经代表原有的“土墩墓”形式的改变,它以地为穴的形态在传统土墩墓中并不存在。所以很显然,印山越王陵墓上的封土是在延续旧有土墩墓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演变,显得更为讲究和严格。所以,它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土墩墓”的墓葬形态。

    印山越王陵所采用的竖穴深坑有带墓道的形制,与传统的土墩墓具有本质的区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墓葬形制。

    考古资料显示,进入战国之以后,越地传统的土墩墓逐渐被竖穴土坑木椁墓所取代,但此次印山越王陵的发现,可将竖穴深坑墓在越地的正式使用和流行,提早到春秋晚期。它表明,越地的埋葬制度,在春秋晚期、越建国之初,就开始发生重大变革。



    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中的俯视及测试剖面图:

    
    那么,原有的“土墩墓”不仅仅是一种丧葬形式,其实更可以说是一种为避免水浸的自然现象而产生的一种“避险”措施。但如果“土墩墓”变为了“土坑墓”,原有的水浸危害怎么办呢?

    古代先人们,对于这种危害其实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已经发现了规避的方法,也正是这些方法在墓葬中的应用,才使得今天的我们能够看到远在数千年前伟大的劳动成果。

    浙江所在的南方常年多雨,气候也是闷热潮湿,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越国人就知道了水对墓地所带来的巨大危害性,还会加速墓室与尸体的腐烂,所以他们就用青膏泥、木炭、树皮三种结构严格的防水保护层,假如真的有水渗到墓坑里里面,首先就是被青膏泥给挡住,剩下小部分的水还会被防潮吸潮的木炭隔绝,万一木炭也抵挡不住,最后还有一百四十多层树皮做防御,可以让渗进来的水沿着斜坡状树皮表面,排向墓室的两侧。

    今天,当我们在越王陵博物馆的时候,可以看到在木椁的后方,考古学家们为了展示原有的墓葬形态而刻意保留的木椁外木炭层。照片这外那两段黑呼呼的巨大梯形体就是由木炭包裹的墓室。

    
    
    
    原本,在此木炭层之外还包裹有很厚的一层青膏泥,但在发掘之中为了便于清理,这层厚厚的青膏泥已经被移除了,今天在博物馆之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原有的青膏泥的样态了。

    青膏泥,又称白膏泥。它是一种在先秦及两汉时期的墓葬中常用的一种填墓土,质地细腻,粘性大,较湿润,渗水性小,潮湿时呈青灰色,故称青膏泥,晒干后呈白色或青白色,所以又称白膏泥。如果简单而形象的解释一下的话,大家可以认为它就像泥塘中的“淤泥”、石灰池中沉淀“活灰”、家里做饭化开的淀粉沉淀效果。虽然举的例子有些偏颇,但形态却是类似。它们都是极为质地细腻,结构紧密,含水量高,较湿软,黏性较大,渗水性小。

    下边的贴图就是从网上找到的一些古墓中所填充的青膏泥样式。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墓中介于最外侧黄色的泥土与中心棺椁之间填充的那些青灰色、膏状的黏土。

    
    
    在印山越王墓的墓坑内填土发掘过程中,除南壁因塌方而外敞,部分用夹大量碎石的黄土填筑外,其余坑内范围上部全部填筑青膏泥,填筑厚度达6 - 8米,中心部位超出坑口1米左右,而边缘部位紧扣住坑口,表面整体形状呈东西向中间隆起的船篷形状。

    据测算,这座越王墓光青膏泥的用量就达到5700立方米左右。

    下图就是当年发掘之时挖到木椁顶之时,在木炭层之上留下的青膏泥照片。如果从现有的坑口位置到木炭层位置,我们可以想像当年这些青膏泥有多厚。而这些青膏泥而不是本地所产,需要从其它地方挖掘、运输至此地,所以如此之大量的青膏泥填充需要何等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除了夯筑的封土与其下墓坑中多达5700立方米的青膏泥之外,在这二者之下另有一层保护措施。那就是上边我们已经看到过的木炭层。

    2500多年前的越人,为了保护深埋在地下怕潮易霉的木结构建筑,使用了大量的木炭,整个巨大的坑底全部被铺上一层厚达1.65米的木炭,墓室两侧和顶部还有 1米多厚的木炭层。

    木炭是一种具有很强吸水性的物质,主要用于御湿防潮。坑底的大量垫炭,可抵御地下的潮湿和少量地下水的渗出,四周的木炭层还可吸去透过青膏泥渗入的少量水分。

    印山大墓用于填筑的木炭约1400立方米,其防腐保护措施做得十分严密和科学。

    上边的贴图中已经贴了在墓室两侧和顶上的木炭层,下边的贴图则可以看到至今仍然埋藏在地下深达1.65米的木炭层。这部分木炭层深入地下,并且将墓室的底部牢牢的包裹其上,让即使从顶及两侧渗透而下的水气也不会通过墓室底部再次反向渗透进来。

    
    
    古代越人为了防水,无论是将墓室开凿在山顶之上,还是夯筑到十余米的密实黄土(数千年水土流失导致90年代发掘之时仅余9.8米),乃至体量巨大的青膏泥与木炭层,都是生怕水气会浸蚀到墓中。但你以为这就够了吗?

    不、不、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印山大墓在木炭层与下边的木质椁室的支撑方柱之间还有着多达140层左右的树皮层。

    如此之多的树皮层,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将原本削制支撑柱之后的树皮进行有效利用,同时也是在对墓室封闭的同时,可有效地将上面可能渗入的少量水分引向墓室两侧,排入坑底炭层,使水分不会影响到内层木结构,更不会沿着枋木之间的缝隙渗入到墓室之内,其作用类似于今天斜坡状屋顶上覆盖的瓦片。

    它与木炭一样,共同起到避免雨水进入墓室,保证墓室干燥的作用。

    而这包护有140层左右的树皮,在数千年之后,经过久远的重力压制,形成了厚度足有20厘米的保护层,将墓室包护得严严实实,进一步增加了墓室的密封程度。树皮的作用类似于今天斜坡状屋顶上覆盖的瓦片。由于两千多年的重压,各层树皮间结合的十分紧密,犹如“三夹板”。

    下图展柜中放置的就是经过数千年沉压之后几乎形成一体的树皮层,而它们原本所在的位置就是照片中红圈内木椁顶端与木炭层相接的部位。

    
    
    
    这总可以了吧?

    to young to simple。

    就像今天我们家里装修一样,按以上所有的步骤完工那也只能算是“毛坯”,想要住的舒适、美观,还要对室内外再来一次“精装修”。

    古代越人工匠们不仅在建筑墓室之时运用了高超的木材加工和构筑技术,使整个墓室木材加工得极其规整平直,构建严密合缝,平整如整板。同时,他们还对这些枋木的三面运用了髹漆工艺。

    工匠们先将加工好的木材外表用大漆均匀的涂刷,这也就是我们将的“髹漆工艺”。之后再将多次髹漆处理之后且已干燥的木材进行构筑。而当所有木枋依建筑样式全部构筑完成之后,再在构筑好的墓室内再行统一髹漆。

    这就好比我们如果今天我们建房,不仅仅要把每块砖头都要做一遍防水处理,以保证砖头自身不会因为潮湿而腐朽。而且在砖头盖好房子之后还会再墙壁上再次做上防水工艺,从空间上还要阻止水气的侵蚀。

    在90年代发掘之时,虽然墓室大部分已经坍塌、破坏,但在其内局部地方的漆面依然保存完好,光亮如新。在经过“髹漆工艺”处理过的位置更是难觅枋木之间的缝隙,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有人见过有老人去世使用棺材的,可以知道,木制的棺材也需要在制作完成之后需要经过9-12次的刷漆过程。所以很多以前的老人都会在健在的时候早早的买下幅棺木放置在阴凉的房间内,每隔一年半载的就会请专人来油漆一次,直至去世之时,有的漆面厚度往往会有几厘米。在入葬的之前,还会再次对棺木的各个缝隙之处再次进行刷漆,往往一次停灵期间会刷漆多次,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棺木的防腐、密封。

    毕竟只有棺木耐腐,里边沉睡的主人才会“不朽”。

    
    
    [图说]寻陵绍兴--[一] 印山越国王陵之春秋时代的超级工程

    春秋时代的吴地处太湖流域,从现有的古史中,吴国记录其先祖为周文王之伯父太伯。因第三子季历(即周文王之父)深受文王的祖父--太王的喜爱,因此想将权位传之于季历。长子太伯自持材智及能力不如其弟,为免其父之难,因此和季历的二哥、太王第二子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了荒凉的江南,并在此自创基业,之后其子孙建立了勾吴古国,即春秋时期的吴国。这就是“泰伯奔吴”的典故。

    相传,太伯与仲雍在吴地,为了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因此也改变了原周地的习俗,以“断发文身”的形式吸纳当地土著族群。因此,到春秋时期,虽然吴国依然以中原遗族自称,但因其生活方式与“断发文身”的习俗,对于中原的诸侯来讲,依然受到轻视。

    而地处吴地更南方向,距离中原更加遥远,而越国的前身是古代"于越部落",故而又称作“于越”、“於越”。

    
    越国的国君虽然称其先祖乃是“夏朝少康庶子于越的后裔”,但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是否真如越国国君所述,当时即无史实也无印正,与吴国相对,越国的早期历史更为模糊。所以,这种自称更像是发达之后为了提升身份而自寻的“老祖宗”。

    在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中藏有一柄于绍兴漓渚中庄村坝头山出土的青铜鸠杖,杖镦底端跪坐一人像,头上蓄发至额前和耳部,脑后一椎髻,横穿一笄,双手扶膝,通体饰几何纹、蝉纹、卷云纹等,腰间系带。

    这件青铜鸠杖的重要意义是清晰展示了两千多年前古越人的形象,也就是杖底端跪坐的人像。双目圆睁,额前是整齐的头发,全身上下布满各种形状的纹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断发文身”的古越人。

    古越人生活在湿热的湖沼河网间,为了便于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他们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明显不同于中原人束发戴冠的风俗。

    不仅如此,古越人还要在全身上下绘满各种纹饰,这么做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或是出于巫术的要求,或是出于图腾的崇拜。

    《汉书》上的记载则认为越人近水而居,在全身绘上龙蛇之形的图案,可以规避水中蛇虫之害。

    因此,无论从古代越人的形象而言,还是其生活的环境与社会的组成形式,越地比之吴国更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

    
    
    
    也许正是这种身份上自卑,以及希望获得中原主流文化的认同。越国在立国之后,在其上层的文化表现之中,快速的吸纳并运用中原习俗,或者说,他们以模仿周人的生活方式为基础,尽量体现自己华夏族人的身份。

    这种表现的结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发现的印山越国王陵得到了印证。

    印山大墓位于群山环抱的一条狭窄的喇叭状平川上,地势西南略高而东北稍低,西南狭窄而东北宽敞。大墓因为要保持大致的正东西向,不能将前面的墓道朝向敞开的东北方,但总的形势还是可以理解为背负山丘,面向宽敞的平川,地理形势相当不错。

    大墓的地表有规模宏大的墓园建筑,保存至今的除了高大的封土外,最引人注意的还有围绕在封土周围的壕沟(即:隍壕)和跨越壕沟四出的神道。

    
    隍壕全部系人工挖掘而成,形状整齐,转角规正,沟宽16-19、深2.1-2.7、全长888米。每面壕沟的中心一段均没有挖通而作为四面通道,方便出入。

    其中东门宽60、南门宽50、西门宽48、北门宽37米,可见东门最宽,其又正对墓道,应是主门。

    东南地区大型土墩墓多位于山岗上,不便于开凿围墓沟(也可能有考古调查发掘的工作视野和范围方面的问题,有的围墓沟可能没有发现),故在这些大型土墩墓周围都罕见有围墓沟发现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俯瞰印山大墓可以清晰辨识的规整的围墓沟,自然就会引起研究者极大的注意。

    
    隍壕全部系人工挖掘而成,形状整齐,转角规正,沟宽16-19、深2.1-2.7、全长888米。每面壕沟的中心一段均没有挖通而作为四面通道,方便出入。

    其中东门宽60、南门宽50、西门宽48、北门宽37米,可见东门最宽,其又正对墓道,应是主门。

    东南地区大型土墩墓多位于山岗上,不便于开凿围墓沟(也可能有考古调查发掘的工作视野和范围方面的问题,有的围墓沟可能没有发现),故在这些大型土墩墓周围都罕见有围墓沟发现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俯瞰印山大墓可以清晰辨识的规整的围墓沟,自然就会引起研究者极大的注意。

    
    印山大墓周围有近似方形的宽阔的沟壕,这种非自然形态的壕沟当然是人工挖掘的陵园防护体系,可起到标识陵园范围和分隔陵园内外的作用。墓葬或墓地周围挖掘沟壕作为墓葬或墓地的界限,这应当是源自活人居住的城邑周围城垣和沟湟。

    在血缘纽带在社会结构中还起相当大作用的先秦时期,居住在城内的人们通常是以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一个或多个群体。为了防范外敌的侵袭和保障城邑内部的秩序,这些城邑周围一般要修筑城墙和挖掘壕沟,同时城邑内的权贵阶层为了自身安全和凸现身份的需要,也要使用城墙和沟濠围绕在自己的宅第四周。

    这些生前居住在城邑中的人们死后,统治者及其家族要在自己的墓葬周围使用象征城郭沟湟的墓园围墙或围墓沟,按照族坟墓制度埋葬在一起的具有血缘和亲缘关系的其他贵族和平民也会在他们的公共墓地周围挖掘沟湟以象征地下的城郭。

    仅就围墓沟来说,无论在文献记载中还是在考古遗存中,都反映出这是中原墓地制度的普遍传统。

    
    墓地周围有壕沟,这是周王朝墓葬制度的通例。

    《周礼?春官?冢人》说:“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周礼?春官?墓大夫》也说:“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贾公彦疏:“墓域,为四畔沟兆。”沟兆即沟垗,《说文》:“垗,畔也。”也就是说,无论是“公墓”还是“邦墓”,墓地四周都有壕沟作为边界。

    这种墓地周围以壕沟为界的现象,在文献中还明见于最恪守周礼的鲁国公族墓地。

    《左传》定公元年记鲁国执政季孙氏驱逐鲁昭公,昭公客死于晋国后,鲁人迎葬昭公,“季孙使役如阚,公氏将沟焉。荣驾鹅曰:‘生不能事,死又离之,以自旌也。纵子忍之,后必或耻之。’乃止。??秋七月癸巳,葬昭公于墓道南。孔子之为司寇也,沟而合诸墓。”杜预注:“阚。鲁群公墓所在也。季孙恶昭公,欲沟绝其兆域,不使与先君同。’(”杨伯俊注:“沟者,于昭公之墓外为沟,扩大墓域,表示昭公墓与鲁群公墓同一兆域。)”

    周代以后,周人的这套墓地制度在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陵墓上还在沿用,如墓葬用土坑和多重棺椁,墓葬平面按等级分为十字形、中字形、甲字形和口字形等。


    现为人工水库的东南侧隍壕遗址:

    
    
    印山大墓四面的围墓壕沟的中央都没有挖通,形成了四个宽阔的入口。这种前、后、左、右四个入口也就是四门的做法,不同于战国时期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厝墓出土“兆域图”所示中山王厝陵园只有前面一个门的规划,而是类似于后来的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陵园和汉代皇家陵园的前后左右四个门的情况。

    秦国墓葬制度采用的周制中的第二等的侯伯之制,越国自号为王,它效法中原的制度当然应当效法中原周王朝的最高等级制度才是。

    因此,印山越王大墓的四出神道是采用了周制形态。


    西汉景帝阳陵封土周边的四出神道神道阙门模型:

    
    印山大墓的墓上有高大的封土坟丘,封土平面呈曲尺形,墓室没有位于封土下的正中,而是偏在右侧,这不大符合常理,应当有特别的原因。

    印山越王陵使用的是甲字形墓葬形制,墓坑墓道全在山岩中凿成,墓坑深大狭长,坑口长46、宽14、深12.8米,墓坑的长度几乎是宽度的3陪。宽大的长墓道设在东边。平面面积600多平方米,宽大的墓道长54米,墓坑与墓道连接长达100米。

    这样的规模,不但使南方地区吴、楚王陵逊色许多,就是中原各诸侯国国君陵墓也难以望其项背,唯独只有秦公陵的规模大其许多。越国在允常之时虽已称王,国力开始强大,却仍是偏居东南的小国,但王陵的规模却大大超过了同时期中原的一些诸侯国王陵或国君墓,似乎与其小国的地位又很不相称。



    位于陕西凤翔的秦公一号大墓,此墓为春秋时期秦国景公之墓:

    
    据统计,印山越王陵营建墓坑挖去岩石约10000立方米,构筑墓室所用木材近500立方米,木结构墓室平面面积达160多平方米,墓坑中填筑青膏泥约5700立方米,填筑木炭约1400立方米,堆筑封土近10000立方米,外围设置隍壕挖掘土方约40000立方米。

    如此浩大的工程,这一方面反映出印山越王陵虽在陵墓形制上不敢与中原诸国看齐,但在规模气势上却刻意努力赶超中原诸国的心理,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出越国称王之后,王权迅速膨涨与强化的一种历史背景。

    根据钻探的结果可知,印山大墓封土东北边向东突出的小土丘,除了汉代以后的土坑墓和砖室墓外,并无先秦时期的墓葬存在,这里不可能存在印山王陵的陪葬墓。不过,没有发现先秦墓葬不等于当时陵墓规划时就没有预留有打算今后异穴合葬的墓葬。

    
    还是以中原地区诸侯国墓葬为例:

    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厝墓出土的错金《兆域图》铜板,其内容是中山王厝墓陵园的规划图,按照该规划图,中山王错与他的两位王后和两位夫人的墓葬修建在一座倒凸字形的夯土台基下,王墓居中布置,尺度最大;

    两个王后的墓位在王墓的两侧,尺度略小;两位夫人的墓位又在两位夫人墓的侧后,尺度最小。如果只看中间的王堂和左侧的王后堂、夫人堂的台基,其形状就如同一个曲尺形。
    因此,印山大墓封土的这种奇怪的形态,有可能是在墓地规划时为埋葬后死的墓主的亲属有意预留的。

    可能是由于当时越地的墓位观念,这个为后来预留的墓位土丘并没有与主墓整齐并列,而是略向前(即向东)突出一些。与之相适应的是,印山大墓坟丘周围的围墓隍壕也随着这个预留土丘的前凸而向前凹进,从而使隍壕的平面形态由方形(或长方形)变为曲尺形了。

    
    
    中国东南地区,尤其是浙江省,是土墩墓产生最早,延续时间也最长的墓葬形式。

    根据目前有学者对土墩墓的研究成果,土墩墓早在夏代就已出现在浙江省南部,西周以后逐渐传布于整个东南地区,尤其是在浙江、江苏南部和安徽南部。

    典型的土墩墓有多种不同的墓位形态,就每个土墩的墓葬数量及其处理方式来说,除了一墩一墓居中埋葬的方式外,还有一墩多墓同层埋葬、一墩多墓分层埋葬的形式。印山大墓属于最大型的土墩墓,在最初规划时预备在茔域里构筑两座坟墓,以后因故只构筑了一座,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土墩墓通常没有墓穴,耸起的土墩往往就是墓室的载体。但像印山大墓这样的大型土墩墓往往有稍微深一点的墓穴,只是墓穴仍然呈窄长条形,且墓穴的深度仍然不能与非土墩墓相比。

    小型土墩墓的墓室无需墓道,但大型墓则则需要挖掘进入墓室的墓道。由于墓穴浅且多在平地堆筑的土墩上挖穴,墓底道与墓室底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而不像中原地区的带墓道的土坑墓那样,墓道底部是由浅及深的斜坡墓道。

    
    至于印山大墓的方向,如果以从墓道所在的朝向为准,该墓的方向就是座西朝东,也就是朝向墓葬所在山沟的沟口方向。这既有可能是由于越人的丧葬方位观念决定的,也可能是由于地理环境决定的。

    越人属于东方古族,东周时期中原列国的族源有可能属于来自东方的古国,如秦、赵等国的公族墓葬的墓道方向就是朝东,越王族是否有这种墓葬的方位观念,还需要检视更多的资料才能得出结论。

    从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位于陕西凤翔的秦公一号大墓,其两条主墓道为东西向建设,其中东侧较长的为主墓道、西侧较短的为次墓道,因此秦景公的公墓的方向即为座西朝东。

    (现秦公一号大墓的墓室上方为保护墓穴,已经建造了个巨大的棚顶,东西两侧的墓道未覆盖其内)


    
    印山大墓的坟丘封土是继承了土墩墓墓葬传统的产物,不过,在印山大墓的墓葬封护结构中,不仅存在着沿用东南传统的封土形态,也存在着效法中原周文化系统墓葬的椁室积炭。

    印山大墓的墓室(椁室)周围包裹着厚达一米左右的木炭,这在越地的墓葬中是几乎不见的,椁室积并不是当地的埋葬习俗。

    从西周中期偏晚阶段开始,周文化的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礼仪体系已经形成并基本取代了先前从商文化那里沿袭下来的礼仪体系。在墓室构建方面,周人除了逐渐完善多重棺椁制度、新建了饰棺制度外,在椁室外侧包裹木炭以防潮,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吕氏春秋?孟冬纪?节葬》记载当时流行的厚葬习俗说:“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从考古材料来看,积炭之俗与周人墓葬制度的许多因素一样,都出现在西周中期偏晚阶段。

    陕西长安县张家坡井叔墓地是包括了四代井叔墓的贵族墓地,其中M157 组最早,M152、168组次之,M170 组最晚,其年代跨度为西周中期前后。在年代稍早的M157、152、168 诸墓中,都没有积炭的做法,而在年代最晚的M179 中,墓底已经铺设了一层木炭(但椁室周围还无木炭)。

    山西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的年代在西周早期和中期偏早阶段的诸晋侯及其夫人墓葬(M9、13、114、113、6)的椁室四周及上下都未铺垫木炭,西周中期后段的晋侯及其夫人墓葬(M7、33、32)已经在椁底铺垫有一层木炭了,西周晚期至春秋初年的晋侯及其夫人的墓葬(M91、92、1、2、8、31、64、62、63、93) 在椁室周围都包裹有厚厚的木炭。

    下图即是山西曲沃发现的西周晚期晋国公墓中的积石积炭墓:

    
    到了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大型墓葬积炭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春秋早中期前后的山西闻喜县上郭村晋国墓地中较大的墓葬也都积炭。在春秋中晚期,江淮地区的大型墓葬已经出现了积炭的大型墓葬,如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大墓,是春秋末期宋国或吴国的甲字形墓葬,该墓的椁室就包裹着厚厚的木炭。

    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与中原周王室和北方地区的霸主晋国都保持着较多的联系,晋国的统治者出于遏制楚国的需要还曾有意培植吴国的势力,吴越两国出于北上争霸的需要在文化上都努力模仿周文化。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越国统治者的仿效周王室和与周王室关系最密切的晋、郑、鲁诸国的文化现象则是必然的。与此同时,积炭墓也能有效的保持墓室干燥、保护木椁不受浸水及地下水的侵袭,因此积炭墓在越地的运用不仅是丧葬形式上受到周文化影响,同时也是越地传统墓葬习俗的有效补充。

    
    上文中我们也讲,越人作为一个悠久的原住民族。其历史及文化久远,并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墓葬形式。而作为越人的首领,虽然在政治及文化上倾向于周,但其基础及旧有习俗依然保持着越人传统。

    如果说印山大墓的封护形态既有东南地区的传统因素又有模仿中原周文化的因素的话,那么该墓的地下建筑则主要体现了东南地区越人自身的建筑传统。

    这些地下的丧葬设施,包括了木构的两面坡形墓室(椁室)、整木挖斫的独木棺。

    
    印山大墓墓穴的平面形态为前方带一条长长的墓道的狭长的“凸”字形,墓穴为狭窄的纵长方形,而与之同时和在其前后的中原的大型墓葬,其墓穴都是呈宽长方形甚至近似正方形,二者平面形态明显不同。

    从立面上看,印山大墓的墓道坡度极其平缓,坡度仅5~6 度,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条平墓道,这与中原地区大型墓葬的倾斜度很大的斜坡墓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印山大墓的墓穴底面虽然比墓道底面低1.6 米,但在墓穴铺垫了木炭层后,墓道就与墓穴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当墓穴内构筑了木构墓室后,墓室底部的枋木铺就的地板高度甚至高于了墓道后端的高度,这也与中原地区大型墓葬墓穴及墓室低于墓道的状况有所不同。

    
    
    印山大墓与中原列国大型墓葬在墓穴构造上存在的这些差异,有的是与东南地区土墩墓平地起坟或平地浅坑做法相通,如大体水平的墓道以及墓道与墓穴基本都在同一平面上的做法,这在墓室形态清楚的土墩石室墓中更比比皆是。甚至一些规模较大墓葬,其墓室也经常修建成窄长条形,墓底枕木铺设形式也与印山大墓颇为相似,江苏苏州市真山大墓即其一例。

    可以断定,印山大墓这些不同于中原列国的墓穴形态应当是包括越王族在内的东南地区相当数量的一个人群的自身埋葬习俗。

    从博物馆中的墓道中所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印山越王墓的墓道即平且直,与墓室入口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

    
    
    
    印山大墓的墓室(椁室)形制特别,墓室两侧没有木枋叠垒的直立墙壁,由紧密排列木枋拼成的两面坡的屋顶直接架在铺地木板上,再在屋面上覆盖多层树皮防止雨水渗透,使得墓室如同地面上的人字形桁架的长屋。

    
    
    印山大墓的墓室为狭长条形“人”字坡的木屋结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用加工平整的巨大枕木构筑而成。其构筑方法:

    一、先在炭层上平铺两条东西纵向如同铁轨样式的方形垫木;

    二、两条方形垫木上用枋木南北横向铺出墓室的底面;

    三、在底面的南北两侧用枋木互相斜撑,形成贯通式的空间;

    四、斜撑木的顶部纵向压盖半圆形脊木,将两侧的枋木扣牢;

    五、最后在前后两端竖立封门木和后墙。

    
    这种长屋脱胎于原始的三角形棚架,建筑学家将这种由密集排列的椽桷构成的两坡屋顶叫做“天根地元造”。

    原始的“天根地元造” 是交叉排列的竹子和小树作为椽子,其上覆盖茅草、树叶或树皮。这种房屋容易建造,也容易根据功能的变化无限制地加长,在中国上古的南方地区应当是有相当数量的,近代中国南方已经很少见了,但在东南亚半岛和太平洋的岛屿上却还可以见到。如美拉尼西亚的班克斯(Banks)群岛的男子公所“加米尔”(Camel),就是一种平面呈窄长方形的地面长屋,长屋无墙,“双斜面的屋顶,茅草一直覆盖到地面,比一般房屋大得多,有长达90多米者”。

    
    
    印山大墓的时代已经超越了使用原始无墙两面坡长屋的时代,作为越国的最高统治者或高级贵族,他们生前居住在华丽的宫室中,不大可能还生活在无墙无窗的两面坡长屋内。既然越地高级贵族生前应当居住在比较讲究的带台基和墙壁的房屋建筑内,为什么他们死后要被放置在这种相对原始的没有墙壁的长屋类建筑中呢?

    在墓穴内用木枋搭建没有墙体的两面坡人字顶木椁室的做法,并不是印山大墓的特例,而是中国东南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墓葬形式。

    根据最新的考古材料,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在江苏宁常、镇栗高速公路沿线发掘了土墩墓40 座,其中多座土墩发现有这种两面坡人字顶的椁室。

    这种椁室都是土墩中心的墓葬,椁室“由基槽、两面坡的木棚、石床等部分组成,有的还有通往墓外的道路,在棚子之上再堆土成丘”。发掘者林留根等先生指出,“这类木棚建筑与浙江印山越王墓的形制较为类似,实际上可能就是截面呈三角形的两面坡椁室。”

    
    江苏宁镇地区是吴国故地,这里在西周以前本无土墩墓的传统,土墩墓是西周时期从越国故地浙江地区传来的墓葬形式,西周以后吴地的主体人群本来来自越地,其葬俗也应从越地带来,故春秋末吴国的伍子胥谏吴王夫差说:“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道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与我亦然。 ”

    春秋战国之际的印山大墓的两坡无墙的木棚型椁室与更早的江苏宁镇地区土墩墓相同,并不是受到了北面吴地的影响,而是越地自身传统的延续,只是由于考古资料的限制,目前在浙江一带还没有发现年代更早的两坡无墙的木棚型椁室而已。

    
    
    在印山大墓的人字坡墓室的中室内,放置着一具独木棺。

    这种棺是用一截整根圆木,将其四面砍削平整,两头各留下一个或两个凸出的把手,再从上至下挖凿出棺室的特殊葬具。

    这种棺在东南地区的越人墓中屡见不鲜,如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其陪葬棺是两端留有一个抬把的原木挖凿的独木棺,主棺外棺为木枋垒砌、下有双枕木为抬梁的样式,内棺也是内部凿空的独木棺,只是两端未留抬把。这种带抬把的独木棺也应当是古越人的葬具形式,华南地区后来的崖洞葬木棺大多都带抬把,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木棺东西向顺置于中室, 系用一巨型圆木一剖为二,再经掏挖而成。

    独木棺长6.05、宽1.12、厚0.2米, 棺内深0.4米, 两端未发现挡板结构。棺底两端各伸出一段长0.32、宽0.2、厚0.12米的榫头,以便于抬运。棺下分置三根南北向方形垫木, 长1.8、宽、厚约0.11-0.14米。棺外及垫木均探黑漆。

    出土时,棺内及棺上均为黄色盗洞填土。棺木内侧腐朽严重,棺盖板因古代盗掘被打破,一部分跌落在棺北侧底面上,留下的大部分因不堪盗土重压而断裂为两块。

    棺内未发现任何遗物,也未见尸骨痕迹。

    
    在最初博物馆建立之时,墓室之中是可以进入参观的。但我在2019年去的时候就已经将墓室入口处的小门锁上了,游客只能站在木椁之外观看。

    还好,博物馆为了能够让游客看清木椁之内的空间,在保留着原有的玻璃地板的两侧,加装了一些照明灯具,所以虽然只能在外边观看,但通过木枋的空隙,我们还是能够看清楚内部的构造,但对于这具特殊的独木棺,现在仅能远看,细节就不要想了。

    
    
    
    [图说]寻陵绍兴--[一] 印山越国王陵之允常?勾践?这是谁的长眠之所?


    在1990年代末期进行的印山大墓发掘工作之中,即已发现此墓在古代即已遭到过严重盗掘。

    7个古代圆形大盗洞均对准墓室, 并基本呈一字形排列,最大的一个盗洞直径接近了十米,相互之间无打破关系。这一现象可说明以下两点:

    第一, 7个盗洞可能是同一次盗掘所为。如此大规模的盗掘应属集团所为,有灭族掘祖坟的嫌疑。

    第二,盗墓者对深埋地下的墓室结构比较了解,盗墓时间距离埋葬时间不会太远。

    
    清理中发现,盗掘破坏后倒地的斜撑木以及被打破的一块独木棺盖板直接压在墓室底木之上, 二者之间没有薄层淤泥间隔,墓内随葬品几乎被洗劫一空, 玉剑、石矛均断成数块散乱分布。这一系列现象也证实了以上的两个推断。

    在盗洞填土中出土1件铁镬,应是盗墓者遗留下来的盗掘工具。

    按照目前的认识,这种成熟的铁制农具在浙江地区出现在战国以后。因此发掘的专家们也初步认为,墓葬被盗于战国之后,极有可能是统一越地的秦人所为。

    从博物馆现场展出的当年发掘时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在全部应由木炭层包裹的墓室顶端,因为盗洞的存在,而破坏了原有了木炭层,使得大量封土之上的黄土从盗洞中一直灌入墓室,同时,也在木炭层之中留下了不同颜色的痕迹。


    
    清理三段墓室的过程中,考古人员的心情越来越觉得沉重,为了防止倒塌,他们一边仔细地清理泥土,一边用钢管支架将墓室两侧进行加固,清理到墓室东北方向时,忽然出现了装尿素的编织袋与白色手套,考古人员经过反复鉴别,确认了这是现代盗墓分子留下的。

    1982年在印山东部4公里处,发掘出土了绍兴306号贵族大墓,整个墓地面积是印山大墓的十二分之一,虽然也被盗墓分子光顾过,可里面却发现了乐伎铜屋、镇墓兽座、四龙纹小阳燧和玉耳金舟等铜器、金器、玉器总计1244件文物。

    有鉴于此,考古人员仍然对于遭到洗劫的印山大墓,抱有特别大的希望。

    但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青铜乐器是夏商周三朝的重器,是几乎所有先秦时期大墓出土的常见陪葬品,可到了印山大墓中,墓室被考古人员翻了个底朝天,仍然没有发现任何的青铜乐器。这种奇怪的现象让考古专家们十分不解。

    然而在发掘到墓室北侧之时,终于有了惊人的发现,两件精美的玉器,由黑白两色的玉料雕刻而成,其中一件已经断裂成三节,两个玉器都是龙首状的钩子,上面都雕刻着许多精细的花纹,从造型与各种迹象来看,是用来插进木结构里面的玉钩,当是用来挂青铜乐器使用的,这就说明墓室中曾经存在着大型青铜乐器,只不过全都被盗墓贼偷走罢了

    
    
    因墓葬被严重盗掘,因此虽然印山大墓的规模巨大,但出土的文物却极为稀少。

    在墓葬的封土、填土中出土了不少陶片和原始瓷片。其中, 印纹陶片的主要纹饰有方
    格纹、席纹、回字纹、重回字加“X” 纹、米筛纹等, 原始瓷片有内壁满布轮旋纹的
    直壁平底盅式碗底、拍印云雷纹的瓷罐残片等。此外还有少数夹砂陶、素面硬陶片以及有
    段石锛。这些应是原取土地点就已包含的遗物。

    但有几件青铜器和木器可被定为筑墓时的遗留物。

    铜铎1件。通长23.8厘米,铎高5、宽5.8、厚0.3厘米。

    出土于墓坑内的青膏泥中。器物保存完好,摇动木舌仍可发出清脆悦耳的撞击声音。铎体呈合瓦形,征体短阔, 口略凹弧,顶部有方签, 中空以纳木柄。木柄截面为长方形,一端稍粗套人方妻,要外木柄上有一小圆孔, 内插竹销用以固定。铎腔内有一凹形卡口,上有小孔插竹销, 以承圆柱形木舌。铎的顶部及方签之外侧均饰以小圆点为地的卷云纹。木柄一侧依稀可见若干文字,文字内容尚待考证。

    
    墓室随葬品仅存玉器、石器、漆木器、残陶器等41件(组)。其中绝大部分见于中室, 前、后室仅有4件器形不明的残泥质陶器,后室还发现1件石环。中室的随葬器物中, 玉镇和玉钩形器多见于南北两侧的挡坎上,或贴近挡坎内侧,有2件玉镇至今仍压在中室东北角的竹席痕之上。

    在墓室中发现的玉镇共有19件。除1件出土于6号盗洞填土中,其他均见于墓室内。玉质较差,结构疏松,白色内夹黑灰色杂质。八棱形,隆顶,弧腹, 中腰以下内收,平底, 实心。顶部中心有一扁圆形小纽,纽上横穿一孔可系线。除底面外, 器身通体阴刻勾连卷云纹。

    从玉镇在墓室中出土的位置及其下所放置的竹席来看,这些玉镇的功能就是作为压席使用的:席镇。

    
    
    对于大多数的各位以及包括我而言,长期四肢不勤、伏案敲键盘的主儿,真回到古代,关于“坐”这项就能要了老命。毕竟,直到魏晋南北朝,胡人把马扎、椅子等土特产带到中原之前,汉人一直都是没有高脚坐具愉快地垂足抖腿的。

    而在正式场合,我们的古代要求必须以跽[jì]坐的方式来体现庄重性与严肃性。跽[jì]坐,就是指两膝着地 ,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从一些出土陶俑之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坐姿。

    
    而今天我们随意坐下时的盘腿,在古时的话,如果只是你一个人,或是在非常休闲的场所,如居家、下人面前之时是可以的,一旦是在稍显正式或在外人面前,那么一定是且必须是跽[jì]坐。

    为什么?因为古人不穿内裤啊,犹如长桶裙一样的下裳再加上盘腿,两个人面对面坐在一起,先不说雅不雅的问题,也不怕旦旦着凉吗?

    可悲的现代古装剧,估计是怕演员坐不上三分钟就得东摇西晃  

    
    现在我们说席地而坐,往往就是一屁股坐到地上,但是过去的席地而坐,是真的坐在席子或筵上面的。对于上流社会而言,坐而不席是不像话的。《论语》里说「席不正,不坐」,《晏子春秋》里晏子说「臣闻介胄坐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

    床、席以及室内地面就坐的地方要铺上席子,席子容易卷边,起身时搞不好还会移动(李商隐写汉文帝和贾谊会面说得投机,不自觉地席子跟着靠近了:「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所以就要在四角放上镇,因而完整的席镇也大多是一组四件。

    现在一说到「镇」,你想到的可能就是文房里的「镇纸」或「纸镇」,「纸镇」一听就是压住纸的,那在纸发明之前,「镇」是干嘛的呢?

    也是压东西的,不过压的不是书不是纸,却是席子,这也就是——「席镇」。

    这张央视老三国剧照中,演员不仅按着跽[jì]坐的方式来对戏,同时,席子上也能够看到压在四角的“席镇”

    
    由于此次印山大墓未能出土具有明显断代的器物,而且在其主棺出土时,棺内及棺上均为黄色盗洞填土。棺木内侧腐朽严重, 棺盖板因古代盗掘被打破,一部分跌落在棺北侧底面上, 留下的大部分因不堪盗土重压而断裂为两块。棺内未发现任何遗物,也未见尸骨痕迹。

    因此,对于墓主为何人、墓葬为何时均无具体指向。因此,考古专家只能够通过即有文物的器形进行推断。

    从墓葬封土、填土中出土的陶瓷片看, 米筛纹、方格填线纹、重回字加“ X ”纹等印纹硬陶片均为春秋中晚期的遗物,不见战国时期浙江地区流行的米字纹、麻布纹印纹硬陶片。这些陶瓷片应为原取土点中的包含物,由此推断,墓葬年代的上限应不早于春秋晚期。

    填土中所出的青铜铎,其形制结构与安徽省青阳县龙岗春秋晚期墓所见者一致川。随葬的玉钩形器与江苏苏州真山春秋中晚期吴国大墓所出之玉钩形器相近,但更为精美。长方形玉饰与江苏吴县春秋晚期吴国玉器窖藏的同类器相仿,玉镇、玉钩形器等器物上的纹饰也与吴国玉器窖藏所出玉器的纹饰风格相同。

    根据以上分析,发掘的文物专家认为大墓的时代应为春秋末期。

    
    
    
    春秋、战国时期,绍兴是越国的政治中心。印山大墓是绍兴地区乃至浙江全省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代墓葬, 其高耸的墓上封土、大型甲字形岩坑以及规模宏大的枋木结构墓室,巨大的独木棺,无不显示出墓主人的特殊身份。

    据测算, 营建墓葬挖去岩石近10000立方米, 填筑青膏泥5700立方米左右,填筑木炭约1400立方米,构建墓室所用木材近500立方米, 外围煌壕挖掘土方约40000多立方米, 如此巨大的土木工程非王者不能为。

    印山周围规整的煌壕更清楚地表明,该墓属于王陵一级。

    (发掘之初及发掘过程中的照片)

    
    
    虽然墓中残存的随葬品不多, 但数量众多的压席用玉镇, 以及玉剑、玉链等礼仪用玉兵器,都说明墓主不是一般的人物。此外,大墓特殊的墓室结构与古越传统的石室土墩墓颇为近似, 墓中巨大的独木棺更具有明显的越文化特色。综合以上分析,当时的专家组认为,印山大墓应是一座越国王陵。

    与吴国相比,越国的早期历史极为模糊。虽其自称源自夏后帝少康,但至春秋中晚期之前,其先代首领或越王世系均不可考。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及《正义舆地志》中记载:“越侯传国三十馀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镡,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因此,通过史书中的记载能够确认的越王世系是同夫镡为始,他是著名的越王勾践的祖父。

    因勾践在灭吴之后将其国都迁于琅琊,因此,作于东汉时期的《越绝书》记载葬于绍兴的越国先王仅有两位,即:勾践之祖父夫镡与勾践之父允常。

    《越绝书》云:“ 若耶大冢者,句践所徙先君夫镡冢也。去县二十五里。”迁葬夫镡的“ 若耶大冢” 因葬于若耶溪旁而得名,古之若耶溪即今之平水江。平水江在绍兴城东南而印山在绍兴城西南方,二者相距甚远,所以, 印山越王陵的墓主不可能是夫镡。

    
    而同样是在《越绝书》上,另有一记载“ 木客大冢者,句践父允常冢也。”

    明万历十五年编修的《绍兴府志》更明确记载“越王允常冢在木客山” , “ 木客山在府城西南二十七里”。其对“ 木客大冢” 记载的地望与今印山所在的位置相符, 而且, 当地确有印山原先被称为木客山的传说。

    所以专家组最后认定, 印山大墓即为史书记载中的“ 木客大冢” ,大墓主人应是越王勾践之父、越国第一位称王的允常。

    允常有些书中又称“ 元常” ,至迟在公元前510年已即位称王。允常卒于公元前497年, 即春秋末年, 这也与推断的墓葬年代相符。

    
    但是,从上文中所述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印山大墓中出土了一些被认定为春秋末期的文物,但其上并未有指向性的墓主信息。而专家们从各类文史资料中找到的文字记录,其成书年代距春秋末期也有较长时间,以信息指向性最为肯定的《越绝书》为例,其成书年代的东汉时期与春秋末期相距超过五百年。

    因此,虽然专家组依据文物与史书的对照认为印山大墓为越王允常之墓,但从认定之时起,对于墓主的质疑便从未停止过。

    其中,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葛国庆所著《印山大墓应是越王勾践自治冢—绍兴印山越国王陵陵主新考》一文,详细人印山大墓的构造、越国经济关系与春秋末期的政治条件等方面作了一定考证,他认为,印山大墓极有可能是越王勾践之墓。

    
    《印山大墓应是越王勾践自治冢—绍兴印山越国王陵陵主新考》一文中首先对现有的印山大墓墓主为允常作了质疑。

    其一?,木客大冢必应建在木客山上。这是最基本的客观常理。但现印山大墓所在“独山”不能包含在木客山山脉中?,则印山大墓就很难成为木客大冢了。

    其二?,印山大墓的宏大规模与允常时的国力不符。

    印山大墓考古发掘显示?营建墓室的斜撑木?多在70~90CM 见方,?其原木胸径均应在150~200CM 之间。这座大墓从构建墓室的枋木制作、干燥、三面髹漆?到挖坑搭建、内壁再次全面上漆?以及大量木炭的烧制、填筑?青膏泥和封土的选料、搬运、填筑?即使不考虑人力、财力能否足配?工程起讫也至少得4~5年时间。

    
    同时,发掘资料还显示:大墓封土靠近墓道的1/5部分?及墓道、甬道的全部填土、封土?均为二次填筑。就是说?该墓在首次建造完毕后?曾被有计划、有步骤地重新打开?然后实施下葬。这是典型的自治冢特征。即,是墓主生前建造且在死后才入葬使用的陵墓。

    印山大墓发掘后?以非凡的气势?宏大的规模?豪华的墓室?以及十分讲究的填筑工艺?为世人所震惊。如此巨制的陵墓?与允常时的国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春秋初?越国被周天子贬为子。公元前544年允常之父夫镡时?“吴人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说明当时的越国根本无还吴之力?任凭吴国把越人抓去当“刑人”。

    允常元年(前510年)?“吴王以越不从伐楚?南伐越。越王允常曰:‘吴不信前日之盟?弃贡赐之国?而灭其交亲。’阖闾不然其言。遂伐?破木隽里。”显示此时的越国已沦为吴的属国?需年年向吴贡赐。允常六年?“越闻吴王之在郢?国空?乃伐吴。”这次虽曾取得了短暂的偷袭胜利?但等吴国主力一回来?越只得急速撤退。

    有关史书载有“越之兴霸自元常矣”和允常时“拓土始大?称王”指的不过是这次偷袭撤退时占领了吴靠近越界的些许土地。此后允常国力虽渐兴盛?但一直难与吴抗衡?并时时有吴犯之忧。

    允常在位14年,?前五年只是谨守父业?后九年虽始有所志?国力初兴?并渐自强。但由于当时越国的治国重心仍在加强军备、严防外犯和提高国民生活上。即使在允常统治晚期,越国的国力也只能逄是刚刚起步阶段,他怎可能去考虑营建印山大墓那样大损国力的陵寝工程呢?

    现在苏州虎丘之上的剑池,即传说为吴王阖闾之墓。

    
    其三,?印山大墓的隍壕型制与允常时的社会地位不符。

    印山大墓除了墓坑之大、?墓道之长、?墓椁之伟、?封土之雄外?,更使人叹为观止的是呈长方形围绕整座陵山的隍壕结构。正是它?把该大墓推向顶级地位。

    隍壕者,?无水之护城沟也。本是设在城周作护城河?后假借设于陵周?,乃视陵为城也?亦视陵主为城主也。

    春秋战国期间?华夏共尊周室?各种周礼尚健。在陵周设隍壕?正是当时显示帝王尊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般诸侯国君主非敢妄为。而在古越地的印山越国王陵恰恰敢于配建如此宽广浩大的隍壕?,这应与陵主当时的身份和地位紧密联系的。

    纵观我国已发掘王陵的隍壕结构?除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墓配有内外隍壕外,?印山隍壕是江南地区已发掘王陵中惟一的一处。?难怪1998年国家文物局有位领导视察到印山大墓的隍壕后?十分感慨地脱口说道:“北有秦陵?南有印山。”说明设有此等隍壕的陵墓?其规格之高?非特等尊贵者不能为。

    
    作为越国初兴阶段的君主允常?能配建此等隍壕吗?各种史料记载得十分清楚:允常时的越国只不过是周王朝下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小封国。《史记索隐》言:“越在蛮夷少康之后?地远国小。春秋之初?未通上国?国史既微略无世系?故纪年称为於越子。”《舆地志》也曰:“春秋贬为子?号为於越。”列于“子”位的越王允常?其地位、其礼遇排行在最下等。加上当时越国近忧吴犯?,且远臣于楚和国力初兴的背景,?不管哪个角度?允常都不敢不度自身身份地位?、不畏诸侯嗤之以鼻?、不惜重耗微薄国力?,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营建印山大墓如此巨制之王陵。

    而《史记》中说勾践平吴后,率兵北渡淮河,与齐、晋诸侯相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胙,命为伯。勾践将淮河的土地给楚国,将吴侵宋的土地归还给宋国,还给鲁国土地方百里。这个时候,“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在勾践满腹称王称霸的雄心里,他建的陵寝当然会考虑象征帝王尊贵的隍壕结构,营造气势独尊、规模恢宏的皇家陵园。

    因此,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葛国庆先生认为:?印山大墓墓主人应是越王勾践?。

    
    葛国庆先生推论:印山大墓的建造年代大致是在越灭吴后的第二年(前472年)?前后历经五年余。完工应在越迁都琅琊后的次年(前467年)。又历二年(前465年)勾践卒?,于是?就揭去墓道及甬道顶的封土?重新打开墓道、甬道及墓室门?,秘密的将勾践安葬于此处。之后再度填封墓道、甬道及其上部封土?遂呈考古发掘中的解剖结构。

    虽然《越绝书》上曾有云:“ 独山大冢者,句践自治以为冢, 徙琅琊,冢不成,去县九里。”这表明, 句践因迁都琅娜,实际上并未葬于“ 独山大家” 。但葛国庆先生认为“独山大冢”只是一座为障眼而修的“疑冢”。

    
    
    另外,虽然越国自勾践始迁琅琊,但于“越国琅琊”的准确位置,学界却有很大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勾践迁都的琅琊是今天山东省胶南县南边的琅琊山,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琅琊当在江苏连云港。两方都摆出了大量的典籍或考古遗迹,赞同山东说的,是因为大量典籍中都记载琅琊应该在山东位置,但持不同意见的学者认为现在的琅琊山没有发现和越国相关的遗迹,越国的琅琊都城不可能在山东。近年来,据绍兴学者的野外考古调查,据说在江苏省连云港境内发现了许多相关遗迹,但最终“越国琅琊”为何处,现在依然处于迷茫之中。

    虽然勾践迁都北上确有其事的。但问题是以中国传统的贵族丧葬习俗,一种为“落叶归根”式,即去世之后会将遗体运回宗族之地埋葬;另一种则是“聚都而葬”式,即在国都附近重新规划出的贵族墓地重新建立家族葬所。

    但不管何处是琅琊,从现有的考古发掘的结果来看,越国诸王、侯之墓葬都未发现过,目前争论的琅琊都城周边也都没有找到相关的线索。

    
    
    2011年以来,考古工作人员对位于绍兴平水、漓渚等乡镇的11处越国贵族墓地进行重点勘探。

    其中,发现“中”字形墓6 座,“甲”字形墓13 座,刀把形墓5 座。在宋家山、庙前山、水竹庵桥头、陶山、小馒头墩、倒骑垄等越国贵族墓葬的墓葬形制均为中字形大墓,墓葬规模甚至毫不逊色于绍兴印山越国王陵。

    而且,除一座“中”字型墓葬位于漓渚镇外,其余的六座“中”字型墓葬均位于平水盆地。对比中原地区同时期的诸侯王墓墓葬形制和规模,平水盆地的这些特大型高等级贵族墓葬应为越国王陵,平水盆地可能为战国时期的越国王陵区。

    从调查勘探结果来看,位于平水盆地的每座特大型“中”字型高等级墓葬均与1 至5 座相对较小的甲字形墓葬分布在一起,形成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墓地,其周边还有古水系、沟状遗迹或自然沟壑环绕,把每个墓地围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构成一种大的“公墓”区内分隔成若干个小的陵墓区的分布格局。

    
    因此,从如此密集的越国高等级墓葬发现的情况来看,越国贵族极有可能采取了“落叶归根”的回葬形式。勾践虽然迁都于琅琊,但在其去世之后,很有可能依然归葬在越国旧都。

    参加过大墓考古发掘的葛国庆指出,现印山西翼也有一座体貌与印山大墓相同、结构相仿、时代基本一致的另一大墓,要认定哪座是哪一位国王的,必须严谨。他提出,印山不是木客山,木客山另有其山。

    木客山真实所在有其范围,是指现木鱼山和姜婆山所在的山脉。其西端主峰因古籍“客”与“容”误刊,使木客山变成了木容山,再经民间音、义双转,使木容山变成了今之木鱼山。最东端的现姜婆山,由于地近木栅村,在木客村转为木栅村的同时,木客山也就转呼成了木栅山。今西起木鱼山,东至姜婆山,是一条独立的小山脉,五个山包紧紧相依,一字排列,就是古之木客山的范围。而印山是不包含在木客山山脉之内的,因为自古至今,不管是山势地理成规,还是堪舆学说,均认定山随脉行,脉连山依,脉断山离。印山和木客山之间有涧溪隔离,山脉已断。木客山山脉的五个山包一气呵成,在姜婆山北向稍作延缓后,隐入地表,山脉已终。印山虽与姜婆山仪一小溪相隔,但其东、西两侧各有流溪夹山北泻,山南山北落差明显。印山之脉乃源于正南的裟帽山而止于印山,与近旁的姜婆山并不相干。

    
    木客山五个山包上,中间一峰有一大型土墩墓,形制结构类同于印山大墓,应为竖穴岩坑大型土墩墓。从其山体大小、封土厚薄、墓坑可能长度等方面看,该墓体量明显小于印山大墓。

    从其封土土质、厚度、外表坡度、青膏泥纯度及无隍壕等情况看,该墓建造规格、填筑要求等明显逊色于印山大墓。木客山上有大墓,而且只有这惟一的一座,并与印山大墓结构类同,形制相仿,时代相近,这座大墓应该就是允常的“木客大冢”。

    前文曾论述印山大墓具有二次填筑的现象,是典型的自治冢特征。

    勾践灭吴后,国力强盛,但自己年事渐迈,营建自治冢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了。当他军事向北挺进时,将指挥中心迁到琅琊后,就派人在印山一带大规模伐木,全面启动建陵工程。为了不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坟墓所在地,又特地派出大批土石匠,到现绍兴城南九里的大独山上,大张旗鼓地佯建自治冢,这就是《越绝书》称独山大冢“勾践自治为冢。徙琅琊,冢不成,去县九里”的原因。也许勾践在城南选择一座与印山地理特征、山形大小均相仿的“独山”来佯建陵墓,其目的是为了转移视线,掩盖真相。

    勾践称霸后,骄横任性,为了确保日后不被外界知晓在营建自治冢,他很有可能派出军队对建墓人员实行全歼,并分坑殉埋。

    印山大墓发掘中,就曾在墓内甬道与墓门接合部位,发现一大堆武士身上穿戴的漆皮铠甲片遗存,这也许就是人殉的物证。在今印山东首的大片缓坡中,有数十处或大或小的圆形土墩,经考古勘探,它们是大墓的陪葬墓,或许就是当时的人殉坑。


    
    
    也正是因为没有较为准确的物证能够有效证明印山大墓的墓主信息,因此无论在当初发掘之时即已论定的允常之墓,还是葛国庆猜测的勾践之墓,现在都是生存在疑云之中。

    也许,在绍兴平水、漓渚等乡镇的11处越国贵族墓地之中会埋有答案,但些地下的宝藏会在机会与科技能力允许之后为我们解答那些一个个的疑团。

    我们拭目以待吧。


    
    [图说]寻陵绍兴--[二] 徐渭墓,狂人最后的息所

    徐渭被称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

    以后世学者以及官方标准为看,明朝三大才子评选依据是博览群书、博学多才。

    《永乐大典》总编纂官解缙被公推为博学第一。 超级才子杨慎被贬云南地区,整天看书,人称“无书不读”,被评为博览第一。徐渭其在政治与社会影响力上较前二者稍远,解缙进过内阁、当过首辅;杨慎考过状元、闹过“大礼议”。而徐渭仅仅只有一个秀才的身份,在前两者来说就有些不够看了。不过,徐渭却是最多才的一位——诗、书、字、画、兵法样样精通。

    
    这人自幼狂傲不羁,从学会写字起,他就给自己起了许多名字,真可以说是“起名达人”。什么徐文清,徐文长,青藤道士,青藤老人,青藤居士,田水月,漱老人,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人……

    这些名字随性而起,表明了某一段时间里,他的心绪和嗜好,比如说青藤老人,据说是因为他写的字里,竖弯钩如藤一般,苍劲有力,柔软有度,还有的说他画的墨葡萄里那个藤,栩栩如生,柔软结实,令人赞叹不已,所以就自命为“青藤老人”和“青藤居士”了。

    当然,众多字号中,最有名的还是徐文长。



    墨葡萄图

    
    400 年后,吴昌硕感叹徐渭的惊人才华,称其是“画中圣”;

    黄宾虹深爱其作,曾言:绍兴徐青藤,用笔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来,没有人能赶上他;

    齐白石更是对着他的作品反复研习临摹,留下了“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当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的膜拜诗句。

    后辈虽是如此夸赞,但徐渭早有言:“吾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就是他认为最不成才的“画画”这一项,却让后世几百年间的大师们望尘莫及。


    榴实图


    


    黄甲图


    


    行书书法《野秋千十一首》


    
    徐渭虽天才超轶,但其一生却是坎坷之至,7年牢狱之灾、8次科举不中,9次自杀未遂。最得意之时,也只是直浙总督胡宗宪麾下的一名幕僚,按通俗的说法,就是个名符其实的“绍兴师爷”。

    不过,也正是时任总督的胡宗宪,负责剿灭倭寇的安徽绩溪人。正是他锐眼识才,发现了徐渭诗书画文,才华横溢背后的真才实学。

    才子知足懂感恩。除发挥自己的文采,挥笔为胡宗宪敬献嘉靖皇帝的白鹿写了吹捧的文章,以两篇《进白鹿表》替胡宗宪大讨嘉靖皇帝欢心,这就让胡宗宪的抗倭之政稳固了“后方”。

    徐渭除了文章写得好,对兵法也颇有研究,以自己多年对倭寇的观察和对海防的研究,为胡宗宪给出了“先定大局,谋而后动”的大政方针,抗倭中所实施的擒徐海、诱王直等重要战略部署。平倭大业就此找到了通往胜利的决口。

    而随着严嵩的倒台,被认为是“严党分子”的胡宗宪,也遭人弹劾,被抓入狱,作为胡宗宪军师的徐文长,内心充满了恐惧。他在胡宗宪幕府的这几年,以自己无敌的智慧和运筹帷幄的指挥若定,一度取得了光辉的业绩和不小的成功。为此,他曾认为自己会有无比灿烂的前程,会有所作为,会建功立业,会名留青史……

    然而,转眼之间,命运就将他抛入了深不见底的漩涡。他痛苦,愤懣,希望的落空,梦想的破灭,各种要抓他的传闻,尤其是当他听说狱中的胡宗宪含冤自杀了时,终于,他精神崩溃了!他成了中国的“梵高”,多次自杀,但均未遂。

    
    在自杀和自残上,徐文长是个名副其实的“奇人”。但我们要知道,如果不是一颗敏感柔弱的心,难以承受现实的种种磨难和恐惧,谁会去自杀自残呢?

    胡宗宪获罪入狱后,徐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剚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已,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乃游金陵,抵宣、辽,纵观诸边厄塞,善李成梁诸子。入京师,主元忭。元忭导以礼法,渭不能从,久之怒而去。后元忭卒,白衣往吊,抚棺恸哭,不告姓名去。”

    他自杀的方法很特别,如下:一、用斧头砍自己的头,血流满面,头骨都碎了。二、将钉子钉入自己的耳朵,创伤半年多才好。三、用锥子刺破自己的肾囊,卧床好几个月。四……

    知其心者谓其忧,不知其心者谓其狂。正是黑暗而沉重的现实,把他逼得发疯发癫发狂!

    疯狂自杀的徐文长得了“癫狂症”。“癫狂症”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精神分裂症。抑郁,苦闷,忧愁,恐惧压垮了他。



    谢稚柳 《徐文长嬉蟾图》

    
    戚继光、张元枮等旧朋故交,力邀他来他们军中做幕府,他拒绝了,他已厌倦了为人做幕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活。他只想安安静静地读书,写诗,画画,把上天赐予的这些他人羡慕无比的才华展现一番,然后,乞求上苍让他回归天堂,他受的磨难 ,他平生的遭遇,让人太难以忍受了!

    经由戚继光推荐,他去见了李成梁,并成了他两个儿子李如松,李如柏的老师,教导他们好好读书之余,他也把自己多年对军事的研究和心得,悉数传授给了他们,未来是年轻人的,就让他们去折腾吧。

    当李成梁的两位公子长大成人后,徐文长谢绝了李成梁和众多好友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老家已一无所有,他只好寄住于小儿岳父家一间破屋,以写字卖画为生。

    二十几年后,援朝指挥官李如松率领部队赶走了侵略朝鲜的日本人,接回了被追杀得几乎亡命的朝鲜国王李昖(yan),当李昖得知李如松的老师是徐文长时,他庄重地向东方行礼,感谢好老师教出的好学生救了他和他的国家 。


    
    晚年的徐渭,回到家乡绍兴,贫病交困、凄凉孤独。

    1593 年,徐渭在穷困中死去,终年 73 岁。

    离世时,他身边只有一只相伴多年的狗和一床干草,再无其他。其死后归葬于现绍兴市绍兴县兰亭镇木栅村姜婆山东北麓的徐氏家族墓中。

    如今,在印山越国王陵景区南侧山下的小停车场西侧,辟有一条水泥板铺设的小道,可以直通徐渭墓园。

    穿过印山大墓的隍壕水库,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向前走,有一点曲径通悠的感觉。

    
    穿过隍壕上建的一座小桥,再过一段土路,前边有一个木牌子上边写着“徐渭墓园”以及行进的方向。

    地面上铺设的是一条石板路。可能是年深日久,石面之上有些发黑,部分还存有一些青苔痕迹,所以走起来一定要注意。

    石板路先是穿过一段小密林,而后曲折向前,转过两三棵芭蕉树之后就能够看到远处一座白色墙壁的房子遮挡在路的尽头。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7 21:17:00  更:2021-07-02 13:16:3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