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佛学十讲》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佛学十讲》[第1页]

作者:无学道人2012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佛学十讲》第一讲: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为什么要写《佛学十讲》?
    有三个理由:第一个是做这件事对别人有极大的益处 ,第二个是佛学太难懂,第三个是佛学太难讲。
    先讲做这件事的益处。做这件事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它可以让大家对佛学有一个更加清晰、更加直观、更加真实的认知。
    据我看来,在所有对佛学(包括佛经、佛教)感兴趣的人群中,有90%的人对佛学存在着误读,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清楚什么是佛学。
    比如有的人把烧香拜佛当成了学佛,有的人把放生吃素当成了学佛,有的人把持戒行善当成了学佛,有的人把诵经念咒当成学佛,有的人把参禅打坐当成了学佛……就是没有人把悟得智慧当作学佛。比如有的人用佛学来求名求利,有的人用佛学来求去病消灾,有的人用佛学来求往生极乐,有的人用佛学来求得神通……就是没有人用佛学用来斩断烦恼。再比如有的人把僧尼和尚当成佛,有的人把得道大师当成佛,有的人把观世音菩萨当成佛,有的人把释迦牟尼当成佛,有的人把三藏十二部经当成佛……就是没有人把自己当成佛。
    我写《佛学十讲》的第一个发心,就是尽我所能将佛学到底是什么讲清楚、讲明白,把大家从佛学的迷雾中拉出来。

    其次它可以让大家得智慧、去烦恼。
    佛学说到底就是让人破除烦恼、远离痛苦迷茫。佛祖在世的四十九年说法,身灭后弟子集结的三藏十二部经,统统都是为了让人解脱生死、永断烦恼。佛学曾经在我迷茫的时候,在我烦恼的时候,给我以启迪,给我以支撑。我深受其惠,也深感其恩,所以,我要把它推荐给大家,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从佛学中,明本心、见本性、得智慧、去烦恼。

    我写《佛学十讲》的第二个原因是佛学太难懂
    佛学有多难懂呢?就像前面说到的,可能十个对佛学感兴趣的人中,有九个根本不明白佛学到底是什么,佛学到底讲什么。不用说我们普通人,就是大学里面专门研究佛学的哲学教授,寺庙里每日参禅打坐的主持方丈,能明白佛学究竟的也是凤毛麟角。甚至,时下一些所谓的名僧大德、得道大师,不少也还是在云山雾罩里,摸不到门径。

    佛学为什么这么难懂呢?
    首先,佛学的义理太深
    作为世间最究竟、最根本的智慧大法,它很难用语言描述、用思维揣度,或者说它根本就无法用语言描述,无法用思维揣度。所谓的佛法本就是无中生有、因病施药。你从有境入无境,从语言文字里意会忘言的空境,超越思维意识去直觉无念的觉地,这当然很难。你若是按照世间求学问、做科学的方式去研究佛学,很可能到头来一无所获。它是悟到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而且悟是自悟,不从它得。

    其次,佛经太难读
    佛祖释迦摩尼虽然灭度了,但他留下了佛经。佛经是诸佛之母,一切佛学都从三藏十二部经出。我们本可以通过读经,籍教悟宗、顿登佛地。但是佛经浩如烟海,别说我们没有精力全部读完,就是有精力,一下子面对成千上万部经典,我们哪里摸得到门道,能分得清主干枝末。况且这些佛经从异域的古印度传来,又经我国古代译经家翻译,一直流传下来的。其文字之晦涩、名相之繁杂、义理之艰深都不易被我们现代人所理解。没有一定的佛学常识做基础,读都读不明白,更不用说融会贯通了。自己不能读佛经,那能不能听别人解经呢?正如鸠摩罗什所说,听别人译经(解经)就像是吃在别人嘴里嚼过的食物一样,其味道可想而知。而且佛学是智慧,不是学问。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消文释义,而没有真正参透根本,是绝对解读不了佛经的。自己尚且带着枷锁的人,怎么能给到别人自由呢?

    最后,佛相太难破
    很多人读不懂佛经、参不透佛法、看不懂佛学主要是被佛学名相所迷。佛祖为了度化众生假说了许多佛学名相:比如成佛涅槃,比如阿鼻地狱,比如诸佛三世,比如六道轮回,比如婆娑世界,比如西方净土,比如诸佛菩萨,比如愚痴众生,比如戒定慧,比如贪嗔痴……
    这些名相本是过河舟楫、标月之指,是佛祖为诱导众生发明心地、趋向正果而假说而成。
    但迷人愚痴、根机浅陋,无法透视种种名相,却把这些假说名相当成了实义,并执著其中,非但不能解脱觉悟,反而身陷歧途,迷上加迷。
    《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唯破一切佛相,方见一切佛智。

    我写《佛学十讲》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佛学太难讲。
    佛学难讲处有三:
    大道无言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维摩诘经》中,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维摩诘默然,都深切佛学无上妙意。然这第一义却不可言说,远离语言文字。讲佛即有言,有言即非第一义。如何用有言言无言、用有义表无义,这是佛学的真正难懂之处,也是佛学的真正难讲之处。

    佛外说佛
    苏东坡有句诗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你在山里面看山,是无论如何也没法看到山的真面目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在佛学里面说佛,你在佛学的名相里说佛,那无论如何也没法真正将佛学说透。所以,说佛学,既要能进得去,又要能出得来。进得去是要参透佛学真谛,出得来则是要超越佛学本身。佛门中人容易进得去,但很难出的来,因为他很难超越自己的身份、教门、诸佛法义;世俗中的人容易出得来,但很难进得去,因为他很难放下他世俗角色、思维、观念。所以,古往今来说佛者多,说通说透的少。

    众口难调
    法无顿渐,人有利顿。佛学本是没有差别的,学佛人的根器却有高下。不同根器的学佛人理解的佛法不一样,追求的佛法不一样,能承受的佛法也不一样。《坛经》里说,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金刚经》也说:“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所以,讲佛之难还在于如何因材施教、应其根机、随缘说法。


    佛法如此殊胜,如此无上根本,能带给我们的益处如此之精深、如此之广远,而我们却因为佛经难读、佛学难讲、佛法难懂,而不得其要领,难入其门径,终与智慧无缘,永与烦恼相伴。岂不憾哉?岂不惜哉?
    所以,我才不自量力,发下愿心,倾绵薄之力,奉一孔之见,以期助人窥佛门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力有不逮,心必至诚,拳拳之心,天人共鉴!
    @ty_柳杨河 2021-03-12 21:12:36
    。法法相融,真如缘起。你讲下来。我认真听,楼主辛苦了。
    -----------------------------
    好的,一言为定!


    佛学不是宗教

    《佛学十讲》第二讲,我们来讲一讲佛学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我所说的佛学?
    在讲佛学是什么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来回应一下世俗大众对佛学的一些误读,澄清这些误读,也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佛学是什么。
    世人对佛学的误读不是一般的误读,是很严重的误读,不是一般严重的误读,是非常严重的误读。这些误读有多严重呢?严重到绝大多数人都相信佛学就是误读的那个样子,严重到只有极少数真正懂佛的人才能认清它是误读。如果不信,我们就往下看,我澄清之后,肯定还有很多很多的人觉得是我误读了佛学,而非他误读了佛学。

    今天我们来澄清第一个误读:佛学是宗教
    佛学是宗教吗?佛学并不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
    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当关于宇宙世界、人类社会的一整套思想观念,被系统化、绝对化、完美化、神秘化,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信仰体系,让信徒产生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并且无条件的接受其精神控制的时候,宗教就产生了。宗教的本质是精神束缚,是宇宙社会观念在人类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宗教有四个特点:
    第一:会有一个或者多个理想的、超自然的力量或实体(上帝、天神、鬼灵等)存在。他们是至高无上的,是完美的,是理想化的。就像基督教中是耶稣基督,伊斯兰教中是真主安拉,犹太教是上帝耶和华,婆罗门教是梵天(创造神)、毗湿努(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
    第二:会有一套完整的宗教教义。这些宗教教义就是这个宗教的金科玉律,神圣不可侵犯,不容质疑。基督教是《圣经》,伊斯兰教是《古兰经》,犹太教是《旧约圣经》,婆罗门是《吠陀经》
    第三:会在精神和肉体上对信徒有一定的约束与控制。信徒除了要严格遵守教义之外,还有一些宗教的禁忌。比如基督徒的十诫,比如穆斯林的八大禁忌等。宗教的实质是精神束缚。对任何主观/客观实体的绝对信仰,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束缚,都与真正的自由背道而驰。没有任何一个宗教是为了让人自由,也没有任何一个宗教能够让人自由。
    第四:宗教具有排他性
    宗教的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掌握绝对的真理,也不可能代表绝对的真理。如果一个宗教掌握了绝对的真理,那它就超越了它自己的宗教,它就不能被称为宗教了。任何宗教的教义都是一家之言、一己之见,具有天然的排他性,排斥一切与本教派教义不符的宗教。

    佛学并不是宗教。
    首先,佛学中只有假说虚构的觉者,并没有神化异化的教主,
    佛学中的佛祖世尊是人而不是神,他跟众生并无本质区别。智慧的时候,众生即是佛;迷惑的时候,佛即是众生。虽说佛法中的佛祖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示现过种种神通,但这都是表法的,都是佛祖为了以殊胜佛相吸引众生入佛门悟道解脱而假说的比喻义。在《金刚经 离色离相分》中,佛问须菩提:“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佛祖还说:“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可见,佛法中的佛祖世尊是一个假说的概念,并不真实存在,不能执著。

    其次,佛学中并没有必须依止的经典和教义,只有假说、超越的无为佛法
    佛学中虽有三藏十二部经,虽有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但这都是佛祖依据众生根机、因缘,为了让众生更好的信佛、学佛、修佛而假说而成,并无实义,不可执著。
    《金刚经 非说所说分》中佛告诉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金刚经 无得无说分》中佛问须菩提:”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祖并无说法,也无法可说,即使有说法也是无为法,我们断不可执著于此。

    再次,宗教是给人束缚,佛学是让人自由。
    佛学的终极目标是让人觉悟解脱,获得真正的自由。佛学、佛祖、佛法、佛经都是为了让人更加超脱、更加自由、更加智慧的生活。
    佛学中包括五戒十善在内的一些仪轨戒律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佛、修佛而假定的,并不可执著。《圆觉经》说:”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
    我们学佛人要永远记住:佛学是给人自由的,而不是给人束缚的。

    最后,宗教具有排他性,而佛学是包容一切的。
    佛学、佛法是宇宙社会的本来真相,所以叫本如、如如、法尔如是、万法唯识……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不仅不排斥宗教,还会包容一切宗教。佛法为什么能包容?就像空杯才能盛水一样的道理,正因为佛法是空法,而不是有法,所以它才能容纳一切。宗教为什么不能相互包容?因为他们是有法,是执著法,所以只有对彼此的非议与攻讦。


    把佛学从宗教里面拉出来,我们对佛学的认识便达到了一个更加深入的阶段,我们对佛学的许多困惑和不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ty_柳杨河 2021-03-18 09:19:26
    现在佛学讲的人很多,我对佛学有许多的疑问,很想向楼主请教一些佛学方面的问题。到寺院请教出家人,那客房里的和尚也说不出来什么。要见主持也根本见不到。见主持需要有钱有身份。我们的佛祖在两千多年前就看到了这一点,留下了维摩诘经。有了我们在家人学法的天地,佛学是我们众生的学问,众生平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
    是啊,深有同感。所以学佛,还是先要从宗教的迷潭里出来。弄清佛学到底是什么?佛学到底为什么?倘如钻到佛教里、佛相里,甚至佛经里、佛祖里,恐怕都会离佛越来越远。
    请教说不上,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学习。我个人的理解:要参透佛学,主要还是要靠读佛经,毕竟佛经是理解佛学的真正途径,如果真能把佛经参透了,那基本不会有疑问了。莫说寺庙里的主持,就是时下的一些所谓的佛学大师,其对佛学也未必能融会贯通。馒头吃到自己的肚子里才是王道,归根还是要靠自己啊!靠自己用心参,用心悟。参悟的过程就是学佛修佛的过程。

    第二讲佛学是什么?2---《佛学不是消极避世的》

    从古至今,世俗大众对佛学误解最深、反应最大的莫过于佛家的消极避世。十个人里恐怕有九个人会认为佛学是消极避世的。我还没有接触佛学的时候也觉得佛学是消极避世的,直到我真正接触到佛学,了解到佛学,才切身体会到佛学真的不是消极避世。不仅不是消极避世,甚至可以说佛学才是真正的积极入世。

    大众之所以认定佛学是消极避世的,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大家认为佛学是出世的
    佛学是出世的吗?
    从一个角度讲,佛学是出世的。因为学佛的终极目标是要悟道成佛,学佛就是要断尽烦恼、获得内心的解脱和自由。它终究还是要回归本心,求得个人内心的安定。它既不追逐世俗的财富功名,也不热衷于外部世界的精彩纷呈。

    从另一角度讲,佛学又是入世的。正是为了破除日常生活中的人生烦恼,为了更智慧、更幸福的生活在现实世界,我们才去学佛。学佛之后,我们也是要更加智慧的投入到现实生活,而不是远离现实生活。“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人们都知道建功立业、拜相封侯是世间的事业,却不知道学佛悟道、度化众生更是世间的无上事业。
    从第三个角度讲,佛学不是出世的。佛祖是世间之人,佛法是世间之法,关于佛学的一切概念、思想,都从世间而来,关于佛学的一切应用、妙行都要回到世间去……怎么能说佛学是出世的呢?
    从第四个角度讲,佛学不是入世的。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佛学不是出世的,更不是入世的。用世间的思维、意识、逻辑、概念去定义佛学、揣度佛学、理解佛学,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佛学是超越一切的。
    所以,根本究竟上说,佛学无所谓出世入世。它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它既不出世,也不入世。

    第二个,大家认为佛学是让人放下一切、一无所求
    要觉悟解脱就要破除心中的贪婪与执著,所以佛祖才让大家放下、无求。但放下的是贪婪与执著,放下的是愚痴与嗔恨,放下的不是现实世界,放下的不是人间烟火。有人觉得佛学就是一无所求,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对什么都没有动力,这两年甚至还臆造出一个所谓的“佛系”概念。这实在是对佛学的严重曲解,简直荒谬至极。佛学从来都是催人奋进、促人进取的指路明灯。它指引着人们勇猛精进、力耕不辍;它指引着人们以出世的精神,做出入世的事业。这与懒散放逸、无所事事的懒汉,这与浅尝辄止、有始无终的懈怠者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佛学是一无无求,那为什么还要悟道成佛?如果佛学是一无所求,那为什么还要度化众生?如果佛学是一无所求,那为什么还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所以,佛学并不是让你一无所求,甚至,它也从未真正限制你的追求。它是让你智慧的追求,它是让你超越的追求,它是让你追求智慧,它是让你追求超越。

    第三个,大家认为学佛一定要放弃世俗生活、遁入空门
    很多人以为学佛就是要出家当和尚;学佛就是要放弃、远离世俗生活;学佛就是独坐青灯,不食人间烟火。这其实是对学佛很大的误解。首先,学佛与否、成佛与否,跟出不出家没有关系。若悟真智,红尘中也可见性成佛;若坠迷途,佛堂前也会日暮途穷。其次,我们学佛是要走进生活,而不是远离生活。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你脱离日常生活,远离世俗世界,去求佛悟道,那就像从兔子头上找到犄角一样不可能。《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就是一个并未出家的白衣居士,不仅没有出家,他还过着常人般的世俗生活:他有妻子,有儿女,他有自己世间事业,他也会去酒馆,也会出入娱乐场所……世人做的事情他都做过,但这并不妨碍他过着如法的生活,并不妨碍他过着智慧的生活。

    第四个,被佛学中的一些名相所误导
    在佛学中,尤其印度的原始佛教中,有很多诸如“人生是苦,六道轮回”这样的苦行、苦修概念。这些苦哈哈的、带着宿命宗教意味的教义,往往会给人一种消极、压抑的感觉。我在刚读佛经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尤其四圣谛、十二因缘,为代表的原始教义。后来读到般若经典、涅槃经典,才慢慢体会到佛学的正向爽朗之处。而在中国本土的佛教,尤其是禅宗中,已经很难再感受到原始教义中的那种消极、压抑了。印度的原始佛教中,有着那么多的苦行、苦修概念,是可以理解的。那个时期的印度,遍地都是禁欲、苦行的修行团体和修行者,佛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包括四圣谛、十二因缘在内这些原始教义,其实都是名相,都是佛祖在当时的情境下,为当时的信徒假说而成的。我们真学佛人不应该被这些名相所羁绊。应该透过这些名相,去体会其中的智慧,而不是钻到名相里出不来,甚至被名相所迷,真的以为佛学很消极。
    我们本土的禅宗就扬弃了这些名相,将佛学真正从宗教苦修中解放出来。

    第五个,大家认为学佛是受挫之人、失意之人的无奈选择
    前面说过,出家并不等同于学佛。我们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看到那些在世俗生活中受到打击,或者走投无路的人,选择遁入空门、出家修行。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学佛,那实在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消极遁世的无奈之举。真正的学佛人并不如此。学佛是真正的大丈夫事,莫说这种消极遁世之徒,就是那些在俗世中建功立业的帝王将相也未必下得了决心学佛悟道。释迦牟尼身为一国王子,抛弃世间的荣华富贵,孤身修道,矢志成佛。此等勇猛,此等决绝,我等凡夫俗子岂能期冀?所以,学佛不是世间受挫、失意者的选择,而是世间勇者的选择、智者的选择。

    第六个,大家认为佛家的僧尼不事劳作、不劳而获,是社会的寄生虫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也是佛学一直被诟病、被非议的一个核心点。今天这种情况更加严重。看到出家的僧尼不事劳作,却饱食终日、衣食无忧,甚至有些寺庙、僧人通过信徒的布施积累了巨大财富,获得很多的利益。这的确会在世俗大众间产生很大争议,并使其对佛学也产生了负面的看法。

    对此,我有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佛教不是佛学,佛教的问题并不是佛学的问题
    佛学是智慧,而佛教则是在佛学基础上异化而成的一种宗教。为什么说是佛教是佛学的异化呢?佛学不是宗教,佛教却将佛学宗教化,并确立了教主、教理、教徒、教规……;佛学本来是解脱,在佛教却成了束缚;佛学本来是真理,在佛教却成了迷信;佛学本来是求己,在佛教却成了求佛;佛学本来是本无,在佛教却成了名相……
    所以,佛教不是佛学,不能把佛教的问题强加到佛学头上。

    其次,佛教中的不事劳作、不劳而获,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佛教发展早期,僧众多是云游四方,没有固定的道场,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要生存,要发展,只能依靠信徒大众的施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传统。后来,随着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其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仅有底层信众的供养,有上层士大夫的结交资助,更有国家统治者经济支持,僧尼就更没有自食其力、自谋其食的动力了。佛教慢慢就成为脱离世俗生产生活,不事劳作、不劳而获的一个符号。

    再次,并非所有的出家人都不事劳作、不劳而获。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慧远法师在庐山领导僧众,自食其力,三十余年迹不入俗,影不出山。诞生在中华大地的禅宗更是农禅并重,倡导不作不食,真正实现了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现在也有很多的寺院的僧人是自己耕作,自谋其食的。我由衷的赞叹这些自食其力的僧众。学佛是自立,是自度,如果吃饭、穿衣都要靠别人供养,那又何谈自立?何谈自度?


    大家认定佛学是消极避世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佛学自身的原因,也有认知者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家对佛学不够了解。如果大家真正了解了佛学、理解了佛学,那就一定不会再认为佛学是消极避世的了。

    第二讲:佛学是什么?(3)--- 佛学不是世间的学问


    今天我们来讲世人对佛学的第三个误解:那就是把佛学看成世间的学问,以看待世间学问的视角和立场去判断佛学、领会佛学、学习佛学。
    佛学并非世间的学问,它不是哲学,不是神学,不是宗教,不是科学。绝不应该以世间学问的标准去理解佛学,否则将谬之大矣。

    佛学跟世间学问有什么不同呢?

    世间的学问都是由人定义的,而佛学则是本来的事实

    世间的学问是人为的学问。不管是宗教、神学,还是哲学、科学……它们都是由人定义或者创造的,它们或许能反应部分有关宇宙、世界、社会人类的事实,但并不完全是事实,有的甚至完全违背事实。
    佛学却不是人为的学问,严格意义上讲,它甚至都不能算是学问。因为它要表达的就是本来的事实。本来的事实,本就在那里。我们不能说事实是由谁创造的,我们不能说有关于事实的学问,不能说有关于真理的学问。法尔如是、诸法本如。佛学所要阐释的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宇宙本来的样子、生命本来的样子。它不是人为的学问。


    世间的学问是有为法,而佛学是无为法

    什么是有为法?
    有为法是生灭之法。世间的任何学问都是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有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过程。它不是本来有的,也注定不会永存世间。比如一个宗教的教义:这个宗教还没有创立的时候,并没有教义的存在;教义是伴随着宗教的创立而产生的;当宗教消亡的的时候,教义也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
    有为法是缘起之法。任何世间的学问都有其产生的背景条件,它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产生,并在一定因缘条件下发展、壮大、消亡。比如马克思主义诞生在19世纪的德国,西方哲学诞生于古希腊,印度佛教消亡于12世纪,地心说在15世纪被哥白尼推翻……这些都证明世间的学问都是缘起之法。
    有为法是有相之法。世间的任何学问都是从无中生有相,呈现出来的都是名相。没有任何一门学问是说无的,没有任何一门学问能够超越一切名相,没有任何一门学问能够连它自身也超越。
    有为法是虚幻之法。世间的任何学问都是虚幻不实的,它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摆脱不了终归一空的宿命。
    什么是无为法?无为法就是诸法空相的法,无为法就是本无的法,无为法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法。佛法就是无为法。


    世间的学问是分别,而佛学是平等

    世间的任何学问都是有分别的,都有是非、对错、黑白、高下、彼此之分别。这个教义和那个教义有分别,这门哲学和那门哲学有分别,这个理论和那个理论有分别,这个观点和那个观点有分别,这门学问和那门学问有分别,这个人和那个人有分别……
    佛学却是平等的。佛经中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在佛学这里,学问和学问是平等的,人和人是平等的。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没有绝对的是与非,没有智慧、没有愚痴,没有束缚、没有解脱,没有一、没有二,没有有、没有无,没有语言、没有文字。


    世间的学问是束缚,而佛学是解脱

    世间的学问可以让我们获得广博的学识,世间的学问可以让我们拥有缜密的思维,世间的学问可以让我们具备高超的生存生活技能……但世间的学问,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束缚。它让我们满足片面的真相;它让我们迷信虚幻的假识;它让我们执著于狭隘的二元判断;它让我们迷失真正的自我。如果我们不能超越世间的学问,那它就会成为羁绊我们身心自由的桎梏。
    而佛学的终极目的,则是让我们解脱。它不是将我们捆绑,让我们得到,而是给我们松绑,让我们放下。它超越一切世间学问,它超越佛学本身,它超越一切。


    很多人把佛学当成学问去研究,把佛学当成知识去学习,把佛学当成理论去思考,把佛学当成教条去遵奉……这些都很有问题。佛学不是世间的学问,佛学不是学问,它不能被研究,不能被思考,不能被迷信,不能被获得。
    @涩咪咪 2021-04-08 17:01:09
    @无学道人2012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赠人鲜花,手有余香【 我也要打赏 】
    -----------------------------

    深表感谢
    @打盹的泰格 2021-04-09 14:00:01
    驳楼主不是目的。
    佛学,源自宗教,就是神学。受儒学,道教影响,哲学成就很高。对世界认识有一定深度,和现代物理学有很多地方不谋而合,但它不是科学。
    想了解佛学,可以没有神学基础,但一定要有哲学基础和科学基础,需要翻阅一些史料。光看佛经是不行的。
    还有一点,要破除神秘主义,把佛学教义的内在逻辑关系搞清楚。否则会闹笑话的。
    -----------------------------
    哈哈,谢谢网友的认真讨论,观点没有绝对的对错,下面我来就你提到的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
    @无学道人2012 2021-03-14 10:02:24
    佛学不是宗教
    《佛学十讲》第二讲,我们来讲一讲佛学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我所说的佛学?
    在讲佛学是什么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来回应一下世俗大众对佛学的一些误读,澄清这些误读,也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佛学是什么。
    世人对佛学的误读不是一般的误读,是很严重的误读,不是一般严重的误读,是非常严重的误读。这些误读有多严重呢?严重到绝大多数人都相信佛学就是误读的那个样子,严重到只有极少数真正懂佛......
    -----------------------------
    @打盹的泰格 2021-04-09 12:49:48
    楼主文字禁不起推敲。
    无论实修,还是鉴赏,都有害处。
    关于宗教
    1、宗教有神。
    佛教中的如来,观音,罗汉,金刚有没有神通,有没有超自然的力量?它们不算神?
    2、宗教有教义。
    三法印不算教义?《大藏经》也不算教义?后世哪本经书敢违逆前面两条的? 佛教没有统一经书的根本原因是法门不同,僧团分裂。没有教义和经典不统一不是一回事。
    注《大藏经》:《大藏经》是在佛教发展的漫长历史中......
    -----------------------------
    哈哈,我觉得这一段,咱俩的相同观点是:宗教有神,宗教有教义,宗教有控制,宗教有排他性……
    我们的不同点是:你认为佛学就是宗教,佛学就是佛教。我认为佛学不是宗教,佛学更不是佛教。
    关于我们的不同点,你针对我的几个论据逐条注解,我也逐条回应一下:
    1、佛学只有假说的觉者,没有神化的教主
    如果你说佛学还是有神,至少是特殊的神,还是算教主……那这其实还是建立在你把佛学当作宗教的基础上,如果把佛学当作佛教,当然有教主,而且当然是会把教主神化的。关键问题是我这里跟你的前提不一样,我自始至终没有把佛学当作佛教,哪怕大多数人是把佛学当作宗教的。(具体理由还是要参考我的《佛学不是宗教》)
    2、宗教是给人束缚,佛学是给人自由
    这一条好像我们分歧蛮大的。这个分歧应该是源自我们对佛学的不同理解。比如你说佛法是叫人如何摆脱无常的,何来自由?如果没有自由,又哪里有什么佛法?什么是涅槃?什么是悟道?什么是解脱?什么是佛法?……如果我们心里存“佛相”那已经离佛学很远了。还有,“寂静”怎么能是自由的反面?寂静就是自由啊,可能你还是存了一个“寂静相”。最后你说我发挥太大了,我可以理解,这不仅是发挥大小的问题,而是我们对佛学的理解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还有那个不可执著,不可执著可不是单单要我们不要执著于佛经不能证佛法,而是要我们什么都不可执著,只要还有一丝执著,就是有违真正的佛学的。
    3、宗教具有排他性,佛学是包容一切的
    空不是世俗理解的空,空不是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更与道教的观点有别。不能理解空,也就不可能理解佛学的包容一切。
    @无学道人2012 2021-03-23 12:50:47
    第二讲佛学是什么?2---《佛学不是消极避世的》
    从古至今,世俗大众对佛学误解最深、反应最大的莫过于佛家的消极避世。十个人里恐怕有九个人会认为佛学是消极避世的。我还没有接触佛学的时候也觉得佛学是消极避世的,直到我真正接触到佛学,了解到佛学,才切身体会到佛学真的不是消极避世。不仅不是消极避世,甚至可以说佛学才是真正的积极入世。
    大众之所以认定佛学是消极避世的,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 13楼
    -----------------------------
    @打盹的泰格 2021-04-09 13:40:56
    1、佛学不是消极避世的这个结论没错,但论证大错特错了。
    佛教诞生于沙门思潮。以对抗婆罗门教为己任,当然不避世。藏传佛教的事实也说明佛教不避世。
    真正不入世的佛教,是汉传佛教。汉传佛教不入世不是佛教本意,而是形势所迫。形势是什么,是儒学正统和道教竞争。这里不展开了。
    中国人认为佛教是出世的,没有一点问题。楼主对入世的理解有偏差。
    2、“大家认为佛学是让人放下一切、一无所求”这句话......



    -----------------------------


    1、佛学不是消极避世的这个结论没错,但论证大错特错了
    这里没有原则性的分歧,只是纠结在入世/出世上,我在《佛学不是消极避世的》也说过所谓的入世/出世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2、“大家认为佛学是让人放下一切、一无所求”这句话对那些完全没有接触佛教的人来说可能有这种情况。但对佛教稍微有一点点了解的人,这都不会这样认为。
    哈哈,这个大家没有特定指是刚接触佛教的人,还是对佛学有一点了解的人,还是很了解的人……只是对有这些误解的人说的。
    4、苦修和禅悟是佛教的不同法门,褒一个,贬一个,很不可取。这不是名相的问题。汉传佛教,是对原始佛教的继承、完善和发展的,而不是进行重构。认为苦修的人,苦哈哈的,这才是名相问题。  

    我这里针对的是有“苦修”名相的人,如果还有“禅悟”名相的人,我肯定也会再写一篇的。佛学里没有任何名相,既无苦相,也无乐相。

    最后你说:“楼主将佛学从佛教剥离的思路非常奇怪。好处是佛学的,锅给佛教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高度怀疑是不是想将道家和道教的关系,硬往佛学和佛教上套。”

    这句话我来回应一下: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谁是皮?谁是毛?而且前面已经说过,我这里只说佛学,不说佛教,因为佛学和佛教本就是两码事。
    @打盹的泰格 2021-04-09 14:00:01
    驳楼主不是目的。
    佛学,源自宗教,就是神学。受儒学,道教影响,哲学成就很高。对世界认识有一定深度,和现代物理学有很多地方不谋而合,但它不是科学。
    想了解佛学,可以没有神学基础,但一定要有哲学基础和科学基础,需要翻阅一些史料。光看佛经是不行的。
    还有一点,要破除神秘主义,把佛学教义的内在逻辑关系搞清楚。否则会闹笑话的。
    -----------------------------
    总体来说,我们的分歧较大,这种分歧不是观点、论据上的分歧,而是对佛学的根本认知上的。


    第二讲:佛学是什么?(4)---佛学是假说

    佛学是什么呢?佛学是假说。
    《法华经 方便品》中有这样一段经文: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这段经文什么意思呢?本来世间是没有诸佛世尊的,就是为了让众生开佛知见,为了向众生示佛知见,为了让众生悟佛知见,为了让众生入佛知见,所以诸佛世尊才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是什么?诸佛世尊就是佛法,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是什么?这四个步骤合起来,就是觉悟的过程,就是成佛的过程,就是涅槃的过程。
    所以,诸佛世尊是假说,开佛知见是假说,示佛知见是假说、悟佛知见是假说、入佛知见是假说,觉悟是假说,成佛是假说,涅槃是假说……佛法是假说,佛学是假说。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马祖道一的公案,说的更加透彻直白。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
    道一禅师曰:“为止小儿啼。”
    问:“啼止时如何?”
    师曰:“非心非佛。”
    问:“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
    师曰:“向伊道不是物。”
    问:“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
    师曰:“且教伊体会大道。”
    为什么马祖面对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的不同境况,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甚至完全相反的答案?
    就是因为他的答案只是“止小儿啼”的假说而已。
    本就是假说,怎么可以执著?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都是为了哄骗迷人的把戏而已。
    佛祖、佛法、佛学也是一样,统统都是为迷人假说而成,倘悟根本,怎会以假作真?

    世人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世人有贪嗔痴,佛法有戒定慧……世间倘无迷人,又何劳诸佛世尊出世?
    所以《金刚经》中须菩提说:“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世尊则说:“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为什么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为什么说法者无法可说?因为一切佛法都是假说,一切佛学都是假说。

    既然佛法是假说?佛学是假说?那修习佛法、佛学又有何益?
    药对常人无益,却对病人有益,病人需借助药方能痊愈,痊愈之后,药亦无益,不可执著。
    世上本没有药,因为有了病人才有了药。
    世上本没有佛学,因为有了迷人才有了佛学。

    第二讲:佛学是什么?(5)---佛学是伏心

    前面我们讲过佛学是假说
    既然无法可得,无法可说,那为什么还要假说呢?
    因为众生心迷。
    佛学是为伏众生之迷心而假说而成。
    所以,佛学的第一要义在于伏心,佛学的根本要义在于伏心,佛学的全部要义在于伏心。

    须菩提问世尊:“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一部《金刚经》,佛祖向我们开示如何降伏其心。
    阿难经历淫室,遭摩登伽女大幻术,迷失本心,佛祖为化众生,从心说起,乃成《楞严经》。
    《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两门,是从心开始;《楞伽经》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说的是三界唯心。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佛学实乃伏心之学。
    大慧宗杲禅师说:“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学的一切名相,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统统都是为了伏心:苦集灭道是伏心,五蕴八识是伏心,十二缘起是伏心,六度万行是伏心,贪嗔痴是伏心,戒定慧是伏心,诸恶莫作是伏心,众善奉行是伏心,参禅打坐是伏心,一心念佛是伏心,声闻缘觉是伏心,诸佛菩萨是伏心,婆娑世界是伏心,西方净土是伏心……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7 21:17:00  更:2021-06-27 21:19:40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