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读的不是历史,而是逻辑!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读的不是历史,而是逻辑! |
作者:名理探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明朝万历年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曾经对中国士大夫有过一个评价:缺乏逻辑法则,又不懂得自然的善和道德的善的区别,他们就把人性中所固有的东西和人性所获得的东西混淆起来了。 造成的结果就是讨论一个问题,久久不能得出结果。 利玛窦当时指的是人性善恶问题。自先秦到明朝已经两千年了。话题本身倒没什么。利玛窦敏锐的注意到中国当时逻辑法则的缺乏。后来翻译了一本书《名理探》。 这本书既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国人再对哲学不了解,也知道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两个名词。 上个世纪,民国年间的学者大师们,曾经请教爱因斯坦中国为何没有现代科学的问题。 爱因斯坦给了回复:“如今我们所说的现代科学其实就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的,一个就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创作的形式逻辑,另一个则是后来所发现的用实验所证明的事物内在所存在的因果关系。我认为根本无需因为中国没有而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既然有人做出了那些让人不可思议的发现,这就足够令人不可思议了。” 五四文化运动,后来走到废除方块字,中文拉丁化的地步。但是对于逻辑这块,基本无动于衷。 隐约想起先秦名家。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有纵横术的苏秦张仪,白马非马的公孙龙子,墨子,荀子等等。 |
@moyuer8888 2021-06-15 16:01:06 古希腊的一些东西,先秦的中国都有一点,只是后来废黜百家,没有被继续研究,发扬光大。 但就先秦诸子与古希腊的的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就很小儿科。基本上是中学生与大学生的差距。 ----------------------------- 亚里士多德是个奇才。但是被伽利略给搞臭了。 |
@随风飘荡cy 2021-06-15 13:57:59 这个立马豆很有意思,最早出现在那本书里? ----------------------------- 利玛窦写了中国扎记一书。他很有名。这书也不难找。 |
@能胡就行 2021-06-15 11:24:29 逻辑是什么?思维的规律和规则(百度百科)。 几千年的文明会没有自己的逻辑?你的文章显然很没有逻辑。 ----------------------------- 有是有。可惜衰亡了。 |
王业不偏安 温笑曰:“公既出大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宓曰:“有头.”温曰:“头在何方?”宓曰:“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温又问:“天有姓乎?”宓曰:“岂得无姓!”温曰:“何姓?”宓答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温又问曰:“日生于东乎?”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西蜀打了败仗,还这么牛气。诸葛亮出师表有句名言:王业不偏安。那意思是得理不让人。后世晋西北,李云龙的平安格勒战役,铁三角就评论:给他一个师,他敢打太原。 汉末三分,玄学悄然兴起。正统六经落地。谈天说地,经典就是三国这段论天。在司马氏夺了魏国基业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好嘛,权臣逼得陛下造反。幼主曹髦被一戟干掉,标志着一个文明黑暗时代到来。 然后有了竹林七贤,喝酒的,裸体的,看美女的,打铁的,当驴友的。礼法算是坠地。当破烂了。 |
祖尚虚浮 桓温北伐之时发句感叹,:“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东晋不断北伐,最终都没成功。恒温就提到失去中原的罪魁祸首。王衍老兄。当年八王之乱,晋朝最后的十万精锐劲旅归王衍指挥。这位却说自己不是自愿当官的。付不起责任。这还不及纸上谈兵的赵括。结局惨过大明土木堡。大晋天下一战断送干净。 匈奴国大将军石勒歼灭晋军后,质问王衍为啥无作为。追究责任。王衍、任城王司马济等全部护丧贵官,皆排墙填杀之。 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虚浮,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从此,有名的五胡乱华时代开启。 清谈误国,祖尚虚浮,即成为后世历史定论。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曾劝谢安,多注意墨家,少研究老庄。谢安很不高兴。 :“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羲之谓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安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两晋,不但玄学热一直升温,而且跟着引进一套西学,后世影响之大,几乎取代中原文化正统。就是西游记说的西天取经--大乘佛教。 |
五胡政权下,佛教意外崛起。自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人西行求佛后,到了五胡时期,佛教终于做大。 史载:“澄道化既行,民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 ,兴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弘法之盛,莫与先矣。” 汉官就开始了反对。提了一些反对意见。可怜,反对无效。石虎直接驳回,意思是朕本胡人。华夷之辨无用。 其著作郎王度奏曰:“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汉代初传其道,惟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汉人皆不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今可断赵人悉不听诣寺烧香礼拜,以遵典礼。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其赵人为沙门者,还服百姓。”朝士多同度之所奏。 石虎以澄之故,下书曰:“朕出自边戎,忝君诸夏,至于飨祀,应从本俗。佛是戎神,所应兼奉,其夷赵百姓有乐事佛者,特听之。” 大批两脚羊的乱世,石赵没维持几年。冉闵崛起,诛灭石氏,重建魏国。 |
愍度道人始欲过江,与一伧道人为侣。谋曰:“用旧义往江东,恐不办得食。”便共立“心无义”。既而此道人不成渡,愍度果讲义积年。后有伧人来,先道人寄语云:“为我致意愍度,无义那可立!治此计,权救饥尔,无为遂负如来也!” 北方大乱,五胡铁骑纵横。留下的就成了两脚羊。刚刚兴起的佛教,随着大众南渡。有一家新宗派,叫做心无宗。是一位叫做支愍度的大师所创。北方僧人,严重嘲笑新宗。不过这个心无宗,是佛教六家七宗之首。特点是综合了道家的玄学。 玄学长期一个大论题就是有无之争。贵有贵无。魏晋年间极为流行。 仅仅这一家就出了六家七宗的两宗。 对正统佛教来说,他们就是混饭吃的。中国本土的思想和印度思想,冲突隐隐闪现, |
“六家七宗”。 即:支敏度的“心无宗”、支道林的“即色宗”、于法开的“识含宗”、道一的“幻化宗”、于道邃的“缘会宗”,以及道安的“本无宗”,是为“六家”;其中“本无宗”又分出“本无异宗”,故统称“六家七宗”。 《支遁传》:“遁尝在白马寺与刘系之(按:此人名与《世说新语》所记不同,或许当时二人都在场,二书所记各有侧重。)等谈《庄子·逍遥篇》,云各适性以为逍遥。遁曰:‘不然。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彼亦逍遥矣。’于是退而注《逍遥篇》,群儒旧学,莫不叹服。” 这位支大师,一出手就把当时流行的玄学逍遥游灭了。庄子讲齐物,大鹏小鸟适性逍遥。支遁问:桀纣残害人为本性,也能让他逍遥吗? 支遁的即色宗后来也不是很流行。和心无宗一样,和玄学同起落。后人知道甚少。但是一出手就能把中土巅峰状态的繁琐经院哲学之玄学压倒。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两晋南北两朝佛教之兴盛。远过后来隋唐宋明。这时候佛学佛教压倒性的优势,让中土文明感觉到阵阵寒意。也激起了倔强的反抗。北方多用政治手段。南方则擅长理论。一时间出现文化史上一个小高峰。仅次于战国百家。一直到明末西学东渐方超过此时。 佛家入侵,六家七宗和般若学,让玄学不堪一击。直接倒下。道教更是鼎盛而衰。 昙鸾从陶弘景处得仙经十卷,本想找到地方依法修炼。然而,行至洛下,遇到了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昙鸾因问佛经中长生不死之法,可有胜过此仙经者?菩提留支日: “是何言耶?此方中哪有长生法?纵得长生,终轮回于三有耳。”即以《观无量寿经》与昙鸾日: “此是大仙方!”鸾拜而受之,遂焚仙经,专修净业。 仅仅一个净土宗就轻易取代了天师道在民间的地位。 |
陶弘景医学造诣通神。此时道家炼丹术也是炉火纯青-火药就是这时候发现的。不过是道士用来治病用的。陶弘景影响极大。被称为山中宰相。金庸小说中上清派,即陶弘景所属宗派。又称茅山派。 技术流的道士,终究不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人家理论高超。道家自此,退出理论舞台。虽然后来和佛教有过长达千年的几次三番争斗。然每一次理论上均是惨败。而且越往后理论水平越低。最终干脆向佛教看齐了。 能力挽狂澜者,儒生。 |
宋书的《夷蛮列传》中有一篇影响巨大的《白黑论》又称《均善论》说,有白学先生认为中国圣人周孔之道,已极尽天人之理,而佛家却认为其知识局限,管不了死后。很可悲。还是佛教高明。 儒家认为佛教说的道理不正。用更大欲望来制止欲望,就抱薪救火。等等。 这部论开了系统批判佛教先河。 一时间,南朝学者开始站队。衡阳太守何承天和居士宗炳、永嘉太守颜延之等纷纷加入。甚至引发了著名的《神不灭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赫赫名声。 据史传记载:“(道渊)尝诣傅亮。琳先在坐,及渊至,琳不为致礼。渊怒之彰色。亮遂罚琳杖二十。” 慧琳好开玩笑。不受礼法。被师傅痛则。这是宋文帝年间的事。呵佛骂祖的达摩得到梁武帝那会才入华。这阵子佛学实力鼎盛,禅宗那套不得烟抽。慧琳属于非主流。因此著作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思想情绪特重。以佛反佛。空前绝后。 修行不畅,政途得意。史称黑衣宰相。黑衣,佛教袈裟颜色。 |
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而墨子 非之。故曰:墨子之于道也,犹瞽之于白黑也,犹聋之于清浊也,犹欲之楚而北求 之也。 白黑论,典故出自荀子。颇有讥讽之意思。佛教那边一片喧哗难免。 宗炳大师写了篇《明佛论》后世名之为《神不灭论》“悲夫!中国君子,明于礼义而暗于知人心,宁知佛心乎?” 啥是心?:心有贤愚之分。愚顽的父亲瞽生了大舜,他只是给了舜的身体,而舜的“神”即其聪明才智哪里来的?乃是他自有,故此父亲愚笨而儿子贤圣这种情况。 毕竟子不语怪异乱神。玄学那套形而上的知识。儒家压根不去思考。这一领域可就是印度三哥的天下了。举世莫匹。佛学者在来中土两千年间一直对此信心爆棚。 除了一人。 |
插一句题外话。中国的抽象思维是易经,八卦中可以略窥一二。计算机二进制就是莱布尼茨看到八卦图,受到的启发。阴阳两个符号(单数偶数一 二或者一六),可以代表万物。 |
米芾方圆庵记 |
“夫形而上者,浑沦周遍,非方非圆而能成方圆者也,形而下者,或得于方或得于圆,或兼斯二者而不能无悖者也,大之于天地,近止乎一身,无不然。” 方圆庵记,详细解说了形而上学的含义。以及方圆的奥秘,要是放在希腊就是几何学的根基喽。 “盖宇宙虽大,不离其内;秋毫虽小,待之成体。故凡有貌象声色者,无巨细无古今,皆不能出于方圆之内也,所以古先哲王因之也。” 到了宋代,玄学的解释权已经尽数归于佛门。士大夫,只能拱手受教。 |
说过形而上。回头继续谈南北朝,儒佛争霸文化制高点。中国思想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奇才出现。范缜。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 神灭论。贯穿宋齐梁陈,一直到明末清初,还是个大话题。后人纷纷评说范缜。王夫之黄宗羲钱谦益等等,都在这个话题名单上。儒宗唯一能正面抗衡佛教的例子,仅此一位。 王琰, 撰文说:“哎呀! 你竟不知祖先的神灵在什么地方!”范缜则反问:“ 你既然知道你祖先神灵在什么地方,怎么不自杀去追随祖先于地下? 这个例子很好的被萧太后用过。 《资治通鉴》 载:“辛巳,契丹主阿保机卒于扶余城,述律后召诸将及酋长难制者之妻,谓曰:‘我今寡居,汝不可不效我。’又集其夫泣问曰:‘汝思先帝乎?’对曰:‘受先帝恩,岂得不思!’曰:‘果思之,宜往见之。’遂杀之。” 当轮到让赵思温替太后向先帝带话时,他却对太后言道:“亲近莫如后,后行,臣则继之。 |
@tsenway 2021-06-19 08:42:58 可惜,中土的形而上就那末兴盛一时 留下一个“形而上学”的好名词 与全球接轨~ ----------------------------- 哪儿都一样。没有常盛不衰的 |
问曰:“虑体无本,故可寄之于眼分;眼自有本,不假寄于佗分也。”答曰:“眼何故有本而虑无本;苟无本于我形,而可遍寄于异地,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然乎哉?不然也。” 问曰:“圣人形犹凡人之形,而有凡圣之殊,故知形神异矣。”答曰:“不然。金之精者能昭,秽者不能昭,有能昭之精金,宁有不昭之秽质。又岂有圣人之神而寄凡人之器,亦无凡人之神而托圣人之体。是以八采、重瞳,勋、华之容;龙颜、马口,轩、皞之状,此形表之异也。比干之心,七窍列角;伯约之胆,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也。是知圣人定分,每绝常区,非惟道革群生,乃亦形超万有。凡圣均体,所未敢安。” 问曰:“子云圣人之形必异于凡者,敢问阳货类仲尼,项籍似大舜,舜、项、孔、阳,智革形同,其故何邪?”答曰:“珉似玉而非玉,鸡类凤而非凤,物诚有之,人故宜尔。项、阳貌似而非实似,心器不均,虽貌无益。” 问曰:“凡圣之珠,形器不一,可也;圣人员极,理无有二,而丘、旦殊姿,汤、文异状,神不侔色,于此益明矣。”答曰:“圣同于心器,形不必同也,犹马殊毛而齐逸,玉异色而均美。是以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 问曰:“形神不二,既闻之矣,形谢神灭,理固宜然,敢问《经》云:‘为之宗庙,以鬼飨之。’何谓也?”答曰:“圣人之教然也,所以弭孝子之心,而厉偷薄之意,神而明之,此之谓矣。” 问曰:“伯有被甲,彭生豕见,《坟》、《索》着其事,宁是设教而已邪?”答曰:“妖怪茫茫,或存或亡,强死者众,不皆为鬼,彭生、伯有,何独能然,乍为人豕,未必齐、郑之公子也。” 问曰:“《易》称‘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而不违。’又曰:‘载鬼一车。’其义云何?”答曰:“有禽焉,有兽焉,飞走之别也;有人焉,有鬼焉,幽明之别也。人灭而为鬼,鬼灭而为人,则未之知也。 |
话说形而上。形而上的意思就是,脱离形的事物,神。范缜所论就是形神一体,不可分。这有些像奥古斯丁和阿奎纳的神学区别。 |
范缜辩论中心思想是,神形一。人死神灭。可是儒家思想祭祀祖先,是承认有鬼的。鬼,即祖先灵魂。没有祖先灵魂庇护,祭祀有啥用。后来明代的大议礼。为了让亲爸爸灵魂进入祖庙享受祭祀。闹出天大的事。范缜可不能明着说把儒家自身根基颠覆了。 问曰:“《易》称‘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而不违。’又曰:‘载鬼一车。’其义云何?”答曰:“有禽焉,有兽焉,飞走之别也;有人焉,有鬼焉,幽明之别也。人灭而为鬼,鬼灭而为人,则未之知也。” 范缜回答。人死为鬼,这个承认。鬼死变人,不可能。人鬼关系为单向不可反传递。 轮回说,对中国正统文明来说,一直是异端。虽然后世流行,深入人心。可在士大夫眼里荒谬的很。 例子嘛,就拿梁武帝时代著名的志公大师提倡的来说。 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猪羊坑上坐,六亲锅里煮; 众人来贺喜,我看真是苦。 志公禅师说:古古怪!是什么事古怪呢?孙子娶祖母。当这孙子一出生,他的祖母就生病了,到临终时还挂念著孙子,恐怕没有人照顾他,将来谁帮助他成家立业呢?因此,当她咽气时,仍手拉著孙儿的手,恋恋不舍的死去。死后投胎到阳世又做个女孩子,长大后就和她的孙儿结婚,只是改头换面,穿另一件衣服,大家全不认识罢了,但志公认识,故说:‘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志公禅师又见到一个小女孩正啃著猪蹄,故说:‘女食母之肉。’这女孩的母亲造了重罪,故托生成猪,长大后被人屠宰做了美食,所以小女孩吃她母亲的肉;又看见院子有个男孩子正高兴的拍打驴皮鼓,志公禅师故说:‘子打父皮鼓。’男孩的父亲也因造业托生为驴,死后被人剥皮做鼓,可小男孩不知是他父亲的皮所做成的鼓,只欢喜玩耍打鼓。 志公又往坑上一看,全都是往昔被吃的猪牛羊,而今转变为人,互为亲戚,在锅里所煮的肉类,却是六亲眷属啊! 印度人口味特重。中原士大夫抵制的运动风起云涌。 |
逻辑上,不破轮回投胎的理论。中土儒家伦常就不能维持。而轮回的根本就在于有灵魂,死后能投胎。根据生前业力,选择宿主。 问曰:“圣人形犹凡人之形,而有凡圣之殊,故知形神异矣。”答曰:“不然。金之精者能昭,秽者不能昭,有能昭之精金,宁有不昭之秽质。又岂有圣人之神而寄凡人之器,亦无凡人之神而托圣人之体。是以八采、重瞳,勋、华之容;龙颜、马口,轩、皞之状,此形表之异也。比干之心,七窍列角;伯约之胆,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也。是知圣人定分,每绝常区,非惟道革群生,乃亦形超万有。凡圣均体,所未敢安。” 问曰:“子云圣人之形必异于凡者,敢问阳货类仲尼,项籍似大舜,舜、项、孔、阳,智革形同,其故何邪?”答曰:“珉似玉而非玉,鸡类凤而非凤,物诚有之,人故宜尔。项、阳貌似而非实似,心器不均,虽貌无益。” 问曰:“凡圣之珠,形器不一,可也;圣人员极,理无有二,而丘、旦殊姿,汤、文异状,神不侔色,于此益明矣。”答曰:“圣同于心器,形不必同也,犹马殊毛而齐逸,玉异色而均美。是以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 范缜的形神论。举例,大奸大恶的人和圣贤相貌相似。阳货类似孔子,而才干不同功业不同。要是上辈子投胎来的,美好的相貌一定配合美好的品德呀。都是福报。咋会这样。释迦摩尼七十二种好,那可是大福报,注定觉悟的。 一下子投胎的前提,因果关系乱了。 |
子良问:“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答道:“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自有拂簾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范于粪溷之中。附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他的意思是:人们的富贵贫贱并不是前生注定或因果报应的结果,而是由不同的客观条件造成的。 “子良不能屈,然深怪之。” 曹思文后来在上奏中也承认:“思文情识愚浅,无以折其锋锐。”梁武帝无奈,最后只得以范缜“灭圣”、“乖理”等钦定罪名,来结束这场辩论。 从刘宋到梁武,佛教的鼎盛时期,范缜出这么一个幺蛾子。气死大家。最后皇上说了也不算。只好把范缜发配的远远的。免得看着生气。 这段时期,儒者通过和佛教大辩论。逐渐恢复了曹魏以来失去的正统地位。理论日渐完善。另一些理论大师,也不断挑战取代了玄学的佛教理论。其中最博学的就是何承天。 |
我们都听过唐三藏取经,都知道玄奘西行历经艰难险阻,但是要问一句,玄奘西行要去取什么经, 《西游记》中:观音化身老师父对唐玄奘“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玄奘听后,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佛教入华后,已经产生许多部派。各执一词。如: 唐初流行持“当常”说的摄论师,和持“现常”说的地论师,两家关于阿赖耶识之说不能统一,亟想求得戒贤高僧,所授总摄三乘学说《瑜伽师地论》。 当时唐朝已经接触大乘学说。并不陌生。 大小乘之间的恩怨。那可不一般。在天竺两家不共饮一条河水。 唐玄奘来到距离龟兹王城东北约20公里的昭怙厘寺,拜访龟兹国师木叉毱多。、他对玄奘法师说:“、此土《杂心》、《俱舍》、《毗婆沙》(小乘佛学经典)等一切皆有,学之足矣,不烦西涉受艰辛也!、 玄奘法师说:“《俱舍》、《毗婆沙》等经我们大唐也有,但总觉得理疏言浅,不明所以,所以想学大乘的《瑜伽论》。您这有《瑜伽论》吗?”木叉毱多说:“《瑜伽论》是邪说,真正的佛门弟子,是不学习这样的经文的。”被他这么一说,玄奘法师就有点挂不住了,恼怒地说:“这《瑜伽论》是弥勒菩萨所说的经典,您说它是邪书,诽谤大乘经典,不怕堕入无间地狱么?我刚来这里,本来对你还挺尊敬的。今天听您这么一说,我把您看得比土还不值钱。”尽管玄奘法师是外来和尚,但他的佛法修为也很受龟兹国王和其他僧众的尊敬。事情闹到这个份上,估计双方都有点下不来台。木叉毱多觉得,要不把你玄奘驳倒,我木叉毱多在龟兹就没法混了。于是双方在国王以及其他高僧的见证下,在昭怙厘寺举行了一场辩论。 玄奘驳倒木叉毱多。由此可见两家关系紧张。互相斥为邪见。 朱士行想把取到的梵文经典送回国内时,却受到信奉小乘佛法的于阗僧侣阻扰,他们向于阗国王进言说:“汉地沙门欲以婆罗门书惑乱正典,王为地主,若不禁之,将断大法,聋盲汉地,王之咎也。。 这说的是般若经入华往事。 恰好后期顿宗大乘和尚在吐蕃和莲花生一派争论。也指责对方是婆罗门。但是汉人就不管那么多繁琐哲学上的事。中土文化一项好简洁。 |
首自申年,我大师忽奉明诏曰,婆罗门僧等奏言,汉僧所教授,顿悟禅宗,并非金口所说,请既停废。我禅师乃犹然而(口+笑)曰:“异哉,此土众生,岂无大乘种性,而感魔军娆动耶?谓我所教法,不契佛理,而自取磨灭耶?”悲愍含灵,泫然流泪,遂于佛前,恭虔稽首而言曰:“若此土众生,与大乘有缘,复所开禅法不谬,请与小乘论议,商确是非,则法鼓振而动乾坤,法螺吹而倒山岳。若言不称理,则愿密迹金刚,碎贫道为微尘,圣主之前也。” 于是奏曰:“伏请圣上,于婆罗门僧,责其问目,对相诘难,校勘经义,须有指归,少似差违,便请停废。”帝曰:“俞。”婆罗门僧等,以月系年,搜索经义,屡奏问目,务掇瑕玼,我大师乃心湛真筌,随问便答,若清风之卷雾,豁睹遥天,喻实镜以临轩,明分众像。婆罗门等随言理屈,约义词穷,分已摧锋,犹思拒辙,遂复眩惑大臣,谋结朋党。有吐番僧乞奢弥尸、毗磨罗等二人,知身聚沫,深契禅技、为法捐躯,何曾顾己,或头燃炽火,或身解霜刀,曰:“吾不忍见朋党相结,毁谤禅法。”遂而死矣。又有吐蕃僧卅余人,皆深悟真理,同词而奏曰:“若禅法不行,吾等请尽脱袈裟,委命沟壑。”婆罗门等乃瞪目卷舌,破胆惊魂,顾影修墙,怀惭战股。既小乘辙乱,岂复能军,看大义旗扬,犹然贾勇。 至戌年正月十五日,大宣诏命曰:“摩诃衍所开禅义,究畅经文,一无差错,从今已后,任道俗依法修习。”小子非才,大师徐谓锡曰:公文墨者,其所问答,颇为题目,兼制叙焉,因目为《顿悟大乘正理决》。 |
禅宗大乘和尚和印度来的僧人辩论。一句话道破:此乃婆罗门教义也。非佛说。 虽然顿宗被吐蕃所禁,然吐蕃藏教并非印度佛教,乃是婆罗门教而已。一直不被中土佛门认为是正统。而是附佛外道。 |
佛教经典在隋唐年间已经大部分传入中国。经历了一波波翻译佛经的高潮,所有佛教宗派都被人所熟知。同时也带来了理论上的混乱。玄奘九死一生历尽艰险到印度留学,原因就在于要彻底解决人的生死大问题。 佛教本身自释加牟尼死后,不断分裂。小乘罗汉教,大乘菩萨教互相排斥。小乘遵守教团权威,奉释迦摩尼弟子为领袖。斥责大乘伪造佛经,教义非佛说。大乘在僧团外另立山头,自然无法否定小乘的正统。只好百般无奈贬低小乘佛教。一方面对僧团领袖如阿难迦叶进行矮化,一方面对小乘佛教修行理论进行修正。称小乘佛教为焦芽败种。 在大小两乘之外,还有净土信仰和禅宗两派非正统思想。仅净土信仰,就有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以及东方药师佛等等净土。 读过西游记的中国人大把。没有听过唐僧取经的人几乎没有。但是问大家玄奘取回来的是什么经?就难倒一大片人。除了佛教内部人,谁也不关心玄奘到底取的是什么经。反正佛经都一样呗。 玄奘奔着弥勒去的。在早期佛教历史上,弥勒非常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简单的说,小乘佛教就承认两个菩萨,一位是释迦摩尼,一位就是弥勒。继释迦摩尼的下一位佛就是弥勒。他们两位降世成佛前,都在兜率天宫以菩萨身份修行说法。 据说,佛教信徒只要能到兜率天宫听弥勒菩萨说法就不会再轮回入人间,保证不退转一直到成佛为止。这就是最早的净土信仰。 佛教小乘信仰是释迦摩尼大弟子们传下来的。权威性毋容置疑。而大乘信仰要教外别传就不得不另立权威。大乘空宗讲中观,以龙树为祖师,经典据说取自龙宫。大乘有宗讲唯识,自然权威性不能比空宗低。你能到龙宫,我就可以上兜率天。唯识宗经典就是弥勒菩萨亲自说的。再大的权威还能大过下一位佛? 玄奘内心信的就是这位弥勒。他留学到印度,说到底也是去学习弥勒菩萨所传唯识一派。在印度,佛教中心学府那烂陀寺正统学派就是唯识派。此派,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论上讲种子说,认为觉悟与否看先天种子,有的人是不能成佛的。非常符合印度官方的种姓思想。 玄奘不赞成天生贵种的观点。中国自陈胜吴广振臂一呼推翻暴秦以来,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就载入史册。汉高祖刘邦手提三尺剑创立的汉朝盛世无可争议的证明了人民创造历史。 结果玄奘遭到老师戒贤的痛斥。印度没有受过农民起义的洗礼,体会不到人民的力量。对平民思想斥之为泥犁车人懂得什么。意思是大老粗懂什么。日后唯识宗衰落,和此观点大有关系。 有意思的是,弥勒菩萨所创的唯识宗衰落后,恰恰是在中国民间对弥勒的信仰根深蒂固,以至于能够改朝换代,影响历史进程。 |
华严疏钞十四曰:‘蔑戾车者,三藏云恶中恶,亦云奴中奴,皆义翻耳。’泥犁地狱就是泥犁车。当年玄奘大师反驳其师说中国人认为众生平等都能成佛。那烂陀寺校长戒贤对此理念断然拒绝。 |
玄奘回国时,印度同学苦劝。佛不生边地。等等。认为大唐是个苦地方。玄奘告知,故乡不错。印度同学惋惜。 到今天,印度一直认为上海二十年就可以追上孟买了。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