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热点背后的中国史-徐惟隆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热点背后的中国史-徐惟隆

作者:徐惟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1、有关“国外公认的中国文明历史只能从商代算起,只有3500年”?说法的澄清
    (上)
    提到中国历史,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深入人心,但是从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上陆续有一些否定和质疑的声音,比如“夏朝是不存在的,五千年历史是中国人自己吹出来的;国外公认的中国文明历史只能从商代算起,只有3500年等等,”,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文明”,判定文明的标准目前世界上还达成没有共识,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在195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文明”标准,第一条就是要有城市 第二个条要是文字,第三条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曾经就读于伦敦大学,师从于埃及学大师皮特里(F.Petrie)并亲自参家英国考察团对埃及阿尔曼特(Armant)、巴勒斯坦杜韦尔(Tell Duweir)遗址和古埃及和古罗马史迹现场考古挖掘的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也提出过一个标准,那就是:文字、青铜器、城市。近年来,北京大学赵辉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他认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1、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有相当发展基础之上的生产力。2、普遍发现社会阶层和阶级明显分化。3、城市的形成。4、王权的存在。
    另外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还提出过一个四要素原则:文字、金属冶炼术、城市国家(城邦)、宗教礼仪。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标准,都没有得到国际学术界普遍任何,都是有争议的,都不是金科玉律,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真理。社会上一些人否认中国有5000年历史,只有3000的历史的主要理由就是“夏朝没有文字”,不符合西方人提出的“文明三要素”或“四要素”原则,由此推断出中国文明是从商朝才开始的。
    为什么说三要素和四要素都是有争议的呢?因为如果按照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提出的文字、城市、礼仪性建筑三要素的原则来考察,那么一些西方世界公认的文明就不再是文明了,比如美洲的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就都不符合三要素。因为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都没有文字,只有结绳记事。,如果按照雅斯贝尔还提出的四要素来衡量,那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和古印度哈拉帕文明都不算文明,因为这四个,都没有青铜器出土。但是今天的西方史学界却基本都承认玛雅、阿兹特克、印加、哈拉帕这几个算是“文明”。这不是我随便说的,大家可以随便找一个外国的史学著作或者是外国的历史教材,我们就可以发现,西方人是普遍承认这四个古代遗迹是文明的,我下面的几张图就是西方的历史学教程课件和历史学著作的截图,都是英语的,大家一看便知,在这些图上的,西方人称呼印加文明的英文名字是Inca civilization。我相信只要是学过中学英语的朋友都应该知道civilization的意思就是文明,而不是文化,或者其他什么。由此可见,所谓三要素也好,四要素也罢,有没有文字,并不是判定文明的唯一标准,至少在西方内部对此依然是有质疑有争议的。否则为什么西方人提出了文明的要素,必须有文字和青铜器,但是又把没有文字和青铜器的印加、玛雅、阿兹特克称为civilization文明呢?这不是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脸吗。如果因为没有文字而判定二里头不是文明,那印加和阿兹特克也没有文字怎么就可以算文明了吗?这不是严重双标吗!



    
    
    
    西方的历史学教程课件和历史学著作中称呼印加、阿兹特克、玛雅为“文明”

    我们退一万步讲,即使“文明三要素”是世界上公认且合理的标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就能说中国只有3000年的文明史吗?中国3000年以前的考古一集究竟符不符合三要素呢?谁说了也不算,咱们一一对照检查一下就知道了。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只需要我们用在中国发现的3000年以上的考古遗址去和西方的“文明三元素”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中国那些考古发掘出来的遗址是三千年以上的呢?其实很多,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山西襄汾陶寺、陕北石卯、河南王城岗、河南新砦、浙江良渚等等,还有最近刚刚发现的河洛古国。
    这些遗址,有没有符合三元素的呢?不但有,而且还不止一个,我们首先来看偃师二里头,根据碳十四测定基础数据,二里头遗址距今大约为距今3450~3050年(半衰期5568,1950),超过了三千年,而二里头遗址是既有青铜器,又有文字和城市建筑,完全满足“三元素”。这不是随便说说的,都是有出土文物做证明的,青铜器方面,二里头的代表性文物是“青铜酒爵”;城市方面,二里头挖掘出了宫殿、青铜作坊、制骨作坊、道路、墓地、夯土城墙,整个二里头遗址分为祭祀区、作坊区和宫殿区三部分,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区和统一规划,具备了城市的特征。在礼仪性建筑方面,二里头一号宫殿,院落东西108米,南北100米,北部有一个长方形的台基。是一个阔8间、深3间的宫殿式建筑,从样式和规模看这种建筑肯定不仅仅是为了实用,为了住人或者是放东西,应该是带有礼仪性的宗庙建筑。2001年,又在二号宫殿之下,发现了时间更早,结构更为复杂,面积更大的建筑基址,称为二号宫殿,是三重庭院,有长达百米的排水的暗渠。二号宫殿的旁边又发现了6号宫殿,处于夏商交界时期。

    
    二里头的代表性文物“青铜酒爵”
    ”


    
    
    二里头遗址

    最为重要的是,二里头也是有文字的,这一点被很多历史爱好者所忽略了,忽略的原因我想可能是这些文字目前还没有被完全解读,不知道明确的意思。但是没有被解读,就能说没有文字或者不是文字了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国际学术界并没有规定过没有解读就不算是文字,克里特文明线性文字A和古印度哈拉帕文明遗迹出土的印章文字至今都没有被破解,不知道到底写的是什么意思,但是西方学术界并没有因此就否定克里特和古印度不是文明,绝大部分的西方学术著作还是称呼他们为克里特文明(Cretan civilization)和古代印度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

    
    克里特文明线性文字A

    
    古印度哈拉帕文明遗迹出土的印章文字

    我们可以拿二里头出土的陶文和克里特、古印度的文字比较一下,可以看出,二里头的文字显然要比前两者的更抽象,更接近今天的文字,而前两者特别是古印度的印章文字,还没有脱离绘画的影子,是画还是字,还不好说。那么既然连印度和克里特这种都算文字,那么二里头出土的这些陶文,就没有理由不算文字了,否则就是双重标准。

    青铜器、文字和城市,二里头都有,除此之外,二里头出土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中国最早的多进院落的大型宫殿建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宫殿建筑群;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井字形大道;中国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车辙;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发现有专为贵族服务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制造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此外,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容器群和礼兵器群,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等大量珍贵遗物。更为重要的是,据测算,仅二里头一座宫殿的夯土量就有2万立方米,根据每人每天夯土量0.1立方米计算,需要动员1万人干200天,才能完成。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二里头已经具有国家的雏形了,能动员并养得起起来1万人,脱产,不种地,每天就盖房子,这个政权的人口总量应该得在10万人以上了,这个规模就已经是国家了,不能说是原始部落了。特别要说明的是,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夏朝的都城,这个确实没有实锤,还有争议,目前我们还不能说,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而只能说,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都城,也可能不是,因为我们目前没有解读出二里头的文字,没有找到”夏”这个字。但是从地点上看,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和《括地志》记载:“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二里头遗址的地理位置和中国 夏朝都城斟鄩是大致符合的,;从时间上看,二里头遗址的土层是叠压在龙山文明之下,而位于早商文明之上的,符合夏商周的王朝更替顺序。所以我们说目前也不能轻易否定二里头就不是夏,比较正确的说法是;二里头文明到底是归属哪个朝代暂且存疑。


    
    
    二里头出土的陶文

    然而二里头是不是夏,或者夏朝存在不存在,在与中华文明是不是5000年没有关系,即使没有夏朝,比夏朝早的良渚文明、陶寺文明都已经具备了早期
    文明国家的基本元素足以证明上下五千年。(未完待续)

    
    
    良渚祭台

    
    
    
    良渚城墙

    
    
    良渚王陵
    最后再来看文字

    良渚遗址也是有文字出土的,而且数量还不少,目前良渚发现了656个单字陶文,重复性高,多有连字成句的现象。类似于克里特岛的线形文字A和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均未破译),相比同时代的古印度哈拉帕文明的印章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更加抽象,更简单,更方便使用和流传。


    
    
    良渚遗址出土的陶文

    无论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还是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图案都非常复杂,接近于绘画。而由于其复杂,便不利于抄写和传播。文字是越简单,越抽象越好,如果太复杂,太象形,写起来就太麻烦。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基本就是简笔画,古埃及人如果要想写一个“鸟”字,就得真画一个鸟,画翅膀、有爪子,有嘴,有羽毛,一个字得画半个小时。那传递信息就太麻烦了,写个便条,写封信得好几天,容易耽误事。和良渚遗迹大体同时的古埃及文物是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调色板距今5200年左右距今约与5300年的良渚遗址大体同时),我们可以对比良渚的文字看一下,纳尔迈调色板上面的象形文字还基本上和绘画差不多,看不出太多文字的特点,但即使是这样西方的考古学家还是认为纳尔迈调色板上的雕刻纹饰符号是文字。还根据这些文字解读出很多信息,说象形文字的意思是:埃及从那个时候起,便开始了一个统一的崭新时代。并且因此得出结论,这块调色板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认为它足以说明远在公元前3200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有了正式交流的书面语言。


    
    
    
    纳尔迈调色板

    如果纳尔迈调色板上的这些图案都能算是文字的话,那么良渚陶文就没有理由不算是文字了,就我个人直观来讲,这些纳尔迈调色盘上的文字,倒是和良渚玉琮上的团案“神人兽面纹”比较像,但是良渚玉琮的图案“神人兽面纹”并没有被算作文字,而是当做族徽。

    

    在良渚文明获得世界认可之后,国内外有出现了另一种质疑的声音,说良渚和华夏无关,创造良渚文明的人和今天的中国人没有任何关系,是南岛语系的人,良渚文明不属于中华文明等等。

    
    良渚考古挖掘现场

    但是遗憾的是,让这些人失望了,根据科学家对良渚遗址中的人体骨骼进行的检测,结果是良渚人的体质人类学特征与仰韶时代的中原地区古人类相一致。
    根据科学家利用欧式距离进行的聚类分析显示,良渚文化在兴化蒋庄、常州圩墩和上海广富林所出土的古人类特征与陕西、河南仰韶文化以及山东大汶口文化的数值更为接近(刻度在10以内),但是距华南地区典型遗址鲤鱼墩遗址的距离较远,这进一步表明太湖流域东部和北部的良渚人属于古中原类型。

    如果大家觉得不够直观,科学家又根据良渚出土的尸骨进行了人体复原,复原出的容貌和现代汉族没有什么差别。除了体质上,从良渚出土的玉器、陶器的形制来看也和仰韶、龙山文化呈现出高度一致,都有鬲、斝、鼎、豆、琮、钺这些器型,因此良渚非中华文明说法,不攻自破。

    
    良渚人复原图

    
    良渚遗址出土器物形制
    良渚这一篇少发了第一部分,我补发在后面,敬请谅解哈
    补发良渚的第一部分


    在二里头文明之前,中国还发现了其他很多的考古遗迹,其中有不止一个符合“文明三元素”的标准,我仅举其中的两个例子为代表,一个是距今约4900年—5300年的良渚遗址,一个是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陶寺遗址。二里头、陶寺、良渚,从时间上就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脉络。
    说说良渚

    1、首先看良渚的时间
    根据对良渚遗址中修筑水利工程所大量使用的“草裹泥”(草是沼泽地带常见的“苕”)进行的碳十四样本测定结果显示,距今4900年,远远早于3000年这个时间节点。

    2、再看看良渚符不符合“文明三要素”,

    先看有没有城市:

    在1987年,反山、瑶山良渚文化大型墓葬被相继发现;1992年,超巨型建筑基址——莫角山大型宫殿基址浮出水面;2007年,东西约1700米、南北约190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最终得到确认。同时还发现了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堪称“世界第一坝”。

    
    航拍良渚古城塘山大坝如蜿蜒巨龙

    良渚古城包括内宫、中城、外郭的结构开创了后世中国都城的结构布局,并以约800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城(同时代的两河流域古代苏美尔-阿卡德文明的乌鲁克遗址还只有约四百多万平方米),良渚的土建量也以约1005万立方米而超过晚其几百年的金字塔(约260万立)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

    良渚遗址有复杂的宫殿区、内城、外城的三重格局,有水利设施、大型墓葬、宫殿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已经具备了城市的特征,符合三元素当中的城市的标准,而且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了。即使只算莫角山王城的面积,就有300万平方米,大约4个故宫那么大;如果算上外城42平方公里,就有大约60个故宫这么大。这样大的规模,肯定是城市而不是部落了,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国家的都城了。另外。在良渚古城的外城城墙以内没有稻田,城内居民主要是贵族和各类玉器、石器、漆木器、骨器等各类手工业者,这也证明了,当时已经有了明显的城市和乡村的区别,有了手工业和农业职业的分化。
    再看有没有礼仪性建筑:

    在良渚宫城中发现几十个大型房屋基址,最大的有900多平米,近故宫太和殿(金銮殿)的1/2。莫角山(古尚顶),是在公元前26世纪胡夫金字塔(260万立方米)建造之前,地球上最大的单体建筑物,且比胡夫金字塔早400多年。在良渚宫城内,还有很多高台建筑,比如大莫角山高台、小莫角山和乌龟山,而且有些高台还被一圈人工挖掘的“护城河”保护着,在高台建筑之间,还有一处面积很大的夯土黄沙广场。根据这些,我们可以和后世的建筑进行对比,什么样的建筑才会有高台、有一圈人工河包围?而且高台之间还有广场呢?很显然只有宫殿和寺庙是这样的,比如北京故宫,北京故宫的周围有一圈人工河“筒子河”,起到保护作用;故宫的太和殿、乾清宫,都是高台,用汉白玉台阶把宫殿垫高于地面;故宫午门前,就是几个高台包围的一个广场。这样一对比,我们就能很明显的看出,良渚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乌龟山这些遗址是干什么的了,基本可以判定是宫殿,或是带有仪式功能的宗教性的建筑群。除了宫殿之外,我想不出来,5000年前的良渚人,为什么要花费极大的力气,建这些高台和广场。这些高台实在不像是有什么实用性目的,是储藏粮食的仓库、住人的民居、军事防御的堡垒?显然都不太像。符合三要素中礼仪性建筑的标准。

    
    
    
    
    
    良渚宫城
    有关“是清朝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说法的澄清

    最近几年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是清朝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在网上一时颇有市场,附和者甚多。甚至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衍生出了其他的几个观点,包括“蒙古,西藏,新疆,东北,台湾是清朝带来的“嫁妆”、“中国官方历史教科书承认清朝奠定中国疆域”等等。
    那么这些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首先看看第三个问题—“中国官方历史教科书承认清朝奠定中国疆域”,这个问题最好解决,因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问题,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查查教科书,看看有没有就行了。为了保证本文的客观公正,本文将引用历史教科书的原始图片。经过查阅,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教科书的原文是这样表述的:“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日俄战争中被日军屠杀的中国人

    
    
    唐朝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设立的安东都护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囊括了整个东北和外东北。而西藏,则在元、明两代就已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从1288年开始在西藏设立宣政院辖地;明朝先后在西藏地区设置“朵甘卫”和“乌思藏卫”。1374年升“朵甘卫”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升“乌思藏卫”为“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

    而且明代对于西藏和东北的统治,不仅仅是纳入版图,而是还进行了行政区划,人事任免、收取赋税的宣誓主权的活动。还在西藏下设若干行都指挥使司、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等机构。1375年于阿里地区再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明朝西藏的各级官吏的官阶品第由明中央统一规定,颁给印信、号纸,令其“绥镇一方,安辑众庶”,并直接向明中央负责,事无大小,均可启奏“大明文殊皇帝”。

    明朝对西藏的统治也绝非走个形式,仅仅是名义上的隶属,明朝在西藏任命的地方官员和册封的活佛,也要定期应招进京朝觐明朝皇帝,比如:1373年,乌思藏帕木竹巴的第悉章阳沙迦应招遣使进京,同时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亦亲率使团来朝,向明廷荐举六十名藏地首领1374年十二月,炽盛佛宝国师喃加巴藏卜和朵甘行都指挥同知锁南兀即尔等遣使进京朝贡,上奏第二批举荐人员名单,请求授予赏竺坚藏等五十六人官职。明朝还在西藏地区收取赋税,于1383年开始,命各地藏族部落“输马作赋”, 现有明太祖敕谕松州指挥佥事耿忠的圣旨为证:西番之民归服已久,而未尝责其贡赋,闻其地多马,宜计其地之多寡以出赋,如三千户则三户共岀马一匹,四千户则四户共岀马一匹,定为土赋,庶使其知尊君守上奉朝廷之礼也。”

    那些主张东北是清朝的嫁妆的朋友,往往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一个史实,那就是东北三省、外东北甚至是库页岛,在明朝时,就已经被纳入中国版图了,进行了有效管理。而且这不是纸面上的地图家开疆,也不是后人的意淫,而是有出土文物和历史记载作为证明的,
    现出土于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市)阿尔谢尼耶夫滨海区的明朝的《永宁寺碑记》就是铁证。碑上记录了东北和外东北地区属于明朝的奴儿干都司的史实,明朝辽东镇守太监亦失哈在永乐九年(1411)至宣德八年(1433)的22年中,巡视外东北,直达北海(今鄂霍茨克海),并在奴儿干都司所在地两度兴建永宁寺的历史事件,《永宁寺碑记》碑文记载:“永乐九年春(1411),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于都司。
    除此之外,明朝还在东北地区修建道路,设立驿站,设置“海西东水陆城站”,从底失卜站(今哈尔滨市双城区西花园屯大半拉子古城)起,沿松花江而下,经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两岸45个驿站,到亨滚河(又名恨古河、恒古河)口北岸的满泾站(奴儿干西五里)止,共55个城站。这是奴儿干都司联系内外直达北海的交通道路。“海西东水陆城站”路从满泾站渡过鞑靼海峡进入“苦兀”(今库页岛)北端,再南下到达“苦兀”最南端白主,将明朝的统治范围拓展到了库页岛。另外明朝在东北奴儿干都司是有驻军和收税的,派军队戍守,每隔二年轮换一次,根据《重建永宁寺碑记》记“遂捕海青方物朝贡。”当地土著部落以海东青,也就是猎鹰,作为赋税,缴纳给明朝政府。明朝在东北还设有军队的造船厂,据《明实录》记载刘清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领军至此”并造船。今吉林市东南阿什哈达屯江岸上,仍保存两件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镌刻的摩崖文字。
    综上所述,我相信,朋友一定会从这些史料、文物的证据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明朝对西藏的统治也绝非走个形式,仅仅是名义上的隶属,明朝在西藏任命的地方官员和册封的活佛,也要定期应招进京朝觐明朝皇帝,比如:1373年,乌思藏帕木竹巴的第悉章阳沙迦应招遣使进京,同时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亦亲率使团来朝,向明廷荐举六十名藏地首领1374年十二月,炽盛佛宝国师喃加巴藏卜和朵甘行都指挥同知锁南兀即尔等遣使进京朝贡,上奏第二批举荐人员名单,请求授予赏竺坚藏等五十六人官职。明朝还在西藏地区收取赋税,于1383年开始,命各地藏族部落“输马作赋”, 现有明太祖敕谕松州指挥佥事耿忠的圣旨为证:西番之民归服已久,而未尝责其贡赋,闻其地多马,宜计其地之多寡以出赋,如三千户则三户共岀马一匹,四千户则四户共岀马一匹,定为土赋,庶使其知尊君守上奉朝廷之礼也。”

    那些主张东北是清朝的嫁妆的朋友,往往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一个史实,那就是东北三省、外东北甚至是库页岛,在明朝时,就已经被纳入中国版图了,进行了有效管理。而且这不是纸面上的地图家开疆,也不是后人的意淫,而是有出土文物和历史记载作为证明的,
    现出土于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市)阿尔谢尼耶夫滨海区的明朝的《永宁寺碑记》就是铁证。碑上记录了东北和外东北地区属于明朝的奴儿干都司的史实,明朝辽东镇守太监亦失哈在永乐九年(1411)至宣德八年(1433)的22年中,巡视外东北,直达北海(今鄂霍茨克海),并在奴儿干都司所在地两度兴建永宁寺的历史事件,《永宁寺碑记》碑文记载:“永乐九年春(1411),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于都司。

    
    

    除此之外,明朝还在东北地区修建道路,设立驿站,设置“海西东水陆城站”,从底失卜站(今哈尔滨市双城区西花园屯大半拉子古城)起,沿松花江而下,经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两岸45个驿站,到亨滚河(又名恨古河、恒古河)口北岸的满泾站(奴儿干西五里)止,共55个城站。这是奴儿干都司联系内外直达北海的交通道路。“海西东水陆城站”路从满泾站渡过鞑靼海峡进入“苦兀”(今库页岛)北端,再南下到达“苦兀”最南端白主,将明朝的统治范围拓展到了库页岛。另外明朝在东北奴儿干都司是有驻军和收税的,派军队戍守,每隔二年轮换一次,根据《重建永宁寺碑记》记“遂捕海青方物朝贡。”当地土著部落以海东青,也就是猎鹰,作为赋税,缴纳给明朝政府。明朝在东北还设有军队的造船厂,据《明实录》记载刘清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领军至此”并造船。今吉林市东南阿什哈达屯江岸上,仍保存两件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镌刻的摩崖文字。
    综上所述,我相信,朋友一定会从这些史料、文物的证据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永宁寺碑
    3、有关“平型关大捷打的只是辎重部队,不是日军主力”的传言是不是真的?
    徐惟隆
    ------------------------------------------------------------------------------
    有很多网文在提到平型关战役的时候,总是喜欢说一句话,那就是“平型关战役打的只是辎重部队,不是日军主力”,然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如果我们要想尽可能的还原一段历史的真面目,有这样几个办法,一个是看史料记载,第二个是听当事人的口述实录,第三个是考古挖掘。当然这三个也不是说都可靠,因为历史不存在绝对的真相,我们无法百分之百还原历史。因为我们无法坐着时间机器回到历史发生的现场,去看一看究竟,而历史记载和口述历史,无论记录者是谁,都是人,是人就会带有自己的个人感情色彩和政治立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对历史进行一些加工,这是任何史学家也都无法避免的。所以无论是官修史书还是民间野史,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真实。考古发掘也一样,考古发掘也是人在操作的,挖出来的东西也是人制造的,只要有人的因素,就存在着偏差的可能。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堕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认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傻姑娘”,“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不信书,也不如无书,什么都信和什么都不信,都不是历史研究应有的态度。我们能做到的是,多选择一些不同立场、不同国家、不同作者所编写的史料,结合考古发掘和口述历史,进行比较对照,用自己的逻辑去判断,独立思考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那么想搞清楚平型关大捷,我们首先还得从史料入手,因为平型关大捷距离今天时间已经超过70年了,当年参加过这次战斗,今天仍然还健在的当事人已经寥寥无几了,所以口述历史很难进行。而且平型关大捷之后,各方对战场进行了细致的打扫,而且打仗,仓促之间,也不会埋下什么东西,考古发掘无从谈起。所以史料是我们今天唯一可以依赖的,而各种史料中,最多的是中日双方的史料,毕竟双方是当事人。而中方史料,又分为八路军方面和国民党方面两部分,为了公平起见,避免自吹自擂的嫌疑。我主要分析日本和台湾方面的史料,因为日本是侵略军八路军的敌人,他们没必要美化八路军,他们的记录只可能是尽量把八路军的战果写的少一点,把自己的损失写的小一点,而不绝不可能拔高八路军。而国民党的史料,由于和八路军的历史恩怨,亦敌亦友的关系,也不会故意偏袒八路军一方。

    我们先看日本的一则史料,为了保证客观真实,本文中所引用的日本史料,我都会附上日文的档案照片:
    日本的《每日新闻》报道:“行李部队并自动车队全灭”,行李部队相当于日军的辎重部队,是运送后勤物资的,那么一个“并”字就可以看出“自动车部队”是和“行李部队”是平级的,且“自动车部队”不属于行李部队的一部分。那这个“自动车队”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呢?

    
    在平型关大捷中,八路军打死了两个日军的军官,一个是桥本顺正中佐,这个桥本中佐的身份是第五师团参谋,他本人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生,从1933年到1936年长期担任日本“朝鲜军北方特务机关本部”(地点在珲春)副机关长。从职务和履历可以看出,这个桥本中佐不太可能是隶属辎重部队的军官,辎重部队主要是运送行李的,用不着以为中佐级别(相当于中校副团职)的军官去指挥。而且这位军官也不是搞后勤出身的,之前一直是搞情报的,而且有着在中国做特工的经历,又是名牌军校毕业。这样的人在日军当中,也算稀缺的人才了,这样的人不派去作战,而把他派到辎重部队去,管运送行李,有大材小用之嫌,这种可能性不大。另一位被打死的军官是新庄淳中佐,他就是文中“自动车队”的指挥官,自动车队包括两个机械化中队,在日军编制中,甲种师团的一个中队有180人左右,类以于我军的连一级单位,那么自动车队下辖两个中队,两个连,也就相当于是一个营级单位的规模。按照日军当时的编制,统领一千人的步兵大队长也不过是少佐军衔,而今天我军营长的职务军衔一般也只是少校,但是新庄却是中佐,也就是中校,让中校去当营长,显然是高配了。一般重要的单位才会高配领导,比如各省的组织部长、公安厅长一般会高配为副省级。自动车队的领导高配,就说明这个单位比一般普通的作战部队要重要,那显然不可能是运送后勤的辎重部队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单位管后勤的领导是是高配的。另外据事后的统计,八路军的伤亡,推算起来大半都是“自动车队”造成的,可见自动车队的战斗力非常强悍。综合以上三点即——与行李部队并列互不统属,军官高配、战斗力强。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这支所谓的“自动车队”不但不是非主力的辎重部队,而且是战斗力比一般部队强的“摩托化”精锐部队,用汽车运输的机动化部队。这种摩托化部队,在日军当中绝对算是精锐,是比较珍贵的,因为当时的日本陆军并没有实现全部摩托化,还是保留了相当一部分骡马运输的。我们从日本方面的留下来照片可以看出,日本的辎重部队是用骡马运输的,并没有“自动车”。

    

    上面这张日本辎重部队的照片选自大宅壮一监修《兵队的陆军史》一书插图《辎重队的行军》,书中写到“昭和十二年九月,粟饭原部队大行李从灵邱出发,满目沧桑的北支大行山脉(应为太行 ——笔者注),艰难的行军,同期小仓中尉也在其中,于是留影纪念,不料却成永别。”


    

    另外,我们再看看日军留下的作战地图,日军《第十一联队战史》中关于平型关战役的作战地图上,清楚的标出了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参与了平型关作战,这也有力的证明了平型关大捷并不是只打了辎重部队。至于平型关大捷的战果,八路军方面是否存在虚报的问题,我们可以看看日本方面的记录。日本防卫厅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也是认可了中国大陆方面对平型关大捷战果的统计数据,从“62-65”共4页完全引用了《抗日战争时期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章全文,包括那门现存在军博的火炮。至于国民党方面。国民党的新闻报导是:“平型关大捷杀敌过万……”远远多于八路军自己统计的3000人左右。

    基于以上我的这些分析,我相信,读者们应该能有自己的判断!

    4、对“唐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是鲜卑人的王朝”说法的澄清
    徐惟隆
    ------------------------------------------------------------------------------
    这种说法很明显是站不住脚的,李唐王朝的建立者李渊对自己的家族来源有着明确的说明,谱系非常清晰,具体的家族传承关系是这样的:

    李唐王朝的先祖为汉族人建立的十六国割据政权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后裔,李暠生十子,次子李歆即西凉后主。李歆生八子,其第三子李重耳在亡国后投奔南朝刘宋,任汝南太守。北魏进攻刘宋,李重耳以城归降,遂又在北魏做官。李重耳生子李熙,任金门镇将,后改镇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其家也随着迁居于此。李熙生李天赐,李天赐生三子,即李起头、李虎、李乞豆。李虎生李昞,李昞生李渊

    在这个谱系上,明确记载着每一代都是汉族人,并没有改姓,所以可以确定的说,李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系是百分之百的汉族。至于很多人所说的李唐王朝是鲜卑人建立的,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李渊的夫人是北周卫国公独孤信的第四女,是鲜卑族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夫人是隋朝大将军长孙晟的女儿,也是鲜卑族人。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除了像纳西族支系摩梭人那样极少数的还停留在母系社会的民族,大部分的民族都是以父系为重,子随父姓,判断一个人的族属和姓氏大部分都是要看他的父系。而不是母系,历史上各国君主娶外族女性为妻的事情很多,但是并没有因此就改变了这个王朝统治者的民族属性。比如说东汉时期汉族人王昭君嫁给了匈奴单于,匈奴也并没有因此就变成了汉人建立的政权。唐朝时,唐朝的汉族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分别嫁给了吐蕃的赞普,但是吐蕃依然是藏族人建立的王朝。

    清朝的皇帝大多都有汉族血统,还有几位的生母干脆就是是汉族人,比如康熙皇帝玄烨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是汉八旗人,康熙生母的祖父佟养正本是明朝的汉人,姓佟,后来投奔努尔哈赤被编进汉八旗,后又改姓为佟佳氏。所以康熙皇帝拥有50%的汉族血统,25%的满族血统,25%的蒙古血统,乾隆的母亲钮祜禄氏的汉族血统也十分浓重。根据《宝坻县志》记载,乾隆的外高祖母为龙氏,外曾祖母为乔氏,都是纯正的汉人姓氏,而乾隆的外祖母为彭武公之女,乾隆的母系一脉至少三代与汉人通婚。

    嘉庆皇帝的生母魏佳氏,本为魏氏,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正黄旗汉军,后被乾隆抬入镶黄旗满洲。所以嘉庆皇帝是40.625%的满族血统,56.25%的汉族血统,3.125%的蒙古血统。

    但我们能因为清朝皇帝身上都有汉族血统,乾隆的外祖母是汉族,康熙和嘉庆的母亲是汉族,就说清朝是个汉人王朝吗?显然不能。沙皇俄国也娶国德国公主、拜占庭公主,能说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也是德国人的王朝吗?

    而且近年来的考古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也进一步否定了“李唐皇室为鲜卑人”的论断。
    根据复旦大学的,对拓跋鲜卑贵族元威遗骨的进行的检测,测出YSNP遗传类型为C2北支。这与之前吉林大学在古代鲜卑遗址的尸骨中测试出的古DNA数据吻合。

    与当代人的遗传基因调查来比较,我们会发现古代鲜卑的YSNP遗传类型C2北支,这个类型主要分布于北方草原地区,如在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占11.11%,内蒙古海拉尔的蒙古人中占9.26%,在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的阿勒泰人中占12.50%,铁列乌特人中占9.09%,而唯独在汉族人中分布较少。

    但是在目前的汉族李姓样本中,C2北支的类型也不多。考虑到李唐皇室作为统治中国将近300年的皇族,而且李家从西魏时代就是大族,那么在现在李姓人群中必然有相当大比例是李唐皇室后裔。因此,既然C2北支这个类型在李姓人群中占的比重很小,那也就基本可以排除李唐皇族是鲜卑人的可能性。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历史 徐惟隆
    —————————————————————————


    《长安十二时辰》掀起了一股研究唐朝历史的热潮,算是有贡献的。《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男一号张小敬是唐朝军人,剧中还出现了“团长”等唐代的军职。唐代的军事制度比较复杂,对于广大观众来说也很陌生,我试着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下:

    

    总的来说,唐朝前期实行的是府兵制,后期实行的是募兵制,府兵制也就是义务兵,募兵制是职业军人。府兵制时期,老百姓要服兵役,全民皆兵,兵农合一。府兵制实际上也是唐朝政府和老百姓做的一个交易,唐朝推行均田制,每个成年男子,国家给分配100亩土地,其中20亩是永业田,后代可以继承。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权利和义务总是捆绑在一起的,封建王朝不会好心的白给老百姓土地,老百姓是要付出代价,代价是什么,就是服兵役。

    国家要从分到土地的老百姓当中抽人去当兵,被抽中的老百姓,平时种地,冬天农闲的时候,要参加军事训练。还要轮流去长安执勤保护皇帝,或者去边疆地区巡逻。被抽中服兵役的老百姓可以免交赋税,唐朝在各地都设立了管理服兵役的机构,叫做兵府又叫折冲府,所以这种兵役制度就叫府兵制。府兵制比较类似于今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平时是农民,战时就是士兵。一个折冲府管3000到5000人,相当于兵团的一个团场,兵府的长官叫折冲校尉和果毅都尉,相当于团长副团长。折冲府下面设团、旅、火、队,相当于营、连、排、班,《长安十二时辰》里就出现过“团长”这个称呼,但是唐朝的团长和今天的团长,不是一个概念,唐朝的团长也就管1000人左右,相当于今天的营长。

    

    一旦遇到战争了,由皇帝临时任命一个统帅,叫做行军总管,拿着兵符到兵府去调兵。打完仗之后,就地解散,行军总管回到中央政府去上班,府兵回家继续种地,都是临时组合。历史上李靖、徐绩徐茂公都曾经做过行军总管。

    唐朝的府兵分布在全国各地,关中地区占一半以上,因为关中地区是首都长安所在地,也是李唐王朝起家的地方。府兵中负责承担保卫首都长安任务的是左右十二卫、左右骁卫、金吾卫、太子率、东宫六率,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区,每支部队大约4、5万人。

    

    另外由于唐朝前期的好几位帝王都是靠宫廷政变起家的,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唐肃宗,所以唐朝皇帝都格外重视皇宫的警卫工作,成立了好几支专门负责保卫皇宫的部队。其中包括唐太宗时期成立的玄武门的飞骑,唐高宗时期成立的左右羽林军,唐玄宗时期的左右龙武军,唐肃宗时期的左右神武军,一共是6支部队,统称“六军”。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写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就是说的这个,六军就相当于唐朝的中央警卫团。

    
    


    安史之乱暴发后,西北地区陇右的一支边防军赴内地平叛,因为有功,被留在长安,成为负责保卫皇帝的中央警卫部队,由太监掌管,被称为神策军。神策军在唐代后期地位非常高,待遇最为优厚,人数也很多,鼎盛时期多达18万人。晚唐时期之所以出现宦官专权,太监随意废立皇帝,甚至能杀皇帝,就是因为掌握住了神策军,书法家柳公权曾经写过一个《神策军碑》,就是歌颂神策军的先进事迹的。

    


    @俗人无语 2020-05-25 17:17:12
    楼主你好。你在国观的《历史谣言粉碎机》给封掉了吗?正想看看有关“清朝奠定中国领土”那一段呢
    -----------------------------
    清朝领土奠基的那个,我发在这个帖子里了,就在前面,您可以往前找,以后粉碎机系列,改在这个版面发了,改名《热点背后的中国史》,粉碎机,被扎口了,不能回复了,感谢您的关注
    @俗人无语 2020-05-28 12:28:52
    二里头是否属于文明?好像大家都是从三标准着眼的吧。过去认为只是文化,后来发掘出精美的铜器,可以说接近标准了。二里头陶文是不是文字?专家们没有明确的看法,当然网民的结论总是很正面的。我觉得二里头勉强属于文明之列。
    二里头对应夏朝,夏朝的纪元大约四百年,加上三千六百是四千多点。
    近年把良渚也加上去的呼声很大。良渚没有金属,还是石器时代。专家们度身量体提出了新标准,把金属去掉,增加了礼仪之类......
    -----------------------------
    感谢您的回复,你提的这些问题,非常有质量,我很乐意回答与讨论:
    1、关于您说的
    “文明的三标准——城市冶金文字——最初是在现代史学创建的年代,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考古和研究的时候提出来的。这个标准对亚欧非旧大陆基本适用。可是后来在研究美洲历史时发觉难以解释美洲的文明“
    据我了解,是不太符合历史的,印加文明早在 1911年7月,就有美国考古学家海拉姆·宾厄姆在库斯科市北边发现巨大的山顶城市马丘比丘的遗迹。早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遗址发掘,比如著名的两河流域的乌尔古城古城就是在1922年伍莱爵士率领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宾州大学博物馆的联合考古队开始发掘的,一直持续到1934年。
    所以说美洲文明的发现和发掘是早于,起码是不晚于两河流域的,何谈“后来研究美洲的时候发觉呢”,而文明三标准的提出是则在1958年,更是晚于南美文明发掘,何谈在后来研究的时候才发觉难以适用?
    @俗人无语 2020-05-28 12:21:35
    楼主讲文明标准有一点点文字游戏的意味。
    “文明标准”及“3600年文明”和双重标准无关。文明的三标准——城市冶金文字——最初是在现代史学创建的年代,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考古和研究的时候提出来的。这个标准对亚欧非旧大陆基本适用。可是后来在研究美洲历史时发觉难以解释美洲的文明,于是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文明标准。我个人不了解美洲,不知道为什么要归类为文明。不过显然是正常的学术讨论。
    我不知道中华文明50......
    -----------------------------
    2、关于您说的阴谋论的说法,我文中并没提及,我所想表达的是西方史学界和国内一些史学界的双重标准,既然承认没有文字的阿兹特克和印加为文明,文字不能解读的哈拉帕是文明,那就不能否认二里头、良渚不是文明,这是一个学术研究态度是不是严谨的问题,和阴谋不阴谋,关系不大。
    3、关于您说的“哈拉帕文明有文字。虽然未能解读,但认为确实是一种文字”,我个人认为,是不是文字,是有一定标准的,比如抽象性,符号性,重复率,便于书写和传播,不能是有些人认为是就是了,这样的话就没办法研究了,目前对哈拉帕的印章,很难发现它和绘画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确认他是文字,需要说出它和绘画的不同之处。
    @俗人无语 2020-05-28 12:28:52
    二里头是否属于文明?好像大家都是从三标准着眼的吧。过去认为只是文化,后来发掘出精美的铜器,可以说接近标准了。二里头陶文是不是文字?专家们没有明确的看法,当然网民的结论总是很正面的。我觉得二里头勉强属于文明之列。
    二里头对应夏朝,夏朝的纪元大约四百年,加上三千六百是四千多点。
    近年把良渚也加上去的呼声很大。良渚没有金属,还是石器时代。专家们度身量体提出了新标准,把金属去掉,增加了礼仪之类......
    -----------------------------
    4、关于您说的“二里头对应夏朝,夏朝的纪元大约四百年,加上三千六百是四千多点”,是这样的,在二里头之前,已经发现了不少有文字符号、城市遗址、礼仪性建筑或青铜器的文明遗址了,比如陶寺文明、河洛文明、石卯文明,上限都超过或接近5000年。

    5、您说的“这个俗人深度怀疑。石器的生产力有这么大”。文明与否与是不是有青铜器没有必然联系,古埃及文明发现的青铜器极少,但是能建造金字塔这样的大型建筑;根据最新的考古发掘,建造的金字塔主要工具是燧石刀。阿兹特克、印加、玛雅都没有青铜器,但是能建造奇琴伊察、马丘比丘这样的大型城市。

    6、您说的“至于把陶寺对标黄帝,感觉是太扯淡了。”,这句话我不敢苟同,您可以仔细看我的文章,学术界并没有把陶寺对标黄帝,而是尧都,把石卯对标皇帝。而且这些对标都经过专家进行论证的,对史记、尚书、竹书纪年里的记载于遗址相互对照的结果。您一句扯淡,就否定了,个人感觉,对这些历史研究人员不太尊重,而且目前只是说陶寺可能是尧都,并没有实锤。如果陶寺是扯谈,那么西方把迈锡尼遗址对标特洛伊之战的时候,把纳尔迈调色盘对标上下埃及统一,是不是更扯淡呢?
    @俗人无语 2020-05-29 15:42:27
    唉,我的回复呢?没了?
    -----------------------------
    哪个没了
    @徐惟隆 2020-05-22 14:35:44
    明朝对西藏的统治也绝非走个形式,仅仅是名义上的隶属,明朝在西藏任命的地方官员和册封的活佛,也要定期应招进京朝觐明朝皇帝,比如:1373年,乌思藏帕木竹巴的第悉章阳沙迦应招遣使进京,同时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亦亲率使团来朝,向明廷荐举六十名藏地首领1374年十二月,炽盛佛宝国师喃加巴藏卜和朵甘行都指挥同知锁南兀即尔等遣使进京朝贡,上奏第二批举荐人员名单,请求授予赏竺坚藏等五十六人官职。明朝还在西藏地区收......
    -----------------------------
    评论 俗人无语:严重失实?只是你不知道吧,三宣六慰是明朝设立的正式行政机构,在明史当中有明确记载,苏门答腊的那是旧港宣慰司,不但是明朝领土,而且宣慰司的官员也是中国人。而且还有名有姓,明朝时苏门答剌、满剌加是作为与旧港宣慰司相配的御封军镇。明朝海军在马六甲海峡的满刺加建立城栅、仓库,以之作为经营西洋的中转站,是郑和下西洋的又一重大活动。1424年,旧港宣慰使施进卿去世后,其子施济孙请求承袭父职,朱棣派郑和去旧港宣旨任命施济孙为新一任旧港宣慰使。
    三宣六慰是指明朝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设置的管辖机构统称。
    明代西南地区设置的土司最多,“凡百夷聚居区,都设土司”。 [1-2] 据《百夷传》载百夷泛指云南三司治下白夷、漂人、古剌、哈喇、缅人、结些、哈杜、怒人、蒲蛮、阿昌等民族、部落。”
    永乐四年(1406年)又増设大古剌宣慰司,大古刺等处的土酋“乞设官统理”,明廷“以大古刺、底马撒二处地广,各设宣慰司”。同年增设底兀剌宣慰司、底马撒宣慰司。“自孟密以上,山多宝。蛮莫以下,地饶五谷。当国初兵力盛时,剪荆棘为乐土,易麟介以冠裳。” [2-3]
    正统十一年(1446年),朝廷对云南西南边境重新调整改置“三宣六慰”,云南三司、三宣六慰置于其他诸土司犹如京城置于诸州府。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 [4]
    三宣六慰的范围除了国内部分外,大致还包括今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的中部,皆“滇中可以调遣者”。 [1] 1531年后,莽瑞体建立东吁王朝。随着明朝国力式衰,东吁王朝日渐强大,明属三宣六慰土司纷纷归附东吁王朝。大体至清朝对云南改土归流时前后,缅甸亦开始对三宣六慰故地土改归流
    @s0372 2020-05-30 10:34:29
    很好的帖子,先收藏了,有时间了慢慢拜读
    -----------------------------
    谢谢您的支持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历史 (三) 徐惟隆
    —————————————————————————
    随着唐朝疆土的扩大,国力的增强,很多国家也主动臣服于唐朝,并派留学生来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这使得唐帝国显得十分国际化,一时间,日本的遣唐使、新罗留学生、萨珊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祆教徒)、阿拉伯帝国(大食)的商人,基督教叙利亚教会聂斯脱里派(景教)的传教士,都汇聚在长安城中。今天在西安的碑林还保留着出土的唐代的景教的碑。

    
    大秦景教碑

    日本曾经在东汉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近代日本幕府时期曾经出土过“汉倭奴国”金印,根据和同时期在云南出土的东汉册封的古滇国金印比较,两者为同一款式,而且和中国古迹中的相关记载吻合,比如《三国志?魏书?倭人传》:“汉时有朝见者”。 《后汉书?倭传》还有记载:“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后汉书?倭传》:“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因此基本可以确认是真实的。

    

    隋朝时期,日本曾派小野妹子出使中国,但是因为日本天皇在国书中写:“日出之国天子问候日落之国天子”把日本天皇与隋朝皇帝并列为平起平坐的两国君主,激怒了隋朝皇帝,中日关系短暂破裂。到了唐朝初期日本出兵干涉朝鲜半岛,在白江口被苏定方统领的唐朝军队击败。从此日本再次臣服于中国,派遣唐使到中国来全方位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制度。《大唐十二时辰》里有一个做模型的日本人,他说要把日本的京城建设的像长安一样,这也是有历史依据的,日本的京都就是仿照唐朝长安建设的,日本的大化改新也是全盘照搬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制度,除了没有学习太监和科举。

    

    日本有个著名的遣唐使叫做阿倍仲麻吕,中文名字叫晁衡,在电影院《妖猫传》里还出现过。阿倍仲麻吕中文说的非常好,中过科举,在唐朝当过官,做过秘书监,相当于国家档案馆馆长,和李白、王维这些大诗人都曾经有过交往。李白曾经写过一首纪念晁卿的诗: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朝鲜半岛在唐代也再一次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唐朝击败高句丽之后,在朝鲜半岛设置了熊津都督府,这是继汉代在朝鲜设置玄莵、乐浪四郡之后,中国再一次在朝鲜半岛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随着高句丽的灭亡,朝鲜半岛重新归属中国,大量来自的新罗的留学生进入长安。也有很多高句丽族人在唐朝做官,唐代名将高仙芝就是高句丽族。需要注意的是,高句丽与今天朝鲜韩国的祖先高丽,不是一回事,高句丽这个词源于汉代时期兴起于中国东北浑河地区,统治中心在吉林,最早的定都在吉林集安的“高句丽国”,在吉林曾出土了高句丽的《好太王碑》,记述了高句丽王室起源于中国东北的扶余,根据中国史书《后汉书》“东夷相传以为夫馀别种”的记载,扶余和中国古代东部沿海的东夷人有血缘关系。高句丽的王室是扶余人,同时还有大量汉人,而韩国朝鲜的祖先—王氏高丽是当年的三韩人建立的,三韩指的是由半岛土著居民组成的马韩、牟韩和辰韩,与高句丽同时代的新罗、百济就是三韩人建立的,而王氏高丽则是新罗的后裔建立的。

    由此可见高句丽人是源于中国辽东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上高句丽以半游牧半农耕的形态为主,因此在整体实力与作战技巧上均强于同时期纯农耕的三韩。高句丽和三韩不但不是一个民族,而且在历史上还是仇敌,双方进行了长期而惨烈的战争,三韩为了对抗高句丽,还分别寻找外援,新罗选择了唐朝,百济则找了日本。唐灭掉了高句丽之后,日本出兵朝鲜半岛支援百济,在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日本军队与唐朝军队爆发战争,史称“白江口海战”,在这次战役中,刘仁轨指挥唐朝军队1万3000人,水师战船170艘663年,击败4万2千人和战船1000余艘组成的日本倭军。歼灭日军上千人,而且还俘虏了不少日本人,其中大伴部博麻、冰连老等五个日本战俘,还被带回了长安,在长安做苦工,后来被遣唐使赎回日本,江户幕府末期,这几个战俘的故事,还被尊攘派刻成碑四处宣传。


    
    高句丽的《好太王碑》

    高句丽人最开始是汉朝的子民,属于汉朝的乐浪、玄菟郡管辖,后来起兵反叛。向西进攻汉朝的驻军,被爆锤一顿之后转而掉头向东,去捏软柿子,攻打朝鲜半岛的“盖马国”,掠夺盖马国的百姓做奴隶。这个所谓“盖马国”就是今天朝鲜韩国的祖先三韩人建立的国家。鼎盛时期的高句丽曾经控制从中国的吉林到朝鲜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并迁都平壤。

    

    但从民族血统上来说,高句丽不是朝鲜族人建立的国家,高句丽人和今天的朝鲜族没有传承关系。高句丽人的来源比较杂,有扶余人、汉人、貊人,但数量最多的,占主体地位的是辽东汉人,所以高句丽人是汉文化为主体的古代中国人建立的王朝,和朝鲜没有什么关系。这可以从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来证明,比如包括《好太王碑》在内的高句丽出土的墓碑都是用汉字书写的,而且在史书中,高句丽开国的国王朱蒙自称自己是高辛之后,高辛是颛顼,黄帝的后代,自认为是炎黄子孙。从出土的高句丽佛像,也和中国龙门石窟、云岗石窟的造型非常像。

    
    高句丽佛像

    另外根据古文字学家的研究,高句丽中的“句丽”两个字是用弓箭射鹿的意思,而说明高句丽是森林渔猎民族,这与朝鲜民族的祖先从事农耕不一样。句丽的汉语发音和莱夷、朱离的很像,莱夷是古代生活在山东胶东莱西、莱阳一带的东夷部落,朱离是太阳的意思,东夷民族有太阳鸟崇拜的习俗,再联系“夷”字的意思,是射箭的人,句丽的句,是射箭的意思。综合这些线索,我们可以认为,高句丽人很可能是来自中国东部山东半岛是东夷部落,渡海到东北之后繁衍的后代,与朝鲜没有关系,与渤海、靺褐、女真更加接近,属于通古斯语系的民族,而今天的朝鲜韩国的高丽民族发源于三韩,是与高句丽同时是半岛上另一个政权“新罗”的后裔。所以高句丽不等于高丽,更不能说高仙芝是朝鲜族人。
    @徐惟隆 2020-05-29 19:22:34
    三宣六慰是指明朝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设置的管辖机构统称。
    明代西南地区设置的土司最多,“凡百夷聚居区,都设土司”。 [1-2] 据《百夷传》载百夷泛指云南三司治下白夷、漂人、古剌、哈喇、缅人、结些、哈杜、怒人、蒲蛮、阿昌等民族、部落。”
    永乐四年(1406年)又増设大古剌宣慰司,大古刺等处的土酋“乞设官统理”,明廷“以大古刺、底马撒二处地广,各设宣慰司”。同年增设底兀剌宣慰司、底马撒宣慰司。......
    -----------------------------
    你怎么不认真读我引用的文字?“三宣六慰的范围除了国内部分外,大致还包括今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的中部,说的是缅甸和泰国北部,缅甸并没说是北部,而就说了缅甸,指的是缅甸全境,当然包括缅甸南部啊,并没有说缅甸北部,而说的是缅甸、泰国北部、老挝中部,如果按你说的不包括缅甸南部,则应该表述为,缅甸及泰国的北部,或者是缅甸北部、泰国北部,初中语法知识不扎实啊!
    @俗人无语 2020-05-28 12:28:52
    二里头是否属于文明?好像大家都是从三标准着眼的吧。过去认为只是文化,后来发掘出精美的铜器,可以说接近标准了。二里头陶文是不是文字?专家们没有明确的看法,当然网民的结论总是很正面的。我觉得二里头勉强属于文明之列。
    二里头对应夏朝,夏朝的纪元大约四百年,加上三千六百是四千多点。
    近年把良渚也加上去的呼声很大。良渚没有金属,还是石器时代。专家们度身量体提出了新标准,把金属去掉,增加了礼仪之类......
    -----------------------------
    @徐惟隆 2020-05-28 13:00:09
    4、关于您说的“二里头对应夏朝,夏朝的纪元大约四百年,加上三千六百是四千多点”,是这样的,在二里头之前,已经发现了不少有文字符号、城市遗址、礼仪性建筑或青铜器的文明遗址了,比如陶寺文明、河洛文明、石卯文明,上限都超过或接近5000年。
    5、您说的“这个俗人深度怀疑。石器的生产力有这么大”。文明与否与是不是有青铜器没有必然联系,古埃及文明发现的青铜器极少,但是能建造金字塔这样的大型建筑;根据最......
    -----------------------------
    我发现你说话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结论,但没有任何支撑这个结论的依据,如果讨论问题都不用摆出依据,只提出观点的就行话,那不就是想当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吗?二里头、良渚的复杂程度和玛雅差得远?这个结论怎么来的?良渚有大型水坝、宫城、王城、祭祀坑、陵墓,二里头有宫殿建筑、青铜作坊、中轴对称的道路、王陵。
    论复杂程度?玛雅的奇琴伊察有什么,除了金字塔之外,有水坝吗,有青铜作坊吗?除了宗教设施之外,并没有手工业设施、生活设施,更别说大型水利设施了。论面积?玛雅奇琴伊察面积25平方公里,良渚面积42平方公里,良渚比玛雅大将近一倍,
    @ty_南山渔樵 2020-06-03 13:59:04
    奇文共赏。说起来也真是可笑,巍巍华夏,泱泱中华,上下七千年历史,尧舜禹,夏商周,为什么非要外国人承认呢?好奇怪的逻辑。
    -----------------------------
    是的,有些个别人,跪的时间太长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看别人的眼色
    清代在新疆的统治是不持久的,是有中断的,在乾隆之前,新疆不是清朝版图,是准噶尔控制的,

    其中道光年间,张格尔曾经割据自立,先后攻占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等城,自称赛义德?张格尔苏丹;到了同治年间,阿古柏入侵新疆,于1865年4月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还有妥明割据自立清真国。后来沙俄势力又进入新疆,清朝真正能控制新疆,也就是咸丰一朝
    说到设流官才算领土,清朝在南疆和北疆的塔兰奇地区是没有流官的,采取的是委任当地世袭贵族统治的伯克的制度,人口密集的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而、赛喇木等都有伯克,并没有内地郡县的知府知县布政使这样的流官,照你的说法,那天山以南的新疆就不算清朝领土了?

    关于旧港宣慰司,也并不是像你说的,郑和下西洋之后就和中央关系完结了,《明太宗实录》载,永乐二十二年春正月“甲辰,旧港故宣慰使施进卿之子济孙遣使丘彦诚,请袭父职,并言旧印为火所毁。上(明成祖)命济孙袭宜慰使,赐纱帽、笈花金带、金织文绮袭衣,银印,
    明朝任命的第一任宣慰使为施进卿,于1407年设立时就任,1424年任命其次女施二姐为第二任, 并不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就断了,而且旧港宣慰司是明朝领土不仅仅是中国史书中记载,在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地图册上,也明确把旧港宣慰司标为明朝领土
    @徐惟隆 2020-06-03 18:19:55
    清代在新疆的统治是不持久的,是有中断的,在乾隆之前,新疆不是清朝版图,是准噶尔控制的,
    其中道光年间,张格尔曾经割据自立,先后攻占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等城,自称赛义德?张格尔苏丹;到了同治年间,阿古柏入侵新疆,于1865年4月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还有妥明割据自立清真国。后来沙俄势力又进入新疆,清朝真正能控制新疆,也就是咸丰一朝
    说到设流官才算领土,清朝在南疆和北疆的塔兰奇地......
    -----------------------------
    我把楼主的回复和网搜的资料整理一下。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永乐年:1403年-1424。
    旧港宣慰司:明朝任命的第一任宣慰使为施进卿,于1407年设立时就任;1424年任命其子施济孙官印和官服,(或者是次女施二姐)第二任。《明太宗实录》载,永乐二十二年春正月“甲辰,旧港故宣慰使施进卿之子济孙遣使丘彦诚,请袭父职,并言旧印为火所毁。上(明成祖)命济孙袭宜慰使,赐纱帽、笈花金带、金织文绮袭衣,银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明成祖命郑和前往旧港赐施进卿之子施济孙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亲的位置。同年七月,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的即位诏书中,明仁宗宣布停止下西洋。
    宣德六年第七次下西洋:(1431年)二月二十六日,郑和船队抵达福建长乐港,在长乐停留约半年,重修湄州天妃宫。又在长乐县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长乐天妃宫。这次航行,郑和船队从竹步西行,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一说郑和在这次航行的过程中去世。
    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王景弘受命以正使身份率船队出使南洋诸国。回国时,苏门答腊国王遣其弟哈尼者罕随船队到北京朝贡。正统元年(1436年),辅政大臣以明英宗的名义命南京守备太监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下西洋就此落幕。
    我不知道1424年之后旧港和中原还有没有什么来往。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个宣慰司在17年(1407-1424)内和朝廷有来往。即使算到1433或1434年,也不过是27年。
    我个人认为,羁縻地区是否算领土,主要看几个条件:流官、驻军、出兵打仗、和朝廷及内地的联系是否密切持久。这几点综合来分析。旧港没有流官,没有驻军,明水师也在当地为了维护宣慰司而动武。最后,和内地的联系时间短而且不紧密。所以我认为旧港不是明朝领土。
    西域省:
    清代在新疆的统治是不持久的,是有中断的,在乾隆之前,新疆不是清朝版图,是准噶尔控制的,
    其中道光年间,张格尔曾经割据自立,先后攻占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等城,自称赛义德?张格尔苏丹;到了同治年间,阿古柏入侵新疆,于1865年4月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还有妥明割据自立清真国。后来沙俄势力又进入新疆,清朝真正能控制新疆,也就是咸丰一朝
    说到设流官才算领土,清朝在南疆和北疆的塔兰奇地区是没有流官的,采取的是委任当地世袭贵族统治的伯克的制度,人口密集的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而、赛喇木等都有伯克,并没有内地郡县的知府知县布政使这样的流官,照你的说法,那天山以南的新疆就不算清朝领土了?
    ----------------------------------------------------
    @俗人无语 2020-06-04 16:23:00
    乾隆先灭准噶尔,控制北疆。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南疆。至清亡1912年历时约一百五十年。不能说是不持久。期间虽南疆多次发生叛乱,但朝廷一直牢牢管治北疆和东疆哈密库车等处。南疆的叛乱既不稳固也不持久。不论是按照古代的传统还是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局部叛乱不影响领土归属。
    西域省是个整体,不能因为局部的叛乱或暴乱就说对新疆的统治中断了。总体来说,清廷持续没中断地控制西域省一百五十年。而且在19......
    -----------------------------
    1、旧港宣慰司存在的时间,并不是你所说的“也不过是27年”。 事实上,明朝对旧港的统治时间范围超过郑和下西洋,早在派郑和下西洋之前的永乐三年1405年就开始了,朱棣就派梁道明的同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梁道明 ,梁道明在接受明王朝的敕书后和臣子郑伯可一同入朝觐见明成祖朱棣,旧港则由梁道明的副手施进卿治理。而且明朝在旧港是有军队、仓库和常驻机构的,还有明朝设立的“官厂”
    从1405年旧港纳入明朝版图,一直到1440年的被满者伯夷吞并,一共35年,并不是你说的只有27年。一个地区被明朝统治35年,有机构、有驻军、有明朝的正式官员,因此旧港宣慰司是明朝的领土,证据确凿。
    。而且明朝任命的旧港宣慰司使,不是当地土人呦,都是纯正的中国人,而且是汉族,梁道明是广东南海,施进卿也是广东人,而且还是,鲁国施父后裔。

    2、清朝对新疆的统治并不是你所说的“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南疆,至清亡1912年历时约一百五十年”。早在道光时期,清朝就已经失去在新疆的主权了,1835年,清朝与浩罕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浩罕协定》,条约规定:浩罕有权在清朝疆域上派驻官吏(即阿克沙哈尔)。浩罕外派的官吏拥有领事权力,对来到其辖区的外国人有行使司法和治安权限。浩罕外派的官吏拥有税收权力,对来到其辖区的外国货物征收关税。条约还规定浩罕在当时的“六城地区”一概免税,甚至还允许他们在“六城地区”收税。这与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关税比起来,待遇比英国要好得多。道光年间,外国人就能在新疆的领土上收税,甚至到派官吏维吾尔族的村子里去收税,这已经不是叛乱了,也不是武艺切磋了哈哈,而是以条约的形式,白纸黑字,明确的丧失了主权,因此从道光时代开始,不论是按照古代的传统还是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清朝都不能算是对新疆拥有主权了。一个主权国家能允许别的国家在自己领土上收税,派驻官员、审理案件吗?
    驳斥所谓“清廷持续没中断地控制西域省一百五十年”和“旧港宣慰司也不过是27年。”  的说法
    ————————————————————————————————
    徐惟隆

    1、旧港宣慰司存在的时间,并不是你所说的“也不过是27年”。 事实上,明朝对旧港的统治时间范围超过郑和下西洋,早在派郑和下西洋之前的永乐三年1405年就开始了,朱棣就派梁道明的同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梁道明 ,梁道明在接受明王朝的敕书后和臣子郑伯可一同入朝觐见明成祖朱棣,旧港则由梁道明的副手施进卿治理。而且明朝在旧港是有军队、仓库和常驻机构的,还有明朝设立的“官厂”
    从1405年旧港纳入明朝版图,一直到1440年的被满者伯夷吞并,一共35年,并不是你说的只有27年。一个地区被明朝统治35年,有机构、有驻军、有明朝的正式官员,因此旧港宣慰司是明朝的领土,证据确凿。
    。而且明朝任命的旧港宣慰司使,不是当地土人呦,都是纯正的中国人,而且是汉族,梁道明是广东南海,施进卿也是广东人,而且还是,鲁国施父后裔。

    2、清朝对新疆的统治并不是你所说的“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南疆,至清亡1912年历时约一百五十年”。早在道光时期,清朝就已经失去在新疆的主权了,1835年,清朝与浩罕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浩罕协定》,条约规定:浩罕有权在清朝疆域上派驻官吏(即阿克沙哈尔)。浩罕外派的官吏拥有领事权力,对来到其辖区的外国人有行使司法和治安权限。浩罕外派的官吏拥有税收权力,对来到其辖区的外国货物征收关税。条约还规定浩罕在当时的“六城地区”一概免税,甚至还允许他们在“六城地区”收税。这与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关税比起来,待遇比英国要好得多。道光年间,外国人就能在新疆的领土上收税,甚至到派官吏维吾尔族的村子里去收税,这已经不是叛乱了,也不是武艺切磋了哈哈,而是以条约的形式,白纸黑字,明确的丧失了主权,因此从道光时代开始,不论是按照古代的传统还是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清朝都不能算是对新疆拥有主权了。一个主权国家能允许别的国家在自己领土上收税,派驻官员、审理案件吗?
    另外,鉴于天涯这两天不能传图,相关地图和史料影印件,过两天补传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地图册上,也明确把旧港宣慰司标为明朝领土


    
    
    
    清同治年间,阿古柏、热西丁、妥明等新疆割据政权


    清同治年间,阿古柏、妥明
    @俗人无语 2020-06-02 18:10:07
    现代中国的疆域,可以说是在元明清时代奠定基础的。其中明朝多多少少打酱油,它的领土是在元、清前后推拉下维持住的。
    中国的土地在古代大致按照胡惟庸线划分为农耕区(核心区,汉地)和游牧渔猎地区(边疆地带)。秦汉基本打下了农耕地带的领土基础,此后二千多年没有很大变动。而对游牧地带主要则是时起时伏。西汉和唐两度向西域扩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不过这两次扩展,持续时间都不长,而相隔时间很久。
    从地缘......
    -----------------------------
    1、现代中国的疆域是自古以来奠定的,我国官方表述说新疆西藏台湾,都是说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从来没有说过从“元明清以来”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有为某些分子张目的嫌疑。
    2、“西汉和唐两度向西域扩展 持续时间都不长”这句话也是站不住脚的不符合历史的,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设西州都护府,安都护府西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时间长达168年,而整个元朝才只有80多年,怎么能说是持续时间不长呢?
    汉朝在武帝时期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统治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以郑吉为第一任都护,直到东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西域长史张晏率领三万军队讨伐疏勒叛乱失败,汉朝失去对西域的控制,一共230年,而整个清朝一共才260年,怎么能说是持续时间不长呢?
    3、有关“东北渔猎区、蒙古高原、西域农牧区、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版块。华夏文明从黄河中下游的一小块地带发展起来,不断滚雪球地越滚越大蒙元初步实现了整个版块的统一” 的说法也是罔顾历史,发明历史,华夏文明的起源是满天星斗,早在5000年前,辽宁的红山,陕西的半坡,山东的龙山,陕北的石卯,浙江的良渚,山西陶寺,河南等的仰韶,甘肃的马家窑,四川三星堆,安徽禹会涂山,遍及辽河、淮河、渭水、长江、汾河、黄河,岂止“黄河中下游一小块”?另外蒙元初步实现了整个版块的统一,也是不符合历史的,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期,版图就已经扩展到岭南,汉朝在云贵高原,在东北甚至朝鲜设立郡县,在新疆设立西域长史府,早于元代好几千年,怎么能说是蒙元初步实现了整个版块的统一?
    4、另外把中国划分成所谓“版块”,也是非学术和不严谨的说法,所谓东北渔猎区,是不存在的,东北的生产力形态是复杂的,比如高句丽、渤海等东北政权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真正渔猎的只是森林地区的部分民族。
    东北渔猎区、蒙古高原、西域农牧区、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这种分类是非常不严谨的,分类的原则是要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渔猎是指的是经济形态,高原指的是地理地形,这两个不同的标准怎么能混在一起,把两个不同的范畴,并列在一起呢?

    @俗人无语 2020-06-05 16:47:05
    2、清朝对新疆的统治并不是你所说的“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南疆,至清亡1912年历时约一百五十年”。早在道光时期,清朝就已经失去在新疆的主权了,1835年,清朝与浩罕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浩罕协定》,条约规定:浩罕有权在清朝疆域上派驻官吏(即阿克沙哈尔)。浩罕外派的官吏拥有领事权力,对来到其辖区的外国人有行使司法和治安权限。浩罕外派的官吏拥有税收权力,对来到其辖区的外国货物征收关税。条约还规......
    -----------------------------
    绝不!清末以至民初,外国人在中国某些地区如租界等有治外法权,但是中国政府始终对中国全国拥有主权!

    1、你说的这句话是不符合历史的,清末民初,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叫半殖民地,就是因为主权受损,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已经丧失对中国的完整主权了,如果清朝拥有对中国全国的完整主权,那么怎么叫半殖民地呢?
    今天我们中国的960万平方公里神圣的领土,从现实上是,是人民解放军解放的,与清朝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承认任何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所以无论清朝割让出去多少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不予承认。从法理上看,新中国拥有的对新疆西藏内蒙东北的神圣不可分割的主权,也与满清无关,是从汉唐开始就纳入中国版图了,即使没有满清出现,这些地方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地图上清楚的标出了多个割据政权,热西丁、妥明、阿古柏这些人都在新疆建国了,还能说清朝对新疆有完整主权吗?
    3、  哈佛地图包含了旧港,但是在东北、西南都大幅度缩水,而西藏干脆就没了。
    这句话也是有问题的,这幅地图上明朝的东北边界已经到了库页岛边,包括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外东北,何谈大幅度缩水。
    至于西南和西藏,西方的地图对中国历史的疆域,一直和你一样,都尽量缩小,这是源于对史料的不了解和政治意图,但是即使一贯缩小中国版图的西方,尚且承认旧港宣慰司,难道不是更说明,旧港属于明朝吗
    @俗人无语 2020-06-05 16:58:11
    
    
    楼主的这两幅地图确实很有帮助,值得细细读图,可以读出不少信息。
    哈佛地图包含了旧港,但是在东北、西南都大幅度缩水,而西藏干脆就没了。
    不管谁更权威,还是要过过大脑吧。
    -----------------------------
    退一万步讲,即使我们假设西方人在绘制中国古代地图上,没有任何政治因素,但是即使单纯从学术上讲,欧美的汉学界,由于汉语文言文的水平有限,对中国古代史料见得比较少,所以在绘制中国古代地图上,经常出现明显的错误。相比之下,日本由于汉语的优势,对中国古代疆域的研究相对欧美更加准确一些,可以比较一下美国密歇根大学和日本画的中国唐朝的地图,就可以明显看出,差距非常大,面积相差一倍以上,由此可见外国对中国古代疆域的研究是很不严谨的,随意性非常强。

    
    美国密歇根大学绘制的中国唐代地图

    
    日本绘制的中国唐代地图
    @徐惟隆 2020-06-04 17:47:08
    驳斥所谓“清廷持续没中断地控制西域省一百五十年”和“旧港宣慰司也不过是27年。”  的说法
    ————————————————————————————————
    徐惟隆
    1、旧港宣慰司存在的时间,并不是你所说的“也不过是27年”。 事实上,明朝对旧港的统治时间范围超过郑和下西洋,早在派郑和下西洋之前的永乐三年1405年就开始了,朱棣就派梁道明的同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梁道明 ,梁......
    -----------------------------
    @俗人无语 2020-06-05 16:01:14
    本来我对旧港宣慰司只知道一个名字。楼主对边疆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可是楼主所说的讲解并不足以推翻我的看法。
    首先,旧港宣慰司是不是羁縻土地?楼主特意强调当地的统治者是中国人,不过我认为“华人”更适合。他们并非奉命前往开疆拓土的。按照明朝的法令和传统,中华人士一旦擅自脱离官府管治离开国境,就自动失去明朝的“国籍”,成为“化外之民”。更何况他们很可能是违反了禁海令的。
    既然他们是“海外华......
    -----------------------------
    1、国籍是近代的产物,明代没有国籍,何谈失去国籍?
    2、梁道明和施氏两代都是明朝正式任命的中国官员,据明史载:“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曰宣抚司,曰招讨司,曰安抚司,曰长官司······嘉靖九年始复旧制,以府州县等官隶验封。”宣慰司置宣慰使3员(从二品),宣慰司同知1员(从三品),副使1员(正四品)和经历.都事等官。如播州宣慰司,播州既是地名,又是一级行政区划,宣慰司是播州区划内的最高官府。他们不是建立的政权而是明朝任命的官员,另外是否是流官,不是判断纳入版图的标准,清朝在西藏、蒙古、新疆南部都没有流官,难道说这些地方都不是清朝版图了?
    3、你说的,明朝军队没有为了维护在旧港作战,也不是事实,永乐四年(1406年),郑和的所率水师,击败旧港(今印尼巴邻旁)海盗陈祖义,将陈抓会北京。
    高仙芝曾经做过唐代安西军的将领,安西军是唐代最精锐的一支军队之一,防区是安西都护府,驻扎在今天的中国新疆、中亚各国。《长安十二时辰》的男一号张小敬,就是安西军的退伍老兵。安西军曾经分别和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吐蕃帝国、突厥、回鹘等交手,对手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高仙芝的扬名之战,是曾经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和李嗣业、田珍一起,率领精锐的陌刀兵在克什米尔连云堡大战吐蕃。陌刀兵是唐朝独有的一种重装步兵,一般配合拒马路障列阵,每人装备弩、陌刀,远程作战时,躲在拒马后用弩射击敌人,近战切身肉搏切换成陌刀。陌刀是一种很凶残的武器,刀身两面开刃、长3米、重20斤(唐代一斤约为680g)。史书上曾记载,唐军手持陌刀“如墙而进”“堵进”,也就是排着密集队形,像一堵墙一样向前移动,发动进攻,使迎面撞上的敌人的骑兵“人马俱碎”。在具体实战当中,陌刀军一般是这样使用的,先用各种拒马路障顶住骑兵的第一波最强进攻,然后陌刀队才由侧面杀入,扮演着救火队的角色。

    

    连云堡之战中,高仙芝率领唐军,分三路翻越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萨雷阔勒岭的冰山,强渡阿富汗北部的连云堡附近的河流,千里奔袭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吉尔吉特,今天属于巴基斯坦)


    
    
    陌刀

    当高仙芝率唐军费劲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如神兵天降一般从悬崖绝壁上冲下来,吐蕃人一定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大将李嗣业一马当先,手持唐朝军旗,率步兵持陌刀上山仰攻,诸将跟着他一齐冲上去,吐蕃军队根本没想到万里之外的唐军会突然到达,毫无防范,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被唐军杀死无数,还有一些吐蕃军队,逃跑中慌不择路,失足坠入山谷溪流之中。连云堡一战,唐军还生擒吐蕃公主和吐蕃拥立的傀儡小勃律王,并在击败吐蕃军队之后,留下三千人驻守小勃律。而高仙芝则率领大部主力,凯旋而归,将吐蕃公主带回唐朝长安,献俘于唐朝皇帝的阙下。唐玄宗大喜过望,下诏改小勃律国国号为归仁,设置置归仁军,此一战生动诠释了“强犯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这也中国军队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南亚克什米尔地区驻扎,使大唐的旗帜重新飘扬在南亚的上空。

    
    

    高仙芝也因此一战成名,被阿拉伯人成为“山地战神”。小勃律在《长安十二时辰》也出现了,熊火邦就是为了给小勃律使臣建宾馆强拆了张小敬战友的家。
    @徐惟隆 2020-06-05 13:47:51
    1、现代中国的疆域是自古以来奠定的,我国官方表述说新疆西藏台湾,都是说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从来没有说过从“元明清以来”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有为某些分子张目的嫌疑。
    2、“西汉和唐两度向西域扩展 持续时间都不长”这句话也是站不住脚的不符合历史的,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设西州都护府,安都护府西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时间长达168年,而整个元朝才只有80多年,怎么能说是持续时间不长呢?
    汉朝在武帝时期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统治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以郑吉为第一任都护,直到东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西域长史张晏率领三万军队讨伐疏勒叛乱失败,汉朝失去对西域的控制,一共230年,而整个清朝一共才260年,怎么能说是持续时间不长呢?
    -----------------------------
    @俗人无语 2020-06-06 15:44:05
    1、楼主你又双标了。“经过查阅,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教科书的原文是这样表述的:“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这可是你的原话。你说是“明清奠定”,我说是“元明清奠定”。谁对谁错?
    而且我接着具体解释了中华核心区和边疆区的变迁,还是完整的。
    俗人是吃瓜群众,对官方表述理解深刻,知道很多只是宣传而已,见惯不怪。“自古以来”,是不是“持续拥有”?
    顺便弱弱问一句,楼主可是有义......
    -----------------------------
    1、官方表述分为很多层级,中学教科书的权威性是不如政府白皮书、官方文件和外交声明的,在国际上代表一个国家态度的不是教科书而是官方声明,我国官方在正式文件表述中,从来没有说过中国的领土是元明清奠定的
    2、国际法上并没有说,不间断的持续拥有是主权依据的规定,法国对阿尔萨斯洛林并没持续拥有,但并不妨碍,这两个地方成为法国的领土,而且是国际公认的。而且中国对新疆的通知并没有中断过,不是曾经拥有,而是持续拥有,西汉、东汉、晋朝、北魏、隋、唐、辽、元、明,并没有时间上的断裂,明代在新疆设有哈密卫,版图到罗布泊。
    3、你说的“汉唐两度向边疆地区伸展,但未能持续,也没有同时覆盖边疆地区 ”也是不符合史实的,唐代在云南设立剑南道,在贵州设立黔中道,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在内蒙古、东北设立河东道、河北道,有明确史料可查,怎么叫没能同时覆盖边疆地区呢?
    4、元朝仅仅有80多年,而且新疆属于察合台汗国,唐朝有数百年,有新疆、内外蒙、中亚,外东北,元朝没有新疆大部,唐朝没有西藏大部,从覆盖边疆上来说,是持平的,但唐朝覆盖的持续时间远远长于元朝,元朝整个王朝只有80多年,而唐朝统治东北、新疆、蒙古都超过百年,唐朝的覆盖边疆的时间,远远长于元朝,综合来看,元朝对中国版图的贡献,远远不如唐朝

    5、你说的“鄙视抢沙发的《地缘看世界》”是业余爱好者写的网文,不是正规史料也不是学术论文,其中很多表述是不规范的,没有得到业内外共识的,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另外专业历史研究是不引用网文的,这是常识

    
    
    
    
    
    西汉-东汉-十六国(前秦)-南北朝(北魏)-隋-唐-辽-西辽-,中国在元朝之前,对新疆的的统治没有间断的
    西汉-东汉-三国(曹魏)-十六国(前秦)-南北朝(北魏)-隋-唐-辽-西辽-,中国在元朝之前,对新疆的的统治没有间断的

    
    唐代的版图也是包括了云南贵州的,唐代在云南设立剑南道在贵州设立黔中道
    @俗人无语 2020-06-06 14:48:37
    
    再看这幅图。伊犁将军管辖南疆北疆,说明北南疆都是中国领土。将军是朝廷任命的流官,将军府有军队,清兵为了西域多次打仗。按照上面说的标准,西域在建省前是羁縻地带,但已经是属于中国领土。记得李鸿章说过内番外藩之分。内番就是中国领土。西域从征服准噶尔之后就是内番了。
    -----------------------------
    如果你不是色盲的话,可以看出这幅地图新疆的颜色和清朝的颜色不一样,是独立的,如果是一个国家,会颜色不一样吗
    @俗人无语 2020-06-06 14:48:37
    
    再看这幅图。伊犁将军管辖南疆北疆,说明北南疆都是中国领土。将军是朝廷任命的流官,将军府有军队,清兵为了西域多次打仗。按照上面说的标准,西域在建省前是羁縻地带,但已经是属于中国领土。记得李鸿章说过内番外藩之分。内番就是中国领土。西域从征服准噶尔之后就是内番了。
    -----------------------------
    @徐惟隆 2020-06-06 22:39:44
    如果你不是色盲的话,可以看出这幅地图新疆的颜色和清朝的颜色不一样,是独立的,如果是一个国家,会颜色不一样吗
    -----------------------------
    你不会连基本的地图配色原则都不知道吧,任何一张世界地图上,一个政权,一个国家会用两种颜色标出吗?另外这幅图上你说的所谓“边境线”并没有文字说明是国境线,而且如果你仔细看图的话,会发现是没有闭合的,是开口的,正式国界会是开口的?看资料不认真啊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历史 (四)
    徐惟隆
    —————————————————————
    怛罗斯之战

    高仙芝还曾经率领唐朝的安西军和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呼罗珊军区打过一张,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也是今天被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怛罗斯之战,是东西方两个最强大帝国的火星撞地球,有的网友甚至认为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认为怛罗斯之战之后,唐朝就彻底退出了中亚,此开启了中亚伊斯兰化的进程,把这场战争看作是历史的分水岭。
    而某位业余爱好历史学的美学教授甚至在自己的书中把怛罗斯之战,称作中华文明的转折点。

    

    但笔者认为,这种判断有人为拔高怛罗斯之战重要性之嫌,因为怛罗斯之战并不是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唯一一次交手。在此之前和之后,双方进行过多次战斗,且互有胜败,其中也不乏唐军取得胜利的战役,

    

    比如根据《文苑英华》和《张曲江文集》记载,在公元715年,唐朝的定远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献率领五万大军从碎叶出发南下收复葱岭西各国,一举攻克阿拉伯要塞——铁门关(铁门关在粟特与吐火罗地区之间)。同年唐朝安西都护张孝嵩率领蕃汉兵马近一万在拔汗那(在锡尔河中游谷地,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地区。汉代称大宛)大败吐蕃-阿拉伯-西拔汗那联军、俘斩数千,南北唐军连下中亚数百城,震慑阿拉伯帝国。

    

    这两次战役的主角阿史那献、张孝嵩,都是传奇人物,阿史那献出身于号称最高贵的篮骨头突厥阿史那家族,是突厥汗国的王室后裔,突厥灭亡之后,归附唐朝。阿史那献是将门虎子,祖孙三代都是唐朝的著名武将,阿史那献的祖父阿史那弥射官拜唐朝的骠骑大将军、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曾跟随唐太宗李世民跨海东征高句丽,唐高宗在位时曾分南北两路讨伐西突厥,北路的主帅是苏定方,南路主帅就是阿史那弥射。阿史那献的爷爷,可以说戎马一生,为大唐帝国的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今天陕西乾陵的西侧,还有阿史那弥射的石人雕像,无声的记录这位老将的赫赫战功,阿史那弥射还在电视剧《狄仁杰探案传奇》中出现过。

    

    阿史那弥射的石人雕像

    而阿史那献的父亲,在武则天时期曾担任镇国大将军、左威卫大将军,后来因为得罪了武则天手下的特务头子,著名酷吏,“请君入瓮”故事的男一号来俊臣,被冤杀。受其父的牵连,阿史那献从小就被流放到崖州,后来武则天死了,冤案平反,阿史那献得到重用,历任唐朝右骁骑大将军、定远道行军大总管,等重要职务,为唐朝守卫中亚边疆。

    而张孝嵩是唐朝的文武双全的一代儒将,和世代从军的阿史那献不同。他是科举进士出身的文人,身长七尺,仪表非凡,有儒雅君子之风。他还和盛唐时期很多著名的诗人,比如写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写过“琵琶美酒夜光杯”的王翰,《回乡偶书》的作者贺知章都是好朋友。而在张孝嵩一生最高光的时刻就是他以一介书生之身,坐镇边陲,统帅雄兵,号令西域,纵横中亚,重创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那次铁门关之战。

    经过这铁门关和拔汗那这两场战斗,使得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彻底了解了大唐帝国的真实实力,不敢再轻举妄动,招惹这个东方的巨人了。在铁门关战役发生的第二年,也就是716年,阿拉伯帝国派出了由呼罗珊总督曼苏尔亲自带队的外交使团,出使长安,唐玄宗面对新兴起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也表现出了很灵活的外交手腕,本着尽量多争取朋友,能不打就不打的原则,他亲切接见了阿拉伯帝国呼罗珊总督曼苏尔一行,并授予其爵位,会谈后唐玄宗为了表示中方诚意,还释放了两次战役中被俘虏的阿拉伯帝国官员。

    公元720年左右,阿拉伯再帝国趁唐朝忙于和突厥默啜作战,忙活不过来的机会,再次侵占中亚河中地区,并且在中亚强行推行伊斯兰教法,遭到了河中的昭武九姓粟特人等信仰祆教的土著居民的强烈反对, 这些粟特人小国康国、俱蜜、安国急忙向宗主国大唐帝国求援,联名奏上《请讨大食表》。请求大唐帝国发天兵吊民伐罪,替天行道,赶走阿拉伯帝国军队。

    


    唐玄宗收到求救信之后,立刻委任金方道经略大使苏禄可汗处理此事,苏禄可汗是突骑施部落的酋长,突骑施和乌古斯、葛逻禄一样都是突厥汗国的被统治阶级,突厥汗国外围的部落(突厥汗国的王室成员来自核心的阿史那部落)。突厥汗国被唐朝打垮之后,苏禄可汗归附唐朝,被唐玄宗封为金方道经略大使,领兵前往河中地区联合昭武九姓各小国,驱逐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呼罗珊总督的赛义德得知此事后,非常兴奋,想要再次和大唐帝国过过招,于是在公元721年再次发动了对大唐的进攻,没想到赛义德的大军刚刚进入葱岭不久便在锡尔河畔的苦盏遭到了苏禄的部下屈素律的袭击,随后苏禄还切断了水源,把阿拉伯人围困在费尔干纳盆地的山谷中,弹尽粮绝的赛义德最后只能认怂,向苏禄缴纳了一笔赎金后才得以逃走,相当于战争赔款,很是屈辱,这场战斗在阿拉伯史料中称为“渴水日战争”。赛义德兵败赔款的消息传回到大马士革,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第九任哈里发叶齐德二世(720——724)闻听勃然大怒,觉得非常丢人,立刻下令把赛义德撤职查办。任命原信德省总督拉赫曼-穆尔里为呼罗珊省新总督。

    在随后的公元730年拉赫曼-穆尔里,统率一支7000人的阿拉伯精锐大军,卷土重来,要报渴水日一箭之仇报仇,讨伐河中各国。拉赫曼-穆尔里一行从南方的印度河流域出发,先穿过险峻的兴都库什山,再度过阿姆河。再长途跋涉渡过阿姆河后,就立刻遭到了唐帝国金方道经略大使苏禄领导的突骑施人和昭武九姓粟特人轻骑兵游击队的袭击。拉赫曼-穆尔里被打的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无奈之下只能向哈里发求援,哈里发随后派来了援军,加上拉赫曼之前的军队,阿拉伯帝国在河中的军队人数猛增到了3万人。兵强马壮的拉赫曼-穆尔里,如虎添翼,连战连捷,攻占了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等大城市,到了730年冬天,拉赫曼留下部分阿拉伯军队分兵占领河中地区之后,率领主力返回呼罗珊地区休整。

    而面对阿拉伯军队大军咄咄逼人的进攻,苏禄可汗采取的是坚壁清野的办法,将主力隐蔽起来,保存实力,伺机而动,不和阿军主力硬碰硬。等入冬之后,拉赫曼返回呼罗珊休整,苏禄一看机会来了。就率领军队从山里钻了出来,包围了撒马尔罕城,想歼灭城里留守的阿拉伯驻军。当然也有可能是苏禄想围城打援,做出要攻取撒马尔罕的姿态,引诱刚刚南下休整的拉赫曼再次北上救援撒马尔罕,以逸待劳的张网以待,围歼长途奔袭,疲惫不堪的拉赫曼援军。

    
    战斗最终以苏禄的胜利告终,而且在战斗中苏禄为了劝降阿拉伯守军,还在吐火罗找到萨珊波斯皇帝的后人,逃到唐朝的伊嗣侯的子孙前去劝降,由此可见,当时阿拉伯军队里应该有大量的波斯呼罗珊地区的士兵。

    值得一提的是,暴揍了阿拉伯帝国的苏禄可汗,经过这一仗之后,开始有些膨胀了,有点类似于安禄山了,开始萌生了自立为王之心,被唐朝北庭伊西节度使盖嘉运带兵暴打一顿。
    总之,从公元720年到公元738年,这18年时间,阿拉伯人在中亚的扩张遭受到了重创,到了公元724年,阿拉伯人则被彻底赶出费尔干纳盆地,到了731年,阿拉伯帝国呼罗珊总督朱耐德(Junayd)在撒马尔罕附近被突骑施和粟特人组成的联军用火攻打败,朱耐德损兵折将,只带着一千多残兵败将逃回了阿拉伯,这次战役也被阿拉伯史学家塔巴里(Tabari)称为“关隘之战”。从此之后,阿拉伯人就再也没能跨过阿姆河一步,阿拉伯帝国的两任总督阿什拉斯和朱奈德都没能在中亚地区站住脚,整个中亚地区只剩下布哈拉、撒马尔罕两座孤城是被阿拉伯人控制的,甚至连布哈拉、呼罗珊地区也都一度被攻陷。而在这期间,在中亚对抗阿拉伯人的粟特和突厥联军的指挥官就是唐帝国的金方道经略大使突骑施人苏禄和他的儿子。而苏禄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大唐帝国。阿拉伯帝国也知道他们在中亚对手实际上是唐朝,于是公元733年,在中亚被打的焦头烂额,陷入西面楚歌困境的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派出了以摩斯揽答干为首的外交使团出使唐朝,想和唐朝和谈。但是很快,阿拉伯帝国自己就陷入了内乱之中,默罕默德叔叔的曾孙阿拔斯联合什叶派、呼罗珊的波斯人起兵造反,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发生了第一次改朝换代。由于阿拉伯改朝换代,忙于内战,无暇顾及中亚,青藏高原上的吐蕃趁机西进,控制印控克什米尔和阿富汗,并企图染指中亚。与唐朝发生军事冲突,于是就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发生了战争,也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高仙芝千里奔袭的小勃律之战,此战唐军获得大胜,吐蕃惨败,被唐军斩杀五千多人。之后的公元750年,高仙芝奉命击破亲附吐蕃的朅师(今巴基斯坦吉德拉尔),并俘虏其国王。至此,大唐帝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控制了帕米尔,吐火罗,喀布尔和克什米尔地区,在阿拉伯人和中亚各民族眼中,安西都护高仙芝俨然就是大唐的中亚总督,被阿拉伯人称为“山地之主”(Sabib Jibal al-sin)。

    
    高仙芝
    随着高仙芝在中亚的威名远播,唐帝国也达到了在中亚地区控制力的顶峰。而唐玄宗也成为了中亚各国的共同宗主,唐朝和中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据统计,仅玄宗年间中亚各国来贡多达141次,从今天史书中记载的中亚各国给唐玄宗写的表文,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中亚各国对唐朝的尊敬与恭顺。中亚的石国、安国、康国、吐火罗、曹国等国王给唐玄宗上表,都以“臣是从天主领普天下贤圣皇帝下百万重草类奴”(开元七年公元721年,安国王笃萨波提、康国王乌勒伽、俱密国王那罗延遣使上唐表)而自居,把玄宗奉若神明。各国还在表章中还频频向唐朝表忠心,比如“礼拜天恩威相,如拜诸天”,“赤心向大国”并再三表示愿意为唐朝效力,为大唐冲锋陷阵,把自己治下的土地视为唐朝国土,愿做大唐西北边境的忠诚卫士,抵抗阿拉伯人,比如“奴身千代已来,赤忠于国”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石国王伊捺吐屯屈勒向唐上表)“将奴国土同为唐国小州”,并表示“所须驱遣,奴身一心忠赤,为国征讨”。(天宝四载,公元745年,曹国王哥逻仆遣使上唐表)
    唐代对中亚的控制和影响,以及中亚各国对唐朝归附与臣服,并不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虚构,目前已经有不少出土文物和外国的史料和中国史书相互印证,可以充分证明在太宗至玄宗年间唐朝对中亚有较强的控制力,并曾经多次出兵中亚抗击大食入侵。比如在吐鲁番出土的72TAM184号文书,就记载了为前文提到的张孝嵩救援拔那汗击败大食的那次战役,文书明确中记载了为了出兵中亚,唐朝不但调动了中亚各国的仆从军,还出动了汉族士兵,比如文书中记载一位出生于开元二年的士兵的户籍为西州柳中县。阿拉伯史学家塔巴里《年代记》第1195页也曾经记载,公元707年,阿拉伯帝国总督屈底波从中亚捕喝撤退的时候,遭到了“中国皇帝的外甥”带兵阻挡。

    公元750年,高仙芝出兵石国(波斯语chach),就是今天塔吉克斯坦的塔什干,原因是石国内部爆发了内战,内战的一方是唐朝册封的石国国王和大唐帝国大宛都督府都督,也就是亲唐派;另一派是亲阿拉伯派,是阿拉伯在石国的扶植的代理人。两派因为争权发生冲突,亲唐派吃了亏,向唐朝求援,石国是中亚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是战略重镇;况且石国正式列入唐朝版图的羁縻州郡,石国国王又是唐朝任命的正式官员,因此唐朝对此事非常重视,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高仙芝就派兵进入石国,打击亲阿拉伯派。但也有史料记载是,高仙芝是因为石国“无藩臣礼”才发兵征讨,具体是怎么样无礼,没有说,但是根据推测,很可能就是吃里扒外,一面作为中国的羁縻州郡,接受唐朝的册封,另外又向阿拉伯帝国效忠,搞两面人。

    

    总之最终高仙芝大军攻破了石国的都城塔什干,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在胜利之后,高仙芝犯了一系列致命的错误,政治上丢了分。高仙芝在占领石国之后,被胜利冲昏头脑,石国的金银财宝迷住了他的双眼,使他起了贪心,竟然带兵在石国烧杀抢掠,石国的都城成了一片人间地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中国的史书本着秉笔直书的传统,并没有因为高仙芝是中国将领而对他的行为进行辩护和美化,而是如实的记载了高仙芝的暴行,比如“悉杀其老弱”“掳其丁壮”, “掠得瑟瑟十余斛,黄金五六橐驼,其余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高仙芝通过这场战争发了一笔横财,但是唐朝好不容易在中亚地区建立起来的威信也被他亲手毁掉了。中亚各国之所以对唐朝忠心耿耿,主动归附,唐朝皇帝之所以能成为各族拥戴,天下归心的“天可汗” (天可汗,又名“天至尊”,全名“皇帝天可汗”,贞观四年太宗由四夷君长上此尊号,从此塞外诸族尊中华天子为“天可汗”,意为太宗不仅为大唐皇帝,更为西北诸蕃共尊的万王之王,“敬之如父,礼之如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盛唐那海纳百川的气度,包容四海的胸怀,宽厚仁义的品格,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种国与国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各民族不分胡汉亲如手足的态度。而高仙芝这种做法严重了违背了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国际关系准则。也使得在中亚各民族眼中,唐朝的军队从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沦为烧杀抢掠的强盗,使各族对唐朝离心离德,渐行渐远,给了阿拉伯人以可乘之机。高仙芝这种祸国殃民,损公肥私的行为,也将他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同时他的这种行为也为怛罗斯之战的失败埋下了祸根。因此,怛罗斯之战唐朝的失败,不是败在军事,而是输在了政治上,输在了军纪和人心。


    关于怛罗斯之战的过程,无论是中国的史书《新唐书》《旧唐书》还是,阿拉伯的史书伊本?艾西尔(Ibn al-’Athīr,公元1160-1233)的《历史大全(al-Kāmil fī al-Tārīkh)》《肇始与历史》等书,都是一笔带过,写的非常简略,只有短短三行。怛罗斯战役位于《伊历133年》这一章的《叙其他事件》之中,并没有单独的条目,。这说明,无论是在唐朝还是在阿拉伯帝国,都并不重视这场战争,只是把它当做一次小规模的边境冲突。这场战争也并没有像现代的一些历史爱好者所说的那样,“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导致了中亚伊斯兰化”“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如果这场战争真的有如此之大的影响,我想唐朝和阿拉伯的史书,是不会记录的如此简单的。让我们来看看,史书中对怛罗斯战役是具体怎样记载的:
    阿拉伯史书《历史大全》对怛罗斯战役的记载全如下:
    “[伊历133年]本年,费尔干纳的伊赫西德(’Ikhshīd)与赭石国王反目,伊赫西德遂向中国(al-?īn)国王求援,中国国王派遣十万名士兵支援他,他们包围了赭石国王。于是赭石国王便臣服于中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他本人和他的随从们都没有受到虐待。
    艾布?穆斯林(’Abū Muslim)③得知这个消息,就派遣齐亚德?本?萨利赫(Ziyād ibn ?āli?)与他们战斗。双方在怛罗斯河(Nahr ?arāz)相遇,穆斯林战胜了他们,对方大约有五万人被杀,大约有两万人被俘,剩下的人逃回了中国。此事发生在[一百]三十三年十二月。”

    中国史书《资治通鉴》对怛罗斯之战的记载如下:“相持五日,葛逻禄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数千人。”《旧唐书?段秀实传》记载怛罗斯之战的记载如下:“高仙芝代灵察,举兵围怛逻斯,黑衣救至,仙芝大衄,士兵相失。”

    
    阿拉伯史书《历史大全》对怛罗斯战役的记载

    根据中阿史书的有限的记载,可以把整个怛罗斯之战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双方对峙,第二阶段,阵地战,唐朝略占优势,第三阶段,唐朝的仆从军葛逻禄临阵倒戈,唐军被迫撤走。
    但是对双方的具体交战过程和一些细节问题,都有哪些兵种,用的哪种武器,才用的是什么战术,具体的交换比是多少,等等都没有写。而且双方对参战人数的记载,也出入很大。其中,阿拉伯人《历史大全》记载的是唐朝一共出动了10万人,5万人被歼灭,2万人被俘,剩下的逃回了中国。而《旧唐书?李嗣业传》是2万,《资治通鉴》是3万“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蕃兵指的是唐朝的仆从军队,蕃、汉3万,意思是唐朝仆从军队及唐军自身兵力总共是3万人),《唐历》记载是三万)。”,《新唐书?李嗣业传》记载唐军人数是2万。而且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的明确记载,唐朝在安西都护府的总兵力一共才2.4万人,所以基本可以断定阿拉伯人记载的唐朝出动10万军队的记载是有很大夸张的成分。对此不仅是中国学者,很多外国学者比如L. Bazin、M. S. Asimov、伊斯兰学者Clifford E. Bosworth),美国藏学家白桂思、俄国伊斯兰学家巴托尔德、穆罕默德?阿萨德(Muhammad Asad)也阿拉伯人的记录表示质疑。

    考虑到当时唐朝西部边境地区,不止有阿拉伯帝国一个对手,在西南方向还有吐蕃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所以不可能倾巢而出,把安西都护府的军队都派到怛罗斯去。势必会留一些军队在新疆和中亚其他地区防范吐蕃,这样看来,怛罗斯之战,唐朝能够投入的兵力,最多也就是1万左右,安西都护府一半的兵力,这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另外,唐朝有征发少数民族部落作为仆从军的传统,比如之前张孝嵩打大食的时候,就征调了番汉兵马一同参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资治通鉴》记载的,“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比较可信,也就是怛罗斯之战,唐朝一共出动了3万军队,其中唐朝的正规军队1万,从臣服唐朝的少数民族部落和羁縻州征调来的民兵有2万左右。唐朝全盛时期,国土广阔,超过1300万平方米,为了管理,唐朝的版图内,分为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第一种是国家直辖的地区,俗称“正州”,采用监察道-正州(府)-县三级模式,比如河东道管辖的朔州下属的马邑县,这种模式涵盖绝大部分的汉族地区和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任免非世袭的地方官即流官,定期向中央政府交税,有驻军。还有一种高度自治的地区,一般俗称“羁縻州”,是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三级管理模式,比如管理中亚地区的安西都护府,下属的位于今天阿富汗加兹尼的条支都督府,管辖的细柳州,基本都是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由国家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部落或者首领或者国王作为羁縻州的都督,是世袭的土官。但是在继承时需经唐朝中央政府批准,向朝廷上缴贡品,在发生战争时,朝廷有权征调其兵马。绝大部分的羁縻州,都不是靠侵略扩张而来的,一部分是在唐朝强盛时期,主动归附的,为了不受其他大国的欺负,主动申请加入唐朝的,比如位于阿富汗的吐火罗等国和位于中亚的昭武九姓地区;一部分是唐朝被侵略攻击之后反击获得的,比如原东突厥和西突厥汗国控制的地区。因此我们可以说,唐朝的广阔疆土,并不是侵略的产物,这一点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比如史料记载的贞观五年(631)十二月,康国即遣使请臣。但无论是正州还是羁縻州,都是唐朝的领土,这是毫无疑问的,主要依据就是唐朝对这些羁縻州的首领有册封的权力,这些羁縻州的首领国王也都主动接受唐朝加封的官职。而且这些首领国王为表示对唐朝的忠诚,还会定期亲自或派子弟前往长安“宿卫”,也就是担任唐朝皇帝的侍卫,比如龟兹王子白孝顺,吐火罗(今阿富汗)王那都利第仆罗、于阗王尉迟胜等都在长安朝廷留充侍卫,官至大将军。

    而且唐朝还对这些羁縻州进行了测绘,勘界,纳入唐朝的行政区划序列当中,并且在绘制唐朝全国地图时候,明确的将这些羁縻州划入版图之内,唐代的史书《通典》中对羁縻州有明确的记载:

    龙朔元年,吐火罗置州县,使王名远进《西域图记》,并请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县一百、军府百二十六。仍于其国立碑,以纪圣德。帝从之。
    《唐会要》也对此事做了详细的记载:显庆二年十一月,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大破贺鲁于金牙山,尽收其所据之地。西域悉平。……擒贺鲁以归。……其所役属诸胡国,皆置州府,西尽于波斯,并隶安西护府。又以贺鲁平,移安西都护府于高昌故地。至三年五月二日,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国。旧安西复为西州都督,以麴智湛为之,以统高昌故地。西域既平,遣使分往康国及吐火罗国,访其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尽图以进。因令史官撰《西域图志》六十卷。龙朔元年六月十七日,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远进《西域图记》,并请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仍以吐火罗国立碑,以记圣德,诏从之。以吐火罗国叶护居遏换城,
    “因令史官撰《西域图志》六十卷”就是绘制羁縻州的地图,“仍于其国立碑,以纪圣德”是立界碑,请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县一百、军府百二十六。

    唐朝不但在羁縻地区设置行政机构,而且还经常在战时征调羁縻州的武装力量作为仆从军一起上战场打仗,史书中记载的怛罗斯之战的“将蕃、汉三万”的“汉”指的是唐朝的正规的国防军,也就是安西军,而“蕃” 指的是唐朝羁縻州的军队,具体来说是葛逻禄部落的军队,葛逻禄属于突厥的外围部落,主要分布在唐朝境内大漠州都督府、阴山州都督府境内,即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地区和蒙古国科布多附近,距离怛罗斯城比较近,因此就被唐朝征调。

    

    根据以上诸多史料,笔者推测,怛罗斯之战中,唐朝方面共出动3万人左右,其中唐朝正规的国防军1万(安西军),羁縻州的地方民兵武装2万(葛逻禄、拔那汗部落为主)。
    而阿拉伯人出动了多少军队,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历史学家有以下几种说法:20万人,7万,20万人,后增兵到30万人。根据怛罗斯的地理位置来看,对于阿拉伯人更为有利,怛罗斯位于今天哈萨克斯坦塔拉兹,距离当时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根据地,也是阿拔斯王朝的主要兵源地伊朗的呼罗珊,不算远,塔拉兹位于东经72度、北纬44度之间,而伊朗的呼罗珊省的首府马什哈德东经60度北纬36度之间,两地距离12个经度,8个纬度。而怛罗斯距离唐朝的统治中心长安也就是陕西西安的距离就远多了,西安位于东经109度和北纬34度,和怛罗斯横跨37个经度10个纬度。

    

    除了距离上的优势之外,还有自然条件的优势,距离怛罗斯最近的是阿拉伯帝国的呼罗珊地区,这个地区,自然环境较好,其北部的湿润气流迎风坡带来了较为充沛的降水,历史上是伊朗的著名农业区,果木园艺业也非常发达,出产杏、桃、苹果、梨、榅桲(又名木梨,Quince)、樱桃、李子、石榴、无花果、胡桃和杏仁,以及蔬菜和西瓜的种植,因而人口比较多。而距离怛罗斯最近的唐朝的安西都护府统治中心龟兹位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库车,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口较少,全部驻军加起来也就3万人。因此,阿拉伯帝国能够投放到怛罗斯的兵力,要远远多于唐朝。另外阿拉伯历史学家巴托尔德在他的著作《TURKESTAN DOWN TO THE MONGOL INVASION》中指出:“公元749年,阿拉伯政权从倭马亚家族转入阿拔斯家族掌握,已成定局,阿拔斯王朝的统治已经稳定。”而且,呼罗珊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的重要兴起地、兵源地,能为阿拉伯提供大量精锐军队参与怛罗斯之战。

    

    根据阿拉伯历史学家塔巴里的记载,叶海亚曾在呼罗珊的一次征兵,应征入伍的士卒达50万人之多。而从怛罗斯之战到叶海亚在呼罗珊的这次征兵之间这段时期,呼罗珊并没有发生能导致兵源发生大变化的事。可见,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能从呼罗珊出动大量军队参与怛罗斯之战。综上所述,怛罗斯之战,唐朝的军队人数应该是远远少于阿拉伯的,保守估计应该在2-3倍。

    比较完了人数,再看双方的作战方式和武器装备,根据唐代的兵书《卫公兵法》记载,唐朝军队采取的是多兵种合成化作战方式。即陌刀步兵+马槊骑兵+弓弩兵,弓弩手在前,步兵在后,骑兵在两侧的阵型。唐朝的步兵主要的武器是陌刀,陌刀是一种长柄的大刀,比较像青龙偃月刀,只是刀头部分比较瘦长。陌刀步兵在作战时采取大排面的横阵,迈着整齐的步伐,整体向前推进,像一面墙一样,史料上记载“如墙而进”,给人一种排山倒海一般的巨大压迫感,唐朝名将李嗣业就善使陌刀;

    
    唐朝陌刀步兵

    唐朝的骑兵主要使用马槊,马槊类似长矛,长杆铁枪,历史上唐朝的名将秦琼其实就擅长使用马槊,而不是《隋唐演义》里说的熟铜锏;唐朝弓弩兵的主要任务是射击,进行远程火力压制,唐军的弓弩是一个能够组合,相互配套的合成武器集群,常用的有5种弩,射程由远及近,分别用来杀伤不同距离的敌人。射程最远的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米),其次是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再次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最近的是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执行特殊任务的特种弩-车弩,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床弩。史载车弩“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 车弩体型巨大,杀伤力极强,不仅仅可以用来打击敌人,还可以摧毁建筑物,作用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炮。

    
    唐军在实战中,如遇到敌人,则先按照弓弩手在前,步兵在后,骑兵在两侧的阵型布阵。等敌人进入到弓弩手的射程之后,立即开始放箭,射杀敌人。敌军如果能挺过唐军的各种弓弩所发射的如弹幕一般的倾盆箭雨,杀到唐军阵前。这时候,唐军就会变阵,将弓弩手和陌刀步兵前后换位,变成步兵在前,弩兵再后的阵型,而此时两翼的骑兵一般会保持按兵不动,原地待命。等敌人靠近之后,陌刀兵就开始冲上去和敌人短兵相接,进行肉搏,如果陷入僵局,唐朝骑兵再伺机从两翼冲出,从侧面包抄敌人,将敌人击溃。而葛逻禄、拔那汗这些唐朝属国的仆从军则负载在最后看守辎重和在外围担任警戒工作。
    而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阿拉伯本土的步骑兵,在最后压住阵脚,居中的是从呼罗珊地区各贵族的封地征召来的波斯武士迪赫干(dihqan);冲在最前面的是来自中亚地区亲阿拉伯的各部落的民兵,主要是充当炮灰。阿拉伯骑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骑着高大的阿拉伯马或者是中亚阿尔捷金马的马上骑兵,另外一种是骆驼骑兵。骑兵是阿拉伯帝国军队中的精锐相比蒙古突厥等以骑射为主的国家,阿拉伯骑兵更擅长近身格斗,他们身披西欧式的锁子甲,手拿长达5.5米的阿拉伯骑矛,肋下佩着长剑。阿拉伯的步兵主要是弓箭手,相比唐朝的弩兵,阿拉伯的弓箭箭头更重,破甲效果更好一些。而呼罗珊地区的迪赫干(dihqan)而身披重甲,手拿长矛盾牌,携带弓箭的重步兵。

    
    阿拉伯人的骆驼兵

    综合来看,阿拉伯和唐朝的军队都很强,各有千秋,攻击力方面,唐朝的优势在于弓弩强劲,射程远,威力大,远程攻击能力更强;而阿拉伯的优势在于骑兵勇猛,马匹高大,骑术精湛,马上近身格斗技术更强。从防御力来看,由于唐代改进了冶炼技术,灌钢法取代了百炼法,冶金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名列前茅,先进的冶金技术的, 使唐朝铁制战刀比阿拉伯人更加锋锐,盔甲也更为坚固。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量更轻,但防御力却有所提升,远远胜于阿拉伯人的锁子甲。

    
    怛罗斯之战的主要过程是这样的:第一阶段是围城战,高仙芝率领唐军包围石国的都城,唐军客场作战,长途奔袭人困马乏,再加上不方便携带工程器械。而石国军队是以逸待劳,固守坚城,居高临下,主场作战,因此唐军久攻不克,顿兵于坚城之下。就在唐军围困石国,迟迟打不进去的时候,阿拉伯帝国的援军到了,杀到了唐军的背后。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高仙芝率军队,放弃围攻石国,调转枪口,弃城打援,主动应战阿拉伯军队。两军对垒,根据西方史学界的说法,唐阿双方军队苦战了五天,先是一轮远程火力打击,双方互相用弓弩对射,中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弓弩,唐朝也不例外。唐军配备了各种弓弩,且唐朝弩射程远、杀伤力强,唐朝的弩兵单兵素质很高,据《新唐书》记载,唐朝军队的弩兵日常训练非常严格,角弓弩必须达到在射360米外的靶子,四发三中,才算及格。而相比之下阿拉伯军队配有重箭头的复合弓手,就逊色不少了,因此在第一回合的对射中,唐军占有优势,阿拉伯军队的伤亡远远高于唐军。

    
    
    阿拉伯军队的指挥官萨里见弓箭战不是唐军的对手,立即变换战术,主动变阵,让弓箭兵后撤,步兵上前,手持大盾牌和长矛的阿拉伯步兵,排着密集队形,冲向唐军,进行贴身肉搏。

    
    
    双方短兵相接之后,萨里又命令阿拉伯重装骑兵从两翼迂回包抄唐军,但遭到唐军骑兵的顽强阻击。第二回合白刃战,唐军凭借陌刀锋利和明光铠的坚固,再一次击退了阿拉伯军队的进攻,阿拉伯军队依然没有占到便宜。之后双方继续对峙,直到第五天的晚上,出现了一个转折点,那就是葛逻禄突然叛变了。叛变的原因史料没有记载,但是可以想象,高仙芝之前残暴的对待石国人,恐怕是主要的原因。当然很可能阿拉伯人私下派人和葛逻禄联系,许以利益,引诱葛逻禄反水,这都是很可能的。由于葛逻禄位置在唐军身后,而且负责看守辎重粮草,而且他们反水时,阿拉伯的重装骑兵趁机同时冲击唐朝军队正面。这对唐军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唐军迅速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而且粮草也被抢走,无奈之下,高仙芝只能下令撤退。唐军在撤退的路上还和另一支仆从军拔汗那迎面撞上,由于葛逻禄的反叛。这时候唐朝军队已经对这些异族仆从军,失了去信任,也不管到底是拔汗那也反水了,故意挡住唐军撤退的道路,还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没有得到唐军撤退的消息,来不及让路。唐朝军队干脆大打出手,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谁挡我路,我就砍谁,高仙芝手下大将李嗣业抡起手中的陌刀,一通大杀大砍,砍死砍伤不少拔汗那人,唐军这才杀出一条血路,直接踩着拔汗那军队的尸体冲了过去,撤回了中国。

    “葛逻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数千人”,
    ——《通典》

    最终怛罗斯之战以唐军撤退为告终,阿拉伯军队也没有追击,高仙芝李嗣业等唐朝主要将领全身而退,安全的撤回了中国,但是有一部分唐朝的士兵被阿拉伯俘虏。阿拉伯史书《历史大全》里记录,唐军2万人被俘虏,5万唐军战死。实话实说,这个数字水分很大,因为据新旧《旧唐》书记载,唐朝在安西都护府的总兵力一共才2.4万人,怎么可能有5万人战死呢?不过,确实有唐朝军人被俘,唐朝人杜佑曾经在《通典》的引用了一本叫《经行记》的书中的片段。《经行记》是杜佑的侄子杜环写的,这本书写的就是他自己参加怛罗斯之战被阿拉伯人俘虏,流落阿拉伯帝国生活12年的所见所闻,这12年间杜环游历了很多国家,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最远到过北非的摩洛哥,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踏上非洲土地的中国人。

    说起来,怛罗斯之战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恐怕就是中国的造纸术通过被俘的随军中国工匠带到了阿拉伯帝国,然后又以阿拉伯为中介,传入了欧洲。以造纸术为代表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对于西方来说,四大发明非常重要,没有中国的四大发明,不要说欧洲的工业革命,就连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大航海时代、启蒙运动,能不能出现都是疑问。试想如果中国的造纸术没有传入欧洲,欧洲还停留在用羊皮和埃及纸草莎写字的时代,信息传递、文化传播都会非常困难,更别说搞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了,没有廉价的纸张做载体,马丁路德的布道,但丁的《神曲》,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都无法传播。再好的奇思妙想,不能广泛传播,科学家们就只能窝在某一个小镇上自生自灭,自娱自乐,就没办法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前进,没有廉价的纸和印刷术,也不可能有普及的教育,活跃自由的思想,欧洲就还会继续保持中世纪文盲遍地,教会垄断文化的黑暗状态。

    至于说怛罗斯之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导致了唐朝的势力退出中亚,甚至是新疆的伊斯兰化,这就明显夸大其词了。怛罗斯之战之后,唐朝的势力并没有退出中亚,而是继续在中亚地区用兵。就在怛罗斯之战发生的两年之后,天宝十三载,继高仙芝成为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攻打大勃律(今巴基斯坦巴尔蒂斯坦地区),并取得胜利。而中亚各国也没有因唐帝国怛罗斯一战的失败而不再奉唐为宗主国,集体倒向阿拉伯帝国。根据《册府元龟》和新旧《唐书》的记载在怛罗斯之战结束之后的两个月的天宝十载九月,波斯苏利悉单国、火寻国(花拉子模)、康国、安国、俱密国、宁远国(拔汗那)一同遣使入唐朝贡。天宝十一载,归仁国(即小勃律)、宁远国、康国来贡。十二载,罽宾国(今阿富汗东南及巴基斯坦东北部)、谢?国(今阿富汗加兹尼)、归仁国、火寻国、宁远国、安国、新城(位于碎叶城和怛逻斯之间,粟特人的商业城市)、吐火罗叶护、护密国(今阿富汗瓦罕走廊)、石国来贡。十三载,宁远国、石汗那(今塔吉克斯坦南部)、俱位国、康国来贡。十四载,康国、火寻国、曹国、石国、归仁国来贡,这一年,陀拔国(即陀拔斯单,今伊朗北部)王子入质唐朝,留唐宿卫。而唐朝对新疆和中亚的统治的结束,主要是因为安史之乱,安西军主力被抽调回内地平叛,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将被玄宗冤杀,吐蕃才趁机崛起入侵新疆和中亚。最终在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唐朝的安西都护府陷落,但此时距离怛罗斯之战发生的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已经过去了57年。唐朝对中亚和新疆的统治,累计时间长达168年。

    而新疆和中亚的伊斯兰化,则主要发生在喀喇汗国和察合台汗国时期,喀喇汗国接受伊斯兰教时,中原赶上宋朝,军事力量较弱,对西域鞭长莫及。宋朝和新疆距离太远了,中间隔了好多政权。陕北绥南是定难五州(未来的西夏),河湟谷地到陇右是青唐吐蕃,武威是六谷部吐蕃,张掖是甘州回鹘汗国,酒泉是龙家国,瓜沙一带是回鹘化的曹氏敦煌王国,再往西还有西州回鹘国,然后才能碰到于阗,根本够不着。即使是这样,新疆地区的佛教最终覆灭至迟也要到15世纪初了,当时明朝皇帝派遣陈诚等使者出使西域,还发现哈密、吐鲁番等东疆地区有很多佛教寺庙。所以说,新疆的伊斯兰化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不是像网上说的,怛罗斯一战就如何。
    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真的对中原王朝占据军事优势吗?
    徐惟隆

    ———————————————————————
    事实上,中原王朝只要不内乱,对草原游牧民族一直都是碾压的,因为无论是人口、科技、经济水平,还是可调动的资源,组织动员能力,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历史上,唐对突厥,汉对匈奴,明对蒙古,都是以草原游牧民族失败而告终。匈奴被汉朝打的西迁,突厥被唐朝打的亡国,蒙元被明朝推翻,这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不是假的。其实我们只要想明白一个问题就知道“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占据军事优势”是个伪命题,因为如果游牧民族真那么能打,那为什么汉族人口越来越多,游牧民族越来越少呢,又为什么今天游牧民族居住的土地基本都是苦寒之地,而比较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基本都是汉族呢?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越炎热,越靠近两极气候越寒冷,土地越贫瘠,生物越少,植被越矮小,庄稼越不容易生长,人类越不容易生存。

    
    世界气候分布图
    
    世界植被自然带分布图

    对于人类来说,太热和太冷都不舒服,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太热,靠近北极的寒带地区太冷,最好的地方的是位于中间的,不冷不热的温带地区。而汉族主要就分布在北半球中间地带,华北东北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且汉族生活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合耕种粮食。而突厥、匈奴、蒙古这些北方游牧民族大多生活在干旱少雨的蒙古高原,这个地区多沙漠山地,特别冷,不但冷,因为干燥,昼夜温差还特别的大,而且不但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也大,夏天热到35度,冬天冷到-35度。另外蒙古高原风沙还非常大,现在蒙古国还经常刮沙尘暴,据长期观察称,2010年蒙古发生强沙尘暴的频率约为每年100天,一年有接近三分之一时间,都在沙尘肆虐之下。

    
    蒙古国沙尘暴实拍/蒙古国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局网站

    纵观中国历史,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经常打仗,为什么打?很简单,是为了生存,为了争夺资源,趋利避害,好逸恶劳,是人类的本性。没有哪个民族生来就愿意生活在冰天雪地,大漠黄沙之中;愿意居住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之上的。人类都愿意生活在四季分明,冷热均匀的温暖的平原上。那些生活在荒凉地区的民族,大多都是和其他民族争夺土地失败,被迫退入的荒漠,躲入深山的。

    中国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也是一样,无论是匈奴、突厥、蒙古,他们的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比如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单于王庭在今天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南部的地区;突厥的统治中心-突厥牙帐在今天蒙古的南部的和林哈尔,这些地方都是在戈壁沙漠里。

    


    如果打开世界地图,我们会在蒙古国南部乌兰巴托和和林哈尔附近,找到四个叫作戈壁的省份:中戈壁省、南戈壁省、东戈壁省,以及面积较小的“戈壁苏木贝尔省” “戈壁”二字是蒙古语的音译,有沙漠、石头、干旱的意思。可见这个地区的生存条件非常恶劣,飞沙走石,干旱少雨。按照地理学的分类,这些地区都属于荒漠化草原,不仅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产草量也是非常低的(一公顷也就2、3斤干草)。在这种环境中,不适合农耕,只能游牧,逐水草而居。游牧民族,马背上的民族,听着特浪漫,导致很多人以为蒙古牧民的生活非常惬意,风吹草低见牛羊。但是实际上真正的蒙古牧民生活并不好,非常辛苦,在真实草原游牧生活中,没有wifi,没有自来水,用旱厕,也不一定有卫生纸,床单一个月洗一次,大部分人连一个礼拜都挺不过去。所以即使在蒙古国,蒙古人自己也不喜欢游牧生活,城市如磁石一样吸引着牧民们,人口不断的向首都聚集,在今天蒙古国,年轻人如果可以,一定要去首都生活,这也是今天蒙古国的城市人口比例世界最高的原因。

    

    游牧生活中,牲畜把一个地方的草吃完了,牧民就得去找新的草场,所以老得搬家,没有固定的住所。住的都是临时搭建的蒙古包、毡房,这种临时建筑,保温和挡风效果也不好,赶上暴风雪,冻死牛羊,甚至是冻死人也是常有的。而且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也非常单调,只有乳制品和肉类,没有蔬菜也没有水果,去油腻全靠从汉地输入茶叶,这就是茶马古道,茶马互市的由来。即使是今天,在蒙古国牧区,蔬菜和水果依然非常稀有,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在蒙古旅行的日本人的记录:
    游牧民族的饮食基本上是“马奶”,“牛奶酪”和“羊肉”。可以添加乌冬面和其他谷物,但是很少食用蔬菜。如果去市场,可以买洋葱和胡萝卜,但是价格很高,分配量也小。蒙古高原是不适合种植蔬菜的土地。人们似乎在乳制品中服用维生素,但我怀疑他们的营养仍然偏颇。
    —选自《一个日本人写的蒙古游记.蒙古游牧民不吃蔬菜3》
    所以历史上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旦强大了都要向南走,入侵农耕民族的土地。因为南方的气候温暖,土地平坦,物产丰富,条件好,汉族人的丝绸、茶叶、蔬菜、铁器,都是好东西,都是游牧民族渴望得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为什么经常发生战争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争夺更好的生活环境。

    
    
    蒙古国荒漠化草原

    争夺的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就是北方草原民族只有一次取得了短暂的胜利,成功的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并且站住了脚,那就是元朝。但仅仅过来看89年,蒙古人又就被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赶回老家去了。至于满清王朝,严格来讲不算是纯粹的游牧民族,准确的说是满族应该是森林渔猎民族,而且满清并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入住中原的,灭亡明朝的并不是满清而是李自成,顶多是利用李自成和吴三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除了元和清之外,匈奴、突厥、回鹘、柔然、吐蕃、党项这些游牧民族和契丹、鲜卑这些半游牧渔猎民族都未能成功的入主中原,在华夏大地站住脚。


    
    那么历史上,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交手的具体战绩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一个个来看:
    1、秦汉VS匈奴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秦军进军内蒙古河套地区,击败匈奴,将内蒙古的托克托和包头纳入版图,设立九原郡,并修筑长城,使匈奴不敢南下。这场战争的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秦始皇三十二年夏秋之季,大将蒙恬率领一路大军自上郡出发,经陕西榆林进入河套北部,另一路秦军经义渠萧关进入河套南部,南北夹击匈奴。不到半年时间,秦军将河套地区的匈奴部落全部扫荡肃清,匈奴残部向西北方向渡河而逃。

    

    秦始皇三十三年初春,蒙恬率一路秦军由九原(今内蒙古五原县)渡过黄河,攻击高阙与陶山(今狼山山脉),另一路秦军西渡黄河进入贺兰山脉,东西对进,夹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远逃。至此,在战国时,秦国和赵国曾被匈奴侵占之地全部恢复,秦军也将匈奴完全逐出了今天中国的版图之内,使其被迫放弃水草丰美的内蒙古草原,迁往位于今天蒙古国戈壁沙漠地区游牧。此后,蒙恬的三十万大军一直驻扎内蒙古边陲,威慑匈奴,秦始皇随后在河南地设置了九原郡,置三十四县,并在公元前211年北迁三万户,开发河南地,将内蒙古纳入了中国的版图,成为了抗击匈奴的后方基地。贾谊《过秦论》中的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就是对这段历史的描述。

    

    到了汉朝,匈奴在西汉卫青、霍去病、东汉窦固、窦宪的多次打击下,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被汉族同化;北匈奴被汉朝打的丢了地盘,被迫向西迁徙,最后不知所踪。后来在欧洲曾经威震罗马的“匈人”,有可能就是西迁之后的北匈奴,当然这个说法目前还有争议。匈奴为什么分裂,是被秦、汉接力打分裂的,这也有力证明了中原民族的勇猛善战。匈奴人为什么迁徙?他们可不是自愿的,也是在秦汉打的没办法,被迫不得已而为之,匈奴民歌中“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悲伤的歌词,就是有力的证明。纵观整个汉朝,从武帝之后汉朝就开始吊打匈奴,只有汉高祖和吕后时期是被动的。即使是文帝时期,匈奴也和很难在和汉朝战争中占得上风,比如老上单于去世后,其子军臣单于继位,起兵六万大举南下入侵,甚至一度逼近都城,但由于汉军应对及时,最终无功而返。不久之后,即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刘启继位。

    历史上,汉朝的军队都曾经打到过单于王庭了,匈奴却从未攻破过汉朝的哪个大城市,汉朝为什么能打败匈奴呢?汉朝人善于学习,这一点匈奴不行,汉朝可以学习匈奴的骑射,但匈奴人却学不了汉朝的武刚车,大黄驽,因为文化水平、技术能力都不行!匈奴真正取得对汉朝的战役性的胜利,也就是白登之围这一次,但是白登之围之后,汉朝就开始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反推了匈奴。汉匈战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战争本来就是比最后谁打赢了。有道是“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美!”“先赢是钱,后赢是纸!”某一场战役打赢了并没有什么用,比如二战中,日本赢了很多战役,比如珍珠港,打的美国英国都损失惨重,但是最终日本却输了整个二战,成了战败国。这就像踢足球,上半场领先10个,没有用,最后被灌20个球,不还是惨败吗!汉朝白登之围损失确实很大,但是最终汉朝笑到了最后,匈奴没了,汉朝还在呢!

    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杭爱山,发现并成功解读了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国舅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后所立摩崖石刻。经过认真辩识,可以确认此刻石即著名的班固所书《燕然山铭》。这意味着,直到今天,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这些记录着古代中原王朝的赫赫武功的历史遗迹还依旧在地球上巍然屹立,而这些功绩都是击败匈奴的过程中取得的,它们也无言而雄辩的证明者千年的前这场龙争虎斗谁是最终的胜利者。在历史舞台上匈奴黯然出局的映衬下,也使得汉代这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光时刻显得格外耀眼。总而言之,匈奴和汉这一回合,汉王朝笑到了最后,击败了匈奴。

    
    
    《燕然山铭》
    经过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四代皇帝将近100年的休养生息,给老百姓减税,发展生产,汉朝国力变得非常强盛,钱和人口多了,军队也变强了。到了汉武帝执政时期,有条件了,他就想一雪前耻,对匈奴发动反击,之前汉朝对匈奴步步退让,采取交保护费,送美女换和平。汉武帝觉得这太屈辱,登基之后,他决定改变这一切。首先汉武帝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从政治上,他设立内朝集中权力,经济上实行算缗告缗,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军事上投钱养马,建立骑兵;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外交上,派张骞通西域,去联合同样被匈奴欺负过的一些国家,建立反匈同盟。经过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上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到了汉武帝执政的中期的时候,汉朝开始发动了对匈奴的反击,这个反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打了很多次仗,不是一蹴而就的。
    从马邑之谋开始,经过河西之战,到最后的漠北决战,汉武帝与匈奴战争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其中最重要的决定性战役,就是漠北之战。这场战役最终打垮了匈奴主力,使其逃往了北方,继而被迫西迁,从此之后再也不能够威胁到中原王朝了。

    

    漠北战役兵分三路,左路以卫青为统帅,卫青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性格比较老成持重,他所率领的这一部分军队,是混合编制的合成化的部队,包括使用环首刀的骑兵、使用长戟的步兵,还有配备了连发弩的弓弩兵和用于掩护弓弩手的武刚车。
    中路是由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所率领,左路和中路这两路军队的目标是围歼匈奴单于所率领的主力部队,由卫青兵团在正面进攻,李广兵团迂回到匈奴的背后切断退路,前后夹击,最终消灭敌人。
    右路是由卫青的亲外甥霍去病率领,这一路全是轻装骑兵,都只带了很少的辎重粮食,盔甲穿得很薄,马也都很快,士兵基本都是年轻人,身为统帅的霍去病当时也只有19岁。右路霍去病兵团的任务是穿越沙漠和草原,去偷袭匈奴的大本营-左贤王所保护的匈奴单于王庭。这是匈奴的后勤基地,匈奴的家属和粮草辎重,都在这里。漠北之战分为两大战场,正面阵地战是由卫青、李广兵团配合围歼匈奴主力,运动战战场是由霍去病所率领的轻骑兵千里奔袭,偷袭匈奴后方大本营,通过抓捕家属,捣毁粮草辎重,使匈奴的后勤崩溃,军心涣散。
    漠北之战也改变了之前汉匈战争中汉朝依托长城和山脉被动防守,不主动出击的局面。汉武帝之前,高祖文帝景帝时期,都是匈奴攻汉朝守,一般是匈奴从蒙古高原南下,跨过阴山去攻击定襄、代郡、朔方等汉朝的州郡。而汉朝采取的对策是防守反击,就是在边疆地区修筑堡垒,派兵驻守,原地等着等匈奴打上门来然后依托城墙进行防守。如果敌人太多,守军挡不住,就要使用烽火台,由堡垒的守军燃放烽烟报警,等待中央政府派兵救援。这样的缺点是容易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匈奴全是骑兵,来去如风,移动迅速。汉朝军队则以步兵为主,移动速度比较慢。比如说匈奴来打西边,等汉朝援军赶到了西边,匈奴早就烧杀抢掠完了,又跑去打东边了,那么汉朝就又得赶快调兵去东边去封堵,这样以来,汉军就会疲于奔命,被匈奴牵制,非常被动。
    而漠北战役,汉朝则变被动为主动,分兵三路,主动出击匈奴,让霍去病千里奔袭穿越草原沙漠,偷袭匈奴的老家。先下手为强,而且是以我为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无论你打我的东边,还是打我西边,我都不改变我的行军路线,无论你打哪一边,我都是要打你的老家。你的主力在哪我不管,但是我一定要把你的老家给端了,这就是攻其所必救。这样匈奴不管打哪里都有后顾之忧,他们的家人、粮食,攒的钱都在单于王庭,纵然在其他地方抢的东西再多,但是老家被端了,最终也是无家可归。
    漠北战役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原计划是左路中路相互配合,前后夹击,卫青从正面进攻,李广迂回包抄,截断匈奴的退路。但是很遗憾的是,李广迷路了,他率领的部队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没有包抄到位。虽然卫青依旧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正面击败了单于所率领的匈奴主力。但是由于后门没有关上,让单于带着残兵败将跑了,把歼灭战打成了击溃战,不过即便如此,匈奴也已经被打的失去战斗力了,不敢再和汉军交手。而右路的霍去病则成功的穿越沙漠和草原,轻装简从,长途跋涉,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杀到了姑衍山脚下的匈奴的大本营-单于王庭。


    
    霍去病杀到单于王庭之后,先把王庭里匈奴储存的水和食物拿出来,让长途奔袭又渴又饿的汉军士兵大吃大喝了一顿。饱餐战饭之后,又下令把剩下的粮草装车带走,实在拿不了的,就放了一把火付之一炬。另外汉军还把留守在大本营的匈奴妇孺老人也都抓了俘虏。总之,霍去病把匈奴王庭给彻底毁了,夷为平地。从王庭被捣毁的那一刻起,匈奴的失败就没有悬念了。匈奴单于庭位于今天蒙古国克鲁伦河边肯特山下,匈奴从汉朝抢来的粮食和钱,还有匈奴的家属和不能行军打仗的妇女小孩老人,都留守在这里。卫青在和匈奴主力激战,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力,而霍去病趁这个机会去偷袭他的这个后方,把匈奴积攒多年的财富全都拿走了,最终匈奴被卫青打得大败,大本营也被霍去病端了,只能向荒凉的西伯利亚地区逃窜。汉朝趁机收复了蒙古草原的漠南地区,在霍去病率军队追击匈奴单于的过程中,路过了蒙古国境内的狼居胥山,霍去病还亲自率领军队登上狼居胥山,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意思就是,告诉上天,汉朝军队在某年某月打败了匈奴,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往南都是我们汉朝的势力范围了。

    
    狼居胥山在今天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交界处。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祀仪式之后,又往前追了一段,一直追到了今天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看不到匈奴人了,才撤回中原。由此可见,早在西汉时期中国的军队就具备了远距离作战的能力,从山西定襄出发,穿越内蒙,然后越过中国国境线,然后一路向北,穿越蒙古国,跨越上万公里一直打到今天俄罗斯境内。

    汉朝为什么能取得对匈奴的胜利呢?第一,就是综合国力的碾压:打仗看似是军队在拼杀,是士兵一刀一枪的在打,但实际上是两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除了拼军事,还要拼经济,拼政治。汉朝建立之后,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经济,给老百姓减税,废除了秦朝的苛捐杂税和严刑峻法,让老百姓能够踏踏实实的过日子。经过83年的休养生息,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了,交的税就多了,国家就有钱了,就能养马,造兵器。打仗是非常烧钱的,仅漠北之战,汉朝就一次性就出动了10万骑兵,而且一个骑兵还不止一匹马,总共投入14万匹战马。而战斗结束之后,只有3万匹马最后活着回来了。一场战役就损失了11万匹马,可见战争消耗是非常大的。

    “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
    ——《资治通鉴》(卷十九)【汉纪十一】

    大家都知道,养马非常最贵,因为马特别娇气,冷了不行,热了不行,还特别爱干净。吃东西也讲究,有道是:细草上三刀,无料也长膘。不光吃草。还得豆饼青草混着,半夜还要加餐,还得刷洗饮遛。今天也有马术俱乐部,有个别学校也开了马术的选修课,但是收费是非常高的,不是一般普通家庭能负担的起的。 马术也是贵族运动,参加奥运会马术比赛的很多都是各国的王子。所以没有钱,是养不起十几万匹马的,而且打仗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不光要有马还需要大量的粮食,汉朝军队在和匈奴的战争中,出动了10万军队,一个月就要消耗1万吨的粮食。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养不起这10万军队的,而且为了运输粮食,汉朝还出动了几十万民工,推车挑担随军前行,这几十万民工本身也是要吃饭的。

    第二个,胜在战略得当,汉朝改变了之前那种被动防守的政策,变成主动出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是胜在科技的先进,打仗就是拼科技,科技先进就能造出杀伤力强的武器,没有先进的武器,在战场上就会变得被动,就会受制于人,今天的军事强国,也都先进武器的生产国。武器先进的好处是,我能打的着你,但是你打不着我。我能让你在看不见我的时候,就把你给消灭了。现在最先进的作战方式,是在导弹,飞机出动之前就用卫星、用电子干扰把你的所有通讯都切断了,你的军队就根本动不了,甚至可以通过黑客侵入你的指挥系统,由我指挥你的军队,让你的军队自己打自己。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任何时代没有先进的技术,也打不了胜仗。在军事技术上,汉朝的先进体现在诸兵种合成化作战,汉朝的军队包括,有依托武钢车的弩兵,配备环首刀的骑兵,和配备长戟的步兵,

    弩兵是汉朝军队的王牌部队,弩和弓一样都是一种远程投射武器,弓和弩的区别在于,弓箭得用手拉着弦,靠人的臂力把弓拉开,一松手,才能把箭射出去,是依靠人自身的臂力,来蓄力驱动。人的臂力越大,射的也就越远,但是要是没有劲儿,没有足够的力量,就没办法使用弓箭。京剧《定军山》里黄忠曾经说过“两膀千斤力,能开铁臂功”《隋唐演义》里也有“熊阔海卖弓”的桥段。而弩比弓箭要自动化,它是个机械,构造比较弓复杂,但是使用起来比弓更轻松省力。弓箭的使必须要有很强的臂力,才能把弓拉开,然后再一松手箭才能射出去,而弩是能上弦的,不完全依赖臂力,可以借助全身的力量,而且弩是扣动扳机发射,比较容易保持稳定,操作难度比较小。

    而且汉朝的弩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连发。弓箭一次只能射一支箭,每射一支箭之后,还得重新拉弓,重新瞄准,比较麻烦。而汉朝的弩是可以连续发射的,中国的青铜弩机的结构早在战国时就成型了,并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今天出土的秦代铜弩机,同类型零件的工差极小,以至于到达了可任意互换的地步。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制造出了连发的弩机,在江陵楚国墓地中就发现了十连发弩实物。到了西汉时又出现了汉式青铜弩,在满城汉墓出土的青铜弩上有标有刻度的“望山”类似于现代步枪的准星和标尺。汉弩相比秦弩增强了弩臂的强度,装上更强力的复合弓。同时望山被加高加大,并被刻上了刻度,如同步枪的表尺,大大提高了弩的射击精度。汉代弩种类主要为:擘张弩、蹶张弩、大黄弩及各种弩砲。其中臂张弩与蹶张弩是手持弩,弩力一般不超过九石。大黄弩是漆成黄色的特制强弩,弩力皆在十石(合300kg)以上,最高可至四十石(1200kg),大黄弩射程能达到约207米左右。汉朝还在擎张弩和蹶张弩的基础上又发展除了“腰引弩”。“腰引弩”其实就是弩手坐在地上,双手向前蹬弓,在此过程中用系在腰间的拴钩曳弦张弓。这种弩由于是依靠脚和腰联合发力,所以弩的强度更大,发射的威力更大,射程也更远。汉弩主要以石作为单位,分为一、三、四、五、六、七、八、十石等弩。据汉简机载三石弩的射程能达到189米,四石弩的射程能达到252米,而十石弩的射程最远可达到600米。电影《英雄》里就曾经表现过腰引弩射击的场景。

    
    
    
    《汉书.陈球传》记载汉弩“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它既可射出长矛,也可射出寒鸦箭,此箭数十支齐发,杀伤面更大,还可以配合武刚车使用,武刚车是车身蒙上牛皮,前方开孔隙,捆上长矛伸出车外,车上立坚固的盾牌,弓箭手可以在车内通过射击孔射箭。
    武刚车打仗的时候可以作为掩体,车前面有长矛,打起仗来就把武刚车围成一圈,弓弩兵就可以躲在车后边,向敌人的骑兵发射弩箭,骑兵有很强的冲击力,但是由于有武钢车的保护,匈奴的骑兵就冲不过来。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弓弩兵在最里层,第二层是一圈武刚车保护,第三层是骑兵的阵型,敌人冲过来之后,先用武刚车阻挡,再用弩箭射击,最后出动骑兵两翼包抄,切断敌人退路,最终把敌人打垮,是集团化的合成作战。

    
    
    
    
    武刚车

    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军团,共计消灭匈奴人近十万人,再次俘获一批匈奴贵族,焚毁大批匈奴人的粮草物资。
    漠北之战直接造成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从此以后,匈奴人再也不敢将主力靠近汉朝北部边境。为避免和汉朝交手,匈奴人向西北迁徙,由内蒙古甘肃,转移到新疆北部。由于匈奴人的向西迁徙,他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漠南地区水草丰美,祁连山焉支山出产优良的战马,今天中国最好的养马场就是祁连山下的山丹军马场,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放牧。而新疆条件就要恶劣的多了。所以匈奴西迁之后,吃不上喝不上,而经历雪灾,资源少了,又打不过汉朝,就开始内卷,最终分裂了。于是匈奴人很悲伤的唱了起了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得生息。意思就是丢了焉支山,没有了颜料来源,匈奴女子没办法化妆了,灰头土脸,黯淡无光。被汉朝抢走了祁连山,失去了优良牧场,匈奴的牲畜没有地方繁衍生息!
    针对有的读者朋友私信我,询问我汉朝和匈奴在养马上的优劣,我统一回答如下:

    匈奴没有统一的政府调配协调资源,也没有真正意义的税收。经济水平和汉朝不是一个量级的,而养马是需要经济做支持的,要烧钱的。而且汉朝有政府统一组织,从西域引进良种进行杂交改良,这也是匈奴做不到的,需要科技和经济实力。学术界认为西域马种的引进,使中原马的品质大为提高,“既杂胡马,马乃益壮”汉朝是以谷物喂马称秣马,不受季节影响,随时都可以作战,匈奴不行,匈奴养马是靠天吃饭,依赖草原,秋高马肥时候,才能作战。汉朝的粟马’(专门用粟米饲养的战马,耐力比匈奴使用草料喂养的马匹要强许多。至于马具,匈奴的金属冶炼技术不如汉朝,而金属配件是马具必不可少的

    匈奴西迁到新疆之后,也没有站住脚,虽然匈奴趁着西汉灭亡,王莽篡汉,到东汉建立之初这一段乱世,又短暂控制了西域,靠着武力强迫车师、龟兹、莎车、鄯善、焉耆等国臣服。但是等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汉朝就又开始腾出手来打击匈奴,派大军进入新疆。公元72年,东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明帝时期,汉朝派驸马都尉耿秉、奉车都尉窦固、太仆祭彤、度辽将军吴棠等分兵4路,分别从凉州、高阙、酒泉、张掖等地出发,分进合击讨伐匈奴。在今天新疆哈密附近,击败了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人。接着公元74年,窦固、耿秉率兵进攻位于今天新疆吐鲁番附近的臣服于匈奴的绿洲国家车师,迫于汉朝强大的军事压力,车师投降,同年汉朝在新疆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陈睦为都护,耿恭、关宠为校尉,并派汉朝军队在今天新疆伊吾、奇台、若羌等地长期驻守,扼守丝绸之路的通道,进行屯垦戍边。一边守卫边疆,一边种田,一手抓军事,一手抓生产,自耕自食,自给自足,类似于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至此因为西汉灭亡中原动乱而中断了60年的新疆又重新回到中国版图。


    


    公元73年开始,东汉的一位军事政治奇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班超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班超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后汉书》作者班固,妹妹是《女戒》的作者班昭,姑奶奶是西汉著名的女诗人班婕妤,班超先学文后习武,投笔从戎。加入了窦宪的远征军。班超曾出任东汉派驻新疆地区的钦差大臣,他率领汉朝军队,并调动西域各国兵马,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恩威并施,智勇兼备,锄强扶弱,兴灭继绝。他借力打力,联合车师、鄯善,平定勾结匈奴,起兵叛乱的龟兹、莎车;坚壁清野,击退侵略边疆,威胁西域的康居和贵霜帝国。
    特别是鄯善国一战,班超率领士兵趁夜晚偷袭派驻鄯善国的匈奴使团,班超身先士卒,亲手斩杀3个匈奴兵并纵火焚烧大营,烧死匈奴数百人,一举震慑住了鄯善等一票亲匈奴的西域国家,从而稳住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投笔从戎”的一段传奇

    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后汉书.班超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贵霜帝国卡德菲兹二世在位时期派、曾“遣其副王谢将兵七万攻超”,派副王率领7万大军进攻西域于阗。班超率领汉军顽强抵抗,先是紧闭城门,坚守不出,以逸待劳,挫其锐气。使从巴基斯坦白沙瓦远道而来的贵霜军队,顿兵于坚城之下,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央沙漠里被太阳暴晒。时间一长,远离本土,补给线过长的贵霜军队粮食吃完了,只能四处去寻找粮食,结果班超瞅准机会,派出军队伏击了贵霜的运粮队,切断了补给线。最终,贵霜大败,便派使者向班超请罪,两国关系又重修好,自此贵霜军队退回葱岭以南,两国保持和平关系。
    根据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贵霜人的祖先很有可能是生活在巴克特里亚的半游牧民族和亚历山大东征留在当地的希腊人通婚的后代,带有明显的希腊化背景。因此,这次战役很可能是有史记载以来,中原王朝和西方军队的第一次交手,意义非同一般。
    班超与其子班勇两代人,经营西域多年,宽严有度、惩罚分明“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焉”,深得西域各国人心,中央政府在新疆的权威,得到进一步巩固。

    

    公元74年,东汉在复设西域都护之后,匈奴不甘心就此失去新疆,发动了多次对汉朝驻新疆军事据点的袭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盘。但在汉朝西域驻军的顽强抵抗下,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公元75年的疏勒保卫战,当时耿恭率部驻守疏勒城,遭遇匈奴大军的围攻,汉军严防死守,战况非常惨烈。据《后汉书》记载,守将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以至于最后城内弹尽粮绝,食水用尽,汉朝将士只能靠喝马的排泄物维持生存,但就是这样也,也坚决不投降,最后可能是汉军的精忠报国之心,坚贞不屈之志感动了上天,最终城内挖出水井,汉军士兵们得以解渴,匈奴无奈只能退兵。没过多久,匈奴又卷土重来,围攻柳中城,耿恭继续率领汉军死守,后来粮食吃完了,只能吃皮革充饥。匈奴单于见强攻不行,又加以利诱,许以美女和王位,但是耿恭根本不为所动,断然拒绝,宁死不降。一面死守,一面派人杀出重围,回长安搬兵求救。汉朝中央政府得到消息后,主持朝政的大司徒鲍昱调动酒泉太守段彭以及大将王蒙、皇甫率、范羌等率领援军杀奔新疆。汉朝援军冒着大雪急行军,突袭匈奴,救出了疏勒城中的耿恭,斩首匈奴三千八百人,俘虏三千人,大获全胜。当耿恭被从疏勒城救出来时,身边仅剩26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奄奄一息,其余人全部战死。2020年5月,经过长达6年的发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正式确认位于新疆奇台县境内的石城子遗址就是当年东汉耿恭驻守的“疏勒城”旧址,历史上,东汉将士曾在这里与匈奴浴血奋战,涌现出耿恭等一批青史留名的英雄人物。如今,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这座经历过血雨腥风的丝路重镇重现真身。在丝路古道上的漫漫黄沙中屹立千年的疏勒古城,像一座无言的丰碑,默默铭记着以耿恭、班超为代表的无数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舍生忘死,保卫边陲,以青春和生命捍卫华夏版图完整的英雄壮举,和用鲜血与汗水书写“自古以来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历史记忆。


    
    
    2017年6月22日拍摄的“疏勒城”西北角楼及城墙(无人机照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在汉朝的持续打击下,匈奴在新疆也无法立足,祸不单行,这时候又赶上雪灾,内忧外患中匈奴内部开始自相残杀,南匈奴北匈奴开始内卷。与此同时墙倒众人推,破鼓乱人捶,之前受过匈奴欺负的鲜卑等其他民族也趁机来报仇。匈奴人的日子每况愈下,到了公元83年-公元88年这五年间,20万走投无路的匈奴人南下投降了汉朝,匈奴开始走向末路。

    最终压倒匈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窦固窦宪对匈奴的北伐,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勒石燕然”事件。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执金吾耿秉率领归顺汉朝的匈奴人及度辽兵共5万余骑,分三路出击,于稽落山(内蒙古呼赫山)击败匈奴主力;此一战,汉军斩首匈奴1.3万人,20余万匈奴人投降。打完这一仗之后,窦宪还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公元91年,窦宪再次派遣耿夔出居延塞5000余里,在金微山(内蒙古阿尔泰山)下击败匈奴单于的主力,斩杀匈奴5000余人。此后,显赫一时的匈奴彻底崩溃,一部分在单于的带领下逃走,不知去向,一部分在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於除鞬的带领下南下率部投降汉朝,至此,匈奴彻底灭亡,再也没有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记载当中。关于匈奴的去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说法当属匈奴被汉朝击溃之后,逃往欧洲,历史上称霸欧洲,另罗马帝国颤抖的上帝之鞭-“匈人”就是匈奴的后代。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我将会单开一贴,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详细为大家说明。

    

    在匈奴被汉朝彻底击败两千多年之后的一天,即2017年7月27日,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在蒙古共和国杭爱山(燕然山)当地称为Inil Hairhan山的(北纬45°10′40.3″,东经104°33′14.7″,海拔1488m)崖壁上,发现并成功解读了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后所立的宽1.3米、高约0.94米摩崖石刻。经过认真辩识,可以确认此刻石即著名的东汉班固所书《封燕然山铭》。根据摩崖石刻《封燕然山铭》和《后汉书》中流传的记载的对比,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一致的,仅有5个字不一样,而且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兮”“遂”字和异体字,凶虐——匈虐、逾——隃,震——振等,对内容没有影响。因此可以说上千字的《封燕然山铭》摩崖石刻历经2000多年的风吹雨打和流传到今天的史书内容几乎是一字不差。被发现并且成功解读《封燕然山铭》和可以与《史记.殷本纪》相互对照的殷商甲骨文卜辞、能与传说中“武王伐纣”“大禹治水”故事彼此印证的青铜器《利簋》《遂公盨》等等一起,雄辩而有力的证明了几千年来,中国流传有序的史书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是经得住推敲的信史。同时也生动的诠释了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经5000年不曾中断,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并且绵延至今的历史奇迹。

    
    
    
    

    摩崖石刻《封燕然山铭》

    《封燕然山铭》也向后代昭示着,我们中华民族从不缺少保家卫国反抗侵略,与敌人人血战到底的的血性和勇气。与大漠戈壁的绝壁悬崖上永不磨灭的历史遗迹交相辉映的是自古至今一代一代中华儿女仁人志士的铮铮铁骨中镌刻的“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慷慨激昂之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义无反顾之志;和“匈奴不灭,何以家为““投笔从戎”的舍身报国之心。

    

    


    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北匈奴被东汉右校尉耿虁打败之后,向西遁逃,越过金微山即阿尔泰山到达乌孙地区。匈奴人占据乌孙后,约在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继续西迁,其中一部分留在乌孙西北的匈奴人建立了悦班国。对此,中国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北史?西域传》记载,悦班国“在乌孙西北,去代一万九百三十里。其先,匈奴北单于之部落也。为汉车骑将军窦宪所逐,北单于度金微山,西走康居,其赢弱不能去者,住龟兹北。地方数千里,众可二十余万,凉州人犹谓之单于王。”公元160至公元260年的一百年间,匈奴人继续向西北迁徙,进入中亚锡尔河下游至吉尔吉斯斯坦的康居地区。公元260年到公元373年,匈奴又西迁到阿兰或奄蔡地区,阿兰原名奄蔡,其名最早出现于《史记?大宛列传》:“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万。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居地城,属康居。土气温和,多桢松、白章。民俗衣服与康居同”。《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魏略》也有明确记载:“转西北则乌孙、康居,本国无增损也。……又有奄蔡国,一名阿兰,皆与康居同俗。西与大秦(即罗马帝国)东南与康居接。 其国多名貂,畜牧逐水草,临大泽,故时羁属康居,今不属也”。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奄蔡或阿兰在今俄罗斯顿河以东、里海以北一带的地区;也就是说从顿河以东至伏尔加河之间,南至高加索山脉都是阿兰人的领土,大致包括今天的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部分地区。匈奴人在今天的俄罗斯顿河流域击败了阿兰人并杀死阿兰国王后,以此为跳板进入了欧洲。
    之后的公元374年,匈奴人又侵入了黑海北岸的东哥特人领地,东哥特人首领亥耳曼被匈奴打的兵败自杀。公元375年,东哥特人投降匈奴。不久,匈奴人又渡过德聂斯特河,侵袭居住在罗马尼亚一带的西哥特人。西哥特人不战自溃,一部分向南逃至多瑙河北部的森林地带,另一部分则渡过多瑙河,逃入罗马帝国境内。之后匈奴就在今天匈牙利的巴诺尼亚建立政权,由于匈奴人来到欧洲之后,打跑了先于他们进入欧洲的众多蛮族部落,抢了他们的地盘。导致这些蛮族无家可归,走投无路,只能被迫进入罗马帝国境内。正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打不过匈奴的蛮族人就只能捡软柿子捏,躲开匈奴转而去打罗马人,抢罗马人的土地。结果东哥特人进入意大利,西哥特人进入希腊、西班牙,汪达尔人进入非洲,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在“蛮族”的入侵下,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公元410年,西哥特人终于攻破并洗劫了千年之城、古代西方文明的中心-罗马城,公元455年汪达尔人再次从海上劫掠罗马。最终在476年,日耳曼部落联盟的酋长废黜了冲龄即位还是儿童的罗马皇帝小奥古斯都.图鲁斯,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最终被汉朝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蛮族所灭亡。


    
    匈奴人征服了东、西哥德人之后,又征服了北部的日耳曼人的部落,然后便以匈牙利平原为基地,建立了匈奴帝国。公元434年,匈奴人领袖阿提拉及其兄弟布列达继位为王。这时匈奴帝国的领土东起咸海,西至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波罗的海,不少邻国向其称臣。这样来看,匈奴人实际上是整个欧洲民族大迁徙过程中的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匈奴的倒下又顺势碰倒了日耳曼、哥特、法兰克这些蛮族人,这些蛮族人又一头撞塌了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而汉朝则是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第一推手和总开关。

    2、隋唐VS突厥
    第三次中原与草原的较量是隋唐和突厥,结果又是以草原帝国的失败告终,但不同于第二次汉击败匈奴,唐朝击败突厥的速度更快,过程更短。汉朝是在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时期将匈奴主力打垮的,而唐朝则是在更早的时候,即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就已经灭了东突厥汗国,活擒突厥可汗了。由此可见,继匈奴之后的第二代草原霸主突厥,也被中国人给败了,别看匈奴和突厥都败给了中国的中原王朝汉唐,但是放在世界上,他们可都是狠角色。
    继匈奴之后崛起的草原游牧霸主突厥最早是6世纪中叶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史书对突厥人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多种记载,一为匈奴后裔说,《隋书》中还记载:“魏太武皇帝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蠕蠕。世居金山之阳,为蠕蠕铁工。金山形似兜鍪,俗号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说的是突厥的王室阿史那部源于北魏的沮渠氏,突厥人曾经臣服于柔然,为柔然人充当铁匠。沮渠氏是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北凉王国的王室,北凉的建立者是前秦的起义领袖沮渠蒙逊。而阻渠最早是匈奴的官名,《晋书?四夷列传》中将其写作“沮渠”,称其在冒顿单于时设置,由卜氏任职,为中下级领兵官,另据《史记》记载,卜氏最早是须卜氏,为匈奴匈奴部族四大姓之一,属于匈奴单于旁支子弟贵族后裔,其后改为卜氏。左沮渠、右沮渠都是匈奴屠各部卜氏家族的官员称谓,后来,做过个官职的人们的后裔便以此为姓了,统称沮渠氏。由此可见,突厥很可能是匈奴旁支的后代。
    二为平凉杂胡说,根据《隋书卷八十四?突厥传》:“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今天在甘肃六盘山东麓一带有平凉市,也就是说突厥可能是发源于河西走廊。而“杂胡”的杂在汉语的意思是混血,比如今天还有说“杂种”这种说法,历史学家唐长孺曾经《魏晋杂胡考》中考证:“所谓‘胡’者,即是指曾经隶属于匈奴帝国的某些部族与部落,及匈奴部族中所包含的某些部落与部族。”意思就是说是胡指的是是匈奴帝国统治下的非核心的外围依附部落,是不能出任单于的被统治群体,类似于罗马帝国的拉丁同盟。
    三是“索国”说,《周书卷五十?突厥传》记载:“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隋书卷八十四?突厥传》同时又记载 “或云,其先国于西海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足断臂,弃于大泽中。”“西海”在中国古代史书中,指的是青海湖。而西藏那曲地区至今还有“索县” ,有河叫“索曲”,此处是高原内部游牧部族南北迁徙往返的必经之地,明末固始汗的军队就是通过这里进入日喀则地区的。藏语也叫“索宗”(拼音转写 Sog rzhong),综合这些线索来看,突厥也有可能起源于青藏高原

    
    在突厥帝国的全盛时期,版图横跨亚洲,甚至一度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接壤。东罗马帝国为了对付速递萨珊波斯人,还和突厥人结盟,东西夹击波斯,唐太宗时期,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突厥颉利可汗和唐朝关系紧张,一度兵临渭水河畔,有入侵中原之心,而西突厥和唐朝关系比较好,唐太宗手下的大将,史大奈,小说《隋唐演义》里说史大奈是北平王罗艺手下的旗排官,后来在贾家楼和秦琼、单雄信等人结拜,一起上了瓦岗山。但是真实历史中,史大奈并不是唐朝人,他是西突厥人,而且是西突厥的王室后裔。在东罗马的史料中,西突厥的可汗统叶护被称为可怕的“北方之王”,玄奘在《大唐西域记》记载过关于西突厥汗国叶护的情况。

    

    于公元552年消灭柔然汗国,建立突厥汗国,从隋朝开始突厥就和中原王朝发生冲突,隋朝灭亡之后,突厥继续和唐斗争。一直打到唐太宗时期。公元583年,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势力。公元630年,唐朝大将徐茂公、李靖率领军队击败东突厥汗国。东突厥帝国的颉利可汗这位不可一世的草原之主,被唐军生擒带回长安,沦落成了李渊宴会上必不可少的承旨舞男,跳胡旋舞供唐朝君臣取乐。
    公元657年,唐朝大将苏定方、程咬金率领军队灭西突厥汗国,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出逃,苏定方穷追不舍,跨越吉尔吉斯和哈萨克境内楚河,最终在今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石国西北的苏咄城活捉阿史那贺鲁,然后带回长安,西突厥帝国宣告灭亡。
    再后来,一部分突厥残余势力在里海到蒙古草原一带又建立了后突厥帝国,公元744年,后突厥最后一任君主乌苏米施可汗,在唐朝大将王忠嗣的追杀下,也死于非命,人头随即被送到长安,献给唐玄宗龙目御览,次年后后突厥帝国也宣告灭亡。从此以后,突厥人就从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东、西突厥帝国的核心部落和正统王室—阿史那部(突厥阿史那部自称蓝色的高贵血统,是这个突厥汗国的统治者,只有阿史那部的人才能称汗)叶护的成员大部分都归附了唐朝,被汉族同化,而融入唐人的那些阿史那后裔,大多改姓为史,也有少部分被皇室赐予国姓“李”。


    

    西突厥的其他部落被迫西迁到中亚、西亚,比如突骑施、葛逻禄、乌古斯,塞尔柱,(他们都是突厥汗国当中非统治阶级,属于外围的一些附庸部落),今天的阿塞拜疆人、土库曼人,土耳其人实际上都是跟乌古斯的后代,他们都不是突厥的核心部落,不是真正的突厥,但是一般西方史书上,都把他们叫突厥。为了躲避唐朝的追击,这些西突厥的外围部落(下文称他们为突厥人),在西迁之后,越走越远,一直走到了咸海。咸海有两条河流注入,北边的是锡尔河,南边的是阿姆河,起初突厥人在锡尔河以北居住。之后突厥人又南下进入到了阿姆河以南,进入了波斯人的世界,逐步接近当时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也就是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进入了阿拉伯帝国的突厥人,迅速凭借其草原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和弓马娴熟的特长,被阿拉伯帝国统治者看中,大量突厥人作为雇佣军进入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当中。后来阿拉伯人干脆就直接从中亚的突厥儿童抓走买走,从小培养做为军事奴隶。突厥人也常将其自己的儿童作为贡赋上缴哈里发,作为阿拉伯帝国的兵源,这些为阿拉伯人打仗的突厥人就被称作“古拉姆”。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曼苏尔(公元754—775年在位)当政期间,突厥士兵开始出现于阿拉伯军队中。而到了哈里发马蒙(公元813-833在位)当政时,麾下的突厥士兵已经达到数千人。哈里发穆尔台绥姆(公元833-842在位)时期,曾购买7万名突厥奴隶充当战士。公元962年,奴隶出身的突厥将领阿勒普特金阿富汗加兹尼城(今加兹尼),自立为埃米尔(阿拉伯语"元首"),建立加兹尼王朝(又称伽色尼王朝)。加兹尼王朝极盛时期占据伊朗大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一部、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北部,是中亚地区的大国。与此同时部分精锐的突厥古拉姆进入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宫廷,充当皇家禁卫军,公元9世纪之后甚至发展到把突厥古拉姆把哈里发架空并当做傀儡,玩弄其于股掌之间,以至于堂堂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沦为了“汉献帝”,连哈里发的废立生死,都由是突厥人说了算,非常像唐朝后期统领神策军的宦官,能够随意杀死皇帝。

    
    公元1037年,突厥的乌古斯部落酋长塞尔柱改信了伊斯兰教逊尼派,建立了庞大的塞尔柱帝国,名义上奉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为正朔,,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被迫封他为苏丹,称号是"东方和西方之王,但实际上塞尔柱就是独立国家,根本不听哈里发的。在强盛时期,波斯也成为塞尔柱帝国属地,公元1071年,塞尔柱帝国在小亚细亚(即今天土耳其亚洲部分)东部的曼斯科特击溃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俘虏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威震全世界。此后,突厥人接连击败拜占廷人,铁骑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兵锋直指欧洲。
    塞尔柱帝国最强大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兴都库什山,西达地中海,成为当时西亚一大帝国,包括今日的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小亚细亚大部及叙利亚(包括巴勒斯坦)等地,面积 达420万平方公里。

    

    塞尔柱帝国灭亡之后,突厥人又在今天土耳其建立了罗姆苏丹国,公元1299年,罗姆苏丹国分裂,衣服于罗姆苏丹国的一支突厥部落首领奥斯曼趁机带领部属正式宣布独立,建立赫赫有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公元1453年,21岁的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八万大军,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苏莱曼一世即位后,四面征伐,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1521年攻陷贝尔格莱德,1547—1557年征服阿拉伯半岛,西击匈牙利,东败伊朗,北并高加索,南吞北非,并创建了强大的海军,称霸地中海。在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面积450万平方公里。

    
    既然突厥也是狠角色,那么唐朝是靠什么击败他们的呢,概括来讲就是—综合国力的碾压,是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的胜利。突厥虽然叫汗国,或者帝国,但是实际上也就是个比较松散的部落联盟,没有统一的政府,没有常备军,没有成熟的制度,内部矛盾重重。位于蒙古草原的东突厥和新疆中亚的西突厥,虽然是同根同源,但是彼此死掐。
    突厥内部分为十几个部落,其中阿史那氏部落是核心,可汗都是出自这个部落,算是贵族,阿史那部落原来居住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后来蒙古草原的一支强大的游牧部落柔然人崛起,占领了新疆吐鲁番,阿史那部落柔然征服,被迫做了奴隶,负责打铁,被称为“锻奴”,后来阿史那部落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头鍪”(即武士的头盔),发音为“突厥” 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这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从此阿史那部落就以突厥的名称登上了历史舞台。到了公元520年,突厥人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突厥人的命运,一是草原霸主柔然被高车人打败,第二是突厥人和西魏结盟,突厥人向中原王朝西魏纳贡称臣,西魏也投桃报李,将长乐公主嫁给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突厥的可汗成为了中国皇帝的女婿,西魏的皇帝虽然是拓跋鲜卑,但只是个傀儡,真正掌权的是出自于六镇集团的宇文泰。宇文泰虽然也是鲜卑族,但是倚重汉人,多采用中原王朝制度,按照《周礼》更改官名,政府发文多模仿《尚书》,自我标榜是汉族正统的继承者,基本上是一个汉化的王朝,可以看做是中原王朝的延续。因此突厥的兴起可以说最早就是靠着中原王朝的支持。靠着西魏的支持,突厥不断兼并草原上的其他部落。546年(西魏大统十二年),突厥酋长阿史那土门(土门,意为“万人长”)在帮助柔然击败高车部落之后,提出联姻,让柔然公主下嫁阿史那土门。不料柔然不但不同意而且出言侮辱突厥,对阿史那土门说“尔乃我锻奴,何敢发是言耶?”(《周书?突厥传》)意思就是,你一个打铁的奴隶,还想娶公主,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阿史那土门大怒,转而对柔然发动战争,公元552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击败柔然,柔然可汗阿那瑰兵败自杀,盛极一时的柔然帝国宣告灭亡。北方草原从此进入了突厥时代,阿史那土门自称伊利可汗,(突厥可汗类似于中国的皇帝,匈奴的单于)从此突厥汗国宣布成立,成为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的成为亚洲草原的又一位霸主。阿史那土门在称可汗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科罗继位,史称乙息记可汗,这是突厥帝国的第二位可汗。可惜乙息记是个短命的可汗,在位仅有一年就死了。他死后,他的弟弟、阿史那土门的另一个儿子燕都俟斤即大汗位,史称木杆可汗,是突厥帝国的第三位可汗。史料记载这位木杆可汗长了一个赤红脸,面如重枣,长得跟关公似的,眼睛则长得像琉璃,估计是有残疾,就是俗称的“玻璃花眼”。他性情暴躁,尚武善战。他在位期间,突厥帝国进入鼎盛时期。木杆可汗先是剿灭了柔然的残余势力—邓叔子而后西征嚈哒。嚈哒人(Hephthalites)又被欧洲人称为“白匈奴”,通过这个称呼,我们可以大概得到两个信息,第一是和匈奴一样是游牧民族,擅长骑马,第二个是白种人。中国的《北史》记载嚈哒是“大月氏之种类”。 大月氏也就是最早生活在中国西北的操东伊朗语系的白种人,和塞种人有亲缘关系,他们本来生活在河西走廊的甘肃敦煌一带,后来为了躲避匈奴攻击,辗转迁徙,穿越新疆,到达中亚阿姆河一带。之后大月氏人就定居在中亚,并且分化为五个部落,分别是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高附。公元1世纪也就是大约中国的东汉时期,贵霜部落崛起,统一了大月氏,并对外扩张,占领了了中亚、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的大片土地,建立强大的贵霜帝国,在是当时是和罗马、东汉、安息并列第四大强国。这时候的嚈哒就隶属于贵霜帝国了。而嚈哒应该就是大月氏的一个支系,和贵霜有亲缘关系并且长期被贵霜帝国统治。5世纪20年代,贵霜帝国衰落,嚈哒趁机拥兵自立,开始对外扩张,大杀四方,四面出击,是“腰里别副牌是得谁跟谁来”,见谁打谁。先是在5世纪30-70年代末灭亡了犍陀罗地区的贵霜帝国,与此同时在公元453年、公元484年两次入侵萨珊波斯王朝,打败萨珊波斯国王雅兹底格德二世(438—457在位),杀死波斯波斯国王皮鲁兹一世(457—484在位),迫使波斯向其称臣纳贡。嚈哒于6世纪初向西,大举入侵印度,推进至在恒河流域今天的中央邦,一度统治了印度北方邦、拉齐普特纳,旁遮普、克什米尔;向进北入中国新疆,同高车人争夺准噶尔盆地及其以西地区,征服高昌,并控制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商路,并通过南道直至于阗,北道直至焉耆的丝绸之路故道,直接和中国的北魏、西魏、北周乃至梁朝进行交往。嚈哒帝国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因此对世界古代史影响深远,直接影响了波斯、突厥、印度,甚至是罗马和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印度,正是因为厌哒人的崛起,占领了阿富汗,原本生活在阿富汗巴尔赫地区大月氏的另一个分支基达里人,才被迫进入印度,并在印度北部建立了著名的笈多王朝。

    嚈哒不仅富有侵略性,而且非常野蛮残暴,兵锋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每攻下一地之后,屠戮百姓,摧毁建筑是家常便饭。公元520年,北魏王朝的外交使者宋云在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就目睹了嚈哒人的残暴行径。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嚈哒人屠杀了犍陀罗三分之二的居民,洗劫大量寺庙,彻底摧毁了当地延续500年的希腊——佛教文化。除了中国之外,印度和伊朗史书,都对嚈哒的野蛮行径予以严厉谴。
    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嚈哒的倒行逆施,终于遭到了报应,引发了周边各民族的一致讨伐。公元555年12月至556年3月突厥木杆可汗手下的室点密与萨珊朝波斯联姻结盟,约定共同夹击嚈哒。据伊朗古代历史著作《列王记》记载公元554年,突厥第一次和萨珊波斯建立了直接联系,突厥木杆可汗的叔叔室点密派使者出使萨珊波斯,但是在中途被嚈哒人截杀。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突厥人,使得突厥人下定决心要彻底打垮嚈哒,除掉心腹大患。为了可以解决后顾之忧,在远征嚈哒之前,突厥人先征服了近邻吐谷浑,解除了家门口的威胁。为了征服吐谷浑,突厥人还向西魏借了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突厥的崛起,离不开中国中原王朝的扶持。

    在灭嚈哒之战中,突厥扮演的是主攻的角色,而萨珊是辅助,根据《列王纪》的记载,突厥嚈哒之战的总指挥的王叔室点密,突厥大军从新疆焉耆出发,经过龟兹-疏勒-于阗进入中亚,在锡尔河附近的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与嚈哒主力遭遇,展开一场恶战,双方苦战八天,最终嚈哒溃败。而萨珊波斯趁嚈哒主力与突厥鏖战的机会,从背后插了一刀,攻陷了嚈哒的都城。

    公元556年,嚈哒帝国终于在萨珊和波斯的夹击下灭亡,原来嚈哒的领土以阿姆河为界被波斯和突厥平分,河东归突厥,河西归波斯。此后,大部分嚈哒人逐渐被突厥和波斯人同化。少部分嚈哒人残部逃入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区躲藏,这部分人就是今天阿富汗的普什图人的祖先之一。在嚈哒帝国强盛时期曾经入侵并占领过印度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在该地区驻扎有嚈哒人的军队。嚈哒帝国灭亡之后,这部分驻军就留在印度,和印度当地土著通婚,融入了印度社会之中,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生活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拉吉普特人,拉吉普特人继成了嚈哒军人的骁勇善战,在印度社会基本都被划入了属于武士阶层的刹地利种性。今天印度陆军最为精锐的拉吉普塔纳步枪团(Rajputana )就主要由拉吉普特人人组成,头戴具有民族特色的"扇子帽"。

    另据一些学者研究,今天在生活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的和田、墨玉、洛浦、策勒、莎车、疏勒和英吉沙等县,有大约一万多自称为“艾努人”的族群。目前主流民族学界将其归并为维吾尔族支系,但是该族群中部分人认为自己是独立民族。与维族杂居,公开场合说维族语言,但在他们族群内部使用的艾努语,却没人能听懂,而且,但是严格遵守“男不外娶,女不外嫁”的祖训,不与外人通婚,实行族内通婚。 他们所说的爱努语,经过语言学家的比对,和波斯语有大量相似的词汇,相比维吾尔语更接近东伊朗语系。艾努人的生活方式独特,他们不从事农业生产,祖祖辈辈都是江湖人,走街串巷,做小买卖,算命、看手相、治病、小商贩、巫术、割礼甚至是乞讨,和在世界各地流浪的吉普赛人非常类似。由于他们的职业比较特殊,历史上受到周围的一些民族的歧视,称他们为“阿布达利人”(Abdal)阿布达利一词来源于波斯语,意思是“挡水者”,“把水当护拦者”,带有贬义。有些学者根据嚈哒的现代读音ya-da,其古音与“阿布达利人”Abdal极发音很接近,据此而推测艾努人是嚈哒人后裔。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突厥和萨珊波斯的联盟在他们共同的对手嚈哒人灭亡之后很快就破裂了。双方矛盾的焦点,就是东西方的丝绸贸易,突厥人灭掉嚈哒控制中亚之后,中亚地区商业民族粟特人就成了突厥的臣民。这些粟特人在丝绸之路上从事长途贩运,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运往中亚、西亚、欧洲赚取暴利。足迹遍布从东欧到中国东北的整个欧亚大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禄山就是出生在辽宁的粟特人。嚈哒人灭亡之后,这些粟特人臣服于突厥,在突厥的庇护下从事贸易活动,向突厥人称臣纳贡,交纳保护费。通俗一点说,粟特人是小弟,突厥就是他们的老大,罩着他们。粟特人和波斯人因为商业利益产生了矛盾,粟特人希望能够过境波斯,去欧洲做生意,把中国的丝绸卖往西方。但是这就动了波斯人的奶酪了,自古以来,波斯人就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中间商,靠做中间商赚差价,萨珊波斯更是垄断了从欧洲、西亚和北非到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波斯人不愿意中国和西方能够直接联系,或者其他人也做中间商,这样就抢了他们的生意了,假设中国和欧洲直接交易,对买卖双方都合适,欧洲人可以用比以前更低的价格拿到丝绸,而中国也能赚取更多的利润,今天的农超对接,厂家直销就是这个模式。为此波斯人还不惜吓唬中国东汉派去与罗马建立直接联系的外交官甘英说,波斯湾海浪滔天,去了九死一生,以此来阻止中国和罗马建立直接的联系。对于突厥人,波斯人的态度也是如此,竭尽全力的阻止突厥人过境波斯去和罗马人做生意。公元567年前后,突厥可汗室点密派来粟特人为使者,前往波斯面见萨珊帝国“万王之王”库思老,请求其允许臣属突厥人的粟特商人在波斯境内经商。开始库思老采取是的是拖字诀,也不说不同意,就是说你等信儿,回头再说,从长计议,不忙。粟特商人跑了好多回,波斯人还是没准话儿,今天支明天,明天支后天。到后来库思老也不耐烦了,干脆就毒死粟特商人,还一把火把粟特人的丝绸烧为灰烬。这下彻底惹怒了突厥人,突厥和波斯的关系宣告破裂,为了对付波斯人,在粟特人的建议下,突厥人向波斯人的宿敌东罗马帝国派出了使者。对于突厥人的示好,罗马人非常重视,当时的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在皇宫亲切接见了突厥帝国的特使马尼亚克。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之后罗马帝国还派使者菜马库斯回访突厥。从567年-576年这10年间,突厥和东罗马的互访多达7次之多,其中东罗马派出使者4次,突厥3次。要知道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要从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所在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到突厥汗庭所在的中国新疆焉耆,需要跨越千山万水,翻越高加索山脉,渡过伏尔加河,绕过黑海、咸海沿岸,横穿塔克拉玛大沙漠,最终才能到达,中间还要躲避波斯人的拦截,实属不易。通过互访,两国建立了对萨珊波斯人的统一战线,并约定共同出兵夹击萨珊波斯帝国。

    就像突厥和波斯的关系一样,突厥和东罗马的关系也一样经历了波折,既有联合又有斗争。在突厥的可汗室点密去世后,东罗马和突厥之间爆发了严重的冲突。起因是臣属于突厥的外围部落-阿瓦尔人因为不堪忍受突厥人的压迫,逃亡在外,东罗马帝国收留了他们。这在突厥人看来是对其尊严的严重的挑衅,突厥人非常愤怒,因此在室点密的葬礼上,突厥王子愤怒的质问东罗马的使者瓦伦丁“为什么一面和我们友好,一面又和我们逃走的奴隶结盟”并且谴责罗马人是“不诚实的、狡猾的民族”。突厥人一旦发怒了可不是就是骂几句那么简单,得给你放点血,留点记号。于是突厥人命令瓦伦丁按照突厥的习俗在密点室的葬礼上“历面致哀”就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悲痛,用刀子割破自己的脸,一种自残行为,比较野蛮残忍,脸一旦被割,就毁容了破相了。瓦伦丁肯定是不愿意,但是突厥人正在气头上,不愿意也得愿意,要不然就宰了你。所以瓦伦丁为了保住命,咬着后槽牙,忍气吞声的把自己脸割破了,然后才被放回罗马。关于突厥的这种习俗中国的史书中也有记载,比如在《周书》中曾经写到:突厥人去世后,将尸体停放在帐内,子孙及亲戚都要杀马和羊,摆在帐前,进行祭拜(子孙及诸亲属男女,各杀羊马,陈于帐前,祭之)。然后,骑马围绕走七圈,每到帐门前都要以刀割面,而且还要哭泣(以刀剺面,且哭),“血泪俱流,如此者七度。

    1889年,俄国地理探险队在蒙古和硕柴达木地区科克辛—鄂尔浑河畔发现的《毗伽可汗碑》南面第12行也记录了突厥类似的习俗,那是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后突厥第三任可汗死后,在葬礼上“许多人剪掉头发,划破了耳朵、面颊,他们带来了专乘的良马以及黑貂、蓝鼠,不可胜数,并全都留下了”。

    而在中华大地上也曾经上演过类似的“割面致哀”的惊悚一幕,那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当唐太宗去世的消息传出时,在长安城中做官和朝贡的少数民族人士悲痛欲绝,痛哭失声,其中就有采取割面的自残行为表示哀悼的突厥人。“四夷之人入仕于朝及来朝贡者数百人,闻丧皆恸哭,剪发、剺面、割耳,流血洒地”。蕃将斛斯政则“援刀截耳,流血被身”。只不过突厥人是自己割面,来表达对唐太宗的忠心和崇拜,突厥人可不敢让唐朝人割面,他们敢让东罗马的使者割面,主要也是实力使然,形势使然,其实罗马人收留阿尔瓦人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国与国之间招降纳叛是常有的是,汉朝、隋朝、唐朝,也没少收留匈奴、突厥、吐蕃的叛逃者。而且突厥人还和唐朝有亡国之恨,东、西突厥两大帝国,都是被唐朝灭掉的,但是突厥人对唐朝不但毫不怨恨,反而有不少突厥族人忠心耿耿的为唐朝效力,比如唐朝名将阿史那思摩、契苾何力。突厥人对东罗马人这么不客气,也是基于突厥人了解到此时东罗马帝国已经是江河日下,今非昔比了,远不是当年凯撒、屋大维时代的罗马了。此时的东罗马所面临的形势是:在欧洲有斯拉夫、日耳曼等蛮族的虎视眈眈,频频骚扰,在亚洲又和萨珊波斯等强敌长期对峙,已经没有再和突厥翻脸的资本了。在瓦伦丁出使的这个时期,东罗马帝国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公元557年,十万斯拉夫人进入东罗马的色雷斯地区,并占领了巴尔地区的马其顿等地,罗马人的兵力被斯拉夫人所牵制,无暇东顾。而新继位的突厥可汗达头也是见着怂人搂不住火,趁火打劫,趁机出兵黑海沿岸,占领了原本属于东罗马帝国控制的潘迪卡佩乌姆地区。

    引发东罗马和突厥争端的阿瓦尔人,是一个位于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有学者认为,阿瓦尔人就是被鲜卑击败之后,逃亡欧洲的柔然人。这并不是主观臆断,而是确实有考古发掘的实物来作证明的。根据对蒙古国后杭爱省乌贵诺尔苏木境内的碳14年代为335至535年,北魏时期柔然汗国时期的日门塔拉遗址柔然古墓出土的金铜头饰、骨耳弭、半月形铜项圈及化妆铜工具的研究,并与在阿尔巴尼亚出土的,公元七世纪以多瑙河中游潘诺尼亚平原为中心的阿瓦尔汗国的遗物“伏罗帕宝藏”中的金银器以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柔然木剌山可敦城出土文物进行对比,发现阿瓦尔汗国墓葬中一些器物的形制、特征,与柔然的文物非常相似,如织锦上的菱格纹路、高足器皿、单耳银杯、翼兽图案、狼牙棒等。这说明柔然人和阿瓦尔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另外根据一些研究,一些学者认为,最早出现在中国的马镫就是通过柔然人的西迁,传入欧洲的。
    根据欧洲人的记载,他们眼中的阿瓦尔人善于使用骑兵,有轻骑兵和重骑兵。他们的主要武器是复合弓、枪和剑。近年来在喀尔巴阡盆地中曾经发现了阿瓦尔人的浅祭祀,随葬品包括长矛、缰绳和马镫。在1971年,匈牙利Kunbábony阿瓦尔人遗址1号墓中发现了一件14.9×9.5厘米的新月形金制下颌托,有学者认为同蒙古和中国境内多地出土的下颌托有直接的渊源,尤其是与内蒙古毕克齐出土的一例极为相似,这也成为阿瓦尔人和柔然人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

    
    
    阿瓦尔和柔然出土文物

    除了在出土文物器型上的相似之外,在基因上两者也有联系,根据对在阿瓦尔墓地中的人类遗骸中DNA进行研究,发现在阿瓦尔高等级贵族墓葬中,蒙古人种的人类学因素占主导地位。大多数阿瓦尔时期个体携带东欧亚Y单倍型类群,这是现代东北西伯利亚和布里亚特群体的典型特征。而布里亚特蒙古。另外还有大量谱系属于东亚单倍型类群,表明其与柔然人血统之间的联系。
    据东罗马的史料文献记载,阿瓦尔人在公元557年冬天,他们第一次进入拜占庭帝国统治区域。据记载,君士坦丁堡的人看到留着长辫子穿着长袍的阿瓦尔使节时目瞪口呆。到了563年,阿瓦尔人已经进入匈牙利的多瑙河一带,567年,他们进入罗马尼亚的喀尔巴阡盆地,一年后又占领了意大利伦巴第附近区域。到了580年代,阿瓦尔人已经成为拜占庭帝国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到了七世纪早期,阿瓦尔人控制了东欧草原中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从另一方面说,东罗马人收留阿瓦尔人,也是迫于无奈,据罗马史料记载,574-575年东罗马帝国冬与阿瓦尔人缔结条约,答应每年付给阿瓦尔人80,000金币。东罗马不仅仅允许阿瓦尔人进入本国境内,还每年屈辱的向阿瓦尔人缴纳岁币,保护费,可见在东罗马处于弱势的一方,收留阿瓦尔人更多是摄于阿瓦尔人武力,顺水推舟,承认既成事实。
    东罗马和突厥虽然因为阿瓦尔人发生了冲突,但随着一代雄主库思老一世锐意改革,萨珊波斯帝国力的迅速提升,开始四处开疆扩土,东罗马和突厥又因为对付共同的敌人萨珊波斯又言归于好,破镜重圆,重新走到一起来。从587年开始,突厥和东罗马又联合起来,共同进攻萨珊波斯。开始了史称萨珊波斯-罗马突厥战争。公元588年,突厥可汗率30万大军,渡过锡尔河,涉水南下,向波斯发动进攻。而根据盟约东罗马帝国也从西边叙利亚沙漠地区向萨珊波斯发动进攻,波斯和突厥相互配合,分进合击,形成了由北向南,由东向西两个方向,相互配合的两路钳形攻势。
    由于萨珊波斯帝国对中亚河中地区的粟特绿洲部落横征暴敛,百般压榨,敲骨吸髓般的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粟特人早就忍无可忍了,他们“苦波斯人久矣”。而突厥人和粟特人过去素有交情,也有不少粟特人在突厥人的统治下,北亚草原上的粟特人曾经长期和突厥人合作,粟特人从事从中国到欧洲的国际贸易,河中粟特人早就从他们往返于中国和中亚的同胞那里知道了突厥人,而且了解到突厥要比萨珊波斯人的统治温和一些,还有一些河中商团在草原上往往需要雇佣突厥骑兵护卫。因此突厥人大军一道,这些粟特人是箪食壶浆,赢粮影从,望风而降,还主动给突厥军队带路

    在这些粟特人的引导下,突厥人一路高歌猛进,翻越兴都库什山脉。从中亚一直打到印度西北部的巴克特里亚,萨珊波斯边境一时间烽烟四起,告急文书如雪片一样飞往的萨珊波斯的首都泰西封,萨珊帝国的万王之王刻库思老派呼罗珊总督名将巴赫拉姆挂帅出征,前往北方前线抵挡突厥人的进攻。等巴赫拉姆领命出征,大军开拔时,形势已经十分危急,突厥军队已经到达里海南部的赫卡尼亚沿岸地区,这个地区是萨珊波斯首都泰西封的最后的屏障,如果突厥人成功冲过赫卡尼亚森林,继续南下,他们面对的就是一马平川的,无险可守的美索不达米亚大平原了,而首都泰西封就就在平原上,那时,萨珊波斯就有亡国的危险。好在当地居民赫卡尼亚人纷纷凭借山上的要塞顽强抗击。 赫卡尼亚人的顽强阻击为波斯大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就在赫卡尼亚人又一次的打退突厥人的进攻时,巴赫拉姆率领的萨珊波斯的主力大部队也以最快速度,经过长途跋涉赶到了前线。随后,突厥和萨珊波斯主力爆发了一场激战,史称希尔卡尼岩石战役。
    赫拉尼亚人非常剽悍,生活在赫卡尼亚原始森林中(Hyrcanian Forests),这片森林今天是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是典型的温带阔叶林自然景观,动植物种类繁多,是180种鸟类和58哺乳动物。而且猛兽频繁出没,是历史上少有的狮、虎、豹、熊共同生活的地区,波斯豹、亚洲狮、赫卡尼亚老虎(Virgile,Solin;de Planhol 2004)猞猁、棕熊、灰狼、胡狼和缟鬣狗等啸聚于群山之侧,出没于森林之中。


    
    
    
    赫卡尼亚原始森林(Hyrcanian Forests)

    有道是,与虎同眠,岂有善类,长期在大森林中和豺狼虎豹为伍的赫卡尼亚人的彪悍勇猛,英勇善战,是非常优秀的山地步兵,从亚历山大大帝西征时期就曾经与波斯军队中的赫卡尼亚人交战。在欧洲,还曾流传着赫卡尼亚人的一些奇怪的习俗,比如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在《帝国的终结》(DAY OF EMPIER)一书中曾经写到说:“5000年前,赫卡尼亚人有弃老的习俗,70岁以上的人会被活活饿死,死人尸体会曝晒于地,然后在旁边观看。如果死者身体被秃鹰叼食,那么人们认为死者运气非常好,如果死者尸体被野兽或狗叼走,则运气次之;但是,如果什么动物都不碰死者尸体,那么他运气就是最坏的……在更遥远的地方,直到亚历山大入侵时,仍然延续着类似令人作呕的习俗,得病或者年老的人还没死去就给虎视眈眈的恶狗”这和日本的1983年日本老电影《楢山节考》中表现的另中国人无法接受的弃老低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处
    
    电影《楢山节考》

    在希尔卡尼岩石战役中,12000名波斯骑兵成功伏击了缺乏防备的突厥骑兵,这场战役最终以波斯的胜利和突厥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还是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说白了就是马克思说的,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也是综合国力的差异。萨珊波斯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了,波斯即今天的伊朗,是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特别是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央集权帝国传统,和中国比较类似,属于早熟的文明,早在距今2500多年的公元前550年,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波斯就进入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阶段。
    而突厥虽然骁勇善战,马背上的民族,但是还处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还是部落社会时代,而萨珊波斯早已经是大一统封建帝国了,文化凝聚力、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组织动员能力都不在一个档次上。和突厥人以骑兵单一兵种为主不同,萨珊波斯帝国的军队是一直多兵种复合型的武装力量,包括重骑兵、轻骑兵、步兵、工程兵和大象兵。其中身披铠甲的重骑兵是核心,而重骑兵的主力是由低阶贵族庄园主“阿扎坦(azatan)”构成的人马俱披铁甲的重装骑兵,被称为“萨瓦兰”骑兵,冲锋威力势不可挡,堪称古代的坦克部队。此外还有从阿拉伯、贵霜、可萨人等附庸部落招募的轻骑兵,这些轻骑兵,轻装简从,不穿盔甲,移动速度更快,机动灵活,可以作为重骑兵的辅助,执行骚扰和侦查任务。

    
    萨珊波斯骑兵
    和蒙古、突厥骑兵偏重骑射,不擅长近身肉搏不同,萨珊波斯的重骑兵技能相对全面,讲究双重化,既带弓箭也带刀剑和狼牙棒,远了用弓箭射,近了可以拿刀剑砍,既能远程投射,也能近身格斗,远的近的全能对付。而且萨珊波斯的重骑兵武器装备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堪称精良,每人的基本装备包括:头盔+锁子甲+盾牌+2张复合弓+30支箭,并用携带剑与狼牙棒进行肉搏。就连胯下的战马也配上半身马甲。
    萨珊波斯的步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本地波斯农民组成的弓箭手,另一部分是有附属国亚美尼亚和答拉米提供的重步兵,农民弓箭手配备反曲弓,这种弓在当时比较先进,射速和杀伤力都优于东罗马帝国用的复合弓,缺点是优于结构比较复杂制作包养成本比较高,比较费钱。而亚美尼亚和答拉米重步兵的武器是标枪和剑。步兵在战斗中主要任务是负责掩护骑兵,当重骑兵和轻骑兵向敌军冲锋的时候,步兵射出漫天箭雨、投出标枪远程打击敌人。

    
    萨珊波斯步兵
    此外萨珊波斯军队中还配有大量重装大象,微软出品的电脑游戏《帝国时代》2里,波斯的特殊兵种就是大象兵,估计原型就是萨珊波斯。此外,萨珊波斯军队还有一支工程兵部队,拥有各类军事工程装备,比如投石机,弩炮,攻城槌、攻城塔和舟桥设备,因此萨珊波斯军队的穿越自然障碍和攻坚能力也远胜于突厥人。

    
    萨珊波斯象兵

    而且通过库思老一世的军制变革,萨珊波斯帝国将土地与兵役挂钩,使国家和士兵利益捆绑,使得军人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极大的激发了士兵作战的积极性,简单来说比较类似于中国唐朝实行的府兵制。国家分给波斯军队的主要兵源群体-低阶贵族每个人一块土地,使他们有稳定的收入供养自己的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由于这些军人的土地是萨珊波斯帝国给的,所以军人和国家是一荣既荣一损既损的利益共同体,打起仗来,不用动员,军人们人人奋勇,各个争先,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保卫萨珊波斯帝国就是保护他自己的利益,一旦萨珊波斯垮了,他们的土地也就没了。
    而相比之下,突厥和白匈奴的武器就落后多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和手工业技术水平的制约,突厥军队普遍缺乏优质铁矿制造的盔甲,大部分都是没有盔甲的轻骑兵,虽然机动性较好,但是防御力比较差。
    
    萨珊波斯象兵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6 13:19:13  更:2021-11-14 22:52:3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