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后周及北宋皇陵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后周及北宋皇陵 |
作者:孔河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01 后周太祖郭威之嵩陵 后周虽然只存在了10年、共三个皇帝,但其中两个却可以称得上是五代时期比较英明的君主。年前,我曾瞻仰郭威、柴荣之陵,作一联云: 郭威生前有余威 柴荣身后多殊荣 郭威是五代后周皇朝的创建者,公元951—954年在位。 公元950年,五代后汉隐帝刘承祐疑忌郭威权重,谴使杀之……郭威被迫起兵……951年代后汉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 |
02 后周世宗柴荣之庆陵 后周世宗柴荣,本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郭威遭后汉隐帝猜忌,全家被残。公元954年,郭威死,柴荣继位。 柴荣继位后,改革政治,严惩贪官污吏;平均田赋,鼓励生产;限制佛教,废寺三万余所…… 军事上,招募壮士,为统一做准备。亲征北汉,又攻后蜀、南唐、契丹……公元959年,柴荣伤病致死,年仅39岁。 柴荣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堪称五代十国时期第一有为之君,可惜的是在位时间太短,壮志未酬身先死。曾有人云:如果不是柴荣英年早逝,那么就没有赵匡胤的大宋江山…… |
@胡同三大爷 2021-04-22 10:15:35 柴荣不死该多好啊 -----------------------------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胡同三大爷 2021-04-22 10:15:51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 是啊 |
03 宋太祖赵匡胤之永昌陵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后周建立大宋皇朝。 鉴于唐后期藩镇割据导致的天下大乱,以及五代十国时期武人当道、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赵匡胤称帝统一后开始整编军队、释兵权、削弱藩镇势力、以文官代军人掌管地方行政;裁官益俸、重惩贪吏;加强法制、纠正五代时期枉法杀人之弊政;兴修水利、整治运河、奖励农桑;崇尚节俭…… 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混乱割据的局面。但他重文轻武、“守内虚外”、不抑兼并、滥施恩荫等方针,对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影响。 |
大一统宋朝的皇陵,气势远胜于后周 |
04 宋太宗赵光义之永熙陵 公元976年,赵匡胤死,同母弟赵光义嗣位。有杀兄夺位之传。 次年改名炅。继续南征北讨,基本完成统一。公元979年,统兵攻辽失利,此后对辽采取守势。 重内虚外。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分天下为十道,命诸州县直属中央,并抑制宗室。 大量增加进士科中试名额,篡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加强重文风气。 社会生产虽有发展,但剥削繁重。统治晚年,四川发生王小波、李顺起义。 |
05 宋真宗赵恒之永定陵 宋真宗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子,也是北宋皇朝的第三任皇帝。 公元997年,宋太宗死,宣政使宦官王继恩等谋立楚王赵元佐,为宰相吕端发觉阻止,皇太子赵恒才得以即位。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下联指的就是这件事。? 在位前十年,求方正、裁冗员、发展生产,堪称治世。 公元1004年,辽圣宗与萧太后大举攻宋,赵恒畏敌,与辽约和,输辽岁贡。 迷信道教,封禅泰山、广建宫观,自称“天尊下降”。 |
@烟笼宫墙柳 2021-04-29 20:20:43 LZ此贴不错,顶一下 ----------------------------- 谢谢 |
@hotman99 2021-04-30 14:13:16 楼主继续,辛苦楼主 ----------------------------- 马上继续 |
06 宋仁宗赵祯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北宋第四任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民俗演义《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 在位期间,发行最早的纸币——交子。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但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起义时有发生。 时值西夏强盛,宋兵屡败,赵祯以“赐”为名用岁币二十五万与西夏议和。又迫于辽兵压力,增加“纳”辽岁币。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启用范仲淹等欲求革新,遭到贵戚反对,次年即告失败。 重礼教,广立学校,命欧阳修撰《唐书》(《新唐书》)。 |
|
@梁金龙1986 2021-05-02 16:09:06 周世宗郭荣,写柴荣不规范。 ----------------------------- 嗯。柴是本姓。柴荣是后世史家通行的写法。 |
07 宋英宗赵曙之永厚陵 宋仁宗在位久无子,便以濮安懿王赵允让(宋太宗赵光义之孙)第十三子宗实为皇子,改名曙。仁宗崩,皇子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 宋英宗好学崇儒,有胆略,即位后,暂停向西夏的“岁赐”;欲振作,但受到仁宗后曹氏的牵制,不能有所作为。 治平二年(公元1064年),朝臣讨论崇奉其父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典礼,围绕作为“皇伯”还是“皇考”发生争议,后以“皇考”定议,史称“濮议”。 在位仅四年即病逝,享年三十五岁。 |
08 宋神宗赵顼之永裕陵 赵顼是宋英宗长子,自幼好学,有锐气。 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力求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国家财政有所改善。1076年王安石罢相后,赵顼更重视理财,积蓄力量。 1081年,使宦官李宪等集结军队,拟一举攻灭西夏,但因指挥不当而失败。次年筑永乐城,准备再举,又被夏人攻陷。 在位十八年。 1085年病死,终年三十七岁。 |
@梁金龙1986 2021-05-06 15:42:14 楼主辛苦 ----------------------------- 谢谢支持 |
@微澜四明 2021-05-07 08:42:55 支持楼主! 支持楼主! 支持楼主! ----------------------------- 谢谢 |
@梁金龙1986 2021-05-07 10:04:12 保护好文物 ----------------------------- 宋七帝陵都设有文物保护工作站,工作人员很负责任,当地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也很强。 |
09 宋哲宗赵煦之永泰陵 赵煦是宋神宗的第六子。公元1085年,父死嗣位,年仅十岁。太皇太后高氏(宋英宗后)临朝听政,任用司马光、文彦博等为相,废除王安石新法。 公元1092年,太皇太后高氏死,赵煦亲政。启用新党,贬太皇太后执政时朝中大臣数十人,形成官僚派系间相互报复的局面。 1098年,大败西夏军于平夏城,夏势渐衰,宋夏议和,宋恢复向夏的“岁赐”。 1100年病死。在位十五年,终年二十五岁。 |
@好猫不一样 2021-05-10 10:38:32 加油楼主 ----------------------------- 谢谢 |
北宋共九帝,前七个皇帝的陵墓都在河南巩义,后两个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掳走,死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无陵。 岳武穆词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表现的就是徽、钦二帝被俘的屈辱以及渴望报仇雪恨的雄心壮志。 |
汉初,刘邦被匈奴围困于平城------深刻认识到游牧骑兵的强悍无敌------之后,对外忍辱;对内休养生息,建立养马制度、鼓励民间养马------ 文、景二帝继承此一国策,及至武帝时期,方有与匈奴一决高下的的实力------ 数代大有为之君持之以恒,经营近百年奠定必胜基础------五次大规模征讨,又经历近百年最终战胜匈奴------ 这些,宋朝都是做不到的------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最终导致唐朝的覆灭;五代十国,更是武夫的天下------“武人当国,祸乱之源也”------宋朝建立,吸取此一教训,重文轻武,形成了只富不强的局面------ 宋朝统治者为长治久安计也为自身计,似乎也不愿那样做------ 反观敌国,西夏、金、蒙古都是新近崛起游牧政权,富有朝气、不惧天威,又生来拥有冷兵器时代最锐利的武器——骑兵,具备先天之优势------ 身为农业民族的大宋皇朝,如果缺乏汉唐时期有为之君的持续经营、又不能掌握骑兵这一锐利武器,那么,抵敌北方强大游牧民族,只能是一个神话------ 以上仅为个人浅见。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