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悟道资治通鉴》领悟顶层智慧,少走人生弯路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悟道资治通鉴》领悟顶层智慧,少走人生弯路

作者:清水之上20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代皇帝的“教科书”,现代企业家的“枕边书”
    揭开《资治通鉴》不得不说的隐喻着的“帝王学”



    前言


    本书的意义并非在于“学术研究”或“历史研究”,而是在于启发实践。本人的本职是为企业家、企业提供品牌营销服务,角度难免有所偏倚,故文中很多的【解析】会把“企业家”隐喻成“君王”,“企业”隐喻成“王朝”,若有不恰当,烦请谅解。

    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目的就是为皇帝提供一本“教科书”。在当代,被众多企业家评为“必备枕边书”。我所认识或听说的企业家、创业者无不非常关注对《资治通鉴》的解读,他们认为这本书为企业家治理企业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案例参考。“现今发生的大多数事件,几乎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原型”,此说法就是来源于对《资治通鉴》的解读。这也是我对解析《资治通鉴》的根源。


    本书的解读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一是站在当时历史大背景的角度;二是站在“高位者”的角度来思考“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尝试理解主要历史人物的思维行动方式。为我们自身的行为处事,特别是企业家、创业者、事业单位领导等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资治通鉴》与其他史籍不同的就是同一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人物所叙述的文序、句段、人物事件的前后段落关系有很大的差异,存在诸多 “隐喻”,可能是因为在当时的封建礼教下,很多话是不能直接说的。抛开时代历史背景,司马光本身即是朝廷重臣又是“天下大儒”,涉嫌“违逆”的话语是不可能直接呈现的。
    第一章 周纪一

    领导者的职责
    (切不可自乱规矩)

    【原文1】

    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
    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译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周威烈王初次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臣司马光曰: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制度,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名分。什么是礼教?就是法度。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君是君,臣是臣)。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四海之广,亿万民之众,皆受治于天子一人。尽然是才能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而劳奔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教化作为法度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卿、大夫官员又治理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奉从权贵。上层阶级指挥下层阶级就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干支配枝和叶;下层阶级服侍上层阶级就像人的四肢护卫心腹,树木的枝、叶庇护根和干,然后才能上下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解析】

    《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开始,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背景就是魏、赵、韩三家分晋,悖主叛乱!天子周威烈王却违背礼制任命魏斯、赵籍、韩虔三家为诸侯国君,本质上就是承认了“叛乱、违逆”的合理合法性;更严重的是直接破坏掉了天子的统治根基(礼),自此天下开始大乱,人人皆可称王称霸,无论哪家天子王朝都逃不掉被灭亡的命运!

    所以,司马光开头讲的就是天子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护“礼教”。“礼教”就是“法度”(犯法就必须受到惩罚);而“礼教”的本质第一是要区分名分(公、侯、卿、大夫);第二是要区分“地位”(君臣有别、上下级关系)。天下无论诸侯、公卿、士人百姓还是奴隶皆受制于天子一人。

    【进一步解析】

    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的根本在于天下秩序的稳定,而“礼”就是这个秩序。
    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样的。作为最高统治者(或企业一把手)一定要坚守基本政治(礼教)原则,第一重要的就是坚守上下级的制度,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1、从大局的角度来看,如果下属或者下属的下属有“违背上下级制度”的行为,在遵守“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教育和管理,因为影响的是企业管理的根基“礼”、“名分”,也可以说是“规矩制度”。如果不予理睬或者默认妥协的话,那么就会被默认为合理合法,人人皆可效仿,企业必然不会长久。

    2、作为管理层或者是员工,也要遵守“制度”,服从政治(礼)制度的管理,时刻为大局着想,不断积攒好运气,逐渐来获得利益和职位的晋升。万万不可主动破坏企业制度,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首要,全心全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维护礼制(制度)是最重要的事


    【原文1】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周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译文】

    周文王演绎序写《易经》,以乾、坤为首位。孔子解析说:“天尊贵,地卑微,乾坤于是确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贵、贱也就各得其位。”这是说君主和臣子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易换。《春秋》一书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低微,在书中的排列顺序在诸侯之上,由此可见孔圣人对于君臣关系的在意。如果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君主,又遇上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德明主,使天下人民归心、上天赐命的话,君臣之间的名分只能是臣子的恪守臣节,矢死不渝。所以如果商朝立贤明的微子为国君来取代纣王,成汤的商朝就可以永命上天;而吴国如果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开国之君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然而微子、季札二人宁肯国家灭亡也不愿做君主,实在是因为礼教的大节绝不可破坏。所以说,礼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地位高下的区分。

    【解析】

    此文以圣人孔子、商、吾的实例讲明,礼制序分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这里的“礼制”就是现代意义上讲的企业制度中的“上下级”关系,“礼制”制度是稳固的根本。

    【原文2】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译文】

    所谓礼教,在于分辨贵贱,排比亲疏关系,以此裁决万物,治理日常事物。没有一定的名位,就不能宣扬;没有器物,就不能表现。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志,然后上下才能井然有序。这就是礼教制度的根本。如果名位、器物都没有了,那么礼教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当年仲叔于奚为卫国建立了大功,他谢绝了赏赐的封地,却请求允许他享用贵族才应有的马饰,孔子认为不如多赏赐他一些封邑,惟独名位和器物,绝不能给予他人,这是君王的职权利象征;处理政事不坚持原则,国家也就会随着就亡了。卫国国君期待孔子为他处理政事,孔子先要确立名位,认为名位不正则百姓就不知道怎么办。马饰,是一种小器物,而孔子却珍惜它的价值;摆正名位,是小事情,而孔子却要先从它开始,就是因为名位、器物一旦乱套,国家上下就无法相安互保。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产生而逐渐发展变大的,圣贤考虑长远,所以能够谨慎对待微小的事务及时予以处理;一般人人见识短浅,所以必等弊端大了才来设法挽救。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变大的大害,往往是竭尽了全力也不能挽回。《易经》说:“行走在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尚书》说:“先王每天都要兢兢业业地处理成千上万件事情。”就是指这类防微杜渐的例子。所以说,区分地位最重要的是匡正各个等级的名分。

    【解析】

    礼教的根本就是分出上下关系,并以相关的“待遇”来保持有序。名分职位就是最重要的象征,胜过“利益”。
    【原文3】

    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译文】

    呜呼!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周朝的气数日渐衰微,礼纪朝纲毁坏瓦解;下者欺凌、上者衰败;诸侯国君恣意征讨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预朝政;礼教从总体上已经有十之七八沦丧了。然而周文王、周武王创立的政权还能绵绵不断地延续下来,就是因为周王朝的子孙后裔尚能守定名位。为何这样说呢?当年晋文公为周朝立了大功,于是向周襄王请求允许他死后享用王室的隧葬礼制,周襄王不准许,说:“周王的制度,没有改朝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作为叔父辈的晋文公您所厌恶的。要不然的话,叔父您有地,想要隧葬,又何必请示我呢?”晋文公于是感到畏惧而不敢违反礼制。因此,周王室的地盘并不比曹国、滕国大,管辖的臣民也不比邾国、莒国多,经过几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天子,即使是晋、楚、齐、秦那样的强大,也还不敢凌驾于其上,这是为什么呢?就是由于周王还有天子的名分。再看看鲁国的大夫季氏、齐国的田常、楚国的白公胜、晋国的智伯,他们的势力都大得足以驱逐国君而自立,然而他们到底不敢这样做,难道是他们力量不足或是于心不忍吗?只不过是害怕撺夺名位僭犯身分而招致天下的诛伐罢了。现在晋国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视其国君,瓜分了晋国,天子无力派兵征讨,又对他们宠是赐爵,让他们列位于诸侯国君之中,就使周王朝仅有的名分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弃了。周朝先王的礼教到此丧失干净!

    【解析】

    礼制的维护主要在君主天子。第一重要的就是不要丧失君德,坚持原则,特别是在对待“叛徒”的态度上,不可因为其强盛而妥协。

    【原文4】

    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呜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译文】

    有人认为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而晋国三家力量强盛,就算周王不承认他们,又能怎么样呢!这是完全错误的。晋国三家虽然强大,但他们如果不顾天下的指责而公然侵犯礼义的话,就不会来请求周天子的批准,而是自立为君了。不向天子请封而自立为国君,那就是叛逆之臣,天下如果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贤德诸侯,一定会尊奉礼义对他们进行征讨他们。现在晋国三家向天子请封,天子又批准了。他们就是奉天子命令而成为诸侯的,谁又能对他们加以讨伐呢!所以晋国三家大夫之所以成为诸侯,并不是晋国三家破坏了礼教,正是周天子自已破坏了礼教!

    呜呼!君臣之间的礼纪既然崩坏了,于是天下人便开始以智慧、武力互相争雄,使当年受周先王分封而成为诸侯国君圣贤的后裔们,江山社稷相继沦亡,周朝的子孙灭亡殆尽,岂不是极其哀伤!

    【解析】

    三家分晋原则上是“叛乱”,如果周天子不予承认那就是“无法无天”的行为,既是周王室力量衰微,也必然会有强大的诸侯对三家进行征讨。然而周天子反而命三家为诸侯,这就证明了“叛乱”的合法性,毁坏周天子的礼教,让其他诸侯意识到通过智慧、武力争雄就可以获取更高的爵位和更大的利益,而这些爵位和更大的利益就是来源于对周天子的侵蚀和掠夺。

    【进一步解析】

    这篇文章是讲给“领导者”听的,社会秩序的根源在于礼制(制度),而维护礼制(制度)的根本在于“领导者”自身。

    【悟道言商】

    现代很多企业的创始人都是作为象征性“代言人”。其实就是创始人经过艰苦创业后,实质上已经退出企业的具体管理体系,但仍然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掌握企业战略和关键岗位的任命,并参与企业的活动,这就是一种对企业制度的保护机制。
    一定要选对继承人

    以下两段是《资治通鉴》特意将智宣子和赵简子放在一起(双方儿子为死敌)的故事。《资治通鉴》以前后顺序来讲,显然有他的深意。《资治通鉴》连起来读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其隐藏的意思。这两段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晋国的权势人物,最终一个亡国灭族,另一个成为诸侯国君。

    【原文1】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译文】

    当初,晋国的智宣子将要以智瑶为继承人,智家族人智果说:“智瑶不如智宵。智瑶有超越常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发高貌美身体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断是长处。虽然这样却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欺凌别人,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不听。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

    【解析】

    无论哪个朝代在选择继承人上必须是最重要的“大事”,就像皇帝立太子是一样的道理,这是“根基”性的问题。而这种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事”最忌讳的就是按自己的“喜好”来决策。

    智瑶的五大长处(帅气、武力强、文艺、善辩)与作为族长(领导人)所需的品性无半点关系,反而唯一的短处“不仁厚”是智瑶的致命弱点!

    “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意思就是智瑶会以这五大长处欺凌别人,以不仁义为做事准则,没人能够与其相处(成为盟友)。“欺凌”是人性的大忌,不管出于何等高位或者多么有权势,必然会成为“大家的共敌”。

    【原文2】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译文】

    赵国的大夫赵简子的儿子们,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将要确立继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于是把他的日常训诫书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教授给两个儿子,嘱咐说:“好好阅读!”过了三年,赵简子问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训诫;再要他的竹简,已经丢失了。问小儿子无恤,背诵竹简训词很熟习;追要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

    【解析】

    赵简子在无法确立应该立谁做继承人的时候就想了“竹简训诫”的办法,还花了三年的时间。 “竹简训诫”的内容不但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考察两人各自是否有

    首先,无论中外历史,贤明的君主必然有“学识渊博,敏而好学”的本领,无论是刘邦还是朱元璋皆是如此。在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知识”是极其奢侈的,是贵族专享特权,拥有知识就是能力的象征,而不断熟习“知识”更为重要!

    第二,“竹简训诫”的重要性。赵简子的“竹简训诫”实际上就是赵氏家族的“帝王家学”,是赵氏一族百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独门秘诀”,是一代一代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也是一代代的继承人必须掌握的“智慧”。

    第三,是赵无恤的“谋略”。赵无恤是完全意识到父亲为何让其兄弟俩习读竹简训诫的目的(选择继承人)。竹简上的训诫背出来就好了,为何还要 “求其简”呢!这其实就是在考验俩人的“谋略”,观察俩人谁更有“先验意识”。

    【后续】

    后续智瑶与赵无恤争斗,恰恰就是败于“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导致原为智瑶盟友的魏、韩两家倒戈赵无恤一起灭亡智氏,而第一段提到的智果一族反而逃过一劫。
    欺辱、戏耍人是最严重的错误
    【原文1】

    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

    《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译文】

    赵简子派遣尹铎去晋阳,临行前请示说:“您是打算让我去抽丝剥茧般地搜刮财富呢,还是将晋阳作为保障之地?”赵简子说:“作为保障。”尹铎便少算居民户数,减轻赋税。赵简子又对儿子赵无恤说:“晋国发生危难,你不要嫌尹铎地位低,不要以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以那里作为最后之地。”等到智宣子去世,智襄子智瑶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酒会宴,席间智瑶戏弄韩康子,又侮辱他的家相段规。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后,就告诫说:“主公您不提防招来灾祸,灾祸就一定会来的!”智瑶说:“灾祸都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灾祸,谁敢对我兴起灾祸!”智国回答说:“不是的。

    《夏书》中说:‘一个人屡次三番犯错误,结下的仇怨岂能在明处表现,应该在它没有表现出来时就提防。’贤德的君子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务,所以不会招致大祸。现在主公一次宴会就得罪了人家的主君和臣相,又不防备,说是‘不敢兴起灾祸。这恐怕不可能吧。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伤害人,何况是国君、国相呢!”智瑶不听。

    【解析】

    这篇承接上篇《一定要选对继承人》。赵简子在去世之前就为赵无恤安排好了退路,而赵无恤也服从父亲的安排。

    而智瑶当政后反而继续发挥他的“短处”。“戏、辱”别人是最愚蠢的行为,只能满足自己拿一点虚荣心,但却不知不觉的严重伤害到了别人尊严,特别是与自己地位相当的人,后果更严重。韩康子与智瑶属于同一爵位、地位,韩康子是完全有能力报仇额,而这种人一旦报仇必然做得非常彻底。

    【原文2】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译文】

    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不想给。段规说:“智瑶贪利刚愎,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拿到地后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讨伐人家,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等待时机变化了。”韩康子说:“好。”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土地。智瑶非常高兴。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不想给。家相任章问:“为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来要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瑶无缘无故强索他人土地,一定会让其他大夫官员警惧;我们给智瑶土地,他一定会更骄横。他骄横而轻敌,大家都警惧而互相亲合;用团结之军来对付狂妄又轻敌的智瑶,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说:‘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顺从他;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让他骄横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智家,又何必单独让我们作智瑶的目标呢!”魏桓子说:“对。”也送给智瑶一个有万户的封地。

    智瑶又向赵襄子索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拒绝不给。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赵襄子准备出逃。问:“我到哪里去呢?”随从说:“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又完整。”赵襄子说:“百姓精疲力尽地修完城墙,又要他们舍生入死地为我守城,谁能和我同心?”随从又说:“邯郸城里仓库充实。”赵襄子说:“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现在又因战争让他们送命,谁会和我同心。还是投奔晋阳吧,那是先主的地盘,尹铎又待百姓宽厚,人民一定能同我们和衷共济。”于是前往晋阳。

    【解析】

    韩康子和魏桓子之所以隐忍把土地送个智瑶,无非是智瑶势大残暴,俩人不是他的对手。而赵襄子之所以拒绝是因为赵氏本来就弱小,再给智瑶就失去生存空间了。

    尹铎是赵氏家臣,【原文1】中讲过赵简子派遣尹铎去经营晋阳,作为赵氏的最后城池,正是晋阳救了赵氏一族。

    绝地求生靠的是创造盟友

    【原文1】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

    【译文】

    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墙墙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塌了,青蛙孳生,百姓仍是没有背叛之意。智瑶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在右边护卫。智瑶说:“我今天才知道大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脚。因为汾水可以灌淹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灌淹韩国都城平阳。智家谋士絺疵对智瑶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瑶问:“你何以知道?” 絺疵说:“以人之常情而论。您调集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覆亡,下次灭亡的一定是韩、魏两家了。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家后三家分其地,晋阳城仅差三版就被水淹没,城内宰马为食,破城已是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魏桓子两人没有高兴的神情,有忧色,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第二日,智瑶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韩、魏二人,二人说:“这一定是离间小人要为赵家游说,让主公怀疑我们韩、魏两家而松懈对赵家的进攻。不然的话,我们两家岂不是放着早晚就分到手的赵家土地不要,而要去干那危险必不可成的事吗?”两人出去,絺疵进来说:“主公为什么把臣下的话告诉他们两人呢?”智瑶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回答说:“我见他们认真看我而匆忙离去,因为他们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智瑶不改。于是絺疵请求让他出使齐国。

    【解析】

    韩、魏俩家的疑心都被智瑶的家臣絺疵看出来了,告诉了智瑶,他不但不听反而告诉了韩康子和魏桓子,这操作更是逼着韩、魏两家赶紧反叛!智瑶自负有点过头了,也没有心机,还老是欺负盟友,又不设防备,早就被别人算计得透透的。之前韩康子和魏桓子也是无奈步步退让,让智瑶膨胀,慢慢迷失了心智。

    【材料2】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脣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末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译文】

    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魏二人,说:“我听闻唇亡而齿寒。现在智瑶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家,赵家灭亡就该轮到韩、魏了。”韩康子、魏桓子说:“我们心里清楚的很,只怕事情还未办好而计谋先泄露,就会马上大祸临头。”张孟谈又说:“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一人耳朵,有何害怕的呢?”于是两人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约好日期后让他回城了。赵襄子在晚上派人杀掉智军守堤官吏,使大水决口反灌智瑶军营。智瑶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两家军队乘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士兵从正面攻击,大败智瑶军队,于是杀死智瑶,又将智家族人尽行诛灭。只有辅果(智果)一族得以保存。

    【解析】

    韩、魏、赵三家之所以会联合攻击智瑶,根本原因就是三家相对智家都太弱了,大家都知道要想摆脱被灭族的恐惧只有三家联合。而且三家联合灭智氏成功几率更大!赵襄子使臣张孟谈的到来除了说出“唇亡齿寒”的道理,更重要的一点是,存在“泄密”的可能性,这就直接逼迫韩、魏反水了。

    【进一步解析】

    上一篇讲过赵襄子的故事,这个人权谋很深。当时赵家势力弱小根本不是智瑶的对手,何况是智、韩、魏三家要联合灭赵。之前智瑶无故向韩、魏两家索要土地(在古代,土地就是命根子),两家都被迫答应,已经跟智瑶产生了间隙。随后智瑶又向赵襄子索要土地被拒绝,引发智瑶灭赵。赵襄子本来就弱小,如果再给智瑶土地,那赵襄子就离灭亡不远了,再加上赵襄子已经知道智、韩、魏三家已经因为土地问题产生了间隙。赵襄子料定韩、魏两家已经有反叛之心,所以放手一搏,寻求生存机会。前期赵襄子不是智瑶的的对手,所以选择了最忠于自己晋城作最后的抵抗,寻找机会联合韩、魏两家。后期赵襄子看准机会派使者对韩、魏两家晓之利害,诱导两家联合灭掉智瑶,绝地求生。

    整个过程时间不短也不长,正好引发事件慢慢发酵,为自己创造了“生存共同体”韩、魏两家。如果一开始,赵襄子硬刚智瑶,搞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大概率被瞬间灭掉(他根本没这个硬实力)。所以赵襄子顺应时事件发展,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性撤退,拖延智瑶灭赵。之后更是抓住了“唇亡齿寒”这一关键因素,找到了赵、韩、魏三家的利益共同点——“生存和发展”(让韩、魏两家相信,赵襄子被灭,你们更会被灭,何况我秘密的给你们派了使者,早晚会被发现,盟友起疑心,就离内讧不远了。如果赵、韩、魏联合灭掉智瑶共分其地,三家势力都会大大加强,就有资本迫使周天子承认其为诸侯国)。

    在危急时刻,自己力所不及的时候,首先要保存实力,创造盟友。创造盟友的关键是抓住“最大共同利益点”,并且要用权谋思维为敌人制造敌人,制造事件引发裂变。对于企业或者个人也是如此,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危机都要学会抓住机会,创造盟友,保护自己的盟友,绝地求生。
    士为知己者死(降服人心)
    【原文1】

    三家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厕。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让。左右欲杀之,襄子曰:“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乃舍之。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豫让曰:“不可!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襄子至桥,马惊,索之,得豫让,遂杀之。

    【译文】

    赵、韩、魏三家瓜分智家的田土,赵襄子把智瑶的头骨涂上漆,作为饮器。智瑶的家臣豫让想为智瑶报仇,就化装为罪人,挟揣匕首,混到赵襄子的宫室中打扫厕所。赵襄子上厕所时心动不安,令人搜索,抓获了豫让。左右随从要将他杀死,赵襄子说:“智瑶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一个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好了。”于是释放豫让。豫让用漆涂像个癞疮病人,又吞下火炭,弄哑嗓音。在街市上乞讨,连妻子见面也认不出来。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认出他,为他垂泪说:“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家,一定会成为亲信,那时你就为所欲为,不是很简单容易吗?为何要自残形体以至这样呢?这样来图谋报仇,不是太困难了吗!”豫让说:“不行!我要是委身于赵家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我现在这种做法,是极困难的。然而之所以还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与后世做人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赵襄子乘车出行,豫让潜伏在桥下。赵襄子到了桥前,马突然受惊,进行搜索,捕获豫让,于是杀死他。



    【解析】

    “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让”。《资治通鉴》用春秋笔法暗示赵襄子早就知道有人为智瑶报仇,并引诱其漏出马脚(在那个周礼还残存的时代,“士”为主公报仇是常态)。豫让只是一个义士,无权无势,杀不杀无所谓,还可以拿来收买人心。虽然智氏已经灭亡,但是智氏的家臣、百姓还都在,并未归心赵襄子,只是被暂时镇压,都担心赵襄子也要把他们赶尽杀绝,如果处理不好,群起而攻之,赵襄子很可能跟智瑶一个下场。

    赵襄子后面要做的是降伏这些人,就要制造事件收归人心。正好豫让送上门来,何乐而不为呢。这是赵襄子第一次放掉豫让,告诉原来跟随智瑶的家臣和百姓,我连刺杀我的刺客都能赦免,何况是你们呢?第二次杀掉豫让,就是严厉警告那些还未归心的智瑶家臣和百姓了,已经饶恕过你们了,如果再不归附,那就要杀掉你们了。

    我们要站在上帝视角来看作为贵族赵襄子的思维方式。赵襄子灭掉智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残酷无情的手段(将敌人头颅制成酒器)先威慑住还未归心的人臣,也是引出潜在的敌人。第二件事就是利用发生的豫让刺杀再释放的事件,来告诉那些未归心的人臣,已经宽恕你们了,不要再为智瑶报仇了。第三件事,继续利用再次发生的豫让刺杀,杀掉豫让的事件,来警示众人,好好过日子吧,不要再来送死了。降伏人心靠的利用人性弱点,挟大胜之势先强行震慑住局面,后续制造事件,来宣示自己的施政纲要和底线,剩下的就需要靠时间来慢慢解决了。
    做“老大”的修养(魏文侯)

    《资治通鉴》通过魏文侯的5个故事来讲述应该如何招揽人才,怎么做好带头大哥。

    【原文1】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译文】

    魏文侯魏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扶着车臂俯首行礼。四方贤士很多前来归附他。

    【解析】

    卜子夏是孔子的学生,田子方是孔子徒孙,两人都是儒家名士,富有盛名,段干木是治世大才,其数位好友都先后为将,其清高隐居;后来也是熬不住魏文侯每次都在他宅子前拜他,出仕协助魏文侯首霸中原。

    卜子夏、田子方和段干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富盛名。卜子夏以“文学”著称,是李悝、吴起的老师,更是孔子的“高材生”;田子方是孔子学生子贡的学生,以“道德学”闻名于诸侯。这俩人被魏文侯拜为“国师”(国君的老师、顾问),“学者”毕竟是专注于“学术”,不同于治国辅政人才,但名气大、威望高,弟子众多,可为魏文侯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才,。段干木的老师是子夏,好友是田子方,为孔子再传弟子,还是个辅政治世人才。这三人就是魏文侯的“招牌”、“顾问”、“驰名商标”!

    【原文2】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译文】

    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期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驾车前往山野。左右侍臣问:“今天饮酒听乐,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干什么去呢?”魏文侯说:“我与掌管田猎的官员约好了一同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约期!”于是前往,亲自告知停猎。

    【解析】

    “虞人”是指掌管田猎的官吏,虽然这个官职不大,但是影响力可不小(田猎活动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再说,再小的官员也是魏国的官员,是魏文侯的属臣!魏文侯仿佛在说:看这些小官员我都这么重视,何况你们这些大官呢!

    【进一步解析】

    从这两段就可以看出,魏文侯对待大师、高人以及下级官吏的态度。比如,现在很多的大企业都会聘请大学教授、院士、退休官员和咨询专业作为荣誉领导和咨询顾问,其目的除了要为企业家提供不定期顾问咨询外,更重要的是“资源合作”。有一位知名餐饮企业家曾经说过,之所以要外聘那么多的专家和咨询公司,就是为了减少自己犯错的几率,要知道多少企业的生死存亡就在于企业家的决策是否正确上!

    【原文3】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译文】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婉拒了。两国一开始都很不开心,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得知魏文侯对自己和对方都是一样和睦的态度,都前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没有能力它争雄。

    【解析】

    这就是是魏文侯的“外交战略”。韩赵两家我谁也不帮,一视同仁,结果就是俩家也打不起来,而都要来不听的巴结奉承魏国,那魏国自然就是“老大”了。魏、赵、韩可谓是一母同袍,合则争雄天下,分则岌岌可危。魏文侯合理处理两国关系,使两国都避免了兵戎相见,更加依赖魏国,为魏国自己建立和强大的威望,其他各国也不敢轻易侵犯,魏国成为了韩、赵两国的“大哥”,为后来争雄天下打下了基础。

    【原文4】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并以攻克,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仁德的君主!”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赏您的弟弟,却封赏给自己的儿子,怎么是仁德君主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再问翟璜,翟璜回答说:“仁德君主。”魏文侯问:“怎么讲?”回答说:“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不讳。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解析】

    任座可以比喻成“大喷子”。魏文侯打下的土地自然是要优先分封给自己儿子了,作为臣下是不能够干涉“君主封赏”的,这也是“礼教”最重要的规矩之一,这就是为何魏文侯会大怒。但是,魏文侯又不好惩罚任座(因为魏文侯在“封其子”这件事确实有失公允,但又不得为之),又不想破坏自身的声望,就自己找了个台阶“问翟璜”,翟璜是相国,是魏文侯最亲近信任的大臣,自然理解魏文侯的深意,谓其谓“仁君”。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魏文侯的气度非凡,在别人冒犯自己的时候,也会给自己找台阶,补足自己的面子,也补足冒犯者的面子,这也是高阶领导者的政治修养,不管什么情况下首先要团结自己的下属,不要影响自己的威望声誉,后面不管干什么事,下属也愿意无条件服从。

    【材料5】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译文】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魏文侯问:“为何发笑?”田子方说:“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好。”

    【解析】

    国君(领导者)要做国君(领导者)该做的事,不必事事都计较,会分散自己的精力,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国君(领导者)主要是“任用官吏”,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才能能维持政治生态平衡。

    【进一步解析】

    《资治通鉴》通过魏文侯的这5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要具备很高的政治素养,既要包装自己,维护别人的品牌影响力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声誉,更要维护自己的威望和声誉,要容人纳谏。领导者不必过于关心无关痛痒的小事情,自己要做该做的事,要让下属去做他“该做”的事。对外要放眼大局,善于维护他人的利益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维护整体格局的稳定。


    领导者为何不能骄傲?

    【原文1】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译文】

    魏文侯的公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国师田子方当道,下车伏拜行礼。田子方却不作回礼。魏击大怒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了,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家地。失去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以君主对待他的;失去家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以家主对待他的。贫贱的游士呢,话不听,行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辞了,到哪里能得不到贫贱呢!”魏击于是道歉。

    【解析】

    魏击就是魏武侯,也是一代雄主。这里的“骄人”本意有“贬低”他人,以势压人的意思。这是一种“人性”的弱点。魏击的话“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放在现代语境里意思就是:我有钱有势,尊贵无比,为何不能“贬低”,压人一等呢?田子方的意思是,魏击已经是公子(国君继承人),无比尊贵,全无必要这样做的,只有那些“贫贱”的人才能“骄人”,因为他们什么都没有,只有靠“骄人”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更不怕得罪人而失去什么。

    【进一步解析】

    这个道理放在现代也是适用的。很多的企业家、富人的涵养、素质是相当高的,平时也低调的很,既是那些“爱秀”的“大忽悠”,在平时待人处事也是相当的谦卑、低调。这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

    为何有些人看起来平庸却能身居高位

    【原文1】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译文】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都怎么样?”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外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询问。”魏文侯说:“先生不要遇事推让!”李克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反复观察呀。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如何支配财富,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这五条,就足以去判断人,又何必要要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

    【解析】

    国君选谁担任“国相”,这是“领导”的“私事”,就如同“家事”一般,是容不得外人干预的。但是,面临这等“二把手”的大事,换做谁也会慎重到“犹豫不决”。

    文中的李克面对国君的询问并没有直接给到答案,而是给出了“选定标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这其实就是看一个人“本性”,毕竟国相是一人之下的实权职位,胜任国相最重要的不是多大的能力,而是看他的“心向”,看他的“做事标准”和“思维方式”。

    【原文2】

    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译文】

    李克离去,遇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询宰相人选,到底定了谁?”李克说:“魏成。”翟璜忿忿不平地变了脸色,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的邺县,我推荐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没有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凭这些耳朵眼睛都能听到看到的事实,我哪点儿比魏成差!”李克说:“你把我介绍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国君问我宰相的人选,我说了刚才那一番话。我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让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向东方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而你所举荐的五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属。你怎么能和魏成比呢!”翟璜听罢徘徊不敢进前,一再行礼说:“我翟璜,真是个粗人,失礼了,愿终身为您的弟子!”

    【解析】

    “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魏成为选定为国相的原因是他所推举的人都被国君尊为老师,而翟璜所推举的都是臣属,从这里来看翟璜是难免有“私心”的,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和李克自己都是虽然分属不同的“职业”领域,但是都是翟璜的“自己人”,并非“国君的人”。而魏成除了用自己十分之九的俸禄为国君得到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外,更重要的这三人所获得的待遇“国师”,只有为国君提供“事务咨询”的职责,并未掌握实际权力。

    综述来看,魏成这人在“职位”和“工作”上无私心,不会安排自己人掌握重要职位和权利,比较让“老板”放心。

    【进一步解析】

    企业在对待重要职位的人选上,“能力”反而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心向”和“本性”,看他是不是实实在在的为企业,为集体着想。比如,苹果公司的CEO蒂姆·库克,估计当初乔布斯选他做CEO 百分之九十的人无法理解,这个人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突出能力,但他有个很重要的经历:长期负责电脑制造业务,这就意味着他懂得如何平衡研发、制造、销售等等各个领域的关系,在乔布斯之后的时代,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激进式创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到了让市场消化的时代。
    用人用其才

    【原文1】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译文】

    吴起,卫国人,在鲁国做官。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想任用吴起为将军,吴起娶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就猜疑吴起,于是,吴起就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求得大将,大破齐国军队。有人在鲁国国君面前攻击他说:“吴起当初曾师事曾参,母亲死了也不回去治丧,曾参与他断绝关系。现在他又杀死妻子来求得您的大将职位。吴起,是一个残忍缺德的人!况且以我们小小的鲁国能有战胜齐国的名气,各个国家都要来算计鲁国了。”

    【解析】

    吴起贪将杀妻,母死不奔丧不奔丧,证明确实“人品”有问题,也正给比人诽谤他的机会。此人处于何种目的攻击吴起不得而知,但是鲁国崇尚儒学,鄙视吴起这种人,吴起早晚要出事。这也警示我们,在追求某项利益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给自己留下人生污点,以免为自己埋下祸根。

    【原文2】

    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译文】

    吴起恐怕鲁国治他的罪,又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就前去投奔。魏文侯征求李克等人的意见,李克说:“吴起为人贪婪而好色,然而他的用兵之道,连齐国的名将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大将,攻击秦国,攻占五座城。

    【解析】

    魏文侯之人善用,看中的是吴起的军事才能,明白“打胜仗”,重要的不是什么“人品”。

    【原文3】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还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译文】

    吴起做大将,与最下等的士兵同样穿衣吃饭,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也不骑马,亲自挑粮食,与士兵们分担疾苦。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为他吸吮毒汁。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却痛哭。有人问:“你的儿子是个士兵,而吴起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为什么哭?”士兵母亲答道:“不是疽的原因!当年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吸过毒疮,他父亲作战从不后退,就战死在敌阵中了。吴将军现在又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他该死在哪里了,所以哭他。”

    【解析】

    将军打胜仗用的就是士兵的 “不畏死”。吴起爱护士卒就是这个意思,除了给予士卒物质奖励外,也要给予就“精神奖励”。

    从这段可以看出吴起的军事素养相当高(魏文侯也没看错人)懂得与士兵同甘共苦,甚至吸允毒汁,让士兵为其效死命,一家两代愿为其战死。从这段可以看出吴起治军与魏文侯治臣有共同点,都是会抓住重点降伏人心,达到自己的目的。

    【进一步解析】

    人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人无完人。每个人有自己的致命缺点,每一个人也有他人不及的优点。在对待人才上也不能一偏概之,关键是要知人善用,将其用到能发挥其能力的地方。

    作为领导者也不要放弃警惕心,要学会制衡,从魏文侯时期对各级官员的设置,可以看出,魏文侯对吴起是有制衡措施的,如果发现其人不可控,最有就是效的办法就是将其废掉了。比如魏文侯死后,魏武王即位,发现吴起抱负太大,为人刚愎自用,不可控,所以借别人的手将其逼走。
    政治觉悟低的下场一般都不好

    【原文1】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


    【译文】

    魏武侯顺黄河而下,在中游回头对吴起说:“稳固的山河真美啊!这是魏国的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当初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他们不修德义,被禹消灭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其南面,羊肠阪在其北面,但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汤王驱逐了。商朝纣王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黄河经过其南面,因他施政不德,被周武王杀了。由此可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这条船上的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魏武侯听罢说道:“对。”


    【解析】

    魏武侯的意思是江山巩固是国家非常重要的事情。吴起举得例子全是暴君施暴政失去江山的例子,在主公游玩视察的时候,对主公说这样的话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暗示魏武侯刚登基,吴起就拿暴君来举例子,很明显不服从魏武侯,这样说话也是让魏武侯齐了疑心。所以当有人在类似的场景下对自己讲类似话的时候,那我们也要多一个心眼了,看似衷心劝谏,很可能是要恐吓自己。

    这就像现实中有些人,领导跟您讲公司的前景多么多么的好,你却回答领导如何做好一个领导!

    【原文2】

    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译文】
    魏国设置国相职位,任命田文为相。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我和你比较功劳如何?”田文说:“可以。”吴起便说:“统率三军,使士兵乐于战死,敌国不敢谋算,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问:“整治百官,亲善百姓,使仓库充实,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再问:“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依附听命,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还是说:“我不如你。”吴起质问道:“这三条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田文说:“如今国君年幼,国多疑难,大臣们不能齐心归附,老百姓不能信服,在这个时候,是嘱托给你呢,还是嘱托给我呢?”吴起默默不语想了一会儿,说:“嘱托给你啊!”

    【解析】

    魏国任命田文为国相,吴起不服,找到田文理论。吴起有三大优点:统军治军,以至地火不敢侵犯;整治百官,善待百姓,使仓库充足;镇守河西,秦兵不敢入犯,使韩、赵两国依附魏国;这三点田文都不如吴起,而田文的职位却在吴起之上。田文回答说:“如今国君年幼,国多疑难,大臣们不能齐心归附,老百姓不能信服,在这个时候,是嘱托给你呢,还是嘱托给我呢?”吴起沉默好久回答说托付给田文。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吴起的情商和治理国家的觉悟有多低。


    国君年幼,政局不稳当然是要安信誉高,政治综合能力强得人来监理国政,压服百官的(田文之前做过齐、琴两国国相,经验丰富,声誉也高)。吴起为何不行?一是吴起是外国人,二是吴起人品有问题,只是一个臣属,并不是说靠军功、政绩和威压就能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如果那样的话,国君危险,百官不服,政局不稳。关键是吴起这么一讲把国相给得罪了,百官也是更加不服气吴起了。


    【原文3】

    久之,魏相公叔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

    【译文】

    过了很久,魏国国相公叔娶公主而忌讳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容易除掉,吴起为人刚劲而自负。您可以先对国君说:‘吴起是个杰出人才,但君主您的国家小,恐怕他没有长留的心思。国君您何不试着要把女儿嫁给他,如果吴起没有久留之心,一定会推辞的。’您再与吴起一起回去,让公主羞辱您,吴起看到公主如此轻视您,一定会辞谢国君的婚事,这样您的计谋就实现了。”公叔照此去做,吴起果然辞谢了与公主的婚事。魏武侯疑忌他,不敢信任,吴起害怕被诛杀,于是投奔了楚国。


    【解析】

    这个公叔就是公叔痤(商鞅的老师),就是向魏王举荐商鞅的魏国国相。国相之位位高权重,国君为了安全自然会倾向于“亲上加亲”,而吴起之前有杀妻的行为,如果公主轻视吴起,吴起自然是不敢肆意妄为,这是公叔的计策能够成功的主因。

    魏武侯之所以会听公叔的建议试探吴起,无非是之前游玩的时候就对其不满,已经有了猜忌,也有了防备心。正好借这个机会想除掉吴起。吴起也是看不透政治的玩法,被下套了。

    【原文4】

    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游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

    【译文】

    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是个人才,等吴起到了便任命他为国相。吴起严明法纪号令,裁减一些不重要的闲官,废除了王族中的远亲特权,用来安抚奖励征战之士,大力增强军队、打击合纵连横游说言论。于是楚国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魏、赵三国,向西征讨秦国,各诸侯国都害怕楚国的强大,但楚国的王亲贵戚、权臣显要中有很多人怨恨吴起。

    【解析】

    吴起一旦楚国便成为国相,这对于那些楚国的贵族来说是接受不了。吴起变法有一点就是“利益再分配”,打破原有的贵族特权,过度依赖于国君的支持,在没有“政治基础”的前提下是非常危险的。

    【原文5】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译文】

    楚悼王去世。贵族国戚和大臣作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悼王尸体边,伏在上面。攻击吴起的暴徒用箭射吴起,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办完葬事,楚肃王即位,命令楚相全数翦灭作乱者,因射吴起之事而被灭族的多达七十余家。

    【解析】

    前面《资治通鉴》用时间叙事的方式,把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1年,这5年间的事简单一笔带过,唯独将楚国和吴起的事情详细讲了一下,隐喻的表达了楚国启用吴起变法见到成效,其他国家要不内乱,要不相互攻伐;唯有楚国任用吴起安心变法,取得一定成效。后面贵戚大臣作乱,也暗示楚悼王作为君主死前对吴起和贵戚大臣没有很好的处置,导致贵戚大臣对吴起和楚悼王的仇恨太深,攻击吴起,吴起利用楚悼王尸体逃命,导致内乱爆发,后面即位的楚肃王也不得不将作乱的70余家灭族,使王室的权威受到严重打击,导致楚国政局发生内乱。楚国变法也是曲曲折折,还把本来可以统一天下的机会让给了秦国。
    领导者想到当前事,更要想到身后事,把控住时局,妥善处理下属之间的关系,该弃棋还是要放弃,不要为继位者制造麻烦。楚肃王的处理方式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不处理掉作乱的贵戚大臣,那领导可能就要被反噬了。


    秦孝公对商鞅的处置就比较妥当,“欲传位给商鞅”,直接将秦国王室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完全嫁接给商鞅;秦惠文王即位后很容易就处理了商鞅,极大的缓和了政治矛盾,也为秦惠文王坚持变法,处置旧贵族赢得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位居高位忌自以为是

    【原文1】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译文】

    孔,字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解析】

    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在孔孟 “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在儒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其言论经常被用作“劝谏”君王。

    卫国国君因小事而不用“将才”苟变,属于“因小失大”。“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这是子思委婉的“劝谏”国君,毕竟卫侯并非子思眼中的“明君”。

    【原文2】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译文】

    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大臣们却附和如出一口。子思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呀!”公丘懿子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子思说:“君主自以为是,大家便不提自己的意见。即使事情处理对了没有听取众议,也是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不良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乐于让别人赞扬,是无比的昏暗;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阿谀奉承,是无比的谄媚。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居于百姓之上,百姓是不会归附的。长期这样不改,国家就不象国家了。”

    【解析】

    儒家思想中特别注重“君明臣谏”,君王做错了事,臣子有责任协助其改正。

    【原文3】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译文】

    子思对卫侯说:“你的国家将要一天不如一天了。”卫侯问:“为什么?”回答说:“事出有原因的。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卿大夫等官员没有人敢改正你的错误;于是他们也说话自以为是,士人百姓也不敢改正其误。君臣都自以为贤能,下属又同声称贤,称赞贤能则和顺而有福,指出错误则忤逆而有祸,这样,怎么会有好的结局呢!《诗经》说:‘都称道自己是圣贤,乌鸦雌雄谁能辨?’不也像你们这些君臣吗?”

    【解析】

    文中所讲的就是“君行下效”的道理。作为领导者过于“自以为是”,下属们自然是“有样学样”,反而都会认为自己“圣贤”,无法分辨是非。
    @u_100548345 2021-03-29 17:34:14
    好贴要多顶
    -----------------------------
    感谢感谢
    《资治通鉴》做得了“皇帝”,更做得了“将军”(破除世人对刘邦的误解)

    【原文1】

    五月,汉王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荥阳,汉军复大振。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

    【译文】

    五月,汉王抵达荥阳,诸路兵败溃散的队伍都会合到那里,萧何也征发关中之前不列入服役名册的老老少少,把他们全部送往荥阳,汉军于是士气大振。楚军以彭城为据点,反复乘胜追逃逐北,与汉军在荥阳南面的京邑、索亭之间交战。

    【解析】

    “诸败军皆会,”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何刘邦打败依然不断有“败军”来与刘邦会会合呢?原因有二:

    1、刘邦原来56万大军被项羽击败,死伤20多万,正常情况下,在直接作战中不可能死伤这么多,除非项羽不停的乘胜追杀“溃将溃兵”。这些“溃将溃兵”无路可逃,只能继续追随刘邦。

    2、天下皆知刘邦仁厚,不计前嫌,也只有刘邦有这个实力继续对抗项羽。


    【原文3】

    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奉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汉王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

    【译文】

    楚军来了许多骑兵,汉王于是就在军中挑选可以担当骑兵将领的人,大家都推举过去秦军的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出任,汉王便打算任用他俩。李必、骆甲说:“我们原是秦朝的人,恐怕军中将士不信服我们,因此甘愿辅佐大王您身边善于骑射的将领。”汉王便任命灌婴为中大夫,任用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率骑兵在荥阳东面迎击楚军骑兵,大败楚军,楚军因此无法越过荥阳西进。汉王驻军荥阳,修筑甬道通向黄河,以靠它运取敖仓的粮食。

    【解析】

    楚军最为精锐的是骑兵,在当时对抗骑兵最佳方式仍然是骑兵,在现代兵器出现之前,骑兵犹如“坦克”般的存在,所以刘邦最重要的是选任骑兵将领。
    汉王军队的“基本盘”是秦人,而天下精锐将士自然也大多出于“秦人”,李必、骆甲自然会被“秦人”所推举,能与楚国骑兵直接对抗的也只有“秦人骑兵”了。但是,刘邦军中除了“秦兵”以外,还有一大部分是原六国的将士,这些人是与“秦人”有仇的,两类人是缺乏“信任”的。所以,刘邦选择灌婴为骑兵主将是最合适的,主要作用就是“协调”各军的关系。“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击败楚军的还是“秦兵”。

    除了骑兵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确保“粮草补给”了,只要有“粮草”就不怕缺少兵源。


    【进一步解析】

    实际上,刘邦指挥军队作战也是不差的,并非韩信所言:“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只是“带兵”不如韩信而已!

    (《资治通鉴》刘邦反败为胜的战略!)文中所述,刘邦有序收拢残兵,陆续回撤至荥阳(彭城—下邑—砀地—虞县—荥阳),可见刘邦军队组织能力之强!再结合本文讲述,刘邦在荥阳继续收拢“溃兵”,与乘胜追击的楚兵激战,选任“骑兵校尉”(骑兵基层作战军官,类似现代军队官制中的旅长、团长),大败楚国骑兵,刘邦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军团将领”!刘邦从沛县起义,也是一步一步靠“战功”刷出来的。

    我们在工作中,可千万别认为老板或上级不懂“领兵”。大多数企业家或单位领导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打”出来的,你所侃侃而谈的“打法”或许人家几年前就用过了!另一方面来讲,你向“领导”提出的解决方案之所以被认可,很可能人家“领导”也应经用过了,才会认定你的“方案”会成功。所以,更要保持敬畏之心!
    《资治通鉴》刘邦的56万大军为何被项羽3万精兵击败?

    【原文1】

    田荣弟横收散卒,得数万人,起城阳,夏,四月,立荣子广为齐王,以拒楚。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虽闻汉东,既击齐,欲遂破之而后击汉,汉王以故得率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伐楚。到外黄,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汉王曰:“ 收魏地得十余城,欲急立魏后。今西魏王豹,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遂入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译文】

    田荣的弟弟田横四处收拢散兵游勇,得到数万人,即从城阳起兵反楚,夏季,四月,田横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抵抗楚军。项羽为此留在齐地,与齐军接连作战,但没能攻下。项羽虽然闻听汉王东进,可是既然已经在攻击齐国,就想等打败齐军后再去攻打汉王的军队。汉王因此得以统率各路诸侯军共约五十六万人讨伐楚国。汉军抵达外黄时,彭越率领他的部队三万多人归顺了汉王。汉王说:“ 您夺取了魏地的十多个城邑,想要尽快扶立原魏国国君的后代。如今西魏王魏豹便是真正的魏国后裔呀。”随即任命彭越为魏国的相国,让他独自率领自己的部队去攻略、平定梁地。汉王接着就攻入彭城,搜罗财宝美女,天天设置酒宴,大会部将宾客好友。

    【解析】

    前文(《资治通鉴》刘邦:如何借“众人之力”实现目标(刘邦是如何对抗项羽的))刘邦趁机项羽在与齐军作战趁机东进。这次彭越遇到刘邦就归顺了刘邦,但刘邦却将其任命为魏王豹的相国,让他领兵去攻略、平定梁地。

    (《资治通鉴》刘邦为何能吸引到顶级人才!),此文讲过刘邦与彭越的关系,刘邦这么做的目的一是打着魏王豹的旗号确实比较容易平定梁地,二是彭越归顺刘邦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毕竟无大功、无原六国诸侯宗室背景、又是“外人”,不好封赏。

    “汉王遂入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占领楚国都城这事当然刘邦是当仁不让的。为何刘邦没有乘胜北上围攻项羽呢?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主旋律”还是各诸侯王分立天下,刘邦此时还未有“消灭”项羽之心。

    【原文2】

    项王闻之,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死者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会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楚亦使人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

    【译文】

    项王听到这个消息(彭城被刘邦占领),即命令众将领继续攻打齐国,自己则亲领精兵三万人南进,从鲁地出胡陵,抵达萧地。清晨,项羽从萧地袭击汉军,向东直打到彭城,到了中午,大败汉军。汉军将士都纷纷奔逃,相跟着涌入穀水、泗水,死了十几万人。汉军士兵全往南向山里逃去。楚军又穷追不舍,尾随到灵壁东面的睢水边上;汉军仓皇退却,被楚军挤迫,十多万士兵全部落入睢水,致使河水都阻塞得流不动了。楚军将汉王重重包围起来。这时恰巧大风从西北刮起,风势摧折树木,墙倒屋塌,飞沙走石,地暗天昏,迎头卷向楚军,楚军被吹得阵脚大乱,士兵零落奔逃。汉王因此才得以偕同几十骑人趁乱逃走。汉王想经过沛县去接取家眷,而楚国也派人到沛去夺取汉王的家眷。家眷们于是都狼狈逃散,没能与汉王见面。

    【解析】

    项羽为什么能凭三万精兵击败刘邦五十六万军队呢?在这里除了项羽超强的军事才能和楚军精锐以外,更重要的是刘邦军队的“素质”问题。
    一、这五十六万军队大多是各诸侯王的“随从”军,只是名义上隶属刘邦,刘邦对这些军队并没有必要的管辖权,况且在这五十六万军队中有多少战斗部队那就很难说了;
    二、在古代由于条件限制,军队的组织能力是很弱的,像项羽能组织起三万精兵已经是具备很强的军事水平了;
    三、刘邦此时并无与项羽决战之决心,刘邦逃脱后首先想的是要接上自己的家眷,说明刘邦此时能直接指挥的军队寥寥无几,反观项羽的三万精兵全是自己的嫡系楚军;
    四、项羽的袭击刘邦军,直接从薄弱处袭击“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在古代战争中,只要是直面敌军的前锋被击败,就会演变成军队的全面溃败。

    总之,领军打仗并非刘邦专长,从此以后,刘邦也不再直接过问“前线指挥”。

    【原文3】

    汉王道逢孝惠、鲁元公主,载以行。楚骑追之,汉王急,推堕二子车下。滕公为太仆,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今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故徐行。汉王怒,欲斩之者十余;滕公卒保护,脱二子。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不相遇,反遇楚军。楚军与归,项王常置军中为质。

    【译文】

    汉王在途中遇到他的嫡长子(后来的孝惠帝刘盈)和长女鲁元公主,就用车载着他们一起走。楚军骑兵疾追过来,汉王慌急,把两个孩子推下车去。滕公夏侯婴任掌管车马的太仆,他总要下车把两个孩子收载起来,这样做了三次,于是滕公说道:“现在尽管情势紧急,车子也不可赶得太快,怎么能抛下孩子啊!”所以就慢慢地行走。汉王很是恼火,有十多次想杀掉滕公。滕公终于保护着两个孩子脱离了险境。审食其随太公、吕后从小路寻找汉王,没遇见汉王,反而碰上了楚军。楚军就将他们一起带回,项羽便经常把他们安置在军营中作人质。

    【解析】

    这个刘盈和鲁元公主就是吕后和刘邦的子女。刘邦将自己的子女推下车,可见其狼狈不堪。这事在历史上对刘邦的评价很不好。
    项羽并未杀害刘邦的家人,看似项羽仁慈,实际上是刘邦自身实力并未受损,所以把刘邦的家人作为人质。

    【进一步解析】

    大多数情况下,“失败”并非偶然,而是过于“自信”或自身准备不足。刘邦拥兵五十六万,占据彭城,声势浩大,看似项羽必败,但事实上却被项羽率三万精兵轻松击败。但好歹,刘邦自身实力并未受到多大损失,这得益于刘邦对于秦地、巴蜀和汉中的经营和对其他诸侯王的“关系”。

    【悟道言商】

    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年,某信支付是如何快速蚕食某宝支付的吧。就是因为某信支付抓住了再普通不过的“春节红包策略”,借助自身的用户社交黏性在春节期间迅速打响,甚至一度超过某宝支付。而在移动支付上,某信支付已经远超某宝支付的市场份额。

    在创业和企业发展中也是一样的道理。除了“产品主义”和“资本实力”外,更加重要的是机遇、赢利模式和经营活动,其次才是渠道、品牌营销等等。本人见过不少创业者或老板过于注重“品牌”,而忽略其他,甚至有的老板以投入几千万,几年不盈利的方式来打造一个新品牌。殊不知,做生意,如果一开始就不盈利,后续就更不可能盈利了。

    有人会说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一些新品牌,我们细究一下就可以看出,人家实际上在一开始就是盈利的,并且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看似一直在“烧钱赔本”抢市场,那也只是投资数额大于盈利数额而已!

    《资治通鉴》刘邦的“帝王天授之才”!


    【原文1】

    楚王景驹在留,沛公往从之。张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欲往从景驹,道遇沛公,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留不去。

    【翻译】

    楚王景驹驻居留地,沛公刘邦前往归附。张良也聚集青年一百余人,打算去投奔景驹,途中遇到刘邦,就归属了他,刘邦授给张良掌厩将之职。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的道理向刘邦献策,刘邦非常赏识他,常常采用他的计策。张良向其他人讲述《太公兵法》,那些人都不能领悟。张良说道:“沛公是天授之人吧!”于是便留下来不再他往。

    【解析】

    这里讲了刘邦的“帝王天授之才”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纳贤策”,刘邦认可张良的能力,只要张良提出“计策”,刘邦都会采用。“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这里《资治通鉴》用的是春秋笔法,隐藏的含义就是刘邦本质上是听不懂张良的什么《太公兵法》,对此也不感兴趣,但刘邦赏识张良,所以才常常采用他的计策,这就是刘邦极具智慧的一点:我虽然不懂你的专业,但我确定你人是靠谱的,所以我就采用你专业的计策,因此张良评价刘邦是“殆天授”。对张良来讲只有刘邦可以给他成就自己理想的机会。

    大家之所以了解张良是因为他辅佐刘邦建立汉朝。但实际上,张良本身出自韩国三代相国之家,家世背景非常显赫,有得授《太公兵法》,之前还策划过刺杀秦始皇帝,这些都是刘邦认可张良的前提条件。


    【原文2】

    沛公与良俱见景驹,欲请兵以攻丰。时章邯司马将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砀。东阳宁君、沛公引兵西,与战萧西,不利,还,收兵聚留。二月,攻砀,三日,拔之;收砀兵得六千人,与故合九千人。三月,攻下邑,拔之;还击丰,不下。

    【翻译】

    刘邦与张良一起去进见景驹,想请求借兵反攻丰邑。这时秦将章邯的向北占领楚的土地,屠城相地,抵达砀地。东阳人宁君、刘邦随即领兵西进,在萧县的西面与秦军交锋,但因出战失利而退回,收拢兵力聚集在留地。到了二月,刘邦等人攻打砀,历时三日,攻克了该城,收编了砀的降兵,得六千人,与以前的兵力汇合一处,达九千人。三月,刘邦等又率军攻打下邑,克复后,回击丰,却仍然未能攻下。

    【解析】

    这个时候的刘邦还只是个小小的“沛公”,谁实力强就去依附谁,自然也是受制于人。刘邦想要借兵自然也要做点成绩出来。向西与秦兵交战,虽失利而能收拢兵力,攻克城池收编降兵都是扩充实力,培养嫡系部将的最好方式。毕竟刘邦的部将除了是宗亲和乡族外,基本实力盘还要靠自己自己一步一步带出来的,忠诚度和基本军事素质还是没问题的。


    【举例】

    类似刘邦的这种企业家可谓凤毛麟角,但每一个都是“天授之人“。我自己本身是做企业品牌咨询服务的,接触到企业家的机会比普通人要多的多,现实中确实存在“刘邦似”的企业家。比如前段时间遇到一位企业副总,初次见面双发也互不了解,再加上我本身的专业属性有点苦涩难懂,在会议上讲了一个小时才介绍完我自己和公司。从这位企业副总的神情来看显然是一知半解,不过人家思考了一会,直接决定与我合作,也许他是依据其他而判断我的专业可靠性,而产生了“尝试”的想法。最让人佩服的是这位副总的智慧,就像刘邦一样,我不懂你的专业,但知道你专业能力强,所以就会采用你专业的计策。

    这种客户可谓是可遇不可求,遇到了那就是天大的运气了。
    【原文1】

    汉太祖高皇帝  三年(丁酉  公元前204年)

    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译文】

    汉高帝三年(丁酉  公元前204年)

    冬季,十月,韩信和张耳率领数万名士兵向东攻打赵。赵王赵歇和成安君陈馀闻讯,即在井陉口集结部队,号称二十万大军。

    【解析】
    韩信、张耳一起攻打赵国,看看刘邦的安排,此时张耳已经和自己的“刎颈之交”陈馀成了死对头,张耳曾经长时间经营赵地、代地,有很大的威望,关系人脉也是错综复杂。

    【原文2】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擒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译文】

    广武君李左车劝说成安君说:“韩信、张耳乘胜势离开本国远征我们,锋芒锐不可当。我听说:‘从千里之外供给军粮,士兵当会面有饥饿的担心;临时拾柴割草来做饭,军队当会常常食不果腹。’而今井陉这条路,车辆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列,行军队伍前后拉开几百里,依此形势,随军的粮草必定落在大部队的后面。望您借给我三万人,抄小路去截断对方的辎重粮草,而您则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不出战。他们向前无仗可打,退后无路可回,野外又无什么东西可抢,如此不到十天,韩信、张耳这两个将领的头颅就可以献到您的帐前了;否则便肯定要被他们二人所俘获。”陈馀曾经自称是义兵,不屑于使用诈谋奇计,故说:“韩信兵力单薄且又疲惫不堪,对这样的军队还避而不击,各诸侯便会认为我胆怯而随便来攻打我了。”

    【解析】
    李左车是李牧的孙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出自李作车之口。李左车是韩信非常忌惮的一位谋士,对之后韩信平定赵、齐等地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李左车毕竟是名将世家,“兵法”运用还是很娴熟的,却被陈馀比作“诈谋奇计”!

    【原文3】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信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译文】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消息,得知陈馀不采纳广武君的计策,非常高兴,因此便敢率军径直前进,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停下来宿营。到半夜,韩信传令部队出发,挑选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手拿一面红旗,从小道上山,观察赵军的动向;并告诫他们说:“交战时赵军看到我军退逃,必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们,你们即趁机迅速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遍插汉军的红旗。”又命他的副将传送一些餐食给将士,说道:“待今天打败赵军后再会餐!”众将领们都不相信,只是假意应承道:“好吧。”韩信说:“赵军已经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安营扎寨,而且他们没有看见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肯出兵攻打我们的先头部队的,这是因为他们怕我军到了险要的地方,遇阻后就会撤回去。”韩信随即派遣一万人打先锋,开出营寨,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望见后都哗然大笑。

    【解析】
    文中的广武君就是李左车,可以看出韩信非常忌惮此人。“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看来韩信的情报做的非常的好,恐怕是张耳的功劳吧(张耳曾长时间经营赵、代两地,自然耳目众多)。

    上文(《资治通鉴》“必胜”的策略往往很接地气!)讲过,韩信平定魏、代两地后,精锐部队都被刘邦调去荥阳与项羽作战去了。韩信手里的军队成分要不是战俘要不就是新兵,这些人不经过长时间整合和训练是很难形成战斗的。

    我们来分析下韩信的“战前准备”:

    首先,获取了极有价值的情报(陈馀不采纳抛弃李左车的计谋)和全面的了解陈馀、赵军的实际情况;

    第二,充分的战前准备工作:提前分兵上山和增强汉军信心(今日破赵会食),这种事虽然大多数人不信,但是谁都想打胜仗啊,这是激励士气的一种手段;

    第三,背水列阵,这种阵法在平常是“大忌”,但在此时韩信的策划下反而成了极大的优势,既能麻痹敌军,又能极大的发挥本军的战斗力。

    【原文4】

    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译文】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韩信立出了大将的旗鼓,鼓乐喧天地开出了井陉口。赵军打开营门攻击,双方激战了很久。这时,韩信和张耳便假装丢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营。河边部队大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快速接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抢汉军抛下的旗鼓,追逐韩信和张耳。韩信、张耳进入河边的阵地后,全军即都拼死奋战,赵军无法打败他们。韩信派出的二千名骑兵突击队一起等到赵军将士全体出动去追逐争夺战利品时,立刻奔驰进入赵军营地,拔掉所有赵军旗帜,插上两千面汉军红旗。赵军已经无法抓获韩信等人,便想退回营地,但却见自己的营垒中遍是汉军的红旗,都惊慌失措,以为汉军已将赵王的将领全部擒获了,于是士兵们大乱,纷纷逃跑,赵将尽管不停地斩杀逃兵,也无法禁止溃败之势。汉军随即又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在水边杀了陈馀,活捉了赵王赵歇。

    【解析】
    前文讲到韩信派一万先锋背水列阵,先锋一般是一支军队的绝对精锐,所以韩信取胜的重点在这一万背水列阵的精锐。在古代无论是多少军队,取胜的关键在于先锋部队,如果先锋部队被击败,就会演变成溃败,如果先锋抵住敌军或者击败敌军的前阵,那基本就会取胜。

    “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韩信以“立大旗”出井陉口,摆开决战姿势。井陉口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是一条隘道,双方根本不可能展开大规模的军队,只能是双方容许双方极少数军队开战,韩信利用地形极大的抵消了赵军的数量优势,所以才能与二十万赵军激战很久(类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后,韩信、张耳丢旗弃鼓,逃回营寨,然后背水列阵的一万精锐与追过来疲惫不堪、阵脚大乱的赵军决死战,赵军能“赢”就奇了怪了。

    秦汉时期的骑兵并非是“骑射砍杀”作战,而是作为快速机动部队,到达战场后下马步战!二千骑兵快速突入赵军营寨换掉大旗,赵军自相崩溃,军阵崩溃,军队就成了散兵、羔羊,而必败无疑了。

    【原文5】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译文】

    将领们献上敌人的首级和俘虏,都向韩信祝贺,并趁势问韩信说:“兵法上提出:‘布军列阵要右边和背面靠山,前面和左边临水。’而这次您却反而让我们背水布阵,还说‘待打败赵军后再会餐’,我们当时都颇不信服,但是竟然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呀?”韩信说:“这战术也是兵法上有的,只不过你们没有留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所率领的并不是平时训练有素的将士,这即是所谓的‘驱赶着街市上的平民百姓去作战’,势必非把他们置于死地,使他们人人为各自的生存而战不可;倘若给他们留下活路,他们就会逃走了,那样一来,难道还能够用他们去冲锋陷阵吗!”将领们于是都心悦诚服地说:“对啊!您的谋略的确非我们所能比呀!”

    【解析】
    〖胡三省注〗孙子九地:疾战则存、不战则亡为死地。韩信在这里只是讲了兵法上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

    【进一步解析】
    我们从【原文1】到【原文5】综合分析来看,看似韩信是以少胜多,而实际上是韩信以绝对优势击败赵军的。

    韩信是如何把绝对劣势转为绝对优势的呢?

    在实际战役战场上,能够取胜的关键从来不是人数的多少,主要拼的是军队的组织能力和将领的谋略战术得当。取胜的核心关键因素依然是以“强”击“弱”,以绝对优势压倒绝对劣势!有人喜欢侃侃而谈的“以少胜多”,这是根本不存在的。

    首先,获取关键“情报”,敌人“决策”的主要信息,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获取“决策”优势。

    第二,战场的选择,选择“井陉口”,迫使敌军因地形限制,无法发挥数量优势,获取地理、数量优势。

    第三,决战地点的选择,选择以背水列阵的一万精锐与大战后疲惫不堪、阵脚大乱的敌军作战,获取质量、数量的优势。

    第四,占领敌方“关隘”,韩信的二千骑兵迅速占领敌方营寨,致使敌军军心崩溃,确定整场战役的全面优势。

    【悟道言商】
    在商业竞争中,成功的那一方往往就擅长将劣势转变为优势。或者,当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也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对方既然敢与你正面竞争,那说明人家是有对付你的“谋略”的,这个时候必须要好好的审视自身了,如果实在是搞不清楚对方的“谋略”或优势,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妥协或撤退,首先保护好自己的“优势”!
    《资治通鉴》人生“升阶”的关键重点!

    【原文1】

    信募生得广武君者予千金。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鄉坐,师事之。问曰:“仆欲北攻燕,东代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今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

    【译文】

    韩信悬赏千金给活捉广武君李左车的人。不久有人将李左车绑送到韩信帐前。韩信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当作老师来对待,并问道:“我想要北进攻打燕国,向东征伐齐国,该如何做才能建立功绩呢?”李左车推辞说:“我不过是一个兵败国亡的阶下囚罢了,没有资格来谋划大事啊!”韩信道:“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并不是由于他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却聪明,而是在于国君用不用他,接不接受他的建议。倘若果真让成安君陈馀采纳了您的计策,像我韩信这样的人也早就被俘虏了;因为他不接受您的意见,所以我才能够侍奉您向您请教啊。现在我全心全意地听从您的计策,还望您不要推辞。”

    【解析】

    也许有人问,韩信自己不就是“兵仙”吗?为何还需要请教李左车呢?

    “仆欲北攻燕,东代齐,何若而有功”,韩信的真实意图是:““他”要北攻燕国,向东“占据”齐国!这样是不是大家就明白了,韩信要的不仅仅是击败燕国、齐国的军队,而是要“占据”两地“做王”!原则上,依据刘邦当初的“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资治通鉴》刘邦反败为胜的战略!)是可行的!

    文中韩信还提到“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的典故。除了韩信“奉承”李左车希望其真心为自己“谋划”外,更是打消李左车的疑虑。李左车虽然提供给陈馀的计策失败了,但让韩信看到李左车的能力。

    韩信此时已经基本消灭魏、赵、代三地的敌军,但自身军队的一部分被刘邦调走,剩下的也是疲惫不堪,也无力继续与燕、齐两国交战。更重要的是,魏、赵、代三地本是诸侯国,既是诸侯宗室也荡然无存了,要稳定三地的局势,还是需要时间的,要不然难免会出现“叛乱”反复的局势。韩信是完全知晓这个情况的。所以,韩信需要这个名将世家的李左车,为自己提供“谋划”。

    【原文2】

    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译文】

    李左车于是说:“如今您渡过西河,俘获魏王,擒获夏说;东下井陉口,用不到一个早上的时间就打垮了赵军二十万人马,杀了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使农夫们慑于您,无不放下农具停止耕作,只图穿好的吃好的,侧耳倾听,等候您进军的号令,这是您用兵的长处所在。但是百姓实已劳苦不堪,士兵确已疲惫之极,实际状况是很难再用他们去继续攻伐了。现在您想要调动疲惫困乏的全部军队去停扎在燕国防守坚固的城池下面,结果是想打打不了,要攻又攻不下,军队内情暴露在敌前,威势也就随之减弱,如此旷日持久,粮食必将耗尽。且燕国这样弱小的国家都不肯屈服,齐国当然也必定要据守边境逞一时之强。这么一来,燕、齐两国都与汉军对峙,相持不下,刘邦和项羽双方胜负的趋势便也难见分晓,这即是您用兵的短处所在了。善于用兵的人,从不以自己的短处去攻击他人的长处,而是要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他人的短处。”

    【解析】

    韩信的军队打下魏国,又紧接着平定赵、代两地,再精锐的军队也不会变成强弩之末,何况燕、齐一直在防备汉军。再就是燕、齐等诸侯国更是在等待刘邦和项羽分出胜负。

    【原文3】

    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而后遣辨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张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

    【译文】

    韩信说:“既然如此那么该怎么办呢?”李左车答道:“现在为您谋算,不如按兵不动,暂作休整,镇守并安抚赵国的百姓,使方圆百里之内,天天都有人送来牛肉美酒,宴请犒劳众将士。将部队向北移动,指向通往燕的道路,然后派遣能言善辩的说客拿着一封书信去向燕国炫耀自己的长处,燕国肯定不敢不听从。燕国已经顺服了,即可向东威临齐国,如此,纵使有聪明人,也不知道该怎样为齐国出谋划策了。这样,天下大事就都可图谋成功了。用兵之道原本便有先造声势而后才实际行动的,我这里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韩信说:“不错。”随即采用李左车的计策,派使者出使燕国,燕国听到消息就立即归降了。韩信于是派人回报汉王刘邦,并请求封张耳为赵王,刘邦应允了。这时楚国屡次派遣突击队渡过黄河袭击赵国,张耳、韩信往来奔波,救援赵国,乘势夺取所经过的赵国的城邑,随即又调兵遣将增援汉王刘邦。

    【解析】

    我们简单用现代语境梳理一下李左车的“计策”:
    1、趁此机会修整军队,恢复实力;
    2、威逼燕国,致使燕国不敢轻举妄动,派出使者炫耀自己的功绩。
    3、燕国归降后 再以此威逼齐国,齐国此时正在与楚军交战,自然是不会再与韩信交战。

    这个“计策”成功的关键在于对魏、赵、代、齐“局势”的把控,利用自身的胜威之势,暂时稳住局势,恢复自身的实力!要不然,继续进攻燕、齐或者简单的修整军队,必然会面临被燕、齐趁火打劫的危险。

    【原文4】

    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张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

    【译文】

    韩信说:“好。”随即采用李左车的计策,派使者出使燕国,燕国听到消息就立即归降了。韩信于是派人回报汉王刘邦,并请求封张耳为赵王,刘邦应允了。这时楚国屡次派遣突击队渡过黄河袭击赵国,张耳、韩信往来奔波,救援赵国,乘势夺取所经过的赵国的城邑,随即又调兵遣将增援汉王刘邦。

    【解析】

    韩信请求刘邦封张耳为赵王,实质上韩信是暗示刘邦自己也要作“王”!

    “发兵诣汉”,意思就是韩信不断的派兵遣将支援刘邦。原因就是天下之势掌控在刘邦手里,如果刘邦再被项羽击败,那燕、齐必然会攻击韩信,而魏、赵、代等地的诸侯也会起兵攻击韩信。

    【进一步解析】

    韩信军队连续作战,消灭魏、赵、代三地的主要敌军,但未“平定”三地,大部分的城池也并未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也就是说,魏、赵、代的“政治倾向”,也不明确(主要是搞不清刘邦和项羽谁能赢),“抵抗势力”尚存,还面临燕、其两国的威胁,随时有被“反攻”的可能性。这也是当年秦灭六国二十余年,但陈胜起义后,各国能够迅速组织军队“反秦”的原因之一。

    韩信此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巩固”魏、赵、代三地的胜利果实,也不是简简单单能够靠“征伐”实现的。再就是,韩信此时另一个目的就是要作“王”了,更是要优先稳住魏、赵、代三地的局势了,没有基本盘那什么称“王”呢?

    【悟道】

    人生当中,“升阶”是非常非常难的。文中讲的韩信是出于第二阶段的升阶,也就是从大将军升阶为王。文中所讲的韩信所做的所有事情,招降李左车、经营魏、赵、代三地,稳住燕、齐,请立张耳为赵王,支援刘邦等等,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实力”,打造称王的“基本盘”。

    这是我们能够学习到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获得一点点成绩,并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将自身的发展“分阶段”,一个阶段一个台阶,当到达一个台阶时,最重要的是“经营”,保证自己稳稳的站在这个“台阶”上,别掉下来就好,等下一个时机出现,再上一个台阶反而更有效,更安全!

    【言商】

    创业或者企业发展也是一样的,特别是创业真是九死一生。当企业已经解决生存的问题时或者已经获得“阶段”性成就时,最重要的还是要“守成”,重心放在经营企业的内部团队、品牌资产、产品开发上等等。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1-07-13 13:56:2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