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真龙天子的第二回转轮——秦始皇传 转载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真龙天子的第二回转轮——秦始皇传 转载

作者:量子心学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在统治世界的一切君王中,没有人可以与祖龙相提并论。作为人类的创造者,祖龙所统治的地域,就是世界的中心。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龙头”的概念:

    “北龙入韩,中龙入日,南龙入台。

    中龙于震泽下海,在日本抬头,南师卜居震泽,(龙口)有深意焉。

    从世界看,中、日、韩就是龙头(正如本人以前所说),此龙自帕米尔迤逦西去,龙尾在英国,潜入海底,直接甩到北美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英美为什么能够引领世界——就是因为上天让龙尾先动。

    整个欧亚文明带,事实上都在这条龙的身上或左近。几千年来,中国最强大最富有不是没有道理的。但近200年中,上天用锁链抑制住了它。

    《推背图》中那位圣人,就是打开锁链的钥匙。所以,我说“圣人一入世,万国生光辉”,至少亚洲各国可以扬眉吐气啦。

    龙头后动,但一旦昂起(也就是三龙一齐抬起,它们本来就是一体),必然是风云激荡,四海归心。”

    ——因为师父不让细说,所以我也只能大概的勾勒一下,事实上,龙头就是世界的中心。

    但在下的这个说法,估计网上没有几个人会真正相信。

    大部分网友,会认为这是一个善良的谎言——是一个基于“政治正确”的理论,甚至是出于狭隘民族主义的歇斯底里。

    本来嘛,在近代的一二百年中,“欧洲中心主义”早已深入人心,成了所谓不争的“事实”。君不见,近代的一切重大科技发明,一切先进社会理论,几乎都出自欧洲(以及它的衍生品美国),欧洲和美国领先世界,早已成了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态——既然如此,中国或亚洲中心主义从何而来?



    几乎所有科学家,思想家,精英、学者、专家、教授都会由衷地相信“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它的现代变种“美国中心主义”——不管他嘴上承不承认这一点。

    相反,几乎一切修炼界人士,不管他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却会持有迥然不同的见解。

    不信诸君可以去问。

    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呢?

    ——我的判断是:后者胜出!

    迄今为止,欧洲人在科技发明上,无疑贡献最大。

    但正如我以前常说:一切科技发明,其实都是上天的赐予——上天难道会以自己的投放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吗?

    科学真的那么重要吗?

    它能帮你登上天堂吗?

    真实的标准其实有三:

    一、人口数量;
    二、为高层天国提供的人才数量;
    三、经济总量。

    以此三项衡量,在七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世界上的哪一个地区更占优势?——是中国、印度,还是欧洲?

    我想,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说明:印度处于世界的龙颈部位,仅次于龙头。释迦牟尼佛选择印度降生,也是为了便于吸取龙炁。


    为什么以人口数量衡量?
    在嫌贫爱富,猥琐势力的现代人眼中,财富就是一切。人口多寡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但在上帝眼中,哪里他的儿女众多,哪里就是他牵挂的中心。七个住在贫民窟中的儿子,岂不远胜一个住进花园别墅的儿子------父母对待儿女岂会因贫富而有亲疏?

    当然,我所说的贫富只是指近代一二百年,在更长的几千年农业社会中,由于中国和印度的水热条件,更适宜农耕,手工业也更加发达,在经济总量上,其实欧洲远远不曾是亚洲的对手。

    上帝为人类派下了许多先知,有时甚至亲自分身下界,创立了多种宗教。但其中能够大量提供最高级人才的宗教却集中在东方,集中在印度、东亚、东南亚地区。
    超出三界,能够达到永生的顶尖人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出自东方。

    在人类历史上,欧洲其实长期处于边缘地带,以致于每一个真龙天子都不愿意选择在那里出生,龙尾的领先,龙尾的后来居上仅仅是近代几百年的事情。
    为了让龙尾摆动起来,上天不得不输入了巨大的能量。
    我说过:上天想要兴起谁,往往也要借助制度的力量。西欧借助的就是封建制度的爆炸力-------但封建制度的前期都很凄凉,都是那种筚路褴褛,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落后情景。

    中华文明是世界的主体文明,不宜轻动。
    可以设想一下,从晋末大乱,如果中国也像欧洲那样被打回原形,再次封建,则辉煌的唐宋元明清必将不复存在矣。

    所以只好选择龙尾,让龙尾率先进入工业社会,(代价是千年黑暗)而中国进入工业社会的代价只是百年屈辱而已。

    这一次龙抬头,会有一二百年的旺运,之后世界完全一体,人口自由流动,人类也就不再有国家、地域的观念了。再谈谁高谁低,已经失去意义了。
    事实上,中国古代GDP的比例,显然应该比人口比例更高些-----因为存在着广大的未开化地区,由于技术落后,他们的经济力显然相当有限。
    有些网友估计中国汉朝占世界GDP的比重为46%,宋朝占世界GDP比重为60%,清朝GDP占世界1/3。

    人类文明发轫于巴比伦、埃及------炁龙的心脏先动。然后渐次向龙尾、龙颈、龙头传导能量。龙头抬起后,东亚的优势地位确立。此时的龙身力量已经逐渐减弱,在表面上,西亚北非的地力似乎已经开发殆尽了。
    东西方刚刚接触的时候,欧洲人是哈中,非常崇拜;(像启蒙思想家)其后是冷静客观,再后则是盲目贬斥。到了黑格尔、马克思···韦伯、吉普林那里,欧洲中心主义甚嚣尘上。
    以工业社会为参照系,一切的农业社会都是发展缓慢甚至似乎停滞的,这完全是正常的-------没有这个缓慢停滞恐怕人类早就灭亡了。

    解决了贫困问题之后,我希望人类社会能够再次停下来,慢慢运作,找回古代的田园生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何必在欲望驱使下,整天手忙脚乱、心劳力绌-------胡为惶惶欲何之耶?

    英国作家约翰·霍布森的力作《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力图驳斥欧洲中心论,他公正地指出:

    “就我所参考的历史记载表明,在过去数千年的大多数时期,东方才是世界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在公元1800年前,全球经济的主导优势属于各个东方社会。”

    “欧洲中心论其实只是一个神话。”

    “英国的工业化只是更早的中国先进发明向外传播的最后阶段。”(他提出了许多技术发明实例)——当然,我们应该补充说,这也需要借助欧洲竞争性的封建制度的强大威力。



    正如科学家们断言:在四十几亿年的全部地史上,可能曾经有过多达400亿个物种在地球上生活过,今天地球上的四千万个物种,只是幸存下来的千分之一而已。
    被创造与被毁灭-------这就是地球生命的宿命。

    本次人类是由祖龙、天慧(女娲)等高级生命创造出来的。(“早在四万年以前,人类或者说智人终于出现了。”《世界通史》)
    在非洲和近东投放之后,他们开始了历史性的大迁徙。
    (也就是说:人类既非一地起源,也非多地起源)
    真正的人类和以前的所谓“人类”在外貌上、智力上迥然不同,因此继续使用“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这类带有暗示性的术语十分不宜。(好像人们已经知道了现代人的来源似地)这正如某些人随意使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类带有暗示性的术语一样。

    对于“究竟是技术变革决定制度变革,还是制度变革决定技术变革?”经过无数次的讨论,“现在大家已一致同意:前者与后者相互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并不存在谁永远决定谁这样机械的单向关系。
    持续三万多年的原始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除了少数地区曾诞生“大西洲”那样的高度文明外,在欧亚非美澳大陆上,大抵都是由数十人组成的血亲团体在四处采集游猎。
    首领基本上都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具有通灵能力的巫师来充任。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私心,没有奢望,没有变化的观念,对生活极其满足。(大量人类学材料可征)

    因为那时的人类没有私心、欲望淡薄,因此通灵能力很强,他们自然而然地相信“万物有灵”,在天书上他们被称为“天体平人”。
    后世欧美人类学者对此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认为他们愚昧迷信,存在所谓“集体无意识”,因此把他们的时代贬称为“蒙昧时代”。
    调查表明,原始人类的劳动时间很少,食物种类繁多,生活相当浪漫惬意-------他们是自然之子,生活在上帝打造的伊甸园中。

    但人类从当初的几千男女日益繁衍膨胀,没有人占据的自然食品库是越来越少了,随着冰河期结束,种植条件改善,人类不得不尝试短期定居,开始了他们早已知悉的栽植生涯。
    短暂定居与剩余农产品的出现,使得他们的另一项技艺,蓄养动物得以大规模展开。(狗的家养应该早已实现)
    ------人类被迫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
    刀耕火种的土地需要长年休耕,这意味着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而农业生产的稳定收益又促使这一生产方式迅速传播。
    进入东亚大陆的居民开始了稻、黍、稷、麦、菽、麻等作物的种植。 (稷即谷子、黍亦称黄米)开始了马、牛、羊、猪、狗、鸡、鸭、猫等动物的家养圈养--------影响极其深远的农业革命开始了。



    考古学者用一系列的“文化”来标示这种进步:磁山、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青莲岗文化,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

    ——这是中国农业社会的早期。氏族、部落星罗棋布,基本上互不统属。

    农业社会的中期,可以称为广义的“封建时代”,前期是部落联盟会议或部落联盟首领当权,号令天下,后期是父传子家天下的夏商周三朝。

    农业社会的后期,自然是郡县制的帝国时代。

    秦始皇帝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大名鼎鼎的轩辕黄帝。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在黄帝之前早已有了“诸侯”,也早已有了天下共主,轩辕黄帝就是因为“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天下共主“神农氏弗能征”才忿然兴起,自己出头来匡正天下的。

    为什么神农氏不能征讨?是因为神农氏世衰——这个强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已经累世衰微,不再能号令天下了。

    黄帝之前早就有了帝号,如《帝王世纪》即说“炎帝”之号,凡传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

    传说神农氏以前还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等等王天下的部落。各部落都是因为有了重大发明,或者改进了重大发明,才被四方推戴,立为天下共主的。

    黄帝名轩辕,而轩辕本意是车,则有熊部落以制车技术而闻名也。

    更靠前的史料肯定有,但太史公无从分辨,所以不敢写。我们显然不能因为司马迁从轩辕黄帝写起,就把中华文明的起始时间固定在那里。

    7

    黄帝并不是普通人,正是天神下界,星宿临凡。

    《史记》说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生下来就神奇灵异,在襁褓中就会言语,总而言之,是一个生而知之的圣人。

    这种人有没有?孔夫子说有,现在的绝大部分人说是没有——因为他们没有见过。

    因为确实看见过,所以我也说有。

    这就是俗话说,没有洗过脑的灵童,的确有,但极其罕见。

    经过数十场大战,黄帝确立了自己的天下共主地位。

    此时的中国,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考古可证)。故黄帝铸鼎荆山,鼎成而龙飞。

    其后的帝王,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其实都是黄帝的子孙,黄帝一族仿佛成了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

    第二位天子是他的孙子颛顼;
    第三位天子是他的曾孙帝喾;
    第四位是帝喾的儿子帝挚;(少昊)
    第五位则是帝挚的弟弟帝尧;
    第六位帝舜,据说也是颛顼的玄孙。
    第七位帝禹同样来自颛顼。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

    很多人认为五帝不同族,但去古玄远,依据后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书籍,这个问题也实在难以说清。

    我个人认为,在这个封建社会的准备期,很可能存在过三个阶段:

    一、天子之位在各个部落中传递;有德者,有力者居之;
    二、只在黄帝部落,黄帝子孙中传递;
    三,到了大禹干脆传给了嫡系子孙,是为父传子、家天下。

    上古是民主社会,一步到位转入专制,似乎不大可能。

    夏朝不用说了,商朝和周朝一样黄帝子孙。商朝始祖契出自帝喾;周朝始祖后稷同样出自帝喾,他们在法理上就是哥俩。只是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而已。

    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大秦还是出自黄帝,秦朝的始祖大业乃是颛顼的一个不知道第几代的孙女女修,有一天,她正在织布,因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下了儿子大业(与简狄生契雷同)。

    所以,中国最早的前四朝,夏商周秦君主,在血缘上都是黄帝的后代。如果再扯上刘氏...

    大业的主要功绩,就是传宗接代。

    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赐给他黑色的旗旒(秦人尚黑之始),并祝福他子孙兴旺。

    伯益又叫伯翳,柏翳,大费,为大舜主管调驯鸟兽,乃是当时的一品重臣。

    大费生了两个儿子:大廉与若木,就是鸟俗氏与费氏。他们的子子孙孙在夏王朝的四百多年中,有时住在中原,有时住在夷狄地区,并没有显赫发达起来。

    夏朝末君帝桀之时,费氏的子孙费昌开始崛起。因为有祖传的驯马驾车技术,费昌叛夏归商(反正在夏也混不出个样来),当上了商汤的御手,他为这位开国名君驾驶战车,大败夏桀于鸣条,成了殷商的开国功臣之一。

    终商之世,嬴姓世世辅佐商王,显达者甚众,终于混成了诸侯。

    譬如大廉的玄孙中衍,就是商王太戊的御车夫,太戊并且赐女为妻。

    中衍的玄孙中潏则出镇西戎,为殷商防守西部边疆。

    中潏的儿子和孙子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体育健将蜚廉、恶来。飞廉善于奔跑,追影逐风,恶来孔武有力,拔山扛鼎。父子俩大受纣王器重,也都忠心耿耿,不顾黎民死活,心甘情愿,死心塌地的“助纣为虐”。

    周武王大军伐商,恶来血战疆场,虽有“手裂虎兕“之能,毕竟寡不敌众,“光荣” 为主捐躯。

    飞廉当时正在为纣王在北方采石,听到纣王自焚,儿子被杀,心痛如绞。他在霍太山立坛,向已经升天的主君报告使命完成。感得一口石棺,上有铭文曰:“帝令处父(飞廉别号)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处父至忠,国灭君死而不忘臣节,故天赐石棺,以光华其族。”

    后来武庚起兵,周室内乱,飞廉及其族人参与叛乱,周公东征三年,追杀飞廉于东海之滨。

    飞廉的家族,被流放到了西垂,他们与早年留在西部边陲的嬴氏子孙又一次重新汇集。

    作为叛臣家属,武王和周公是不会敕封他们的,这时的秦人只能作为黑五类,苟延残喘,忍气吞声。他们在甘肃的礼县、天水一带,与夷狄杂处,亦耕亦牧,坚忍雌伏。

    飞廉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生下了孟增,孟增开始有宠于周成王。

    孟增之孙造父,更是深受周穆王喜爱,作为穆王的车夫,他曾经在穆王西巡,徐偃王作乱的生死关头,驾驭战车,一日千里,回兵平叛——留下了一段历史的传奇。

    据说造父调驯的八骏名叫:绝地、翻羽、奔宵、起影、踰辉、超光、腾雾、挟翼。

    李商隐所谓“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即咏此事。

    论功行赏,穆天子把赵城封赐给造父,造父的这一支从此就以赵为姓,其后人就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国君。

    恶来虽然早死,却留下了一个儿子女防,女防的后代非子也因为造父的援引,成了西周第八代天子孝王姬辟方的红人,孝王命令他在汧水渭水之间的地方,主管马政,为王室养马。

    非子从小就喜欢养马驯兽这套玩意,十分精通。此时奉承王命,知道机会难得,百年不遇,自是尽心竭力,使出全身解数,起早贪黑,夙兴夜寐,与下属及马群在一起摸爬滚打。马匹因此繁衍众多,膘肥体壮。

    孝王大喜,下旨裂土分封非子于秦(甘肃陇西)(或曰今甘肃天水西南部),作为采邑,因为地土尚不足五十里,为附庸。孝王命令他接续嬴氏的祀统,号秦嬴。非子一跃而为卿大夫,秦人开始再一次崛起。

    (注:或曰皋陶即大业,乃是颛顼之子,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是真的)

    秦嬴生下了秦侯,秦侯生下了公伯,公伯生下了秦仲。

    这时,已经是周厉王时代,厉王无道,垄断山泽之利,压制言论自由,激起了人民起义,天下始乱。

    西戎部落也乘机反叛,向东进攻,杀死了住在犬丘的大骆(非子老爸)一族。

    周宣王即位后,即任命秦仲为大夫,讨伐西戎。

    结果是不幸战殁。

    秦仲留下了五个儿子,老大为庄公,宣王召来庄公五兄弟,授兵七千人,命令他们继续征讨西戎。

    经过艰苦鏖战,终于将戎人暂时击溃。

    宣王命令把秦地重新给予秦仲的后代,连同其祖先大骆的封地犬丘一起,封庄公为西垂大夫。

    这时秦人开始拥有从犬丘到秦的一个狭长地带。

    庄公死后,襄公继立。

    襄公七年春,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申侯、缯侯等与犬戎联兵伐周,杀幽王于骊山之下。

    襄公率兵勤王,竭力死战,立下了战功。平王立,襄公又与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等诸侯一起击败犬戎,护驾东迁。

    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了东周时期,时为公元前七百七十年。

    襄公勤王保驾,赤胆忠心,功昭日月,使周平王姬宜臼深为感动。平王颁旨,正式分封襄公为诸侯,下令说:戎狄无道,竟然侵占了我们赖以开国的老家岐、丰故地,秦人若能攻逐戎狄,即可拥有岐山以西的全部土地。

    与秦人立誓,封赐爵位。

    秦人于是正式开始建国,与诸侯互派使节来往,平起平坐。

    获得了周天子的“产权证书”,秦襄公开始伐戎,他大概是率兵往回打——估计在西周末年戎狄的西进浪潮中,关中大半已经沦陷,包括秦人的老家。

    苦战数年,襄公一直打到岐山脚下,最后就死在了那里。

    从襄公起,秦人开始祭祀上帝,当时的人认为上帝是五位一体的神,称五方上帝。

    “秦襄公既候,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皋之神,作西畤,祠白帝。”

    大概是作坛于高山之下,祭坛上方下圆。在那里用牛羊马上祭。

    这就是“礼乐废,诸侯恣行”的结果,因为在古代中国只有天子有祭祀上帝的资格,所谓“天子祠上帝,公侯祠百神,自卿以下不过其族”。

    襄公擅自祭祀上帝,无疑不合礼法。

    秦称天子后,又被认为是白帝之子,“吾子,白帝子也,今为赤帝子斩之”那句名言,就来自这里。
    襄公死,其子文公继立。文公四年,秦人在汧(千)渭交汇处建城居住。一天夜里,文公梦见一条黄蛇自天上垂下,蛇口止于鄜衍。

    询问高人史敦,史敦说,这是上帝发出的征兆,您祭祀上帝吧。

    于是,文公继续祭祀上帝。

    文公十六年,再次率兵伐戎,戎人败逃,于是文公收罗留居当地的周遗民归自己统治。

    渭水流域乃是昔日王畿,膏壤之地,虽经战乱,人口估计依然不会很少。文公裒民归秦,且在位五十年,犹如周文王,所以死后可能就因为而得谥为文公。

    文公甚为仁义,他把岐山以东的土地上交给了朝廷。

    文公十九年,得“陈宝”,据说是一块有神凭依的神石。其神常来常去,宛如流星。

    经过襄公、文公两代人的艰苦努力,秦人夺回了岐山以西大片土地。文公又收集流亡,使国力开始渐渐强盛起来。

    但与中原大国比较,还是相去甚远,颇有不如,秦人的底子毕竟太薄。而且强敌环伺,形势并不乐观。

    从文公开始,上天开始关注这个小国。

    《天经》中曾有散花女神托梦给秦文公的记载。说是秦人创业之初,曾有一位秦公在位整整五十年,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自称是散花女神的神灵,从天上徐徐降下,一边散花,一边舒开玉臂安抚自己,她说:

    嬴公不必忧虑,现在秦国尚弱,但前程远大。数百年后,周武王的真身,将投入到您的子孙之中,嬴秦必可席卷四方,一统天下。

    文公醒来,寝室之中犹有异香,数日方散。

    他知道这是上天派人来通告自己,不禁喜泪纵横,老怀弥慰(这是在他晚年)。

    秦人将一统天下的说法,从此在秦国历代嗣王之中开始秘密流传。
    文公死后,他的孙子宁公即位,秦迁都平阳。

    武公在位时,伐彭戏氏部落,秦人的疆土延伸到华山脚下。开始在新征服的地区设县。

    武公在位20年,晚年齐桓公称霸。

    其弟德公继立,迁都于雍城(在平阳西北不远)。

    德公的三个儿子相继为君:秦宣公在位12年;秦成公在位4年;秦穆公嬴任好在位39年(前659年-----前621年)。

    秦穆公大名鼎鼎,耳熟能详,乃是春秋五霸之一,不用我们介绍。

    他连年与中原霸主晋国大战,败多胜少,虽然在王官战役中暂时打败晋国,“封崤尸而还”,出了一口恶气,却深感晋国实力极其雄厚,不可轻侮,向东打得不偿失,短期内没戏------终于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他在自己的晚年,转锋西向,“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当上了西方霸主。

    穆公大大拓展了秦国的国土面积,为后世子孙的继续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
    穆公消灭了这么多西戎部落,也算给周天子报了仇,天子派召公赐予穆公金鼓表示祝贺。

    秦穆公一生,自强不息,艰难竭蹶的奋斗,令伟大的孔夫子深为感动。在齐景公带着晏子访问鲁国的时候,景公问孔子:以前秦穆公国家弱小,僻处一隅,他怎么能够称霸呢?

    夫子曰:秦穆公国家虽小,志向却十分高远,地方虽然偏僻,行为却光明正大。他提拔百里奚于囚徒之中,和他交谈了三天,就赐予他大夫之爵,立即把国家政务交付给他,让他全权打理,以这种方式来任贤使能,他当天子,称王天下都是够资格的,让他当个诸侯霸主,只能算是小儿科啦。

    孔夫子绝不迂腐,天下有道,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下无道,则“汤武革命,顺天应人”。既不是永远的与天地人奋斗,运动不息,造反有理,也不是假洋鬼子的稳定压倒一切,不许革命。

    ——与时宛转,变动不居,“可谓至圣”也已矣!


    穆公死后,秦立十五君,既参与中原列国争霸,又忙于内斗,终春秋之世,二百六十年中,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穆公孙秦共公时,楚庄王称霸,北上洛阳,问鼎周室。

    秦桓公晚年,晋国率诸侯伐秦,追杀秦军到泾水。

    秦景公(葬在赫赫有名的秦公一号大墓)时,晋国再次称霸。大军伐秦,竟然渡过了泾水。

    其子秦哀公时,吴兵入郢,申包胥哭于秦庭,秦军援楚,使楚昭王得以复国。

    哀公之孙惠公时,孔子相鲁。

    其子秦悼公时,孔子逝世,吴王夫差与晋人争霸。

    悼公子秦厉共公时,韩赵魏三家分晋。

    秦躁公继立,在位14年(秦厉共公之子)。

    躁公弟怀公继立,在位4年,被大臣逼迫自杀(躁公弟,厉共公之子)。

    其孙,秦灵公立。

    灵公死,秦灵公的叔父秦简公立。简公死,其子惠公立。在位13年。惠公死,其子出子立,出子登位二年,即被大臣弑杀,出子和他的母亲被沉入深渊。秦国的河西地也被魏人夺走。

    灵公之子献公继立。

    ——进入战国(前475年,厉公时)兼并战争空前剧烈,秦国却陷入了多次内乱,实力大大消弱,经常被动挨打,一些土地也被邻国夺取。

    献公在位二十四年。去世后,他的儿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秦孝公继位登场,开始彻底扭转历史。

    孝公初年,在黄河和殽山以东有六个强国,齐、楚、魏、燕、韩、赵。淮河、泗水之间还有十多个小国。

    本来最有机会统一天下的晋国,分崩离析。

    周王室已十分衰微,诸侯以武力相征伐,彼此争杀吞并,都想一统江山。

    秦国由于地处偏僻的雍州,很久不参加中原各国的诸侯盟会,诸侯们就象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国。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崩溃、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变革的根本原因如同在印度那样,是由于铁得到采用”(斯塔夫理阿诺斯)。

    “铁发生影响的方式,是大家熟悉的。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其实当时的中原同样森林茂密)。铁制工具,还促进了流域地区大批的排水工程、为长距离施运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生产率有了巨大增长;生产率增长,又转过来促进贸易和工业,并最后使大部分经济商品化。货币在较早时候就已开始使用,通常以贝壳的形式出现。现在又出现了铜币,并日趋广泛地使用于各经济部门。在经济商品化的过程中,产生一个新的商人和匠人的阶级。他们自由且富裕,因而不再象过去那样依靠封建主;相反,他们组成新的货币贵族,并很快向封建主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象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即封建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

    夏商周三代虽然号称“青铜时代”,但是青铜主要用来制造礼器,制造武器,制造手工业工具,历年出土的青铜农具虽有锄、铲等,但数量不多,这说明在农业生产中基本的生产工具还是石器、木器、骨器。

    铁器与牛耕对生产力提高的作用,何止十倍?

    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生产力空前提高,人口急剧膨胀。没有封地的士人,逐步富裕起来的平民越来越多,他们迫切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

    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商鞅变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孝公求得天下奇才公孙鞅,(卫鞅)于公元前356年即秦孝公六年开始变法。变法主要内容如下:

    一、废井田、开阡陌

    “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

    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

    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

    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

    三、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

    这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四、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商鞅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以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

    制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商鞅彻底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
    据《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将卒在战争中斩敌人首级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

    五、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主要内容是: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六、推行县制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

    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的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

    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郡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

    七、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改写网上内容)

    商君之法,有许多进步内容,也搀杂着一些糟粕。

    商鞅变法,极大地激发了秦人的生产热情和战争热情,短短几年,秦国已经是国富兵强。秦军变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虎狼之师”。

    ——制度的力量,是何等的伟大!
    孝公十二年,秦人徙都咸阳。

    十九年,天子承认秦为霸主,二十年,天下诸侯都来祝贺。嬴秦一跃而为一等强国。

    秦既整军经武,军力大盛,立即就对山东六国展开了凌厉的进攻。

    孝公之世,秦军多次大败魏军,号称战国第一霸主的魏国,被迫迁都大梁。

    虽然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法家学说,只可用于兵争剧烈之急世。一时权宜而已,岂能行之久远?

    天下大定之后,还是要行儒家宽缓之政。

    孝公在位二十四年而亡,其子惠文王登立。

    利用蒸蒸日上的强大国力,惠文王东伐西讨,南征北战,挥戈四向,所向披靡。

    向东,迫使魏国交出河西之地,且进军河东,连占数城,据有黄河天险与函谷雄关,从此秦军进可攻退可守,占尽地利。
    向北,迫使魏献出上郡十五县(亦在黄河西)。
    向西,(西北)迫使义渠戎人称臣。
    向南,攻灭巴蜀,取楚国汉中之地。

    惠文王于十三年正式称王。(公元前325年)他用张仪为相,破六国合纵,虎踞西土,凭陵天下。

    惠文王死,秦武王登立(前310年-前307年),仅仅在位四年,就因为演习举鼎,不慎砸折了自己大腿,不治身亡。

    武王死,异母弟嬴稷立,年纪为一十九岁。这就是著名的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

    他是由舅舅魏冉扶立的,母亲是女强人宣太后。她曾以自己的身体作诱饵,诱杀义渠王,使大秦尽有陇西、北地和全部上郡。

    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间,秦军斩杀敌首足有一百余万,几乎把山东六国彻底打残。

    他死于前251年,仅仅四年后,嬴政登基(前246年)。

    他的儿子、孙子,显然都是过路财神,一转手,庞大的家业就转给了重孙。

    昭襄王任用白起等名将,接连重创各国。

    如十四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
    二十三年,秦与韩魏赵燕五国伐齐,一举把潜在的最可怕对手打得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二十七年,司马错攻下楚国黔中。
    二十九年,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占领江汉地区。
    四十七年,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杀死赵军四十余万。
    四十八年,秦军占领太原、上党两郡之地。
    五十一年,灭西周。
    五十二年,九鼎入秦。
    并且在中原的中心地带,数年攻下各国六十余城,置河内郡。
    五十六年,秦昭王去世。

    经过孝公、惠王、昭王等人一百多年的努力,诸国尽弱,秦国独强,秦国一统天下席卷之势已成,胜利的果实即将落地。

    昭襄王的儿子叫孝文王,在位仅仅三天。

    他的儿子称庄襄王,在位仅仅三年。

    庄王用吕不韦为相,灭东周而不绝其祭祀。

    命将拓地到大梁,置三川郡。

    在他在位的最后一年,信陵君魏无忌,率燕、赵、韩、楚、魏联军西向攻秦,秦军大败。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秦军紧闭关门,坚守不战,信陵君威震天下。

    三年,庄襄王死,其子嬴政即位。

    秦始皇帝嬴政,出生在公元前259年——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因为是正月出生,所以叫“政”,又因为母亲是赵姬,大概是为了安全起见,暂时随母亲姓赵。

    他出生在一场大战之后——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将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坑杀投降的赵军四十万,连同战死的赵军,估计足足有五十万赵人被杀,赵国的青壮年一代基本上已丧失殆尽,首都邯郸城里,家家挂孝,户户哀哭。

    秦军得理不让人,连续进攻赵军,一支大军竟包围了邯郸。

    不幸的是,嬴政就出生在这战乱中的邯郸;更不幸的是,他的爸爸竟然是秦国派在赵国的人质——秦昭王的孙子嬴异人!

    ——说他出生在刀锋底下,绝对是一点都不假。



    一个落魄王孙的儿子,一个敌国刀口下的婴儿,后来是如何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睥睨一切的圣天子,一统天下的君王,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人物的呢?

    事情还得从一个名叫吕不韦的商人讲起。

    《史记》记载:吕不韦是战国末期阳翟的一位百万富翁(《战国策》说他是卫国濮阳人),这位大爷的主要特色就是有钱——往来各地贱买贵卖,投机倒把,“家累千金”。

    他不光有钱,同时还机谋深远,能言善辩,嗅觉灵敏,野心勃勃——乃是一位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民间人士,潜伏着的,一流政治家与外交家。

    有一天,吕“大官人”坐着马车,又到赵国首都邯郸去做买卖。

    正如苏秦所说:“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若赵强。赵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十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且秦之所畏害于天下者,莫如赵。”

    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开改革之先河,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国富兵强,国势大盛,雄踞后期战国七强之首,使赵国成为可与强秦抗衡的国家之一。

    赵都邯郸西依太行,东接华北平原,四通八达,居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及中原经济区腹心,“富冠海内,天下名都”。

    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在商代早期建都于邢(今邢台),后迁都于殷(今安阳)的数百年间,邯郸均为畿辅之地。

    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商末殷纣王在邯郸建“离宫别馆”的记载。至迟在殷纣王时期,邯郸一名就已经出现——邯郸古城历史极其悠久。

    在春秋时代,此地先属卫,后归晋。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此,邯郸便成了赵氏的世袭领地。?

    战国时,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赵都自中牟迁徙到邯郸,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历经八代王侯,延续了158年的繁华富庶。素以手工业和商业之发达闻名遐迩。

    邯郸城规模阔大,布局严谨,建筑壮丽,其内王城长宽各近一千五百米,比北京故宫面积更大,气势之恢宏,为当时各国王宫之冠。

    身居名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邯郸人自然而然自命不凡,高视阔步,据说其步态之大气从容,风度翩翩,令外乡人羡慕不置,致令古人有邯郸学步之戏语。

    那还是长平大战之前,赵国由名将统军,实力未损。邯郸的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鬓影衣香,花团锦簇。

    不料在一片繁华靓丽之中,竟有一位二十左右岁的俊秀公子,乘坐着一辆破旧的马车喁喁独行。此人裘凋马敝,住宅破败,观其面目,忧形于色,晦气重重,似乎随时都会有塌天大祸降临一般。

    不韦深感诧异,向旁人打听才知,此人竟是威名远震,当时天下人人畏惧的秦昭王的孙子,名叫嬴异人,此时正在赵国充当人质,乃是随时都有可能被赵人撕票泄愤、斩首祭刀的一个人。不禁心生怜悯,暗说:此奇货可居(囤积)也。

    原来秦昭王晚年,昭王好不容易才在范雎帮助下,废了太后,赶走了舅舅穰侯和弟弟泾阳君等人,手握大权,正欲建功立业,垂名青史,秦军像疯了一样到处征伐杀戮,根本不管身为质子的王孙们的死活。

    这其间,秦军多次攻秦,让嬴异人的生命岌岌可危,有如朝露。

    赵国可能也知道秦昭王那老头疯了,并没有下死手砍了异人,但本国的供应中断,赵国的供应又不必指望,耳边不是咒骂,就是奚落,嬴异人自然而然是穷困潦倒,失魂落魄,灰头土脸,郁郁寡欢。

    一个买空卖空的宏大计划,迅即在脑中形成。

    他决定到质子府中,去拜访嬴异人。

    听说有贵客来访,异人决定接见。

    来人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瘦高男子,面容端正,衣冠华丽,浑身上下,珠光宝气,逸气飞扬。

    异人延客入内,还未落座,来人劈头就说:我能光大您的门庭!

    异人听了,知道来人看不起自己,不禁傲气陡生,回敬道:

    您还是先去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

    心说,你一个臭暴发户,有了几个臭钱,竟敢如此的大言不惭。

    原来秦昭王四十二年,嬴异人的父亲,老二安国君已经当上了秦国太子,单单论及门庭二字,嬴异人倒也算是甚为尊贵,少有人及。

    ——光大我的门庭,你开什么玩笑?

    听了异人的讥讽,来人并不恼怒,他微微一笑,说:您不知道,我的门庭必须要在您的门庭光大之后,才能光大。

    异人听闻,心头大震,知道自己的一切底牌来人都已尽悉,虚张声势毫无意义,不禁改容相谢。
    他延客入内,与吕大官人促膝密谈。

    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您的父亲大概过不了几年就能继位。但下一位太子还是与您无缘。

    从排行上说,您的大哥子傒是你父亲的长子,应该被立。

    您的前面还有许多哥哥。

    从受宠爱的程度上说,您的母亲夏姬已经年老色衰,不能为您加分,您父亲与您的父子感情,实在是平平一般,否则他也不会把您派到最危险的赵国来,而且他也从未阻止秦王攻打赵国。

    异人听到来人这样尖锐入骨的分析,酸楚悲凉之意,油然而升,多少的无可如何,多少的艰难苦恨,化成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但随即垂头不语。

    来人又一次露出笑意,说:这些都不要紧,您想当太子,当秦王,机会还是有的。

    ——嬴异人抬起头来,脸上的露出了难以置信几个字。

    来人毫不介意,接着说:

    您的父亲安国君,最宠爱的是号称绝代美人的华阳夫人,对她百依百顺,言听计从,有能力立太子的,其实也只有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自己却没有生过孩子。

    您想当太子,必须从华阳夫人这儿下手!

    异人听闻此言,心中有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不禁大为欣喜。他赶忙追问一句:您说的太对了,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不韦答道:我可以为您游说华阳夫人和您的父亲,千金散尽,在所不惜。我这么这么做,这么这么说...一定会为您争来太子之位。

    什么叫绝路逢生,喜从天降?

    ——嬴异人不禁就座跪倒,叩头下拜,顿地有声,他庄严发誓说: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学生愿意与先生共有秦国!


    不韦以五百斤金,为异人整修府第,购置家什,让他广交宾客,延揽豪杰,结识政要,制造声誉。

    另以五百金买得奇珍异宝,带上几个家人,驾车西游大秦。

    他用金钱打通关节,见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托她把珍宝进献给华阳夫人,并传话说:异人在赵国,日日夜夜都在流着泪想念他的父亲和夫人您,在异人心中,夫人您就是上天,这些珠宝都是异人他买来孝敬您的。

    ——华阳夫人听了十分高兴。

    他又通过夫人的姐姐,向华阳夫人进言:

    常言道“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女人的青春本来就十分短暂,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儿子做靠山,终究是没有着落的。如今夫人侍奉太子,深受宠爱,言听计从,一言九鼎。竟不趁此良机,为自己找一个孝顺的儿子,以为将来的依靠,真是令人费解?

    把自己的儿子推立为太子,则丈夫有生之日自己安富尊荣;丈夫没了,自己的儿子当秦王,照样是势焰熏天。

    现在异人很有孝心,他明知道自己只是中男,母亲又不受太子待见,继位根本没有一点希望。

    夫人若能在此时拉他一把,把他扶立为嫡子,他将来会如何的孝敬夫人,感恩图报,那还用说吗?

    如此一来,夫人和自己的家人,也会在秦国永远的享有荣华富贵。

    华阳夫人听了,却正好说中了自己的心病,竟是丝丝入扣,感觉十分有理。
    道家的宇宙观:

    道家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没有尽头。宇宙无限,道的本体是虚无的,并且无所不在。

    “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苞裹天地,禀受无形,原流泉浡,冲而不盈”。

    ——换成现代语言,道就是无,就是真空场,就是隐性物质。

    这远比西方哲学高明,较之现代科学尤胜一筹(科学不大明白真空能生妙有)。

    黑格尔这只井底之蛙,扒窃道家哲学,把道改头换面,称为绝对精神;把圆融互补,天人合一,生生不已的辩证法改造成了“二元对立”,否定之否定,需要用矛盾来推动的荒唐理论。

    为了掩人耳目,毁尸灭迹,他对中国哲学也大加贬低。

    近现代中国的饭桶学者们,数典忘祖、趋炎附势、舍己从人、邯郸学步,非要用西方哲学的范畴,来表达中国传统的哲学概念,竟已经搞不懂“道”为何物!(修道者却十分清楚)头脑浑浊,胡言乱语,可怜可鄙,一至于斯!

    道无形无质,“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说的就是真空场。
    为了保险起见,不韦又去游说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一番逻辑推理,威逼利诱,阳泉君彻底服了,他也急忙进宫,去说服姐姐。

    华阳夫人思量再三,确认吕不韦所说的确是人生至理,不刊之论。

    趁着太子闲暇,华阳夫人假作随意,说起了嬴异人之事。她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南来北往的很多人,都在交口赞誉异人这孩子,说他仁德贤能、交际广泛、礼贤下士,堪比信陵君等天下四公子。

    听了这话,安国君心里美滋滋的,异人毕竟是他儿子,能够在别国露脸,做为老子,他也是与有荣焉。

    说着说着,夫人开始落泪,她哽咽道:贱妾有幸充列后宫,侍奉太子,却身有隐疾,不能生养,至今膝下荒凉,不能为殿下生下一儿半女,您让我晚年去依靠谁人?

    我思量在殿下的儿子中认一个儿子,作为嫡子,这样贱妾到了风烛残年,也可以有个靠山,能够遮风挡雨。

    异人非常孝顺,又有贤名,如果殿下同意,我希望能认异人为嫡子。

    华阳夫人生的极其端庄靓丽,有着南国美人特有的贤淑温柔,聪颖灵秀,举手投足之间,一颦一笑之际,风情万种,百媚横生——秦国的铁汉们如何能够抵挡?

    看着梨花带雨的心肝宝贝软语求告,安国君的心都要碎了。他急忙赌咒发誓,答应立即立异人为嫡子,生怕夫人不放心,他又立即命人,镂刻玉符以为信物。

    ——心说: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立谁还不一样?

    嫡子既定,安国君和夫人,立即派人给异人送去很多钱财,让他支撑起嫡嗣门面。安国君接见了吕不韦,对他儿子的这位信使印象深刻,由衷佩服,于是正式聘请这位大官人出山,当上了嬴异人的老师。

    吕不韦回到赵国,开始正式辅佐异人。

    异人的潜质本来就不错(否则吕不韦也不会看中他),又有了吕不韦这样不世出的天才帮衬,收罗门客,结交名流,黑白两道,并蓄兼收,天天炒作,日日作秀,名气竟真的越弄越大——骎骎然直追战国诸公子。

    (以上根据史籍编述,加上了一些合理想象)

    在《天佛圣经》中,有关秦始皇帝的记载非常之多,各位师尊也常常讲起此事。因此,历史上的种种迷雾,到了现在竟可以一扫而空。

    研究历史的方式很多,譬如:
    一、文献加推理;
    二、考古挖掘;
    三、宿命通回溯;
    四、极少数超级生命,重回现场,就近直观;
    五、去查天上档案。


    关于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史记就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记述。

    一曰:“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
    二曰:“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

    ——如果子楚夫人真是赵国豪家之女,吕不韦焉能随便买来为自己做妾?

    事实上,司马迁得到的是两种不同版本的资料或传说(这种情况很多),迁不能决,姑且两并存之。

    《天经》上的记载是:赵姬的确是赵国豪家之女,赵姬也的确长的非常漂亮,艳体轻盈,颀长袅娜,长于歌舞。

    但她是吕不韦准备正式迎娶的正室夫人,并非吕不韦买的小妾。

    吕不韦“纬地经天实堪夸,少年才学冠中华”,早有照临四方之志,名驾海内之心,加以本人生的一表人才,风流倜傥,未免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父亲给他娶的妻子也是商贾之女,只是略有风姿,并不中意。

    他常常在邯郸一带作生意,素知赵多佳丽,闻名遐迩,早有择机再娶之意。

    赵多佳丽,时人尽知,李斯誉之为“随俗雅化、佳冶窈窕之赵女”。

    《史记》《货殖列传》,曾对战国秦汉时期的赵地民俗进行概括:

    “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忼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

    ——指出赵地女儿擅长弹奏琴瑟,善踏脚尖舞步,十分开放,善于傍大款、钓诸侯,大量涌入诸侯后宫为妃。

    秦始皇之母、赵悼襄王后、南越王赵婴齐之后邯郸樛氏女、汉文帝慎夫人、汉文帝皇后窦氏和尹姬、汉武帝王夫人和李夫人以及钩弋夫人等都是赵女。

    所以有“赵女通宵侍御床,班姬此夕悲团扇”,之诗。

    为什么赵女那样有名?

    ——其实她们很多都是黄白混血儿,往往兼具两大人种的优点。不仅身体修长,面部轮廓优雅,而且皮肤白嫩细滑,如瓷似玉。

    原来祖龙造人,流徙四方,大量涌入地理中国的除了黄种人,还有很多的白种人部落。三代中国北方诸胡的人种,构成与今天的突厥民族十分类似——既有黄种人,也有白种人,还有黄白过渡性人种。

    从现代内蒙和蒙古国出土的匈奴墓穴中,我们可以看到,匈奴人的遗骸,既有符合黄种人特征的,也有符合白种人特征的。

    历史上北亚、中亚草原上部落甚多,语言相似,有白种人的部落,也有黄种人的部落,各部落间战事频繁,往往掳掠人口,以为妻妾,因此造成了北方的游牧部落大多人种混杂。

    两晋之际的西部匈奴如羯族、氐族、羌族中的一部分,以及北部的高车、柔然、丁零、杂胡等等,可能基本上都是白种人。

    后日冉闵杀胡,“一日之中,斩首数万,胡羯无分贵贱、男女、少长皆被杀,死者二十余万。屯据四方之胡人,亦为所在之地承闵书诛之,高鼻多须者,滥死者半”。——中原的种族,才正式开始单一化。

    据《天经》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正是一个黄白混血儿。

    以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拓地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很多的白种胡人,一昔之间变成了赵国人。

    当时胡汉(?)联姻盛行,赵姬的父亲娶的就是白种胡女。

    赵地淫风炽盛,民俗豁达,少妇嫩女个个抛头露面,走街逛巷。

    吕不韦北上邯郸,见赵姬绝美而悦之,于是找门路,拉关系,挖门盗洞,不遗余力,终于抱得美人归卧——俩人开始同居。

    异人既为嫡子,早晚就是秦王,于是攀龙附凤之人,奴颜婢膝等辈,滚滚而来,填街塞巷,车马喧阗。
    几乎所有人都来巴结,包括赵国的高官显宦。质子府,现在成了大使馆,嬴异人开始了一段春风得意的快乐生涯。

    他是在吕不韦的府上结识赵姬的。

    《史记》上说:

    吕不韦选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邯郸女子一起同居,直到她怀了孕。子楚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此女后非常喜欢,就站起身来向吕不韦祝酒,请求把此女赐给他。
    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破费了大量家产,为的借以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女子。
    此女隐瞒了自己怀孕在身,到十二个月之后,生下儿子名政。子楚就立此姬为夫人。

    事实是:

    吕不韦作为师傅,常常到质子府去,教导异人怎样安邦治国,顺便也帮他应酬。

    他在邯郸原来就有住宅,由赵姬住着,并不接待外人。

    那一次是嬴异人自己去找师傅,处理一件棘手的问题。

    商议完毕,天色已晚,吕不韦只得宴请异人。

    异人因为有心事,怏怏不乐。所以,不韦突发奇想,命人请出了内室中的赵姬,起舞侑酒助兴。

    异人少年为质,羁旅异邦,二十出头,尚未娶妻。乍见混血的美貌佳人赵姬,云鬟高挽,蛾眉淡扫,长身玉立,柔肌胜雪;湘裙及地,香风袭人,翘着赤足,作跕屣舞,不禁目眩神摇,欲火中烧。

    他仗着有酒遮羞,也顾不得自己身份,借着给不韦敬酒,涎着脸跪下,请求不韦把赵姬转赐给自己。
    嬴异人打小在秦宫里母子就不大得宠,十几岁又被派到敌国当人质,环境恶劣,压力巨大,性格难免有些内向腼腆,平日里总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道貌岸然。

    不韦不疑有他,忘了人性的复杂,一时失察,所以才叫出了自己的热恋情人,出来侑酒。

    他自己豪阔多金、长相英俊,身边从来就不乏美女佳人,仓猝之间,竟忘了一个绝色美人的艳舞,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未婚男子意味着什么。

    听了异人的请求,他一时竟呆在当场,心中茫然。继而勃然大怒,连声拒绝。

    赵姬也愣了,停下舞步,不知所措。

    见师傅不拟割爱,异人起身一揖,红着脸,讪讪而退。

    出门趣驾,打道回府。

    异人走后,不韦思来想去,狐疑不决。

    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政治舞台,一展长才,经邦济世,留名青史。

    眼看着计划步步顺利,自己的人生抱负即将实现。与异人的关系,竟突然搞僵了。

    为了这件大事,他自己几乎已经倾家荡产了。

    ——如此的半途而废,岂不可惜?

    转念一想,运作成功,自己就是大秦的相邦,要多少女人没有?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何必因小失大,错失良机?

    ——战国策士都是真正的忍者,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不韦想明利害因果,立即决定壮士断腕。

    他转而劝说赵姬,去跟随异人。

    赵姬深爱不韦,为了让自己情郎功成名就,勉强同意了不韦的恳求。

    不韦深受感动,流着泪下跪叩谢。

    事不宜迟,他立刻亲自驾车,把赵姬送到了异人府上。

    异人此时已经酒醒大半,正躺在厚厚的榻毯上辗转反侧,黯然伤神。

    赵姬翩若惊鸿,飘忽若神的柔媚舞姿、凌波微步不时在脑海中闪现,明明知道是自己不对,不该向师傅横刀夺爱,可那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如何能麾之即去?

    ——特别是那双勾魂夺魄的眼睛,那两只柔嫩纤美的玉足...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有人敲门——不韦竟然把自己心中的女神,送了过来。

    异人此时的心情,只能说是:羞愧不已,感恩不尽。

    他拜倒在地,发誓要好好报答师傅。

    不韦强忍心头剧痛,告诫异人一定要善待赵姬。

    不韦走后,异人与赵姬同榻共寝。

    赵地民风开放,赵姬既已决定委身异人,也就不再扭扭捏捏,作小家子气。

    俊男美女,青春年少,龙争虎战,春色无边,千种风情,万般恩爱,销魂蚀骨,备极欢娱。

    一夕绸缪,风流绝畅。异人食髓知味,不能自已,从此旦旦而伐,夜无虚夕,秦赵交锋,盘肠大战,两个月后,赵姬竟怀上了龙种。

    十个月后,赵姬生下了秦始皇帝——完全是正常出生!

    吕不韦并不是有意献姬取媚,异人与赵姬结缡,完全是千里姻缘暗中牵,误打误撞的结果。

    离开吕不韦时,赵姬并没有怀孕。

    嬴政出生,距离吕不韦与赵姬劳燕分飞,已经整整十二个月。

    功高不过立主定国,吕不韦即已帮助嬴异人嗣立为秦之嫡适,又何须献姬钓奇,画蛇添足,玩这种高风险游戏?
    前面已经说过:秦始皇帝嬴政出生在公元前259年——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那么,嬴异人初遇赵姬应该在昭王四十七年初,或四十六年末。吕不韦为异人西行求立,大概是在昭王四十六到昭王四十三年之间(史无明文)。

    这几年,一脉传下的秦赵两国或战或和,波诡云谲,精彩纷呈。

    昭王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韩以上党嫁祸于赵,赵王贪地入彀,导致秦赵大战于长平。

    秦相应侯范雎以反间计诈令赵王以赵括取代廉颇,致使这年九月,四十五万赵军被白起坑杀全歼,“赵人大震”。然而,秦军亦死者过半(恐怕有很多是病死),国力大损。

    长平大战的结果,是赵国被打的一蹶不振,秦军因损失太大,统一也整整延后了一代人。

    长平战后,苏代入秦游说范雎,秦国暂停攻赵。

    昭王四十八年末,两国和谈失败,秦将王陵攻围邯郸。

    赵国军民万众一心,殊死抵抗。

    四十九年正月,添兵给王陵,邯郸仍然不能攻克,秦将王龁代之,增兵十万继续围攻,秦军死伤甚重,进攻仍然无效。

    范睢于是举荐郑安平为将,率军数万携带大量粮草,支援王龁,加强对邯郸的进攻,但战局依然胶着。

    秦昭王强令白起出战,白起不从,被迫自杀。

    至昭王五十年十二月(公元前257年十二月),赵平原君门下毛遂自荐,求得楚国援军,魏信陵君窃符救赵,三国联军内外夹攻,大败秦军于邯郸城下。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秦将郑安平率两万人降赵,邯郸解围。

    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省西南地区),秦军又败,退回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战后秦国和赵、魏、楚三国签约息兵,将占领的河东郡还于魏,太原郡还于赵,上党郡还于韩。

    邯郸之战,严重消耗了秦国的实力,造成秦国军队的大量伤亡(据说有数十万),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这就是嬴政出生前后的国际形势。

    秦昭王不顾孙子与重孙在赵,坚持攻击邯郸,大概正像信陵君所说:“有虎狼之心...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神识升沉六道,都是以各个“地球”为枢纽,因此人道所在之地球,历来为上天所注重。

    如果说诸佛菩萨代表了上天慈悲的一面,那么所谓真龙天子就代表了上天公义的一面(公平正义)。

    地球左龙第一次降世,在中国建立了大周王朝。

    成为秦始皇帝,是他的第二次降世。

    在其间的八百年中,他或者住在我们广灵世界的天国,或者住在更高天界左龙真身所在的天国。

    有时他也去到最高天界,拜见至尊的上帝。

    那是他正常的生活。

    乘愿下界,代表上帝,统御人间王国,对于他来说只是生命的插曲。




    虽然住在天上,左龙却一直关注着人间,关注着地球,尤其关注着地球东方的种种变化。

    随着铁器畜力的使用,分散的封国之间的森林隙地,渐次得到了开垦,由于人口激增、资源有限,生存竞争的最高形式——战争开始变得日趋激烈。

    西周和春秋时期君子竞技式的战争不见了(地广人稀,不重夺地)。开始了全民动员、血腥残酷的总体战,攻城夺地,血流成河。

    ——不是相杀殆尽,就是以战止战。

    于是,“随着青铜时代的终止,全国立刻开始了政治上的统一。”

    “毫无疑问,此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黄仁宇)。

    ——这个非常之人,就是上天的长子左龙。

    正如司马迁所说:“天方令秦平海内。”——任何人的阻击,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更具体的安排,由金佛和他的下属天主们着手编制。

    事实上,先秦的一切历史,同样出自上天的安排,当然也有人类自身的种种发挥。

    从这里截断,只是为了方便我们的叙述。


    彼时秦国在战场上,已经取得巨大优势。

    为了大秦的最后统一,上天甚至派下了白起这样的“魔界战神”(不准细说,姑且这样称呼),给予山东六国以极大杀伤(这也是人类业力所致,并非上天不仁)。

    另一位帝星也被派下人间,穿针引线,以保证左龙的顺利登基——他就是吕不韦其人。

    他与左龙在天上过从甚密,常相往还。

    左龙之父嬴异人,则是左龙身边的侍从下降。他与左龙的侍女赵姬,在天偶生情愫,正好下降凡尘,了此因缘。

    异人与赵姬同居两个月后的一天夜里,两个人正在亲热,左龙的神识从天而降,从赵姬的产道,进入了她的子宫。

    这是精、卵、神识三者的结合。

    在左龙看来,自己是住进了一座宫殿。

    公元前259年末的一天,十月怀胎满足,祖龙出世。

    《天经》记述:当时众神环绕,彩云漫天,天降花雨,(无形的)暗香轻送。大地微微震动,四周隐隐有仙乐鸣奏。此一年天下大丰收,花木畅茂,六畜兴旺,黄河忽然水清。天下人民慈心普现,兵戈暂息。

    祖龙出生,一般都会配备很多天上的异宝,有着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功能。真龙所在,用兵辄胜——所以才会有种种因缘际会,造成山东联军空前的邯郸大捷。

    幼儿的相貌大抵十分难看,但几个月后的赵政,已经是活泼壮硕,眉目如画,成了大家瞩目的焦点。

    成年的嬴政什么样?

    《太平御览》皇王部中,有一条记载。《河图》曰:“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

    虎口,日角,大目,隆准,是说赢政相貌魁伟轩昂,是古代相书中典型的帝王之相。长八尺六寸,是说他的身高达到了1.98米。(秦制一尺合23.1厘米)

    由于《太平御览》是北宋人编纂的,离秦朝已有千年之久,《河图》又是纬书,我们不能全然信以为真。

    赢政的大臣尉缭则说:“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蜂准就是高鼻子,长目就是大眼睛,鸷鸟膺就是挺胸抬头,气势凌人的样子。“豺声”,则是说起话来,声音像豺狼嗥叫。可能是指秦王震怒时的可怕语音。

    《左传·文公元年》载:楚王欲立商臣为太子,征询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商臣“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尉缭大概是套用《左传》上的说法。

    嬴政是异人与赵姬的结晶。一位是秦宫的漂亮公子,一位是赵国的绝色佳人。他们的儿子怎么会长相平庸呢。

    真实的嬴政,大概与高人宿命通回溯中看到的差相仿佛:

    一个一米八二、八三左右的大个子,典型的关西大汉。魁梧高大,英气逼人,还带点从赵姬遗传的白种人特征。大眼睛,高鼻梁,虎口,浓须。

    因为常常习武,玩刀弄剑的,所以力气很大,行动敏捷。

    以后开掘秦陵,应该能够应用电脑技术,复现出嬴政的真身。




    秦昭王于其四十九年开始攻击邯郸,五十年添兵急攻,非要乘人之危,一鼓作气,灭亡赵国不可。

    这下子赵孝成王急眼了,反正也是国破家亡,社稷丘墟,不如来个玉石俱焚,鱼死网破,于是决定拿嬴异人祭刀。

    吕不韦财雄势大,手眼通天,听到了这个内部消息,赶紧带着异人,用金六百斤的巨款,买通了邯郸的守城官吏,向着城外的秦军营垒,逃之夭夭。

    赵姬母子,则在赵姬的父母帮助下,胆战心惊、东躲西藏,逃避赵人的追杀。

    这一年,嬴政满打满算才三岁,刚刚学会走路不久。
    因为白起的大屠杀,因为三年围城,当时的赵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人们把对秦军的仇恨,化作了保家卫国的巨大力量。

    《战国策·中山策》说:

    秦昭王已使百姓得到休息。修缮了武器,又准备攻打赵国。

    武安君说:不行。?

    他说:在长平大战中,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国人欢喜,赵国人害怕。

    秦国人战死的给以厚葬,受伤的给以精心治疗,有功绩的设酒食给予慰劳,百姓假借祭祀之名聚会,浪费了很多财物;

    赵国人战死的无人收殓,受伤的得不到医疗,军民悲泣哀号,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努力耕田,增加了生产。

    现在大王派兵虽然三倍于以前,我预料赵国的守备力量,也会相当于以前的十倍。

    赵国从长平之战以来,君臣都忧愁恐惧,早上朝、晚退朝,用谦卑的言辞,贵重的礼品,向四方派出使节,结交盟友,与燕、魏、齐、楚结为友好盟邦。

    他们千方百计,同心同德,致力于防备秦国来犯。

    赵国国内财力充实,外交活动成功。

    现在这个时候,对赵国不可攻打。

    昭王不以为然,强行派出五大夫王陵出兵,不能攻克。

    秦王于是派应侯范睢去见武安君,责备他。

    白起说:

    本来秦国在长平打败了赵军,不在当时趁赵国畏惧而灭掉它,却有所顾虑,放弃了机会,让他们能够从事耕种,提高生产,增加积蓄;使孤儿能够养育,幼儿成长,以增加人口;并修缮兵器,以增强战斗力;增高城墙,修浚护城河,以巩固防守;国君放下架子,对臣下以礼相待;上级军官对士卒推心置腹,同甘共苦;至于平原君赵胜这类人,都让他们的妻、妾到军营中,去为战士缝补衣裳。

    君民一心,上下协力,如同越王勾践当初被困在会稽山上受辱,而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一样。

    现在如果攻打赵国,赵国必定拼死抵抗;如果向赵军挑战,他们必定不出战;包围其国都邯郸,必然不可能取胜;攻打赵国其它的城邑,必然不可能攻下;掠夺赵国的郊野,必然一无所获。

    我国对赵国出兵毫无战果,诸侯就会产生抗秦救赵之心,赵国一定会得到诸侯的援助,我只看到有攻打赵国的危害,还没有看到有利之处;再加上我有病,所以,不能出征。

    秦昭王派王陵、王龁出征,包围赵都邯郸。果然如白起所料——在三国联军的打击下,大败亏输,破军杀将。



    从秦昭王五十年到秦昭王五十六年,赵姬带着幼小的左龙,隐匿在邯郸的贫民窟中,过着颠沛流离、
    从秦昭王五十年到秦昭王五十六年,赵姬带着幼小的左龙,隐匿在邯郸的贫民窟中,过着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困苦生活。

    据经书讲述,他的外公是军功贵族,几个舅舅也在赵军中服役。因为赵姬的缘故,他的外公失去了爵位,几个军官舅舅,也被勒令退役。

    赵人到处搜捕赵姬和嬴政母子,准备杀掉他们报仇。迫不得已,他的外公把赵姬母子藏匿到了人口密集的邯郸贫民区里,经常偷偷派人给她们送些食物。

    然而接济很快就断绝了,由于政府的默许,几个街头流氓领着很多爱国者,天天来赵府逼问赵姬和“秦国小崽子”的下落,每次都是白吃白喝,骂骂咧咧,经常还顺手牵羊、明抢暗夺。

    舅舅们不忿,那些人就对他们大打出手,把赵府砸的七零八落。

    外公和外婆都曾经多次挨打。

    因为他们的日夜监视,母家的接济只能是时断时续。




    由于对秦国毕竟有所顾虑,赵国政府的追杀,更多的时候也只是做做样子。

    为了生存,赵姬开始给比较富裕的邻居干起了家务杂活。这时候她把幼小的嬴政死锁在家里,防止他出去走丢。

    然而秦军对邯郸的长期围困,造成了邯郸城的大饥荒。赵人开始析骸而炊、易子而食,粮食极其缺乏。打零工的微薄收入,连买食物都不够,为了让心爱的儿子能够活下去,迫不得已,赵姬只好忍辱负重,去找有钱的男人出卖肉体。

    ——这是女性的伟大,这是真正的圣洁。

    有两三年时间,母子二人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邯郸解围之后,赵王派人通知嬴政的外公,他的女儿和外孙不用躲藏了。但由于外公的住宅已经成了赵人痛骂赵奸,发泄民族主义情绪的中心,经常遭到地痞流氓和爱国愤青的打砸抢烧,赵姬仍然不敢回到父母家里去住。

    她只好领着幼小的嬴政,拿着父母变卖家产送来的少许钱币,在贫民区里搬来搬去。

    但赵人好像到处都能认出这个“赵奸”,迎接她们的,白天是臭鸡蛋、烂菜叶,晚上是打在屋顶,门窗上的砖头瓦块。

    聚堆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然而童年时期的小嬴政,不能享有这些。没有人与他玩游戏、过家家,没有人与他疯来疯去,打打闹闹。除了仇视的目光,就是破口大骂,耳光飞脚。

    他经常哭着跑回家去,衣衫撕烂,鼻青脸肿,母亲搂着他,母子两人抱头痛哭,长夜沾湿。

    到处是戏弄与凌辱,永远是歧视和打骂。

    在饥寒交迫中,嬴政度过了自己地狱般的童年。

    ——这是历史伟人苦难的童年,这噩梦般的六年伤心欲绝,是嬴政永远也不想面对与回顾。

    且说异人与吕不韦逃归秦军,惊魂甫定,立刻乘车命驾,赶回秦都咸阳。

    在吕不韦的策划下,异人身着楚装,去拜见父亲和华阳夫人。

    到了太子府,叩拜起立,华阳夫人看清异人一身楚人打扮,不禁大为惊喜,她说:我是楚国人,你过继作我的儿子,你能穿上这身楚服,我实在非常高兴——这孩子真是有孝心啊!

    安国君见夫人高兴,也赶忙凑趣说:我儿为质多年,已经为国家立下了大功。今后我儿可改名子楚,以安慰你母亲思乡之心。

    于是异人改名为“子楚”。

    然后他又去拜见自己的生母夏姬。母子二人劫后重逢,欣喜无已,自是不消说得。

    最后是叩见那个不顾自己死活的爷爷秦昭王。

    从此,父母兄弟姊妹常相聚首,共享天伦,其乐融融。父亲和母亲夏姬又张罗着给他娶了一房侧室夫人,大概与夏姬一样都是韩国王族出身(只是推测)。

    第二年生下成蟜(前256年?-前239年,蟜音jiǎo),他是秦庄襄王嬴子楚的次子,嬴政的异母弟弟,估计比嬴政小三岁。

    嬴子楚再次娶妻生子,但正妻嫡子的位子他仍然留着,虚位以待,对于深陷敌国的娇妻爱子,他无疑仍然在时常牵挂不已。

    父亲跑了,嬴政自然代替他成了准质子。他的周围经常有赵人跟踪监视。

    嬴政在质子生涯的最后几年,终于有了一个玩伴,那就是燕国在赵的质子姬丹,他是燕王姬喜的儿子。小小年纪已经被派出当上了质子。

    赵政和姬丹非常友好,经常在一切游戏玩耍,赵人的排斥,同为质子的同病相怜,使两个孩子走到了一起。

    一丝暖流涌入了嬴政心底,人生不仅有恨,也开始有爱。

    昭襄王五十六年,七十五岁的秦昭王龙驭宾天。太子安国君孝文王嗣立。

    华阳夫人被立为王后,子楚被立为王太子。

    嬴异人当上太子,意味着什么,使赵国君臣想起来胆战心惊,不寒而栗。他们赶紧找到赵姬和嬴政母子,赔礼道歉、厚礼相赠,然后让他们梳洗打扮,收拾的焕然一新。最后,叫来高车驷马,大批扈从,把他们娘俩恭恭敬敬送回秦国。

    这时候的嬴政已经九岁。

    这是嬴政第一次走远道,山川迢递、车马颠簸,然而嬴政兴致勃勃。

    ——兴趣广泛,爱好远足是他的天性。

    从邯郸去咸阳,先要向南走,然后渡过黄河,沿着黄河南岸的西周故道西行,入函谷,进关中。

    沿途大概要经过赵、韩、周、秦四国。

    这一带,是战国末年中国农业经济的中心区。生产发达,人烟稠密,到处都是城邑田园,稻麦竹树。然而各国血战经年,民穷财竭、荒凉破败的凄惨景况,一定是随处可见。

    嬴政第一次看见黄河,那奔腾咆哮的大河,在一个刚刚九岁的敏感少年的心中,必定会打下难忘的烙印。

    然后是向西、再向西,道越走越窄,渐成一线,“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辔”。终于看见了长辈们常常念叨的函谷关。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秦国在战国时建置的雄关要塞。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在此建关,可以控制东去洛阳,西达咸阳的“商周古道”。

    由于这段黄河流域丘峦起伏,有中条山、崤山等阻断,函关谷底,成为附近地区唯一东西向平坦的通道,自然成为军事要冲。

    关城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宏大雄伟,关楼金碧辉煌,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唐·胡宿诗),“双峰高耸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金·辛愿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曾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国军队。
    (注:失误,致歉!嬴政回国经过的地区还有一段当时应该属于魏国)

    进入函谷关后,景致截然不同:

    那是绵延无尽的关中大平原,由渭水等河流冲积而成,因为平均海拔约高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总面积用后人的尺度计算,约为5.55万平方公里。

    关中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口密集。

    它四周为秦岭、北山山系及黄河所环绕,四塞为固;北有萧关,西南有散关,东南有武关,东有函谷关等等,故称关中。是一个极具经济、政治、军事价值的优良地域。

    从地势上看,关中位于当时的天下上游,对关东进攻,顺渭河、黄河河运而下,有如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打防御战,则以两万人,一丸塞函谷,即足可以令百万大军裹足不前。真是进可攻,退可守,凭高临下,虎视东方!

    苏秦曾对秦惠王所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后世张良也说:“夫关中左淆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輗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此地开发甚早,乃是中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最早的农渔工具、最早的陶窑、最早陶文、最早的土木建筑、最早的织布技术都出自这里,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

    祖龙前生正是凭借这块宝地,在他父亲周文王打下的雄厚基础上,建立了绵延八百多年的大周王朝。

    ——行进在自己前生称王的土地上,眼前的景物可曾有记忆依稀?

    犬戎之乱,曾使关中残破,但经过历代秦公数百年的努力,特别是商鞅变法,关中再一次得到了极大的开发。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且改革赋税制度,“舍地而税人”——将秦国军赋,从过去的“因地而税”改为按人头征收(鼓励垦荒),大量的自耕小农出现了。

    一家一户占地一百到数百亩,利用铁犁畜力进行耕作的景象,代替了大家庭、大集体的耒耜协田。

    粮布价格很高,意在鼓励耕织。
    纳粟可以得爵,可以提高政治地位。

    由于免除三代徭役,不用参加作战,开荒十年不收赋税等优惠政策,上百万的三晋农民跑到了秦国来。

    更因为战争都在境外,本国不会遭到波及,关中的城市、乡野一片繁荣富庶,远非山东各国之狼藉可比。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故关中之地(包括蜀中),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应侯问荀子:“入秦何见?”

    荀子曰:

    “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
    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
    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
    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

    ——九岁的小嬴政刚刚入秦,坐在马车上,他无疑只看到了法家理论、法家制度光明的一面。


    秦地宜禾,故从禾,“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那里的土是黄色的,那里的田是第一等,再加上秦国重视农耕的好政策,所以嬴政坐着马车走了几天,到处只见田畴连云,牛羊布野,一派家给人足,物阜年丰的大治景象。

    然后,他看见一大片宫殿建筑矗立在渭河南岸,周围有很多的树木,这是兴乐宫、甘泉宫、章台等王室宫苑。再向南,则是高大的龙首原。此时的咸阳已越过渭河,向南延伸。

    渭河上有一座长桥,这是渭河上最早的桥,该桥宽6丈,长280步,共有850根支柱,212根横梁。一桥飞架,连通两岸,桥下是滚滚东流的渭河之水,景象蔚为壮观。

    这是秦昭王所建,昭王时“欲通二宫(咸阳宫、兴乐宫),造横桥”,横桥史称中渭桥。

    走过桥去,便是秦都咸阳。
    在隔水相望的嬴政眼里,咸阳宫因为建立在原坂上,有梯度,自然也是气势恢宏。但比起邯郸城里赵国的宫城,因为面积有限,装饰也朴素些,其外观还是颇有不如。

    马车穿过兴乐宫,驶过渭桥,进入了咸阳宫门。放眼看去,只见一片缟素。

    原来昭襄王死于其五十六年秋天,具体说是闰九月,即该年之末。《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关于秦昭襄王卒的记载是:“五十六年后九月,昭死。”

    秦以十月为岁首,至九月则岁终。后九月即闰月。“后九月”正是以十月为岁首的历制的明证。据说秦自惠文王始用秦历,即已以十月为岁首。

    嬴政和赵姬回国时,离昭王死期无疑已经过了几个月,但丧事还没有完毕。

    赵姬和嬴政与一身孝服的嬴子楚终于再次见面了,父子、夫妇相见在经历了一番生离死别之后,执手相看泪眼,感慨欷歔,自不待言。

    然后是二人换上孝服,去拜见正在守孝的安国君,此时年号已改,但未满一年,安国君还没有正式登基。

    他看见自己的嫡孙壮实俊秀、聪明伶俐,嫡媳绰约多姿、如花似玉,自然是心中大慰,喜上眉梢。

    然后是二人在众人引导下去拜见华阳夫人和夏姬,华阳夫人善于处事,看见嬴政和赵姬必定大加夸赞,夏姬看见儿媳和亲孙,骨肉亲情,必定会情不自禁,有所流露,也都是可想而知。

    (以上主要是推理想象)

    向西南看,不远处就是昔日的镐京,正是左龙前生建立的都城。

    再往西是沣河,沣河以西则是文王建立的丰京,因为犬戎之乱,这两处已经是一片断壁残垣。

    “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未来的太史公说的一点都不错,这不,在原来宫殿的废墟空地上,秦人现在在上面已经是种满了庄稼。

    故国神京,黍稷离离,令人潸然泪下,悲怆不已。

    周人吟曰: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诗序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公室,尽为黍离。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秦都咸阳建在泾河与渭河之间的咸阳原上——“咸阳,在九嵕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此城北依高原,南临渭水,原有防护敌国之意。城内到处是高堂邃宇,层台累榭,闾里布局严整,绿树成荫。更有复道、阁道、甬道贯穿城中,类似今天的高架天桥。

    它始建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主要由商鞅创建,惠文王、昭襄王拓建。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7.5公里。由于它像西周的丰京,鎬京一样,都沒有城牆,所以到底多大,也不好确说。

    孝公十二年,商鞅奉命在此主持修建新都。他在修建咸阳城时,仿照鲁国和卫国的建筑,“大筑冀阙”,冀阙在宫城正门外,这是宣示法令的地方。翌年,秦都的首期营建工程完工,孝公迁都于此,秦都咸阳开始规模初具。

    咸阳宫是秦国的皇宫,营建在城北的北原上,通过渭桥与南岸的兴乐宫相通。东西约900米,南北约580米,雕梁画栋,巍峨壮丽。

    彼时山东各国都特意派了将相做为专使来参加丧事,韩王甚至亲自前来吊祭。此时丧礼未毕,各国肯定会留下一些人继续守孝,这也是顺理成章之举。

    安国君——孝文王是一个厚道人,他下令大赦天下罪人,礼遇父王的功臣们,对百姓施以恩惠。放松对园囿的严厉禁令。

    对宗室亲族更是照顾有加,刻意亲近。

    小嬴政从此就在咸阳宫里住了下来,因为是嫡长孙,将来的大王,宫里宫外人人巴结、个个趋奉,倒也不消说得。

    童年的可怕阴影,开始渐渐淡褪了。整个秦宫中,除了弟弟成蟜的母亲,对嬴政怀有敌意的人,这时候大概不多。

    他开始正式跟着老师学习。好学,是左龙的天性,在历史、文学、音乐乃至驾车、射箭、击剑的学习上,小嬴政如鱼得水,孜孜不倦。

    转眼大半年过去了,到了当年十月,也就是秦历第二年初,孝文王除丧,十月朔是丙申,四日是己亥,己亥日孝文王开始正式登基,但仅仅过了三天,到了辛丑日也就是十月六日,孝文王竟猝然薨逝。

    庄襄王继位,开始也是大赦天下,施恩于亲族、功臣、万民——这是新君上台后的通例。

    秦国在短短两年中连丧两君,令山东诸侯大为欣喜——他们认为这是上天开始抛弃秦国了,并没有想到这只是上天在为更厉害的人物铺设道路。

    于是,东周君开始联络诸侯,准备再一次合纵攻秦。

    庄襄王大怒,他命令吕不韦丞相亲自带兵,去灭掉了东周,把它的领土并入了秦国版图。

    吕丞相出身中原,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宽厚仁慈。他下令把东周周公迁往今河南临汝西的阳人,把这个地方赐给他,让他继续祭祀先祖,延续宗室。

    ——这是秦国开始施行新政的标志,完全符合儒家的仁政理想,正是兴灭国、继绝世的明王善举,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完成转型,大秦决不会猝然崩溃。

    原来周考王姬嵬(公元前440~前426年)在位期间,封弟弟姬揭于河南(王城),称为西周桓公,以继续周公的官职,时人称此小国为“西周”。

    周桓公死,传位于子威公。威公死,传位于子惠公。惠公长子称西周武公。

    惠公又封少子姬班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史称“东周”。就这样,在周王室的领地内,建立起了“西周”、“东周”两个小国。

    西周初年营建雒邑时,共修建了两座城。西边的方十七里,叫王城,东边的小一点,叫成周。

    东周国和西周国互相争吵、征战不休,并且侵蚀天子的地盘。周天子渐渐混得只剩下成周一座孤城,甚至连养活自己都已经做不到,只能依靠东、西两个周国轮流供养。

    原来天子寄居于东周公治下。周赧王时又徙都于西周。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秦军攻取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负黍(今登封西南)二地,斩首四万。西周君害怕被假途灭虢,于是联合诸侯军队出伊阙(今河南洛阳南)攻秦,以隔断秦与阳城的通道。秦昭王大怒,派将军摎发兵攻西周,西周君不得不将其三十六邑、人口三万全部献给了秦国,西周国灭亡。

    同年,周赧王死去,作为天子之国的周朝不复存在。

    下一年,周国人民向着东方流亡,九鼎被搬回了秦国。

    至此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两周尽灭。

    若从周赧王逝世的前256算起,天下已没有天子了。因为下一朝天子秦始皇帝,已经于公元前259年出生。

    昔日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史记·周本纪》)

    秦始皇亲政,正是在公元前238年——距周赧王逝世,九鼎入秦正好十七、八年。?
    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的理想,当然也是统一天下。

    庄襄王元年,秦国派将军蒙骜率军伐韩,韩国被迫献出成皋和荥阳一带,那里是中原的战略要地。秦国在那里把两周与以前占领的韩国土地合在一起,设立了三川郡。

    此时韩国的首都郑已经三面被围,秦军兵锋已直指魏都大梁。

    庄襄王二年,秦军趁赵、魏攻燕,又一次在蒙骜统率下占领了赵国的太原郡。

    庄襄王三年,蒙骜攻占魏国的高都、汲县。随即在赵国西部展开大规模进攻,先后占领了赵国的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大将王龁则进占韩国的上党郡,并重建上党郡。

    同年,秦国开始置太原郡。

    秦军连败赵、魏、韩三国军队,锐不可当。三国已经岌岌可危。

    魏安厘王被迫把流亡赵国十年的信陵君公子无忌请回了魏国。英名盖世的信陵君再次出手,果然是盛名之下,并无虚士。他派人通告诸侯,发动合纵,率领魏、韩、赵、燕、楚五国联军击破秦军于河外(今河南原阳以西、滑县以东)蒙骜大败,五国联军乘胜追击到了函谷关前。

    ——此战发生在庄襄王三年四月份。

    这是秦国在统一战争中的又一次重大挫折。

    秦军大败,庄襄王大概是又气又急,五月丙午日竟暴病而亡。

    十三岁的嬴政失去了慈爱的父亲,懵懵懂懂被人推上了秦王的宝座。

    公元前246年,嬴政即位,称秦王。

    这就是第二次轮转的左龙,他的前生就是周武王。

    故曰:
    御宇真龙太矜骄
    八百年后重临朝。

    他尊立母亲赵姬(不知道叫什么芳名)为太后,尊丞相吕不韦为相国,称“仲父”,如武王尊立太公,桓公尊立管仲。

    秦王亲政以前,所有的国政概由吕不韦相国全面打理。正如王立群先生所说:相国的地位还在丞相之上——秦朝官制,丞相可以设两位,相国则只能设一人。

    所以在嬴政实习的九年当中,吕不韦事实上就是秦国的王。

    父亲在世的三年已经给小嬴政(刚来又叫赵政)在秦国王族中打下了坚实基础。宗亲长辈们,伯父叔父们接纳了他,两位老太后(华阳太后可能也就三十几岁)接纳了他。

    父亲留下的战将蒙骜、王齮、麃(BIAO)公等等指挥着军队。

    吕不韦相国预备统一天下,所以,他大量招募天下的贤士英杰入秦,门下食客很快达到了三千人之多——足可与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媲美。

    其中的人才很多,从《吕氏春秋》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后来的丞相李斯,就是他的门客之一。

    李斯其实就是天上的左群文星转世,他的上辈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元帅。

    吕相国(又叫相邦)封地广大,收入很多,为了伺候那些文人学士、英侠巨盗,家中所用僮仆(仆役)即达万人,想来相国府中的富贵景象比之《红楼梦》中的贾府犹胜一筹。

    ——当然,吕府都是合法收入,以吕不韦的为人,他是绝对不会贪污的。

    这时候的秦国的疆域除了原来的秦地,已经南收巴郡、蜀郡和汉中,跨过宛县占据了楚国的郢都,设置了南郡;往北收取了上郡(在黄河西边)以东,设立了河东、太原和上党三郡;往东到荥阳,灭掉西、东两周,设置了三川郡——“也就是占有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两个地理单元之大部及其东缘部分区域”

    ——天下形胜,尽入掌握矣。

    此时的秦国人口大约五六百万,可动员兵力已达一百余万,龙骧虎视,正欲并吞天下。


    西周之时,天子统军,大臣、诸侯分级指挥;各级司马主管军赋、纪律、训练。

    春秋时,各个诸侯国自立,国君、卿、大夫统军;

    战国时,开始出现专职的将军、武官,文武开始分职。

    夏朝大概以步兵为主,可能已有兵车出现(文献上有);

    商代以步兵、车兵为主,可能已有早期的骑兵;

    西周以车兵为第一主力,步兵从属;

    春秋时车、步、骑、舟已经齐全,但还是以车兵为主;

    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野人地位的提高,随着强弩发明对于车阵毁灭性的打击,步兵取代车兵,成了军队的绝对主力,同时骑兵方兴未艾,车兵反而成了附属品,战车主要用于防御和运输。

    夏商西周及春秋前期,军中甲士都是贵族和平民,野人没有兵役权。

    夏商开始都是临时征兵,商代晚期有了常备军。西周国野分治,国人当兵。春秋开始有了改变,战国是全民皆兵,除了成年人随时可以征召,各国还兼有募兵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1-07-13 14:09:1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