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再谈《大明王朝1566》:汤是好汤,可惜让编剧扔了一粒老鼠屎!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再谈《大明王朝1566》:汤是好汤,可惜让编剧扔了一粒老鼠屎!

作者:蓝海之岛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明王朝1566》早已被称为神剧,该剧制作精良,一班老戏骨的表演功力让人叹为观止,让人领略到了国产剧的最高水准,这在坊间已成定论。导演张黎确非凡品,他在2003年导演的《走向共和》,至今是国人心目中的历史剧第一(没有之一),后期张黎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辛亥革命》、《少帅》,虽然没有达到前面两部的高度,但依然可圈可点。可以说,有他2007年掌控《大明王朝1566》的拍摄,自然已给该剧的质量作了背书。
    不过,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美玉无瑕,方光彩照目。正因为《大明王朝1566》名满天下,所以大多数观众不愿看到该剧出现瑕疵。即使有瑕疵,也大多视而不见。楼主也是多年闻听该剧的名声,一直想看,但均因网上需要付费而只能看区区几集。直到近期,发现宽带收费电视已将该剧放入免费点播清单,方仔仔细细欣赏了一遍。看罢,基本上认同坊间的评论,这部男人的严肃宫斗剧,水准比非一些流量女明星的戏说宫斗剧可比。但看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老实说,本楼主对当年明月非常欣赏,他的《明朝那些事》,看了已有三遍了,他的这本书以明史为依据,史实性相对较高,其中严嵩与徐阶的斗法,在该书中写得精彩纷呈,可并没有看到有"改稻为桑"这么一件事。为何在《大明王朝1566》中,一切事皆因"改稻为桑"而起呢?
    "改稻为桑"在1566剧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是以"改稻为桑"为引,才有了裕王派和严嵩派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才牵扯到了嘉靖帝,才有了胡宗宪的无私谋国,才有了海瑞的登场。没有"改稻为桑",几派人物缺乏了斗争的场合,一切便都无从谈起。编剧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
    调用网上提供的信息,《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的编剧刘和平,1953年出生于湖南衡阳,祖籍湖南邵东。国家一级编剧、作家[1]。1993年,刘和平编导的舞台剧《甲申祭》在成都得奖后到北京演出。1999年,首次担任影视剧编剧的长篇历史剧《雍正王朝》在央视播出,刘和平凭借该剧获得了第1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的荣誉。2001年,担任古装喜剧《李卫当官》的编剧。2004年,作为历史剧《沧海百年》的编剧。2007年,出任由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的编剧及制片人。2014年,刘和平编剧的的近代历史剧《北平无战事》播出,刘和平凭借该剧获得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等多个奖项。2017年2月20日,获得第十一届电视制片业“十佳电视剧编剧”奖。
    应该说,刘和平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编剧,这从他获得的奖项就可以看出。然而在本剧中,对于全局起到关键作用的这个"改稻为桑",这位编剧却犯了一个不起眼的错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貌似不起眼的错误,最终可能危害到本剧的历史地位。
    在这里先重复一下剧情。严世藩为了弥补亏空想出在浙江"改稻为桑"一策,并且在朝堂上获得通过。杨金水作为宫廷代表被派到浙江监督实施,浙直总督胡宗宪认为不可行,于是嘉靖免去胡宗宪兼任浙江巡抚一职,由郑泌昌替代,郑泌昌与何茂才、杨金水一起指使杭州知府马宁远等人在新安江沿线毁堤淹田,再让织造局沈一石去趁机低价收田,一举二得。在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干预下此事东窗事发,最终胡宗宪杀了诸干官员,并忍痛让淳安、建德分洪,由此引出海瑞就任淳安知县,好戏登场。
    此剧情逻辑上环环相扣,各个人物在这一次事件中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机会,可谓神来之笔。然而,这里有一个天大的漏洞,“毁堤淹田”真是可行吗?相信绝大多数国人是没有异议的,认为这的确是一条毒计。这里要说,大多数国人不知道浙江的地势,是情有可原的。但浙江的观众就同了,很多人一看这里就要笑场了。为何呢?我们来看一下新安江沿线的地形
    
    这是卫星图比对
    
    从这两个图上可以看得很明白,郑泌昌与何茂才、杨金水想出来的所谓在新安江沿线各县开闸放水的想法,实在是一伙地理盲才能想出来的啊!浙江向来是七山一水二分田,新安江沿线崇山峻岭,江水峡谷间穿行,只有到了桐庐县后,方出现一块山间谷地,再下去就是富阳杭州了,不知道大明王朝花的200万修的堤是修在哪的?一个敢修,一个敢炸。胡总督也不含糊,居然又去炸了淳安、建德两县的大堤去分洪,不知道他该怎么去炸这不存在的堤?炸了堤后让水往哪里去,往山头上去分洪吗?
    还有不明白的,再看看这富春江水库的地形图。
    
    千岛湖下的富春江水库,拦坝之后,形成的湖面被山势牢牢限制成条状,可见山势之陡峻。
    由此可见,编剧编的一出好戏,因为这个大漏洞,结果演变成了一场闹剧。一帮老戏骨为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斗得你死我活,可真是大明王朝的奇观了!"改稻为桑"本是一个好的破题,“毁堤淹田”也可以是一条好的奸计,但要“毁堤淹田”,你也不能在新安江毁啊,懂一些地理的话,你得毁浙北平原的苕溪大堤啊!看图
    
    说起苕溪大堤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说起杨乃武小白菜估计人人皆知。对的,苕溪是发源于天目山的一条浙北重要的河流,苕溪大堤下就是余杭县城,大堤就是管余杭、德清两县的几十万亩水田安全的。这里才是浙江的鱼米之乡、赋税重地。
    可惜,以本楼主小人之心,估计编剧是为了强行让海瑞登场(毕竟海瑞任淳安知县这个史实不好改),所以生编了这个毁新安江堤淹淳安田的馊主意。可惜,如此一来,你这部严肃的历史剧,结果不也成了“戏说”了吗?



    题外话。近期江南连续暴雨,洪水漫地,说起这苕溪大堤,如今关系到了杭州城西一个重要经济区的安危,这个重要经济区,正是马爸爸的总部——阿里巴巴的大本营——未来科技城。因此,杭州正严防死守,确保大堤安危,否则一旦阿里被淹,那将成为震惊全国的大事件!想当年大明之时,虽然此地没有如今地位显赫,但也是余杭县治所在,良田数十万亩的膏腴之地,那郑泌昌何茂才之流,不在此炸堤淹田,反去新安江炸堤,岂不是舍近求远、缘木求鱼?小阁老虽然用的人,人品虽然个个不咋地,但智商都总应该在线的吧?
    胡总督心说:我太难了!
    
    @molangsa 2020-07-12 15:33:05
    这不算啥!《神探狄仁杰》第三部漕盐大案,看到铁手团将盐包从水下捞出运走,我就笑了!编剧逗我玩呵,驴子掉河的寓言故事当我不知道吗?
    -----------------------------
    这部剧我也看过,编剧钱雁秋向称鬼才,总体上质量不错,不过这确实是个天大的漏洞,好在元芳卖力,咱也就睁一眼闭一肯看热闹了。
    @qilin1230 2020-07-12 14:43:01
    封了这部剧,我们要看鹿晗
    -----------------------------
    小鲜肉新人辈出,鹿晗好象过气了吧,现在是那啥蔡徐坤什么的吧?
    
    东苕溪西险大塘水位暴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城区已有部分房屋没在水中。
    郑泌昌这时候炸上一炮,“改稻为桑“倒是真能成了!
    府台大人,咱炸错地方了,该炸苕溪大堤啊!
    呃,大人你怎么了?大人,大人!你醒醒啊!
    
    @paocaiwang2019 2020-07-13 16:51:45
    《雍正王朝》是好皇帝,《大明王朝1566》是好清官。《1566》比《雍正王朝》有了些深度。不受制约的皇权是万恶之源。
    历史剧只是以历史作为引子,以史喻今罢了。不能太认真。海瑞在剧中是高大全式的人物。其实政务能力一般。史料说他官与民争即判官无理,贫与富斗即判贫有理。但富人也不全是巧取豪夺,穷人中流氓无产者居多。这种人遇到毛姆,可能会被上一课。当然遇到毛泽东就另当别论了。此外,剧中把严世蕃写成阿斗式......
    -----------------------------
    兄台说得很中肯。如果当成戏说来看,这也是一个思路。不过本剧既然以一部严肃的历史剧闻名,那么新安江堤坝是否存在关系就大了!新安江大堤不存在,就证明毁堤淹田是纯属子虚乌有。而毁堤淹田子虚乌有,就证明改稻为桑也是子虚乌有。这么一来,整部剧就成了架空历史的古装剧。陈凯歌《无极》初看让人玄幻莫名,直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才发现整部剧的荒唐,演员越是演得卖力,越是令人发笑。《1566》的内涵当然非《无极》可比,但一旦知道一群演员在卖力演出一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场面,无疑还是会让人跳戏的。
    剧中把严世藩写成阿斗式人物,其实也是歪曲了此君。正史中,严世藩的聪明,甚至超过了其父。最后葬送严家的那个“张天师送经”案,如果是正史中的严世藩,哪会这么蠢笨,明知嘉靖最喜好上天降祥瑞,当李王妃献经,嘉靖大喜之下诏告天下共庆的时候,严党去拍马屁还来不及,居然还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不去上表道贺,还要去揭裕王的老底,难道不知道哪怕裕王造假的事被揭穿,岂不也同时污辱了嘉靖的智商?要是严世藩就这点智商,严家还会主政明朝20年?
    @四两拔干片2018 2020-07-14 19:59:53
    楼主,你这样就没意思了。《1566》里面的剧情和史实相去甚远。你抓住一个毁堤淹田就当成了宝贝,太可笑了
    -----------------------------
    如果要说1566与史实相去甚远,似乎不见得。戚继光与胡宗宪共同抗倭的事迹,就是嘉靖时期的一个史实,而且戚继光也确实是在胡宗宪领导下抗倭的。胡宗宪与严氏父子的关系,都是史实。
    朝堂中的诸般人物,嘉靖帝,徐阶、严嵩,高拱,张居正,人物形象均接近于明史真实人物,这怎么能说与史实相距甚远呢?
    我本帖的指向主要是编剧,编剧的不严谨,导致本剧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瑕疵。本来,嘉靖朝关于徐阶等一班清流斗倒严嵩有的是现成的故事,为何偏挖空心思想了个什么“改稻为桑”的馊主意?实在是令人比较遗憾!
    再说说1566中上场的诸位人物,前面说了,有一帮老戏骨加持,嘉靖帝,徐阶、胡宗宪、严嵩,高拱,张居正,还有赵贞吉,这些人物塑造得相当成功,也基本上符合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形象。
    之所以说是“基本上”,是因为还是有些值得商榷的余地。比如胡宗宪,其实确实是个能臣,但他能攀上严氏一党,本来就说明此人心术并不大正,明史的评其为“交结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本剧中因为王庆祥王老师的人品设定,把胡宗宪塑造成了清正廉洁刚真无私的忠臣,实在是美化得过份了。
    严嵩的形象由倪大红扮演,实在是精彩至极。每一举手投足,都足见功力。但缺点也是编剧只写了他老谋深算的一面,却很少表现其阴狠狡诈贪婪无耻的一面。比如陷害首辅夏言,勾结俺答坑害爱国边将,用钱贿赂敌人退兵却向嘉靖邀功,这样的无耻行为在本剧的严嵩身上是看不到的,这也不能不说是美化了他。
    嘉靖帝,徐阶、高拱,是本剧中历史还原度最好的三个人物,嘉靖帝的帝王诡术,徐阶的老成谋国,高拱的率直意气,均栩栩如生,如历史重现,令人叹服。陈宝国演绎的嘉靖帝,达到了一种艺术上的新高度,完全摆脱了大宅门和汉武大帝的留给人们的形象,可以说是陈宝国艺术生涯的一个新高峰。
    说完几个拍得好的人物,再说说几个楼主个人以为拍得不怎么样的人物。
    第一个,便是严世蕃。虽然严世藩的扮演者张志坚表演功力甚是了得,但无奈编剧没把这个人物写好,嚣张拔扈表现得过度,老谋深算的地方反映得太少。跟他爹一比,简直是一个愚材。然而,历史上的严世藩真是这样的吗?
    严世蕃后人称为嘉靖第一鬼才,可不是浪得虚名。明史载,世蕃狡诘机智、博闻强记、善撰青词,洞察帝心。嘉靖帝爱打隐语,严嵩老迈,常有不解之时,世蕃一阅便知,为此深得圣心。后全权代父处理政务,权倾朝野。
    这样的鬼才级人物,本剧中居然把他表现成了愣头青,这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第二个,便是本剧重点追捧的人物——海瑞。要问,在本剧中,谁是真正的N0.1?观众可能不觉得,但在导演编剧的安排下,连嘉靖帝见了他都被煞了威风,可见得在他们心目中,这位爷才是真正的N0.1!是全剧主打的中心人物,他的高大上形象代表了本剧的思想政治导向。
    然而,本楼主不得不说,这个人物最终效果是相当地一般。只因为两个字——太作!
    为什么说他作?象他这样一个没有背景的人物,如果没有裕王爷徐阶等人赏识,根本就没有上台怼人的机会。而这位爷一上台,便是傲气十足,这气势几乎都可盖过一代大儒王阳明了。傲气也就罢了,还动不动就给自己的几位恩师添乱,招摇过市到六心居“正浮言”,在皇上头上动土。而奇怪的是裕王、徐阶、锦衣卫七爷等人还忙不迭给他擦屁股,仿佛这位才是上天之国派来的钦差大臣。这么一段不合逻辑的情节,其实背后倒是合乎逻辑的,因为这位爷确是后世大国派来的形象代表,导演和编剧的主捧人物,裕王、徐阶、锦衣卫 不配合点行吗?你看看,最后连嘉靖皇上都受到了深刻教育,同意把皇位传给裕王,还要忍着气把海瑞当成镇宅之宝传给儿子,你说这海瑞牛不牛?
    说的几个拍得好的人物被删了,不知犯了什么天条?后面幸亏还留着稿子,要不然也没了。
    今天聊聊本剧中虚构的两个人物,一个是沈一石,一个是齐大柱。之所以谈这两位,一位是人物极有风度,另一位则纯粹是因为导演安排的露脸机会太多,有些莫名所以。
    先扯扯沈一石,这位沈大亨仆出场时的气定神闲的强大气场还是很让人叹服的,赵立新确实是位实力派演员,虽然最近因为在微博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名声受了影响,但演技确实是不错的,后来在《芈月传》中饰演的张仪,也非常出彩。说实话,沈一石的老谋深算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买田不成改赈灾这出戏,让人一度以为世事皆在其意料之中。只是没想画风一转,最后居然被编剧安排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真是令人感到虎头蛇尾。本来,象他这样的人物,早已看透世事,安排他隐姓埋名逍遥江湖也就是了,何必非要猴急地安排他去死?他这一死,他所有的谋略,所有的气场,最终岂不成了笑料?本来是神一样的高人,最后生生地被化成了俗人。一石兄,你死得窝囊啊!
    而齐大柱这个人,虽然确实可以说是个好人,大大的好人!但能从一介草民到当上大内锦衣卫十三爷,要是没有后台,那也就跟在做梦一样。从剧中看,齐大柱算是海瑞的人,但出事之后,裕王一派为了保他不惜用“张天师送经”来哄骗嘉靖,这剧情就编得有点过了!裕王的胆子本来就不大,平时战战兢兢,对他老子的智商更是一清二楚,万一被嘉靖揭穿,那可是太子位不保的大事!而冒如此大的风险只为了救一个海瑞的忠实小跟班,不知是裕王爷一派的哪根筋出错了?编剧和导演在这个小人物上倾注了如此大的精力,几乎把他培养成了海瑞外的一号小主角,不知是想从他身上突出"人民群众"的力量?还是想用他来烘托海青天?
    闲瑕之余,本楼主也做过个有趣的尝试,试着跳过所有有齐大柱此人的剧集再看,居然发现剧情基本还是连贯的。这才想明白,原来编剧和导演这是在注水啊!
    

    
    突然想起《人民的名义》里那个人人讨厌的郑胜利。这个郑胜利,便是导演用来注水的,看起来这已经是电视剧导演的常规操作了。与他相比,导演安插在1566中的注水齐大柱要稍微给力一点,起码把郑胜利的剧情剪了后看起来让人心情更加舒畅,剧情也更连贯,而齐大柱还是跟剧情有些许瓜葛的。
    
    至于芸娘嘛
    
    把自己说成贱人那可太损自己了!至少还是起到了一只花瓶的作用嘛!其他么,想不起来你来这剧里是来干啥的?
    评论又被吞了,是不是又该问候谁了?
    @ty_指尖流光恰巧 2020-07-17 07:40:10
    本来就是电视剧你非要把他当成纪录片看
    -----------------------------
    这事吧,你还真赖不得我!你看看导演编剧,拍摄这部主旋律历史剧的主题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同志们,我们号召大家要向海瑞同志学习!学习他不畏君权、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什么?凭什么要学?呃,各位肃静,今天让我给大家讲一个海瑞同志如何抵制改稻为桑的悲壮故事…………
    然并卵,结果居然被证明这故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象是档钟央号召大家向雷某锋同志学习,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比方说,结果居然有人反证,说雷某锋同志根本没做过这些事情,那你说说,你让我们大家还怎么学?
    纯属扯淡,扯淡!!!莫风沙啊
    千面情圣海棠馆主 回复我
    这个片子我们这样的人是看不明白的,这个片子是被反攻倒算的。其实中国从大禹治水的时候开始两河就开始治理,但是都没能治理的成功,而实际上最接近成功的是大禹的父亲鲧,用的办法是用息壤来堵,这个是历史记载,实际上息壤就是大坝,至于说为什么鲧被杀,实际上就是他用堵的办法,实际上可以
    ——————————————
    这位馆主兄弟好!鲧的事估猜发生在黄河或淮河,钱塘江(上游新安江)这条山区小江就算发大水,淹的也是杭州,上游也完全用不着去堵!
    今天扯扯本剧中另一个“牛”人——李时珍。
    
    估计没看过这部剧的人立马质疑:你没搞错吧?这是李时珍吗?
    不错!说真的,第一次看到本剧的李时珍出场,楼主也怀疑自己眼花跳戏了,这不是元芳大将军吗?怎么成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绉绉医生了?心目中的张子健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啊
    
    估计这位张大侠演李时珍也很郁闷,武戏一场没有,要多无聊就有多无聊。难怪后来会转头跟上了神探狄大人,斩妖除奸杀个痛快呢!
    不过,这位李名医的脾气倒是颇有大将军的风采的。你看他,在剧中出入王爷相府如入无人之地,从来都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连嘉靖老儿生了病,最后惦记的还是他。一度让楼主以为皇上老爷早已经给他了丹书铁券了。可惜看到最后,他的头衔还只是一个太医,还是在太医院呆不下的(主动要求开除,以示傲骨)。这样一位平民,在大明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有如此做派,如果属实,那估计是嘉靖同志深刻领会了我邓总设计师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神,将我大明王朝的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执行得非常到位。如此尊重人材,尊重科学,按理我大明应该是当年世上第一强国啊!可怎么连小小的东洋倭寇也敢来我海边闹事?真是视可忍,孰不可忍!
    
    两位伟大的反帝亲蜜战友在一起
    关于张子健居然答应扮演李时珍的原因,本楼主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脑洞大开,终于想通其中奥妙。据本楼主小人之心推测,编剧答应张大侠的剧本是这样的:李时珍其实是一位身负绝世武功的医药奇才(那啥杀人名医胡青牛是小儿科了),一向反对帝制、热爱人民,特意学得一身绝世医术,以隐藏自己武林高手的真相,力图打入太医院,寻机接近嘉靖皇帝。如皇帝有急病召见,趁机将其一刀毙命,挽救我大明江山。
    
    可惜张黎大导演拿到剧本后思来想去,觉得这个情节过于扯淡,于是大笔一挥修改为:嘉靖帝极其聪敏,虽然不知李时珍真实身份,但也猜到了李时珍的真正目的。因此,尽管后来病重,吕芳几番劝说他请李时珍晋见诊断,均被他断然拒绝。直到实在捱不过去了,才按他的药方让吕芳配药,试用无害后方才服用。李大将军经年累月呆在太医院,实在找不到下手机会,只能识趣地找个原由离开。
    如此一来,张大侠最终还是没捞到大展身手的机会,实在是憋屈至极,只能靠在王爷总督面前摆摆谱来发泄一下了。
    最后声明:以上推论纯属扯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明朝那些事儿》李时珍篇:
    三十年多前,作为一个想要考取功名的秀才,他曾三次参加乡试,不过运气不太好,总是考不上,于是一气之下,便干起了父亲的老本行。
    虽说名落孙山总是一件悲痛的事,但这个人的落榜实在值得全人类放鞭炮庆祝,因为他的名字叫李时珍。
    事实上,李时珍原本不想做医生,因为他的父亲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也有点钱,但在那年头,四书五经才是正道,医学算是杂学,那么医生就是杂人了。
    杂人自然是不受待见的,有钱又如何,就是瞧不起你!所以李时珍的老爹千叮咛万嘱咐,将来千万不能从医。
    李时珍是听话的,但就是考不上,你有什么办法?更为麻烦的是,二十岁的时候,他还染上了一种极为难治的肺病,百般折腾,死去活来,才算保住了一条命。
    于是不久之后,久病初愈的他找到了父亲,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考了,请将医术传给我。”
    父亲想了一下,点头同意了。
    我所经历的痛苦与折磨,不想再让别人承受。
    在我看来,这大致就是李时珍的行医动机。
    虽说读书不在行,但摆弄药材,李时珍还是很有点天赋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见过的怪病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医术也越来越高。
    这么看来,现在医院里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坐镇门诊,二三十岁的医生只能坐在一旁打苍蝇,也实在不是没有来由的,医术如何暂且不说,人家毕竟多活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李时珍明显不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的医生,一点潮流意识都没有,他给穷人看病,竟敢不收上百万的医疗费,竟敢热情问诊嘘寒问暖,竟敢免除所有的检验费、治疗费,实在是“罪大恶极”!
    行医十几年,不计成本,只求救人,李时珍就这么坚持了下来,他的积蓄越来越少,名声却越来越大。
    于是到了嘉靖三十年(1551),他迎来了人生的一场大变,在这一年,几个人找到他,十分客气地把他请到了楚王府,希望他担任楚王的私人医生。
    能吃饱饭,还有无数的医书和药材资源,李时珍不是傻瓜,他答应了。
    在楚王府,李时珍干得很不错,治好了很多人,被称为神医,名震天下。
    好东西人人都想要,尤其是嘉靖这样的人,所以在听说李时珍的大名后,他便告诉楚王,你另外找一个医生,把这个给我送过来。
    就这样,李时珍进入了太医院,并见到了大明帝国最高级的病人嘉靖。
    其实能进入太医院,李时珍是很高兴的,能做到太医,也算是医生中的成功人士了,不得意一下,实在也说不过去。
    但没过多久,他就想走了。
    具体原因并不像许多书上所说的那样,什么嫉恶如仇、厌恶庸医等等,李时珍不是海瑞,走南闯北混了那么多年,场面上的事情还是过得去的,他之所以要走,实在是因为力不从心。
    李时珍是神医,在那个年头,只要不是天花、肺结核之类的绝症,他基本上都能搞定,可问题在于,他那位唯一的病人是没病找病。
    嘉靖其实身体很好,只要能够坚持锻炼,每天早上跑跑步打打太极拳,活个七八十岁应该不成问题,可他的目标过于远大,七八十?
    至少也要活个七八百才够本。
    于是他开始没事找抽,日复一日地吃重金属和水银,还美其名曰金丹,李时珍倒是劝过他,也想帮他,却毫无用处。
    这实在怪不得李时珍,因为要从科学门类来分,嘉靖同志弄的这一套应该算是有机化学,隔行如隔山,李医生当年也没搞过化学,只能爱莫能助了。
    太医院别的没有,医书和药材是不缺的,于是嘉靖接着磕他的药,李时珍接着搞他的研究,直到有一天,他认为自己已经学不到更多东西了,便打起背包,收拾资料,离开了这个他曾无限向往的地方。
    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时珍回到了民间,这一年他三十五岁,见过最穷的贫民,也看过最富的天子,到过寒酸的茅舍,也走过金銮大殿,人世间的富贵、疾苦他已了然于胸。
    今天来说说本剧中的一个被人忽视的中心人物。而这个被人忽视的人物,实际上却是本剧的灵魂人物,然而很多人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这个人就是裕王爷的王妃——李贵妃。
    
    话说第一次看到李贵妃出镜,本楼主还是有点跳戏。话说闫妮同学的佟掌柜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猛一看到佟掌柜现身,总是先跳出这么一副形象——
    
    哎哎,打住!不能这么想了,这回可是正派形象了,堂堂的太子妃,母仪天下,这下子可乌鸡成凤凰了。小的们都得悠着点!
    话说贵妃娘娘的脾气还是老大老大的!看那陈洪陈公公在太子爷面前神气活现,不可一世,想撵冯宝走就撵,结果被李娘娘一个巴掌,顿时老实了,看得各位看官那个解气啊!
    而在裕王爷面前,李娘娘那可是一副标准的大义凛然、贤妻良母的形象。裕王这糊涂虫想到的,没想到的,全在大贵妃的掌控之中,裕王,遇事优柔寡断、踌躇不前。而李娘娘却多谋善断,看问题能一语中的。有李妃在,任他严嵩严世藩父子诡计多端,有我娘娘见招拆招,裕王爷始终稳如泰山,论才智,论魄力,厚黑如徐阶也只能甘拜下风。
    历史上,对于李王妃也评价较高,史称:慈圣皇太后母仪天下,参政不乱政,秉国不贪权。
    扒一扒李王妃的身世。李妃本名李彩风,即明朝历史上的慈圣皇太后,汉族,漷县(今北京通州)人,生于1544年,享年70岁。在剧中,李妃是一位风光无限的人物,丈夫对其宠爱有加,就连公公嘉靖也处处高看她一眼。可是,李妃的出身却是很低微的,幼年生活也是很贫苦的。
    李妃的父亲李伟,是一位乡村的泥瓦匠,靠着出苦力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后来由于家乡遭灾,无奈之下,李伟携家带口进入北京谋生。此时的李彩风也只有十二岁。三年后,迫于生计,李伟将女儿送到裕王府,当了一名使唤丫头。然而,正是他的这个无奈之举,却将女儿送上了一条荣华富贵之路。
    李彩风进入王府后,被安排负责服侍裕王的侧室陈王妃。裕王共有两个王妃,正室李王妃和侧室陈王妃。这两个王妃也曾为裕王生育过一男二女,可是不幸都夭折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好色的裕王私幸了李彩风,也正是由于这次私幸,李彩风为裕王生下了一个儿子。
    李彩风所生的这个儿子,正是后来统治明王朝达四十八年之久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两年后,李妃的肚子也算争气,她为裕王又生了第二个儿子,即后来的潞王朱翊镠。母以子为贵,凭着这两个儿子,裕王登基后,李妃被册封为李贵妃。
    李贵妃不但肚子争气,见识也不一般。他的色鬼丈夫隆庆皇帝由于过度的风流快活,登基六年后就去世了。此时的李贵妃也只有二十八岁,她的儿子朱翊钧年仅十岁。万历尚且年幼,国家大事如何处理?这时的李贵妃,勇敢的站了出来,担起了哺育幼主的重任。
    万历登基后,李太后马上就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内廷当中,她把司礼监掌印太监,换成了从小就陪伴万历长大的冯保。第二,朝廷当中,她将内阁首辅换成了万历的老师张居正。
    历史证明,李太后的这两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也充分证明,她在识人方面是很高明的。从此,万历皇帝在冯保和张居正,一内一外这两个重臣的协助下,使大明逐步出现了,国库收入增加,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史称“万历新政”,使本已逐步走下坡路的明王朝迅速恢复了生气。
    李太后不但国事清楚,家事也极为明白。中国历来有册封长子为皇太子的传统。朱常洛是万历与宫女所生的长子,本应被立为太子,而万历由于宠爱郑贵妃的缘故,却有意立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万历的意图遭到了朝中大臣的集体反对,最后连李太后也看不下眼去了。
    一天,李太后把万历召来问话。见面后,太后就开门见山的问他:“你为什么不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没想到母亲会突然问起这件事,就随口答道:“因为他是宫女生的儿子。”听到这话,李太后气的脸都绿了,她厉声说道:“你也是宫女生的儿子!”
    完了!万历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吓得直冒冷汗,连忙跪地磕头,向母亲赔不是。李太后强压住心头的怒火,一字一句的说:“以后,你若继续如此行事,不遵祖训,我将让你的弟弟朱翊镠继位!”早已吓得魂飞天外的万历,连忙答应了李太后的要求。
    在大臣和李太后的重压下,时间不长,无奈的万历便册封了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洛就时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父亲。李太后的父亲李伟因女而贵,被册封为武清伯。后来,李伟的家人倚仗李太后的权势做了错事,李太后知道后,就派太监去数落他们,并将有罪家人依法处置。
    李太后幼年贫苦,由于机缘巧合而进入帝王家,并贵为太后。相夫教子,处理国事、家事方法得当、进退有据,终其一生,也算是一个明白人!
    由此可见,后宫也未必不能出豪杰,阉人也未必不能出明臣。倒是后世的一帮自诩为清流的东林堂,最终把大明江山葬送得一干二净。

    @太上老黑哥 2020-08-03 12:48:50
    改稻为桑是《大明1566》的重头戏,其主线也是围绕着改稻为桑展开或延续,那么改稻为桑是小说家杜撰的话,这部电视剧也就只能归为古装剧了,这跟有多少老戏骨参演没毛关系,编剧导演也就别不要脸的硬往严肃历史剧上赖了。
    -----------------------------
    确实如此
    @清风自我 2020-09-18 11:50:57
    楼主有见识文笔又好,有趣!
    -----------------------------
    谢谢
    @milan_1989 2020-12-25 09:37:37
    建议楼主去看看这个帖子: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5153-12.shtml
    -----------------------------
    好的,有空去看看!
    @踏莎行Q 2021-02-04 11:39:23
    为什么1566是神剧,因为它揭示的是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农业帝国运作模式,剧中的主要历史人物,多是社会精英,情商智商无不超越我们,但是同样是这批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无奈,揭示的是这个腐朽的农业帝国必然走向衰亡的命运。趋于冷静的笔触,将一个复杂立体的社会层面,用冲突激烈的剧情予以展示。1566的整体情节是虚构的,存在的历史错漏也非常多,但是稍微有思想的人,谁又敢说它不是一部历史剧。 改稻为桑,和大力......
    -----------------------------
    正如前面有网友所说,真实的大明正史比剧情还要精彩,何必还要去虚构?历史剧要求中极严的,要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高度统一,在整体上要基于史实,但在个体上可以进行艺术加工。而本剧以虚构的剧情来展现历史剧,也就不能称为历史剧,而只能称为大明1566的故事了!
    @踏莎行Q 2021-02-04 11:47:43
    江奇涛张黎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足以和1566走向共和比肩,远被低估。
    -----------------------------
    《人间正道是沧桑》,本岛主看过几集,没有全看完,拍得还是不错的。但有一个缺点,这部剧的人物设定太生硬了。把一家子的几兄妹,分别设定为对立的党派代表,不是说没有这种可能,而是这种可能性安排得太刻意,斧凿痕重了,就会让人跳戏。
    历史剧是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在西方,属于这一剧种的作品,古已有之。
    黑格尔在运用这一名称时,把它界定为“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作品,并把“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一条重要的创作原则。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编写而成的戏剧作品历史剧的创作要对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定于戏剧性的事件,并适当地运用想象、虚构给予丰富和历史剧补充,构成戏剧冲突,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
    历史剧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一向是理论家争论的课题。一般地说,历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种类,并不要求作品拘泥于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和详情细节,而要求剧作家把创作的重心置于对历史人物的把握、表现和解释上。人物的历史可传性和真实性,应该是评价历史剧作品的基本尺度,也应该是剧作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实现这一原则时,剧作家可以根据塑造典型人物的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取舍、加工,不仅可以改变它的自然进程,而且可以进行局部的虚构。
    由此可见,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对于历史剧的创作要求,有一点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求剧中的历史事件主体真实,局部可以虚构。而《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恰恰是对全局起到关键作用的"改稻为桑"这个事件,却偏偏是虚构的,那么,从一般的定义上来说,那部剧就称不上是历史剧了,还是用“古装正剧”来定义更贴切些!
    @踏莎行Q 2021-02-05 10:32:53
    讨论的话题本来是 花椒粒茴香豆,还是您说的老鼠屎。至于这是一锅牛肉汤还是羊肉汤,还是牛羊肉汤,不是争论的焦点
    -----------------------------
    这个事,前面已经说过,导演和编剧拍摄这部主旋律电视剧的意图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树立海瑞的光辉典型,学习他不畏君权、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那么,海瑞先生的高尚品格如何体现呢?编剧就给大家讲了一个海瑞如何抵制改稻为桑的悲壮故事…………
    然并卵,结果居然被证明这故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个就尴尬了……打个比方,这就象孩子爹妈要孩子好好学习,于是举了个邻居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学以做榜样。结果有人说,这个邻居家的孩子没做过这事啊?你说你让这孩子还怎么学?
    @铁版居士 2021-11-17 11:10:39
    毁堤淹天 本就是用来映射 房地产财政政策的,你还在这指摘刘和平,格局小了
    -----------------------------
    此话怎讲?愿闻其详
    @穿越天山 2022-08-20 16:00:59
    楼主说的很精彩,看历史剧就是要贴近历史,才能称其为历史正剧。
    该剧编剧应该是粗通明史的,既然真实的嘉靖朝历史比剧中还精彩,为什么编剧不采纳呢?神奇的是,该剧刚播出的时候,似乎反响一般,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获得神剧的名声。网友铁板居士一语点破。
    -----------------------------
    多谢师兄的赞同。关于此剧被称为神剧,如果神是在于改稻为桑影射了当今开发房地产,似乎太牵强,类比于英国圈地运动可能更合适。因为与改稻为桑和圈地运动招致百姓群起抵抗不同,如今中国百姓倒是没一个人不想成为拆二代的,这个影射批判的尺度就比较弱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09-15 02:43:2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