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小可不才,也来评《三国演义》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小可不才,也来评《三国演义》[第1页] |
作者:史海寻宝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关于三国演义的评论,已经有太多的网友提出了非常精辟的见解。比如吴闲云先生的《博弈三国》、曹铜爵先生的《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孔令堃先生的《透过三人看三国——品读三国演义的三大主角》、紫堇流苏的《萌风史记》等等。 那为什么还要解读呢?在这本充斥了鬼神色彩的著作中,还有什么新意?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一本书就能形成一种科学,就是因为它的谜团实在太多,对这些谜团的辨析,形成了心理学、营销学、行政管理学、军事学等各行各业的科学。 那么,是不是罗贯中博览群书写成了,他本人就知晓这么多的知识呢? 非也!上面这些“科学”,事实上是解读者自己塞进去的“私货”,罗贯中只是给出了一个空洞的框架。 因此,从实用意义上讲,解读,比名著更重要。 |
当然了,天涯网友“秦时汉唐”的“史说三国:以史实讲三国”、“天行健1927”老先生的“三国本义”也是非常优秀的著作。小可功力,还不能与上述大作家相提并论。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我们应当怎么理解“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第一种是宿命论的观点,认为政权的更迭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自有一定的“天数”;第二种观点认为,这纯粹是一句废话,如果出现了并未“合”或者并未“分”的状态,不是我描述的规律不起作用,是你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按照作者罗贯中列举的例子描述分与合,也是不恰当的。作者列举的例子是【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那么,汉朝分为3个相对较大的国家,这的确是“分”的过程,但袁绍兼并公孙瓒、曹操统一北方、孙策占据江东六郡,这些过程又何尝不是“合”呢?即使按照三国演义的成书路线,也应当写作“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样才对啊?因此,准确地说,应当是“天下大势,合中有分、分中有合”更恰当一点。 作者将第一句话作为全书的开端,其实强调的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而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问题。也即:为什么统一的大汉王朝会走向分裂呢?这个大环境的造就,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皇帝对地方官的管控能力下降造成的。罗贯中写道:【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由于汉桓帝刘宏没有儿子,临终从河间过继了一个儿子作为皇帝,也就是汉灵帝。这个汉灵帝猛然从草根一下子成为了最高统治者,自然是做梦都要笑醒。但是不像此前蜜罐子里成长出来的皇帝,汉灵帝的追求却非常俗气:拿着玉玺公开标价卖官,大量收藏民间美女于宫殿。据说灵帝要求她们都不穿内裤,方便汉灵帝自己在高兴的时候纵情一番。 因此,汉朝到了这种地步,在自然灾害的推波助澜之下,灭亡了实属活该。 但是,又为什么说“人心思汉”呢?从元末以来,尊刘抑曹的风气极盛。因为,汉朝曾经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在汉武帝刘彻时期,富裕到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地步,而且最霸气的语言也产生在这个朝代,【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第二个因素则是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以前称自己为“华夏族”或者“逐夏组”,华就是枝叶茂盛的意思,夏的甲骨文是一个农耕人员的形象。这个“华夏族”是与蛮、羌、狄、夷相对的概念。但自从汉朝开国以来,一个盛世的出现,使我们称呼自己为“汉族”,反而淡化了“华夏”的称谓。这就是人心思汉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明明是农民起义军的黄巾军,通篇被称为“贼”的原因。 “汉”曾经勾起人们很愉快的回忆,这种回忆的甜蜜程度丝毫不亚于“盛唐”(国外有唐人街等)。至于外国人,则习惯上将中国称为“秦国(China)”。但是,人们怀念的绝对不会是汉灵帝时期的“汉”。作者认为是桓灵二帝本人、宦官、黄巾军、天灾等等使的汉朝丢失了天下。从根本上讲,天灾不是主要原因,汉灵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对“钱”的疯狂追求才是诱发因素,而宦官是汉灵帝执行卖官创收的工具,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误解着;从其对抗的另一方来讲,三国演义中列举的“天灾”并不是重要的,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而已,根本的原因是三国时期冬半年持续酷寒,作物生长缓慢,粮食根本维持不了人们生存的需要,再加上瘟疫的流行,水深火热下的老百姓有推翻汉朝的强烈愿望。 从情感上讲,魏并没有代汉,我们汉族人现在还是世界上最强盛的支系之一,占世界人口的19%左右,控制的疆域、拥有的财富等等综合实力,是许多教育学家津津乐道的犹太族、盎格鲁撒克逊族、日耳曼族等赶不上的。 从历史意义上讲,那个腐朽的汉朝已经死了。并不是死在曹丕登上封禅台的那一刻,而是死于黄巾军! 为什么这么说呢?黄巾起义不是失败了吗?如果黄巾军追求的最高志向乃是“苍天已死”,那么黄巾军算是成功了一半。 这又提到了当初的问题:“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于黄巾起义的爆发,这个“分”的过程非常快,灵帝一死,十常侍、外族两股势力同时被消除,全国一下子进入了到了全面的诸侯割据时代。随后瞬即进入了缓慢的“合”的过程,合并到魏蜀吴,进入了一段漫长的平衡期,最终走向了短暂的统一。 换言之,贪婪的灵帝亲手葬送了汉朝,天灾逼着老百姓造反,不再承认灵帝的合法性。在“钱”与“权”的权衡之下,灵帝首先是选择了使军队壮大。黄巾起义失败之后,这些壮大的军队对“刘汉”政权形成了碾压之势。最终通过70年的武力较量,走向了一统。 从这个意义上讲:(1)黄巾不是贼;(2)统治者应当追求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不是“钱”;(3)刘备的“季汉”,可以定性为复辟了的“汉朝”,但不是人们思念的汉武帝时代的“汉”;(4)曹操的“汉”,是用强大的武力武装起来的那个腐朽的“汉”的躯壳;(5)大江东去浪淘尽,那个曾经强盛的“汉”,没有被任何一个朝代取代,至今仍然是比“华夏”更响亮的“汉”,而且2030年以后,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一个是复辟的汉,一个是加上爪牙的败絮其中的汉,但这都不是我们想念的“汉”。所以,在解读时,尊刘抑曹或者尊曹抑刘都是不对的,具体评价标准应当是三个国家对于后世的疆域、生产力、人口、经济、科技方面的贡献。如果我们至今仍在啃三国的老本,那么谁给我们的“饭”更多一些(当然了,曹操在诗的水平上比孙权和刘备强,这是明摆着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董卓、袁绍、曹操、孙策、刘备、司马炎、邓艾、杜预、王睿等人都是功不可没的。而镶嵌于三国国家之间的派别,例如沈耽、沈仪,还包括大家讨厌的墙头草陈登等,就像一根缝衣针线一样弥合着大中国的伤口。没有这些人的缓冲,三个国家都有了自己的皇帝,那还是“统一”吗? 三国战争的原因,可以归纳为“钱”、“粮”、“兵”、“马”4个方面。 汉灵帝贪了很多很多的“钱”,三国的气候环境使得老百姓缺“粮”,起义的爆发使灵帝反吐出贪污的钱用于招“兵”买“马”。各地起义被镇压之后,灵帝要求追回这些投入过剩的“钱(书中说是十常侍要贿赂)”。尤其是拥有了“兵马”的军队元老级人物皇甫嵩、卢植、朱儁等人靠着战功被封了“官”,却没有象黄巾起义爆发之前向灵帝购买这些职位。于是他们全部被免职,后来爆发的零星起义,灵帝(以及后来的统治者)只好召集曾经的元老级三巨头手下的人物:孙坚、曹操。灵帝驾崩之后,辅佐皇帝的两股势力——外戚、宦官同时被灭,从此进入了军政界人物相互争夺地盘的时代。 |
@白崭琦 2021-10-17 16:31:49 我们不知道,古人读三国演义会怎么想,也不知道古人为什么要读三国演义。肯定的是理解不同,需求也不同。读三国演义一定有自己的需求,环境不同,需求也不同。我想,古人能读三国演义的,应该该是富足人家,穷人是读不起的。即便现代,现在可以随便读了,在七八十年代,我自己也不是可以容易看到的。古人这种情况,应该更多。所以阅读不易。那么为什么要读呢?古人说不清楚。现代有人是欣赏,就是读一读。重要的读者群应该是...... ----------------------------- 谢谢朋友光临这个帖子。现代社会只要有个手机,就能阅读了啊!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就在于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出新意 |
外戚和宦官事实上是皇帝剥削百姓的工具,一个负责巩固皇权,一个负责卖官撸钱。两类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曹铜爵先生认为:(1)官员们的【共相辅佐】说难听点也就是【共同把持朝政】。并不存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2)开篇描述的天灾,历时9年,在广袤的大汉领土上,其实与宦官干预朝政是没有关系的。 一条菜花蛇从温德殿的梁上掉下来,一只母鸡内分泌系统失调呈现出公鸡的特征,这都是很自然的生物学现象。置于那十余丈的黑气,可能是哪家做饭的炊烟吧,也没造成什么损失。至于暴雨、山崩、地震、海啸、彩虹的确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但你如果查一下2011年到2021年的灾害,恐怕也不比那时候少。比如今年郑州市的洪水,近两年的新冠,玉树的地震等等。如果有10年都是风调雨顺,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议郎蔡邕强行把天灾套到人祸上就是有意给宦官制造麻烦了。作为著名的学者和建议人员,对这种自然科学一无所知就【言颇切直】地挑拨宫内人事关系,算不算欺君之罪呢? 至于张角被南华老仙传授《太平要术》的事,不存在的。(1)南华老仙是道教典籍中对庄子的称号,又称“南华仙人”、“南华真人”。(2)《太平要术》即《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一般认为是方士于吉写作的太平道典籍,共170卷。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图景,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无不为”统治术、修身养性术、财产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恶报应观念。这本书事实上真的并非什么妖异学问和不良禁书,内容也不是什么呼风唤雨的技能,大体上是一本从道教的角度治理社会的学问。后面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蜀国的左慈,他看的图书叫做“奇门遁甲”,与“太乙”、“六壬”并称易经三绝。我曾经购买了一本,大致上就是根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把自己纳入到九宫格的其中一个位置,分析一下谁是“生我者”,谁是“克我者”,这种格子中的位置随着时间和空间而推移。整体上“奇门遁甲”算是一本封建迷信的算命学,其中的“遁”指的是天上星系的相互遮掩,不是研究钻天入地的技术的。因此,人物和图书均发生了错位。 但是,这本书阴阳五行相克相生的思想,也许是张角的起义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本源。只是历来的算卦都是在生搬硬套。水、木、金、火、土的相生相克已知: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那么,“黄”如果是黄土的话,它克的对象“苍”就必然搭配“水”才对。可是,刘邦将自己称为“赤帝子”,属火德。这就对不上了。 |
张角【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的做法也没有实际的意义:(1)如果这种做法是让老百姓牢记起义的日期,那么仅仅以“甲子”作为暗号,时间太宽泛了;(2)中平元年就是公元184年的甲子年,准备时间是跟不上的;(3)如果是起义的暗号,怎么能写在大门上呢?这不是找残废吗?因此,我认为这两个字让人们牢记的目的,可能是一种信念而不是日期。罗贯中写这个的时候,可能吸收了红巾军8月15日在月饼里传小纸条的一些故事。 张角的起义,使得汉灵帝不得不把许多财政支付给军队中的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少卖官少贪点钱,日子仍然可以很快活;但如果黄巾军四五十万不再承认你当皇帝的合法性,那就是火烧眉毛了。但是,这三路装备精良的大军却都【望风而靡】,拥兵自重,不愿意与黄巾军开战。刘备500多号人,却干着一个传令兵就能完成的任务,踢皮球一样被到处驱逐,足以说明: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个人一是不愿意深入趟这趟浑水,二是不愿意把黄巾军的力量吸引到自己的一方,三是继续增加汉灵帝的冷汗泌出量,套取更多的军饷。所以就以【约期剿捕】为名相互打听对方啥时候开整。别以为卢植就有多么高尚,被安一个【高垒不战,惰慢军心】的罪名有多么不合理,残暴的董卓取代卢植成为大将有多么不合理,很合理的。 也许,张角起义军的所谓“法术”,是三路大军杜撰出来的故事。你想想看,前汉卫青、霍去病横扫荒漠,随着技术的发展,军队的实力应当是越来越强,经验越来越丰富。当时的私造武器是不允许的事情,黄巾军估计也就是以农具为主的武器。这样的水平久攻不下,汉灵帝会相信吗? 与其如此,不如就说他们会一些法术啊、【军粮不够安有余钱饲奉天使啊】等等虚假的理由,让汉灵帝继续投钱。 所以,我认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可以归纳为钱、粮、兵、马四个方面的争夺。在第一回的战争中,以“钱”为线索理解这些事情,那么许多难以解释的法术,难以速胜的战争,到处被政府军驱逐的刘备军团,也就全部有了合理的解释了。 |
刘备在抗击黄巾军的战斗中,功劳到底有多大? 张角组织了四五十万的农民军,如果这个数字属实,那么大约占当时全国总人数的1/9左右。但是三国演义经常有把人数夸大10倍的习惯,因此估计有4-5万人的力量。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刘备在不同战役中的功劳。 第一战:幽州。 幽州之战,取胜的原因主要是尚未打仗之前刘备的“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这八个字一出口,把黄巾军主帅程远志彻底激怒了,决定不等部下配合就出手。于是程远志和邓茂分别被张飞和关羽斩首。刘备的军队取得了以少(500人)胜多(50000人)的奇效。然而,这一战的灵魂人物可能是幽州太守刘焉的部下:校尉邹靖! 在三国演义上,邹靖属于昙花一现的人物,甚至称为“花”也是拔高了这个人。然而正史上,邹靖非常不简单。 你看看在幽州时他对刘焉说的话: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看起来好像很平常的一句话,其实这种“以民间乡勇对抗黄巾军,保留本部有生力量”的想法非常厉害。【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这两句话说明:青州和幽州战役的总指挥是科班出身的邹靖而不是刘备。刘焉在幽州派去的500人,全部是刘关张招募的乡勇;第二次青州战役,则把刘备的500人和第一次作战的俘虏派过去,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且青州战役之后,邹靖孤身一人将幽州战役的俘虏兵5000人和青州战役的不知数目的俘虏兵安全押解刘焉处,完成了一次空手套白狼的漂亮作战,为后来刘焉在四川的军事力量积累了第一桶金。 面临蛮横的、动不动就杀人的张飞,邹靖这种不平衡的俘虏分配方案也能把张飞整的服服帖帖毫无怨言。面临缺吃少穿、有可能二次反叛的俘虏,黑压压一大片竟被邹靖一个人押解回去。你说,这邹靖厉害不厉害? 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末年,邹靖担任破虏校尉、北军中侯。中平二年(185年),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为寇,东侵三辅,皇甫嵩请发乌桓三千人西讨之。邹靖上言:“乌桓众弱,宜开募鲜卑。”事下四府,大将军掾韩卓议,以为:“邹靖居近边塞,究其态诈。若令靖募鲜卑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后汉书·应劭传》)。 可见,这种借刀杀人的计策,邹靖有时候做得比“武庙64名将”之一的皇甫嵩还要好,判断还要精准!在幽州的第一战估计是邹靖指示刘备通过阵前大骂来激怒敌将,起到了擒贼擒王的奇特效果。这一战不可能没有这个唯一的“监军”的谋略参与其中吧?要不是有邹靖,按照动不动就冲阵、以消灭有生力量为目标的张飞和关羽,恐怕这500乡勇连同刘关张会是全军覆没的结局。总之,若论杀敌人数,幽州战役共2人:程远志和邓茂,剩下的都是投降或者逃跑了。刘备一方的500人毫发无损。 |
第二战:青州。 青州太守龚景也是一只老狐狸,让河北保定的军队开赴山东德州去救援。善于借刀杀人的邹靖就不说话了,龚景这种把戏在邹靖面前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是,刚出道的刘备是个愣头青,【备愿往救之】。邹靖只好硬着头皮去了。这次带了5500人的庞大力量。但是,书中却说【玄德兵寡不胜】。这就足以说明:张飞招募的乡勇们并不能做到以一当百!幽州之战发生之前的“大骂”有何等重要!黄巾军的总力量才【四五十万】,估计角、梁、宝三兄弟手头的嫡系至少应当有25-30万吧?区区青州黄巾军,主帅连个名字也没有写出来,很可能还不到幽州之战时的5万人!而且黄巾军还是【分兵混战】,如果这个对开比例是1:1的话,那么刘备军团面临的不过是2.5万人左右,又如果黄巾军面对这些千里奔袭疲惫不堪的军队分兵比例较少、面临青州太守龚景这个即将熟透的果子分配兵力更多的话,可能这一战就是刘备5500人 vs 黄巾军1万人左右,原因当然不是【兵寡】了。曹铜爵先生认为,刘备其实就是黑社会老大,带的500人都是凶悍的部下,为了张世平和苏双贩马保驾护航。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 那为什么会【不胜】?如果罗贯中再为刘备脸上贴金的话,这个委婉的【不胜】就是失败了。原因很可能是这一战并不是邹靖希望看到的!邹靖是活雷锋吗?打胜仗了,这些战俘归青州太守龚景还是幽州太守刘焉?须知道,出兵是刘备的建议,而不是邹靖的建议! 邹靖这种不情愿和这种犹豫的态度,可能是青州第一战时刘备【不胜】的重要原因。你看,书中写道:【龚景犒军毕,邹靖欲回】,也暗示了这种态度。关羽如果真的象书中写到武艺那么高,能杀了区区一个豪绅就吓的五六年不敢回家吗?这种胆量恐怕还不如有类似经历的夏侯惇和徐庶呢。 |
第三战:广宗。 刘备看到刘焉将所有战俘纳入囊中,一毛不拔。就准备投靠先前的老师卢植的政府军了,也许混进这样的队伍更有前途一些。这是刘备唯一一次主动跳槽。 先前我曾以为,15岁的刘备跟随军事三巨头之一的卢植学习,但28岁(刘备在184年应当是23岁,而不是28岁,罗贯中弄错年龄了。类似的还有赵云、廖化、赤兔马等等的年龄)时的刘备却在卖草鞋,并没有混进编制,可能是刘备和卢植彼此都太小气的原因。卢植那一句【军粮尚缺,安有余钱饲奉天使?】和刘备那一句【我与民秋毫无犯,那得贿赂予他(督邮)】非常相似,和董卓的豪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查了一些历史,卢植仅仅是184年才成为军中大员,公元177年左右在洛阳偃师县缑氏镇任教,后来担任过九江太守和卢江太守,身体健康状况一直不好。上面提到的邹靖,也曾在卢植手下干过。 然而,卢植却对刘备的乡勇们不很待见。暗示之处有三个:(1)【留在帐前听调】,说明没有准备重用刘备,虽然【大喜】了,但面子上的工作,谁都会做;(2)没有提及待遇问题,而后面刘备跟随朱儁时,分别提到【相待甚厚】四个字。那么,关系更近的卢植这里没有提待遇问题,估计就是不很好的待遇了;(3)卢植一听说有军事消息,就找到了台阶下,对刘备说:“我今围贼在此,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儁对垒。汝可引本部人马,我更助汝一千官军,前去颍川打探消息,约期剿捕。”打探消息这种事情,一个传令兵就够了,用得着把刘备的人全部派去还赠送【一千官军】?比较一下赤壁之战前周瑜说的话:【瑜曰:“昔曹操兵少,袁绍兵多,而操反胜绍者,因用许攸之谋,先断乌巢之粮也。今操兵八十三万,我兵只五六万,安能拒之?亦必须先断操之粮,然后可破。我已探知操军粮草,俱屯于聚铁山。先生久居汉上,熟知地理。敢烦先生与关、张、子龙辈——吾亦助兵千人——星夜往聚铁山断操粮道。彼此各为主人之事,幸勿推调。”】如果周瑜是害怕诸葛亮不去断粮道而虚言【吾亦助兵千人】,卢植的【我更助汝一千官军】驱逐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张角贼众十五万 vs 植兵五万的对抗,压力比皇甫嵩和朱儁大得多,最先出局的也正是卢植,他可不是兵多了撑的。 |
师生之谊居然如此?那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看看刘备的性格描述:【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1)这个【素有大志】,是如何反映出来的?肯定是刘备向其他人说过呗!而且这个“大志”的话很可能就是刘备跟随卢植学习时反映出来的,也不会是4-5岁时面临自家桑树时的豪言壮语。15岁了,跟着卢植说这种欺君灭族、惹人耻笑的大话,不傻么?结合刘备当时经济比较薄弱、父亲因贪污问题被免职的情况来看,这个“大志”主要是皇族身份,这也是刘备唯一可以打出的一张牌,唯一可以炫耀一番的地方。卢植讨厌刘备这种经常把皇族身份挂在嘴边的人; (2)不甚好读书。这句话猛一看,认为书本知识还不如实战经验重要,【不甚好读书】也不耽误干大事当皇帝。事实上,这暗示着卢植讨厌刘备的另一个原因,要知道卢植以前可是在洛阳偃师县教学的。 (3)刘备城府太深,不好驾驭。【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 (4)三国志描述刘备的时候,有【好犬马,喜美衣服】的话被罗贯中delete了。啥是“美衣服”?什么样的衣服才称为“美”?我觉得这不是华贵的名牌,而是“女性服装”的意思!何以见得?其实刘备的“哭”女性化意味是非常重的,心理学的情感表达和外在的衣着,存在着一些必然的联系。也就是刘备的“女性化”,可能还有走路时的婀娜多姿类,让卢植看起来很不爽! (5)刘备的“乡勇”素质太差,和一群悍匪差不多,你看都招了些什么人啊!张飞一杀猪的,一会要杀董卓,一会要杀押解卢植的朝廷人员,一会要杀督邮,后来还经常视小兵如草芥拿鞭子抽,在徐州时逼着不会喝酒的曹豹强行灌酒。关羽也是杀了地方豪族逃难江湖的亡命之徒。大部队作战是需要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的,这些散兵游勇尽管个人武力并不弱,可是很有可能影响大局。 总之,在广宗一枪未放被变相驱逐,没有什么战功。 第三战:颍川(明天再更新,这本连载的图书可能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有觉得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拍砖,但大家不要象张飞一样啊)。 |
@万吨江轮B 2021-10-18 10:01:24 一个朝代的衰弱归根到底就是钱的问题。灵帝刚被推选为皇帝或许还有点小激动,一个不小心就登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换谁都兴奋。可接下来头就大了,为什么?国库没钱啊。可是官员工资要钱,军费要钱,赈灾要钱当然自己生活开销也要钱。国库的钱哪去了呢?首先要了解国库的钱哪来的。一是国有企业,如盐铁专卖,后来的类似江宁织造,二是民间税收,如土地税,人头税,商业税等等。可是国有企业说我年年亏损,没法完成上交任务,负...... ----------------------------- 兄弟说的很对。 |
在揭秘颍川之战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桃园结义的真相。 (1)刘备的“一声叹息”。刘备在叹什么呢?大致有下述3种解释: a. 叹年龄。汉朝的平均年龄25岁,刘备28岁了却要从小兵做起(孔令堃的观点); b. 叹榜文。国家大乱、民不聊生啊!“仁人”刘备咋能不叹息?这是读者的第一印象,但从后来与黄巾军作战心狠手辣的情况来看,他叹的不是国家命运; c. 叹张飞。隐隐约约觉得背后有个英雄,用一声长叹吸引他的注意力。这是一些古龙小说爱好者写的,作者们力图仿照武侠小说的风格来创作《古龙版三国演义》。然而,这些看法都不太接近现实。这句话出现在卢植等三路大军获得汉灵帝反吐的军饷,开始杀敌立功之时,而刘备却没有混入编制,还在卖草鞋,而卢植又曾经是刘备的老师,公孙瓒等也与刘备的关系不错。因此,可以认为刘备在叹卢植、叹草鞋、叹编制,一言以蔽之,刘备叹的是“钱”。 (2)张飞的一声“吼”。张飞在吼什么?书中明白写着【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呵呵,好像是张飞特别爱国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张飞可不是一般的地主阶级。 a. 酒是用粮食酿造的。历届朝代在粮食丰收的时候才允许酿酒,象公元184年的时候,这种产业是国家严格禁止的。但是张飞世世代代都在卖酒,貌似产业做的很好,这就说明张飞的很有可能是一个地下黑工厂; b. 张飞的家丁,也并不是一般的佃农,否则张世平和苏双送给他们一万匹马也是白搭。而且很显然这500人并不仅仅是武将单挑时的啦啦队队员。所以,张飞有一支为黑酒厂保驾护航的私人武装; c. 杀猪这个行业,肯定不是张飞自己操刀。在杀猪的惨嚎声中没有一点民愤是不可能的。但张飞把地方百姓压制的死死的; d. 17岁的张飞,就【专好结交天下豪杰】,这里的“豪杰”事实上不是武侠意义上的,而是“有钱人”、“大财主”。e. 张世平和苏双马匹的贩运,而且是宝贵的战马资源,国家难道没有统一管控?可是这两个人一旦生意做不成,马上就来到了张飞的庄园。他们是来找旅馆的?此起彼伏的杀猪惨叫声、熏熏欲醉的酒渣,从嗅觉和听觉上也不像一个环境优雅的旅社,这两个人的到来,如果说是为了住宿,我是不相信的。其实,我认为,这就是张飞结交的“豪杰”类群。这些违法犯罪产业相互包庇而已; f. 双方合伙之后,居然私自制造兵器!这样的资源,再次说明黑张飞的性质。兵器是随便造的吗?很多年之后,司马懿准备收拾曹爽,也是先占领军械库。《东周列国志》的开端,就是褒姒的父母私造桑木弓箭被周宣王处死,可见这是怎样的弥天大罪!但是张飞不但可以明目张胆地制作兵器,而且排除三国演义夸张的成分:至少他们打造的兵器比政府军还要优越。 |
所以,张飞的吼声,乃是对平民百姓的习惯性惊吓。在没有得知刘备的身份之前,对平民百姓,张飞就是这么一副嘴脸。当刘备自曝身份之后,张飞立马改口【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 因此,准确地说,我和曹铜爵先生的看法恰好相反:刘备不是黑社会老大,张飞才是真正的黑社会老大! 张老大17岁就钱、粮、兵都有了,但是缺乏一个身份,一个阶级地位。他的庄园,非但不缺粮食,而且还有酒有肉,很可能会是黄巾军洗劫的重点对象。张飞希望尽快平息黄巾之乱,希望自己的黑产业能够洗白,虽然嘴上说的是“想为国家出力”。 (3)关羽的逃亡。关羽的武艺很高啊,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为什么要杀了一个人就【逃难江湖,五六年矣】?后来也没有见到倚势凌人的“势豪”对关羽家族的报复啊?罗贯中没有合理的解释这种矛盾。小可给出解释如下:按照时间推算,延喜元年(公元160年)关羽出生,公元178年-公元179年,关羽18-19岁的青春期萌动的年龄,与妻子胡氏生了长子关平。在关平正在怀胎期间或者出生之后的短暂时间,关羽逃难江湖了。因此,关羽的逃亡很可能为了躲避家规,这种家规是很森严的。关羽的爷爷关审,深明易经和春秋;关羽的父亲关毅是个非常孝顺的人。这种家规,才是武艺高强的关羽害怕的。而违反的家规,很可能是与胡氏的私通问题。关羽所说的“势豪”,可能就是他的岳父。胡氏可能是运城大家族,小姐居然被一个穷汉子给XX了。虽然关羽的身高什么的条件,很符合现代的审美追求,但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很可能老岳父造上门来要讨回公道,被关羽一怒杀了。于是就逃亡了。这也就是关羽明明武艺很高,却又逃难五六年不敢回去的原因,你总不能把胡氏灭门吧?也正是关羽逃亡之后,家族没有被清算的原因,不管怎么说,有血缘关系了啊!所以,关羽的目标,也应该是混入军队洗白自己。 后来,由于张飞的一句话,他们就去结义了。但是这句话说的莫名其妙的,不知道大家感觉到没有?【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1)花开正盛!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粗鲁的张飞多说这一句诗意的废话干什么? |
(2)“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不结为兄弟,就没有图大事的可能性了? 在此的解释是,女性化的刘备对“桃花”有着一定的趋性,张飞强调这一点,可能是为了强调结拜的环境是可以避免酒渣的臭味和杀猪的惨叫的。第二句话的解释是:要想图大事,我得先有一个名分!名分!名分!张飞对这个名分是很看重的。若干年后,截江夺阿斗时,张飞对孙姑娘(孙夫人)说:“俺哥哥大汉皇叔,也不辱没了嫂嫂”。哦,年龄差不是障碍,房事不协调不是障碍,八戒+悟空的长相不是障碍,只要是“大汉皇叔”,就不辱没人家孙姑娘了?再后来,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备的儿子刘禅,成了皇后。如果说这不是张飞生前一贯追求去这么安排,我是不相信的。 桃园结义,实际上就是黑老大张飞为了名分问题,甘愿屈居第二;刘备企图成立私人武装,然后向卢植的政府军靠拢,试图吃上“官饭”;逃避家规的关羽,希望能通过赫赫的战功获得父亲关毅、妻子胡氏的理解和支持。 |
刘备骗取马匹的策略 三人结拜之后,两个中山大商张世平和苏双【投】庄上来。刘备很有把握地说:“此天佑我也”。那么,他凭什么认为,两个人一定会赞助他战马?我们且看刘备的策略。 (1)诱集:“三人”出庄迎接。理论上,张飞的【豪杰】来了,应当有很多的人出来迎接,但张飞没有带更多的家丁,免得吓坏了【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 (2)置酒管待。酒桌上谈生意,往往容易谈得拢,中国办事历来如此。 (3)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晓以救国大义,一副道貌岸然的形象,不由对方不从。 (4)如果这两位酒也喝了,大道理也听了,但是不太情愿,那么恐怕就走不出张飞的黑酒厂了。 于是他们只好【大喜】,不过只能够武装五十名骑兵。为了能够顺利脱身,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这已经是十分丰厚的赠送了。 双股剑鸳剑长三尺七寸,鸯剑长三尺四寸,利可断金。右手雌剑重六斤四两,左手雄剑重七斤十三两。嘉靖时期的游击将军何良臣《阵纪》里面说:“卞庄子之纷击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五家之剑有传。”在这里刘备的剑法成了历史上五大剑术之一。说得更明白的是《典略》:“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从此见得,刘备的武力在当时是比较出名的,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关羽造的青龙偃月刀,应当说是一种健身器材,那样的重量并不适合实战。而且,其形象可能和我们在寺庙里经常见到的刀面上一条青龙并不相同。应当是以龙舌为刃,龙头为连接刀柄和刀刃的结构,在刀刃上预留了锯齿,就像切割烤牛肉的刀一样的刀刃。丈八点钢矛的矛杆长一丈,矛尖长八寸,刃开双锋,作游蛇形状,这种几何形状的开刃方式,能在刺入敌人身体内后迅速扩大创伤面。剩下的大量镔铁材料,又为500个部下造了大量的兵器。这样的装备,事实上比程远志他们的黄巾军好很多。 |
第三战:颍川-长社之战 长社和颍川应当说是一场战役,一个在河南许昌市长葛,一个在河南省许昌市的禹州。由于当时的地区建制和现在不同,应当是大单位里面套的小单位。就像以前的荆州面积很大,不仅包括了湖北全省,还有湖南、重庆的一部分。而现在呢,属于湖北省的一个城市罢了。 刘备军团并未参加此次战役,因为卢植是高垒不战,这里是已经开战过了。【二更以后,一齐纵火,嵩与儁各引兵攻击贼寨,火焰张天,贼众惊慌,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剩余的败残军士,又遭遇了曹操的骑兵。【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夺得旗幡、金鼓、马匹极多】。 然而,曹操仅以军礼见过两位将军,马上投入了新的战斗去了。这位真正的战神和汉朝三杰之一(王莽、董卓、曹操)并不希望投靠谁,他的目标应当说是超越皇甫嵩、朱儁的。 曹操的出生也无需刘邦的紫云、曹丕的青云、孙权的红云做宣传,更不需要指着桑树去YY。曹操本人的做事风格,就是曹操最好的宣传。曹操也是三国著名的人物中,唯一在出生时毫无天象征兆的一个人。 仗打完了,你这1500人不需要吃饭啊?皇帝的拨款,只够我们政府军的,你还是去卢植将军那里吧!快走快走,越快越好,最好是立刻就走,恕不远送。【可即星夜往助】。这次是皇甫嵩发话了,所以此后刘备军团投靠的是没有发话的朱儁而不是皇甫嵩。 |
于是,半路上却意外地遇到了卢植的囚车。由于长期高垒不战,皇帝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要求收回过剩的军费(黄门左丰胆敢将前收回而不上交给灵帝?这不是贿赂,而是项目的余款)。但卢植既不愿意开战,也不愿意还钱。于是朝廷用一个狠角色——董卓——取代了卢植。 第四战:地点不明 狠角色董卓一旦上任,就开始与张角猛烈开战。然而,作为敢于颠覆400年创业根基的大汉朝的人物,张角的能力不是盖的。精锐部队纷纷把矛头对准董卓。他们利用热空气驱动的纸灯携带铁蒺藜形成空中打击优势,漫天的铁蒺藜雨落在地面上,将董卓军的马蹄和士兵的脚丫子扎的稀巴烂。他们用大型鼓风机把麦芒和生石灰粉混合在一起喷出白雾形成地面打击优势,上阵的董卓士兵被迷住了眼睛,腐蚀了鼻腔,喉咙干燥,痛苦不堪。乱做一团的董卓军还有第三道要命的,那就是拿下董卓就能吃到饭的饥饿的农民。 饶是“西凉藩壁”的董卓,空有左右开弓的本身和臂力,怎么能拥有口罩、磁铁和用于中和石灰粉碱性的酸性物质?这些材料在传统的军队作战中是不需要的啊!因此,董卓只有败。这个时候,刘备军团抄了张角的后路。正在围猎的张角军团猛然发现一个震惊的事实:自己布下的铁蒺藜将要扎到自己的脚丫,自己释放的石灰将要迷住自己的眼睛。周密计划的风向、地理方位,在突然从另一个方位进攻的刘备军团完全不起作用。于是,【角军大乱(未见对方损失人数),败走五十余里。】 张飞为什么要杀董卓呢?为了替刘备出气吗?不是的。 (1)如果要杀董卓,营帐内就动手才符合张飞暴戾的性格,但是出来了才耍小性子; (2)张飞一向是恃强凌弱的霸凌心态,面临平民百姓就大吼,后来面向曹操时屁也不敢放一个,他怎么敢向董卓动手? (3)我们心目中的董卓,总是那么一副大腹便便的形象,好像离开吕布就不会打仗似的。可是,可以负责任地说:董卓的武力,可能反而比吕布更强!董卓祖籍甘肃临洮,出生于河南禹州,能够在快马上左右开弓,和太史慈差不多。董卓的臂力非常强,能够轻松反制刺客伍孚,能够吓退拿着三国神兵的另一战神曹操,曾经因武艺高强被选为“羽林郎”,全国只有72个这样的大汉宫廷侍卫。能成为羽林郎的人,少之又少。就军事韬略来讲,董卓被依为西凉藩壁,在垂死的汉朝能够长期与民风彪悍的羌人作战,维持了西方的安全,和皇甫嵩差不多甚至更强一些。 (4)董卓的部下飞熊军四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能够轻松攻下汉朝西都长安。四将之一在综合能力上就能够抗衡江东猛虎孙坚。我们不知道这时候牛辅和李儒是否已经娶了董卓的女儿,如果是,那么董卓的综合实力应当是全国最强的,再加上兼并了卢植的三大政府军团之一。就凭一个破罐子破摔的张飞,就能够刺杀董卓?这不是开玩笑吗? 所以,张飞的目的,应当是:迫使刘备丢下可能升职的机会,主导三结义的大局! 你听听张飞说的话:“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看到没有,张飞弄得倾家荡产的,结果遇到的是刘备这个忍气吞声的窝囊废,张飞算是看透了!原来,皇族身份在实力面前一分不值!于是,张飞觉得什么TMD结义兄弟,不跟你们一起混了,老子走! 看看,这个联盟有多脆弱,还在千古被人津津乐道! 刘备说:那,咱们都走? 飞曰:“若如此,稍解吾恨。”意思就是:没有杀董卓不算什么,你们丢了官职,能够让我平衡一下。 试想:董卓一向是以豪爽出名的,刘备如果忍气吞声留下来,获得的战略资源一点也不会比张飞能够提供的少!到时候,是刘备对董卓更感恩呢,还是对张飞的第一笔赞助比较感恩呢? |
第四战:阳城(曲阳之战是曹操+皇甫嵩打的) 这一战,刘备军团总算混进了朱儁的政府军编制,而且【待之甚厚】。为什么比卢植对刘备还要好?朱儁傻吗?根本目的是【令玄德为其先锋】,做炮灰用。这一战先胜,后败,再胜。中间一次败的原因,是黄巾军用吊睛白额猛虎作为形象,鼻孔里吹出大量黑烟,把战马吓坏了;另外,还用热空气驱动的空中纸灯(不能叫“孔明灯”吧!张角已经发明出来了,孔明只是抄袭了一下而已)携带的铁蒺藜导致大量的战马马失前蹄。当然了,生石灰粉、麦芒这些廉价的建筑材料和农民们常规的植物材料,都成为了张角施展的“妖法”。微细的麦芒吸入肺中,那感觉可不好受。 这次的灵魂任务是大将朱儁,用猪羊狗血这种胶体材料浸湿灯纸【空中纸人草马】,并且这种胶体材料还具有相当大的粘性,把铁蒺藜牢固地粘附在地面上,张角的吸铁石不起作用,这种胶体材料还能粘附麦芒,中和石灰粉,一物多用!刘备算真长见识了:战争,原来竟然有如此多的打法,远远不是骑着马拿着武器杀敌立功那么简单。那些“妖法”机械,都被朱儁军团缴获了。 但是,阳城围起来之后,朱儁又准备【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面临的敌兵军力、汉灵帝拨款、自己的损失,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的新【妖法】,到底出战与否,是需要综合权衡的。后来得到消息:皇甫嵩胜了,封了,卢植复职了,曹操走马上任了!于是朱儁不再观望了。【朱儁听说,催促军马,悉力攻打阳城】。 第五战:宛城 现在的黄巾军,不但构不成什么大的威胁,而且是“奇货可居”的俘虏。如果迅速剿灭,恐怕会痛失一大批俘虏,而且自己在政府军能否继续待着也成了未知数。久经思考,刘备决定试探一下大将朱儁。 高手过招,往往话都很含糊。 玄德曰:“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拿高祖比喻,诱使朱儁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与大汉朝廷抗衡。然后,能不能鸠占鹊巢,让朱儁莫名其妙地感染类似于后来“白袍银铠”的刘琦突然患上的疾病?从而成为一方霸主?这个想法很大胆!但也是刘备翻盘的极具诱惑力的机会。 儁曰:“彼一时,此一时也。昔秦项之际,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装作听不懂的样子,与黄巾军划清界限。谁知道你TMD的这个皇族身份在战后会不会向汉灵帝打报告? 玄德曰:“不容寇降是矣。今四面围如铁桶,贼乞降不得,必然死战。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不若撤去东南,独攻西北。贼必弃城而走,无心恋战,可即擒也。”看到朱儁没有上当,于是轻描淡写地、很自然地恢复到了正常的军事策略讨论上。 后来,江东猛虎孙坚加入了战团。这个孙坚和董卓的火爆脾气有一拼,一旦加入就猛烈开战【孙坚首先登城,斩贼二十余人,贼众奔溃。赵弘飞马突槊,直取孙坚。坚从城上飞身夺弘槊,刺弘下马;却骑弘马,飞身往来杀贼】。城内进入白热化战斗的时机,刘备军团却在北门守株待兔。【孙仲引贼突出北门,正迎玄德,无心恋战,只待奔逃。玄德张弓一箭,正中孙仲,翻身落马】。 好了,这就是刘备在抗击黄巾军中的全部战斗了。一共5场。 |
算错数学啦!一共7场战役,大家原谅 |
随后,朱儁表奏孙坚、刘备等功。注意这个名字的列举顺序。在朱儁看来,孙坚的军功是大于刘备的,并不仅仅是孙坚有人情。刘备三人并没有封官。后来见了郎中张钧,自陈功绩,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曹铜爵先生对张钧的话有精彩的解释,不再赘述)。 那么,战争结束了,灵帝该是追回余款的时候了。你们以前当官需要给钱,现在人人都要感谢张角了,没有那场战争,哪有这么轻松获得的官职?但是,权力有了,剩余的军款是不是该归还了?刘备比较心虚。幽州、青州有邹靖坐镇指挥;广宗、颍川一枪未放;好不容易帮忙解救了董卓一次,还被张飞这愣头青破坏了好事,而且慌乱中连个地名也忘了打听一下,作为逃兵到董卓那里开证明显然行不通;阳城之战要不是朱儁使用了猪羊狗血作为胶体材料破了张宝的法,恐怕是会全军覆没;宛城之战又守株待兔捡便宜。关键是,朱儁如果再说一句坏话,恐怕并不是简单的官职【沙汰】了。 督邮做的完全正确,板着面孔公事公办。你看看刘备说的话,怎么不让督邮怀疑?【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大小三十余战,颇有微功,因得除今职。】。300多年前的家谱,有证据么?还TMD三十余战,一共不就8次战役么?这个“大小”和这个“余”极难量化。 于是督邮大喝:“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到底是不是虚报功绩尚需实证材料,但是诈一下也是办案的一种策略,吕不韦提出“八观六验”,很显然督邮也是个经验丰富的官吏,对这个手段很熟悉。 请读者注意:督邮的目的已经说得很明确了,【沙汰这等滥官污吏!】并不是你给钱就让你继续干的!至于督邮真实目的是索要贿赂的推断,是【县吏】瞎猜的,并没有科学的依据。即使督邮真的来索要贿赂,应该也是皇帝的意思。 玄德曰:“我与民秋毫无犯,那得财物与他?”这其实也是刘备的一种做事策略,激将法!就像明明武艺高强,在刘辟面前非要装出拔剑自刎的样子,在东吴娶亲遇到追兵时,老是在赵云和孙夫人面前“如之奈何”一番一样。这句话说的很高明,首先把自己当官说的清清白白的,然后也并不否认“行贿”的方案,主要目的想必是让这些熟谙此道的【县吏们】拿出过去的财政补贴,应付一下眼前的困难。需要注意:刘备可不是一个不行贿的清官,他只是说自己没有钱!你要是真的很正直,为什么不围绕着督邮的疑问,寻找一下自己的家谱,再到各处寻找一下有关战功的实证材料?两个方面刘备都不敢!关于家谱,我们看一看: |
我们看一下两汉的皇帝列表(以刘邦的辈分作为1):刘邦(1)——刘盈(2)——刘恭(3,刘盈长子)——刘弘(3,刘盈四子)——刘恒(2,刘邦第四子)——刘启(3,刘恒第五子,这就是刘备可以查到的最早记录了,孝景皇帝)——刘彻(4,汉武大帝!)——刘弗陵(5)——刘贺(6)——刘询(7)——刘奭(8)——刘骜(9)——刘欣(10)——刘衎(10); 然后是东汉,先铺垫一下刘秀的家世:刘启(3)——刘发(4)——刘买(5)——刘外(6)——刘回(7)——刘钦(8)——刘秀(9)。 这是东汉以前关于光武皇帝刘秀的家谱,他和西汉的刘骜是相同的辈分(9)。 紧接着,刘秀(9)——刘庄(10)——刘炟(11)——刘肇(12)——刘隆(13)——刘祜(13)——刘保(14)——刘志(14)——刘宏(15)——刘辩(16)——刘协(16)。 请牢记:汉献帝刘协的辈分是16。 再看看刘备的家谱(三国演义提供的):刘启(3)——刘胜(4)——刘贞(5)——刘昂(6)——刘禄(7)——刘恋(8)——刘英(9)——刘建(10)——刘哀(11)——刘宪(12)——刘舒(13)——刘谊(14)——刘必(15)——刘达(16)——刘不疑(17)——刘惠(18)——刘雄(19)——刘弘(20)——刘备(21)。 唉!这汉献帝还真是掉价!认了一个来孙当叔叔。 |
于是,刘备和关羽决定合伙坑这个桀骜不驯的张飞一下,同时也杀一杀督邮的威风。 (1)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督邮到来、刘备和县吏彻夜秘密商讨、督邮勒令县吏指称刘备害民,这些事除了第一件之外,其他都是高度机密。这种消息居然传的这么快?而且还传进了一大群老年人的耳朵?难道当时就有手机微信不成?而且,一大群老人不约而同地前来,口径完全一致。战乱年代,缺吃少穿,一大群老人会对谁当县蔚的事感兴趣?你再与民秋毫无犯,也没听说短期内有兴修水利、扫黄打黑什么的政绩啊!充其量只是个中性的、不好不坏的官员啊!即使你有政绩,汉朝的官员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你又不是待在这里一辈子。我们凭什么一起为你说好话?这是刘备拿一群老人在衙门前博得同情心? (2)张飞打了督邮,喧闹不短时间,刘备也来了。书上写道【傍边转过关公来】,说明关羽观察张飞打人已经很久了,也不解劝,也不上前帮架。 于是,三个人继续逃命。让张飞终于认可了“皇族身份”还是重要的。三个人先躲藏在皇族刘恢的代州,进而被推荐到另一个大腕皇族刘虞那儿,一点事也没有。 |
我们再把视线转入宫内。前面3个中郎将以破黄巾为名,大肆索要军饷才肯出兵。灵帝出了钱之后,一个个又【约期剿捕】互相观望,打了胜仗,喜事,封官。可是,你们不能名利双收啊!这次书上写道:【皇甫嵩、朱儁皆不肯与,赵忠等俱奏罢其官。】。言外之意,就是卢植这次吸取教训了。不过,前面卢植罢官的原因很复杂,高垒不战恐怕是主要的原因。 于是,书上写道:【长沙贼区星作乱;渔阳张举、张纯反:举称天子,纯称大将军。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如果奏了,自己又没有带领军队作战的能力,刚封上的官位又要双手送给皇甫嵩、朱儁等,而且随后会让这些原将军们感到朝廷越来越离不开他们。所以,咬紧牙关,就不上奏,张角死了,这些虾兵蟹将能翻起多大的浪?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没见张举、张纯翻起多大的浪。曾经的军事巨头们坐不住了!他们的饭碗被夺了,如何甘心?于是派出谏议大夫刘陶这个炮灰去渲染一下黄巾余孽的严重程度。刘陶一上来就人如其名地嚎啕大哭一番,招引灵帝的注意。然后说:【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祸在目前矣。】。注意这番话的关键字眼是“朝廷正人皆去”。 十常侍也不是省油的灯,皆免冠跪伏于帝前曰:“大臣不相容,臣等不能活矣!愿乞性命归田里,尽将家产以助军资。”注意这番话的关键字眼是“尽将家产以助军资”。这是变相地反映皇甫嵩、朱儁等派出刘陶来大肆渲染黄巾威胁,实际上是为了军费而已。于是,刘陶这个踩地雷的消失在三国历史了。 第二个踩地雷的是司徒陈耽,这个官职可不小,皇甫嵩和朱儁能达成这样的协议,也算耗了老本了,陈耽曰:“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无寸功,皆封列侯;况封谞等结连黄巾,欲为内乱: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这番话的关键字眼是“身无寸功,皆封列侯”和“社稷立见崩摧矣!”。和上面的“朝廷正人皆去”遥相呼应。 灵帝决心不再用这些大将,TMD,大汉朝找不到一个军事指挥不成?于是江东猛虎再次出马,书中简短叙述了经过:【讨区星,不五十日,报捷】。看看,刘陶的“天下危在旦夕”、“祸在目前矣”、陈耽的“社稷立见崩摧矣!”这样的谎言有多么不堪一击。这明里说的是孙坚的英勇善战,暗里的意思就是:刘陶和陈耽不外乎是皇甫嵩和朱儁派来的“托”而已。 跟着刘虞幽州牧这个大腕皇族,和刘焉这个为幽州太守相比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刘备简单作战,就由下密丞——高堂尉——别部司马——平原县令连升4次官职。书上写道【玄德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 不对呀!东奔西逃的刘备,过去有啥可以称为“气象”的气派场面?最风光的时候就是张飞500勇士+卢植配送的1000官军=1500号人而已。我们看书需要仔细:刘备是终于认识到,“与民秋毫无犯”并不是好官,否则你的“钱粮军马”来自哪里?自己屯田么?这个“旧日”,暗示着刘备不再打算做清官,和过去腐败的汉朝一模一样了。但是,“钱、粮、军、马”4个充要条件都具备了的刘备,再也不是以前到处被驱逐的刘备了。张飞和关羽,也终于认识到了“皇族身份”的重要性了。究其一生,张飞再也没有说过散伙的气话,关羽冒着重重的风险也要寻找刘备。 |
下面的书中写的比较乱。可能是罗贯中的失误。当了济南相的曹操莫名其妙又成了何进的部下的京官。类似的有刘琦的防区与甘宁的防区重叠,关羽赤壁之战袭击获得了襄阳却不知何时又回归了曹仁的手中。 这一切的一切,我都在寻找合理的解释。许多问题并不是没有答案的。比如上面张角的妖法到底是什么?关羽武艺那么高为什么要逃亡五六年不敢回家?只不过大家不愿意去深入思考,只是想看个热闹罢了。 至于刘备的异装癖,可能是青少年时代的一些不良嗜好,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行为被深深地掩盖起来了。 |
碧眼紫髯的孙权,可能带有匈奴那边的一些血统。 吕伯奢可能做好了“杀猪招待”和“擒拿曹操”的两手准备。 刘璋的儿子刘阐最终通过手段搞定范强、张达、糜芳、傅士仁,成了张飞和关羽死亡的帮凶。断了刘备的左膀右臂。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
关羽的“万人敌”显然是一种兵法,而不是武艺。按照其出生年月,和逃难江湖五六年的经历,应该说没有名师传授的时间。 |
关于下面宫廷内斗的部分,曹铜爵先生在《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给出了很详尽的分析,整个过程是:灵帝尚在时,灵帝+董太后+太监的实力>何后+何进+百官。但是,何进在皇帝身边有一个隐藏很深的卧底潘隐。曹操认为“尽诛宦官”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何家灭族,但是袁绍的建议相反。何进在【踌躇】地等待潘隐进一步关于灵帝是否死亡的信息。后来得知灵帝驾崩,何进带人冲进宫中,但是又觉得张让有一定的价值,所以对大臣们说【其余不必妄加残害】。于是张让作为何进的卧底,被派到董太后那里,鼓动其垂帘听政,引发百官的不满,从而顺利将董太后杀猪养肥,将这一支彻底废掉。然后,又逼迫张让将此前的受贿交给自己的弟弟何苗、自己的岳母舞阳君等,榨取了张让这些太监们最后一点剩余价值。此时的太监们已经构不成威胁,大权在握的何进又准备以诛杀太监为名招诱董卓入京,其真实的目的在于借机消灭外军的威胁。在此过程中,何进又编造了一个理由,那就是张让和段珪散布流言污蔑自己。为了取得董卓的信任,何进还同时招诱了许多其他诸侯。然而,张让拼死发难,杀了何进,胁迫两个备选皇帝逃跑——向着董卓大军的方向跑。尽管最终太监势力被彻底根除,但董卓的大军也包围了百官。因此,曹铜爵先生最终的结论是:招引董卓入京的做法,后来被曹操所效仿招诱马腾入京。何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为了尊重曹铜爵先生的原创性,我不得不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引用其帖子;但是,看法不一致的地方,又显得好像小可在指名道姓地攻击他的说法。在此还请曹先生原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读方式。 宫廷内斗的本源,仍然是黄巾军起义的余威使之然。在此必须注意的是一个时间线问题。何后是180年入宫的,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时乃是公元189年,而书中明白写着此时的汉少帝刘辩是14岁!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早在何后入宫之前的176年左右,何后就以民间女子的形式和灵帝怀上了孩子!汉桓帝由于自己没有儿子过继了汉灵帝,汉灵帝有了后代自然非常高兴,但是,这个“私生子”的名声总是那么不光彩的。 于是,何后的入宫,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这个何后有多么漂亮迷人,而是为了皇家遮羞无奈才选择她入宫的!属于典型的母以子贵的类型。 这本身就是灵帝不情愿的事情。 后来,汉灵帝真正后悔的是,就在何后入宫的那一年,王美人(不是汉武帝时候的王美人王娡,这个王美人可能叫做“王荣”)为灵帝生下了另一个孩子(刘协189年时9岁推断而出)。但是,这个何后的政治能力极强。有两件事让汉灵帝非常不满意:一是杀猪匠何进“哥以妹贵”,居然成了军队的最高领导者;二是书上写道何后因嫉妒而鸩杀了王美人。不但杀死了王美人,如果灵帝不加保护的话,这个皇子刘协才是何后真正要铲除的对象!灵帝就把皇子刘协偷偷藏到奶奶董太后宫中保护起来。 什么?一个皇帝,圣旨谁敢不听?还得偷偷摸摸去保护? 这就是何后的政治能力强的原因了:汉灵帝准备废黜何后,何后苦苦向太监头子张让求情,张让根据灵帝的喜好,花了一大笔钱保住了何后。这就是后来何后不愿意何进杀死张让的原因。 |
也就是说,灵帝和何后的矛盾,成为黄巾起义之后宫廷内的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暂时可以忽略不计。只要把握住这个总的线索,才能梳理清楚各种各样的人事关系。 何进的势力权倾朝野,已经成为尾大不掉的一支,军队、士族都象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何进的周围。 |
灵帝先前曾扶植了自己的势力,以曹节为首的宦官阶层,成功消灭了窦武、陈潘这些把持朝政的重臣,收回了权力。但这一次却没有那么简单了。明争根本是斗不过何家的。于是,灵帝成立了“鸿都门会”,狠狠打压士大夫族相互推举、官官相卫的风气,提拔其有能力的草根阶层为自己的亲信;同时,又精选武功高强的士兵组成“西园禁军”,由八校尉率领,其头子是宦官蹇硕,与何进的“御林军”抗衡。并且皇帝交待:蹇硕的权力,能够指挥何进,但何进指挥不了蹇硕,蹇硕仅仅听命于灵帝一个人。这个“西园禁军”具备很强的战斗力。太监的实力,可不是象曹铜爵先生描述的一样是任人宰割的。 |
你看,皇帝快要死了的时候本来准备以何进作为托孤大臣的【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后来,蹇硕认为何进是灵帝【立皇子协为太子】的主要障碍,居然堂而皇之地建议“若欲立协,必先诛何进,以绝后患”。灵帝居然“然其说”了。如此重臣,要不是夫妻关系极度破裂,蹇硕怎么敢提这种作死的建议? 灵帝临终诛杀何进的做法,其实也是为了皇权能够平稳过渡到刘协的手中。但是,我们不知道窦武、陈潘密谋的时候,是谁向宦官曹节告的密。但这次“机事不密、反受其害”的状况完全雷同,但是杀与被杀的对象倒过来了:何进在蹇硕身边安插了一个卧底——司马潘隐,还有一个卧底叫郭胜,这个卧底居然也是十常侍之一。 当潘隐宣布灵帝驾崩之机,再也没有圣旨的约束了,何进的信心瞬间爆炸。御林军与西园禁军的拼死决战,激将爆发。这时候,三国演义的两个主角——曹操和袁绍——分别说了两句耐人寻味的话。 操曰:“今日之计,先宜正君位,然后图贼。”皇帝驾崩,许多人尤其是士大夫族(如袁绍家族、王允家族以及最终因吸取教训交了钱而未被罢免的军界巨头卢植)处于观望状态,不知道如何战队,也许他们等得就是御林军和西园禁军的大火并,准备坐收渔利。换句话说,何进一方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的。但是,迅速立一个皇帝,哪怕只有14岁,这些士大夫族也会马上擦亮眼睛——哦,何家胜利了!立帝,在封建王朝中是一件举国重要的事,国不可一日无君!当生米做成熟饭的时候,这种效应抵得过千军万马!你看,汉少帝一旦扶上去,马上就是【百官呼拜已毕,袁绍入宫收蹇硕】。蹇硕成了无头苍蝇、散兵游勇了,这些西园禁军,【尽皆投顺】。曹操这一步【先宜正君位,然后图贼】走的有多妙!比5000御林军还厉害的多。 何进曰:“谁敢与吾正君讨贼?”一人挺身出曰:“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 如果说,蹇硕是一只蝉的话,何进充其量只是一只螳螂,而在螳螂后面的黄雀,就是袁绍了!这是我与曹铜爵先生意见不一致的第二个地方:袁绍和曹操并不是何进的“小弟”,高瞻远瞩的袁绍,早就等待着两股势力同时绝灭的这一天,这个杀猪匠何进,不过是袁绍的一个棋子而已。【精兵五千】可能就是御林军的全部精锐了,因为在此时刻,何进很显然是要孤注一掷了,不可能考虑到禁军将御林军打败了,何进啸聚三林落草为寇的可能性。四世三公的袁家,此前虽然人际关系广布,但是要想成为辅政大臣,重要的是没有军队指挥权,现在袁绍斗志昂扬的一句话,轻松取信何进,掌握了御林军+西园禁军两股战斗力量的管控权。 如果说,曹操的建议稳定了天下;那么,袁绍的建议,就是为袁氏家族赚足了辅政的资本。战后这些军队是听何进的呢?还是听袁绍的呢?不好说!这些人都是墙头草。至少袁绍的母亲过生日,到来的客人、排场一点也不必皇太后何氏逊色。从军事运筹的角度讲,袁绍比杀猪匠何进能干,哪一支部队不想打胜仗,不想有一个相对高明的指挥官? |
从哪个地方还可以看出袁绍才是真正的黄雀呢?既然皇帝按照自己的意志立了,提出谋杀何进建议的蹇硕也被杀了。不仅如此,蹇硕还为何进的军权进一步加了码:原来属于灵帝卫队的西园禁军也尽皆投顺了。按照袁绍从【中军校尉】变成【司隶校尉】的变化,可能升了官职。何太后和何进都认为,政权趋于稳定了。袁绍怎么继续怂恿着“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呢? 袁绍在等待着另外两股势力——董太后+剩余的宦官,与何进势力的大火并。 灵帝一死,汉少帝不能管事决断了,何进的军队被袁绍架空了。但是袁绍虽然掌握了军队,何太后千千岁和董太皇太后9999岁,却成为了皇帝身边垂帘听政的两大巨头,还是轮不到袁家。 这时候,一个帘子后面容纳不了两个寿星,成为了宫廷的主要矛盾。第二个回合,就是何太后为何进进一步封官【命何进参录尚书事】,而董太后【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预朝政】。 这次斗争,结局也符合袁绍的预期结果:失去军队的董太后和张让集团根本不是对手。于是,袁绍开始吓唬何进【张让、段珪等流言于外,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先让何进从威名上扫地!你杀太监百姓百官拍手称快,觉得他们祸国殃民,但是董太后有什么罪呢?离皇帝的过程中谁不想树立自己的嫡系?你要说董太后垂帘听政,好像最先是何后让哥哥录尚书事之后,董太后才加封董重的吧?人走茶凉,何进却还是要赶尽杀绝,这就是大逆不道了。 第三回合,何太后和何进二人都没有上当,或者说他们最自然的表现,恰好使得他们这时没有上袁绍的当。既得利益者的想法总是希望“文治”,而未得利益者的想法总是希望“武功”。袁绍虽然通过这次事件获得了御林军+禁军的指挥权,但权力在太平时代又必将还给何进,这是其一;第二个原因是杀蹇硕的事,袁绍虽然从何进出套了5000人马,但这种直接操刀的行为,也与太监阶层结下了梁子;第三是逐渐没落的太监阶层,毕竟还有大量贪污的【金珠】,送给何太后一些、何进一些、何苗一些、舞阳君一些。而且,何后的妹妹嫁给了张让的儿子,在危急的时刻张让竟然屈膝向自己的儿媳下跪,这种长期拍马屁伺候皇帝的本事非常了得。虽然“十常侍”已经失去了蹇硕(被袁绍杀),郭胜(叛变),但剩下的人一个个都有这种本事。眼看着宦官势力和何进势力要凝结在一起了。 你想,张让是整天伺候皇帝的。此时的年岁,恐怕也有50多了。一个民间出身的女子,被一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爷爷”跪拜在自己脚下。她们自然可以飘飘然地觉得自己是至高无上的女王,也可以根据中国忠孝的礼仪扶起来安慰一番,不至于一脚踹在张让的面门上踢的满地找牙吧?所以,张让等人这种保命的手段,在面临舞阳君这个亲家母、何后这个太后、儿媳这三个人身上,都是显而易见会成功保命的。 于是,袁绍咬牙要将天下彻底搞的大乱!于是向何进建议,招引一个重量级的外军——董卓。内圈的禁军、中圈的御林军现在可以说所有权和指挥权发生了分离,士大夫族最强的袁家和外军势力最强的董卓的联合,就成为颠覆何家的必由之路。否则,袁绍一旦被秋后算账,可是吃不消的。但是,主薄陈琳和曹操却看透了袁家的野心,但也不能说话得罪了袁家,只推说太监现在已经不成气候了等等。 |
袁绍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局限于官渡、仓亭之战时那个草包军事指挥官形象。可是,在宫廷内斗中,这个年轻人竟然把何进等玩弄于股掌之中,绝非等闲之辈,靠的也不是四世三公的影响力。其战略眼光深为可怕,这时候的曹操才是真正被牵着鼻子走的小弟而已。 但是,当狡猾的袁绍遇到董卓这只凶狠的饿狼时,局势彻底超出了袁绍的预算。也许袁绍本来的思路,是首先与董卓联合逼宫,然后再利用手头的御林军+禁军,利用手头的人脉,将董卓杀死,兼并他的西凉军,成为汉末首屈一指的当政者。 但是,董卓的军事、政治能力,纷纷超出了袁绍的预算。 如果说王莽是200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社 会 主 义皇帝,用自己富有建设性的社会治理手段力挽狂澜,使得大汉朝受到不良气候(低温)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话,可以称为汉朝第一杰出人物;董卓则可以成为第二杰,只是处于乱世之中,为政局的稳定只能表现出自己的残暴,而一旦稳定了还没有来得及表达出自己抓经济的本领,却意外被王允+吕布杀死了;第三杰就是曹操了。“操之专权,甚于莽、卓”这句话涉及到的三个人就是汉朝三杰了。如果强行再扒一扒,那么张角也可以算第四杰。 看上去有点违反我们的主观愿望,但这是客观一点的评价。要注意,“人心思汉”思念的不是汉灵帝时期的汉,而是汉武帝时期的汉。再怎么抱着美好的愿望去思念,也不可忽视上述4个真正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进的人物。 |
上面有几处打错了,“舞阳君”是何进、何后、何苗他们的母亲,何后还有个妹子嫁给了张让的儿子。上面打成何进的“岳母”舞阳君了。 另外是这句话主谓宾出现了一点表达失误,熟知本书的人会明白,但是其他人看起来语句就不符合逻辑了。 这句话是:“如此重臣,要不是夫妻关系极度破裂,蹇硕怎么敢提这种作死的建议?” 它的意思是,何进这么一手遮天的人物,而且还准备被汉灵帝托孤。一个小小的禁军首领蹇硕,怎么敢向灵帝提出这样荒唐的建议?弄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因此,可以说灵帝的这种转变,在于他虽然准备托孤何进这个重臣,但是这种托孤依赖性超越不了对刘协的爱,也超越不了对何后的恨。这里的“夫妻关系”太平民化了,指的是汉灵帝和何后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达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袁绍唆使何进招董卓进京,不明就里的曹操说了句大实话:【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但是,袁绍有自己的算盘。家族势力网庞大、掌握了御林军+西园禁军的袁绍自信能治得了董卓。因为董卓的名声并不好,象侍御史郑泰、中郎将卢植等人说的都是事实。一个西凉悍将初入京城,不会有多少人支持。袁绍这么做,利用董卓的臭名,就可以剥离何进的左右手,彻底架空何进。书上写道【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何进彻底被架空,军队被袁绍掌握,连朝廷的百官也都走了。 奇怪了,这些官员们辛辛苦苦花钱购买的官职,因为一个尚未进京、仅仅是道听途说名声不好的董卓,就主动辞去官职?和董卓打过交道的,不外乎就皇甫嵩、卢植这些军事大员啊?这是因为,他们论家族斗不过袁家,论军事斗不过董卓,领头的是个窝囊废何进,还不如暂时辞去官职观望一番,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弱者不参与其中能够保命。否则,无论是董卓胜了,还是袁绍胜了,总概率都比何进胜了的概率高出很多,他们再这样站队,无异于自寻死路。再加上,在他们看来,何进连董太后都要穷追不舍杀死为止,何进胜了恐怕对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恩赐。在保命和保官两方面的权衡上,他们选择了回避。当然,也必定有一大批官员趁机在董卓或者袁绍身上押宝,只是书中没有明确写出这些官员辞去之后的归宿而已。 其他官员也在重新站队中:曾经的军事三巨头卢植,讨厌董卓的原因是他指出的,但是把其他官员弄得辞职之后,卢植却又不愿意走了,而是在垂帘听政的“何太后”身上押宝!皇帝已经立了,小皇帝又不管事,目前这个“圣母”的话谁敢不听?他让董卓退军,董卓会继续挺进洛阳?后面写道【遥见段珪拥逼何后过来,植大呼曰:“段珪逆贼,安敢劫太后!”段珪回身便走。太后从窗中跳出,植急救得免】。如果卢植不是在押宝,那么他的话应当是“逆贼哪里走?”“逆贼安敢劫持皇室?”。如果事情随着卢植的思路发展下去,那么卢植这么做就有护驾之功了,可以一举翻盘皇甫嵩和朱儁这些离任的官员。很有可能未来会是卢植统领汉室外军、袁绍统领禁军和御林军的局面。 另一个就是太监头子张让,眼见何进和何后也是矛盾重重,准备将宝押在董卓的身上。要问对汉室最忠心的人,有人说是曹操,有人说是荀彧。其实应当分清楚什么是“汉室”,如果说这个汉室指的是刘家的皇族,那么张让毫无疑问是最忠心的人。如果这个汉室指的是“汉朝天下”,那么在黄巾军的打击下其实已经没有忠心的人了。需要交代的背景是,张让、董卓、荀彧、荀攸其实都是老乡,董卓的父亲董君雅是在许昌的禹州生下了董卓,只是祖籍是甘肃临洮而已。书中交代董卓打了败仗,贿赂十常侍得免,在十常侍中谁有这么大的能量?毫无疑问是张让! 在张让刺杀何进的那一刻,袁绍沸腾了!杀!杀!杀!现在不连同外戚和宦官一同消除,更待何时?何苗是何进的弟弟?对不起!何进已经死了,你何苗算什么啊!杀!袁绍又一句厉声大叫【阉官谋杀大臣!诛恶党者前来助战!】,这一刻已经成为了新的何进,你看在北邙山遇到董卓的大军时,【百官失色,帝亦大惊】的情况下,也是袁绍骤马出问【何人?】。其他官员,有这个资格吗? 顺便提及的是,三国武将排名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可能与历史事实相距甚远。袁绍、袁术、曹操三个人仅仅带了500禁军,就能在汉室宫廷大杀特杀一夜,所向无不披靡。难道就没有一个正直的羽林郎出来阻碍?这三个人的个人武艺端的是不可小瞧!三国演义后面写道,若干年后“武帝”与“武圣”狭路相逢,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带了500小卒释放了曹操,有点胡扯。(1)这种小路上,马快的优势无法发挥;(2)曹操27员大将并无损伤,而且你像张辽、张郃这些人,再怎么缺粮食也轮不到他们忍饥挨饿吧?(3)华容道地处曹仁防区附近,曹军必然拼死决战,以一当百;(4)如果说关羽有青龙刀这一宝,那么曹操有倚天剑这一神兵,也算扯平了。之所以是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而不是曹操华容道义释关羽,可能还是当年结交的恩义使之然,英雄惜英雄吧,不能说谁谁谁义释了谁谁谁。就算让曹操单挑关羽,恐怕谁生谁死还真的不好说。 顺便提一下,为什么在北邙山的河边,千百成群的【流萤】要给两个帝或者王带路。不外乎一种趋性而已!就像命令一个古筝名家弹奏模拟雄性孔雀求偶的声音,招引大群孔雀前来求偶,声称是【凤凰来仪】的祥瑞一样。这些发光的【流萤】,是一种萤叶甲类昆虫,他们发光的目的也不外乎是招引异性,为了求偶的。是对刘辩和刘协衣服气味的趋向性。古代宫室的衣服可能要采用特定的植物精油熏香处理,这些萤叶甲类昆虫喜欢这些植物的气味,就追逐着两个人走了。 |
袁绍与董卓的过招! 袁绍先入为主地骤马出问【何人?】,两个字简短、有力地说明了他即将成为百官之首,而且在千军万马之前色不变,值得百官的信赖。 然而,董卓只问,不答,而且也不是反问【你是何人?】,丝毫不把这个袁绍放在眼里。他厉声问“天子何在?”意思就是,同我会话的是天子,你袁绍还没有这个资格。而且,雄心昭然若揭:我是奉命前来救驾,你如果敢有任何不恭,那么我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就地格杀无论。 在这个地盘上,拳头就是硬道理。色厉内荏的袁绍不敢再说话了,气场被董卓死死压制,有了深入骨髓的恐惧感。以至于后来大胆的鲍信来找他共图董卓,也只是含糊其辞。 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又一个要命的角色出现了:陈留王!未来的汉献帝刘协! 在袁绍和汉少帝都不敢再吭声的情况下,陈留王【叱】曰:“来者何人?”又一个疑问句!根本就不惧怕董卓。因为,这是他翻盘汉少帝的重要机会。刘协电光石火般的思路,果然具有帝王风范。你一个外军,我既然搬不到你,但是可以利用你再做周旋。从整个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刘协的韧性,伏皇后、董承等人都死在了他【与强敌周旋】的思路上,但是汉献帝可以顽强地忍下去,并不服输,即使失败了,又巧妙地不受到这些【强敌】的残酷报复,居然活到了最后,虽然不是【笑】到了最后。但在汉桓帝、汉灵帝的作死统治之下,你能力最强,又能怎么样呢?能做到象汉献帝这样的已经很不错了。 若论对局势的综合管控能力,三国时代的第一智者,不是诸葛亮,而是刘禅和汉献帝啊!有人说诸葛亮至少留下了《将苑》这部军事著作,至少发明了孔明灯、十发连弩、木牛流马,至少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可是,孔明灯是张角这个道家术士用过的,十发连弩是孟获蛮军的常规武器,木牛和流马分别是鸡脚形山地运输车和轮浆船,所谓的夜观星象也不外乎是热力驱动的纸灯,在需要别人看到的时候释放出去,用“天象”愚弄一下迷信的人,遇到稍微懂业务的谯周,就只有谈论人事的机会了。稍微接地气的“地理”就不行了:法正能够【画地作图】且与张松辛苦绘制的并无偏差,陆逊凭知觉就能感知哪个位置有囤积刘备军团的所谓【杀气】,骄傲的姜维也承认邓艾的祁山布阵【唯有吾师能之】,钟会不需要象张松一样【暗藏图本】、也不需要诸葛亮的墙壁挂图,就能根据地形绘制进攻蜀国的路线图。从贡献上讲,诸葛亮留给后世的也许是种桑树养蚕致富技术,和都江堰水位的标尺。 【传国玉玺】丢失了!这个消息的走漏,也许是后来孙坚拼命作为先锋攻打洛阳的原因,他本来就是为了玉玺而来的。这件事后面再讲。 |
总结一下前面分析给我们的启示: (1)袁绍的智慧:说话时,要时时刻刻装作为了领导的利益考虑。当领导点将的时候,要抢先一步站出来,从而掌握主动权,比如御林军的一群墙头草,总指挥虽然是何进,但是跟着袁绍并肩作战过,未来就有反客为主的可能性了。如果自己带领的一帮小弟战战兢兢的,自己要挺身而出“来者何人?”从气场上绝对不能输了。 (2)张让的智慧:在形势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必须迅速抓住“女人”这根支柱,尤其是有权势的女人。女人往往比男人有同情心,最简单的,有人在她们面前跪下来十分满足了。但是,女人的权势可不小。不光是垂帘听政的何后。现代社会中,掌握了女人的心理,就能使她的丈夫顺利为自己办事。掌握了女人的心理,往往在销售业上就能创造奇迹。必须学会尊重女人,向女人示好,这会象生活的润滑剂一样事事顺心、万事如意。但是不要越雷池半步!如果你与其他的女人发生了关系,那可是最要命的,要么是勒索弄得你倾家荡产,要么是扬言举报你。 带着小孩的你就夸小家伙聪明,准备去买服装的你就故作惊讶于她们的身材真苗条,准备去买化妆品的你就对她们的皮肤惊讶一下。 (3)张角方面:要学会用新的想法创造奇迹。没有快马,没有长枪,没有硬弩,就得依赖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等等方面的作为武器。麦芒、石灰粉、铁蒺藜等等,捏住了传统战争的命脉,其实取胜并不难。另外,欲取先予的思路,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事先的付出是必要的。你像张角,也为不少人看病,在起义的过程中获得了多少人的支持? |
(4)刘备方面:刘备在前面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一是要想让别人给你办事,就得请他们喝酒,在酒桌上容易谈生意,另外还得装作义正辞严的,只说一些大道理。二是在遇到上级巡视时,如果自己确实有漏洞,那就利用“老年人”的口碑来摆平。张让是学会了巴结女人,而刘备则是争取了老人的支持。也许在现代社会中,“老人”也是不可逾越的道德障碍。 也就是说,在争取正面利益的时候,优先考虑征服女人的心理;在努力避开负面影响的时候,要优先争取老人的支持。 |
董卓进京之后,通过3000人马早出晚归的骗局,使得洛阳的官员们都不敢轻举妄动,久而久之,调来的西凉兵越来越多,就连御林军和禁军也被掌握。书中写到【董卓招诱何进兄弟部下之兵,尽归掌握】。这时候袁绍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只剩下在“立帝”这件事上的功劳了。但是单纯就这一件事,也不能认为袁家就处于下风。袁家和董卓这一对合作伙伴,开始在暗中运筹。后军校尉鲍信找袁绍联合,袁绍只是说“朝廷新定,未可轻动”。说明袁绍目前尚有牌可出,至少掌握了“圣旨”就能号令天下。再比如说,和丁原联合起来,势力仍然不弱。于是,董卓决定废帝,打掉袁家的一切幻想。 吕布愿意投靠到董卓的门下,却忽悠着李肃劝说了半天,这在中国叫做“摆谱”。整个三国演义中,会摆谱的人都是一旦投顺就获得了巨大的封赏利益,例如黄忠、严颜、张辽、张翼、许褚等。而真正的忠臣例如张任、庞德、魏延等要么是被杀了,要么是一辈子被打压。尤其是魏延。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大量的例子叫“循循善诱”,就是明知对方的底细但是不说破,需要一步一步接近话题主题,等待他自己说出来。例如刘备 vs 张松,诸葛亮 vs 鲁肃(过江东那一个桥段)。刘备诱导朱儁自立为王的话题属于 比较失败的话题,被中途义正词严地打断了。在中国,这种办事之前双方互相交流是少不得的。 话归正题。罗贯中此前写得袁绍是“中军校尉”,后来升职成了“司隶校尉”,这里却又变成了“中军校尉”,这是什么意思?被贬职了?当丁原被杀之后,书中写到袁绍与董卓持剑对敌。固然正史中也出现这一段,但什么是“正史”?被记录下来的就是确有其事吗?恐怕未必! (1)我们都知道下围棋。在黑白子的围杀格斗中,如果一方占据两个地盘,首尾相顾,且两个地盘上都有“活眼”,那么就会形成永远杀不死的小强。董卓在朝廷上占据了上风,但是西凉军精锐牛辅、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仍然在坚守西凉,一旦洛阳出现不利的势头,他们可以火速增援;即使失败了,洛阳城的董卓也会有很大的机会撤守西凉。而王允仅仅在京城有身份有地位,虽然根据他的圆滑为人,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把持朝政者手下斡旋一番,但一旦出现不利的局面,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客观上讲,袁家需要在关东造一个“活眼”,依靠自己家四世三公的影响力,把政治优势转化一部分为军事优势,而这个“造眼”的任务,很显然中军校尉袁绍最合适,而在洛阳与董卓的政治斗争,则交给袁隗。 (2)如果袁绍的目的是离开,那么离开之前需要做的事情恰恰与三国演义乃至正史中的记录应该恰恰相反:他应该象哈巴狗一样讨好董卓,迷惑董卓,偷偷离开,而不是持剑对敌,愤怒离开。盖世英雄袁绍能象哈巴狗一样讨好?但是形式逼迫你不得不如此,古有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孙膑假痴不癫离开魏国,但是没有人认为韩信和孙膑不是英雄。如果说袁绍是血气方刚不愿意这么做,那保持一种中性的态度,是不是更容易一些? (3)董卓也决不会允许曾经与自己拔刀相向的愣头青袁绍离开去“造活眼”。要想迅速稳定局势,那么冒着得罪袁隗的风险,杀掉袁绍是最有利的快刀乱麻式做法。而且按照董卓一贯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怕洛阳城里掀起的大风浪。 但是,正史中有记载,虽然二人不是拔刀相向,但是在二人的私密谈话中非常不愉快,最后袁绍离开了。这估计是用后来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后果,来推测袁绍离开前的举动,否则二人的交谈有谁听到的呢?废帝立帝的大事,董卓不去找掌门人袁隗谈而去找董卓,不感到不正常吗?又或者说,写正史的人,是受到袁氏家族的说法写进去了,目的是为了袁绍曾经的胯下之辱而遮羞。 最可能的原因是,袁绍这个曾经的政治老油条,既没有哈巴狗一样巴结董卓,也没有拔剑相向,他只是说关东还有大量的黄巾军余孽需要铲除。就像孙策后来成功逃离袁术的掌控一样,主动把御林军和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董卓,取信了董卓,然后就去“造眼”去了。否则,武林高手密布的两大军团,董卓的区区3000人怎么能够轻易使之归顺?御林军的人马就比西凉的人数还要多! 袁家的这种布局是对的,否则就像后来的王允一样的下场。袁绍聪明,董卓也不笨,即使洛阳城里再怎么风云变幻,牛辅还是没有过来,稳守西凉。一个李儒,就足以玩转与袁家的政治斗争了,再多来些人马属于过度防卫。再说,马腾、韩遂、边章这些人还需要防范,冷不防就会端了董卓的老巢。他来那么多人干什么?后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还是可以安全地返回长安。 |
更正1:废帝立帝的大事,董卓不去找掌门人袁隗谈而去找董卓【改为袁绍】,不感到不正常吗? 更正2:就像孙策后来成功逃离袁术的掌控一样,【加上“应当是袁绍”】主动把御林军和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董卓,取信了董卓,然后就去“造眼”去了。 |
袁绍和董卓的对局,给我们的启示是:注意眼光放得远一些,不能局限于一点。有许多人既不愿意当官,也不愿意做一个纯粹的商人,生活在官与商夹缝中的灰色地带,反而过得有滋有味。为什么呢? 纯粹的商人第一是手头信息不够,不知道大政方针和国家的建设要点;第二是工商、税务等等障碍比较多,动不动就是被处罚。如果明明是遵纪守法地致富,却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掣肘。不信你去办一个农药的厂子看看,环保部门、农业部门、药监局、税务。。。。。据说有时候批下来一块地,就需要30多个章。天天守株待兔等着盖章,盖了7-8年,人生有多少7-8年可以去等?一闪即逝的商机,过了7-8年,还有继续盖章的价值吗? 纯粹的官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three纪律eight注意等等,他们不能炒股,不能经商,电子商务的流行,个人资产都是明面上的事,甚至连短信、微信都是小心翼翼地处理。住个旅社还得关心一下有没有细如针孔的摄像机,眼见到绝色美女在场连正眼欣赏一下也不敢,与朋友一起喝个酒还得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的生活,也的确无聊的很。而且在官场上,是拿胃部的健康换取升职的机会。 这就需要强有力的配合,虽然是一个商人,但是在政府内部有许许多多的“线人”,出了事能够找到最合适的人员摆平,有了重大投资机会能够捷足先得。他们的千里眼、顺风耳已经象章鱼一样吸附在政府里。同时,生活还是比较逍遥快活,需要做的仅仅是一部分投资而已。 我指出这一点,当然不是鼓励社会变成这个样子,而是拿着这个例子,警示反贪应当向哪个方向走! 曾经老家有一个老人对我说,现在的县长可真是个清官啊!连亲弟弟犯了法他也不留情,亲手让公安局把他送进去监狱。我一思索,哦,嗯。 (1)断臂求生,“大局”为重,害怕受牵连啊! (2)他弟弟这样的身份地位住进监狱,与其说是服刑,不如说是免遭打击报复保护起来了,称为“疗养”似乎更好; (3)他的亲弟弟为什么能够犯法? (4)难道这个县长真的是弟弟犯了法之后,才知道了他做的是犯法的事情吗? (5)公安受到行政干预了?缺乏独立性了? (6)凡是犯法,必有主题与客体,那么,这个“被犯”的是平民还是国法啊?为什么就没有人报案? 你看,一个“单纯”的社会现象,就能分析出这么多的疑问。 |
袁绍、王允和曹操的小心思 董卓废帝之后,袁绍给王允写了 ,颇有深意,小可解读如下:【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这首诗暗含着下面几层意思: (1)表明自己是正义的之士。可是,袁绍身在渤海,有些义正辞严的话自然可以说;而王允是身在朝廷,天天与董卓共事,不怕掉脑袋吗? (2)【恣其跋扈,如不听闻】的,也包括袁绍的叔叔袁隗吧?即使出面协调,也轮不到王允去出面。但袁绍这句话轻描淡写地把责任推到了王允的身上。 (3)袁绍表明自己的态度,【欲扫清王室】,但是很明显是希望王允独自操刀的。他说自己【未敢轻动】,其实也就是“不动”。等王允和董卓两败俱伤的时候,内有袁隗、外有袁绍,再去下一局残棋。 (4)“你用得着我的时候,尽管说话啊!但是,你用不着我的。”就这样开了一个空头支票。袁绍【奉命】的时候,也必定是任务完成之后的事情了。就像七八十年代的警匪片电影一样:主人公与坏人的打斗动作片演完了,电影就剩最后5分钟了。这时大批荷枪实弹的警察上来了,“楼上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赶快举起双手,放下武器!” 综上所述,袁绍这个精明的政治家,只是通过 就达到了下述目的:在董卓的身边安下炸弹。 但是,狡猾的王允并没有独自去操刀。以【贱降】为名,召集一大帮人【掩面大哭】起来了。王允这个哭是很有水平的:如果能触犯众怒,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自然是好!这个“旧臣俱在”就说明王允这次是准备把风险分摊到所有人的身上。如果内部出现了董卓的亲信,也能很好地撇清关系:我是在哭汉室天下的命运啊!谁也不能否认当前的世道。再加上是【酒行数巡】后说的,到时候可以说“我是酒后说胡话,别介意啊!”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1)王允很会寻找理由聚会:过生日!我只是表面上的礼节。你能来祝寿,那么属于董卓密探的可能性不大。通过这一层次的滤网,进行了第一遍的过滤。(2)王允邀请的“旧臣”并没有袁隗!(3)王允并不怕有人告密。为什么呢?王允只说了一番人人认可的大道理【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谁要是去告密,恐怕在座的其他旧臣也不会放过他,千夫所指的事情,没有人做的。做了不一定得到董卓的封赏,又会得罪“旧臣”,而且你闲着没事去参加王允的贵诞,这本身就是关系密切的标志。 准确地说,王允就是等待一个愣头青的出现! 终于有一个愣头青曹操出现了!于是王允就【避席问曰】了。要注意这时的公卿们都已经离开了,离开之前听到的是王允的感慨、曹操的慷慨!真要告密的话,曹操就是被揭发的对象! 但是曹操反而给王允套了一个紧箍咒:你也别想跑! 曹操这种与王允关系不很密切的人,就【闻】王允有七宝刀一口,其他听闻的人也不会少吧?闻的人多了,董卓会不会也得知这一信息?如果董卓真的【颇信操】,刺杀用得着这种武器?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启示: (1)宏观上的战略,你说10000遍,别人有可能认为你说的是空话,没有能力,但是却不能从道义的制高点上拿你怎么办。这也就是现代式开会中,“同心协力”“力争上游”“坚持下去就是胜利”“精诚团结”这类心理学式的豪言壮语不断出现,哪怕人人都在打瞌睡,还是不厌其烦地说下去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撇清敏感问题与自己的关系,可以鼓动大众一起努力。进可以发动众人之能,将成功的原因归纳为自己开会时的鼓舞作用;退可以在出了事之后逃避责任:你能说这些大道理是错的么?甚至于,2000多年得到世人普遍认可的“孔孟”,又有多少话是有实际意义的呢?但是不耽误他们成为“圣人”。当着公众的面,要说公众全部认可的话,哪怕这些话是乏味的,也会迎合大众的口味。倘若遇到选举啊、财务管理啊等等,那就必须私下里说了。袁绍的怒,怒的是大道理,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王允的哭,哭的也是大道理,恨的也是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2)当别人安排了一件容易掉脑袋的艰巨任务时,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相互拿住对方一些把柄。相对于袁绍的怒、王允的哭,曹操笑的内容就比较具体了。这么“具体”的事情,必须把王允捆绑在一根绳子上,那就是他的七宝刀。所以,曹操玩的是双重的借刀杀人:借王允的刀杀董卓;借董卓的刀杀王允。这种风险就分摊到最低点了!再怎么不济,没干什么活就混到手一件三国神兵,也不吃亏的!让王允哑巴吃黄连,他总不至于作死地对公众抱怨:看看,我本来想让曹操刺杀董卓的,结果他贪了我的刀跑路了。 |
吕伯奢的猪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巧妙避过吕布、李儒和各路的追查,到了中牟遇到了一个县令陈宫,两个人一起跑路。到了【成皋】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令人不解的千古之谜。 首先是地理位置问题。中牟在郑州市东边,而成皋在郑州市西边的荥阳汜水镇。曹操怎么好不容易逃跑了,却和陈宫向着距离当时的都城——洛阳——更近的方向跑。 其次是吕伯奢家的猪,在捕杀的过程中,居然毫无声息。 关于第一件事:古代的地名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别。(1)春秋时期,鹤壁市的浚县,曾经被称为“中牟”,是赵国的都城;(2)春秋时期的济源,曾经被称为“郑”,后来才迁移到了新郑,现在则是“郑州”最普遍的简称;(3)春秋时期的濮阳,也曾经被称为“商丘”;(4)春秋时期的“滑”国,可不是现在河南新乡的滑县啊!它指的是“洛阳市偃师县缑氏镇滑故城村”,也就是被秦国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灭掉的那个“滑国”,一个长筒靴形状的小村庄而已,连冯梦龙也搞错了。你去进攻郑国首都新郑,不顺着洛阳北——偃师县——登封——新郑一线,跑到黄河北的延津、滑县干什么呢?秦穆公这是命令三帅去进攻齐国吗?要真是这样,牛贩子炫高也太爱管闲事了吧?另外,古代郡县的归属也和现在大不相同。所以,罗贯中写的地名可能没什么问题。 关于第二件事,历来的解释都是围绕曹操奸诈、吕伯奢无辜被杀等等来论述的。在我看来,罗贯中可能不至于犯这种最低级的错误。 (1)【缚而杀之,何如?】说明猪还没有捆绑起来。二人搜到厨下时,却看到猪已经捆绑起来了,但是却没有听到任何惨叫声。 (2)吕伯奢的“良久乃出”“匆匆上驴”很是让人怀疑。 (3)招待两个流亡之徒,却杀一头猪来招待,未免人如其名,过于奢侈;但如此大方的一个人,却偏偏家里没有一樽好酒。好酒好肉去招待,动静一定不小,未免走漏风声。在曹操和陈宫到来之前,吕伯奢已经接到了通缉令“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 (4)买酒这种事情,居然需要老人亲自出驴。 (5)“吾父结义兄弟”“非吾至亲”自相矛盾。 据我的推断,吕伯奢应该是做好了两手准备的:(1)捉拿曹操报告董卓,领取悬赏,但会得罪曹嵩这个结义兄弟;(2)厚待曹操,巴结曹嵩,但有可能犯包庇窝藏之罪被杀头。这两件互为悖论、不可兼得的事情,需要吕伯奢认真去权衡一下风险得失了。首先,曹嵩逃避陈留、曹操逃避门前,已经足以让深山老林里居住的吕伯奢能够精准判断谁的势力更强了。其次,和悬赏、道义相比,很显然人头更重要。如果对曹操二人的人头负责,那么应当是秘密管一顿饭、一夜宿,让曹操、陈宫悄悄跑路,但是吕伯奢的动作却很大:杀猪、买酒。如果是对自己的人头负责,那么就应当是(1)撤离现场,让家里的壮丁年轻人去捆绑曹操二人;(2)星夜派人通知董卓罪犯曹操就在这里!但是第二件事比较作死,即使交出了曹操,也暴露了吕伯奢和曹嵩是结义兄弟的事实! 那么吕伯奢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拿出隆重招待的架势,这样协助曹操跑路,会赢得曹嵩的好感。在隆重的招待中,拿酒试探一下二人的城府,问清曹操的犯罪事实。所以,这应当是一张天罗地网: (1)吕伯奢早已得到消息了,也算准曹操要走这条路线。这头猪,应该是曹操尚未到来的白天,就已经用撅头一下杀死,就等着宰杀了! (2)战争,让女人走开;格斗,让老人走开。吕伯奢去买酒,就是要消除自己成为人质的威胁。这是“良久乃出”之前,秘密商讨的内容。 (3)“缚而杀之”的,应当是人,已经缚起来的,却是一头猪。 (4)在面临凶犯时,寻找有利的位置,进行周密的布置,都比慢慢腾腾地磨刀重要。你刀磨得再快,武艺不强也是不行的。曹操二人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5)这个“缚而杀之,何如?”为什么讨论的是人?因为吕家面临着四层选择。缚而押送,缚而杀之,直接杀之,和送曹操陈宫跑路。他们可能也明知自己武艺不行,等待的就是吕伯奢那两樽性子极烈的“好酒”了。 否则,你无法解释猪已经绑起来了,为什么还要“缚而杀之”,也无法解释猪的叫声为什么听不见,解释不了奢侈的招待,解释不了那两瓶酒,解释不了为什么吕伯奢去买酒,解释不了“良久乃出”,解释不了天色向晚的密林中生活的老人,骑着一头不带夜视仪的驴子,去应该早早打烊的另一个村子买酒。 |
@崇道贵德 2021-11-10 23:18:31 灵帝在的时候,何太后都敢鸩杀刘协(汉献帝)的生母王美人,到后面灵帝驾崩,何太后何进这帮人完全掌权,连太皇太后董老太后都杀了,怎么就不想着斩草除根,把刘协也杀掉呢? ----------------------------- 这个问题问得比较专业。 首先,这个帖子主要是阐述我对三国演义一书的看法,并没有将真实历史大量整合进去的兴趣。 其次,我也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书中矛盾的问题,各抒己见,不必较真。 再次,有朋友提出任何问题,还是力求能用有限的能力回答一下,凡是不太清楚的地方,为了不引起激烈的争议,冠以“可能是”开头。 我认为,这是由于下面几个原因造成的: (1)古代有重男轻女的传统,“皇子”的身份可不一般。就像现在老人过世了,哪怕家族里怀抱着的男婴儿,在跪送离世的老人时,位置也会在他母亲之前一样。一个九岁的孩子,并未参与什么宫廷斗争,也并未显示出后面的帝王风范。何进和何太后敢这么做,不但朝廷中许多官员不满意,而且老百姓更是会在背后说三道四,造成政局不稳定; (2)尖锐的斗争接二连三地到来,何进和何后忙着收拾残局中具有要命威胁的棋子(比如西凉董卓、袁绍等),再说自己家的亲生儿子已经上位了,貌似已成定局。此时的何进,就像一个横冲直撞的車,董卓和袁绍就像炮和马一样,而刘协只是一个尚未过河的中卒而已,地位上首当其冲,实际上慢腾腾地拱很多步才能接近九宫。 |
续上个帖子: 曹操和陈宫在杀了吕伯奢一家后,分道扬镳,曹操回老家招募义兵去了。但是,李典、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和曹洪的加入顺序耐人寻味。 出了这种有可能株连九族的大变局,曹操居然只是和自己的父亲曹嵩商量了一下,然后就独自招兵买马去了,他怎么没有和同族的夏侯氏及曹氏年轻一辈交谈一些看法?以至于出外招募义兵了,一个家族内部的还需要前来【投】! 论形势,现在是起兵的时刻,以政治能力见长的曹嵩,不见得能给曹操提供比四个宗族兄弟更好的建议。曹嵩一听说儿子犯了大事,自己首先遛到陈留避难去了,这哪像一个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父亲?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和曹洪四个人知道曹操招兵的消息,和李典、乐进的渠道是一样的,而曹操在家的时候,四个人压根就没有前来投靠的愿望,究竟是曹操没有说呢?还是四个人当时拒绝了?还是四个人四处征兵去了? 我推测有下面一些原因: (1)是曹操的问题:明知道夏侯渊、夏侯惇、曹仁和曹洪是自己的铁杆,到外面招募义兵的时候,免得给人留下已经人才济济的印象(从后面的事实看来,夏侯渊和曹仁分别是西方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总司令,曹洪多次冒死搭救曹操,夏侯惇又是曹军二把手一样的存在,被曹操回答弥衡的时候称为“天下奇才”。这四个人的才能,曹操不可能不知道)。所谓主大欺客、客大欺主,一个公司在招募外来人才的时候,场面太小固然让人觉得不如跳槽,场面太大的话许多人都不愿意投靠了。这就像诸葛亮在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五大谋士辅佐曹操的时候,根本就不敢出山一样。另外,外来人才和自己家族的兄弟不同,他们关心的首先是待遇问题。曹操首先争取曹嵩的人际关系,找到了大财主卫弘,正是为了吸引李典、乐进这些外来人才的。这样可以给他们展示一个印象:本公司经济实力雄厚,唯一缺乏的就是人才,你们的到来,可以如入无人之境地随意发挥。 (2)是夏侯和曹氏的问题:曹操在刚起兵的时候,首先需要的是在自身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谋求军事进攻,然后才是征招方面军军事大员。李典和乐进一加入,首先被封为“账前使”,可能是一个保镖的角色吧!和典韦、许褚、赵云的功能差不多,也可能相当于刘备投靠卢植时【留在账前听调】这样的闲职任务。所以,他们有了一定的合作资本时,才会来加入,夏侯渊和夏侯惇带来了【壮士前人】,曹仁和曹洪带来了【兵千余】,这个时候,即使不是宗亲,其身价也会远远比单身投靠的李典和乐进升职快。按道理来讲,应当倒着顺序加入,曹仁和曹洪先来,然后是夏侯惇和夏侯渊,最后是李典=乐进。这充分说明了,曹操其实和后面四个人并不是危难时能够交心的兄弟,而后面两个人,图的显然不是卫弘资助的家产充当的工资:四个人带来的2000小兵,其实是一种股份制的关系。 (3)更可能的是罗贯中的问题:写的貌似夏侯氏和曹氏看到了公告才来投靠的意思,事实上他们在家族里早已经商量好了,分头行动去招兵买马。 待人接物能力比较强的曹操派到了较大的城市中心地带,负责招募大将; 以勇力见长的夏侯渊和夏侯惇被派到了黄巾军曾经雪藏的地方,负责招募“壮士”,这些人解决眼前的吃饭问题是最重要的,在关键时刻能够作为“死士”大显身手; 曹仁和曹洪则派去了最难以做工作的地方,忽悠已经大量参军的人参加自己的一方,这样我拉走你一个兵,你就减一分力量,而我就增加一份力量,此消彼长,而且拉来的人员素质较高,有一定的战斗力。 多么严密、合理的分工! 总之,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黄巾军是曾经对现状不满的,曹氏兄弟招募的是军队体系中对现状不满的。而曹操负责招募的,是能够统帅这两股力量的大将之才。 第三个解释维度貌似最为合理,摊了事就拼爹,这不是曹操的风格!应当说,他最倚重的首先是招募“兵”的曹仁和曹洪(工作最为艰难),其次是招募“壮士”的夏侯渊和夏侯惇。你看,后来的典韦,不就是夏侯惇招募过来的么? 这个招募事件,反映了起兵的先决条件:首先是粮草问题,没有钱,就招募不来人才,这固然是由于吃饭问题比较重要,另一方面也是不断变幻的政治环境下,求职的人才往往看重短平快利益的原因;其次是“将”,有了6个将,基本上能够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也会构成“合围”的条件,在军事建模中有过相应的方程描述。你像后来的吕布,文靠陈宫、武靠高顺,高顺的军队又都是集体出击,就没有合围的条件了,是一种点式部署,李傕、郭汜两边一拽就能打败点式出击的吕布。刘备刚开始有关羽、张飞两个人,构成了“线式”作战的条件,但是只能用于对抗或者突围,不能用于围歼战。汝南的曹、刘一战,刘备的线式作战思维,能够被帐篷里不出的曹操打败,原因就是夏侯惇象棋子一样部署到了汝南,张辽被部署到了截断粮草的关键地带,最终失败于面式的部署方式。 有人说,我人少,构不成面式布局,怎么办?你至少需要把这些人分成6个作战力量体系,每个体系都需要自由根据眼前的现状去决断,才能发挥机动性和灵活性。比吕布还要悲催的,就是诸葛亮的【锦囊计】了,严格局限于点式部署,从大的方针来看,是错误的。 |
@我家的鱼缸 2021-11-14 21:05:17 楼主水平很高噢,推理都比较信服。支持楼主继续 ----------------------------- 谢谢朋友的抬爱,小可功力实在不能与“天行健1927(据说是胡春荣老前辈)”、曹铜爵、秦时汉唐等天涯网友相比。因为这些大作家,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功底,而我只是一个教昆虫和统计学的门外汉,历史上仅对民国的和苏德战场的了解多一些。对于三国演义,只是书上看到哪里有什么毛病,就去深究这些毛病,作为锻炼逻辑推理、深入把握文言文和为人处世的典型素材。这个帖子会一直写下去的,虽然不打算出书,但是三国演义确实是闲暇时从理科生的视角锻炼文笔和大脑的优秀素材。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曹操的一场惊天大阴谋 关于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事,历来的看法是这样的: (1)袁绍取得盟主的位置,靠的是四世三公的影响力,实际上是个优柔寡断的窝囊废。但是收获最大的就是他,取得了盟主的地位,可以号令关东联军; (2)讨伐董卓最卖力的两个人: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孙坚; (3)联盟军解散的原因,是袁术不给孙坚发放粮草,造成前线溃败,否则董卓就跑不了了。 还有一些比较新颖的解释,例如: (1)华雄并不是关羽斩杀的,而是孙坚。孙坚并不是被打的丢盔弃甲,不得不与祖茂赤帻。而是故意把赤帻放在显眼的地方,诱集华雄从而斩杀之。这一点许多研究正史的同学都是承认的; (2)十八路诸侯并不是派不出能够斩杀华雄的战将,而是没有利润可言,所以处于观望状态。你像袁绍手下的颜良和文丑,哪怕随便抽出一个人出战,武艺也决不会在华雄之下。甚至,二人联手的话,根本就没有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机会,因为颜良+文丑的实力,足以斩杀吕布。这一点从后来颜良出战宋宪、魏续、徐晃时干净利落的手法,以及文丑独占张辽和徐晃的表现来看,是很有可能的。后面书中也给出了这样的暗示,说是吕布飘零关东,投靠袁绍,吕布剿灭了黑山贼张燕还是什么,在袁绍的部将面前得意洋洋,结果袁绍很不满意,准备派兵歼灭吕布,吕布不敢作战,吓的悄悄跑路了。不用说,这少不了颜良和文丑。但是对付华雄、吕布的时候,袁绍把这两个人捂得严严实实的,一旦发现孙坚准备拿了玉玺悄悄跑路,这两个人如同空降兵一样冒出来了。 (3)袁绍对刘备说:“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是为了将刘备作为备选的傀儡皇帝,公孙瓒也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董卓废了皇帝,另立了皇帝,他们可以任意拿着合法的大印封赏官员,造成人才的聚拢。而关东联军这边,就是纠集的力量再多,“封官”问题终究是不合法的,很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曹铜爵的观点)。 总的看来,孙权和曹操是战争中最为积极的,许多人都在为这两个人功亏一篑而感叹。 是这样吗?不是! 用围棋的术语来讲,袁氏家族已经在洛阳和渤海郡造了两个“活眼”,首尾相顾,大致与董卓处于均衡的态势,虽然稍处于下风。洛阳的袁隗暂时苟且于董卓的统治之下,而且比王允还要耐得住性子,袁隗在刺客伍孚等等诸多事件中,既不参与也不过分讨好董卓,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深层不露。这种无形的敌人,才是董卓、李儒最忌惮的敌人,但是又非常难以察觉。因为他们拿袁隗没有办法,伸手不打笑面人。而且,董卓的愿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正是需要袁氏家族出面稳定百官情绪、为社会抓经济、巩固政权的时候,没必要得罪袁家的。非要鱼死网破,就得从驻守西凉的飞熊军抽调更多的兵力。而袁绍自从来到勃海郡之后,影响力逐渐发挥出来,通过稳扎稳打的方式逐渐向周围“吃虾米”,也有成为东方最强大诸侯的可能性。 可是,开战之后,董卓带着人大张旗鼓,将袁氏灭门了! 袁家从此在洛阳失去了一个“活眼”,四世三公的影响力大打折扣,以致于后来联盟军解散之后,袁绍回到勃海郡,还不得不到冀州牧韩馥那里借粮食。在韩馥的部下看来,此时的袁绍就像一个嗷嗷待育的婴儿一样脆弱。 袁术的损失除了袁氏家族的部分,损失比袁绍还要大,也最为冤枉: (1)看似十八路诸侯,就像啦啦队一样处于观望状态,光吃饭不干活,而且吃袁术的,喝袁术的,最终留下的印象,还都是袁术不发粮食,殆误战机。【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就说明了十八路诸侯的吃喝拉撒,袁术承包了!后来的孙坚稍有战功,就猴精猴精的,拉开了面子要粮食。书中说:【孙坚引兵回至梁东屯住,使人于袁绍处报捷,就于袁术处催粮】。仔细回味一下,“使人于袁绍处报捷”“就于袁术处催粮”这样两句话的因果关系,是因为孙坚缺粮食吗?不是的,主要是以前【程普刺中胡轸咽喉】的间接效应。你还没开战就狮子大张口,惭愧不惭愧?如今小胜一场,孙坚就急吼吼地在报捷的同时,顺便催一下粮食。 前面我们说过,三国的战争,其实不外乎是“钱”“粮”“兵”“马”四个方面的争夺,“粮”在灾害频仍的东汉末期,可是一种非常紧俏的战略资源,孙坚哪怕是粮食够了,心里也是不平衡的,我TMD打头阵,你们在后方饮酒,我凭什么和你们一样的待遇?在正史的记载中,孙坚是一路吃着“虾米”混到前线的,到了长沙吃长沙的虾米,到了南阳吃南阳的虾米。哪个地方的官员没有好好接待他,他就说人家不支持对付董卓的战争,将当地的官员就地正法,兼并了他们的部下,给出的名义却是“兴义兵、除暴乱”。你这是给人家添乱,还是为国家除暴乱?孙坚不仅一路兼并着“兵”,现在又要催“粮”,这个德行也真的是很可恶的。虽然孙坚的战斗力没有什么怀疑的,但这人品,唉! (2)袁绍赖好还混了个盟主干一干,而袁术没有什么有权力的好职位,只有一个职务:那就是“粮食总督”。那是不是他统筹规划粮食的供应,比如首先把诸侯们的粮食收集起来,然后“按需分配”?诸侯们会这么干?这不是开玩笑吗? (3)更悲惨的是,当时孙坚在名义上,还是袁术手下的将军!是袁术打响了讨伐董卓的第一枪的,而且还取胜了!将董卓赶出了首都,冒着家族被灭的惨重损失,为联盟军争取了半边天!此后元气大伤的董卓,除了手里掌握着皇帝的招牌,事实上优势并不是象挺进洛阳、废帝立帝时那么一家独大了。 (4)最悲惨的是,大部分解读三国演义的人,竟然认为曹操才是联盟军里最英雄、功劳最大的人。而袁术就是联盟军解散的导火索。不错,曹操的确是在荥阳的酸枣(这什么地名?在哪里?期望朋友们告诉我),与徐荣军团(书中说是徐荣被夏侯惇秒杀,后来遭遇吕布军团后曹操才打的败仗)的作战中,付出了惨重的损失。但是曹操是咎由自取。 整体看来,袁氏两兄弟出力最大、损失最大,收获最小。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上了曹操的当!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还是围棋理论,曹操在首都没有“活眼”,他的父亲曹嵩听说他犯了事,偷偷到陈留去避难【又一个地理位置问题,曹操的老家在安徽的亳州,而陈留是在开封东、商丘西的地方,曹嵩避难怎么会离董卓所在的首都越来越近了?这一点读者暂时不必理会】。虽然曹仁和曹洪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去拉拢队伍,但只有区区1000正规兵;夏侯惇和夏侯渊纠集以前落草为寇的黄巾军,也只获得了1000壮士。唉,谁让你当初和张梁、张宝他们作战那么卖力呢?黄巾军残余势力还会相信你吗?我觉得夏侯渊和夏侯惇被派去招募壮士,可能也是出于这种考虑,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农民义军都通晓曹操的家族背景,知道“夏侯=曹”这个背景的。 董卓的大军如果要穷追不舍,曹操家族就只有一路狂奔的命! 客观上,曹操需要强大的援手,替自己抗衡董卓!最好是还没有等到董卓来进攻,就主动忽悠这些人进攻董卓。 你看这话忽悠的水平:【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你也被弄得义愤填膺了吧?那你也上了曹操的当了! 如果到了我写的这里,有一大群天涯网友奋力征讨我,我会更加高兴! 为什么呢?因为你们的极力反对,更加证实了我判断的正确性!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1)“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呵呵,把十八路诸侯浓缩在一个【等】字里面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大义”。但当真的需要人来当出头鸟的时候,曹操却捧出了袁绍,躲在幕后了。你写檄文这个时候,咋不说“绍等”而是“操等”呢?我以前有个师妹就特别讨厌,写的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通篇都是感谢XXX等、感谢XXX等,被老板狠狠训了一顿,说是需要将人名列全,谁愿意被【等】字浓缩呢?前几天去世的袁-隆-平老爷子,不也是当初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时候,很幸运地以唯一的名字出现在【等】字的前面,而不是浓缩在【等】之中,逐渐越来越出名的么? (2)人家董卓怎么叫【灭国】了?人家是选择了一个更贤明的君主好吗?明明是你自己刺杀失败,东奔西逃,却用了一系列四字一串的排比句【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呵呵!后面陈琳为袁绍执笔的时候,骂人的水平和曹操相比,还是差得远哪! (3)你有啥【天子密诏】?弄虚作假!你前面承认董卓【弑君】了,那就应当是你拥护汉少帝刘辩,那么,董卓另立的新君,即使不是你讨伐的对象,也应当是你不太认可的了。如今却又用新君命令来搪塞,你到底哪个门派的啊! (4)望兴义师,共泄公(私)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这里改为拯救caocao吧)。唉,在王允生日那里,曹操表现的愣头青似的,现在这个文章写的,真是拍案叫绝啊! 这个诸侯列出的顺序耐人寻味:【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后来哪里见到这个狡猾的马腾啊!他根本就没有来! 狡猾的曹操,此时把袁绍推上了前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好像多大的官似的,事实上是一个烫手山芋,袁绍指挥得动谁啊!孙坚还是主动请缨的,其他的有谁听袁绍的话?曹操的目的是实现一箭双雕:让诸侯替自己挡住董卓,最好是董卓和袁氏家族同归于尽,我让你们造“活眼”去,统统滚出历史舞台! 书上写道:【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袁绍更不是笨蛋,但是没办法,一群诸侯跟着曹操瞎忽悠,干就干吧!但是袁绍把丑话说在前面【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这句话,是在一番大义凛然的歃血为盟之后说的,说的恰是时候! 好啊!都不想出头,忽悠老子。但是,也别想着就你们猴精,不听话的照杀不误!我要让【盟主】慢慢实现权力的充实!我看你们后悔不后悔这时候忽悠我! |
搞清楚了一些历史事实了。 曹操什么时候从“济南相”变回了“西园八校尉”的典军校尉呢?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被封为济南相。 公元187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公元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三国演义为了简单起见,把曹操的经历忽略了,这个从地方官到京官的转变过程,发生在公元188年。 董卓逃离首都的时间,在公元189年的9月中旬到11月之间,属于秋末冬初季节。因为9月前,董卓还没有废帝立帝,而12月份曹操就发檄文于各镇了。派遣夏侯惇等4人的过程,当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 公元190年正月,春节期间,这些诸侯起兵了! |
这就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事实,这些人统统上了曹操的当! 后来,大家可能认清楚了曹操的真实面目。在董卓准备跑路,曹操可以一举消除后顾之忧的时候,都不愿意去了。而曹操可能也是假惺惺地追击一下,但是没有料到遭遇了徐荣军团,损失惨重。 如果说要罗列一下曹操一生中比较惊险的战役,共下面几场: (1)遭遇徐荣; (2)濮阳战吕布; (3)渭水战马超; (4)宛城与张绣的开战; (5)汉中偶遇魏延。 很奇怪的是,许多人在排列三国演义名将的时候,吕布、马超和赵云被吹的上了天,而徐荣、张绣、魏延这些名将很少进入前10名,尤其是徐荣、魏延,能力被严重低估了。 |
曹操是为了根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偶遇徐荣,惨败;而孙坚极力攻打洛阳,到处救火,则是带有一定的迷信:他要找回丢失的传国玉玺。否则,一辈子马背上作战的将军,居然开始莫名其妙地“夜观星象”了,有这种神话似的本领,怎么后来在蚬山一战中什么天象征兆也看不出来了呢?程普也是够可以了,居然知道这个传国玺是和氏璧雕刻的,又是怎么缺了一个角,后来怎么被秦始皇东游时搞丢,又怎么到了刘邦手中,又传递了400多年。 他怎么会了解的如此详细? 你真的相信,这种信息是井里打捞出来之后,程普才临场发挥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吗?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出战与不出战的秘诀 大部分读者的认识是,在整部三国演义中,主动请缨出战(并获得胜利)的都是准英雄人物。例如,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赵子龙力斩五将,等等。 可是,还有许多主动请缨出战的人物,却被视为炮灰、窝囊废、不自量力。例如,此时与华雄对敌出战的俞涉、潘凤,后来与吕布对敌的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北平太守公孙瓒,与颜良对战的宋宪和魏续,与赵云对战的刑道荣,与吕布对战的夏侯惇,长沙在黄忠出战之前与关羽交战被斩杀的管军校尉杨龄,长坂坡的“曹军名将50余员”等。 而大致势均力敌的对抗,例如,孙策 vs 太史慈,张飞 vs 马超,许褚 vs 马超,许褚 vs 典韦,庞德 vs 关羽,关羽 vs 黄忠,则往往交战的双方均被读者提高了身价,认为双方都是英雄。 哦?英雄不英雄,狗熊不狗熊,就是这么以结果来推定的吗?想要成名,双方约定相互防水,耍花枪绣刀积累够一定的回合数,身价就上去了吗? 还没有交战,武艺什么的都是未知数,对敌人的判断,对自己的判断,对情绪状态的判断,对双方战马的状态判断,对敌方冷箭偷袭可能性的判断,太多的因素,哪有什么思考的余地?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不是类似于袁绍说的【文台勇烈,可当此任。】,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使之然。作为一名武将,谁也不像把自己雪藏起来,有机会就要出头,这样斩杀了敌将的话就会获得封赏。甚至,还没有取胜,只要勇敢地站出来,就会获得封赏!谋士们出主意,也是同样的心态,不存在谁英雄谁不英雄这种以结果推定的评价的。可惜三国演义上,只说魏延多么多么人品不好,本来就应该是人家黄忠的出战机会。那么,张飞急吼吼地出战马超、赵云急吼吼地代替黄忠攻打汉中、赵云声称不让他做北伐先锋就【撞死于阶下】,太史慈不等领导发话就急吼吼地带着1000人马出战孙策,怎么就没有人说他们是为了争功呢? 因此,出战的两个前提条件是:(1)对自己的武力或者统帅力有高度的自信;(2)有通过战功获取利益的非常急迫的心态。 用利益来理解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过程,一切谜底便揭开了。 (1)长沙太守孙坚为什么要主动出马打前锋?因为孙坚在与黄巾军作战的过程中,勇猛异常,被人称为“江东猛虎”,罕碰对手。此时,又在讨伐的一路上,不断斩杀对提供大批粮食或者兵力的地方官,不断兼并着他们的地方势力,就像一条贪吃蛇一样走到了这里。如今又听说,皇帝六玺里面的“传国玺”在宫廷内斗中丢失了,如何不引起孙坚动心?他还生怕瞎了眼的手下即使发现了玉玺,也当做砖头石块扔掉,对这个玉玺的来龙去脉打听的一清二楚的。【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宝。】。你相信一个程普,就娓娓道来如此多的历史知识?太搞笑了! (2)吕布的出战,是为了显摆一下武艺,获得被董卓封赏的机会。(注意:“温”指的是河南省焦作市的温县,此时的吕布并不是“温候”,此时的王允也不是温候,因为这个时候是公元190年。公元191年,董卓撤守长安之后,封王允为温候;后来,王允+吕布杀死了董卓,吕布又被王允封为“温候”)。只可惜,吕布想显摆武艺让手下把信息透露给董卓,众诸侯却专捡柔软的柿子捏,偏偏不派出有实力的武将出来死磕。吕布也就象征性地惩罚一下这些“名将”——哦,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武将。 (3)华雄的出战,是为了抢吕布的功劳。还没有开战,董卓就【闻言大喜,加为骁骑校尉】。这个交易划算吧?后来斩杀了一个鲍忠,又获得了一个大胜利果实【卓加雄为都督】。 (4)济北相鲍信的做法则赤果果地映射了争功的心态。【寻思孙坚既为前部,怕他夺了头功,暗拨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只是对其弟弟鲍忠的能力估计过高。 (5)孙坚手下的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如何能让我们不理解他往袁术处催粮,也是为了摘取一个胜利果实呢?董卓可以加封斩杀了鲍忠的华雄为【都督】,袁绍却不可以加封斩杀了胡轸的孙坚+程普,因为袁绍并没有合法的大印,此时的十八路诸侯说难听点就是【叛军】而已。作者花了长篇累赘的篇幅向我们介绍孙坚的一大串武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根本的目的就是向我们透露一个事实“此时的孙坚并不缺乏‘兵’和‘马’”。既然袁绍封的官职是毫无用途的东西,既然孙坚又不缺什么兵和马这些战略资源,就只剩下“钱”和“粮”了。要钱吧?显得太利欲熏心了,那就捡与战场有关的好东西要,只剩下“粮”了,大肆索要粮食,也可以卖掉换钱啊,也可以让这个松散联盟中,自己的军心更稳定,而其他诸侯的军心更不稳定。甚至孙坚除了想要玉玺之外,还准备将董卓军团彻底赶回长安或西凉,用粮食瓦解东方联盟军,各个击破它们,全部吞并他们的部下和兵力,与董卓共争天下!这才是孙坚的真实意图。这个索要粮食的举动,结合孙坚一路吃虾米的前科,实现【与董卓共争天下】的狂妄野心,这才是孙坚的目的啊!你看看袁术手下的谋士“或”的看法,【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看到没有?袁术手下的谋士尽管没有姓名,但眼光是何等犀利?孙坚索要粮食是为了促进联盟军的分裂,同样的,袁术不给孙坚提供粮食也是为了促进孙坚军队的分裂(此时的孙坚,从根本归属上,已经不是袁术的部下了),这与袁术是不是殆误战机没有多大的关系的。 有人说,你给孙坚部队提供粮食,那么诸侯们散伙;你不给孙坚提供粮食,那么作为攻打董卓的先头部队散伙。既然左右都是散伙,是不是战争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预算? 完全正确! 曹操从发檄文的那一刻,就【料其必败】了,而不是后来。因为曹操的真实目的,是利用别人的力量替自己抗衡董卓、借以削死袁家即可,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赢的!另外一个真实的目的,和孙坚的想法一样一样的,那就是用恩义结英雄。在战场上用敏锐的眼光观察,把公孙瓒手下的人才关羽、张飞、刘备挖过来,成为自己的部下!借以吞并全部诸侯的兵力! 曹操和孙坚这一对人杰的后代,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立了自己的皇帝,这种能力不仅反映在与黄巾军的作战中,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已经反映出来了。 只不过稍有差别的是,曹操对人才非常重视,很务实的;而孙坚对兵马钱粮和玉玺这种战略资源更加感兴趣,相对而言,曹操棋高一着。二人的武艺可能相当,即使让曹操和孙坚自身去出战华雄或者吕布,也未必有输的可能性。孙坚这个【输】,并不是比曹操的个人武力相差太远,而是输在封建迷信和脑袋瓜上。而袁氏兄弟则出力不讨好,代价是极为惨重的,书中写道【卓然其说,唤李催、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先将袁隗首级去关前号令】。 哀哉!袁绍和袁术!痛哉!袁绍和袁术!天地之间,有这样不公平的历史评价,难道就没有一个历史学家看出来吗?孙坚和曹操的野心昭然若揭,如洪水,如猛兽,袁氏家族的付出是四世三公毁于一旦,读者和众多学者还都在上千年地骂着袁绍和袁术,品味着孙坚和曹操成功的秘诀,这TMD能不能拨乱反正一下? (6)华雄杀了祖茂后,【诸侯并皆不语】,是因为这时候对未曾谋面的华雄产生了畏惧心理,对于派人作战并取胜获得封赏,实在已没有太高的把握。比这群人更加老油条的,就是公孙瓒了。你看,书上写道【众人都到,只有公孙瓒后至】。 (7)公孙瓒不打算出战,但是关羽出战了。原因其实只有两个:一是关羽自信自己的武艺,二是关羽想当官。如此而已! (8)“骁将”俞涉并不骁,“上将”潘凤并不上,他们只不过是袁术和韩馥试错法的牺牲品而已。 (9)权且按书中说的,关羽杀了华雄。张飞手痒痒了,也得争功呀!【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 (10)袁术的话是愤怒中大喝的,带有100%的诚实【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张飞这个霸凌平民百姓和虐待小兵的恶霸,面临袁术的大喝,这个时候却屁也不敢放一个!这就是真实的张飞! (11)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后来又【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是为了稳定作战联盟的局势吗?不是的,他是想挖公孙瓒的墙角、趁机将三个人收入麾下而已。 |
三国历史上长安和洛阳作为首都发生的两场浩劫 我们知道,贾诩被称为“毒谋士”,因为他鼓动飞熊军李傕、郭汜闹长安。结果,搞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短暂的长安统治之后,皇帝刘协受不了他们的折磨,逃跑出来迁移走了。到了洛阳,感受到宫廷被破坏的失去了维修价值,荒无人烟,粮食也不够吃,不得不继续向西南方向的许昌迁徙。 许昌有帝王之气?许昌离曹操的领地比较近?别听一些砖家胡扯八道了好吗? 在三国演义中,一切的“夜观星象”都是虚假的,一切的大星星坠地预示着某某贵族的死亡都是假的。这些星星是比地球大得多的恒星好吧?果真落下来,恐怕不仅人类会绝灭,整个地球就会消失在宇宙中。 那,是较小的陨石块吗? 也不是,多少年才会掉下来一个陨石?又会在地球上轧下多大的坑?象所谓的环形山——柴达木盆地,就是这样形成的。别说你第二天去陨石坠落的地方看看,就是20年之后你也未必就敢到那种骇人的断壁残垣中去。 人类的视觉,存在着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些所谓的“星象”,就是热空气驱动的纸灯而已。 在需要这些纸灯出现的地方,在需要糊弄别人的地方,趁早把纸灯放到空中,再拉着别人的手晚上出来看月亮数星星,“快来看哪,那边有星星掉下来了,这预示着要折一个大将或皇族”。 其实,这个大将和皇族的死亡,是纸灯的释放者早就知晓了的。 类似的就是战马的“马失前蹄”了,世界上过于巧合的事情,发生了频率高了,也就不叫做巧合了。这无非是在需要对方马失前蹄的地方,撒下了大量带刺的铁蒺藜,为了避免无选择性杀伤,加厚了自己的马掌而已。《新三国》的导演高希希,居然脑洞大开地认为庞统为了成全诸葛亮,自己把自己杀死了。正要靠着战功急吼吼地上位的庞统,有这个必要在关键时刻让贤吗?庞统的马,是刘备故意布下的铁蒺藜造成的马失前蹄好吧? 言归正传,无论是什么角度来讲,许昌都不是离曹操的“领地”比较近的地方。 曹操的老家在安徽的亳州,曹操在洛阳干过首都北城区警备司令,曹操在河南的濮阳干过顿丘令,曹操在山东的东阿(杀驴制造阿胶的那个地方)干过东郡太守,曹操在山东济南干过济南相,曹操在陈留有一些军事力量的存在,唯独是许昌,基本上是大平原的粮食主产区,属于诸侯争夺的真空地带(可能名义上属于袁术的辖区)。 那为什么要迁到许昌而不在洛阳呢? 因为早在李傕郭汜乱西京长安之前,东都洛阳就遭遇了第一场浩劫! 长安之乱,有两股势力李傕和郭汜;洛阳之乱,涉及到全国最强军事实力的董卓,和涉及人数最多的关东联军的拼死决战。 长安之乱,没有发生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和火灾;洛阳之乱,大火熊熊,宫室被毁,人口失所或被迁徙,惨绝人寰!以致于汉献帝经历西京之乱之后来到这里,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仍然无法继续修复宫殿,这并不是由于建筑材料的缺乏,而是缺乏劳动力,别说招募工匠,连农民都没有了——基本上一座恢复不过来的死城。 每一个国家,首都都会吸纳资金最雄厚的商人,头脑最聪明的科学家,韬略最深的谋士,基本上是全国所有的精英集聚之地。当时的洛阳相比长安,这些精英更多,因为光武在此快200年了,而汉献帝短暂返回长安又逃回来了。精英的汇聚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可以认为,十八路诸侯讨伐之前的洛阳,人才上是比西安要多得多。 而今,洛阳成了一座死城! 这场浩劫的始作俑者,正是曹操!为了个人家族的利益,诱骗十八路诸侯前来进攻董卓,弄成了这样的局面。 有人说,董卓残暴不仁啊!这些军队明明是正义之师啊! 何为“义”?从孙策与严白虎的那些话中,从张飞攻陷巴郡严颜之前,我们就能诠释三国时代“义”字的含义——弱肉强食。 “对不起,我们是义兵。我到你的地方来是为了国家好。你一定要投降我,否则咱俩互掐起来,可是要损伤老百姓的啊!” 那我要反问了:我也是义兵,你投降了我,不是同样可以免遭生灵涂炭吗?凭什么明明是我的地盘,你是侵略过来的,我还要投降你? 在这方面,孙策是最虚伪的,张飞是最虚伪的。 只有最被认为“不义”的吕布却说了一句大实话:汉家城池,人人有份,偏尔合得? 既然大家都不是真的“义”,那么,我宁肯欣赏吕布的大实话,“真不义”。而不愿意欣赏孙策和张飞,明明是不义,嘴上却偏偏反复强调自己的义,这才是真正的伪君子! 客观地说,把天下暂时交给董卓+汉献帝,对于中国历史车轮的继续向前推进,是最好的选择。 董卓的残暴,和刘邦的残暴、朱元璋的残暴一样的性质,许多人在开国之初时时刻刻想着往你后脑勺上夯一记闷棍,你不考杀死对手就想稳定政局?不可能的。 被吹上天的唐太宗李世民又怎么样呢?玄武门血案! 有人说,董卓来自西方蛮族嘛!治理社会的能力不行! 哦?那董卓在洛阳废帝、立帝的时候,这些当官的怎么不早合计一下? 董卓的军事能力放在武帝庙64名将中作为之一,也是一种侮辱。因为董卓不是将,关羽还根本不配作为董卓的上司。 和姜子牙、张良并列怎么样?同样配不上! 真正的厉害人物,象曹操、司马懿等等,根本就不在64名将之列,因为他们不是将,而是统帅这些【名将】的。 只可惜,王莽为了拯救这个社会,冒着取代刘氏的风险改进社会,狠抓经济,拼尽了最后一滴心血,被人视为专权!后世认为王莽专权,是因为后世的人们并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要知道宫廷的刺杀事件,在王莽时期是最少的,他是得到当时大量平民百姓的拥护的! 董卓对于稳定局势是功不可没的,也许稳定了局势之后,就应该表现出自己抓经济、抓农业、抓水利工程这样的才能了吧! 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张角也是通篇被称为“贼”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的目的显然也是为了拯救这个社会于洪水之中。他治病救人,他能组织【四五十万】的拥护者,说明他的初衷,是许多人认可的。 但是,张角并不具备王莽参政议政、董卓强大军力这些条件,凭什么和腐朽的刘氏势力抗衡呢? 没有办法,只有诉诸于宗-教-的蛊惑。 这就是汉朝的前三杰。 第四杰曹操,在历史功绩的评价中,正面的多一些,但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洛阳由精英集聚之地变成一个死城。这个历史罪人,曹操难辞其咎。 |
请大家原谅,一句话可能容易引起大家的歧义,我修正一下: 【因为光武在此快200年了,】 建议改为 【因为自从光武帝刘秀在此建都以来,已经快200年了】。 另外,由于是原创性帖子,有些并不是word中事先整理后粘贴上来的,而是直接在回复框中凭借自己的临场发挥写出来的。存在一些错别字,真的要请大家原谅。 你们的到来和简单的回帖支持,是对我继续创作下去最大的鼓舞。 当然了,尽量公平公正地对历史做出评价吧,我也不是单纯为了创作就修正真实的历史。也许有的同学感到我在赞美董卓、王莽、张角这些人,实在是对你三观的侮辱,那也就当笑话看看好了。这个地球曾经已经生活过1080亿人,而且存在于世界的,不过区区80度亿人,长眠于地层下的故人,后世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评判,还逝者一个公道,也是对死者的尊重。 |
解释一些地理位置的疑问: 【卓遂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而来: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万,把住汜水关,不要厮杀;卓自将十五万,同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守虎牢关。这关离洛阳五十里。军马到关,卓令吕布领三万军,去关前扎住大寨。卓自在关上屯住。】 疑问一:有人认为,虎牢关和汜水关其实是同一个地方的两种叫法,在河南荥阳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现在那里有一个航空驾校。罗贯中是不是搞错地方了? 我想,可能是一个关隘,有2条相对平坦的进军大道。汜水关那条道路更小一些,不太适合关东联军的进军,但是比较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防御效能,有可能就像阴平沟一样突然被袭击。所以,守住这里的部队不要进攻,对方强攻的话会损失相当惨重。而虎牢关前面有一大片战场,属于正面作战的战场,双方的有生力量主要是在这里较量。也就是说,这个相对比较大的关隘,李傕、郭汜把守的是南关,相当于现在陇海铁路的关口;而董卓大军把守的是北关,相当于现在连霍高速修建的关口。 疑问二:虎牢关离洛阳的距离,大概是226里。并不在离洛阳50里的地方。 解释:在春秋时候,根本就不存在“郑州”、“三门峡”、“平顶山”这些地名,甚至巩义的知名度就比郑州高得多。洛阳为东周的西都,巩义为东周的东都,二者并称“巩雒(洛)”。整个豫西,北部是焦作、中部是洛阳、南部是南阳,大致划分成这样3个片区。罗贯中说的虎牢关离洛阳50公里,指的并不是城市中心的距离,而是“巩雒”的东界离虎牢关的距离。一旦过了虎牢关,就进入了另一个辖区(这个辖区可能以开封为中心,称为“梁”或者其他什么地名;再往东过了商丘,就属于“谯郡”的范围了)。郑州市是两大铁路干线交汇之地,虽然古代的商朝也曾经在此建都,但商朝那时候的“都”,面积和现在的一个镇差不多。真正形成规模化的大城市,则是很晚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一个现象:为什么古代的“京”或者“都”,均是在距离现在的经济发达区很偏远的一个小山窝窝里(例如西安市和镐京的关系),现在早已废弃不用了呢?因为,古代的都城定位,需要兼顾防御功能和经济功能。由于都城有极大的市场需求,需要各种各样的奢侈品生产供应,从而产生磁吸效应,在都城的附近人口越聚集越多。这就像草原上啃食青草的兔子一样本来是青草繁茂的地方,但兔子太多了,青草的生产力根本赶不上兔子的消费能力。于是,就像现在建立的城市新区一样,不得不集体迁徙建都,再加上战争方式的演变,各个都城依赖地理优势进行防御的职能逐渐弱化,便向着运输比较方便的平原地区迁移了。 |
顺便再解释前面文章中的一个矛盾: 在剿灭黄巾军的战斗中,为什么军事能力和皇甫嵩齐名的董卓军团被打的大败,而刘备区区500人一冲阵,张角的大军就【败走五十余里】? 太不可思议了! 罗贯中就是再美化刘备,再扭曲历史,也不能这样造假吧? 但是,偏偏这样的事情却发生了! 唯一的解释是:张角打败董卓,和刘备打败张角,这两场小战役,与地理位置和风向有关系。 董卓自身有一定的人马,又兼并了卢植的精锐政府军,到底是怎么失败了呢?换做卢植,就会胜利了吗?由于卢植高垒不战,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结果。但也只有这一次是失败,并不能说董卓“屡败”。 这只能归于张角借助风力的“妖法”,他的物理学比弟弟张宝和张梁强得多,而皇甫嵩和曹操的运气相对好一些,没有遇上张角这个人杰。 结合三姑演义的描述,张角最可能的妖法,就是把生石灰粉末或者小麦收获之后的麦芒作为武器,用大型的鼓风机吹出来,从士兵的视觉系统、呼吸系统这些角度进行破坏,从而战胜了强悍的董卓军团。 另外就是被动物血液破坏的【空中纸人草马】了。 这些物体为什么会飞上空中?因为空气浮力的作用。古代还没有发明出气球,但是已经发现热空气的密度比常温空气的密度要小得多。 如果说张角利用这些纸灯通过感官的恐吓,就能击败董卓,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纸灯上一定携带着铁蒺藜!西凉军的好战马特别多,但是这些铁蒺藜恰好是战马的克星! 那自己的军队是不是也会被杀伤?是的。 我想:张角妖法器械的结构,上部是一个大型的手摇式鼓风机和清水雾化设备,底盘上装有强大的磁铁,你战马来了就扎你的马蹄子,但是我要是反冲锋的话,我的脚下却是一片安全的土地。 还有无选择性污染的石灰粉末和麦芒问题,张角可能是用空气雾化来克服的。 但是后来的朱儁,手段更高明一些。磁铁是军队中暂时难以获得的稀缺物资,但是很简单的,采用粘性的动物血液,就能破了上面的法。 你诱导我进攻?我不上当。你来进攻我,得首先清除铁蒺藜吧?我把猪羊狗血泼上去(这种喷射动物血液的机械,应当说是能够迅速制造出来的,在刘晔和审配两个人在官渡的谋略对阵中可以看出来,这不是难事),让你的磁铁不起作用。 这可能是刘备轻松解救董卓军团唯一的解释了。 |
最讨厌的就是下面两个伪君子: 1. 张飞 细作回报:“巴郡太守严颜,乃蜀中名将,年纪虽高,精力未衰,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据住城郭,不竖降旗。” 张飞教离城十里下寨,差人入城去:“说与老匹夫,早早来降,饶你满城百姓性命;若不归顺,即踏平城郭,老幼不留!” 2. 孙策 孙策出马,谓王朗曰:“吾兴仁义之兵,来安浙江,汝何故助贼?” 朗骂曰:“汝童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今日特与严氏雪仇!” 3. 孙策 次日,使严舆出城,来见孙策。策请舆入帐饮酒。 酒酣,问舆曰:“令兄意欲如何?” 舆曰:“欲与将军平分江东。” 策大怒曰:“鼠辈安敢与吾相等!” 4. 关羽 云长见一老将出马,知是黄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横刀立马而问曰:“来将莫非黄忠否?” 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 云长曰:“特来取汝首级!” 5. 赵云 陈应列成阵势,飞马绰叉而出。 赵云挺枪出马,责骂陈应曰:“吾主刘玄德,乃刘景升之弟,今辅公子刘琦同领荆州,特来抚民。汝何敢迎敌!” 陈应骂曰:“我等只服曹丞相,岂顺刘备!” 赵云大怒,挺枪骤马,直取陈应。 试问: 有一大群官员来到你家中,对你说:这里要修桥,要修路,为了支援伟大的国家建设计划,请你速速搬家,限三天时间。否则,就按你蔑视法律的罪名,打死你,把你的家人也抓进去。 你还会认为这是一群“义官”吗?同样的道理,三国根本没有什么义兵,有的只是相互吞并和侵略。 我比较反感的就是清朝的毛宗岗和毛伦父子的解读方式,不懂得换位思考。对后来事实证明能独霸一方的胜利者,充满了膜拜之意,认为他们的一切侵略,都是合理合法的,别人都是不识时务的。而失败者,则是毛氏父子刻意贬低的对象。 这一对父子对张角、被错杀的于吉、被打败的袁绍、被诛杀的何进等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而对孙策、曹操等胜利者极尽表扬之能。这种畸形的社会观,到底为什么在封建社会如此横行? 原因只能说,在古代的皇权面前,是根本没有人人平等这一说法的。 |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与孙坚同样迷信的,就是董卓了。董卓迁都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战败了,而是【吾观旺气实在长安】。临走之前,董卓使用了下述3个计策: (1)派人试探关东联军的先锋孙坚。为什么说是试探呢?因为董卓的大女儿嫁给了飞熊军总司令牛辅,名字叫董宜(三国群英传系列)或者董媛(吕布与貂蝉传);董卓的小女儿嫁给了李儒,只知道是“董氏”这个不是信息的信息。其他就再没有什么女儿了。自从迁入长安之后,董卓事母至孝(也可以这么说吧?这个词汇不一定是徐庶、刘备和姜维的专利),但是从来没有提到他的羌人妻子,可能在长期的作战中,早就死了。所以,他派李傕前来,根本就没有打算结亲,原因除了没有第三个女儿之外,是董卓根本就没有对孙坚抱有任何谈判的希望。 但是,需要注意,董卓并不是来求和的,因为“董卓并没有三女儿”这样的信息稍微被晓事的细作报知孙坚,就完全暴露了谈判的诚意。另外,李傕这个级别的大将亲自出马前来,有被孙坚扣押作为人质的可能性,他如果要求和,何必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冒这样的风险? 根本的原因是,李傕作为长期打仗的人,军事水平和孙坚大致是相当的。同一个段位上的人,容易对话,有什么联盟军内部人际关系的情报,李傕也能够精确地转述。 (2)在荥阳留下大将徐荣,防备追兵的突袭。在虎牢关促使吕布试探性作战的过程中,董卓也大致了解了联盟军内部的一些矛盾,这些追兵不会太多,留更多人属于过度防卫。双方虎牢关的对抗,董卓采用的是锥形阵,就是以勇力最强的吕布作为先锋,人数渐次展开,以冲散、分割、孤立成片的敌人为目的的典型战阵;而联盟军采用的是雁形阵,类似于“放开大路,占领两厢”,中央如一张大口,敌军进入时毫无阻力,但横向排布较宽,可以从两侧迂回包抄,把精锐的敌军封锁进口袋型的包围圈。如今是董卓后撤,敌人要么不进攻,要进攻时就被迫采用锥形阵,这种阵型没有勇力极强的武将,是实现不了冲散和分割的目的的。这种追击时的锥形阵,一般马匹的奔跑速度快慢不一,很容易被留守的少量军事力量干掉。因此,三国演义上预防追兵所留的人员,往往都比较少但是威慑力却又很大,导致追击行动往往失败。因为这些人员对前方的路途非常熟悉,而后来的地方追兵需要观察许多情况,需要后续的援兵。只有前方撤退的大部队是有秩序的,没有兵败如山倒的混乱,后面并不需要留守太多的人员。 而这个锥形阵的先头部队,夏侯惇和曹操,遭了殃。历史上的徐荣可不简单,整个三国演义前期的两大猛男——孙坚和曹操——竟然被这一小股防止追袭的留守人员轻易击败!【穷寇勿追,追兵无归】可能是主要原因吧!也未见得徐荣实力有多强,但防守战总是比追击战好打一些。 (3)掠夺战争资源。 a. 钱与粮。书中写到【李儒曰:“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卓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这个策略不仅补充了自己的给养,而且彻底铲除了袁氏家族在洛阳的残余拥护者; b. 兵。书中写道【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只要完成人口的大迁徙,联盟军即使占领了洛阳,也不过是一座空荡荡的城市而已,完全没有战争潜在资源的存在,农民都走了,你押运的粮草有限,即使有少量的残余人员存在,农作物必须重新播种,但是又不符合季节,大部队吃什么?这个手段实在太狠毒了。三国演义上描述了两次这样的人口被迫大迁徙,后面的一次叫做“刘玄德携民渡江”,同样是掠夺战争资源,同样是老百姓的哭声,在董卓这里就成了不忍失去家园的流离失所之苦,到了刘备那里就成了为了躲避残暴的曹操、为了追随仁慈的刘使君的不弃不离。应当说改一个字就恰如其分了,是【刘玄德胁民渡江】。 你看看这三条公文:【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便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第一条公文中,离开和留下这两种貌似自由的选择,是在极力渲染曹军的残暴(孤城不可久守)和带有威胁性命令(不可自误)的前提下的选择啊!人家是农民,不离开家园怎么就成了【自误】了呢? c. 通过放火,延长联盟军重建城市的时间。【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 d. 地上的资源掠夺完了,也要掘地三尺,除了尝试寻找丢失的玉玺,顺便看看有没有意外的收获。【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 注意:【先皇及后妃陵寝】可能有些资源,而【掘官民坟冢】并不仅仅是为了财物,这些民坟里面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呢?主要还是寻找丢失的玉玺才对。所以说,董卓和孙坚一样迷信。 下一章,我将会努力破解投井的、携带玉玺的妇人之谜,敬请期待。 |
虽然三国演义中记载了这样两次人口在军方胁迫下的大迁徙,但是真实的历史上,还有第三次: 曹操的汉中人口大迁徙,一共8万多人。 网名为“紫堇流苏”的一位女士,撰写了《萌风史记——子午谷的一场雨》等系列网络小说,提到黄忠阵斩夏侯渊之后,曹操亲自率领几十万的军队前来决战。刘备却玩起了龟壳战术,心里美滋滋地品味着来之不易的胜利:一辈子没打败过曹操,这次在汉中终于实现了! 刘备一想起当年在袁绍的阵营中,已经死去的文丑那一句【刘玄德屡败之将】就生气。 此时,一些眼光深邃的谋士,劝刘备不要倾全国之力去夺取汉中。此时的益州,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已经疲劳不堪了。这个谋士认为,曹操的军事压制力下面,恐怕隐藏着一个惊天的大阴谋,他认为刘备夺取了汉中,可能是【得地而不得民也】。 但是刘备认为这是益州的门户,必须拿下! 从4月份战斗到9月份,曹操一直将刘备压制在龟壳中死死的。暗中曹操却成立了庞大的搬家公司,完成了汉中8万人口的大迁徙。当时益州一共也就87万人左右,这样一大批战争资源的流失,的确让人痛心。 回到四川,刘备恼羞成怒,找了个理由处决了那个【得地不得民】的预言者。 紫堇流苏这位女士很显然看过很多真实的历史,在诙谐幽默的话语中,往往也会夹杂一段很难理解的文言文。我相信这个事件可能也是真实的。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下,但是貌似许多很有价值的网文,后来帖子都莫名其妙地删除了,消失了,可能是出版图书的版权问题吧! |
更正错别字: 因为这些人员对前方的路途非常熟悉,而后来的地方【改为“敌方”】追兵需要观察许多情况,需要后续的援兵。只有【改为“只要”】前方撤退的大部队是有秩序的,没有兵败如山倒的混乱,后面并不需要留守太多的人员【改为“不需要太多的留守人员”】。 |
更正57楼错别字: 结合三姑演义【改为“三国演义”】的描述,张角最可能的妖法,就是把生石灰【统统改为“熟石灰”】粉末或者小麦收获之后的麦芒作为武器,用大型的鼓风机吹出来,从士兵的视觉系统、呼吸系统这些角度【改为“器官”】进行破坏,从而战胜【改为“包围”】了强悍的董卓军团。 |
锥形阵、雁形阵、飘风之阵的说法,来自于《孙膑兵法》。其实也是正面战场常见的几种对抗方式。 以锥形阵对抗雁形阵,前者需要将手执长柄武器的士兵布于两翼,尽可能不配备弓弩手,以免混战中无选择性杀伤; 以雁形阵对抗锥形阵,则前者需要将弓弩手布于两翼,正面貌似最脆弱的地方,应当是地理位置上的险挂之形; 以雁形阵对抗雁形阵,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类似于下象棋时空头炮大战空头炮,这时的中军元帅最忌讳的就是与友军的联络被切断而不能统一指挥。 你像刘备招募的张飞,赵云,可能就不太明白这些了。虽然个人武力可能有两把刷子,但大部队的作战必须听从号令,才能完成大规模的歼敌任务。所以三大政府军团不太喜欢张飞庄上的乡勇们,也是有道理的。 你就看看近代吧!抗日电影片哪些地方最多? 东北、河北、山东、山西,因为这些地方响马胡子多如牛毛,不乏神枪手、狙击手等,有许多个人英雄的传说,不缺乏拍摄题材啊! 可是,万家岭大捷、五保长沙、淞沪抗战,武汉会战这些大规模的决战,歼敌人数上万的,又许多是桂系、粤系的普通士兵完成的。这些部队个人英雄比较少,但由于广西、广东、云南(也包括北方的保定)这些地方军事近代化的进程较快,训练有素,能服从命令,所以就相当厉害了。 但是遗憾的是,拍摄的电影不太符合观众的口味。 |
曹操为什么要离开联盟军独自追击董卓? 关于曹操独自率领本家部队追击董卓的原因,我几乎要怀疑天涯著名历史学者“天行健1927”和“秦时汉唐”的说法了。我并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抛出一个惹眼球的观点,引发帖子的点击量。 是的,在这个天涯论坛中,谁都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我并不否认我也有这个倾向。具有深厚功底的历史学者们,付出了艰苦的阅读努力,旁征博引的资料非常多,对公众的说服力的确很强。但是,后世也有怀疑历史记载正确性的自由,以及这些历史记载在逻辑上是否成立。 关于曹操为什么要追击董卓,一般认为,是此时的曹操深明军事,为国效力。你想想看,洛阳北城门的那些不惧权贵的五色大棒,在顿丘那些打压贪官的英明举措,许劭的千古名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们还有理由怀疑曹操的动机吗? 我却非常怀疑! (1)曹操追击董卓发生的背景是,在洛阳的袁氏家族不仅亲人们被董卓全部诛杀,以前象石榴籽一样团结在袁隗为代表的袁氏家族周围的官员们,进一步被董卓全部诛杀,连他们的巨额财产也被查抄,变成了董卓军费的一部分。 这时候的袁绍和袁术兄弟,即使一个乱世枭雄,完全铁石心肠的人,难道就没有回过味来?难道就没有想到挑起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曹操? 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袁绍、刘表、刘璋并不是那样的狠角色。 可以在战场上作战不利时,象一件外套一样把妻子和儿子统统抛弃的狠角色是刘备,可以对别人妻子的肉大快朵颐(刘安杀妻事件)的狠角色也是刘备,为了抓住刘备可以让丁奉、徐盛手执宝剑斩下妹妹之头的狠角色是孙权,战场不利时因为 就可以放弃杀父之仇而开赴另一战区的狠角色是曹操。这些人,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乱世中这些狠角色最终都混的很好。 而袁绍,据曹铜爵先生的看法,小儿子感冒只是一个他不替刘备出兵偷袭许昌、借而分散徐州军事重压的借口,可能也是一个狠角色,但这种说法有些牵强。 即使曹铜爵先生的看法完全正确,如果袁绍真的是一个狠角色,那么他更有理由怀疑此时的曹操了!从袁绍质问孙坚玉玺下落的【笑曰】来看,袁绍并不是一个只会流泪的窝囊废。 因此,曹操的做法就只有逃跑! 因为此时虽然关东联军已经出现哗变的迹象,但名义上袁绍还是盟主,这个盟主也许在鼓动大家一起进攻董卓的时候噤若寒蝉,但在鼓动其他诸侯吃掉此时的弱者——曹操——的肉时,很可能会蜂拥而至。 何况还有袁术,十八路(暂且这么称谓吧,虽然缺了马腾)诸侯中军事实力最强者,更有理由成为“蜂拥而上”中的第一个马蜂!因为袁术是亲生的,袁绍是小老婆生的,他对家族的依赖性要比袁绍大得多,何况其要命的军事实力在那摆着。 (2)但是,袁绍和袁术此刻尽管打算了牙齿往肚里吞,明知道自己吃了大亏,却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向曹军下黑手。为什么呢?大家起兵的基本理想,不管明面上的还是暗地里的,是为了拯救国家、消灭董卓,这是联盟成立的先决条件。曹操没有暴露出吞并其他诸侯的迹象,相反还在用【牛酒】抚慰战斗英雄(尽管真实目的是挖公孙瓒的墙角);曹操也没有派出使者和董卓军团眉来眼去。从这个道义的制高点上看,袁绍和袁术相比,更不希望直接向曹操下手——因为他是盟主啊!这个松散的联盟赖好存在,灭了曹操很容易,但是辛苦拼凑起来的联盟,有可能土崩瓦解。 事实上,后来我们看到袁绍忌惮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3)虽然明里没有危险,但是曹操早晚还是要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袁绍和袁术兄弟也可以找一些其他理由的。比如,袁术的粮食消耗太多,已经快吃完了,你父亲曹嵩当年向灵帝买官花了那么多钱,赞助点粮食怎么样? 再比如,孙文台虽然勇烈,但将、帅二职无法分身,而他的军队又缺乏猛将。现前线吃紧,能不能把你的夏侯惇、曹仁、夏侯渊借用一下——公孙瓒也助张飞、关羽二人——彼此均为国家之事,幸勿推调? (4)为了避免秋后算账,曹操就必须跑。不仅要跑,而且还要安全地跑。 一年前,曹操刺杀董卓未遂,独自一人跑路了;一年后的今天,曹操挑起如此大的动乱,使袁氏家族灭门,但是逃跑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现在的曹操已经是拥有2000人的地方小诸侯了,这2000多号人运动起来,吃喝拉撒,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不管这些小兵了,和几个大将商量一下独自跑路?那以后还在这个乱世中混不混了?还有没有人愿意投靠你啊!夏侯氏、曹氏这次给你聚集了2000兵马,恐怕悄悄跑了的话,以后连20个兵也招不上来了。对付逃跑的几号人,一亭长、一狱吏足矣! (5)因此,曹操的决策,就只有继续从道义的制高点上渲染,将自己的嫡系大部队全部带走;而且,为了向袁绍、袁术表忠心,还必须真的顺着追击董卓的方向跑,才有一线生机! 这就是曹操遭遇徐荣军团的真相了——以道义的制高点,变相向袁绍表达忠心 (6)也许读者有疑问,有这种自残式的表达忠心的方式吗? 有的,方式方法多样。这些多样化的表忠心的方法,大致分为“捧”、“棒”两种。 三国演义第一回和第二回中的张让、赵忠等等,只有“捧”这种方式,没有其他的办法。遇到人身威胁时,张让可以向亲家母下跪,向儿媳下跪,向皇太后何氏下跪,一“跪”泯恩仇。奉献了自己的膝盖,挽救了自己的姓名——自从进入皇宫被去掉“小儿子”的那一刻,这些人已经决定不要脸皮了——不育,是古代对父母最不孝的行为之一。 另一种方式就是“棒”,嬉笑怒骂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维护尊严,象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曾经是个位及三公的人物了,再怎么不管孩子缺乏教育,曹操也应当耳濡目染过一些家教了。象张让等那种大失颜面的事情,曹嵩知道了估计宁肯曹操去死。 我们暂时将视线向后拉:白门楼吕布殒命、淹下邳曹操獒兵。 张辽为什么要骂曹操?对汉室忠心吗?不是,恰恰相反,他在向曹操表忠心! 第一个被绞杀的人,是吕布,由于哀求曹操被杀; 第二个被斩首的人,是吕布军团军事首脑高顺,由于沉默被杀; 第三个被绞杀的人,是吕布军团的重量级谋士陈宫,由于大义凛然被杀; 怕死的,死了;不怕死的,又死了;没有用语言表达想死还是想活的,再次死了。 一般人看来,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但是张辽毕竟是张辽,一生无败绩的张辽,电光石火般的思路马上发现:还存在着一种相反的行为:骂! 狠狠地骂,才能求生! 只骂曹操不太保险,张辽首先骂的是自己以前的顶头上司:“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 这就是向曹操表达忠心了。 然后,张辽再揣摩曹操的心理学意图,仍然是骂!果然得生! 因此,曹操独自追击董卓,是预算内的逃生方式,用道义的制高点迫使袁绍不敢轻举妄动。至于遭遇了强悍的徐荣军团,则是一次意外事件。 自身受了重伤,兵力损失巨大的曹操,此时也更有了发言权了,所以,伤痕累累的曹操,心不再虚了,居然挺着腰板又回到了联盟军中,继续给袁绍施压。 你袁氏家族损失大,不假,但咱们起兵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啊!我是发起人,你是盟主,咱们千万不能闹掰了。你损失大,我TMD战马被徐荣射死了,腿上又挨了一箭,命都快没有了。肉不长你自己身上,你不心疼,你自己上战场前线试试啊! 之所以曹操要让自己腿上这一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效用,还是因为他觉得,这么做不仅可以缓解袁绍和袁术心里的愤怒,而且还很有可能形成未来的盟友关系。要不,他傻了么好不容易脱离了虎口,带着伤又返回去? |
更正: 因为此时虽然关东联军已经出现哗变的迹象,但名义上袁绍还是盟主,这个盟主也许在鼓动大家一起进攻董卓的时候【加上“众人会”三个字,要不主语就成了袁绍本人了】噤若寒蝉,但在鼓动其他诸侯吃掉此时的弱者——曹操——的肉时,【加上“这些诸侯们”,同上,写作不能偷换主语引发歧义】很可能会蜂拥而至。 |
之所以许多“正统”的历史学家,要把曹操的出击动机归纳为“为国效力”,除了曹操自己亲口这么说过、并且曹军确实也受到重创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证据了。 说难听点,如果我们相信了这些“正统”的历史,恰好是在读死书。 这是完全把袁绍和袁术两个枭雄,当做木头人和冷血动物了——家族被灭,还在不断【笑曰】。 可是,这两个人靠的是什么?家族!四世三公的出身,即使对家族的死亡早已冷血,可是你政治资本、起兵的根基没有了,变成一个韩馥这样的小军阀就可以任意拿捏、宰割的对象,难道就没有回过味来? 不可能的! 所以,我觉得,曹操就是要逃跑!从董卓处的逃跑是书上明写的,而这次拿着追击董卓的幌子而逃跑的手法,非常隐蔽。 有人认为,我们必须遵从原著,罗贯中自己也没有这么说,你凭什么这么推断?难道你比四大名著的作者还要深邃? 不敢当,这么一副巨著,这件事的分析只是其中九牛一毛的一点点。 罗贯中作为作家,可能陈述了一下这件事的事实,可是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这本小说中隐藏着如此深的秘密。再说了,明朝的罗贯中搜集三国的资料,也是根据前人的东西写出来了,他不太通晓曹操深意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 这就像一个小孩对你说:叔叔,刚才有个大哥哥见了我,马上掀开上衣,露出一个手机,问我打电话不打。 他说的是事情的事实,但是年龄稍长的人,从这些事件的陈述中,推断出来的东西,可以和【原著】不一样,对吧? |
对第15楼桃园三结义的辅助解释: 张飞为什么要用这次结义绑架刘备,让他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呢? 这次结义,不是反映了三个人之间的千古信义,而是恰恰说明了三个人之间是互不信任的。 (1)我们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有没有人发现下面一个事实呢?那就是桃园三结义的主人公,全部是独生子? 象曹操家族就不用说了,一大帮曹氏、夏侯氏,而且个个都是人才。 后面的西凉悍将韩德,有四个“王”字偏旁的儿子:韩瑛,韩瑶、韩琼、韩琪。 赵云在收复荆南四郡之一的桂阳时,赵范也有个哥哥。 曹操和曹洪结义了吗?没有,同一家族的不需要结拜。尽管曹洪对曹操的忠心程度肯定超过了张飞、关羽对刘备的忠心程度。 因为结拜终归是结拜,和家族内部的亲密程度相比,亲兄弟或者堂弟之间结拜,反而是把亲密的关系降价为更加生疏了。 从后来三国演义的撰写来看,关羽是没有亲兄弟的【补充:他老婆胡氏可能叫做“胡定金”,以前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张飞也没有亲兄弟,刘备也没有亲兄弟。 因此,这就是三结义的条件之一:没有亲兄弟,不靠着结拜的,还怎么混?如果三个人都是象曹操那样的大家族,这种结义是不会发生的。 但是,异姓的朋友之间,终归是不放心的。但是,客观上又要成为荣辱与共的组合体才能抗衡外在势力,那么就只有结拜了。因为结拜可以为彼此套上一个紧箍咒。 (2)曹操和典韦结拜了吗?没有!尽管典韦很忠心,但并不是一个级别的段位上对话的人物,也不需要结拜。这就是结义的第二个条件:结义的对象在身份地位上应当很相似,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 (3)你地位不行,那就要拿出其他方面的资源让大家共享,否则我凭什么要自降身份和你结拜? 刘备不管真的假的,“皇族身份”就是一个亮点,而这个皇族身份的价值,在当时刘备的眼中看来,应当是:一个皇族 = 一群猪 + 一个黑酒厂 + 500 家丁。 否则,你想刘虞、刘焉他们这些真实的皇族,怎么会自降身份寻找张飞去结拜? 因为刘备的自我价值认识,也就值这么多了。 关羽的加入,则纯粹是拉上来凑数的。要钱没多少钱,有身份也没有什么身份。除了有一身武艺。 所以,公元184年的时候,关羽24岁,刘备23岁,张飞17岁。但没有什么资源的关羽,必须在年龄方面牺牲一下。否则人家凭什么和你结拜? 但是,随着事情的演变,关羽和张飞在刘备心目中的重要性,在悄然发生着转变:刘备对关羽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张飞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因为张飞为刘备的部队赞助了第一桶金,这只是瞬间的资源,当屡次的战争拼光了这些资源的时候,刘备对张飞的贡献就只剩下怀念了。 但是,张飞总是竭力维持和刘备之间分庭抗礼之势,他的发酒疯,他的大骂,他的嚷嚷杀人,他对刘备的拼命巴结,他在袁术和曹操面前屁也不敢放一个,他对部下的虐待,对诸葛亮、庞统的膜拜,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称为毫无收敛的“耍小性子”。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名将应当具备的素质:吴起、田穰苴、周亚夫等等就是这样带兵的吗? 甚至说,这是一个将军作为忌讳的弱点。 (3)书中为什么要多次提到关羽读《春秋》?一个武将看一本书也值得到处说吗?这就是关羽在刘备眼中逐渐升值的原因了。 关羽敢于和挑战刘备权威的人物相对抗,但是对刘备招募的小卒特别爱护。 关羽学过“万人敌”,也就是兵法,和张飞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大将。所以,红脸的关羽和酷似红脸关羽弟弟的魏延,也就成为了蜀汉军事上最强的两根支柱。 诸葛亮打仗比关羽厉害?别扯淡了。 蜀汉最大规模的胜利首推水淹七军,其次是定军山阵斩夏侯渊(法正+黄忠)。 有人说诸葛亮博望用火、白河用水,出山立了首功。 哦,水、火各列举一次,图书塑造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战斗业绩更丰富啊! 试问:于禁和庞德的军队,符合险挂之形;在曹仁军队通过白河的时候,你是如何计算上游聚水量、地势落差、河道宽度、水的流速、曹仁士兵平均身高、曹仁行军速度、曹仁军队渡河速度这些复杂参数的,又是如何在耳朵听力所及的范围内听到下游人喊马嘶的时候,从上游放水,这些水又象电流一样瞬间聚满下游的河道的。 湖泊、低洼地势,符合用水条件,白河的水,上游放水,下游流走,河道水位的增高,需要在上游修建一个多大的水库?这是如何浩瀚的工程?听了计策让农民们弄些沙袋就能实现了? |
传国玺问题 关于三国演义一书上奇怪的传国玺,以及神秘的投井而死的宫女的身份,我们做出下面的推论。首先看一下不同来源的说法: (1)三国演义原著: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孙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妇人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2)360个人图书馆:在“城南甄宫”的一口井中,发现一个投井“自尽”的宫女,颈下系着“朱红色小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223/10/2535528_881531834.shtml (3)讲唱文学作品《三国志玉玺传》:这是清代乾隆年间一部手抄孤本弹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76788f0100k9vq.html 以传国玉玺为道具,拼接在了刘备与邢姣花的两世姻缘框架中,增加了许多新情节,着力描写刘备五位夫人——邢姣花(即吴皇后,吴懿的妹妹如何会姓“邢”?)、甘夫人(甘英)、糜夫人(糜绿筠,一说糜贞)、孙夫人(孙万金,一说“孙尚香”,一说名“孙安”),以及原配夫人李氏【此人不见于小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等女性形象。刘备在家乡娶甘英为妻,在赤壁之战后死去。刘禅即位后于建兴元年追谥“昭烈皇后”。而《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记甘夫人系沛人,原为刘备之妾(刘备的家乡在河北涿州市,这个甘夫人在江苏徐州市的西北部,怎么会是家乡娶的?)。弹词第一卷又写汉灵帝于十常侍之乱中死去。少帝和陈留王刘协被劫往邙山,途中将传国玉玺丢失河中,被前来勤王救驾的刘备拾得。灵帝驾下值殿将军邢彪因见十常侍作乱,即隐于山里,招兵买马,以图大事,号称“黑松林寨主”。邢彪之女,名唤姣花,年方十六,容貌无双,更有豪杰之勇。邢姣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所不显的人物,在《三国志玉玺传》中却是主人公之一。她与刘备两世姻缘的故事伴随着传国玉玺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贯穿全书始终。邢彪见刘备一表人才,便要召刘备为婿。可他的把兄弟严言,正是刘备任安喜县令时,张飞鞭打过的贪官严巡抚(督邮是一个官职名)。严言挑唆邢彪杀害刘备。邢彪在喜宴上用药酒将刘备麻倒,捆在监房柱上。邢姣花听使女报信,瞒了母亲来至监房廊下,只见刘备周遭“金龙出入祥光远,五色非凡惊倒人。……堂堂异相真英俊,分明正是一朝君”,愿以身相许,并说:“知君结过鸾凤侣,奴愿甘心作次身。……今生不作君家妇,来生必定要成亲。”刘备暗想自己已经有妻甘氏,“今岁青春方廿八,何忍将心又议婚?”于是没有明白表示同意,而是将传国玉玺送给邢姣花收存,并立誓不负邢姣花。邢姣花急将刘备放走。西凉太守董卓奉旨来剿十常侍,在邙山遭严言打劫。董卓拿下严言和邢彪全家处斩,只留下邢姣花发入宫中为宫女。一日,董卓来到宫内,见了邢姣花,便再三调戏。“真心烈性姣花女,不遂奸臣董卓情”,黄昏时将玉玺系于项下,在殿前投井而亡。 第二卷写董卓出榜追寻传国玉玺。刘备见榜思念邢姣花,不知她下落如何。时值中秋节,甘英娘子排宴与刘备赏月。宴毕,刘备醉意入梦中,见一位仙童来到,说是“碧月洞仙传旨请”。刘备便随之来到一处“乔松修竹森森茂,瑶草奇花密密青”的仙境,“香炉羽扇分前引,玉女仙童左右分”,迎接刘备来见仙女。原来邢姣花抱玺投井后,“上帝悯奴真烈志,超身瑶草散仙名”。今夜群仙聚会广寒宫,姣花携玺过此,请刘备一会,告知他“前生无分成虚约,来世还须续旧姻。玉玺归君终有日,好将志气取他临。……炎汉气数今将尽,乾坤鼎足合当分。此缘此福非今事,宿世三生会合成。……君心休负今宵语,口天之氏合成姻。”刘备醒来细想,姣花对我明泄天机,天下将要三分,我将于吴氏重婚,“我今既合天机意,努力功劳事必成”。北平太守公孙瓒邀刘备三人前往举义灭除董卓。刘备寄下家眷,甘氏夫人与之挥泪相别。 (此文收入2003年10月长江文艺出版社版《黄鹤楼前论三国》一书中) 因此,这本胡扯八道的图书,居然给出了死亡宫女的真实姓名——邢姣花。 (3)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407086 一天早上,有士兵看到原先宫殿区的南甄宫一井中有五彩云冒出。孙坚忽见城南有五色毫光直冲斗牛,近前一看,毫光来自一口井,井栏上刻“甄官井”三字,井口闪闪发光。 |
下面就是一些推论了,真实的故事谁也不知道。欲要推论,应当追寻过去蛛丝马迹的记载,并且仔细观察记录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玉玺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光芒?为什么玉玺会发出5种颜色的光线? 这需要弄清玉玺的制作材料。由于传国玺来自和氏璧,据考证应当是一种叫做“拉长石”的硅酸盐类矿物,长石族,斜长石的一。一般为白色, 玻璃光泽, 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时可见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 井下发光能够理解,“直冲斗牛”就算了吧!除非井下是一颗原子弹或者现代化探照灯,否则地球上没有这设备。真有如此强光源,“孙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就不必要了。要注意,此刻的外部环境是首先发生了冲天的火灾,然后是救火,火提供的是比较高的温度,以及光线条件。 那么,玉玺之所以会发光,是一种反射光使之然。根据感觉系统的韦伯-费希纳定律,在士兵们长期处于冲天的火光之下,感觉系统已经适应之后。开始救火,扑灭之后在视觉阈值较低的情况下,突然觉得某些物体很亮,是很有可能的。也就是说,这个玉玺的亮度本来就是这么亮,并不是孙坚在痛哭流涕的时候发生了天人感应才这么亮的。只不过被冲天的火光掩盖了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锦囊”和“朱红色小匣”的材料,又是如何实现这个透光的呢?这就非常让人不解了。 (2)这口井到底是在“城南甄宫”还是在“宫殿区南甄宫”? 这个问题也很关键,莫非这个宫女姓“甄”? 梳理了《三国志》中提及的甄姓人物们,列个名单:甄子然、甄氏(文昭甄皇后)、甄豫、甄俨、甄尧、甄姜、甄脱、甄道、甄荣、甄像、甄逸、甄畅、甄温、甄韡wěi、甄艳、甄绍、甄黄、甄德(郭德)。其中知名度最高者自然是文昭甄皇后。 (3)玉玺到底是装在朱红色小匣中,然后装在锦囊中,还是就一个朱红色小匣系在脖子上? 从携带方便性和防腐的角度看,仅仅有一个朱红色小匣不太可能,而且外面的金锁很容易暴露出价值:即使不是玉玺,也有可能被人抢走。因此,外面应当有一个锦囊的。但是,这个“小匣”可并不小,下面将会计算,按照汉代的尺寸,这个玉玺几乎能把宫女的胸膛全部遮住。书上写着“方圆四寸”,按照汉代尺寸,1寸=2.3 cm,4寸就是9.2 cm,而且底盘还是方的。这个“朱红色小匣”也真够大的。 (4)一个普通宫女,有什么资格携带如此国之重器?这个宫女是自尽了,还是慌乱中被人推下井的?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当时混乱不堪,这个宫女应当是按照张让等的命令,随同汉献帝、汉少帝一同出逃,携带这个玉玺的本意应当是让它伴随皇帝的。你想,这是皇权的象征,两个备选皇帝赤果果地随着张让逃跑了,皇帝再发出的圣旨根本没有盖章,还有谁相信?从这个地方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宫女一定是张让非常熟悉的人!也是张让非常信赖的人! 交给一个武艺高强的羽林郎,固然很好,但是一是容易招人耳目,二是这个羽林郎也有吞并玉玺的可能性。 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宫女尽管全心全意为张让服务,却并不是十分惹眼的人,不太容易受到袁绍、袁术兄弟的追杀。 (5)这个妇人尸首,已经多长时间了? 董卓入京的时间是公元189年,孙坚攻陷洛阳的时间是公元191年。排除季节上的一些误差,大概有2-3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董卓稳定了洛阳的局势之后,人民生活回归正常,难道就没有人在这口井中吃水吗?为什么平时没有发光,人们没有看见?需要注意第一条我们分析的视觉感知条件——韦伯-费希纳定律,不是玉玺光芒突然增强了,而是一直存在着,但我们的视觉系统出现了偏差。应当说,3年的时间,玉玺的材料这种硅酸盐没有问题,而它的包装材料——锦囊和木匣——已经开始破坏。 世界上哪有泡在井水里三年了还不腐烂的木材?哪怕你用丹砂涂抹封藏也会腐烂。昔年,越王勾践的宝剑之所以能保存下来,除了用防锈漆封存之外,关键的条件是——干燥! 井里偏偏没有这样的条件。这就是玉玺突然显现的全部秘密。 一提到姓甄,我们自然想到了曹丕的老婆——而曹丕的老婆以前原本是袁绍的二儿子袁熙的老婆。 袁绍,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而袁世凯是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的袁寨,离得不算远,大概40公里的样子吧。只可惜,我们只知道袁熙是公元207年去世的,袁绍是公元202年去世的,但是我们却不知道他们都是哪一年出生的。 那么,我们寻找一些间接的参考材料,按照《三国本义》的描述,袁绍比曹操大10岁,而曹操是公元155年出生的,那么袁绍就应当是公元145年出生的。从公元145年到公元189年,袁绍已经44岁了。按一般的习俗来说,此时二儿子袁熙应当也是青春期萌动的年龄,可能已经定亲了。这个甄家,也肯定是洛阳城的名门望族了,甚至还有自己的私家大院——甄宫!!! 这极为吻合了我的推断:这个投井的宫女,是袁绍的亲家的人!只不过与张让等关系甚密,事实上成为张让在袁氏家族内部的卧底!!!! 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自然也要寻找门当户对的名门望族,所以,在首都的甄宫片区,一定就是甄妃娘娘以前生活的地方了。 张让用这样的宫女作为幌子携带玉玺出逃,岂非更加隐蔽?袁绍的人马杀进来,自然是会有很大概率放过她的。 只可惜,玉玺太大了,遮掩不住。公元189年,袁术、袁绍带领500禁军,搞得洛阳宫殿火光冲天,曹操在袁绍兄弟大杀特杀的当夜,慌忙救火;今日,同样的物理环境条件,董卓把洛阳弄得火光冲天,孙坚出来救火。何其相似的场景? 还是韦伯-费希纳定律,玉玺丢失的当晚,符合这种视觉器官发生突然转变的条件,玉玺无论如何是藏不住了! 在百年一遇的宫殿喊杀声中,如此慌乱的场景,这个甄氏宫女不得不寻找光源通道最长的建筑物,这时候她想到了井! 从袁绍恨透了太监阶层的情况来看,张让和袁绍已经剑拔弩张很久很久了,这个甄氏宫女能为张让偷偷地卖命,还真是十分难以隐藏的事情。 但是张让有自己的资本,那就是:(1)金珠;(2)下跪。 金珠在甄家并不稀罕,能与袁家结亲的,必然也是大户。所以,张让即有可能是利用下跪的方式,博取了这个甄姓宫女的信任,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执行张让的命令! 你想啊!甄宫也是一个大院,成天自己都只有向别人下跪的命,弄得膝盖酸麻酸麻的。现在突然有一个如此重量级的朝廷大官张让,年龄上也是自己的父亲辈的,屈尊(如果张让也有脸皮的话)跪在自己的面前,她怎么会不感动的痛哭流涕的? 张让的一跪,便成为解开玉玺谜底的钥匙。张让在这个时间段内,没少向人下跪,也包括自己的儿媳(也就是何后和何进的妹妹,何苗的姐姐,舞阳君的女儿)。再多一个甄姓宫女,也不算什么了,但这个深深的卧底,最终为了执行张让的命令而殉葬。 |
至于“邢姣花”,算了吧!不合乎任何逻辑。 这个宫女虽然可能是甄妃的亲姐妹,但也不一定就是姓甄,因为甄家也可能雇佣一些旁姓的丫鬟之类。从张让逃避追踪的手法来看,过于普通的丫鬟,袁绍的士兵们都不认识她,也有被误杀的可能性,所以,其身份、地位当和甄宓(袁熙夫人,曹丕夫人)在略低一点的档次上。如此波折的玉玺风波,倒也和曹丕的称帝条件扯上了一定的关系。 |
关于什么是韦伯-费希纳定律,请参考下面的图书。我的一切推论,都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之上的。甚至说,过去记录正史的学者们,也可能出现逻辑上的偏差,因为他们都是文人,文科的。 |
|
那么我们就只有从下面的一串清单中,逐一排除了: 甄子然、甄氏(文昭甄皇后)、甄豫、甄俨、甄尧、甄姜、甄脱、甄道、甄荣、甄像、甄逸、甄畅、甄温、甄韡wěi、甄艳、甄绍、甄黄、甄德(郭德) 首先排除男性的和绝对不可能的: 甄子然、甄氏(文昭甄皇后)、甄豫、甄俨、甄尧、甄脱、甄道、甄荣、甄像、甄逸、甄畅、甄温、甄韡wěi、甄艳、甄绍、甄黄、甄德(郭德) 然后剩下: 甄姜、甄荣(此人记载如此之少,和现代人重名的倒是很多)、甄艳。 至于到底是谁,我的推论已经到了尽头,你们自己思考思考吧。 |
解释两个疑问,我们就进入下一章节。 第一个疑问是:许多资料记载,打捞出玉玺的这口井,叫做“甄官井”,这口井的位置在“甄宫”;而三国演义写到袁绍质问孙坚时,又说是“建章殿”的一口井中。那么,甄宫和建章殿是什么关系呢? 这就涉及到宫和殿的微细差别了! 殿,面积是比较大的,一般是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露天一部分,室内一部分,级别比较高的官员都在室内,而级别比较低的官员和负责搜身看是否携带武器的侍卫们都在院子中。 宫,从字形上看,就是全部在室内的,也就是皇帝和亲属的居所之处,所谓的宫女和太监,也就在这个小范围内活动。 另一个差别就是,不管是宫还是殿,古代都是那种飞檐的结构,殿的檐上悬挂着若干铃铛。我推测是这么高的房子,其结构和造型又特别招引鸟类的栖息,鸟粪打理比较困难,用来驱鸟的吧!而宫的上方一般没有铃铛这样的结构,因为宫的人员出入比殿要频繁得多,再加上晚上的照明设施非常完善。就没有必要悬挂铃铛驱鸟了。 甄宫,可能就是建章殿这个大院子里的一个小寝室。各种说法可能并不矛盾。 第二个疑问是:赫赫有名的甄宓,生卒年月是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也称“洛神”。甄宓老家在河北省的无极县,她的父亲甄逸在河南省驻马店上蔡县当县长。当时的甄家最高级别的官员就是区区一县长而已,甄家有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在当时的首都城区搞到如此大的一所房子?而且,甄逸在公元186年30岁就已经死亡了,当时的甄宓才3岁!公元189年玉玺丢失的那一年,甄宓才仅仅6岁。史书又记载甄宓乃是长女,看来找到比她更大的亲姐姐是不可能了。 这个宫女是否另有其人? |
这就涉及到王莽的新朝的一些事情了。 甄家有东汉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袭二千石俸禄的官职。 甄宓的祖上甄邯,是西汉末新莽时人。孔光女婿。汉末任氂令,平帝时攀附王莽,为其心腹,迁侍中奉车都尉、封承阳侯。王莽居摄,为太保,任大将军领全国兵,镇压翟义的反莽活动。王莽称帝,以太保、后承承阳侯为大司马、封承新公。始建国四年(12)病死。 从这段经历来看,不管甄宓的父亲如何不争气只获得了一个上蔡令,但甄家曾经【任大将军领全国兵】,这个官职是非常大的,位极人臣,而且【世袭二千石俸禄】,世世代代都很富裕的,有在首都洛阳弄房子的条件。 虽然甄邯是公元12年就死去了,离公元189年相隔177年,但既然是【世袭】,那么有可能会在洛阳市弄一所比较大的宫的。 既然袁绍的袁家是四世三公,甄家与袁家的往来到有很大的可能性。只是这个投井而死的宫女,不会是和甄宓平辈的,但有可能是甄宓的姑姑,甄宓的姑奶奶等,也不会在辈分上相差太多,否则一个老太太并没有携带玉玺迅速出逃的条件,也不太符合尸体经久不腐的条件。 张让是公元135年的人,在公元189年,应当是54岁的中年人。这时候6岁的甄宓,如果有一个姑姑辈的人,最符合宫女的条件了,年龄当在25-30岁左右。如果是甄宓的姑奶奶那一辈的话,张让的“跪”会成为理所应当、好不稀罕的事情——你本来就是晚辈,就是应当在我面前下跪的! 但是,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甄宓家世的记载,尤其是女性成员,只能推测到这里了。如果有人脑洞大开要拍摄更新一版的《三国》电视剧,这个推论是可以考虑采纳一下的。 为了玉玺殉葬的宫女——甄宓的姑姑。 |
下面这段话,写的曹操深明地理、军事,但漏洞太大了,我实在解释不清楚,想为罗贯中这个地理盲遮羞已经不可能了,大家自己看一看吧! “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洛阳北边大约19公里,据说是周武王伐纣时在这里誓师而得名)、酸枣(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城西南);诸将固守成皋(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据敖仓(荥阳市东北敖山),塞轘辕(河南省偃师市东南轘辕山)、太谷(山西省晋中市辖县),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这里的应当是“淅”,河南南阳市淅川县西六十五里寺湾村,旁边有个淅丹村:位于集镇东北700米处。丹和淅之间不应该有顿号的),入武关(陕西省丹凤县东南35公里处武关河的北岸,又一个带“丹”的地名),以震三辅(这里指的是陕西渭南郡)。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 也就是让袁绍打北路,袁术打南路,其他诸侯打中路的意思。 但不可思议的是,袁绍的部队已经开赴虎牢关前线了,又返回去跑到延津干什么,以及中路的15镇诸侯军团跑到山西的晋中干什么呀! 实在想不通了。不是曹操错了,就是罗贯中错了,或者是我对地名的变迁不太熟悉,解释不了。 但丹、析很显然应当在袁术防区的西部,也就是淅川、丹凤附近。 也许,曹操这个“初意”,【初】的太离谱了,就是一个最原始的设想。发檄文给各个诸侯,咱们不要聚会啦!各打各的吧!但三国演义这个【檄文】,却又出现在袁绍已经从渤海郡带来了3万兵力会师之后。没理由再让袁绍的部队再回到延津吧? 河内在哪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新乡西部和安阳西部,包括卫辉、辉县、林县等等,这里怎么会是袁绍的辖区呢? |
下面这件事情,更加不可思议! 在这么多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偏偏是汉室宗亲的人,最不愿意和他们一起起哄。 当时最有能量的皇族刘虞没有来,刘焉也没有来,刘表也没有来,姓刘的就来了一个不起眼的刘岱(官职和刘焉大体相似)。 你来当拉拉队,免费消耗着袁术的粮食,尽管很讨厌,但是赖好还算是给袁绍这个盟主面子。 但刘表偏偏就没有来。 你没有真的来,也有情可原,诸侯的路途遥远嘛,或者其他的原因,比如马腾就没有来,但是还吱了一声:“来啦来啦!” 但刘表偏偏连吱一声也懒得吱一声! 偏偏袁绍在孙坚离开洛阳之后,将拦截玉玺如此重大的任务,交给了不给面子的刘表! 刘表愿意不愿意得罪孙坚,是一回事; 成功拦截之后,这种连起兵时就不给面子的人,怎么有可能把玉玺送还回来? 即使刘表要换回玉玺,你这个联盟军离解散也不远了,根本没有固定的邮政地址,要给你快递到什么地方? 即使刘表愿意给你快递,那你现在离开盟主的职位也差不多了,甚至你的军事实力还不如我,带着这么多人居然连个孙坚都拦不住,我凭什么把玉玺交给你? 怎么看,袁绍都对玉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要拦早就拦住了,这只是虚晃一枪而已。 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一节我想清楚这些难题再发上来,总会给出合理解释的。 |
我们看一看董卓的话: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 这说明在当时董卓的眼中,上面四个人是全国最为难缠的诸侯。 袁绍和袁术当时并没有闹分裂,孙坚当时还属于袁术的部下。此时的袁家,是何等强大的诸侯啊! 袁绍在董卓当政后,及时来到东方去“造眼”,果然是一个大手笔!大的不可思议! 但是,这四个人中,刘表是唯一没有兴趣加入十八路诸侯讨伐大军的,但却时刻被董卓惦记着。 这刘表是如何可怕的一个人物? 如今,江东猛虎孙坚由于玉玺,与袁绍袁术兄弟结下了梁子,达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而袁绍和袁术还是一伙的,并没有分裂。 孙坚要回到江东,也只有刘表有这个能力拦截住。 在这时袁绍的心目中,全国已经大致划分成3个战区,董卓占西京,袁家占长江以北,孙坚和刘表则占据长江以南。 但是,南方是清一色的诸侯,江北战区则形势极为复杂,有孔融的、曹操的、陶谦的、公孙瓒的,一小片一小片的内部战区。 袁氏人数倒是不少,但如今被曹操骗的元气大伤,已经难以控制江北这些小军阀多入牛毛的局势。 袁绍并不是个象孙坚、袁术一样迷信玉玺的人,袁绍和曹操这两个人只相信拳头。 但袁绍却深深地懂得过去玉玺的传说,也深深地懂得玉玺在刘表和孙坚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他故意让孙坚带走玉玺,就是为目前江北的“吃虾米”喘一口气,历史的事实正是这样发展的,后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被曹操控制,袁绍在黄河北相继打败韩馥、公孙瓒,终于缓过气来。 从公元191年到公元200年,九年的时间里,长江以南刘表和孙坚(包括其后代孙策和孙权)陆陆续续发生战争,就一直没有消停过。 一个玉玺,在盛世也许代表着权力;在乱世,谁掌握它就是谁的催命符。 袁绍故意放走一个玉玺,就能造成长江以南两大军事集团9年的无休止搏杀。使得董卓眼中的两大威胁再也没有消停过。 如果袁绍能够合理地处理与弟弟袁术的内部矛盾,谁敢说他不能在王允+吕布杀死董卓之下,赢得一片新的天下?很有这个可能的。 这就像许多电影中,武林高手为了争夺一本秘籍,相互厮杀不止一样,袁绍这一招真的很高明。 否则,颜良+文丑这一天团组合,会对付不了黄盖+韩当+程普? 在羽林郎密布的大汉宫廷,带着500小卒就能大杀特杀一夜如入无人之境的袁绍和袁术(曹操的职能主要是救火),个人武艺上联合起来会惧怕一只江东猛虎? |
从这个角度看来,三国的人才还真的十分十分的厉害! 全家被董卓诛杀了,在洛阳的拥护者也被诛杀了,也并不耽误袁氏兄弟继续成为东方难缠的军事巨头。 袁绍和袁术的实力,在发生着颠覆性的转变。 袁绍破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之后,成为黄河北最有实力的军阀。 袁术的实力发展的更加惊人,成为比袁绍更加强大的第一诸侯,虽然从位置上看,袁术的寿县属于四战之地,比较吃亏。 这些,有哪些历史学家还以为他们靠着四世三公的影响力吗?这绝对是个人才能的体现。 袁术之所以敢于称帝,和挑战四百年大汉根基的张角胆量一样大,不是袁术对自己过高估计的狂妄,不是袁术对皇帝的渴望,而是袁术实实在在的实力使之然。 袁术和袁绍的死法非常相似:“吐血斗余!” 这与他们的能力有没有关系呢? 不好说,我再研究一下不同血型与人类气质的关系、以及这种吐血疾病的成因之后,弄清楚再发上来吧。 |
我们从袁绍的【笑曰】中,可以推断出他对玉玺即将引发的大战胸有成竹,而颜良的文丑的拔刀,只不过是为了向孙坚表示: 你的玉玺真的是货真价实的,我太感兴趣了。 要是此时的袁绍表达出一丝丝的视玉玺如粪土的意思,狡猾的孙坚会不会怀疑呢? 当然会。 |
再对69楼玉玺尺寸方面更正一点小错误: 1. 这个“寸”不能按照汉代的度量,应当按照秦代的度量 秦国的1寸约为2.31cm,汉时1寸大约是2.135(西汉)—2.375cm(东汉)。随后的度量逐渐加大,隋代1寸合今2.96cm。唐代1寸合今3.07cm。宋元时1寸合今3.168cm。明清时1寸合今3.11cm。现在1寸=3.333 cm。 那么,既然罗贯中是按照古代文献记录撰写的小说,也必然要参考传国玉玺的发源朝代——秦朝——的一些资料。这个尺寸在历朝历代的传述中,数字是不会更改的。 因此,“方圆4寸”,4寸应当是9.24 cm。 2. “方圆”应当指的是“周长”的意思,而不是正方形的变长 受高希希《新三国》电视剧拍摄的影响,我们看到那个玉玺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小菜篮子似的放在一个包袱中。 连我这样聪明的人,也同样会出错,惭愧啊! 古代的“圣旨”,以及状元的考卷等等,一般是写在柔软的布匹上,而不是竹木简上,否则你怎么盖章呢?一张圣旨的宽度,大约相当于现在33 cm左右,圣旨内容如果有拓展,是通过加长长度实现的——再长的话也可以卷起来(由于是毛笔书写,可不像现在的蝇头小楷。因此圣旨最长500 cm,最短300 cm,古代用文言文来表达,字数要简练得多)。这样向着大臣展示的时候,才不至于刮一阵风就稀里哗啦到处飘。而最后的落款,也必然是小得多的印章。 那么,这个玉玺的边长就应当是2.31 cm了。小的不可思议!一支普通香烟的过滤嘴,大概是3.5 cm,你可以想象这个玉玺的大小。 这才符合“朱红色小匣”的描写,也符合圣旨上盖章的要求,也与和氏璧的大小相吻合。 那么,这个玉玺的高度是多少呢?8.3 cm左右! 再一次拿香烟来比较,一根最常见的香烟长度(包括过滤嘴)是8.5 cm。 也就是说,这个玉玺是一个长条,和现在的长条印章差不多,既不像单位的公章一样又扁又圆,更不像《三国》电视剧中巨型的菜篮子。它的大小最相似的物体,就是SSK 型4个USB通道的扩展坞了。 |
传国玉玺的大小匹配物 |
而这个“朱红色小匣”,相应的就是一个长方体的盒子,而不是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
更正:因此圣旨最长50 cm,最短30 cm, |
我们在阅读三国演义时,需要记住一个原则:凡是作者长篇累赘地叙述一件事,好像不吝啬笔墨似的,就必然有作者的深意。 举几个例子: (1)诸葛亮北伐之前,讨伐阵容的描写; (2)左慈掷杯戏曹操; (3)管辂的算卦经历; (4)华佗的从医经历; (5)张永年反难杨修的对话; (6)秦宓与张温的对话; (7)赵咨代表东吴出使魏国与曹丕的对话; (8)书的末尾对三国历史的概括; (9)赤壁之战草船借箭时,对长江风景的描写。 要不是期间暗含着揭秘的钥匙,作者吃饱了撑的要这样浪费读者的眼球呢? 就像华佗和左慈那一段,明知道是神话故事,许多作者觉得直接跳跃过去看下面的情节,貌似也不影响小说情节的完整性。 就连易中天也是这么做的。 可是,有没有人想过:明朝的科技已经相当发达,罗贯中本来就不相信左慈的那些神话?而是巧妙地把想表达的意思隐藏于这些虚幻的、带有迷信色彩的故事中? 我们能不能求助于现代自然科学,找到揭秘的钥匙? 可以的。前文中,我对张角妖法的解析,不就实现了这样的目标么? 所以,要解读这本书,历朝历代的,也包括现在的人,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要么是文学家,不关注自然科学;要么是理科的,对四大名著毫无兴趣。要么是文理兼通,但是没有耐心去认真阅读和思考,毕竟太长了,手机上划拉一下电视剧简单看看算了。 这就必然陷入解析的误区:生搬硬套。 一看到许多人在解读红楼梦或者西游记时,把曹雪芹、吴承恩书中的人物纷纷往明朝的皇帝上生搬硬套,我就大笑不止。唉!红学应该解散了吧!什么“原应叹息”啦等等,纯粹胡扯八道。 因此,我认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才有一定的解析价值,但你不能往另外一个朝代上生搬硬套,往作者的出身背景上拼命靠拢,这是一个误区。 可是历来,大家都是这样解析的。 言归正传,三国演义对人物家世的描写,也必然是详略得当的。重要的人物多写一段,次要的人物少写几个字。 刘表的家世、刘表的朋友们就花费了不小的篇幅。 下一节,我们解析孙坚与刘表爆发的第一场战役,从他们的对话中,看一下这个刘表有多狠辣。 |
@史海寻宝 2021-11-19 06:55:25 再对69楼玉玺尺寸方面更正一点小错误: 1. 这个“寸”不能按照汉代的度量,应当按照秦代的度量 秦国的1寸约为2.31cm,汉时1寸大约是2.135(西汉)—2.375cm(东汉)。随后的度量逐渐加大,隋代1寸合今2.96cm。唐代1寸合今3.07cm。宋元时1寸合今3.168cm。明清时1寸合今3.11cm。现在1寸=3.333 cm。 那么,既然罗贯中是按照古代文献记录撰写的小说,也必然要参考传国玉玺的发源朝代——秦朝——的一些资料。这个尺...... ----------------------------- 也许有一天,这个传国玉玺竟然真的找到了,我们可能会说:“唉,还以为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原来就这个一个简陋、寒酸的小破玩意,值得争夺吗?地摊上5块钱一个仿制品,就比它好看多了!” 是的,科技在进步,工业加工技术在提高。你去各个地方的博物馆看看,古代的东西哪有制作的非常精美、加工精度非常高的?不都是一些破碗破盆吗?可是,这是历史的积淀,历史的见证,在朴实中蕴藏着浑厚,在简陋中见证着刀光剑影。 现在告诉你:这个传国玺竟然还不如我们的USB扩展坞大!李斯的字体未必十分精美,还不如钟繇和钟会,雕刻的龙也未必就十分逼真。秦始皇敢于将铁饼状的和氏璧径向切开,抽出一条来制作印章,主要是出于实用的目的。至于谁得到它谁就可以得天下的说法,则是汉朝及汉朝以后的看法。果真有那么神奇,我们就还是生活在秦朝对吧?以后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块磨损的不可再用的玉玺,可能被后来新刻的、字体更加显眼的玉玺所取代——我刻玉玺又不是传国用的,我是让我的黎民百姓明白有些话是我亲自说的,你字体不清楚我留着你干什么? |
在批注孙坚和刘表的第一次战役之前,我们还是巩固一下第2楼的内容。 有人说,要读懂三国演义,就必须读懂它的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就必分”。 我现在认定:罗贯中这句话是不需要你解读的,因为这是一句错误的说法! 因为,他对“分”与“合”的定义就出现了问题。 什么是分? 什么是合? 汉朝分为魏、蜀、吴,当然属于“分”,魏、蜀、吴三家归晋,自然属于“合”。 但是,诸侯之间的兼并,却也是“合”。 十八楼诸侯讨伐董卓时,兖州太守刘岱向乔瑁借粮食,乔瑁不给他,刘岱打死了乔瑁,吃了他的部队,这就是打响了整个三国演义中“合”的第一枪! 这个“合”,实施上从短暂的“分”之后,过程就一直在进行着,还远远轮不到邓艾灭蜀、杜预伐吴的时候。 那么,什么时候是“分”? 答案是: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 如果汉朝是一个“苍天”,黄巾大起义一个过程,就将中国分割为几百个碎片。 这才是典型的‘分’。 有人说:罗贯中说的是“天下大势”,不是刘岱、乔瑁之间的鸡毛蒜皮。 何谓大势?又何谓小势?又何谓“天下”? 领土和疆域,难道不是一直在变更吗? 任何事物,不都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 任何事物,又不都是相对的? 任何事物,不都是时间线上的量变必然导致质变? 那罗贯中为什么把这句话作为开端?以致于连许多鼎鼎大名的学者们,也认为这句话的解读是非常必要的?是罗贯中拿着黑格尔诡辩主义在糊弄人吗? 不知道,总之左看右看,这都是一句没有任何世代变迁预测价值的废话,一条不是规律的规律,就像“话说人生在世,坐久必站,站久必坐”一样可笑。 是我不懂?是我不了解深意? 如果这句话真的有什么深意,那也是一个弯弯绕一样的、故意把人引入解读死胡同的深意。 |
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简要事件:袁绍借玉玺挑起孙坚刘表之争,暂时“稳定”江南局势,开始兼并黄河北的军阀。通过远交公孙瓒、近攻韩馥,为韩馥树立无形强敌,以援军为名鸠占鹊巢兼并冀州,后与公孙瓒军团展开互有胜负的拉锯战。 这一回的主要情节想必大家都熟悉,我只提出一些有疑问的地方: (1)袁绍派人射杀公孙瓒之敌公孙越,为什么大呼:“我乃董丞相家将也!”?董卓在哪里?与公孙瓒有仇吗?这么明显的谎言,袁绍怎么会指示手下去说? (2)本来公孙越就要按照袁绍的想法【可请汝兄自来,吾有商议。】回去报信了,等待公孙瓒亲自来到射杀之,岂非更加方便?在一个小虾米身上花费这些乱箭,到底值不值?要知道此时公孙瓒还不知道袁绍独占冀州,他只是说公孙越够不上谈判档次。 (3)赵云父亲姓赵,先投韩馥、再投袁绍、三投公孙瓒、四投刘备,这个“五姓家奴”赵云,在公孙瓒那里窝还没有暖热,就开始与刘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有什么资格认为袁绍和公孙瓒不是英雄?【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连著名的谋士李儒也评论【袁绍与公孙瓒,亦当今豪杰。】,董卓也没有反对,难道一个小小的末将赵云,眼光就比成精了的谋士李儒还要精准?赵云对“英雄”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
我的回答是: (1)袁绍射杀公孙越,就是向当年韩馥的手下表明一个态度:我是来协防冀州的,并不是要故意要夺了韩馥的权力,实在是这位仁兄能力有限,人脉不广。 否则,除了袁绍援军到来时,欢迎队伍中暗藏的耿武和关纯,还不知道有多少虎视眈眈的眼睛在看着袁绍? 不知道还有多少忠于韩馥的人才相继离去? 不知道还有没有反对贪心的袁绍的河北人民,宁肯一把火烧了粮草仓库也不给袁绍机会? 公孙越是一只小虾米,不错,但是与公孙瓒的关系非常密切。袁绍新占冀州,宁肯冒着与公孙瓒开战的风险,也要首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作为冀州的百姓,非常不喜欢懦弱的韩馥;相反的,如果袁绍也是个与公孙瓒哼哼哈哈的窝囊废,冀州不久又要易主,那我们凭什么拥护你? 换句话说,诛大以立威,赏小以养德。公孙越大不大?身份、地位非常大,但是个人武艺和到来的谈判组织却出奇地弱。用他来立威,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公孙瓒如果亲自来谈判,这种乱箭突袭未必有用,常年与鲜卑劲敌打仗的公孙瓒,战斗经验自然比他的弟弟大得多了。如果射杀公孙瓒失败,那么冀州的一大批韩馥部下就全部跑光了。粮食危机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老百姓自然喜欢强者公孙瓒来统治冀州。 刚在冀州站住脚跟的袁绍,不能再等。英才正在观望或者迁徙的道路上,不新官上任三把火迅速做出强硬地与公孙瓒开战的架势,那么还不如以前的勃海郡待着。 因为,现在的防区突然扩大了,单靠袁绍的人马,在渤海+冀州的广大面积上,兵力密度远远跟不上防守,根本抵挡不住公孙瓒的铁蹄。 与其面面俱到地防守,与其等待公孙瓒施压搞得人心惶惶,倒不如激怒公孙瓒,而率先让自己处于防守的位置上。 |
(2)袁绍的这一不惧与公孙瓒开战、射杀公孙越的行动,迅速导致了韩馥部下的归从。这包括顶级谋士沮授、田丰和审配;以及张郃、高览、鞠义等大将。后来,正是张郃和鞠义配合,全歼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名扬天下。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组织性、纪律性比较强的别动队,有这么几支:董卓的“飞熊军”,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吕布部将高顺的“陷阵营”,诸葛亮的“无当飞军”,曹纯和曹休兄弟的“虎豹骑”。 这些部队里个人英雄的确不多,但是他们的作战能力相当强悍,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知道完美地配合。 长坂坡上5000虎豹骑士兵就能把刘备军团3万人赶得东躲西藏。 (书上说是曹军八十三万,太扯淡了。一是83这个数字是后来赤壁之战的台词,而这时荆州全境还没有完全被曹操占领;二是赤壁之战也就25万人左右,这是曹操的诈称。后来为了美化张飞赵云,变成了赵云的“吾视长坂坡83万大军如草芥,今有兵有将,有何惧哉?”和张飞的“吾曾独拒曹操百万雄兵。。。。”) 因此,袁绍的做法是在权衡了人才流失和开战风险的得失后做出的举动。至于冒充董卓家将,也可能是向韩馥的部下们展示:乱世作战,是要动脑子的! |
(3)我们看书,必须看书的前后文: 赵云老家在河北的定州,和张飞、刘备的老家并不远。如果他武艺真的很高,并且真的象他声称的那么【爱民】(他说别人不爱民,那就是希望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了),那么没有理由不首先参加其家乡的诸侯韩馥。即使韩馥再不爱民,赵云也没有跳槽的举动。 但韩馥被袁绍驱赶走之后,如果赵云真的那么忠心,他应该是无论如何也要脱离袁绍军队的掌控去寻找韩馥,但是他没有,因为他并没有觉得袁绍鸠占鹊巢的行为就不是英雄。 根本的原因是:袁绍是一个强者。 那后来为什么又准备离开韩馥,投到公孙瓒的麾下呢? 同样的原因:公孙瓒比袁绍更强大!此时的白马义从尚在,赵云要找更强的诸侯! 但是,后来赵云怎么又觉得公孙瓒也不是一个英雄了呢?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赵云这番话是在董卓调和了袁绍和公孙瓒的矛盾之后,双方握手言和的情况下对刘备说的。 按照他的标准,韩馥应当与袁绍死磕下去,决出胜负,如果你怂了,那么赵云就认为你不是英雄; 同样的道理,公孙瓒应当与袁绍死磕下去,决出胜负,如果你被曾经讨伐的对象董卓一解劝,就放弃了射杀公孙越的仇恨了,那么你也不是英雄。 如果曹操与陶谦的战争中,赵云加入的是曹操军团,那么他同样会认为曹操不是英雄,因为刘备简单 ,竟然能让曹操放弃了进攻和他有杀父之仇的陶谦,改为进攻濮阳的吕布去了。 哪一场战争,老百姓不是受害者?如果赵云认为亲民的才是英雄,那就应该承认放弃抵抗的是真英雄,一些怂包、软蛋们就全是英雄了,比如韩馥,再比如刘璋,再比如刘琮。 但这显然不是赵云的定义,也和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的定义大相径庭。 客观地说,赵云一个小小的末将,这时候还不配议论“英雄”二字;终其一生,也许仍然不配议论“英雄”二字。 他的英雄定义是什么呢? 答案是:有仇必报,死缠烂打,不要考虑政治得失,与对方拼到底的,才是真英雄。 也许,赵云心目中,这个答案也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的刘备,而是: ————————许褚!!!!! |
还有一个 抬着棺材与威震华夏的关羽决一死战的 ——————————————庞德 |
上面我们概述了赵云心目中英雄的第一个条件: (1)有仇必报,血拼到底,宁肯断头绝不低头; 按照这个标准,你可能想到了:赵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类似许褚和庞德那样的人。 他投身韩馥,是因为离家乡比较近。他离开韩馥,是因为这个没脑子的轻易葬送了冀州; 他投身袁绍,除了仍然不愿意离开家乡去求职之外,可能是尚未听说袁氏家族在洛阳被董卓、李儒灭门的惨案。 一个阶下末将,在一个队伍中想投靠那就投靠那,从来也没有人关注他的来、他的走,轮知名度还远远不及此时的张郃。 他的上司甚至觉得,军队考勤表上列上赵云这样的名字,纯属浪费时间和纸张。除了在点名时“赵云!”“到!”一呼一喝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韩馥加入讨董联军,可能也并没有带他。因为这样的人,没有理由在骄傲的吕布虎牢关前耀武扬威的时候不挺身而出。——所以,短暂地投靠袁绍,可能是并未得知袁绍放弃了为家族报仇的事情。 有人说,少年将军赵云,和吕布之间有着巨大的代沟,他们并未交手,是因为此时的赵云还没有成长起来。 赵云将军229年去世,应当是公元157年的人。而吕布是公元151年的人,仅仅只是相差6岁吧?比张飞还要大10岁的赵云,怎么就与吕布有代沟了呢? 所以,并未到过虎牢关前线的赵云,后来逐渐听说了这个消息是有可能的。这也是他在袁绍麾下短暂求职旋即离开的原因——怂货!遇强(董卓)则弱,遇弱(韩馥)则强,真是个孬种! 所以他就换个职业,来到公孙瓒的麾下。 但是,《三国演义》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公孙瓒初得赵云,不知心腹,令其另领一军在后。】说明了什么?尽管赵云能和文丑大战60回合,但是公孙瓒并不认为赵云有多么多么勇猛,他认为至少白马义从的首领鞠义就比赵云强得多。 而今,赵云听说了董卓的残暴表现,更要命的是这个仇人过来解劝袁、公孙两家,弟弟公孙越被袁绍暗箭射死的公孙瓒,居然和袁绍一笑泯恩仇了。 你说,赵云还会认为公孙瓒是个英雄吗? 最接近赵云心目中英雄形象的,不外乎就是许褚和庞德了——如果赵云的年龄足够长,活动的范围足够大,见证了三国各个战场的单挑的话。 好像这种看法,也与天涯许多网友的看法是一致的,这两个武将有血性! 但是,赵云心目中的英雄,并非只有这一个条件,还有更重要的第二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什么呢? |
在论述第二个条件之前,我们不妨铺垫一下: 两头牛正在斗架,双方均是用牛角对牛角地拼蛮力,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突然,一头牛醒悟过来,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角,狠狠朝着对方脆弱的肋下顶一下呢?于是第二头牛惨呼而死。赵云会认为第一头牛不是英雄。 诸葛亮在天水碰到硬茬子姜维,居然文武双全地整合在一个人身上。如果诸葛亮按照“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的原则,抓了姜维的母亲作为人质,并且用刀架在老太太的脖子上逼迫姜维投降。那么赵云就会认为诸葛亮不是个英雄。 袁绍和曹操大战,袁绍的部队投降了八万人,但是曹操自己的粮食不够吃,这些俘虏有二次反叛的可能性,于是把8万袁军全部坑杀。赵云会认为曹操不是英雄。 【李傕、郭汜但到之处,劫掠百姓,老弱者杀之,强壮者充军;临敌则驱民兵在前,名曰:“敢死军”】,那么赵云会认为李傕、郭汜不是英雄。 【贾诩曰:“此易事耳。来日可今精壮之兵,饱食轻装,尽蒙于东南房屋内,却教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夜间任他在东南角上爬城。俟其爬进城时,一声炮响,伏兵齐起,操可擒矣。”】。那么赵云会认为贾诩不是英雄。 【李孚曰:“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审配从其论。】。那么赵云会认为李孚不是英雄。 【郭图谓谭曰:“来日尽驱百姓当先,以军继其后,与曹操决一死战。”谭从其言。】。那么赵云会认为郭图和袁谭不是英雄。 有什么规律呢? |
那就是英雄的第二个条件:战争,是军人的事情,不要伤及百姓,不要伤及妇女、老人和儿童。大家别耍心眼,一刀一枪地拼杀。三国演义中所有的计策都不要用,纯粹的武力较量。这一大段话怎么概括呢?叫做【公平厮杀】吧! 具有【有仇必报】、【血拼到底】、【公平厮杀】3个条件的,就是赵云心目中的真英雄。 正是因为从内心的潜意识中就讨厌各种各样的计策,赵云才会乱军中拼命抢救甘夫人、糜夫人和阿斗的战将,才会成为刘备倚重的后勤护卫,但缺点是:赵云也很难成长成为关羽和魏延那样镇守一方的大将之才。没办法,本能性格使之然。 有时候赵云在危急状态下,也会违背自己内心深处【公平厮杀】的英雄标准,干一些小动作。比如,突袭了高览,突袭了朱然(权且按三国演义)。但大体上讲,这也是一种无奈。 当哭泣的糜夫人面对赵云时,哪怕是曹军的无名战将,也会激发赵云的杀心; 当刘备一小嘬势力拼命逃走白帝城,而得了胜的陆逊依然穷追不舍时,赵云也会突袭朱然让对方知难而退。 当桂阳太守赵范居然要把嫂嫂许配给赵云时,他的脸上只有挨上一拳。失去夫君已经很不幸了,何苦破坏人家的名节? 如果赵云是张绣的部下,在宛城时看到曹操与张绣婶婶邹氏的柔情蜜意,恐怕死也要突破大力士典韦的封锁,杀死曹操。 这不能称为“同情心”,他要的就是公平竞争:小卒对小卒,大将对大将,谋士对谋士。。。一切遵守远古战场的规则。 但是,曹操和刘备讨论中的英雄,和赵云并不是一个概念。 比如,一个学校,如果赵云评价“这个学校的人才真多啊!”他指的是篮球场上满身泥土、大汗淋漓、啦啦队喊声震天的场面;或者是一大群身着T恤衫、牛仔裤、小白鞋的清纯小女生们在校园草坪上玩乐的场面。 如果曹操和刘备说“这个学校人才真多啊!”那么他们指的是学校领导层们个个是铁腕人物,通过人才引进弄了多少个海龟回来工作,通过项目申报争取了国家多少个研发中心或者基地的建设,通过某种宣传手段获得了教育厅的奖励,或者这个学校培养出来了多少省级、副省级、厅级、处级干部等等。 |
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下面进一步解析这一回的后半部分:孙坚跨江击刘表 这一节,曹铜爵先生曾有过非常精彩的解释:袁术向袁绍借马,又向刘表借粮食。人家都不给他。传统上认为,袁术自讨没趣,太傻了。 但是,曹铜爵先生以其锐利的眼光分析道:袁术一不缺粮食,二不缺马匹,他这么做,是为了试探周围诸侯的态度,谁可以成为朋友,谁是自己的潜在敌人。结果发现,刘表不是自己的朋友,袁绍也不可能念及兄弟之情。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东方,向孙坚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我替你收拾我的哥哥袁绍,你负责解决刘表。结果,孙坚在四战之地,诱导东方和西方相互搏杀,确保了自己领地的安全。而他与袁绍之间的战争,压根就没有发生,因为中间隔着太多的小诸侯。但是,孙坚也并不是真的上了袁术的当。他根本就不指望袁术帮忙,而是自己本来就要袭取荆州的。 好毒辣的袁术! 轻飘飘两次借,不用派什么使者就直截了当地弄清了复杂的诸侯关系; 轻飘飘 ,不废一枪一弹就挑拨了江南两大诸侯逐渐的拼死搏杀。 这种见解颇有新意! 至少我认为曹先生的眼光,比易中天这位靠着讲三国而成名的厦门大学教授要深邃的多! 但是,我认为:实际上袁氏兄弟比曹铜爵先生描述的还要毒辣! 因为,这本身就是袁绍和袁术之间唱的一场双簧戏! 自始至终,袁绍和袁术也没有开战过。从袁术建立的“仲”帝国全景来看,袁术周围的敌人主要是曹操、刘备+吕布、孙策;袁绍周边的主要敌人,前期(不再分析韩馥了)是公孙瓒,后期是曹操。 如果袁术和袁绍真的有化解不开的矛盾,达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袁术怎么会在众叛亲离时,毅然决然地把传国玉玺交给自己的哥哥袁绍呢? 如果二人真的有化解不开的矛盾,袁绍又怎么会一拍即合,并在后来与袁术弟弟商量着如何一个北上一个南下完成在徐州的大会师? 如果二人真的是因为一个大老婆生的,一个小老婆生的,这种鸡毛蒜皮的少年时代的小事,就弄得不可开交。那现在他们在洛阳的家族已经遭遇了惊天动地的惨变!早该相依为命了吧?如果这两个人到了三国演义的第7回,他们的父亲、母亲们,统统已经进入墓穴,将近50岁的人了还在惦记着出身问题,那还会是一世枭雄吗? 这种逻辑非常难以让人信服! 之所以袁术要先向袁绍借马,第一个原因是北方的好马多一些,说出去比较让人信服;第二个原因,就是这种借马引起的兄弟不和睦,本来就是做样子给孙坚和刘表两个江南军事巨头看的。为了刘表的“借粮未遂”铺路的。 请看这一句话:【袁术在南阳,闻袁绍新得冀州,遣使来求马千匹】。分清楚因果关系了吧?袁术并不是缺马,而是听说袁绍新得冀州了,开始说自己缺马! 如果你面向一个乞丐,说:求求你,给我一点吃的吧!然后,乞丐拒绝把食物送给你,你们不和睦了。鬼才相信你会不会为了没有从乞丐手中获得食物而愤怒! 为了能够取信于孙坚和刘表,就只能在袁绍混得非常发达时来借:“呜呜呜!我哥哥真不是东西!我恨死他了!他那么多好马,竟然一匹也不给我!我发誓要杀了他!” 书中的【自此兄弟不睦】一句,就暗示着两兄弟虚拟矛盾的形成、虚拟矛盾向着江南的传达,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必须有一个酝酿、发酵的过程。要不你战争四要素之二“马”和“粮”都缺乏的话,怎么不同时派出两个使者到两个地方去呢? 很显然,袁术也并不缺粮食。 这和下面2个情境是一模一样的。 (1)赤壁之战时。江北的曹操很强势,孙权和刘备呼啦一声合并作战了;而如果曹操不那么强势的话,孙权和刘备为了“荆州那点事”就会一直闹矛盾。 (2)曹操消灭榻顿势力,远征辽东时。攻击太紧迫,公孙康就会联合袁熙、袁尚的残余兵力,共同抵御曹操。而曹操如果处于观望状态,并没有对辽东酷寒之地表现出占有的兴趣时,公孙康就杀掉小二袁兄弟,来巴结曹操了。 只可惜,曹操第一个情境是自作主张,非要难下不可;第二次是在郭嘉的极力劝阻下,采取了正确的意见。而早在第七回的袁绍和袁术兄弟,就更比三国战神之一的曹操判断局势更加精准! 那是不是永远无法实现“分久必合”?司马炎是怎么做到的呢? 废话!手中拿着4个“王”两个“贰”的好牌的司马炎,和现在袁氏兄弟面临的形势完全不同。 所以,不是由于借马而“自此兄弟不睦”,而是他们必须表现出“不睦”,而且也要从内心深处发誓哪怕到墓穴里还要“睦”。 这场双簧戏的背景是,孙坚好像已经忘记了刘表拦截玉玺的仇恨,而刘表好像已经醒悟了董卓曾经在作为盟主的时候给自己摆的一道了。 袁氏兄弟要继续以“玉玺”作为引子引发江南的开战,打的越凶,北方就越安全,袁氏兄弟称雄江北就越有机会。 很显然,这里如果存在虚拟组合的话。 (1)袁绍+孙坚 vs 袁术+刘表; (2)袁术+孙坚 vs 袁绍+刘表。 很显然,组合(1)的对抗方式并不成立,因为追查建章殿玉玺下落的是袁绍,与孙坚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袁术在十八路诸侯面前并没有说话,拔刀相向的也是袁绍的部将颜良和文丑。虽然二人曾经因为军粮问题闹得不愉快,但袁术也杀了谋士【或】谢罪了。再加上袁术还曾经是孙坚的老上司。 所以,成立的条件只有组合(2)。 要想加固组合(2),袁术不仅不能再表现出缺“粮”和缺“马”的状态,最好是反而用这样的战略资源支援孙坚才对,但是,这么做太明显了,很容易暴露以前的计策。 所以,袁术就从“兵”上入手。当然,孙坚“吃虾米”的前科是很臭名昭著的,送给他“兵”,弄不好会是除狼而得虎,比如纪灵、张勋这些大将,绝对不能派到前线支援孙坚。他能做的,就是改善与孙坚部队的关系。 这就是后来孙策莫名其妙地跑到了袁术的手下,交了玉玺才脱身回到江东兼并江东六郡的原因。三国演义没有交代孙策的这段历史。 很自然地,袁绍也要在“钱”、“粮”、“兵”、“马”四个方面支援刘表才对! “兵”是最抢手的战略资源,我TMD还不够,怎么可能送给刘表? 一体化的“钱”和“粮”也不行啊!当年讨董失败,在渤海郡被一个小小的军阀韩馥刻薄的忍饥挨饿的,那一段痛苦的历史,袁绍忘不了。再说,袁术既然向刘表借粮食,那就说明江汉是丰收的,送了粮食也无法获得应有的感激,也并不能让你和孙坚作战的时候更加拼命些。 马倒是不缺,可是,刘表的地域以水战为主,还是获得不了感激。 那么,精神鼓励吧! 袁绍家族虽然诛灭了,但是袁绍和袁术的军事实力尚在。董卓让袁绍和公孙瓒握手言和,袁绍也貌似忘记了家仇和国恨,服从了董卓的安排。 袁绍:咱们彼此都是受了曹操的骗,才混战了一场。现在我这么服从你,你的给我一个面子吧? 董卓:我一向对部下慷慨的很,啥要求你尽管说? 袁绍:封刘表一些官职怎么样?我觉得他对你够忠诚了,十八路诸侯讨伐你的时候,你看他定力多强!没有跟着曹操起哄!我觉得你不封赏他,就是对他不公平,难安天下心哪! 董卓:封什么官职好呢? 袁绍:“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 董卓:这个……其实也容易。现在我当家,我可不像刘宏一样抠门,弄个官职还得给钱。只是……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袁绍:小秘密!就不告诉你。 |
修正上楼 结果,孙坚【改为袁术】在四战之地,诱导东方和西方相互搏杀,确保了自己领地的安全。 |
再修上楼 只可惜,曹操第一个情境是自作主张,非要难下【改为“南下”】不可; |
更正 第二次【改为“第2个情境”,要不时间线就乱套了】是在郭嘉的极力劝阻下,采取了正确的意见。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