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史鉴#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史鉴# |
作者:小桃花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你有资格当皇帝,你才会在意你能不能真当上皇帝。 如果你根本就没资格、也没机会当皇帝,那你也根本不会在乎或去关注这种事了。 人的野心欲望,往往是在当事人发现自己有资格或机会去实现这些欲望野心后…才产生出来的。 所以古今中外,在历史上对富贵阶层的掌权者而言,对其威胁最大的也从来都并不是来自于下层基层——而是来自于同处同一阶层内、也有资格与机会跟其角逐权力宝座与地位者。 这也是世界历史上之所以有很多成功者(君主)在成功后,也必须“清己侧”:着手对功臣们作鸟尽弓藏之“处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
【郑重声明】: ——原创文章著作权所有;谢绝转载。 ——未经本作者依法正规授权:请勿擅自使用本文。 |
#史鉴# ——若让一个国家毁灭,必令其先疯狂。若让一个国家疯狂,必令其先不能接受批评。 |
#史鉴# ——世界史上,真正尊重哲学,也真正肯培养下一代哲学性的独立思辨思维的民族,从来都不会弱。 一个民族要强大,必须有强韧的民族精神民族魂支撑——而这种精神力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血性所在——就是它对这个世界-能始终保持个人独立思考能力。 |
#问历史上的男权制度有啥政治意义?# ——简单说:就是为了方便统治阶级奴役男人别遭到男人反抗。 男权社会制定的社会等级其实分为三大阶梯:由上至下:①金字塔顶端是统治阶级,②中段是男人,③最底层是女人。 统治阶级奴役男人吸血供养自己,又怕遭到男人反抗,咋办?就把女人踩至最底端给男人作女奴,并告诉男人:我剥削压迫你你不能反抗我; 但我允许你也去压迫奴役女人来宣泄找心理平衡。即让男人以吸血女人的方式,作为给男人服从统治阶级奴役男人的“酬劳”, 让女人给男人献祭,来维持统治阶级能继续奴役男人吸血的统治。 所以历史上的王朝,一旦统治阶层统治地位不稳,社会动荡;那么女性阶层必然首当其冲地要被统治阶层拎出来对其加倍束缚、打压与踩低; 被统治阶层加大献祭力度地给男人作升级版祭品:来妄图转移男人对统治阶层的反抗意识—— 从这一史实角度理解:也可以说:通过衡量某一个国家对待其女性阶层与男性阶层两者之间的社会地位平等与否, 也可参看其国之统治阶层的统治地位安稳与否。即:其女性之社会地位公平保障度=其统治阶层之统治安稳度。 女性对比男性之社会地位越低下,其统治阶层之统治安稳度也越低下。 反之,越能有效尊重与保障女性之公平社会地位与权益,其统治阶层的统治安稳度也越高;国力也越强。 即:看对其女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保障程度,就是直观其统治阶层自身统治地位稳固与否的指标。 |
#史鉴# 秦桧被历史盖章是祸国殃民的大奸臣。但当其时代却依然能步步高升位极人臣、宠冠当朝——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南宋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取向标准就是秦桧这种奸臣。即奸臣秦桧:就是代表当其时代之主流价值观所推崇的“成功”标杆所在。 所以,底层老百姓怎么骂对主流价值观其实都无关痛痒。任何让老百姓痛骂却偏偏能出人头地、成功加身者:实则都代表:其所作所为就是符合主流价值观标准之体现所在。 也只有行事作派切实跟主流价值观取向一致者(不管ta是否也符合老百姓的价值观取向):才真能在某一时代里上位成功。 即谁成功,谁就代表主流价值观之取向标准为何——就是这么回事。 |
#七七事变84周年# ——勿忘国难。国人当自强。 |
#七七事变84周年# ——[蜡烛]勿忘国难。国人当自强。 |
【震惊】-有关爱国内容的文章要在豆瓣被审核!? 这也太惊悚了……为啥在中国境内,国人发表的有关爱国内容的文章,竟然要被豆瓣审核、不能被正常浏览?实在太意想不到、太惊悚了—— |
#问重看历史档案录像,看到了08年奥运博尔特200m夺金,鸟巢9万观众给他唱生日快乐,不禁感叹中国人真好~# 因为对方所取得的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能代表世界人民超越人类竞技极限的荣誉。 尊敬这种靠一己之力开创人类体育竞技成绩之巅峰的实力强者:也是心智正常的人类的共性。所以,都懂的。 ——【尊重强者】也是同为强者的专利。 在体育竞技领域:中国人民也的确并不需要自卑。 |
#问南宋是否辜负了陆放翁(因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辜负的是华夏民族。【崖山之后无中华】不是开玩笑的。 作为华夏民族的后裔,不知道觉得崖山海战中为国捐躯殉国的十万南宋军民之死亡——竟会让你感到yue的你:到底是什么人? 如果你也是华夏民族的后裔:倒也的确是令人感到yue的。 人可以对历史无知。但不该对自身继承的民族血脉无知、更不该以此为荣地令人yue。 华夏民族的民族精神也不该被它自己的后裔如此看待。 真可悲。自己的民族祖先殉国惨死了,不但不被后世哀悼,还要被抹杀掉不承认他们的存在。 看来南宋送国的精神,还是有人继承到了的。南宋应该感到欣慰了。 就是不知道这么长久下去:将来后代子孙们会不会也认为日军发动侵华战争也是“来帮中国人民的好意”呢?是中国人民太不上道反“诬蔑”人家侵略军的呢~! 真可悲。 【民族自信】是必须建立在【知荣辱】的【民族血性】上。 如果连最起码的【知荣辱】的【民族血性】都丧失掉了,才是一个民族真正被灭亡了。 ——希望中华民族不至于沦落至此。 |
|
#问秦淮八艳,古代真实存在的女支女中,过得最好的是柳如是吧?# 古代社会,就算是贵为公主都不能免受欺凌(例如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少时都被她表兄XXX过),更何况是平民女性?更勿论是卖身女性。 看看柳的遭遇:十一二岁就XX,她才多大?搁在现代不过就是一小学女生罢了。却要被能当她父亲当她祖父的男人这样那样……这叫“过得好”?? 先后跟的男人也都没保全她。最后,那么凄惨地结局……这叫“过得好”?? 所以,柳并没有过得好。在那种社会环境下:像柳这种沦落风尘的弱女子,是注定要被当牺牲品践踏的。 那个社会也不会允许她“过得好”。一声叹息。即使能成为秦淮八艳,终究还是逃不过凋零啊。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作者:纳兰性德) |
#问历史,君臣,君王怎么做才能给臣子完全的安全感?是不是一个臣子想善始善终就不能太有安全感?# ……这不是君主给臣子安全感的问题,而是君主这个人设本身:ta自己就先不可能有安全感。 不信,翻开世界史书看看:所谓【君权专制】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简单说就是: 一个国家:由它的全国人民群众付出劳力、累死累活加不见天日地不断创造财富;但这些创造出来的巨大财富-人民群众本身却不能享受到;反而得被迫无条件地供奉给他们的君主独享—— 让不事生产的君主:可以不劳而获地霸占全天下的民脂民膏-但君主却还不满足; 君主还要强制逼迫人民群众对此不公对待-谁也不能怨恨ta、谁家还都必须得生生世世、子子孙孙永无翻身之日地-继续绝对服从ta高高在上地无理剥削才行——否则:君主就不允许你家活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 如此吃人民肥己的君主:ta就是全天下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集天下所有【(民怨)加(民愤)加(民恨)】于一身的“人民公敌”—— 被君主踩在脚下、肆意践踏-盘剥-奴役吸血的人民群众:时刻准备着刺王杀驾、磨刀霍霍……假如你是君主:你觉得你面对这天下万民之利刃-随时出鞘把你千刀万剐的境况……你有安全感吗?你摇头。 既然你自己都没安全感在心了,那你又哪有余力顾及你的臣下-ta们有没有安全感呢? 你当然是顾及不到的。 所以,问题中的情况:根本症结也不在于君主给不给臣下安全感:而是君主本身首先就没有安全感—— 君主知道ta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多遭人恨;知道ta自己被多少人惦记着要剥ta的皮、啃ta的骨;要想方设法地想让ta万劫不复附带绝子绝孙……君主惶恐。 如坐针毡,如临地狱;但君主也知道ta只能坐下去、绝不能转身逃跑……因为一落跑ta就真-万劫不复了。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君主ta自身之外的其ta任何人:包括其血亲眷属在内:统统全是君主的敌人。 全是有意图要来取君主首级的弑君者。君主谁也不能相信。谁也不能仰仗。 君主只能:猜忌猜忌猜忌;构罪构罪构罪;杀、杀、杀杀杀杀杀……最终一个都不能让这些潜在弑君者留在ta自己身边、给对方机会真-刺王杀驾得手! 这才是为君主的心理。 既然如此,君主又哪会管臣下死活?或者应该说:只有死掉的臣下:才是让君主能真正放心的“忠臣”(因为ta的存在再也威胁不到君主了)。 而没死的…全都不忠!全都有谋反的意图!全都不能相信!全都要——ta们死给君主看! 所以,君主也不可能真正体恤臣下(有没有安全感)。 臣下也不管怎么做:在君主心目中:ta们也最好全都去死……才能让君主真正对其安心。 活着的臣下对君主都是隐患。事实上,只要君主真有这个机会动手脚:君主也不会允许ta的臣下们“善终”。 没有机会、制造机会:君主也要自己的臣下们-不得不-不能“善终”——为君主自身的安全起见。 以上都是史实。 若以史为鉴:古今中外:君臣之间:常满目血腥:时历历屠戮:不是君先死、便是臣先亡……真-为君既不易;真-为臣良独难。 这才是君权专制下:君主跟臣下之间相处(博弈)的真相。 ——兔未死,狗已烹。功不高,主已震。君臣相逢如噩梦……地狱即朝堂。 就是这么回事。以上仅供参考。 |
|
|
#问明朝北京保卫战,如果给你一个机会穿越回到那个历史节点穿越成于谦,你会让于老怎么选?# ——于老的英雄气概就是在于他满腔报国忠烈却被恩将仇报地冤杀的悲壮性。 所以如果如标题这般——别人不知道,仅代表自己:依然会让他保卫北京,扶立新君稳固山河。 但最终会让他诈死逃生,逃去海外生活。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在爱国的同时,也该爱自己。 |
#九.一八# ——[蜡烛]勿忘国耻。国人当自强。 |
#问是皇帝同时又是文学家或艺术家的是不是有鉴low豁免权?哪怕道德和实绩不行别人也不在意不会说他们,比如对李后主徽钦二帝?# ——不是不在意,而是技术领域都不同,怎么能用同一标准去看待? 不信去看看历史界是怎么评价这几位的就一目了然。 即:艺术家有艺术家的审评标准,做皇帝有做皇帝的审评标准。 同一个人物即使ta身兼两种身份,旁观者也不能偏颇地只用某一种标准来看待ta。 不同身份分野须不同看待。只是核心评判的大是大非观还得立住也是了。 PS。 请记住一个客观事实:在现实世界中:所有归于历史的人事物:都从没有豁免权(不管ta是谁)——历史和后世也不会允许ta们有。 因为千秋功过,既成事实后便再无法改变。最多只能是对同一人事物的从不同分野区域角度作分别理解看待罢了。 但在大是大非观上:历史永远是最公正的审判者。 或者该说时间的验证:是最公正也是最无情的“照妖镜”:让所有青红皂白善恶美丑都原形毕露、再无法虚伪矫饰。 |
#问在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朝代,为何道家不能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统治阶层文化呢?# 客观看:就像某些学者所言:道家是讲一种独善其身的避世情怀—— 但若真避世的话:你又如何去争权夺利、获得富贵荣华? 所以,道家文化虽然也曾受历史上的统治阶层推崇过(毕竟,你的竞争对手都去避世了,那也就没人跟你争权夺利了,这对统治阶层也是有好处的) 但却始终难以成为在历史上真正具有主宰地位的统治阶层文化也正因如此(毕竟,如果全民都去避世了,那谁来给你建设国家,创造经济价值,让统治阶层有物资享受呢) 道家文化只利于个人修身养性,但对于整体国家建设,巩固,发展……则未必有积极促进作用,这就对统治阶层来说:弊大于利,那自然……都懂的。 其实在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朝代,真正利于治国安邦的学说,不是追求避世,而是该积极入世。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逃避,当做问题不存在;或是自己不需要解决问题。参考。 |
#问有人说诸葛亮是三国中最懂得正确推销自己的谋士……对此你怎么看?# ——时也,运也,人也。谋士谋士,所谋何事? 不过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如何才能在大局当前:最正确也最准确地摆对自己该在的位置-罢了。 这也是所谓的“得其所哉得其所”——了解自己有什么,明确自己要什么;更清楚自己该凭何种有效方式手段-取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懂得保存实力,厚积薄发;不浪费时间不做无用功;然后待目标出现,就精准出手、一击必杀。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作者:杜甫)——这方面,诸葛丞相的确明智做到位了,不负盛名。 PS。 ——所谓智谋家,不但得擅于审时度势;更须懂得、并且也真能切实精准做得到:“不做无用功”。 |
#原创影评-韩国历史影片《思悼》观后感# (编剧|导演:李俊益 ) (1) 生而为人,必然具有人性。这是人的本能,没有对错之分。 但是,若是作为“权力机器”,要坐镇权力王座,则必须自律心性,抛却自身生而为人的本性诉求——只全心全意、只为维护权力宝座而生存下去—— 这大概就是生于帝王家的王权继承者们,其原罪与人生悲剧根源所在。 不得不将“亲情人伦”、置于权力博弈的血腥战场杀阵中……纵然有心,也只能无情。 当权者,以权为根本,权力就等于是其自身生命力;一旦丧失权力、便等于输掉了自身全部人生。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举报亲子的生母,或是对丈夫生死袖手旁观的发妻,甚至是亲自下令处决的亲父——其实都没有做错。 虽然残酷,但是这是维护权力根本、让自身能得以在这无情杀阵中继续苟活下去的唯一生计手段了。 (2) 当权者,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得能忍。 心上架着这一把权力之刀刃、泯灭温情,要对敌人残忍,更必须对自己残忍。 思悼世子的悲哀,就在于他明明能看得懂这一权力法规,却因为天性使然、而始终对其难以认同、更拒绝自己去做到。 他自己的下场,其实他自身也是早有预料得到的。 当他陪同父王一同参拜先王们的灵位时,当他感受到父亲因为忌惮他会夺权而刻意奚落、疏远他时……他都已能预见到父子之间、那必然的崩裂与决绝了。 他的丈人曾告诫他要懂得忍;他的父亲也曾在太王太妃灵位前说过:他如果能乖乖听话接受让位,那么以后的一切也便会不同了—— 虽然这一切听起来都如此不近人情,但是权力的真实却偏偏正是如此。 如果世子也可以像他父亲那样,为了保住自身的王位而甘心向臣下低头妥协;或者也做得到无论是不是自己的至亲骨肉、只要威胁了自己的权力,一律格杀勿论的话—— 也许他也真如他父亲所言,早已取而代之登基为新王了。 他的傲气、与他始终未能狠下心亲手抹杀掉的温情——最终葬送掉了他自己。 当他被父亲下令封禁在米柜中等死时,纵然悲绝,但也恐怕早已心灵麻木了吧。 (3) 纵观这部历史影片,其实谁也没错。 如果一定非要说错,或者只能说是错生在了帝王家,却又不愿服从权力法规吧。 至高荣耀的权力,也是堕落最深的人性孤寒与悲绝。 而终究,也必然是更想活下去的那一方、要牺牲掉不想活下去的另一方。 想要被爱不是你的错。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去守护自己所爱-也不是你的错。 但是你选错了命运战场、更偏要在无情杀阵中信守住那一颗有情之心——这才是你真正被罪无可恕的本罪所在。 既然再无容情之地,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始终不肯同流合污、但又无力反抗而终被活埋窒息的灵魂-思悼世子,死亡,或许是他唯一反而能得到自在的归宿之所了吧。 ——但愿:莫再生于帝王家。 |
|
#原创影评-韩国历史影片《思悼》观后感(2)# PS。 本片剧情饱满,演员演技精湛,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堪称是近年来个人所见的韩国电影中的巅峰之作。 尤其是饰演思悼世子的青年演员刘亚仁,进步明显,跟老戏骨配戏不卑不亢,拿捏精准,演技惊艳。 PS。 权力博弈就是这样:谁更想要活下去:谁才能活得下去。 片中两代父子情,也夹杂着两代亲子心结。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这位男人,在成为“父亲”前、首先是一位“国王”。 父亲会栽培自己的儿子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对国王来说,自己亲手培养出的继承者、却往往是最能直接威胁到自己王权统御的“夺权者”。 做父亲要爱护儿子,做国王却必须得提防夺权者——这两种难以兼容的身份所造成的冲突矛盾、也纠缠成心结锁紧这位父王的心门……乃至于久而久之沉淀为其内心里最深重的痛。 但是,即使如此、他仍然还是给了儿子机会的。如果思悼世子能顺从父愿,乖乖听话当个“乖儿子”“合格储君”的话——相信这对父子应该也能维持“父慈子孝”的和谐关系、直到王权最终平稳过渡交接—— 奈何、这个儿子偏偏不听话!并且不仅“不听话”;更是变本加厉、肆无忌惮地在满朝群臣、乃至全国臣民面前公然跟父王闹对抗——身为储君,他不但罔顾了自己的身份;更忘记了所面对的“那位男人”不但是他的父亲、同时更是他的主君。无论为臣为子,都已犯下不敬大罪、更勿论他最后竟然真的提刀去要亲手弑君父-这种情法都难容的逆天罪行了——全国臣民都在看着国王、等待国王的公正裁决——在这种情况下,你叫这位父王如何还能再保他?又岂能-保得住他!? 纵观全片,客观的看:老父王最后抚尸泣下时所说的那句话是对的。 的确是思悼世子自己、将自己的父王逼到这种必须做遗臭史册的“弑子之父”的绝路上的。虽然父子间演变成最后这种惨烈结局双方都难辞其咎。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思悼世子自己要负更大的责任。 这位国王,也许不能算是一位有能力的“治国明君”;但作为一位“守业国王”-他是合格的。 PS。 权力战场正该如此。不是胜,就是死。 只有比谁都更想要活下去,你才能活得下去。这就是权力游戏的规则。 所以才说这位国王至少是位合格的玩家。 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应该做什么,以及绝不能不做什么。 虽然冷酷,但这就是权力世界。没有善或恶,只有胜或死。 如果连活都活不去了:你又怎么能赢? PS。 因为李世民本身是一位强者,打天下是靠自己打下来的,治天下也是靠自己的才智治理的。 这跟本片中这位国王截然不同。这位可本来没资格坐上王位啊,先天跟唐宗比就是底气不足,更实力不足。 这类没底气又没实力的,做到那个位置上自然也缺乏安全感,那么也自然更谨小慎微、猜忌也更重。 这也是这位在片中体现得如此敏感挑剔(近乎强迫症)的根本心理软肋处。 他没资格成王,所以才怕别人会说他没资格;他没实力当明君,所以才怕别人说他没实力。 将权力紧攥住不敢放手,正因为他自身太弱承受不起这份权力的重担。 这也是他必须对任何敢于挑战其权威者,不惜赶尽杀绝的原因。 因为他比谁清楚他其实是一名弱者。比谁都清楚他其实的确不足为王。 只有你自身真正强大,你才能真正有能力去包容别人、宽容别人。 这一点,是强者的专利,弱者是根本没实力去宽容别人的。 所以,也绝对忍受不了任何不同意见反对声音,必须要打压打压全部打压。这也是这位国王最可悲之处。 他不是不想去爱儿子,是他没有那么强大的能力去爱到底。 他的能量,只能维持爱他自己一个人而已。弱者因为太弱了,所以最后也只能爱自己。 而这一点上,思悼世子比他父王强大。 所以,他能始终维护这份爱心、能做得到拒绝权力腐蚀,坚守住自己的真情—— 虽然最后,从权力博弈角度看,是他失败了。 但是从个人强大方面,反而是被处决的思悼世子,战胜了最后保住王权的他的父王。 PS。 本片演员无论年纪大小选择的都是演技派。 小世孙的扮演者演的也很精彩。不过最抢眼的还是思悼世子。 片中两代父子情结塑造的也很饱满。被父亲冷落排斥,但是自己的真心却被自己隔阂的儿子口中得到肯定与认同。 看到思悼世子提刀在寝宫外意外听到儿子这一句:“我看到了我爹的心” ——而转而仰面向天,嘴角带笑地潸然泪下时,相信这一刻他心中应感到自己已此生无憾了吧。 输掉了父亲却赢得儿子……他终究、毕竟还不是一无所有。 PS。 双方都难辞其咎。但是客观的看,思悼世子自身的责任更大。 可以说,是他自己打烂了原本一手好牌。 对照他儿子怎么跟他父王相处的就能明显看出这一点。 不过,这大概也是性格使然。而他父亲,其实还是给他最后的机会了。 如果真的决绝,这位国王也不会栽培世孙了。 当然这也有政治考虑,但是还是有这份情义在内的。 客观地看,思悼世子不是一个称职的王储儿子,也不是一个称职的王储父亲。 他其实并不懂得爱一个人到底该怎么做才对。 如果他真懂得,也不会怎么忍心地、逼迫自己的至亲们不得不失去他了。 他只知道他的心会痛苦。却忽略了他身边的至亲们也会为他而感到心痛。 作为人子、作为人夫、作为人父,他其实都没尽到应尽的责任。 而他最不负责的就是,竟然让他们失去了自己——他大概认为这些人都不会爱着他吧。 所以即使失去他也无所谓。但事实上到底如何,相信最后观众们都看到了。 他始终都是个过于自我而理想化的大男孩,而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清醒而成熟的男人。 所以一直被爱着,却始终对此视而不见,而只看得到自己。 看不到自己以外的真相到底如何。这才是这位角色最可悲之处。 渴望被爱,却又对被爱视而不见;以为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他所爱的人,却不知这并不是爱,反而是伤害。 PS。 在帝王家,越亲近的亲人反而是越具有威胁性的争权者。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唯一能平安共处的方法就是能做听话的乖儿子,不争不吵,老实等待着权力交接。如果,思悼世子能做的到,其实他父王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偏偏,他不听话还要闹哇。 这部剧可以说近年来能把“亲情”这个题材,演绎到最极端也最极致的一部影片了。导演的确是匠心独到。 印象最深刻有两处:一是提刀在寝宫外准备行刺之际,却意外地听到门内的儿子对老父说了那句:“——我看到了我爹的心”后,那个转而仰面的表情。 不过,最精彩的个人感觉还是在米柜中,拿起那把为庆祝儿子出生时亲手画的折扇时、那个捂脸嚎啕的表情——全片演技最高潮也最爆点、尽在此一啕。 其实也没那啥地,入柜后有一幕是特别感人的,也是全片中亚仁先生演技的一个高潮爆点。在此不剧透,强力推荐哦~ |
|
【史鉴】-问:三国,为什么诸葛亮明知北伐不会成功还坚持北伐? ——看看史书就明白了。刘备占据蜀地可是不得当地民心的。 刘备去后,幼主即位,老一辈能镇场的大将也没剩几位了,如果这时候不给蜀地人民树立起一个外敌目标一致对外:那么蜀地就会发生内乱了。 而且也可以借此盘剥蜀地人民的财力:让蜀地人民穷困积弱:再没力气跟上位者起二心捣乱了。其实就是以战争来消耗民力,以达到弱民好统治的目的。 诸葛丞相这是出于政治目的而非出于其它理由。弱民以便管制——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打魏国不过是个要达成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罢了。 诸葛丞相的确是“忠臣”。但他选择所尽忠的对象却不是蜀地人民而是蜀地的统治阶层。 当然,他自身也是蜀地的统治阶层中的一员-自然也不会背叛自己的既得利益。只是……蜀地老百姓也被献祭得太惨了。 去看看史书记载中的为供养诸葛丞相北伐-蜀地人民都被盘剥成什么样子了……真是太惨了。 试问:这些只想安居乐业平凡生活的老百姓本身:又做错了什么呢?何以至此啊——蜀地人民真是太惨了。 以上仅供参考。 |
#12.13国家公祭日# ——[蜡烛]愿逝者安息。 |
#问三国,曹操、刘备、孙权,你觉得谁最会招揽人才?# 必然是刘皇叔啊。会招揽人才其实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你招揽来人才,人家也甘愿跟你不离不弃。 这一点,感觉刘皇叔做的最厉害。 不会被人才抛弃背离的领导者……实在是很牛。 |
#问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出过女皇帝,却没出过男皇后?# ——中国历史上唯一名副其实的女皇帝的历史定位是作为李唐家的媳妇;而不是作为她自己-独立成为皇帝的。 所以,她只能在自己老公儿子都不足以担当治国明君的特殊历史时期,让自己首先是以皇后跟太后的身份立场,对李唐皇朝统治生命做出“续命保唐”之“过渡局势的代理者或代言人”姿态,然后才能据此进一步登上最高宝座。 所以,她最后也只能“还位”给李唐家的儿子,只能接受群臣们要求她“应该”延续男权帝业的安排;而不能选择传位给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继承自己的“女人江山”(即使她已正式登基为皇,也正式改了国号;但她毕竟是靠夫家起家的;她的全部政治资本与筹码,都是来自于她夫家,来自于她作为人|妻|人|母的身份,而不是凭她是“女人”这个立场) 所以,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来了:古代男权对男人跟女人各自定位为何。 在男权制度下:没资格跟男人一样掌握社会资源的女人,就只能被定性为是男人的附属品、只能是夫家的附属品;所谓嫁夫从夫;她只能为丈夫为夫家服务,而不能有自己的独立姓名与社会地位;就算她有能力执掌天下成为一国至尊……最终她也不能作为“她自己”在历史上独立存在、而只能被划入“夫家媳妇”替“夫家效力”的立场内。 即在男权管制下:男人可以允许女人在嫁给自己后,以自己或自己家族的名义、或运用自己与家族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替自己出头或作为自己的代理者做事;但男人不会把自己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之所有主权-真正交给女人拥有,也不会把女人跟自身价值真正作平等看待与对待;男人跟女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必须保持一贯的森严壁垒分明、绝不容混淆与动摇。 即女人就必须得是从属于男人的附属品。除此之外,女人也不能多想,更什么也别想多要;尤其不要妄想染指男人们最不想分给女人的那些社会资源。 而男人控制女人作自己附属品的主要手段与方式就是靠剥夺女性外出工作权力的“女主内婚姻”。 所以在这种男权要管制女人乖乖听话的刚需下:男权社会也自然不会允许一个男人他身为男人,却公然带头打破男女壁垒,公然做出“女人行为”——去“嫁”给一个男人为“妻”。 这等于是自打男权的脸也等于是自挖男权墙角。男权要真允许有男人这么做了,那男权以后还怎么靠“女主内”的婚姻手段继续壁垒分明地管制女人乖乖顺从自己、甘作“贱内”菟丝花呢? 所以在这种贯彻历史的男权要保持要掌控社会资源之绝对垄断地位的制度与刚需下:男权可以忍受自家媳妇当女皇帝、却绝不会允许男权群体内出现男皇后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参考。 |
#问以史为鉴,你觉得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该怎样融合?# ——以史为鉴客观看:历史上各大文化的融合:实则都是彼此不同价值观取向:逐渐求同存异、最终趋向一致的过程。 这无关哪种文化是主流还是非主流,而是看不同文化之间的自有价值观: 彼此是否真能达成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协调;是否真能切实做得到尊重彼此的独立价值、平等看待彼此并真以-求同存异。 而放诸于主流文化和非主流的亚文化之间:要想做到“文化融合”: 这就要求占据强势地位的主流文化:要对处于弱势的非主流文化:付出更多的宽容与体谅之心。 也必须是真正认同非主流文化的文化地位与真正尊重非主流文化个体——才真有可能做得到。 ——但是,中国传统的封建大家长教育模式,让中国的主流文化“一言堂”太久了。 中国的主流文化不懂得尊重亚文化本身的独立人格价值; 也拒绝去平等看待对方,拒绝承认对方也跟主流文化一样:都是作为具有文化价值存在的独立文化体。 中国主流文化只会以封建大家长式的那种“父要子亡、子不亡就是不孝”的专制蛮横姿态: 以其自身为“文化权威者”自居:单方面、也不允许亚文化对其发出质疑抗议地—— 居高临下地瞧不起弱势的亚文化、贬低亚文化的价值—— 中国主流文化认为亚文化就像是ta的“不肖子”一样,亚文化不是能跟主流文化站在平等立场上的独立文化体; 而仅是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小辈”:所以亚文化在中国主流文化面前也就该乖乖“幼承庭训”地接受中国主流文化对其“管教”—— 亚文化不需要有自身的独立思考认知,也不准有其自身独立思考意识;而只需如幼儿遵从严父的严苛责打般: 亚文化也只需乖乖接受被中国主流文化采取棍棒下出孝子的体罚虐儿式的“管教”方式:最终变成没有自己独立人格尊严; 也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而只会对中国主流文化“严父”-跪地请安,父要子亡-子便立马自动抹脖子“尽孝”的那种——木偶娃娃式的“中国传统孝子贤孙”即可。 ——这就是中国主流文化对待也看待亚文化的真实心态与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就像中国传统孝子贤孙们,只能沦为中国封建大家长制下的家族牺牲品一样; 这些亚文化也会沦为自诩为“亚文化大家长”的中国主流文化“管教下”的牺牲品——没有例外。 所以,如果真要探讨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就必须先让中国主流文化给亚文化解绑: 让中国主流文化能真正尊重与平等地看待-也承认亚文化自身的独立文化体价值与社会地位。 中国主流文化不能再以是“亚文化大家长”自居,不能再自以为是地擅自以“管教”为名,去实施侵犯亚文化正当权益、对亚文化的碾压霸凌扼杀之实。 如果中国主流文化做不到这种反省改变——那么这个问题也永远无解。 ——事实上,真要严格来说:这个问题的这种询问方式: 其实也正体现出中国主流文化妄自尊大、自居为亚文化“大家长”的心态—— 不然,为啥一定要求亚文化必须“与主流文化融合”?亚文化就不能独立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内-独美吗? 这个标题:其实它也正自问自答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之无解。 因为中国主流文化依然在以“亚文化大家长”自居,依然要“管教”亚文化这个“不肖子”乖乖听话。 只要这份认知不改——亚文化跟中国主流文化之矛盾也永远无解、无救。 就是这么回事。以上仅供参考。 |
#问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服从性和智商有关系吗?# ——所谓“服从性”是指当事人将对方的意志凌驾于自身意志之上。不管自身认不认同对方的主张都愿意对其抛弃个人意志而无条件地遵从对方的主张行事。 从这个意义来看:事实上智商越高者的服从性反而越低。 因为越聪明就会导致其自我意识越强。而自我意识强者通常只会将自身的意志凌驾于他人之上而不会反之;那么ta对别人的服从性就自然降低。 真正服从性高的反而都不能是太聪明的。但不聪明的同时也得足够弱。只有又弱又不聪明者服从性-才真高。反之越强越聪明:服从性也越低。 或者更粗暴直接一些:直接将对方打压得足够弱势无力反抗你的话:那不管ta们聪不聪明有没有智商:也只能对你跪下唱臣服了。 历史上的所谓“征服”就是这么一回事。以上仅供参考。 |
#问看到历史上的皇帝有空天天写诗作对啥的,想问当皇帝是不是很闲啊?# 有句大实话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白话翻译就是:如果你拥有了别人都想得到的大宝贝在身,那么你就会被嫉恨你得宝的人们视为敌人而让人人都想要网罗罪名构陷你。 同理,坐拥天下,享有无上享受的皇帝陛下……也是这类会被天下万民所嫉恨的箭靶子——尤其是皇帝的享受还都是靠剥削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吃人民血肉红利才得来的——百姓就更倍加恨皇帝了。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坐在皇位上就是随时都会被天下人万箭穿心的箭靶子;皇帝又岂敢得闲下来?得闲的皇帝要么是傀儡摆设,要么就不再是活皇帝了……所以,皇帝是不会也不能更不敢让自己得闲的。皇帝一旦得闲就等于宣告了皇帝自己的“死亡”。参考。 |
#问历史上的宋朝积贫积弱,但是文人为啥都貌似挺喜欢宋代的?# 因为优待文人。也一般不杀文臣。并且在国内历史上,文官能压在武官头上这样那样的朝代,貌似宋朝是比较突出的。那么也自然得文人心。 只是得文人心不等于得民心。文人只能代表文人群体,代表不了广大宋民。 |
|
#问不解码,两位历史人物间明明充斥着猜疑不满但到最终两人却并没正式破裂为敌,会是什么原因?# 同床异梦的双方之所以没同室操戈,一般都是因为谁也没有全胜对方的把握,都知道真动手大概率只会同归于尽。 这也像一对怨偶夫妇明明相看两厌但因为全是婚后财产,要跟对方分手代价太大,所以只能继续捏着鼻子忍受对方不能离婚了。 |
#问客观看: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个人英雄主义”?#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所谓个人英雄主义实则是社会秩序(主要是法律)失序的产物。 如果社会秩序体系(法律)完备,例如:法治得宜且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合理的法律秩序顺利运行不悖,老百姓遇到不公可以直接走法律程序为自己顺利维权那也不会再搞啥个人英雄主义了。 只有法律失序,人民遭受不公不能靠法律维权伸张;那么才会个人英雄主义盛行——个人英雄主义是不信任社会司法体系的反映。 也是一个社会的司法体系腐坏崩盘的体现与结果。 |
#七.七事变# ——(蜡烛)勿忘国耻。国人当自强。 |
#文化自信# 对珠宝鉴赏稍有常识者都知道:纯天然的珠宝必然身带瑕疵;而全身溜光水滑、360°完美无瑕的:必然是人造赝品。 所谓“真善美”之真:指的也是能包容瑕疵的真实。不能包容瑕疵,也必然不会真实。 而不真实的赝品,无论它能被打磨包装的多完美,也是一文不名毫无价值的。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在于能直面自身所带有文化瑕疵与不完美的真实,而不是选择对其视而不见、晦病畏医;欺人自欺。 |
|
#问都说身居高位的人能真爱人不容易,可我觉得恰恰相反:应该越是地位越高ta爱得才越真越纯粹——这样才对吧?# ——您觉得武则天爱唐高宗纯粹吗?您觉得吕后爱汉高祖纯粹吗?您觉得高欢爱娄昭君纯粹吗? 如果高位者真觉得真爱可贵,那么他们就该去追求真爱而不会追求权力富贵了。 身居高位者不会觉得真爱如何如何珍贵,更不会去爱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这才是真相。 PS。 高位者不会有真爱,也不能有;因为牺牲太大了。 你要是皇帝,富有四海登顶至尊,要你为一个男人(或女人)抛弃这一切……你干吗?不存在的。 毒花最美。烈酒最香。真情最惨。 高位者真要爱上了谁,要么是对方S,要么是高位者自己S,你是高位者你会怎么选? 对于高位者来说:ta也许会真爱上谁。但高位者永远不会像爱自己般-那样爱对方。 PS。 事实上高位者也没闲功夫谈恋爱。 每天要日理万机、要平衡各方势力坐稳江山; 还得提防这个别篡权,提防那个别谋反的……高位者根本无暇分心。 爱上高位者就得能有为高位者牺牲自己、甘作高位者附属品的决心与毅力, 如果没有这种无私奉献精神,高位者也根本不会要他。 不信,去看看世界历史就一目了然。 一个人的心只有这么大,ta要心怀天下就再装不下别的了。 爱上高位者,绝对是一场悲惨事故,必然要悲剧收场。被高位者所爱也是如此。 参考。 |
#问社会,所谓“阶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简单说:阶级就是不平等的区别对待;是“避火罩”。 《西游记》中有一个故事,就将这个问题说的很形象生动。 悟空师徒向西天取经,途经一座禅院借宿一晚。 结果,被禅院主惦记上了唐僧随身携带的佛宝袈裟。 于是趁师徒两人入睡后,禅院主派人放火烧了唐僧下榻的客房、想害命夺袈裟; 但此举被警觉的悟空觉察。 悟空使用法术飞上天庭借来避火罩;用避火罩-凌空罩住师父入住的房舍: 确保其在大火焚烧中能圈地自保-安固无虞;让房中的唐僧平安度过此劫。 ——这就是法宝“避火罩”的作用。就算你置身火海, 但有避火罩-罩着你-当防护罩护体:你也能在火海中全身而退,安枕无忧。 阶级的作用也同理。阶级就是避火罩。能在恶劣环境下圈地自保。 任凭阶级外天翻地覆、天崩地裂……但处身于阶级这个避火罩法宝内被庇护的特权人士:则该吃吃该喝喝, 该怎么享受生活就怎么享受生活——完全不会受外界恶劣环境之影响。哪怕外界饿殍满地、 生灵涂炭;世界末日……但这都跟阶级避火罩内的特权人士无关。 这些特权人士依然在阶级内该怎么快活就怎么快活。死人也是死阶级外的人:不会是死他们。 这就是“避火罩”——这就是“阶级”。 以上仅供参考。 |
|
#问人设,两个历史人物实绩相当,带着残暴一面的铁腕枭雄和品德高尚以德报怨的圣人,哪个更带感?# ——当然是前者。但统治阶层则喜欢宣扬推崇后者。因为后者好被统治阶层控制利用,适宜做奴才。 所谓以德抱怨就是指统治阶层打你,你不还手,骂你你骂不还口,你被统治阶层如何凌虐也对主子忠心不二跪舔依旧;被伤害得满身血肉淋漓也无怨无悔、任打任骂地坚定维护统治阶层主子凌虐你的特权……所以,统治阶层自然最喜欢奴役这种乖奴才了。 而对前者……统治阶层敢吗?谁虐谁还不晓得呢。反正一定不会被饶过善了就是了。所以,统治阶层不会喜欢前者。一定要打压前者。抹黑前者。而积极宣传后者:以pua民众都效仿之做主子的乖奴才才乖。 PS。 从客观历史来看:其实前者通常会自己成为统治阶层;然后pua后者应该“以德报怨”给ta做乖奴才。 (回复评论) ——想起曾看过的一则评论《西游记》的书评,评论者佚名,大意是:“当好人难还是当恶人难?何不看看西游:好人要成佛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考验;而恶人要得到同样对待——却只需‘放下屠刀’即可。”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很多时候,不是人要当圣人不计较自己被无辜伤害;而是当事人自身没那个实力去为自己讨回公道。所以只能赔笑哑忍。你以为圣人就真不想报复吗? |
#九.一八# ——[蜡烛]愿逝者安息。 勿忘国耻;国人当自强。 |
#问历史,打天下跟守天下哪个难?# ——这问题就像问:生孩子跟养孩子哪个更费钱? 您说呢?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