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聊聊三国》下部来了!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聊聊三国》下部来了![第1页]

作者:西风教主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因为某些原因,本书上部连载完就停止更新了,这一晃就是大半年,跟焦急等待的崖友们说声抱歉啦!从今日起本书重新更新,也祝大家春节愉快,虎年大吉!
    废话不多说,上货
    第八十一节 瓜农成名录

    上一节我们聊到,鲁肃强烈建议刘备与江东结盟。作为荆州的邻居兼世仇,江东集团终究是绕不开的话题。那么,江东集团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江东,也称江左、江表,就是今天的江南。扬州一共六个郡,九江郡、庐江郡在长江以北,丹阳郡、吴郡、会(kuài)稽郡、豫章郡在长江以南,这四个郡就是江东。江东东部是先秦时期古吴国所在地,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吴”或者“吴地”。
    此时统治江东的是孙氏集团,这个集团经历了三代人才完成对江东的控制。
    江东集团的第一代领导人是孙坚。
    《三国志·孙坚传》说此人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又说孙家世代为官,有学者据此认为孙氏是江东地区的“次等士族”。
    但事实并非如此。
    据《宋书·符瑞志上》,《太平御览·卷559》引《幽明录》,《太平寰宇记·卷93》等史料记载,孙坚的祖上是瓜农,孙氏根本就是庶族。《三国志·孙坚传》的记载不过是强行蹭了一波兵圣孙武的热度。
    像孙坚这样出身低贱的人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呢?当然是走行侠的老套路了。
    今天,教育改变命运;当时,行侠改变命运。
    于是,孙坚昂首挺胸,走上了黑道。孙坚确实适合混黑社会,因为他够凶狠。
    因为够凶狠,孙坚一鸣惊人。
    十七岁那年,孙坚随父亲从老家富春县乘船到钱塘县(可能是去卖瓜)。当时正巧知名海贼胡玉和他的伙伴们在岸上分赃,过往行人和船只没有一个敢靠近的。当然不敢靠近,难道你还想分一份不成?
    孙坚说:看我收拾他们。
    孙坚的父亲大吃一惊,赶紧说:别多管闲事。
    孙坚不顾父亲劝阻,提刀(可能是西瓜刀)上岸,用手比比划划指指点点,装作一副指挥士兵包围海贼的样子。海贼真以为官兵来了,扔下财物就跑,孙坚本来可以捡个漏,把财宝收一收,但狠人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孙坚立即追了上去,杀掉一个海贼,拎着他的脑袋回来了。
    孙坚因为一个人包围了一群海贼而名声鹊起,官府也招他做了代理县尉。
    因为够凶狠,孙坚娶了老婆
    孙坚的妻子吴氏才貌双全。本来吴家瞧不起孙坚,不打算把女儿嫁给他。孙坚把脸一黑:看来你们不知道老子是干什么的。
    吴氏对家人说,何必为了我让家人遭殃呢?这就是我的命,他要是对我不好,那也没办法。
    吴氏最终嫁给了孙坚,为孙坚生了四男一女。
    因为够凶狠,孙坚功成名就。
    东汉末年,百姓起义不断,各地称王的、称帝的、称太上皇的到处都是。乱世给了孙坚展现才能的机会,孙坚招募了一些兵勇,跟着朝廷四处平叛。
    有意思的是,黄巾之乱中,骑都尉曹操隶属于左中郎将皇甫嵩,佐军司马孙坚隶属于右中郎将朱儁,民间武装头目刘备则是北中郎将卢植的学生。
    平定黄巾之乱的三巨头,竟是日后瓜分天下三大集团创始人的导师!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朝廷累计孙坚前后战功,任命其为长沙太守,封乌程侯。乌程侯是乌程县的县侯,是普通人能得到的最高爵位。瓜农孙坚一刀一枪为自己拼出了一个贵族的身份。
    因为够凶狠,孙坚成了英雄。
    反董同盟成立后,孙坚以长沙太守的身份响应联军,并率军北上。孙坚的顶头上司是荆州刺史王叡,王叡平日总瞧不上瓜农出身的孙坚,孙坚趁此机会杀了王叡。刘表就是来接替王叡的。除了王叡,孙坚还杀了同样不太重视自己的南阳太守张咨。
    孙坚在鲁阳遇到了从洛阳逃出来的袁术,可能孙坚也觉得自己有点玩大了,得找个大哥罩着自己,便挂靠在袁术帐下。袁术就此占领了南阳郡,并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诸侯表荐他人为官自此始。
    酸枣联盟解散以后,袁术派孙坚北上伐董。袁术这个最先背叛东汉王朝的人竟是最后一个坚持打董卓的人,历史有时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孙坚一路北上进入颍川郡,把阳城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然后继续北上进入河南尹。
    孙坚除了有一仗狼狈败给徐荣之外,剩下连战连捷,最终一路杀进洛阳。话说这个徐荣是真厉害,曹操是关东义士,孙坚是江东义士,徐荣竟然能将这两位大英雄一一打败。
    看着眼前这座曾经无比繁华的帝都如今被董卓糟蹋成了残垣断壁荒无人烟的死城,孙坚不仅潸然泪下。他填平了被董卓挖开的皇陵,打扫了汉室宗庙,并予以祭祀。
    孙坚成了讨董英雄,为后世所敬仰,但人们往往选择性忽略了袁术的功劳,没有袁术提供军粮,孙坚是不可能当上这个英雄的。虽然袁术因为猜忌断过孙坚的粮,但在孙坚的亲自教育下(坚夜驰见术,画地计校),袁术及时改正了错误,恢复了前线的军粮供应。
    孙坚没有继续西进,因为关东混战开始了,袁绍又派了一个豫州刺史来攻取阳城。孙坚感叹道:大家同起义兵,挽救国家,眼看逆贼就要完蛋了,却自相残杀,我真不知道还能和谁同心协力!
    随后孙坚回军夺回了自己的根据地。
    孙坚这话听上去真是很委屈,但仔细想想,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也都是反董的,你孙坚不是也杀了吗?
    孙坚还有一个意外收获,他在洛阳偶然发现了当年十常侍之乱时遗失的传国玉玺,后来袁术扣住了孙坚的夫人,强行夺来了玉玺。
    因为够凶狠,孙坚丢了性命。
    两大阵营开战后,袁术为了扩大地盘便派孙坚去攻打刘表。刘表派手下大将黄祖抵御。双方在边境爆发了战争,黄祖打不过孙坚,一路败退,孙坚乘胜追击包围了襄阳。
    刘表坚守城池,晚上派黄祖出城偷袭。黄祖再度战败,又被孙坚断了归路,只好逃入岘(xiàn)山。岘山在襄阳城南,孙坚杀得兴起,竟然单枪匹马追入岘山,结果被伏兵射杀,享年三十七岁。
    这就是人生,猝不及防的一个失误,就可以毁掉一个人一生的奋斗。
    孙坚死后,袁术让孙坚的堂侄孙贲带领孙坚的班底。但孙贲并不是孙氏的第二代领导人,他只是一个过渡性人物。那么,谁才是孙氏集团的第二代领导人呢?这个人又会如何继续开创孙家的基业呢?
    下节再聊。
    @可可西里的落叶 2022-02-01 09:34:41
    哈哈~首读,沙发
    -----------------------------
    厉害了
    第八十二节 打遍江东无敌手

    上一节我们聊到,孙坚死后,袁术让孙坚的堂侄孙贲带领孙坚的班底。但孙贲并不是孙氏的第二代领导人,他只是一个过渡性人物。那么,谁才是孙氏集团的第二代领导人呢?这个人又会如何继续开创孙家的基业呢?
    这个人是孙策。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孙坚讨董时,孙策十六岁,在家照顾母亲;孙坚战死时,孙策十七岁,他领回了父亲的遗骨,安葬在了老家。
    三年后,也就是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二十岁的孙策安顿好了家人,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出门打天下。
    想打天下,得有军队。孙策来到寿春见袁术,希望继承自己父亲留下的军队,当然自己也会继续为袁将军效力。袁术对眼前这个年轻人非常惊奇,小小年纪还真有些闯劲,袁术将孙坚的旧部交给了孙策。
    孙策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他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为人谦和,治军有方。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都对他倾心敬重,袁术常常感叹,我要是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袁术许诺让孙策做九江太守,但事到临头却食言了,用了自己的亲信陈纪。袁术北伐刘备时,曾想找庐江太守陆康借粮,结果被拒。袁术恼羞成怒,陆康难道不知道我已经自封扬州牧了吗?
    袁术对孙策说,打下庐江郡,庐江郡就是你的。孙策一听就来劲了,苦战两年终于打下了庐江郡,袁术的北伐也因此推迟了两年。结果,袁术再度食言,又用了自己的亲信刘勋做庐江太守。
    孙策非常失望,决心离开袁术,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孙策不会有什么作为,让他出去折腾折腾吧。
    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袁术明明知道孙策是个人才,甚至说出了希望孙策是自己儿子这样的话,但却无论如何也不肯定重用孙策。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袁术有帕金森。
    这里的帕金森不是医学上的,而是心理学上的。
    帕金森定律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大意是说,一个不称职的领导会选择比自己还无能的助手以显示自己的英明,这个无能的助手当然也会选择更无能的人做自己的助手。
    与其让孙策成为自己的心腹,袁术宁可让孙策单飞。这样奇怪的现象正是来源于袁术心理上的帕金森。孙策的光芒让袁术感觉到深深的自卑,他不能允许自己手下的工作能力或智力水平强过自己,至少不能明显强过自己。孙策显然踩了这条红线。
    另一位典型的帕金森患者是袁术的哥哥袁绍。
    田丰说得越对袁绍就越不听,沮授说得越对袁绍就越生气,反而审配、郭图这些和他智力差不多、意见差不多的人更招他喜欢。官渡战败后,袁绍没有杀了出错主意的郭图,反而杀了出对主意的田丰。因为田丰的存在显得袁绍很愚蠢,而郭图的存在显得袁绍还凑合。
    从袁绍、袁术两兄弟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帕金森可能和基因有关,有待科学进一步证实。
    孙策向袁术申请离开的理由是帮他对付刘繇。
    刘繇是汉室皇族远支,是汉高祖刘邦长子齐悼惠王刘肥的后代,是兖州刺史刘岱的亲弟弟。原扬州刺史陈温死后,朝廷便任命刘繇为新一任的扬州刺史。
    正牌扬州刺史刘繇与冒牌扬州牧袁术以长江为界展开争夺。刘繇紧紧扼守当利口和横江津这两个长江上的重要渡口,但是也无法突破袁术的防线,双方最终谁也吃不掉谁。
    孙策离开袁术时只有一千多人,几十匹马,他一路南下一路招兵,很快就有了五六千人。孙策遗传了孙坚的强大战斗力,他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刘繇对长江的封锁,短短数年间,孙策破刘繇,降王朗,败刘勋,攻黄祖,收华歆,又歼灭了严白虎、邹他、钱铜等地方豪强势力,不仅尽得江东四郡之地,连江北的庐江郡都占领了,要不是袁术败亡前把九江郡祸害成了无人区,孙策便尽占扬州六郡了。
    不得不说,孙策是那个英雄辈出的大时代中,最闪耀的明星之一,小说《三国演义》还送了他一个绰号——小霸王。有点意思。
    然而,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孙策的生命也达到了尽头。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袁全面开战,孙策打算趁机袭击许都,也尝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滋味。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孙策这次出兵不是对着许都,而是广陵。
    吕布灭亡后,陈登因功出任广陵太守、伏波将军。当时,陈登的堂叔陈瑀(yǔ)被朝廷任命为吴郡太守,然而吴郡已入孙策之手,陈瑀只能尴尬地暂住于海西。陈瑀本想和吴郡地方豪强严白虎联手干掉孙策,结果孙策派部将吕范、徐逸长驱直入,越过广陵郡的射阳县,直接攻破了海西县,赶跑了陈瑀。自己的地盘被人从南到北捅穿了,依附自己的堂叔还被赶走了,陈登非常愤怒,于是有了吞灭江东的想法。孙策为了先发制人除掉陈登,这才率军北上。
    事实上,不管孙策到底想打谁,都不影响他的死亡。
    当时,孙策正驻军吴郡的丹徒县等待军粮。孙策闲来无事就一个人出去打猎,部下们不止一次地告诫孙策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孙策每次都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孙策可能忘了,吴郡曾经是许贡的地盘。许贡是陈瑀的前任,孙策夺取吴郡后便将其杀死。许贡的小儿子和宾客们在吴郡就地隐藏起来,等待机会报仇。
    现在,机会来了。他们在江边遇到了只身一人的孙策,随即突然杀出,将孙策刺伤。孙策虽然逃走,却最终伤重不治,年仅二十六岁。一代将星就此陨落,如当初郭嘉所料。
    孙氏父子都是战神级别的人物,也都因为轻率而英年早逝。孙策临死前将江东集团托付给了自己的首席谋士张昭,这是三国史上第三次托国事件。那么,张昭是什么人?孙策为什么要托国呢?
    下节再聊。
    第八十三节 坐断东南战未休

    上一节我们聊到,孙策临死前将江东集团托付给了自己的首席谋士张昭,这是三国史上第三次托国事件。那么,张昭是什么人?孙策为什么要托国呢?
    张昭是徐州名士,天下大乱后,张昭南渡江东避难。
    孙策让张昭做了自己的长史,还给了他一个军职——抚军中郎将,孙氏集团的内政和军事全部交由张昭决定(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策不仅把张昭放在和旧臣等同的地位,甚至还带着张昭见了自己的母亲(升堂拜母),这就算是有兄弟的情分了。
    孙策为什么如此重视张昭?
    因为孙策有自知之明。孙策会打仗不会治国,他需要有一个治国的好手帮他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治理好。
    张昭没有辜负孙策的期望,在得到了充分的信任与授权后,张昭将江东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没过多久,张昭就开始烦恼了。北方的士大夫们纷纷写信给张昭,赞美他在江东的政绩,却完全不提孙策。
    张昭很害怕。如果把这些信拿出来,那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功劳;如果默不作声,又像是心里有鬼。孙策听说这件事后哈哈大笑说,当年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谁来向他汇报政务他都说去找管仲。如今子布(张昭字子布)贤能,而我重用他,这功劳怎么可能没我一份呢?
    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孙策没有帕金森。事实上,曹、刘、孙三大集团的领导人都没有帕金森,他们最喜欢那些能力超强的员工,这使得他们永远都有用不完的人才,他们的集团始终充满活力。
    孙策临死前,指定二弟孙权做接班人,这个决定出人意料。
    一开始张昭等人还以为孙策会让三弟孙翊(yì)接班,因为孙翊更像孙策。但孙策最终选择了不像自己的二弟孙权。事实证明孙策的选择完全正确,孙翊虽然继承了孙策的骁勇果敢,也继承了孙策的神经大条,二十岁的时候就被身边的人杀害了,再度刷新了孙家英年早逝的记录。
    孙策对张昭等人说,如今中原大乱,我们足以凭借江东基业坐观天下成败,你们好好辅佐我的弟弟。孙策随即话锋一转,对张昭说,如果仲谋(孙权字仲谋)不行的话,你就取而代之。
    这是三国史上又一次托国事件,孙策为什么会提出让张昭自行取代孙权这样不合乎常理的要求呢?孙策就算和张昭关系再好,也不至于把自己用命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吧?
    其实孙策的话还有后半句,那就是如果战事不顺利,就慢慢向西撤退,也没什么顾虑。
    孙策真正的意思不是让张昭取代孙家割据江东,而是说如果孙氏集团在江东混不下去了,那就不要硬混。张昭应当挺身而出,带着孙氏集团渡江北上,归附中央。
    孙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呢?
    因为孙家出身庶族,不被上流社会认可,孙策父子还做过伪帝袁术的部下,在江东士族看来,孙家就是袁术的余孽。孙策征服江东完全依靠暴力,并不是用恩德让人心悦诚服。孙策知道自己一死,那些被迫服从的人必然反叛。因此,孙策告诉张昭,好好辅佐我弟弟把江东占稳了守住了,这是最好的结果;万一站不住脚,赶紧撤退。
    弥留之际,孙策叫来孙权,将朝廷颁给自己的讨逆将军和吴侯的印绶给孙权戴上,用最后的力气对孙权说,打天下你不如我,坐天下我不如你。
    当夜,孙策合上了双眼。
    孙权成了江东集团第三代领导人。
    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孙权只有十五岁。为了培养自己的弟弟,孙策让他做了阳羡长。作为江东一号人物的弟弟,孙权自然被大家捧在手心里,郡里察举他做孝廉,州里察举他做茂才。
    后来孙策又让孙权在自己身边,耳濡目染学习军事。这次北上打陈登,孙策依旧带着孙权,没想到派上了大用场——接班。孙策死的时候,孙权嚎啕大哭。张昭说,孝廉,现在是哭的时候吗?
    孙权换好衣服,张昭扶着他上马,巡视军营,告诉大家,这是我们的新老大。当时孙权只有十九岁,比孙策接管孙家军的时候还小一岁。
    孙策一死,庐江太守李术就反了。对孙权来说,这是一次考验。
    李术看孙权年幼不愿给他当小弟,因此不光不听命令,还大量招纳从孙权那里叛逃的人。孙权写了封信给李术,让他交出逃犯。李术回信说:有德行的,大家就会归附;没德行的,大家就会叛离,不应该把这些人交给你。换句话说就是,你孙权缺德,大家离开你就对了。
    孙权非常愤怒,想讨伐李术,又怕曹操插手,于是写了封信给曹操,历数李术罪恶,表示自己要灭了这家伙,希望曹公不要管他。孙权发兵后,李术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也真没出兵,李术就这样被攻灭了,这个不和谐的音符就此烟消云散。
    孙权治理江东,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安定地方。孙权一方面派兵征讨江东还未肯完全服从的郡县,一方面派大将镇守那些军事紧张、治安混乱的地区,以达到彻底统治并稳定江东的作用。
    第二,征讨山越。山越就是居住在山里的人,最初都是越族人的后代。随着乱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汉人为了躲避战乱和苛捐杂税而逃入山里,山越宗帅的实力大增,对江东政权形成威胁,孙权便大力打击这些反政府武装力量。
    第三,攻杀黄祖。不光孙策想为父报仇,孙权也想。孙权于建安八年、十二年、十三年三次征讨黄祖,终于杀了黄祖并俘虏数万百姓。
    这样看来,孙权还是很合格的,他超额完成了孙策留给他的任务。如果孙坚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这么有出息,应该会很欣慰吧。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对孙权当政以来的真实描述,而更大的危机马上就要来临了。
    曹操南下,刘表病死,荆州一片混乱,孙权命鲁肃去荆州以吊丧的名义看看情况。那么,鲁肃是什么人呢?孙权为什么要派他去呢?
    下节再聊。
    先无脑吹一波女足,女足牛逼,YYDS
    第八十四节 榻上策

    上一节我们聊到,曹操南下,刘表病死,荆州一片混乱,孙权命鲁肃去荆州以吊丧的名义看看情况。那么,鲁肃是什么人呢?孙权为什么要派他去呢?
    鲁肃是徐州人,祖上给他留下了一大片产业。但是鲁肃并没有将祖先的产业发扬光大,而是卖田卖地,接济那些古惑仔。乡里人不得不摇摇头说:鲁氏完蛋了,生了这么个东西(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
    鲁家居住于下邳国的东城县,袁术北伐徐州时将这一带占领。袁术听说鲁肃是个人才就打算招揽他。鲁肃被袁术任命为东城长,但鲁肃觉得袁术太差,不想替他效力。
    为了躲避袁术的骚扰,鲁肃决定去投奔周瑜。
    周瑜出身庐江周氏,是显赫的士族。只是他这一支是庶出,因此不太显眼。
    周瑜为人豪爽,非常喜欢交朋友。
    十六岁那年,周瑜听说有一个叫孙策的同龄人是位少年英雄,便启程去寿春拜会。二人一见如故,升堂拜母。
    孙策转斗江东之时,周瑜也带了些兵马帮他打天下,只是迫于袁术的压力,周瑜不得不暂时去袁术手下工作。袁术想让周瑜在军队任职,但是周瑜却一心想为孙策效力。周瑜主动要求做居巢长,居巢县在庐江郡南部,过江很方便。这与当年荀彧借外调之名行跑路之实如出一辙。
    周瑜被袁术任命为居巢长后,本应一路向南去居巢。结果周瑜带着几百个人一路向东去了东城见鲁肃。估计周瑜听过鲁肃的大名,想看看他是否像传说中的那么慷慨豁达。周瑜向鲁肃请求借些粮食,当时鲁肃家有两囷(qūn,古代一种圆形谷仓)米,每囷三千斛。鲁肃指着其中的一囷说,拿去吧。这个故事叫“指囷相赠”。周瑜觉得鲁肃真是豪爽,便倾心与之结交。
    鲁肃带着一行三百多人去投奔周瑜,老弱者在前,强壮者断后。果然袁术的追兵赶来,鲁肃对追兵说,如今兵荒马乱,你们追上我也没好处,追不上也没坏处,何必苦苦相逼?
    鲁肃在地上立了一面盾牌,然后一箭箭射穿(矢皆洞贯)。一番炫技之后,追兵们想想鲁肃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便退去了。
    鲁肃顺利带着这三百多人来到了居巢,随后和周瑜一同渡过长江投奔了孙策。周瑜成了孙策的左膀右臂,而鲁肃并没能得到孙策的重视,只是闲住而已。
    孙策死后,周瑜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
    在一次宴会上,鲁肃与孙权见了面,二人相谈甚欢。等到宴会结束,宾客们纷纷退走后,鲁肃也起身告辞,没走出几步,鲁肃就被孙权单独召了回来。孙权命人将两个人的坐榻合到一起(合榻对饮)。
    孙权问:如今汉室倾危,我继承父兄之业,打算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阁下既然前来见我,有什么能赐教的?
    鲁肃绝非知名之士,孙权单独向他请教,应当是周瑜力荐的结果。
    鲁肃说:想当年高祖皇帝想尊奉义帝却做不到,是因为项羽为害。今天的曹操就是当年的项羽,将军怎么可能做齐桓公、晋文公呢?要我说,汉室估计完蛋了,曹操也不是一时能除掉的。为今之计,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形势,趁北方多事之时,先灭荆州再灭益州,占据整个长江流域,然后登基为帝吞并天下,这可是高祖的帝业啊。
    这就是著名的“榻上策”。
    有学者认为,“榻上策”就是鲁肃版的“隆中对”,“榻上策”中“鼎足”二字说明了鲁肃也早已预见天下会三分,这可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整整早了七年。
    然而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成立。鲁肃见孙权的时候,刘备正挂靠在袁绍账下,所谓的三分天下连影子都没有,鲁肃预见如此遥远未来的依据是什么?
    坚持“榻上策”是鲁肃版“隆中对”的人认为,鲁肃所说的“鼎足”是曹操、孙权、刘表三足鼎立。
    但这样一来,又有问题了:
    第一,如果鲁肃真是这个意思,那说明他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荆州最终被曹操吞了,所谓曹操、孙权、刘表三足鼎立完全是一个笑话。
    第二,三足鼎立的本质是一种平衡,鲁肃的建议是先灭荆州再灭益州,与曹操南北对峙,这中间没有达成三方面的任何平衡。
    第三,刘表是什么水平的人,用郭嘉的话说,那就是个只会高谈阔论的人(表,坐谈客耳),怎么可能与曹操、孙权相提并论。
    《资治通鉴·卷63》在叙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将“鼎足”二字换成了“保守”,这才符合实际,所谓“鼎足江东”不过是后世附会之词。
    鲁肃为孙权做出的战略规划非常符合实际,是江东集团发展问题的最优解,既有短期目标(保守江东),又有中期目标(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还有终极目标(建号帝王以图天下)。鲁肃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家。
    然而孙权对鲁肃的谋划很冷淡,孙权说:我就想尽力保住一方土地,进而辅助汉室,你说的那些不是我能做到的。
    这个回答反应了孙权隐忍克制的性格,暂时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乱说。
    有意思的是,刘备做徐州牧的时候,鲁肃是他的子民,刘备却没有发现鲁肃这个人才。鲁肃到了江东,孙策也没发现他是人才。反而草包袁术一眼就看出鲁肃是人才。由此可见,那些英明伟大的人也不是事事都英明伟大。
    曹操南征荆州,鲁肃对孙权说:荆州和我们接壤,而且是一块非常富饶且富有战略意义的土地,这是成就帝王之业的本钱。如今刘表刚死,两个儿子也不和睦,军中诸位将领各有各的小算盘。刘备更是天下枭雄,请让我以吊唁为名去一探虚实。
    鲁肃到达夏口时听说曹军正扑向荆州,于是昼夜兼程赶到南郡,此时刘琮已降,刘备正仓皇逃命。
    鲁肃立即调整了自己的战略计划,决心和刘备联合共同抗击曹操。鲁肃冒险前去迎接刘备,并在当阳相遇。鲁肃表明了孙权的意愿和江东的实力,提议双方联合。刘备大喜过望。
    刘备、鲁肃等人一同到达夏口,刘备又派诸葛亮跟着鲁肃去江东见孙权,共同商议联合的事情。那么,这次联合能成功吗?孙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下节再聊。
    第八十五节 缔盟

    上一节我们聊到,刘备、鲁肃等人一同到达夏口,刘备又派诸葛亮跟着鲁肃去江东见孙权,共同商议联合的事情。那么,这次联合能成功吗?孙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孙权对荆州正在发生的一切高度关注,此时他亲率大军驻扎于柴桑县,准备随时做出应对。
    诸葛亮跟随鲁肃到柴桑,二十七岁的孙权和二十八岁的诸葛亮,两位当世青年才俊展开了一段精彩的对话。
    刘备给诸葛亮的任务,说好听点是促成孙刘联盟,说难听点是求人家拉自己一把。可问题是人家凭什么拉你一把?鲁肃虽然希望孙、刘双方结成同盟关系,但那毕竟只是鲁肃的个人想法,不代表孙权也这么认为。
    刘备现在的情况很不好,论地盘,刘备一寸土地也没有,要不是刘琦手里还有半个江夏郡,现在刘备已经流浪了;论兵力,当阳战败时,刘备只剩几十个骑兵了,虽然后来宣称关羽手中还有一万水军,但可能真的是“水军”,水分很大。
    到底从哪个角度切入话题才能让孙权感兴趣呢?
    答案当然是“利益”,不管跟什么人,说什么事,“利益”永远是最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诸葛亮对孙权说,曹操如此强大,现在能和他争天下的只有你我两家而已,我们已经战败了,你们打算怎么办?
    紧接着,诸葛亮开始分析孙权如何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诸葛亮认为,想做到利益最大化,首先得认清自己的实力。如果自己的实力比曹操强,那就应该认真备战,割据江东就是利益最大化;如果自己的实力比曹操弱,那就应该赶紧投降,保住性命就是利益最大化。
    最后,诸葛亮说,现在您表面上服服帖帖,内心里犹犹豫豫,结果必然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诸葛亮分析得非常到位,一句话就点破了孙权的心理状态。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话冷笑一声,自己也是江东一哥,一世豪杰,怎么可能被诸葛亮的思维牵着鼻子走?于是孙权反问道:那刘豫州怎么不投降啊?
    孙权的反问非常精彩,这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诸葛亮说打不过就应该投降,你们这不就没打过吗?怎么不投降?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拿来给我出主意,这不明摆着忽悠我吗?
    诸葛亮不亏是出色的外交家,在孙权的诘问下,他非常敏锐地引入了一个新维度——尊严。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除了利益,有的时候也得考虑尊严。
    诸葛亮说,当年齐国的田横只是一个壮士而已,尚且知道坚守信念绝不屈服(守义不辱)。我们刘将军是皇族后裔,英才盖世,人心归附,如果大事不成,那不过是天意而已,怎么能再向曹操投降!
    诸葛亮言下之意,我们刘将军是要脸之人,孙将军您要吗?
    听了诸葛亮的慷慨陈词,孙权热血沸腾地说:我不能坐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已经决定了!除了刘豫州之外没有可以一起对付曹操的人,然而刘豫州刚刚战败,还有能力和曹操一战吗?
    诸葛亮说,我们剩余的士兵和关羽的水军合计一万多人,刘琦在江夏也有一万多人。曹操一日一夜追了我们三百多里,这是兵法大忌。北方的军队不习惯水战,荆州的军民也并未心服。只要将军能派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戮力同心,必定可以击破曹操。曹军战败,必然北还,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鼎足而立。
    小说《三国演义》说诸葛亮过江东后与江东群臣来了一场“舌战群儒”,这是不存在的。因为舌战群儒其实就是泼妇骂街,哪里是诸葛亮会干的事情?况且和那些人说有什么用?说服孙权才有用。
    听了诸葛亮的话,孙权非常高兴,立即召开会议和部下商讨如何对付曹操。此时曹操正好送来了一封恐吓信:“近者奉辞伐罪,旄(máo)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封信通篇三十个字,既文采飞扬又气势凌厉,堪称一篇有高度有品位的恐吓信。
    江东群臣看了信后非常恐慌,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们纷纷表示应该投降。
    张昭等人为什么要投降呢?
    除了畏惧曹操强大之外,还有两点原因:
    第一,江东集团的文臣们基本上都是从江北逃难来的,这些人当初逃离家乡就是因为不愿意打仗。在家都不愿意打仗,跑你这来打?
    第二,曹操拿下荆州后,荆州官员有十五人被封侯,这给江东的官员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众人的回答让孙权很不高兴,孙权以上厕所为由离开了气氛尴尬的会场。这个时候鲁肃追了上来。
    孙权知道鲁肃肯定不是来和自己抢厕所的,于是问:爱卿是不是有话要说?
    鲁肃说:刚才这帮货专门误导将军,和他们没什么可说的。今天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但将军万万不可,为什么呢?我投降了,至少还能当个下曹从事(汉代分曹治事,“下曹”指诸曹中最下等的,“从事”是太守、刺史等辟除的佐吏,“下曹从事”就是最低级的官吏)。鲁肃接着说,我以后努努力也有可能做到郡官、州官,可是将军觉得您投降之后能当什么官?希望将军早日下定决心。
    孙权叹了口气说:大家的意见让我很失望,只有你和我想的一样,真是上天派你来帮我的。
    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召回了在外带兵的周瑜。
    周瑜坚决主战,他对孙权说:请将军给我三万人马,让我进驻夏口,我保证为将军击破曹操。
    孙权说:老贼想要篡汉自立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所忌惮的人,不过二袁、吕布、刘表和我而已,如今群雄皆灭,只有我还在,我与老贼势不两立!
    又一次江东最高军事会议。
    这次孙权也不废话了,直接拔出佩刀砍断面前案几说,有再敢说投降曹操的,这就是他的下场!
    孙权任命周瑜做了这场战争的前线指挥官,临行前,孙权对周瑜说,你若能战胜曹操固然好,打不赢也没关系,你回来,我亲自与曹孟德(曹操字孟德)决一死战!
    好大的气魄,怪不得孙权能和曹操、刘备这样戎马半生的枭雄鼎足而三,孙仲谋真英雄也!
    长江两岸三地的巨头即将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那么,这场战争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呢?
    下节再聊。
    第八十六节 单舸赴会

    上一节我们聊到,长江两岸三地的巨头即将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那么,这场战争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呢?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周瑜率三万水军沿江北上,援助刘备。自从诸葛亮出使东吴之后,刘备心急如焚,天天派人在江面巡逻,等待孙权的救兵。刘备一听说孙权的军队来了,赶紧派人前去慰问。周瑜对来人说,我有军务在身,不便离开,如果刘豫州能够屈尊降贵前来见我,那是最好不过的。
    刘备知道周瑜是在摆谱,但没办法,实力决定待遇。刘备对关羽、张飞说,对方想要见我,我如果不去,就不能体现同盟的诚意。于是,刘备一个人坐着小船前去见周瑜,这就是不太著名的“单舸赴会”。
    刘备见了周瑜,双方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刘备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请问你带了多少兵马来?
    周瑜说:三万。
    刘备说:只恨太少了。
    周瑜自信地说:三万足够了,刘豫州请看我如何破曹。
    周瑜的话除了给刘备吃一颗定心丸之外,还透露了一个意思,破曹的是我周瑜,不是你刘备,这场战争,我才是主角。刘备自然能听出周瑜的话外音,对此,他也只能默认。确定了自己男一号的地位,周瑜很满意。
    周瑜傲慢的态度让刘备看上去像一个没听懂课的小学生,想问又不敢多问,没懂又必须装懂。为了缓和尴尬的气氛,刘备希望能找一些正常点的人从中调解一下。
    刘备说:不如找子敬(鲁肃字子敬)他们一起来商议吧。
    周瑜说:子敬有君命在身,不能随便离开,如果想要见他,可以另行单独前往。
    刘备又被怼了,哑口无言。
    这次会谈从头至尾周瑜都盛气凌人。刘备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左将军、豫州牧,周瑜不过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孙权手下的一个中郎将而已,竟然要刘备亲自去见他,还完全不把刘备放在眼里,口气又冷又硬。
    难道周瑜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
    不是。这一点,从周瑜对待程普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
    程普是跟着孙坚打天下的老人。孙坚死后,程普又跟着孙策转战江东。孙策死后,程普又辅助孙权四处征伐,当时的人都尊称程普一声程公。程普年纪高,资历深,战功大,可谓江东第一武将。
    孙权让程普做周瑜的副手,周瑜是左都督,程普是右都督,一同沿江北上抗曹。程普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周瑜一个小年轻,凭什么做自己的领导?程普常常找周瑜的麻烦,有事没事就欺辱周瑜。周瑜顾全大局,也不争,也不吵,也不打小报告。程公您说什么我都笑呵呵听着。
    后来程普自己都感觉惭愧了,就与周瑜和解了。程普到处跟人说,我与周公瑾(周瑜字公瑾)交朋友,就像喝醇醪(láo)一般,不知不觉就醉了。醇醪是味厚的美酒,以此形容与周瑜交友,实在贴切。
    由此来看,周瑜是一个很有胸襟很明事理的人。他之所以用傲慢的态度对待刘备,是为了突出孙权的地位。周瑜把自己放在和刘备同等地位,甚至超过刘备,那么孙权自然就更压刘备一头。
    在这次三方大战中,刘备实力最弱。诸葛亮说刘备有两万人马是有水分的,孙刘联军的总人数不会超过五万。当然,曹操肯定也没有八十万水军。即便算上陆军,曹操也没这么多人。古代双方交战,常常谎报人数,用于恐吓对方。那曹操的军队究竟有多少呢?
    战前,周瑜曾有一番分析。周瑜对孙权说,曹操从北方带来的人大概十五六万,得到刘表的水军大概七八万。按周瑜的算法,曹操的军队应该在二十二万至二十四万之间。周瑜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不会因为主战就故意把曹军说少。周瑜的分析,是按照满打满算来的。所以曹操此时的军力,大概是二十万左右,被曹操夸大了四倍。
    刘备虽然觉得周瑜是个人才,但是他依然不相信周瑜能靠三万人马打败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因此他给了关羽、张飞两千人马作为机动队,万一情况不妙继续跑路(盖为进退之计也)。
    自刘琮投降,刘备遁逃以后,荆州七郡除江夏郡外基本上都掌握在曹操手里了。曹操在当阳追上了刘备,但获胜后他并没有继续追赶,而是优先选择占领江陵。恐吓孙权失败后,曹操便从江陵出发,顺长江而下准备进入江夏郡,继而完全占有荆州。
    如果曹操顺利攻取江夏郡,他有两条进军途径:第一,挥师东进,在长江北岸登陆占领庐江郡;第二,继续顺江而下,攻取江东。
    如果曹操的船队进入了江夏郡,必然会选择第二条路。
    那周瑜打算在哪里布防呢?
    周瑜不准备把曹操放入江夏郡,他决定在南郡阻挡曹操,具体地点周瑜都想好了。只要能把曹操挡在那里,此战必胜。
    曹操顺江而下,周瑜主动出击与曹操交战,曹军不习水战,军中又疾病流行,最终初战告负,只好把军队撤到江北的乌林,孙刘联军则驻扎在乌林对岸的赤壁。
    这场看似不起眼的小规模遭遇战其实已经将曹军逼入绝境。那么,这场遭遇战到底有什么玄机呢?最后大战的结果又会如何呢?
    下节再聊。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2-03 01:36:45  更:2022-02-07 14:35:1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