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作者高俊信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作者高俊信

作者:夷齐风清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干支纪年的科学准确定位,作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有益尝试。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伟人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出一批深入研究阐释传统文化精华、普及文化经典的佳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要求我们要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把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推出《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以体现中华干支纪年的天干尾数规律、地支余数规律,具体展现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规律,揭示中国古今每一干支纪年的自身唯一内涵,闪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干支纪年永续循环的壮美光环。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为古代干支纪年的科学准确定位提供依据,是历史认知“众说纷纭”的消声器,对净化学术氛围将发挥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精准阐释中华五千年文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永葆好青春,欢迎您!
    "1984年春节之后就是农历甲子年。"具体点说应是"1984年立春之后才是农历甲子年。"这个甲子年是中华使用干支纪年后代第78个甲子年。
    这个甲子年是中华使用干支纪年后的第79个甲子年。
    小帖先从两种不同史观入手:
    一 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不同认知
    1、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确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早已翔载史册的科学史观。
    伟人初访捷克时、在故宫接待外宾时、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在庆祝我dang成立100周年大会发言时,曾多次重申“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古人亦云“黄帝以来迄共和以前纪年,备书甲子,无一阙疑,一若二千年间,相系而下,绝无所疑者。”(引自《帝王世纪》序?补序)
    《历代通鉴辑览》是《四库全书?史部》的精华。她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学界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国之宝。从帝尧元载甲辰至周宣王元年甲戌,该书用219个干支以纪年。
    我国历代都有纲鉴类编年史,如《帝王世纪》《皇极经世》《皇王大纪》《通鉴前编》《文献通考》《纲鉴易知录》《历代通鉴辑览》等。对这些古文献的总体评价是:依据正义、表里六经、资料翔实、至公至正、备书纪年、准式万世、集史学之大成。补司马公所“次”其年,载我中华五千年文明。
    2、而部分史盲却极力宣传“中国历史还没有夏商周以前和夏商周部分的确切纪年,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依照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引自《夏商周时期的天象和月相》的扉页)
    他们说:“前841年以前的历史都是模糊不清的。”
    断言:“国史自公元前841年始,此前无文字记载,只有传说。”
    当提到我国历代都有纲鉴类编年史时,有位学者说:那些都“不足以为信。”



    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早已翔载史册”的一方认为:除《史记》之外的我国历代纲鉴类编年史博稽群籍、悉正抵牾、依据正义、表里六经、资料翔实、且要简明、一破群盲、至公至正、备书纪年、准式万世。一旦经综合整理、去粗取精,她可弥补司马公在《三代世表第一》中的“所次其年”,详实准确的记载着夏、商、周的纪年。
    如:东汉以来,历朝都有“囊括古今”的编年史,早期有汉末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后来有宋代邵雍的《皇极经世》、胡宏的《皇王大纪》、宋元之际金履祥的《资治通鉴前编》、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代有吴乘权的《纲鉴易知录》《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文献,都对夏、商、周纪年作了明确记载。
    《皇极经世》是宋代学者邵庸毕生研究周易而自创的经天纬地巨著,创立了“元、会、运、世”一套有规律的纪年方法。129600年为一元,每元12会,各10800年。
    每会30运,各360年。每运12世,每世30年。
    《皇极经世》的《经世之未二千一百五十六》至《经世之戌二千二百○七》,具体起止为帝尧元载甲辰(公元前2357年)至宣王元年甲戌(公元前827年),共51世1530年详列干支以纪年。(有电子版)
    后有学者整理出《北宋邵雍年表》。
    《皇王大纪》,南宋胡宏著,8O卷,所述上起盘古,下迄周末。前两卷皆粗存名号事迹,帝尧以后始用《皇极经世》编年,博采《经》、《传》,而附以论断。胡宏,字仁仲,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人称“五峰先生”。胡宏是南宋初期一位爱国主义和影响较大的进步思想家,他的理学思想对宋代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书从第三卷至二十九卷详细记录着自黄帝至西周共和的纪年,前340年只记述诸帝在位年数,而从帝尧开始以干支纪年,除“间有论断”外,均以天干“甲”字开头,十年一记。如对商王的记载:太甲二十七祀甲戍。沃丁四祀甲申。八祀伊尹薨,百有余岁,王亲吊临,祀以太牢,塟之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十四祀甲午。二十四祀甲辰。二十九祀沃丁崩立弟太庚。太庚:五祀甲寅。十五祀甲子。二十五祀甲戍太庚崩子小甲立。……
    在帝尧元载后的1530年中,笔者发现该书使用“甲”字开头的干支纪年132个,其中仅有三个疑似有误:分别是夏太康二十二载甲寅,被写作“太康二十载”;夏桀四十二载甲申被写作“四十一载”;周武王十八年甲申误作“武王十六年甲申”,属于自相矛盾。书中有90处只记帝王年数而未写干支纪年的,其中仅三处宜校订:夏扃“二十二岁王崩”应为“二十一岁”;商小辛二十一祀,误作“小辛二十六祀”;周武王十九年王崩,误作“武王十七年王崩”。在1870年的历史长河中,《皇王大纪》干支纪年222个,仅有6年文字记述不妥,且依自身的整体排列易于发现,准确率为97.3%,实属难能可贵。该书从30卷即宣王元年甲戌至八十卷周赧王五十九年乙巳年(公元前256年)的干支纪年与现行《中国历史纪年表》完全一致,极具权威。(有电子版)
    宋元时期的金履祥之《资治通鉴前编》用《皇极经世》、《皇王大纪》之例,损益折衷,一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见254个干支纪年),复加训释。断自唐尧,以下接於《资治通鉴》,勒为一书。
    其影印版中存在一些不难发现的问题,如:夏不降子扃元岁的“庚申”误作“甲申”、扃五岁之“甲子”误作“戊子”、《举要》卷一中的“壬申二十三祀,周西伯生子发。”应为“壬辰”等7处有误。
    其《资治通鉴前编?举要》卷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彰显了中国固有编年史的无穷魅力:有年代记载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始于黄帝元载,有干支记载的始于帝尧元载甲辰,公元前2357年。《前编?举要》卷一中的所有编年纪事均注有出处。古人评价中国历代编年史是“两千年相系而下,备书甲子,绝无所疑者”乃“集史学之大成”令人信服。《前编?举要》卷一可澄清 “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都是模糊不清的”模糊史观,确立我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未间断的英明论断。可见“商代二十八王”的历史真实。《举要》中引用了轶失前原《竹书纪年》的纪年,与历代编年史相合,提升了历代编年史的可信度。
    “唯一未过秦火”“与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等诸多桂冠是世人对原版《竹书纪年》的高度评价。原版《竹书记年》之“尧七十载举舜登庸”“沃丁八祀伊尹薨”亦戳穿了《古本竹书纪年》关于“舜囚尧”“太甲杀伊尹”的不实之词。
    附《前编?举要》卷一原文(有电子版),百度可获取五帝及夏、商、周时期的254个相关纪年。
    《资治通鉴前编?举要》卷一明确记载:西周元年至厉王末年(公元前 1122年——公元前828年)积年为295年。周宣王元年甲戌公元前827年——东周君壬子七年公元前249年之积年为579年。西、东周积年总和为874年,与史载相合。
    “甲戌宣王元年”即公元前827年。下与《中国历史纪年表》相接。
    《资治通鉴前编?举要》卷一自公元前828年至公元前403年的所有纪年与《中国历史纪年表》相一致。预祝《资治通鉴前编?举要》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纲鉴易知录》,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辑的简明中国通史读本,初刻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二百余年中,刊刻了20余次,并译成外文,传播海外。影响巨大。《纲鉴易知录》能够久刻不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它“简明易知”。古代史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二十五史部帙浩繁,难以卒读。而《纲鉴易知录》恰是一部国史精华的荟萃。它简明扼要,通俗易知,不尚玄奥,不敷铅华,年经事纬,力求平实。有一编在手,犹如诸史于胸。对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对林林总总的众多史籍,《纲鉴易知录》不失为一把入门的钥匙,一个登堂的阶梯。
    《纲鉴易知录》自尧甲辰元载至西周共和元年使用的纪年,共用225 个干支,其中仅有舜崩于癸酉年,其后的第二年应是“乙亥”年,误作“乙卯”,其余224个干支纪年全部准确无误。1959年,施意周先生的点校版,对其干支进行了公元纪年换算,换算结果中221干支换算无误,如禹元岁丙子为公元前2205年、商汤乙未十有八祀(商元年)为公元前1766年、周武王十三年(西周元年)己卯为公元前1122年。仅有4个干支换算有误,分别是夏启元岁甲申误算为公元前2196年(实为公元前2197年)、夏启二岁乙酉误为公元前2195年(应为公元前2196年)、夏槐(芬)元岁辛酉误为公元前2041年(应为公元前2040年)、周康王十二年甲戌误为公元前1076年(应为公元前1067年)。换算准确率为98.2%。
    该书自卷七至卷九十二记录西周宣王元年甲戌(公元前827年)至元代的史实,又续《明纪》十五卷,编年纪事至“丁亥(公元1647年)五月大清兵定鼎顺天”止,期间2474年的干支纪年与《中国历史纪年表》所记相同。
    《文献通考》中的夏商周纪年
    《文献通考》是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的重要著作。马端临(1254—1324)字贵与,江西乐平人,在其34岁左右时,即开始其著书工作。而《文献通考》的编写用时20余年。
    《文献通考》全书分为24门,348卷。书的内容起自上古,至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就其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本书唐代以前的部分以《通典》为基础,加以适当的补充。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广收博采的结果,尤其是宋代部分,当时《宋史》尚未成书,而马氏所见到的宋代史料最丰富,所以其所收之材料多有为《宋史》所无。
    《文献通考 ?帝系考》卷二五○(商代原文)
    殷汤,契之十四世孙,姓子氏,名履。以夏桀之三十五年丁丑即诸侯位,自商邱徙都亳。以乙未伐桀灭夏,即天子位,十三年。丁未崩,寿百岁。
    太甲,汤孙。以戊申嗣立,三十三年庚辰崩。
    沃丁,太甲子。以辛巳岁嗣立,二十九年己酉崩。
    太康,沃丁弟。以庚戌嗣立,二十五年甲戌崩。
    小甲,太庚子。以乙亥嗣立,十七年辛卯崩。
    雍已,小甲弟。以壬辰嗣立,十二年癸卯崩。
    大戊,雍己弟。以甲辰嗣立,七十五年戊午崩。
    仲丁,大戊子。以己未嗣立,十三年辛未崩。
    外壬,仲丁弟。以壬申嗣立,十五年丙戌崩。
    河亶甲,外壬弟。以丁亥嗣立,九年乙未崩。
    祖乙,河亶甲子。以丙申嗣立,十九年甲寅崩。
    祖辛,祖乙子。以乙卯嗣立,十六年庚午崩。
    沃甲,祖辛弟。以辛未嗣立,二十五年乙未崩。
    祖丁,沃甲兄。以丙申嗣立,三十二年丁卯崩。
    南庚,沃甲子。以戊辰嗣立,二十五年壬辰崩。
    阳甲,祖丁子。以癸巳嗣立,七年己亥崩。
    盘庚,阳甲弟。以庚子嗣立,二十八年丁卯崩。
    小辛,盘庚弟。以戊辰嗣立,二十一年戊子崩。
    小乙,小辛弟。以己丑嗣立,二十八年丙辰崩。    
    武丁,小乙子。以丁巳嗣立,五十九年乙卯崩。
    按:与甲骨文五次月食卜辞的唯一认证相合。
    祖庚,武丁弟。以丙辰嗣立,七年壬戌崩。
    祖甲,祖庚弟。以癸亥嗣立,三十三年乙未崩。
    廪辛,祖甲子。以丙申嗣立,六年辛丑崩。
    庚丁,廪辛弟。以壬寅嗣立,二十一年壬戌崩。
    武乙,庚丁子。以癸亥嗣立,四年丙寅崩。
    太丁,武乙子。以丁卯嗣立,三年己巳崩。
    帝乙,太丁子。以庚午嗣立,三十七年丙午崩。
    受辛,帝乙子。是为纣,以丁未嗣立,无道,三十二年戊寅,周武王伐之。战於牧野,师败受死,殷亡。
    右,殷二十八世,共六百四十四年,首乙未,尽戊寅。
    为《文献通考 ?帝系考 ?卷二五○》批注公元前纪年
    当今一些学者因个人无知极力宣传“中国历史还没有夏商周以前和夏商周部分的确切纪年,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依照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引自《夏商周时期的天象和月相》的扉页)
    他们说:“前841年以前的历史都是模糊不清的。”
    断言:“国史自公元前841年始,此前无文字记载,只有传说。”
    当提到我国历代都有纲鉴类编年史时,有位学者说:那些都“不足以为信。”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问责丑我中华者。
    《文献通考 ?帝系考 ?卷二五○》批注公元前纪年
    1、“殷汤,契之十四世孙,姓子氏,名履。以夏桀之三十五年丁丑即诸侯位,自商邱徙都亳。”夏桀之三十五年丁丑(公元前1784年,成汤元祀前1783年戊寅)
    2、以乙未(汤十有八祀乙未前1766年)伐桀灭夏,即天子位,十三年。丁未(前1754年)崩,寿百岁。
    3、太甲,汤孙。以戊申(前1753)(前)嗣立,三十三年庚辰(前1721)崩。
    4、沃丁,太甲子。以辛巳(前1720)岁嗣立,二十九年己酉(前1692)崩。
    5、太康,沃丁弟。以庚戌(1691)嗣立,二十五年甲戌(1667)崩。
    6、小甲,太庚子。以乙亥(前166)嗣立,十七年辛卯(前1650)崩。
    7、雍已,小甲弟。以壬辰(前1649)嗣立,十二年癸卯(前1638)崩。
    8、大戊,雍己弟。以甲辰(前1637)嗣立,七十五年戊午(前1563)崩。
    9、仲丁,大戊子。以己未(前1562)嗣立,十三年辛未(1550)崩。
    10、外壬,仲丁弟。以壬申(前1549)嗣立,十五年丙戌(1535)崩。
    为《文献通考 ?帝系考 ?卷二五○》批注公元前纪年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责丑我中华者。
    11、河亶甲,外壬弟。以丁亥(前1534)嗣立,九年乙未(前1526)崩。
    12、祖乙,河亶甲子。以丙申(前1525)嗣立,十九年甲寅(前1507)崩。
    13、祖辛,祖乙子。以乙卯(前1506)嗣立,十六年庚午(前1491)崩。
    14、沃甲,祖辛弟。以辛未(前1490)嗣立,二十五年乙未(前1466)崩。
    15、祖丁,沃甲兄。以丙申(前1465)嗣立,三十二年丁卯(前1434)崩。
    为《文献通考 ?帝系考 ?卷二五○》批注公元前纪年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扬我中华五千年文明。
    16、南庚,沃甲子。以戊辰(前1433)嗣立,二十五年壬辰(前1409)崩。
    17、阳甲,祖丁子。以癸巳(前1408)嗣立,七年己亥(前1402)崩。
    18、盘庚,阳甲弟。以庚子(前1401)嗣立,二十八年丁卯(1374)崩。国号殷。
    19、小辛,盘庚弟。以戊辰(前1373)嗣立,二十一年戊子(前1353)崩。
    20、小乙,小辛弟。以己丑(前1352)嗣立,二十八年丙辰(前1325)崩。
    继续为《文献通考 ?帝系考 ?卷二五○》批注公元前纪年
    21、武丁,小乙子。以丁巳(前1324)嗣立,五十九年乙卯(前1266)崩。
    按:与甲骨文五次月食卜辞的唯一认证相合。
    祖庚,武丁弟。以丙辰(前1265)嗣立,七年壬戌(前1259)崩。
    祖甲,祖庚弟。以癸亥(前1258)嗣立,三十三年乙未(前1226)崩。
    廪辛,祖甲子。以丙申(前1225)嗣立,六年辛丑(前1220)崩。
    庚丁,廪辛弟。以壬寅(前1219)嗣立,二十一年壬戌(1199)崩。
    继续为《文献通考 ?帝系考 ?卷二五○》批注公元前纪年
    21、武丁,小乙子。以丁巳(前1324)嗣立,五十九年乙卯(前1266)崩。
    按:与甲骨文五次月食卜辞的唯一认证相合。
    22、祖庚,武丁弟。以丙辰(前1265)嗣立,七年壬戌(前1259)崩。
    23、祖甲,祖庚弟。以癸亥(前1258)嗣立,三十三年乙未(前1226)崩。
    24、廪辛,祖甲子。以丙申(前1225)嗣立,六年辛丑(前1220)崩。
    25、庚丁,廪辛弟。以壬寅(前1219)嗣立,二十一年壬戌(1199)崩。

    26、武乙,庚丁子。以癸亥(前1198)嗣立,四年丙寅(前1195)崩。
    27、太丁,武乙子。以丁卯(前 1194)嗣立,三年己巳(前1192)崩。
    28、帝乙,太丁子。以庚午前1191嗣立,三十七年丙午(前1155)崩。
    29、受辛,帝乙子。是为纣,以丁未(前1154)嗣立,无道,三十二年戊寅(前1123),周武王伐之。战於牧野,师败受死,殷亡。
    又,殷二十八王 ,共六百四十四年,首乙未,尽戊寅。
    上文提到“《历代通鉴辑览》是《四库全书?史部》的精华。她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学界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国之宝。从帝尧元载甲辰至周宣王元年甲戌,该书用219个干支以纪年。”小帖简单介绍一下《历代通鉴辑览》。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成书于1767年秋,全书120卷。“是书排辑历朝事迹,起自伏羲,讫于明代,编年记载”,居“以昭万世法戒”的权威地位。她以《通鉴纂要》为蓝本参稽各种书籍加以增订,包括《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长编》《通鉴纲目》《通鉴前编》……以及一些先秦的经、子、集部等。其书简明切要、资料翔实、取材丰富。取材必选其精,叙事必撮其要,上起伏羲、神农、下至明末。是我国一部囊括古今的编年纲目通体史。其“纲目相从,目所不及者,则别为分注于其下。而音切训诂,典故事实,有关考证者,亦祥列焉。文成数万,其指数千,而于系统年表,予夺进退,悉准至公、至正书年。”“凡向来怀铅握椠qiàn ,聚讼不决者,一经烛照,无不得所。用以斥彼偏私,著为明训。而千古定案遂无复低昂高下于期间。”该书 “集史学之大成,实足表里六经,准式万世。”“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此非一时之书,而是万世之书。”
    该书从公元前841年——公元1661年共记载我国中原地区发生了146次日食(其中周代37次),将其换算成公元纪年,再查《中国5000年日食表》,无一查否。
    该书公元前841年以前的1530年间的干支纪年无一不在有序循环线上,所用218个干支100%准确。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载于《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丁亥秋”共抄两部:一部存于宫中御花园的摛chī藻堂,一部藏于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毁于火)。手抄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现存一部,深藏秘宫,少有人知。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前一、二、三卷记述了三皇五帝、夏商周至共和元年的史实,所记录的史实均标注出处,见一至三卷共用书名号384个。如:《三坟》《五典》《左传》《玉篇》《书传》《晋书?天文志》《周髀算经》《外纪》《五运通志》等。以下117卷记述史实到清顺治十八年辛丑年(1661年)的十一月初八。将该书自公元前841至公元1661年的2502年的干支纪年与《中国历史纪年表》逐一对照完全一致。书的最后写道:该书是“据事直书”“炳若日星”“万世永为定案云。”她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学界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我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国之宝。所以人们对官修《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给予高度评价。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主要撰者:该书由傅恒为总裁,参与本书编纂总校工作者群体大多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
    傅恒:(约1720年-1770年),字春和,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满洲镶黄旗人。乾隆时期历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平叛伊犁统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降服莎罗本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清军攻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后任《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正总裁。撰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书。
    赵翼(1727年(丁未年)~1814年(甲戌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才华横溢、血气方刚,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毕沅(1730~1797)清代官员、学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南巡抚,第二年擢湖广总督。嘉庆元年(1796)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革世职。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田在龍見:
    “現代農曆是夏小正,之前有60甲子曆、前面還有夏正、六龍曆、五行曆、十月曆、斗極曆、大火曆。”
    广见多识!
    黄帝历还称:农历、华历、夏历、华胥历、阴历、道历。还有什么称谓?
    黄帝历又被称为伏羲女娲历、甲子历、黄历、周历、中华历等等。
    因故未能及时发帖,今继续《中华干支纪念周期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使用干支纪年始于黄帝元载公元前2697年,六十年一循环,至1983年已经运行78个周期。第79周期始于1984年,至2043年。现将《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公布于世。其第1——第6周期在笔者《夏商周纪年表》中只列出简表,从第7周期——第32周期在笔者《夏商周纪年表》中列出详表,便于众家查询。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
    ——作者 河北滦州高俊信

    周期 起 始 年
    朝代 帝王 年号 干支 公元前年数
    1 五帝 黄帝 元载 甲子 2697
    2 黄帝 61 甲子 2637
    3 少昊 21 甲子 2577
    4 少昊 81 甲子 2517
    5 颛顼 57 甲子 2457
    6 帝喾 39 甲子 2397

    以上6个周期在笔者《夏商周纪年表》中只列出简表。

    周期 朝代 帝王 年份 干支 公元前纪年
    7 唐尧 21 甲子 2337
    8 唐尧 81 甲子 2277
    9 虞舜 39载 甲子 2217
    10 夏 仲康 3岁 甲子 2157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河北滦州 高俊信编制

    第11周期,寒浞42年甲子,公元前 2097
    第12周期,夏槐4年,甲子,公元前 2037
    第13周期,不降4年,甲子,公元前 1977
    第14周期,夏扃5年,甲子,公元前 1917
    第15周期,孔甲23年甲子,公元前 1857
    第16周期,夏桀22年甲子,公元前 1797
    第17周期,太甲17年甲子,公元前 1737
    第18周期,太庚15年甲子,公元前 1677
    第19周期,太戊21年甲子,公元前 1617
    第20周期,仲丁6年,甲子,公元前 1557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河北 滦州 高俊信编制
    周期 朝代 帝王 在位年 干支 公元前起始年
    第21周期 殷 祖辛 10 甲子 1497
    第22周期 殷 祖丁 29 甲子 1437
    第23周期 殷 盘庚 25 甲子 1377
    第24周期 殷 武丁 8年 甲子 1317
    第25周期 殷 祖甲 2年 甲子 1257
    第26周期 殷 武乙 2年 甲子 1197
    第27周期 殷 帝辛 18 甲子 1137
    第28周期 周 康王 2年 甲子 1077
    第29周期 周 昭王 36 甲子 1017
    第30周期 周 穆王 45 甲子 957
    @汪放朋友,您好。感谢关注。
    《文献通考》乃“三通”之一,《文献通考》是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的重要著作。马端临(1254—1324)字贵与,江西乐平人,在其34岁左右时,即开始其著书工作。而《文献通考》的编写用时20余年。
    《文献通考》全书分为24门,348卷。书的内容起自上古,至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该书如实记述了夏商周三代的史事。就其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本书唐代以前的部分以《通典》为基础,加以适当的补充。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广收博采的结果,尤其是宋代部分,当时《宋史》尚未成书,而马氏所见到的宋代史料最丰富,所以其所收之材料多有为《宋史》所无。
    各版本《竹书》皆不可信。对《竹书》的出土初释及版本介绍
    第一代《竹书纪年》
    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282年),名叫不准(音Fǒu Biāo)的汲郡人盗墓,得到墓冢的竹简数十车,皆以古文(比当时通用的文字还要古的战国文字,或说“蝌蚪文”,或说“古文”,或说“小篆”,不一而足)记载,史称“汲冢书”。其中有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史书十三篇,晋人初名之“纪年”(又称《汲冢纪年》)。
    中书监荀勗(勖xù)﹑中书令和峤qiáo奉命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遂有初释本《竹书纪年》。又称“荀和本”。凡十三篇,按年编次,叙夏、商、周三代,接以晋国、魏国排次,而周平王东迁后以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以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止。初释本认为竹简所记的“今王”应该是魏襄王,汲郡所盗的墓冢应该是魏襄王的。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竹书纪年,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
    《竹书纪年》原简在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直到唐玄宗开元以前此书仍旧存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已不加著录,可能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也逐渐散佚。然在《资治通鉴前编?举要》卷一中尚见出自原《竹书》的干支纪年(详见前文),后全部亡佚。
    第二代《今本竹书纪年》
    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出现的《竹书纪年》刻本,春秋战国部分均以周王纪年记事,一般称为“今本”。清钱大昕xīn等指其为明人伪书,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更推断为明嘉靖间天一阁主人范钦伪作。
    第三代清儒版《古本竹书纪年》
    清朝以来,据今本研究《竹书纪年》的人很多。嘉庆间朱右曾在《汲冢纪年存真》中开始辑录晋以后类书古注所引的佚文,加以考证,称为“古本”。清代嘉、道间的《古本竹书纪年》版本较多,现有清洪颐煊、陈逢衡、张宗泰、林春溥、朱右曾等不同版本存世。
    第四代现代版《古本竹书纪年》
    有范祥雍(1913-1993)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1981年,方诗铭、王修龄重新辑录为《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内容方面又有新的考证和补充,1991年张洁、戴和冰点校版《古本竹书纪年》。而流行最广,世人评价、参考引用最多则属最新版本——《古本竹书纪年?全文》佚名版(成书时间应在二十世纪末)。
    作《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进而全盘否定《竹书纪年》的是著名学者清华五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各版本《古本竹书纪年》全伪。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河北 滦州 高俊信编制

    周期 朝代 帝王 在位年 干支 公元前起始年
    第31周期 周朝 孝王 13年 甲子 897
    第32周期 周朝 厉王 42年 甲子 837
    第33周期 周朝 幽王 5年 甲子 777
    第34周期 周朝 桓王 3年 甲子 717
    四35周期 周朝 惠王 20 甲子 657
    第36周期 周朝 定王 10 甲子 597
    第37周期 周朝 景王 8年 甲子 537
    第38周期 周朝 敬王 43 甲子 477
    第39周期 周朝 威烈 9年 甲子 417
    第40周期 周朝 显王 12 甲子 357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河北 滦州 高俊信编制

    周期 朝代 帝王 在位年 干支 公元前起始年
    第41周期 周朝 赧王 18年 甲子 297
    第42周期 秦朝 始皇 10年 甲子 237
    第43周期 汉朝 文帝 3年,甲子 177
    第44周期 汉朝 武帝 元狩6 甲子 117
    四45周期 汉朝 宣帝 五凤1 甲子57
    第46周期 汉朝 平帝 元始4 甲子 公元4
    第47周期 汉朝 明帝 永平7年 甲子 公元64
    第48周期 汉朝 安帝 延光3年 甲子 公元124
    第49周期 汉朝 灵帝 中平1年 甲子 公元184
    第40周期 魏朝 齐王 正始5年 甲子 244
    其中的“四45周期 汉朝 宣帝 五凤1 甲子57”。
    更正为“第45周期 汉朝 宣帝 五凤1 甲子57”。
    在第45周期中汉哀帝元寿2年庚申为公元前1年。平帝元始1年为公元1年。公元前甲子年尾数为“7”,公元后的甲子年位数为“4”。
    上贴的“第40周期 魏朝 齐王 正始5年 甲子 244”为第50周期。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河北 滦州 高俊信编制
    周期 朝代 帝王 年号 在位年 干支 公元起始年
    第51周期 晋 惠帝 永安1 甲子 304
    第52周期 晋 哀帝 兴宁2 甲子 364
    第53周期 南朝 文帝 元嘉1 甲子 424
    第54周期 齐 武帝 永明2 甲子 484
    第55周期 梁 武帝 大同10 甲子 544
    第56周期 隋 文帝 仁寿4 甲子 604
    第57周期 唐 高宗 麟德1 甲子 664
    第58周期 唐 玄宗 开元12 甲子 724
    第59周期 唐 德宗 兴元1 甲子 784
    第60周期 唐 武宗 会昌4 甲子 844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河北 滦州 高俊信编制

    周期 朝代 帝王 年号 在位年 干支 公元起始年

    第61周期 唐 昭宗 天佑 1 甲子 904
    第62周期 宋 太祖 乾德2 甲子 964
    第63周期宋 仁宗 天圣2 甲子 1024
    第64周期宋 神宗 元丰7 甲子 1084
    第65周期南宋 高宗 绍兴14甲子 1144
    第66周期南宋 宁宗 嘉泰4 甲子 1204
    第67周期南宋 理宗 景定5 甲子 1264
    第68周期元 泰定 泰定1 甲子 1324
    第69周期明 太祖 洪武17甲子 1384
    第70周期明 英宗 正统9 甲子 1444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河北 滦州 高俊信编制

    周期 朝代 帝王 年号 在位年 干支 公元起始年
    第71周期 明 孝宗 弘治17 甲子 1504
    第72周期 明 世宗 嘉靖43 甲子 1564
    第73周期 明 熹宗 天启4年 甲子 1624
    第74周期 清 圣祖 康熙23 甲子 1684
    第75周期 清 高宗 乾隆9年 甲子 1744
    第76周期 清 仁宗 嘉庆9年 甲子 1804
    第77周期 清 穆宗 同治3年 甲子 1864
    第78周期 中华民国 13年 甲子 1924
    第79周期 新中国 36 甲子 1984
    第80周期 新中国 96 甲子 2044
    以至江山永固六十甲子永续循环。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为古代干支纪年的科学准确定位提供依据,是历史认知“众说纷纭”的消声器,对净化学术氛围将发挥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精准阐释中华五千年文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为古代干支纪年的科学准确定位提供依据,是历史认知“众说纷纭”的消声器,对净化学术氛围将发挥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精准阐释中华五千年文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拙作《夏商周纪年表》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渊源、从未间断的发展脉络,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精准解读公元前841年以前古文献中的干支纪年。
    而《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则收录于《夏商周纪年表》的第六章第156页。
    我我的帖子
    中中华干支纪年周期表——作者高俊信 点击1174人次
    话话说干支纪年 作者高俊信 1639
    寒寒浞乱政始末 578
    《《蓝氏家谱》中的夏商周纪年(转载) 671
    未未来国家颁行的标准《三皇五帝夏商周纪年表》的准验收细则——作者高俊信 413
    确确定定武王克殷年必须满足以下八项刚性条款: 292
    我
    考考证《皇极经世》 872
    比比干的祭日、百日与牧野之战的甲子昧爽(原创) 747
    话说《竹书》 1215
    重铸夏商周纪年——鉴赏《溯源》 597
    帝尧尧生平 769
    夷夷齐后裔 回归故里 3335
    孤孤竹城的历史定位(原创) 1045
    《浅析<陶寺遗址晚期的秘密>并致蔺长旺先生》 1909
    《《乾隆御批纲鉴》中的夏商周(部分原创) 1992
    探揭秘孤竹(部分原创) 2287
    破破解比干生卒年之谜 955
    浅浅议河南杞县《伊氏家谱》(原创) 1163
    编编制中的《中国夏商周纪年表》(原创) 5561
    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质疑115000人次
    鉴于历代典籍对夏、商、周三代的记载均以干支纪年,笔者简单介绍关于干支纪年的基本常识:
    一 干支纪年普遍存在尾数定天干和余数定地支规律。
    因黄帝元载公元前2697年,是甲子年。尾数为7,天干是甲。公元前的纪年是自然数递减,十天干是有序循环,依干支纪年的天干可直接判断其公元前纪年的尾数,分别是:
    天 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对应尾数:7 6 5 4 3 2 1 0 9 8
    因2697÷12=224余9,该年地支是“子”,十二地支是有序循环,对应余数必递减:
    地 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2的对应余数: 9 8 7 6 5 4 3 2 1 0 11 10
    (公元前1——11年尾数与余数相同)
    如判断公元前2205年的干支:尾数是5,天干为“丙”;2205÷12=183余9,地支为“子”,公元前2205年是“丙子”年。
    判断公元前1766年的干支:尾数是6,天干为“乙”;1766÷12=147余2,地支为“未”,公元前1766年是“乙未”年。
    推算公元后的干支纪年其对应尾数、余数规律如下:
    天 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对应尾数: 4 5 6 7 8 9 0 1 2 3
    地 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2对应余数: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如判断1911年的干支:尾数1,天干是“辛”,将1911除以12,余数是3,地支是“亥”,1911年是辛亥年。
    干支纪年普遍存在的这一规律被称为“尾数定天干”“余数定地支”规律。
    二 干支纪年相互共有加、减“60N”的互算规律。
    比如:在《历史纪年表》中公元前822年是己卯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所有己卯年均为“822+60N”。
    在公元前841年以前的未知领域中,只有公元前882年、公元前942年、公元前1002年、公元前年1062、公元前年1122、公元前1182年等才是己卯年的必然选项。
    三 每个干支纪年在公元纪年中蕴涵着的唯一特质规律。
    干支纪年在公元纪年中会自报身世。
    即将具体标注干支的公元纪年换算成黄帝纪年,再÷60,其商是该干支纪年在黄帝纪年中的前一循环周期数。余数是该干支永恒不变的唯一序号(癸亥年无余数)。
    比如:公元前1122年是己卯年,将其换算成黄帝纪年:2697-1122+1=1576年,结果显示公元前1122年是黄帝1576年。
    将1576÷60=26 余16
    说明公元前1122年是黄帝纪年中唯一的第27个循环周期中的己卯年,这一己卯在60花甲中的序号是16。换言之公元前1122年是黄帝纪年中唯一的第26个循环周期后出现的第16个干支纪年——己卯年。
    又如:公元1999年是己卯年,将其换算成黄帝纪年:2697+1999=4696年,公元1999年是黄帝4696年。
    将4696÷60=78 余16
    说明公元1999年是黄帝纪年中唯一的第79个己卯年,这年己卯的序号仍为16。
    干支纪年中的唯一特质规律充分说明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从古至今循环有序,可辑可考,勿容争议。
    掌握以上基本常识可权衡规范众说纷纭,净化学术氛围,提升学界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达成共识的凝聚力。有利于将古代未知领域(公元前841年——公元前2697年)的干支纪年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转换为现代表达形式。
    干支纪年会自报身世
    《夏商周断代工程简表》将夏禹元载断为前2070年。可信吗?
    现将前2070年换算成黄帝纪年,再÷60,其商是该干支纪年在黄帝纪年中的前一循环周期数。余数是该干支永恒不变的唯一序号。
    2697-2070+1=628
    前2070年是黄帝628年。
    628÷60=10 余28
    说明前2070年是中华干支纪年第10周期后的 第28个 纪年。
    中华干支纪年第10周期最后一年为癸亥前2098年。2098-28(序号)=2070
    查《夏商周纪年表》第11周期年表,发现前2070年是夏少康9年辛卯。

    三、 我国古今干支纪年在公元纪年中蕴涵着的唯一特质规律。
    干支纪年在公元纪年中会自报身世。
    即将具体标注干支的公元纪年换算成黄帝纪年,再÷60,其商是该干支纪年在黄帝纪年中的前一循环周期数。余数是该干支永恒不变的唯一序号(癸亥年无余数)。
    《夏商周断代工程简表》将商汤元祀断为前1600年。可信吗?
    将公元前1600年换算成黄帝纪年2697-2070+1=628
    前2070年是黄帝628年。
    628÷60=10 余28
    说明前2070年是中华干支纪年第10周期后的 第28个 纪年。
    中华干支纪年第10周期最后一年为癸亥前2098年。2098-28(序号)=2070
    查《夏商周纪年表》第11周期年表,发现前2070年是夏少康9年辛卯。
    发错了。
    再发
    三、 我国古今干支纪年在公元纪年中蕴涵着的唯一特质规律。
    干支纪年在公元纪年中会自报身世。
    即将具体标注干支的公元纪年换算成黄帝纪年,再÷60,其商是该干支纪年在黄帝纪年中的前一循环周期数。余数是该干支永恒不变的唯一序号(癸亥年无余数)。
    《夏商周断代工程简表》将商汤元祀断为前1600年。可信吗?
    将公元前1600年换算成黄帝纪年2697-1600+1=1098
    前1600年是黄帝1098年。
    1098÷60=18 余18
    说明前1600年是中华干支纪年第18周期后的 第18个 纪年。
    中华干支纪年第18周期最后一年为癸亥前1618年。1618-18(序号)=1600
    查《夏商周纪年表》第11周期年表,发现前1600年是商太戊38年辛巳。
    干支纪年中的唯一特质规律充分说明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从古至今循环有序,可辑可考,勿容争议。
    掌握以上基本常识可权衡规范众说纷纭,净化学术氛围,提升学界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达成共识的凝聚力。有利于将古代未知领域(公元前841年——公元前2697年)的干支纪年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转换为现代表达形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2-26 12:22:21  更:2022-06-06 17:46:50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