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连载长篇原创《观史明智之“风雨春秋”》——讲述一段没掺水分的历史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连载长篇原创《观史明智之“风雨春秋”》——讲述一段没掺水分的历史[第1页]

作者:介鸢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书接上文。
    之前我们用了十二章的篇幅,介绍了朝代歌中“三皇五帝”的上古历史,至此终于介绍到了朝代歌中的第二部分——“夏商周”。
    从本章开始,大约用十章左右的文字,为诸君简要的介绍一下夏、商以及西周的历史,从而为我们真正开始讲春秋做好历史铺垫。
    再次感谢诸君的支持,也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第十二章 后羿代夏(1)

    夏朝,按照夏商周断代史研究的结果,大约确定它开始的时间为前2070年左右。
    历史上称夏朝这段时期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至少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有以下几种。
    最为可信的一种说法是认为“夏”为夏后部族图腾的象形字。
    那么夏后部族的图腾是什么呢?现代有学者认为是古老的“人面鱼纹图”,这里不再过多解释,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人面鱼纹图”最终演变成篆体中的“夏”字。
    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则认为姒姓的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zhēn xún)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共同组成了部落联盟,而且这个联盟以夏后氏最强最大,其被推为联盟首领,并以“夏后”为国号,所以建立朝代以后,便以“夏”做为了朝代名号。
    唐朝张守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后,被称为“夏伯”而得名。
    不管“夏”朝名号怎么来的,但是随着这个名号的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出现了,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是有明显进步的。
    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旧势力反对,随后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起夏启的权威。有扈氏便是其中之一,他们拒不朝拜夏启,这让夏启很恼怒,于是亲自领兵进行讨伐,最终双方在甘地摆开了阵势。
    战斗开始之前,夏启作了一篇名曰《甘誓》的誓辞,并召集来六军将领进行训诫。
    夏启说:“有扈氏蔑视仁、义、礼、智、信五常的规范,背离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断绝他的大命,如今我恭敬地执行上天对他的惩罚。战车左边的射手不从左边射击敌人,车右不从右边击杀敌人,御者不能使车马阵列整齐,这些都是不服从命令。听从命令的,我将在祖先神灵面前奖赏他;谁不听从命令,就在社神面前杀掉他,而且要把他们的家属收为奴婢。”
    对于战前的训诫,就应该像夏启一样语气强硬,内容掷地有声,表明奖惩的措施。
    夏启还是受到绝大多数部族的拥护的,在人数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于是最终在甘地(今位置不详)击败了有扈氏。
    这次的胜利,实际上也代表当时的主流社会观念已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向了世袭制度。
    夏启自建立夏朝以来,感觉“伯”这个称号已经无法跟自己的身份相匹配了,于是他就发明了一个字“后”,以此表示最高统治权力。因此夏朝历代最高统治者都称“后”,因此夏启就是“夏后启”。
    相传夏启能歌善舞,因此常常举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钧台,被后世称为“钧台之享”,这还不尽兴,后来夏启又在“天穆之野”表演了歌舞。
    夏启不仅善歌舞,而且善创作。相传中国古老的乐舞文献《九辩》《九歌》《九招》等都出自夏启之手。
    夏启的音乐爱好深深地影响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长子太康。
    因为太康从小就沉浸在父亲所渲染的歌舞升平里,因此他觉得世界就应该是这样,天下就是如此安宁和富庶。
    所以作为储君的他生活上非常奢靡,夏启此时也认为天下尽归自己,已经有了享乐的资本,自己的生活都不去收敛,更不去管太康的生活。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估计是夏启活的过于安逸,透支了自己的身体,所以没有多久就去世了。
    根据自己制定世袭制时的规定,他死后自然由长子太康继位天子。
    那么太康的执政怎么样呢?
    太康自从成为了天子之后,生活上更不加节制,大兴奢靡之风。
    他感觉阳翟这个地方过于狭小,没有国都的气派,于是大兴土木,在斟鄩(zhēn xún,一种说法就是今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建了一座大城,并兴师动众的进行了迁都。
    迁都以后,太康更加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因其大兴土木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致使百姓负担加重,怨声载道;太康不务正业,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而外部夷族也抓住了机会伺机背叛。
    这些周围夷族中,以东夷的反叛最为严重,这其中是有历史根源的。
    早在炎黄时期,东夷其实是跟炎帝、黄帝部族并列的大部落联盟,直到蚩尤被战败实力才开始减弱。
    后来为了加强东夷的统治,黄帝安排自己的儿子少昊入驻其中,从而实现了相当长时间的统治,此时期东夷有部族开始向华夏族归化。
    然后东夷毕竟骨子里是高傲的,他们始终觉得输给炎黄不甘心,于是才有了颛顼时期的共工氏的反叛,才有了舜帝时期三苗的反叛。
    而太康时期要反叛的这位东夷部落的首领,可以说在历史上赫赫有名,那就是后羿。
    注意,这个羿可不是帝喾时期那个善射的大臣,而是东夷一个大部落的首领,但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善于射箭。
    羿瞅准了太康时期的乱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chú)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并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部族。
    羿的野心很大,他不甘心只成为一个部落首领,在他心里,只有天下之主才是他的人生目标。
    所以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一举推翻太康的机会。
    说来也巧,这个机会没有多久就悄然到来了。
    有一次太康觉得无聊,于是离开国都斟鄩到洛水以南狩猎。结果这一次玩得确实尽兴,一连数月都不曾回到国都。
    羿觉得这是上天赐予的绝好时机,于是率军偷偷地袭击了毫无准备的斟鄩。
    斟鄩群龙无首,很快就被攻破,于是羿夺得了夏朝的政权。
    太康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不敢再回斟鄩,又怕羿赶尽杀绝,于是远逃外地。
    这段历史被称为“太康失国”,可悲啊,夏朝刚刚经历了二世,就因为自己的奢靡而亡了国。
    《史记》记载说,羿流放了太康的母亲和五个弟弟到洛水边,他们因悔恨太康失德而亡国,写下了《五子之歌》,其中因叙述大禹的训诫而成为经典,被收录在《尚书》中。
    但是作为新的统治者,羿的日子过得也没有那么轻松。
    因为大禹的影响力在当时各部落中还是非常大的,你将大禹的天下抢了,还将他灭了族,那么这些支持大禹的部落是不会甘心的。
    因此鉴于这些考虑,羿没有自己当“后”,而是重新立了太康的弟弟仲康为“后”,但是此时仲康已经名存实亡,成为了羿的傀儡。
    因为大禹的后人还是“天子”,天下还是姓“姒”,所以羿因此安安稳稳当了好多年的“幕后天子”。
    后来仲康死了,羿又立了仲康的长子姒相为天子。
    然而此时的羿年龄已然不小,他不甘心一辈子待在幕后,于是他就动了自立的念头。
    此时羿的势力已经达到只手遮天的地步,他也越来越肆无忌惮,不把姒相放在眼里。最终,他找了个理由废掉了姒相,自立为“后”,史称“后羿”。
    第十二章 后羿代夏(2)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神话故事中有“后羿射日”的故事,这里的后羿跟取得夏朝政权的后羿并非一人,然而大多数人将他们混为一谈,我们在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
    神话故事中的后羿,本应叫大羿,或者司羿,因被后人讹传而成了后羿。
    大羿在年仅五岁的时候被父母抛弃在深山,自幼在山林中成长。他善于射箭,后来成为帝尧的射师,被帝尧封于商丘。
    相传帝尧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大地被烤焦,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
    帝尧命令射师大羿射杀太阳,于是大羿以他精准的射术,顷刻间射去了九个太阳,从此大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
    对于大羿的妻子,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宓(fú)妃,也就是“洛神”。
    相传宓妃为一绝世美女,而且善奏七弦琴。一次她在洛河边演奏,被河中的河伯给听到了,出于好奇他便浮到水面看个究竟,结果这一下就被宓妃的美貌给吸引住了,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一下吞没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中,因他誓死不从河伯,因此被河伯所幽禁。
    宓妃因不见天日而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
    大羿有一次路过洛河,听到了这美妙的七弦琴声,顿时觉得心神通透,因为好奇这声音为何会来自河底,于是便向洛水周围的宓妃族人询问。
    宓妃族人于是便把河伯抢宓妃之事告诉了大羿。
    大羿听完后非常气愤,于是趁一次河伯不在,他偷偷潜入水府深宫将宓妃救出。
    宓妃对于自己这个救命恩人非常感激,通过接触后便对他有了感情,于是两人从此相爱。
    河伯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吸附洛河之水,然后吞吐淹没了宓妃族人的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
    大羿见河伯祸害生灵,一怒之下拔弓就射,没想到这一箭正射中河伯的左眼,河伯疼痛难忍,仓皇而逃,从此再也不敢作乱。
    也就是从那刻开始,大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之后大羿被天帝封为“宗布神”,而宓妃被封为“洛神”。
    因这个传说太过美好,后世对宓妃的美貌多有向往,三国时期魏国曹操的三子曹植便写过一篇长赋《洛神赋》,此赋虚构了他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嫦娥。
    相传嫦娥为帝喾的女儿,后来成为了大羿的妻子。
    大羿射下九个太阳后,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其中有一个叫逢蒙的人也来到了大羿身边。
    但是逢蒙这个人可不是什么好人,此人面上极力逢迎大羿,以取得大羿的信任,暗地里却心术不正。
    大羿射日的事迹后来被西王母得知,为了表彰他为天下百姓做出的贡献,西王母赠与了他一颗不死药。
    西王母我们之前讲过,道教的《元始上真众仙记》中认为盘古于太元圣母生过一男一女,男的是东王公,女的就是西王母。相传凡是升仙的人,必须“先见西王母,再谒东王公”,最后才能见元始天尊。而最早的“三皇”中的天皇氏兄弟在这里也都认为是西王母所生。
    西王母作为上仙,自然对下界的事了如指掌,所以才会赏赐给大羿不死神药。
    大羿如获至宝,本想与嫦娥一起分享,但是考虑到只有一颗,一时拿不定主意。
    到家后大羿嘱咐嫦娥将这颗不死药收好,以便之后计划如何服用。
    但是不想窗外竟然有人听了个正着,这个人就是逢蒙。
    从此逢蒙就打起了不死药的主意,有一次他趁大羿外出,到其家中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为了不让逢蒙得到,情急之时吞下不死药,不多时便飘离地面,最终飞到月亮上成了“月宫仙子”。
    后羿回到家后不见了嫦娥,一找不死药也不见了,于是捶胸顿足,仰望月亮呼唤嫦娥名字。
    他的呼唤惊动了上天,皎洁的月亮上果然出现了嫦娥的身影。
    后羿急忙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而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遥祭嫦娥。
    这也就是中秋节拜月风俗的来历,而这个版本的“嫦娥奔月”也被广为流传。
    当然这也是最美好的一种版本,《淮南子》中的说法是嫦娥为了成仙而私自吞食了不死药,甚至说嫦娥奔月后变成了蟾蜍。屈原的《天问》中的说法更加离谱,说后羿成为射日英雄后,对妻子嫦娥有不忠行为,他竟然和河伯的妻子发生了暧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一气之下就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
    这些结局太悖逆常理,也太不合乎人情,因此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到后来,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悲欢离合的哀艳故事了。
    言归正传。
    夏后姒相失掉了祖宗的基业,无奈逃亡到了豫东平原,投靠了同姓部落斟灌氏和斟鄩氏。
    实际上,夏朝到这时候政权已经发生了更迭,有穷氏势力最大,夏氏部落虽然还在,但是鉴于有穷氏的威慑,只能臣服。
    说到了后羿,那就必须要介绍一个人,这个人叫寒浞,也正是这个人的出现,才直接要了后羿的性命。
    寒浞是伯明氏后代,其祖先为黄帝的车正哀。因哀对社稷有功,黄帝将他封于寒(今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其属地称为寒国(也称伯明国),其后人便以“寒”为姓,哀就是寒姓始祖。
    寒浞出生在夏朝仲康时期,因从小骄惯,所以他经常为非作歹。
    他的父母有一次实在看不下去就言辞激烈地教训了他,不想他一怒之下竟然将父母捆了起来,并不给他们饭吃。这事后来被寒国国君给听说了,对于这种不讲仁孝的狂妄之徒,寒国国君无法容忍,于是将他驱逐出境,永远不准他再回寒国。
    有家现在算是不能回了,那么寒浞能去哪儿呢?
    此时正赶上后羿代替相成为了夏朝的“后”,寒浞认为此时投靠后羿才是明智之举,于是便踏上了前往夏都斟鄩的旅程。
    因为寒浞身无分文,所以这一路上可以说是风餐露宿,以乞讨过活。
    好多几次他都要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远大目标,他又打起来精神,向自己的目的地步履蹒跚地前行。
    终于这一天他来到了斟鄩,欢喜之余他又上下打量自己,破衣烂衫,污浊不堪,这样的形象怎么会让后羿注意到自己?
    经过深思熟虑,寒浞认为必须先把自己打扮成名士模样,这样才能获得后羿的尊重。
    坑蒙拐骗偷,这是寒浞的强项,所以很容易的,他偷了不少锦衣和配饰,梳洗之后再经过这么一打扮,别说,还真是换了个人,精神抖擞,英气逼人!
    有了这些准备,寒浞又经过精心设计,最终成功见到了后羿。
    寒浞为这一天做了充分的准备,于是依靠他的聪明才智和伶牙俐齿,最终赢得了后羿的欣赏。
    寒浞知道自己名声不好,所以他处处谨慎小心,一方面施展各种手段博取后羿的信任,另一方面又广交朝中权贵,努力减少自己的对立面。
    寒浞的圆滑取得了成效,他博得了后羿的充分信任和喜爱,最终被后羿收为义子。
    之后寒浞平步青云,几年的时间便成为了后羿朝中的主政大臣。
    后羿跟太康其实是一路货色,在取得了政权之后,就开始忘乎所以,生活极其奢靡,他贪恋女色美酒,喜好巡游打猎,把朝政上的一切事情全都交给了寒浞处理。
    寒浞利用后羿给他的权力,结党营私,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势力,同时又变着法地讨后羿欢心。
    后羿的旧臣此时已经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紧跟后羿进谏,结果后羿觉得这些人都是妒忌寒浞的权位,因此不仅不听从,还斥责了这些旧臣。
    见后羿对自己深信不疑,寒浞此后更加有恃无恐,进而加快了篡位的脚步。
    其实他的野心也被一个女人看在眼里,这个人就是纯狐。
    纯狐原本嫁给了夏朝的乐正后夔,然而后夔早亡,而后羿此时专权,不仅强娶了她,还杀死了她跟后夔的儿子。
    纯狐虽然心中对后羿充满了刻骨仇恨,但是为了能实现报仇夙愿,只能每日在后羿面前强颜欢笑。
    她发现了寒浞有夺取后羿位置的野心,这与自己报仇的夙愿不谋而合,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私通在一起,并合谋夺位大计。
    终于有一天寒浞感觉时机成熟,于是趁后羿在外射猎的时机,将后羿及其家人杀死,从而自立为“后”。
    第十三章 曲折夏史(1)

    史书上说寒浞即位后,曾残酷地屠杀有穷氏族人。他吩咐手下人将后羿的尸体剁成肉泥,加入剧毒的药物烹制成肉饼,然后送给后羿的族人吃。吃下的便被毒死,不吃的便让士兵乱刀砍死。经此一劫,有穷氏从此消失在中国的大地上。
    寒浞虽然取得了政权,但是他深知自己上位不正,而且夏氏部落实力强劲,会不会借此时机反叛,这都不好说。
    由于自己的根本在寒国,于是他将都城设在了寒地,并大兴土木修缮城墙,为姒相的反扑做好了准备。
    果然不出他所料,第二年春天,姒相联合了斟鄩氏和斟灌氏,兵分三路攻打寒国。
    但是由于寒浞早有准备,于是两军对峙月余,姒相的军队只能无功而返。
    寒浞并没有因为夏军退去而放松警惕,他继续征招青壮年入伍,加强军事力量,时刻做着战争准备。
    为了争取民心,他还对统治区内的平民实行削富济贫减轻赋税等一系列政策,使人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国势也逐渐强大起来。
    寒浞的原配夫人叫姜蠡(lǐ),传说是蚩尤九黎部落的后人。姜蠡为寒浞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寒豷(yì),次子名叫寒浇,都长的膀大腰圆,喜好武事,因此寒浞经常让他们参与战争,以磨练他们。
    然而纯狐为寒浞能够篡位立了大功,寒浞为了对得起纯狐而将她封为正妃。
    因受后羿和大羿混为一谈的影响,后世经常认为嫦娥是在纯狐这个人物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神话人物,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有记载说寒浞将都城迁回寒地后,在云雾缭绕的云台山上建造了他和纯狐双宿双飞的宫殿,取名为“广寒宫”,意思就是“寒浞之舍”。
    后来因将纯狐和嫦娥混为一人,所以认为嫦娥奔月后在月亮上住的宫殿也叫“广寒宫”。
    我们再来看寒浞。
    在寒浞心里,夏后姒相就是他的心病,于是他下大力经营自己的势力,终于在十年后初具规模。
    于是在寒浞在位的十一年,他命令两个儿子分别领兵突然袭击夏后氏的领地。结果因为夏后氏族毫无准备,于是被打得大败。
    寒浞在位第十二年,他再次发兵攻打夏后氏部落。此次他采用了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战术,先命长子寒豷率军攻打斟鄩氏的弋邑(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与杞县之间),自己和次子寒浇各率一军虚张声势佯攻斟灌氏(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使他们不敢增援斟鄩氏。
    结果斟鄩氏孤军作战,很快弋邑陷落,斟灌氏首领姒开甲带领残部退守斟灌(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
    寒浞很满意这次取得的成果,于是封寒豷在弋邑,因此他就是“弋”姓始祖;封寒浇在过邑(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北),因此他就是“过”姓始祖。
    经过充分的休整,六年之后寒浞发动了对夏后氏的第二次大战。结果经过三年的长期战争,寒浞最终剿灭了斟灌氏和斟鄩氏,姒相率最后的军队奋力抵抗,结果寡不敌众,被其所灭。至此,夏朝正式亡国,夏朝的统治区域全部控制在了寒浞手里。
    寒浞自以为已经把夏朝的子孙斩尽杀绝,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夏朝灭亡的这年,姒相的妃子后缗(mín)此时已经怀孕,寒浞全力攻城的时候,后缗从城墙下的水洞爬了出去,从而逃过了一劫。
    后缗本是有仍氏之女,于是她装扮成农妇逃回了母家有仍(今山东省济宁市南)。
    寒浞称后二十一年,后缗在有仍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少康。
    少康在外祖父家里逐渐长大,后来当了有仍的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
    不料身份没有多久就泄露了,寒浞大惊,赶紧派自己的儿子寒浇带人前往有仍抓捕。
    少康闻讯后逃往有虞国(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西南),并靠着自己早年管理过畜牧学过烹饪,于是作了有虞的庖正,也就是主管饮食的官。
    有虞国我们之前介绍过,大禹成为天子的时候,为了补偿舜的儿子商均,于是封他到有虞氏部落为国君,并沿袭其父虞舜国号,称有虞国。
    所以有虞国就是虞舜的后人,而此时的国君叫虞思。
    虞思很喜欢少康,于是将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赐给他纶邑(lún,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东)为采邑,赏他良田十顷,士兵五百名。
    少康之后便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余下的夏族民众,设官分职,发展势力。
    此时逃亡到有鬲(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西北)的夏朝老臣伯靡,在得知夏朝后人少康的消息后,暗中联络残存的斟灌氏和斟鄩氏族人,率领他们投奔少康。
    少康因此实力大增,从而有了一支真正有实力的复国大军。
    只是有军队了还不够,少康深知没有人作为内应,始终监视寒浞的动向,即便是真的跟寒浞打一仗,也没有完胜的把握。
    于是他派了一个女人进了寒地,目的就是打入寒浞内部,从而探听到第一手的信息。
    这个女人名叫女艾,她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被记载的第一个女间谍。
    女艾是个很有手段的女人,没有多久就受到了寒浞的宠幸,并为少康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终于,在寒浞在位五十七年的时候,少康的复国大军突然攻打寒浇的封地过邑,最终将其占领并杀死了寒浇。
    寒浞很痛心,但是他已经无能为力,因此他此时已经年近八十,不能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征战厮杀了。
    见寒浞没有动静,于是在寒浞五十九年,少康又命长子姒杼领兵攻打弋邑,最终杀死寒豷,收复了弋邑。
    之后第二年,少康再接再厉,率军攻打寒地。
    寒浞此时早已年老体衰,而且毕竟少康才是夏朝正统,民心所向,于是很快寒地就被攻占,寒浞一族也被尽诛。
    至此夏朝得以复国,少康重新建都在纶邑,后世称之为“少康中兴”。
    第十三章 曲折夏史(2)

    在《史记》中,司马迁刻意的抹掉了寒浞掌握政权的这六十年,如果不是还有《左传》等文献,可能这段历史就随着时间的推移给淹没了。因为寒浞的名声并不好,不被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所承认,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司马迁当然不想大肆宣扬,于是将寒浞排斥在帝王之外,也将他统治的六十年从《史记》中抹去了。
    因少康曾做过有虞氏的庖正,而他在任期间偶然发现粮食放久后产生的浆水甚为甘美,于是便反复钻研出原始的酿酒术,成为酿酒业的始祖,少康的别称,便是“杜康”。
    少康死后,其长子姒杼(zhù,也作“予”)继承后位,史称夏后杼。
    夏后杼参与过父亲复国的战争,当然也了解这些东夷部落一直以来都对夏后氏有不满情绪,于是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迁至离东夷更近的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
    之后他大力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并在国力强盛时讨伐东夷诸部,夏朝的版图也在夏后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之滨。
    夏后杼在位期间可以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其格外尊重,相传当时的人们为夏后杼举行过“报祭”。
    报祭,也称“告祭”,也就是“祰(gào)”,为古代祭礼之一,指对活着的人报答恩德的祭礼。对还活着的君主进行祭礼,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最高的荣誉,而夏后杼就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夏后杼死后,其子槐继位。
    而这一时期东夷部族与华夏族处于一种平稳期,在槐之后的几代,东夷部族与华夏族进一步融合,东夷大部分部落此时已经被华夏族所同化。
    然而夏朝的君位传到了第十四任夏后手里,夏朝开始衰落了。
    这个君主名叫孔甲。
    《史记》中记载,孔甲这个人非常迷信鬼神,而且经常干淫乱的事;因为迷信,他改变了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着重恭顺天帝。从此夏朝的威德日渐衰微,诸侯也相继背叛。
    《吕氏春秋》中记载着孔甲这样一个故事。
    孔甲有一次到东阳萯(fù)山打猎,突然刮起了大风,天色一下暗了下来。孔甲因此迷失了方向,最终走进了一家百姓的屋子。
    正好赶上这家人刚生孩子,见君主驾到,于是有人认为这是吉兆,预示着这个孩子大富大贵;但也有人认为这个孩子享受不了这么大的福分,日后一定遭殃。
    孔甲听到有人质疑他会被孩子带领噩运,当即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决定把这个孩子抱走亲自抚养,并对这家人说:“从此这个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看谁敢害他?”
    果然在孔甲的精心呵护下,这个孩子安安全全的长大成人了。
    孔甲很得意,见人就鼓吹自己的天威。
    结果好景不长,也该着出事,有一次这个孩子进入后宫大殿的时候,可能掀动帐幕的幅度比较大,造成了屋椽裂开,而屋椽上面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放着一把斧头,结果斧头掉了下来,正好砍断这个孩子的脚。
    孔甲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禁哀叹说:“唉,发生了这种灾难,不是我照顾不周,而是命中注定吧!”
    可能也是因为这事,孔甲开始变得迷信鬼神之说。
    《史记》中还记载着“孔甲养龙”的故事。
    说孔甲在位时期得到了两条龙,一雌一雄。
    如果这事记载是事实的话,那么我们大胆的猜测,这里所说的龙,就是鳄鱼。
    孔甲虽然很高兴,但是不会饲养,又一时难以找到养龙家族豢龙氏的人为他打理,所以心急如焚。
    后来他听说尧的后人刘累曾经向豢龙氏学习过驯养龙的方法,于是便赐刘累为“御龙氏”,并让他替自己养龙。
    可是刘累养龙的技术确实不咋地,没有多久那条雌龙就死了。
    刘累害怕,偷偷将这条龙煮熟并剁成肉酱,献给孔甲享用。
    孔甲吃后,对其大加赞赏,因为还想享用这种美味,于是孔甲又向刘累索要。
    刘累哪还有龙肉让孔甲吃,又怕养死雌龙的事败露,于是仓皇出逃,最后迁移到鲁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定居了下来。
    除了尧和丹朱这一支的祁姓刘氏,刘累是被史学界所认同的刘姓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名人,是国内外刘姓所信奉的御龙堂刘氏始祖。
    如果说孔甲只是开启了夏朝衰微的历史,那么他的几代后人的碌碌无为,特别是他的重孙子的所作所为,直接导致了夏朝的灭亡。
    孔甲死后,其子皋继位;皋死,其子发继位;发死,其子履癸继位,而履癸就是夏朝最后一代君主——夏桀。
    “桀”就像“尧”、“舜”一样,都是后世给他的谥号,只是这个谥号太不好了。
    夏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但是有史料记载,夏桀不仅善文而且能武,本来他可以凭借其才华成为一代明君,但是他却因自身的喜好断送了夏朝的江山。
    首先夏桀好大喜功,他以一己之好而迁都,当然如果只是迁都也没有太多可指责的,因为夏朝历史上也有过几次迁都,这自然不是后世所诟病的口实。
    但是夏桀的昏庸就在于他迁都之后又觉得没有旧都城好,于是又将都城迁回到了斟鄩。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工程,费人费力不说,耗费也是巨大,他这种无用功似的迁都,来回这一折腾就几乎耗尽了国库积蓄,可谓不折不扣的败家子。
    其次是他奢靡成性,《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这些大兴土木必然劳民伤财,致使百姓怨言深重。
    再就是夏桀喜好美色,荒淫无度,经常从全国搜集美女而纳入后宫,供其享乐。
    还有就是他好攻伐。
    夏桀在位期间,夏朝与周围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其时给夏朝进贡的部落不断减少,同时有些看不惯他做法的部落也开始反叛。夏桀不仅不实施安抚的政策,反而对这些部落大举用兵,使得诸部落逐渐离心离德。
    《国语·晋语》中提到的有施氏、《竹书纪年》提到的岷山氏等都曾受到了夏桀的讨伐。
    《国语·晋语》中记载,夏桀讨伐有施氏后,不仅从有施氏获得了大量的牛羊、马匹,同时还获得了有施氏的女儿妺喜。
    夏桀在得到妺喜后对她非常宠爱,经常将其置于自己腿上,终日饮酒作乐,更加不理朝政。
    相传夏桀不听忠臣关龙逄的劝谏,下令建造了一座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然后“邀请”了三千名饮酒高手在击鼓声中下池畅饮,结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淹死,而这却引得妺喜不住地发笑。
    相传妺喜还喜欢听撕扯帛娟的声音,每次听她都会发笑,于是夏桀下令宫人搬来织造精美的、非常昂贵的丝娟,在她面前一匹一匹撕开,以博得妺喜的欢心。
    但是在《国语》等正史中未提及妺喜有任何放荡、惑君、裂帛等恶行,而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根本就没提妺喜这个人,可见对于妺喜如此之多的恶行都是后世为了宣扬“红颜祸水”而故意编造的,而妺喜致夏灭的言论也因后世编造而成为了主流观念。
    正在夏桀透支挥霍夏朝政治资本的时候,他所管辖的一个方国却悄悄发展了起来,这个方国就是商国,而商国此时的领袖就是后来建立商朝的商汤。
    第十四章 伊尹辅商(1)

    既然说到了商国,那么有必要从头开始讲起。
    我们之前讲过,殷商的始祖是契,契是帝喾的第三子,他的母亲是次妃简狄。
    简狄是有娀(sōng)氏的女儿,有一次她到河里去洗澡,突然发现天上有燕子降下一颗蛋,简狄很好奇,于是就拣了起来。
    这颗蛋怎么会如此精美,简狄顿时觉得被这蛋的魅力所吸引,于是便将这颗蛋吞食了。
    结果没想到没有多久她就怀孕了,最后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为“契”。
    这样看来,这几个有名君王的母亲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嗜好,有的比较贪吃,有的比较贪玩,不然也就不会跟这些神物接触而生下圣灵了。
    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说的就是这个故事,“玄鸟”就是指的燕子。
    契有才能,受到舜的赏识,于是舜对契说:“现在老百姓们不相亲爱,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五伦关系不顺,你去担任司徒,认真地施行五伦教育。但是注意一点,那就是要本着宽厚的原则。”
    于是契就当了司徒,之后也确实按照舜的要求教化民众,本着以民为本的思想为百姓做了许多事,这自然受到了舜的褒奖,将他封在商地,赐姓“子”。
    于是契的后人就在商地繁衍生息,逐渐的就成为了一个方国。
    契之后经历了十三任,国君的位置便传给了天乙,而天乙就是商汤。
    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就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六个。
    商国到商汤时期已经发展得非常强大了,可以说除了夏朝就属它最有实力,因此商汤被封为“方伯”,即一方的诸侯之长,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
    商汤上位的时候,夏朝的统治者便是夏桀,他骄侈淫逸,荒淫无度,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这也引起天下普遍的憎恨与反对。
    鉴于夏朝国势的衰微,商汤看到了推翻夏朝统治的希望。在商汤之前,商国曾经七次迁都,到商汤时立都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南)。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在位的第十五年,商汤又将国都由商丘迁至亳(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西南),这样离的夏都斟鄩更近。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其实夏朝也是几经迁都,自少康复国后,定都在纶邑,之后夏后杼为了控制东夷而将都城设在老丘。到孔甲时期,又将都城设在了西河(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南),而到夏桀时又迁回到了斟鄩。
    商汤迁都工程不小,为了掩人耳目,他以重回先君帝喾故地作为借口,并写了《帝诰》,意思是向帝喾报告迁都的情况。
    说到了商汤,那就必须说一个人,这个人为之后商朝的繁荣强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的名字叫伊尹。
    伊尹,伊姓,名挚,因后被商汤拜为商朝的尹(宰相),所以后世称其为伊尹。
    据《水经注》记载,传说伊尹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今河南省洛阳市伊河)之上采桑养蚕的奴隶,有一次她做了个梦,梦中有神人告诉她说:“臼中出水而往东走,不要回头看。”
    第二天,她果然发现臼内水如泉涌,而且越来越大。这个善良的采桑女知道梦中神人所说不假,于是赶紧通知四邻向东逃奔。
    当他们刚跑出村子,水已经把村子淹没了。采桑女跑出一段距离后,由于实在没有按耐住心中的好奇,回头看了一眼被淹没的村子,自然这违背了神人的告诫,最后化身为空心桑树,不久从这桑树中孕育出了一个婴儿。
    碰巧的是有莘氏的采桑女正好从此路过,发现了这个婴儿,于是便带回交给了有莘国君。
    有莘国君对其甚是喜爱,于是便让自己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来抚养他。
    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其养父善烹调,因此伊尹从小便也精通烹调技术,不仅如此,他还喜欢研究三皇五帝以及大禹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并将他的烹调技术运用其中。
    关于伊尹投靠商汤,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伊尹发现有莘氏与夏后氏同姓,血缘联系难以割断,况且有莘国小力弱,无法实现其安邦立国之志,于是他决定投靠当时实力首屈一指的商汤。
    其时商汤正要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媵臣,随同一起到了商国。
    商汤早就听说伊尹有一手好厨艺,因此便命其为自己烹调。
    伊尹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只见他背负鼎俎为商汤烹炊,期间又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和为政之道,提出夏国势衰微,必然由商汤担负起灭夏大任。
    商汤非常惊讶,这才知道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便免其奴隶身份,命为右相。
    后世认为中餐烹饪中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便是伊尹所创,认为他“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伊尹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调之圣”、“烹饪始祖”和“厨圣”。
    伊尹不仅在烹饪上有所成就,在医学上同样贡献巨大,医学界普遍认为伊尹就是中药汤液的发明者,而汤液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医药的疗效,成为中医药学最主要的特色之一。
    除了伊尹主动“投怀送抱”一说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伊尹在有莘国时就因其才能而远近闻名,但是他淡薄名利,甘愿做一名隐士。
    商汤求贤若渴,几次三番以玉帛、马匹为礼有莘国去聘请他,但都被他拒绝了。
    可是商汤并没有放弃,依然如故。最后伊尹被商汤感动,在第五次派人来聘请的时候最终还是答应了。
    但是伊尹是有莘国最好的御用厨子,有莘国君是不愿将伊尹送于商汤的。商汤无奈,只好同意娶有莘国君的女儿为妃,这样伊尹才以奴隶的身份来到他的身边。
    不管当时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伊尹最终辅佐了商汤。
    第十四章 伊尹辅商(2)

    《孟子》说:“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也就是说伊尹对于商汤的身份,先是老师,其次才是臣子,伊尹因此也成为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个帝师。
    那么伊尹都教给商汤些什么样的知识呢?
    《孟子·万章》里记载伊尹“以尧舜之道要汤”,也就是说伊尹教商汤效法尧舜之法以德治天下,这也使得日后商汤的执政跟夏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么商汤是怎么做的呢?
    《史记》记载这样一则故事,说一天商汤外出游猎,发现有一片郊野四面张着罗网,而且张网的人正在祝祷,说:“愿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
    商汤听后很伤感,自言自语地说:“唉,如果这样的话,野兽岂不是要全部被打光了?”
    于是他命令手下将罗网撤去三面,并让张网的人祝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我的罗网吧。”
    也就是因为商汤的仁德,使得其他部落竞相归附,商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商汤封自己的老师伊尹为右相,那么相对应的就该有左相,那么这个左相是谁呢?
    这个人虽然没有伊尹在历史中的名气大,但是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这个人就是仲虺(huǐ)。
    仲虺,任姓,又叫莱朱,又名中垒,是薛国始封国君奚仲的第十二世孙。
    奚仲为大禹时期的车正,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长。奚仲为任姓,一说是帝喾的后裔,一说是颛顼的后裔,因发明了木车而被后世尊为“造车始祖”。
    仲虺二十四岁便继位薛国国君,是一位极具才华与政治远见的人。他在位期间,带领薛地民众,着力改进生产工具,号召各村落在低洼地打井取水,教人民用庄稼的秸秆饲养牲畜,用牲畜的粪便作为肥料,于是薛国的农业大力发展起来。同时他还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产业,于是薛国成为了夏朝当时一个经济发达、势力强劲的诸侯国。
    仲虺高瞻远瞩,他发现夏朝气数已尽,于是决定舍弃君位而投靠商汤,最后被商汤封为左相。
    在左右二相的辅佐下,商国经济发达,军事强劲。伊尹感觉时机成熟,于是向商汤灌输取代夏桀而为天下之主的构想,这与商汤不谋而合,于是两人密谋起兵征伐。
    那么怎么实施而不引起夏朝的注意呢?
    伊尹建议商汤利用“方伯”的地位,以方国无礼为借口,首先清除商朝的死党方国,为最后攻伐夏朝扫清障碍。
    商汤深以为然,于是寻找各种借口,开始征伐不同心的方国。
    《史记》记载了商汤征伐葛国的情况,而这次打出的理由是葛国国君不祭祀鬼神,违背了天理。
    葛国的来历有必要介绍一下。
    伯益的长子名大廉,后来被夏启封在了葛地(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从而建立了葛国,因为伯益为“嬴”姓,所以葛国君主都为嬴姓。
    葛国在夏朝一直都是个大国,因为对夏忠心耿耿,所以被夏朝君主封为方伯,也就是一方的诸侯长,地位跟商国不相上下。
    《孟子·藤文公下》记载:“汤居亳,与葛为邻。”
    也就是说葛国就在商国的边上,这成为了商汤攻打夏桀的一道屏障,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灭掉葛国成为必然。
    对于商汤灭葛国这一仗,历史上没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不过最后以商国大胜而告终。
    商汤自然高兴,于是打算再接再厉,继续扩张领土。
    但是伊尹此时却有不同的见解,他对商汤说:“夏自大禹建国以来,已经历四百多年,夏后是天下尊崇的共主。虽桀暴虐无道,百姓多有怨恨,但在诸侯中威信并未完全丧失,故欲速不达,只有等其威信扫地之后再作图谋。”
    商汤认为伊尹说得有理,于是便停止了攻伐,转而发展生产,积蓄力量。
    葛国被灭的消息传到了夏桀这里,夏桀很不高兴,他认为商汤太过自傲了,于是就打算出兵讨伐。可是后来商汤没有继续进行攻伐,而且多有送来朝贡之物,于是时间长了也就把这事给忘却了。
    在夏朝的诸侯国中,虽然多有对其统治的不满者,但也有不少拥护者,比如豕韦国、顾国等,都是夏朝的忠实追随者。鉴于这种情况,在发展了多年之后,商汤决定再次出兵,征伐豕韦国。
    不想这次的计划却被夏桀察觉了。
    第十五章 商汤伐桀(1)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豕韦国,而要说豕韦国就必要提大彭国。
    相传颛顼的曾孙名重黎,在帝喾时期担任火正一职,后其家族被称为“祝融”。
    共工氏在颛顼在位时被打败,但是其族人在帝喾在位时再次反叛,于是帝喾让重黎诛杀作乱者。
    然而重黎仁慈,并未对共工氏赶尽杀绝。帝喾因此大怒,于是就处死了重黎,并让他的弟弟吴回接替他担任火正之职,仍称之为“祝融”。
    祝融吴回的儿子叫陆终,他娶了鬼方国君的妹妹女嬇(kuì)为妻。
    女嬇嫁给陆终没有多久就怀了孕,但是这次有点特别,一胎怀了个六胞胎。
    六胞胎那是什么概念?肚子大得几乎要爆开,生的时候想要顺产已经不可能,必须要剖腹产。《史记》记载:“坼(chè)剖而产焉。”
    那么这六个孩子都是谁呢?老大昆吾,老二参胡,老三彭祖,老四会人,老五曹晏,老六季连。
    可能六胞胎的基因比较强大,不仅数量上有优势,就算是质量上也很可观。
    这六个孩子长大后都很有出息,纷纷带领自己的部落发展壮大。
    彭祖本名籛(jiǎn),字铿(kēng),为陆终第三子,在尧统治时期被举用为大臣。因彭铿政绩突出,尧就将彭地封给了他,从而建立大彭国,因此他的后世子孙都因此称之为“彭祖”。
    后世了解彭祖更多的是因为他的长寿,传说他活了八百岁之久。其实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显然违背了自然规律。
    关于彭祖活了八百岁的说法,后世多有三种解释。
    一种认为这里的彭祖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个氏族。
    《史记·楚世家》里记载:“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
    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之句时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诸国:大彭、豕韦、诸稽。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
    孔广森明确认为,所谓彭祖年长八百,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
    第二种说法认为后人将多位古人混为一谈,所以觉得彭祖活了八百岁之久。
    由于后人经常将炎帝时的神巫巫咸、黄帝时的神医巫彭、尧舜时的彭祖、夏朝时的彭伯寿、商朝时的彭伯考、商贤大夫彭咸、春秋时期老子混为一谈,遂有彭祖“长年八百,绵寿永世”、“非寿终也、非死明矣”等传说。
    第三种说法认为当时采用的是“小花甲计岁法”。
    “小花甲计岁法”,即以六十天为一年,与现在的365天为一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很容易可以算出,如果彭祖的八百岁采用“小花甲计岁法”,也只相当于现代的一百三十岁多点,虽然依旧非常长寿,但这个岁数还是比较现实的。
    但不管怎么说,后世都知道了彭祖的长寿,也可能彭祖这个氏族精于养生,族中长寿之人辈出,并以此而名闻于世,于是逐渐产出彭祖享寿八百这类的传说并流传于后世。
    夏启建立夏朝后,曾命大彭国平定不服从夏启的诸侯叛乱,可见当时大彭国为夏朝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到少康复国后,因伯靡辅佐有功,封其子元哲于豨(xī)韦立国。因其国人善于养猪,并经常用猪皮制作大鼓,因此该国被称为“豕韦国”。
    伯靡不是别人,正是大彭国国君。因此豕韦国、大彭国本为一祖,都为彭姓。
    到孔甲时期,因为刘累为其养龙,因此孔甲赐其御龙氏,并将豕韦国赐予他。
    六年后,刘累逃亡鲁地后,孔甲复立元哲后裔峙贺为豕韦国君。
    到了夏朝后期,大彭国和豕韦国成为当时仅次于商国的强势诸侯国,但是因为豕韦国亲夏,所以同样成为了商汤的打击对象。
    然而此次商汤要打击豕韦国的意图被夏桀察觉了,因为豕韦国是夏朝的忠实追随者,商国打了葛国夏桀心里就不痛快,再见到商国这些年发展迅速,而且觊觎豕韦国多时,所以这让夏桀不能再忍了。
    于是他下令召商汤入朝商议政事,商汤不知道所谓何事,又不敢不去,只能硬着头皮前往。
    结果可想而知,夏桀一声令下将商汤拿下,并将他囚禁到了夏台(又称钧台,今河南省禹州市)。
    伊尹、仲虺闻讯后非常着急,于是赶紧在国内搜集珍宝和美女,以此贿赂夏桀。
    夏桀本性贪婪和好色,果然经不住诱惑,又觉得商汤也没有什么悖逆之心,于是放商汤回商。
    经此一事,使得商汤对夏桀愈发怨恨,更加坚定了他灭夏的决心。
    商汤没有停止攻伐的脚步,利用几年的时间,他先后灭掉了亲夏的豕韦国和顾国,国势进一步壮大。
    因为商汤贿赂夏桀的缘故,对于商灭豕韦这事,夏桀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这事也没再追究。
    就这样过了几年,突然有一天伊尹得到了一个消息:夏桀的元妃妺喜竟然失宠了,被遗弃到了洛河流域。
    《竹书纪年》记载,夏桀派兵攻打岷山氏,结果岷山氏战败,为了保住氏族的根脉,于是岷山氏效法有施氏,送了两个国内美女给夏桀,借通婚而求和。
    这两个美女一位叫琬(wǎn),一位叫琰(yǎn)。
    夏桀对这两个美女非常宠爱,因其样貌出众,犹如无暇美玉,夏桀于是在苕(tiáo)玉上刻了“琬”字,在华玉上刻了“琰”字,以表达他的爱慕之情。
    也从此开始,后世也经常以“琬琰”一词来代指美玉。
    夏桀有了新欢,于是就冷落了妺喜,最终将其打发到了洛水一带。
    妺喜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于是这种怨恨就成功被伊尹利用了。
    于是伊尹离开商国,来到了洛水。他联系到了妺喜,经过一番谈话后,两个人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一起推翻夏桀的统治。
    有人说,妺喜一个失宠的女人,有什么样的能耐可以帮助商汤呢?如果您小瞧她,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妺喜是个有心的女人,她在还得宠的时候,夏桀总是带着她一起上朝议事,所以对于她来说,夏朝所有的机密都不再是机密了。
    所以通过妺喜,伊尹掌握了很多夏朝内部的重要情报,这其中包括军队编成、布防,重要军事设施设置,国家经济实力等等。
    更重要的是,伊尹这一趟去夏朝,了解了民心向背,知道了夏朝统治下的百姓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急需要新的明主前去拯救。所以等伊尹回到商都亳,在进城的时候遇到了商汤的贤臣女(rǔ)鸠和女房,于是写下《女鸠》《女房》,以叙述自己此时行程的所见所闻和重回商都的兴奋心情。
    第十五章 商汤伐桀(2)

    返回商国之后,伊尹开始准备讨伐夏朝。但是他此时还是有所担心,那就是虽然夏桀已经不得人心,但是一旦自己起兵,九夷部落是否还会听从夏朝的号令。
    为了测试此事,伊尹劝说商汤停止对夏桀每年的进贡。
    连最富庶的商国也不向自己进贡了,夏桀因此而大怒,于是发出召集令,命令九夷都要出兵攻打商国。
    九夷之师迫于夏桀的势力,最后还是跟从其出兵,伊尹见夏桀依然能调动九夷之师,于是果断劝说商汤再次向夏桀进贡,以使其放松警惕。
    商汤照做,夏桀认为商汤顺服,于是撤兵。而商汤这边也没闲着,暗地里加紧了攻伐夏朝的准备。
    前1601年左右,商汤决定再次停止向夏桀的进贡,这惹的夏桀暴怒,再次发兵。
    但是这次跟上次不同的是,九夷之师不愿再受夏的摆布,于是不再跟从,鉴于这种情况夏桀只好回师。
    夏桀的不得人心让商汤和伊尹看到了希望,而就在此时,昆吾氏也因为不满夏桀的统治而发动了暴乱。
    我们之前讲过,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有六个儿子,老三彭祖建立了大彭国,而老大昆吾建立了昆吾国。
    昆吾本名叫做“樊”,因部落分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约在今山西省安邑市一带),因此被后世称为“昆吾”。
    昆吾氏本为“己”姓,后经过繁衍发展,又派生出九个姓氏,即苏、温、董父、叔安、鬷(zōng)夷、旧许、顾、舟人、诸稽。
    昆吾氏到夏朝的中晚期实力很强盛,在当时诸侯国中排位很靠前,几乎与当时彭祖的大彭国和豕韦国并列,也成为了当时仅次于商国的大诸侯国。
    此时昆吾氏反叛夏桀,这让商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说实话,现在的夏桀几乎不堪一击,可以说谁起兵造反几乎都可以将他推翻。昆吾氏实力强劲,如果让它推翻了夏桀,赢得了民心,那么自己的伟业将很难实施。
    鉴于这种情况,商汤决定以除奸讨乱为借口,先灭昆吾氏,再灭夏朝。
    但是昆吾氏毕竟实力也不差,以至于两军竟然连续征战数年,最终商汤经过大小上百仗才灭掉了昆吾氏。
    《白虎通义》记载:“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也。”
    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曾说:“丁氏曰:‘夏昆吾,商大彭、豕韦,周齐桓、晋文,谓之五霸。’”
    也就是说后世对于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都是非常认可的,认为他们同属于“上古五霸”,由此也可知道这几个国家的实力确实很强。
    商汤在战胜昆吾氏后并没有停歇,反而将矛头一转,大兵压向夏朝都城斟鄩。
    为了提高军队的士气,商汤召集三军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讨伐夏桀的文辞激昂的檄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汤誓》,后被收录到《尚书》中。
    在大战前进行誓师,这已经成为后世的惯例,比如夏启的《甘誓》、商汤的《汤誓》、周武王的《牧誓》等,都是为了鼓舞将士奋勇杀敌的有效手段。
    只见商汤激动地说:“你们众人都仔细听清我说的话:不是我个人敢于兴兵作乱,是因为夏桀犯下了太多的罪行,是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的。我虽然也听到你们说了一些抱怨的话,可是夏桀有罪啊,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伐。你们或许会问:‘都说夏桀有罪,那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在这里我就告诉你们他的罪行。夏桀加大徭役,耗尽了夏国的民力;又重加盘剥,掠光了夏国的资财。夏国的民众不敢明争,只能以怠工相抗衡。他们又恐于夏桀的淫威,所以隐晦地诅咒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宁愿和你一起!’夏桀的德行已经到这种地步,现在我必须去讨伐他!希望你们和我一起来奉行上天降下的惩罚,事成之后我会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怀疑,我绝不会说话不算数。如果你们违抗我的誓言,那就是我的敌人,我就要惩罚你们,概不宽赦!”
    这其中夏朝百姓诅咒夏桀的原话是:“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时日曷丧”,这个成语出自这里,意思是表示誓不与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极点。
    就这样,前1600年,商与夏在仓皇这个地方进行了一次大战,史称“仓皇之战”。
    “仓皇之战”的名气实际上是跟华夏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商与周的“牧野之战”相当的一场战争,因为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着一个时代的更替,所以可以想象一下双方都是全力以赴,因为败的一方自然知道结果是什么。
    当双方都是全力以赴的时候,那么实力强的一方必然占有相对的优势,此时商的实力更强一些,最终夏桀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最终惨败于有娀氏旧址。
    成语“仓皇出逃”、“仓皇失措”,最早就出自这里,但是“仓皇”所指何地,至今没有定论。
    夏桀仓皇而逃,商汤紧追不放,结果双方又在鸣条(一说今山西省安邑市,一说今河南中部)这个地方大战一场,结果夏军全军覆没,夏桀也被活捉。
    后世认为“鸣条之战”是夏朝败亡的关键战役,而实际上之前的“仓皇之战”才是使夏军军心动摇的根本一战,从而为“鸣条之战”夏桀的惨败做好了铺垫。
    商汤认为杀死夏桀会激怒夏后氏的遗民,于是将他放逐于历山(一作“鬲山”),后来他又逃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省巢湖市),最后终老于此,自此,夏朝灭亡。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从夏禹开始,共传14世、17任后,最终败亡于夏桀之手,即便是加上中途太康失国那近一百年,夏朝历时也就470年左右,相比较之后的商朝和周朝来说,确实存在的时间短了点。
    之后伊尹瞅准时机向诸部落公布了这次大战的战绩,从此四海皆服,商汤于是登上天子之位,改国号为“商”,定都在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西南。
    第十六章 商之发展(1)

    古人对夏朝的存在是深信不疑的。现在有关夏朝的史料,主要见于《史记·夏世家》和《竹书纪年》,在《尚书》《孟子》《周礼》《左传》《国语》等典籍中,亦有片段式的史料记载,后人从中可以知道大禹治水、禹受舜禅、夏启夺位、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桀暴政等为数不多的几件大事。
    然而近现代中西方史学家却对夏朝是否真正存在过却提出了质疑,在他们看来夏朝这个朝代可能根本就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
    他们的理由有以下三条。
    首先,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现任何夏朝遗址和相关文物,无法直接证明夏朝的存在。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考古专家在河南偃师发现了“二里头文化遗址”,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都城遗址。根据测年结果,二里头遗址年代分布约为前1750年至前1500年,相当于现有史书记载的夏朝中后期,其地点也与史书记载接近。但是考古专家并未从中找到直接证明夏朝存在的器物,更没找到任何与夏朝有关的文字。
    其次,商朝人似乎并不知道夏朝的存在。
    既然夏朝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那么打败夏朝的商是否可以佐证夏朝的存在呢?在商朝时期已经出现了甲骨文,商朝的卜辞涉及面广,几乎记录了商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为商朝的“百科全书”。但遗憾的是,从出土的十万片甲骨文中,根本没有任何关于夏朝的记载。商汤灭夏桀的“仓皇之战”,可以说是商朝建立的关键一仗,即使如此重大的事件,商朝人的甲骨文中也并未记载。商朝关于商汤的纪录多达数百条,却丝毫没有提及这一丰功伟绩。
    第三,关于夏朝的纪录,最早出现在夏朝灭亡了一千年以后,使其可信度大大降低。
    中国最早纪录夏朝存在的文献是《尚书》,但经考证《尚书》关于夏朝的文章其实是东周时期伪造的,而当时夏朝已经灭亡近一千年了。而与夏朝最接近的文物是西周时期遂公盨(xǔ),上面记录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但并未提及夏朝。
    不管怎么说,我们依然相信老祖宗夏朝的存在,因为历史不可能凭空编造得如此细致。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了商朝的所有世系,而经过之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的研究,基本上跟《殷本纪》中所写商的世系能够对的上,可见司马迁所用史料还是准确的。对于夏的14代17任君主,《史记·夏本纪》中也有跟商朝一样详细而明确的世系,因此后世很多学者认为这也是可信的。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文献记载和神话传说故事中多次提到的夏民居住和繁衍的地方,也就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都城遗址,对应的是夏朝建立时间最早也是最终的都城——斟鄩。经勘测,这个遗址对应着公元前1750年至前1500年这段时期,虽然从这里未找到直接证明夏朝存在的器物和文字,但是从这里出土了大量的耒、耜、锥、锛、凿、镞等较之那个时代已经算很先进的农业工具,以及大量的铜鼎、铜爵铜铃等铜制品,难道这些东西的出现还无法说明我们在商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个文明时代了吗?
    笔者认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无可置疑,而夏朝的存在也是事实,也许只是那时候还没有成体系的文字来记载这些,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一定会找到夏朝存在的佐证。
    言归正传。
    商汤建立了商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对于商汤灭夏,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和谐的,此时民间也出现了一些指责商汤的言论,而且这种言论有愈演愈烈之势。
    面对这种情况,商汤与仲虺策划了一起严密而且规模宏大的宣传造势活动。
    第一步,仲虺命人放出风去,就说商汤驱逐夏桀之后,自己非常惭愧,心里很不安。这是一种姿态,商汤树立了一个值得同情的形象,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征服者,自己放逐夏桀是迫不得已,并非个人意愿。
    第二步,就是仲虺作了《仲虺之诰》,实际上是代表群臣,代表诸侯,同时也代表舆论,来宽慰商汤,让商汤走出自责的阴影。
    实际上商汤根本不需要宽慰,仲虺的目的是要正面论证商汤灭夏的正当性。之后为了转移舆论的注意力,仲虺淡化了“驱逐夏桀”这个事实,而是将重心放在“商汤作为救世主”上。之后仲虺又阐述了为政之道,目的是通过积极的、前瞻性的政治建设,引导公众积极地向前看,而不要再去纠缠已经过去的事情。
    可以说,经过君臣二人的共同努力,舆论导向发生了变化,从而稳定了商汤的统治。
    光进行软的可不行,软硬兼施才是为政之道,于是商汤再接再厉,作了《汤诰》,借以告诫诸侯不要反叛。
    《汤诰》的大体意思翻译如下:“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要努力办好你们的事情。否则,我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了。过去大禹、伯益长期奔劳在外,为民众建立了功业,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他们东面治理了长江,北而治理了济河,西面治理了黄河,南面治理了淮河,这四条重要的河道治理好了,万民才得以定居下来。后稷教导民众播种五谷,民众才知道种植各种庄稼。这三位古人都对民众有功,所以他们的后代能够建国立业。但也有相反的情况,蚩尤和他的大臣们在百姓中发动暴乱,上帝就不降福于他们,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是有过的。先王的教诲,可不能不努力照办啊!你们当中如果有谁干出违背道义的事,那就不允许他回国再当诸侯,那时你们也不要怨恨我。”
    这是把丑话说在前面了,如果谁再违背,那对不起,情面不讲,一码归一码。
    也就是通过这一系列软硬兼施的手段,商汤的政权才得以真正稳固。
    那么商汤的执政是否会一帆风顺呢?
    当然不是,相传商汤在成为天子的第三年到第七年这五年间,商都亳的范围内便出现连续大旱,骄阳似火、田地龟坼、作物枯萎。
    商汤心急如焚,命史官在郊外燃烧积薪,以牛羊豕作为牺牲,祭祀天帝。
    商汤虔诚地祈祷,同时引咎自责,列举六条自己可能犯的错误,哀求天帝赐福降雨,但毫无效果。
    大旱就这样从第三年开始一直延续了四年,眼看万物荒芜,民不聊生了,商汤实在坐不住了,于是又在桑林之地设坛,祭天求雨。
    只见商汤痛哭流涕,为万民祈福,但是依然不见天气变化。
    此时史官占卜后对他说,只有用活人作牺牲,天帝才肯降雨。商汤坚决不肯,祈雨本是为民,不可再去残害百姓,于是便决定由自己充任牺牲。
    只见他剪去头发指甲,沐浴洁身,坐在柴堆上向上天祷告说:“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勿因我一人之过,而伤害百姓性命!”
    正当手下人要点燃柴火之时,大雨骤然而来,旱情得以解除。
    万民一片欢呼,作歌颂扬商汤的德行,乐曲取名为《桑林》,后人称其为《汤乐》,后被伊尹改变成舞曲,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大濩(huò)》。
    商汤解除了旱灾,之后便是改弦易张,开始变更夏的旧习,推行他的执政。
    第十六章 商之发展(2)

    首先他修改了历法,把夏朝推行的夏历做了改动,但是改动也不大,就是把之前以寅月为岁首改为丑月为岁首。
    之后商汤又改变了器物服饰的颜色,因他喜欢白色,所以从此殷商崇尚白色。
    还有一项改变,那就是他取消了“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而用“帝”这个称谓作了取代。
    之后商汤推行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的政策,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就连远居黄河上游的氐人、羌人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我们都知道,氐、羌这些民族发展到顶峰的时期是在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期,然而他们早就存在,相传他们都是炎帝的后裔,先有的羌族,后从其中分化出了氐族,这些民族一直生活在华夏族的周围,实际上是跟华夏族并列的民族,只是发展得不够强大,所以才会臣服于华夏文明。
    就这样商汤在位十二年,为商朝开局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性命可能不长,这从他在位时间就可以看的出,但是《史记》中却有不同的记载,说他去世的时候正好百岁。
    后世对于商汤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古之圣王。
    春秋时期宋襄公曾评价道:“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三国时期魏国曹植曾评价:“殷汤伐夏,诸侯振仰,放桀鸣条,南面以王,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
    唐太宗李世民赞扬说:“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启殷朝。”
    清朝三朝老臣张廷玉曾有诗曰:“夏王厌芳醴,商汤远色声。圣人示深戒,千春垂令名。”
    可见后世对于商汤的历史功绩还是非常认可的。
    商汤的嫡长子名太丁,因病早亡,所以没能继承君位,其弟外丙继位。
    不幸的是,外丙刚刚继位三年,同样因病去世了,其弟中壬继承了王位。
    说来也怪,中壬继位了刚四年,也因病去世了,不到七年的时间,商汤的三个儿子全都死了,这不能不说是殷商的悲哀。
    此时的伊尹已经六十八岁了,历经了商汤、外丙、中壬三朝,可谓德高望重,大权在握。
    鉴于无君可立的现状,伊尹思前想后,最终决定拥立太丁之子太甲为王。
    然而太甲临政三年,昏乱暴虐,违背了商汤的以德治天下的大政方针,百姓多有怨言。
    伊尹此时因为自己看走了眼而悔恨,于是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将太甲流放到商汤的埋葬之地“桐宫”,让他以守灵这个契机反思自己的过错。
    但是毕竟太甲是商汤嫡长孙,伊尹不想放弃他,于是便写了《伊训》《肆命》《徂(cú)后》等训词,为太甲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商汤的法度,希望他在反思的同时能够加强学习。
    太甲去反思了,伊尹又不能立别人为帝,所以他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
    一晃三年过去了,太甲守着桐宫,每日追思商汤的功业,学习伊尹的训词,经过深刻的反省,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终日后悔不已。
    伊尹在得知太甲的表现后,便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回朝,之后将权力交还给他,自己仍继续当他的辅臣。
    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商汤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现,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
    伊尹对太甲之后的表现很是赞赏,于是就作了《太甲训》三篇来赞扬他,太甲最终也成有为之君,被其后代尊称为“太宗”。
    太甲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其子沃丁继位。
    也就在沃丁执政时期,一代名相伊尹去世,享年整一百岁。
    伊尹为后世所推崇,可以说一边倒的认为伊尹是古之少有的贤相、名相,他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然而《竹书纪年》却颠覆了这位贤相的历史形象,它记载说伊尹流放太甲后称“帝”,结果被太甲潜逃回来而杀害。但是从不同地区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来看,伊尹地位尊崇,并且有伊尹放逐与迎回太甲的记载,而且伊尹的后人在商朝都有很高的地位与权力,所以《竹书纪年》的记载似乎并不可信,我们不用过分纠结于此。
    沃丁之后其弟太庚继位,太庚之后其子小甲继位,小甲之后其弟雍已继位,雍已之后其弟太戊继位,可见商朝的世袭方式与夏朝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先由兄弟继承,没有兄弟了才传给儿子。
    而到了雍已在位的时候,商朝的国势开始衰弱,个别诸侯已经不来朝见了。
    太戊继位后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决定重新振兴商的基业,为了能找到一个合格的国相,他经过了认真的考察,最终选定了伊尹的儿子伊陟(zhì)。
    伊陟确实有才,于是在他的主政下商朝国势开始恢复。
    相传在太戊执政时期,国都亳地竟然出现了一件怪事。
    有一天,突然在朝堂之上冒出了两棵树,一棵桑树,一棵楮树,这两棵树奇怪就奇怪在他们缠绕在一起生长,而且一夜之间就长得有一搂那么粗。
    这种怪事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且还是出现在朝堂之上,这对于遵从迷信之事的古人来说,自然跟不祥的征兆联系在了一起。
    太戊很害怕,于是赶紧向伊陟请教。
    伊陟对太戊说:“我曾经听说,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您的执政有什么失误啊?希望您进一步修养德行。”
    太戊听从了伊陟的规谏,明察自身,修养德行,结果没有多久那怪树就枯死而消失了。
    太戊对伊陟的才能很欣赏,有一次他在太庙中祭祖之时,便夸赞伊陟的德行,并决定不把他当臣下对待,要让他配享太庙。
    伊陟谦让不从,写下《原命》,为的是重新解释太戊之命,自己不配享太庙。
    太戊一朝君臣如此和谐,于是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服,史称“太戊中兴”。
    太戊执政时间很长,史书记载竟然长达七十五年之久,因其做出的突出贡献,太戊又被商后代尊称为“中宗”。
    太戊去世之后,其子中丁继位。
    之后从中丁开始又过了八代,商朝大多时候一直沿用祖先留下来的传弟不传子的继承方式,这使得亲族之间为取得帝位而互相争斗,造成了连续九代的混乱,因此国势再度衰退下来,诸侯到最后都没有再来朝见的了。
    也就是在这九代混乱时期,商朝国都来来回回迁都了五次,劳民伤财,使得商朝民众怨声载道,不愿再受迁移之苦。
    此时的商帝名盘庚,他体察百姓疾苦,于是决定仍然定都在亳,并告谕诸侯大臣说:“从前先帝汤和你们的祖辈们一起平定天下,他们传下来的法度和准应该遵循。如果我们舍弃这些而不努力推行,那怎么能成就德业呢?”
    就这样,商朝国都又迁回了亳,之后盘庚又修缮了商汤的故宫,再次恢复商汤的政令。
    此后百姓们才渐渐安定下来,商朝的国势又一次开始复苏,诸侯逐渐地又开始前来朝见了。
    盘庚迁都回亳后,改称为“殷”,因前后在此建都长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不过盘庚似乎没有找到商朝出现乱象的根源,在他去世的时候又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小辛,商朝国势刚刚有点起色就又衰退了。
    小辛也是一样,死的时候将帝位给了弟弟小乙,而小乙比较聪明,去世的时候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武丁。
    可能连小乙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次传位决定,却成就了一个商朝历史上仅次于商汤的明君。
    第十七章 武丁兴商(1)

    武丁是商朝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他从继位那一刻起,心中就有一个宏愿,那就是复兴商朝。
    但是他却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一直没找到一位称职的像伊尹、伊陟一样的辅政大臣。
    于是武丁继位前三年从不发表政见,所有的政事由冢宰决定,而自己则躲在幕后审慎地观察国家的风气。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了一个叫“说”的圣人,而等梦醒的时候武丁依然对“说”的长相记忆犹新。
    到了第二天,他就开始按照梦中见到的形象去审视群臣百官,结果没有一个长得像梦中那位圣人的。
    武丁不甘心,于是又派百官到民间去四处寻找,结果在傅险(古地名,不可考,后泛指隐居之处)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个正在服刑役修路的人长得很像,于是官员便把他带给武丁看。
    武丁见到此人后惊呼这就是他梦中见到的圣人,于是请为上座,与他进行了深入地交谈。
    这不谈不要紧,这个叫“说”的人果然不是一般人,谈论国家大事头头是道,确有圣贤之才,于是武丁拜其为相,让其总管朝中事务。
    “说”治理国家果真有一套,没有几年就把商朝治理的井井有条。武丁很高兴,于是用傅险这个地名来赐姓,因此“说”又叫“傅说”。
    武丁能识人用人,因此他所找到的圣贤之才不只傅说一人,还有个人叫祖己。
    有一次武丁祭祀其祖商汤,没想到有一只野鸡从远处飞来,落在鼎耳上鸣叫不已。
    听过野鸡叫的人可能会知道,野鸡叫声很大很急促,所以不明所以的武丁吓了一跳,惊惧不安,认为是上天对其执政的不认可。
    此时祖己前来开导他说:“君主不必担忧,一如既往的处理好政事就可以了。上天监察下民是着眼于他们的道义。上天赐给人的寿运有长有短,并不是上天有意使人的寿运夭折,中途断送性命。有的人不遵循道德,不承认罪恶,等到上天降下命令纠正他的德行了,他才想要怎么办。君主您继承帝位,努力办好民众的事,没有什么不符合天意的,所以您放宽心,继续按常规祭祀,不要依据那些应该抛弃的邪道!”
    武丁听了祖己的劝谏,继续按照之前礼仪祭祀祖先,并励精图治修行德政,致力于复兴大业。
    想要复兴当然少不了征伐,武丁在位期间就曾向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巴方等二十多个方国进行过征讨,最终也确实展现出了商朝的威仪,都以胜利而告终。
    但是这么多场胜利可不是武丁亲自取得的,他派了一名猛将领军,而这个猛将的身份却让人惊叹不已,这个人叫妇好,是个女人。
    据说武丁的一生当中有多达六十多位妻子,其中只有三人拥有帝后的地位,称之为“三配”。
    妇好,好(古音zǐ,同“子”)姓,“妇”为尊称,她是武丁第三位帝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
    妇好不仅是“三配”之一,而且也是武丁一生中十分宠爱和尊敬的妻子,原因就是她确实有过人之处。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中发掘出了妇好墓,墓中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这其中有多达134件的兵器。
    在这些兵器当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两件大铜钺(yuè),其中一件以龙纹为饰,重八公斤半;另一件以虎纹为饰,重九公斤。两件铜钺钧以雷纹为地,铸有“妇好”二字。
    学者们根据一起发掘出的甲骨文判定,这两件大铜钺曾是妇好生前使用过的武器,由此可见妇好一定膂力过人,能征善战。
    从现有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到,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曾多次受命带领殷商将士征战沙场,因此她不仅是一名能征善战的武将,还是一名有着非同寻常军事才能的军事家。
    也正是因为妇好的军事才能,武丁才放心将军队交于她带领。
    在妇好的诸多战役中,最出名的一仗当属征伐羌方一战,甲骨文中有:“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这里说武丁让妇好率领所部三千人以及其他部队一万人,一起讨伐羌方。研究表明,一万三千人已经是当时商朝一半以上的兵力了,武丁竟然能放心让妇好领兵,说明对其绝对信任。
    妇好确实没有让武丁失望,她调度指挥有方,身先士卒,最终一战而击溃羌方,夺取了羌方之前占领的大量的土地,羌方无奈只能向西迁移,商朝西北边境得以安定。
    我们之前讲过,羌族相传是炎帝的后裔,他们生活的区域就在华夏文明的西部,而羌方就是羌族的一支。但是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表明,这里所说的羌方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历史上的鬼方。
    鬼方的来历有很多,有人说他们是匈奴人的祖先,还有人说他们是第二次印欧大移民迁徙到远东的人群,即入侵印度的古雅利安人。
    在拜火教文献经典波斯古经《阿维斯陀》中曾记载,国王费里顿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图尔、二儿子萨勒姆和小儿子雅利安。费里顿临死之前将他的帝国一分为三,大儿子图尔统辖东部,后来这部分人演化成了图兰人,这是突厥人的祖先;二儿子萨勒姆统辖西部,后来这部分人成为罗马人的祖先;小儿子雅利安执掌中南部,后来演化成了伊朗人,他们便是雅利安人的祖先。
    这自然是拜火教对自己民族发源的认知,而雅利安人是一个发源于黑海北岸的古老游牧民族,历史学家称其为“印欧民族”。相传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民族的一支向西到达了巴尔干半岛,后来演变成了希腊民族;向西南的一支翻越了高加索山进行小亚细亚,后来形成了吕底亚民族;向南的一支进入伊朗,后来形成了伊朗民族。
    大约在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开始大移民,他们来到两个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在做了短暂的抵抗之后,被雅利安人所灭;前1670年左右,雅利安人来到尼罗河平原,古埃及文明毁灭;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来到古印度,在与古印度文明展开了长达六个世纪的拉锯战后,古印度文明毁灭。
    四大文明古国,雅利安人灭了三个。
    对于为什么只有古代中国文明没有被雅利安人所毁,史学界众说纷纭,所以才有了雅利安人来到华夏文明的西部居住,成为了“鬼方”,或者“羌方”一说。
    如果鬼方真的是古雅利安人的话,那么妇好的这一次征讨的胜利,无疑是华夏的幸事,倘若这些古雅利安人成功的入侵了华夏大地,那么今天的中国也将被种姓制度所困扰。
    所以有学者认为,妇好这一次远征的意义,不亚于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是奠定民族之基的重大战役。
    第十七章 武丁兴商(2)

    其实妇好除了女将的身份外,她还是国家的大祭司。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中,记载着妇好多次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大祭司”在当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君主都要敬其三分,由此可见武丁对她的信任和尊重程度。
    对于妇好,武丁是发自内心的关心。
    甲骨文中曾多次显示,每次出征前武丁都会占卜妇好会不会有事,能不能凯旋归来;妇好要生产的时候,武丁又会占卜母子会不会平安;妇好生病了,武丁又会占卜妇好的病会拖延多长时间。
    甲骨文中还记载,武丁为表彰妇好的战功,还赐给她封地。君主给夫人封地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而且是绝无仅有,由此可见武丁对于妇好是发自真心的爱和崇敬。
    但是很不幸的是,妇好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这让武丁伤心欲绝,之后还为她追庙号为“辛”,所以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为了纪念自己的这位已故夫人,武丁将妇好葬在自己处理军政事务的宫室旁,以便随时能看到她、守护她,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武丁还通过占卜者向妇好询问。
    古人信仰鬼神,武丁一直认为妇好还生活在阴间,怕她在阴间过得不好,于是多次向占卜者询问妇好在阴间是否有婚娶,是否有人照顾她。
    占卜者对武丁的思维很无语,于是便应付他说妇好可以许配给祖甲、祖乙、成汤三位祖先。武丁听说之后很高兴,于是就率领儿孙们为妇好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将她的“魂灵”先后许配给了三位先王,让她在幽冥中能得到三位先人的关怀和照看,这才放心。
    作为一代帝王,还有如此真挚的爱情,真的羡煞后世诸多后宫。
    然而刚才也说过,武丁一生有六十多位妻子,所以他在对妇好一往情深的时候,同时又是多情的。
    武丁有三位正妻,也就是三位帝后,除了妇好之外,还有两位——妇妌(jìng)、司巧母。
    妇妌,商王武丁的第一任帝后,是当时大的方国井方(今河北省邢台市)公主,因是武丁的当时未继位太子祖己的生母,所以母以子贵,成为“三配”之一,死后追庙号为“戊”,因此被商朝后代称为“母戊”。
    妇妌不像妇好那么能征战,而显得更加贤淑一些,她善于农业种植,尤其擅长种黍,殷墟卜辞中记录了很多她种黍的内容。
    司巧母,商王武丁的第二任帝后,因其子是武丁之后继位的祖庚,所以她成为“三配”之一,死后追庙号为“癸(guǐ)”,因此被商朝后代称为“母癸”。
    那么既然母戊为第一位帝后,那么为什么其子祖己最终没有继位呢?
    《太平御览》中记载:“殷高宗有贤子孝己,其母早死,高宗惑后妻之言,放之而死,天下哀之。”
    殷高宗指的就是武丁,孝己就是祖己,也就是说祖己的母亲母戊死的早,而武丁受到后妻的挑拨,最后把祖己流放,致使祖己想不开,郁郁而死。
    而这个后妻,很有可能就是母癸。出于自己儿子能够继承帝位的考虑,母癸很可能使用了一些手段。
    祖己死后,根据序次应当是母癸所生之子祖庚为太子,然而此时又出现了变故。
    妇好是第三任帝后,当然也是武丁最宠爱和尊重的。妇好也生有一子,名为祖甲,因妇好的关系,武丁一直非常喜欢祖甲,所以就打算立祖甲为太子。
    当母癸马上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时候,没想到此时祖甲站了出来,他认为父亲这是废长立幼,不合祖宗礼法,为了杜绝这种事的发生他逃到了乡野之间。
    由此看来祖甲确实明理和遵守礼法的典范,有让国之美。
    母癸自然求之不得,顺其自然的,祖庚得以成功成为太子。
    咱们先放下武丁的家事不说,再来看他的国事。
    除了打击周围蛮族之外,武丁还攻伐了大彭国和豕韦国等所辖范围内诸侯。
    我们之前讲过,大彭国和豕韦国都是彭祖的后裔,而且在夏朝末年一度都很强盛。
    因为豕韦国亲夏,所以商汤最终将其灭国,并将刘累后人刘咏安排在此立国。
    然而这触及了大彭国的利益,因为世代豕韦国都是“彭”姓,商汤让它姓了“刘”,这自然引得大彭国的不满。
    所以在商成立不久,大彭国出兵攻占了豕韦国并安排彭姓族人替代了刘咏。
    此时商朝初建,而且大彭国实力强劲,对于大彭国的擅做主张,商汤采取怀柔政策,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封大彭国为侯伯,意思就是诸侯之长。
    大彭国和豕韦国经过几代的发展,俨然成为了当时最有实力的诸侯国,因此才被列为“上古五霸”。
    然而随着大彭国和豕韦国势力的不断膨胀,殷商王朝开始担忧起来,于是在武丁执政时期,为了殷商的权力集中,他亲率大军攻打大彭国和豕韦国。
    但是这两国实力确实强,所以双方拉锯战竟然持续了几年时间,最后还是武丁倾全国之力灭掉了他们,从此解决了商朝的心头大患,从而稳定了殷的基业。
    《国语·郑语》记载:“大彭、豕韦为商所灭矣。”
    大彭国被灭后,其后代以国为姓,于是成为了“彭”姓的始祖;而豕韦国被灭后,其后代也以国为姓,成为“韦”姓的始祖。
    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武丁不仅扩大了自身的领土,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俘虏,增加了不少劳动力。
    劳动力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武丁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特别是青铜器的制造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武丁可以说复兴了商朝,被商朝后代尊称为“高宗”,他所开创的盛世被称之为“武丁中兴”。
    武丁算是一个长寿的君主,他在位达到五十八年,终因年龄太大而去世。
    他死后其子祖庚继位,但是其在位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七年,临死前他感激妇好之子祖甲的让位,于是将帝位传给了,自此祖甲才登上了帝位。
    在妇好墓中,有一件器物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一件大型青铜器——后母辛鼎。
    在古代,鼎往往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该鼎高80厘米,口长64厘米,重达128千克,这个体型的鼎代表其主人的地位已经相当尊贵了。
    这个鼎就是祖甲在位时为妇好打造的,为母后造鼎,这个不是祖甲的先例,因为当祖己还为太子的时候,就为其母母戊造了一个更大的鼎,也就是被尊为国宝的“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高一米三,重八百多公斤,整个鼎制作十分精美,有鱼纹、虎纹、饕餮纹等华美的纹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不过大家都知道,后母戊鼎一开始叫“司母戊鼎”,那么为什么后来又改名为“后母戊鼎”了呢?
    原来甲骨文中“后”和“司”是正好相反的写法,在早期汉字中,正反两种写法都是可以的,但是一字之差,意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司母戊鼎”是祭祀母亲戊的意思,而“后母戊鼎”是献给伟大的母亲之意,从鼎的命名原则上来说,后母戊鼎更加符合,而且还有后母辛鼎的先例,所以才有了改名风波。
    武丁死后,由于其后人的无能,致使国力再次衰微,而且这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复苏的迹象了。
    武丁之后经过了五代,王位传到了武乙手里。
    这里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商朝的帝王,都是以“天干”来命名的,比如商汤叫“大乙”,还有太甲、武丁、祖甲、祖庚等等都是如此。对此,后世学者多有不同见解,有人说是以生日命名的,有说是以去世日期为名的,也有说是庙号、祭名等等,总之说法不一。
    《白虎通义·姓名》中记载:“殷以生日名子,何?尹家质,故直以省日命子也。以《尚书》道殷家太甲帝武丁也。”
    这里认为殷商帝王之名是以生日为名,这种观点在司马贞的《史记索隐》里也得以体现:“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
    笔者赞同这种说法。
    虽然武乙跟武丁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这两个人却有着天壤之别。
    武乙是商朝历史上货真价实的昏君,他上台之后觉得殷这个地方不够气派,于是他放弃了这个古都,一声令下便开始迁都,这次迁到了黄河以北的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更名为“朝歌”。
    如果只是迁都,最多耗费人力物力,可是武乙这个君主偏偏个性的要命,是个典型的无神论者,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他的主张。
    他曾经制作了一个木偶,并称它为“天神”,闲着没事他就跟“天神”下棋,并让下人代替“天神”下子。
    下人哪敢赢他,于是每次都是“天神”投子认输。武乙也不客气,之后以各种方式侮辱“天神”。
    这样还不过瘾,武乙又制作了一个皮革的囊袋,里面盛满血,将其挂在天空,之后用箭射它,美其名曰“射天”。
    总之武乙就是不服上天,总认为自己可以逆天改命。
    说来也巧,有一次武乙到黄河和渭河之间去打猎,结果晴朗的天空中突然打了个巨响的雷,而这个雷却刚刚好劈在了武乙身上。可怜一生不信老天的武乙,这次却让老天捉弄了一把,而代价就是自己的性命。
    武乙死后,他的儿子太丁继位。太丁去世后,他的儿子帝乙即位,而到此时,商朝已经衰落的非常厉害了。
    帝乙有两个儿子,长子微子启为贱妾所生,出身低微,因此虽为长子,但实无继承王位之权;小儿子名辛,是王后所生,因此自然成为了王位的继承人。
    帝乙死后,帝辛自然顺利继位。然而他却是中国历史上跟夏桀齐名的暴君,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商纣”。
    第十八章 商衰周兴(1)

    “纣”是谥号,意思是“残义损善”,可见后人对他是一点好感没有。
    这里有必要纠正一个错误称谓,那就是“商纣王”。
    商朝时,对于最高权力统治者称“帝”,比如武丁帝、祖辛帝、帝乙等等,而“王”作为最高权力统治者的称谓始于周朝,所以不可能出现“商纣王”的称谓,我们可以称之为帝辛,也可以称之为“商纣”,这类似于“夏桀”,都是用的谥号。
    大多数人对商纣的了解来自于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对他的直观印象是力大、好色、荒淫、残暴、听信谗言,而对他的宠妃妲己的印象则是残忍、妖媚、狐狸精,可以说人们对他们的印象已经先入为主了。
    实际上,这里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或不全面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真实历史的样子。
    《史记》如此记载商纣此人:“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也就是说商纣不仅天资聪颖,接受能力强,同时又有很好的口才;不仅动如脱兔,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这样有能力的君主,想必当时的百姓是拥护的,可能还会将振兴商朝的希望寄托于他的身上。
    说完优点,《史记》又接着说缺点:“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也就是说商纣的聪明是小聪明,臣下向他劝谏时他可以轻松将其反驳倒,即便是自己有过错,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口才掩饰掉,从而转移话题的重点。他凭着自己的才能经常在大臣面前炫耀,同时又处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
    这就是商纣的特点:能言善辩、动如脱兔、勇力过人、高傲自大。
    正是有这样的特点,商纣一生极其崇尚武功,有史料记载他曾在黎地和渭水一带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之后征讨东夷,还讨伐了有苏氏。
    有苏氏被打败后,恐于商朝的威势,不仅进献了大量的珠宝财物,还献上了一个美女,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妲己。
    这种做法是有先例的,那就是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时期,因为夏进攻了有施氏,有施氏怕有亡族危险,于是进献了一个美女,那就是妺喜。
    后来在灭亡夏朝的历史上,妺喜确实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但是并非想后人所描写的有那么大的威力,一个朝代就毁在一个女人手中。
    有苏氏自然没有想过要灭亡商朝,但是妲己的到来确实有利的促进了商的灭亡。
    商纣对妲己宠爱有加,《史记·殷本纪》记载说他什么事都听从妲己的,这也为后世说妲己干政留下了口实。
    实际上,司马迁并未明确说妲己干政,只是说商纣听妲己的话,至于是不是政事就不得而知了。而在《史记·周本纪》里,只是在《太誓》里说到商纣听任妇人之言,所以自绝于天,抛弃祖先乐曲,谱制淫荡之声,以讨妇人欢心。而经过《封神演义》的一通演绎,将建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残杀忠良等等坏事都安在妲己头上,确实没有任何根据。
    后世总是用“女人祸水论”来给一个朝代的末代帝王遮羞,实际上,如果不是帝王自己昏庸,一个弱女子又能掀起多大风浪?所以还是多从自身找问题比较客观一点。
    《史记》中记载商纣“慢于鬼神”,也就是说商纣对鬼神之事是不屑的,有轻慢的表现,这一点跟他的曾祖武乙确实不相上下。
    “慢于鬼神”,短短的四个字,却让《封神演义》大肆利用,最终编出了商纣轻薄女娲娘娘的桥段,最终才有了女娲娘娘安排狐狸精祸乱商朝的故事。
    商纣尚武好战的习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致使怨声载道。
    如果他只是尚武和自大这样的毛病也不至于亡国,坏就坏在他的毛病还要一大堆,几乎所有昏君具备的“素质”他一样不缺。
    他喜欢淫乐,于是他就安排当时著名乐师师涓为他谱写,之后配上淫荡舞蹈,整日放荡作乐;他喜欢玩物,于是就多方搜集狗马等物,以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还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这些事件都是《史记》里所记载的,也被《封神演义》添油加醋的借用了。
    为了满足他奢侈的生活,他下令加重赋税,收缴的钱财堆满了鹿台钱库,收缴的粮食填满了钜桥粮仓。
    商纣如此荒淫无度,强征暴敛,不仅他的百姓怨声载道,即便是周围的诸侯国家也是不堪其扰,纷纷起来反抗。
    商纣对于诸侯的反叛很恼火,于是严加刑罚,凡是作乱者必受他发明的炮烙(古音读作páo luò)之刑。
    所谓炮烙之刑,就是在一条粗大的铜柱上涂满油,在铜柱下面点燃炭火,让有罪之人爬过铜柱。铜柱本就圆滑,行走困难,再加上上面涂满了油,罪人必然无法行走而掉入炭火之中,其结果只有被活活烧死。
    鉴于这种情况,当时就有人站了出来,要求废除这种酷刑,这个人就是西伯姬昌。
    姬昌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周朝建立者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
    商朝末年像极了夏朝末年,商纣像极了夏桀,而新发展起来的诸侯国周国像极了当年商汤时期的商国。
    既然说到了周国,有必要介绍一下周国的发展史,取材于《史记·周本纪》。
    传说周国的祖上是“弃”,也就是“后稷”。
    “后稷”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官职,也就是掌管农事的官员,因为弃曾做过尧的农师,所以后世以“后稷”这个称谓来代指“弃”。
    后稷的母亲是有邰(tái)氏的女儿姜嫄,她是帝喾的正妃,所以周的祖先后稷是黄帝的后裔。
    《说文》里记载:“黄帝居姬水,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
    所以,周国因是黄帝之后的缘故,都从其为“姬”姓。
    传说姜嫄年轻的时候,一次出游来到野外,看见一只巨人的脚印,因此驻足而观赏它,心中不由得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脚印的形状,于是就走上去踩了一脚。
    书中代言,这个脚印是天帝留下的,所以才对凡人有如此大的诱惑力。
    顿时姜嫄的身体被撼动了,心神也好像被人触动了一样,之后没多久她就怀孕了。
    这个桥段像极了当年华胥氏生伏羲的故事,这自然又是后人为了突出所生之子的伟大而编造的神话故事罢了。
    不过后人的附会能力也确实差了点,人家契出生的时候是其母吃了玄鸟蛋,尧出生的时候是有神龙上身,唯独弃出生没的编了,又用了一遍伏羲的旧典,真的是黔驴技穷了。
    话说帝喾这个丈夫做的也挺悲催的,自己四个儿子,除了长子挚之外,其他三子说白了都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难道这就是他最终把天子之位传给挚的原因?
    收回发散的思绪,我们再来看怀了孩子的姜嫄。
    第十八章 商衰周兴(2)

    这个孩子来路不正,姜嫄怕背上纵欲放荡的千古骂名,于是就向上天祭祀祈求说:“不要让这个孩子生下来,更不要是个男孩!”
    但是她好像找错了请求的对象,因为这个孩子是天帝赐给她的,所以她不仅顺利的生下了孩子,而且还是个儿子。
    所以这么看来,这个孩子也不是帝喾的,而是“天帝”的。
    姜嫄一看所有的事都与自己相悖,于是就把这儿子看作成怪物,就打算将他抛弃。
    第一次,姜嫄将孩子抛弃在狭窄的小巷中,但路过的牛、马都绕道改路而躲避,所以他并没有因此遭受践踏。
    姜嫄一看这样,于是第二次又打算把他抛弃在树林中,可是还没等她实施呢,林子里来了很多伐木的人,所以姜嫄再一次无功而返。
    第三次,姜嫄又把他放在湖中的冰上,打算以此冻死他,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远处竟然飞来了成群结队的鸟,最后都张开羽翼盖在孩子的身上,以此不让他冻死。
    经过了这么多事,姜嫄终于醒悟了,这个孩子不是凡人啊,抛弃这么多次他都化险为夷了,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于是姜嫄不敢再抛弃他,而是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并在娘家有邰氏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想抛弃自己的亲生孩子,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重复这么没有人性的罪孽,所以姜嫄给这个男孩取名叫“弃”。
    刘向《列女传》中对姜嫄也有记载,并因为她知错能改而评价她为“静而有化”,后作诗赞美她:“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
    弃还是小孩的时候,他的不凡之处就显现出来了,《史记》说他有着之前圣王的高远志向。
    孩子都有玩的天性,别的孩子可能追逐打闹、尿尿和泥什么的,但是弃却比较另类,他就喜欢种植作物,比如麻、豆之类的,没有他不会种的,不仅如此,他种的东西都生长茂盛,到最后总是能获得丰收。
    这也许就是所说的天赋吧。
    等到他长大成人之后,儿时的喜好就成为了他的事业,他对种植作物非常有钻研,他一边种植一边观察什么样的土地适宜种什么谷物,这使得他的种植技术愈发高超,而其周围的民众也都纷纷来向他学习。
    此时正是尧统治时期,作为弟弟,尧自然知道二哥的这种才能,于是就让他担任农师,教百姓种植谷物的技术。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在弃的教导下,百姓获得了大丰收,每个人走在街上的时候都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这是步入温饱生活的满足感。
    百姓丰衣足食,作为天子的尧自然高兴,因弃教授民众种植粮食有功,于是尧将他封在其母族有邰氏的领地(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境内),因此他也是“邰”姓始祖。
    这是周人的第一块领地,虽然那时的周人叫“有邰”。
    后稷的儿子叫不窋(zhú),因为受父亲的影响,他对农事也非常感兴趣。后稷很欣慰,自己终于后继有人了,于是就在他去世的时候,将自己的位子给了不窋。
    因为不窋农事做得很不错,所以大禹也让他接替了农师的工作。
    到不窋晚年的时候,此时也是夏启开始安于奢靡生活的时候,他根本不重视农业生产,久而久之,农师这一职务就被废弃了。不窋没有了官职,但他寄希望于之后上台的太康,可没想到太康还不如他的父亲,致使偌大个国家农事全被荒废。
    后来后羿的有穷氏反叛夏,并一举推翻了夏的统治。不窋为了躲避战乱,无奈之下开始了向外迁徙。经过长途跋涉,周人从有邰来到了山势险峻的庆阳一带(今甘肃省庆阳市),属于华夏文明看不上的戎狄地区。
    但是不窋并没有嫌土地贫瘠,而是带领族人开荒种庄稼、饲养家畜、植树绿化。他还根据地形和气候,教族人改以前的穴居方式为窑洞居住方式。
    因为与戎狄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受到他们的骚扰,为了避免出现争端,不窋带人修筑了“不窋城”,在那时称为豳(bīn)地,也就是今庆阳市庆城县城。
    就这样,周人再次有了自己的领地,而通过接下来几代人的经营和发展,周族逐渐壮大起来,成为了来自西域的一抹不一样的彩虹。
    不窋死后,他的儿子鞠继位;鞠死后,他的儿子公刘继位。
    公刘这个人,很像他的曾祖后稷和祖父不窋,对农事有着不一样的热情,所以他在位的时候再次兴起发展农业的热潮。相传他亲自走遍了周围的漆水、沮水和渭水,考察各地的土地适宜什么农作物的生长,之后教授人们种植,逐渐的使得民众家中都开始有了余粮,人民生活也开始富足起来。
    相传公刘还非常慈善仁爱,走路时不踩活着的青草,驾车出行也有意避开芦苇,将植物当做跟人一样平等对待。
    由此看来,公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环保主义者。
    因为公刘有如此的博爱,对待植物都能有这样的感情,对待人更是不用说,所以周围的戎狄部落里的人都开始向周族靠拢,从而使得周族成为了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族群。
    也就是从此刻开始,周族的事业开始兴盛起来。
    从此处我们也可以发现,我们所自诩的正支正脉的华夏文明,其实并非是单源的,而是出自多源,是民族不断融合后产生的集体文明。所以中国人的认同感,并非来自民族认同,而是来自文化认同,这是五千年文明史的沉淀,与其他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也是他们难以理解的。
    公刘去世后,其子庆节继位。
    庆节见族群发展的越来越壮大,于是就在豳地建立了国都,从此周国以国家的形式开始存在在这片领土上了。
    然而此时正是夏、商朝的交替之际,周国相比于正统的华夏来说,那真的是不值一提的边缘小国,也正因为小,所以没有引起中原的重视,所以得以发展。
    庆节之后经过了八代,君主位子传给了古公亶(dǎn)甫,因后来周武王灭商,所以追封其为周太王。
    古公亶甫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积累德行,普施仁义,不仅得到了国人的爱戴,同时也被周围狄族的民众所仰慕。
    但是戎狄的首领则认为古公亶甫得民心而危害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就经常派人骚扰周国。
    古公亶甫认为和为贵,依然推行自己仁义的主张,于是主动献上了狗马牛羊,但是戎狄仍然攻打不止;古公亶甫又献上用毛皮、丝织品、黄金、玉器、贵重的珍宝,他们还是不停地攻打。
    古公亶甫于是很奇怪,等有一次见到戎狄的首领后就问他们说:“你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戎狄的首领也不客气,直接说想要他周族的土地和人口。
    这是贪婪的无理要求,古公亶甫就应该率领民众奋起反抗,但是此时的他却退缩了。
    是的,我用的词是“退缩”,因为他没有在种族受到威胁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进行反抗。
    《史记》记载古公亶甫此时的叹息:“民众拥立君主,是想让他给大家谋利益。现在戎狄前来侵犯,目的是为了夺取我的土地和民众。只要是能使大家生活富足,民众跟着我或跟着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但是民众因为我的缘故而去打仗,我牺牲人家的父子兄弟却做他们的君主,这我怎么忍心?”
    因为有这样的“仁爱”思想,他打算抛弃他的族人给戎狄,而只带着自己的家人离开。如果真的以抛弃族人为仁爱,那笔者真的不敢赞同他的做法,这其实是一个领袖没有担当的表现。
    于是古公亶甫带着他的家人离开豳地,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最后定居在了岐山西面的周原。
    相比较古公亶甫的懦弱,周族人却要勇敢得多,他们认为古公亶甫仁爱,于是逃脱戎狄的封锁,扶老携幼,一路追随古公亶甫而来,最终都到了周原。
    此时的古公亶甫应该是羞愧和感动的,自己抛弃了子民,但是子民却没有抛弃他。
    所以古公亶甫发誓这次一定好好对待跟随他的周族子民,以周原为新的生存之地,重新恢复周国。
    要生存就要先有居住的地方,于是古公亶甫率领族人大力营造都城“西岐城”,在城内广建筑民舍,让民众从此定居下来;之后他让民众彻底废除戎狄的风俗,建立新的礼仪制度,使民众懂礼用礼;再之后他又设立各种官职,以此处理国中事务。
    按《吴越春秋》记载,古公亶甫在周原“居三月成城郭,一年成邑,二年成都,而民五倍其初”,可见其发展之快。
    第十九章 大周强盛(1)

    古公亶甫共有三子,长子太伯(又称泰伯)、次子吴仲(又称仲雍)和小儿子季历。
    季历的儿子不少,其长子便是姬昌,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周文王”。
    姬昌儿时就异常聪慧,《史记》和《吴越春秋》的说法就是“有圣瑞”,于是深受古公亶甫宠爱,对这个孙子也是格外推崇。
    举个例子,古公亶甫有一次就守着自己的儿子和大臣们感慨说:“我们家族有一代要兴旺起来,恐怕就在昌身上应验吧!”
    这话不知道是古公亶甫故意说给别人听的,还是真的有感而发,总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个人就开始心中盘算了。
    这个人就是古公亶甫的长子太伯。
    周人讲究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也是在吸取了商朝兄终弟及这个祸乱根源的基础上逐渐固化下来的。但是古公亶甫这话的意思明显是打算传位给姬昌,要传姬昌那就必须先传季历,那么此时作为嫡长子的太伯处境就太尴尬了。
    太伯是个孝子,在他心中权力和孝道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为了不使父亲为难,他打算出走,以此来给小弟弟继位扫除障碍。
    但是他心里还有一个顾虑,这个顾虑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二弟仲吴。
    自己走了,如果仲吴不走,自然周国也不会落入季历手中,于是太伯便去做仲吴的工作,使得他跟着自己离开了周原。
    两人长途跋涉,尽量远离周原这块土地,于是一路向东南方向走了下去,直到有一天来到了大海边上。
    已经没有路了,两个人决定在这里住下来。这里是江南的梅里(今江苏省无锡市梅村),民俗还未开化,周围的人群还进行着原始的生活方式。
    为了防止父亲派人找他们回去继位,于是两人按照当地的习俗剪短了头发,在身上刺了花纹,穿着原始民族的服装,以此表示自己已不能再继位周国了。
    由此看来,太伯和仲吴可以说是文身行业的鼻祖。
    对于这两个外来人,梅里当地民族感觉很好奇,虽然他们跟自己一样的装扮,但是他们的习俗却完全不一样,相比较当地人以捕鱼为生,这两个人更喜欢农耕。
    太伯和仲吴后来也发现,这里的土地和气候非常适宜耕种,所以他们便教化当地百姓,让他们脱离蛮夷,从事农耕。
    经过他们多年的努力,太伯和吴仲最终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吴国也正式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当时的吴国是个小国,因为地处偏远而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存在。可能连太伯和吴仲也没想到的是,几百年后吴国竟然强大到灭掉了楚国,而且一举成为了东周的霸主。
    关于吴国的历史,我们将在第五部分《吴越争霸》中做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因为太伯和吴仲的主动让位,古公亶甫去世后,季历顺理成章继位,这就是“公季”。
    公季严格按照古公亶甫的政教,努力施行仁义,所以他不仅得到了国人的拥护,更是得到周围诸侯国的支持,周国的威望开始显现。
    公季去世后,周国君主的位子终于轮到了姬昌。
    古公亶甫没有看错他这个孙子,姬昌继承后稷、公刘的遗业,效法古公、公季的法则,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使周国的文化、经济、军力都得到长足发展。
    姬昌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公家田地让农民助耕,只缴纳九分之一的税;对内奉行德治,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封建制度初期的裕民政治,即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
    不仅如此姬昌生活还非常勤俭,穿普通人衣服,到田间跟百姓一起劳动,可以说是兢兢业业治理周国。
    因此周国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周国在诸侯中的威望日渐升高。
    也正因为姬昌的贤明,大批的能人都前去投靠他,这包括孤竹国的伯夷、叔齐两位公子,还有太颠、闳(hóng)夭、散宜生、鬻熊(yù,楚国的祖先)、辛甲等一大批能臣,当然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的姜太公。
    姜尚,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号飞熊。
    关于姜太公的人生经历我们会在之后介绍齐国时专门讲到,这里不再赘述。
    姜尚投靠姬昌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可谓老来得志。
    相传姜尚为了能接触到姬昌,于是在渭河北岸直钩钓鱼,最终引起姬昌的注意,后来经过攀谈,姬昌认为姜尚是个奇才,于是拜为太师。
    得到姜尚可谓是如虎添翼,姬昌受其政治思想的影响,更加勤于政事,而且广纳人才,使得周国国力强盛,诸侯国竞相归附。
    而此时正是商纣时期,他的所作所为正好与姬昌相背离。
    商纣发明了酷刑炮烙,而妲己却每每看到有人滑下铜柱而被烧死的惨状后笑个不停,为了博妲己一笑,商纣就一直逼迫犯人爬铜柱,致使大量犯人惨死。
    由于炮烙之刑过于严苛,倡导仁义的姬昌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向商纣表示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
    这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商纣当然看好这笔买卖,于是他答应了姬昌的要求,废除了炮烙之刑。
    商纣得到了土地,而姬昌得到了人心。
    周的势力,在当时确实可以说独霸一方了,他拥有雍州之域,地盘扩展到江汉地区(丹江汉水流域),同时因其促成废除炮烙之刑,致使诸侯归附者数不胜数。
    鉴于姬昌发展的过于迅速,这引起了商朝上下的震动,商臣都认为留着姬昌必将成为国家的大患,必须找机会杀之。
    可是姬昌所作所为都是顺应天时和民心的,无故杀了他必然导致天下大乱,所以这事还要从长计议。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好办,先把你捧得高高的,到时候再让你摔得重重的。
    商纣决定封姬昌为“三公”之列,商朝所谓“三公”并无实职,而是象征当时地位最高的官职,仅次于帝王的位置。这跟后世周朝的“三公”不同,周的“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
    第十九章 大周强盛(2)

    那么商纣时期的“三公”都有谁呢?除了姬昌之外,还有九侯和鄂侯。
    九侯是九国此时的君主,九国是商朝仇吾氏族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为子姓。
    九侯有一个美丽的女儿,为了跟商朝搞好关系,于是九侯就将女儿献给商纣为妃。
    但是九侯的女儿为人正直,受不了商纣的淫荡,所以对商纣的殷勤表现得非常冷淡,这让商纣非常不高兴,最后一怒之下杀了她,并将九侯一并处以极刑,这种刑罚叫做醢(hǎi)刑,也就是被剁成肉酱。
    相传九侯死后其子孙后裔以国为氏,为躲避战乱,在“九”字一旁加入人旁,于是便有了“仇”姓,读作qiú。
    九侯一族就这样惨死了,这可把一个人气坏了,这个人就是鄂侯。
    鄂侯,又作邢侯,他是邢国此时的君主,邢国成立于商朝初期,到武丁时,邢国公主妇妌嫁给了武丁为后,邢国因此而繁荣发展起来,到商纣时期,鄂侯已经位列“三公”。
    鄂侯跟九侯关系交好,听说九侯无故惨死,怒发冲冠,与商纣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因言辞过激而惹恼商纣,结果鄂侯被施以脯刑,也就是被制成肉干。
    此时“三公”只剩下了姬昌一人,其他二人都死于非命,难道姬昌就能平安无事?
    不久姬昌的噩运就来了。
    商纣有个宠信的大臣名叫崇侯虎,也就是有崇国的叫虎的国君,他看到了周国的迅速崛起,于是向商纣进言道:“昌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跟从他,这恐怕不利于咱们大商的稳定。”
    商纣对崇侯虎的话深以为然,于是下令将姬昌拘于羑里(yǒu,在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
    这里有必要穿插介绍一下姬昌的夫人——太姒。
    太姒,姒姓,有莘国(shēn,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东南)人。
    有莘国我们之前多有提到,大禹的母亲脩(xiū)己就是有莘国的公主,鉴于这种情况,其族也跟从大禹而姓了“姒”。
    相传当年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太姒,当时就被她的天生姝丽、聪明淑贤所打动,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迎娶到太姒。
    《诗经》中的首篇《关雎》,后世有种说法就认为这是描述太姒和姬昌的爱情故事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姬昌的不懈努力下,太姒最终被感动,于是嫁给了他。
    《大雅·大明》中记载着姬昌迎娶太姒的场景:“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事实证明,姬昌的眼光确实独特,太姒并非一般女子,她淑贤有礼,为姬昌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因此深得姬昌厚爱和臣下敬重,被周人尊称为“文母”。
    《大雅·文王之什·思齐》中有赞美太姒的记载:“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太姒还有一个一般人比不了的优点,那就是生育能力特别强,她的一生为姬昌生了十个儿子,依次是长子姬考(伯邑考)、次子姬发(后来的周武王)、三子姬鲜(管叔)、四子姬旦(周公)、五子姬度(蔡叔)、六子姬振铎(曹叔)、七子姬武(郕叔)、八子姬处(霍叔)、九子姬封(康叔)、十子姬载(因其最小,而被封为冉国或聃国,所以又称冉季载)。
    史料中没有关于姬昌到底有多少个儿子的记载,但是从太姒这么能生来看,姬昌的儿子也少不了。因为这个特点,所以《封神演义》中才杜撰说姬昌有九十九个儿子,看来许仲琳的小说也是尊重了部分史实。
    据《大戴礼记》记载,周文王十三岁时生下长子伯邑考,十五岁时生下次子姬发。而翻看正史我们可以发现,关于伯邑考的记载少之又少,可以说基本上没怎么提及这个人,而小说《封神演义》中提到的伯邑考替父而死的故事,也是在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故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史记正义》中记载说,伯邑考,姓姬名考,“伯”是其排行,“邑”一种说法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说是担任“邑”这个官职,故称伯邑考。
    伯邑考为人淳孝,见父亲在商朝受苦,于是自愿到商朝为质,想以此替回姬昌。
    但是商纣却没有那么仁慈,他不仅没有释放姬昌,反而扣留伯邑考并让其为自己驾车。
    更加令人发指的是,商纣后来竟然烹杀了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姬昌,并对下人说:“世人都说姬昌是圣人,我倒要看看他会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
    《史记正义》中没有记载姬昌到底知不知道这肉羹是伯邑考,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他吃掉了肉羹。
    得知这个消息后,商纣蔑视地说:“谁说姬昌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当然这事多半为后人杜撰,因为就算喜欢采用民间传说的《史记》中都没有这样的记载,可见其真实性不高。
    姬昌就这样在羑里被困了多年,但即便是在这种不见天日的环境里,他依然没有虚度,而是潜心研究卦象,最终著成《周易》一书。
    当然,这是《史记》中的记载,到底《周易》为谁所著,至今没有定论。
    姬昌被囚禁在殷商,这让周国的大臣们心急如焚,于是大夫闳夭、散宜生等人一商量,认为商纣喜欢宝物美女,那么就投其所好,多多送去这些东西,以换回自己的国君。
    经过千挑万选,周国购得大量的宝物,这里有驺虞(zōu,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仁兽,虎躯猊首、白毛黑纹、尾巴很长,据说生性仁慈,连青草也不忍践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鸡斯之乘、骊戎文马、有熊九驷以及有莘美女,样样都可以说是价值千金。
    有了这些宝物,还要打点一下在商纣面前能说的上话的近臣,而这个殷商大臣就是费仲。
    费仲此时是商纣的宰相,可以说是大权在握,因其贪图财利,又善于阿谀,与商纣沆瀣一气,使得整个商朝乌烟瘴气。
    无独有偶,商纣还重用了一个人,这个人名叫恶来。
    相传恶来这个人力大无穷,这一点正合商纣尚武的喜好,于是他也得到商纣的赏识。
    恶来这个人善于毁谤,喜进谗言,他跟费仲一起把持朝政,使得诸侯国越来越不信任商朝。
    别看恶来这个人不怎么样,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却很争气,战国时期一统六国的秦国人,就是恶来的后人,这事咱们以后再细讲。
    此次闳夭、散宜生向费仲进献了大量的财宝和礼品,这让费仲很高兴,满口应承释放姬昌一事。
    之后费仲只将一半的礼物进献给商纣,并转达了周国人的诉求。商纣见到如此之多的宝物,惊喜不已,感慨说:“西岐果真物产丰富,仅此其中一物就足够释放昌了,哪里用的了如此之多?”
    之后他下令赦免姬昌出狱,因为确实做了挺多对不住姬昌的事,而且还收了人家那么重的礼,总觉得心里过不去,于是又封姬昌“西伯”,也就是西部地区的诸侯之长,并赐给弓矢斧钺(yuè),意思就是凭此可以征伐其他诸侯。
    姬昌假意感激涕零,之后一刻也不敢耽搁,像出了笼的小鸟一样,快马加鞭地奔回了西岐。
    姬昌经过这么一劫后,对商纣恨之入骨,如果说原来对推翻商纣还有一丝丝愧疚的话,此时他恨不得生啖其肉。
    确定了伐纣的大计之后,姬昌开始秘密与姜尚谋划推翻商朝政权的具体办法。
    姜尚建议姬昌对外联络对商纣不满的其他诸侯国,要求他们对商纣继续纳贡,从而使商纣放松警惕;对内定下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
    姬昌遵从姜尚治国策略发展周国,结果没有多久就致使天下诸侯纷纷依附。
    《史记·周本纪》记载,当时有两个诸侯国,名叫虞国、芮国,两国因为琐碎之事发生了纠纷,从而闹得不可开交,没办法就想到让威望崇高的姬昌来仲裁。
    虞国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了,舜死后,大禹将舜的儿子商均封在了虞地,因而建立了虞国,所以虞国为“妫”姓。
    到后世虞思担任国君的时候,少康正好为虞国的庖正,虞思很欣赏少康,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赐给他封地。
    少康以此为根据地复国后,对虞思非常感恩,因此后世商朝跟虞国关系一直都非常好。
    芮国相传是炎帝之后,所以它应该为“姜”姓,其位置应该就在周国附近,与商朝的关系一直也不错。
    此次两个亲近商朝的国家竟然来找姬昌评判对错,这事说明周国在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威望已经很高了。
    等两国国君来到周国,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不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史记·周本纪》)
    之后两国君主相互礼让着离开了。
    诸侯听闻了这件事情后,但凡是有矛盾纠纷的都来找姬昌评判,而不是找商朝这个天下之主了。
    “西伯昌断虞、芮之讼”,这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周人骄傲的将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也就是说从此刻开始,周国不再受商朝节制。
    既然要继续发展壮大,没有广阔的领土作为支撑是不行的,所以姬昌也没闲着,下大力着手于武力扩张。据《尚书》记载,周国首先讨伐西边的犬戎及密须等国以固后方,接着东伐耆国(qí,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又伐邘国(yú,今河南省沁阳市),最后伐崇侯虎的崇国(今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附近),从而深入到商朝势力范围。
    此时的周国相传已经获得了商朝三分之二诸侯的归附,从现实情况来看,因为商朝的纵容,周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商。
    鉴于这种情况,姬昌认为是该跟商作一了断了,于是在诸侯们的纷纷拥戴下,定最高权力拥有者称号为“王”,之后在西岐称王,史称“周文王”,从此周跟商的矛盾终于公开化。
    之后周文王迁都于丰都(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沣河西岸),这里离殷商都城朝歌更近,他准备在此秣马厉兵,以此为前沿阵地,一鼓作气拿下殷商政权。
    可是天不遂人愿,大业未成周文王便于前1057年因病去世了。
    姬昌在位大约五十年,功绩不可谓不卓越,周的真正强盛也完全在于姬昌在位时的治理。当他被囚禁在羑里时曾增演八卦为六十四卦,进一步总结出了《周易》;他断决虞、芮争执,被天下诸侯所拥护;他讨伐犬戎、密须、耆、邘、崇等国,奠定了周国的国力基础;他改变了殷之律法制度,制定了新的历法。可以说姬昌虽然没有实现伐商的大业,但是却为自己的后辈灭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十章 武王伐纣(1)

    姬昌死后,次子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
    关于姬发为何能继承大统而不是长子伯邑考,历来说法不一。
    一说是因姬发德重才高,所以姬昌将其立为太子,而舍弃长子伯邑考。这种说法以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的著名学者王国维为代表,他认为周文王舍弃伯邑考及伯邑考的儿子而立姬发为太子,是遵循了“立贤不立长”的殷礼。
    另一种说法就是认为因嫡长子伯邑考死在商朝,所以根据兄终弟及的惯例,自然由次子姬发继位。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清代史学家梁玉绳。
    梁玉绳明显是受了唐人的影响,我们之前说过伯邑考被商纣所杀并不可信;而王国维的观点也没有太多根据,因为我们看到殷商继位制度遵循的多是“兄终弟及”,即便是立自己的儿子,大多也是立的长子,没有明显的“立贤”之说。
    所以笔者认为,姬发被立为太子,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伯邑考当时可能因某种原因确实去世了,所以才轮到了次子姬发继承了君位。
    但不管怎么说,周武王德才兼备,继续发扬了周文王之德,很快便在诸侯间建立了威信。
    周武王九年(前1048年),姬发想继续完成姬昌的大业,于是假意东征商纣,目的是察看民心向背,看诸侯是否能够跟从响应。
    周军兵至盟津(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时候,不想各国诸侯自发纷纷跟从而来。
    此时周军加上诸侯的军队已达几十万,于是诸侯们纷纷表示此时便可一鼓作气攻伐商纣,可是姬发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最终班师而还。
    那么姬发为什么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呢?原因就在于商朝此时并非一无是处,朝中还有一些忠心为了殷商基业的大臣存在着,姬发如果此时攻打,必然会遭到忠臣们的全力抵抗,即便是能拿下来,从舆论上来说也会丧失民心。
    就这样又过了二年(前1046年),出兵攻打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这一年,商纣杀死了王叔比干,囚禁了王叔箕子,就连商朝的太师疵、少师强都抱着乐器逃奔到了周国,由此可见,商纣暴虐到了极点,已经引起了天下公愤。
    比干是商纣的叔叔,所以他姓“子”,比氏,名干。
    比干很有才能,先后辅佐帝乙(商纣父亲)和商纣两代君主,可以说对商朝倾尽全部心血,因此也被后世称之为“亘古忠臣”。
    箕子同样是商纣的叔叔,姓“子”,名胥余,因封邑在箕地,因而后世称之为箕子。
    比干、箕子和商纣的庶出大哥微子启,这三人在殷商末年因贤德齐名,并称为“殷末三仁”。
    虽然商朝此时已经破败不堪,但是有这三人在,姬发还是不敢轻易动兵。
    而就在前1046年这一年,比干实在看不下去商纣暴虐荒淫、横征暴敛的做法,于是死谏三日。
    商纣因此大怒,说:“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史记·殷本纪》)
    之后他命人残忍地杀害了比干,并剖其心。一代忠臣就这样命丧黄泉,享年六十四岁。
    比干死后,有人劝同样直谏的箕子赶紧离开,箕子回答说:“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尹之恶而自悦于民,吾不忍也。”
    之后箕子割发装癜,披发佯狂,整日鼓琴弹唱。
    商纣以为他真的疯了,于是将他囚禁起来,贬为奴隶。
    殷商的两大重臣死的死、疯的疯,姜尚见时机成熟,就向姬发提出伐纣请求。
    姬发也认为时机成熟,于是通告天下诸侯共同征伐。
    姜尚从周军中精选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组成伐纣大军。
    之后,姬发在姜尚和周公旦的辅佐下,率军渡过孟津(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而此时诸侯国纷纷开始出动,相传只是战车就有四千辆之多。
    姬发在孟津作了出兵动员,也就是著名的《太誓》。
    只见他面对几十万的大军庄严宣告:“如今商君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疏远他的亲族弟兄,又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淫荡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去讨女人的欢心。所以,现在发要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各位自当奋勇向前,我们没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机会,这一次必须成功!”
    作完动员之后,按程序要进行占卜,以确定出兵的吉凶。结果占卜的结果显示为不吉,这让姬发心中有些不安。
    但是事已至此,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是周国的天下诸侯大军浩浩荡荡的上路了。
    结果没想到走了没多久就遇到了暴风骤雨,姬发和众诸侯的的决心一度开始动摇。
    姜尚见姬发信心不足,于是果断地站了出来,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力排众议,最终坚定了姬发伐纣的信心。
    前1046年正月甲子日,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七十里处的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北),诸侯大军按编制列开阵势。
    面对如此之多的军队,姬发再次隆重誓师,只见他左手拿着黄色大斧,右手拿着有旄(máo)牛尾做装饰的白色旗帜,在队伍中正作了《牧誓》,后被收录在《尚书》中,在此不再引录,有兴趣的诸君可以查阅欣赏。
    此时商纣也集结七十万(一说十七万)大军赶至牧野,两军形成决一死战之势。
    这一仗就是决定中国历史之后走向的重要战役——牧野之战,就跟商灭夏时的仓皇之战和鸣条之战一样,牧野之战奠定了大周王朝的根基。
    让我们来看看战争的具体过程。
    战幕一揭开,姜尚亲率少部精锐为先锋在商朝军队前面挑战,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致师”,随后姬发率领大队人马发起猛烈冲击。
    此时商纣的军队人心是散的,原因就在于商纣无道,人们早就不堪其扰,所以虽然人数是周军的数倍,但是却早就盼着周武王的到来。
    所以当姬发率军攻打的时候,商朝军队都掉转兵器攻击商纣的亲兵,给周军做了先锋。
    商纣见大势已去,急忙逃回朝歌,最后登上鹿台,含恨自焚而死。
    战争的过程就是这么简单,没有拖泥带水,好像预演了好多遍的剧本。
    第二十章 武王伐纣(2)

    姬发大军一路杀到朝歌,此时商纣已经自杀身亡,只留下了一堆烧焦的残骸。
    然而对于这具遗骸,姬发也没有放过的意思,他首先面对商纣的尸体连放了三箭,之后走下战车,来到尸体身旁,拔出随身携带的轻吕宝剑连刺数剑,最后用黄色大斧斩下了他的头,并悬挂在大白旗上以示众。
    对于姬发有此残忍的行为,后世多有议论,有人认为人死一切都该结束,用不着不依不饶,这样显得过于小气;有的人认为这是在给世人做样子,以此警示后人不要向商纣一样干出昏庸无道之事。
    不管当时姬发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总之当他将商纣的头在军中和百姓中示众的时候,我想确实起到了震慑的作用,这表示一个朝代的终结,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对于妲己的处理,《史记·殷本纪》中说抓住妲己以后,因她惑乱朝纲,姬发也没客气,直接处死。
    而《史记·周本纪》中却记载,当姬发攻入朝歌的时候,商纣的两个宠妃已经上吊自杀,而姬发也是向她们射了三箭,用剑刺击,用黑色的大斧斩下了她们的头,悬挂在小白旗上示众。
    这里没明确说这两个宠妃里有没有妲己,不过妲己如此受宠,必然是这两个宠妃之一,不然历史上肯定要交代她的下落,所以我们认为妲己在姬发攻城时就已经自杀了。
    处理完了商纣以及妲己这些宠妃,周武王才在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人的簇拥下进入殷都朝歌,从此刻开始,商朝灭亡,新的王朝诞生。
    因为周部落早在古公亶甫时就迁居于周原,而且之后一直沿用“周国”来称呼自己国家,因此姬发就定了用“周”为朝代名;因商朝君主崇尚“帝”做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姬发贬低“帝”,而是沿用了姬昌推崇的“王”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以后周朝历代君主都称“王”。
    一代圣主商汤辛辛苦苦建立的商朝,历时550多年,17代31任君主,就这样以相同的方式被周武王取代了,历史真的给他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
    回顾整个商朝,给笔者留下最大的印象不是商汤、伊尹建国的不易,不是伊尹尽心辅佐太甲的用心良苦,不是武丁扩展疆土的威武,不是商纣断送江山的痛恨,而是可以真正展现那些历史的文物——甲骨文。
    我们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其实只有两种途径。一是文字记载,就是后世记载下来的前朝或者更早的历史;二是出土的文物上的记载,比如甲骨文、金文等。
    甲骨文出现在商朝,金文出现在周朝,它们都是记载当朝历史的,这里不存在后世编造的可能,所以其可信度最高;而后世文字记载因为距离所写历史的时间相对较长,加之掺杂后世个人情感和政治因素,所记载的内容不一定完全是真实的,所以对其可信度需要进一步印证。
    如果文字记载和文物可以相互印证,那么这段历史就是可信的历史,我们称之为“信史”。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们能辨认出来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所以我们称商朝为信史的开端。
    如果没有甲骨文,那么我们肯定就错过了妇好,因为后世的所有史料里面都不曾出现一点妇好的蛛丝马迹,没有甲骨文,她的那些伟大功绩就只能埋没在历史洪流里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如此重要的人物,为什么后世没有为她留下只言片语,哪怕是只提一下她的名字也好?这让笔者不禁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难道因为她是女性将军,在后世崇尚男尊女卑的思想下这违背了主流观念?难道是她在当时地位过于尊贵,已经影响到了君权,所以才因为政治原因而抹去了他的历史功绩?一切的一切,也只能是后世的猜测,历史已经过去,无法再还原当时的真实。
    这是历史的悲哀,何尝又不是当世的悲哀。
    言归正传。
    周武王进入朝歌后首先安抚人心,释放了被商纣囚禁的百姓,散发鹿台仓库的钱财,发放钜桥粮仓的粮食,赈济贫弱的民众。这些举措很快稳定了人心,殷商遗民诚心归附。
    之后周武王下令修治祭祀土地的社坛以及商纣的宫室,这也是一种姿态,表示周绝对不会像商那样暴虐,会厚待商之遗民。
    《史记·周本纪》如此记载开工前的场景。
    开始动工时,一百名壮汉扛着有几条飘带的云罕旗在前面开道,周武王的弟弟曹叔振铎护卫并摆开了插着太常旗的仪仗车,周公旦手持大斧,毕公高手持小斧,待卫在武王两旁,散宜生、太颠、闳夭等人手持宝剑护卫着武王。
    进了城,武王站在社坛南大部队的左边,群臣都跟在身后。毛叔郑捧着明月夜取的露水,康叔封辅好了公明草编的席子,召公奭献上了彩帛,姜太公牵来了供祭祀用的牲畜。
    这里面提到了好多人物,为了不中断事件的连续性,我们暂且不介绍他们。但这些人物都是当时响当当的名人,我们会在以后介绍他们的封国的时候重点介绍。
    之后祝祷官宣读祝祷词。在听完祝祷词后,周武王拜了两拜,叩头至地,说:“承受上天之命,革除殷朝政权,接受上天圣明的旨命。”
    之后周武王又拜了两拜,叩头至地,然后退出,这样开工仪式才算完成。
    一切都做足了,修治工作才算展开,而这个工程也不算小,足足用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周武王在朝歌内推行了执政理念,首先一条便是下令善待商朝遗民,特别是厚待“殷商三仁”。
    他先是去释放了被商纣囚禁的箕子,并向他询问殷商灭亡的原因,意思是想修正自己的执政。
    但是箕子始终不说话,因为他不愿意讲自己故国的坏话。
    周武王也觉得自己失言了,于是就换了一种说法,询问怎样顺应天命来治理国家。
    箕子于是便将大禹传下的《洪范九畴》陈述给周武王听,史称“箕子明夷”。
    《尚书·洪范》里记载着这《洪范九畴》,是大禹提出的治理国家必须遵循的九条大法,即五行、敬用五事、农用八政、协用五纪、建用皇极、又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征、飨用五福与威用六极。
    周武王听后,十分钦佩,就想请箕子帮助周朝治理国事。
    但是箕子早年就表达过心愿:“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尚书·微子》)
    意思就是殷商如果灭亡了,我不会作新王朝的臣仆。
    所以箕子拒绝了周武王的邀请,之后又怕周武王来再请,于是带着家眷一路向东北逃亡,最终来到今朝鲜半岛北部。
    此时的朝鲜还未被开化,而箕子却带来了中原的文明,那就是商代的礼仪和制度,于是他迅速在朝鲜扎了根,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因此建立了朝鲜国。
    注意,朝鲜从那时开始就叫做“朝鲜”了,而“高句丽”、“高丽”等称谓是后世才出现的,距离“朝鲜”的出现已经晚了千年。
    周武王见箕子不肯归周,也不再勉强,依然在国内为其设立住所,希望他有朝一日归来的时候不至于无家可归。
    而对于比干,周武王则是大力宣扬他的忠君爱国精神,追封其为“国神”,还想方设法找到了比干的儿子坚,赐氏为“林”,并把他封在博陵(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因此比干为“林”姓始祖。
    对于商纣的大哥微子启,周武王依然厚待于他。
    微子启之前被商纣封在了微地,因此被称为微子启。商纣昏庸无道,微子启自知商朝气数已尽,于是逃回了自己封地躲避。
    此次他得知周武王灭亡了殷商,于是持商王室宗庙礼器,来到周武王面前,表示投降。只见他袒露上身,双手捆缚于背后,跪地膝进,左边有人牵羊,右边有人秉茅,以此向周武王请罪。
    周武王素知微子启仁义,于是将他释放,宣布恢复他原有爵位,以示宽厚为怀。
    周武王对“殷商三仁”的处置非常得体,这让殷商遗民心悦诚服,周武王的“收国先收心”的政策得到了显现。
    第二十一章 周公辅政(1)

    这样周武王在朝歌待了两个月的时间,最后在军中祭奠了阵亡将士的亡灵后,大军撤回国都丰都。
    当然后世有学者也研究认为,周武王在朝歌的这两个月可没有闲着,没有像《史记》写的那么平淡祥和,除了那些惠民政策以外,他还对商朝不归附的遗族势力进行了剿灭屠杀。当然这在当时那个社会也属于正常现象,而且商朝的礼仪里是有这种祭祀制度的,周武王也算是遵从了商礼。
    当然这只是后世之言,并未在历史上有过记载,其真实性还有待考究。
    在往西岐撤回的路上,周武王巡视了沿路的各诸侯国,并且记录了政事,写下了《武成》,宣告灭殷武功已成,后由周公旦创编,成为周初有名的《大武》乐章,后被定为周朝祭祀祖先的宗庙之乐。
    之后他在沣河东岸又建了镐京,从此丰都、镐京隔水相望,有桥相连,并称丰镐城,历史上称之为“宗周”。
    之后周武王分封诸侯,颁赐宗庙祭器,写下《分殷之器物》,记载了周武王的分封命令和各诸侯得到的赏赐。
    周武王为了使历代圣王都有人祭祀,于是就赐封炎帝的直系后代于焦国(一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赐封黄帝的直系后代于蓟国(今北京市区西南广安门附近),赐封尧帝的后代于祝国(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赐封舜帝的后代于陈国(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胡襄镇),赐封大禹的后代于杞国(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
    但是我们由此也发现一个问题,这几个封国都是小国,而且在他们周围都是姬姓亲族的大国,所以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这当然也是周武王的高明之处。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陈国和杞国。
    我们之前介绍过,大禹当年把舜的儿子商均封在了虞国,所以虞国才应该是舜后人的封国。但是到了商末,虞国国君虞阏父(又写作遏父)跟随周武王讨伐商纣,周武王分封时便将虞阏父之子虞满封在了陈地,以奉舜帝的祭祀,从而建立陈国。所以陈国跟从舜为妫姓,后以国为氏,所以虞满就是“陈”姓得姓始祖。
    杞国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有了,根据《大戴礼记·少间》记载,商汤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今河南省商丘市杞县一带)。但后来商朝君主对夏朝后裔越来越不重视,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到后来这个国家也就消失在商朝版图上了。
    周武王灭商后,寻找大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东楼公,便将他封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这样杞国才得以再次复国,因此杞国为姒姓国。
    言归正传。
    封完先古圣王的后裔,周武王开始分封功臣和他的亲族,目的就是在宗周周围建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周公旦我们之前介绍过,他是周武王的四弟,因其才能出众,深得周武王信任,于是首先将其封在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
    但周公旦为周武王左膀右臂,依然需要在王室任职,于是便让自己长子伯禽前往鲁国就职,因此伯禽就是鲁国第一任国君。
    召公奭应为周武王的庶弟,虽然与武王、周公不为一母所生,但是因其才能深得周武王赏识,于是授封时封在燕国(今北京市附近)。
    周武王同样离不开召公奭,于是让其子姬克前往燕国就职,召公奭就留在了王室。
    而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的姜尚,被周武王封在临淄,以此建立齐国,并且震慑周围经常叛乱的东夷民族。
    商朝覆亡后,按照分封制的礼法,朝代虽然覆亡,胜利者仍然不能让以前的贵族宗祀灭绝,因此周武王仍然封商纣的儿子武庚(《史记》记载为禄父)于殷地,也就是商都朝歌附近,以奉其宗祀。
    但是周武王对武庚是有防备的,为防武庚发动叛乱,又在朝歌周围设卫、鄘、邶三国。
    朝歌以东设卫国,使其弟管叔鲜由管地徙封到卫国;朝歌以西和以南设鄘国,使蔡叔度由蔡地徙封到鄘国;朝歌以北设邶国,使霍叔处自霍地徙封到邶国。
    这样设置,完全是让这几个弟弟共同监视着武庚,史称“三监”。
    等一切都稳定了下来,《史记》记载:“纵马於华山之阳,放牛於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意思是说周武王把马放养在华山南面,把牛放养在桃林区域;让军队把武器放倒,进行整顿然后解散,这些都是在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
    “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在演变为形容思想麻痹。这个成语出自这里,而司马迁则是引典于《尚书·武成》里的句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此时因丰镐以东增入了大量的领土,鉴于周朝初建,武王怕人心浮动,于是考虑在离东边更近的今洛阳一带营建新都。
    可是天不遂人愿,周武王还未实现迁都的愿望,就于伐商三年后(前1043年)英年早逝了,享年四十五岁。
    周武王有着广阔的心胸和长远的眼光,同时有着果断地处事能力,他一生的伟大功绩莫过于推翻了残暴的商纣的统治,建立了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周朝,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生灵免受涂炭,因此他成为跟商汤一样的圣明君主,被后世所敬仰。
    周武王的王后为姜太公的女儿邑姜,邑姜为周武王生了一个儿子名姬诵,周武王去世的时候刚满十三岁。
    周武王英年早逝,幼主姬诵只得继位,史称周成王。
    周成王年小,周朝又刚刚建立,周公旦作为此时的辅相,担心诸侯趁机叛乱,于是就代理成王管理国家大小政务,成为摄政王。
    果然,老三管叔鲜不服四弟周公旦成为摄政王,于是联合蔡叔度、霍叔处两兄弟,怂恿商朝后裔武庚一起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在之后会详细讲到,这里不是重点,自不必细说。
    周公旦发挥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取得了当时两个重臣姜太公和召公奭的信任,之后亲自领兵一举平定了“三监之乱”,处死了管叔鲜和武庚,流放了蔡叔度,对霍叔处进行了教育。
    之后周公旦为了给殷商留后,将商纣的庶兄微子启封于宋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爵位为公爵,以继承商朝祭祀,因此微子启就是宋国的第一任国君。
    对于殷之遗民,周公旦统统进行了收服,并封给了周武王的小弟弟康叔封,并让他重新建立卫国,国都就定在朝歌。
    周公旦平灭“三监之乱”之后,乘胜向东方进军,灭掉了淮夷的奄(今山东省曲阜市境内)等五十多个国家,从此周朝的势力延伸到海边。
    之后又在两年之内,周公旦平定了淮夷及东部其他地区,至此叛乱全部平息。
    第二十一章 周公辅政(2)

    有史料说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初便大封诸侯,但是也有的史料认为是周公旦在平定东方之后才封的诸侯。
    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传》中记载,在鲁僖公二十四年时,周王室的名臣富良曾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fēng)、郇(huán),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这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周武王建国时只是分封了先古圣王及先朝的后裔,以及朝中的重臣和自己的胞弟,而后续大多数国家的分封则是由周公旦执行的,也就是说到周公旦分封完以后,诸侯国才达到七十一国之众。
    在分封之后,周公旦为了完成周武王未完成的迁都夙愿,开始致力于营建新都事业。
    最终周公旦选择在涧水和洛水的交汇处建都,并取名为“洛邑”。
    洛邑共用时一年时间建成,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供周王及王室族人所居,因此称为“王城”;王城东郊为殷民居住地,被称作“成周”。
    在洛邑建成之后,周公旦认为有必要扩建直属国家的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军队进行收编,重新建了一支八师的军队,主要由周人组成,驻守在成周周围,以此戍守周天子,人数大约为两万人,所以称为“成周八师”。
    因为将殷移民迁到了成周城,为了监视殷遗民,于是周公旦又收编西周时期驻守商故地的军队,从而建立“殷八师”,人数大约也有二万人。
    同时,又组建了一支六师的军队,以此保卫以丰镐为中心的西边故都,因位于西部,所以称“西六师”,人数大约也近二万人。
    成周八师、殷八师、西六师由周天子亲自委派的大贵族担任指挥官。由此可见,周天子掌握的军队有六万人之多,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周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史记》记载,虽然洛邑新都已经建成,但是周公旦和周成王考虑宗庙还在丰镐(宗周),于是只是将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移至洛邑,而国都依然定在丰镐。
    日子就在周公旦有条不紊的治理中安然度过,不知不觉中周公旦已经摄政六年了。
    此时周成王已经长大成人,这一年已经达到了弱冠的年龄。
    周公旦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还政于周成王。
    于是就在这一年,周公旦举行隆重的成王成人礼,并在典礼上将国家掌管的权力还给了成王。之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关于周公旦的具体事迹我们会在第六部分专门介绍。
    周成王此时的心情当然是兴奋的,六年了,他终于可以自己说了算了。
    面对叔叔周公旦的归还王位,他心里肯定是充满感激的,毕竟能有这样胸襟的人古之少有。
    周公旦还是有些不放心周成王最开始的执政,于是为其讲解治国之道。受到叔叔的谆谆教诲,周成王诚心学习,在《诗经·周颂·小毖》中记录着周成王在接受王位这天的祭祀仪式上的话:“予其惩而毖后患。”
    “惩前毖后”,这个成语出自这里,意思是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第二十二章 成康之治(1)

    可是毕竟周公旦之前权力太大,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于是就有人开始在周成王面前诋毁周公旦。
    周成王一开始对这些话嗤之以鼻,但是后来架不住三人成虎,时间长了也就开始产生了怀疑。
    对于混迹政坛多年的周公旦来说,他也察觉到了形势的微妙变化,于是他便借机逃亡到了远在南方的被看作是蛮夷的楚国。
    周成王也没客气,直接搜查周公旦的府邸,结果还真的发现了问题,那就是周公家里有一处秘府,而且从这个秘府里查到了一卷册文。
    打开册文的一瞬间,周成王当即泪崩,哭倒在地。原来这是一篇祈祷的册文,内容是为周成王祈福的。
    原来还在周成王年幼的时候,有一次生了大病,周公旦为了能让周成王脱离病痛,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并向神祝告说:“王年幼没有主张,如果有冒犯神命的地方,那也是旦的过错。”
    在那个时期,讲究的是肤发授之于父母,身上的东西不是随意割舍的,头发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指甲了。周公旦这么做,就是想让自己顶替周成王的祸难。
    祝告完毕后,周公旦就将祈祷册文藏于家中秘府,不让任何人知道。
    如今周成王见到祈祷册文,深恨自己竟然怀疑全心全意为了自己的叔叔,所以痛哭不止。之后他一刻不敢停留,以异常隆重的礼节亲自迎回周公旦。
    周公旦之后又辅助周成王三年的时间,之后因病离世。
    周成王将周公旦葬于周文王墓地所在地毕邑,说不敢以周公为臣。
    不仅如此,为了表彰周公旦为周王朝所作出的功绩,凸显出他的尊贵地位,周成王特准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鲁国可以享受同天子一样的礼乐。
    而周王室也保留了“周公”这个爵位,也由周公旦的子孙世袭,这样周公旦的后人其实就是世袭了两个爵位,一个是王室里的周公,一个是鲁国的国君。
    周成王在位第二十二年(前1021年),也就是在他五十岁时,因病离世。
    周成王为政期间,在周公旦的辅佐下大封诸侯,加强宗法统治权力,对内推行“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了国家统治。另外他大力支持周公制礼作乐,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础。可以说,周成王时期已经成功地度过了朝代更迭的不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和睦,太平盛世的雏形已经显现。
    周成王临死之前,害怕太子钊不能胜任一朝之君,于是便命令召公奭和毕公高作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太子钊。
    召公奭之前已经介绍过了,而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是周武王的异母弟弟,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封毕公高于毕地(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说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毕”姓始祖。
    三家分晋时出现的魏国,其实就是毕公高的后人建立的,这事我们以后再说。
    周成王死后,召公奭和毕公高率一众诸侯,首先带太子钊谒见先王的宗庙,向他反复告诫文王、武王创立王业的来之不易,让他一定要注意节俭,不要欲望太多,以笃厚诚实来治理天下,而后做了《顾命》一文。
    在这之后,在两位顾命大臣的辅佐下,太子钊顺利登基,史称周康王。
    周康王在继位之初,便作了著名的《康诰》,其中反复宣传文王、武王的功业,还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登基事项,更有不少关于加强法律法规和治理整顿军队等治国政策。
    之后周康王一直孜孜不倦地按照既定的方针政策,履行他的治国安邦的理念。因此在周康王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国库丰裕,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到处呈现一派升平盛世的景象。
    因此《史记》中评价说,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期间,天下安宁,以至于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这虽然有些夸大,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周康王治国的成功。
    因为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富裕,所以历史上将这段太平盛世称之为“成康之治”,这也是有史以来见于史册的第一个治世。
    太平盛世不代表没有战事,出土于周康王时期的青铜器“小盂鼎”,上面的铭文中就清楚地记载着周康王征讨鬼方的战役。
    鬼方这个部落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武丁在位时妇好就领兵讨伐过它,后世有种说法认为他们就是古雅利安人。
    “鬼方”在古代文献中出现率还是比较高的,《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竹书纪年》等文献中都有提到其事迹,而《史记·殷本纪》中更是明确介绍鬼方是商朝时期居于我国西北方的部落,源自曾与轩辕黄帝联姻的氏族——大隗氏。
    鬼方这个部族大体位于今陕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族之一,经常侵扰中原地区。
    商王武丁时期,曾发动大规模的讨伐鬼方的战争。《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周武王灭商以后,曾将其部族放逐至泾、洛(今陕西泾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时朝贡。
    后因“三监之乱”及东部淮夷的叛乱,周朝精力都放到了东边,因此鬼方部落乘机经常对周朝西北边境进行侵扰,威胁丰镐安全。
    周康王在位第二十五年,为了消除边患,周康王命大臣盂率领大军进攻鬼方。
    鬼方不甘示弱,举兵应战,结果经过两次大规模作战后,鬼方最终战败。
    经此战役,周军斩杀鬼方四千八百人,俘获其四名首领及以下一万三千人,还缴获很多车马和大量牛羊,这使得鬼方实力大减,中国边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了久违的安定。
    受到如此惨败,此时的鬼方部落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坚持留下来,不管怎么困难这也是家;有的则要求离开这片土地,向更远的西北迁移。
    于是留下来的经过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周朝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邻居——北狄;而迁徙的,最后迁徙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
    关于北狄,我们之后会重点讲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十二章 成康之治(2)

    也就在对鬼方作战大获全胜这一年,周康王不幸因病去世了。
    经夏商周断代工程考证,一般认为周康王于前996年去世,共在位二十五年。
    周康王死后,其子姬瑕继位,史称周昭王,他是西周历史上第四任君王。
    经过成康之治后,周昭王的国家应该很好治理,但是《史记》却记载,此时的大周“王道微缺”。
    什么原因呢?我们慢慢往下看。
    周昭王十四年(前982年)夏,丰镐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都随着大地都摇晃起来。
    不仅如此,主掌天文的官员发现,在夜空中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之后便布满整个天空,尽作青红色,致使天空中看不见二十八宿。
    古人迷信,认为天象和人间为表里,王道的缺失才招致了异象叠生。
    如果说所谓天象只是古人迷信无知,那么周昭王处置国事的态度就真的是“王道微缺”了。
    周昭王十四年秋,鲁国发生政变。
    当年周公旦的儿子伯禽被封到鲁国后,经过五年的治理,鲁国开始发展壮大起来。伯禽死后,其长子姬酋继位,史称鲁考公。
    鲁考公可能没有当君主的命,刚刚继位四年,便因病去世了。
    鲁考公无嗣,于是传位给他的弟弟姬熙,史称鲁炀公。
    鲁炀公身体素质跟鲁考公差不多,在位第六年便离世了,君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姬宰,史称鲁幽公。
    鲁幽公是鲁国第四任国君,他确实在位时间不短,总共十四年,而且身体也挺好,本该好好享受他君主的生活,但是祸从天降,其弟姬沸不满他的统治,于是领兵弑杀了他,之后自立为君,史称鲁魏公。
    至于为什么姬沸要杀其兄,历史上没有过多交代,但是由当时的鲁国人给鲁幽公的这个谥号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幽”这个谥号可不是什么好谥号,它在谥法中的意思是:壅遏不通、动静乱常、早孤有位、早孤陨位、早孤销位、违礼乱常、暴民残义、淫德灭国。可以说没有一个褒扬的意思,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鲁幽公的执政是持否定态度的。
    但不管怎么说,鲁魏公上位不正,弑兄篡位,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按理说周王室是要管的。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大事,周昭王也像是看不见一样,即不兴师问罪,也不下令谴责,致使当时诸侯国多有效仿,朝纲由此偏斜。
    但是不得不为周昭王辩解的是,之所以不去惩罚鲁国,是因为周朝此时还有更大的隐患,那就是南面的楚国。
    周文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大臣名叫鬻(yù)熊,因其率部族参加了灭商的斗争,受到周王室的赏识,于是周公旦将其后代熊绎封在楚地,爵位为子爵,国都定在丹阳。
    楚国那时候属于荆蛮之地,是还未开化的荒芜之地,但是经过楚国几代人的开发,国土面积大大增加,到西周中期已经侵占了现在的湖南和湖北这些地方,成为了南方不可小觑的势力。
    周昭王已经察觉到了楚国不断扩张带来的威胁,于是前985年,周昭王开始伐楚,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此次没有实际的战果,但是却威慑了荆楚一带的部族。
    三年之后(前982年),周昭王再次派祭公、辛伯攻打楚国,但因在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造成大部分军队损失殆尽。
    在南方的失利让周昭王很没有面子,而此时东夷各国也开始趁机反叛,于是周昭王决定杀鸡儆猴,先拿东夷出出气。
    东夷我们不止一次的讲过,从蚩尤开始就跟中原不对付,蚩尤战败后致使双方的矛盾更加严重,虽然有少昊治理时安稳了一段时间,但是骨子里他们还是反叛的。凡是朝代更替或是朝政一出现衰微状况的时候,东夷必然造反,这已经成为了惯例。
    东夷的反叛在周成王刚继位时集中爆发,淮夷、徐夷趁三监之乱时起兵反叛。后来周公旦率军东征,才将这次反叛压制,但是东夷部族从根上还是不顺服的。
    周昭王起兵讨伐东夷,东夷各国知道寡不敌众,于是再次妥协。
    这就是东夷这种在中原国家夹缝中求生存民族的命运,有不服管束的心,却没有反抗的能力,从长远来看,等待他们的只有被中原文明所同化。
    到前977年,周昭王觉得军力得到了休整,于是决定第三次攻打楚国。
    此次声势浩大,尽出全国军力。然而事与愿违,周军遭到了楚军的顽强抵抗,最终竟然全军覆没,周昭王也死于这场战事。
    自己的王死于南蛮之手,此事宣扬出去不仅有损国家威严,而且可能还引起国人恐慌,于是周人避讳此事,模糊的说周昭王“南巡不返”,对外宣称周昭王南巡的时候,楚国人献用胶粘接的船只供其使用,结果到汉水中流的时候,胶液融化,船只解体,致使周昭王及其部属溺水而亡。
    不管怎样,因为周昭王的自大和冒失,不仅自己丢了性命,而且使得周王室的大好形势开始停滞甚至出现倒退,这个责任必须由他这个做天子的承担。
    那么“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就在这一年,周人立了周昭王的儿子姬满为王,而姬满可不是个普通人物,他就是周朝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代君主——周穆王。
    第二十三章 周穆天子(1)

    《史记》记载:“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又说:“穆王立五十五年,崩。”由此可见,周穆王长寿,活了一百零五岁之久。
    但是对于周穆王的年龄历来争议不断,《竹书纪年》里记载说,自周朝建朝至周穆王继位时共百年,而非穆王活了百岁。而且从现在可以发现的青铜器上的纪年来看,最晚只记载到周穆王在位三十四年,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其在位五十五年。
    不管怎么说,周穆王确实在位时间很长,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神话色彩很浓的人,从这一点来说,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君主中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赶得上他。
    我们先来看正史中对他的记载。
    《史记》中说,在周穆王继位之初,他没有像自己父亲一样以武力平息国内外矛盾,反而是加强了吏治,命伯臩(jiǒng)为太仆,并让他做《臩命》昭告百官吏政的执政标准;又令吕侯(一作甫侯)为司寇,制定《吕刑》(一作《甫刑》),其中大抵规定了墨、劓(yì)、膑、宫、大辟五种刑法,细则达到三千多条。
    有必要说一下,《吕刑》是迄今为止中国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法典,在中国司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严明法纪,这使得当时开始混乱的社会有了法则可以遵循,所谓“盛世靠德政,乱世靠法制”,周穆王实际上是背离了其祖先以仁德治天下的方针,但是这也是针对当时形势的迫不得已之法。如果这样看来,周穆王应该算是最早的法家。
    在周穆王的法制之下,天下才得以再度安宁。
    如果你认为周穆王是一个崇尚文治而不是武功的君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在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周穆王开始了对外战争。但是周昭王三次南征不胜的阴影还影响着周穆王,他不敢贸然进军楚国,而是将矛头对准了西边的犬戎。
    犬戎,又称猃狁(xiǎn yǔn),是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的古老的游牧民族,该民族部落以狼(一说白犬)为图腾,因此被称为“犬戎”。
    根据文献记载,犬戎一族属于我们之前说的羌族,早在炎帝黄帝时期,犬戎族就是华夏民族的劲敌。《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之。”
    民国大国学家王国维在其《鬼方昆夷猃狁考》中,从地理分布及音韵学方面进行论证,证明鬼方、昆夷、猃狁就是后世所说的匈奴,属同一族的异译。
    而后世对此多意见不一。
    关于“鬼方”我们之前已经多次提到,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它的前身,那就是大隗氏,之后这个部落就一直居于中国西北方。
    商王武丁时期,曾发动大规模的讨伐鬼方的战争,到周朝周康王时期,曾两次发动对鬼方的战争,这使得鬼方势力大减。最终鬼方分成了两支,一支留在原地继续发展,最终成为了北狄;而另一支向西北方向迁移,最后迁徙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
    后来“鬼方”的名字就很少出现在历史文献中,直到两汉时期的史书又再次提到了它,不过这时候它已经不叫“鬼方”,而被称作“丁零”、“敕勒”。
    近代有研究表明,汉朝时的丁零并非匈奴,而是被匈奴所征服的原鬼方部落。后来丁零不愿被奴役,联合了乌桓、乌孙部落围攻匈奴,给匈奴政权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而犬戎也不是鬼方,在西周时期鬼方要么臣服于周要么远迁欧洲的时候,犬戎还在西周的西部发展壮大着。
    《国语·周语》记载,犬戎部族当时属于周的“荒服”,常向周王室进贡方物特产。
    周穆王在位第十二年(前964年),周穆王以犬戎没有及时进贡为由,亲自领兵对犬戎征伐。
    此时周穆王的大臣祭公谋父当面劝谏说:“大王不可以去征讨。咱们几代先王显示给百姓的是德行,而不是武力。平时积蓄兵力,只在一定时刻才动用,一旦动用就要有威力,如果一味显示武力,就会使人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就会没有威力。先王们对待人民,勉励和端正其道德,使其性情敦厚,扩大其财物并改良其器物,懂得利害关系所在,用礼法培养他们,教他们趋利避害,心怀仁德而畏惧惩罚,所以能世代相传,子孙蕃昌。按照先王的制度,邦畿之内是‘甸服’,邦畿之外是‘侯服’,设置侯、卫的地方叫‘宾服’,蛮夷之地叫‘要服’,戎翟之地叫‘荒服’。属于甸服的要‘祭’,属于侯服的要‘祀’,属于宾服的要‘享’,属于要服的要‘贡’,属于荒服的要‘王’。按照先王的遗训,如果不‘祭’就要端正其意志,如果不‘祀’就要端正其言辞,如果不‘享’就要端正其礼法,如果不‘贡’就要端正其名分,如果不‘王’就要端正其道德,依次做了而仍不能尽其职守,就要施以刑罚。因而才有对不祭者的刑罚,对不祀者的攻伐,对不享者的征讨,对不贡者的谴责,对不王者的告谕天下。因而也才有刑罚的各种规定,才有攻伐的各种武器,才有征讨的各种准备,才有严厉谴责的命令,才有大告天下的文辞。用命令和文辞宣告而仍然不来述职者,则进一步端正其道德,不必劳民远征。这样才能使邻近的国家无不听从,远方的国家无不归顺。现在从犬戎氏二君大毕、伯士去世,犬戎氏能世守其职,前来奉事天子,而天子非要按‘不享’的罪名加以征讨,而且还要向他们炫耀武力,这不是抛弃先王的教训,而使您处于危险境地吗?我听说犬戎氏提倡敦厚的风气,遵循前人的德行而能始终如一,这说明他们是有足以抵御我们的东西呀!”
    说到祭公谋父,其祖上可是赫赫有名,那就是有辅国之功的周公旦。
    因周公旦功劳太大,特别是他平定了“三监之乱”后,周成王文为表其功,封他的第八子于祭地(zhài,河南省郑州市境内),历史上称为祭公。
    “祭公”并非公爵,而是对他的一种尊称。
    周公之后历代祭国国君都是尽心辅佐周王室的朝中重臣,《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十九年春……祭公、辛伯,从王伐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王陟。”
    由此可见当时的祭国国君也随周昭王一同南征楚国,不幸也死在南征途中。
    祭公谋父应该为这任祭国国君之子,他尽心辅佐周穆王,在历史上以善谏闻名。
    但是周穆王执意不听祭公谋父的劝阻,于是在这一年春天大肆出兵开始西征。
    结果周军与犬戎在阳纡(即杨纡,古泽薮名)大战一场,最终周军大胜。但是由于史料缺乏,战争经过不详。从战果来看,此次战争的军事胜利并不大,仅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然而《竹书纪年》中却有不同记载,它称这次征战大获全胜,并且俘获了五名犬戎酋长,之后将这些囚犯囚禁了起来。
    但是由于这次攻伐,体现出来的是周穆王对周围游牧民族的高压政策,而这导致的后果对以后的周朝极为不利。
    《史记·周本纪》记载“自始荒服者不至”,也就是说周穆王对外用兵的结果是戎狄部族不再朝见周王,说明周王朝在周边外族中失去了威信。
    戎狄部族不来朝见,更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周穆王于是重整人马二次讨伐。
    而这次成果颇丰,《史记》说其“广获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一带)。
    此次征战以周朝大获全胜而告终,但从此却加剧了与犬戎的对立。
    第二十三章 周穆天子(2)

    然而是不是两次攻伐犬戎就此结束了?并没有,《竹书纪年》为我们揭开了另一个秘密。
    《竹书纪年》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两篇,后来被合并成一篇,取名《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又被后世称为《周王传》《穆王传》《周穆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记载周穆王向西巡游之事的著作。
    《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在西征犬戎之后,并未停止向西的脚步,而是在其在位第十三年至十七年这五年时间里,继续向西,行程三万五千里,最终到达西王母之国,可以说是来了一次彻头彻尾的远游。
    按照《穆天子传》所描绘的距离,传统学者认为西王母之国应在西亚或欧洲,而后世有学者认为,中国秦以前的“里”指的是“短里”,只有今天的77米长。由此推断,西王母之国应在今甘肃、新疆一带,它以西宁、兰州为前庭,以新疆为后庭,中心在敦煌、酒泉一带。
    那么此次巡游的路线应该是从丰镐出发,渡过黄河,向北越过太行山,经由河套,然后折而向西,穿越今甘肃﹑青海,最终到达西王母之邦。
    可以说周穆王是不折不扣的旅游爱好者,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旅行家,是我国历史上地位最高、陆地行程最远的“驴友”。
    既然是远游,那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必要条件就是要有一辆好车,当然还要有一个好司机。
    周穆王的这辆好车也确实豪华,相传是由八匹宝马所拉,《穆天子传》中这八匹宝马是根据不同的毛色来命名的,分别为赤骥(红色)﹑盗骊(黑色)﹑白义(白色)﹑逾轮(青紫色)﹑山子(灰白色)﹑渠黄(鹅黄色)﹑骅骝(huá liú,拥有黑色马鬃和马尾的红色骏马)﹑绿耳(青黄色),后世画家所绘的《八骏图》都是以周穆王此八匹宝马作为原型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八匹宝马的名字是根据它们各自的速度决定的,行进速度快到马蹄不会踩踏地面的骏马被命名为“绝地”;行进速度超过飞行禽类的骏马则被叫做“翻羽”;能够在夜晚中行进万里的骏马被取名为“奔霄”;追逐着太阳行进的骏马名为“超影”;行进时皮毛闪现光耀的骏马被命名为“逾辉”;行进速度快到会出现十个影子的骏马被命名为“超光”;好似驾着云狂奔的骏马被命名为“腾雾”;身上长有肉翅的骏马被命名为“扶翼”。
    以上马匹的名字在《拾遗记》中的《周穆王》中有记载。
    周穆王的司机,名叫造父,他的祖上是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伯益后代中有善于驾驭马匹的,而造父就是继承了祖先的这个特长。
    因造父有登峰造极的驾车技术,所以周穆王很器重他,让他担任自己的御者。
    周穆王最终达到了西王母之邦,那么西王母又是谁呢?
    关于西王母,其实《山海经》《穆天子传》都有提及,其中较为详细的记载氏在《山海经》里。
    《山海经》虽然神话色彩比较浓厚,但是其中关于山川地势的描写却是十分真实的,后世郦道元的《水经注》也刚好与之切合,所以《山海经》的有关记载也不完全是不切实际的。
    《山海经》里面记载:“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西王母有人的形体,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样的牙齿,像猿猴一样擅吼。
    单就这外貌来看,这都偏离人的样子了,夸大的成分较大。
    那么为什么《史记》对周穆王西巡会西王母一事只字未提?难道真的不存在这段西巡的历史?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就有提及周穆王西巡一事。
    《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列子·周穆王》记载:“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
    既然有这些史料记载,那么司马迁为什么不采纳呢?其实我们深入的分析,司马迁是个地道的儒家,在汉朝那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关于西王母这种神话故事是不推崇的,所以即便司马迁知道有此事,但是也不会写,或者,不敢写。
    然而《穆天子传》中对西王母的描写却不再是豺狼虎豹的形象了,相反的则说她美若天仙。
    自古英雄爱美人,周穆王也不例外,于是他带着白色的圭、黑色的璧、一百匹锦缎、三百匹白绸会见了西王母。
    这次相见之后两人竟然一见钟情,《穆天子传》中详细的描写了两人卿卿我我的爱情,相传两人同游瑶池,言谈甚欢。
    瑶池,相传就是天山天池,为西王母所居之圣境。相传境内种有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王母蟠桃”,该桃如果被食用将会长生不老。在中国古籍《汉武帝内传》中,相传西王母将该桃赠与过汉武帝。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传说,才有了大羿向西王母寻得长生不老仙丹的神话。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周穆王之后在西王母这里住了下来,流连于美人跟美景之间,一点要回国的念头都没有。
    而就在这时,国内传来了一个消息,而这个消息让周穆王吓出了一身冷汗。
    因周穆王长期不在国内,东面的徐国趁机发动叛乱,率军大举进攻周朝。
    徐国在商朝就是淮夷中的大国,三监之乱时他们就趁机发动过叛乱,后来被周公旦东征时打服。此次见周穆王沉迷于巡游而长期不在朝中,徐国又看到了反叛的希望。
    徐国国君擅自称王,后称“徐偃王”,意思就是脱离你周朝的统治。之后他率领九夷淮夷等诸多部落,出兵伐周。
    周穆王不敢耽搁,在跟西王母依依惜别之后,赶紧命令造父驾车,日行千里,马不停蹄地赶回周朝。
    因为准备时间仓促,周穆王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他便用重利邀请南边的楚国帮忙,前后夹击徐国的联军。
    楚国在利益的驱使下果断出兵,最后双方合力将徐偃王的叛乱镇压。
    但是周穆王知道,过度的镇压只会使徐国这些淮夷民族增加仇恨,所以他采取了怀柔的政策,将徐偃王的儿子嬴宝宗封到彭城这个地方,让他继续管理徐国人民。
    之后周穆王为了表彰造父驾车奔袭回国的贡献,于是把赵地封作他的采邑,造父族人从此姓“赵”,而他就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始祖。
    平定徐国之乱后,《穆天子传》中记载,为了加强对东边的统治,周穆王又开始了东游。
    而这次东游,周穆王带了一个美人相伴,这个美人就是盛姬(此处读chéng)。
    盛姬本姓姬,郕(chéng)国盛伯的女儿,史称盛姬。
    郕国史书亦作“成”、“盛”,周武王伐商之后,分封其弟郕叔武于郕地(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建立郕国。
    盛姬可以说是周穆王一生最爱的女人,而《穆天子传》则记载了他们两人凄美的爱情。
    相传周穆王带着盛姬东游到沂山(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境内)的时候,盛姬染上了风寒。
    那个时代风寒是要命的病,周穆王对其爱怜有加,百般呵护,希望她尽早康复。
    但是盛姬的病却不见好转,反而愈发得严重。有一次,盛姬突然想喝琼浆,然而沂山怎会有这种奢侈品,于是周穆王马上命人千里奔袭赶回丰镐去取,由此可见周穆王对盛姬的宠爱程度。
    周穆王知道盛姬命不久矣,于是下令在沂山之上建了一座观景台,并取名“重璧台”。
    之后周穆王在台上怀拥盛姬,共浴夕阳,伴她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相传期间有凤凰比翼飞鸣而来,可以想象盛姬是多么希望能和周穆王像凤凰那样长相厮守、比翼齐飞啊,可是天不假年,美好的愿望终成泡影。
    盛姬死后,周穆王非常伤心,将她以王后之礼进行了下葬,《穆天子传》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当时是如何给盛姬办丧事,这也对后世研究周礼中的葬礼提供了很多史料。
    相传盛姬的陵寝建在沂山东南,所葬之地因周穆王而得名,取名穆陵。后来齐国建长城时在此筑关,这就是齐长城第一雄关——穆陵关。
    沂山为我国东海向内陆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东来第一山”之说,素享“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的盛名。后来因为周穆王与盛姬的凄美爱情而名扬四海,后世有十朝十六位皇帝亲登此山,从而留下名垂青史的“东镇碑林”,其留存的御碑数量为世界之最。
    《诗经·大雅》中有《卷阿》这首诗,后经学者考证,认为诗中描述的正是周穆王携盛姬游历沂山的经历:
    凤凰于飞,翙(huì)翙其羽,亦集爰(yuán)止。蔼蔼王多吉土,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土,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běng)菶萋萋,雍雍喈(jiē)喈。
    东游过后,周穆王的巡游之旅才算告一段落。
    周穆王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驴友,前无古人的君王驴友,即便是后世中如康熙、乾隆这些喜欢巡游的帝王,都不及周穆王巡游来的洒脱和随性,更不及周穆王那样每次巡游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第二十四章 西周衰危(1)

    康熙、乾隆都有六次南巡,我们的周穆王也有一次南下,但是这次不是去游玩,而是征伐。
    周穆王在位第三十七年,他突然率兵南下,攻伐楚国。
    这是让楚国人没有想到的,怎么刚刚还是盟友,这马上又成了敌人,这周朝人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但是此时周朝军队士气正盛,楚国人此时有些胆怯,最终选择了臣服。
    见楚国人已经臣服,周穆王很高兴,于是他效仿大禹,在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东南)会合各路诸侯,宣誓周朝在东南的统治。
    通过此次东征和南征,周穆王使东南许多方国和部落归顺于周,这对周王朝的统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周穆王在位第五十五年的时候,因其年龄已经很大,最终在丰镐去世。
    后世对周穆王褒贬不一,列子列御寇认为他“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致使朝政松弛,也为之后周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而管仲则认为他效法文王、武王的治国理念,文武兼有,取得了不朽的功绩。
    然而后世诗人赞叹更多的是周穆王身上的奇幻经历,以及他的爱情。
    唐代诗人唐彦谦曾作《穆天子传》一诗:“王母清歌玉琯悲,瑶台应有再来期。穆王不得重相见,恐为无端哭盛姬。”
    “诗魔”白居易在他悼念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的长诗《李夫人》中有这样的诗句:“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
    白居易除了感怀凄美爱情的诗,同样也有对周穆王沉迷游玩和美人而致使周朝逐渐败亡而感伤的诗,名为《八骏图》:“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八骏图,君莫爱。”
    周穆王就这样随着他的奇幻故事而长埋地下了,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大周王朝,从他的扬威四方和东南巡游之后,就再没有达到过这个高度。
    周穆王死后,其子姬繄扈继位,史称周共王,或周恭王。
    周穆王在位期间,由于其征伐犬戎,致使荒服不朝;周游天下,挥霍了大量的财富,到了周共王时期,周王室的财政已经十分空虚了。
    为了弥补周王室的财政空缺,周共王只好削减直属于周王室的军队,减少开支。但是光“节流”不是办法,“开源”才是最终出路。
    最终周共王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他废止了周王室此前一贯的“土地国有”的旧制度,开始允许土地私有,甚至买卖。
    有人会说,这不是败家子吗?都开始卖自己家里最值钱的土地了,那还能长久的了?
    这个话如果放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地主身上是完全适用的,可问题是那是春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当时的很多现实情况,让周共王不仅不是一个败家子,反而为当时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西周在最初分封的时候,对于各种爵位所拥有的土地大小都是有明确限定的,比如公爵国的领土面积规定为五十平方公里,侯爵国和伯爵国是三十五平方公里,子爵国和男爵国是二十五平方公里。当然这些限定也是有弹性的,比如齐、鲁等重要大国,范围就会更广一些,但是也在一个固定的限额之内。
    但是随着各国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需要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多,最后各国只能超出自己国家爵位所限定的面积,不断向外扩张土地,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就是最后各国边境线连在了一起,之间没有未管辖的土地了。
    这种情况其实周王室是知道的,但是他们采取的应对策略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他们需要诸侯国发展,以便替王室抵挡外族的入侵。
    虽然诸侯国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张,但是各国在周王室那里的备案还是原来那么大面积,这其实就给了周共王可以下手的时机。周共王放开了土地买卖,其实也就是把原来属于诸侯,甚至诸侯国里卿大夫的土地给卖了,从而聚集了不少的财富,而实际上周王室一点损失没有。
    所以周共王这招确实损,你们诸侯国不是不按实际报你们国土面积嘛,那正好借这个机会让王室大赚一笔。
    然而“私有制”这么一推行,导致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首先是贵族阶层有了较强烈的不满情绪,原因就是他们的奶酪被侵占了,每个国家每个贵族都在财富上削减了不少;其次就是本来属于自己国家的土地现在被卖给别的国家了,这样造成了国与国之间矛盾,诸侯间的攻伐明显增多。
    如果周共王是个有为君主的话,这些问题他估计也能通过政治手腕解决掉,可问题是他达不到一个明君的基本素质,反而在吃喝玩乐上他继承了其父的“优良基因”,不仅喜欢游玩,同样喜欢美女。
    最要命的是,他还是个小肚鸡肠的人,有件事就非常能说明问题,被记录在《国语》中。
    第二十四章 西周衰危(2)

    周共王在位第十五年,出于自己爱游玩的秉性,他携众多大臣一同到泾水边上游玩。
    这一众大臣中,有一个是密国的国君密康公。
    密国,是周文王灭姞姓密须国后,在其故地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所封的同姓诸侯国。
    密康公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有史记载的第一个美男子,传说他有着非常出众的个人魅力,长相英俊魁梧,以至于有不少的女粉丝始终追随着他。
    看来追星并非当代才有,早就几千年前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狂热的追星一族,而且其狂热程度一点不比现在差。
    那么这些女粉丝对密康公的崇拜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痴迷程度呢?
    相传有一大批女粉丝听说密康公要陪周天子到泾水河边游玩,于是纷纷涂脂抹粉地打扮了一番,早早的来到泾水河边等候。
    等见到了密康公,这些女粉丝根本不管什么天子不天子,眼中只有帅哥密康公,倾其所有要引起他的注意。
    这其中有三个女人最是狂热,不仅不顾廉耻,非要以身相许。
    如此场面周共王怎么能没看到,但是他不露声色,留下密康公自己处理这种局面,自己则回行宫休息了。
    密康公可能一直受到女人的追捧,也没觉得这事有什么不妥,男 欢女 爱,人之常情啊,大王有那么多美女陪伴,自然也是理解的吧!
    再看这三个女子,确实姿色不凡,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于是啥也没说,准备照单全收。
    可是这事被密康公的母亲看在眼里,于是她便悄悄地跟密康公说:“这三个女人你可不能要,而是要将他们献给君王。野兽够三只就叫‘群’,人够三个就叫‘众’,美女够三人就叫‘粲(càn)’。君王田猎时,不敢猎取成群的兽;诸侯出行时,对众人也要谦恭有礼,君王娶嫔妃不娶同胞三姐妹。那三个女子都很美丽,那么多美人都投奔你,你有什么德行承受得起呢?君王尚且承受不起,更何况你这样的小人物呢?小人物而拥有美物,最终准会灭亡。”
    密康公的母亲说得太到位了,他从“厚德载物”的角度为密康公讲解他承受不起这天上掉馅饼的福分,而实际上她是看清了周共王的本质,那就是他天生好色且心眼特小,密康公得到美女而没有进献给他,你看他到时候不报复你?
    可是密康公根本不听母亲的劝告,他认为这些女子都是爱慕自己而甘愿投怀送抱,把她们送人不伤了她们的心吗?说什么自己也不能当个负心汉。
    果然这事过了没多久,周共王就派大兵灭了密国,密康公也死于非命。
    《国语》中的这则小故事,浅显易懂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面对美好的事物,除了最基本的谦虚谨慎,还不能太贪婪。在人的社会里做到游刃有余,不光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来保护自己最美好的东西。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密国跟周朝同为姬姓,没想到周天子都可以下的去手,这不得不令其他的诸侯国感到心寒。同时,周共王这样的做法,也是为其他的诸侯国做了一个坏的榜样。此后诸侯国间不断开始兼并,不得不说是周共王让他们有了这样做的借口。
    周共王死后,其子姬囏(jiān)继位,史称周懿王。
    周懿王时周朝国力衰落明显,这也让西边的犬戎看到了机会。于是犬戎经常袭扰丰镐,而周懿王又是一个软弱的人,于是他被迫迁都。
    被犬戎打得灰溜溜地迁都,这对于周王朝统治阶级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他们都觉得国威受到了严重损害,因此对于周懿王的执政颇有微词。
    周懿王的软弱让一个人看到了机会,这个人就是他的叔叔姬辟方。
    姬辟方在此时开始有意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周懿王可以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在周懿王去世的时候,姬辟方出来抢班夺权,抢了本该属于周懿王的太子燮的天子之位,史称周孝王。
    然而此时竟然没有人出来反对,这也说明周懿王父子确实不得人心。
    第二十四章 西周衰危(3)

    周孝王是一位中兴之主,他一上台就励精图治,恢复生产,对内加强周王室的朝政和对诸侯的掌控,对外积极通过外交手段谋求和平,但也不乏通过军事手段对周围不服管束的民族进行打击。
    《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曾领兵战败西戎,迫使西戎派出使者进献马匹来求和。周孝王心情愉悦,重赏来使,并回赠许多粮食和布匹等礼物。
    西周时期,马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无论是祭祀、农耕、战争都需要大量优良健壮的良马,但周的养马业一直发展缓慢,优质马匹还是要靠买进。
    而此次西戎进献的马匹多为母马,于是周孝王就产生了自己繁殖饲养马匹的念头。
    可是自己饲养马匹,那就需要一个懂得养马技术的人,可是周是农耕民族,这样的人到哪里找呢?
    第二十四章 西周衰危(4)

    这时就有人向周孝王举荐说,有个人非常善于养马,他养的马个个膘肥体壮,耐力持久。
    周孝王很好奇,赶紧召见了这个人,原来这个人名叫“非子”。
    非子的祖上不是很光彩,是商纣时期的大奸臣恶来。恶来在周武王灭商的时候被杀,但是他的后人却侥幸存活了下来,往下传了五代,这就是非子。
    非子居住在犬丘这个地方,从小就喜爱马和其他牲畜,所以他精通饲养技术。
    周孝王经过考察之后,对非子养马技术非常欣赏,于是便让他在汧(qiān)、渭之间管理马匹,结果没几年,他管理的马匹繁殖了一倍还多。
    第二十四章 西周衰危(5)

    周孝王因非子养马有功,赐给非子紧靠着西戎的秦地(今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作为封邑,让他接管其祖上嬴氏的祭祀,因此号称“秦嬴”,而非子的后人以此为根据地建立了秦国。
    这段历史我们在之后讲秦国的时候会专门提到,这里不再赘述。
    然而周孝王命不长久,在位仅仅六年就因病去世了。他死之前,可能是感觉自己篡夺自己侄子的王位心有愧疚,于是按他的遗愿,又将王位归还给了周懿王的太子。
    这就是周夷王,他是西周第九任君主。
    周夷王可不像自己的父亲那么软弱,相反的他却很强硬,但是他的强硬却没用对地方。
    周夷王在位第三年,纪国国君纪炀侯向他进谗言,陷害齐国国君齐哀公。
    齐哀公是齐国的第五代国君,是姜太公的玄孙,也就是姜太公孙子的孙子。
    本来周夷王应该信任齐国这样的大国的,可是他偏偏听信了纪炀侯的话,不分青红皂白就烹杀了齐哀公。
    历史中的记载就这些,言简意赅,其实什么也没说清楚。
    这里面有这么几个疑问,一是纪炀侯为什么要陷害齐哀公?二是纪国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国家,它说话的分量怎么会这么重?三是作为周王室的东面国之屏障的齐国,周夷王怎么会这么干脆就将这么一个大国的国君处以极刑?这些问题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此笔者大胆猜测了以下这个原因,供诸君品玩。
    纪国是齐国周边的小国,位置在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宋台一带。它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商朝开国时期,相传为商君的近臣,为姜姓国。
    纪国是山东半岛土生土长的本地国家,本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姜太公到了齐国,没有几年的时间,齐国就发展成了山东半岛最大的国家,而且其不断向外扩张,像纪国这样的小国不知道被齐国吞并了多少。
    纪国肯定也没少受齐国的气,但是纪国是小国,敢怒也不敢言,当它感觉到自己已经无法抵挡齐国扩张脚步的时候,纪国只能采用这种近谗言的卑鄙之举来反抗齐国,哪怕只是一时的延误也好。
    而周夷王之所以不顾大国权威而烹杀齐哀公,自然也是一种泄私愤的表现,不然说不通。周夷王的叔叔周孝王篡权时,作为大国的齐国没有任何的制止行为,这已经说明了齐国的态度。作为周懿王的儿子,在叔叔周孝王死后,自然将这种仇恨强加在齐国头上,认为自己父亲的死完全是由于这些所谓辅弼重臣没有作为所致,所以在纪炀侯拱火的情况下,做出烹杀齐国君主的决定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笔者的揣测,没有历史文献的记载。
    但是这件事出现之后,从此齐国与纪国的仇恨就结下了,所以在前690年,齐国也是因为扩张的需要,最终灭亡了纪国。可怜纪国,不管自己想尽什么样的办法,最终免不了国小被灭的历史必然。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天大的事,引起了诸侯的哗然,从此跟周夷王离心离德的诸侯不在少数,他们以不来朝贡表示抵抗。
    周夷王根本无法控制日益强大的诸侯们,眼睁睁看着诸侯的挑衅而无可奈何。不仅如此,在南方发展壮大的楚国此时更加嚣张,其国君熊渠竟然自封为王,并同时封了自己三个儿子也为王,意思就是我楚国已经不归附你周朝的管制了,咱们现在是同一地位了。
    关于楚国我们之后会做详细介绍,这里不再展开。
    其实也从此刻开始,西周加速进入了堕落的进程。虽然之后有过“宣王中兴”,但那只是穷途末路中的昙花一现,西周灭亡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当然,如果没有西周的没落,也就是没有了之后诸侯国的强势登场,不会出现“春秋五霸”,也不会出现“战国七雄”,更不可能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历史也将少了很多精彩。
    也从这一刻开始,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即将到来的“春秋”吧!
    说明:不好意思,发帖时一直显示有内容未通过,所以逐段查找,所以第二十四章拆分的有点多,请海涵!
    第二十五章 厉王祸国(1)

    要开始讲春秋,就必须要讲讲西周是如何灭亡的。
    我们之前讲过,西周始于前1046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共经历了11代12任君主,大约持续了二百七十五年。
    周朝从鼎盛到衰落,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三个周王应当负很大的责任,他们就是西周的最后三个君主——周厉王、周宣王和周幽王。
    第一个要说的是周厉王,他是西周第十任王。
    周夷王后期大周已经开始衰微,南部楚国自立为王,摆明了已经不服从中央的管理了。就在处处受气的这种大环境下,周夷王结束了自己家的一生,其子姬胡继位,史称周厉王。
    周厉王的执政,归结起来有两点重大失误:第一是他与民争利,第二就是他压制言论。
    首先说第一点,周厉王与民争利。
    周共王时期,为了弥补其父周穆王巡游留下的财政空缺,他放开了土地政策,允许土地私有以及买卖。这个办法短时间内是促使了财政的回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实际掌控的土地越来越少,从长远来看国力只能越来越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到周厉王时期,在大臣荣夷公的大力提倡下,将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不再允许国人依山泽而谋生。这个举措的提出,直接推翻了之前土地私有的政策,《史记》说其违背了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直接伤害了国人的利益。
    西周时期,王或诸侯所居都城及其近郊称为“国”,郊以外称为“野”或“鄙”。居住在国中的是国人,其余则是野人、鄙人。国人是一个比较高的阶层,有一定的权利,比如说可以参加祭祀,可以从军,可以做基层官吏等。
    周厉王这个措施直接导致了国人与其矛盾尖锐化,在这种情况下,国人意见很大,纷纷公开议论君王的过失。
    对此,周厉王采取了高压政策,派出相当规模的密探监视国人,只要有人在背后议论他,他就将这人杀掉。
    这样的暴政实施了一段时间,最终导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也就是说国人在路上见了面也不敢开口说话,只是互相使个眼色示意一下。
    周厉王反而很高兴,跟手下大臣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史记·周本纪》)
    “弭”的意思就是堵住,“谤”在古代不是诽谤的意思,而是泛指在背后议论人,不论好话坏话都叫“谤”。
    周厉王的意思是说,我能消除百姓对我的议论,百姓再不敢有怨言。
    这时周朝的世袭卿士召公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站出来反驳君主说:“您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塞回去而已。堵住百姓的嘴巴,要比堵住河流的害处更严重。水蓄积太多,河流一旦决口,所伤害的人一定很多;不让百姓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流,使流水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开放言论,使百姓敢于说话。只有百姓敢说心里话,圣明的君主又能从这些话听出善事加以推行,恶事加以阻止,这是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您不会听到他们的心里话,那么又怎么会有人跟您真正同心呢?”
    这里的这位召公,因其死后谥号为“穆”,所以历史上称为召穆公。
    召穆公为召公奭后人,“召公”跟“周公”一样,从召公奭开始便成为了爵位,被其后人世袭,因此召公奭的后人是享受两个爵位的,一是燕国的君主,另一个就是召公。
    召穆公出于好意提出来的这个意见,周厉王根本没听进去,相反的却比之前更加严苛。
    召穆公所说的话中有一句,《史记·周本纪》原文是:“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此话是司马迁借鉴《国语·周语上》的话写成的,原话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这一句此后也成为了一则成语,指阻止人们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比喻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结果,周厉王的高压政策只实行了三年,在前843年就演变成了大规模的国人暴动,这也是周朝历史上第一次国人暴动。
    周厉王迫于压力,赶紧从从京城丰镐逃了出来,最终逃到了彘(zhì)地,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霍县东北。
    《史记·周本纪》记载,当时周厉王逃得太匆忙,匆忙到都将年幼的太子姬静落下了,最后还是召穆公家将他救下,藏在自己的家中。
    但是这事后来被国人知道了,于是他们就把召穆公家围了起来,要求召穆公将太子交出来正法。
    《国语·周语上》中记载召穆公此时的话:“昔吾骤谏王,王不从,是以及此难。今杀王子,王其以我为怼而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
    意思是过去我多次劝谏君主,结果君主不听,所以罹受如此的祸难。现在假如太子被杀,君主将以为是我因为怨愤而促成此事。事奉国君遇到危险都不埋怨,有怨气也不发怒,何况事奉天子呢?
    之后召穆公为保护太子,狠了狠心,将自己的儿子打扮成太子模样交于国人,这才保护了太子姬静免遭杀害。
    既然多次提到了《国语》,那么有必要在此简要的介绍一下。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学者从其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间上起西周中期,下至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相较另一部记录春秋史实的著作《左传》,《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文学价值要高于史学价值。
    但是即便是这样,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有目共睹的。《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寿的《三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言归正传,咱们再回过头来说周厉王。
    第二十五章 厉王祸国(2)

    周厉王逃亡到了彘地,但是国政不能耽误,于是召穆公、周定公两位周朝世袭卿士共理朝政,号称“共和”,史称“共和执政”。
    然而我们之前提到的《竹书纪年》里却对这个“共和”有着不同的记载,它记载说所谓“共和执政”,实际上是共国的叫“和”的君主摄行君位,根本没有周公和召公什么事。
    此事没有其他文献记载,难辨真伪,诸君不必纠结。
    前829年,周厉王在彘地去世。堂堂周朝的天子,被逼迫到只能客死他乡,可见王权到此时已经弱化严重,国运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这里有必要穿插介绍“谥号”的问题了。
    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帝王、后妃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制度的形成,传统说法是在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著名学者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周共王、周懿王阶段,而这一说法也得到后世广泛认同。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釐王、赵武灵王、卫睿圣武公(即卫武公)等。
    到秦始皇统治时,他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但到西汉时谥号制度又开始恢复,而这次区分了阶层,比如皇帝、大臣、后妃。
    谥号最初只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没有贬义性的“恶谥”。
    如果要问“恶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笔者可以告诉你,就是从周厉王开始的。
    刘向《谥法解》中说:“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
    这么看来,周厉王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形象真是糟糕透了,就是一个好杀戮的暴君。
    而召穆公的“穆”是指布德执义、中情见貌、贤德信修、德政应和、敬和在位、德化肃和、圣敬有仪、粹德深远、肃容持敬、容仪肃敬。
    可是说召穆公就是正义的化身,大大的忠臣。
    其实这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历史的复杂性远远要超乎我们的想象。
    回味那段历史,周厉王应该算是个改革家,他当时已经看到了周朝由于分封制度的弊端而显现出来的逐渐衰退的迹象,面对周王朝积重难返的局面,他深刻的意识到唯有进行改革,才能将周朝恢复到之前的强盛,因此他在政治、军事、法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
    在政治上,周厉王发现周公、召公这些“世袭卿士”在朝中势力过大,抛开他们是不是对周王室忠心,就是这份变相的分权,也让做君主的无法忍受。鉴于这种情况,周厉王大力扶植新人,于是处于小宗的荣夷公和虢(guó)公长父开始走上高层舞台,从而削弱周、召等大宗在朝中的权力。
    荣夷公所管的荣国是西周初年建立的,位置就在丰镐的西南方向,二者是近邻。
    荣国的领土很小,而且在王畿范围之内,想要发展根本不可能。眼见离王室远的那些诸侯纷纷在对外扩张自己的领土,荣夷公是荣国的第六任君主,他是心急如焚的。为了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他好好利用了一下周厉王给他的权威,提出了一个“好办法”。
    荣夷公大胆的提出推翻周共王时期推行的土地私有买卖的政策,否定诸侯对于原始封地外领土的所有权,宣告这些领土再次归周王室所有。
    这就是荣夷公推行的“专利”,意为让周王室“专享其利”。不管荣夷公是不是存在泄私愤的嫉妒心理,但是他的这个办法正合周厉王心意,如果得以推行可以大大限制各诸侯国的扩张。所以周厉王才会如此不遗余力的支持荣夷公的举措。
    当然这一做法必然遭到诸侯国和朝中大宗们的强烈抵制,所以才有召穆公等大臣的极力反对,把荣夷公和虢公长父等贬低成为重利的小人。
    《国语·周语上》中记载周厉王重用荣夷公时,当时的大臣芮良夫曾捶胸顿足的向周厉王哭诉说:“王室将要从此衰落了!荣公只求独占财利而不知道大难。利是由万物中产生出来的,是由天地所养育而成的,假如要独占它,所带来的怨恨会很多。天地万物,人人都要取用,怎么可以独占呢?触怒的人太多而不防备大难,用这些来引导陛下,陛下能长治久安吗?治理天下的人,应该开通利途而分配给上上下下的人,使天神百姓和世间万物无不得到它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尚且天天担忧,害怕招来怨恨。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称为盗贼,作为天子这样做的话,归附王室的人就少了。因此,荣公若被重用,周朝一定会败亡。”
    我们之前讲过芮国,相传它是炎帝之后,在商朝末年与虞国一起请周文王做过评判。
    周武王伐纣的时候,芮国遭到了亡国之灾,后武王将自己的卿士封在芮邑,从而重新建立了芮国。
    芮良夫实际为芮国的国君,相传《诗经·大雅》中的《桑柔》一篇便为他所作。
    芮良夫劝谏周厉王的这番言论,历来被认为是他“反对君主垄断山林川泽的生产”,而实际上,西周时期的山林川泽早已为各级贵族所有,周厉王的“专利”决不是“垄断”的意思,更谈不上“与民争利”,而是他从贵族占有的山林川泽中规定若干项向王室交纳的“专项”贡赋税收。而这样做的结果又伤害了贵族的利益,而不像芮良夫所说的那么高尚,是为国人利益考虑。
    而在军事上,周厉王力图改变周边蛮夷屡次入侵的状况,解决积弱之弊。
    原来臣属于周朝的噩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东北一带),看周朝当时国势开始衰微,于是联合淮夷等东夷部落乘机反叛周朝并企图侵占周朝的洛邑。
    周厉王为保卫东都洛邑,出动丰镐城内的西六师的部队,还从北部调来殷八师的大军,并发动朝中卿大夫的国兵一起来抵御噩国的进攻,并最终将他们击败,保卫了洛邑的安全。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噩国刚刚退去,淮夷又来入侵,这次周厉王亲临洛邑指挥防御战,结果周兵大受鼓舞,作战勇猛,最终将淮夷打的大败亏输。
    由于周厉王攻噩和平定淮夷的胜利极大的振奋了军威,致使周朝的军力在当时有所增强,国威再次得到宣扬,导致南面此时已经称王的楚国畏惧而撤销了王号,可见周厉王时期在军事上还是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的。
    而在法制上,周厉王采取较为严苛的管理制度,而这在儒家观念中就是行“暴政”。周厉王为了保证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改革政策得到落实,自然会采取相对比较强硬的手段,这在历朝历代的改革中也都会出现,不然改革绝对不会顺利推行下去。而这点被反对派或者说是保守派用来指责其行“暴政”,被上下唾骂了几千年。
    当然,成王败寇,周厉王的改革最终没有推行成功,原因就是他的对立面是强大的旧贵族,他的集权思想还未成型,就被历史洪流给淹没了。分析他失败的原因,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他缺乏经验,采取的手段不够灵活,在牵扯面如此之广的时候,依然采用强硬的手段压制,最后导致集中爆发,演变成了“国人暴动”。
    虽然这是一场失败的改革,但却成为改革风潮的开始,后世的诸多改革,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依稀可见周厉王改革的影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周厉王改革的经验教训,对后代的改革者是有很大借鉴价值的。
    由周厉王“暴政”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要想真正了解一件事,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要多方面听取不同人的不同声音,然后去伪存真,加之自己客观的判断,这样才能得到最接近事件本真的结论,最不该的就是偏听偏信,以讹传讹。
    第二十六章 春秋由来(1)

    讲完了周厉王,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儿子周宣王,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太子姬静。
    前829年,周厉王死于彘,在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诸侯拥立下太子静继位,史称周宣王。
    刘向《谥法解》中“宣”的意思为:圣善周闻、施而不成、善问周达、施而不秘、诚意见外、重光丽日、义问周达、能布令德、浚达有德、力施四方、哲惠昭布、善闻式布,可见后世对于周宣王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周宣王继位时可谓是面临着一个极其艰难的局面,那就是自己父亲周厉王留下的烂摊子,虽然这样的结果也不是周厉王的初衷,他何尝不想为子孙后代能有个好的执政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可是有时候事情越想急着解决,越是解决不了。
    周宣王可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君主,从小就经历过祸难的他自然比别的孩子更加成熟,也更了解自己国家的现状。他心中有极大的抱负,那就是重振周朝雄风,带领周朝走向另一个繁荣。
    周宣王首先分析了自己父亲改革失败的原因,他认为父亲改革之心没错,但是有些急功近利了,这个过程中他没有过多的关注大臣和诸侯的利益,在大量启用新人的同时没有注意平衡旧贵族的势力。
    于是他效法其祖文、武、成、康的遗风,不仅启用仲山甫、尹吉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等新势力,同时也对召穆公和周定公这些老贵族加以重用,从而平衡了新旧势力,不仅缓和了矛盾,同时为他的改革奠定了人力基础,从这点上来说他要比其父城府深得多。
    之后周宣王下令修复王室、广进谏言、安顿百姓、修缮武器。这些都是积极向上的举措,修复遭国人暴动而损毁的王室宫殿,这是寓意王室要重新振作;诚心的接受大臣的谏言,集思广益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安顿久受战乱侵扰的百姓的生活,才能从民心归顺,粮食丰裕;下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和军队实力,才能立足于诸侯和重新建立起王室的威信。应该说周宣王的这些举措都是切实可行的积极的措施。
    在这种种举措之后,周王室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国力军力都得到了加强。然而此前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又开始不老实了,西北方的猃狁(xiǎn yǔn,也就是犬戎)、西边的西戎、东夷中的淮夷以及南边的楚国,这些部族在周宣王在位的短短二十多年里从不同方向骚扰周朝,边境深受其扰。
    周宣王忍无可忍,遂命令大臣尹吉甫征伐猃狁,又先后命令秦仲及其五个儿子征伐西戎,命令召穆公领兵征伐淮夷,命令朝中重臣方叔征讨楚国。当然这几路并非同时派出去的,而是在不同时期向不同方向派出的,从用人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周宣王并没有偏向于那一派别,而是很好的平衡了各方的势力。
    事实证明周宣王还是有独到的用人眼光的,他派出去的这几路人马,最终都取得了大胜,使得衰落的周王室权威又得到恢复,国力有了短暂复苏,诸侯们又重新朝见天子,四夷咸服,史称“宣王中兴”。
    周宣王虽然在年轻的时候满腔振兴周朝的抱负,可是真正实现了“中兴”之后,他似乎没有了继续上进的动力了,这很像盛唐时期的唐玄宗,盛唐建立之初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盛唐之后没有目标,陷入腐朽堕落的生活,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盛唐景象一夜之间不复存在。
    周宣王就是这样,当国家势力开始有了起色之后,他却开始好大喜功,居功自傲,特别是在他执政晚期,办了许多错事,致使大好的局面功亏一篑,周朝再度衰落。
    这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他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干预鲁国内政。
    前817年春天,也就是周宣王在位第十一年,鲁国国君鲁武公携长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戏,来丰镐朝见周宣王。
    我们之前介绍过鲁国,他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的封国,因为周公旦的缘故,地位在当时很崇高,可以享受近乎天子一般的礼仪。
    鲁武公是鲁国第九任国君,他这次来周王室朝拜,也是为加强鲁国与王室之间的世代友好关系,可以说对于这趟行程鲁国是非常重视的。
    周宣王对鲁武公一行的到来也很高兴,用隆重的酒宴招待了他们。这期间,周宣王发现鲁武公这个小儿子公子戏长相俊美、举止端庄,非常迎合自己的喜好;再看他的哥哥公子括,憨厚老实、没有情调,怎么看怎么不舒服。于是周宣王借着宴会上的酒劲,公开表达了自己的主张,要求鲁武公回国之后立公子戏为太子。
    见君王提出这样的要求,周王室的大夫仲山甫赶紧出来劝阻周宣王不要干预诸侯内政,特别是立储这样的大事,鲁国自己没有表态,您就要替他们废长立幼,这样做会丧失天下民心。
    此时的周宣王已经开始刚愎自用了,仲山甫不说还好,这么一说更加刺激了周宣王,他借着酒劲对仲山甫一顿训斥,之后下令给鲁武公,必须立公子戏为太子。
    鲁武公在这种情况下哪敢抗命,只能磕头谢恩,而两个公子心情此时却天壤之别,公子括失望到了极致,而公子戏却乐开了花。
    鲁武公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而心情郁闷,结果就在这年的夏天而因病去世了,于是公子戏顺理成章继位,史称鲁懿公。
    对此公子括也就死心了,这是周天子亲自下的命令,自己当时也在场,没有什么可申辩的。可是有个人却一直耿耿于怀,那就是公子括的长子伯御。
    伯御当然心中不忿,本来正常来说是该自己的父亲继位的,那样的话等父亲百年之后自己就可以成为君主了,现在可好,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不仅丢失了君位,而且即便是小宗都算不上了。
    因为心中有极大的不满情绪,伯御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既然不能顺理成章继位,那就武装夺权算了。可是此时他的父亲还在,按照公子括的性格是不会让他这么干的,所以他还要隐忍,暗中积蓄力量。
    前807年(周宣王二十一年),公子括因病去世,伯御终于没有了顾虑,可以放手实施他准备了十年的计划了。
    《史记》上记载伯御联合同样对鲁懿公有怨言的鲁国人一起攻杀了他,至于怎么个过程,历史上没有交代,这里不好臆断。之后伯御被立为鲁君,史称鲁废公。
    这么大的事怎么能瞒得了,结果很快就传到了周宣王耳朵里。周宣王就像被揍了一闷棍,他不是为鲁国发生了叛乱而震惊,而是感到当年安排公子戏为君被狠狠打了脸,面子上挂不住了。于是他暴跳如雷,决定倾大兵讨伐鲁国,结果被仲山甫等大臣晓以利害一通劝说而制止。
    但是周宣王哪受过这种委屈,这事一直记在他的心里,于是经常挑政务上的毛病刺激鲁国,这让鲁国当时一度非常难受。
    就这样又过去了十年,周宣王不仅没有消除心中的怨言,反而愈演愈烈了。终于前797年(周宣王三十一年),他找了个理由亲率大军讨伐鲁国,并最终杀死鲁废公,而后立了鲁懿公的弟弟公子称为鲁国国君,史称鲁孝公。
    可以说鲁国能有这近二十年的内乱,完全是由周宣王干预鲁国内政这件事引起,所以从此之后周天子的声望大减,诸侯之后多有违抗王命之举。
    如果说周宣王只是干预诸侯内政这样的政治问题也就算了,诸侯最多心有怨气,也没有多少实力与其叫板。可是晚年的周宣王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最终使得“宣王中兴”昙花一现,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其实周宣王加速败亡的主要原因,是他将自己的刚愎自用放到了军事上,那后果就非常严重了。
    实现了“宣王中兴”,特别是连续攻打蛮夷取得胜利,周宣王觉得周朝的军事实力已经天下无敌,于是疯狂地沉迷于军事扩张。
    从前797年到前790年这七八年里,周宣王持续对周围部族用兵,连续攻打了太原戎、条戎、奔戎等,结果无一成功,损兵折将。
    但是他依然不死心,于是前789年,他再次发动与姜戎的战争,两军大战的地方在千亩(一说介休以南的万荣、闻喜以南地区,一说是安泽西北九十里的北平西部地区),因此历史上又称之为“千亩之战”。
    此战周宣王不仅动用了自己军队的主力,而且还从今长江至汉江之间的诸侯国征调了大量军队,目的就是一口气灭掉姜戎。结果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周朝军队败得那叫一个惨,自己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要不是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死命保护着他突围,他估计都见不到第二天升起的太阳。
    因为对外战争接连失败,致使周朝丧失大量军队,这一点可以说太要命了。
    第二十六章 春秋由来(2)

    西周初年,周朝封了许多诸侯,天子其实真正掌管的地盘并不多。那么天子凭什么号令诸侯呢?凭的就是天子掌握了大量的军队,《左传》记载天子掌握六军(一军是一万五千人,这样六军就有近九万人),而公爵诸侯国最多才能掌握三军,普通侯爵国也就掌握一军。此时周宣王时期的连败,导致王室直接掌管的军队急剧减少,这也是周朝衰落下去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个导致西周衰落的,甚至于灭亡的君主,就是周幽王。他是西周最后一个国君,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导致西周王朝的灭亡,这段历史我们下一章再详细介绍。
    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正是因为西周的灭亡,周朝才进入了东周这个动荡的时期,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代,才会出现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在这种中央集权弱化到极致的岁月,才会让聪明和智慧集体迸发,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况,从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谱写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
    通过西周历史从兴盛到衰亡,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下面的道理:
    一是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能轻轻松松完成的,国家要兴旺,家族要振兴,个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好高骛远,坐吃山空,要能够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谋划,踏踏实实的实施,遇到困难了要能勇往直前的去面对,取得成绩了能戒骄戒躁的再接再厉,并且形成好的国风、家风、个性,教育好后世子孙,荣誉才会得以延续,经久不衰。
    二是你的人生从来就不是你个人的。这句话可能很难去理解,但确实是至理名言。拿西周最后三个王来说吧,他们自己的人生看似是自己的,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干的好还是坏都留给后人去说吧。可是呢,但凡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但凡他们能为他们的西周王朝的长远发展考虑一下,有所收敛,也许西周会继续延续下去,历史也有可能改写。作为我们个人来说,也许我们不能像君主一样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但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后世子孙的人生,也许就会在我们这一辈时因为我们的意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打个比方,你从政,本来你可以做个好官而在你的家族历史上名垂青史,你的子孙后世都会骄傲的说你是家族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可是你贪污了,永远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子孙后世也会因此感到羞愧,在这种环境中家族后世如何能摆脱阴霾而繁荣昌盛?好与坏,只在你的一念之间,而却给后世留下太多的不一样。所以,一定走好每一步,有错误不怕,怕的是不改正,记住:你的人生从来不只代表你一个人!
    经过了之前一连串地铺垫,从此刻开始,才算是真正地进入正题。
    “三皇五帝”所在的年代是人类发展的原始社会阶段,而奴隶社会制度随着夏朝的建立而开始萌芽发展,到商朝时达到顶峰,而到西周时开始衰退,直到东周时逐渐被封建制度所取代,开始了长达中国两千三百多年的封建历史。
    本书名为《观史明智之风雨春秋》,也就是说主要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所以在此有必要将“春秋”这个名字的由来给大家介绍清楚。
    春秋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开始萌芽的时期,它是东周的前半阶段。
    关于这一时期的起止,历来有多种说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说法认为是前770至前476年,即截止到周元王元年。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前770年至前453年,即截止到韩赵魏三家灭智氏。
    第三种说法认为是前770至前403年,即截止到韩赵魏三家分晋。
    通常后世学者较为认同的是第一种说法,即将周元王元年(前476年)作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分界时间,但也都认同“三家分晋”和“田氏篡齐”等标志性历史事件是这两个时期的分水岭。
    关于将周元王元年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时间,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中提出的分界法,主要依据是鲁国《春秋》纪年的终结时间,其次也考虑到周王纪年不能割裂。当然,这种分界方法更多是因为司马迁的名望而被后世所认可。
    仔细分析,这里面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一是《春秋》里的纪年是以其编订者孔子的逝世为终结的,而孔子的逝世并不能算作重大历史阶段的转折点。
    二是如果这样划分,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吴越争霸,它的后期阶段就要被排在战国编年里去了。
    因此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出以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作为划分春秋战国的年限,这种说法似乎更为合理一些。
    那么为什么用“春秋”这个名字来表示这一历史阶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一下《春秋》这部书。
    《春秋》,又称《麟经》,它的作者应该是鲁国历代的史官,后来经过孔子编辑、修订而成,而不是由孔子所著。鲁国史官把当时各诸侯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命名为《春秋》了。
    《春秋》的纪年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年),共记录了二百四十二年。它的取材范围也很广泛,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旧闻,所以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当时生活礼仪上的细节之事。
    因是孔子后期修订,后世儒者把《春秋》尊为“经”,列入“五经”当中,称为《春秋经》。
    既然说到了儒家经典,这里穿插科普一下“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都是儒学的经典,“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朱熹,“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之后,儒家作为中国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用来规范大众的行为准则,“四书五经”成为了科举入仕必须熟记于心的法典,这也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的结束。
    其实,周朝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只是到了战国末年,战乱不断,导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有传说还跟秦始皇焚书有关),只是鲁国的《春秋》保存完好,一直流传至今。
    《春秋》虽然用了鲁国的纪年,却记录了各国的要事,实际上是一部通史,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所谓现存最早,意思就是之前没有,也就是说在“春秋”之前还未出现或者没有留存下来专门记录历史的典籍,所以我们认为,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春秋”开始的。司马迁的《史记》虽然介绍了从“五帝”往后的历史,但是对于东周之前的历史,他也没有成型的史料作为借鉴,只能根据各种典籍上的只言片语和民间传说汇总而成,其历史真实性有待考究,同时因为可采用的史料不多,所以西周之前的历史不如“春秋”之后那么丰满和细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春秋》虽然记述了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但全书共总才一万八千余字,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句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正是因为《春秋》过于简练,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这称之为“传”。
    迄今为止,已知的《春秋》传记共有五家,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彀梁传》《春秋邹氏传》《春秋夹氏传》,但后两家现都已经失传,因此后世将前三家合称“春秋三传”,同样列为儒家经典,简称《左传》《公羊传》《彀梁传》。
    这三传所述内容大体相同,但也各有千秋。
    《公羊传》和《彀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之为“今文”;而《左传》成书较早,使用秦以前的古代字体所写,称之为“古文”。
    《公羊传》和《彀梁传》记事只到鲁哀公十四年,而《左传》则到鲁哀公二十七年,整整多出来十三年的史实;《公羊传》和《彀梁传》侧重于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左传》则更加注重历史细节的补充。
    所以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考虑,三传中《左传》被认为更为重要,因其相比较《春秋》内容丰满许多,因此后世学者也认为它是一部与《春秋》有关的、相对独立的史书。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时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按照鲁国从鲁隐公到鲁哀公一共十二个国君的顺序,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五十四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记事写人具有相当的艺术性,运用了不少巧妙的文学手法,尤其是描写战争部分和外交辞令这两块,成为全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因此,《左传》不仅是一部杰出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有关《左传》的作者,至今仍然没有一致的说法。唐代以前,人们大多相信作者是与孔子同时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但是这一说法存在很多矛盾的地方,唐以后不断有人提出质疑,有人认为作者是一位不知名的史学家,也有人认为作者不止一人。但是,有一点绝大多数的学者则是比较认同的,那就是都认定《左传》的编定成书时间为战国前期。
    了解了以上这些,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段历史被称作“春秋”了。
    由于《春秋》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这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用《春秋》的书名来代表这一历史时期。
    那么接下来就该开始我们对春秋历史的探究了,在这之前必须要先清楚的认识我们所遵循的历史典籍。
    既然讲的是“春秋”,那本书所考证的历史事件,当然以《春秋》和《左传》为主的“春秋三传”为根本,另外配合《国语》《史记》《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文献资料查究考证而来,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春秋历史,防止后人经过个人杜撰而误人子弟,歪曲事实。
    之所以选《左传》等作为《春秋》的释义根本,是因为《左传》成书时期在春秋末年到战国前期,离春秋那段历史的年代最为接近,同时它为鲁国各时期的史官所记,春秋时期的史官多为敢于记录真实历史的“董狐之士”,所记录的历史应该最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这也是被广大学者所公认的事实。因此才以《左传》等作为史料考察的根本,如果其他考察资料里有与之相违背的地方,都会以其作为基础,而其他文献只作为查漏补缺的工具,目的只是使春秋史更加丰满。
    同时,在引用其他史料或者民间传说时,本书都会加以说明,不作为历史可考价值的也会进行标示,以防让诸君误作为真实的历史。
    言归正传。
    我们之前讲过,虽然“春秋”这个时期的截止时间没有定论,但是起始时间都被大家所认同,那就是公元前770年,也就是周平王元年,这一年最突出的大事就是“平王东迁”,它促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第二十七章 无道幽王(1)

    在讲“平王东迁”之前,必须先介绍另一个历史故事,那就是“烽火戏诸侯”,历来世人都认为这件事直接导致西周王朝的灭亡。
    前782年,周宣王崩,其子姬宫湦(shēng)继位,史称周幽王,他是西周第十二任王,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我们之前讲鲁幽公的时候其实已经讲到过“幽”这个谥号,这里我们再重点讲一下。
    刘向《谥法解》中“幽”的意思是壅遏不通、动静乱常、早孤有位、早孤陨位、早孤销位、违礼乱常、暴民残义、淫德灭国。
    “幽”不是个好谥号,对于周幽王来说,“暴民残义”、“淫德灭国”再适合不过他了。
    比起周厉王和周宣王,周幽王可以说更加一无是处。
    周厉王虽然行事激进,手腕强硬,但是能看到周朝的问题,并有决心进行改革;周宣王虽然晚年干了不少错事,但是早年却是一代英主,使周朝得以复苏。
    面对千疮百孔的周朝现状,周幽王不知道是看不到,还是根本就没把这天下当成自己的,奢靡成性,荒淫无度,昏聩无能。
    如果只是君主这么昏聩,大臣们都是能臣忠臣,那么周朝还不至于亡国,恰恰最要命的就是周幽王任命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太宰,主持国家工作,从而使周朝一步步滑向深渊。
    虢石父,姓姬,名鼓,字石父,当时为虢国的君主,被封太宰后,一直在周王室陪王任职。此人看中钱财,在其担任太宰时期大肆敛财,致使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周朝的官制。
    周朝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制度,是因袭夏、商,经武王、周公、成王和康王几代建立起来的。《尚书·立政》里记载有不少周初官名,可以使我们更直观的了解周朝如何设置官吏。
    周灭商以后,周武王推行分封制,都城周围大约千里范围之内的土地属于周天子直辖,称为“王畿千里”,其他地区分封给周天子的亲族、功臣、臣服的前朝诸侯、以及蛮荒地区的地方首领。被分封的称为“诸侯”,他们各自为政,但是都以周天子为中心,服从周朝的礼制和指挥。周初的时候相传被分封的诸侯国有七十一个,而到西周末年的时候,诸侯国已经将近一百二十多个了。
    作为中心的周王室,它的官制非常复杂,概括总结起来,西周的最高官职是“三公”,之下是“六卿”“五官”等等。
    “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虽然官阶最高,但是却是个虚职,通常用来授予位高爵尊的诸侯,而诸侯们在出任周朝大臣的时候也要治理自己的国家,所以“三公”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三公”之下设“六卿”,这才是掌握着周朝实权的职位,被称之为周朝的“卿士”。
    “六卿”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太宰是朝廷中的政务总管,太宗管周朝的宗族和谱系,太史管历法、编写史书、策命诸侯及卿大夫等,太祝是最大的祭祀官,太士是掌管神事的,太卜是管卜笠的。
    “六卿”的僚属,总称为“卿事寮”,辅助“六卿”工作。
    “六卿”之下设“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司徒掌土地和农人,司空掌百工职事,司马掌军赋军政,司士掌版籍爵禄,司寇掌刑罚。
    在“五官”之下,还设有王室外廷事务官,主要负责辅佐“五官”的政务,有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尹伯、庶常吉士等官职之分;同时还设有王室内廷事务官,主要是负责宫廷保卫和宫中事务的宫内官,有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等官职。
    虽然“三公”大多时候是虚职,但是在非常时期,诸侯出任的“三公”就因为其本人所掌握的强大武力而发挥着实际的执政权力。
    比如在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尚小,因此那时就以“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也就是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师,同时由周公“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直到七年后周成王成年,周公才还政于他。
    此间,周公、召公数次以周成王的名义征集诸侯国的军队,平定管叔、蔡叔、康叔和武庚的叛乱,重新征服叛乱的东方五国,权力实际上超越了当时的周成王。《史记·周本纪》说“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由此可见“三公”的权力之大。
    周成王年幼时,周公旦为了很好的保护和照顾成王,还兼任了太宰,总领王室事务,这也导致太宰这个职务从此真正执掌中央权力。
    下面我们再来看诸侯的官制。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并封自己的亲族、家臣等为“卿大夫”。
    卿大夫在诸侯国里地位很高,一般拥有世袭的采邑。采邑就是指周朝封君在自己的封国内可以实行再次分封,赐给卿大夫田邑,这些田邑就叫采邑,或者称封邑、食邑。
    协助卿大夫管理诸侯国事务以及采邑事务的官吏是“士”,士的身份是世袭的,但是没有采邑。
    周天子与卿士,封君与卿大夫的关系都非常类似,古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就是说周天子以嫡长子继承,天子的其他子弟就被封为诸侯;诸侯以嫡长子继位,诸侯的其他子弟就被封为大夫;大夫以嫡长子继位,其他子弟就获得士的身份。凡是嫡长子继位这一支就叫做“大宗”,其余的都叫做“小宗”。
    由此,自天子直至诸侯、卿、大夫、士,都是各自大小不等的宗族的族长,官职等级和宗法制度严格的结合,构成周朝政制的最主要特点。
    诸侯国内的官职,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总结起来几乎都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这几个职位。司徒治民掌户籍,司马治军,司空管理土地、建筑、田赋,司寇掌管刑狱诉讼。
    关于各诸侯国具体的官制,我们在以后讲诸侯国的时候都会逐一讲到。
    第二十七章 无道幽王(2)

    虢石父就是周幽王的太宰,总理国家所有政务,可谓是大权在握。
    前780年(周幽王二年),全国各地发生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离都城丰镐不远的岐山(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泾、渭、洛三条河川震动,最终导致这三条河流枯竭。
    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周朝当时的太史伯阳父当即就断言说:“周朝将要灭亡了。天地之气,不能错失自己的次序,如果错乱了应有的位置,民众就会大乱。阳气滞留在内不能出来,阴气受到压制不能散发,于是便会发生地震。现在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就是阳气不在自己的位置而压制了阴气。阳气失位而处于阴气的位置,河流的源头一定会阻塞,水源被堵塞,国家必定灭亡。水流畅通、土地湿润才能生长万物为民取用。水流不畅、土地干枯,百姓就缺乏财用,国家不灭亡还能怎样?过去伊水、洛水枯竭而夏朝灭亡,黄河枯竭而商朝灭亡。现在周的国运如同夏、商二代的末世,而河川的源头又被堵塞,源头堵塞水流必定枯竭。立国一定要依靠山川,山崩水竭,这是败亡的征兆。河流枯竭,山岭一定会崩塌。这样的国家不超过十年便会灭亡,这是数的极限。凡是被上天厌弃的,是不会超过这个极限的。”
    一朝的太史都这样预言了,可见周朝当时已经出现了亡国之相。
    要说周幽王有什么地方随他的父亲周宣王,那就是好对外用兵。
    前779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在还未处理好灾害带给百姓的苦难的时候,贸然派出大兵讨伐六济之戎(戎狄的一支,历史上没有过多记载),结果因后勤补给不足反被六济之戎打得大败,从而国家军队数量在周宣王后再次骤减,战斗力消失殆尽。
    周幽王的臣子中虽然有虢石父这样的奸佞之臣,但也不乏忠肝义胆之士,见君王如此昏聩,于是就有人冒死进谏了。
    这个进谏的大夫叫褒珦(xiǎng),是周幽王时期褒国的国君,见天子一再做出亡国之举,于是他忍无可忍进行了劝谏。
    褒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早在夏朝就已经存在了。褒国的首任国君是大禹的一个儿子,夏启的兄弟,建国的位置在陕西省汉中市,所以褒国为姒姓国。
    褒珦好心劝谏,不想周幽王刚愎自用,不仅不听劝谏,还治了褒珦顶撞君主之罪,将他关押了起来。
    前771年,也就是周幽王在位的第十一个年头,周幽王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他想都没想过的灭顶之灾就发生在这一年,而这一次的灾难不仅要了他的命,更要了周朝的命。
    这一次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而始作俑者正是他自己。
    这一年,周朝的诸侯国申国、缯国,还有北方的犬戎,三股势力联合起来突然出现在丰镐周围,将丰镐团团围住,大有吞并之势。
    周幽王惊慌失措,情急之下他急切地点燃了烽火。
    在古代,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通常在边境线上隔一段距离就会修一个烽火台,台上放置干柴,当其中一个烽火台被点燃后,能看到烽火的其他台就会相继点燃,这样依次迅速传播下去。
    此次周幽王点烽火的意思是表示王室此时正处于危难之中,请求诸侯前来救援。诸侯见到烽火后,有义务和责任来协助天子御敌,这就叫作“勤王”。
    周幽王受到围攻,因此他迫不及待地点燃了烽火。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几乎没有诸侯来救援,只是王畿范围内的部分小国派出了援兵。
    小国的实力确实有限,根本不是强大叛军的对手,最终丰镐被攻陷,周幽王仓皇出逃,最终在骊山(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被叛军追上并杀死。
    回顾整个过程,周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烽火点燃后没有诸侯来救援,那么问题来了,原本周幽王是天下之主,天子一点烽火,诸侯是一定会来勤王的,那么为什么这一次却没人来救呢?
    说起这事,跟一个女人有着直接关系,这个女人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美女——褒姒。
    褒珦因为直言进谏而被周幽王关押,国君被抓,这可急坏了褒国人。
    褒国人聚到了一起,商量通过向周幽王进献礼物的办法来换回国君褒珦。
    这种方法对于从昏君那里救人是屡试不爽,历史上从夏桀那里救商汤,从商纣那里救姬昌,都是采用的这个法子。
    那送什么礼物可以打动周幽王呢?
    这时有人提议说,周幽王昏聩而好色,此时正在天下选美,为何不进献美女而投其所好?
    大家纷纷认为此计可行,于是就从褒国范围内层层选拔,最终挑选了一位绝世佳人。
    因褒国是姒姓,而古代女子又没有名字,因此后人称之为褒姒。
    因褒姒来自民间,不通上流社会的礼仪,因此褒国人对其进行了培训,礼仪、歌舞、书画、装扮一一进行包装,最后才将其送给周幽王。
    周幽王本就好色,听说褒国人进献一名绝世美女,早就按耐不住要见一见。
    可这一见不要紧,自己的魂魄都被褒姒吸引住了,心中不住地赞叹:天底下竟然还有如此美貌的女子?
    周幽王盯着褒姒看得都忘记了时间,要不是大臣提醒,他会这样一直看下去。
    周幽王心情大悦,当即册立褒姒为妃,同时为了表彰褒国进献之功,下令即刻释放褒珦。
    褒珦就这样回到了褒国,而褒姒却永远留在了丰镐。
    周幽王对于褒姒是真的宠爱非常,自打褒姒入宫以来他心里就再也容不下三宫六院,一门心思对褒姒好;可是褒姒呢,却不爱言语,冷如冰霜,更是从来都没有一丝笑意。
    如此之大的反差,按理来说周幽王应该失落甚至暴怒,可是恰恰相反,周幽王却超乎寻常的耐心,对褒姒更加的爱怜。
    有时候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
    周幽王有时候做梦都在想,如果有生之年能看到褒姒笑一下,那么让他去死都值了。
    周幽王左思右想都没有办法,于是他荒唐地向满朝大臣悬赏求计:不管是谁,只要能让褒姒笑起来,赏千金。
    那么到底有没有人出来献计呢?
    第二十八章 戏火诸侯(1)

    本来作为一朝天子向大臣问这样的计已经够荒唐的了,更荒唐的是大臣中竟然有人出来献计了。
    这个人正是虢石父,治理朝政他不行,但溜须拍马、歪门邪道却没人比的过他。
    虢石父建议周幽王把烽火台点燃,一点燃烽火台,天下诸侯就会带着军队马不停蹄赶到丰镐来勤王,这种混乱场景褒姒肯定没有见过,说不定能博美人一笑。
    这是天大的昏招,这是拿国家救命稻草在开玩笑,但就是这样的昏招,周幽王竟然欣然接受了。
    果然是昏君做派,果然是爱的疯狂,周幽王就这样点燃了烽火。
    烽火就这样传了出去,不久很多诸侯国都收到了信息,他们下意识的知道,王室出事了!
    于是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马不停蹄地派来了援兵,呜呜泱泱地聚集在了丰镐城外。
    可是哪里有外敌入侵啊,一切平静如初,于是一个个面面相觑。
    此时周幽王陪同褒姒正在城头,见自己简单地点了一下烽火竟然调集了如此之多的天下军队,不禁为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沾沾自喜起来。
    褒姒一看来了这么多军队,不明就里,于是向周幽王询问。
    周幽王骄傲地解释说:“烽火为王室遭敌入侵时的求救信号,本王只是想验证一下,结果没想到这些诸侯竟然真的上当,派来了救兵。”
    褒姒听到此处,再看城下乱成一团的诸侯大军,不禁开怀大笑。
    这一笑不要紧,可把周幽王的魂都勾走了,天底下再也没有如此美丽的笑容了……
    就这样,褒姒终于笑了,而在周幽王心里,褒姒一笑很倾城。
    周幽王终于找到了让褒姒笑的办法,当他想看的时候,他就去点烽火,竟然屡试不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就这样拿国家的救命之法当儿戏,多次欺骗对其忠心的诸侯,这让诸侯伤透了心。骗一次两次还有人来,次数多了,诸侯也不愿做傻子,最后就都不来了。
    周幽王不管这些,在他心里,只有褒姒。
    为了能让褒姒开心,周幽王绞尽脑汁,最后就打算给她一个至高无上的名分。
    那时最高的名分莫过于王后了,可是王后的位置此时已经有归属了,那就是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申后。
    没有位置了怎么办?好办,废后。
    这里有必要简单科普一下春秋时期王室和诸侯的婚嫁制度。
    在周朝,不论王室还是诸侯,一般都是采用媵(yìng)妾婚制度。
    王室或诸侯,一般都要从异姓国娶妻,即“同姓不婚”,估计也是考虑生育质量问题,同姓有可能是近亲,生出来智障的可能性比较高。
    先以诸侯为例。诸侯要娶一异姓国之女为夫人,而女方须以姪(兄弟之女)和娣(妹妹)随嫁,随嫁的叫“媵”。同时还须从另两个同姓国各请一名庶出女陪嫁,也须以姪娣随嫁。这样结一次婚,加上夫人和媵,总共要娶九人。
    这里只有夫人为正妻地位,其他八人都为贵妾。诸侯一般不得再娶,正式夫人如果亡故或者被休,应由众妾中依次递补,此种制度称为“媵妾婚”。
    众妾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正妻为夫人,夫人的姪娣为世妇,是第二等;另两个同姓国陪嫁女叫妻,是第三等;妻的媵叫妾,是最低等。
    此种制度有明确解释的是出于《公羊传》,而《仪礼》《礼记》里并没有记载。
    《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记载:“媵者何?诸侯娶一国而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
    《礼记·曲礼》记载“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但并没有说明数目。
    而天子的媵嫁,与诸侯相似,只是媵的数量增至三人。据《礼记·昏义》中介绍:“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王后以下,是三个夫人、九个嫔、二十七个世妇、八十一个御妻。算起来,一共一百二十一个。
    其实算起来也不难,天子的王后有媵三人,即三夫人;三夫人又有媵三人,即九嫔;九嫔又有媵三人,即二十七世妇;二十七世妇又有媵三人,即八十一御妻。
    周幽王为了让褒姒得到显贵的地位,下定决心要废后,于是他排除万难,终于废黜了申后,而改立褒姒为后。
    不仅如此,更要命的是周幽王竟然同时废除了申后所生太子姬宜臼(jiù),而改立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成为太子。
    周幽王的举动太过疯狂了,无故废后换太子,这已经动摇了国家根本。周幽王对褒姒的宠爱,也让国人觉得褒姒就是红颜祸水,是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
    而对于此时的申后和太子宜臼,处境就非常微妙了。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被废除的王后和太子,向来都没有太好的下场。即便只是想平淡的终老一生,也逃脱不了新太子的猜忌,最后的结果也免不了被加害。
    对于申后和太子宜臼,只有赶紧离开王城,走得越远越好。
    那么逃去哪里呢?当然是申国,那是申后的母邦,他的父亲就是申国的国君申侯。
    第二十八章 戏火诸侯(2)

    对于申国,在这里有必要重点介绍一下。
    西周的第五任君王就是神奇天子周穆王,因炎帝的部分姜姓后裔在其西巡过程中协助有功,因此将其封在了平阳(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爵位为伯爵,名为申国。
    申国所处位置在周王室以西,因此史称“西申国”。因作为王室的西边屏障,所以申国国君向来在周王室中担任要职,而王室为了拉拢申国,也经常与申国通婚,以实现巩固的政治地位。
    周厉王所娶的王后就是申国国君之女,而他们所生的儿子就是周宣王姬静。
    周宣王时期,申国国君为申伯公子诚,他是周宣王的母舅。相传其文武兼备,在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因此周宣王又提高了申国的爵位,因此申伯成为了申侯。
    周宣王时,“南蛮”楚国经常骚扰中原国家,为了加强对“南土”局势的控制,周宣王又将母舅公子诚改封到谢地(今河南省南阳市),从而重新建立了申国。
    因周平王后来迁都到洛邑,新建立的申国在洛邑的南边,成为了王室抵御楚国侵犯的南部屏障,因此历史上又称之为“南申国”,以跟“西申国”进行区别。
    相传南申国建立的时候,周宣王为了尽快让其建立统治地位,将申侯公子诚在西申国的原属臣民大部分迁了过去,而让支庶之族仍留于原封地,从而继续保留了西申国。
    因此西申国依然是姜姓,而南申国则因为在谢地而改姓“谢”。
    既然有两个申国,那么申后的父亲到底是哪个申国的君主呢?
    请诸君别急,咱们先介绍故事,之后再为您分析此事。
    申后来到申国,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所有的委屈一下涌了上来,痛哭着将经过讲述了一遍。
    申侯听后大为恼火,但是考虑到君臣关系和周王室的实力,他也只好把火压了压,先安排申后母子暂时住下。
    可是周幽王在得知申后带宜臼出逃申国后,反而火冒三丈,又因此连带怪罪申侯,决定撤销他封国的侯爵爵位。
    这一下可把申侯心中的怒火给彻底点燃了,新仇旧恨此时一起涌上心头,于是他就产生了推翻周幽王,而拥立自己外甥姬宜臼为王的念头。
    虽说自己申国有一定实力,但是跟周朝的实力比起来还是有不小差距的。王室的军队倒是没什么好怕的,怕的是保卫王室的几个大诸侯国,晋国、郑国、齐国,哪个也不好惹。
    为了壮大自己叛军的队伍,申侯偷偷的联系了自己的好友,那就是缯(zēng)国的国君缯侯。
    缯国(又称为鄫国),是从夏朝就有的封国,他的始封君为夏朝少康次子曲烈,到西周初年,周武王为了安慰旧朝遗民,继续保留了该国,并封为子爵。
    缯国从建国开始,曾多次迁国。始封地在今河南省方城县北,而最终的封地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境内。
    三国时期东吴著名史学家韦昭在为《国语》作的注释中说:“缯,申之与国也。”可见西周时期缯国与申国是紧挨着的邻国。
    缯侯随即表示赞同,同意响应申侯的出兵。
    只有缯国的帮助似乎还是实力欠缺,申侯此时想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帮手,那就是犬戎。
    犬戎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他不同于鬼方,在周穆王时期被大举攻伐,无奈之下依附于周朝。
    但是作为游牧民族的犬戎,好斗善战是他们的特点,因此历史上曾多次侵扰中原,而周朝后期的烽火台也多半因为防范犬戎的入侵而设。
    申侯为了报仇,竟然想到了联合中原的共同敌人犬戎,可见这次申侯真的有点丧心病狂了。
    犬戎当然一百个赞同,于是三方势力经过周密的计划,突然发大兵一起进攻丰镐。
    到这里,就可以分析这里的申国到底是西申国还是南申国的问题了。
    从地理位置上看,缯国与西申国相邻,而西申国又处于周王室西部,与西边的犬戎搭界,三家联络起来更为方便,相比较南边孤零零的南申国,西申国的可能性更大。
    按《竹书纪年》记载,由于西申国具有长期经营周王室西陲的政治基础,又与周王室世为婚姻的政治地位,所以其具有较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所以这个申侯实际上是西申国之君。
    言归正传。
    这一次周幽王真的急了,可是再点烽火,诸侯们都认为跟前几次周幽王骗自己一样,所以谁也不来了。
    最终由于寡不敌众,周幽王大败而逃,而犬戎紧追不舍,最后将他杀死在离丰镐不远的骊山,西周也就此灭亡。
    关于褒姒和伯服的下落,《史记》记载,犬戎将周幽王杀死之后,将褒姒掳走了,而关于伯服则没有相关记载,按照正常推断,应该死于这次战乱了。
    到此时,褒姒的这一笑确实“倾城”了,不仅“倾城”,还“倾国”了。
    在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大雅》和《小雅》篇分别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诗句,这就是讥讽周幽王宠幸绝代佳人褒姒,导致朝政荒废而亡国的这段历史。所以后世在讲“倾国倾城”的这成语的典故的时候,多引用“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实际上“倾国倾城”这个成语出自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的诗,诗是这样写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此诗是李延年赞美其妹美貌的,汉武帝闻此曲后召见李延年之妹,被其美貌所拜服,遂纳其妹为妃,即史上所称的“李夫人”。
    李夫人貌美如花,通音律、善歌舞,因此很受汉武帝宠爱。后来李夫人病重,汉武帝关爱有加,经常前往探望,可是每次汉武帝去时,李夫人始终背对于他,不以正面侍君。原来李夫人当时病颜憔悴,背对汉武帝是怕有损她在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
    李夫人死后,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她怀念不已,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言归正传。
    西周就这样亡国了,如果犬戎借这次机会大举进攻中原,在各诸侯国都还没有防备的时候受此侵略,那对于中原文明可能真的是灭顶之灾,我们中国的历史可能就此改写了。
    但是历史充满了不确定性,也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使得历史更加引人入胜。
    这次的不确定性同样来自于申侯。
    第二十九章 大周复国(1)

    “烽火戏诸侯”这只是个历史传说,后来被《史记》所引用。《吕氏春秋》里也有相关故事的记载,只是里面并不是点烽火,而换做了击鼓。
    对于“烽火戏诸侯”这事是否真的存在,历来都有人提出异议。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史记》记载“烽火戏诸侯”之事提出质疑:“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对“烽火戏诸侯”这事最有利的反驳来自于“清华简”的第二辑,又被称为《系年》。
    2008年,一批流散境外的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大学,共有2500多枚,但是这批竹简的出土时间、流散过程,如今已不得而知。
    经专家鉴定,竹简的成书年代为战国中晚期的楚肃王时期(前380年至前370年),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内容大多为前所未见的“经、史”类书,比之《竹书纪年》成书年代还要早一些。
    这批战国竹简的出土极大地填补了先秦史的空白,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曾激动地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非常浩大,从2010年开始直到2017年,每一年都将部分整理成果出版成书,并向世人展示,到目前已经共出七辑。特别是2010年出版的第二辑,收入了一部已经失传2300多年的历史著作,清华大学将之命名为《系年》。
    《系年》一共有138支竹简,全篇共分为23章,记录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其中有许多事件不见于传世文献,对《左传》《国语》《史记》等典籍有极大的订正作用。
    《系年》里明确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申侯于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竹简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所以现代的史学界就此断定烽火戏诸侯并非西周灭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断定这个故事也是编造的。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生活在西汉,在编写《史记》时,搜集整理了比他早几百年的相当规模的历史资料,其中不乏民间野史,为了故事情节的精彩和增加可读性,采用真实度不高的史料也是常有的事。
    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多年来后人一直以为这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褒奖,实际上笔者分析,这是鲁迅先生从历史观的角度对司马迁的一种批判,认为《史记》可过分突出文采和故事情节,而忽视了历史最本真的东西,那就是真实性。
    但是我们回过头再看司马迁,他本身就是儒家代表人物,而儒家强调的就是遵循礼制,所以他强调周幽王废后废太子这种越礼的行为,强调周幽王拿诸侯的忠诚开玩笑的无知,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因果论,那就是不尊规守礼,必然会灭亡。
    因此从他的角度来说,他也没有错,毕竟历史是每个人的历史,不同的人来写,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段来写,都可能会写出完全不一样的历史,所以我们说,历史本身就是个人史,就是现代史。
    第二十九章 大周复国(2)

    好了,不管“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的真与伪,就故事本身来说,还是带给我们不少的人生哲理。
    一是美好的事物不一定给你带来美好的结果。褒姒美不美?美。但是她给周幽王和周王朝带来什么好结果没有?没有。笔者不赞同“红颜祸水”这种说法,客观的说,美应该给人带来美好的东西,而不是悲剧。将一个朝代的灭亡归结到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身上也确实牵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笔者认为是对美好事物的过度依恋和关注造成的。周幽王过度迷恋褒姒的美,造成他丧失理智的点起了救命的烽火,他的神智在当时已经不能说是清醒了,难道他的父王当初没有拍着他的脑袋说这烽火可以救命?其实这是对欲望的过分追求导致了他做出了一系列的错事,这就像毒品,它给你很大的诱惑力,一直拖着你步入深渊。这个世界充满诱惑,当我们在面对各种各样诱惑的时候,一定先要想到结果,假如自己染指了这种诱惑,那么会给自己带来哪些结果,这必须要考虑清楚。图一时之快,只会后悔终生!
    二是除了你的亲人,没有人会不求回报的送你一切。褒族人为什么要送给幽王这样一个“惊为天人”的美人?当然是有目的的。他们的目的就是救出褒珦。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只要你接受了,别人对你提要求的时候就会理直气壮,而你呢,就会没有底气,就会顺从。所以,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看人脸色;更不要盯着蝇头小利不放,只要你伸手了,就撤不回来了。别人在送你东西的时候,是考虑他们眼前的利益,至于送出去的东西以后带来的是美好还是危害,他们是一概不会管的。
    三是千万别做“狼来了”的事,否则会死的很惨。千万不要骗人,尤其是骗你的亲人朋友。假如你骗了,不用多了,只要一次,就有可能让你亲不亲、友不友。实践证明,只要有一个谎言出现,你就要用十个谎言去圆这一个谎,而且你还要时时刻刻记住这些谎言,不然以后不知道什么时间就会被轻易的戳穿。到那时你又会用十个甚至几十、几百个谎言去圆你被戳破的谎言,太累了。简简单单、真真实实,不追求虚荣,也许实话不一定好听,但它能让你活的踏实。
    四是在你成功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别人也一样成功。周幽王成功吗?当然成功,一朝之君,权力的巅峰,可以说没有人比他再成功的了。那是不是说成功了就没有问题了?当然不是,周幽王所处的阶段正值内忧外患,就算是他全身心的治理国家,都不见得能根除这些问题。而他呢?不仅对问题视而不见,反而认为天下安定富庶,唯我独尊。其实,这个时期的相当一部分诸侯国都已经非常强大了,比如推翻他的申国。傲慢让他不能正视自己,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过高的估计了自身的实力,才导致了杀身之祸。
    五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不要把事做绝。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可以毫无顾忌的违背祖宗法制,无故废后、废太子,这与礼法相悖,与伦理相悖,与时代发展相悖,必然会招致所有人的反对。一意孤行立褒姒为后,立伯服为太子,已经失去民心;为得褒姒一笑,多次点燃救命的烽火,已经失去诸侯的信任;他没有考虑申后背后申侯的势力,在废后之后还想销除申侯的爵位,他不给自己留后路的这些做法,当然会导致他这样的下场。
    六是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周幽王天真的认为,我点了烽火,你们这些诸侯就该到,不管我什么时间点,点多少次。是的,诸侯是你周朝的诸侯,可你要清醒的看到,因为你们周朝从根上实行的分封制,已经将偌大个天朝分的七零八落了,诸侯才是掌握实权的人。面上大家还都尊你为王,那是因为时机还不到,再者有没有你这个王对他们来说没有本质区别,没必要找麻烦去推翻你,再说的仁义一点,大家还是看在周朝对他们家族不错的份上,还把你当朋友的。可你要记住,对于朋友来说,你有难了,感情深点的能出头拉你一把,那真的是出于情分,你应该感激涕零;人家不愿出头,那也是本分,你不能有任何的怨言。这是人情世故,各个时代都一样。很多人转不过这个弯,受困于此,累心伤神。
    七是要会识人,特别是要会识身边的小人。周幽王身边有个佞臣虢石父,凭着巧言谄媚博得幽王重用,从此执掌朝政。当幽王因观美人一笑而问计于臣时,他不仅不劝谏幽王,反而出了个烽火戏诸侯的馊点子,从而招致了朝代的更迭。所以,识人是一种能力,是情商的一种表现。对你整天满是溢美之词的不一定是好人,对你满是苛责的人不一定就是坏人。如果你分不清溢美之词和苛责是不是出于为自己着想的真心,说明你的情商还不够高。珍惜那些给你提出宝贵意见的人,无私的教诲才是人生中无价的财富。
    言归正传。
    犬戎本就是游牧野蛮民族,他们进了丰镐,结果可想而知。
    抢掠财物珠宝,防火烧人房屋,无故杀人性命,一时间丰镐成了人间地狱。
    申侯到这时才有些后悔了,早知道犬戎如此野蛮,就不该放他们入城,再这样下去丰镐将成为一片坟墓。
    可是局势有些控制不住了,因为他自己的实力不足以跟这支善战的游牧军队对抗。
    怎么办?申侯左思右想,为今之计就是赶紧派人去给诸侯国报信,借诸侯的力量驱除犬戎。
    宁可被同胞责骂,也比当民族罪人强。
    在这事上,申侯没有半点含糊,于是他派多路使者去各个方向报信。
    消息就这样传了出去:周幽王被杀,犬戎真的打进了丰镐。
    诸侯们接到消息后大吃一惊,赶紧召集军队,马不停蹄地前往丰镐救援。
    来的都是谁呢?我们在这里列举一下,因为这几个诸侯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也正因为这次勤王,之后被加官进爵的为数不少。
    来的诸侯分别是卫国的卫武侯姬和、郑国的世子姬掘突、晋国的晋文侯姬仇和秦国的秦襄公。
    卫国这个国家其实一直到春秋初年都算是一个强国,原因就是有像卫武侯这样文韬武略都很彪悍的君主,他虽然上位不正,但是却丝毫不能掩盖他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此时的卫国当仁不让是诸侯强国。
    郑国此时是新兴的强国,它的第一任国君郑桓公姬友是周宣王的弟弟,在宣王时被封的伯爵诸侯,幽王时一直在王室陪王左右。此次反叛,郑桓公因在丰镐而被杀。还未继位的郑世子掘突得到消息后,悲痛欲绝,立即率领郑国军队前来报仇。
    晋国从周成王分封开始就一直是大国强国,到晋文侯时已经历经十一任君主。晋文侯算的上是晋国历史上的杰出君主,他的上位也不平凡,是靠武力推翻了曾经篡夺自己父亲君位的叔叔才得以实现,文治武功不输同期君主。
    比起之前那几个沾有皇亲的诸侯国,秦国的背景说起来就有点寒酸了,他的祖上非子是养马出身,因马养的好才被西周第八任君主周孝王封在秦地(今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这个土地贫瘠的地方。
    后来到了周宣王时期西戎进犯,秦国祖先秦仲带兵抗击,结果不幸战死。
    秦仲长子秦庄公带领兄弟五人讨伐西戎,最终大胜而回,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
    至此,秦国只是个“大夫”,根本算不上诸侯。
    秦襄公是秦庄公的次子,其长兄世父知其有雄心壮志,于是将太子之位让给秦襄公。
    秦庄公死后秦襄公继位,他以发展秦国为首要任务,抗击戎狄,开疆扩土,虽然不是诸侯,功绩却不比当时的诸侯差。
    这四个来勤王的君主在此只简要介绍,之后还会详细讲到。
    一看诸侯大军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犬戎这支游牧民族的本性就表露出来了。本来就是为了掠夺财物,此时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他们也不跟诸侯交手,便匆匆撤回到了自己的地盘。
    申侯迎接诸侯们进了丰镐,现在的丰镐已经被践踏得不成样子。
    即便是这样,这也算是复国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在申候等诸侯的提议下,立了原来的太子宜臼为天子,史称周平王,这一年是前771年。
    第三十章 平王东迁(1)

    刘向《谥法解》中“平”的意思为治而无眚、执事有制、惠内无德、治而清省、布纲治纪、克定祸乱、理而无责、布德均政、无常无偏、治道如砥、分不求多、政以行辟、推心行恕。
    由此可见“平”是个平谥,没有太大的作为,也没犯不可饶恕的错误。
    周平王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拜母亲申后为太后,第二件事便是晋爵外公申侯为申公,毕竟自己的王位是申侯帮着立的。
    在这里就要说说周朝分封制中的爵位制度。
    周朝诸侯爵位分为五等,依次为公、侯、伯、子、男,“公”为第一等。
    当初周武王灭商纣后开始分封诸侯,一共封了七十一国诸侯,除了周武王众多弟弟和叔伯兄弟之外,还封了许多异姓诸侯。
    但是能够封到公爵的屈指可数,当时也只封了周太王次子仲雍之后得章为虞公,封了周文王弟弟虢叔为虢公(周文王另一个弟弟虢仲是不是也封为公爵有待考证),封商纣庶兄微子启为宋公。由此可见,当初但凡能封到公爵的,不仅血统高贵、辈分尊崇,而且德高望重。
    申侯知道自己因狼入室造成丰镐民不聊生,罪孽深重,怕人非议,因此不敢晋升公爵。
    周平王当然知道申侯的顾虑,所以也不勉强,又封了来勤王的四家诸侯:卫武侯晋爵卫公,就留在周王室任大司徒;晋文侯没有晋爵,但是得到了河南省黄河北岸一带的土地;郑世子掘突继任父亲郑桓公的伯爵爵位,并获得良田千亩,留在周朝为正卿;秦襄公的秦国原本是周朝附庸,没有爵位,此时加封伯爵,位列诸侯。
    立完新王,也分封完毕,诸侯们便陆续回到了各自封地。
    没想到这些诸侯们前脚一走,犬戎后脚就又进来了,而且是经常进犯。此时的丰镐,宫殿房屋被焚,国库亏空,而且西边的广大土地都被犬戎占去了,边境烽火也是连年不息。
    鉴于这种情况,周平王经过深思熟虑,就打算与群臣商议迁都到洛邑。
    那么为什么要迁都到洛邑这个地方呢?
    周武王灭商之后,相当于丰镐以东增入了大量的领土,因周朝初建,武王怕人心浮动,于是考虑在今洛阳一带营建新都。
    《逸周书·度邑》详细记载了周武王选址时的情景,而《尚书·召诰》中也记录了召公相宅的过程。
    可惜的是,还未进行实施,周武王就在不久之后去世了,十三岁的周成王继位。
    此时对周王室不满的管叔、蔡叔、霍叔联合商纣之子武庚发动了“三监之乱”,摄政的周公旦受命东征平叛,回师的时候,在周武王选址之地营建了洛邑城。
    《尚书·洛诰》记载了周公旦营造洛邑之事,而洛邑可谓是第一座国家层面详细规划建设的都城。
    周公旦营建洛邑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洛邑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为此而要把新邑建成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二是周王室接受“三监”和武庚叛乱的教训,决定迁殷商遗民于洛邑附近,并屯兵“殷八师”,以加强对殷民的统一监督管理和统治。
    洛邑所在位置在洛水北面,以瀍(chán)水为界分为东西两城。西面叫“王城”,是宫寝的所在地;东面叫“成周”,是宗庙所在地,也是殷移民所迁之处。由此可知,洛邑实际分为王城和成周两座城。
    因为成周是宗庙所在地,因此有时候又将洛邑称为“成周”。
    后来到了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迁都到洛邑。因汉以火德王,忌水,故“洛”字去“水”而加“隹”,改“洛邑”为“雒(luò)邑”。再后来到三国时魏国以土德王,而流土得水而柔,故又除“隹”加“水”,改为“洛阳”。
    洛邑营造好之后,周成王到底有没有迁都,这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引发争论。西汉之前,人们皆认为“周伐纣,居洛邑”,包括之后发掘出来的西周时期的铭文,特别是“何尊铭文”里明确记载“迁宅于成周”,似乎周成王迁都一事板上钉钉。
    直到司马迁写《史记》时提出不同意见,他说:“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
    虽然后世一直对此没有定论,但是笔者还是认为周成王时并没有迁都洛邑,如果那时候就迁都了,何来犬戎攻丰镐杀幽王,何来周平王东迁,从此分为西周东周?所以笔者赞同司马迁的观点。
    因周公旦建洛邑城时,首先考虑的是洛邑位于天下之中,为方便各国进贡时路途适当而建。所以每当朝会的时候,周天子都不辞劳苦,从丰镐前往洛邑接见诸侯。
    洛邑的宫室制度都按丰镐一样规模建造,而且设施齐全,可以说搬过去就能住。不仅如此,从建成到周平王时两百多年过去,洛邑发展得非常迅速,甚至比未受战火前的丰镐还要繁华。
    鉴于这些考虑,周平王才有了迁都的念头。
    第三十章 平王东迁(2)

    迁都一事一经提出,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了,这个人就是周公。
    这里的周公可不是与姜子牙同时期的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而是他的后人,“周公”也成为了一种官职,被周公旦后人世袭,一直辅王左右。
    周公站出来说:“大王不可迁都!洛邑虽然居于天下之中,但是面积狭小且四面受诸侯制约;而丰镐,左边有崤山、函谷关,右边有陇国、蜀国,并且沃野千里,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天府之国。现在,大王要舍弃天府之地,而迁都到受制之所,臣认为不可!”
    周平王没有被周公的意见所左右,他认为此时不迁都会一直受制于战乱。
    于是在周平王继位的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举全国之力把都城迁到了洛邑。
    迁都历来都不是小事,这事的涉及面太广,不仅迁物,还要迁人,有的人世代家就在丰镐,不愿离开故土的大有人在。鉴于这种情况,周平王也是铁了心,他下令不愿走的丰镐百姓都留下,只把国家机构设施和大臣带过去。
    就这样,周平王一行浩浩荡荡地向着洛邑开始了缓慢的迁都之旅,实际上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他只想离开这个处处受戎狄骚扰、破败不堪的丰镐。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平王东迁的这个过程中,秦襄公表现得最为上心,因为秦国之地紧挨着丰镐,大王要迁都,他自然义不容要搭把手,于是他亲率三百乘战车一路护送。
    周平王对于秦襄公的尽心尽力非常感动,于是就有意嘉奖于他,但是嘉奖他什么呢?
    想了半天,周平王突发奇想,秦国人能征惯战,此时自己离开丰镐之后,此地必然被犬戎所占,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向秦国人许愿,如果他们能守住此地便可据为己有,同时又保卫了大周的西部边界,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周平王就对秦襄公说:“如今犬戎夺走了我们的岐、丰之地,你回去整军备战,如果能驱逐犬戎,那块地方就都归你了。”
    秦襄公听到周平王这么说高兴不已,赶紧叩头谢恩。秦襄公知道,这相当于得到了天子的诏令,以后打下来的每一寸土地都会名正言顺的归秦国所有。
    秦襄公从此受到巨大利益的驱使,更加致力于兴兵对抗犬戎。后来秦国利用一百年左右时间彻底击溃了犬戎势力,犬戎男壮死伤大半,秦国不仅夺了岐、丰一带,还占了犬戎的地盘,一跃成为大国,我们之后讲秦国历史的时候还会专门提到。
    那么犬戎是不是从此便消失了呢?当然没有。
    犬戎剩余的族群逐渐向西北方向迁徙,这促进了亚欧民族的融合。近代有学者大胆的指出,意大利人的先祖——古罗马皇帝凯撒大帝、政治家安东尼等都是中国古代犬戎族的后裔,而从意大利考古出来的陶器上可看到,当时的古罗马人还拖着长长的尾巴,而这正是犬戎族的形象。
    在这里不去过多的评判这种观点正确与否,只是为诸君提供一种更广阔的思路,也许部分欧洲国家的祖先说不定就来自中国。
    言归正传。
    因洛邑在丰镐的东边,所以历史学家将东迁之后的历史称之为“东周”,而把之前称为“西周”,从此大周王朝被分成了两个阶段。
    “平王东迁”不仅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也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东迁之时,因为大量的丰镐百姓没有跟从,因此在洛邑建都的时候,只能依靠周围诸侯的力量,也就从此刻开始,周王室就落入了诸侯的掌控之中。
    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大幅度衰落,已经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做大。因为周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也逐渐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群雄争霸的局面。
    平王东迁这个历史事件告诉我们以下几个道理:
    一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一味逃避。平王东迁有他的客观原因,比如天灾人祸,但问题的根本还是出在主观。平王没有深入的分析当时的形势,如果是在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比如秦朝往后的朝代,迁都就迁都吧,最多就是费些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政权的稳固,说不定还有帮助。但周朝不一样啊,你迁都就相当于到了诸侯国的地盘上了,就会处处受人制约,哪如在自己的“天府之国”来的自在?虽然面前有很多困难要解决,但不是不可以解决的,但如果迁都,就相当于把自己扔入了虎狼之地,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在人生遇到大事的时候,一定要头脑清醒,知道什么才是那个“根”,抓住主要矛盾之后,明确目标,投入全力解决当前问题,才能够化险为夷。
    二是身边敢于唱反调的人提出的意见往往是真知灼见。平王身边有个周公,这个位置上的人应该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绝对可以相信。从武王身边的周公旦到之后十几世,都是兢兢业业为周朝出谋划策的。如果连这样可以信任的人的话都不能认真思考,说明平王也过于愚昧了。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说的话可能不是那么入耳,可能跟你的想法相违背,但是请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他的话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从你的角度为你着想,往往都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三是“把握时机”与“坚持不懈”是取得成功的两大法宝。幽王自做孽,烽火戏诸侯,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再来帮他,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般人的思维。可是总有人是逆向思维的,别人不帮的时候如果真出事了,自己出面帮助了,这时候的帮助就是雪中送炭,被帮助的人就会感恩戴德。就像那四家出兵勤王的诸侯,只有他们相信了都城被犬戎占领了,坚持不懈的甘愿“上当”,结果抓住了时机表现了自己,拯救了周朝,于是受到了周平王的封赏,才有了这几家诸侯国以后的发展壮大。可见,把握时机与坚持不懈并不矛盾,把握时机需要眼光的准确,坚持不懈是在目标确定之后的一种追求态度,两者的融合与传续,才是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第三十一章 郑国崛起(1)

    周幽王死后,申侯等一众诸侯拥立了原太子宜臼即位,史称周平王。之后周平王为了躲避犬戎的一再袭扰,迁都洛邑,从此东周开始。
    至此,中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到西周末年已经接近了尾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应运而生,那就是封建社会。
    这种封建社会开始的时期,就始于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这所有的一切都衔接的完美无缺,然而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吗?
    《竹书纪年》《系年》,包括《左传》《国语》等正史中都中记载着“二王并立”的情形。
    申侯以及几个大的诸侯立了太子宜臼为王,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诸侯都承认这个王,原因就在于是是他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西周的亡国。
    宜臼不管怎么说,都是被废的太子,而且他通好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这都是无法抹去的史实,因此当时有相当多的诸侯是不买账的。
    也正因为此,南虢国当时的君主虢公翰,也就是虢石父的儿子,在他的怂恿下,联合十多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为王,史称周携王。
    周携王,本名姬望,后世又称姬余、姬余臣。周幽王统治时为政昏虐,迫使弟兄宗族漫散各方,姬望东迁钜鹿(约在今天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初封在莫国(今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县)。
    虢公翰拥立周携王后,以莫国为王都,以前770年为元年,设立百官,建造宫殿,修筑城墙,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同时发布文书诏告天下。
    从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而因为双方诸侯实力相当,因此这种局面竟然齐头并进地持续了二十一年。
    本来可能还会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可是周携王势力影响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于是这种平衡就打破了。
    这个国家就是晋国。
    晋国当时的君主是晋文侯,当年在勤王的时候,周平王没有给晋文侯晋升爵位,但是却给了他河南省黄河北岸一带的土地。
    对于晋文侯来说,名号不名号没有任何意义,土地才是他想要的。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晋国土地急剧扩张,俨然成为北方与齐国并驾齐驱的大国。
    而在他贪婪土地扩张的时候,周携王的“周朝”却挡住了他向东北方向扩张的步伐。于是他在等一个机会,以便除掉挡住自己前行的这个拦路虎。
    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前750年,晋文侯趁周携王姬望向北巡视南虢国的时机,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突袭并杀死了他,进而派兵攻打莫国,从而彻底将莫国兼并。
    晋文侯完全为了自己利益的举动,却使得一个人喜出望外,这个人就是周平王。
    周平王得知晋文侯袭杀周携王,欢喜不已,立刻挥笔写下《文侯之命》,以此表彰晋文侯功绩。
    从此周朝才只有了一个王,而周平王为了掩盖这段历史,于是让史官将“二王并立”之事删除,包括周携王曾经所在的莫国。
    从此以后,凡是有关莫国的事,再没有人敢提及,这就是“讳莫如深”这个成语的来历。
    “讳莫如深”,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
    晋文侯灭亡了周携王,从此天下一统,表面看上去皆大欢喜,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晋国能灭亡周携王,相同的道理,他同样可以灭掉你周平王,只是看他愿不愿意而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周王室到此时已经衰弱得非常厉害了,而诸侯的势力则越来越强大,只是诸侯碍于情面,还尊周王室为天下共主罢了。
    鉴于这种情况,周平王该怎么办?
    周平王其实是知道自己的处境的,既然清楚的知道自己无法担任天下共主,那么不如找个当时威望与实力都很高的诸侯尊为天下霸主,从而依附其号令天下。
    这其实是周朝的悲哀,也确实是无奈之举,谁让它的实力已经到了看人脸色的地步了呢?
    于是,在这种大趋势下,第一个争霸的诸侯国应运而生,这个国家就是郑国。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郑国的历史。
    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县东),史称郑桓公,爵位为伯爵。
    因此郑国是姬姓国,相比于其他诸侯国,郑国建国时间不算很早。
    因为郑国位置就在丰镐周边,而且郑桓公这个人很受周宣王赏识,于是周宣王任命郑桓公为周朝的司徒,在丰镐陪王伴驾。
    周宣王死后,郑桓公依然在周幽王时期任司徒一职。
    郑桓公可不是个贪图安逸之人,他认真地分析了周朝当时的现状,认为周宣王后期的周朝已经显露出败相,而周幽王又如此的无道,周朝恐怕早晚不保。
    他有心匡扶周室,但是知道自己的力量已经无力回天,于是决定退而求其次,力图保住自己的现有利益。
    于是他向一个人请教安身立命之法,而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太史伯阳父。
    我们之前介绍过,太史是掌管历法、编写史书、策命诸侯及卿大夫的,是六卿之一,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必须有过人才智,是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向君王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所以伯阳父在当时应该是众所周知的智者。
    我们之前介绍过伯阳父这个人,前780年周朝发生地震时,伯阳父就曾预言说:“当年伊水、洛水断流,夏朝灭亡;黄河断流,商朝灭亡。如今,泾水、渭水、洛水三川都断流了,周朝也要灭亡了。”
    《史记·周本纪》里这样记载着伯阳父的谶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其实这是司马迁引用《国语·周语上》里的话,说伯阳父连亡国的时间都给预测了,西周还有十年。
    结果到前771年西周灭亡,正好十年时间,所以我们看到伯阳父这个人物确实有非常的本领。
    我们统观整部《左传》甚至其他史书,像伯阳父这样的“神人”不在少数。
    实际上这是古人写史的惯用手法,就是已经知道了事件的结果,再借之前人特别是当时被认为是智者的嘴说出来,目的就是强调因果报应,多数是种下不好的因,得到不好的果,而是不是这个“神人”确实能预测未来,这事就不得而知了。
    这次郑桓公挑的咨询对象就是这个“神人”伯阳父。
    第三十一章 郑国崛起(2)

    伯阳父在认真听完郑桓公的诉求后,便给了他一个建议,那就是让他在东虢国和郐国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区)重新建立郑国。
    我们之前介绍过东虢国,这是周武王叔叔虢仲所建立的国家。历史上东虢国地位低下,更是没法跟周武王另一个叔叔虢叔建立的西虢国相提并论,所以他一直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郐国历史比较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帝喾时期的有郐氏,为共工氏之后。
    帝喾时期曾经灭亡了有郐氏,然后这块领地就一直属于无人管辖的自制状态。
    我们之前讲过,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有六个儿子,老三彭祖建立了大彭国,而老大昆吾建立了昆吾国。六个儿子中老四叫会人,商朝时就把他封在了郐地,因此又重新出现了郐国。
    会人为妘姓,周灭商后,承认妘姓人的统治,于是依然封在郐国,但是这个国家始终是个小国。
    此次伯阳父建议将郑国放在东虢国和郐国之间,郑桓公问起缘由,伯阳父便给了他这么几个理由:一是大周虽然在丰镐建都多年,但是位置偏西,紧邻戎狄,从长远来看不适宜作为立足之地;二是周公旦当年营建洛邑,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国都能搬到这天下正中的位置,以此统御全局,而新选择的地盘离洛邑不远;三是东虢国和郐国都是弱小的国家,而且两国国君都疏于朝政,如果有一天郑国搬到这里,什么时候想要把这两国领土据为己有,那都是分分钟的事,到那时郑国国土比现在要多出数倍,何乐而不为呢?
    郑桓公听后仔细琢磨了一下,确实是百利而无一害之策,于是大喜,重重奖赏了伯阳父。他一刻也没耽误,立即利用自身是司徒的身份(司徒是当时掌管土地的官职,是五官之一,地位仅次于六卿),向这两国国君贿赂取得各十邑之地作为在东方的立足点,并将财产、部族连同商人悄悄迁移了过去。
    应该说郑桓公这一步还是非常有远见的,他已经提前开始东迁了,比周王室早了足足三年。
    两年后,犬戎攻入丰镐,杀死周幽王,郑桓公也因身在朝中伴王而被杀。
    郑桓公被杀后,郑国世子姬掘突来不及继位就赶往丰镐报仇,平定叛乱后受周平王亲自任命继承其父伯爵之位,姬掘突就是郑武公。
    刘向《谥法解》中对“武”这个谥号的解释就太多了: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威强睿德、除伪宁真、威强恢远、帅众以顺、保大定功、刚强以顺、辟土斥境、折冲御侮、除奸靖难、拓地开封、肃将天威、安民和众、克有天下、睿智不杀、恤民除害、赴敌无避、德威遐畅。
    而郑武公之所以称的上“武”,原因主要有“除奸靖难”、“拓地开封”两个方面。
    “除奸靖难”自不必说,也因为郑武公勤王之功,同时郑国又是离王都最近的诸侯国,于是周平王任命郑武公为王室的正卿,总理国家政务。
    也就是从东周开始,掌握行政大权的不再是太宰,而改称“正卿”了。
    在护送平王东迁后,郑国也彻底搬到了中原新建之地。郑地与洛邑相邻,就是它的东邻,因此王室格外仰仗郑国为其戍守东方。
    郑武公在王室地位特殊,所以他也好好利用了一把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郑国谋了不少福利。
    他始终没忘其父“拓地开封”的战略计划,于是在搬迁后的短短四年之内,先后灭掉了郐国和东虢国这两个小国,然后横扫了周边八邑,好好扩大了一把郑国版图。
    因为是重新建立的郑国,因此郑武公将都城命名为新郑,位置就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
    郑武公这个人城府很深,他知道自己国家新建,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他在实施向外扩张策略的时候,更多还是采用计谋,而不是盲目出击。
    一件事可以看出郑武公的城府,出自《韩非子·说难》。
    前763年,也就是郑武公在位第八年时,他想要攻取周边的胡国,但是胡国实力要强于之前灭掉的郐国和东虢国,硬拼会搞得两败俱伤,于是郑武公采取了迂回的办法。
    胡国在历史上共出现过两个国家,一个是位于今安徽省阜阳市的归姓胡国,后在前495年被楚国所灭;另一个就是我们这里要介绍的这个胡国,为姬姓子爵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舞阳县一带。
    那么对于胡国郑武公采用了什么样的迂回办法呢?
    他先把自己女儿嫁给了胡国国君,以彰显与胡国亲好。之后他又向群臣征求意见说:“寡人想对外用兵,大家说哪国可以讨伐?”
    大夫关其思不了解郑武公心思,于是直言道:“胡国可以讨伐。”
    郑武公假装大怒说:“胡国是我兄弟之国,你说讨伐它,是何道理?”
    关其思不明所以,吓得不敢再多说。
    郑武公为了做给胡国看,以关其思破坏友邦之情为由,将其处死,暗地里却厚葬了他,并安抚了他的家眷。
    胡国君主听说郑武公斩首“挑拨离间”的关其思后,认为郑国和自己亲好是真,于是不再防备郑国,郑武公也就趁机偷袭并攻占了胡国。
    《左传》曾经定义了国家之间的征伐用词:“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意思是凡是出兵打仗,大张旗鼓的叫做“伐”,没有大张旗鼓的叫做“侵”,轻装突击的叫做“袭”。以此来分析,郑国攻打胡国应该是“袭”。
    这件事充分说明了,郑武公不仅有大志,而且有头脑,最主要的是,他还心狠手辣。那个时代,如果国家君主有这么几个特点,可以说很难不发展起来。
    郑武公整个扩张的过程中,有必要提一下的是,他还攻灭了一个叫祭国的国家。
    祭国我们之前提到过,那是周公旦第八子的封国。
    祭国最鼎盛的时期应该是周穆王时期,其君主祭公谋父当时可谓是周穆王的重臣,曾跟随穆王西征犬戎和巡游,可谓大权在握。
    之后随着西周的没落,祭国也逐渐沦落成为一个平庸小国。到郑武公时期,由于扩张领土的需要,郑武公领兵灭了祭国,祭国最终成为了郑国的一个城邑。
    从郑武公灭的这几个国家看,除了郐国是异姓国,其他几个国家都是姬姓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此时在利益面前,同宗同源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
    面对郑武公如此强势的扩大地盘,难道周王室就能够放任不管?
    是的,还真是放任不管。这里有这么两个原因,一是周王室刚刚更换了国都,自己实力不够强,无法去管已经扎根很深的郑国;二是周王室还要仰仗郑国来维持统治,所以放任了郑国的扩张行为。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郑国的这个君主不仅强势霸道、心狠手辣、胸怀大志,而且还要好贤之德,这就很要命了,几乎让周王室无处下手。
    在《诗经·国风·郑风》里有一首名叫《缁衣》的诗,其内容就是描写郑武公好贤之德的。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东汉末年大经学家郑玄为《毛诗》(西汉毛苌、毛亨父子所收集的《诗经》叫做《毛诗》)所做的解释《郑笺》上说:“父谓武公父桓公也。司徒之职,掌十二敎。善善者,治之有功也。郑国之人皆谓桓公、武公居司徒之官正得其宜。”
    《毛诗序》(《毛诗》的序,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中说:“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
    由此可见,郑武公的尚贤尊贤是得到了后世肯定的。
    郑武公通过他的武力扩张实现了国家军事的强大,又通过尊贤尚贤来吸引留住人才,在位这些年确实实现了他的宏图大略,为以后的“庄公小霸”奠定了基础。
    第三十二章 庄公平叛(1)

    那么什么是“庄公小霸”呢?
    要讲这段历史,我们还要从郑庄公的出生开始说起。
    郑武公在位第十年,也就是前761年,他娶了申国申侯之女武姜为夫人。
    之前我们已经讲到了申国,它分为西申国和南申国,那么这个武姜到底是哪个申国的公主呢?
    南申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宣王的母舅申伯公子诚,因申伯文武兼备,因此周宣王封其到谢地(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县)建国,以此抵御南方的楚国。
    同时周宣王还保留了西申国,让其庶支继续在此经营,而大多数的臣民则跟随申伯去了南申国。
    很明显的,周宣王是有他自己的打算的。
    西申国本是强国,而且其多年在王室西陲经营势力,并长期与王室通婚,这对于王室来说这本身就是隐患。周宣王借封申伯的时机,一是加强了自己南方的防御,二是削弱了西申国的势力,可谓一举两得。
    而事实证明,西申国自从引犬戎灭掉了西周以后,在中国历史上似乎就销声匿迹了,直到近七十年后才有了消息,不过不是什么好消息,而是亡国的消息。
    前704年,秦国的秦宪公占据西申国国都平阳,改为秦国都城,从此西申国彻底从历史中消失了。
    由此来看,西申国逐渐在走下坡路,而南申国则依然强盛,郑武公当然不会傻到跟一个弱国联姻,所以武姜应该是南申国的公主。
    南申国因为被封在谢地,因此其后人中多以谢为氏,而公子诚也就成为了谢姓的始祖。
    后世中的宇氏、申氏、申叔氏、申鲜氏、谢氏、射氏、宇文氏、大野氏都是来自申国。
    我们之前讲过周朝的媵妾婚制度,而春秋时期的诸侯要娶夫人,一般要遵循两条规则,一是要娶异姓诸侯的女儿,另一个就是娶周王的女儿。
    娶同姓国的女儿是违背周礼的,娶本国大夫的女儿也是不被周礼鼓励的,因为那时候还是不能乱了等级制度,总不能把老丈人当臣子吧?
    但是也有不按这个规定来的,这个国家就是宋国,我们以后会专门提到。
    郑武公为了加强与有着深厚背景的南申国的联系,于是娶了南申国公主武姜。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武姜”本不算是这个公主的名字。女子在古时候的地位是很低的,低到都没有名字,只有作为诸侯夫人的女子才会因为诸侯的原因而给取个名字表示一下。
    而这种取名的一般原则是诸侯的谥号加上女子娘家姓来表示。比如说武姜,因为郑武公死后的谥号是“武”,自己娘家是姜姓,所以才得名“武姜”。
    武姜嫁给郑武公之后没几年就给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wù)生,小儿子叫段。
    段比寤生小了三岁,因其成人后谋反最终逃到了共(gōng)国,所以历史上常被称作共叔段。
    “寤生”,这个词可不是什么好词,意思是逆生,即产儿足先出。
    原来武姜在生他的时候正好赶上难产,我们正常人出生都是头先出来然后再是腿,但是寤生正好跟别人反正,所以生寤生时好悬没要了武姜的命。
    也正是因为此,武姜在她的心里种下了阴影,对这个大儿子一点好感没有,还给他取了这个恶毒的名字——“寤生”。
    相反的,武姜在生小儿子的时候则顺利得多,因此她更加的偏向这个小儿子共叔段。
    两个孩子在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下慢慢长大,这种环境必然造成了两个孩子性格上的差异:寤生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共叔段活泼好动,想做就做,毫无顾忌。
    因寤生年长,又是嫡长子,根据周朝宗法,郑武公很早就立了他为太子。
    可是武姜非常不喜欢寤生,所以她千方百计的向郑武公请求改立共叔段为太子,但是每次都遭到了郑武公的拒绝。
    在这件事上,郑武公还是非常清醒的,废长立幼向来都是国家祸患的根源,他确实不敢以身试法。
    前744年,郑武公薨,寤生顺利继位,史称郑庄公,那一年他十三岁,共叔段十岁。
    刘向《谥法解》中“庄”的意思是兵甲亟作、睿圉克服、胜敌志强、死于原野、屡征杀伐、武而不遂、真心大度、好勇致力、威而不猛、严敬临民、履正志和、维德端严、恭敬端肃、端恪临民、端一克诚、齐敬中礼、执德不矜、德盛礼恭、严恭自律、严恪有仪。
    那么郑庄公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别着急,让我们慢慢来了解。
    在这里普及一下周朝对“死亡”的各种称谓。
    王死叫做“崩”,诸侯死叫做“薨(hòng)”,大夫死叫做“卒”,士死叫做“不禄”,平头百姓死才叫做“死”。
    所以说郑武公是“薨”了。
    说到这里了,再普及一下周朝下葬的规矩。
    按《左传》记载:“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意思是天子死了七个月后才安葬,诸侯国都来参加葬礼;诸侯五个月后下葬,同盟的诸侯国参加葬礼;大夫三个月后下葬,官位相同的来参加葬礼;士一个月以后下葬,亲戚前来参加葬礼。
    这条规定起初是先规定了天子的安葬时间,其他人员的时间递减的。那么为什么天子是七个月后才下葬呢?
    在这里先卖个关子,这章不是重点,之后我们在讲吴国历史的时候会讲到。
    第三十二章 庄公平叛(2)

    郑武公薨后,武姜立即来请求郑庄公将制邑作为共叔段的封邑。
    原来,郑国除了国都新郑,就属制邑最为险要。
    那制邑是哪里呢?说起来可是鼎鼎大名,就是后来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地方。
    郑庄公知道武姜要这险要之地的目的是想让共叔段发展势力,于是故意推脱说:“制地形势险峻,不适合弟弟居住。还是换个地方吧,其他地方都可以。”
    武姜又改请求封京城,也就是现在河南省荥阳市区东南。
    京城是一座可以与新郑媲美的大城,城大墙厚,而且十分繁华。当年郑武公大力修建京城,目的就是要将其作为都城,但是后来由于自己扩张的过于厉害,引起了周平王的猜疑。因此为了避嫌,郑武公让出了制邑以西大片土地给了王室,并将都城由京城定到了新郑。
    郑庄公听母亲要京城,虽然不舍得,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也只好应允。
    从此共叔段又被称为“京城太叔”。
    几年过去了,共叔段在京城可没闲着,城池盖得很高大,而且不断招兵买马,发展势力,并蚕食郑国土地。
    此时郑国的上卿祭(zhài)足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给郑庄公进谏道:“凡属国都,城墙的长度超过三百丈,就会给国家带来祸害。周朝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京城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
    上卿在郑国管制里就是本国的总理政务的人,因此祭足就是郑国的总理。
    祭足,因其字仲,所以又被称为祭仲、仲足。他原本是个封人,就是负责边境小城的地方官,后因其足智多谋,深得郑武公赏识,一路晋升,在郑庄公时被任为了上卿。
    郑庄公显得非常为难,解释说这是母亲的意思,他也没办法。
    祭足继续劝道:“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
    意思是姜氏怎会得到满足呢?不如早作打算,不要让她滋生事端,一旦蔓延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
    “孳(zī,通“滋”)蔓难图”,这个成语出自祭足,比喻坏的事物绝不能任令它蔓延开来,否则便难以收拾。
    听了祭足的话,郑庄公沉思了片刻,然后说了一句千古名言,这被记载在《左传》里:“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郑庄公的意思是说干坏事干太多了必然自取灭亡,您就等着看结果吧。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
    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祭足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静观事态发展。
    可是过了没多久,又有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出现了,这次共叔段竟然将触手伸到了其他军队层面。
    原来共叔段给镇守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军队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这些军队不仅要听从郑庄公的命令,还要听从他的命令。
    这是公然在叫板君主对军队的控制权了,这种行为在当时跟谋逆没有任何区别。
    此时掌管国家军队实权是公子吕,字子封,他是郑武公的弟弟。
    别人可以不说话,但是作为军队的一把手他必须向郑庄公讨个说法。
    于是他气呼呼的来找郑庄公,因为是自己的亲侄子,所以他说话也不客气:“国家不能忍受这种两面听命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呢?您要把君位让给太叔,那么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让,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其他想法。”
    郑庄公依然还是不紧不慢,说:“叔叔,用不着担心,他会自取其祸。”
    见君主是这种态度,公子吕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气呼呼地退下了。
    而共叔段这边见郑庄公一点反应没有,愈发地放肆起来,他开始明目张胆地扩张土地,一度将地盘扩大到廪延(lǐn,今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北)这个地方,并且将这些地方的官员驱逐出境。
    此事一出,全国哗然,公子吕忍无可忍,立即进谏郑庄公道:“现在一定要动手了!他势力再大下去,将会争得民心了。”
    郑庄公还是不同意,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召百姓,势力虽大,却会崩溃。”
    都到这种时候了郑庄公还如此淡定,所有人都有些傻眼。
    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郑庄公对自己的弟弟会如此放纵,但是见他心意已决,都不敢再多言。
    终于,经过几年的充分准备,共叔段加固了京城的城墙,储存了充足的粮草,补充了武器装备,充实了步兵战车,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那么这个“东风”是什么呢?
    这个东风就是缺个混入郑庄公方面的内应,而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算问题,因为这个内应早就在那里恭候着了,那就是郑庄公和共叔段的母亲——武姜。
    武姜一直是偏向于小儿子的,从来没有变过。更有甚者,她一直以来都赞成并帮助这个小儿子武力推翻大儿子,似乎只有小儿子当上国君才是她今生唯一的追求。
    人都说“虎毒不食子”,两个亲生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武姜这个当妈的,竟然帮助小儿子来谋害大儿子,为人母到这种程度,也只能用“丧尽天良”来形容了。
    武姜偷偷地联络上小儿子共叔段,跟他定好了时间,当儿子率兵攻打新郑的时候,她这个当妈的亲自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助其成事。
    这一年是前722年,郑庄公在位二十二年。
    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可是他们却低估了郑庄公。
    不幸的童年给予郑庄公的是极深的城府,没有人能猜的透他到底在想什么,他又知道些什么,只觉得跟他相处莫名的有种压力,一种无以言表的威严。
    对于郑庄公,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实际上他却派出大量的眼线打探着共叔段的一举一动,所以当共叔段要有所行动的时候,郑庄公早已经得到消息了。
    在等到了共叔段起兵的确切日期后,郑庄公在一次朝会上一反常态,只见他冷不丁地站起身,环视了一周满朝大臣,然后冷冷地说了两个字:“可矣。”(《左传》)
    虽说只有两个字,却让台下的众大臣不寒而栗,祭足更是打了一个冷战。
    这是多么深的帝王权术,为了彻底击垮弟弟共叔段,故意放纵他二十多年,等他彻底回不了头了,再兴“正义之师”将其消灭,从而占据道义的制高点,这一招不可谓不高。
    君主已经发话了,意思就是是时候动手剿除叛乱了,于是公子吕立即率领二百辆战车突袭京城。
    而此时的京城里也是乱成一片。
    共叔段平时不注意笼络京城里的百姓,反而征收的赋税特别重,这早就激起了民怨;此次听说郑庄公发大兵来攻,早就不堪重负的京城百姓借机发动叛乱,共叔段没有防备,情急之下仓皇逃出京城,最后一溜烟逃到鄢地(yān,今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一带)。
    公子吕赶到京城的时候共叔段已经出逃,因此他又带兵追到鄢地。
    共叔段自知自己的实力抵挡不住郑国军队,于是再此出逃,最后逃到了共国(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附近)。
    共国是姬姓国,周初授封,伯爵国。《竹书纪年》记载,周厉王被推翻后,共国君主共伯和代行天子事十四年,后归政于周宣王,史称“共和执政”。
    共国是个小国,一直被周边的卫国所觊觎,后在前660年左右终被卫国所灭,当然共叔段逃到共国的时候它还是个独立国家。
    共叔段逃到共国之后,公子吕却没有继续追赶,因为他收到了郑庄公的命令。
    郑庄公有他自己的考虑,一是共国地盘已经不是郑国的势力范围,自己出兵有可能演变成国家战争;二是毕竟共叔段是自己的亲弟弟,一味追杀恐背上杀弟的千古罪名。
    就这样,郑庄公放过了共叔段,连同这么多年的所有怨恨。
    那么共叔段的结局怎么样呢?
    共叔段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踏上郑国的土地,最终在几年后病死在了共国。
    共叔段死的时候把自己的儿子公孙滑叫到了自己的床前,嘱咐他离开共国,去卫国的都城朝歌,投靠自己的好朋友州吁,当时州吁已经篡位成为了卫国国君。
    公孙滑照办,等共叔段死后就逃到了朝歌,对于他的经历,我们之后再介绍。
    第三十三章 黄泉相见(1)

    向来古代典籍里对共叔段这个人物是有争议的。
    在《左传》和《史记》里,共叔段是谋逆作乱的乱臣贼子形象,而在《诗经》里,共叔段则被认为是仪容美丽、品德高尚的人,在《诗经·国风·郑风》里就有《叔于田》的赞美之作,至于孰是孰非,也许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会真正知晓吧。
    据考证,共叔段是段姓的始祖,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周朝姓氏由来的规则。
    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在秦之前,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姓其实并不多,比如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姬、姜、嬴、姒等“上古八姓”。
    而到了周朝,氏的由来主要是三种渠道:第一,父亲或者祖父的字;第二,封邑的地名;第三,父亲或者祖父做官做得很出色,后代沿用官名。
    譬如前面提到的祭足,严格来说他应该是姓姬,祭只是他的氏。因郑庄公将郑国后来占领的祭国地盘给了他作采邑,那么他的家族以封地为氏,“祭”字才成了他的氏。
    周朝时男子在名中称“氏”,比如祭足中的“祭”就是氏,而女子在名中称“姓”,比如武姜中的“姜”就是姓。
    不过到了汉朝之后,姓和氏逐渐不再区分,因此才有了现如今如此之多的姓氏。
    周王的儿子叫做王子,王子的儿子叫做王孙;诸侯的儿子叫做公子,公子的儿子叫做公孙,所以看到名字里有叫公子和公孙的,一定都是国君的子孙。
    按照“五世亲绝,别为公族”的规矩,也就是说从国君开始算,没有继位的公子往下到第五代,就不能说自己跟国君是一家了,只能算是个亲戚了,必须有自己的姓氏了。通常,从公孙的儿子开始,就以祖父的名或字为姓了。所以,共叔段的孙子就开始姓“段”了。
    言归正传。
    郑庄公放过了亲弟弟共叔段,却没有放过自己的亲生母亲武姜。
    郑庄公对于武姜是充满了怨恨的,如果不是母亲从小的好恶,如果不是母亲的挑唆和纵容,如果不是母亲对自己杀之而后快的残忍,弟弟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步。
    所以一气之下,郑庄公将武姜安置在颖城(河南省登封市西),并发誓说:“不到黄泉绝不再见!”
    可毕竟这是自己亲生母亲,没过多久郑庄公就开始后悔了。
    但是古人对发过的誓是很看重的,古人敬鬼神,发过的誓绝不敢随意反悔,所以郑庄公因为此事非常苦恼。
    看押武姜的地方叫颍地,当地的地方官叫颍考叔。
    颍考叔每次参见朝廷的会议,都会发现郑庄公闷闷不乐,心事很重。联想到囚禁在颍地的武姜,他已猜出十之八九。
    于是颍考叔来拜见郑庄公,借此机会规劝他们母子和好。
    古人的拜见是要献礼的,而不同的地位所献的礼是不同的,这都被记载在《礼记》里。
    第三十三章 黄泉相见(2)

    关于《礼记》,在这里要多介绍两句。
    《礼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作者应该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写,此外还兼收了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据传,《礼记》一书的编定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名《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名《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那么《礼记》中关于见面送礼又是怎么规定的呢?
    《礼记》中规定:天子送的礼物是祭祀用的酒,诸侯送的礼物是圭玉,卿送的礼物是羔羊,大夫的礼物是雁,士人用野鸡作为礼物,百姓用鸭子作为礼物。
    那么颍考叔算哪一等呢?他应该算个士,所以按常理他就该送野鸡。
    那么他是献的野鸡吗?
    正史上对此没有记载,我们现在也无从考证,但是后人就在这个礼物上做起了文章,这个人就是明朝的小说家冯梦龙。
    冯梦龙在自己的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写道,颍考叔献的是两只猫头鹰。
    送猫头鹰这种事在当时应该算是比较奇特的事,不按常理出牌,此时必有蹊跷。
    出于好奇,郑庄公决定在官邸接见颍考叔。
    现在说说春秋时期诸侯是怎样接见客人。
    虽说颍考叔是郑庄公的臣子,但是人家是来献礼的,那就是客人,必须按迎接客人的礼节接待。
    颍考叔进殿以后躬身施礼,这时郑庄公也要回礼。
    然后分宾主面对面坐下,两人中间是一个很矮的平桌,上面可以摆放喝茶的茶具。
    古人的坐跟现在的坐不是一回事,古人的坐其实是跪,两膝先跪下,屁股坐在自己的小腿和脚上。
    后来这个习惯被日本人一直继承了下来。
    第三十三章 黄泉相见(3)

    落座之后,颍考叔不等郑庄公提问便开始介绍其他的礼物:“此鸟名鸮(xiāo),昼不见泰山,夜能察秋毫,明于细而暗于大也。小时其母哺之,既长,乃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鸟,故捕而食之。”(《东周列国志》)
    当然猫头鹰是不吃自己母亲的,只是古人这么认为罢了。
    郑庄公一听这话里有话啊,句句扎到自己心里。可是又一想,可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吧,自己也没有因此而怪他。
    收了人家的礼物,就必须回赠礼物。送什么呢?送的是食物。
    然而颍考叔在吃的时候,故意把肉留下不吃。
    郑庄公问他原因,他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
    意思是我有母亲,我孝敬她的食物她都已尝过了,就是没有尝过您馈赠的肉汤,请求让我带给她吃。
    郑庄公见到他这么孝顺,很是感慨,不仅哀叹说:“唉,你有母亲可送,我却没有!”
    原文是:“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左传》)
    颍考叔故意装做糊涂地问:“请问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郑庄公就对他说明了事情的原委,言语间流露出后悔之意。
    听罢,颍考叔站了起来,一恭扫地说:“老夫人现在就您这么一个儿子了,您要是再不孝顺,那与鸮有何异呢?我有一计可以不违背誓言又让您母子和好。”
    郑庄公一惊,赶忙问是何办法。
    颍考叔说:“如果挖地见到泉水,然后你们母子在隧道里面相见,这怎么能算违背誓言呢?”
    郑庄公觉得此计甚妙,于是依计行事,母子二人终于在隧道内得以见面。
    《左传》中记载着二人相见时的赋诗对话:“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关于这一赋诗情节,后人往往做浅表解读,认为是郑庄公与武姜母子虚伪的表现。对于“遂为母子如初”,更是被很多人所耻笑,认为他们母子从小关系就不好,“如初”还不是像原来一样不好?
    有这样的观点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但是“清华简”为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种可能。
    “清华简”中有一篇《郑武夫人规孺子》,里面记述郑武公去世后,郑武夫人(即武姜)规诫嗣君(文中称孺子,即郑庄公)之事。
    武姜在规辞中,从郑武公依靠大夫治国的经历讲起,规诫年幼的嗣君守丧期间把治理国政大权,交于大夫老臣管理,并从历史与现实政治两方面讲了这样做的道理。
    郑庄公后来也依照武姜所说行事,最终将郑国发展壮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遂为母子如初”,也许就是说的恢复到了之前融洽的母子关系。
    “黄泉相见”这则成语出自这个故事,不过,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已经与这段故事的结局截然相反了。
    《左传》作者之后还借君子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意思是颖考叔可算是真正的孝子了,爱他的母亲,扩大并且影响到郑庄公。《诗》说:“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永远可以影响给他的同类。”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吧!
    作为儒家的经典,《左传》作者就是一代儒生,时刻不忘用儒家思想来点评历史,颍考叔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因为出于儒家,所以站立点带有倾向性,难免有失偏颇,诸君不用过多纠结于他们的评论。其实历史本来就是一部个人史,也是一部现代史,什么样的人去看,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去看,可能看到的结果都会不同。
    第三十三章 黄泉相见(4)

    《左传》把这段历史称为“郑伯克段于鄢”。
    太叔所作所为不像兄弟,所以不说“弟”而用名字“段”;兄弟相争,好像两个国君打仗一样,所以用“克”字;把郑庄公称为“郑伯”而不是“兄”,是讥刺他没有尽兄长教诲之责。所以,如果为出现这种兄弟相残的情况而追究责任的话,那么郑庄公、武姜、共叔段都逃不了干系。
    关于这段历史,其他史书上都跟《左传》一个观点,那就是郑庄公很有心计,故意纵容弟弟,最后逼死弟弟。
    其实我们看一件事情,要多角度的去分析。
    事实上如果郑庄公非常痛恨自己的弟弟,必须要杀之而后快,那用的了二十二年时间吗?如果要杀弟弟,之前共叔段所办的每一件过分的事都足以被冠上谋反的罪名,何须等到最后真正起兵之时?如果是非要杀弟弟,郑庄公又怎么会不围攻共地,难道只是为了顾忌破坏与卫国的邦交关系?
    所以说,笔者认为他还是想给弟弟一个改过的机会的,只是他的方法不对,作为兄长你就必须有责任去教戒弟弟怎么做人,而不是放任他。从这个角度说,他是有很大责任的。
    “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历史事件告诉我们以下几个道理:
    一是对于子女不能无故的厌烦。同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武姜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对郑庄公非常讨厌,讨厌到最后都要杀了他夺权,失去为人母甚至是做人的最后底线,让我们在感受那个乱世的同时,不仅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个时代的人迷信,武姜认为庄公难产为不祥之兆,已经过多的人为妖魔化了,缺少了母亲对于自己孩子的爱。我们说这是那个时代产生的畸形心理,但是现代社会呢?我们为人父母的有没有全身心的投入爱自己的孩子,关心他的心理,在乎他的变化,是不是以工作忙为理由在逃避?又是不是会因为孩子的缺点而不耐烦,而发脾气?这些同样会伤害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带来不必要的阴影。望共勉之。
    二是对于子女也不能无节制的溺爱。对于共叔段,武姜却溺爱的不行。几次都要求郑武公改立其为太子,好在郑武公明白历史上凡是废长立幼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所以执意没立。但郑武公没有过多的干预武姜对共叔段的溺爱就是他的不对了,导致这种溺爱变的无节制,最终使共叔段招兵买马对抗郑庄公的时候,武姜还作为内应准备开城。共叔段能变成最后这个样子,当然有他自己放纵自己的缘故,而更多的是武姜无原则的溺爱,武公的不管不问,庄公带有小心思的一再迁就。所以,放纵就是杀戮,作为父母,我们不求“棍棒之下出孝子”,但是人生的大方向必须给孩子把握住,有些弯路是不能让他们走的,一旦走了,便没有回头路了。
    三是小聪明不要用在自己的亲人身上。我们说郑庄公聪明吗?聪明,不过这种聪明是小聪明。他对他的母亲,对他的弟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两个大臣不同的三个阶段都劝他出来制止武姜母子俩的谋朝篡位的不轨行径,表面上看,庄公很无奈,作为孝子和长兄,就由他们去吧,不过火就行。实际上呢,庄公城府极深,他有故意放纵他们的嫌疑,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放纵他们进入深渊不能自拔的时候再一起收拾了。如果只是国与国之间,或者政敌之间的话,无可厚非,毕竟兵不厌诈,必要的计谋有时候是保命的。可用在自己挚亲之人身上,就让人觉得恐怖了。他是一国之君,权力都掌握在他的手上,如果他对弟弟有教诲之意,也不会出现最后那样的结果。可见,武姜这个母亲对他心理伤害之深,使他心理也出现了扭曲,使他在处理这件事上很少的考虑到亲情,这是郑庄公的悲哀,更是武姜的悲哀。
    第三十四章 尾大不掉(1)

    这样的结果是郑庄公乐于见到的,隐忍了二十多年,国内的叛乱终于被平定了,自己的母亲也终于被迎了回来,关键是内乱的这些年,对于郑国发展来说虽然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因为自己措施得力,因而并没有影响到根本。
    接回武姜之后,郑庄公认为颍考叔出谋划策有功,于是就封他做了大夫,从此成为了郑庄公的亲信。
    郑国在郑庄公的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那么这个时候的周王室怎么样呢?
    从当时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周王室迁都到洛邑以后,它的北边是晋国,南边是申国、吕国,东边是郑国,西边是西虢国。可以说王室要在中原稳住阵脚,就必须依靠他周围这几个国家来抵御外敌。
    但是能依靠谁呢?申国、吕国是小国,现在南面楚国强盛,基本上把这些小国都打服了,靠不住;晋国是大国,但此时正内乱(这段历史叫“曲沃代翼”,讲晋国历史的时候再细说),没有精力管王室的事;虢国倒是没事,但是跟郑国的实力比起来那就差远了。
    也正因为这样,周王室让郑武公和郑庄公两代都做了王室的卿士,执掌朝政大权。
    郑庄公在位时,他领导下的郑国不仅发展国家经济,而且还积极扩充军队,广开疆土,比郑武公时期更为激进,俨然以诸侯国中的霸主自居了。
    郑庄公无止境的扩张势力,这就激起了周平王的不满。
    于是周平王就想把郑庄公的权力分划出去,以此来阻止郑国的强大。
    那么分给谁呢?周平王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分给虢公。
    虢国我们之前已经不止一次提到过,在这里有必要再系统介绍一下。
    虢国在历史上总共出现过四个国家,因位置不同为别被加以东西南北相区别。
    西虢国是周文王弟弟虢叔的封地,原址在今山西省宝鸡市;东虢国是周文王另一个弟弟虢仲的封地,位置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两虢当时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
    后来到了周宣王初年的时候,西虢国东迁,位置到了今河南省三门峡附近,因此改称南虢国。
    而到周幽王时期,郑桓公接受太史伯阳父的建议,在东虢国和郐国之间重现建立了郑国,并提前周王室进行了东迁。
    而到郑武公时期,东虢国被郑国彻底消灭,其后裔西迁至山西省平陆县,为子爵国,后世称为北虢国。
    北虢国无力自保,只得依附于南虢国,又因两虢隔黄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
    不管是西虢国还是南虢国,其位置都在周王室的周围,因此其国君历来受到王室的赏识和重用。
    周厉王时,为了分化大宗周公和召公的权力,周厉王在政治和军事上启用虢公长父,并命他率军攻打过淮夷;虢公长父之子虢文公,曾在周宣王“不籍千亩”时进行劝谏,结果周宣王刚愎自用,才有了后来千亩大战之败;周幽王时的虢石父,奸佞小人,阿谀好利,正是他提出的“烽火戏诸侯”才导致西周的灭亡;虢石父之子虢公翰,不服周平王统治,重新另立周携王,实际掌权二十多年。
    由此可见,在西周末年到东周初年,虢公的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
    第三十四章 尾大不掉(2)

    这次为了平衡郑庄公的权力,周平王打算摒弃之前与虢公翰的嫌隙,重新任用他的儿子虢公忌父。
    没有不透风的墙,周平王要分权这事就传到了郑庄公耳朵里,从此他就开始怨恨起周平王。
    说起来,郑庄公比他的父亲郑武公还要强势,郑武公当时发展实力的时候恐于王室有意见,还知道让出部分土地来给王室;而郑庄公可不吃这套,明确的表示出对王室的不满。
    周平王恐于郑庄公的势力,随即澄清绝无分权之事,并让自己的儿子王子姬狐入郑为质,郑国也为了缓和矛盾,遂派太子忽入周为质,史称“周郑交质”。
    关于这段历史,《左传》中的君子是这样评价的:“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zhǐ)之毛,蘋蘩(píng fán)蕰藻之菜,筐筥(kuāng jǔ)锜釜之器,潢汙(huáng wū)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繁》《采蘋》,《雅》有《行苇》《泂(jiǒng)酌》,昭忠信也。”
    意思是信任不是发自内心,用人做抵押也没有益。行为明智、宽厚,用礼来约束,即使没有人质,谁又能离间他们?如果有明显的诚信,即使是涧溪小沟或沼泽池塘中生产的蘋、蘩、蕴藻之类的野菜,即使是筐、筥、锜、釜这些平常器皿所装的积水,都可以拿来进献给鬼神和王公,何况君子缔结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呢?只要按照礼义来做,又哪里用得着人质?《诗经》中的《国风》有《采蘩》《采蘋》二诗,《大雅》有《行苇》《泂酌》二诗,都是用来表彰忠信的。
    “信不由中”,最后演化成“言不由衷”这个成语,意思是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前720年,也许是因为长期被郑庄公压抑的心情不好,周平王一病不起,最后病死在这年。
    周平王在位四十八年,东迁洛邑,成为东周的第一位君王,也从他开始,周朝逐渐没落,开始了寄人篱下的悲惨生活。
    周平王崩了,大臣们在太子姬泄父的带领下组织出殡。
    太子姬泄父此时已经快五十岁了,在古代都算是老年人了。他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在周平王灵前一顿痛哭,结果一口气没上来,也死在了灵堂。
    一连死了两位君主,众大臣痛哭的同时,赶紧商议另立君主之事。
    最终商议的结果,那就是立姬泄父的长子姬林继位,史称周桓王。
    周桓王在自己幼年就知道郑庄公的强势,并且见证了自己叔叔王子狐入郑为质,自己爷爷周平王整日为此窝囊不已,对郑庄公的恨早就埋在心底。
    此时自己登上了天子之位,正是报仇平怨的好机会,于是他当即决定将王室一半的权力分给了虢公。
    此时的虢国君主是虢公林父,他是虢公忌父的儿子。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郑庄公彻底愤怒了,真是天生牛犊不怕虎,君王的位置还没坐热乎就开始搞事情了,于是郑庄公决定给周桓王点教训。
    那么具体怎么办呢?周桓王怎么说也是天下之主,教训归教训,分寸要拿捏好,不然会留人口实。
    此时上卿祭足站了出来,他素以足智多谋著称。
    第三十四章 尾大不掉(3)

    祭足献献了一计,他说:“直接攻打王室,那相当于犯上作乱,不仅舆论不会站在咱们这边,还可能引起天下公愤。君主不如出兵到温国,就说我国今年粮食歉收,向他借粮。我猜温国必不会借粮,到时以此为理由收拾温国,也算是震慑了周王。”
    温国,位置在今天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周武王时将此地赐给大司寇苏忿生而建立温国,其后世子孙皆以温姓,因此苏忿生是温姓的始祖。
    温国是个小国,它就在东周王畿范围之内,属于王室直属国。祭足此计不打洛邑而在温国闹事,其实就是给王室上眼药。
    郑庄公觉得可行,于是命祭足亲自率军到了温国借粮。
    跟想象的一样,温国当然不肯,于是祭足就下令将在温国城外的麦子都给割了。
    就这样还不算完,又过了三个月,祭足又领兵把成周城外的早稻也给割走了。
    割了麦子,抢了稻子,这么大的事周桓王难道不知道?当然知道。
    周桓王继位的时候很年轻,血气方刚,哪里受得了这委屈,当时就要发兵讨伐郑国。
    此时周公站出来进行劝阻了。
    当时的周公名叫黑肩,死后因谥号为“桓”,所以又称为周桓公。周桓公为周桓王非常倚重的大臣,他的话周桓王还是听的。
    周桓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了当时王室和郑国的势力,认为王室军事实力确实比不上郑国,没有完全取胜的把握,所以不能出兵。
    周桓王毕竟对自己实力还是有清楚的掌握,生气归生气,傻事还是不能干,于是也只好忍了。
    不过从此周郑结怨,几年的时间内郑庄公不去朝见周桓王,周桓王也没有任命新的卿士,似乎这事就这么僵住了。
    可是郑国的强势却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不满,这也好理解,毕竟“枪打出头鸟”,你强大了,无形中对别人就是一种威胁了,于是就有人打上门来了。
    原来这次是卫国联合了宋国、陈国、蔡国、鲁国四国组成联军一起讨伐郑国。
    为什么卫国会挑头打郑国?这其实还要从共叔段逃到共国说起。
    共叔段在郑国兴风作浪准备反叛的时候,其实卫国也面临着内乱。
    之前我们介绍过卫武公,他是西周灭亡时四家勤王的诸侯之一。
    卫武公薨后其子卫前庄公继位,后来卫前庄公立了大儿子姬完成为太子,但是却格外宠爱小妾所生的儿子公子州吁(xū)。
    公子州吁从小顽劣且喜好武事,卫前庄公从来不加以制止,这样州吁就逐渐的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州吁在卫国的地位就像共叔段在郑国的地位一样,也许是物以类聚,当共叔段逃到共国后,州吁便与他成为了好朋友。
    卫前庄公死后,州吁同父异母的哥哥姬完顺利继位,也就是卫桓公,因看不惯州吁做派,于是把他赶出了国都朝歌。
    州吁可不是好惹的,他其实是有他自己的势力的。于是他利用几年时间招降纳叛,结成团伙,准备伺机反叛。
    前719年,州吁带这些亡命之徒杀回朝歌,跟共叔段不同的是,他成功刺杀了卫桓公,从此自立为卫国国君。
    州吁当上卫国君主的这一年,也正好是周桓王登基第一年,两个年轻人地位不同,脾气性格不同,甚至见都没见过面,但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收拾郑国。
    周桓王自不必说,那么州吁为什么要攻打郑国呢?
    第三十四章 尾大不掉(4)

    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
    一是郑国与卫国是世仇,两国本来就不和。卫国在郑国北方,中间除了隔着共国、凡国这些小国,其他边境线大都接壤。郑武公和卫武公都是当时的雄主,他们对于土地的扩张都是无止境的,因此难免两个国家会因为土地而产生摩擦。
    二是州吁打算为好朋友共叔段报仇,同时也可以借机拉拢那些与郑国有矛盾的诸侯国。
    三是州吁自知上位不正,发动对外战争,可以缓和国家内部矛盾,这也是春秋时期常用计量。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面有可能有周桓王的挑唆,当然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我们考虑周王室与郑国的关系,他当然希望别的诸侯国能帮自己打击郑国的气焰。
    州吁广泛的发出召集令,希望看不惯郑国的国家一起出兵。
    那么他的这次号召能管用吗?
    第三十五章 庄公小霸(1)

    消息到了鲁国的时候,当时鲁国的国君鲁隐公就询问他的大臣怎么看这事,鲁国大夫众仲回答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fén)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jí),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左传》)
    众仲的意思是说,我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未曾听过用动乱的。用动乱来安定百姓,就好像要整理乱丝却把它弄得更纷乱了一样。州吁这个人,依仗武力而安于残忍。依仗武力就没人拥护;安于残忍就无人亲近。大众背叛,亲信离去,难以成功啊!武力这东西,就像火一样,不收敛的话,就会焚烧自己的。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残暴地使用他的民众,在这种情况下还不施行美德,却想要凭借战乱来取得成功,一定不能免去祸患了。
    “众叛亲离”,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
    “治丝而棼”,这个成语也出自这里,意思是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
    鲁隐公虽然觉得众仲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碍于多年友邦的情分,最终还是决定出兵。
    就这样,前719年,州吁联合了宋、陈、蔡、鲁四国一起前来攻打郑国。
    《诗经·国风·邶风》里有《击鼓》一诗,便是描写卫人宣泄自己对这场战争的抵触情绪的。其中有一句非常有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这里是描写战友情的,可是到了后来便演变成了形容爱情永恒。
    联军人数众多,而且来势汹汹,郑国没有思想准备,于是连吃败仗,最后被联军围困在都城新郑内。
    联军围城五天,因为郑军作战勇猛,拼死抵抗,因此一直没有实质进展。
    联军因为后续补给短缺,于是纷纷撤兵。
    但是五国并没有就此收手,等到当年秋天麦熟的时候,五国又组成联军去抢了郑国的麦子。
    虽然这次联军的攻击没有对郑国实力造成实质性影响,但是却深深的刺痛了郑庄公的内心,他开始反思郑国的发展之路。
    自己的郑国不算是大国,如果遇到强硬的对手联合起来,自己还是难以应付的。也许之前太强势了吧,所以才会树敌那么多,才会招人妒恨。
    反思了这么多,郑庄公决定改变之前强硬的做法,转而致力于处理好与列国的关系,尽可能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政治力量。
    比如,陈国是这次联军中最弱的国家,郑国虽然最终战败,但是其中打陈国军队的时候还是胜利的,但是胜利之后,郑庄公没有赶尽杀绝,而是主动要求和好(虽然陈国君主陈桓公当时并没有接受郑庄公的和好);鲁国也出兵了,但郑庄公没有因此而记恨鲁国,也是主动示好,最后还结成盟国;齐国是大国,郑庄公一向很重视与齐国搞好关系,这次之后更加积极加强与齐国的盟国关系,以此来制约油盐不进的宋国;除此以外,郑庄公还注重与戎人结盟,从而消除来自西边的顾虑。
    第三十五章 庄公小霸(2)

    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郑庄公的称霸大格局也逐渐在形成。
    既然想要称霸,那么之前被卫国联军击败的耻辱必须要报,于是郑庄公开始酝酿攻打卫国。
    这时(前718年)正好卫国发生内乱(州吁因为不得卫国民心,大臣石碏借陈国之手将他杀了,这段历史会在讲卫国的时候讲到),这正好给了郑庄公反攻的机会。
    这一年,郑庄公果断出兵攻卫,卫国仓促间联合燕国抵御郑国。
    郑庄公让祭足、原繁、泄驾带领三军驻扎在燕军的前方以诱敌,让两个公子曼伯和子元暗地里率领制邑兵士绕到燕军的后方发动偷袭。
    燕军一门心思对付前方的郑国三军,却没有防备后方的郑军,因此被打的大败。
    因此《左传》里说:“不备不虞,不可以师。”意思是不防备意外,就不能够带兵作战。
    “以备不虞”,这个成语从这里演化而来,意思是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
    在报了卫国攻郑的耻辱后,郑庄公一反之前强势之态,不仅不再对外攻伐,还主动向周王室示弱。
    前717年,郑庄公竟然在时隔多年之后亲往洛邑去朝见了周桓王。
    周桓王因之前的事对郑庄公旧怒未消,于是不按诸侯礼数接待他。
    见周桓王如此行事,周桓公赶紧向他进言说:“我们周室东迁的时候,完全依靠晋国和郑国。好好地对待郑国以鼓励其他国家,还恐怕来不及,何况对郑不加礼遇呢?如果像这样冷遇郑伯,从此郑国不会再来了。”
    虽然周桓王不待见郑庄公,但是毕竟郑庄公服软了,王室也不好再这么僵着,于是保留了郑庄公的职位,又过了两年才正式任命虢公林父为卿士,从此周朝开始由两个卿士执政,而当时虢公为右卿士,郑庄公为左卿士。
    有人会说,既然王室不想让郑庄公当这个卿士,那郑庄公不要这个虚名就是了,干嘛非要如此低声下气?其实,这恰恰体现了郑庄公的高明之处。
    确实,这个卿士是个虚名,可是这个虚名却很管用。有了这个虚名,就可以假诏天子之名以令诸侯,以后可以用这个虚名来肆意征伐,所以郑庄公的这个微微的服软,却能换回巨大的利益,这当然是他的高明之处。
    有了盟国的支持,有了天子之名,之后郑庄公就要一门心思做强做大自己的事业了。可是这时候却有一个极其艰难的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地理条件的制约。
    郑处于四战之地,南有蛮楚、北有强晋、西有东周,郑国无法与之争锋,只能向东发展,而东邻卫、曹、宋、陈、蔡等国,其中宋国国大爵尊,在东方小国中又有号召力,因此构成了郑国发展的严重障碍。
    鉴于这种情况,郑庄公接受了祭足的建议,把向外用武的目标定于宋国,这也是在当时情况下的最佳战略。
    当然这个目标的订立也源于宋国对郑国不断的侵扰。在郑国发展这些年,宋国一直攻打郑国的长葛这个地方,最后还真把长葛给占领了。至于为什么攻打长葛,我们以后会提到。
    所以旧仇新恨加上国家的大战略,打宋国成为了必然。
    第三十五章 庄公小霸(3)

    在王室郑庄公虽然被分走了一半的权力,但名义上还是周朝的卿士,于是这次他就要打着天子的旗号攻宋,不仅有号召力而且名正言顺。
    有了攻打宋国的目标后,郑庄公就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了。于是郑庄公借王命向诸侯国发出召集令,要求各诸侯国一同讨伐宋国。
    召集令下发后,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只有自己的盟国齐国和鲁国决定发兵跟从,而像蔡国、卫国、郕(chéng)国等国家都明确表示不遵从。
    不过有齐国和鲁国已经足够了,郑庄公要的只是这个王命,其实凭借自己郑国的实力收拾宋国也是绰绰有余。
    齐、鲁处在宋国的东北部,郑国与齐、鲁建立长久而稳固的同盟关系,就形成了对宋的牵制和包围。当然这两个国家也不傻,之所以愿意出兵帮助郑国,是因为郑庄公许给他们瓜分宋国的承诺。
    得到了盟友的帮助,郑庄公于是可以放心的讨伐宋国了。出兵要有名义,所谓“出师有名”,因此郑庄公为这次出兵找了个合理的理由,那就是宋国多年未朝觐天子。
    郑庄公二十九年(前713年),郑、齐、鲁三国军队在宋国老桃这个地方会合了。
    郑国是郑庄公亲自出征,齐国派了国君齐僖公的弟弟夷仲年,鲁国也派了国君鲁隐公的弟弟公子翚(hūi,史称羽父),三国军队来势汹汹,很快拿下了宋国的郜城和防城。
    宋国当时的君主是宋殇公,他被联军的气势吓住了,一时束手无措。
    此时宋国的大司马孔父嘉站了出来,大司马在宋国就是掌管军队的最高统帅。
    孔父嘉确实有军事才能,也不像宋殇公那样惊魂不定,他冷静的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郑庄公的精锐如今都在攻打宋国,如果此时派支奇兵去偷袭郑国国都,那么郑军必然撤退,宋国之围自然得解。
    这确实是条妙计,比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要早了好几百年。
    宋殇公可算见到了救命稻草,听孔父嘉这么一说,当即让他带两百乘战车出城,会合来帮忙的卫国军队一起攻打新郑。
    卫国为什么来帮忙?我们之前说过了,因为卫国跟郑国是世仇,虽然现在国君不是州吁了(石碏借陈国之手杀死州吁后,拥立公子晋继位,史称卫宣公),但是宋国如果保不住,那么卫国必然会成为下一个目标,所以帮宋国就是帮自己。
    宋卫联军很快攻入了郑国的地盘,这时候他们又发通知给蔡国,让他们也出兵一同攻打郑国。
    郑庄公得知老窝被袭击的消息后,大惊,赶紧回撤救援,可是刚拿下的宋国郜城和防城怎么处置呢?
    郑庄公确实大气,之前答应了齐国和鲁国要瓜分宋国,此时干脆卖个人情,一个国家给了一个城邑。
    因为这两个城邑都离齐国较远,于是齐国也没要,最终都给了鲁国。
    《左传》中的鲁国君子因为这事又说话了:“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意思是郑庄公在这件事情上可说是做对了。用天子的命令讨伐不朝觐天王的诸侯,自己不贪求攻取的土地,而把它犒赏给受王爵位的国君,这是得到治政的根本了。
    是啊,得了好处,当然要说点好话啊,不过郑庄公不吝啬倒确实是真的。
    第三十五章 庄公小霸(4)

    孔父嘉率领的宋卫联军探听到郑军已经回师,自知自己的战斗力也打不过郑国,围郑救宋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他们也开始撤退了。
    如果宋军顺利撤回宋国,郑军也撤回国了,那么这条计策基本上就成功了,“围魏救赵”的成语也许就要改成“围郑救宋”了,可是历史本身往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宋卫联军往回撤退,但是宋军不敢直接撤回宋国,原因就是怕路上碰到救援的郑国军队。于是,宋国军队随从卫国军队先向卫国撤退,然后打算从卫国再绕回宋国。
    在郑国和卫国之间,有一个小国名叫戴国,是周初分封的子姓国,当时为侯爵。
    戴国所处的位置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因在郑国和卫国之间,所以宋卫联军在撤退的时候必然路过戴国。
    一般情况,如果要从别国经过,只要知会一声该国,说要借路通过一下,该国都会允许的。可是这次宋卫联军事出突然,于是就没有提前通知戴国国君。
    不了解情况的戴国因此以为大军入侵,于是全国戒备,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处处防着这支军队。
    宋卫联军在戴国处处像盯贼一样被监视着,说不出来的不自在,因此两国都很生气,于是打算一口气灭了这个小小的戴国。
    两国领军人物都认为如此弹丸之地,一会的功夫就能拿下,可是随着战争的进行,他们发现自己错了,戴国城防战打得很出色,宋卫联军连攻了两天竟然毫无进展。
    而此时郑庄公的军队已经赶回郑国,回来后才发现宋卫联军已经离开了。
    不过郑庄公也没有白跑一趟,他遇到了被宋卫召集来的蔡国军队。
    原来宋卫联军当时通知蔡国一起攻打郑国,可是后来他们撤退了,却忘了通知蔡国。
    郑庄公当然不会就此罢休,正好练练手,于是打的蔡军落荒而逃。
    宋卫联军在戴国受挫,这才想起蔡国来,于是派使者来召集蔡军攻戴。
    郑庄公敏锐的观察到蔡军撤退的方向并不是蔡国,于是马不解鞍、兵不卸甲,尾随蔡军来到戴国,正好将这三国军队团团围住。
    如果按实力来说,这三国的实力应该能和郑庄公抗衡一下的,可是这三国内部出现了矛盾。蔡军怨恨宋、卫没有通知他们撤军而遭郑军重创,宋、卫则怪蔡军引来了郑军,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打胜仗?
    于是郑军一鼓作气,打的三国军队丢盔卸甲,顺便还捎带脚把戴国也灭了。
    孔父嘉很是狼狈,从宋国带出来的二百乘战车现在也只剩下二十个随从步行回到了宋国。
    宋国从此谈郑色变,视其为下山猛虎。郑国此次出兵目的没达到,于是继续筹划第二次攻打宋国。
    同年(前713年)九月,郑军再次攻入宋国,宋国龟缩防守,不敢出战。郑军这次赚的沟满壕平,不仅出了气而且获得战利品无数。
    是不是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没有,郑庄公还要惩罚一下当时不听“王命”出兵伐宋的国家。蔡国、卫国上次一并收拾了,那么剩下的就是郕国了。
    郕国我们之前讲到过,周武王封其弟郕叔武于郕地(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建立郕国,史书亦作“成”、“盛”,周穆王的爱妃盛姬就是郕国的公主。

    这年的冬天,郑国会同齐国一同讨伐了郕国,明眼人都知道,郕国根本不经一打,于是战败臣服。
    就这样,连续的胜利让郑国名声大振,郑庄公报了之前卫国、宋国联军攻郑之仇,郑国也因此成了春秋初期响当当的强国。
    通过郑庄公争霸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
    一是枪打出头鸟。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人的心理很怪,也很脆弱。看到别人过的好的时候,如果不是自己直系亲属或者非同一般的关系,不管面上表现出来多么为你高兴,可是心里基本上都是羡慕嫉妒恨。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强势的人,处处冒头,争利争功,虽然你自己感觉不到,认为这是你自己的事,跟别人没有关系,实际上你已经侵扰到了别人的利益,别人就会联合起来打压你。举个例子,发展到战国时期,七雄中只要有一国通过改革强大起来,别的六国就会联合起来打压,直到维持到一种平衡状态,因为这种平衡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安全的。这也像我们国家现在逐渐发展强大起来,必然招惹的周围小国甚至某些大国有了危机感,小国怕中国称霸而欺负自己,大国怕自己国家的地位受到冲击,所以他们会想尽办法来打压你,这就是人的正常心理,虽然我们自己没有争霸的心,可是别人并不这么想。所以“枪打出头鸟”,郑国被卫国、宋国、陈国、蔡国联合打击,即便自己比较强,可是双拳难敌四手,被围城,被抢麦子,被欺负。所以知道这个道理以后,我们首先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要低调,即便是发展自己,也不要过于张扬,多换位思考,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样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二是吝啬会让你失去朋友。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社交很重要。有句话叫“朋友多了路好走”,说不定在某一天就会用到别人帮忙的时候,所以拥有朋友是件幸福的事。那么怎么才能拥有朋友?用真心对待他,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只要你尽心了,即便是没办成,也同样会获得朋友的心。还有就是不要吝啬,俗话说有“舍”才有“得”,过于在乎物质上的东西必然会让别人瞧不起,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朋友。但也不是无止境的挥霍,不要为了体现你的慷慨而慷慨,过分的追求面子上的东西就会将朋友关系变的庸俗,也就失去了朋友之间最本真的东西了。
    第三十六章 暗箭伤人(1)

    前712年,郑庄公决定再接再厉,征讨一直跟自己作对的小国许国,而这次他依然拉上自己的盟国齐国和鲁国。
    西周初年,担任周文王时期司明刑职务的许文叔跟随周武王伐纣,因此被封在许国,就是现在河南省许昌市东。
    许文叔为姜姓,与姜太公同宗,后有说法认为其为姜太公之子。
    因为许国与郑国接壤,郑国又有对外扩张的愿望,所以平常时有边境摩擦,而这次郑庄公出兵,自然就是想跟许国来个了断。
    可是还没等郑国出兵攻打许国,却有人打上门来了,谁呢?息国。
    为什么息国会来打郑国?这咱们还要好好分析一下。
    根据近些年考古发现,息国早在商朝就存在了,但是关于其记载较少,只知道地盘在河南省息县一带,比如建国时代、始封君等都没有记载。后来商纣被灭,周公旦东征时将其所灭,将此地封给了同姓族人,爵位为侯爵,但是始封君依然不得而知。
    从爵位上来看,除了东周仅有的几个公爵国家外,息国的爵位算很高了。鉴于这种原因,息侯也有些目中无人,偶尔也会去欺负更弱小的国家。
    有一次,郑国、息国因为一些琐事起了争端,息侯自认为自己爵位比郑庄公要高(郑国是伯爵),本身就瞧不起郑国的霸主做派,于是亲率大兵攻打郑国。
    郑庄公当然不含糊,于是就跟息国打了一仗,结果息军大败而回。
    《左传》借君子之口做了评价:“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意思是君子因此而知道息国将要灭亡了。不揣度德行,不考虑力量,不亲近亲邻,不分辨是非,不审查有罪,犯了这五条过错,而还去讨伐别人,他丧失军队,不也是活该吗?
    “冒天下之大不韪”、“自不量力”,这两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演化而来。“不韪”几乎在现在语言中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量力”也有些行文不畅,取而代之是“自不量力”。
    这其实只是个插曲,也是借此将息国引入历史舞台,关于息国的精彩故事我们之后再介绍。
    第三十六章 暗箭伤人(2)

    言归正传,咱们再来说郑庄公攻许。
    许国是个彻头彻尾的小国,根本用不着郑庄公亲征,只需派个先锋带部分军队前去即可。那么让谁当这个先锋呢?
    郑庄公手下能征惯战的大臣很多,这其实也是幸福的烦恼。他怕指定一人后其他人有意见,所以左右为难。
    最后还是上卿祭足给他出了个主意,那就是举行一场比武,谁有能力谁就当先锋。
    郑庄公对于此次比武非常重视,命人赶制了一面名叫“蝥(máo)弧”的大旗,旗杆三丈三尺,大旗旗面长宽均为一丈二尺,用来代表自己。
    郑庄公命人将旗杆插在一乘崭新的战车上,规定谁能把车上的大旗拿下来,并能够手持大旗步履如常,谁就可以当先锋。
    比武当天甚是热闹,大臣们都摩拳擦掌,准备拔得头筹。
    第一个出场的是大将瑕叔盈。只见他跳上车去,将大旗取了下来,手持大旗,前进三步,后退三步,仍然将大旗插回车上。
    第二个是郑庄公的亲信颍考叔,他跃上战车,一只手将大旗提在手中,跳下车来,并将大旗舞了起来,最后才将大旗插到车上。
    实力差距很明显,到此时,这个先锋就该是颍考叔的了。
    可是事有凑巧,之后又上来一个抢先锋的,这个人名叫公孙阏(yān)。
    公孙阏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在这里必须要隆重介绍。
    公孙阏,字子都,因此在史书中常被称为公孙子都。
    听名字就知道他跟君主是亲戚,事实也确实如此,他是公子吕的儿子。
    公子吕随郑庄公南征北战多年,自感上了年纪,于是请求退休。郑庄公不舍,但还是批准了叔叔的请求,并让公子吕的儿子接替而掌管郑国军队大权。
    这样看,子都是郑庄公的堂弟,公族亲贵,这难免会让人感觉他是靠着裙带关系坐到这个位置的。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子都确实有真能耐,他可以说是武艺高强,而且擅长射箭,是郑国当时非常有名的勇士。
    除了是勇士之外,子都还是有名的美男子,似乎从古到今,子都都可以排在美男子的前列。
    《诗经·国风·郑风》里有首《山有扶苏》的诗这样写道:“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意思就是山上青松挺拔,水中荷花美丽。女孩子啊盼着见到子都,没等到美男子,失望的都抓狂。
    《孟子·告子上》里也写道:“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孟子也说:子都的漂亮天下人都知道,谁要是不知道,那真是瞎了眼。
    于是,子都便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原来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长相好的男子也是格外偏爱。
    因此我们看到,子都即是实力派,又是偶像派。
    但是公孙子都也有个缺点,那就是争强好胜,而且心胸不怎么宽广。
    第三十六章 暗箭伤人(3)

    子都一向都看不上颍考叔,他觉得这个家伙是靠一张嘴博得君主赏识的,没有什么能耐。此次见颍考叔争先锋露足了面子,心中不快,认为如果颍考叔争得这个先锋位置,那自己国防部长的脸面往哪搁?
    于是他大吼一声跳了出来,也来争这个先锋。
    颍考叔一看公孙子都来抢先锋,自知他的勇武,为了避免直接对抗,颍考叔急中生智,将大旗挥两挥,裹成一条枪,之后将战车上的车辕一把抓了过来,起身就跑。
    车辕是什么?古时候乘车与马之间控制马的一条棍子就叫车辕,而车辕象征着这乘车,车辕被拿走,这乘车就相当于报废了。
    子都见颍考叔如此不武,大怒,顺手抄起一条长戟,就去追他。
    结果两个人就在新郑的大街你追我赶,因颍考叔善于奔跑,子都忙活半天愣是没追上。
    郑庄公一看这像什么话,堂堂国家大员,在街市中追逐打闹,这太有损国家体面了!于是他赶紧下令,令颍考叔为先锋,瑕叔盈为副先锋,率军会合齐鲁二国军队,进攻许国。
    君主已经下令了,公孙子都就算再生气也要克制,只好服从安排。
    子都毕竟掌管全郑国的军队,虽然此次不为主将,但是随军出征还是必须的,因此他就在军中督战。
    结果仗打起来以后,谁也没想到许国防守如此卖力,连攻了三天,颍考叔也没有拿下许国。
    公孙子都此时开始说风凉话了,说如果自己带队,早就把许国拿下来了。
    听了子都的讽刺,颍考叔真有些坐不住了,于是到第四天,他亲自举着郑庄公的“蝥弧”带队往许国城头上冲。
    这时候公孙子都也没闲着,因为他箭法高超,所以一直领弓箭手射城头上的敌兵。
    正射得起劲的时候,他无意间发现颍考叔已经带人冲上城头了,接下来形势完全会偏向郑国这一边,颍考叔将再立大功。
    此时的子都心中莫名产生一股妒忌之火,再加上之前两人有过不愉快,情急之下子都鬼使神差地把手中弓箭的箭头对准了颍考叔……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暗箭伤人就是这一次,而“暗箭伤人”这个成语也来自这里。
    颍考叔从城墙上倒栽了下来,死于非命。
    攻上城头的郑国军队一时愣在了当场,主帅死了,没人组织了,下一步是进攻还是撤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副先锋瑕叔盈反应迅速,他捡起颍考叔丢下的“蝥弧”再次冲上城头,边攻边挥舞旗帜,大喊道:“国君登城了!”
    郑国的军队听说君主亲自攻城,备受鼓舞,勇往直前地登上了城墙,从而一鼓作气灭亡了许国。
    许国虽然灭亡了,但是郑庄公没有把事情做绝,之后又恢复了许国,可是亡国之恨哪能说忘就忘的,从此许国与郑国开始结下了一世之仇,这事我们以后再说。
    《左传》里的君子对郑庄公有容国之量有高度的评价:“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意思是郑庄公在这件事情处理上合乎礼。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使百姓有序、使后代有利的工具。许国违背法度而庄公讨伐他们,服罪了就宽恕他们,揣度德行而处事,衡量力量而做事,看准了时机而行动,不要让忧虑连累后人,可以说是懂得礼了。
    “量力而行”,这个成语出自这里,意思是按照自己能力的大小做事,不要勉强。
    “相时而动”,这个成语也出自这里,意思是指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
    第三十六章 暗箭伤人(4)

    虽然取得了攻打许国的胜利,可是郑庄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颍考叔死了,颍考叔自从提出让他跟母亲重归于好的建议后就成为了郑庄公的亲信。
    郑庄公将颍考叔葬于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颍桥回族镇附近,并为其立庙。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对颍考叔赞叹有加,专门写了《颍考叔祠》以悼念:“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大夫言柯柔,暴主竟自惨。荒祠傍荒冢,古隧有残坎。千年惟茅焦,世也贵其胆。不解此惟言,脱衣图勇敢。”
    颍考叔死得蹊跷,身上的箭是从后背一直穿到前胸,而且,还是郑国的箭。
    不用问,是自己人杀死了颍考叔,而且这个人射术精准,勇力过人。
    按照《左传》说法,郑庄公没有找到凶手,就让全国的军队,一百名士兵集资出一头猪,二十五名士兵集资出一条狗和一只鸡,白天晚上、走着坐着诅咒放暗箭射杀颖考叔的人不得好死。
    那个时代的人都是非常尊敬鬼神的,被这么多人不断的诅咒,即便是有再好的心理素质也会承受不住。郑庄公的目的也就是让“暗箭伤人”者主动伏法。
    可是事实上,公孙子都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这里就要重点说一下公孙子都的死因了。
    翻阅所有的史料,都没有记载公孙阏的死因,更没有说其是被诅咒死了。只是,在《东周列国志》这部小说中,冯梦龙曾杜撰说公孙阏的结果是被咒骂而死。
    还有一种说法来自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儒学家杜预,在他的著作《春秋正义》中,对“公子阏”这个人提出了疑问,并作出正解。
    原文如下:“公子阏,安末反。案隐十一年,郑有公孙阏,距此三十五年,不容复有公子阏。若非‘阏’字误,则‘子’当为‘孙’。”
    《左传》中曾记载,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复国后,在郑国开展了针对曾经驱逐他的“雍纠之乱”参与者的大清算。在这场政治大清算中,始作俑者祭足早年已经去世了,但是两个主谋还在,《左传》原文记载:“伯治与于雍纠之乱者。九月,杀公子阏,刖(yùe)强鉏(chú)。”
    杜预认为,根据鲁隐公十一年记载,郑国已经有一个公孙阏了,距离当时鲁庄公十六年只有三十五年的时间,根据古代姓名礼仪的规定,是不应该再有公子阏这个人的。如果不是“阏”这个字的记载出了错误,那么这个记载中的“子”字就应该是“孙”字。意思就是说,如果《左传》没有把公子阏这个人的名字搞错的话,那么这个公子阏就应该是公孙阏。
    笔者认为“阏”字写错的可能性极小。为什么这么说?一是这个字很难写,怎么会平白无故写错?再一个公孙阏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而且非常勇武,这样的人的结局一般都是要交代的,而暗箭伤人之后就再没有记载,这不符合常理。
    所以个人意见是公孙子都是在郑厉公大清算时被杀的。
    “暗箭伤人”这件事告诉我们几个值得反思的道理:
    一是外表美丽并不代表内心也美丽。公孙子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外表美丽确实没的说,但是他心眼小的让他暗地里去杀人,那他的人品就有极大问题了。外表的美丽只能给别人视觉上带来愉悦感,可是内心的丑陋就会让别人远离甚至厌恶,谁会跟一个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人做朋友呢?所以外表的美丽只是锦上添花,内在的美丽才是根本之基。
    二是作为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郑庄公组织了比武大会,目的就是要比出真本事,有能力者居之,可是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他的偏好就表现出来了。如果论真本事,那公孙子都当然没有悬念,原来我们就说过,子都勇武过人,颍考叔之前只不过是个边城小吏,之所以没有提拔,估计作战能力确实一般,当然跟子都没法比。后来颍考叔卷起大旗逃走,进一步印证了他不是子都的对手,怕被子都抢了先锋。因为颍考叔受宠于郑庄公,郑庄公没有秉公让他们俩比武,而是直接内定了颍考叔,这才招致了子都的怨恨。所以作为一名领导,自己制定规矩的时候也必须要按规矩落实,否则将无法服众。
    第四十章 射王中肩(1)

    许国就这么被打败了,还差点亡了国。而同样被郑国收拾得很惨的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宋国。
    经过之前“围郑救宋”一役,孔父嘉灰溜溜的带着二十几个随从逃了回来,从此谈郑色变。
    对于宋国国君宋殇公来说有的不仅是战败的羞辱,更多的还有忧虑。
    那么他的忧虑是什么?那就是他的堂兄弟公子冯。
    宋国的开国君主是商纣的庶兄微子启,因此宋国为子姓国,是周朝开国时唯一的三个公爵国家之一,地位尊贵。
    宋国人同样认为自己是前朝后裔,血液里流的是贵族的基因,他们从根上就瞧不上姓姬的这些暴发户,更是不屑遵循周朝的礼制,所以他们还是一直沿用商朝的旧制。
    不仅制度上守旧,就是思想上同样也老得不行。
    从微子启开始往下传了十三任,宋国国君的位子就传到了宋宣公这里,宋宣公就是商礼的忠实践行者,他遵从商朝君位传弟大于传子的惯例,临死之前没有将君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与夷,而是传给了弟弟和,也就是之后的宋穆公。
    同样的,宋穆公效法,死的时候安排顾命大臣孔父嘉不要把君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而是给了宋宣公的儿子与夷,也就是宋殇公。
    到这里应该称的上是段千古美谈,让国之贤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到的。可是宋殇公可就没有祖上那么贤明了,他不仅不会传位给公子冯,同时还要想办法除掉他。
    公子冯得到消息后赶紧逃到了郑国,此时还未发生卫、宋、鲁、陈、蔡五国联军伐郑,也正是郑庄公强横之时。
    郑庄公很大方,对于宋国来的这个避难者他格外的高看了一眼,将长葛这个地方给了公子冯做了采邑,也就是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
    公子冯的出逃成为了宋殇公的一块心病,不除掉他总觉得是天大的隐患。
    而此时的卫国正有攻郑之意,当州吁来联合宋国的时候,宋殇公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之后五国联军打得郑国无还手之力,宋国之后一段时间也没闲着,趁郑国无暇顾及其他的时机,派兵多次攻打长葛,并且最终占领了此地。
    可是宋殇公的目的没有达到,公子冯在宋军占领长葛时已经出逃,这次更加让宋殇公抓不到,他跑到了郑国的都城新郑。
    孔父嘉此次“围郑救宋”不成,反而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宋殇公更加忧心忡忡。
    公子冯现在被郑国保护,通过几次交手来看,宋国的军队根本不是郑国的对手,更让宋殇公担心的是,假如有一天公子冯开了窍,从郑国借大兵来抢自己的君位,那自己就真的束手无策了。
    可是打又打不过郑国,宋殇公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份痛苦。
    第四十章 射王中肩(2)

    宋殇公手下有两个实权派人物,一个是大司马孔父嘉,另一个是太宰华(huà)父督。
    孔父嘉,祖上是宋国第五任国君宋闵公,所以他是子姓,“嘉”是名字,“孔父”是字,这也是当时称呼人的一种方式,那就是“字”加“名”的形式。
    华父督,他是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宋戴公之孙,同样是公族,“督”是名字,“华父”是字。
    孔父嘉深受宋殇公赏识,因为他是顾命大臣,宋穆公死的时候把宋殇公托孤给了他,所以两人关系密切。因为这层关系,宋殇公任命孔父嘉为大司马,掌管全宋国的军队,是宋国的国防部长。
    孔父嘉因为之前惨败于郑国而对郑国恨之入骨,而这点上又跟宋殇公思想一致,所以更加受到重用。
    而太宰华父督却相对郁闷,自己一个国家总理竟然不如国防部长在君主心中的位置高,这就导致了他心理发生偏移,时刻找机会想除掉孔父嘉。
    宋殇公这个人可以说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军事实力,他格外喜欢对外用兵,而且多次都是针对郑国。
    这也许不能怪他,公子冯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不打郑国还能怎么办呢?
    翻看历史,宋殇公在位的十年内宋国共打了十一仗,可以说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
    如果仗能打胜也好说,可是这十一仗几乎从来没有赢过,因此多年来招致了不少国人怨言。
    而这,正好为华父督提供了机会。
    前710年,华父督利用国人不能忍受君主滥用武力的心理,在国都内散布言论说:“是司马造成我国连续出兵而不胜这种局面的,而且听说马上又要对郑国用兵了。”
    本来有了几次对郑的败仗,军队里每个人都谈郑色变了,现在出现这样一条消息,可以说一下就炸了锅了。
    于是在华父督的一再怂恿下,军队发生了哗变。
    军队不顾一切地寻找并最终抓住了大司马孔父嘉,不听他任何解释,当场取下了他的脑袋。
    华父督本想置身事外,可不想哗变的军队尊其为首领,不得已他只好顺从。
    华父督带领军队抄了孔父嘉的家,几乎杀光了孔家的所有人,还顺势占有了孔父嘉的夫人。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
    当初华父督就对孔父嘉的夫人有邪念,所以他杀害孔父嘉的目的就让人怀疑不仅仅是政治问题了,还有私欲问题了。
    孔父嘉几乎被灭族,但是没想到却逃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儿子木金父。
    木金父当时还小,被家臣抱着逃离宋国,辗转多地最后到了鲁国。
    说起木金父可能您不清楚,但是他的六世孙却是人人皆知,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大圣人——孔子。
    得知华父督发动叛乱杀害了自己的顾命大臣,宋殇公异常愤怒,于是立即率领自己的一众侍卫来抓华父督,要将他就地正法。
    可是他忘记了华父督现在已经实际控制了军队。
    第四十章 射王中肩(3)

    华父督当然知道宋殇公不会轻饶了自己,于是他早就下定了决心,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连宋殇公一起干掉。
    宋殇公没有防备华父督会对自己下手,于是连同自己的一众侍卫都丢了性命。
    刘向《谥法解》中“殇”可不是个好谥号,它是指未家短折、短折不成、短折不成、未家短折、童蒙短折。
    总之就是英年非正常死亡。
    翻看春秋的历史,似乎华父督是第一个以臣子的身份杀害君主的,从此也开了以臣弑君的混乱春秋的先河。
    但是即便是杀害了君主,华父督也不敢篡位,因为那会招致全天下的共同讨伐。
    那么怎么办,总不能空着君位吧?
    华父督当然不傻,他知道此时最想得到这个位置的是在郑国的公子冯,于是干脆卖个人情,迎请公子冯回国即位。
    对于郑庄公来说当然希望公子冯即位宋国,公子冯在落难的时候投靠了郑国,自己对其又不错,如果公子冯当了宋国国君,当然对于两国关系有百利无一害。
    于是公子冯在郑国的护送下顺利回到了宋国即位,历史上称之为宋庄公,这一年是前710年。
    也就从那时起,郑国和宋国成了盟友。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打了十年的仗,相互恨了十年,到最后竟然成了盟友。
    这里稍微总结一下,郑庄公在位这些年可以说是一番风顺,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解决了兄弟的内忧,剔除了宋的外患,结交了齐鲁这样的大国,打服了息、许、陈、蔡这样的小国,侵占了戴国的土地,可以说春秋初期的历史没有跟他扯不上关系的,俨然一副霸主做派。
    事事顺心又开始让他渐渐膨胀起来,有点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了,甚至是周天子。
    这一次也彻底激怒了周桓王,他早就想收拾郑庄公,这次更是下定了决心,于是力排除众议,剥夺了郑庄公在王室的所有权力,接替他成为左卿士的便是周桓公。
    郑庄公得到了这则消息后,一怒之下不再去王室处理政务,并且对外宣扬:从此之后郑国不再朝见天子!
    这就没有礼法了,尽管周王室不如之前强盛了,但是诸侯面子上的礼节还是要勉强维持。如此高调地宣扬不朝见天子,这不是以下犯上吗?
    周桓王年轻气盛,哪里受得了这种气,他觉得面子上实在挂不住,一个小小的诸侯国竟然敢不来王城朝见,时间长了其他诸侯国相继效仿可如何得了?
    于是这次周桓王铁了心要打郑国,谁也拦不住。有了这样的想法,他立即给各地诸侯下了动员令,要求所有诸侯一起讨伐郑国。
    结果却让他非常尴尬,秦、晋、齐、鲁等几个大国根本不理这茬,宋国成为了郑国的盟国当然也不能参与,至于那些小国,也是找各种理由推辞,最后只有蔡国、陈国和卫国这几个跟郑国有仇的国家起兵助战,堂堂天子的号召力到了春秋时期也就只剩这么点儿了。
    但是在周桓王心里,有没有援军他都要收拾郑庄公。
    前707年,周桓王带领周朝军队,会同卫国、蔡国和陈国军队,浩浩荡荡进攻郑国,直逼新郑。这也是整个春秋时期天子御驾亲征的唯一一例。
    第四十章 射王中肩(4)

    郑庄公不愧是“春秋小霸”,不仅善于政治手腕,同时有着极高的军事天分。
    他首先分析了周联军的布阵形势和特点:联军分三军,左军为陈国军队,右军为蔡、卫军队,中军才是周朝军队。此时陈国正直内乱,这次出兵也是迫不得已,所以他们无心恋战;蔡、卫军队战斗力本身就不强,如果强力攻打,其必大乱。
    郑庄公分析过后,最终定下了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攻打联军的左右二军,两军一败,必然影响联军士气,之后再全力攻打周朝的中军。
    郑庄公的战略可以说是一点问题没有,这场仗展开之后,左右两军一击即溃,周联军士气大落。
    而在攻打中军的时候,郑庄公同样没有采用惯有的战术,而是及时的变换了阵法:改变传统的车战战斗队形,将通常配置于战车之后的隶属徒兵,以伍(五个人)为单位,分散配置于每乘战车的左、右、后方,填补车与车间的空隙,形成徒兵与战车相互掩护,密切协同、攻防自如的“鱼丽之阵”。
    “鱼丽之阵”一出果然收到奇效,周朝联军大败,周桓王也在撤退中被郑大夫祝聃射中肩膀。
    这场战争因为在繻葛(rú,今河南省长葛市北)这个地方展开的,所以历史上称为“繻葛之战”。
    然而后世更多记住的是“射王中肩”,原因就是这件事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巨大,诸侯已经公开跟天子对着干了,不仅战胜了天子的军队,而且还伤了天子,这对君尊臣贱的礼乐制度是一次巨大冲击,从而再次降低了周天子的威仪。
    当然郑庄公也没有把事情做绝,他知道底线是什么,当祝聃在射伤了天子后请求追击周王军队时,郑庄公及时地进行了制止,说:“君子不欲多一人,况敢凌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左传》)
    郑庄公的意思是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又怎敢欺凌天子呢?若能够自救,社稷不致倾覆,这就足够了。
    之后郑庄公派祭足去慰问周桓王的伤势,这一方面说明郑庄公此时已有能力与周王朝抗衡,另一方面表示他仍然承认是周王朝的臣子,没有使事情进一步恶化。
    周桓王无可奈何,不服也没有用,谁让自己的实力确实不行呢?所以只得咽下这个苦果。
    至此,郑庄公的郑国在其历史上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单说郑国的疆土,此时南面到达栎邑 (今河南省禹州市),北面与卫、晋交错,东面达到启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面控制巩、洛等黄河地区,面积之广达到国史之最。
    可是好景不长,再厉害的君主也有他的寿限,在繻葛之战后的第六年,也就是前701年,郑庄公与世长辞。
    郑庄公在位共四十三年,开疆扩土,对外用兵,使得郑国的地位极大提高;他有军事才能,在位期间大小战争共有十余次,很少有败绩;同时他又善于玩弄权术,消灭了自己的政敌,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可以说郑庄公为郑国做了他可以做的一切,然而郑国毕竟不是大国,也没有与齐、秦、楚、晋等大国一较高下的资本,终其一生,也只是做到了立威于周围小国,不能算作真正的霸主,所以后世称其为“春秋小霸”。
    但是,郑庄公的争霸历程却为之后的大国争霸开了头、趟了路,可以说郑庄公就是春秋争霸的先驱。
    毛 一生对历史上很多帝王级别的人物,都有过独到认识和高度评价。他推崇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佩服刘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称赞朱元璋具有“卓越的谋略和胆识才气”,但翻遍毛泽东所有著作,能够被他称作“很厉害”的人物,却只有汉高祖刘邦和郑庄公,他认为郑庄公“在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中都很懂得策略”。
    第四十一章 抢班夺权(1)

    郑庄公活了五十六岁,在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他找祭足来商量后事。
    当时郑国是有太子的,那就是太子忽,就是之前跟王室交换过的人质。
    在这里科普一下权力继承人在古代的称谓问题。
    商周时期的天子及诸侯的权位继承遵循立嫡长子原则,即正夫人生的儿子叫嫡子,最大的嫡子叫嫡长子,权位由嫡长子继承。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有时候会出现废长立幼,但不管是谁继位,权力的合法继承人在那时称为“太子”或“世子”,这个称谓只有一人可用,其他儿子都叫做“公子”(王的其他儿子叫做“王子”)。
    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继承人只能称“世子”。
    本来郑庄公之后,权力就该交给太子忽,可是郑庄公对太子忽向来不太满意,他觉得忽这个人太过善良正直,而国君就该善有城府、处事果断,这点上他更看好另一个儿子公子突。
    公子突可不是等闲之辈,行事大胆,且有谋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前714年,郑国遭到北戎的入侵。
    北戎又称山戎,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也就是燕山一带,以林中狩猎和放牧为主。北戎民族一度发展迅速,曾建立了孤竹、令支、屠何、无终等国,也经常袭扰中原国家。
    此时北戎攻打郑国,郑庄公率兵抵抗,但他一直对戎兵有所顾忌,曾忧心忡忡地说:“戎人是步兵,我们用车兵,我担心他们突然从后面绕到前面来偷袭我们,毕竟步兵行动要敏捷得多。”
    公子突此时站出来说:“我有一计。可派一些勇敢但没有毅力的战士,冲击一下敌军就赶紧逃离。父君您设下三批伏兵等待戎人。戎人轻率而无秩序,贪心又不团结;打胜了争功不让,打败了互不相救。前头部队看到财物俘虏,必然只顾前进;前进一旦遇到埋伏,就一定会匆忙奔逃。后头部队不加救助,敌军就没有援兵了。这样我们必然会大胜。”
    郑庄公听从了公子突的意见,果然大败戎军。由此可见公子突确实才能出众,也正因为此,他才深得郑庄公的喜爱。
    而太子忽呢?同样参加了一场跟北戎有关的战事,而其中他的表现也很能说明他的性格。
    据史书记载,公子忽长相英俊,而且为人善良正直,不仅如此,还很勇武,同时还有股倔劲。
    第四十一章 抢班夺权(2)

    前706年,北戎攻打齐国,齐国于是派人向诸侯国借兵,郑庄公让太子忽带郑国军队救齐。
    当年六月,由于太子怱作战勇敢而大败戎军,并俘获了戎军的两个统帅大良和少良,斩获戎军兵士的首级数百,一并献给齐国国君齐僖公。
    取得了大胜仗自然让齐僖公非常高兴,于是打算对当时一起出兵的其他国家的统帅进行赏赐。
    但是参加这次战斗的诸侯国很多,齐僖公也不知道按什么顺序颁布赏赐,就请最懂周礼的鲁国按排此事。
    鲁国按照诸侯的爵位进行排序,这样的话自然郑国就因为是伯爵而排在了后面。
    郑太子忽当时就发怒了,认为自己功劳最大不应居后,于是发给他赏赐的时候他拒不接受。
    太子忽的耿直没有惹怒齐僖公,反而更加受到他的赏识。
    齐僖公之前就表达出对太子忽的喜爱,他有很多个女儿,大女儿叫宣姜,后来嫁到了卫国;还有个他最喜欢的小女儿叫文姜,刚到出嫁年龄的时候就打算把她嫁给太子忽。
    可是公子忽当时就给回绝了,他说:“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左传》)
    意思是说人各自有合适的配偶,齐国强大,不是我的配偶。《诗经》说:“求于自己,多受福禄。”福禄取决于我自己,靠大国有什么用?
    “齐大非偶”这个成语出自这里,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自求多福”来自这里引用的《诗经·大雅·文王》,原文:“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思是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这次因分发赏赐的事闹得不愉快,齐僖公心里也不是滋味,毕竟人家郑国什么也不图来帮助自己保卫国家,一点赏赐也不接受确实说不过去。
    于是他这次又一次提出通婚一事,不过这次是为别的女儿。
    太子忽又一次断然拒绝了。有人问他为什么,太子忽说:“没有替齐国干什么事的时候,我尚且不敢答应齐国婚事,现在奉国君命令来替齐国救急,却娶了媳妇回去,那就是凭借军队索取婚姻啊,百姓将会怎么看我呢?”
    这就是太子忽本人,勇敢且有倔劲,同时又有自己的原则。
    既然他不接受齐僖公的好意,那齐国也没有办法,总之弥补的心意有了,你郑国不接受怪谁?
    本来这事就该随着时间的推移烟消云散了,可是太子忽钻了牛角尖,因鲁国分发赏赐的顺序而迁怒于鲁,而且久久没有消退。
    四年后(前702年),太子忽请求齐国主持公道,要兵发鲁国解恨。
    齐僖公因之前对不起太子忽而不好拒绝,于是联合了自己的盟国卫国,会同郑国军队在郎邑(今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跟鲁国打了一仗,从此也让齐国跟鲁国产生了隔阂。
    由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太子忽也是一个气量不大的人,一件可大可小的事就这样演变成了国家间的战争。
    第四十一章 抢班夺权(3)

    言归正传。
    在由谁继位这个问题上,祭足是力挺太子忽的。
    祭足知道郑庄公犹豫不定,于是向他极力进言,并举大量历史范例来说明废长立幼将导致国家动乱不止的恶果,以此打消郑庄公的念头。
    其实祭足还是有私心的,当年就是祭足替郑庄公到邓国迎娶的邓国夫人,而邓国夫人后来生了太子忽,因为两家关系一直以来都不错,所以祭足才力挺太子忽。
    郑庄公最后还是听了祭足的劝说,但又怕太子忽上台以后会对弟弟公子突下毒手,于是提前安排公子突去了宋国。
    为什么去宋国呢?因为公子突的母亲叫雍姑,而雍家是宋国最有威望的贵族。
    郑庄公薨后,太子忽顺利继位,史称郑昭公,这一年是前701年。
    刘向《谥法解》中“昭”绝对是个美谥,它的意思是容仪恭美、昭德有劳、圣闻周达、声闻宣远、威仪恭明、明德有功、圣问达道、圣德嗣服、德业升闻、智能察微、德礼不愆、高朗令终、遐隐不遗、德辉内蕴、柔德有光。
    由此可见,后世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按照规矩,刚继位的君主要派使者前往各个睦邻友好国家进行通报,以获得各诸侯国的承认和支持。
    前往宋国的使者是上卿祭足,由此可见郑国对宋国的重视程度。
    一来宋国是后来成为的盟友国家,宋国君主宋庄公是郑国帮着扶立的,两国关系可不一般;二来就是因为公子突在宋国,郑昭公请祭足致意宋庄公,今后好好对待公子突,毕竟那是自己的弟弟。
    郑昭公这一点没的说,对于亲人他还是很真诚的。在他的世界里爱恨分明,弟弟就是弟弟,是自己最亲的人。
    可公子突却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他自从来到宋国就没闲着,一直以来都在盘算利用雍家在宋庄公面前的宠幸,帮助自己回到郑国取代郑昭公成为国君。
    雍家当然向着公子突,于是雍家的人便去极力劝说宋庄公,并许给宋庄公极为诱惑的利益。
    宋庄公这个人虽然受了郑国不少照顾,但他本性却不是很重情义,在利益面前,情义根本不是那么重要。
    所以宋庄公最终答应帮忙,但是同时提了个要求,那就是让公子突签订一份协议。
    为什么要签协议?原因很简单,宋国出人出力的为了你公子突的君位,难道是白帮这个忙?还不是为了那点回报吗?
    根据《左传》的记载,协议内容是这样写的:宋国帮助公子突回国担任国君,作为回报,郑国向宋国进贡城池三座、白璧百双、黄金万镒,还有每年三万钟谷子。
    这可不是一般小数目的条件,签署了这个协议,那对郑国来说就是丧权辱国。可是公子突为了能达到目的,竟然接受了。
    祭足作为信使一到宋国,就受到了宋庄公的“热烈欢迎”,被软禁不说,还被要挟协助公子突回国篡位,不然的话就在宋国出兵郑国之前杀他祭旗。
    祭足很是感叹,宋庄公真是个喂不饱的白眼狼,郑国给了他一切,他竟然反咬一口。同时他也是怕死的,对于他来说,是太子忽当君主还是公子突当君主,跟自己的性命相比,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于是祭足答应了宋国的要求,但宋庄公怕祭足回国后反悔,于是让他签了盟约并发毒誓。
    发过誓的人是不能抵赖的,至少,在那个年代是这样的。骗人可以,骗鬼神不行。
    但是即便是这样,宋庄公觉得还不保险,于是又要求祭足把女儿嫁给公子突的表弟雍纠,这样成了亲家,那就真的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祭足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是又无可奈何,谁让受制于人呢,只得一边咒骂着宋庄公,一边完成他交代的一切。
    所有事办完,宋庄公才放心地让祭足回到郑国。
    第四十一章 抢班夺权(4)

    祭足在郑国是三朝元老,威望很高,经过他回国的一鼓动,全郑国都认为郑昭公不适合干君主,而公子突才是最佳人选。
    郑昭公不知道为什么祭足去了趟宋国就如此风云突变了,但是他知道,再待在郑国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他赶紧逃到了郑国的对头卫国那里避难。
    《诗经·国风·郑风》中有《狡童》一诗,是当时的人们讽刺郑昭公不能与贤人共图国事,致使祭足擅权,不仅危害国家,而且逃亡他乡避难的。这里至少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郑昭公不重用贤人,二是祭足专权,可见其中有现有史料并未提及的内容,因而极大丰富了那段历史。
    公子突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回到了郑国继承了君位,史称郑厉公,这一年同样是前701年,而郑昭公从继位到退位还不到一个月时间。
    郑厉公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君位,但是他却丝毫开心不起来,原因就是他所面临的种种矛盾。
    郑厉公知道自己上位不正,要不是逼迫祭足就范,他恐怕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再回郑国。所以他对祭足是有畏惧感的,怕他有朝一日会推翻自己。同时宋国是只贪婪的狼,自己能回国是拿高额的报酬换的,如果宋国这块不疏通好,估计他们也不会饶了自己。
    面对这样的处境,郑厉公决定先巩固自己的实力,在诸侯中寻求到帮手,这样对内对外说话都会硬气一些。
    那么找哪个诸侯国作为自己的后盾呢?小国弱国当然不行,要找就要找个大国。
    郑国一直以来跟鲁国和齐国都是盟国关系,相比较来说郑厉公当然更想巴结大国齐国作为后援。可是齐国根本就不买他的账,原因也很简单,齐国当时的国君齐僖公是支持郑昭公的,郑厉公相当于抢了郑昭公的君位,齐国没跟郑国解除盟国关系就不错了,当然不会帮他这个篡位者。
    那么就只剩下鲁国了。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国家威望高,注重礼仪,而且国土与郑国接壤,相比较齐国来说更加适合结盟。而且之前郑国攻打宋国时将占领的两个城邑都给了鲁国,所以鲁国有段时间跟郑国关系一直很好。
    可是自从太子忽小肚鸡肠的因为授功的排位问题,竟然联合齐国和卫国攻打自己,后来他又继位成了郑国君主,所以两国因此而断交。
    郑厉公觉得此事跟鲁国恢复盟国关系是双方的需要,于是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前700年),便与鲁国的君主鲁桓公在武父(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南)这个地方举行了盟会,以恢复两国之前良好的同盟国关系。
    第四十二章 郑国内乱(2)

    卫国当时的国君是十五岁的卫惠公,他是齐僖公的外孙,但是卫国刚经历了国内的动乱(第二部分的时候会具体介绍),出兵不过是对外公有个交代罢了;燕国在齐国北面,地广人稀,军队战斗力十分稀松,他们来凑热闹主要是想齐国帮他们抵御北边的狄人。从军力配备上来说,齐国已经落了下风了。
    宋庄公本来已经不抱有什么希望了,可是突然之间郑鲁联军竟然撤退了,一打听原来是鲁国后院起火,于是他又来了精神,竟然主动出兵来帮齐国。
    他的算盘打得不错,在别人的地盘上帮着齐国打败郑国和鲁国,不就等于齐国帮自己打鲁国和郑国吗?既报了仇又能给齐国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见有卫国、燕国、宋国都去帮助齐国,郑厉公此时反倒心里有底了,他认为如果齐国一国的军队则很难攻打,加了其他几个国家,嬴的把握就十拿九稳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早已经看透了,来帮忙的这几国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来帮忙却只会越帮越忙。
    结果也确实如他所料,三个帮忙的国家一开战就成溃败之势,从而扰乱了齐国军心,军心不稳怎么取胜,于是齐军也大败。
    《孙子兵法》中有一条兵法叫做“乱军引胜”,就是以这场战役为典型战例。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也。是谓乱军引胜。”
    对于“乱军引胜”的“引”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引”在此是“失却”之意,也就是失去胜利;另一种解释认为,“引”为招致的“致”,是招致敌人的胜利,这两解释的实际意思是一致的。
    “乱军引胜”的兵法解释就是: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到来了。这就是所谓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也从这仗结束之后,郑国和鲁国结盟,宋国和齐国结盟,都是恨对方入骨。
    第二年(前698年),齐僖公实在咽不下战败这口气,于是联合宋、卫、陈、蔡一同攻打郑国。
    郑厉公毫无准备,仓皇迎战,结果被打得大败。
    虽然是出了这口气,但是齐僖公估计之前被气得不轻,结果没有多久就病重了,没有多久就在这年的冬天去世了。
    接替他继位的是他的儿子齐襄公,关于齐襄公,我们会在讲齐国时重点介绍。
    战争总算告一段落了,但是郑厉公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
    古语说:“苟无外患,必有内忧。”对外战争的胜利往往使内部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郑国也是这样。
    郑厉公上台之后一直忌惮祭足,因为祭足是郑国的元老,根深蒂固,而且自己篡位也是逼迫祭足就范,万一有一天祭足反悔了,那么自己的下场肯定也会跟郑昭公一样。
    于是他把大夫雍纠找来商量对策。
    雍纠是郑厉公的表弟,原来是宋国的贵族,郑厉公回国时把他也带到了郑国,可以说他是郑厉公最信任的人。
    两个人秘密地商量除掉祭足,定的计策是:雍纠在东郊新盖了一座房舍,过几天以乔迁之名邀请祭足去饮宴,借机在饭菜里下毒,毒死祭足。
    计策很好,只是这里面有一点疏漏,那就是雍纠的夫人。
    第四十二章 郑国内乱(3)

    他的夫人是谁?前面说过了,就是祭足的女儿。
    当年为了逼祭足帮助篡位,宋庄公强行要求祭足把女儿嫁给了雍纠。古代对女人是有歧视的,几乎所有女人都没有名字,《左传》上根据命名原则而称她为雍姬。
    定好了谋杀计策,雍纠就返回了自己家。
    杀自己的岳父,同时还是老谋深算、德高望重的国家上卿,雍纠还是有些紧张,坐卧不宁。
    雍姬跟他爹一样,是个强势而有心机的女人。她察言观色,觉得雍纠肯定有事情瞒着自己,在她一再询问之下,雍纠竟然顶不住压力,和盘托出了谋害老丈人的计划。
    雍姬吓了一跳,为了稳住雍纠,就跟他说:“虽然我是祭足的女儿,但既然嫁给了你,那你干什么我都随着,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你也不用怀疑我。”
    雍纠也确实是没有脑子,这种话竟然信以为真。
    雍姬偷偷回了趟娘家,左右为难之际,向她得母亲询问说:“父与夫孰亲?”(《左传》)
    她的母亲奇怪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不假思索地说:“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左传》)
    雍姬母亲的意思是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而父亲却只有一个,这怎么能够相比呢?
    “人尽可夫”,这个成语出自这里,现在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形容生活作风不检点的女子,可以和所有的男人产生不正当关系,当自己的丈夫看待。
    雍姬母亲的话让雍姬坚定了信心,于是把雍纠跟郑厉公的计划告诉了祭足。
    祭足闻讯大怒,对郑厉公咬牙切齿,但是他毕竟城府深重,暗地里安排好了一切,并让雍姬赶紧回去,不露任何声色。
    等到赴宴那天,祭足按时赴约,但是让雍纠没想到的是,祭足竟然带了非常多的侍卫,甚至比自己的侍卫都多。
    可是没办法了,已经走到这一步了,那就要硬着头皮走下去。
    只见在宴会上,雍纠神情很不自然地敬上了毒酒,祭足冷冷一笑,要求雍纠先干为敬。
    雍纠哪敢喝,连连推却,表情已经慌张。
    祭足不等他再做下一步举动,命令自己的侍卫们强行灌酒,雍纠饮用后不多久便中毒身亡了。
    本来女婿要杀老丈人,结果反被老丈人所杀,这么看来雍纠其实是笨死的,人家祭足父女打断骨头连着筋,谁亲谁远你雍纠分不清吗?祭足带着大帮侍卫来赴宴,孰强孰弱你雍纠没有数?真是应了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雍纠一死,郑厉公的毒计败露了,再不跑恐怕祭足马上就会杀过来,他知道祭足在郑国有一呼百应的能力。
    这一年是前697年,郑厉公带着表弟雍纠的尸体逃到了蔡国,在位也只有短短的四年。
    郑厉公一跑,国不可一日无君,祭足没办法,只好又把赶跑的郑昭公从卫国请了回来。
    当初把人家赶走,如今又把人家请回来,祭足也觉得没脸见郑昭公。
    好在郑昭公是个厚道人,知道祭足当时的处境是迫不得已,因此也没有什么怨言,依然像从前那样尊敬他,对他言听计从。
    郑昭公从卫国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个人,公父定叔。
    公父定叔是谁?他是公孙滑的儿子、共叔段的孙子,算起来,是郑昭公的远侄。
    我们之前说过,公孙滑听了父亲共叔段的话离开了共国,赶往卫国投靠了公子州吁。
    可是州吁好景不长,没有多久就被杀死了,所以公孙滑在卫国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因此公孙滑没活多大岁数就死了,留下一个儿子就是公父定叔。
    郑昭公到卫国避难,得知共叔段的后人生活的不如意,虽然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是照顾公父定叔还是没问题的,于是两个生活到了一起。
    祭足此次请郑昭公回国,郑昭公便把公父定叔也带了回来,并让他做了大夫。
    第四十二章 郑国内乱(4)

    郑厉公可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他能在宋国谋划回国继位,那么在蔡国一样可以。
    既然采用和平的方式达不到目的了,那么干脆武力解决。
    郑厉公原本就在郑国的大城栎邑(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有一定的根基,这次他派人到城内散布谣言,最终煽动城内百姓造反,杀死栎邑大夫单伯,从而占据了栎邑。
    之后他马不停蹄地拉拢了跟自己交好的鲁国、卫国等诸侯国一起去打郑国,可是毕竟实力有限,最终被祭足所率领的郑军打败,于是只能死守栎邑。
    栎邑是大城,易守难攻,祭足多次攻打不下,于是派大将甫瑕(《左传》记傅瑕)驻守栎城附近的大陵,防止郑厉公再次反扑。
    郑厉公其实也没有能力再发动进攻了,他深知只要祭足还在郑国一天,他就一天打不回郑国,所以他在等一个机会,那就是等祭足死的那天,毕竟自己比祭足唯一强的优势就剩下年轻了。
    结果两年后机会差点出现了,祭足也差点死在这一年。
    前695年,为了修缮与齐国的关系,郑昭公派祭足为特使带重礼前往齐国。
    可是祭足前脚刚走没多久,国内就传来郑昭公被杀的噩耗。
    怎么回事呢?原来郑国有个大臣叫高渠弥,在郑庄公在位时深受信任,甚至郑庄公都想任命其为卿。
    但是当时还是太子的郑昭公却瞧不上他,多次劝阻郑庄公。
    郑庄公对高渠弥确实是喜欢,没有听郑昭公的,依然让高渠弥干了卿士。
    郑庄公薨后,郑昭公顺利继位,这可把高渠弥吓坏了,整日提心吊胆,生怕郑昭公因之前的过节而对自己下手。
    结果没过多长时间郑昭公就被赶跑了,这让高渠弥长舒了一口气,认为从此再无忧虑。
    可是好景不长,郑厉公杀祭足的计谋失败后逃亡到了国外,郑昭公又回国做了君主,高渠弥认为自己的好日子这下要到头了。
    于是高渠弥就有意先下手为强,趁祭足不在国内的绝佳时机,利用郑昭公去城郊打猎的机会,派人假扮强盗,将郑昭公杀死了。
    之后,他又火速从蔡国接回了郑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亹(wēi),接任了郑国国君,史称郑子亹。
    高渠弥和郑子亹知道祭足在国内的势力大,所以对祭足采取怀柔和招抚的策略,立即对祭足的家人进行了保护,并送上粮食用品,可以说照顾得无微不至。
    祭足开始还想借齐国军队打回郑国去,后来考虑即便是打回去了,郑昭公也活不了了,跟郑厉公又势不两立,总不能立郑厉公吧,那么既然郑子亹掌握郑国的政权,那干脆卖个人情,拥立郑子亹为君算了。
    于是祭足又回了郑国,郑子亹很高兴,继续让他担任郑国的上卿。
    这样过了快一年,前694年秋,齐襄公发下公告,要求各中原的诸侯在首止(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东南)这个地方进行会盟。
    齐国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强国,郑国当然不敢不去,于是郑子亹就打算即刻启程。
    这时候祭足就站出来劝他说:“这次盟会不能去。第一,齐侯父子俩跟昭公关系特别好,齐僖公当时都要把女儿嫁给昭公,只是昭公一直不同意才嫁给了鲁侯。君主你是杀了昭公才得到君位的,齐侯要杀你会拿这个作为理由。第二,幼时您跟齐侯因为斗鸡的事还打过架,而齐侯这个人反复无常,特别记仇,这次去恐怕他要报复。”
    郑子亹最终没听祭足的话,他认为齐襄公作为大国的君主,不会计较儿时的不愉快,于是就和高渠弥一同去参加了会盟。
    这也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愚蠢的决定,也太过相信了别人的善良。
    正如祭足所料,盟会上齐襄公以篡位为名杀了郑子亹,高渠弥也被五马分尸。
    但是我们看问题并不能这么简单,齐襄公之所以这样做,还有国家间的仇恨。齐僖公是怎么死的?还不是跟郑鲁联军作战战败后才气死的?所以齐国这次要整郑国也在情理之中。
    没办法,国君又死了,还要找一人即位,找谁呢?
    第四十三章 郑厉复辟(1)

    郑庄公还有个儿子叫公子婴,他之前一直在陈国避难。
    于是前694年,祭足从陈国迎请公子婴回国即位,史称郑子婴。
    郑子婴的性格跟大哥太子忽相近,继位之后把国家都交给祭足管理,因此郑国也没有出现大的变动。
    就在公子婴即位的当年,周王室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王族内部发生了动乱。
    三年前(前697年),周桓王怀着对郑国的不忿离开了人世,之后太子佗继位,史称周庄王,他是东周第三位君主。
    周桓王还有个儿子叫王子克,周桓王活着的时候对他非常宠爱,桓王临死的时候就把他托付给了周桓公。
    周桓公此时也上了年纪,不仅身体上出现了问题,思想上同样开始不清醒了。
    他只是一味的按照周桓王的嘱托善待王子克,竟然不再分辨是非,给予了王子克很大的权力,大有架空周庄王的架势。
    大臣辛伯因此劝诫周桓公说:“妾妃跟王后并列,庶子与嫡子等同,两个人共掌朝政,大城和国都一样,这都是祸乱的根源啊!”
    此时的周桓公已经听不进劝告,反而愈演愈烈,竟然想要弑杀周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为王。
    辛伯早有察觉,就将这事告诉了周庄王。
    周庄王大惊,于是前694年,他联合辛伯先下手将周桓公给除掉了,王子克由此而逃奔到遥远的北燕国,史称“王子克之乱”。
    周桓公精明了一世,明白了一世,到了却糊涂了,最终葬送了自己一世英名,这其实深刻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要一以贯之,不要晚节不保。
    周王室的内乱并没影响郑国之后的发展,因为郑国早就不是王室的卿士了,在祭足的治理下,郑子婴安然地度过了他在位的十四年。
    这期间,纪国终于抵挡不住齐国的一再进攻,于前690年被齐国灭国,从此疆土划归齐国版图。纪国可以说尽力了,陷害齐君、与鲁国结为亲家,可谓各种能想到的招数都想到了,但是历史的大趋势不可避免,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灭亡也是情理之中的结果。
    好日子总有到头的那一天,在公子婴在位的第十四各年头上(前680年),祭足卒了。
    算一算,从郑庄公上任,到公子婴上任十四年,祭足担任郑国上卿足足六十四年,这在全世界政坛上估计也没有第二个;前后辅佐了爷孙三代六任君主,这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没有第二个。
    第四十三章 郑厉复辟(2)

    祭足被后世认为是“春秋第一权臣”,他在郑国当时政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郑庄公在位时,他作为一名重要谋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郑庄公死后,他连续经历郑昭公、郑厉公、复位郑昭公、郑子亹、郑子婴几个执政期,在郑国的多难年代,他是国家事实上的顶梁之柱。
    当然后世也有不同声音,认为祭足关键时刻的软弱才造成了郑国的频繁动乱。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不想去争辩,只想抛下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如果换作是你,在郑国这样复杂的环境中,你可以做的比祭足好吗?
    言归正传。
    祭足的死可以说引发了地震效应,郑厉公高兴坏了,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当年(前680年)他果断出兵,立即攻陷了大陵,活捉了甫瑕。
    甫瑕贪生怕死,承诺帮助郑厉公除掉郑子婴。于是,郑厉公以甫瑕的妻儿为人质,放甫瑕回了郑国。
    之后甫瑕跟郑厉公里应外合,杀死了郑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迎郑厉公复辟,这一年是前679年。
    郑厉公之所以被后世谥号为“厉”,主要是说他心狠手辣,在位的时候无故杀人。
    我们看前面讲过的周厉王,就是为了防人之口,所以乱杀人,而郑厉公也是一样。
    相传郑国还是郑子婴当国君的时候,国都新郑里发生过一件奇异的事,有一条城内的蛇与一条城外的蛇在城南门中争斗,连斗了好多天,结果城内的蛇被咬了。
    这事本也不奇怪,可是没几年郑厉公就回郑国复辟了,这两件事难免会被人联系起来。
    鲁国是郑国的盟国,鲁桓公在位时与郑厉公有着良好的感情基础。然而郑厉公复辟的时候鲁桓公早已死于非命(以后重点介绍),鲁国当时的君主是他的儿子鲁庄公。
    鲁庄公早就听说过郑国两蛇相斗的事,再跟郑厉公复辟一联系,不禁好奇地问自己的大臣申繻(xū)说:“这该不会有妖怪作乱吧?”
    申繻不以为然,回答说:“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左传》)
    申繻的意思是人类的凶险祸害,是他自己的品行气概带来的,妖怪是因为人才产生的。人本身没有缺陷的话,妖怪不会自己兴起。人的言行违背了常规,妖怪就产生了,所以才有妖怪。
    看似申繻所说的是有妖,实际上是说不正常的事物是由人来产生的,其实是不相信迷信的。
    “妖由人兴”,这个成语出自这里,意思是不正常事物是由于人自己不严肃、不正派引起的。
    抛开别国对郑国局势的议论纷纷,我们再来看复辟之后的郑厉公。
    等郑国的局势稳定之后,郑厉公开始秋后算账了。
    他首先找来了甫瑕,冷冷地对他说:“子之事君有二心矣。”(《史记·郑世家》)
    意思是说你这样喜欢叛变的人我怎么敢用?
    这是明显的卸磨杀驴,因此甫瑕首先被除掉了。
    第四十三章 郑厉复辟(3)

    然后郑厉公又派人对公族元老原繁说:“甫瑕侍奉国君三心二意,按照周朝的正常刑法,他已经伏罪受罚了。凡是助我回国却没有二心的人我都答应给他们上大夫的职务,我希望能与伯父您商议这些事。但我出逃在外的时候,您没有向我通报国内的消息;我回国以后,您又不亲附我,我对此感到遗憾。”
    原繁我们之前讲过,他是郑庄公的庶兄大哥,当年郑庄公攻打卫国和燕国联军的时候,他当时执掌一军的兵力。郑庄公死后,原繁成为公族里辈分最高的人,而他一贯是主张支持郑昭公及郑子婴继位的,所以郑厉公才对他怀恨于心。
    原繁听了郑厉公的话后轻蔑地一笑,说:“先君桓公命令我的祖先掌管宗庙石室。国家已有君主,却把自己的心思向着逃亡在外的人,那还有什么比这更三心二意的呢?一旦主持了国家,那国内的百姓哪个不是他的臣民?臣民不能有二心,这是上天的规定。公子婴当国君已经十四年了,如果我策划请您回国重登君位,这难道不是有二心吗?庄公的儿子还有八个,如果都用官爵作为贿赂来鼓励臣下三心二意并且可以成事的话,那您将拿他们怎么办?下臣已经听到了君主的命令了。”
    原繁说完,上吊自杀。
    郑厉公逼杀功臣和元老,当然这为了巩固他的地位,毕竟甫瑕掌着兵权,元老掌着政权,必须都除掉。
    之后郑厉公开始针对“雍纠之乱”开始大清洗,也就是说雍纠被杀、自己被驱逐的主谋和随从都要一一治罪。
    之前我们也说过,“雍纠之乱”主要有三个主谋,祭足、公孙子都和强鉏,可能祭足当时安排去雍纠宅舍之时,就是安排公孙子都和强鉏领军队作为外援,准备杀死雍纠后,发兵逼迫郑厉公退位。
    所以郑厉公自然不会放过这几个主谋,所以他处死了公孙子都,而砍去了强鉏的脚。
    那祭足的家人呢?郑厉公跟他可是死对头,对别人都采取杀无赦的政策,对祭足还能好的了?
    可事实就是让人意想不到,郑厉公对祭足的家人好得不得了,一个人也没动。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知道祭足在郑国的影响力,祭足这么多年都是国家上卿,已经成为郑国的形象代表,这种人是动不得的,动了,整个郑国就乱了。
    由此可见,郑厉公虽然爱杀人,但也不是随便杀,他还是有很强的政治头脑的。
    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公父定叔,也就是共叔段的孙子,他之前在郑昭公时期当大夫,后来郑厉公复辟了,他就又逃到了卫国。郑厉公用隆重的礼节请公父定叔回了国,并任命他为上大夫,美其名曰:“不可使共叔无后于郑。”(《左传》)
    很明显这是做给国人看的,郑厉公连亲弟弟都杀,还会在乎这个所谓的远房侄子?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秀是要做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得到了国人的肯定。
    显然郑厉公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尽管他不是个好人。
    郑国从郑庄公去世之后整整乱了二十多年,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有祭足的苦苦支撑,但是国家动乱带来的是国力的衰退,郑国有过三公时期的荣耀(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有过郑庄公时期的“小霸”,但它毕竟是个小国,猫咪再怎么强势它也成不了老虎,在春秋这个大舞台上还是掀不起什么大波澜。
    第四十三章 郑厉复辟(4)

    对于郑国,我们以主角的身份也只能讲这么多了,之后的春秋历史乃至战国历史中,郑国就再也当不上主角了。
    接下来真正的主角就要登场了,这个主角就是大国齐国。
    我们从郑庄公死后郑国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道理:
    一是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天赋、机会、隐忍和坚持。我们先抛开郑厉公这个人的人品,单看他的发展史,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的。他有没有天赋?当然有,在阵前连聪明绝顶的郑庄公都解决不了的难题都让他给解决了,这当然是货真价实的天赋。同时他还处事果敢,敢想敢干,这些都是成为优秀君主的条件。可是他的机会不好,原因就是他不是嫡长子,从根上他已经失去了成为君主的资本。也正因为此,祭足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反对郑庄公废长立幼,使他丧失了最后的机会。但是他在宋国的时候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当君主的梦想促使他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手段投入到实现梦想的行程中,最终排除千难险阻,并抓住了合适的机会而真正成为了郑国的君主。当然这个过程中有些地方不足称赞,我们看问题从宏观角度去看,不要纠结于微观的是与非。可是后来他又犯了个错误,那就是错误地估计了祭足的能力,同时高估了队友的能力,最终导致丢失君位,仓皇出逃。换做一般人,经过这大起大落后,早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可是郑厉公却没有,依然对君主的位置充满向往,于是他选择坚持和隐忍,为最后取得胜利蓄力。这一坚持就是十四年,一般人也早就磨得没有了激情,可是他却依然如故。最终如愿等到了祭足去世的机会,他也终于迎来了大爆发,重新登上了君位。从整个过程来看,郑厉公的革命史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
    二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屈能伸方显英雄本色。我们再来看祭足的人生。祭足出身就是个小官吏,因为自己的大才才一步步得走上了郑国上卿的位置。祭足也有他自己的问题,比如他被宋庄公挟持时的贪生怕死,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又是识时务的,俗话说“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即便自己死在了宋国,其实对郑国来说没有什么改变,因而不如活下来,反正自己尽忠的是郑国,而不是为某一个君主。后来的事也证明了他选择的正确,试想一下,如果他当时为了对郑昭公尽愚忠而死在宋国,那么将是郑厉公和郑昭公为争君位打得不可开交,不管谁嬴谁输,战乱都会给老百姓带来长时间的痛苦。而祭足的妥协,不仅避免了战乱,虽然君主一直在更换,但是维持了相当长的郑国的稳定,这不得不说祭足确实有过人的治国本领。直到他死了以后,郑厉公才敢发动对郑国的进攻,才打破了这个和平的环境,所以我们说祭足还是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的。因此,识时务不是懦弱,能屈能伸才是真本领。
    三是人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能适应环境才是真强者。咱们再来看郑昭公。说实话,郑昭公这个人确实有很多的优点,他长相俊美,而且为人善良正直,同时孔武有力。对于一般人来说,这都是优点没错,可惜的是,他是一国的君主,作为君主,有时候优点就变成了缺点。因为他作战勇敢,所以为齐国击败了戎狄而立了大功;但同时因为自视有功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而闹脾气,拒不接受齐国封赏;齐僖公为表示对他的敬意和喜爱,几次三番地想促成与其的联姻,他都以各种“君子”之由而推辞,没有将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中;因为对鲁国安排封赏顺序不满,致使其几年后都没有忘记,心胸狭隘的拉拢齐国讨伐了鲁国,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样没有考虑国家的利益;他过于看重亲情,不专注于他的弟弟是什么样的人品,反而对他宽容加爱护,作为一个普通家庭这是美德,可是作为君主之家,这种放纵其实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所以郑昭公这样的人确实不适合做国君,他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主导国家,不能看清周围的环境,更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所以他的死是必然的。
    第四十四章 子牙辅周(1)

    进入到春秋时期,周王室开始衰落,它已经无力控制局势,这时候天下大乱,中华文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中华民族的命运命悬一线。
    因此,历史在呼唤英雄,呼唤英雄来拯救这个危难的局面。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位时代英雄应运而生,他不仅第一个站出来建立了霸业,同时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人生夙愿,站上了人生的巅峰,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他,就是齐桓公,是齐国历史上第十五任君主。
    那么齐国是怎么在齐桓公的带领下建立霸业的呢?
    在讲这段历程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齐国的发展史。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封国师、军师吕尚,也就是姜太公到了齐国,都城为营丘,后改名临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这个地方,初封时为侯爵国家。
    吕尚,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
    后世我们经常看到有叫吕尚为“姜尚”、“姜子牙”的,实际上都是错误称法,因为古时男子不称姓而称氏,你可以称他为“吕尚”、“齐尚”、“吕子牙”,甚至“子牙尚”都说的过去,但是“姜尚”、“姜子牙”确实是不对的。
    我们之前介绍过“姜”姓,其为八大古姓之一,始祖应该为炎帝神农氏。
    吕尚的先祖曾做过四岳之官,辅佐大禹治理水土有大功,因此被舜、禹封在吕地(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建立吕国,爵位侯爵。
    我们之前讲过西申国,它也是姜姓,是周穆王西巡过程中,炎帝的部分姜姓后裔协助有功,被封在平阳(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而建立西申国,爵位为伯爵。
    我们之前还讲过许国,它也是姜姓,始祖许文叔与吕尚同宗(后有说法是吕尚之子)跟随周武王伐纣而授封许国(今河南省许昌市东),爵位为男爵。
    《国语》中也曾提到,齐、申、吕、许都为姜姓国,都是炎帝的后裔。
    吕尚的先人曾是吕国国君,因此他是吕氏,所以称他为吕尚。
    虽然祖上也是国君,但是吕尚这支到了后来就沦落了,成为了普通的平民,史书上说他为东海边之人或牧野之人。
    吕尚出生时已是殷商末年,此时徭役杂税众多,百姓民不聊生。
    而吕尚此时家境已经败落,所以他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
    但吕尚人穷志不短,他看到国家的现状后非常担忧,于是在谋求生计的同时,依然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殷商施展才华。
    可是那样的政治环境是不可能让吕尚有出头之日的,他虽然一心为商,但是得不到重用,因此他直到七十岁了还是一无事处,闲居在家。
    第四十四章 子牙辅周(2)


    而此时在今天陕西岐山附近的周国,开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且大有替代殷商之势。
    周国此时的君主是姬昌,他效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因此周国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在诸侯中的威望也日渐升高。
    吕尚认为姬昌是古之少有的明君,早晚将取代殷商而建立新的王朝,于是有意辅佐于他。
    可是自己与姬昌地位过于悬殊,根本没有与其见面的机会,这让吕尚一时非常苦恼。
    但在吕尚七十二岁那年的时候,机会终于出现了。
    有一次他打听到姬昌要到渭水之滨磻溪(pán,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去狩猎,于是他提前一步来到磻溪钓鱼等候,以获取求见姬昌的机会。
    史书说姬昌这人善占卜,每逢重大事件时他都要卜上一卦。这次去磻溪狩猎,在出发之前他也为自己占了一卦。
    占卜完后,卦辞是这样说的:“所得猎物非龙非螭(chī,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非虎非熊,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姬昌非常高兴,记住了卦象后愉快的去狩猎了。
    结果在渭河北岸,他发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精神矍铄、仙风道骨,正在悠闲地垂钓。
    姬昌记得卦象所言,莫非这就是能助自己成就王业的能臣?
    带着这样的疑问,姬昌靠近仔细观瞧,此人果然仪表不俗。姬昌认定此人必不简单,于是与他畅谈国家大事,结果此人对答如流,见地深刻。
    姬昌请教能人尊姓大名,此人自称吕尚,字子牙。
    姬昌大喜,认定吕尚就是卦辞中所说辅国之才,感慨地说:“我国先君太公早就预言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这话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这里的太公是周国人对古公亶甫的敬称,因为此时还未取得天下,因此不能称其为太王。
    姬昌之后称吕尚为“太公望”,拜其为“太师”,这就是“姜太公”这个名号的来历。
    我们都知道姜太公号“飞熊”,那这事是真是假呢?
    首先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号”的来历。
    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号”,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但是起源应该很早,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周礼·春官·大祝》记载:“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最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自春秋时期有后一直不是很流行,到南北朝时期开始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号,到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
    所以,从时间上来看,吕尚当时就有号,这一点说不过去。
    姜太公号“飞熊”,这完全是拜《封神演义》所赐。《封神演义》中说周文王正在灵台休息,忽然梦到东南方有一只老虎,肋生双翅,朝着周文王的床扑了过来,一声响亮,火光冲天,周文王就惊醒了。醒来后散宜生解梦说:“恭喜大王,虎生双翅,名曰飞熊,出门打猎,定有吉兆。”
    自此才有了吕尚号“飞熊”一说。
    第四十四章 子牙辅周(3)

    然而许仲琳著《封神演义》时也不是随便杜撰的,他也是借鉴了典籍的,那就是司马迁的《史记》。
    之前所说,姬昌去磻溪狩猎时占了一卦,卦辞上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于是便将“非熊”讹传成了“飞熊”。
    关于姜太公钓鱼一事,后世多有演绎,其中宋元时期的《全相武王伐纣平话》里描写得最为生动,我们在此一览。
    话说吕尚在渭水边的钓鱼与常人不同,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挂有含香味的诱饵,然后把它沉在水中,诱骗鱼儿咬钩。但吕尚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同时也不沉到水里,而是离水面三尺高。
    有一天,有个打柴人来到溪边,见吕尚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啊!”
    吕尚会心一笑,解释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侯!”
    果然吕尚最终等来了姬昌,并辅佐他的儿子姬发开创了周朝八百年伟业。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意思是心甘情愿的上当。
    有必要一提的是,《封神演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借鉴的《全相武王伐纣平话》,而其将“太公钓鱼”这段更是进行了细致的艺术加工。
    既然说到了此处,有必要介绍另一个成语典故,叫做“覆水难收”。
    相传吕尚家境贫寒不得志时,其妻马氏对其多有嫌弃,试图离其而去。
    吕尚叹气道:“请再给我点时间,我有朝一日定会得到旁人所不能企及的荣华富贵。”
    马氏对此嗤之以鼻,不听吕尚的一再劝告,执意离开了。
    后来吕尚被姬昌所器重,当上了太师,马氏见其此时有地位又有财富,于是又想与吕尚破镜重圆。
    吕尚早已看穿了马氏的为人,就将一壶水泼在地上让马氏去捡回来,马氏只能拿回淤泥,吕尚于是说:“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南宋王懋《野容丛书》)
    “覆水难收”这个成语,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
    言归正传。
    得到吕尚后可谓是如虎添翼,姬昌受其影响,不仅勤于政事,而且广罗人才,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太颠、闳(hóng)夭、散宜生、南宫适、鬻(yù)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
    此时商纣则继续不修德政,发明了名为“炮烙”的酷刑,也就是命犯人走在涂满油的铜柱上,一滑倒就会跌落到火坑里,顿时皮焦肉烂,死于非命。
    但商纣的宠妃妲己看见如此惨状却笑个不停,因此商纣为博得妲己一笑而一直强逼犯人这样做,心肠之残忍可见一斑。
    姬昌很是气愤,向商纣表示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
    商纣最终答应了姬昌的要求,废除了炮烙之刑,而姬昌则因此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
    此后姬昌位列“三公”,拥有的地盘也越来越大,这自然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最终找了个理由将他囚禁到了羑里(yǒu,在今中国河南省汤阴县北)。
    君主被囚禁让周朝大臣们非常着急,于是大夫散宜生寻访天下宝物并委托殷商佞臣费仲献给商纣,从而换得姬昌回国。
    姬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对商纣恨之入骨,于是暗中与吕尚谋划推翻商朝政权。
    第四十四章 子牙辅周(4)

    吕尚建议姬昌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对外联络对商纣不满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商纣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都尊法吕尚的基本策略。
    姬昌遵从吕尚治国策略,致使天下诸侯纷纷依附,相传当时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于是在诸侯纷纷拥戴下,姬昌在西岐称王,史称周文王,从此与商分庭抗礼。
    之后周文王迁都于丰都(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沣河西岸),准备进取殷商。
    只是天不遂人愿,大业未成姬昌便过世了。
    姬昌崩后,次子姬发继位。姬发德才兼备,继续发扬了姬昌之德,很快也在诸侯间建立了威信。
    姬发对吕尚非常尊重,因其与姬昌关系非常,所以姬发尊吕尚为“尚父”,从来不敢将其当做臣下看待。
    周武王九年(前1048年),姬发想继续完成姬昌伐商的大业,于是东征商纣以察看诸侯是否跟从响应。
    军队出师之际,吕尚向全军发号施令说:“苍兕(sì)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
    大军无不听从,军威肃整。之后兵至盟津(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各国诸侯纷纷自发到此集结。
    见已经集结了如此之多的军队,就有诸侯表示此时便可一鼓作气攻伐商纣,可是姬发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于是班师而还。
    又过了二年(前1046年),商纣杀死了王叔比干,囚禁了王叔箕子,逼跑了庶兄微子启,可以说暴虐到了极点,引起了天下公愤。
    吕尚认为时机成熟了,于是向姬发提出伐纣建议。姬发也认为此时是绝佳的机会,于是通告诸侯共同征伐。
    吕尚从周军中精选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组成伐纣大军,浩浩荡荡向商都朝歌开进。
    前1046年正月甲子日,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七十里处的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北),各诸侯率兵车四千乘与之会合。
    此时商纣也集结七十万(一说十七万)兵马赶至牧野,两军形成决一死战之势。
    这一仗就是决定中国历史之后走向的重要战役——牧野之战。
    战幕一揭开,吕尚亲率少部精锐为先锋在商朝军队前面挑战,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致师”,随后姬发率领大队人马发起猛烈冲击。
    而此时商纣的军队人心涣散,所以当姬发率军攻打的时候,商朝军队都掉转兵器攻击商纣的亲兵,给周军做了先锋。
    商纣见大势已去,急忙逃回朝歌,最后登上鹿台,含恨自焚而死。
    吕尚引姬发入殷都朝歌,诏告天下商朝灭亡,周王朝诞生,姬发就是周武王。
    周武王进入朝歌后,首先下令善待商朝遗民,特别是厚待“殷商三仁”。之后在军中祭奠了阵亡将士的亡灵,前后忙了有两个多月,最后大军撤回国都丰都。
    随后他在沣河东岸又建镐京,从此丰都、镐京隔水相望,有桥相连,并称丰镐城,历史上称之为“宗周”。
    第四十八章 吕尚建齐(1)

    周武王灭商后,同吕尚、周公旦、召公奭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诸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对于再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的吕尚,周武王封其建都在营丘,以此建立齐国。
    周武王之所以这样安排,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自从蚩尤被战败之后,东夷部落在此后一直反叛不断,历代君王都不堪其扰。面对这样一群不服管束的部族,只有拥有超高军事才能和强硬手腕的人才能震得住,所以周武王让自己的尚父加岳父在此镇守,自然再放心不过了。
    授封后吕尚不敢耽搁,于是前1045年,他带领本部人马奔营丘而去,但因为长途跋涉十分疲惫,一行人行军速度很慢。
    一天傍晚他们来到离营丘不远处宿营,准备明日赶到营丘。
    正要休息的时候,吕尚突然听到商客在小声议论:“有道是机会难得,这些人如此不紧不慢,哪像个赴国建都的样子?”
    吕尚听到这话后睡意全无,认为商客所言甚是,于是急命整顿人马披星戴月赶赴营丘。
    到黎明时吕尚的军队已经抵达淄河西岸,等到了这里才发现,东夷部族中的莱子国也派出了军队,此时正在涉水,目的自然是奔营丘而来。
    莱子国建国时间很长,估计能追溯到夏朝,为山东本土的东夷方国,它的都城在归城,也就是今山东省龙口市黄城东南的归城姜家村,面积大体上是胶东中北部。
    莱子国曾是商纣的属国,听说周武王灭了商并将营丘封给了吕尚,莱子国自然对外来的吕尚存在抵触心理。又因为莱子国离营丘更近,因此便想趁吕尚还未到来之际提前抢占营丘。
    吕尚倒吸一口冷气,难道昨天偷听到的商客谈话是老天给自己的惊醒?
    没工夫细想了,吕尚赶紧命令军队进入战斗状态,率先向正在渡河的莱子国军发动冲锋。
    莱子国军也没有想到吕尚的军队来的如此之快,正在渡河之际忽见大军杀到,仓皇之下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向对岸逃窜。
    吕尚曾统率过几十万的诸侯联军,战斗经验极其丰富。只见他排兵布阵镇定自若,士兵作战英勇顽强,莱子国军被杀得丢盔弃甲,几乎全军覆没。
    穷寇莫追,吕尚认为此时赶紧进城稳定民心才是正事,对于剿灭莱子国,等一切安定下来再慢慢推进。
    打定了主意,吕尚的军队进入营丘城,从此齐国正式建立起来。
    吕尚建立齐国后马上开始了他对齐国的治理。那么从哪里下手呢?
    第四十八章 吕尚建齐(2)

    他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治世靠仁政,乱世靠法制。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如果还推行仁慈的手段来治理,只能更加促使坏人猖獗,使社会更加不稳定。
    于是吕尚首先大力推行法治,以安定社会秩序。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那么和平推进的,有很多时候就是采用的强硬手段。
    吕尚当时委任的司寇名叫营汤,表面上看他对吕尚死心塌地,廉洁奉公,而实际上他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到处诋毁吕尚。
    为了达到他更深的政治目的,他妖言惑众,宣称废除“法制”,要以“仁义”治齐,使得齐国一段时间内社会氛围紧张起来,民众有很多受到了他这种思潮的影响。
    吕尚很生气,为制止住这股风气,命人直接将营汤斩首,并当众宣布他的罪状,从而限制了这种思潮的蔓延。
    但是不是这样就没有人在对抗齐国的法制了呢?当然不是。
    吕尚初来营丘,急需笼络当时山东的名士,为国家所用的同时,也可巩固当地的民心。
    他打听到靠近东海的地方有被称为“贤人”的两个兄弟,一个叫狂矞(yù),一个叫华士,于是就想请他们到齐国来当官。
    可是这两个人高傲得不行,他们既不向天子称臣,也不为齐国做事,以一种不合作的姿态和平对抗新生的齐国。
    这种风气如果助长,必然影响一大批当地名士,使他们不愿为国家贡献力量,鉴于这种情况,吕尚命人把他们抓了起来,当众宣布他们的罪状——自私自利、恃才傲物,并将他们处以极刑。
    自此,齐国再也没有违抗命令法规的事情出现,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
    安定了社会之后,吕尚终于可以放手全身心地实施他的治国理念了。
    在政治上他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也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了大批当地东夷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吕尚命令,对通过考核且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加以任用,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创造性。
    这一用人路线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的思想束缚,而实践证明,他的用人思想不仅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奠定了基础。
    在文化上他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
    “俗”指“夷俗”,即当地东夷人的生活方式;“礼”指“周礼”,即当时周朝制定的礼仪制度。
    吕尚认为,如果在齐地强力推行周礼,容易产生民族矛盾,不利于治国安邦。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从齐国实际出发,根据当地习俗来简化周礼,务实地创造出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礼的新制。
    第四十八章 吕尚建齐(3)

    在发展经济上,吕尚更是因地制宜,创造出适合齐国实际的经济策略。
    据《汉书·地理志》载:“齐地负海潟(xì)卤,少五谷,而人民寡。”
    《盐铁论》则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
    面对这样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吕尚自齐国初建时就因地制宜,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手工业;之后他利用齐国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通货的外贸政策,用商业将其他手工业转变成财富或者粮食储备。
    在这种“农、工、商”并举的宏观战略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弱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因此吕尚只用了五个月时间便治理好了齐国,而南面的鲁国国君伯禽用了近三年时间用周礼来改造鲁国当地的风俗和礼节,也取得了成功。
    后来在王室的周公旦在得知齐鲁两国不同的治理方式后,长叹曰:“唉!鲁国后代将要受齐国欺负了,为政不简约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
    《史记》中的原话为:“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 易近民,民必归之。”
    “平易近人”,这个成语出自这里,意思是比喻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周公旦预料得没错,在春秋乃至战国时期,鲁国经常受到齐国各种理由的攻击,这些我们在之后会逐渐介绍到。
    由于齐国短时间内就强盛起来,周武王对于“尚父”的功绩非常认可,命令召公奭代替自己对齐国下令说:“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隶,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史记·齐太公世家》)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授权齐国可以代替周朝天子征伐任何国家,要知道在“礼仪征伐出自天子”的周朝,这是唯一的一份特权,是可以与天子平起平坐的无上殊荣。
    于是,齐国从此开始了名正言顺的扩张,最终占据胶东半岛,地域直达海边,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
    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吕尚就国两年后(前1043年),周武王不幸英年早逝,太子姬诵继位,史称周成王。
    周成王那时只有十三岁,他的母亲叫邑姜,也就是吕尚的女儿。
    周武王去世的时候考虑到幼子管控国家的种种不利,于是安排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三人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执政。
    由于周公旦、召公奭之前就在王室任职,于是这次姜太公特意离开齐国,前往王室任职。
    与他一同被抽调到丰镐的,还有姜太公的长子吕伋,此次他升任虎贲氏之职,也就是王都卫戍部队的一把手。
    由此可见周武王针对自己过早离世有可能出现的王朝动荡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姜太公是自己的“尚父”,同时也是岳父,同时还是儿子周成王的亲姥爷,这层关系把军权交给他自然是再放心不过;吕伋是周成王的亲舅舅,让他负责成王的安全也再合适不过。
    第四十八章 吕尚建齐(4)

    可是一下抽调了国君和国君的合法继承人都去了丰镐,那么偌大个齐国由谁来管理?
    思前想后,吕尚最终决定让三儿子吕印全权负责齐国的大小事务。
    吕印,后世称之为“丘穆公”,他因长期在齐国都城“营丘”负责全国的政务,因而以都城得氏,所以他便是“丘”姓的得姓主要始祖。
    吕尚能放心的把偌大一个国家交给丘穆公管理,也说明对自己这个儿子的充分信任。
    丘穆公也确实不负众望,他坚持了吕尚的建国思路和政策,在吕尚离开的几十年里将齐国建大建强,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丘穆公的功劳。
    但是除去齐国,放眼整个大周王国,其实此时并不太平。
    成王年纪小,周公旦担心诸侯趁机反叛周朝,于是代理成王管理政务,主持国事。
    果然不出所料,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不满周公旦独掌朝政,联合商纣后裔武庚反动“三监之乱”,之后淮夷、徐夷也纷纷起兵叛周,一时间形势非常紧张。
    周公旦赶紧与朝中另外两位重臣召公奭和姜太公磋商,最后达成统一共识,由周公旦领兵出征,吕伋作为辅佐,最终平定了这一场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
    前1021年,周成王在位第二十二年去世,吕尚父子又接受了周成王托孤的遗命,利用手中兵权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钊登基,史称周康王。
    此时周公旦因对王室呕心沥血而早早过世,三公之中只剩下了召公奭和姜太公。
    召公奭我们之前也多次提到,他是周武王的庶弟,后被封到燕国,也就是今北京市附近。因周王室离不开他,于是于是让其子燕克前往燕国就职,召公奭就留在了王室。
    后来周武王去世的时候,让召公奭位列三公,同周公旦、姜太公一起辅佐未成年的周成王。
    三监之乱时,周公旦为表示自己没有篡位之心,与召公奭分陕而治,由此可见其时权力之大。
    周成王去世之时,又让他同姜太公和毕公高一起成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年幼的周康王。
    别看召公奭位极人臣,又是三朝元老,但他却是个忠贞之臣,为了大周的江山不遗余力。
    相传召公奭的政务处理的非常得体,他凡是事必躬亲,为了方便百姓,他曾在民间的棠梨树下判断案件、处理政事,从而在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威望。
    《诗经·国风·召南》中就有《甘棠》一诗,就是称颂召公奭在棠梨树办案的,这便是成语“甘棠遗爱”的典故由来,后世多以甘棠遗爱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召公奭具体什么时间去世的,史料没有记载,但按照其年龄来分析,估计薨于周康王时期。
    而吕尚此时也已经一百三十多岁,在古代那绝对是长寿之人了,即便是偌大年龄,他依然为周朝天下鞠躬尽瘁,跟其他几个重臣一起实现了“成康之治”,也为周朝打下延续八百多年的坚实基础。
    但是不幸的是,周康王在位第六年时,吕尚卒于都城丰镐,享年139岁。
    吕尚去世后,其子姜伋才算是真正继位齐国,史称齐丁公。
    第四十八章 吕尚建齐(5)

    回顾吕尚的一生,他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在齐国数百年的发展史上,代代相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
    吕尚又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军事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姬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其实是确立了吕尚是中华民族创立韬略理论开山鼻祖的地位。
    相传吕尚著有《太公》一书,其包括三部分:《太公阴谋》《太公金匮》《太公兵法》。据说战国时苏秦认真细读《太公》一书达到“头悬梁锥刺股”的程度,靠其中所学挂六国相印而衣锦还乡。其中《太公兵法》,又称《太公六韬》《六韬》《素书》,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汉初开国功臣张良,就是因为尊老而得到高人传授的《太公兵法》,从而为刘邦创立天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奇谋。
    吕尚的军事才能一直受历代统治者崇尚,这在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外夷相侵,内患未除,政局动乱,国家面临着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情况。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太宗大肆推崇姜太公,在磻溪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像周文王那样重用吕尚这样的贤臣良将,有了这样的思想根基,后来他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最终实现了“贞观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为求国内安宁,于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吕尚。
    唐肃宗时,朝廷尊吕尚为“武成王”,太公庙改为武庙,并决定祭祀武庙的祭典与祭孔子的文庙礼仪等级相同。
    宋真宗在位时,又加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以姜太公为“武圣”,主祀武庙。
    宋神宗在位时,为抵御外寇入侵,将《六韬》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姜太公已去世三千余年了,但是人们依然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丰功伟绩,也因此编绘出他的很多神话故事来歌颂他。
    后世说他曾在昆仑山学道,后奉师命下山助周灭商,灭商之后又奉师命发榜封神。这在《太平御览》和《封神记》等书上逐步把他神化。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为表达对姜太公的崇敬之情,编著了一部小说《封神演义》,把吕尚说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大神,成为了驱邪扶正的偶像。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吕尚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通过吕尚人生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
    一是是金子总会发光。姜太公年轻时干过屠夫,做过生意,虽然一直郁郁不得志,但是他依然利用闲暇时间刻苦读书,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充实自己的思想,等待出头的那一天。终于在他的努力之下,利用直钩钓鱼的方式,成功的推销了自己,博得了与姬昌一见的机会。利用自己无所不知的才华,深深打动了姬昌,从此开始了建立周朝的伟业。由此可见,虽然机遇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算有再大的机遇,也没有可以展示的才能,同样做不到出人头地。相反的,如果自己才能出众,那么显露只是时间问题,早晚有个平台会让你展示出来,所以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刻苦学习,这都是为以后你那一瞬间的释放做准备的,千万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姬昌为人仁厚,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实行裕民政治,使百姓安居乐业。为了让商纣废除炮烙之刑,姬昌向商纣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从而得到天下百姓的爱戴,得到三分之二诸侯的拥立。被囚禁之后,他并没有消沉,而是发奋学习,最终著成《周易》一书;被释放后,他对自己更加严苛,不仅勤于政事,而且广罗人才,平时不讲奢华,总是穿着普通人的衣服到田间劳作,与百姓同甘共苦。也正因为此,他才得到天下百姓的爱戴,最终促成了周王朝的建立。可见,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有严以律己的气魄,同时,还要有宽以待人的胸怀。
    第四十九章 齐之发展(1)

    之前我们介绍了吕尚建立齐国的历史,可以说姜太公给子孙后代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齐国无论在西周还是东周,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富庶的大国。
    姜太公去世后,其长子吕伋继位齐国,史称齐丁公。
    然而齐丁公实际上一直在王室担任虎贲氏一职,并未就国,齐国实际掌权人依然为其三弟丘穆公。
    姜太公活得时间很长,而齐丁公同样不短,他历经成王、康王、昭王三朝,到周穆王元年的时候才去世。
    然而对于齐丁公的“丁”是不是谥号,后世却有不同的意见。笔者查阅史料,认为这里的“丁”并非谥号,而是像殷商时期君主的命名原则一样,为日名。
    “丁”并非谥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齐丁公逝世时,“谥法”虽已编订,但并未全面推行。有研究表明,“谥法”真正得以推行是在周共王和周懿王时期,所以在此之前的齐国君主的尊号都不是按谥号来定的。同时齐丁公的儿子齐乙公、齐乙公的儿子齐癸公,他们名字中的“丁”“乙”“癸”在《谥法解》中都从未出现过,由此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丁”也不是谥号。
    二是《谥法解》中的“丁”为恶谥,释意为“述善不克、述义不悌、迷而不悌”,意思是“吹嘘正义而不去实践、行为混乱、不友爱兄弟”,带有明显的贬义,这显然与齐丁公忠心耿耿辅佐三个周天子、为国征战不怕牺牲的形象不符,所以“丁”不可能为齐丁公的谥号。
    所以,这里的“丁”,很有可能便是日名,可能他出生或逝世于丁日,所以后人称其为丁公。
    而齐丁公,便是后世“丁”姓的主要得姓始祖。
    齐丁公去世之后,关于由谁来继位齐国,却显得扑朔迷离起来。
    实际上,因为齐丁公在世时间太长,丘穆公应该是先于他离世的。丘穆公死后,极有可能是他的后人继续管理着齐国,此时丘氏虽无君主之名,但是却有君主之实了。
    丘氏毕竟统治齐国时间很长,从姜太公和齐丁公离开算起,已经将近快七十年了。这其中不管丘氏有意还是无意,其必然培植了大量的自己的势力。
    这样的局面齐丁公自然是知道的,而他的现实状况是,由于他在位时间太长,于是成功的靠死了自己的长子、次子和三子,此时几个儿子中最年长的便是四子吕季了。
    所以齐丁公为了使自己的后人继位齐国,极有可能依靠王室的支持而强行就任。然而从史料中我们也没有发现丘穆公的后人对于由齐丁公安排其后人继位有任何不满,而且整个过渡也显得非常顺利。
    第四十九章 齐之发展(2)

    但是按照常理,丘氏如果没有一点野心,似乎也不现实,毕竟他们家族实际控制齐国的时间已经太长了,长到齐国人都从心里已经承认了丘穆公这一支作为国君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丘氏应该是不敢造次的,原因就是齐丁公有强大的周王室的支持,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好好掂量。
    按理说齐丁公死后就该吕季继位,可是吕季却让贤了,他让给了自己的同母弟弟吕得,之后让自己的子孙离开了国都营丘,搬到了封邑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而他却被征调到了周王室继承齐丁公继续为官,最后成为了周穆王时期的太傅。
    吕得便是齐乙公,而这个“乙”,同样是日名。
    我们从吕季能够成为周王室的太傅这事上其实可以看出,他其实是非常有才华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聪明而且有才华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会让贤呢?难道就是为了徒一个贤能的虚名?
    是个人都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吕季之所以说他聪明,完全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了齐国潜在的突出矛盾,那就是丘氏与自己家族的权力之争。所以,为了逃避这种可能出现的杀身之祸,吕季拾趣地不掺和此事,从而在崔邑保存了自己的子孙。
    所以吕季便是“崔”姓的主要得姓始祖,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后人崔杼却在齐国掀起了巨大的风波,不仅有过夺权之争,而且还主导过弑君之事,权力一度在齐国达到顶峰。
    这些都是后话,咱们讲到那时再说。
    然而齐乙公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在位期间,仍是采取齐太公治国时的政策,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从而使得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因为他所实行的政策,与丘氏执政时期一般无二,所以他很好的实现了君主之位的过度,使得丘氏并无任何可乘之机。
    齐乙公死后,其子吕慈母继位,史称齐癸公。
    显然这个“癸”同样是日名。
    齐癸公这个人在史料中没有过多记载,但是他的儿子吕不辰却很有名,但是他的出名可不是因为治理国家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死得比较惨,是被人活活烹杀的。
    是的,吕不辰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齐哀公。
    刘向《谥法解》中“哀”这个谥号的意思是:早孤短折、恭仁短折、德之不建、遭难已甚、处死非义。
    总之,就是死于非命。
    我们之前讲过,东夷纪国多年受到齐国扩张的影响,感觉自己再不限制齐国早晚都会被齐国吞并,于是纪国国君纪炀侯向周天子周夷王进谗言,陷害齐国国君齐哀公。
    结果出于政治考虑,周夷王最终烹杀了齐哀公,从此两国算是结下了血海深仇。
    第四十九章 齐之发展(3)

    看到此处,诸君一定会同情齐哀公,这自然无可厚非,毕竟他是牺牲品。可是当时的齐国人可对他们这位君主,除了少许的哀叹之外,有的更多是讽刺和批判。
    《诗经·国风·齐风》里有一首名《还》的诗,便是讽刺齐哀公执政时迷恋打猎,致使齐国好猎成风,从而荒废政务的。无独有偶,还有一首《鸡鸣》的诗,便是说齐哀公荒淫怠政,所以其贤妃警诫其早起勤政的。
    由此可见,这个齐哀公本身也不是什么明君,齐人早就对他充满怨言。
    所以在齐哀公死后,齐国人并不希望他这一支继续掌控齐国,甚至也不希望他的同母兄弟继位,于是在国人和朝中大臣的一致拥立下,前868年,齐哀公的异母弟弟吕静被立为齐君,史称齐胡公。
    明眼人可以看出,这其中肯定有不为人知的派系斗争在里面,不然一个庶出的公子怎么会成为一国之君呢?
    不管怎么说,齐胡公最终站到了权力的最高峰。
    史书记载,因为国都营丘和纪国仅隔一条淄水,齐胡公害怕纪国国君故技重演加害自己,于是继位第二年(前866年)便匆忙把都城从营丘迁到了薄姑(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兴县湖滨镇寨卞村北)。
    薄姑确实离纪国较远,而且中间隔着营丘,自然安全一些。可是对于齐胡公害怕纪国加害这样一个迁都的理由,却怎么也解释不通。
    齐国怎么说也是大国强国,齐哀公的死完全是因为不知纪国陷害而造成的,此时已经有了防备,纪国应该更担心齐国的报复才是真的,怎么会一个大国因害怕小国袭扰而被迫迁都?
    所以齐胡公迁都薄姑自然另有隐情,极大的一种可能,便是齐胡公的势力都在薄姑,也就是说薄姑曾是齐胡公做公子的时候的封地,他的发迹之地。
    营丘这个地方因为是多年的都城,自然各种势力盘根错节,齐哀公再不得民心,也一定有一帮他的亲信势力,这部分人肯定是与齐胡公不同心的。另外,还有一伙势力不容小觑,那就是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丘穆公的后人。
    丘氏一直生活在营丘,自然在此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势力网,同时因为丘穆公执掌齐国多年的原因,心向着丘氏家族的人大有人在。齐哀公的执政不利,国人很自然地拿他跟丘穆公比较,这样支持丘氏的人更多。
    所以齐胡公的迁都,与其说是因为害怕纪国的加害,还不如说是怕营丘这盘根错节的势力网,不是他的势力范围,估计他睡觉都睡不安稳。
    所以齐胡公去了薄姑,而营丘的驻守,则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吕山负责。
    第四十九章 齐之发展(4)

    吕山可不是齐胡公的亲弟弟,而是齐哀公的亲弟弟,齐胡公的这一昏招,却酿成了齐国几代的动乱。
    吕山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是嫡出,哥哥齐哀公被杀后就该自己即位,结果没想到半路被吕静这个庶出给截胡了,所以他心中一直是不忿的。
    此次吕山负责营丘的防务,自然投合了他的意愿,于是他暗中聚集力量,准备随时武力夺权。
    齐胡公的迁都惹的世代住在营丘的国人非常不满,他们都不愿离开故土,费时费力的搬到薄姑,所以大多数的营丘人都没跟从。这其实也给了吕山笼络人心的机会,于是他大肆宣扬齐胡公的不好,其中不乏造谣生事,所以很快他便取得了营丘人的信任和支持。
    经过精心准备,前860年,吕山带领营丘军队突袭薄姑,一举攻杀了齐胡公,从此自立为君,史称齐献公。
    齐献公自知上位不正,怕齐胡公的儿子们造反,于是将他们全部驱逐出了齐国国境。
    之后他迁都回营丘,并对该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而扩建后的营丘城东城墙濒临淄水,沿河而建,所以之后便顺理成章将营丘城改名为了“临淄”。
    对于齐胡公诸子们来说,他们自然不满父亲被杀,自己的继承权被剥夺,但是此时齐献公采取高压政策,他们根本没有机会,于是只能暗中进行准备,随时找机会反扑。
    但是齐献公活着的时候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甚至他死后他的儿子齐武公也没有给他们机会。
    齐献公在夺位八年后去世,其子吕寿继位,史称齐武公。
    虽说齐武公的谥号为“武”,但是从他的执政来看,“文”其实更适合他。
    齐武公最大的历史功绩,便是与周王室解除了多年的仇恨,重新向王室靠拢,遵从天子的召唤。
    齐武公在位时正是周厉王和周宣王执政时期,他亲身经历了这场风波,这使得他必须选择站队,要么从此变本加厉的不服从天子管理,要么雪中送炭,在周天子权威衰落的时候挺身而出,成为那个“尊王室、奉社稷”的忠臣。
    如何选择,其实齐武公也是犹豫的。但是“共和执政”的出现让齐武公茅塞顿开,他发现即使天子被杀,但是也没有人愿意做出取而代之的大逆不道之举,还是有人会竭尽全力维持周王室天下共主的这种秩序,也就是说大周气数未尽。
    鉴于这种情况,齐武公果断地站在了周王室这边,积极地缓和与周王室的关系,不仅事事听命于王室,而且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周宣王为后,这就是以贤德著称于世的姜后。
    刘向《列女传》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周宣王后期的时候经常早睡晚起,疏于朝政,姜后于是摘掉耳环簪子来向宣王请罪,说是她让大王起了淫逸之心,从而疏于朝政,请求周宣王从此勤勉,不要贪恋女色。
    周宣王听后大为感动,从此勤于朝政。
    这就是“姜后脱簪”的典故,后来演变成为后妃犯下重大过错请罪时的礼节,一般是摘去簪珥珠饰,散开头发,脱去华贵衣物换着素服,下跪求恕。
    齐国的这种态度自然受到了周王室的另眼相待,周宣王时,曾派出大臣仲山甫前往齐国筑城,以加强其边境防御。这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自此之后,齐国都是以“尊王”的形象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第五十章 齐僖小霸(1)

    齐武公去世后,其子吕无忌继位,史称齐厉公。
    听这个谥号就可以知道,此人执政暴虐,好杀成性,所以齐国人在这样的统治下多有抱怨,齐国再次陷入社会的动荡之中。
    齐厉公在位第九年的时候,在外逃亡四十多年的齐胡公诸公子终于找到了机会发动了反叛,他们帅众杀回齐国,不想在杀死齐厉公的同时,诸公子也尽战死,可谓两败俱伤。
    至此,齐国的隐患才算彻底清除,之后齐国人拥立齐厉公之子吕赤为君,史称齐文公。
    “文”这个谥号向来是个美谥,因此可见后世对于齐文公的政绩还是非常认可的。
    齐文公可比他父亲精明得多,而且深谙为君之道。
    一方面他深究之前叛乱的流毒,处死弑杀自己父亲的参与者七十余人,其强硬手腕使得国人胆寒;另一方面,他兢兢业业地对待政务,提出多项惠民举措。所以在他软硬兼施下,齐国长达五十年的动乱算是彻底停歇,齐国步入了平稳发展时期。
    齐文公死后,经过他儿子齐成公吕说的平稳过度,国君位置落到了齐前庄公吕购手中。
    齐前庄公是齐成公的儿子,齐国第十二任国君,之所以被称为齐前庄公,原因就是后世还有一任国君也叫齐庄公,历史上为了以示区别,便称吕购为齐前庄公。
    齐前庄公可谓齐国中兴之主,他在位期间继承姜太公的惠民政策,修养生息、发展生产,从不掺和国际事务,甚至这期间发生了西周灭亡、平王东迁、两王并立等大事,他率领下的齐国也是不闻不问,埋头发展生产。经过他多年的经营,齐国经济得到飞速提高,国力明显增强,可以说为之后齐国一直富庶强大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前731年,齐前庄公去世,其子吕禄甫继位,这就是我们之前一直介绍的齐僖公,《史记》称齐釐(xī)公。
    刘向《谥法解》中“僖”的意思为小心畏忌、质渊受谏、有罚而还、刚克有过、慈惠爱亲、小心恭慎、乐闻善言、恭慎无过。
    相对来说,“僖”这个谥号还是好大于坏的。
    那么《史记》中为什么称齐僖公为齐釐公呢?这里面其实牵扯“避讳”的问题。
    司马迁的爷爷名叫司马喜,为避讳其名讳,所以在他所写的《史记》中,将所有名字或谥号中的“僖”字都用同音的“釐”字替换了。这就像西汉时期为避讳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将之前所有名中带“启”字的都换成“开”字(比如微子启就被写作微子开),为避讳汉文帝刘恒名讳,将之前所有名中带“恒”字的都换成“常”字(比如田恒就被写作田常)一样。
    第五十章 齐僖小霸(2)

    齐僖公这个人,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他的一些事迹了,齐僖公在历史上并非碌碌无为之辈,反而具有称霸之心。
    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
    此时最为强势的诸侯当属郑庄公,周桓王有意将郑庄公在周王室的权力分出去,但是迫于郑国的势力最终没有实施。
    齐僖公当然看的清形势,鉴于郑庄公在王室的权势,他当然想与郑国联手,强强联合当然才能实现自己的称霸宏愿。
    因此就在这一年,齐僖公与郑庄公在石门(今位置不详)会盟,从此郑、齐相互帮助,齐僖公也因此以霸主形象处理国家间的事务更加有了底气。
    齐僖公为了树立自己霸主形象,还主动与相邻的鲁国示好,从而结束齐国长期与鲁国对立的状况,从此成为盟国。
    前719年,卫、宋、陈、蔡、鲁五国联合伐郑,把郑国欺负得够呛。
    齐僖公瞅准时机,极力促成卫、宋两国与郑国会盟,以此化解之间的矛盾。
    郑庄公见盟国齐国从中斡旋,面上参加会盟,暗地里却对卫、宋咬牙切齿。
    齐僖公倒是很高兴,他为自己在国际间有如此的影响力而沾沾自喜。
    之后宋国与卫国之间又出现了矛盾,齐僖公同样张罗结盟,调停两国争端。
    正在他对会盟乐此不彼的时候,郑庄公此时发来了共同攻伐宋国的信函。
    齐僖公有些吃惊,自己不是刚刚调停完你们之间的矛盾吗,怎么又要动武?
    但是郑庄公出兵的理由让他一点话也说不出来,那就是宋国常年不朝见周天子,作为王室的卿士他必须要管。
    齐僖公当然知道这是郑庄公的理由,只要郑国想打这一仗,一百个理由它都能想出来。
    看来这一仗是必须要打的了,那么不站在郑国这面就要站在宋国这面,谁让自己都跟他们结过盟呢?
    齐僖公衡量利弊,觉得还是郑国实力强一些,于是同意跟从郑国攻打宋国。
    于是前713年,郑国联合了齐国和鲁国一起攻打宋国,宋国则请求卫国和蔡国一同出兵,但是实力上确实有差距,最终被打得大败。
    郑庄公很高兴,之后又联手齐国和鲁国攻打了郕国和许国,都取得了大胜。
    因为是郑国的盟国,齐僖公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所以郑庄公有小霸的强势,多半功劳也要记在齐僖公的摇旗呐喊上。
    后来宋国发生“华父督之乱”,宋殇公、孔父嘉被杀死,齐僖公感觉自己是“霸主”,盟国内乱必须要管一管,于是联合了鲁、郑、陈三国举兵攻宋。
    但是此时宋国已经立了宋庄公,华父督也已经权倾朝野,相对来说已经稳定,所以齐僖公面子上“教育”了一下宋庄公后,便撤军回去了。
    齐僖公此时可谓是顺风顺水,只要出兵必有胜绩,他也因此过足了霸主的瘾。
    第五十章 齐僖小霸(3)

    正当他高兴的时候,前706年,位于齐国北边的山戎部落突然袭击了齐国,给齐国边境的百姓带来了灾难。
    齐僖公自知山戎作战勇猛,恐怕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对抗,所以情急之下向各同盟国发出救援信,要求共同讨伐夷狄。
    作为齐国当时最铁的同盟国,郑庄公于是派太子忽率军驰援齐国。
    太子忽没给郑国丢人,作战时异常勇猛,率本部人马大败戎军,俘虏戎军两位主帅大良和少良,斩首带甲戎军三百人首级。
    齐僖公很喜欢太子忽,之前就想将女儿文姜许配于他,但是被他以“齐大非偶”为由拒绝。
    此次因为庆功宴上鲁国排序有问题,太子忽愤然离场。齐僖公感觉很不好意思,决定再次将女儿许配给他,但是太子忽再次拒绝。
    后来太子忽为了一己私愤,向齐国请求出兵讨伐无礼的鲁国,齐僖公因上次排序的事总觉得对不起太子忽,于是决定出兵还这个人情,结果虽然打败了鲁国,但是使得齐鲁的关系开始紧张。
    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太子忽继位郑国君主,史称郑昭公。
    齐僖公因为之前对太子忽的喜爱,所以依然想与郑国保持良好的同盟关系。
    可是不巧,郑国之后发生了内乱,而这一乱就乱了二十多年。
    齐僖公自知郑国将不复郑庄公时期的辉煌,于是与郑国的往来也疏远了,他现在的心思不在外交上,而全部放在了对外扩张上。
    他首先盯上了离自己最近,又非常碍事的纪国。
    齐国跟纪国是世仇,齐僖公自然没有忘记。但是这次的征伐不完全是报私仇,更多的是为了向外扩张,所以灭掉纪国这个障碍是齐国扩张的必由之路。
    纪国也不傻,它知道齐国整天盯着自己,为了能保护自己,于是纪国向来选择与鲁国结好,想借齐鲁两强国的矛盾而自保。
    到鲁桓公时,纪国君主更是娶了鲁桓公的姐姐为夫人,两国关系亲上加亲。
    齐僖公一心想要吞并纪国,于是前699年,齐僖公率军攻打纪国。
    纪国告急,赶紧向鲁桓公求救。
    鲁桓公此时有些为难,纪国国君是自己的姐夫,而齐僖公更近,是自己的老丈人,太子忽当年不是没要文姜嘛,齐僖公于是将她嫁给了鲁桓公。
    出于息事宁人的目的,鲁桓公出面斡旋,希望老丈人网开一面,饶了自己姐夫。
    这下可把不可一世的齐僖公给气坏了,他认为女婿这是胳膊肘往外拐,于是一怒之下决定连鲁国一起收拾了,遂联合北燕国、卫国一起攻打鲁国。
    而此时的鲁国军队正跟从郑厉公攻打宋国,鲁桓公仓促调军队回国防御,郑厉公一看,反正齐国已经没有再跟自己履行盟约的意愿,干脆帮助鲁国抗击齐国联军。
    郑鲁联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结果一仗下来把齐国联军打得大败,也因为这一场败仗,让齐僖公多年来经营的霸业化为乌有。
    齐僖公非常生气,决定誓死要报此仇。
    第五十章 齐僖小霸(4)

    于是第二年(前698年),齐僖公联合宋、卫、陈、蔡一同攻打郑国,结果郑国毫无防备,仓促迎战,最终惨败。
    虽然是出了这口气,但是齐僖公估计之前被气得不轻,结果没有多久就病重了,于是这一年的冬天,齐僖公与世长辞。
    总结齐僖公的一生,他多次组织国家会盟,会同郑国三番五次对外用兵并取得胜利,可以说在春秋初期异常活跃,使齐国因此出现了小霸的强盛景象,因此后世将他与郑庄公并称,成为了“春秋三小霸”之一。
    那么既然是“春秋三小霸”,除了郑庄公和齐僖公,还有一个是谁呢?这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名叫楚武王,我们在之后讲楚国的时候会专门介绍。
    齐僖公去世了,按理说就该太子继位,那么当时齐国的太子是谁呢?
    关于齐僖公的儿子,历史上有记载的有三个,他们是长子诸儿、次子公子纠、三子公子小白,他们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因诸儿为长子,因此齐僖公将其立为太子。
    前698年,齐僖公薨,太子诸儿继位,史称齐襄公。
    齐襄公在位共十一年,为齐国开疆扩土也是做了不少贡献,比如之前介绍的莱子国就是他在位的时候给灭掉的。
    但是历史上提到齐襄公,都往往用“无常”两个字来给他标定。
    怎样个“无常”呢?相传其刚愎自用,不听劝谏而且暴戾恣睢,如果作为普通人这也就算是个缺点,但是作为一国之君,这毛病就会被无限放大,最终会要了性命。
    之前我们说过,齐襄公小时候因为跟郑国公子亹斗鸡的事而打过架,这本是芝麻大点的事,但是在他这里可不一样,他记了一辈子。
    前694年,齐襄公在首止举行诸侯国会盟,盟会期间他竟然找理由将郑国君主郑子亹给杀了,从这件事上可以淋漓尽致地看到他“无常”的一面。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3-15 23:16:29  更:2022-03-15 23:28:0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