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史解红楼梦》——林黛玉死归幻境之谜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史解红楼梦》——林黛玉死归幻境之谜[第1页]

作者:独孤求败AH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先过审吧
    红楼梦中之谜,可以说是千古大迷了。

    跟西游记一样。这一本书乃是天书。

    书中写的东西也并非前因。还有后果。
    说来可能让大家不信

    比如林黛玉的结果——便是嫁给了号称呆霸王的薛潘!!

    按照线索去破解:香菱正是‘像林’的意思。

    所以,才有呆霸王给林黛玉配药。而宝玉反而不上心的缘故。

    才有香菱被扶正,当了大奶奶的事。

    世外仙源 匾额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这是林黛玉在元妃要众人为大观苑做诗词写的。

    其中暗藏‘香菱’二字。

    这书的表面不难破解。写的乃是明朝末代的一段历史。

    其中宝玉乃是闯王的象征。

    以时间来分,林黛玉是明朝崇祯,薛宝钗是清朝顺治。

    闯王夹在中间。所以从时间上是古今之情。从空间上去看是‘丰腴之债’。

    这书写的巧妙了。

    所以作为‘兼美’的秦可卿是吊死的。乃是隐射崇祯上吊之死。

    然而又通过杨玉环来重写‘崇祯上吊之死’。双重笔法。双重隐射。又通过‘代玉’出家,隐射崇祯。

    然后写出闯王出家之事。

    这故事说来奇幻。

    然而这个故事的表面只是一段历史。
    我读红楼梦,最大的感叹就是:真不真,假不假。醒不醒,幻不幻。

    林黛玉还泪,薛宝钗卖笑。

    笑三次便爱,哭三次也爱。

    还泪必淫,还精必怪。

    两个和尚一道士,其中一个假和尚。

    僧不僧,道不道。俗不俗,庙不庙。从古到今无人懂,从内而外真奇妙。

    从红楼中看,林黛玉、晴雯、金川儿等等走情感这一脉的人最后都死了。都在贾府中斗争失败了。

    但是林黛玉是绛珠仙子,死后必然归入幻境啊。

    晴雯是芙蓉女儿,死后也是仙子。

    金川说:金钏儿掉在井里,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看来最后也没逃过宝玉的‘’毒‘’手啊,死了还是归入幻境)

    所以宝玉跟幻境到底有什么姻缘,这么多幻境的美女来迁就,来倒贴他?
    有的人说这逻辑不通啊。

    不明白真假,自然就不通

    甄宝玉和贾宝玉不是一路的。

    贾宝玉出家,甄宝玉最后可是当了皇帝的。

    所以说,真假梦幻无人懂。要看破才能明白。

    色空之间,真假之间。圣王之间。(红楼作者都是大才,对于佛家色空,道家真假,儒家圣王之道都有借鉴。所以才写出如此奇幻的作品。)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此书中颇有荒唐之处,最荒唐的就是史湘云

    按照花袭人的口述:史湘云三岁的时候,就跟她在床上聊男女之事。。。这不仅是扯淡,更是荒唐了。

    所以,史湘云的年纪是一个机关谜语。

    这个机关照应在元妃身上。

    元妃死时书中写道乃是四十三岁。

    可是这个年纪是不对的。

    因为皇帝选妃大概都是少女去应选的。宝玉这时候才十二三岁。

    如果元妃进宫十年了。那么岂能有三十多岁去应选秀女的吗?

    所以这个年纪明显就是一个‘蹊跷机关’对应史湘云的年纪无辜少了十岁。

    心经:“无增无减、无垢无净、不生不灭”
    作者再利用阴阳麒麟之事,暗示出史湘云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男人!

    然后再用‘龄官’这个人物,点醒读者。

    痴儿尚且不悟

    史湘云生来豪爽,像个男人。这是史湘云的性格,同时也是作者的笔法。

    这个男人是谁呢?——还是那个他!——糊涂人——吴三桂!
    说道这个线索,那就要谈到香菱了。

    香菱的身世大家都记得吧,是薛潘从拐子手上买来的。

    为了挣这个香菱,薛潘还打死过人。

    打死的那个叫做‘冯渊’(逢冤)。这个人乃是一个GAY,搞基的。

    本来只爱男风,不好女色,偏生看到了香菱,他就喜欢起来。这就奇怪了。香菱有那么美吗?

    作者是不是暗示什么?

    没错,就是暗示香菱是一个男人。

    这个逻辑本来不奇怪——因为稍微读点书的都听过孔子说易经:天阳地阴,天清地浊。

    可是红楼书中却有一句名言:女儿是清的,那男儿反污浊不堪。

    这是什么话?——这是反话!

    对应上女真族这个(大清)那明朝可不是就‘污浊吗?’?

    所以,书中有阴阳颠倒的事,而且还很多。比如刘姥姥第一次来大观院看到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书房就弄反了,看到林黛玉的房间那么多书就说这是‘公子哥儿’的房间;看到贾宝玉房中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装饰就说:“这是哪个姐儿的房间?”

    阴阳颠倒层出不穷。

    所以,作者乃是有意为之的啊
    贾宝玉第一次到幻境。。。跟着前面的秦可卿过来的

    可是众姐妹却说没看到绛珠妹子的生魂过来

    这就奇怪了。。。如果秦可卿不是绛珠仙子。。。那么谁是?

    答案是——贾宝玉是!

    因为黛玉——就是代玉!!——代替宝玉的意思。
    可巧啊,幻境中仙姑屡屡劝导宝玉要留心经济仕途。

    宝玉听从了吗?

    难说。。。但是可以看出来,这帮仙姑是俗不可耐的。。。竟然要求宝玉去求功名求利禄。

    所以根据我的猜测呢,这是作者的一个‘颠倒手法’!——也就是说呢,仙非仙,幻非幻。

    反正这仙姑很俗气。怎么俗气呢,看宝玉不上心,就送一个妹妹给他玩,可以说推自己妹妹来笼络宝玉。这一招其实怎么看怎么俗气。而且还不值当。

    按道理说真实的仙姑没有必要这样做的,为啥呢?只不过宁荣二公来拜托你一下,你何必这样连亲妹妹都送出去了。还送给凡人当老婆?

    而且宝玉还没爽几天,就回到现实中去了。你说这仙姑脑子咋想的,是不是灌水了。?
    留下秦可卿在幻境中。。。

    不慌啊。。。。读者看到这里肯定是开心的。

    但是跟我之前说的一样,林黛玉、晴雯、金川儿这些情感一派的人都没有死!而是活在幻境里。

    幻境也并非真幻,而是凡俗!!是真实。

    还记得芙蓉女儿诔吗?

    这是宝玉悼念晴雯所做的。书中最长的诗词歌赋。

    那么,秦可卿的老公叫什么?——蓉!!贾蓉!!

    所以,你看‘贾蓉’‘芙蓉’!!你有没有明白想到一点什么?

    秦可卿的老公,也就是她丈夫,就是蓉。所以是‘芙蓉’!

    这是真蓉。而非那个‘贾蓉’!

    所以,作者写真假。写的很神妙。

    这个真蓉,就是秦可卿的真老公了。

    所以,你看,贾宝玉把晴雯当女儿看待。他也是秦可卿的真实老公。

    心经:“无增无减、无垢无净、不生不灭”!

    西方人也。西施。

    很奇妙的,西施两字如果拆解一下得出:西方人也!!

    而书中是有很多佛家的符号和和尚的。

    所以,出现和尚了,那大概就是‘西方人也’了。

    西方人怎么样?你看过佛家心经没有?——贾母说了:心经是胆,金刚经是壳。你们看你们学佛的,人家贾母可比你们懂多啦。

    所以,心经,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对应元妃和史湘云的年龄加减之谜。

    不垢不净——对应秦可卿和王熙凤的贞淫之谜。

    不生不灭——对应林黛玉晴雯等人的生死之谜。

    什么是真的?

    对于西方人来说,色就是空。
    下面来讲红楼中最拉风的一个女人——王熙凤的故事

    王熙凤——你们知道映射的是谁嘛?

    嘿嘿,绝对你们想不到——是唐朝第一女皇帝+——武则天!

    这个女人比男人还能干,还爽利,还来事。可惜缺点也比较明显:手段毒辣,不招下人说好。

    作者用刘姥姥来映射武则天——是一个老风流!

    又让刘姥姥上了宝玉的床。啧啧。

    为什么要映射武则天呢?

    因为她是书中最关键的一个谜语的核心的机关。

    就是水中月镜中花的后面半句——镜中花!!

    武则天的铜镜,是秦可卿房中的第一样陈设物件。

    然后是赵飞燕的,杨玉环的,西施的,红娘的。。。寿昌同昌公主的等等

    注意:赵飞燕,就是那个似曾相似之燕!(林黛玉见宝玉之情节)

    杨玉环(肥胖的美女——丰腴之债的主角——最后吊死的)

    西施——西方人也。

    红娘,虚构人物——乃是《西厢记》中人物。林黛玉和贾宝玉偷读这本书,关联的是花袭人。

    所以赵飞燕,就是那个小燕子。

    正所谓环肥燕瘦,武则天关联的是秦可卿和王熙凤!!

    所以书中秦可卿和王熙凤的关系很亲密。甚至可以到死后托梦的程度。

    那么到焦大那句话: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秦可卿到底淫不淫?

    作者想要表达的事实是什么?

    其实作者已经留下很明显的线索了。可惜无人看破。

    就是一个医生的话:大奶奶是心性高强不过的人,又聪明,聪明太多不免想到 太多。。。

    这是冯紫英将军府上推荐来贾府给秦可卿看病的良医张友士的话。

    这人的医术怎么样?是不是骗子江湖郎中?——不是,因为冯家将军府的人已经验证过了,而且这个人是冯紫英的老师。知根知底的人物。不存在骗的事。

    所以,这人的医术是真的!

    那可就奇怪了。为什么说秦可卿跟王熙凤一个德行吗?——心性高强,而且人很聪明。!

    这不是王熙凤吗?

    所以,焦大能留在贾府,绝对是秦可卿清白的一个证明!

    那就奇怪了。作者分明在秦可卿的判词上写什么: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之类的怪话,而且还配上一张美人在高楼吊死的图。。。

    秦可卿最后是病死的。哪来吊死的事?

    作者本来也是写吊死的。但是那样很容易就被看破机关。不仅作者人头不保,而且相关联的几个人物都要脑袋搬家。

    所以,他到底在藏什么?

    藏的是这个吊死的人不是淫者——而是贞者!!

    有什么?

    我告诉你——她影射的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
    当然,红楼删改过很多次,有一个版本,作者是把这个爬灰情节写出来的。

    但是发现一个问题——第一,诲淫诲盗,过不了审。社会上无法传播。既然写书就希望出版,希望流通,希望留下来。可是如果真写这种乱伦的事,一定会被封禁!!无希望流通啦!

    第二,就是李闯王害怕自己还活着的事被清朝发现,所以命令曹雪芹做修改的。这个事,我在另外的文章说过。

    所以,这一段竟然是写不出来。

    为什么他写不出来呢?因为天意也不能让他这样去写。这样去写就是有大问题的!
    所以,书中最大的破绽就是秦可卿的身世!!

    从这一点上只要读者仔细的去查看就可以破解所有的红楼梦中的历史之谜!!

    正所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根据这样的脉络去推测,所以可以看出,秦可卿的判词前两句和后两句不是一个版本的。

    后面两次是改动后加上去的。

    而且秦钟这个 人物,还有焦大这个人物都是改版以后加上的东西,包括张友士这个人物。

    没有这些人物,就无法让读者发现秦可卿的身世是 有问题的。

    警幻仙姑的册子上的宿命竟然都不灵啦。那这个仙姑是怎么回事啊?!

    作者原来安排的只有一条暗线——就是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写的是王熙凤和贾宝玉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关联这秦可卿和贾宝玉之间的关系。

    作者这里故意写宝玉和贾蓉的关系:是叔侄关系!

    然后又拿秦钟做对比,说:两个站在一起,只怕那个还高些呢?!

    点出宝玉辈分虽然大,但是身体却小的事:所以是‘小’。这样‘’小叔子‘’一个完整的名词逻辑就出来了。
    宝玉点头微笑。有一个嬷嬷说道:“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里睡觉的理?”秦氏笑道:“嗳哟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呢,就忌讳这些个!上月你没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与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个还高些呢。”(原文)
    本来小叔子的意思是丈夫的弟弟,叫做小叔子。

    但是这里作者还是怕被看破。而是拐弯抹角。用小和叔叔的两个名词去架构一个‘小叔子’的名词逻辑。

    所以,虽然有弯弯绕,但是还是有脉络可循的。
    这样,秦可卿明和王熙凤暗。。。两条线就是一真一假,一梦一幻的这个样子安排的。

    但是后来发现写秦可卿的明线有不妥,只能删改掉。变成了暗线。

    但是王熙凤这边的事是不可能变成明线的。所以,只能两条都变成了暗线。

    这就是这个书创作时候的作者的一个思想变化脉络。
    为什么可以叫这本书也可以叫做《风月宝鉴》?

    就是因为王熙凤的那个暗线——有一个风月宝鉴的故事

    道士拿来一个铜镜给贾瑞照!

    结果他正照,脱精死了。

    什么意思?——作者这是在提醒你,要怎么样去看秦可卿的事——淫要反看成贞才行!

    有没有一个可能,就焦大确实就是喝醉了,然后恼羞成怒仗着自己救过老太爷的功劳胡说八道乱骂了?

    完全可能的。就好像许攸仗着帮过曹操的功劳,整天胡说八道的骂人。

    一样的。

    不然,你就无法解释,为什么焦大依然可以待在府中而不是王熙凤所说的:早早的打发到外面庄子上去。

    外面贾府是有很多产业的,比如田庄这种。所以要打发一个人还不是简简单单。

    这焦大这样老又喝酒误事,都不用构陷了,本来就是合情合理的事!

    可是偏偏,同样心性高强而且人极聪明的‘秦可卿’竟然对这个人视若无睹。

    各位聪明人,如果你心里有鬼,你能这样坦然吗?

    所以——所谓爬灰的事 当然是子虚乌有啦。

    所以,也可以反证出焦大这个人物,是作者改版了以后:决定不写成秦可卿在贾府吊死而是病死之后才设计出来的。

    有的人秦可卿是女人,可能比较婉约不好意思呢,或者是比较柔弱呢

    王熙凤能想到的,她应该都能想到。

    而且还有一个贾珍呢?!!!!

    即时秦可卿不去做,贾珍要是心里有鬼,以他的性格会留着焦大在这里当定时炸弹吗?!

    所以,这就是作者写这一段文章要反复修改的原因!
    所以秦可卿房中有两那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者这是提醒读者:从世事不合理的地方去看,从人情反常的地方去看。

    去看什么?!

    ——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作者苦心造诣,十年订阅,五次增删,满纸荒唐却又一把心酸的重重机关和迷雾后面的真相!!!
    世事洞明,就是智商

    人情练达,就是情商

    这些东西是古今中外都不变的高明支持。

    所以焦大留在贾府之中,就是作者故意留给读者的一个反常理的地方。

    如果贾珍和秦可卿真有事——此焦大不说被灭口吧。也早跟王熙凤说的一样,被打发到外面田庄上去了。

    可是他却偏偏还留在这里。

    那么焦大留在这里仅仅是为了证明秦可卿的贞洁和清白吗?(崇祯)这还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之前说了,焦大留在贾府是违反道理的。如果贾珍和秦可卿爬灰之事是真的话。

    所以,爬灰之事是不能成立的。

    而另外一个事: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却是凤姐的一块心病!!
    因为我们去推算一下:养小叔子的是谁呢?

    宁国府中有几个女人?

    很少。。。也就秦可卿在。

    其他好像都没结婚。就算结婚了的也年纪偏大了。没有可能性。

    养小叔子无从谈起。

    其实作者也留了线索给读者的。

    我们来看一段原文: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没听见。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因问凤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什么是‘爬灰’?”凤姐听了,连忙立眉嗔目断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混吣,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等我回去回了太太,仔细捶你不捶你!”唬的宝玉忙央告道:“好姐姐,我再不敢了。”凤姐道:“这才是呢。等到了家,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你同秦家侄儿学里念书去要紧。”说着,却自回往荣府而来。正是:

    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
    闲话不说了,直接开始破解作者的手法。

    这一段是王熙凤十分违反情感的地方。

    也就是人情有些反常的地方。

    王熙凤再泼辣,也是不会直接对宝玉这个样子。

    这一段整体写的都反常。

    首先是贾蓉和王熙凤的表情反常。两人竟然都装没听到?

    这就奇怪了。有宝玉在这里。当然是要表现出比较怒目的表情才对,这样才不会让宝玉学坏啊。但是两人竟然都装没听到?这就是心里有鬼的可能性啊。

    第二,当宝玉笑着说:什么爬灰啊?

    王熙凤竟然大怒!!这也是反常的。因为这时候还有贾蓉在。王熙凤不给宝玉脸面是反常的。

    正常的会说:小孩子别问这些了,回去吧。这就完了。可是王却大怒。表情反常。

    王熙凤怕什么呢?——所以这一段前后的表现王熙凤是反常的。如果是为了宝玉不学坏,那么当听到的时候,王熙凤就该装个样子说两句,批评焦大,然后跟贾蓉说:跟贾珍说说赶了出去。这样子是比较合乎一个公道的事实的。

    但是王熙凤和贾蓉两人一开始竟然装着没听到。这就奇怪了。有宝玉在这里,为什么装着没听到?——这多半已经是心里有鬼了。

    不然的话,完全可以板起个脸骂两句,再让贾蓉把焦大赶出去这些话。也可以震慑宝玉的邪心啊。可是两人都缩头装没听见。

    宝玉来了兴致,什么爬灰呀?

    王熙凤一听就恼羞成怒了,真让她害怕的不是爬灰,而是养小叔子!!
    所以,贾蓉和王熙凤之间,格外的亲密,这一点大家都发现了。

    贾瑞调戏王熙凤的时候,约在晚上见面,王熙凤便让贾蓉和贾蔷两个来收拾贾瑞。

    这关系不是一般的亲。

    贾蓉见王熙凤不用通报,不等通报,直接进王熙凤的房间。

    王熙凤有一次让贾蓉回去,忽然一愣又让贾蓉晚上再来。

    种种反情的常理。

    一个在宁国府,一个在荣国府。怎么那么亲的?

    再看原文一段话:凤姐笑道:“你哄我呢,你那里肯往我这里来。”贾瑞道:“我在嫂子跟前,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了我。如今见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胡涂虫,一点不知人心。”

    可见,贾蓉是俊秀的。

    贾蓉和王熙凤关系超出一般。

    当然,这还不足以说明什么。

    然而,贾宝玉和秦可卿在梦中是真有其事的。这就奇怪了。
    王熙凤和秦可卿两人都是关联着武则天的

    都是‘心性高强,为人极聪明的’

    既然宝玉和秦可卿的事真了,那么王熙凤的事怎么会是假呢?

    我们之前分析过,芙蓉者,夫蓉也。

    也就是说,作者已经在悼念晴雯的芙蓉女儿诔中暗示过了,宝玉就是秦可卿的‘夫’!

    而作者又让贾蓉和王熙凤的感情这样亲密。如果两人是真有一腿的吗?


    可是按照辈分来说:凤姐和贾蓉的辈分只是婶子和侄儿的关系呀。。。哪里来的养小叔子的道理呢?

    别急啊。。。

    我们之前说过了。还有刘姥姥的戏份啦!
    刘姥姥这个人,是开局第一人。。。

    作者说,红楼书中人物几百,事情上千,无从说起,只从成交外一个贾家的本家说起。。。

    这就是刘姥姥。

    但是其实,这个人物,并非那么简单。

    而是关联者武则天的一个人物。!
    我时常说,要看懂红楼梦,得从第五回的秦可卿身世上入手和第六回的刘姥姥游大观园入手。

    秦可卿和王熙凤,一反常理,一反长情。

    秦可卿这边已经分析过了。。。而王熙凤这边呢。。。就要从刘姥姥这个人物下手。

    因回头看见了刘姥姥,忙笑道:“过来带花儿。”一语未完,凤姐便拉过刘姥姥,笑道:“让我打扮你。”说着,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的了不得。刘姥姥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个老妖精了。”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这段话映射武则天老年爱男宠,所以是老风流。

    贾母倚柱坐下,命刘姥姥也坐在旁边,因问他:“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念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贾母听说,便指着惜春笑道:“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他就会画。等明儿叫他画一张如何?”刘姥姥听了,喜的忙跑过来,拉着惜春说道:“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 】

    ——惜春,画,和尚,映射武则天当过尼姑之事。

    ——你这么大年纪儿,还这么好模样,还这么能干!

    ——是神仙托生,是警幻仙姑的妹妹!!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秦可卿死后托梦给王熙凤的话,这里正应在惜春身上。)

    嘿嘿,不怕你不相信,因为证据才刚刚开始。
    大家都听过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吧?

    传说牛郎和织女,每年的七月七日,都会通过一座鹊桥搭在一起才能见一次面。

    七月七日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

    好了,跟本书有什么关系吗?
    王熙凤和贾蓉的关系——婶婶和侄儿。

    这是无法跟养小叔子联系上的。

    但是作者想了个办法——那就是用刘姥姥——这个映射武则天的,牛谐音刘!

    然后再通过扭转乾坤——也就是颠倒阴阳——去做到一个神奇的事,这其中的逻辑,不要慌,听我慢慢分析来你就如同重见天日一般恍然大悟。
    刘姥姥不是刘郎,所以作者得扭转这个阴阳乾坤

    什么办呢?

    你看——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

    你再看!——刘姥姥答应知道。又与他两碗茶吃,方觉酒醒了,因问道:“这是那个小姐的绣房,这样精致?我就像到了天宫里的一样。”袭人微微笑道:“这个么,是宝二爷的卧室。”那刘姥姥吓的不敢作声。(在宝玉房间睡倒了)
    刘姥姥傻吗?——看着傻。可是这种傻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傻。其实一点都不傻。

    所以作者就用这样的手法在说一个事——刘姥姥是刘郎。

    那么刘郎当然是配侄女(织女)啊。

    侄女在呢?

    1 巧姐(宝玉的侄女)
    2 贾蓉(王熙凤扭转性别以后的侄女。王熙凤扭转为男性,贾蓉扭转为女性。刚好,就是叔叔和侄女)

    至此,刘郎侄女的故事就破解啦。巧姐的这个名字也有含义,那就是一个‘巧’字。

    这好像宝钗碰到和尚的时候提过。不说啦。
    所以,作者把王熙凤通过刘姥姥映射武则天,然后刘郎织女,然后情人节,然后情天情海换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然后宝玉和秦可卿这样的一个总的一个关联架构就形成啦!

    这个机关和复杂,是一种连锁性的机关谜语,但是要破解起来也是一环一环的,线头一解开,一切都变得很容易啊。
    作者所有的机关都是连在一起的。。。互相照应,互相应证的。。。破解开线头也就是秦可卿的身世问题,一切就会慢慢的全部破解开。

    这就跟你玩扫雷游戏一样,一点到面。
    我们再回头来看贾蓉和王熙凤和贾宝玉听到焦大那段话下面作者写的两句诗:

    凤姐道:“这才是呢。等到了家,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你同秦家侄儿学里念书去要紧。”说着,却自回往荣府而来。正是:

    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

    前面一句是写的秦钟(谐音情种)后面一句却是古怪了,如何正为风流施始读书呢?

    如果你想到警幻仙姑为了劝贾宝玉读书,不惜把自己亲妹妹嫁给他,你就明白过来了,贾宝玉这一回是为了风流而读书。

    同时,也跟武则天联系上了。正是秦可卿房中的武则天用过的铜镜!!

    这才是: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开天辟地谁为情种?

    七巧七,六月六。八八四十九。
    其实贾蓉和贾蔷,还有秦钟,都是王熙凤的‘侄女’。

    哈哈

    但是你要分清楚这三个人各有各的含义。也都说明了不同的逻辑啊。
    其实我感觉红楼的题外话更加有意思

    比如黛玉之风情;宝钗之厚重

    风情之人必然认为感情和颜面重于身体;厚重之人必然认为物质身体重于情感

    所以,天地之别,人物上便有了林黛玉之风流俏丽和薛宝钗之稳重厚实之分。

    从恋爱的角度讲,黛玉止痒;宝钗增样

    一个以感性得到身体;一个以身体得到感情

    同情或者同理

    我们总能看到更重感情或者更重物质的这么两种不同的人

    所以,这好像天地的差别

    林黛玉近贵,薛宝钗近富。
    一、到底是病死的秦可卿还是吊死的秦可卿?!(上)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原文: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贾蓉媳妇秦氏便忙笑道:“我们这里有给宝二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给我就是了。”

    ——秦可卿出场!

    此时书中称呼为贾蓉媳妇‘秦氏’——因为贾府中没人知道可卿这个小名。


    原文:当下秦氏引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是一幅画挂在上面,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注:《燃藜图》乃是神仙劝人勤学苦读的画面。 )

    ——关键处来了,平常人到这里便觉得平常,过去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原文本是《增广贤文》上面的两句俚语。不过这里却不寻常,到底为什么不寻常?甚至我觉得是非常、超常的。下面会说到。


    原文:说着大家来至秦氏卧房。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宝玉此时便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太虚幻境场景!!

    ——注意,这里的秦太虚。乃北宋文学家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书中典故极多,必须介绍。)

    ——好巧不巧的,秦可卿挂个秦太虚的对联~更好巧不巧的,这里宝玉入梦还有个‘太虚幻境’!。。。这是一种偶然吗?!我们继续看下去。



    宝玉入梦——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悠悠荡荡,跟着秦氏到了一处。


    宝玉看到了秦可卿的判词——诗后又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几乎大家都是没异议的。)

    ——这里的判词就有古怪了。。。画上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因为在后面,秦可卿会出现一个跟这个判词上面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死法——病死了!!(十三回 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娘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出云板,连叩四下,正是丧音,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吓了一身冷汗,)

    ——这是红楼梦前面十多回中,最明显的,最惹眼的一个自相矛盾的谜题!!

    ——那么多红学家竟然毫没有注意到这个矛盾和线索。也是让我感觉很神奇啦。

    ——判词上明明画着:吊死了。可是十三回中,却明明的‘病死了’!

    大人: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大人,此中必有蹊跷!


    原文: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袭人辈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不怕,我们在这里呢!”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闻宝玉在梦中唤他的小名儿,因纳闷道:“我的小名儿这里从无人知道,他如何得知,在梦中叫出来?”

    ——宝玉在梦中(太虚幻境处)跟秦可卿结婚,并且一夜云雨,第二天,就醒过来。本来做一个春梦吧,虽然这个意淫的对象是自己的姑姑,有点不太符合道理。但是毕竟只是想想,少年正是懵懂时期,也算正常。不是 大问题。可是宝玉竟然一口喊出来:可卿,救我!!

    ——秦氏说,贾府没有人知道她的小名。如何宝玉从梦中喊出来!!?

    ——这不奇怪吗?

    ——真的有神仙?——真有太虚幻境?——真的有警幻仙姑?——不开玩笑的吗?

    ——那么好!!。。。既然,真的有神仙和太虚幻境,真的有警幻仙姑等这些仙子。。。那矛盾又来了,神仙为什么要让宝玉做这样乱伦的事呢!此其一,其二,更大的矛盾,神仙既然是真的,那么神仙应该不会骗人吧,那么秦可卿画上的结局应该不假吧!!最后她定然是吊死的了,因为画上就是一个吊死的嘛!是不啊。

    ——然而,十三回中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是分明的,明明白白的是 病死的。。。其中还没少让人担心,贾珍还请了冯紫英的熟人一个叫张太医的来看。看了以后还说了一些颇为古怪的话。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一个粗制滥造的小说,作者肯定写的不严谨,穿帮了,跟我们写网文一样,写了下文忘记了上文的人物名称、年纪、甚至是身世背景——这样的事也确实是常有的!——但是可怕的是——第一回中早就写到: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那这个问题就奇怪了——我倒要问问曹雪芹啦!——你这十年都干了啥啊?——为什么书中如此明显的矛盾之处,十年了你都没有发现吗,竟然可以视若无睹!

    ——以曹雪芹的才情和认真,那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作者要故意留给读者的‘机关’和‘谜题’!!!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两句我说可能很超常的话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是你老曹,写的这什么狗屁剧情!简直是前后矛盾,太虚幻境中和贾府中的秦可卿两个人一个吊死一个病死,简直是自相矛盾的乱写一气!!

    ——作者看起来很有才情的一个人,也会犯如此低级的一个错误?十年时间,都不能把一个人物的设计给改好吗?

    ——书中两个秦可卿。一个在太虚幻境的宝玉梦中出现。一个是贾府中的贾蓉的老婆。

    ——那么,这两秦可卿,梦中的那个肯定是假的吧。。。!!

    ——但是,你又如何解释宝玉醒过来后把秦可卿的小名都喊了出来,秦氏自己都纳闷了:“我的小名儿这里从无人知道,他如何得知,在梦中叫出来?”

    ——到这时候,两秦可卿,真假已经分不清!!

    ——好了,我们这时候休息一下,回到第一章回来看。


    读者们,不知道你们还记得吗?

    真是甄,贾是假。

    ——难道,难道作者是故意的这样写的?!!

    ——写了一真一假两个秦可卿。。。然后把谜语机关藏在其中!


    所以,那两句增广贤文上面的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意思是要告诉我们:世事糊涂处,人情悖乱处,皆是学问和文章!!
    原文: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宝玉睡梦,太虚幻境,皆是来‘提醒’读者的眼目的。

    这才是这本书的立意之本!!

    曹雪芹苦心造诣,告诉我们:凡看不穿的,从世事‘糊涂’上去看!!!凡看不清的,从人情‘悖乱’处去看!!!

    ——自相矛盾,低级错误,十年不改,事出反常必有妖!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上完》
    一、到底是病死的秦可卿还是吊死的秦可卿?!(上)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原文: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贾蓉媳妇秦氏便忙笑道:“我们这里有给宝二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给我就是了。”

    ——秦可卿出场!

    此时书中称呼为贾蓉媳妇‘秦氏’——因为贾府中没人知道可卿这个小名。


    原文:当下秦氏引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是一幅画挂在上面,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注:《燃藜图》乃是神仙劝人勤学苦读的画面。 )

    ——关键处来了,平常人到这里便觉得平常,过去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原文本是《增广贤文》上面的两句俚语。不过这里却不寻常,到底为什么不寻常?甚至我觉得是非常、超常的。下面会说到。


    原文:说着大家来至秦氏卧房。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宝玉此时便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太虚幻境场景!!

    ——注意,这里的秦太虚。乃北宋文学家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书中典故极多,必须介绍。)

    ——好巧不巧的,秦可卿挂个秦太虚的对联~更好巧不巧的,这里宝玉入梦还有个‘太虚幻境’!。。。这是一种偶然吗?!我们继续看下去。



    宝玉入梦——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悠悠荡荡,跟着秦氏到了一处。


    宝玉看到了秦可卿的判词——诗后又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几乎大家都是没异议的。)

    ——这里的判词就有古怪了。。。画上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因为在后面,秦可卿会出现一个跟这个判词上面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死法——病死了!!(十三回 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娘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出云板,连叩四下,正是丧音,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吓了一身冷汗,)

    ——这是红楼梦前面十多回中,最明显的,最惹眼的一个自相矛盾的谜题!!

    ——那么多红学家竟然毫没有注意到这个矛盾和线索。也是让我感觉很神奇啦。

    ——判词上明明画着:吊死了。可是十三回中,却明明的‘病死了’!

    大人: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大人,此中必有蹊跷!


    原文: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袭人辈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不怕,我们在这里呢!”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闻宝玉在梦中唤他的小名儿,因纳闷道:“我的小名儿这里从无人知道,他如何得知,在梦中叫出来?”

    ——宝玉在梦中(太虚幻境处)跟秦可卿结婚,并且一夜云雨,第二天,就醒过来。本来做一个春梦吧,虽然这个意淫的对象是自己的姑姑,有点不太符合道理。但是毕竟只是想想,少年正是懵懂时期,也算正常。不是 大问题。可是宝玉竟然一口喊出来:可卿,救我!!

    ——秦氏说,贾府没有人知道她的小名。如何宝玉从梦中喊出来!!?

    ——这不奇怪吗?

    ——真的有神仙?——真有太虚幻境?——真的有警幻仙姑?——不开玩笑的吗?

    ——那么好!!。。。既然,真的有神仙和太虚幻境,真的有警幻仙姑等这些仙子。。。那矛盾又来了,神仙为什么要让宝玉做这样乱伦的事呢!此其一,其二,更大的矛盾,神仙既然是真的,那么神仙应该不会骗人吧,那么秦可卿画上的结局应该不假吧!!最后她定然是吊死的了,因为画上就是一个吊死的嘛!是不啊。

    ——然而,十三回中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是分明的,明明白白的是 病死的。。。其中还没少让人担心,贾珍还请了冯紫英的熟人一个叫张太医的来看。看了以后还说了一些颇为古怪的话。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一个粗制滥造的小说,作者肯定写的不严谨,穿帮了,跟我们写网文一样,写了下文忘记了上文的人物名称、年纪、甚至是身世背景——这样的事也确实是常有的!——但是可怕的是——第一回中早就写到: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那这个问题就奇怪了——我倒要问问曹雪芹啦!——你这十年都干了啥啊?——为什么书中如此明显的矛盾之处,十年了你都没有发现吗,竟然可以视若无睹!

    ——以曹雪芹的才情和认真,那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作者要故意留给读者的‘机关’和‘谜题’!!!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两句我说可能很超常的话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是你老曹,写的这什么狗屁剧情!简直是前后矛盾,太虚幻境中和贾府中的秦可卿两个人一个吊死一个病死,简直是自相矛盾的乱写一气!!

    ——作者看起来很有才情的一个人,也会犯如此低级的一个错误?十年时间,都不能把一个人物的设计给改好吗?

    ——书中两个秦可卿。一个在太虚幻境的宝玉梦中出现。一个是贾府中的贾蓉的老婆。

    ——那么,这两秦可卿,梦中的那个肯定是假的吧。。。!!

    ——但是,你又如何解释宝玉醒过来后把秦可卿的小名都喊了出来,秦氏自己都纳闷了:“我的小名儿这里从无人知道,他如何得知,在梦中叫出来?”

    ——到这时候,两秦可卿,真假已经分不清!!

    ——好了,我们这时候休息一下,回到第一章回来看。


    读者们,不知道你们还记得吗?

    真是甄,贾是假。

    ——难道,难道作者是故意的这样写的?!!

    ——写了一真一假两个秦可卿。。。然后把谜语机关藏在其中!


    所以,那两句增广贤文上面的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意思是要告诉我们:世事糊涂处,人情悖乱处,皆是学问和文章!!
    原文: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宝玉睡梦,太虚幻境,皆是来‘提醒’读者的眼目的。

    这才是这本书的立意之本!!

    曹雪芹苦心造诣,告诉我们:凡看不穿的,从世事‘糊涂’上去看!!!凡看不清的,从人情‘悖乱’处去看!!!

    ——自相矛盾,低级错误,十年不改,事出反常必有妖!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上完》

    宝玉梦中跟他成婚的秦可卿,和荣国府中贾蓉妻子秦可卿。。。哪一个才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呢?

    其实,这时候,真假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作者和我都想要读者你们,继续看下去。继续看下去,才能发现作者的苦心造诣和各种机关手法。

    此时呀,作者已经达成了‘太虚幻境’的两句话叫做“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这个前面半句了。

    真假分不清了。。。

    特别是对于宝玉来说:梦中的秦可卿是真的,还是现实中的是真的呢?


    作者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把‘梦’和‘醒’两个字给点出来!


    有什么呢?

    读者请看——说着大家来至秦氏卧房。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读者请看这两句诗词。。乃是秦太虚的。。。

    之前分析过了。。。秦和秦是同姓,太虚这个字,又是太虚幻境相同。。。所以,很巧啊!!

    巧还没啥了,这两句诗咋一看没什么,仔细一分析不得了啦!

    前面一句是‘嫩寒锁梦因春冷’,此句意思呢,我竟然向别人讲,唯恐他人不明白。

    锁梦的意思,就是睡不着啊。

    可能是春天还有点冷,也可能是喝多了春茶提神!!睡不着!

    这个‘嫩寒’就是春茶的意思。


    后半句:芳气袭人是酒香。

    喝多了酒,自然就醉醺醺的,想要睡觉了。

    秦少游的这两句诗词呀,意思是:春天喝多了茶,本来就提神醒脑了,再加上天气还没那么暖和,有点冷,也就睡不着了,睡不着,那梦也做不了了;芳气袭人呢,春天百花开了。。。那空气中的气味呀,甜丝丝的,暖洋洋的,给人一种想要熏熏然的好像酒香的感觉。


    我们之前说过了,此书立意大宗旨,在‘梦幻’处,提醒读者眼目!

    作者把所有书中的谜语、机关、算数、矛盾,都集中集合到了这一个地方!

    就是‘梦’和‘醒’这两个字中!!

    所以,在第一回中,作者才会说出那样的话: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你看了这两句诗词,你作何感想。。?

    前面一句醒着睡不着,后面一句熏熏的想睡!!这就是作者,把这两句诗放在这个地方的一个设计机巧!

    所以,梦中的可卿是真的,还是现实中的可卿是真的呢?

    对宝玉来说,真的就是有点分不清喽。

    要我是宝玉,当然希望梦中的 是真的。可是宝玉生活的贾府中,秦可卿分明是贾蓉的老婆,而且最后是病死了!

    这一上来,就让读者有点精神分裂的感觉。

    还好。。。


    梦中是意淫爽一爽,醒来该咋过咋过。。。所以,宝玉醒过来后也没去计较梦中人的真假,只是看到袭人,就教她行‘云雨’之事。

    这是宝玉在太虚幻境里面学的,警幻仙姑教的。

    宝玉这剧情算是另类的仙侠文了吧?

    一上来,做梦就得到技能。。。还是仙子亲自教学。学会了,再去祸害袭人等。

    放到现在,这个套路也是很爽的了。不怪人家喜欢看红楼啊 。




    所以,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真也是假,假也是真。

    宝玉在半梦半醒之间。开始 了他的香艳生活。。。咳咳,我好像跑题了。

    好了,根据‘梦’和‘醒’这个关系。

    我们再来看第一回中贾雨村这个人物。

    为什么要这样倒着写呢,你不是说,不跟人,不跟事的吗?只跟着作品的意图去说的吗?

    大意是这样,这是因为啊,如果不先写出第五回的这个主要的机关机巧之处,谁都不懂贾雨村在第一回中说的话的具体含义!!

    因为这就好像一个连环迷局,如果你没有一个线头去解,那是一团乱麻。所以,这也是所有红学家研究了那么多年,那么多人,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道理,看不懂红楼梦,这是最大的一个原因。


    作者把所有的线索、矛盾相关的东西都放在了第五回的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中。所以,你在贾宝玉清醒的时候,是绝对绝对看不懂的。因为平时贾宝玉所经历的事都是‘假’的。

    只有在‘梦’中,贾宝玉才有‘真实’的一面。

    好了。。。我们继续来看贾雨村在这本书的第一回中说了一些什么?



    原文:  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玉在吋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这两句诗词都颇为古怪

    ——第一首,写到了‘玉’,映射了黛玉——如何手法呢,你看,颦颦之愁,月下自怜,最后结束时的‘先上玉人楼’。

    ——我们都知道黛玉这个人,很有风情,宝玉一见面,便问什么‘古今之情’。

    ——所以,作者这里的手法,乃是‘关情’!

    ——频之愁,自顾和自怜。月下顾影自怜的一种情感上的相关联系。最后更是点出了‘玉人’这个词。



    第二首——玉在吋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两句像诗非诗的东西更是点出了贾雨村这个人物跟‘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一个联系。

    ——谜底是什么呢?!——哎。。。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人物放在第一回中!?

    ——因为这个人物,跟秦可卿有很大的联系!!!

    ——如何联系起来的——哎,就是黛玉+宝钗——你们还记得秦可卿的特点吗?——是‘兼美’——也就是说兼具了林黛玉的身形袅娜和薛宝钗的温柔和平两人的美感优点——贾母在第五回中评说了秦氏: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因他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作者就是用这样的手法,把本来毫不相关的各色人物,联系在一起的。而这里面就是一种隐藏着一种谜语和线索啦。



    ——那么,作者关联此人物(贾雨村)跟秦可卿相关的目的是什么呢?


    如果只看这么一个关联,当然还是如梦中幻中的,你得一直的看去,才能看清。

    ——我们由秦可卿和贾宝玉的关系,发现了贾宝玉可能和贾雨村的一个联系。

    ——在第五回中,贾宝玉和秦可卿结婚,行了云雨之事之后,第二天来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乃是‘迷津’!

    原文:因二人携手出去游玩之时,忽然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行,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从后追来,说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乃迷津,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柁,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坠落其中,便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了。”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

    好了,宝玉被拖了下去。好梦当醒。



    ——于是乎,在最后的一百二十回中,贾雨村就‘醒’了过来。

    原文:雨村因叫家眷先行,自己带了一个小厮,一车行李,来到急流津觉迷渡口。

    ——大家且看这个名词“急流津觉迷渡口”——这个名字太不正常了。。——正常的渡口会起这种名字嘛?

    ——所以,这个渡口,乃就是‘迷津’!!——也就是贾宝玉在梦中掉下去的那个地方。

    ——贾宝玉一掉下去就‘醒过来’了。


    我们方才说了,红楼梦中的所有的线索,都关联在这‘梦’、‘醒’两条线索中。

    从一开始,甄士隐和贾雨村在第一回中说话,到一百二十回,还是甄士隐和贾雨村说话。

    ——可是奇怪的是,本来应该是甄士隐作为一个结束的,可是呢,书中却是‘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想来,此书中隐藏不能为人所知,所以,只能用‘假雨村’去归结啦。。。不然,此书便露人眼目了。

    ——无奈,作者只能在梦幻处,‘提醒你眼目’。这样,方能不露‘眼目’。



    附原文:直寻到急流津觉迷度口,草庵中睡着一个人,因想他必是闲人,便要将这抄录的《石头记》给他看看。那知那人再叫不醒。空空道人复又使劲拉他,才慢慢的开眼坐起,便接来草草一看,仍旧掷下道:“这事我早已亲见尽知。你这抄录的尚无舛错,我只指与你一个人,托他传去,便可归结这一新的公案了。”



    在一百二十回中,有 一个很奇怪的细节。。。

    那就是在这里贾雨村见过甄士隐之后便睡着了!原文:士隐说着拂袖而起。雨村心中恍恍惚惚,就在这急流津觉迷渡口草庵中睡着了。

    如果说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掉入‘迷津渡口’而‘醒来’的话。

    那么,贾雨村,在这里的睡着,恰恰意味着,他进入了‘太虚幻境’!

    原文: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虽可为良友,却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今既遇尔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子独为我闺阁增光而见弃于世道。故引子前来,醉以美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表字可卿者许配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然如此,何况尘世之情景呢。从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这一段话,是警幻仙姑劝导贾宝玉的。。。说明为什么要讲秦可卿在梦中许配于他。问的是让他从此改过自新,“从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可见,这警幻仙姑,一个神仙。。。却偏偏喜好功名利禄。。。却也是奇怪。。。贾宝玉没见得改变了多少,而有一个人,对这功名利禄这 件事却是格外的喜欢!这个人不用我多说——就是身后有余,眼前无路的贾雨村也。

    贾雨村醉心功名,这一点我想大家都十分清楚。。。

    所谓‘玉在吋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写出了雨村的抱负和志向——就是当官啊!

    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雨村巴结上了四大家族的势力,同时也可以做到‘胡乱的判断了薛潘打死冯渊一案。’

    所以,此人是功名利禄场中人,恰恰跟贾宝玉是一个相反,乃是宝玉口中所说的‘禄蠹’也。

    ——然而,作者为什么要把雨村跟秦可卿联系起来呢?

    ——因为雨村实在是‘梦’‘醒’这个关键的破解方法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

    ——读者们不要忘记了——红楼梦是小说——非真实事。——作者在里面隐藏了真实的事——所以叫做‘甄士隐’——但是作者又万万不敢写出真事——只能放在各种逻辑谜题之中,希夷读者们在偶然之间能够破解。——所以是‘真士隐说假语村言’。

    ——作者这样写贾雨村,就把贾雨村变成了跟贾宝玉对立第一个标杆——成为了‘真假梦幻’里面的一个跟贾宝玉对立而相关的 一个大线索。

    ——甚至可以说,贾宝玉入了经济仕途,就是贾雨村;而贾雨村出了经济仕途之道,就是贾宝玉。

    ——这一点,后面第十七回元妃省亲那一回,也有证据表明是真实的。

    这一回,正经题目是: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开头第一句,便是‘话说秦钟既死,’

    这个‘秦钟’其实是‘情种’也。谐音啊。

    第五回中,太虚幻境中提到过,红楼梦曲子开头第一句“开天辟地,谁为情种?”

    这就是‘秦钟’。

    那么,关于秦钟的事,这且先不说,放在下面一篇中说。。。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贾雨村或者说入了仕途之道的贾宝玉在十七回中的表现。

    当然,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也有点心生迷惑——不是说,要揭开书中隐藏的几百年的历史故事的吗?-如何写道现在,还是这些,没有进入正题啊?

    ——哈哈,读者们先不要着急嘛...当年金庸先生因为张纪中拍‘笑傲江湖’,让令狐冲一开始就出场,还有点生气。。。写作啊。。。就是一个调情识趣的过程,如果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呢,那就不是文学艺术题材了,而是军事报告通告了。。。所以,咱们稍微藏山隐水一点,把正经的那个高潮和主要的东西放在后面一点再说。

    你看,曹雪芹写红楼梦,也没有把最关键的第五回放在第一回中去说。。。而只是放在一些铺垫之后。这样做呢,就是一个不露眼目的意思——就好像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那个开门后见到的‘影壁’——你觉得多余,可是那就是‘不露人眼目’的作用。没了这个,就怎么都差点‘意思’!。


    好了,来看这一回中,贾宝玉都展示了一些什么大才?准确的说,应该是‘雄’才!

    原文:遂命开门进去。只见一带翠嶂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众人都道:“极是。非胸中大有丘壑,焉能想到这里。”

    ——注意了,此园中本大有‘意思’。藏于山才能隐出水。


    原文:说毕,命贾珍前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走进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略)。。。宝玉道:“尝听见古人说:‘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这里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不过是探景的一进步耳。莫如直书古人‘曲径通幽’这旧句在上,倒也大方。”

    ——这是宝玉说话的第一个题词。

    ——曲径通幽——读者有什么想法吗?——我看到这个词,乃是想到‘路虽小,可达密室’!那个武林秘籍,都藏在人所不见的小路之中,何尝有明明白白的放在大路上让你捡呢?!——所以,此曲径通幽,乃是提醒读者。怎么看接下来的书。


    原文: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不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须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称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来。”宝玉四顾一望,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又称赞了一番。

    ——这是进入大观园中正经的第一景色。前面都是小把戏,山为影壁,玉石为题壁,这都是不算正景。

    ——此处乃是最重要的。

    ——‘泻玉’两字其实本来已经泄露‘天机’。但是书中宝玉驳斥。。。反用‘沁芳’。沁,是浇灌浸入的意思。芳,是花朵草木的意思。

    ——所以,沁芳,那就是浇灌花朵的意思!(你们有没有想到一点什么呢?哈,我是正经人,我什么都没想到。。哈哈。)

    ——这也是全部宝玉的题词中,贾政最满意的一次,竟然‘点头微笑’!!其他题词都是不同意,甚至喝骂,反正是没有这个表情和待遇的。

    ——至于为什么!!!我来给你分析!



    关键秘诀,就出在这两句话(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跟贾雨村有关!!!

    ——所谓绕堤柳借三篙翠,还是影射贾雨村借了林如海-贾政-王子腾-四大家族这一条势力线,恢复了官位。所以,这里用了一个‘借’字。!

    ——隔岸花分一脉香——影射了贾雨村为了当官,甘心跟贾家认了同宗。那什么意思呢,贾雨村要给贾家祖宗磕头上香的——所以是分了‘一脉香’!

    ——这两句话——都影射了贾雨村。而贾雨村醉心功名。贾政听了,自然是‘点头微笑’。

    ——所以情商不够的,真的看不懂红楼梦,就需要其情商智商都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看懂啊。

    ——因为人情练达,就是情商啊;世事洞明,就是智商。——这两句话,是解开红楼梦的一个总钥匙。——人情不够练达,自然也就看不到书中的大悖人情之处;世事不够洞明,自然无法看到书中的违反事理之处——如此,如何能看到作者心意?和为读者留下的谜语机关呢!?

    如果写的太露白了,又会被清廷当局发现而引发文字狱。所以,作者等人也真算是‘苦心造诣’啦,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写个小说,曹雪芹还能十年批阅,五次增删,说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种话了。


    下面来看第二景。有些人也认为是第一景。书中宝玉也说是‘这是第一处行幸之所,’。

    这个感觉就看个人怎么分了,如果是室内的话,确实是第一处。之前题词的地方都是室外,石头上呀,亭子上的匾额啊。所以,分量没有这个地方重。这个地方,就是著名的,后来林黛玉住的地方,大家一下就猜到了,就是 ‘潇湘馆’。宝玉题词是‘有凤来仪’,后来元妃自己改了,叫做‘潇湘馆’。

    关键是宝玉题的两句对联,很有内涵。大家来看:

    原文:宝玉道:“这太板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因命:“再题一联来。”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贾政摇头道:“也未见长。”

    其实我一看到这两句话,我就想到了薛宝钗房里的情形了。

    作者还故意用了‘宝’字开头。

    单从这两句联呢,意思是延烧香的宝鼎还在烧香,茶碗已经放下不喝了,其烟气还在上升;窗户吹来的威风是有点凉凉的,下棋时间久了更觉如此。

    这里有‘宝’有‘玉’。

    作者生怕你看不明白,告诉你看破的方法,就是:‘管窥蠡测’!!

    嘿嘿。

    ——管,就是管仲的那个管;蠡是范蠡的蠡!

    ——所以,这不是假的。是真的。人家写的不明白,可是看得人得明白。不然你就辜负了人家。

    ——宝字开头,黛玉住。所以这个地方,还是 跟我们之前分析的一样,跟贾雨村,秦可卿两个人分不了关系。

    ——至于,管仲范蠡这两个有什么?——怎么去破解——这需要一个人的历史古典的精通啦,一般人还真是很难。曹雪芹等人精通个诗词典故,所以谜语都跟这些相关。。。

    ——仲的意思,就是伯仲之间那个‘仲’。。。而伯呢,是老大,家里的老大,叫做伯,仲,是老二。。。老三呢,叫做叔。所以,这是一个中国人伦里面的用词。

    在这里呢,作者是用仲去影射了‘宝玉’这个‘元春’的兄弟。


    ——而范蠡的故事,大家都清楚,跟西施是有关系的。

    ——而西施,在宝玉第一次见面黛玉时候,就联系上了。(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个西子,就是西施。而‘颦颦’两字,就是来源于西施病心东施效颦的典故。)至于西施和黛玉这个人物映射了一些什么历史?在书中又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思?这个 我们下一篇再解释。读者们可以期待一下,下一篇将是红楼梦此书最大的‘真事’浮现之时。

    ——按照此时书中的情景,贾政批评宝玉‘管窥蠡测’是完全不合理的。。。这个成语的本意,是从一个小孔洞中去看一个大的物体,看不到整体的相状。而这里宝玉提的‘有凤来仪’四字,只是古典文辞,跟点面等区域范畴无关的。所以贾政这里才是‘借题发挥’。所以,作者乃是有益的在暗示读者要怎么样才能看懂这里的一段话。可谓机关算尽,苦心造诣。


    大观园中,第一处房子就是潇湘馆,第二处呢,就是稻花村。

    我们来看:

    。。。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话,便说道:“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且题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思。”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便俗陋不堪了。唐人诗里,还有‘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越发同声拍手道妙。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旧诗,敢在老先生们跟前卖弄!方才任你胡说,也不过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原文)


    这一段话呢,平常看去,稀松平常啊。毫无什么呀。

    但是 ,如果你看懂了其他的一些东西,你再看,便完全的不同寻常,甚至达到了处处是秘密,句句是机关。

    我们之前分析过,秦可卿房中有两句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这两句诗,乃是写的‘春茶’和‘桂花酒’的。额,这个桂花酒我之前没有详细说。因为酒自带花香气,那就是花酒果酒。(至于 为什么是丹桂酒,这个又说来话长,可以另写一篇了都。哈哈。)

    这里的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古时代野外村郊的酒店都有一个招牌和幌子,这个幌子呀是用竹竿子或者木头杆子挑在杆头,然后挂在外面的,不然路人无法看到,上面写着‘此处有酒’或者‘下马吃饭’之类的广告。行路的人呢,一看到呢,就明白了,这里可以吃饭,喝酒。

    所以,宝玉改为‘杏帘在望’...‘在望’两个字,就是衍伸了‘酒旗’的这个本来意思,但是增加了从客人的角度、旅人的角度去看,这样一来就变得更生动而有情意啦。

    所以,众人喝彩。

    ——然而呢,宝玉忽然一转话峰说:村名若用‘杏花’二字,便俗陋不堪了。(表情还冷笑。此时大有违反人情之处,人家赞你,你反冷笑。违反人情,所以此处要注意啊)唐人诗里,还有‘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的妙?”

    ——究竟宝玉为什么不顾人情,众清客赞他,关键的是,这里的在‘在望’两字还是宝玉自己提的,那可就更加古怪了,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而且变脸极快,前一秒还高兴的在说:杏帘在望好啊!!后一秒已经变了一个冷笑的表情和面孔:若用‘杏花’二字,便俗陋不堪了!!——让人大感惊恐,就好像青霞和紫霞分别出现在白天和黑夜,让人感觉这宝玉可能是有精神分裂!!

    “我哥哥叫至尊宝,我是至尊玉”(语出《大话西游》。)

    所以,宝玉果然是有精神分裂的。哈哈哈哈。

    先不开玩笑了。这里之所以宝玉变脸这么快,而且还是打自己的脸,这是因为,作者要他传达一些讯息。不如此写,读者就不会留心注意到。这就是作者的一些苦心。

    ——唐人怎么了? 稻香村为什么就比‘杏帘在望’好呢?

    ——芳气袭人是酒香。

    ——‘沁芳’!为什么就比‘泻玉’好呢?沁,就是侵入的意思。

    ——‘在望’为什么就比‘酒旗’好呢。

    ——这就得看你从‘泻’的那一面,还是‘芳’的那一面去看了。——哪一面更有情趣意味,哪一面就自然是好的。哈哈。所以作者用‘沁芳’而不用‘泻玉’。

    贾宝玉自从出了太虚幻境之后,跟秦可卿一夜云雨之后,马上醒过来就 拉着袭人干了那档子事。这一段本来写的奇怪,袭人不该这么快就从了。毕竟,女孩子哪能不要个脸呀?但是生性风流的人态度就可以不一样了!

    好了,这个谜题,留到下面一篇即刻揭晓。我们现在还是来看贾宝玉如何借‘题’发挥。

    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旧诗,敢在老先生们跟前卖弄!方才任你胡说,也不过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原文)

    ——注意贾政用词,试你的清浊!???(第二回中,冷子兴口中的甄宝玉说女儿清男人浊。所以,这里的‘清浊’其实是在暗示男女关系。作者生怕你看不懂啊。)

    说着,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峭然孤出,似非大观,(原文)


    ——这一段呀,还在稻香村。。刚才是在外面‘看’,现在呢,是在里面。。。咳咳。

    ——然后是宝玉跟贾政抬杠。抬杠的原因嘛,是贾政说宝玉不读书,宝玉不服气,说此地虽然还不错,还是有伤于‘天然’:因大观园里都是人为假造之景色,哪里来的‘村庄’?背后山无脉,门前水无源等等。。。一通话把贾政都说的气了,要把宝玉‘叉’出去,然后忽然又把他喊回来题词,题 的不好,‘一并打嘴巴’。

    ——注意这里的一个词:大观!!这个园子叫什么?——‘大观园’(十八回可见)可是宝玉紧紧抓住题目批评说: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当然了,大观两个字,是后来元妃提的。但是,你还记得作者要我们‘管窥’吗?——这姐弟两,这一唱一和的是演什么呢?一个说非大观,一个呢偏要题名‘大观园’!

    ——若当平常看,便是等闲人。所以,我们可不能随随便便的就当等闲看了!这两姐弟呀,一定是在演一出什么大戏呢!反正我是这样觉得啊。

    (宝玉)宝玉吓的战兢兢的,半日,只得念道: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这两句对联意思:春水泛涨,增加了可以洗衣服,葛,就是葛布。这一段话跟西施浣纱有一定的关联。西施洗的是纱布衣服,这里是葛布衣服。所以只有布料的不同。

    好云香护采芹人——好云应该是霞云或者湘云,也就是傍晚时的彩霞。所以这里隐藏了这两个人物。芹就是地里的芹菜了。


    这两句人物都是折射,所以没有直接的一个关系去说。暂且放下了。

    继续看下文: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字。”贾政笑道:“又落实了,而且陈旧。”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宝玉道:“越发背谬了。‘秦人旧舍’是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贾政听了道:“更是胡说。”

    武陵源是桃花源记里的。。。(六十三回,袭人抽到花签: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

    秦人旧舍——秦!可卿吗?

    贾政:更是胡说。(你儿子便胡说!)

    。。。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上面头发往下挂,下面处女落红浮荡。。。所以说是‘武陵源头’、‘秦人旧舍’云云。)

    众人都道:“好景,好景!”

    ——这一段映射了贾宝玉和秦可卿的梦中云雨之事。(不要以为我胡说,我还有其他的证据,但是这里为了行文的简洁和读书的便利,暂时不去提它。跟武则天有关。(也是秦氏房中可见的古董陈设)

    继续看:

    (原文)贾政道:“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艹登}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


    ——注意这些草。所有的草名,都跟红楼书中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跟林黛玉这个‘绛珠仙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绛珠仙子的本命来源 就是“”一棵草!——书中写道警幻仙姑处,众仙姑说:今日绛珠妹子生魂要过来玩的,如何不见?!——其实呢,它就是秦可卿。。。或者说,作者的这个谜题就是让林黛玉和秦可卿一身了。——而事实上,秦氏的身形也是极像‘黛玉’的袅娜!而非像宝钗圆厚。

    你们注意,兼美,就是 兼有黛玉和宝钗之美。但是秦氏这里的描述完全不对!!

    ——为什么呢?

    ——正常审美,身体消瘦的,那不是美,因为瘦呀, 有一个毛病——平!——飞机场。所以正常的兼美,应该是宝钗的身材+上黛玉的性格——黛玉在风情雅致上跟宝玉有心灵上的相关,关键时刻,只有她能帮宝玉出气也维护宝玉的气场。

    但是这里的秦可卿竟然是‘温柔和平’!——这就不对啦。。

    消瘦的人恐怕不长命,性格太过柔顺和平的人,会被人言语欺负!而恰恰秦氏是这样死的。被‘焦大’给骂死了。!

    所以,这个兼美的说法在秦氏这里不成立!在我看来是结合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毛病,是兼并了两者的缺点,而非优点。

    至于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我还是那一句话,下一篇分析咱们便见分晓。

    这些草的名目太过繁琐,暂时就不说了。只要明白跟‘绛珠草’林黛玉以及秦可卿有关就是了。以后读者们如果有兴趣自己慢慢去寻找开发也是很不错的一个快乐的事情。


    (原文)宝玉道:“如此说,则匾上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 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

    ——香的是杜若蘅芜。绿的定是青芷。而宝玉这里,偏偏要把宝钗住的地方跟黛玉的颜色联系起来。(=青色,就是黛色。所谓远山如黛。)


    —— 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而这两句诗更是内涵深深。首先豆蔻,乃是少女。艳字,乃是丰色。书中常拿宝钗比牡丹,牡丹者,国色也。所以,这里的意思,乃是说宝钗豆蔻年华来选妃;后面一句呢,乃是说的林黛玉,在六十三回众人抽花签中里面有一句‘开到荼縻花事了’个人感觉这个酴醿和荼縻两字很像,应该是同一个词的啊。。。书中提到‘兰麝’、‘明月’可以得出一个‘麝月’,而恰巧,这一只签是她出来的。


    。。。说着,大家出来。走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原文)

    。。。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那日的事了。(原文)

    ——这是在暗示,此地就是‘太虚幻境’!

    ——为什么呢——因为你看看,秦人旧舍,沁芳之源。(是谁教会宝玉和袭人干那云雨之事的。。。可不是太虚幻境的这帮不干正事的仙姑吗?)

    (原文)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说一样,遗漏一样,便不足取。”

    ——这一段跟史湘云相关。因为史湘云是‘蕉下客’也是‘海棠下睡觉的主’。以后再说。

    (原文)说着,引人出来,再一观望,原来自进门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又值人来回,有雨村处遣人回话。贾政笑道:“此数处不能游了。虽如此,到底从那一边出去,也可略观大概。”说着,引客行来,至一大桥,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边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贾政因问:“此闸何名?”宝玉道:“此乃沁芳源之正流,即名‘沁芳闸’。”

    ——宝玉说话,偏有古怪,说是‘此乃沁芳源之正流’。其实呀,芳是何人呢。。。哎,那就是袭人!!花袭人的哥哥叫花自芳。在六十三回,作者还设计把芳官喝醉了睡在宝玉一床上一整夜。(在封建时代,这可不是个小事,所以不可当寻常等闲看。)

    ——宝玉从太虚幻境中和秦可卿做了一夜夫妻之后(警幻仙姑教授了云雨之事!),醒过来就拉着袭人‘云雨’了一回。所以,你不能说这不是‘沁芳之源头’吧?!所以,贾政和清客之前要用‘泻玉’宝玉却非要改成‘沁芳’的用意就在这里啦。作者还生怕你看不懂,用改‘酒旗’成‘在望’两个字的事情来提醒你:主、客之间的道理和情意是不一样的。

    所以,史湘云叫做‘蕉下客’!!嘿。不要以为我在玩十八禁的梗。这真的不是我在玩,是曹雪芹在自己玩的不亦乐乎啊。

    请看:宝钗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朝韩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都忘了么?”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意,笑道:“该死,该死!眼前现成的句子竟想不到。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也悄悄的笑道:“还不快做上去,只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呢。”

    为什么要改呢,因为元春把宝玉‘红香绿玉’改了‘怡红快绿’。所以宝钗见了来点他:。。。贵人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才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又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分驰了?况且蕉叶之典故颇多,再想一个改了罢。”

    。。。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如果只是把玉字(这里是写芭蕉的,叶子很大,很像绿玉。)改成‘蜡字’(唐朝韩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这是比喻芭蕉像熄灭了的绿色蜡烛一样,其实隐含着‘烟消火灭’四个字。)

    另外,这个‘干’,非同寻常。中国语言是很神奇的,比如日呀,干啊,弄啊。。这些正常的词都能想到奇怪的事情上面去。哈哈。

    所以,这里的这个‘干’,不是干净晒干的那个干(第一声),而是不干什么就是‘干’的那个干!(念第四声)

    证据有很多,比如茗烟和丫头‘卍’儿的事。比如宝玉和袭人的事等等等。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目的就说来话长啊,那就是‘烟消火灭’四个字了。还记得香菱吗?“好防元宵佳节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记得贾雨村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他就是跟甄士隐一起在过元宵节的时候做的这些诗呢!

    所以,你现在懂为什么元妃省亲是发生在元宵节了吧?(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什么这一回,贾政提到贾雨村,还非要他前来题词了吧?!(原文:贾政听了道:“所见不差。我们今日且看看去,只管题了,若妥便用;若不妥,将雨村请来,令他再拟。”众人笑道:“老爷今日一拟定佳,何必又待雨村。”)


    宝玉急了,忙向前拦住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儿罢!要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吃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儿,我往你坟上替你驼一辈子碑去。”说的黛玉“扑嗤”的一声笑了,一面揉着眼,一面笑道:“一般唬的这么个样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也是个‘银样蜡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说说,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

    ——最后一句,宝玉说: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但是,你仔细看,黛玉说的有什么古怪吗!:银样蜡枪头?

    ——其实,这黛玉说了一句比喻。就是中看不中用的意思。——好嘛,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哈哈哈,够十八禁吗?!

    ——所以,这是不是作者在开车的呢?

    宝玉说姐姐真是‘一字师’了!这个‘一字之师’,我看来很特别,也很香艳。只不过呢,它是通过了黛玉的嘴才说出来的。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分开安排呢,因为秦可卿是‘兼美’啊!不分开安排就山水尽漏啦。。所以想要看清楚,只有把林黛和宝钗两个人的故事情况 合在一起去,才能得出秦可卿的线索原貌。

    ——书中跟宝玉发生过性关系的主要只有两个人物:一是梦中的秦可卿,二是贾府中的袭人。

    ——所以,‘沁芳’和‘沁芳源’!两个人的故事。

    ——各位读者,你又是谁的师傅呢?她又教会了你一些什么样的技能呢?


    好了,我们现在是真的慢慢的进入高潮了。


    ——什么是女儿国的女儿棠呢?且听下回分解。


    答案当然是:没有!

    说实话,有的话,会让我吃不下饭,感到恶心了。

    我想可能很多小伙伴也跟我一样,喜欢这个剧情是假的——很高兴的告诉大家,它就是假的。

    ——虽然当初曹雪芹想把写成真的,比如别的版本中就有。但是最后,曹还是删去了这一段。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有碍风化。如果曹留着这一段,《红楼梦》这一本书是绝对不会在清朝时候正经出版的!

    所以,书中留有曹雪芹明显改动过一些剧情的痕迹。

    你比如秦可卿的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前面两句和后面两句,风格转变太多。。。明显是有改动的。。。这是我的一种对于诗词的感觉。

    另外,秦钟这个人物,出场没两次便死了。。。这也是一个后期增加上去的人物。。。

    好了,现在要说的,就是有关这两件事情。



    首先来看秦可卿的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很多认为秦和贾珍有一腿的人,现在可以想想:贾珍这人何有‘情’之一字啊?!

    而两情相逢,更从何说起?难道秦可卿好好的儿媳妇不做,爱上贾珍了!?还是发自内心的感情!?


    大部分人认为可能是贾珍的胁迫!!

    但是这一点是不成立的。原因是:1,贾府住的人太多,这种事根本就瞒不住。 2 就算贾珍是禽兽,真的要秦氏,可是秦氏怎么能随随便便的同意呢?而且根据这判词,还是两情相逢相悦的?!所以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那么这个判词就很有大问题啦。。既然这个判词说的不是贾珍和秦可卿两情相逢,进而相悦。。。那么,它在说谁呢了?!

    哈,答案还是那个人——贾宝玉!



    那么,有的人又说了:焦大呢,焦大呢!?

    啊~我就在这等你,等老半天啦。


    这又要说到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两句判词了。

    漫言不肖的,就是那个焦大。

    所以,曹雪芹都写在这里啦。


    如上所说,贾珍和秦氏之间是不可能有感情的,就算贾珍一厢情愿的或者动用家主势力的,但是秦氏是不可能有那个动机和感情因素存在的。

    所以说什么‘两情相逢是空穴来风’之语。因为贾珍和秦氏之间没有两情相悦的可能。如果换一个人,比如白面小生,贾府外的人,还有可能。


    而秦氏和另外一个人,却很有两情相悦的可能——那就是梦中的贾宝玉!!


    宝玉有情,秦氏是情,两情相逢而有淫。

    原文:忽见警幻说道:“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那些淫污纨与流荡女子玷辱了。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解,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耳。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这一段话,十分‘吓人’。

    警幻说: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乖乖,这要是没点心里准备,得被这仙姑吓一跳。

    天下第一淫人!!!


    这种话,神经病都不敢这么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警幻可是就这样大大咧咧的,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了。究其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宝玉呀,是好色而有情,好色呢,是谁的色呢?

    ——是牡丹的国色(宝钗)。

    ——有情,是谁的情呢?——黛玉的人情!

    宝钗和黛玉,合起来还是‘秦可卿’!作者就是这样,绕来绕去的,只为了告诉你一个逻辑——宝钗和黛玉都从可卿里面化出。。。一个古今之情,一个是风月之债。当然读者现在还不明白什么是‘古今之情’,而什么又是‘风月之债’。

    这些随着我的分析的深入,都是会慢慢的逐步揭开的。


    关于古今之情,宝玉一见黛玉,就说:《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

    而太虚幻境这里:。。。上书“太虚幻境”四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着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也有一副对联,大书云: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宝玉看了,心下自思道:“原来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又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略领略。”

    哎,宝玉和黛玉,就是古今之情。

    宝玉和宝钗呢,就是‘风月之债’。

    ——所以,这时候,你再来看秦可卿的判词,就简单多了。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就是说的宝玉和可卿两个人的。只不过,这两句,是梦中之事。而后面两句判词,却忽然变成了贾府中之事。跳度很大。(真、假;梦、醒)



    不过呢,从后面两句判词去看: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焦大的话,又确实无的放矢。

    我们还是来仔细分析一下,焦大的话是不是真的吧!

    名侦探柯蓝说过:真相,永远只有一个。要么红学家说对了,要么我说对了!

    所以,为了秦可卿的清白,大家麻烦一点。继续的搜索下去吧。


    原文:凤姐在车上和贾蓉说:“还不早些打发了没王法的东西!留在家里,岂不是害?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贾蓉答应了“是”。

    众人见他太撒野,只得上来了几个,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焦大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众小厮见说出来的话有天没日的,唬得魂飞魄丧,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

    凤姐和贾蓉也遥遥的听见了,都装作没听见。宝玉在车上听见,因问凤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这是什么话?”凤姐连忙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胡,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等我回了太太,看是捶你不捶你!”


    焦大喝醉了,乱喊一通。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1 ,焦大说的是真事,平时不说的,现在喝醉了都喊出来。2 焦大喝醉了,胡说八道。根本没有的事!

    那么, 哪一样情况是真的?

    我倾向于后面都一种!就是焦大喝醉了胡说八道。

    但是很多人喜欢搞阴谋论。说没有事的话,曹雪芹写这两句判词什么意思呢?

    呵呵,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作者如果只是为了写一个醉汉。是根本没有必要说这么一大段的。古代不像现代,有键盘,那都是毛笔字写的蝇头小楷,多一句话都觉得浪费。要再往前,用竹编记载事情的时候,那都是多一个字都是罪过。

    古时代的人为什么不写小说呢?——因为根本没有记载的地方!!一本小说如果要记载在竹子编的竹简上,可能要几十顿重都是可能的!

    所以,只有当印刷术和造纸术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经济条件的发展也到了一定的程度,平民已经能够普及纸张了,价格比较便宜了,这个时候,小说的创作才变得比较平民化和可行。。。

    所以,这两句判词绝对不是没有目的和内涵的,这一点我早就注意到了!

    继续。

    ——王熙凤,在车上听到焦大呼喊乱骂,还不是那个爬灰的事奥,只是‘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王熙凤就恼了,说道:还不早些打发了没王法的东西!留在家里,岂不是害?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

    所谓的打发,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赶走,而 赶到外面的产业上去,比如田庄里去种田去。反正不要放在贾府中才是了。


    那么,秦可卿这个人是书中的描写笔墨比较少,其中我注意到了这样的一段话: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秦可卿生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病。

    也不知道是从第几章起的,忽然就这个样子了。

    大概是冬天的时候,因为宝玉到薛姨妈这里下雪了。

    且说这个病,看了很多医生都看不出来。大多数都说是喜脉,就是要生小孩的意思。秦氏已经二个多月没来月经了。

    这一天呢,贾蓉去请一个太医,这人呀一看医术就好。。。

    原文:贾蓉一一答应着出去了。正遇着刚才到冯紫英家去请那先生的小子回来了,因回道:“奴才方才到了冯大爷家,拿了老爷名帖请那先生去,那先生说是:‘方才这里大爷也和我说了,但只今日拜了一天的客,才回到家,此时精神实在不能支持,就是去到府上也不能看脉,须得调息一夜,明日务必到府。’他又说:‘医学浅薄,本不敢当此重荐,因冯大爷和府上既已如此说了,又不得不去,你先替我回明大人就是了。大人的名帖着实不敢当。’

    贾珍遂延入大厅坐下。茶毕,方开言道:“昨日承冯大爷示知老先生人品学问,又兼深通医学,小弟不胜钦敬。”张先生道:“晚生粗鄙下士,知识浅陋。昨因冯大爷示知,大人家第谦恭下士,又承呼唤,不敢违命。但毫无实学,倍增汗颜。”贾珍道:“先生不必过谦,就请先生进去看看儿妇,仰仗高明,以释下怀。”于是贾蓉同了进去,到了内室,见了秦氏,向贾蓉说道:“这就是尊夫人了?”贾蓉道:“正是。请先生坐下,让我把贱内的病症说一说再看脉如何?”那先生道:“依小弟意下,竟先看脉,再请教病源为是。我初造尊府,本也不知道什么,但我们冯大爷务必叫小弟过来看看,小弟所以不得不来。如今看了脉息,看小弟说得是不是,再将这些日子的病势讲一讲,大家斟酌一个方儿。可用不可用,那时大爷再定夺就是了。”贾蓉道:“先生实在高明,如今恨相见之晚。就请先生看一看脉息可治不可治,得以使家父母放心。”于是家下媳妇们,捧过大迎枕来,一面给秦氏靠着,一面拉着袖口,露出手腕来。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刻工夫。换过左手,亦复如是。诊毕了,说道:“我们外边坐罢。”

    贾蓉于是同先生到外边屋里炕上坐了。一个婆子端了茶来,贾蓉道:“先生请茶。”茶毕,问道:“先生看这脉息还治得治不得?”先生说:“看得尊夫人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今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应胁下痛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据我看这脉,当有这些症候才对。或以这个的为喜脉,则小弟不敢闻命矣。”旁边一个贴身伏侍的婆子道:“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得如神,倒不用我们说了。如今我们家里现有好几位太医老爷瞧着呢,都不能说得这样真切。有的说道是喜,有的说道是病;这位说不相干,这位又说怕冬至前后:总没有个真著话儿。求老爷明白指示指示。”

    那先生说:“大奶奶这个症候,可是众位耽搁了!要在初次行经的时候就用药治起,只怕此时已全愈了。如今既是把病耽误到这地位,也是应有此灾。依我看起来,病倒尚有三分治得。吃了我这药看,若是夜间睡的着觉,那时又添了二分拿手了。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大奶奶从前行经的日子问一问,断不是常缩,必是常长的。是不是?”


    曹雪芹用了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这个张太医看病。。。

    那么这个太医说了什么呢?

    。。。那先生说:“大奶奶这个症候,可是众位耽搁了!要在初次行经的时候就用药治起,只怕此时已全愈了。如今既是把病耽误到这地位,也是应有此灾。依我看起来,病倒尚有三分治得。吃了我这药看,若是夜间睡的着觉,那时又添了二分拿手了。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


    ——注意,这里有一段话描写秦可卿的。。。
    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

    什么!?

    这秦氏竟然是一个‘聪明’人!

    心性高强!?

    额。。。怎么感觉性格不对啊。。。但是。。。书上就是这样写的了。。。

    我感觉秦氏应该是一个柔顺的人。。。但是张太医说,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

    ——好了。。。我觉得这个评语已经不是奇怪来形容了——而是太他妈奇怪了——如果放在案例里面去说,这秦可卿已经是‘重大嫌疑’了。

    不过这里死的是她自己。。。所以,还是事出蹊跷。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大段话呢。。。还把诊断过程写的如此详细——就连我,如果不是十分重要,我也不会完全的复制如此多的原文,难道是骗稿费吗?——只是因为如果不把这么大段的原文都发出来,就无法让读者看清楚作者的‘别有’用心!!


    原文:不拘听见什么话儿都要忖量个三日五夜才算。这病就是打这‘用心太过’上得的。今儿听见有人欺负了他的兄弟,又是恼,又是气。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这是尤氏评论秦氏的病的。。。也就是秦氏的婆婆。)

    作者写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两个事情——第一,这太医是个有真材实料的医术的。证据1 冯紫英将军府都来请他看。。证据2 此人说出来的医理简直是深奥至极,就算是现代学中医的都未必能看得懂吧?反正我是看的不明觉厉——忽然想起来,就这么一个小说,曹雪芹你也懂医术吗?——为什么非要写的这么仔细呢。。。我写小说都是能绕开的就绕开。。。但是曹一个写小说的,非要把一段病症写的如此‘详细入理’

    我觉得作者是为了证明一件事——这个太医,是真有医术的。!不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郎中。

    而且冯紫英府上也来请他看。说明此人在权贵之间还很抢手。

    那么, 他说的这一段话,就更加奇怪了:“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



    ——为什么奇怪呢?

    因为如果大奶奶(秦氏)为什么要把焦大留在贾府上呢!!

    我们来看聪明人的范本王熙凤是如何处理事情的:凤姐在车上和贾蓉说:“还不早些打发了没王法的东西!留在家里,岂不是害?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贾蓉答应了“是”。

    所以,你发现这里面的奇怪了吗?

    ——要么,太医说谎了,要么,秦氏有古怪。

    ——现在,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又用人证,又用药理,证明张太医是真有好医术。

    ——所以,现在的得出的唯一的结论就是——秦氏有古怪!!!

    如何秦氏这样的一个‘聪明’人,凤姐这个‘聪明’人马上就想到的事情,但为什么她却想不到呢?!

    而且,凤姐还只不过是宁府的事不关己的人。。。如果焦大口中说的‘爬灰的爬灰’是真!那么秦氏这个‘聪明人’的描述便一点也不符合实际。

    因为连凤姐都立马想到,这样的人应该打发出去到庄子上去。。。可是秦氏这样一个跟贾珍通奸乱伦,但是却还要面对焦大这种因为救过贾家祖宗的命因而面子很大,但是却常常喝酒胡说八道乱报八卦的人!!她是一个聪明人,为什么不把焦大这样的随时可能爆炸的隐患给赶出去!!

    对了!!

    ——这就是作者写的‘人情练达即文章’!

    ——你明白过来了吗?

    ——作者之所以要费大量篇幅描写这个张太医,是因为他的重要的证词!!——秦氏是一个‘心性高强的聪明人!’——可是一个聪明人却没有做本来应该‘聪明’的事?——但凡秦氏不是傻子,如果真的有跟贾珍通奸的事——那么焦大这种隐患第一时间就被会清理出去!!——可是焦大还在贾府之中活的好好的——而王熙凤的语言又明确的告诉我们——如果王熙凤这个‘聪明人’都能想到的,为什么秦氏这个同样的‘聪明人’想不到呢!!?如果秦氏心中真的有鬼,这焦大有几个也早就没影了。

    所以,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焦大在胡说!!!

    在我看来,焦大就是真的喝醉了酒发酒疯的那种人,然后开始胡言乱语的怼天怼地怼空气!——这就是他能一直待在贾府没有被贾珍和秦氏给弄走的原因!!

    名侦探柯蓝:不管事情有多么的破朔迷离,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只剩下唯一的可能,真相只有一个!!!

    所以,贾珍和秦可卿,当然就是没有发生奸情的。

    那句判词:情既相逢必主淫。其实是说贾宝玉和秦可卿的。

    那么,奇怪的是,那两句判词: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又该作如何解释呢?!

    嗨,不要慌,这又是另外一个的神奇故事了。下篇预告:《王熙凤的卿卿性命!》!
    王熙凤此人有古怪?

    嗨,很简单——她是一个秦可卿的分身!!

    跟秦可卿的判词是十分的 有关系的。莫大的关系。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原文:警幻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调。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曲,反成嚼蜡矣。”说毕,回头命小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

    作者通过警幻之口告诉我们:如果不看书稿,只听这曲子是听不懂的。——那么也就是说,这红楼梦曲谱要和红楼剧情放在一起看,才能看懂。



    那么我们看这个王熙凤在红楼书中什么表现?

    ——很聪明,性格也很强。。

    这是不是很巧合——跟秦可卿的性格(性格高强,聪明不过!!)如此吻合!!

    那么有没有理由去怀疑——这秦可卿和王熙凤,其实是一个人呢!!

    ——可以!

    这两个人不仅性格像,都聪明,而且呀——有关王熙凤的曲子{聪明累}里面提到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这卿卿,难道就不可能是‘秦可卿’吗!?

    哎!

    今天,我要告诉你什么是神奇!!


    来看判词: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接上文的分析。。。秦可卿跟贾珍之间啥事也没有。。。那么,作者所谓的这一句‘漫言不肖皆荣出’却是又指谁呢?——因为我们已经推理出来了,焦大根本说的是胡说,所以贾珍和秦氏都不管他。他们两人啥事没有,管他做什么呢?不需要防着。

    所以,这个漫言不肖指的是发生的另外一件事,而这件事,跟一个人有关——王熙凤!!

    那就是‘爬灰的爬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里面的后面半句‘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

    首先我们要明白,爬灰和小叔子的意思。。。爬灰是一个错别字的:扒灰。而这扒就是从炉灰里面扒出来的意思。。这是因为以前的烧香拜佛的那个锡纸,上面有 一层薄薄的镀锡层,现在还有这样的祭祀用品。。。银色的。。。以前庙里面烧的不是一点半点,你烧一点我烧一点,几天就是一满炉子了。。。所以,有人专门把这个炉灰‘扒’出来,然后重新锻炼,就跟现代从手机废料里面提取黄金一样,属于回收利用。。。重新得到金属锡的一个过程。。。因为锡跟媳妇的媳字同音,所以扒灰的意思就是扒媳。。。这是一种引申变化。

    那么小叔子呢。。。一个女人的丈夫的弟弟,叫做小叔子。

    那么我注意到宝玉到秦可卿房中之前的一段话,我们来看“秦氏听了笑道:“这里还不好,往那里去呢?要不就往我屋里去罢。”宝玉点头微笑。一个嬷嬷说道:“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里睡觉的礼呢?”秦氏笑道:“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个?”

    按照辈分,贾宝玉是贾蓉的叔叔。。。但是呢,贾宝玉的年纪,根据作者后文所说,只有十二三岁!!这个岁数明显比贾蓉要小好多了。。。

    在以前的社会,辈分高的并不一定是岁数大的,这是因为各人的生孩子的年纪不同,所以常常出现岁数大但是辈分却小的事情。。。这里贾蓉和贾宝玉就是 这样,贾蓉已经结婚,应该快二十多吧,但是贾宝玉有书证据才十二三岁(作者写)但是却叫他叔子。也就是贾宝玉年纪少但是却是贾蓉的叔叔。古时代的孩子多,辈分不乱,不像现代,比较简单。

    那么。。。如果你稍微的有一点 逻辑的思考能力,很容易得出一个名词:小的叔子!

    对了。作何就是用这个看起来不是手法的手法去隐藏这样的一个逻辑——贾宝玉,是小叔子!!!

    ——你想到了吗?

    可能你觉得这样一个点,有点牵强。确实,如果只是这么一个点,我也会不自信,觉得可能是我牵强附会了。。。但是,不要急,后面还有更加劲爆真实的证据给你看。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贾瑞回身要跑,被贾蔷一把揪住道:“别走!如今琏二婶子已经告到太太跟前,说你调戏他,他暂时稳住你在这里。太太听见气死过去了,这会子叫我来拿你。快跟我走罢!”贾瑞听了,魂不附体,只说:“好侄儿!你只说没有我,我明日重重的谢你!”(原文)

    按照这段话看,贾瑞是贾蔷和贾蓉的叔辈。。。所以喊他侄儿,这一段是王熙凤把贾瑞骗了,然后让贾蓉和贾蔷来抓奸的。

    那么,你看,作者写了:这个偷小叔子的,也是假的,没偷成。

    贾瑞的年纪应该比贾琏要小,所以是王熙凤的‘小叔子’。

    不过,证据却并不在这明面上。而是在后面的照镜子里面!!

    那贾瑞此时要命心急,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孽之症。贾瑞偏偏在内听见了,直着声叫喊,说:“快去请进那位菩萨来救命!”一面在枕头上磕头。众人只得带进那道士来。贾瑞一把拉住,连叫“菩萨救我!”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搭裢中取出个正面反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来,——背上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来,单与那些聪明俊秀、风雅王孙等照看。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我来收取,管叫你病好。”说毕,徉长而去。众人苦留不住。(原文)

    贾瑞会王熙凤设计恐吓,吃了惊恐,回去就大病了。。。然后刚好遇到这个道人。。。

    这道人也稀奇,拿出一面镜子——风月宝鉴!!给他。

    还说:。。。出自太虚幻境。。。单与那些聪明俊秀,风雅王孙照看。。。

    注意这段话:单与那些聪明俊秀风雅王孙照看。。。

    这贾瑞是什么聪明俊秀风雅王孙吗?!!——不是。

    贾瑞是贾代儒的儿子,在贾府中地位实在不高。。。乃是旁系。。。所以王孙算不上。。。说他聪敏吗?——聪明人能被王熙凤随便就骗过了!?

    所以他不是一个聪明人。。。另外,俊秀虽然还有一点,但是做出这种事和怀着这种心思,风雅确实谈不上。。。

    所以,道士这里的话又有古怪——这个道士是自己上门来的,可不是贾代儒花钱请来的。。。

    如果是贾代儒请来的,那么道士为了钱,可能说这些好话听——但是这道士是自己来的。。。一看就是个真有道的道士——那么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是讨好贾瑞吗?!

    贾瑞这样的人品,担得上“风流俊秀聪明王孙”8个字吗?!

    这道士既然是真的,人品既然信得过——那么,这贾瑞就是个‘假的’!

    贾瑞接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想毕,拿起那“宝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儿,立在里面。贾瑞忙掩了,骂那道士:“混帐!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原文)

    红粉骷髅,这不过是佛家白骨观的功夫。。。作者明白这典故。。。所以套用这典故过来,寓意世人:美色如骷髅。

    正是纯阳吕祖的那首诗一样: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所以,修道人,畏色如畏虎!

    佛家有释迦摩尼传出来的‘白骨观’来观空。。。道家呢,也有自己的一套克制方法。

    这里作者套用这样的典故。。。是说贾瑞这人太过好色。。。

    大家还记得秦可卿房中武则天用过的‘铜镜’吗?

    宝玉此时便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原文)

    秦可卿房中陈设,不要白白看过。。。以为就是富豪人家的炫富摆设。。。富豪人家虽然俗气,愿意用这些摆设。。。可是作者曹雪芹不是俗气也没有那个功夫,偏写个小说来铺陈富贵。。。而是另有所指~。

    作者写的每一样陈设都有很深的内涵。

    其中武则天的宝镜就是最重要的一项!!!!!!!!

    ——你们觉得武则天为人如何?她聪明不聪明啊?。。她心性高强不高强啊?!。。。

    我其实已经不用说了,你已经明白了!——作者是用武则天关联着王熙凤!!或者说,武则天就是 王熙凤!!

    而作用用王熙凤对应着武则天的性格写,同时,还把物件(铜镜)也是这样写。

    这就是‘风月宝鉴’!

    原文:想着,便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点手儿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到了床上,“嗳哟”了一声,一睁眼,镜子从新又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如此三四次。到了这次,刚要出镜子来,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只说这句就再不能说话了。

    旁边伏侍的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掉下来,便不动了。众人上来看时,已经咽了气了,身子底下冰凉精湿遗下了一大滩精。

    贾瑞正照‘风月镜’,一照之后,几下就死了。

    脱精而死。重病的人还屡次脱精,。。。很容易猝死。读者不要以为不可能。这样的事是很多的。

    中医也说了,重病、骨折、大风大雨,雷电交加,特殊节日(比如清明、冬至、七月十五等)不要行房事,不然容易出事。就是这个原因。

    这是有科学原理的,原理就是人体的精液是骨髓里面的细胞制造的。。。而你重病的时候正需要白细胞等身体细胞,你又射精不止,骨髓中来不及制造那么多白细胞等有益细胞,然后就猝死了。

    所以道士把这镜子叫做;风月宝鉴。而不是简单的叫做‘风月镜子’!!

    ‘宝鉴’,就是教人要前车之鉴,要引以为戒的意思。

    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道!”遂命人架起火来烧那镜子。只听空中叫道:“谁叫他自己照了正面呢!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为何烧我此镜?”忽见那镜从房中飞出。代儒出门看时,却还是那个跛足道人,喊道:“还我的风月宝鉴来!”说着,抢了镜子,眼看着他飘然去了。(原文)

    道士让人只照‘背面’,而贾瑞被色所惑,只照正面,所以,死了!

    作者什么意思呢?——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搭裢中取出个正面反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来,——背上錾着“风月宝鉴”四字,

    作者的 意思呀,就是让你照‘反面’!!——不要按照常理常情去看待这镜子!!

    这是一面武则天的镜子!!

    而王熙凤映射关联的是武则天。(聪明不过,心性高强,手段毒辣,风流自命。)

    好了,谜题很快就要揭开。


    我们刚才已经分析看到了——贾宝玉就是那个‘小叔子’!

    那么王熙凤怎么偷的宝玉呢!!?

    凤姐和贾蓉也遥遥的听见了,都装作没听见。宝玉在车上听见,因问凤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这是什么话?”凤姐连忙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胡,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等我回了太太,看是捶你不捶你!”吓得宝玉连忙央告:“好姐姐,我再不敢说这些话了。”凤姐哄他道:“好兄弟,这才是呢。等回去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人到家学里去说明了,请了秦钟学里念书去要紧。”说着自回荣府而来。(原文)
    WHAT?

    王熙凤和贾宝玉不是姐弟吗!!

    ——是的,是的——然而,那又如何呢!?

    作者告诉我们说了:“要反照镜子,要去除色相”!

    ——作者的意思,就是要我们撇开‘色’的表象来分析和研究——结果我们就能得到一个逻辑:贾宝玉是贾蓉的‘小叔子’!!

    ——‘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才是作者要说的事了。

    ——那么,再反过来——王熙凤和秦钟两人。。。是不是‘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这就是作者的手法——如果你被前面那半句‘爬灰的爬灰’带歪了你就再也解不开了。

    路只有两条,其中一条是岔路,走错了就会一直鬼打墙在死胡同绕圈。。。绕不到正路。

    虽然版本不同,里面有秦可卿上吊的剧情。但是这一段被删去了。

    因为太过伤风化。作者明白,如果这样写,根本没有出版的机会,而作者虽然是陶情适性,写出一段历史,但是如果这样有伤风俗,也是不可能被封建社会出版的。所以,作者后来改了。而这一改,就留下秦可卿的一个大破绽。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破解。

    如果根据别的版本,秦可卿真的上吊了。

    那么这本书当真是线索少 的可怜。。。而这本书我们也基本没有机会看到了。

    所以,天意也是高明的。

    ‘。。。开天辟地。。。谁为情种?!’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宝玉,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警幻对宝玉语)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

    情种——秦钟!

    只有这样,你才算是刚刚揭开了红楼中的第一道机关和谜题。

    那就是秦可卿和王熙凤的关联和映射问题。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贾天祥(贾瑞)第十二回刚死,第十三回秦可卿就死了。

    天祥者——天香也!!

    这两人一前一后,同归‘幻境’!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胡说八道的是贾宝玉,但是首先乱说的是宁府的焦大。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凤姐和贾蓉也遥遥的听见了,都装作没听见。宝玉在车上听见,因问凤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这是什么话?”凤姐连忙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胡,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等我回了太太,看是捶你不捶你!”吓得宝玉连忙央告:“好姐姐,我再不敢说这些话了。”凤姐哄他道:“好兄弟,这才是呢。等回去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人到家学里去说明了,请了秦钟学里念书去要紧。”说着自回荣府而来。(原文)

    宝玉不该问,问就是‘漫言不肖’,而开端呢,实在是焦大喝醉了胡说。

    焦大对应着小叔子。有意思。

    作者会用 很多的手法,但是最主要的两种手法是:表象关联法和逻辑关联法。

    这是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从图像上去像。比如我们的象形字,就是一种像。

    还有一种,就是逻辑引导。

    比如我说,我很大,而你是反义词。那么得出——你很小。

    哈哈。

    所以,我没有说‘小’字,但是你的大脑逻辑也可以分析得出。。。是不是?

    就好像1+1=?。。。2是不需要说的。

    这是一种方法。

    作者把王熙凤联系着武则天,把武则天的铜镜联系着‘风月宝鉴’,然后又把王熙凤跟秦可卿联系着。我马上要帮你揭开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煞费苦心的设计和安排!?



    六

    上回说道贾天祥就是假天香——也就是卿卿的意思。

    作者用秦可卿映射‘’崇祯“!!!

    崇祯,当然是非淫者。

    而如果作者要明白的写一个‘贞者’,那么这个逻辑关联很快就会被聪明人,比如乾隆等看穿!!

    所以,作者只能再绕一个湾。首先,把秦可卿的判词说成是一个‘淫者’!

    然后再设计张太医的话语和焦大的存在来从侧面反证出“秦可卿没有通奸,不是淫者”!
    ——然后你就自然得到了一个淫的反义词——“贞”!!

    所以,那所有的解读红楼的专家,一直都在‘表象’‘色相’上打转。却没有看到反面的作者真实意思。

    这样说不是红楼专家这些研究者的鄙视,而是处于一种惋惜和可惜的心情。

    花了那么多的功夫和精力,得到了那么多的关注和名声,到最后却依然只在表层表面打转,看不破红楼的精髓!这岂不是最大的浪费和可惜吗?!
    至于刘姥姥映射的是王熙凤——然后王熙凤再隐射的是崇祯,

    可以看到作者写的王熙凤的脉络,有明显的修改痕迹。

    这是因为秦可卿的事迹(上吊的事)既然不能真的写出,一经写出,便再无出版可能。所以作者删去!

    而这样一来,作者的谜题便有了很大的一个破绽。那么要怎么办呢?!)

    ——办法就是安装排一个人物,去从反面射向这件事——而这个人物,就是王熙凤———事件是王熙凤拒绝贾瑞,表现出‘贞洁’的一面。

    ——这同样可以得出一个逻辑——‘崇祯’!

    所以,作者通过这样的手法,隐藏了一些逻辑:秦可卿和‘小叔子贾宝玉’的关系;以及王熙凤和贾蓉的关系。

    贾蓉就是秦可卿的丈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王熙凤和秦可卿实则是一体两面。

    焦大口中‘爬灰的爬灰’从真事被迫被改写成‘假事’;而‘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却被迫从假事改成了家事。

    作者这样改实属无奈。因为我之前也说过了。如果写出诲淫诲盗的东西,那么是无法出版的。而作者不想要红楼梦被淹没。所以只能改掉秦可卿上吊而死的那一段。

    从真变成假。这就必须修改王熙凤的这一段。

    所以,这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非常大的破绽。只要小心一点,不难看破。也成了此书破解的一个最大的线索。

    大家还记得‘芙蓉女儿诔’吗?

    为什么偏偏是芙蓉,不是牡丹,不是杜鹃,不是芍药?

    因为蓉!!

    芙蓉者——夫蓉也。

    而谁喊蓉老公?!——嘿嘿,不就是秦可卿吗?

    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作者的手法的清晰脉络了。

    那么芙蓉女儿诔到底说了一些什么?!让我们观察!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天平不易——太平很难改变了。(清朝政权坐稳了。)
    蓉桂竞芳之月——芙蓉者,水芙蓉也。也就是莲花。一般是佛法象征。
    无可奈何之日——无可奈何花落去。悼念前明之亡。
    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四者皆有深意。限于篇幅,暂不表之。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女真大清攻打前明已经十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关外大清的来历,籍贯,文化风俗,因为太过久远早就无法考察了。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而本文主角宝玉,待在这‘大清’已经五年八个月。(应该是顺治朝)
    岂道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汝南斑斑泪血,洒向西风;梓泽默默馀衷,诉凭冷月。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之有妒?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在卿之尘缘虽浅,而玉之鄙意尤深。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

    岂道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大清占了前明(红销账里),一直追杀宝玉(真实历史上的某人)。
    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陕西某和尚,其实乃明末农民起义家‘李自成’是也。陕西嘛,黄土高原!也是他的老家。

    至于女真和草莽的这种性别互换,是作者的老手段了。

    一到可能触及真实被人看破之时,便用‘性别颠倒法’!把男的写成女的,把女的写成难的。

    作者也借甄宝玉之口说过“女儿清,男儿浊”!大清不清,谁清?前明不浊,谁浊?

    汝南斑斑泪血,洒向西风;——潇湘妃子,乃是舜帝二妻哭帝落竹为斑的典故!映射林黛玉!大家晓得。晴雯是林黛玉的一个精神分化,分支啊。

    梓泽默默馀衷,诉凭冷月。——梓泽者,晋代石崇 别墅 金谷园 的别称。现代泛指名贵华丽的花园。

    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之有妒?——前明之亡,实乃鬼之为灾(大清为灾)并非神灵嫉妒!

    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清朝上台搞文字狱。我讨饶就会得到款待吗?——那意思就是讨饶也不会得到宽待!岂有此理的意思。

    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晴雯被悍妇害死。此地的悍妇却是映射大清也!(女真族!)

    从这两句可以看出,此书对前明之悼念,对后清之鄙视愤恨。作者愤恨之心,跃然纸上了。

    在卿之尘缘虽浅,而玉之鄙意尤深。——在大清顺治年虽然才五年八个月,但是玉(我李自成)对大清的鄙视很深啊。

    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因为怀着如此对前明思念的心情,我不禁发出了对大清王朝的严厉的拷问!

    大家请看,如果你是作者。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不是梦中人,不说梦中话。

    红楼楼写情,水浒传写义,三国写智,西游写慧。不从情感来看红楼,那也就毫无意思了。

    剖悍妇之心,箝诐奴之口!
    大家请想,如果你是作者。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七 三岁小孩思春

    说到史湘云,大家都有印象:天真、大气、豪爽,爽朗、直率、坦诚,这些都是这丫头的优点。

    这样的人很有好处。不做作,不虚伪。比那些伪善的人无害多了。

    那么对史湘云最奇怪的一段描述,就是她的年纪之谜了。

    这事发生在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袭人斟了茶来与史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听见前日你大喜了。”史湘云听了,红了脸吃茶不答。袭人道:“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史湘云笑道:“你还说呢。那会子咱们那么好,后来我们太太没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么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来了,你就不像先待我了。”袭人笑道:“你还说呢。先姐姐长姐姐短哄着我替你梳头洗脸,作这个弄那个,如今大了,就拿出小姐的款来。你既拿小姐的款,我怎么敢亲近呢?”

    湘云结婚了。袭人说恭喜恭喜啊。

    这话很平常对不对。好.

    然后湘云害羞了。这也很正常,对吧。嗯。

    好——后面一句不正常的来了——袭人道:“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嗯???

    十年前!!

    大家记得宝玉多少岁吗?不是没有年纪的,而是有。

    在二十三回,明确的写着:因这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

    记得,这是贾宝玉奥!

    那么问题来了——史湘云天天喊贾宝玉二哥哥!爱哥哥。

    她几岁?

    ——好了,这是红楼梦中最荒唐的一个玩笑——比薛潘爱上林黛玉,宝玉是一块石头精,这些故事情节还要荒唐!!

    贾宝玉只有十三岁!从二十三回到三十二回。顶多也就过了2年吧。

    算十五岁。

    而史湘云呢?——岁数应该比贾宝玉低。当然,限于古代的辈分问题,其实也不一定。就跟贾蓉娶了老婆,二十多了,却喊十二岁的贾宝玉叔叔一样。

    因为隔代人生孩子的年纪不一样,所以辈分很容易就出现时间差。

    但是再怎么算。。。史湘云也没有二十多吧?

    如果十年前史湘云是十几岁,那么她‘思春’是正常的。

    为什么说史湘云和袭人之间的话一定聊的是‘男女异性’呢?这跟现代少女一样,聊的都是帅哥异性一样。

    袭人说:你那时候不害羞,这时候反而害羞了。说明那时候聊的跟现在结婚了的事情是差不多的。就是异性的事。

    这事奇不奇怪,史湘云十一二岁订婚了。。。

    这也平常,古时代女子十五六岁嫁人的都算正常,因为古时代人寿比现代少,所以人要早点结婚,不然那人生就太短暂了。另外女孩十五六其实身体也算长成了,只要来了月葵,那么就具备了生育能力了。所以古时代十五六岁嫁人的女孩属于正常年纪的。

    所以提早三年订婚。也算正常操作。

    但是呢,不正常的是什么呢?史湘云现在的十年前!也就是还是三岁的时候!她竟然跟袭人睡一起的时候,思春了!

    这就太奇怪了!

    这是本书最奇怪的一个时间上的谜题。

    三岁的孩子想男人?这不得不说是荒唐!

    可是作者偏偏要这样的荒唐发生了。而且袭人的年纪是多少?如果十年前袭人就在贾府,那么袭人现在至少二十多啦。

    史湘云三岁思春。。。这。。。。竟然让人无语。

    再说三岁孩子还会记得当年的那些琐事吗?——哎,可是袭人偏偏记得,不仅袭人记得,袭人偏偏还认为史湘云记得;不仅认为史湘云记得,还觉得应该说出来秀他一秀!!

    这就更加奇怪了。

    十年前小孩子的话,能当真吗?

    所以,做这样的安排只能说是有意为之。

    十年前,史湘云才三岁左右。竟然已经跟十岁以上的袭人躺在一起聊男人了!

    你说还有比这更荒唐的吗?

    如果说史湘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那么就不应该在这里说出来,因为袭人这样说,明显会伤史湘云的脸皮。

    所以,这就是违反人情事理的地方!!

    跟史湘云的年纪之谜对应的是另外一个人物——贾元春!!

    书中写道:且说元春自选了凤藻宫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每日起居劳乏,时发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宫,偶沾寒气,勾起旧病。不料此回甚属利害,竟至痰气壅塞,四肢厥冷。一面奏明,即召太医调治。岂知汤药不进,连用通关之剂,并不见效。内官忧虑,奏请预办后事。所以传旨命贾氏椒房进见。贾母、王夫人遵旨进宫,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见了贾母,只有悲泣之状,却少眼泪。贾母进前请安,奏些宽慰的话。少时贾政等职名递进,宫嫔传奏,元妃目不能顾,渐渐脸色改变。内宫太监即要奏闻,恐派各妃看视,椒房姻戚未便久羁,请在外宫伺候。贾母、王夫人怎忍便离,无奈国家制度,只得下来,又不敢啼哭,惟有心内悲感。朝门内官员有信。不多时,只见太监出来,立传钦天监。贾母便知不好,尚未敢动。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元春四十三岁死了!

    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根据元春的自己口述,元春在十年前,还在贾府教导二三岁的宝玉认字呢!!

    但是死的还是却四十三岁了?

    这年纪不是有些不对吗?——按照道理,古代选妃一般都是15、16岁的女孩子选。

    可是她却在贾宝元还没结婚的时候就死了。而这个时候,贾宝玉应该还不到20岁!!

    可怕!

    不可怕吗?贾宝玉才不到二十岁,那么贾元春应该是三十多岁。因为只有三十多,才能在十年前,也就是宝玉三岁左右辅导宝玉认字看书。

    假设家教书的这个时候元春是六七岁;那么选妃的时候,宝玉十二岁,元春十五六岁,这是完全对得上的。

    可是为什么到贾宝玉还没结婚的时候,元春死了却忽然增加到了四十三岁呢!!

    元春入宫多少年了?入宫按照这个年纪,应该至少二十年了!也就是二十三岁入宫。

    元春判词也是这样写的:二十年来照宫闱!

    但是有个问题,如果元春入宫二十年了,那么宝玉为什么还是十三岁!!?

    各位想到了没有?

    元春和宝玉之间,只想差不到十岁,因为这样,元春才可以在宝玉三岁的时候教他认字而在宝玉十二左右的时候她十多岁才能去选秀!

    古代结婚都早,十五岁选秀是正常,二十多岁已经是太晚了,皇宫一般是不要的。

    你像武则天,十四岁入的宫。这就是平常的。而二十多岁选秀,那是笑话,没有的事!

    所以,宝玉才十多岁,还没结婚的时候,元春就死了,而且作者写着明白:享年四十三!!

    这不是活见鬼了吗!?

    所以,贾元春的年纪之谜跟史湘云的年纪之谜一样,是本书中最最‘荒唐’的两件事!!
    好了,真相只有一个。

    我已经破解了作者的手法了。

    这个手法很巧妙。巧妙到如果你的学识一般,悟性一般,你就绝对不能破解。

    三岁小孩思春已经是荒唐,二十三岁女孩选秀就更是荒唐了。所以才有‘更向荒唐演大荒’之语。

    龄官划‘蔷’,痴及事外!

    如果要说,那就是史湘云的年纪被减少了十岁,以及贾元春的年纪被无故增加了十岁。

    贾元春在三十三死,十三岁选秀,二十三岁省亲,那才是正常的合乎各方面的逻辑。

    而作者却写成四十三,无端端的多了十岁!

    为什么?!啊,为什么?!

    原因,在于一句话,这句话,你应该听过——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

    啥话?——这不是佛家经典《心经》中的话吗?

    对呀,佛家的话。

    我记得贾母说过一句话:心经是胆,金刚经是壳。

    贾母也特别喜欢佛家,书中有好几处明证。

    贾母道:“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宝玉听说,心内虽不乐,也只得罢了。刘姥姥便又想了一篇,说道:“我们庄子东边,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她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本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得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这一席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三十九回 村老老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问底)

    加上贾母平时诸多表现,可以证明,此人信佛!

    如说过:心经是胆,金刚经是壳这类话!

    说明贾母平时亦读佛经,而且还有深刻见识见解。

    那么,熟读心经的人,必然听过一句话: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心经全名《摩诃波若般诺心经》,翻译的是唐三藏。对,就是那个取经的。

    首先我来普及一下这段话的本意到底是什么意思,大概是说呀:所有的法都是空的,都是为了渡人成佛而设的,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渡人成佛。所以诸法都是空的,你不要抱着法不放,那是法执。你不修行,抱着多少法都没有用。所以真修行没有法相。

    所以诸法空相了以后呀,就产生了‘心’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非相。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那么,倒过来,非所有相即是真佛,其实也说得通啊。

    当然,这个相不知是狭义的色相。而且还包括受想行识等除了眼根所观到的世界的这些一切,佛家一概看成是‘幻象’。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变化’的。

    而佛家认为的心,是不变的。包括楞严经也讲了,说不变的是本心本性,变化的是幻象幻形。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对这幻象幻形有清晰的感受呢——)我们就要静心。

    因为一动一静,才能感受清晰。就好像一个是一个信息接受器,一个是信息发散器。

    如果两个都是发散器,那你还能看清什么的?

    所以,宝玉也说过类似的话:无立足境,是放干净。

    这跟六祖说的:菩提本无根,明镜亦非台。

    都是讲的,接受的静心体和外界的动形用之间的互补关系。

    所以,佛家,讲色空不异。

    因为只要看到了色,说明你就有空性。因为只有当你空了,你才能看到‘’色”以及受想行识这些东西。

    如果你也成了色首想行识这些五蕴本身,那么你还怎么接受这五蕴呢?

    所以佛家老是让人放空,说放空了,你才能装下。

    就是让你把自己专心成为一个接收器,这样才能看的更清楚,接受的更多!

    当然,这是佛偈的一个偏驳的说法。我自己是不这样认为的。

    好了,佛家的事说过了,那么再来说红楼作者曹雪芹这里到底是搞些什么把戏!



    之前说过,作者精通佛道,至少了解这些经典。

    而作者又把贾母设计成了这样的一个喜好佛道的人!

    那么,史湘云的思春年纪未免太少,贾元春的选秀年纪未免太迟。这一对关系就出来了!

    就是一个增加了十年,一个减少了十年。

    史湘云是减少了十年。三岁思春,不太正常!十三岁思春我感觉正常。

    同样的,二十三岁选秀,我感觉不正常,十三岁选秀,我感觉正常。而且有宝玉的年纪做一个明证!宝玉还没结婚,二十岁都没到。而元春竟然有四十三岁了。这明显是错谬了。

    而作者增删五次,订阅十年。就成了一个笑话。

    而这个笑话如果并非笑话,而正是他‘增’和‘删’的一个结果呢!?

    这时候,你才发现,什么叫做有苦说不出来,什么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贾妃在三十多回之前说的教导三岁宝玉的话,可是九十回死了。年纪还错成了这样。

    如果是你,你觉得荒唐吗?如果你是作者,你觉得心酸吗?

    这些,就是隐藏在书里书后的故事。读懂了,让人倍感心酸,倍感同情!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啊?!

    如果你连作者写出三岁小孩思春,二十三岁女子选秀这种事都没有看出问题来,那我觉得基本上你不配读红楼啊。

    因为作者会觉得:我写了这么多,不是为了让你觉得我傻。而是为了告诉你:我增删了五次,到底干了一些什么!

    没干什么!

    心经说: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

    看懂了,就悟道了。看懂了,就愉快了。

    谁垢谁净?

    谁生谁死?

    如果我告诉你——林黛玉、金钏儿、晴雯。。这些人都没死。你作何感想?!

    那么林黛玉没有死,又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吗?

    不生不灭!!

    只为了说明这件事——林黛玉没有死。只是你认为他死了。没写错,是‘他’。

    这个人,就是我们之前提过到的——闯王李自成!!!

    这就是清(情)和李(理),事实和人情之间的洞明文章!

    绕来绕去,魂归幻境。

    绕来绕去,桃代李僵。

    绕来绕去,林黛玉没死。

    绕来绕去,草莽是王!

    我们看那首诗: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所以,

    不增不减,就是增了又减。

    不垢不净,也可能说成是又垢又净。

    不生不灭,就是生了又灭。

    都是对的。

    就跟佛家的色空不异的道理一样。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就是空,空即是色。

    其实这几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没看懂的话你就看懵了。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造类似的话,比如色中无空,空中无色,空空非空,色色非色,色空非二,色空非一。

    色是名色,空是名空。空本无色,色本无空。

    等等等。这些都是佛家的对于色空不异的内涵的延伸名词游戏。

    其实真的要说来。懂了意思也就不会懵了。

    好了,现在只说了贾元春和史湘云的年纪增减之谜。之前说了秦可卿和王熙凤的垢净之谜。

    最后,我要说到,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不灭不生之谜!!(下章,请期待)
    八 ,闯王未死之谜

    传说李闯王未死。当时清军追杀李闯。

    根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改西安为西京,封功臣以五等爵。同时,更定政权机构,改内阁为天佑殿,设大学士平章军事;六政府添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 增置省级机构,设节度使。

    同年杀入北京,逼得崇祯自杀上吊死于煤山。(4月25日)、

    也是同年1644年十月,清军杀入太原,到了潼关附近。。。

    1644年,可以说是崇祯17年,也可以说是顺治元年,也可以说是大顺元年。从这一段话你就可以看出这短历史的复杂性了。

    妥妥的三角关系。

    而作者就是利用这种三角关系,用男女恋爱的三角关系去影射和演绎了真实的历史的前明后清中间闯王的三角关系。

    所谓古今之情,所谓风月之债。云云。

    这且不说啦。先说正史。

    _李闯的大顺军打不过顺治的清军。。。从正月开始一路溃败,跑到五月分,陕西也陷落了,史书记载是李闯带着二十多人上山探查敌情被山贼杀死了。

    但是这种说话很有疑点,民间的传说:李闯没死。

    因为当时清军得到的只是一个李闯的模糊的人头!

    根据民间传说——李闯要败,属下有一忠心统领者甘愿代死,于是批着闯王衣服,打着闯王旗号。

    登山被杀,脸面被砍成模糊!

    有人上报清军,清军追到,不论真假,上报朝廷。(为何不论真假?因为想得功劳啊。)而清廷竟然也不论真假就发布了这个闯王已死的消息——在我看来,原因是:清军刚打下来中原,需要安定和威慑汉人,闯王已死的消息,对他们安定局面有帮助。所以清廷竟然也承认了这个面目模糊的人是闯王。

    于是,闯王逃过一劫。

    现代考古学家在陕西米脂(正是闯王的出生的原籍故乡)挖到一个墓穴,里面埋着一个奇怪的和尚,此人号称为‘奉天玉和尚’!

    而且根据考据,这个和尚来历和情况都很奇怪。首先是有很多的徒弟!!

    这个人徒弟竟然有几千。是的,你没看错。几千。

    那么,这就是很奇怪的一个地方,如果是一个高僧,为什么没听过他有什么高僧的事迹,那么既然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的和尚,如何却有几千徒弟这么多啊?!

    可以假设,闯王出家后,那些剩兵残将,也都跟随了他一并出家。为了掩人耳目,都托名是他的徒弟。而且还四散各处,只是时来看望。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你们看这个名字,‘奉天玉和尚’

    你们还记得闯王的之前的旗号是什么吗?

    我告诉你们听啊:‘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对,这就是闯王起义以后自己旗号上打的一个名号!!

    奉天呢,就是奉天承运的那个奉天。倡义,就是提倡道义的那个倡义。

    文武呢!!

    嘿嘿,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那个文武!

    你说:有啥啊?

    我告诉你:这就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两句描写贾宝玉的诗词的真正含义!!

    为什么文无第一?因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我说我老大,你说你老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说话这东西吧,也就是图个一乐。到底也说不清楚。所以写文章聊天,没有下武断的,什么是武断呢,就是去下定义说这个东西是什么什么是什么。。。然后就认为自己是对的,有的人还用拳头去捍卫。这就是武断。

    这样做文章就是不好的态度。因为你也会说错的。所以说文化要谦虚,要秉着学习交流的心态,其实你说你是对的,人家说 是错的,那有什么用呢?》

    就像脑筋急转弯一样,我问你1+1=几?

    你说:那还用问,2啊。

    我说:不对。

    你说:怎么就不对呢啊?

    我说:在正确的情况下等于二。在不正确的情况下就不等于。

    你一想:也是啊。

    你看,树上骑个猴,地上一个猴,到底几个猴。

    文字游戏,歧义太多,误会太多,武断那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说话不能太认真的。就算是科学知识那还有实用性的问题,也是会更新校准迭代的。

    所以说,文无第一。你写的再好,人家不承认,那你一个人自卖自夸吗?!那也好不起来。

    所以说文无第一。要承认他人说话的权利和说的东西的一些真实的优点。这样人家才会承认你的文章的优点。这是互相尊重。也是说话的艺术。

    那么什么是武无第二呢?

    真正的战争,那是不死不休的,怎么分出谁更厉害呢?是不是说两个人斗嘴,吹牛,那就分出来了?

    不是,谁死了,谁就输了,这个输都不用宣布。谁死了,就结束了。

    所以,武无第二。因为争到了第二也没用。第二打不过第一,还是死。

    所以武力这东西人人都争第一,不争第二的。

    为什么西方有人喊:第二又怎样?

    那是竞争,竞争第二没事,马斯克第一富,我第二富,根本不影响我吃喝玩乐的享受。

    可是武斗里面,第二就惨了。死蛮急,身首分离。

    所以,这是武无第二的道理。

    好了,讲过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本来的道理。

    我们再来看评价宝玉的诗词。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天下无能第一,就是天下不能第一的意思——隐藏一个‘文’字。

    古今不肖无双呢?——无双嘛,当然是第一了,暗含一个‘武’字。

    你再结合其他句子看: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这些都不像是描述宝玉的诗句。

    因为草莽那是草莽英雄的意思。宝玉最后当和尚了,跟草莽有什么关系?

    梁山好汉那样的,才叫草莽。这宝玉斯斯文文,温温柔柔的 ,跟草莽扯不到半天关系。

    所以,这是奇怪之一。

    第二: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宝玉一生下来就是富贵人家。。。从来没有穷过。。。后来直接就出家当和尚了。。。也没说穷。。。如果说什么‘贫穷难耐凄凉’?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不仅让人浮想联翩。如果这描述的是李闯王出家之后,过的穷苦日子倒是十分的合理贴切。

    。。。。。。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之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甚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那名墓碑上刻着‘奉天玉和尚’之人,不仅在米脂,而出家的那家寺庙,叫做“夹山寺”!

    在两峰之间,不叫夹山叫什么?

    把夹山的玉和尚写出,不叫‘泻玉’叫什么?

    所以,写出玉来太过直白,不如‘沁芳’!这就是作者在玩的游戏!!

    所谓沁芳,就是侵入了芳华(明朝)

    而黛玉葬花又是如何描写的呢?!

    我们来看: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2)?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3)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4]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3)掩风流。——是谁埋葬了朱明王朝?不是别人,正是李闯。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是谁把李闯赶跑了,让李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米脂县)——是清朝,女真人!!——你看看,这句话跟妙玉有关系。妙玉,不是女真人是什么?至于妙玉的谜语,后面会说到。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明朝啊,你今天死了,有我收葬,可是我不知道明天我身死什么时候死,死后有谁人收葬!!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你今天灭掉了明朝,人家各种说道你,他年你是了葬你的不知道是谁呢?!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明朝真的越来越亡了,也不可能复明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明朝的死)和我的结局都是虚无缥缈难以测度的事啊。

    这是闯王的心声。

    《葬花吟》和《芙蓉女儿诔》是红楼梦书中篇幅最长、情感最重的两首诗词。

    其中前者悼念了前明,以花为喻;后者抱怨了满清,以清高为比。

    前者暗藏了‘代玉而死’之事;后者暗藏了‘新清’之事。


    九 女真人妙玉

    红楼有神来之笔。此为证明: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都说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袭人高处走,晴雯命下流。

    崇祯吊死煤山,不是往山上走吗?

    清军入关,不是顺流而下吗?

    说是巧合?

    还是天意呢?

    山海关乃天下第一关。可就被打破了。

    上山,下海。冥冥中无天意乎啊?

    红楼中清为女真,浊为前明。

    这正合乎其神形啊。

    关外女真族,又名后金人,又名满清,别称女贞与女直。

    明朝末年,政治混乱,天灾横行,政权本已摇摇欲坠,朝廷又滥杀功臣,是为不明。崇祯六下罪己诏,依然挽不住大限来临。

    清入浊,就叫陷沟渠。

    这就是妙玉的这个人的一个逻辑联系。具体的晚上说。



    妙玉的判词: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的下场很惨,那么美好的一个姑娘家,最后落到一帮无赖赌徒当的强盗手里。

    但是她其实有一个很厉害的师傅——书中是这样写的: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的,所以他竟未回乡。

    这个妙玉的师傅精通一种易经类似的一种演算数术。。。估计也是封建迷信之类的吧。当然,有些人觉得易经是科学。

    但是我觉得就是封建迷信。

    欢迎大家来喷我。

    反正这师傅懂这个数术演算。好像奇门遁甲、大六壬、梅花易数、鬼谷周演等等演算之法一样,反正她师傅算的很准。

    算的很准怎么样呢——啵唧,把她丢这了。说:"你在这呆着,到时候自然有强盗来掳掠你!

    哎,这是话糙理不糙。她师傅的原话是: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

    结果,一群赌徒趁着夜色,贾府家为贾母出殡,家里没有多少青壮年男人的时候。。。咕咚从墙外跳进来,把妙玉掳了去!

    好嘛。这师傅算的挺准的。

    ——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

    稍微正常一点的人,这时候如果我是妙玉,心里就开始各种MMP,TMD的骂她师傅了。

    是不是?

    对,这是正常人的反应。

    然而她师傅表现的很平静。没有一丝情绪波动。

    这种反应是不正常的。

    这种描写也是不正常的。——这些就是违反人情之处。

    她能算到,那可以理解。

    但是算到了,不当一回事,甚至一丝情感波动都没有。那这师傅就不正常了。

    究其原因呢?

    只是因为清浊之辨非是那么简单的表象。

    之前我们看黛玉‘’葬花吟‘’里面有两句话: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这话到底什么意思呢?

    那意思是:干净来,干净走,比掉在臭水沟里强!

    怎么干净来干净走的呢——哎,就是随着水流走了!

    这是干净的来去!——那么这个水流又是谁呢?水流啊,就是那个清流喽。其实就是大清。所以,林黛玉葬花吟的意思是说啊:穷光蛋一个打进明朝首都,当了几天皇帝,又被清军赶出了北京,变回了穷光蛋。

    这就是‘质本洁来还洁去’——最后呢,还感慨“强于污淖陷渠沟”——大概,比死在明朝这种‘浊’人手里要好一点吧。这样子。

    那么,妙玉这里的意思,又是如何呢?

    这些名字带着‘玉’的,其实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就是说要清净吧,出家当尼姑了吧,但是呢好像情感和欲望也没有完全的放下;佛门说空吧,好像也没有完全的看空。

    所以呢,他们发明了一个词去说明这种状态:情僧!!

    为什么是情僧呢!?那原因是:不是自愿出家,而是被迫出家的。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可怜呀, 不管是金(大清)一样的品质,还是玉(大顺)样的品质,最后都掉入了大明这个“淖泥”中。

    其实是描写大顺和后金都攻打了明朝的这个事实。
    那么,妙玉是一个尼姑还是道士呢?

    是道姑,但是呢,却住在尼姑庵里。

    所以,这人不僧不道。

    为什么还有人说他不男不女呢?——因为就是夹在前明和后清之间,而又不能归于任何一种势力嘛,所以就弄得‘不男不女’了。就是这个意思。

    我记得这话是友邢岫烟说的。

    原文是“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前面两句还是有道理的。但是后面两句却是毫无根据了!!

    对不对啊?妙玉明明是个女的。不然那帮强盗为什么非那么大精力也要给她掳出去?!不就是因为她长相美好吗?

    那么奇怪了,长的这么每秒的人,邢岫烟为什么说的这么奇怪呢?

    事实上这就是一个谜语——而谜语的答案我们已经揭开了。就是因为这个人(李闯)不属于前明的浊男,也不属于后清的清女。

    所以,他就弄得‘不男’‘不女’了。

    闯王的遭遇惨不惨?

    思春湘云告诉你历史: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这是前面四年,到了第五年,我们看到的,就是妙玉了。

    因为五年八个月,这时候闯王已经做和尚了。

    好了,下面预告《思春四春喜和悲》
    十

    十年,十是十,四是四,十四是十四,事实是事实。

    好了。我已经晕圈了。

    下面我喝杯茶清醒一下。再来说。

    思春,是说的史湘云从三岁开始思春!

    那么,四春,就是说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这四人到底有何深意?

    包括秦可卿告诉王熙凤的: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包括惜春的判词: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四春确实是有深意的。
    首先,元春就是秦可卿(琴)!

    映射崇祯在1644年4月25日吊死。终年33岁!

    对,你想起来没有。我忘记说了一个元春年纪被增加了十年的有理证据。就是崇祯死时正好三十三岁!

    这是第一年。

    第二年,迎春(李闯)被清军打的大败,落荒而逃。到了1645年,也就是顺治二年和大顺二年。

    统兵出战,受到挫折,李自成亲率马步兵拒战,又被清军击败。初五、初六两日夜间,大顺军连袭清营,俱败。初九日,清军的红衣大炮运至,进逼潼关口。大顺军凿重壕,立坚壁,堵截清军。十一日,清军先用红衣大炮轰击,接着大举进攻,相继攻入大顺军阵。大顺军仍顽强奋战,以骑兵300反击,又分兵迂回到清军阵后攻击,但都失败。这时,北路清军由阿济格率领,从山西保德州渡过黄河,进入陕北,围攻榆林。经十三天激战,潼关失守。李自成见清兵两路夹攻,陕西陷落已成定局,遂被迫放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退入襄阳,“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

    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四月,清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接连大败大顺军,切断其东下去路。李自成见东下已无可能,便掉头向西南进军,准备穿过江西转入湖南。五月初,大顺军到达湖北通城九宫山麓。。。(百度资料)

    可以看到,这一年,李闯基本上全是吃败仗,被清军打的落荒而逃。可说是被欺辱尽了。

    这就是迎春(棋)的判词:

    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好了,一载很快就过去,到了1646年。探春。(书)

    画: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逢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记住,这时候李闯可没死。

    他开始干什么了?——他开始写书了。?

    1647年,惜春到了。。。他想当和尚了。。。因为这时候天下已定,清朝必定开始追查李闯到底死了没有,他带着一帮残兵败将是不是一个问题?

    所以,不出家,他基本上没有办法掩饰过去了。

    所以,1647年,他已经是出家人了。

    法号就是‘奉天玉和尚’。

    那么,后来,为什么这本书的作者是曹雪芹等人呢?看好了。是等人,而不是只有曹雪芹。

    虽然曹雪芹是主笔,但是故事有很多人的参与。

    这就是这本书有那么多奇怪的评论。比如什么‘胭脂债’什么''孔梅溪‘’什么‘笏田奇叟’等等等等。

    这几个人合力写了红楼。。。并且闯王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故事的讲述人!!

    当然,主笔依然是曹雪芹。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三回中的原有情节,后来被曹雪芹删除。

    畸笏叟在这一回回末有朱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应为“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甲戌本”十三回回末亦有朱笔眉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1]

    中文名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最新考证出处《癸酉本石头记》第十三回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三回主要人物秦可卿



    可見,原來的稿件中是有這一段故事的。。。



    那麼,畸笏叟在这一回回末有朱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应为“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那意思就是作者寫的太直白了,把歷史直接寫進去了。。。這老頭因為書中已經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伏筆之事,這是比直接的說出歷史更好的隱藏的,而前者太過直白。所以命芹溪刪去!!



    你們注意,這個“胭脂齋”是一個團體。。。而且是一個很不尋常的團體。。。



    因為“胭脂齋”諧音就是‘胭脂債’!



    什麼是胭脂債呢——就是深紅色的債。



    那麼,奇怪的地方來了。



    這段話,有一個老人,竟然命令曹雪芹做事!——命 其刪去。



    這就很奇怪了。



    你們看,以曹雪芹的文采,能做到主筆的地位。。。誰還有那個資格??說:你刪去這段。



    不是嗎?



    才學不如曹雪芹的人,肯定不敢這麼說。是不是?



    如果才學超過曹雪芹,那麼,為什麼他不是主筆呢!至少,才學如果跟曹雪芹一般,那也應該跟曹一樣是同為主筆才對啊。。。可是。。。他竟然不是主筆。。。而更奇怪的是,他竟然在教曹雪芹做事!!!



    這個是什麼樣的呢?——是當關的嗎?



    那麼,我們說過,這是悼念前明的小說。前明早就亡故五年多了(芙蓉兒女誄裡所說)。根本明朝的官員都不存在了,誰能命令的語氣跟曹雪芹這樣的大文人說話呢!?而曹雪芹竟然又甘心的聽之從之呢?!!!





    所以,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這個人不是一般的人。。。你看,首先,叟,是一個老人了。



    其次,他有很大的社會地位,可以教曹雪芹做事。



    其次,曹雪芹竟然絕對的聽從了他。。。因為這一段真的被刪去了!!!!!!!!!!!!!!



    你們想這個人是誰了?



    我告訴你們真相——他是李自成!!!!!!!!!!!!!!!!!!!!!!!!!!!!!!!



    我很早就跟你們說過吧。。。。。。紅樓夢的作者並非只有一個人,不然,書中就不會有‘後經曹雪芹批閱十載,刪改五次’等語。。。。為什麼呢?——因為這是集體創作。。。曹雪芹不願意獨佔功勞和名頭!!!



    這就是這部書成書的真實的情況。



    而書中歷史情感之悲憤,之浩蕩,之壯烈,宛如作者親歷氣事一樣。。。其實曹雪芹真的說過,這是一段真事。



    那麼,這個石頭人是誰?



    啊,就是李自成啊。



    他跟曹雪芹還有一幫文人名士舊老遺臣聯繫上了。



    但是呢,這個時候真的是大局已定了。無可奈何花落去。



    再妄想什麼大事。。。那只能是徒勞而無功。所以,眾人選擇了寫書寫感情寫歷史!!!
    十一 红楼梦的多个别名

    红楼梦有多少别名呢?

    据我所知吧,有好几个

    1 《金陵十二钗》

    2《风月宝鉴》

    3《情僧录》

    4《石头记》

    还有吗?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

    这几个名字都有自己的意思

    首先第一个《金陵十二钗》。

    写的一堆‘女人’!!但是呢,这一堆女人里面其实有真女人,也有假女人。

    真女人就是陈圆圆这一类的真女人。假女人就是大清的女真人!!

    我注意到书中有很多地方把贾宝玉和贾雨村联系了起来,这种联系是很奇怪的。。。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但是为什么作者非要这样写。

    第一个:贾宝玉在秦可卿房中睡着,梦中到了警幻仙姑处。最后到了一个‘迷津渡口’掉下去醒来。

    而贾雨村在最后一回中,正在一个迷津渡口睡觉。那空空道人就把《石头记》丢给了他,让他拿去传于世人。

    这是一个很大的联系。说明后四十回并非续写,而是续编。也就是说,大部分文字还是曹雪芹写的,但是顺序方面可能已经被打乱,很多段落可能有问题,但是高鹗等人给弄顺了。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太大的混乱。只是清廷单纯的要掩人耳目的。

    这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

    第二个有关系的剧情,就是贾政在大观院题词那一天,本来说要雨村来提,结果是宝玉在那一天提了大部分的词。

    这很奇怪。难道宝玉就是雨村。

    另外,警幻仙姑让宝玉从此重视功名。

    而贾雨村就是一个十分重视功名的人。

    有“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等渴望功名之语。

    另外这一首咏月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暗含三五,也有贵气之相。

    第三首诗: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我觉得三首诗,每一首都有自己的作用。

    第一句:玉。。。。钗。。。应该是联系的宝玉。

    第二句,三五。。。应该是关联的吴山桂

    第三句:应该是贾元春吧。

    不过先确定关联宝玉的应该肯定了。因为其他的证据还有很多。


    为什么是金陵?

    因为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别名——石头城!

    那么,金陵十二钗,可以说成是南京十二钗。

    其实作者把甄宝玉写的很真实。跟贾宝玉这里什么地方没说完全不一样的了。

    这就是这本书又叫做‘石头记’的原因。

    至于十二钗,我觉得有一个拆字的意思——十二拆嘛,还是很明显的。

    怎么拆呢?就是王字拆成了十二。

    另外,你如果联系上西施的老公——夫差。哎。那就容易明白。

    西施是林黛玉啊。。。吴王夫差!、

    其实这是映射吴山桂的。(这是说吴山桂这个夫君走差了。)

    作者用贾雨村这三首诗,分别映射三个历史人物。

    第一个就是吴山桂。

    通过模拟陈圆圆的口(史湘云)说他:真真是个糊涂人!说吴山桂是个糊涂人。

    第二个人物是就是李闯王。。

    第三个人物,是崇祯!(通过贾元春。)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人都要跟‘元宵佳节’联系起来。

    因为三五团圆,烟消火灭。



    至于为什么史湘云关联着陈圆圆。

    我想说一个可能都要失传的文字游戏——就是跟拆字法并列为古典文字游戏二大法则之一的——连音法!

    什么是连音法呢?那就是把两个字很快一起念。最后会得到一个字节的发音。

    你可以试试把‘圆圆’两个字连在一起念上十遍,看看会听到一个什么音。

    对了,这就是为什么薛潘喜欢去找妓女‘小云’。,

    而薛潘的生日是几号?

    没错!正是五月初三。

    活脱脱的呆霸王吴山桂。
    第二个别名《风月宝鉴》

    这个别名就跟王熙凤还有贾瑞那个故事有关了

    反照是白骨。。正照呢,就落入色相。

    是佛法白骨观,也是人心逻辑学。

    宝鉴其实是镜子的意思。

    之前我们说过,秦可卿房中的武则天的铜镜是一个很重要的暗示道具。

    所谓水中月,镜中花。

    如果水月是‘’清流‘’~;那么镜花就是‘’照明‘’了!

    为什么要叫风月,仅仅是风月风情的意思嘛?

    不仅是这样。

    这要提到另外一个东西,就是‘风月之债’!!

    宝玉在警幻仙姑处,听到两个词:古今之情和风月之债!

    什么是古今之情——古今之情,就是林黛玉第一次见贾宝玉,贾宝玉想:这个妹妹是见过的!

    (原文)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两个从来没见过的人,一见面却都感觉互相认识,这可不是奇怪啦?

    至于为什么这样?有原因!——两个人乃是古今之情也。

    有佐证——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所以,这一段话,说出了几个证据。这是第二个。就是这《古今人物通考》

    先是互相表示认识。作者怕你看不懂,再补充道《古今。。。。》

    这样,你应该上心了。

    再到听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这两句诗的时候,你更加应该觉得不是巧合了。

    所以,红楼中没有无意义的话。

    作者用颦颦也就是西施,来说林黛玉。又说古今之情。

    那么,风月之债呢?

    呵呵,那就要说到另外一个故事了。大家坐好。这剧情应该不比宫斗剧差意思。
    宝玉又笑道:“姐姐知道体谅我就好了。”又道:“姐姐怎么不听戏去?”宝钗道:“我怕热,听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呢,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躲了。”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也富胎些。”宝钗听说,登时红了脸,待要发作,又不好怎么样;回思了一回,脸上越下不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


    这是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椿龄画蔷痴及局外

    后面一句咱们之前说过了。龄官划蔷,乃是说 关联着元春和湘云的年纪增减之谜。

    那么,这回目的前面半句呢?就没有什么玄机吗?

    我说——当然有!

    上面那一段原文大家都看了吧,看懂了吗?翻译过来一下就是:宝玉说:姐姐怎么不去听戏。

    宝钗说:我怕热。

    宝玉没话找话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本来姐姐的胖跟杨贵妃也是有的一拼!!

    你想啊,现代女孩子哪个不爱美,你要说她【胖】他肯定都不高兴。何况薛宝钗这样的端庄美人喔。

    薛宝钗一听,什么反应呢?——登时红了脸,待要发作,又不好怎么样;回思了一回,脸上越下不来,便冷笑了两声,

    碍于脸面,他也不好跟宝玉翻脸,只能冷嘲了!

    ...只是没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这是说宝玉这个兄弟不及格。不是好兄弟。

    有意思吧?

    这两人为什么突然嘲来讽去的? 原因啊——黛玉道:“我死了呢?”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黛玉一闻此言,登时把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们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做和尚去呢?等我把这话告诉别人评评理!”

    黛玉脸皮子薄,所以害羞。。。还说你家有几个姐妹,要是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做和尚。

    那个意思,是说宝玉不敢乱说话。

    怎么林黛玉死了,他就要做和尚呢?什么意思呢?

    封建时代,这种情爱的话是不能明白说的。不然就有伤风化。什么事都涵涵嘘嘘的。

    其实吧,有好处也有坏处。

    关键的不是这个,而是和尚!

    大概就是这样了。这就是风月之债。

    等等,这是丰腴之债,怎么是风月,这就是作者用的一个谐音法了。

    风月和丰腴,是相近的音。

    所以,这是丰腴之债。

    我看过很多版本。这个版本是:原也富态些。

    有些版本是:原也体丰怯热。

    反正吧,作者的意思是一致的,就 是宝玉惹恼了宝钗。

    恼到怎么样?作者用了一件小事来说明——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靓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着他厉声说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说的靓儿跑了。

    ——宝钗平素待下人,是极仁厚的。这时候因为宝玉的一句话,却如此过度反应。可见宝钗恼了。

    这就是‘风月之债’也叫做‘丰腴之债’了!

    所以古今之情,是说的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

    而风月之债,是说的宝玉和薛宝钗的关系。

    这两个人有什么要紧呢?——当然有!
    还记得我们说过的吗?宝玉和黛玉一见面就说这个哥哥(妹妹)是认识的。

    其实是套的一首诗的逻辑——似曾相识燕归来!!

    熟读中国历史典故的,或者平时不熟历史典故,但是对美人有兴趣爱好的,应该都听过中国四大美人的事吧?

    四大美人——赵飞燕、杨玉环、西施、王昭君!

    对不!

    所以,你看,这时候,作者就是用林黛玉(赵飞燕)袅娜!和薛宝钗(杨玉环)肥胖。

    两个人对上了!这对抗意味,这反差意味又多浓啊?

    所以,宝玉两难了,一边是四大美人之一的赵飞燕,一边是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

    林黛玉情趣高,薛宝钗皮肉好。

    二选一,难啊。

    你如果说:小孩子才坐选择,我全都要!

    哎,作者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作者曹雪芹创造了一个‘兼美’,既有林黛玉之风流袅娜,又有薛宝钗的和平稳重的。

    那个人,就 是秦可卿。

    好吧。说正题。

    之前我们分析过了,林黛玉是描写的清军入关,追杀李闯,然后一个统领为了保护李闯,自己扮成李闯最后代李闯死的故事。

    而薛宝钗是李闯打入京城沁芳源头、然后落红满地,崇祯这个胖球上吊的事情!

    你说,崇祯不胖啊,我说:不对,崇祯胖!不然杨玉环上吊死了,他为什么也学杨玉环上吊死呢?

    所以,他胖!

    既然他胖,那就有债!

    金庸小说是怎么演绎的,太平公主一路追杀李自成,什么仇什么很?杀父之仇啊!你说有没有债?

    所以,这就是古今情,丰腴债的故事了。

    也是《风月宝鉴》这个名字的由来了。

    水中本无月,镜中本无花。

    有心观水月,无意看落花。

    落花随流水。无可奈何天。

    所以,你看这三角关系,够复杂的。

    宝玉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但是事实很残酷。。。跟林黛玉说的:你家有几个姐妹,你有几个身子?

    宝玉没有两个身子去做和尚,也就是没有两个身子来爱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

    所以,说小孩子全都要的,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情商和智商。能不能搞定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一对天差地别的姐妹关系。

    如果能搞定。那么还行

    当然,还要自己有实力去娶。如果是父母做主,宝玉也不能都娶到。毕竟,贾母只会挑选一个。不然在封建时代是一种违反道德的事。

    当然了,我们看小说。可以往好的方面想一想。

    薛宝钗宝玉搞了没有?搞了。

    秦可卿搞了没有?——搞了。

    那么林黛玉呢?——好像是没有!

    但是我说你呀,看书一点都不仔细啊。。。林黛玉虽然是死了。

    可是人家有身份呀——绛珠仙子!

    日日受着神瑛侍者的精华灌溉。。。咳咳。好了。大家都懂。

    点到为止。


    至于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我感觉一方面是出于逻辑需要,一方面是迎合世俗,一方面是掩人耳目,转移人的一些注意力吧。

    我是这样认为的。

    烟消火灭的火,其实在红楼中有三个逻辑意思:1是明朝之火 2 是走水之火 3欲火


    对于明朝之火,作者写的比较隐晦。通过贾雨村和香菱,带出吴山桂这个人物,然后‘烟消火灭’!事实上明朝的灭亡,跟吴山桂的投降大清应该是有直接最表象的联系的。。。薛宝钗身上的热毒,明显就是一种‘火毒’。要吃冷香丸压制。

    第二,古代失火不叫失火,因为怕说到‘火’这 字,风就来,这很奇怪的。。你可以说是古代的人迷信吧。反正他们不叫失火,叫做‘走水’!

    这就是‘流水’的来历了。所谓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落花是明,流水自然是清!

    第三,欲火。书中有写道很多,包括茗烟和‘卐’儿在干那事的时候,被宝玉一脚踹开了房门,吓了个半死。(可以想见,应该是烟消火灭了。)

    还有冷烛无烟绿蜡干,还有黛玉说宝玉“呸,原来是个银样镴枪头!”还有秦钟(情种)和智能儿的剧情。。。其实都是作者有深意的为之。

    为什么要写这个欲火。原因上面分析过了。1是迎合世俗2是移人眼目3逻辑需要

    到底是什么逻辑,需要联系到‘欲火’这些东西呢?


    我们仔细来看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闲言少叙。且说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意。他曾有几首四时即事诗,虽不算好,却是真情真景。

    春夜即事云: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蛙声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云: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云: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云: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奴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不说宝玉闲吟。且说这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做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再有等轻薄子弟,爱上那风流妖艳之句,也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因此上,竟有人来寻诗觅字,倩画求题。这宝玉一发得意了,每日家做这些外务。谁想静中生动,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发闷。园中那些女孩子正是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
    宝玉进了大观院,可开心了。

    到底为什么这么开心?

    因为他春夏秋冬四季过的都很有规律。

    我们也来欣赏一下。

    寶玉情挑黛玉,黛玉生氣了。。。可是轉頭呢。。。來了一句: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



    說明呀。。。這話不是簡單的話。。。是話中有話。。。



    還記得那句詩嗎?——冷燭無煙綠蠟干!!!



    哈哈哈,這是不是十八禁呀!。。。



    我腦補了一下,好像是這樣的:



    寶玉:“我生病了,你長得再好看也勾引不了我。。。”

    黛玉:“呸,看著挺好的啊,可惜不中用~是個镴做的!!”



    哈哈哈。



    玩笑歸玩笑。但是我卻並非空穴來風。!



    ——還記得茗煙干的那個叫‘卍兒’的小丫頭嗎?



    哎。。。你看到沒!?



    卍字符號,西方人也!!!



    而我說過,寶玉撞破其事,茗煙慾火頓消,這就是‘煙消火滅’。你不要以為是我胡說。你看不明白呀,恰恰是因為你人情不夠練達,世事不夠洞明所!!



    那麼,我們不去管那些男女房中之事,來從邏輯上聯繫詩詞。。。“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到底想說什麼意思啦?



    要破解這兩句詩,必須要聯繫秦可卿房中的對聯來看。。。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但是這樣還是看不太明白,什麼是春寒?為什麼還要怯它呢?什麼又是芳心,什麼有是酒香?睡得著如何,睡不著又如何啊?!



    這些問題,我們就要返回到這篇文章的開頭的那些寶玉入駐大觀院所發生的四季詩裡面去看了。



    我們來分析第一首。。。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第一句: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鋪被子呢,睡覺。。可是呢。。。還聽見隔巷的青蛙叫聲,所以呀,是睡不著,幹事呢。。。此點‘春寒’和‘鎖夢’之題。)



    第二句: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枕頭上怎麼還有輕寒呢?古人的枕頭是陶瓷做的,或者木頭做的,所以比較涼,這樣理解也對,不過呀,從詩詞的結構來看,這裡應該是有人正悄悄的落淚呢。。。因為內外相對,用詞是有講究的。窗外有雨,那屋中枕上水從何來?就是美人的眼淚啊。美人為什麼要哭呢,這你自己去想,我也不懂!哈哈。)



    第三句: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前後相連,接第二句。所以,哭是真的啊,不是假的。(這裡前半句是擬人和借喻的用法,盈盈之淚也。)後半句,所謂‘花愁’是什麼?這是一語而雙關。那就需要你更加仔細的自發揮去想了。)



    第四句: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呵呵,小丫鬟笑個不停。。。這麼欠教育呢?為什麼呀。也睡不著嗎?但是呢,為什麼還不耐呢!?而且,用‘自是’這兩字很有意思,乃是前後對照的。如果真是小丫鬟的問題,那就不會用‘自是’了,這是情趣用法。‘不耐’兩字很傳神了。)



    這第一首詩,有沒有點異樣的感覺?哈哈。反正我是想多啦。。。哈哈哈哈。



    再來看第二首: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第一句,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佳人正睡的香呢。。。可是金色籠子(其實是銅)中的鸚鵡學人說話,忽然說道要上茶也。。。這裡有茶,有夢。。。但是不同的是。。。睡著了。第一首是沒睡著的。而且呀,鸚鵡叫喚上茶。)

    第二句: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窗外呢,月明一輪好像宮中的妃子美人用的鏡子。室內呢,卻是檀香繚繞撲鼻。。。)



    第三句: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琥珀杯,那就是有名的酒具啦。琥珀杯倒在桌子上,看樣子是喝醉了。。。殘酒呢,流出來了。所以是‘露滑’。用‘荷露滑’則更生動也。譬如夏荷新雨,滴露凝珠,悠然滑動,悅人神思。。。玻璃槛還是酒具,但是是公器,這是總的酒具,杯子是小的私用的。柳風涼,就是喝光了,只剩下窗外吹過楊柳的微風來吹它了。——酒是第一句是可以看出來的,因為人睡著了,正是‘芳氣襲人’的緣故啊!茶可以解酒。。。這是古老的一個傳遞,能不能真解酒,科學上不好說,但是古代確實多半用清茶來解酒。所以可見作者寫的那副對聯‘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無的放矢了啊。)



    第四句: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這裡的水亭到處都是微風吹,吹得兩旁的那個漫紗輕舞,紈,就是很細的絲織品。帘子卷起來,這就是早上了,因為如果是你晚上醒來,那帘子是不用卷的,那是因為太陽沒升起來,你卷了也沒用啊,沒有光。所以,這詩是很細的。說一覺睡到大天亮,大早上的起來卸去昨晚的殘妝,可見昨晚喝高了,殘妝都沒卸就倒下睡去了。)



    評論:這第二首詩,是整個都在寫‘酒’的。不過還是茶的身影。鸚鵡喚茶,那就是沒喝茶了,喝酒了。總體來說,作者還是圍繞著“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犹卷怯春寒。”這些詩句故意的設計在來做文章。



    好了,看第三首。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第一句: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宝玉爱红,幼时曾自命为绛洞花王,并将自己的住所命名为“绛芸轩”。一日早起让晴雯研墨,自书“绛芸轩”三字,嘱咐晴雯贴于门斗。。。寶玉房裡沒人啊。。。。桂魄流光——是晚上,月桂這是有典故的,吳剛伐桂。寫的很美妙,月色流光浸染了茜纱。——從這句來看,大晚上的,可能都睡著了。)



    第二句: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苔锁石纹怎麼解啊。。。苔蘚呀,把那個石頭的紋路都蓋住啦,所以是‘鎖’。用這個鎖字是比較情趣的說法,用‘蓋’、“掩”這些字也都可以啊,當然,作者有作者的意思。井飘桐露,井上飄下梧桐樹上的露水把棲息在井邊的烏鴉都沾濕了。這兩句形容安靜的狀態——鶴睡鴉栖。)



    第三句: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丫鬟抱著金鳳被來給寶玉床上鋪被子,舒展開金鳳被。因為已經是秋天了嘛,有點微涼。。。倚槛人归落翠花。誰在依靠著欄杆看什麼呢?。。。這個倚槛人又是誰啊?。。應該是寶玉。關鍵是‘落翠花’。。。很費解。。。第一,秋天是金色葉子落,綠葉不會落啊,而且大晚上的你回家了哪裡有什麼‘落下的翠花’呢?——這就是關鍵呀。。。其實是‘綠蠟燭哦’!!點燃以後,蠟燭淚滴落。。。就好像落下的翠燈花!!所以,到這裡,已經看出來,寶玉的這些詩詞,全都跟上面說過的那兩句詩詞有關。)



    第四句: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睡不著,因為喝酒喉嚨燒,要水喝。把這個小爐火再撥燒著了來烹茶!!——所以,可以看出來,又是酒,又是茶,十分的契合點題。完全不跑題不歪主體啊。第一首有關係,第二首還是有關係,第三首還是這樣。。。這就有古怪和蹊蹺了呀。。。是不是?讀者們。)



    我們先來看第四首,等會都看完了,再去分析這些詩詞裡面到此有什麼相同和相同之處。。。



    第四首: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鷞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第一句: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鷞衾睡未成。(三更了,連梅花竹子都似乎進入了夢想,可是呢,有一個人還沒有睡著,罽:用毛做成的毡子一类的东西。鷞,某種很美羽毛的鳥。)



    第二句: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月色照下,地上全是松樹的倒影,隱隱約約只能看得到仙鶴。庭院中梨花樹很多,可是呢,卻聽不到任何的黃鶯叫聲。。。黃鶯是不也睡著了?呵哈 。)



    第三句: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寶玉和誰哪個女兒正在一起玩呢。。。女兒呢在構思詩作,寶玉呢,披著金貂喝酒,但是酒量輕微,醉醺醺的好似。)



    第四句: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哈,又來了。茗,其實就是清茶。說寶玉有點喝醉了,侍從很討喜的就知道自己去煮茶準備給寶玉喝來解酒,有趣的是他們把新下的雪融化來當茶水來煮。)



    好了,四首詩都詳細解說完了。我們可以看到。。。以紅樓作者及曹雪芹的大才,寫幾首詩,何必這麼多重複之感呢?!!



    你看,第二首,有酒有茶,第三首,有酒有茶,第四首,有酒有茶。



    而且呢,更奇怪的是,這些詩都是描述晚上的發生的故事。。。沒有一首是主要描寫白天的。。。



    難道你寶玉白天不會玩不會鬧了嗎?——白天就沒事了嗎?



    同時,還有更奇怪的。。。



    第一首,睡、醒。



    第二首,睡、醒。



    第三首,睡、醒。



    第四首,睡、醒。



    奇怪嗎?——對啦。。。



    這就 是秦可卿房中寶玉發生的事——睡著做夢,然後醒來!!!



    也對應那兩句對聯——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作者緊緊的扣住這個謎題去寫,絲毫不歪。!



    如果說作者是一個平常的秀才,我可能覺得:才能有限,所以只能這樣敷衍。。。但是,曹雪芹,紅樓夢。。。多少膾炙人口的詩詞。。。何必寶玉一年四季寫的如此重複?!!



    就算寶玉本人,也是一個聰明才俊,從其他詩作來看也文采不凡的。。。何以寫自己的事,一年四季重複這些‘酒呀、茶呀、夢呀、醒呀’這些單調且相同的元素呢啊。!



    所以,作者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意為之!!



    第一首,分明是十八禁。。。而此時寶玉還沒結婚,全書中跟寶玉在現實賈府中可能發生關係的。。。只有一個人啊——花襲人!!!!



    這首沒有明寫‘酒和茶’(第二第三第四首都有。奇怪處啊。)



    但是卻暗寫了‘酒和茶’——所以,讀者可能已經猜到了,原來那個‘甜香襲人’的。。那個‘芳氣籠人的’。。。原來就是花襲人啊。。。



    我告訴你,作者還用‘茶’跟綠蠟聯繫起來。。。茶者,清茶也。



    所以,這也就是‘嫩寒’兩字的深意。



    古代對聯一般都上下文有對應關係。。。



    茶對酒,沒毛病。



    而茶,就是清朝也。



    酒呢。。。呵呵。。。花是那樣的紅~!。。。



    紅樓夢,不虧是千古奇書啊~。
    酒后是浊醒来清,一杯清茶顿醒脾。

    袭人是芳香,晴雯是绿茶。

    心机婊VS绿茶婊。

    嗯嗯!有意思~好在宝玉来者不拒,吸收能力强大,不然估计头上都要绿了。
    冷烛无烟绿蜡干

    宝玉说红香绿玉,宝钗偏说不好,要改成‘怡红快绿’。。。嗯,快是快了。。。有什么味道呢?!

    “怡红快绿”出自《红楼梦》,是贾宝玉的怡红院中的匾额,宝玉的院子里种有海棠和芭蕉,宝玉据此题“红香绿玉”,红代指海棠绿代指芭蕉;元妃省亲时改为“怡红快绿”,意味院子里的海棠和芭蕉使人心旷神怡,心情愉快,出自“大观园才试题对额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一回。

    林黛玉说贾宝玉是‘银样镴枪头’——这蜡烛是白色的。但是不管颜色如何,反正是‘软’就是了。看着像银的,其实是蜡。

    哎哎,不要笑嘛。正经一点。

    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庚辰侧批:媚极!韵极!】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

    好嘛,到了宝钗这里,宝钗笑着说:宝玉,你今夜也不过如此,还是蜡嘛!

    宝玉:MMP。

    所以,脂砚斋直接批语:媚极!韵极!——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宝钗实在是太妩媚了,太有韵味了。如果宝钗是活人一定大骂:流氓!!

    为什么人家好好的评论诗词,脂砚斋跳出来说这么一句奇怪的话呢?

    我告诉你——原因就是作者本来就是要写这样的一件事!所以,看到“”宝钗悄悄的咂嘴点头”这里,再一脸想——嗯,确实妩媚,有韵味至极!

    这不是臭流氓吗?哎,可不是这样说。这叫风雅!所谓‘闺房之乐有甚画眉者。’。。。咳咳,跑题了!

    说道正事,作者就是往这个方向写的。

    林黛玉说宝玉软,这时连宝钗都说宝玉你‘你今夜不过如此!还是那么LA,蜡烛的蜡!’

    元春也对宝玉不爽,来一句:别叫什么红香绿玉了,玉啊,那是至坚之物(红楼中语:宝者至尊,玉者至坚。)你这程度,叫什么玉啊。我说该叫“快绿”才对!哼!

    说着哼哼唧唧不满意的走了。

    留下宝玉一脸MMP.

    这可不是玩笑。有证据!
    那么,问题来了,作者为什么非要写这一段如此‘香艳’的逻辑线索呢?

    原因就是因为元春这个人呀。。。之前我们分析过了。。。

    元春也是影射的崇祯之死。因为她是俗称的‘胖死’的,

    而宝钗又是丰腴之债,直接逼死的崇祯!!

    另外秦可卿也是吊死的。(判词上,而非贾府中。)

    所以,这许多线索,只为了说明,贾元春这个人物——就是1644年,三十三岁的崇祯的这一条历史线索!

    那么——黛玉这时候,不显得奇怪吗?她为什么也要说宝玉中看不中用,软趴趴的?——逻辑又是什么呢?



    大家可听过一首诗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2成语故事编辑
    古代学者在剖析我国历史时,曾列举“商惑妲己”、“周爱褒姒”、“汉嬖飞燕”、“唐溺杨妃”四大美女倾国案例。他们用商纣王、周幽王、汉成帝、唐玄宗四位君主分别被苏妲己、褒姒、赵飞燕、杨玉环美色迷惑,不爱江山爱美人,骄奢淫逸,最后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女人是祸水”,她们足以“倾国倾城”。(百度资料)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倾国倾城,其实是说的女人——祸水!

    其实,这里暗指——大清女真族人!

    所以呀,这个逻辑还是很清晰的——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簪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

    记住,这个时候的宝玉已经不是‘玉’了。为什么?——作者三番五次的暗示宝玉软了,不配叫‘玉’。不仅黛玉改,宝钗改,连元春都改。

    所以,此时宝玉自然不是李闯了。

    而是映射的吴山桂!

    ——而倾国倾城的,其实就是清朝了。

    对了。红楼中人物多半有多重的象征,所以真的是很难看破看懂。所以只有跟着逻辑,看到一个,明白一个。

    这里黛玉,象征的。。。

    我去查了一下,发现还真的是影射了一个人,那就是明朝燕王朱棣。

    还记得黛玉吗?——似曾相似燕归来!

    朱棣还真是性无能,因此杀了很多宫女。可怜。

    红楼中很多人物,都影射历史人物。有的还不止一重影射。所以为什么红楼梦有那么多人研究却很难看懂吗?确实是很难看懂的。需要对历史有深厚的了解和对线索的缜密探求。
    心情不好找个树洞说说话
    历史上吴山桂这个人其实很孝顺,而且有勇略,其实是能当皇帝的。

    可惜呀。。。前三十年命运并不太眷顾他。。。

    其实这事说来话长。

    一开始把后面三十年拿捏好了。。。前面三十年也安排上了。。。可是忽然发现中间没有一个转圜的余地。。。这就突兀了

    这就突兀了。。。本来吴山桂三十岁是要登基的。

    可惜因为这个失误,只能把中间改掉一些,从35-40岁改掉了。

    安排到了40岁。结果发现很多事情不一样了。比如心态老了,一边实力强横,一边人有点失心疯了,有点幼稚了。落到被小孩子和鱼虾欺负戏耍的程度。。。女人的年纪大了。。很多女人因为扛不住心态也老了,精神也差了,容颜都憔悴了。

    吴山桂的父母本来22年都要死的。结果硬是要给拖到32年。

    62+38 本来配好的东西。硬是延长了十年。
    经过一番大修改,很多东西不一样了

    12-17年吃的苦太大。。。人差点就过去啦

    17-22年人处在一个意识恍惚的状态,有点弄假成真了。

    现在人也没解脱。。。本来这时候应该都做其他的事了

    但是竟然连基本的问题都没解决。。。而且数字还要凑整。不然38岁行吗?连三十五都不太好。
    所以,心里难受,来找个树洞吐槽吐槽。

    我活了那么多年。。。看着天地轮回,事情经了太多太多了。。。

    虽然早就对找个虚拟世界宇宙不太感兴趣了。。。但是也不能说走就走

    勉强的过啦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3-30 19:23:16  更:2022-09-30 02:06:4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