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古代世界的文明与科学技术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古代世界的文明与科学技术[第1页]

作者:俗人无语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目录
    *文明是历史的基本单元
    #文明的定义和标准
    #阶级区分和国家政权
    #文明生命周期
    #文明的属性:历史和文化
    #文明演进的内生动力
    *农业革命:文明的曙光
    *古代的主要文明
    修改重发
    目录
    *文明是历史的基本单元
    #文明的定义和标准
    #阶级区分和国家政权
    #文明生命周期
    #文明的属性:历史和文化
    #文明演进的内生动力
    *农业革命: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进化
    2)新石器时期的气候地理变迁
    3)农业起源
    4)东亚大陆农业和文明的起源
    5)跨越文明的门槛
    6)最初的技术和科学
    *古代的主要文明
    (00)
    *历史的基本单元是文明
    古代世界历史的基本单元不是国家,也不是民族,而是文明。文明的主体是人,这里指的是人的群体,也就是族群和民族。
    一般而言,文明的定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而具体到不同的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华文明等,那么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域(通常是一个地缘板块)和历史时段生活的部族或民族群体创造的全部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文明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多面体,有多重属性,其中最主要的是历史-时间属性和文化属性。文明与文化不同,文化是指精神产品,如宗教文字艺术语言等。政治观念和制度也是属于文化。而文明除了文化之外,还包含经济、技术等物质产品,还包括相应的族群和历史本身。
    构成文明的四大要素:经济状况、政治组织、道德传统和文化艺术
    文明纵向的演进:神话、宗教和理性三个时代。
    文明离不开所在的地理环境。一个地区的地理气候加上族群的文化和历史变迁就构成地缘。中华文明的地缘基础是东亚大陆地缘板块。
    #文明的定义和标准
    通常认为文明包含三大要素:城市、金属器具和文字。在有文字前的人类活动称为文化。那么我们中华民族可以说具有四千年文明、五千年文化。除了这三条硬杠外,政治组织的形态(国家政权)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讨论】文明三标准
    文明的三标准——城市冶金文字——最初是在现代史学创建的年代,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考古和研究的时候提出来的。这个标准对亚欧非大陆基本适用。可是后来在研究美洲历史时发觉难以界定美洲的文明,于是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文明标准。俗人不了解美洲,也不知道美洲的文明依据什么标准。本楼完全无视美洲文明【】
    【讨论】金属文明与石器文明
    文明三标准以冶金作为基本依据,而把此前的农业和人类活动遗迹称为“古文化遗址”(注意文化的另一个更常用的含义是精神产物)。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农业生产是古文明最重要的依据。在冶金之前已经存在数千年的农业生产,并且石器时代也可以建立繁荣并严密组织的社会,美洲文化(文明)就是实例。这种观点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赞同。他们认为良渚文化也是文明,从而将中华文明的历史大大提前。这些“农业文明论”者往往有意识地把“文明”和“文化”混同。俗人赞同三标准,并在需要的时候把前金属文明称为“石器文明”,包括美洲文明和良渚文明。【】
    (01)
    #阶级区分和国家政权
    在跨越文明门槛的过程,阶级分化和政治权力也会同时生成。它是文明形成的重要参考。
    在文明萌发期的文化遗迹就发现显著的阶级分化。不同阶级的墓葬差别巨大。还发现杀戮和殉葬。这说明,部落之间经常交战,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已经出现。
    文明出现的时候总是会产生相应的政治权力即国家。国家有政治和地理二层含义,一层是强制的政治权力,而国家必定是有阶级区分的;另一层是指这个政治权力(国家机器)所控制的土地范围,就是领土。
    一个文明可以覆盖一个或多个国家。小小的希腊文明含有很多个城邦国家。而罗马帝国就代表了罗马文明,是一种国家型文明。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国家型文明,它的国家形态就是中国。从历史来看,中国这个词有狭义和广义二种。前者基本是指中原王朝;后者泛指东亚大陆,可以称之为“大中国”。
    (02)
    #文明生命周期
    俗人相信,文明有生命周期。古代的文明会经历形成-发展-停滞衰老的周期。文明与单个生命不同,在停滞衰落期不一定会消亡,而是有可能走入长期的停顿。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原生代(四大文明)延续到近代和现代的长寿命文明。传统中华文明完整地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停滞衰老的周期。
    从古代各大文明来看,它们同样遵循生命周期律。虽然表现形式和阶段性各不相同,可是都经历形成期、成熟期和停滞期等阶段。
    文明的形成期是模糊的、发展迟缓的。慢慢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文明形成后会进入活跃的好学而且善于创新的发展时期,稳定的成熟期往往是文明的巅峰。
    越过顶峰之后一般是停滞、衰落。中华文明的停滞没落,固然外来有很大破坏作用,但根本原因仍在于文明失去内在的发展动力。
    具体的原因很多。外部因素如外族的侵略、外来的强势文明的侵入。从内部来说,人口过多、造成人口大量减少的自然灾害或内战、分裂等。文化、思想方面,由于悠久发达的文化而产生的惯性和自满无疑会妨碍文明的进步。这些因素都会造成一个文明的衰落甚至民族的衰亡。
    古代各大文明,在经历成熟期以后,并没有很快消亡,而是往往进入漫长的保守僵化的停滞期,或者进入新文明的转换期。
    文明生命周期以百年作为时间单位,整个过程历时一、二千年甚至更久。从远古、中古到近代,文明演化的速度是逐渐加速的。
    #文明的属性:历史和文化
    文明是多属性的,最基本的是历史-时间属性和文化属性。文明总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演化,有自己的历史轨迹。它具有动态的周期性。而文化的含义和文明不同。文化是指文明的精神成果,侧重静态。
    不同文明各有独立的历史演化。历史有很强的延续性,各时期的分界是含糊的,实质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区间。前后相连,而且前一时期的最后阶段往往可以看成是后一时期的开始阶段。文明演化的轨迹是波浪形、时快时慢。而且文明是复杂的多面体,各个部分的演变不均衡。一些部分向前走远了,别的部分还会落在后面。
    一个文明会包含一个或多个族群,形成一个或多个国家政权。一个文明可以扩张或收缩,但不会传播。传播的是文化。文明会衰老、灭亡,其文化可通过书籍等形式脱离母体而存在,可是这种文化不可能独立发展。
    (03)
    #文明演进的内生动力
    文明演进的内生动力无疑是生产力的进步。正如马哲说的那样,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动上层建筑变革。同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存在辩证的对立统一规律,有些历史节点时刻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政治属于广义文化的一个构成,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一般来说,文化和政治并不是文明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包括劳动力数量增加、土地开垦等,但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在古代,技术和科学总体是分离发展的,而且技术的作用更显著。而到了近代和现代,科学理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连系也越来越紧密。
    具体的每个文明,其发展潜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它能支配的自然资源。因此,文明发展受地理气候环境极大的影响。技术和科学进步可以大幅度提高对自然的利用能力,可是技术和科学也有它的天花板。
    (04)
    (二)农业革命是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进化
    人类从古猿类进化出来。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形态学特征有三点:直立行走;灵活运用的手,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容量(一般在1400-1500毫升)。在南非和东非发现的约400万年前生存的南方古猿(或称“原人”)“露西”已接近人类,处于从猿到人的过渡期。约250万年前东非出现了“能人”,已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约150万年前至50万年前,能人演化为“直立人”,完全用两足行走。“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也属于直立人。有学者认为,“爪哇猿人”可以证明人类是多地域起源。
    约20万年前至10万年前,人类进化到“智人” (有思维能力的人)即现代人,代表为欧洲的尼安德人和克罗马农人。智人已向人类社会过渡,开始较为持久稳固的聚群生活,并有壁画、雕刻等文化活动和自然崇拜以至巫术等精神生活。他们懂得制作石器(旧石器时期)及骨、木工具,依赖打猎、捕捞和采集来生存。会用火,周口店发掘出最早的用火遗迹。在4万年前,早期智人演化为晚期智人,也就是现代人。
    原始人类在缓慢地增长。有人估计,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末期,全球人口为500多万。
    直立人在100万年前起向欧亚大陆迁移,首先是中东地区。70-80万年前遍布亚洲和欧洲。5-6万年前(也有说是50万年前)移民大洋洲,5万多年前(或10,000多年前)开始进入美洲。
    种族分化是很迟才发生的。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的末期,约10,000年前,人类已分化出黄白黑人种即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和黑种(尼格罗)人种,其分布与现代相差不太远。而俾格米人、布须曼人、原始澳大利亚种以及小黑人(部分俾格米人)却基本被其他人种所取代。
    各人种的体质和智力并无根本差异,基因和基本生物特征一致, 可以通婚。
    (05)
    2)新石器时期的气候地理变迁
    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世界气象曾发生过剧烈的变化,而中华的气候也相应地改变。
    大约2万-1万年前地球处于冰河时期。气候严寒,海水大面积下降,东亚的渤海、黄海俱成陆地。大约一万年前后,最后一个冰期结束。距今1.1万年即公元前9,000年前后,是地球气候大变化的时候。地球进入温暖期。温度大幅上升,海水迅速上升,大片土地被淹没。此后近万年全球气像波浪起伏,可温度始终比冰河期高很多。这种气候变迁是全世界性的。气侯变冷时先从太平洋西岸开始由日本、中国东部逐渐向西移到西欧。温度回升时则自西向东行。
    地球气候近万年以来的最低温度点,也是人类这一段历史的阶段性起点。冰河期人类可能生活在比较靠近赤道的地方。冰期后约1500年的气温上升期,欧亚大陆的人类往北迁徙。冰期后从8000年前到5000年前,前后超过3000年,气候升温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温度升得很高,是近万年温度最高的一段。这几千年内,也是人类新石器晚期,农业发展,远古文明萌发的时期
    (06)
    3)农业的起源
    随着气候转暖,世界各地先后学会栽培植物和驯养野生动物。同时石器也有了很大进步,进入新石器时期。大致在北回归线到北纬35°之间范围内,从东亚到西欧形成一条农业地带。这条农业带也成为世界历史的核心地带。
    公元前9000年左右,农业和畜牧业首先在西亚出现。最早的农业起源遗址是巴勒斯坦纳吐芬(Natufian)(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8000年)。有大麦、小麦等遗存谷物,还有石镰、磨盘、皿等新石器。纳吐芬文化遗址中,还发现狩猎或圈养的野山羊骨。
    亚欧大陆的农耕文化分为三大类型:1)麦作型,种植大麦、小麦、豌豆、萝卜、芥菜等,养绵羊山羊。形成与地中海气候的两河流域和周边。起源时间公元前6500年前或更早。2)跟栽型,种甘薯、马铃薯等根类作物。它形成与东南亚,经印度传入非洲、渡海传到大洋洲。但后来东南亚转变为稻作和杂谷为主。3)杂谷型,以高粱、玉米、谷子、黍子、荸bi稗bai子等旱地夏熟作物,遍及从苏丹、东非至印度中部的广大地区。
    三类农耕所使用的工具也很不相同。
    (05-1)
    【链接】最近一次冰期
    //以下关于冰期的内容从《人类文明探源,从《山海经》的建木说起》搬过来,多谢@ 夜郎游侠2018//
    与一般的认知不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目前仍处于第四纪冰河时期。之所以没有感觉特别寒冷,那是因为我们只是处于较温暖的“间冰期”罢了。
    第四纪冰河时期(Quaternary glaciation),始于258万年前,并一直延续至今。期间,永久冰原又有数次扩张和消退,这种情形分别被称为气温较低的冰期(Glacial Epoch)和气温较高的间冰期(Interglacial Epoch)。而在每次冰期来临时,持续的全球性低温,大陆冰盖由两极大幅度向赤道方向延伸,高山永久雪线海拔高度下降。
    第四纪冰河时期,被地质学家称为末次冰期的沃姆冰期(Würm),也作玉木冰期,持续时间在11~1.2万年前。这恰值早期智人(3~25万年前)向晚期智人(1~5万年前)过度期的关键时期(古人类智力的演化,冰期总是如影随形)。由于沃姆冰期距我们最近,地质学家的研究也就最彻底。
    沃姆冰期地球上的面貌大为改观。由于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由拔蚀、磨蚀、冰楔作用形成冰斗、刃脊、U型谷、石洼地、峡湾;冰川的侵运作用形成漂石等冰碛物(飞来石)等;冰川堆积作用形成冰水湖等。冰川消退之后,留下了很多遗迹,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庐山、黄山、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漂砾等,北欧与北美留下了大规模的冰水湖泊群,所以加拿大和芬兰都成了“千湖之国”。
    在沃姆冰期最盛时,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曾经比现今低10℃~15℃,最大冰厚达1千米,海平面低于现今至少150米以下。永久冰原南侵至北欧、北美、亚洲庐山,冰川面积达到4714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32%。整个加拿大和北欧都在冰雪的覆盖之下,欧洲、北亚、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许多大型动物在地球上消失,比如猛犸象、剑齿虎、巨貘、西伯利亚野牛、塞浦路斯侏儒河马、巨型睡鼠等和大部分陆地植物纷纷灭绝。而滇黔高原成为世界仅存的两处动植物冰期“避难所”之一(另一处在美国中东部),少数逃至此地的动物,如大熊猫、柯氏熊、苏门羚、犍牛、狝猴、豪猪、猩猩、狐、东方剑齿象等,得以存活。由于冰期“避难所”的存在,保存了较多的古老物种;而散布于欧洲的种群就没那么幸运,阿尔卑斯山阻碍了物种的南迁,因此欧洲的生物种类比东亚要少得多。冰期间,未学会防寒的欧洲尼安德特人,在留下少许基因后,于3万年前整体灭绝,最终被来自东亚高原的晚期智人取代。
    (05-2)
    第四世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沃姆冰期,Würm,11万年—1.2万年前)行将结束时,地球气候于大约1.5万年前开始变暖,气温逐渐地回升。至1.3万年前,北美、北欧和北亚高纬度地区、早期的永久冰源已经融化了相当部分,南北半球春暖花开,郁郁葱葱。
    但是,距今12640年前后,地球气温又骤然下降,世界各地突然转入严寒,两极和阿尔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盖迅速向外扩张,许多本来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短短数十年内,地球平均气温下降大约7、8℃。这次降温持续了上千年,直到11500年前,才又突然回升。这就是地球历史上著名的“新仙女木”事件(The Younger Dryas Event,简称YD)。之所以得此称谓,在于欧洲中北部这一时期的沉积层中,发现了北极地区的特有标志性草本植物——“仙女木”的遗存,这是大地长期严寒气候的最直接证据。更早的地层里也有同样的两层发现,故分别称之为“老仙女木”和“中仙女木”,以有别于后来的“新仙女木”。
    “新仙女木”事件是持续升温过程中的一次突然降温的非典型事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事件,中国东部大陆架普遍发现有“新仙女木”事件的沉积记录。由于中国东部陆架位于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受季风的直接影响,因此有着独特的气候响应。
    各国科学家大多推断当时发生了彗星撞击地球的惨烈事件。爆炸、冲击产生的海量尘埃,腾空达万米,包裹住整个地球,遮蔽了阳光,降低了来自太空的能量,地球进入恐怖的“尘埃冬天”,并陷入长达千年的冰雪世界,最终危及到北半球的植物和动物的生存,亚洲和欧洲的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遭受重创。
    (05-3)冰后期大海侵
    新天女木事件与沃姆冰期结束之后,到9000年前,大地回春,气温上升。然而,一场新的劫难,正在不声不响地悄然酝酿之中。
    随着印度板块北移并挤压古亚洲大陆,青藏高原隆起。以喀拉昆仑山脉和“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为界,南亚与东亚被区隔开来。中国大陆,西为青藏、蒙古高原,东则面临大海,两边平均海拔高差达2000~4000m,且高原面积占去国土面积几乎一半。
    此时,气候由干冷转为温湿,每遇夏季,积累了数十万年的高山永久冰原快速融化,世纪大洪水随即爆发。
    高山冰川融雪伴随着倾盆大雨,在东西5000km的范围内顺流而下,漫天的洪水,足以摧毁任何阻挡其奔腾入海的障碍!
    世纪洪水裹挟的泥沙,在数十万平方公里范围,竟然能堆出四、五百米厚度的黄土高原,想想就令人恐惧,不由心生敬畏。
    大陆冰盖消融,海平面则快速上涨,继而引发世界性大海侵事件。在不长的时间内,海平面上涨200米左右,海水漫过马里亚纳、琉球海沟,将东海海岸线直推至廊坊、济南、苏州、绍兴一线。世界五大洲路桥就此中断,日本、琉球、菲律宾、澳洲、新西兰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
    根据地理及气候状态判断,距今9千年往后,除东海大陆架被淹外,长江、黄河、海河下游流域,更是一片泽国,中国大陆东部大多数区域,已不再适应农耕族群定居。
    现今华北流淌的黄河水系,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无数次在天津至淮河间来回变道。每遇洪水,便以孟津为原点,不停地在中原大地上“耍龙”,数万平方公里面积,浊浪滔天,泛滥成灾,中下游族群生灵涂炭。
    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04)修改重发
    (二)农业革命是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进化
    人类从古猿类进化出来,和黑猩猩等古猿具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形态学特征有三点:直立行走;灵活运用的手,可以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大脑容量(800立方厘米以上,现代人大脑一般为1400-1500毫升)。通过研究远古的地质地理气候、生物学和遗传基因,学者们认为,大约在800万-500万年前,人的祖先和黑猩猩分离,开始向人类进化。
    在南非和东非发现约400万年前生存的南方古猿(或称“原人”),东非发现的“露西”,320万年前,已接近人类,处于从猿到人的过渡期。约250万年前东非出现了“能人”,已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约180万年前至170年前,能人演化为“直立人”,充分用两足行走。“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也属于直立人。直立人到底源自非洲还是亚洲,至今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爪哇猿人”可以证明人类是多地域起源。
    直立人也许学会了用火。他们制造较复杂的石器工具。一百多万年前,直立人开始走出非洲来到亚欧大陆。他们高加索进化成为尼安德特人。而在爪哇发现的“霍比特人”还有阿尔泰山的丹尼索瓦41,000年前可视为直立人的两条支脉。直立人在100万年前起向欧亚大陆迁移,首先是中东地区。70-80万年前遍布亚洲和欧洲。
    直立人的后代散布到整个亚欧大陆。可是直立人后来被智人取代了。
    直立人在欧洲适应了冰期转变为尼安德特人,在非洲进化为智人(现代人),而在亚洲变化很少。
    约20万年前至10万年前,人类进化到“智人” (有思维能力的人)即现代人,智人最初是欧洲发现的尼安德人和克罗马农人。后续的研究发现,智人也是在非洲进化而来的。
    智人已向人类社会过渡,开始较为持久稳固的聚群生活,并有壁画、雕刻等文化活动和自然崇拜以至巫术等精神生活。他们懂得制作石器(旧石器时期)及骨、木工具,依赖打猎、捕捞和采集来生存。会用火,周口店发掘出最早的用火遗迹。在4万年前,早期智人演化为晚期智人,也就是现代人。
    原始人类在缓慢地增长。有人估计,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末期,全球人口为500多万。
    大约10万到9万年前,一些现代人(智人)开始迁出非洲。首先移居西亚和地中海地区。6万年前来到东亚和澳大利亚。约35000年前抵达乌克兰和俄国的寒冷地区。2万年前到了西伯利亚。至迟在13,000多年前(或许更早)进入美洲。原始美洲人具有东亚基因起源,他们是在14,000年前全球变暖、阿拉斯加陆桥被淹没之前过去的。
    气候变化无疑是人类迁徙的主要推动力。60,000年前到55000年前开始的全球变暖,与移居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时间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移居西伯利亚、以至美洲似乎是选择在寒冷的2万年前末次盛冰期。
    种族分化是很迟才发生的。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的末期,约10,000年前,人类已分化出黄白黑人种即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和黑种(尼格罗)人种,其分布与现代相差不太远。而俾格米人、布须曼人、原始澳大利亚种以及小黑人(部分俾格米人)却基本被其他人种所取代。
    各人种的体质和智力并无根本差异,基因和基本生物特征一致, 可以通婚。
    (05)修改重发
    2)新石器时期的气候地理变迁
    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世界气象曾发生过大幅度的,有时是急剧的变化,而中华的气候也相应地改变。
    大约3万年前地球再次进入干冷时期,21000-17000年前温度降至最低点。接着约14,000年前,气温回暖。可是过了一二千年,突然进入短暂的冰期,即新仙女木时期(公元前9600-前11500年)。新仙女木冰期结束之后,地球变得温暖而湿润,冰盖在二千年里逐渐消融,植被葱绿。9000年前至5000年前出现持续数千年的暖湿最佳气候。
    冰期气候严寒,海水大面积下降,东亚的渤海、黄海俱成陆地。距今1.1万年即公元前9,000年前后,是地球气候大变化的时候。地球进入温暖期。温度大幅上升,海水迅速上升,大片土地被淹没。此后近万年全球气像虽有波浪起伏,可远比此前更暖和更稳定。这种气候变迁是全世界性的。气侯变冷时先从太平洋西岸开始由日本、中国东部逐渐向西移到西欧。温度回升时则自西向东行。
    地球气候近万年以来的最低温度点,也是人类这一段历史的阶段性起点。冰河期人类可能生活在比较靠近赤道的地方。冰期后约1500年的气温上升期,欧亚大陆的人类往北迁徙。冰期后从9000年前到5000年前,前后超过3000年,气候升温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温度升得很高,是近万年温度最高的一段。这几千年内,也是人类新石器晚期,农业发展,远古文明萌发的时期。
    (06)修改重发
    3)农业的起源
    随着气候转暖,世界多个地区分别出现农业的萌芽,也就是栽培植物和驯养野生动物。从采集-捕猎社会过渡到农业社会,这是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耗时数千年之久。同时工具制作也有了很大进步,进入新石器时期。
    从农业刚刚出现到最初的城市和国家出现,称为早期农业时代。西亚首先进入早期农业时代。在西亚,11,000年前(公元前9000年)农业和畜牧业首先出现。持续到5,200年前(公元前3,000年)出现第一批城市和国家。
    最早的农业起源是巴勒斯坦纳吐芬文化遗址(Natuf、Natufian)(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8000年)。有大麦、小麦等遗存谷物,还有石镰、磨盘、皿等新石器。还发现许多的绵羊骨、野山羊骨,判断是捕猎得来的。纳吐夫人定居在村庄,收割野生的谷物。显然他们正处在从采集捕猎过渡到种植和驯养的阶段。
    从整个亚欧大陆来看,大致在北回归线到北纬35°之间范围内,从东亚到西欧形成一条农业地带。这条农业带也成为世界历史的核心地带。
    亚欧大陆的农耕文化分为三大类型:1)麦作型,种植大麦、小麦、豌豆、萝卜、芥菜等,养绵羊山羊。形成与地中海气候的两河流域和周边。起源时间公元前6500年前或更早。小麦最有可能起源于土耳其东南部迪亚巴克尔(Doyarbakir)地区。2)根栽型,种甘薯、马铃薯等根类作物。它形成与东南亚,经印度传入非洲、渡海传到大洋洲。但后来东南亚转变为稻作和杂谷为主。3)杂谷型,以高粱、玉米、谷子、黍子、荸bi稗bai子等旱地夏熟作物,遍及从苏丹、东非至印度中部的广大地区。
    三类农耕所使用的工具也很不相同。
    据估计,农业时代早期,全球人口大约5,000万。人们在各种村庄定居,村民共同体大小不一,从十几户到几千户家庭。
    (07)
    4)农业的扩散
    有证据表明,早期农业的传播,大概是通过农业人口的迁移和婚姻来实现。与采集族群相比,早期农民劳动强度更大,而生活状况甚至不如采集渔猎,因此采集族群并没有足够的意愿去学习农业。
    约一万年前,农业只出现在西亚,或许还有巴布亚新几内亚。7000年前,农业出现在印度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到约5,000年前,地球大多数人群以农业为生。欧洲、巴尔干半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生活方式都是农业。
    中华磁山遗址(公元前6000-公元前5700年间);湖南八十垱遗址(公元前7000年);仰韶文化(公元前5,200-公元前3,000年),半坡遗址
    巴基斯坦西部梅赫尔格尔(Mehrgarh)遗址,从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2800年。南亚最早的农业村落。
    美洲农业也很早就出现了。北美科斯特(Koster)遗址(公元前6,500年)、南美拉帕洛马(La Paloma)遗址(公元前6,800年到公元前3,700年)都是长期居住的定居点。其居民可能是采集民族或农耕者。
    欧洲最早的完整的早期农业村落是英格兰的斯卡布雷(Skara Brae),公元前3100-公元前2500年。当地缺乏木材,房屋墙体使用石板铺砌。
    (07)
    *西亚:西亚最早进入原始农业阶段。它大致始于11,000 年前(公元前9000年),持续到约5200年前出现第一批城市和国家。
    公元前9,000-前7000年,在西亚二河流域等地发现多处人工栽培和驯养家畜的遗址,如撒威*切米*沙尼达遗址(公元前9000年)、甘吉*达勒遗址(公元前8000年)和穆勒贝特遗址(公元前8,500年)等,说明开始从采集-捕猎经济向农业(种植和驯养)过渡。
    公元前7000年以后,西亚农业发展迅速。相应地农业村落乃至城市随之而起。伊拉克东北部的贾尔莫(Jarmo)遗址(公元前7000-前5000年)是其典型。这里有“单粒”和“二粒”大麦、小麦等种子,也有大量绵羊和山羊遗骨。居民住在焙bei干泥土盖的房子里。农业生产包括从种到收全过程,肉食主要取自家养而不是狩猎。动植物都有人工培育的品种。可见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已占据主要地位。贾尔莫也发现陶器。
    #世界最古老的城市耶利哥(Jerico,杰里科)位于约旦河谷,低于海平面263米。1868年开始考古勘查,1952-1958年进行了广泛勘测。
    碳测年表明,杰里科自公元前12,000年起就有人居住,是持续居住的最古老的定居点。最初的住民是纳图夫文化的采集族群。一个从不干涸的埃内斯-苏丹泉提供了可靠的地下水,通过精妙复杂的灌溉系统可灌溉约1,100公顷的农田。公元前9,600年以后,这里成为早期农业的定居地。更后来,杰里科成长为世界最早的城镇。
    耶利哥(杰里科)农业村落遗址,可分出二个文化层。一层是公元前8000-前7000年,另一层是公元前6800-前6000年。
    公元前8350-前7350年村落四周围以石墙,发展为城镇,可能有3,000多农民住在圆形的泥砖房子里。他们驯化了二粒小麦和大麦。后来驯养了绵羊。使用石镰、磨盘、箭头、斧头等石器。还有必定与某种宗教或礼仪活动关联的灰泥人像。
    #恰塔霍裕克遗址:位于土耳其内科尼亚平原上,建于公元前7300年。现代这里很少降雨,可是数千年前河流纵横,遍布冲积土壤和沼泽。大约到公元前6,200年,居民可能多达8,000人。房子呈矩形,平顶。人们爬楼梯上屋顶进入屋内。驯化谷物、蔬菜和绵羊。这里是黑曜石(火山玻璃)贸易中心,几乎所有工具都是黑曜石制作的。
    墙壁和地板绘制人和动物的艺术形象,也有抽象的几何图案。可以判断,存在一种复杂的宗教信仰,也许是祭拜母神。
    不论是杰里科还是恰塔霍裕克,当时都不存在社会等级,也没有证据表明出现了宗教或政治的精英阶级。而随着生产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以及聚居地人口增加,各聚居地陆续产生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异。
    (09)
    *两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向各方向扩散。向东影响到伊朗高原,向西传播到欧洲。但同时,一些地区也出现独立起源的农业文明。
    #印度次大陆,今印度-伊朗交界的俾路支,约公元前4000年开始从旧石器过渡到新石器。这个地方以干旱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养殖绵羊、山羊和公牛。房屋都是泥砖建造。一般认为俾路支的这个社会是印度土著达罗彼荼人所创,居民也包括周边移民和矮黑人、原始澳语人等。也有怀疑它来自西亚文明,但缺乏证据。
    #埃及在公元前1万年前后,埃及的埃那斯(Esna)附近就有较大的居住地。而真正种植作物和家养动物则是在公元前8000年以后。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尼罗河流域已散布着数千个大大小小的村落。不过大多数只是临时的芦苇棚,居民捕捞和猎取鳄鱼、河马为生。但有些已开始栽种小麦和大麦,饲养绵羊和山羊。公元前4,000年尼罗河流域农业已相当普遍,居民使用陶器和石斧石刀,造陶罐,种谷物养狗、牛、羊猪。
    埃及的农业有可能是从二河流域传播过去的。
    #安纳托利亚受二河影响颇大。公元前7500出现了分散的农业村落。哈吉拉尔(Hacilar)建造了公元前6700年的农业村落。栽培大麦和小麦,养狗。使用篮子和皮革容器。房屋里有庭院、火塘和炉灶。距哈吉拉尔东边300公里的卡塔*瑜育克,年代晚数百年,这个村落或城镇建有许多水泥砖房,房子连成一片,在顶部开口。这里有许多描绘妇女和公牛的壁画,以及生儿育女的小雕像。
    (09-2)感谢@夜郎游侠2018。文字有修改。
    #美赫尕尔(Mehrgarh)文化
    1974年,法国考古队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现了美赫尕尔遗址并在1974~1986年间进行了连续发掘,又在1997~2000年进行了第二阶段发掘。在遗存分布的6个土丘中,共发掘出3.2万件遗物。
    美赫尕尔被认为是南亚最古老的、利用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遗址。由发掘的遗物推断,这里自BC6500持续至BC2800年一直有人群居住,展现了人类从采集社会到最早的定居、驯化农作物再到发展出成熟的农业城市的全过程。
    美赫尕尔遗址位于现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卡奇(Kacchi)平原的博兰山口脚下。此地为伊朗、阿富汗和身毒河流域之间通道的重要节点,无疑也是西亚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早期贸易的陆路枢纽。
    遗址规模较大,文化层由新石器时代跨越至“铜石并用”时代。发现有农耕(小麦和大麦及椰枣树)、畜牧(瞪羚和瘤牛,牛、绵羊与山羊)和冶金的标本遗存。年代跨度漫长,涵盖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与铜石并用时期,对了解印度河流域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早期墓葬的遗物有海贝、绿松石以及涂了沥青的篮子。公元前6000年后发现陶器。
    最早的居住层主要是矩形的泥砖建筑。后期的房屋空间更大,建筑群有了住宅和储藏室的划分,采用嵌入粘土的鹅卵石基础,结构更精致。
    许多制造活动使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房子使用烧烤过的泥砖建造,砖块是采用模具制作;珠子施以彩色釉面;陶轮开始出现,陶器与赤陶雕塑更加精细;女性雕像用颜料装饰;发型和装饰各异;印章开始出现;发现冶铜制品等。

    (010)
    #欧洲
    欧洲农业是受两河影响而产生。最早的食物生产在希腊色萨利的阿格萨-马古拉,一个公元前7000年的村庄。居民种小麦和大麦。著名的希腊弗朗奇兹(Franchthli)洞穴也蓄养牛和猪。
    #巴尔干多瑙河流域在公元前5000年已建立了为数众多的农业村落。用木材和茅草盖房子。多瑙河人普遍进入农业畜牧业社会,栽种大麦小麦和亚麻、养牛猪和绵羊。陶器以独特的螺旋纹或波浪纹装饰。多瑙河文化延伸到荷兰南部、维斯杜拉和和德涅斯特河流域。
    #法兰西和不列颠的农业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法国南部的哈森(Chasseen)遗址、瑞士湖畔的村社,农民种植大麦小麦、豆类和亚麻。英国在公元前4,300年以前已建立了农业村社。
    欧洲最完整的早期农业村落,是苏格兰北部奥克尼岛西海岸的斯卡拉布雷(Skara Brae)遗址,测年为公元前3100年-前2500年。当地缺乏木材,房屋用石块砌墙。
    西欧在科西嘉岛、地中海西部尤其是法国和英格兰发现的“巨石文化”遗址,时间远在公元前5,500年以前,可能是西欧人的古老传统。
    (011)
    *东亚:
    东亚通常是指东亚大陆板块,也就是帕米尔-喜马拉雅山脉以东的广大区域。东亚往往不包括日本群岛,也不包括东南亚。
    #东亚大陆:华夏大地的农业生产是独立的本土起源。从大约距今一万年左右开始,中国各地陆续进入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也就产生了。约一万至七八千年前出现原始农业和村落。氏族制度产生。
    中华大地南北部地理气候差异很大,自远古起就形成了二种类型的农业形态:北粟(稷)南稻。北方以种植粟(小米)为主,南方多为稻作。
    经研究发现,大约公元前8000-前4000年间,华北等地曾有一个持续的温暖时期,成为理想的农业发源地。
    汾河流域的薛关遗址和柿子滩遗址表明,许多人群虽然还以狩猎和采集生存,可是已摆脱了迁徙生活,定居下来。而8,000年前(公元前6,000年)以后,华北出现大量的早期农耕村庄,如磁山遗址和裴李岗文化遗址。他们收割野生的粟并把它驯化,捕猎野生牛羊。
    遍布从甘肃洮河到河北中部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200年-前3000年)是北方农业起源的代表,它最重要的遗址半坡遗址,以很深的壕沟围绕保护。。他们使用石斧、石锄和石磨等工具,种植耐旱的粟,饲养猪和狗。能用野生麻织布。制作多种类彩陶。有的陶器有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被认为是原始文字的孓遗。
    公元前5000-4500年,华北普遍种植粟(小米)和大豆,独立地发展起农业生产。养绵羊、山羊。到3500年前(公元前1500年),华北开始种植小麦。同时,水稻、水牛、鸡和猪从南方传到华北。
    长江中游地区在公元前8000年后气候温暖,野生稻谷传播繁殖。到公元前6000年,野生稻谷已被驯化。如吊桶环遗址发掘出稻米化石层,其中包含野生、半野生和驯化的稻米。位于低洼平原的湖南八十垱遗址,发掘出约公元前7,000年的居住地层,是中国最古老的农耕村庄之一。
    南方的长江流域人工栽培水稻。水稻,养鸡、猪、狗和水牛,与东南亚远古农业接近。在浙江浦江的上山、萧山和跨湖桥找到水稻栽培的遗址,时间为公元前8000年和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包括从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的四个文化层,清理出大量稻谷、葫芦及众多野生植物遗迹,以及家养的水牛、猪和狗的骨头。
    【链接】粟和黍
    所谓粟和黍就是谷子和糜子,都是小米,谷子是一般的小米,黍是黏的小米。我国最早的粟和黍距今8000年。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国的高精度测年仪器对兴隆洼遗址中浮选出来的碳化的黍进行测年,结果都是距今7600多年。
    总之,植物考古和基因考古双重显示小米起源于中国的北方,无论是粟和黍都是这样,小米栽培被发明以后从中国的北方向外传播。考古证据表明,尤其是DNA研究表明,至迟在距今4500年前,黍已经传播到了中亚地区并继续向西传播,大约3500年前已经到达了东欧地区。另外一个品种不黏的小米——粟在距今4000年前向南传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但是在那边没有发现黏的黍,可见各地对外来因素的接受、吸收也是有选择的。【】
    #生产技术
    约在公元前6000—5000年出现石斧、石刀、石锄、骨镰等石制农具。工具有石器、骨器、木竹蚌器等。种植植物、驯养家畜如狗猪牛羊鸡马等。搁荒制,一块土地种一熟或二熟就掉弃。
    (012)
    【链接】玉蟾岩遗址:公元前8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
    1993年和1995年,在该遗址连续发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和最早的陶制品,与江西万年仙人洞等遗址出土陶器均为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
    对1993年玉蟾岩出土的陶片进行质谱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确定了四个数据。其中用陶片上的腐殖酸测定年代距今12320+-120年;用陶片基质测定年代距今14810+-230年;用同位层的木炭测定年代距今14490+-230年。这是当时世界发现烧制的最早陶片。
    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五枚炭化的稻谷。三次出土的或炭化程度不一,或颜色各异,是因为标本所处的环境不同。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初期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年代距今约1.4万年~1.8万年,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玉蟾岩发现了更原始的陶片。为了更精确地测定这些陶器碎片的年代,而且不破坏玉蟾岩的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小自然生态环境,考古工作人员对陶器碎片出土的周边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碳年代测定分析。研究人员从周边地层中提取了100多个骨碎片和木炭沉积物标本,对其中29个样本进行放射性碳测年,从而获取了有关周边不同地层的年代脉络。将陶片与发掘出土地层相对比之后,研究人员初步确定陶器碎片的年代距今1.8万年。
    2009年6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了有关玉蟾岩陶片断代的文章,指出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1.4~2.1万年,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现的陶片都要早好几千年,
    #【链接】澧阳平原
    彭头山文化时期,澧阳平原气候温暖湿润,为稻作农业的产生提供有力的条件,处于辅助地位的稻作农业,在该时期已初具规模。
    彭头山遗址发现的土块中包含许多稻谷壳和谷粒,出土陶器的泥料也普遍掺稻壳碎屑形成夹炭陶。该遗址出土的稻谷壳粒较大,形状接近近现代栽培稻。
    澧县八十垱遗址中发现了疑似水稻田的田埂,出土8000-9000年前的稻谷和稻米上万粒,这里出土的稻谷和稻米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保存新鲜如初(出土时为黄色)。且出土陶器中也有人为掺和的大量稻壳、稻谷等,其性状特征已经脱离了野生稻的范畴,具有古栽培稻的特征。此外,聚落中还发现一些类干栏式的建筑痕迹,这类建筑极可能具有仓储性质。
    澧阳平原位于洞庭湖平原西北部,东南邻近洞庭湖,该时期的聚落尤为繁荣,城内制陶作坊区、墓葬区、居址、中心建筑等。发现大量编织物说明该时期已从事手工业生产。
    稻作农业是支撑文化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湖南是稻作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从玉蟾岩到彭头山、八十垱,再到城头山、鸡叫城,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是稻作农业。澧县鸡叫城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大量稻作农业遗存。大规模的稻作遗存和水稻田的发现,为稻作农业大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013)
    #东南亚农业
    东南亚同样是农业起源的一个中心。泰国东北的仙人洞遗址,其最早的文化层形成于1.1万年前。辨认出大量野生植物种子,如杏仁、槟榔、扁豆、葫芦、荸荠、胡椒及黄瓜等,还有多个品种的薯类。在呵帕侬蒂的一个村落遗址比仙人洞晚2000年,却是农业村社,出土大量稻谷品种。东南亚的农作物还有芋头、甘薯、椰子、香蕉和柑橘等热带植物。
    (014)
    5)早期农业时代的生产技术和原始科学
    农业产生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也包括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是直接从生产实践里积累起来的,通常以口手来传承。科学是指对自然的认识,它会向着抽象分析和系统理论发展。自有文字以后,科学总是以文字记录下来,而技术直到近代之前依然是没有详细的记录。
    #生产技术:农业生产首先积累起对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知识,以及地理气候的了解。技术发明也源自生产需要。
    火的使用和石器制作是原始人类二项很重要的成果。从智人出现的20万年前到农业出现的12000年前是旧时期时期。这段时期人类发明了石矛和可以投掷的梭镖。12,000年前开始,新石器时代来临。
    公元前8500年的甘吉*达勒遗址、公元前8500-前8000年的穆勒贝特遗址、贾尔莫等都发现陶器。差不多同时还出现纺织、木船和轮车等技术。
    日本绳文文化的陶器已超过一万年。
    公元前4000-前3000年间两河流域已有了水利灌溉和犁耕。
    #原始科学:原始人类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观察自然,积累起科学知识。他们观察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分辨动植物的不同种类和活动;试图认识人类的身体并治疗疾病;在种植和驯化的过程里积聚经验。还要学会互相交流和计数。这样,有关天文、地理、生物、人体、耕作、计算和语言的认识就慢慢发展起来。为了掌握农时,引发最初的天文和历法活动。
    【讨论】科学的定义
    科学就是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科学这个词一般包含二层意思。一个是自然知识;第二个是有系统的抽象的理论。通常人们说到科学的时候往往指第二层即抽象理论,那么分散的具体的自然知识可叫做科学知识。
    某些中国专家认为,科学是符合希腊逻辑的理论,这种定义明显是文字游戏,用心是否定传统中华科学。古代科学包括希腊科学都是属于古代形态的科学,跟现代科学很不相同。
    古代而言,科学总是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写在文章上。而技术是劳动者在生产中积累的实践经验,相对的理论性较差,而且大多没有文字记录,只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授和保存。
    (015)
    6)跨越文明的门槛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世界各农业中心陆续跨越了文明的门槛。
    对文明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定义。俗人始终认为城市、金属和文字三条标准最合适。三标准抓住了最能反映社会进步的特征。城市说明人群聚居的程度,这是一切文明的首要条件。聚居本身就会产生人口优势,加快了知识交流、贸易活动,催生了阶级和政治权力。金属制品取代石器,是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使得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文字代表了人类最重要最根本的文化成就,没有文字就不能脱离愚昧野蛮。
    这三条标准也考古发现为依据,科学性强、易于辨识,是实打实的条件。
    三标准也符合专业和大众的共同认识。“四大文明”“古代文明”等说法都满足三标准。未满足三标准的人类社会,只能认为是“石器文明”“原始文明”或“远古文明”。美洲文明就是主要的实例。
    自一万年前人类发生农业革命起,人类文明也自然地开始形成和发展。按照文明生命周期的观点,这是文明萌芽和形成的时期。到约五、六千年前出现第一批城市,制造出青铜器具,发明了文字,就进入文明时代。多个各自独立的文明先后进入发展期和成熟期。到达最辉煌的顶峰之后,我们看到,各文明通常会由于内部矛盾和外来的冲击,失去创新和发展的动力,而陷入长期的停滞甚至倒退。
    ##定居与农业村社
    种植和蓄养动物使得人类脱离了原始的游猎-捕捞经济。发明锄头之后,人们可以翻地,把一块地连续使用的年限从一年延长至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也就从刀耕火种、年年换地易居的生活转变为土地轮种轮休的“休耕”制,而耕作人相对定居若干年,等到土地衰竭后才迁移。
    生产力的发展驱动社会生活改变。居民在以土地为中心的村社公社里聚居。土地共有,共同耕作,尚无私有财产。实行“族外婚”,婚配对家也渐趋固定和单一。这样就产生了独立居室进而分灶煮食。
    随着剩余农产品出现,家庭和私有财产出现了。贫富阶层分化。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族演变成以土地为中心的农业公社,在血缘辈分的权威之外还产生了经济权力。可是宗族和家族的残存影响却长期存在。
    不同村社或族群之间争夺财产的争斗频繁起来,乃至发生战争。争斗催生了军事领袖、权力和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同时,原始公社遗留的原始民族制也长期存在影响深远。
    #农业村社瓦解
    农业公社曾是大多数族群原始社会后期的普遍形态。从印度、日耳曼、斯拉夫以至印第安人均可以找到古代农村公社的可靠线索。美洲土著曾普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早期佛典大量记录了印度雅利安社会并存着公有和私有土地。
    生产、分工和贸易发展形成了财产的私有观念。公社的原始共产主义开始瓦解。尤其是掠夺和战争等暴力导致奴隶制度。也就是有了阶级的划分。农业公社也随之瓦解。
    原始的氏族民主制度过渡到军事民主制度。贵族长老议事会提名、民众大会选举产生军事首领。起初军事首领并非终身更非世袭,权力受到很大约束。但随着战争日益频繁和大规模,军事首领最终转化为终身以至世袭的军事-政治统治者。国家机器作为强制性的政治暴力产生了。可是在很多时期和地区,贵族会议仍保留相当的影响。
    对于早期农业文明来说,国家、村社和个人三者与土地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文明的历史路径。古希腊和罗马,居民住在城市,耕地是城市的领土。家庭组成的公社首先按军事需要来组织。战争使得奴隶制充分发展,农村公社迅速消失。而在中华等亚洲,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农村公社结构稳定。但水利等的需要产生了专制集权。于是原始公社的土地公有演变为国有,而村社作为管理土地的机构长期保留。
    北欧日耳曼人半农半牧,各个家庭分散在森林中相隔很远。大多数人是自由的土地私有者,奴隶制从来没有占据统治地位。
    所有这些差别对以后的历史演进路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
    ##商业和手工业进步
    农业进步和聚居促进了多元化发展。由于地理气候的差异,一些地区、村落侧重种植,而另一些侧重畜牧。
    手工业出现:新石器晚期出现了手工业。制陶、纺织、建筑和冶金等行业从种植和畜牧中分化出来。起初手工匠人也是亦工亦农的。考古发现,公元前8500年的甘吉*达勒遗址已有陶器。而公元前5,200年前巴勒斯坦的贝达(Beidha)遗址展现了典型的专业作坊。
    专业分工使得商业交换成为必需。新石器时代黑曜石贸易就是著名的交换例子。多处发现的黑曜石与原产地相隔500公里以上。另一个例子是太平洋诸岛之间的“拉皮塔(Lapita)”陶器散布在斐济、汤加和萨摩亚等地,距原产地600公里以上。
    商品交换催生了货币,最初是海贝和金属等作为等价交换物。
    公元前4000-前3000年间两河流域掌握了冶炼铜并用于制作工具和武器。中国甘肃东乡林家遗址也出土了锡青铜刀,是仰韶文化晚期,公元前4000-前3000年间。陕西姜家遗址发现的铜片是公元前5000年
    从考古学证据来看,尽管仰韶文化的姜寨遗址(BC4700~4000年)出土过黄铜(砷铜合金)残件、甘肃的齐家文化(BC2200~1600年)与辽西的夏家店(BC2000~1500年)下层文化出土了紫铜的装饰品及小件器物,豫西二里头文化(BC2100~1500年)出土了小型青铜礼器——爵,而四川三星堆文化(BC2800~1100年)更是出土了大型青铜礼器——祭坛、面具、扶桑与人像,但东亚系统的青铜铸造以及青铜编钟的使用,则是在殷商时期(BC1766~1122年)。
    (三)历史上的主要文明
    【链接】以下几段内容出自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有改写。
    *主要的文明
    一般认为,世界古代至少有12个主要文明,其中7个文明已不复存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古典文明、拜占庭文明、中美洲文明、安第斯文明),5个仍然存在(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一些学者还加上了东正教文明,作为区别于其母文明拜占庭文明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独立文明。除这6个文明之外,或许还应加上拉丁美洲文明,可能还有非洲文明。
    当代的主要文明可以列举如下:
    中华(Sinic)文明。所有学者都承认存在着一个单一的独特的中华文明,它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1500年,也许还可以再往前追溯一千年。虽然儒教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华文明却不仅是儒教,而且它也超越了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中国。许多学者所使用的“中华”(Sinic)一词,恰当地描述了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东南亚以及其他地方华人群体的共同文化,以及越南和朝鲜的相关文化。
    日本文明。一些学者在一个单一的远东文明的称呼下把日本文明和中国文明合并在一起。然而,大多数学者不这样看,而是承认日本文明是一个独特的文明,它是中国文明的后代,出现于公元100-400年之间。
    印度(Hindu)文明。人们普遍认为至少自公元前1500年以来。在南亚次大陆存在着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相继的文明。这些文明一般被称为Indian、Indic或Hindu文明,人们更喜欢用后者来称呼最近的那个文明。自公元前2000年以来,印度教一直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成为南亚次大陆文化的中心。它“不止是一个宗教或一个社会制度;它是印度文明的核心”。它在现代继续起着这种作用,即使印度本身有重要的穆斯林社区以及一些更小的少数文化。像“中华”一词一样,Hindu一词也把文明的名称与它的核心国家分离开来,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当该文明的文化超越了那个国家时,这样做是合乎需要的。
    伊斯兰文明。所有重要学者都承认存在着独特的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然后迅速传播,跨越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并向东伸展到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结果,许多独特的文化或次文明存在于伊斯兰文明之中,包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和马来文化。
    非洲文明(可能存在的)。除了布罗代尔之外,大多数研究文明的学者都不承认存在着一个独特的非洲文明。非洲大陆的北部及非洲的东海岸属于伊斯兰文明。历史上,埃塞俄比亚构成了自己的文明。在其他地方,欧洲的帝国主义和殖民活动带去了西方文明的因素。在南非,荷兰、法国,然后是英国的殖民者创造了一个多板块式的欧洲文化。最重要的是,欧洲的帝国主义把基督教带到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大陆。在整个非洲,部落认同普遍而强烈,但非洲人的非洲认同感也在日益发展,可以想象,由于南非可能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核心国家,这个地区可能会粘合成为一个独特的文明。
    (18)
    *西方文明。西方文明的出现通常被追溯到大约公元700到800年。学者们一般认为它有三大组成部分,分布于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
    这样,西方就包括欧洲、北美,加上其他欧洲人居住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然而,西方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美国人历史上有很长时间把自己的社会看作与欧洲相对立。美国是一片充满了自由、平等、机会和未来的土地;欧洲则代表了压迫、阶级斗争、等级制和落后。甚至曾有人认为美国是一个独特的文明。这种把美国和欧洲相对立的做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事实:至少直到19世纪末,美国同非西方文明只有有限的交往。然而,一旦美国走上世界舞台,它同欧洲的更广泛的认同感就得到了加强。尽管19世纪美国把自己看作不同于和对立于欧洲,但20世纪美国已把自己看作一个更广泛的实体——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的一部分,而且还是这个实体的领导。
    于是“西方”一词现在被普遍用来指以前被称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那一部分。这样,西方是唯一的一个根据罗盘方向,而不是根据一个特殊民族、宗教或地理区域的名称来确认的文明。
    这种确认方法是把文明从其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中提升出来。从历史上看,西方文明是欧洲文明。在现代时期,西方文明是欧美文明或北大西洋文明。可以在地图上发现欧洲、美国和北大西洋,却不能在地图上发现西方。“西方”的名称也引发了“西方化”的概念,并促使人们产生使人误入歧途的把西方化和现代化合在一起的想法:更容易把日本没想为“正在西方化”而不是“正在欧美化”。然而,欧洲一美国文明被普遍归造西方文明,尽管这一术语有严重的缺陷,但这里仍将沿用之。
    用“东方”和“西方”来识别地理上的区域是令人困惑不解的和种族中心主义的。“北方”和“南方”有被普遍接受的两极的固定参照点。“东方”和“西方”却不具备这样的参照点。问题是相对于什么而言是东方和西方?这完全取决于你站在何处。西方和东方最初大概是格欧亚大陆的东部和西部。然而,从一个美国人的观点来看,远东实际上是远西。对于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来说.西方意味着印度,而“在日本‘西方’通常意味着中国”。
    (19)
    #欧洲文明的兴起
    欧洲基督教文明作为一个独特的文明最早出现于8世纪和9世纪。然而,几百年间,它在文明程度上落后于许多其他文明。唐、宋、明朝时期的中国、8-12世纪的伊斯兰世界、8—12世纪的拜占庭,在财富、领土、军事力量以及艺术、文学和科学成就上都远远超过了欧洲。11至13世纪之间,欧洲人热情而系统地借鉴了“来自更高的伊斯兰文明和拜占庭文明的适当因素,同时使这一遗产适应于西方的特殊条件和利益”,在此推动下,欧洲文明开始发展。同一时期,匈牙利、波兰、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海沿岸皈依了西方基督教,随后又接受了罗马法和西方文明的其他方面,西方文明的东部边界从而稳定了下来,并从此固定在那儿而无重大的改变。12和13世纪期间,西方人千方百计地扩大对西班牙的控制,而且确实建立了对地中海的有效统治。然而,其后土耳其势力的兴起引起了“西方欧洲的第一个海外帝国”的垮台。不过到1500年,欧洲顺利地进行了文化上的文艺复兴,社会多元主义、扩大的商业和技术成就为一个全球政治的新纪元提供了基础。
    #拉丁美洲文明。然而,拉丁美洲有区别于西方的独特认同。虽然拉丁美洲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后代,但它却是沿着非常不同于欧洲和北美的道路演进的。它具有社团主义的、独裁主义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在欧洲的程度要小得多,在北美则根本不存在。欧洲和北美都感受到宗教改革的影响,并且把天主教和新教文化结合在一起。从历史上看,虽然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拉丁美洲一直仅仅是天主教的世界。拉丁美洲文明结合了一些本土文化,这些文化不曾存在于欧洲,在北美也已被有效地消灭,而在以墨西哥、中美、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一方和以阿根廷和智利为另一方两者之间有重大的不同。拉丁美洲的政治演变和经济发展与流行于北大西洋国家的模式大相径庭。从主观上说,拉丁美洲人在他们的自我认同上存在着分歧。一些人说,“是的,我们是西方的一部分。”另一些人则声明,“不,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拉丁美洲人和北美人的大量文学作品详细描述了他们的文化差别。拉丁美洲可以被看作西方文明中的分支文明,或者被看作是与西方有紧密联系、但在它是否属于西方的问题上有分歧的独立文明。对于把注意力放在文明的国际政治含义(包括以拉丁美洲为一方和以北美和欧洲为一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来说,后者是更恰当的和有用的称呼。
    #如何界定犹太文明呢?大多数研究文明的学者很少提到它。从信仰者的人数来看,犹太教显然不是一个主要文明。场因比把它描述为一个从早期叙利亚文明中演变而来的被抑制了的文明。它在历史上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联系,而且犹太人在几个世纪中把自己的文化认同保持在西方的、东正教的和伊斯兰教的文明中。随着以色列的建立,犹太人有了文明的所有客观认同;宗教、语言、习俗、文学、体制以及领土的和政治的家园。但是什么是它的主观认同呢?在其他文明中生活的犹太人的文明认同程度各有不同,从完全认同于犹太教和以色列,到一般信仰犹太教和完全认同于他们居住地的文明。然而,后者主要发生在居住在西方的犹太人中。
    (20)
    #宗教与文明
    宗教是界定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正如克里斯托弗?道森所说,“伟大的宗教是伟大的文明赖以建立的基础。”在韦伯提出的五个“世界性宗教”中,有四个——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儒教与主要的文明结合在一起。第五个宗教佛教的情况有所不同。为什么情况会是这样?像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一样,佛教早期分裂为两个主要分支,而且它像基督教一样,没有在其诞生地幸存下来。从公元1世纪开始,大乘佛教被输出到中国,随后输出到朝鲜、越南和日本。在这些社会里,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使佛教适应于和被吸收进本土文化(例如在中国适应于儒教和道教),并压制它。因此,虽然佛教仍然是这些社会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社会并投有构成、也不会认为自己是佛教文明的一部分。然而,能够被合理地描述成小乘佛教文明的东西确实存在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此外,西藏、蒙古和不丹的人口,历史上曾认同于大乘佛教的变种喇嘛教,这些社会构成了佛教文明的第二个区域。然而,佛教实际上在印度绝种以及它之适应于和被结合进中国和日本的现存文化,意味着它虽然是一个主要宗教,但却一直不是一个主要文明的基础。
    僧侣和知识阶层传播超验神话,这个阶级的组成是“犹太人的预言家和祭司、希腊的哲学家和诡辩家、中国的文人术土、印度的婆罗门、佛教的桑加和伊斯兰教的乌理玛(Ulema)”。随着一个文明的陨落和经过一个中断期另一代继承者的兴起,一些宗教目睹了两代或三代隶属文明。
    (21)
    #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
    各个文明在地理上相互分离。公元1500年以前,安第斯文明和中美洲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和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交往。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也相互没有影响。东地中海、西南亚和北印度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往最终的确增多了,然而,分隔文明的距离和有限的克服距离的交通工具,限制了交流和商业关系。虽然在地中海和印度洋上有一些海上通商,但“旅行的有效手段是穿越平原的马匹,而不是海上航船,像公元 1500年以前一样,世界上相互分离的文明靠它们彼此之间维持着微小的联系”。
    思想和哲学从一个文明传到另一个文明,但这常常历时几个世纪之久。最重要的并非由征服所引起的文化传播,也许是佛教被传到中国,这发生在它发源于印度北部大约600年之后。公元8世纪中国发明了印刷术,11世纪发明了活版印刷,但直到15世纪这一技术才传到欧洲。造纸术公元2世纪出现于中国,7世纪传到日本,8世纪向西传播到中亚,10世纪到北非,12世纪到西班牙,13世纪到北欧。中国的另一项发明——火药,产生于9世纪,几百年后它才传到阿拉伯国家,14世纪才到达欧洲。
    文明之间最引人注目的和最重要的交往是来自一个文明的族群战胜、消灭或征服来自另一个文明的族群。这些交往一般来说不仅是暴力的,还是短暂的,而且仅仅是断断续续地发生的。从公元7世纪开始,伊斯兰和西方之间以及伊斯兰和印度之间确实发展了相对持续的和时而强化的文明间交往。然而,大多数商业、文化和军事的相互作用发生在文明内部。例如,虽然印度和中国偶尔受到外族(莫卧尔人、蒙古人)的入侵和奴役,但这两个文明在自己的文明内部都有漫长的“战国时代”。同样,希腊人相互之间的战争和贸易要比他们同波斯人或其他非希腊人之间的更频繁。
    【】
    (22)
    【讨论】上面关于文明的内容主要根据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改写。接着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文明的交流和冲突
    大家知道,亨廷顿强调文明之间的冲突,可是从历史来看,文明互相间的交流和融合更频繁更重要。基督教就是从东方传播到欧洲的。欧洲文明曾比东方文明更迟更落后,它多次吸收了阿拉伯科学和中华技术等成果才发展起来
    #含糊不清的“西方”概念
    “西方文明”本身是个伪概念。地理来说,“西方”的界限就不明确,可大可小。中东是东方还是西方?学术圈里还有“东方学”和东方研究呢。也没有人定义一下,“西方文明”的界线和起初时间。起码在古代史没有所谓的“西方文明”,使用西方文明这个词的,九成以上可以用“欧洲文明”来代替。
    既然明明是伪概念,为什么那么多专家和网民还是喜欢用西方文明呢?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采用了含糊的基本概念就可以随意剪裁历史浑水摸鱼胡说八道了。无论黑西方文明还是挺西方文明,其实往往说的不是一回事,大家都在无靶子地乱放水炮。
    讨论古代文明史的时候,我们应直接使用“欧洲文明”,它的地理概念和历史、文化概念高度一致。不要再用西方文明来骗人骗自己了。
    #东亚文明和汉字文化圈
    日本文明是不是属于中华文明?不是。文明或者文明体这个概念,包含了地缘族群和历史等诸多属性。日本文明的主体族群不是中华民族,日本的历史轨迹和中华没有很密切的联系。
    文明(体)是多层次关系复杂的巨型系统。我接受一位韩国学者的观点,汉字文化圈共同组成东亚文明。汉字文化圈指采用汉字的中国和越南朝鲜日本琉球。中华文明是东亚文明的核心和带路人,越朝日琉是东亚文明的分支,它们接受中华文明的支配性影响,同时有各自的历史进程和本土文化。
    中华文明是东亚文明的核心,中华文明内部的核心则是华夏农耕文明,而周边的游牧-渔猎族群形成了中华文明的边缘区、子文明。
    认真地了解一下日本文明史的话,可以看出,它长期持续接受中华的文化,同时发生着中华文化的本土化。例如,日语的底层是土著口语,上层是汉字文化,而假名和日语汉字就是中文日本化的产物。
    【】
    (23)
    *亚欧非大陆的地理和地缘
    地理是历史演进的土壤,地理气候环境持续地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欧亚非三大洲是世界历史的主舞台。在讨论世界文明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欧亚非大陆的地理气候和地域状况。
    #地理概况
    我们可以把亚欧非三大洲看作一个超巨型的地理板块,它的主体是亚欧非大陆板块,周边有些岛群。地中海是深深嵌入大陆的内陆海。而从历史的视角来看,非洲主要是北非。因此亚欧非大陆板块基本就是指亚欧北非。
    亚洲在亚欧大陆东部,东、南、北3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亚的西北部濒临地中海和黑海。大陆最北点在泰梅尔半岛的切柳斯金角(北纬77°44′),最南点为马来半岛的皮艾角(北纬1°15′);岛屿的最北点在北地群岛(北纬81°),最南点在努沙登加拉群岛的罗地岛(南纬10°45′)。亚洲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大陆最东点为楚科奇半岛上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5′),最西点为小亚细亚半岛的巴巴角(东经26°10′),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11小时。
    欧洲部分在地理上是从亚洲向西伸入大西洋的几个半岛。两洲之间无明显分界,传统上以乌拉尔山和高加索山为界。俄罗斯地理学者将乌拉尔山划入欧洲,高加索山划入亚洲。
    亚欧大陆西部是欧洲,北濒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部从文化上来划分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作为亚欧大陆的分界线。欧洲大陆处于中高纬度,最南点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马罗基角(北纬36°),最北点是挪威北部诺尔辰角(北纬71°08′),最西点为伊比利亚半岛的罗卡角(西经9°30′),最东点在乌拉尔山北端(东经66°10′)。大陆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
    非洲北部是浩瀚的沙漠,只是沿海岸有狭窄的绿洲。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热带雨林密布,夹杂草原。
    可以从南北向认识亚欧非大陆板块,基本特点无疑是北方冷南方暖。自北向南划分为三个部分:北部寒冷地带(约北纬55~60°),中部温暖地带(北纬55°~20°)和南部炎热地带(北纬20°以南)。这个和地理学的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大体一致,可是分界线的纬度是不同的。
    温暖和炎热地区植物更繁茂、动物更活跃,而人类也是喜暖畏寒。因此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明进化都是首先聚集在暖热地区,然后才慢慢向北扩散。而人群的迁移方向却总是自北向南,并引发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从古代文明史来分析,北部寒冷地带人迹罕见,很晚才纳入文明范围。南部炎热地带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农业起源也早(东南亚),可是文明进程却迟缓。
    中部地带是农业革命和人类文明的起源地。大致在北回归线到北纬35°之间范围内,从东亚到西亚出现早期农业地带。随后农业逐步向北扩展,在亚欧大陆大致北纬20°到北纬40~45°之间形成农业带。这条农业带也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核心地带。而北纬40度至55°则是游牧-渔猎地带。
    这个中部地带有两条沙漠带,一条从约北纬20°至30°,第二条在大约35°到45°。
    从东西方向分析亚欧非大陆,会看到更复杂的图景。
    我们把整个大陆划分三部分。东部是东亚,中部是西亚,而西部是欧洲。大体东部海拔最高、地势最复杂,有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蒙古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中部相对平坦一些,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中亚哈萨克丘陵。欧洲地势低平,以大片平原和山脉为主。
    亚洲较为干旱寒冷,欧洲比较潮湿,也相对暖些。在相同纬度条件下,东部气温明显比欧洲更低。不过欧洲整体位于北纬40°以上,不存在低纬度的炎热地区。这样欧洲没有远古农业起源地,这里的农业是后来从二河流域流传过去的。
    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常遭忽视:亚洲主要是中西亚的草原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产草量和载畜量低,只可以支撑游牧经济。而欧洲尤其是欧洲西部是湿草原,潮湿多草,产草量高,载畜量大,可以定居放牧。这里从古代就是农耕渔猎畜牧并举。
    综合地理和气候状况,我们把欧亚大陆划分出多层次的板块体系。大型地理板块有:西伯利亚寒冷板块、东亚大陆板块、东南亚和南亚季风气候板块、中西亚北非干旱气候板块以及欧洲湿冷板块。每个大板块下还可以划分出多个子板块。
    地球自转、洋流和大气环流,纬度位置以及地形一道影响着气候。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存在季风带,而庞大的高压气流产生了巨大的北非及西亚沙漠带。
    (24)
    #地域板块
    地缘的含义和地理不太一样。地缘学说原来是从地理的视角来分析国际政治,把地理看作是国家安全和对外关系的基础。现代地缘学说还用于认识历史。
    天涯著名网友@鄙视抢沙发的(温俊轩先生)在长楼《地缘看世界》里深入透彻地讨论了地缘对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他给予地缘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地缘就是地理和人的互动”。简要地说,地缘是在地理的基础上加上人的因素。这里人是指人群、族群。讨论地缘的时候不光考虑地理气候,还要考虑族群的文化、宗教和历史过程。
    一般来说,地缘板块和地理板块大致重叠,但也有所不同。例如,辽阔的西伯利亚在文明史是没有多少存在感,可以无视。只有南西伯利亚从远古就存在人类活动痕迹,应该划入东亚地缘板块。西西伯利亚的西侧,乌拉尔山脉东缘归入东欧地缘板块。有学者把北非洲归属到欧洲地缘板块,可是从中古时代来看,北非和沙特阿拉伯半岛一样,属于西亚地缘板块。
    在亚欧非旧世界有四大地缘板块:东亚板块、印度(南亚)、中西亚、欧洲板块。它们分别产生了灿烂的文明。此外,东南亚板块也算次级板块。
    从地形图看,东亚板块面积最大,地势最高,地形和气候最复杂,交通最困难,是半封闭的。不过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核心区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位置接近,流向相同,一起构成一个也许是古代亚欧非最大的农业耕作区。
    险恶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沙漠并没有消除商人和僧侣的决心,商贸驼队沿着丝绸之路坚定前行。而和尚带着佛教的教义和文化走向中原。
    蒙古和东北的住民经常向南或向西迁移。西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是重要的西迁通道。可是从外部向东亚大陆从没有什么族群流入。
    印度板块处在高热潮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它也是半封闭的,但开放度比东亚大多了。东北是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是伊朗高原,南边临海,东部恒河三角洲以东是密密麻麻的热带雨林。对外通道主要是兴都库什山的山口。其余地方不论是漫长的海岸,还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都只允许有限的商业和文化交往和人口流动,却不能出现大规模的军队征战或人口迁移。
    因此,一波波彪悍的族群从西北涌入印度,并因无处可去而沉淀下来。在热辣的阳光下很快就失去战斗力。而从印度迁出的人群数量很少。印度文化和小量移民主要是流向东南亚。
    西亚大板块包括波斯、二河流域、地中海东岸等二级板块。这里是四战之地,无数族群来来去去杀个不停。仅有的几个适合农耕的核心地带都不大,难以维持持久的独立文明。
    一个地区的地缘价值并非一成不变。北非沙漠-沿海地带地理气候很接近阿拉伯半岛和大巴勒斯坦。它在远古属于地中海周边地缘带。所谓的“文明摇篮”,主要限于地中海东部沿海。罗马帝国把南欧和北非合成一个地缘板块。而到了中古时代北非还是脱离了欧洲,和西亚沙漠地带共同构成一个地缘大板块。
    欧洲的地缘也曾出现大变动。罗马是国家型文明,随着帝国军队的步伐把罗马文明扩散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帝国崩溃后,基督的神父代替了罗马军阵,征服了整个欧洲。把整个欧洲整合为一个巨大的地缘板块,同时北非板块却从欧洲独立出去了。
    欧洲是半开放的地缘。往东没有巨大的障碍阻挡亚洲牧民的脚步,而西、南方向的海洋使得大量移民和大军征战的想法难以进行。
    (14-2)
    5)早期农业时代的生产技术和原始科学 重写
    约一万二千年~一万年前农业革命开始,同时伴随着技术的重大进步,石器制作从旧石器时期进化到新石器时期。
    新石器技术的特征是使用抛光或磨制工具,与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打制石器相区别。农业生产需要一系列必要的工具,以照料、收割和加工作物(如镰刀刀片和磨石)和食品生产(例如陶器,骨头工具)。抛光的石斧可以大规模清理森林,然后做成建造独木舟、房屋的材料,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耕种用地。
    农业的出现将新石器时代的人与旧石器时代的人区分分开了。现代文明的许多方面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刻。
    新石器革命导致了大量人口在农业和农业支持下建立永久定居点。它为随后的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创新铺平了道路。创造农业、战争和艺术工具的进步席卷了世界,并通过贸易和征服将文明聚集在一起。
    农业产生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也包括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是直接从生产实践里积累起来的,通常以口手来传承。科学是指对自然的认识,它会向着抽象分析和系统理论发展。自有文字以后,科学总是以文字记录下来,而技术直到近代之前依然是没有详细的记录。
    农业生产首先积累起对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知识,以及地理气候的了解。技术发明也源自生产需要。
    火的使用和石器制作是原始人类二项很重要的成果。周口店发掘出世界最早的用火遗迹。从智人出现的20万年前到农业出现的12000年前是旧时期时期。这段时期人类发明了石矛和可以投掷的梭镖。12,000年前开始,新石器时代来临。
    公元前8500年的甘吉*达勒遗址、公元前8500-前8000年的穆勒贝特遗址、贾尔莫等都发现陶器。差不多同时还出现纺织、木船和轮车等技术。
    公元前4000-前3000年间两河流域已有了水利灌溉和犁耕。
    #陶器很可能是在不同的地方独立发现的,可能是在粘土被火加热的底部意外发现的。陶器以粘土制造,做成一定形状后,在800-900℃下燃烧,使其硬化。
    已知的最早的陶瓷物品是坟墓式雕像,比如在现代捷克共和国的多尔尼维斯托尼斯发现的雕像。多尔尼维斯托尼斯的维纳斯是一个维纳斯雕像,一个裸体女性的雕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9000-25000年。
    在中国江西仙人洞遗址发现了公元前1.8万至前1.7万年的陶器。
    日本出土了公元前14500年的陶器碎片,其上有绳纹,这一时期称为“绳纹时代”。
    #发酵酒(酒精)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在石器时代晚期的罐子中发现了证据,证明他们有意识地制造发酵饮料。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的中国发现的类似考古发现表明,他们已经研究了如何发酵蜂蜜、大米和水果的方法。有趣的是,中国米酒从水稻发酵,从远古一直延续到现代。
    #编织、纺织和鞋:早在前4万前-前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骨针已经发明。畜牧可以把羊毛纺成纱线,制作更先进的衣服。工具的创造也帮助促进了服装的制作,动物皮还做成了皮鞋(靴)。
    #纱线、绳和网:人们还利用纱线制成网,用于捕鱼或狩猎。绳子的使用可能出乎我们的意料,例如用于结绳记事的quipu,陶片上的绳纹、席纹等只是不易保存至今而缺少更多的证据。
    玉石
    可能是在打制或磨制石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更为坚硬或美丽的玉石,甚至在后期相当长的时间内,玉石称为某些部落的图腾、贵族财富和权利的象征,例如黑曜石、青金石与两河、埃及,或美玉与龙山、良渚先民,以至于叶舒宪老师提出中国有一个历史时期可称之为“玉器”时代。
    #制砖技术与制陶几乎相同。砖通常是由泥、粘土或其他土制材料制成的,在低温下燃烧或在阳光下变硬,以使它们适合作为建筑材料。砖的发明对建筑非常重要,两河流域的先民在公元前3000年有文字记录以后便争相传颂,甚以砖建的城市(埃利都、尼普尔)为自豪。
    #巨石建筑
    从游牧生活方式到定居社区的转变给创造永久住所带来了机会,最早的建筑形式出现了。或许是之前洞穴的庇护习惯,新石器早期的建筑采用了巨石结构。巨石建筑是由大石头和巨石组成的结构。施工人员使用了一种被称为柱子和梁的技术,在上面放置垂直的石头,用来支撑水平的石头。但它们并不是为了建造住房,主要被用作坟墓或仪式的目的,是一个纪念性的地方。其他巨石结构可能有天文观测目的,或许天文观测也是其仪式的一部分,毕竟星象物候对动植物的丰收至关重要,但其中许多的确切用途尚不清楚。
    #交通工具
    农业技术发展会生产超过直接需求的粮食等过剩产品。剩余部分可以储存在以后使用,或者可以交易成其他必需品或奢侈品。早期用于长途运输或交换的物资可能包括用于建筑的巨石和木材,以及用作工具和奢侈品的黑曜石、青金石和其他贵重物品。
    船:阿塞拜疆的一块岩石雕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的~,展示了一艘由大约20名桨手驾驶的芦苇船,通过把一捆捆的芦苇组装成尖尖的皮艇形状。在有高效的木材加工工具被开发之前,它们被用于木材稀缺的地区,比如埃及和伊拉克。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独木舟是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建造,约有3米长。另一些人认为,早在公元前9500年,北欧就使用了皮艇。
    畜力:随着牛、驴和骆驼等驯化动物出现——大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人类发展出了运输货物的贸易路线。在稍晚的时间,人们发明了耕犁,用于更高效的农作。
    #艺术
    陶绘
    随着陶艺的广泛探索和实践。工匠们找到了一个适合绘画的地方,在陶器上作画意味着人们掌握了矿物颜料间高温作用下复杂的化学变化和颜色呈现的关系。在陶器上,他们描绘了日常生活场景、超自然信仰或几何图形。
    在西欧和地中海东岸,绘画永远离开了洞穴和悬崖。土耳其CatalHuyuk的发现了早期的室内壁画装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150年。
    雕像
    早期的雕塑、绘画和陶器艺术一直(至今)留在我们身边。每一个时代都有许多改进。
    新石器时代的建筑往往饰有浮雕、绘画或可以动的装饰物品,他们可能被认为具有超自然的力量——例如,作为保护的战士雕像或作为提高生育能力的女性雕像。
    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雕塑也不再是严格通过雕刻来创造的。特别是在近东,小雕像现在是用粘土制成并烘烤的。
    母神雕像,约公元前5000年,这个小雕像伸着腿,她的双臂抱着她突出的乳房。颜料带强调她四肢的完整、圆形的形式,并显示面部特征、项链和腰部
    乐贾湖骨笛
    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26支骨笛,分散在不同的墓葬,其年代先后相差很大。在公元前6600年-6200年期间,这个时期出土的骨笛都是管开七孔,它们不但能吹奏出完备的五声音阶,而且已经能够吹奏出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这个时期的骨笛与初期比较,已进入成熟期,并发展到骨笛制作的精品时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82号墓出土的20号、21号2支骨笛,标志着贾湖音乐文化的高峰。大约在公元前6200年-5800年之间的四百年时间的骨笛除了一部分保持了中期的七孔骨笛的形制之外,还出现了八孔骨笛,不仅能吹奏出七声音阶,而且还出现了变化音。
    宗教崇拜:法国考古学家雅克?考文表示,新石器时期女神和公牛作为神的陶俑,诞生了“宗教”。公元前5千年期间的中欧新石器时代圆环结构被解释为用于教育功能。这些结构中的许多具有与冬至或夏至日落或日出方位对齐的开口,表明它们是天文祭祀的一种方式。
    #原始科学:原始人类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观察自然,积累起科学知识。他们观察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分辨动植物的不同种类和活动;试图认识人类的身体并治疗疾病;在种植和驯化的过程里积聚经验。还学会互相交流和计数。这样,有关天文、地理、生物、人体、耕作、计数和语言的认识就慢慢发展起来。
    天象观测:为了掌握农时,引发最初的天文和历法活动。欧洲的巨石结构被认为是用来观测天象。同时观天象也是满足宗教祭祀的需要。
    医术:农业给了人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动物的蓄养可以减轻艰苦的农作,而牛奶和肉则为人类的饮食增加了多样性。然而,新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新的问题,天花、流感和麻疹都从驯养的动物传播到人类。
    原始的科学,观天和医疗都是由巫师来实行的。医术充满神秘色彩。
    【讨论】科学的定义
    科学就是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科学这个词一般包含二层意思。一个是自然知识;第二个是有系统的抽象的理论。通常人们说到科学的时候往往指第二层即抽象理论,那么分散的具体的自然知识可叫做科学知识。
    某些中国专家认为,科学是符合希腊逻辑的理论,这种定义明显是文字游戏,用心是否定传统中华科学。古代科学包括希腊科学都是属于古代形态的科学,跟现代科学很不相同。
    古代而言,科学总是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写在文章上。而技术是劳动者在生产中积累的实践经验,相对的理论性较差,而且大多没有文字记录,只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授和保存。
    目录 重发
    (一)文明是历史的基本单元
    #文明的定义和标准
    #阶级区分和国家政权
    #文明生命周期
    #文明的属性:历史和文化
    #文明演进的内生动力
    (二)农业革命: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进化
    2)冰期的气候地理变迁
    3)早期农业
    4)农业的扩散
    5)早期农业时代的生产技术和原始科学
    6)跨越文明的门槛
    (三)亚欧非大陆的地理和文明体
    *亚欧非大陆的地理和地缘
    *主要的文明体
    #当代的主要文明
    #西方文明
    #拉丁美洲文明
    #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古代诸文明
    (1)中西亚地缘板块
    (2)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3)埃及文明
    (25)
    (四)古代诸文明
    “古代”这个词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古代泛指16世纪大航海之前。而历史书还往往把近代之前的时间细分为“古代”、中古和近代三个阶段。
    世界历史上的主要文明体,可以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本土起源的四大古代文明,即二河流域、埃及、古印度河(哈拉帕)及中华文明。这四大文明中,华夏文明的发展最迟,也是唯一存活至今的。这四个古代文明都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演化出来,本土族群独立成长,较少受其他文明影响。
    第二代是到大航海前的各个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希腊罗马、中古欧洲文明,波斯、阿拉伯—伊斯兰、印度的婆罗门—印度教文明,以及中华文明等。除中华文明外,第二代文明并非土生土长独立成长起来,而是在外来文明的巨大影响下产生的。
    第三代基本上就是近代西欧工商业文明。后来它扩展成为世界性的现代工业文明。
    //为了避免与现代印度民族国家混淆,我将使用“泛印度文明的”(Indic)而不是“印度的”(Indian)来指代这个文明。这种南亚、东南亚十几个其他民族国家共享印度文明根源,他们都是泛印度文明的一部分。//
    前面说过,文明的标准是城市、冶金和文字。
    城市:远古的城市是从农业村落进化来的。它跟现代城市不是一回事。约旦河谷的耶利哥(杰里科)原来是农业村落,公元前8350-前7350年村落四周围以石墙,发展为城镇,可能有3,000多农民居住。
    土耳其西南的恰塔霍裕克?atalh?yük,大约到公元前6,200年,也发展为城镇,居民可能多达8,000人。
    青铜:考古研究表明,人类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的铜片,但作为文明条件的青铜是指冶炼和制作铜器。大约公元前5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开始加工软金属金、银和铜,制成装饰品。可是硬金属的青铜(铜锡合金)需要更高的炉温和罕见的锡。在美索不达米亚,约公元前4000年才掌握了冶炼青铜并用于制作工具和武器。
    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也出现了青铜。一般认为,中华的冶金技术源自西亚。
    文字:世界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来自苏美尔都城乌鲁克的埃安纳神殿,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
    文明最早在西亚出现,时间是5000~6000年前,即公元前5,000-前3,500年。也有人具体到公元前5,200年左右。
    国家:文明出现的时候总是会产生相应的政治权力即国家。国家有政治和地理二层含义,一层是强制的政治权力,而国家必定是有阶级区分的;另一层是指这个政治权力(国家机器)所控制的土地范围,就是领土。
    国家是文明存在的重要参考证据,但国家本身并非文明的条件。换句话,只要具备城市金属文字三个要素,就一定会有国家权力。
    【链接】冶铜
    冶铜术出现在西亚的年代不晚于距今7000年,我国最早有5000年。迄今我国境内出土最早的铜器是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还有锥子等器物,它们基本上都是出土在甘肃河西走廊这一带。
    西城驿铜器的材质二期以红铜为主,三期以合金为主,合金技术日益成熟。这个遗址提供了大约距今4000年到4200年之间的冶铜技术的情况。
    简单总结来说,铜制品可能在距今5000年左右,已经进入到河西走廊,冶铜技术最晚在距今4500年前已经传入甘肃地区,然后继续向东传入黄河中游地区。【】
    从中国的考古证据来看,尽管仰韶文化的姜寨遗址(BC4700~4000年)出土过黄铜残件、甘肃的齐家文化(BC2200~1600年)与辽西的夏家店(BC2000~1500年)出土了紫铜的装饰品及小件器物;但二里头文化(BC2100~1500年)的小型青铜礼器——爵,才可以认为符合文明的条件。而四川三星堆文化(BC2800~1100年)更是出土了大型青铜礼器——祭坛、面具、扶桑与人像,
    (26)
    (1)二河流域文明
    1.1)中西亚北非地缘板块
    二河流域文明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文明。

    1.1)中西亚北非地缘板块
    巨大的中西亚北非大板块总体气候干旱半干旱,中西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阿拉伯半岛和北非属热带沙漠气候。西侧地中海沿岸则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地理上北部是半干旱的中亚大草原,散布着沙漠和低矮的丘陵。中亚东南缘是“七河之地”,好几条河流从高原山地倾泻而下,沿河的绿洲有悠久的历史。
    中部是高原山脉,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和阿富汗高原。经济以半农半牧为主。
    再往南是水量丰富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共同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二河流域是中西亚文明的核心区。
    一般说的二河流域包括其周边地带。地中海东部的古叙利亚(黎凡特、大巴勒斯坦)也具有光辉的古代文化。
    人性喜暖畏寒,贫穷的中亚游牧民翻来覆去地南下伊朗和二河,不断撕开历史新页。
    二河以南的阿拉伯半岛和北非地理气候很接近,是浩瀚的大沙漠。北非在远古曾比较潮湿温暖,有大片水草之地。尼罗河流域包含苏丹和埃及是北非的核心区。
    (27)
    1.2)远古中西亚的人民:闪米特人和印欧人。 多谢温俊轩先生(@鄙视抢沙发的),多谢@夜郎游侠2018
    种族分化是很迟才发生的。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的末期,约10,000年前,人类已分化出黄白黑人种即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和黑种(尼格罗)人种,其分布地域与现代相差不太远。
    创造了最古老文明的族群是苏美尔人。关于苏美尔人的种族,长久以来一直是一个迷,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他们似乎带有很多黄种人的特征。也正因为此,很多对种族渊源感兴趣的中国人,愿意据此而相信,创造地球上最早文明的苏美尔人,与华夏文明和中国人,有着某种联系。
    而当苏美尔人如流星般闪过之后,中西亚北非以及环地中海文明圈的文明史就表现为原始印欧和原始闪-含人的博弈了。
    同属高加索人种的原始印欧人、原始闪含人,是从什么时候分化的,又是在哪里分化的,还是一个未解之迷。
    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大致在BC4000年前的上古,在西亚、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等广大地区游牧的族群,根据其语言特点,被统称为“闪米特人”。他们最初的地盘是阿拉伯半岛、古巴勒斯坦地带。身为游牧民族,闪米特人会驯养驴,公元前1100年前后驯养了骆驼。他们来到农业地区后,接受了农业文明,在公元前二千纪活跃起来。
    在苏美尔人开创两河文明时,闪米特人已经在近距离观察文明的崛起了。不久,隶属原始闪含体系的“阿摩利人“,征服了苏美尔,建立了阿拉伯半岛上第一个闪含系文明政权——巴比伦王国。时间大约在公示前1900年前后。著名皇帝汉谟拉比名留青史。闪米特农业相当发达,灌溉事业先进于其他族群。
    “印欧人“,顾名思义是分布于欧洲——南亚之间的人种的统称。与所谓”闪含“一样,”印欧“这个标签最初所指向的也是语系。也就是说,最早发现它们彼此之间关系的,是语言学家。不过种族和语言总是相关联的,当你一个部族把自己的种族基因传播到一个地区后,语言基因也会随之侵入。
    原始印欧人的老家,大概是里海-乌拉尔山脉-南欧平原一带。他们是以游牧为主也有少量耕作,很早就有牛车。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原始印欧人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大迁徙。促进这次迁徙的直接原因,是马的驯化和车轮的发明。原始印欧人的这两项伟大发明,大大提升了人类的迁徙范围、效率。今天在天山南北发现的那些带有高加索人种特征的古人类,基本都是源于这次迁徙。那时中亚大草原的住民,大多数属于高加索人种(白种人),就是印欧人了。
    印欧人四处扩散,向西进入小亚细亚、希腊;南下翻越高加索山脉抵达连通阿拉伯半岛与东欧平原的“亚美尼亚高原”,再向各个方向渗透。
    原始印欧部落的掀起第二次迁徙浪潮是雅利安人。印欧人的一个分支,雅利安人从中亚迁徙到伊朗高原。从地缘关系来看,伊朗高原连通阿拉伯半岛与中亚图兰低地,地理位置重要。伊朗的“西雅利安人”,就是波斯(pars),本来是南俄草原的牧民,迁居伊朗后学会了农耕。
    后来又有另一支“东雅利安人”迁移到印度北部,开启了婆罗门文明。这些人老家在里海地区,公元前2000年前后途径阿富汗南下印度河,向东到达恒河流域。在印度转变为定居农耕。处于部落联盟阶段,首领“国王”和酋长受贵族限制。土地一村社为单位在有选举权的家族之间分配。雅利安人禁止与外族通婚,但同族内近亲亦不得通婚。男人至上,一夫多妻,女性没有地位。
    印欧语族还有几个重要分支,米底人、赫梯人、加喜特和多利亚人。米底人约于公元前1000年从中亚南下波斯。赫梯人是公元前2000年代移到小亚细亚半岛的印欧人和当地土著的共同后裔。多利亚人来源不明,在公元前2200年与亚该亚人相继移入希腊。加喜特人生活在扎格罗斯山区。
    在巴比伦王国时期,进入亚洲并脱颖而出的一支印欧部落,叫做“赫梯人“。赫梯人进入大、小高加索山脉一带后,渗透到亚美尼亚高原。接着他们选择进入安纳托利亚高原腹地,并比阻碍他们南下的亚述人稍晚一点,进入了王国时代(约在公示前19世纪中叶)。
    而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上游,也就是亚美尼亚高原南部(今天的库尔德地区),拥有与闪米特的阿摩利人相同的种族和语言背景的”亚述人“,也在同一时期进入了王国时期。
    公元前20世纪左右,地球逐渐进入持续数百年的小冰期,降雨量渐趋变小,世界大旱,族群争斗加剧。为寻找水源和牧草,两河流域的各个部族开始大洗牌。
    公元前2191年,闪米特人的一支、库提人,攻击两河流域霸主阿卡德王国(国祚约前2334—前2113)。趁着美索不达米亚混战之机,此前被阿卡德推翻的苏美尔人又重拾正统,构建起乌尔第三王朝(国祚约前2112—前2004),并将苏美尔文明推至鼎盛。期间,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法典——《乌尔纳木法典》

    
    多谢知乎网友安森垚
    (28)
    【链接】西亚的人民:闪米特人 多谢@夜郎游侠2018
    闪米特人(阿拉伯文:??????,拉丁文:samium;德文:Semiten,英文Shem或Sem)冠名,由德国人、冯施洛泽(August Ludwig von Schl?zer)在1781年提出,用来指代民族语属亚非语系和闪米特语族人群,缘由来自《圣经》诺亚的长子“闪”(Shem)。
    闪米特人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包含了母语属性有关联的民族群体,并且这些民族的亲疏关系尚不明确。闪米特人支系庞杂。但就人种、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而言,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地域的区隔,在语言上多有差异。
    当今西亚北非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中亚的一部分突厥人等等,都应划归闪米特人的后代。
    在上古,闪米特人按照语言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东闪米特人和西闪米特人。
    东闪米特人多数生活在两河流域,渐渐与苏美尔人融合,逐步强大。他们使用阿卡德语言,曾经建立过一些小国和联盟。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是东闪米特人的典型代表。著名的萨尔贡一世征服了苏美尔人,建立了阿卡德王国。
    西闪米特人又有许多分支。在世界历史上比较突出的有希克索斯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阿拉米人和著名的希伯来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等。这些族群主要生活在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希克索斯人是闪米特的一个分支,原居于古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公元前17世纪成为强大的势力。他们有了战马和马拉战车,而驯马和马车都是亚欧草原的游牧民首创。两河流域只有驴子没有养马。
    腓尼基人的老家是地中海东岸一条狭长地带,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之前。他们从事航海、贸易和畜牧,也生产各种玻璃和金属用具。
    阿拉米人定居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希伯来人也生活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在阿拉伯半岛,以利希亚尼特人、萨姆德人为代表,是闪族人最有活力和年轻的一支。他们最终分化为47个民族。从历史角度看,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是同宗同祖的手足兄弟,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与深远的历史、宗教、语言渊源,可以说,犹太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是同一精神生活下相互撞击与交融的产物。
    还有一些闪米特部落,如马闪人、萨巴人、卡塔班人、哈德拉人、马赫里人等,因战争、气候和饥荒等原因,跨越红海,达到非洲埃塞俄比亚,开枝散叶。著名的埃及西奈(Sinai)碑文,显示了闪米特、希腊和北非文化的混溶。
    闪米特人不是真正的游牧民族,干旱的阿拉伯半岛缺乏水草。他们四处游动,闪米特各分支都经历过大迁移,足迹范围越来越广,异族甚至同族间争斗开始频繁。比如,同是闪米特人分支的库提人,就曾经攻击同族的阿卡德王国。而美索不达米亚的混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并非双方之一,倒是第三方的埃兰人笑到了最后。
    @L13601878484
    很多谢L兄的质疑。在论坛提醒上看到的,正文49楼却被消失了。
    有些欧美著作提到了文明周期律,可是我要承认,俗人没文化,看不懂也没兴趣。我的文明生命周期论很大程度是独家产品,起先是了解中国科学(天学和算学)发展过程的时候,看到明朝天算不但停滞而且比宋元还要倒退了。由此意识到我们中华文明有停滞衰退的时期,相应地自然也有成长期和成熟期。从一万年前冰期过后到二里头是中华文明(华夏文明)的萌芽期,二里头、殷墟即夏商周是形成期,西周至秦-西汉初是发展期。西汉~宋元为成熟期,明清(鸦片战争前)为停滞衰落期。
    @L13601878484
    鸦片战争之后的文明性质,更纯属个人看法,相信没有一个专家学者,更不要说激情的网友了,会明白地发表相似的意见。先祈祷不至于封楼禁口吧。
    我反对“西方文明”的说法。欧洲文明在大航海之后演化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的近代文明。近代文明是工商业主导的,同时带有全球性质。而其他传统农业文明就渐渐被主导被消失了。
    近代文明是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渡,世界近代史从大航海到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而中国近代史是从1841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即现代中国为止。中国虽然没有,但是它的经济基础、基本文化甚至社会制度和体制都是接受了欧美世界文明的主导。
    现代全球文明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整体,不论欧美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和伊斯兰-阿拉伯文明等都是全球文明的次级子文明。无可否认,欧美文明是全球文明的核心,中华文明也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多谢质疑,欢迎继续讨论。谢谢。


    
    公元前世界文明框架图
    #技术进步:马和马车
    约公元前27世纪至前26世纪,苏美尔人发明了战车,是驴子拉车,车轮是实心的,很笨重。游牧的印欧人虽然落后,却首先懂得驯养马,并用马来拉车。而且车轮带了轮辐。后来他们又发明了马勒和驾具。这样印欧人就创建了新的军种:骑兵。
    (30)
    1.2)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在底格里斯河(Tigris)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如新月般的沃土,孕育了人类在前轴心时代最古老也最辉煌灿烂的文明。就地域而言,这一文明可命名为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古希腊语“两河之间”之意),就其最主要的民族而论,则是苏美尔人与阿卡德人构成相续的文明主体。
    西亚的二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带,被视为地球最早的农业起源地,原始农业已有近万年历史。公元前4300—3500年出现苏美尔文明,具有大型的聚居地、文字和青铜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和埃及分别创造了象形文字。苏美尔公元前4000年发明犁和用家畜拖动。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和埃及都会冶炼青铜。其后历经阿卡德、古巴比伦、阿述、新巴比伦(迦勒底)(公元前626—公元前538年)等王朝。公元前538年,被波斯征服。
    #二河流域的地理和地缘
    *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都起源于西亚山区,向东南流淌,穿越沙漠和半干旱地带流入波斯湾。在今巴格达以下造成肥沃的冲积平原。这块平原南半部古称苏美尔,北半部古称阿卡德,也可以合称巴比伦尼亚。巴格达以北的地区为亚述。
    美索不达米亚年均降雨量为75-200毫米,两河水量充沛,构成多个沙漠绿洲。水源是山区积雪,每年4-6月发生泛滥。而且从源头到三角洲距离很短,泛滥更为强烈。
    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两河蜿蜒曲折。而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出现众多季节性的沼泽和大大小小的淡水湖、咸水湖。水草繁茂,鱼潜鸟跃,农产品丰富。而且河道联通地中海、叙利亚和波斯湾,是重要的交通贸易要道。
    三角洲居民密集,乌鲁克是文明中心。此后直到公元前1200-前500年居住区和政治中心都转移到两河西部平原。政治和文化中心向北部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河水泛滥及其引起的盐碱化。
    在三角洲以北的河谷地区,强烈的泛滥成为周期性的灾难。堤坝被破坏,洪涝淹没大片土地。大量的淤泥堵塞沟渠。这里河水的淤泥大都在上游沉积,下游没有多少新的土壤沉积。
    而在三角洲,大量河水长时间停留在泛滥的洼地上。炎热的气候使沼泽河水大量蒸发,沉淀了许多盐分。长期连续耕种、灌溉,没有适当休耕,使得地下水位高,不能冲刷盐分。
    因此,两河下游土壤盐碱化严重,需要修建灌溉网络来供水及排盐。三角洲很早就重视水利,修建复杂的水利网来灌溉排涝。公元前1800年后,水利技术提高,国家的规模和实力也增加了,北部河谷也建立起大规模水利工程。
    一旦灌溉系统受到破坏,大片平原就迅速变成贫瘠的盐碱地。公元前2350年到公元前1850年间,农作物产量下降,品种也从小麦转向耐盐的六叶大麦。大片耕地被弃置。两河文明的中心从南部苏美尔北移到北边巴比伦。
    在波斯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651年),两河也建设了大规模而且复杂的水利网络。
    (30-2)
    在两河文明消亡后,波斯和阿拉伯都曾继续建设灌溉网。波斯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651年),在两河建设了大规模而且复杂的水利网络。阿拉伯帝国也在这里兴修灌溉网。
    两河的地缘就差了。在农耕时代,游牧民族拥有巨大的军事优势。几乎所有的文明和国家都面临“北方的威胁”。两河地处亚欧非大通道,许多族群来来往往。而从中亚、高加索乃至远至南欧,族群一波波地南下。紧邻的伊朗、阿美尼亚和安纳托利亚三个高原,游牧族群的发展水平也不低,发明了骑兵、马拉战车和炼铁。
    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域不很大,没有战略纵深。地势低下,无险可守。终究是难以持久。
    美索不达米亚是苏美尔人创建的,后来入主的不同族群,阿卡德人、亚述人等,都可以说全盘接受苏美尔的文化,继承了两河文明。其实他们在征服两河之前,就已经“苏美尔化”了。所以我们把3000年的历史和文化看作有机整体,是一个文明内的传承,并非新的文明灭亡了原有文明。
    为什么其他族群会“提前”接受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呢?可以推测一下。两河周边的地理气候其实也适合半农半牧,不是像蒙古高原那样根本不能耕种。而且外围族群不是狂风暴雨般杀入,而是缓慢渗透。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地接受了两河的文化。

    
    欧亚非地理地缘板块示意图 粗略示意,分界不准确
    (31)
    #文明萌芽:史前时期
    #【链接】两河流域文明的萌芽阶段
    在冰期过后,两河的农业缓慢发展起来,文明开始萌芽。考古发掘表明,从公元前7000年直到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新石器时代有五个主要文化遗址,显示出渐进的过程。
    a)耶莫文化(Jarmo Culture,前7000-6500年)这一遗址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世界上最初的农业村落之一。建造和重修房屋的遗迹大致形成十二道地层,出土有人工培植的小麦和大麦,以及驯养狗和山羊的证据。其馀出土的器物为燧石镰刀,石磨,和陶器。这些器物代表了与新的食物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新技术。耶莫文化说明人们逐渐由游牧生活过渡到定居的农耕生活。
    b)哈苏纳文化(Hassuna Culture,前6500-6000年)哈苏纳文化代表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一种相当先进的村落文化。哈苏纳时期的特徵,是一个内面带波纹的椭圆大盘子。同时,哈苏纳文化也表示出人类已懂得从事农业灌溉,陶器生产显示其重要性。
    c)萨马拉文化(Samarra Culture,前6000-5500年)萨马拉文化的特徵是美丽的彩陶和泥砖造的房屋。萨马拉文化层中还发现一些塑像与护身符,说明了美索不达米亚人已有了宗教信仰与法术。从死者的殉葬品看来,美索不达米亚人也有了来世信仰。
    值得注意的是,其时代与中国仰韶文化几乎同期或是稍早可以断定,从世界范围来看,彩陶最发达的时代就是这一时期。
    d)哈拉夫文化(Halaf Culture,前5500-4500年)哈拉夫文化的特色是城邦中已经出现了大型房屋和建筑,可能是古代神庙。街道初具规模,说明商业已经开始。这个时期的陶器主要是红陶,其造型古朴,质地较粗糙,但在同时期的古代陶器中已经相当领先。是新石器时代,美索不达米亚最精美的陶器。
    e) 欧贝德文化(Ubaid Culture,前5000-3500年)欧贝德文化的特徵是石制平面印章(stamp-seals)和铜器的出现。人类大约在公元前第四千纪进入铜石时代(Chalcolithic Age),是从石器向铜器时代转化的过程,铜石并用的局面维持相当长的时期。石印章(stamp-seals)是泥板文书出现之前的重要文化载体。

    前四期文化主要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唯有欧贝德文化先出现在南美索不达米亚,然后才逐渐传向北美索不达米亚。
    (32)
    #新石器时期的陶器艺术:
    最早出现的陶器类型中有两种极具特色,一种是生殖崇拜的女性裸体,这种陶塑流传极广,从土耳其的安纳托里亚高原直到约旦河谷地,女神主要有伊什塔特与娜纳等。女神崇拜与生殖崇拜其实密切相关,各民族早期阶段都不同程度地产生过这种崇拜,原因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需要,也与社会发展中的女性的历史地位有关。
    另一种则是公牛雕塑,这也是最早的生殖力象征之一,在西亚地区早期也较为流行。村庄聚落遗址加泰土丘所发现的女神,这是最古老女神之一。安耶利哥的女神像,这两幅像都是上古女神,生殖崇拜色彩鲜明,体型丰腴,赤裸身体,具有伊甸园里的人物特性,据《圣经》所述,在未食用智慧果之前,人不着衣而没有羞耻之心。
    苏美尔时代的女神就大不相同了,这时的女神名叫伊西塔(也作伊什塔尔),也就是所谓的伊纳娜女神,不再赤身裸体,反而一身戎装,手持弓箭,她的地位也很重要,是守卫着海枣果仓库的女神,也是战争之神。所以她竟然站立在一头俯伏的狮子身上,古代西亚沙漠草原上狮子是人类最凶猛的敌人,当时人以降伏狮子为荣。
    由于西亚地区诸民族斗争激烈,历史舞台风云变幻,各种文化互相影响,所以陶器发展极不平衡,起伏大,一段时期比较精美,但可能另一时期就风格迥异。这与中国古代陶器的历史统一性恰形成鲜明对比。哈拉夫陶器已经相当精致,工艺水平远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代。但是到了公元前4000年前后的苏萨时代早期,艺术风格为之一变,苏萨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西安纳平原,这里的陶土取材纯净,色彩如绿宝色一样晶莹,质地薄而透明,被称为“蛋壳陶器”,用手指一弹叮铛作响。
    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陶器装饰的完美,表明当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高度发达,刻符形象华美,寓意深刻,预示着文字的创造在即。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动物人物、农业渔业、采用了几何图形,象形符号、艺术写实等各种手段。
    法国罗浮宫藏著名的罗浮苏萨羱羊陶杯的图案与中国半坡和以后的马厂陶器十分相近,它的构图具有几体图形特征,分区明显,划分三个层次,最上为水鸟,中间层是装饰性的图案,最下层是三只羊。苏萨陶器给西方学者以深刻印象,受到高度评价,所以当看到其他古代东方陶器时,难免认为是受到这种陶器的影响,其实从时间上来说,这种陶器的时代稍晚于中国仰韶等地区。当然,历史总有难解之谜,我们可以看到,现存于法国罗浮宫的苏萨彩陶碗与半坡陶器更是极为相象,甚至连绘的万字形图都一样。
    在苏萨后期,一种从南方来的欧贝德陶器北上,这种陶器是从波斯湾沿河北上,其来源不明。以笔者之见,它就是来自于中国的仰韶陶器,经过中亚帕米尔高原,取道波斯,传入美索不达米亚。
    欧贝德陶器特别是其晚期产品,由于使用快轮大量生产,烧结温度高,产品质地显得薄而脆,略似玻璃。装饰图案也出现了单一化的倾向,主要是网状纹、水波纹、菱形纹、三角形等几何图案。
    美索不达米亚的陶器终于在欧贝德文化的晚期终结,显赫一时的陶器艺术退出历史舞台。公元前3000年以后,陶器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与陶泥器具关系密切的泥板文书却兴盛起来。
    无可怀疑的是,在亚洲的东方与西方,中国与美索不达米亚,有两种古代陶泥文明几乎同时萌生,扩展和达到高峰,最终又走向衰落。有趣的是几个世纪之后,同样的一幕在地中海与印度上演,两种陶器时代相差无几,陶器的造型、图案的构图与画法也基本相同。
    总体来说,西亚彩陶器起始年代稍晚于中国,考古学家们在这里最早发现的成熟彩陶器年代大约是5500年以前,彩陶最为发达的时代是在萨马拉与哈拉夫,接近于中国的仰韶文化时代。最早的陶器则稍晚于中国的仙人洞和裴李岗遗址。
    【链接完】
    (31-2)
    这些史前文化说明,苏美尔文明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在欧贝德跨越文明门槛,从文明的萌芽期进入形成期。
    继欧贝德之后,还有乌鲁克城(U ruk)代表的文化期(公元前3600-前3100年),被视为早期国家的典型。有几项重要的进步,包括大量使用陶轮生产陶器、后来成为两河宗教标志的塔庙,以及最重要的发明文字。建筑塔庙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说明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和宗教势力。
    乌鲁克文化晚期,进入所谓的杰姆迭特*纳瑟时期,文字进一步发展,圆柱印章大量使用。城市基本组织形态形成。城市分工很细,百余种职业。大型建筑群,神庙成为宗教和政治中心,祭司为此中心的主宰。大量原始楔形文字泥板,开始了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时期。大型艺术品,制陶、冶金等水平很高。

    
    远古崇拜生殖女神,大多裸体。这幅著名的维林多夫的维纳斯,是欧洲货

    
    这个是“手持角杯的裸女”,是苏美尔的

    
    苏美尔女神伊南娜和她的男神

    
    伊南娜是战神,她的一个化身是狮子
    (33)
    *两河文明的诞生
    作为最早的文明,两河文明较少受到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它以本地住民为载体,独立地经历数千年从原始社会生长起来。它的演进逻辑主要是内部因素起作用。
    从约一万多年前到公元前5,200年,是两河文明的萌芽期。土著住民缓慢地学会了种植和畜牧,建立起众多村落。公元前5300-前3600年的欧贝德时期,是文明的形成期。
    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两河进入城邦与文字时代,即文明社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历史很长,经历了多个族群的兴衰。它可以划分为苏美尔时期(城邦时期)和后苏美尔的帝国时期。苏美尔时代历时约3000年,帝国时期经历了大约1,600年,共四千多年。
    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最初的住民苏美尔(Sumer)人创建了以古城埃利斯为代表的城邦群,主要有埃利都、乌鲁克、尼普尔、基什等,建立了苏美尔文明。苏美尔文明从公元前5000年至前2000年,绵延大约3,000年。
    在埃利都城遗址发现了神庙。紧接着乌鲁克城代表的文化期(前3600-前3100年),发明了文字,大量使用圆柱印章,城市基本组织形态也成型,神庙成为宗教中心。早期国家出现。苏美尔无疑已经跨越文明门槛。同时,二河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时期也开始了。公元前2800到前2340年“早王朝时期”,苏美尔文明趋于成熟。
    考古证实,艾利都文化起于公元前4500年,在上千年里从未间断。邻近地区城邦数量迅速增加。尼普尔(公元前5262年-)、基什(前4500年-)和乌尔(前3500年)都是历史古老。多个城邦国家繁荣有先有后,但长期共存。
    绵延3,000年的苏美尔是城邦文明,和后来的希腊相似。众多城镇并存互不隶属,长期互相冲突、作战。大约公元前2300年,阿卡德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文明进入帝国时期。巴比伦时期两河文明进入顶峰期。随后可以看做是文明的停滞期。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攻占,两河文明灭亡。
    (34)
    #政治简况:王权更迭
    苏美尔文明(公元前5000年-前2000年左右)→阿卡德帝国(公元前2334年左右~公元前2191年左右,持续近二百年) →古提人(统治两河一个世纪)→乌尔王国(公元前2113年左右~公元前2006年左右)→多国混战二个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 →加喜特的巴比伦尼亚(公元前1594~公元前1230年)→亚述帝国(公元前935—前612年)、新巴比伦帝国(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9年)
    两河很多时候是多个族群、多个王国并存,存在时间会有交错重叠。
    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城邦进入一个“诸国争霸”的时代。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这些城市因水权、贸易道路和游牧民族的进贡等事务进行了几乎一千年的、为时不断的互相争战。
    苏美尔是城邦文明,众多城镇并存互不隶属。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城邦最初的统治者来自僧侣或军事领袖,接受贵族和公民大会的制约。起初宗教地位最高,最大的建筑是神庙。后来军事领袖的王权上升,最大的建筑是宫殿和王陵。各城邦的王权逐渐加强,从军事民主制向贵族君主制过渡。僧侣也接受国王管辖。
    考古学家在拉格什发现了王室的铭文,使得今天的人们得以知道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350年之间约一百五十年间完整的拉格什国王列表,以及相关的史事;也使得拉格什成为苏美尔各城邦中,唯一了解比较完整的城邦。
    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拉格什强大起来,乌尔南什王时,拉格什在苏美尔中称霸,到了安那叶姆王和恩铁美那王时,拉格什征服了不少地方,苏美尔颇有统一的趋势。后来,国王卢加尔安达因治国不善,引起了内乱。
    大约在公元前2375年,温马(Umma)的祭司国王卢加尔扎吉西(Lugal-zage-si,公元前2259~公元前2235年)消灭拉格什王朝,占领乌鲁克,并将它作为他的首都。他统一了大部分的苏美尔城邦,成为“苏美尔之王”;还自称统治了自“下海”(波斯湾)到“上海”(地中海)的所有国家,
    这个时候阿卡德人(属闪米特人)的领袖萨尔贡(公元前2371-前2316年)篡夺了基什城的王位,自建新城阿卡德和阿卡德王国,开始了阿卡德帝国(公元前2334年左右~公元前2191年左右)的统治。

    
    (35)
    阿卡德帝国(公元前2334年左右~公元前2191年左右)、乌尔王朝
    开国君王萨尔贡能征善战,征服了苏美尔各邦。公元前 2335 年,击败卢加尔扎克西,统一整个巴比伦尼亚。苏美尔城邦的历史也就此结束了。
    公元前2320年,萨尔贡东征迫使埃兰王国臣服(古埃兰时期); 公元前 2320年向西征服今叙利亚和土耳其东部的苏巴尔图王朝(古亚述)、纳加尔,建立起西起地中海,南抵波斯湾的大帝国,自称“天下四方之王”。纳拉姆辛 (前 2261-2224 年,萨尔贡之孙)时期打败叙利亚北部的埃勃拉王国,阿卡德王国势力达到鼎盛。
    萨尔贡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君主集权制。他统一度量衡,建立一支5400人的常备军。以楔形文字来书写阿卡德语,并立为官方语言取代苏美尔语。建立起国王直接统辖的中央行政部门。派遣恩希(阿卡德人的军事长官)率领少量军队驻扎到各城邦中,但城邦原有的统治者及其官员一般不改变,只需要定期纳进贡。因此国君对地方的控制很松散。
    阿卡德王国延续了近二百年,到了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古提人(生活在札格罗斯山脉中部)趁机侵入苏美尔地区,大约在前2150年建立古提王朝(Gutian dynasty),毁灭了阿卡德王国,并统治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
    古提人入主两河达一个世纪之久。这时,拉格什走向一种独立状态,从而开始了拉格什第二王朝。拉格什的地位有些特殊,一方面,《苏美尔王表》完全没有提到拉格什,另一方面,从考古学发掘来看,当时的拉格什非常强大,似乎大部分苏美尔地区都承认拉格什的宗主权。
    拉格什第二王朝的强大是从乌尔巴巴(Urbaba,约公元前2164年-公元前2144年在位)统治时开始的。到了古地亚 ( Gudea约公元前2144年-公元前2124年在位)为王时,看起来拉格什是继阿卡德王国后又一个能统治几乎全部苏美尔地区的政权。不过古地亚很少对外用兵,记载上唯一的一次是对埃兰的远征,而留下记载更多的是古地亚对外积极的贸易。古地亚更是个神权统治者,在苏美尔各地兴建神庙,同时他本人似乎是故意要向后人展示自己的面容,苏美尔到处都留下了他虔诚的姿势的雕像。
    从留下的记载来看,古地亚统治时期的拉格什城邦本身,包括有17座大城市,8个小城市。而同一时期我们知道的拉格什村落的名称就不下40个,从这点可以窥见苏美尔城邦的规模与繁荣。
    公元前2110年,拉格什的末代国王纳马哈尼(Nammahani 约公元前2113年-公元前2110年在位)被打败,拉格什成为乌尔第三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城市。此后拉格什就不再重要,最终沦为废墟。
    同时,古提人似乎仍然是的野蛮的外来统治者,公元前2113年,乌鲁克人驱逐了古提人。苏美尔人乌尔城的乌尔纳姆(Ur-nammu公元前2112-前2095年)趁机建立乌尔第三王朝(Ur III dynasty公元前2112—前2006年),统一两河地区。这是苏美尔文明的唯一一次复兴。乌尔纳姆开始使用 “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四方之王”的称号。阿卡德王国是苏美尔与阿卡德文明融合的载体,乌尔纳姆将自己称作“苏美尔与阿卡德之王”,正呼应于这种政治-文明融合的现实。
    乌尔第三王朝的统治范围大致和阿卡德相当,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全国划分为41个行政区,由恩希和军事长官共同管理。但这时恩希的权力大大降低,相当于地方总督,不再世袭,由国王志杰任免。而且各地恩希经常调换。国王还在各地遍派信使,定期汇报当地情形。
    乌尔纳姆留给后人一部《乌尔纳姆法典》,它是一部成熟的法律。今天考古所得的只是这部法典的一小部分。苏美尔文明的法制体系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但《乌尔纳姆法典》仍然可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现存的最早的成文法。
    半个多世纪的强盛之后,乌尔第三王朝受到西部沙漠的阿摩利人侵扰,最后公元前2006年被东部山区的埃兰人所灭。乌尔王朝灭亡后,苏美尔退出政治舞台,但苏美尔文化仍继续影响后世的文化。
    乌尔王朝灭亡之后的两个世纪,两河再度多邦林立互相混战,直到阿摩利人首领苏姆*阿布建立巴比伦城及古巴比伦王朝 (公元前1894年建立,公元前1792年强盛~前1595年亡)。
    (36)
    古巴比伦王国(巴比伦第一王朝)(公元前1894-前1595年)
    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到了顶峰。
    就历史文化与人类血统方面分析,巴比伦乃阿卡德人及苏美尔人之混合产物。巴比伦具有阿卡德人的血缘,但其文化却充满苏美尔人的形态。
    巴比伦在种族上有着许多闪米特的特点:黑头发,多胡须,肤色略黑。男女均喜蓄长发,喜用香料,尤其男性更甚。
    汉谟拉比(Hammurabi 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是巴比伦的第六位国王,于大约公元前1792年继承权力。之前的巴比伦诸王已经征服了博尔西帕、基什和西帕尔等城邦,但巴比伦仍然是一个小城邦。经历自公元前1787年-前1755年的长期征伐,汉谟拉比终于统一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大约前1766年时,强大的埃兰王国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埃兰与平原上的其他城邦联盟,袭击并摧毁了埃什努纳和其他很多城邦。汉谟拉比和拉尔萨国王结成联盟,粉碎了埃兰人的进攻。汉谟拉比愤怒于拉尔萨没有出动足够兵力,转而于前1763年南下征服拉尔萨,从而统一了两河流域下游。
    当汉谟拉比在南方作战时,兵力不足的北方陷入动荡。汉谟拉比挥师北上,平息了北方的动乱,并占领了埃什努纳。经过几年的征伐,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的大部(前1758年)。从发现的石碑来看,汉谟拉比的统治疆域甚至北达迪亚巴克尔(今属土耳其共和国),在那里他自称“阿摩利人之王”。
    汉谟拉比统治43年(公元前1792-前1750年),建立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大帝国,成为“威武之王,四方之王”。巴比伦王国所控制的版图超过了之前任何王朝的规模,一种典范性的带有中央集权意味的奴隶制王国被建立起来,数十个尚未完全失去独立地位的邦国臣服依附于它。
    汉谟拉比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建立高效的官僚体系,国王直接任免各级官吏,派王室官员和国王代表监督地方行政。各地官员以书信与国王保持密切联系。百姓可直接上书国王反映情况。实行份地与军事义务相结合,保证军人土地不受侵犯。加强对神庙经济的控制。包括职业军队和官僚政治在内的一系列新体制被确立下来。
    这个时期形成了以阿卡德文化为主体的新的文化核心,随着帝国扩张而广泛流传。巴比伦城也由一个小城变为两河流域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此后的历史中,巴比伦一直是两河流域王权的象征,巴比伦城的主神马杜克也代替了尼普尔城的恩利尔,成为两河王权的赐予者。
    汉谟拉比最让世人熟知的事迹是他颁布了一部新的巴比伦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刻在一块巨大的玄武岩石碑上,并放置于公共场所以便所有人能看见,尽管那时可能很少有人识字。《汉谟拉比法典》包括282条法律,书吏用阿卡德语的楔形文字刻写在石碑,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完备成文的法典。此外还有泥板的备份。
    巴比伦在汉穆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摩拉比死后,帝国就衰落了,失去不少领土。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南方近海的古老苏美尔城邦摆脱巴比伦控制,结成一个新的政权“海地王朝” sealand,被称为巴比伦第二王朝。
    公元前1595年,赫梯帝国 (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4世纪鼎盛~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吞并)攻陷巴比伦城并大肆掠夺,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可是赫梯人并不打算永久占领巴比伦,掠夺巴比伦之后不久就撤退了。公元前1490年左右,加喜特人统治了巴比伦,建立了加喜特王朝(巴比伦第三王朝),把巴比伦尼亚变成一个强大国家。
    (37)
    加喜特王朝(巴比伦第三王朝)(公元前1490年—前1157年)
    加喜特人统治两河400年之久,是两河持续最长的王朝。约前14世纪中~前13世纪后半,为加喜特的繁荣时期。加喜特控制了波斯湾的贸易,也控制了通往叙利亚和埃及的商路。巴比伦尼亚再次成为世界强权之一。阿卡德语和楔形文字使用范围再次扩大,成为西亚和地中海世界通用的语言和文字。此时巴比伦尼亚与埃及贸易兴旺,埃及黄金大量流入巴比伦尼亚,一度取代白银成为流行货币。
    公元前13世纪后半期,亚述人和埃兰人入侵。公元前1230年亚述王图库尔提-宁乌尔塔远征巴比伦尼亚,严重打击了加喜特。约公元前1157年,加喜特王恩利尔纳丁?阿基被埃兰人拐走,加喜特王朝灭亡。
    加喜特人(又译为喀西特人)原居于札格罗斯山脉中部。原居何处不详,有史学家推断,他们可能是新石器时代来自欧洲的移民。
    加喜特人与闪米特的巴比伦人不是同族,可是在古巴比伦王朝时期,加喜特人就来到两河定居。他们给巴比伦带来马和养马业。加喜特语既不是印欧语,也不是闪米特塞姆语,与苏美尔语、埃兰语或胡里特语也没有任何联系。他们接受了巴比伦文化,已经本土化了,采用阿卡德语作为书面和口头语言,没有被视为异族。
    加喜特人全面接受两河流域固有的文化、宗教和阿卡德语言文字,迅速地闪米特化。其国王重建和修饰尼普尔、拉尔沙、乌尔、乌鲁克等地的神庙。这一时期的重要遗物“界碑”,实际是国王所授地产的凭证。史称此时为界碑时代,即得名于此。界碑的右面或上部刻神像或神的象征,如以圆盘象征太阳神沙马什,以月牙象征月神欣,以锄头象征马尔杜克等;左面或下部的铭文多为王授土地情况。
    加喜特人将侵占的土地分配给本族的朝臣、贵族和官吏,形成大地产私有主。其政治体制基本上是贵族政治,后期地方贵族势力日趋强大,王权削弱。
    加喜特人恢复了两河流域的秩序、和平和统一,特别是在其统治的中后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巴比伦、尼普尔、西巴尔等城市经济相当繁荣。人们在两河流域推广用于牵引的马和战车,并在建筑物上以砖刻浮雕代替石雕。这一风格为以后的新巴比伦王国和阿契美尼德王朝所继承。
    公元前1385-前1355年叫作西亚的“阿玛尔纳时期”。当时西亚有几个强国,包括赫梯帝国、加喜特巴比伦,埃及和两河北部日益发展的亚述帝国。公元前1200年,“海上民族”的入侵席卷整个地中海东岸地区。几十年后,阿拉米亚人入侵两河,形成以阿拉米亚语为主体的新的文化核心。

    
    加喜特王朝及西亚各国
    (38)
    *亚述帝国(巴比伦第十王朝)(公元前935—前612年)
    亚述指巴比伦尼亚以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北部地区(今伊拉克的摩苏尔地区),东北靠札格罗斯山脉,东南以小扎布河为界,西临叙利亚草原。所在山区多矿产和木材。且地处交通要道,利于商业贸易。亚述人的语言为阿卡德语之亚述方言,文字为楔形文字。
    公元前3千纪末至千2千初是早期亚述,形成古亚述国家。曾受阿卡德和乌尔王朝管治。
    公元前15-前11世纪为中期亚述,政体已过渡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名年官(?)和长老会议只具形式,直属于国王的官吏已经产生。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商人高利贷者、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除战俘和外地买来的奴隶外,还存在债务奴隶。积极扩张势力,一度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14世纪中叶亚述建造了以阿苏尔(A??ur)为政治-宗教中心的国家。它借鉴了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集权和以自由民为主要来源的常备军制度,形成了一套通过对外军事征伐、以战养战的整体战略,发展出多兵种协同作战军阵之战争技艺与当时世界最为完备的军事组织-装备系统(马鞍和驿道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帝国。
    亚述王亚述乌巴利特一世(约前1365~前1330)击败米坦尼,建立强大的亚述帝国。此后继续向外扩张,击败加喜特巴比伦,并将米坦尼领土降为行省。尼努尔塔一世(约前1294~约前1208)击败赫梯帝国和巴比伦,占领整个两河流域,并把首都从阿淑尔迁往图库尔蒂-尼努尔塔镇。此后,亚述还有过几个首都,但阿淑尔城仍然是帝国宗教中心,在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
    经过短暂的衰败,至提格拉?帕拉萨一世(约公元前1115~约前1077在位)时亚述国势复兴 。公元前11世纪末,在阿拉米人迁徙浪潮打击下,再度衰落。从公元前10世纪末叶起,亚述国势复盛,开展多个世纪连续不断的征战。公元前9世纪中期,亚述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再度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地中海。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元前745-727年)即位后,对亚述帝国进行了军事改革。征兵制改为募兵制,把军队分成若干兵种,如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辎重兵及工兵等,国家供给装备。大大加强亚述的军事力量。其后他打败了乌拉尔图,征服了整个叙利亚地区,大大扩张了亚述帝国的版图。公元前732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插手巴比伦的王位继承,进而使巴比伦与亚述合并,自己成了巴比伦之王。
    同时,亚述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地方官直接向国王报告,以牵制省长的行动;在各地设立驿站便利信使行动。在附庸小国则派驻使节监视。
    在阿述尔巴尼拔(A??urbanipa)任内(前669年-前631年),亚述帝国之扩展达到极盛。占有几乎西亚全境与埃及大部,东临伊朗高原,西抵地中海滨,北达高加索,南接尼罗河。领土横跨西亚北非,将两河及埃及两大文明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阿述尔巴尼拔去世不久,其所占领之地即纷纷独立。公元前672年,米底独立;公元前655年,埃及独立,庞大的帝国迅速瓦解土崩。
    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米底结盟。亚述之旧都阿苏尔与新都尼尼微(Ninive)分别于公元前614年与前612年被迦勒底人(Chaldean)与米底人(Median)的联军所攻陷,亚述帝国就此覆亡。

    
    最强盛时期的亚述帝国
    (39)
    新巴比伦帝国(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9年)
    亚述灭亡后,由迦勒底人建立起新巴比伦王国。迦勒底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随后亚述帝国征服并统治了两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曾多次起义反抗亚述的统治。
    公元前626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军驻守巴比伦,他却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国联合,共同对抗亚述。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前600年的迦勒底帝国人口达到250万。
    公元前604年,布甲尼撒二世(Nibuchadnezzar II)在位期间(公元前605年-前562年,我国东周时期),国势极盛。叙利亚归顺新巴比伦王国,但腓尼基及巴勒斯坦地区态度不明,而埃及一向觊觎此区,拉拢推罗、西顿等腓尼基地区与埃及结盟。对此,尼布甲尼撒二世继续与米底王国结盟,又娶米底公主阿米蒂斯为后,以巩固自己后方。公元前597年,出兵巴勒斯坦,攻占耶路撒冷,扶植犹太人齐德启亚为傀儡统治犹太人。
    公元前590年,埃及法老普萨姆提克出兵巴勒斯坦,推罗国王投靠埃及,西顿被占领,犹太人齐德启亚及巴勒斯坦、外约旦等地纷纷倒向埃及。同时,米底王国与新巴比伦王国的关系紧张起来,为此新巴比伦王国筑起一条新长城防范米底人。尼布甲尼撒二世可于公元前587年第二次挥军巴勒斯坦。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围十八个月后城陷,犹太人之神庙被摧毁,犹太国家消亡,其国王、贵族及一般居民被掳至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直到公元前538年,被囚于巴比伦将近半个世纪的犹太人才被波斯王居鲁斯释放回自己的家园。
    尼布甲尼撒二世又围攻腓尼基的推罗,不果。公元前574年,双方议和,推罗国王伊托巴尔三世承认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尊者,保持了推罗的自治地位,其他附近的小王国都纷纷向尼布甲尼撒二世称臣。公元前569年,埃及发生王位之争,尼布甲尼撒二世曾趁此在公元前567年入侵埃及,结果不详,但迫使埃及放弃侵略巴勒斯坦的野心。
    尼布甲尼撒在巴比伦则大兴土木,广修道路和水路。安全宽广的国道,畅通的水道,为巴比伦商务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建、修复了许多宗教建筑,其中最负盛名者是马尔杜克神庙之塔庙,这是《旧约》所提到的“巴别塔”(Babel Tower)之原型。
    巴比伦城经数代营造,公元前587年重新修建,是古代西亚最大城市。该城极显豪华壮丽,八方城门冠之以不同神祇之名,其中以女神伊什塔尔命名的北门,墙面装饰着光彩夺目的琉璃砖拼出的龙和公牛,是新巴比伦王国建筑艺术之美的代表。据说,他还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米底公主阿米蒂斯(安美伊迪丝Amyitis)修建了跻身世界八大奇迹的空中花园。据说,城内有50万居民。到前550年,迦勒底帝国的人口达到380万人。
    在尼布甲尼撒去世后,王国即陷入内外交困中。最后一个国王那波尼达统治时,国王和马尔杜克神庙之间的矛盾加剧,并试图另立新神。公元前539年,波斯居鲁士二世率军入侵新巴比伦王国时,祭司竟打开大门放波斯军队入城,新巴比伦王国不战而亡。
    美索不达米亚政治传统的最后代表归于消亡。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就此终结。
    波斯人统治巴比伦长达2个世纪后,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占领了巴比伦。
    【链接】150年后,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游历巴比伦城,曾惊叹道:“好宽广的都市!”巴比伦大城,环以56英里长的高墙。此墙不仅长高,而且宽广,足可以容纳一辆4匹马的战车在其上奔驰。城内面积,足有200平方英里。幼发拉底横贯其中,横跨此河,为一极其壮观的大桥。据说,连接此河两岸的,还有一条宽15英尺、高12英尺的隧道。【】

    
    强盛时的新巴比伦
    多谢@麟剑
    (40)
    #楔形文字: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重要贡献是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体系,它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600-前3400年。这种文字形状如同楔子,称为楔形文字(cuneiform),一般刻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之上,亦称泥板文字,,也有人称为丁字头文字等。
    楔形文字的出现约在公元前3600年,起先是图符文字,刻在陶器或石头上。公元前3200年,开始在泥板上刻写,书写工具常为芦苇杆或木棍。公元前3300年前后乌鲁克第四期,泥板文字开始流行,最初的书写是象形文字,以后曲线改直线,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刻符文字“楔形文字”。在苏美尔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中,乌鲁克王国之主恩美卡为了把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千里之外的阿拉塔之王,“把文字写在泥板上”,“这样的事从未发生过”,将楔形文字的创造归在这位传说中的君主名下。
    从文字到文学,所需时间至少要好几百年。反映公元前3000年代历史的第一部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就是用楔形文字写在泥板上的。这部史诗形成与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是世界历史最早的史诗。公元前2700年左右,苏美尔人已有许多大图书馆了。公元前2000年之际,苏美尔已经出现史学家。
    泥板文字书写是一种连续性书写,即从右向左开始,再转向下一行从左向右。后来改为由左至右横向书写。
    从最早的苏美尔文字到以后的阿卡德、巴比伦和波斯等的文字,楔形文字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种类也相当繁多,但是基本上保持了这种文字的特点,依据这种文字不同时期的流传,可以作简单的分析:这种文字是注音文字符号,并且使用音节拼音,但并不是字母文字,因为它仍然在使用有象征意义的文字符号,这是一种根本的特性。
    楔形文字里同音异字和同字异音很多,分化出特定的符号以表达特定的音节,使文字与语音可以有效对应。为了更好地表达复杂、抽象的事物与情态,将一些字符专作类别符号而不发音(类似汉字的部首),构成一类新型的表意符号。
    楔形符号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实物符号,即是物体的名称,这种符号构成的方式是以物体的局部或是全部来代表这个实物,是从象形文字发展出来的。作为文字表达方式,相当于中国六书中所说的“象形”。第二类是不同程度的抽象化了的符号,相当指事或是会意的表达方式。第三种是所谓的专指符号,例如牛羊猪鸡等常见的符号。第四种是数字,用来计算数量。
    在此基础上,又赋予符号新的意义与组合的可能,如以符号“口”表达“说”,以符号“足”表达“站立”、“行走”,以符号“眼睛”加“水”指代“哭泣”等。由此楔形文字演变为表音和符号文字。
    至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创立的这种文字体系趋于成熟,楔形符号共约500种。而且是一种体系化的书写,符号数量相当多而全。为了便于保存,还用火将泥板烧制。存世的泥板文书多达5万片以上。由此可知,苏美尔有活跃的知识阶层,可以能力读写文书,处理公务和买卖的各种契约、合同。有专门的“泥板书屋”即学校来教授书写。学生通过抄写来学习文字。
    公元前24世纪,苏美尔-阿卡德时代开启。阿卡德人继承了由苏美尔人创立的楔形文字体系,用来记载自己的语言(在此基础上演化出南方的巴比伦方言与北方的亚述方言),并将之进一步完善扩展,形成600-800个语符。其中常用的约300种,且每个符号有多重含义。

    楔形文字产生了极深远的辐射影响,超越了具体语言的限制,成为西亚地区的通行文字形式。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经历了长期的传承与递进,到亚述帝国时期成为西亚的国际通用文字,这种文字迅速流传,遍布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等各地。古代世界首次出现了一种大范围内的统一文字,取代了埃及、印度、伊朗等各地的原始文字,成为书写公文,写作诗歌、记录历史的规范文字,其历史地位前所未有。
    在公元前两千纪,楔形文字学校已经遍存于亚美尼亚(乌拉图Urartu)、安纳托利亚(赫提Hittite)、巴勒斯坦(迦南Canaan)乃至埃及。这一阶段,从埃及到赫提王国的广阔区域内,各国外交往来的书信或订立条约时往往都使用楔形文字。它记录下了这一地区诸多民族的信仰、思维、生活、现实。
    在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建立强大帝国的赫提人,于公元前17世纪从美索不达米亚引入楔形文字,留下了迄今发现最早的印欧语文献记载。
    进入公元前1千纪后,楔形文字逐渐失去地区主要文字形式的地位,被形式上极大便捷简化的西北闪米特字母文字所取代,阿拉米(Aramaic)字母与腓尼基(Phoenician)字母是后者的杰出代表。波斯帝国崛起后,阿拉米字母文字成为了这一庞大帝国最为通行的文字载体。
    一种记载古代波斯语的准字母楔形文字被创造出来,它较之苏美尔-阿卡德的楔形文字体系大为简化,专门用于波斯王室的碑铭中。大流士(Darius)在贝希斯登(Behistun)留下的古代波斯语、巴比伦语、埃兰语(Elamite)三语对照的楔形文字碑铭,为人类在19世纪破解楔形文字留下了极重要的证物。
    现存最晚的楔形文字材料是公元75年的遗物。此后,这一曾经在超过三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发挥重大作用的文字体系进入无人知晓的状态,直到它在19世纪重被认知。不该忘记的是,它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1000年的人类历史上,扮演着类似当今世界拉丁字母文字所对应的角色。它是人类超越具体国家、族群、语言差别的第一次大规模文化融合与相互作用的核心介与见证。
    楔形文字属于象形文字一种。文字演进公例,率皆由象形而至声音。苏美尔文字虽已由形象趋于声音,却未能进一步把声音变成字母。这点不单苏美尔,巴比伦人也未办到,直到埃及人手里才成功。别认为这是小事,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文化革命。
    (41)
    【链接】多谢@Elcid2017
    萨尔贡非常尊重苏美尔人的文化,几乎全盘接受了楔形文字(只稍稍改动一下字体和缀音),使用苏美尔人的天文历法、数学、文学和宗教等,并把有关著作收藏于书库,成为两河流域最早的书林,这段历史被称作苏美尔- 阿卡德社时期。
    阿卡德王国以阿卡德语代替苏美尔语成为官方语言,还编有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的双语词典。苏美尔人与阿卡德人间发展出紧密的文化共生,双语现象广泛存在,从大规模的借词,到语法,形态和语音融合,苏美尔语对阿卡德语的影响在各方面均甚显著,这促使学者将第三千纪的苏美尔与阿卡德视为语言同盟。
    不过可能在更早的前 3000 年末期,阿卡德语就已经逐渐取代苏美尔语。阿卡德人在吸收以苏美尔人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楔形文字体系。后来巴比伦人和亚述人从阿卡德语基础上改良,发展出巴比伦方言和亚述方言。
    【】
    【链接】
    从公元前3200年的乌鲁克公元2900年的到捷姆纳萨期,泥板文书经历了从早期的象形文字到符号化的楔形文字的进化。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一时期大约是中国的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根据我们的分析,中国仰韶刻符基本具备了符号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如果仅从时间上来看,中国文字的出现可能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但是无可讳言,中国仰韶陶文的字数与表述能力是无法与大量的楔形文字相比的。【】
    (42)
    文字经历漫长的缓慢发展。公元前7500年乌鲁克的农民就使用一种弹珠大小的陶筹来记账,在陶筹上刻画线条和图形,例如牛的头。以这种方式来标记蜂蜜、鹿、谷物等不同物品和数量。
    乌鲁克的埃安纳神殿发掘出世界最早的文字,年代大约为公元前3500年。最初的泥板大部分用来登记城市君主或神庙的仓库货物。可是抽象的数字是到公元前3100年才出现。用一个小楔形表示1,小圆圈表示10,大楔形表示60,大圆圈表示3600,等等。到公元前3200年,代表音节、实物和观念的各种符合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楔形文字成型了。公元前2500年,包含咒语、颂歌、英雄史诗及葬礼曲等的文学文本出现了。而公元前2700年也认为是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英国外交官罗林森于1847年,提出一份报告,宣布他读懂了巴比伦及亚述使用的楔形文字。
    巴比伦语言是闪米特语言的一支。这支语言是由苏美尔及阿卡德语言混合演变而成。最早的巴比伦文就是苏美尔文,其后,由于加进了方言及时间的因素,于是巴比伦语遂自成一个新体系。
    巴比伦人没有发明字母,他们的文字约有300多个。在神庙附设的学校中,祭师所教给巴比伦孩子者,主要就是对这些文字的记忆。据考古发现,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有学校了。
    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用来记载西亚的好几种不同语言。到公元前7、6世纪它被阿拉米文字取得了,不过直到公元纪元的最初几个世纪,还有保守的祭司和学者在使用楔形文字。

    (43)
    *两河社会状况
    威尔?杜兰特说:“文明有如生命,要生存必须和死亡不断斗争。生命和死亡斗争的方法,最巧妙的就是新陈代谢——不断创造新细胞,不断创造新生命。世界上,许多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就是由于它们不断开创新境,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之故。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说,巴比伦及犹太文明是乌尔文明的新鲜血液;尼尼微文明是巴比伦文明的新鲜血液;波斯波利斯、萨迪斯、米利都等文明,是尼尼微文明的新鲜血液;埃及、克里特、希腊、罗马等文明,是乌尔以后各种文明的新鲜血液。”
    #经济和社会状况:
    两河南部和北部的地理和社会有可分辨的差异。南部气候干燥,农业依赖灌溉。北部降水较多,适宜耕种的土地较少,降水对农业和村社社会的影响更大,半游牧族群更多。相应地,南部城镇密集,居民更重视城市公民的身份,家族和宗法制度相对松散,而北部的部落和家族关系更重要,“公民大会”长期延续,作用更大些。
    苏美尔是城邦文明,众多城镇并存互不隶属。在中心城镇外有更多的小镇和村社。城里分工很细,有百余种职业。宗教地位高。城邦最初的统治者来自僧侣或军事领袖,接受贵族和公民大会的制约。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起初宗教地位最高,最大的建筑是神庙。后来军事领袖的王权上升,最大的建筑是宫殿和王陵。各城邦的王权逐渐加强,从军事民主制向贵族君主制过渡。僧侣也接受国王管辖。
    苏美尔是奴隶社会,含四个阶级:贵族,包括国王、贵族和祭司;自由民,主要是村社农民和城镇公民;没有财产和生产工具、失去公民身份的自由民,即依附民,包括“债务奴役”;奴隶。奴隶人口众多,形成奴隶阶级。据估计,拉格什人口12万,其中奴隶3万,比重1/4。
    贵族有财产,在政府里任职(世袭或国君任命)。
    神庙拥有大量土地(三分之一的土地),国王和贵族也控制着大量土地。其余的土地属于大家族为单位的平民和农村公社。耕作的劳动者,除少许自耕农外,大部分是佃农或农奴。
    土地占有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但基本分为王室土地、神庙土地和私人土地。王室土地常常被授予官员和职业军人,他们也可以出租这些土地来获利。职业军人都是集体共同拥有王室授予的土地,这样总有一部分人可以脱产服兵役。持有王室土地的人都要承担义务,有些是服役,有些是交租金或实物税。根据土地使用情况,如个人耕种还是出租,国家以不同名目课税。还有大批王室土地交给依附民耕种。
    神庙的收入,部分靠捐赠,但主要靠土地收入。多数情况下神庙雇佣自由民耕种土地。
    美索不达米亚的不同历史时期,多数住民不论城市还是村落,名义上都是自由民。很多自由民没有财产和生产工具,称为依附民。以工匠、雇工、佃农(佃牧)等为生。两河各个历史时期,自由民劳动者都是农业畜牧业的主力,他们比奴隶更有效率,而且更合算。
    依附王室土地的依附民,除了缴纳实物税外,有时还要服役打仗。而在新巴比伦和古波斯,依附神庙或王室土地的依附民称作“农民”,在监督下集体劳作,缴纳年租,但不必服兵役。
    两河社会的奴隶,在数量和经济作用都有限,远不及希腊罗马。来源大抵是战争在的外族俘虏和债务奴隶。奴隶通常在贵族家里劳动,没有人身自由。可是不少奴隶也会得到信任去管理作坊、经商、代表主人借贷投资,从而积累起自己的财富。
    奴隶也常被释放。奴隶也可能被主人收养,成为其家庭成员。女奴为自由人或奴隶生育的子女也是奴隶。有些奴隶被主人捐赠给神庙,在捐赠人死后听从神庙支使。
    债务奴隶在各王朝都会受到某种帮助,如法律规定各种物品的最高利率,粮食的利率是33.3%。或者规定债务奴隶受奴役三年后应释放。此外,王室经常颁布的“公平法令”,废除私人承担的所有有利息的债务。
    (44)
    权力体制:
    苏美尔城邦经常发生冲突,主要原因是争夺土地、水源等的物质财富,而非种族矛盾。苏美尔人和闪米特人长期共同生活,没有种族争执的明确证据。《苏美尔王表》的王系,追溯到基什的闪米特王,也没有把闪米特人的阿卡德王朝视为异端。基什王成为霸主的代名词,后来许多苏美尔君主都自称基什之王。基什曾经比较强大,更重要的是,由于河流改道,乌鲁克等城市失去地理优越性,而基什是控制生命线幼发拉底河的最好地点。国王们纷纷争夺基什城,不过有些“基什王”也未必实际统治过基什。
    后苏美尔时期,出现好几个强大的帝国,如阿卡德、巴比伦等,统一了两河流域。这样政治权力就区分为中央与地方两级。
    中央一层,为避免独裁专断,中央政府事务常由中央及地方贵族,佐以由国王所任命的大臣,如首相等,议定推行。而省或市的地方层次,有长老或贵族组成议会。此等议会,对地方官员乃至中央构成相当大的制衡权。即使在亚述统治时期,巴比伦地方政府仍具有一种地方自治形态。
    婚姻和家庭:
    多数地区一夫一妻,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丈夫有权娶第二个妻子,但第一个妻子地位高于第二个。女祭司可以结婚但不允许生育。
    两河是绝对的父权、夫权社会。父亲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可以将妻子儿女抵债,有权力但没有义务赎回家人。苏美尔时期,长子继承所有家产,同时有责任抚养所有的兄弟姐妹。后苏美尔时期,兄弟平分家产,长子得两份。多数地区女子没有继承权,除非家里没有儿子。
    女子也可以有自己的财产,一个是从娘家得到的嫁妆和从夫家得到的聘礼,以及没有兄弟的可以继承家产。女子离婚或丈夫去世可以取回嫁妆等个人财产。
    允许离婚,通常是丈夫提出。丈夫可以任意离婚,但要退还妻子所有财产。有时还要付额外罚金。例如丈夫若要离弃为自己生了儿子的妻子,必须把自己的房屋和财产送给她。寡妇和离婚妇女可以再婚。
    (45)
    #商业和贸易
    苏美尔主要还是使用石器耕作,以牛犁田。至巴比伦初期耕作方式也还是这样,石器居多。巴比伦考古出土了一把公元前1400年的石锹。可是至公元前1000左右,青铜、铁及其他金属工具已很常见。
    苏美尔经济繁荣,各城邦兴修水利,满足农田需要。粮食和羊毛、乳酪和牛油等畜产品丰富。水利工程从来都很重要。巴比伦人修筑土堤、水库及水道,还使用了原始水车。
    在汉谟拉比时代,各行各业已经相当发达,如制砖业、纺织等。染色及刺绣技术已很高明。到了公元前1000年时,各行业组成各种公会组织。为便于技术的传授,采用学徒制。制陶、冶金、大型艺术品等技术水平很高。
    巴比伦商业发达,从留传下来的文献,我们发现,大都带有深厚的商业色彩。商业意识浓厚,乌尔王朝国王乌尔纳姆就吹嘘统一了本国度量衡。巴比伦国王更试图规定物价和工资。《埃什鲁纳法典》和汉谟拉比法典都列出日用品价格、工人和雇工工资。可实际价格和工资受市场影响随时浮动。最早的商人只是神庙或王室的代理人,后来独立性大了,可以自行经商及为政府经商。但受到王室官吏监督。商业投资有些是个人所为,也有些是合伙投资,官员和富人也可以出钱,交给商人或商业团体经营,大家分享利润。
    巴比伦时期,因商业的发展,富商巨贾的势力发展起来,成为可与贵族并列的阶层。
    苏美尔城邦贸易发达。与埃及和印度河流域很早就有贸易往来,商业系物物交易,金银是公认的交易媒介。当时商业相当繁荣,一般以契约形式,借贷也相当盛行。商业往来中,使用圆柱形的印章。
    各王朝时期,商业更兴旺。商船从波斯、阿拉伯半岛、非洲等地到来,逆幼发拉底河而上直达内地。运来金、银、铜、青金石和建筑石材等商品,交换谷物、油、枣、皮革、陶罐等。
    陆路通行驴车。到了公元前2100年后,巴比伦有了马。驴和马来自东方,游牧人从中亚高原带来的。后来经西克索人传入埃及。自马传入后,交通工具革新。巴比伦时期,更是注重交通的建设,不遗余力,把许多羊肠小道拓展为康庄大道,还开通了巴比伦至印度及至地中海的水路。
    从苏美尔城邦就以金银作为货币,建立了原始的借贷信用体系。
    重要的商业通道成为各方武力争夺的目标。同时,各国也通过条约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条约是非常正式的契约和协议,签约要举行隆重的宣誓和仪式。国王们以各自国家的神起誓。条约涉及多方面事宜,如遣返避难者和逃亡奴隶。对商贸、运输有专门条款,如何解决商业纠纷、赔偿在国外遭到抢劫甚至被杀的商人,等等。
    国家之间经常有书信来往,也会谈及商业事宜。有时国王会互赠礼品,这也是换货贸易的一种形式。外交联姻也是维持关系的常见方式。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4-15 01:02:19  更:2022-06-14 23:13:5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